第一章 柳生石舟斋
2025-05-20 作者:吉川英治 译者: 来源:吉川英治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第三天的黄昏时分,一封信送了过来。
是从大和国生驹郡的筒井城送来的。——不过,这封信并非官方文书,也不是来自敌人,而是被囚禁在那里的柳生新介写给父亲的私信。
身处敌营的自己的儿子,这封信会带来怎样的内容呢。——父亲家严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然而,打开信,一眼看到那字迹的模样,不知为何,他立刻就松了口气。因为那字体一点都没有凌乱。
信的内容如下:
父亲大人:
人确实难料明日之事啊。直到昨天,我还一直在您膝下撒娇,可如今却成了敌方阵营中的俘虏,对于这奇妙的天命,我已柔顺地深思过了。
我不认为这是耻辱。新介我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也不觉得这是羞耻之事,胜败本就是兵家常态。人生并非只取决于今日呀。
倒不如说,我欣然接受这天命呢。出生十六年来,我这一身病骨只是不断地尽着不孝之事,如今或许终于能派上些许用场了吧。就当我已然战死了吧,请立刻进行和谈,让我这身躯成为筒井家的人质。
祖庙所在之地,想必是比我这病弱之子更为重要的吧。那些忠勇的家臣们,在我看来,是用我一人无论如何也换不来的柳生家的坚固城墙啊。
还望您妥善处置。
如此一来,新介我也算是自己选择了今后要走的道路吧。离开您的膝下,如今反而让我懂得了为人之道,也重新体会到了双亲大人那深沉的大爱。那么,请您千万千万保重身体。
于筒井城内一盏孤灯下书
新介拜上
“……”
家严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一直主张宁为玉碎的那份固执的愚笨,被平日里当作病弱之人对待的儿子所教导,他感觉像是被人在背上重重地抽了一百鞭子一样。
“没错。就如信中所说,妥善处置吧。……要成全新介的志向。”
来到议事厅,老臣们以及其他人还神情黯淡地坐在那里。家严看到众人连夜幕降临都没察觉的样子,说道:“点上烛火。”
接着又对武士们吩咐道:“烛火点上后,大家都到这边来。刚刚收到了身在敌方的新介寄来的这样一封信,我想重新和大家商议一下。”
说着,便把新介的信展示了出来。
看到信后,没有一个家臣不落泪的。有人甚至放声呜咽起来。
“既然如此,我的心意也已决。看看新介这封信的内容,并没有写投降,只是说进行和谈。看来这就是新介的真实心意了。——投降确实难以接受,但若是缔结和约倒也不坏,作为交换,他自己作为人质,留在筒井家——似乎是这样的想法。”
商议就此有了定论。
遵从新介的意愿,立刻往筒井家派去了使者。使者传达口信道:“我们不会提出投降,但若进行和谈,我方愿意答应。条件是,家主家严希望能将嫡长子新介宗严长期作为人质交予贵家。”
这算是对等的回应了。本以为筒井方会明显不满,可没想到的是,
“明白了。就按照你们提出的条件,我们把宿怨一笔勾销,重新缔结邻里友好的情谊吧。”
筒井顺昭很干脆地就答应了。
回想起来,险些沦陷的小柳生城——还有从天庆年间延续下来的柳生庄七千石领地——也因此意外地得以保全。柳生家虽说并没有沦为筒井家的附属国,但总之,靠着新介一人,父亲家严以及众多家臣,好歹是暂时从灭亡的边缘被拯救了出来。
兵力强盛,领土广袤。
筒井顺昭不愧是成就了霸业的人物,果然是一代枭雄。
他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子嗣方面了。家中大多是女儿,唯一的儿子夭折了,排行在下面的藤胜还年幼。
“虽是别人家的人质,但要是能有像新介这样的嫡长子就好了。”
这是他时常暗自思忖的事。
虽说在合战中取得了足够多的胜利,而且,和筒井家相比,领地狭小、兵力匮乏得多的柳生家,顺昭却能与之缔结近乎对等的和约,这也是被作为俘虏带来的新介那始终坚定不移的态度,以及为家族着想的赤诚之心所打动的结果。
“藤胜。你可得好好向新介学学呀。可不能总是像和子小姐那样,被家臣们娇惯着,一味地撒娇耍赖呀。要学习新介的刻苦精神,早上早早起床,勤奋练习马术、弓道,也得好好读书呀。”
四年时间过去了——从新介作为人质来到这里,不知不觉已四年。当看到这期间新介的起居和修养情况,顺昭就忍不住拿自己的儿子和他作比较,然后对藤胜加以训诫。
“是,是。”
藤胜今年十五岁了。在父亲面前,他显得非常拘谨,可实际上爱撒娇耍赖,还很懒惰,骨子里性子挺坏的。顺昭去世后,继承领土,把本城迁到伊贺,自称为筒井顺庆的,就是这个藤胜。
每次被父亲斥责的时候,都会拿新介当作榜样来说事儿,藤胜出于逆反心理,在城里住着的这些人当中,他最讨厌的就是新介了,甚至比看待狗还轻蔑地瞧不上新介。
这个新介,被安排住在城内一角,一座被称作“质子居处”的小房子里。按照战国时代的惯例,强国的城郭里,都会收养好几个其他国家的人质。
“弁之助。那个俘虏新介又在像念经似的读书了。朝屋里扔石头去,太吵了。”
藤胜透过质子居处的围墙往里窥探,然后对身边的近侍吩咐道。
“不能做那样的事呀。别扔了。”
“你要是不扔,那我来扔。”
说着捡起小石头,没等别人阻拦,就朝屋里扔了进去。
屋里传来石头弹落的声音,可读书声却并没有停止。
“还在读呀。”
藤胜较上劲了,又接连扔进去三四块石头。这时,围墙的小门开了,一个人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说道:“搞恶作剧的是谁呀。不许再这么干了呀。”
一看,不是新介,是个女子。而且还是藤胜的姐姐由利女。
“哎呀?……姐姐,你怎么到质子居处这儿来了呀?”
“没关系的呀。来一下又何妨。”
“不行呀。到住着俘虏的地方来……而且你还是个女孩子,往男人住的地方跑。”
“你才是呢,刚才扔什么了呀?”
“石头呀,不行吗?”
“那可太过分了呀。”
“多管闲事。”
“又不是今天才这样,平常你就各种搞恶作剧。”
“那姐姐你也是特地来的呀。”
“难道不可怜吗?”
“谁呀?”
“说的是新介大人呀。所以我偶尔会来探望一下他。要是你呀,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被送到敌方去当人质了,你会怎么想呢?”
“我去跟父亲说,让他管管你,女孩子家,跑到这种地方来玩。——弁之助,咱们走。”
藤胜争不过姐姐,气呼呼地转身就从那儿离开了。
“父亲大人,由利姐姐时常去住在质子居处的柳生新介那儿呢。女孩子家去那种地方,这样好吗?”
有一回,藤胜噘着嘴,向顺昭告起了状,顺昭却露出十分严厉的神情,反过来呵斥了他。
“说什么呢。由利是因为喜爱学问,而新介经常读书,她是有不懂的地方去请教罢了。你呀,可得好好向新介学学呢。”
藤胜又因为新介的事儿被斥责了。
其实顺昭已经暗自打算把自己的小女儿由利许配给新介了。自从两家议和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和柳生家之间后来相处得也极为融洽,他想着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到柳生家,借此机会,也让新介随着送亲的花轿,一起回柳生庄去。
藤胜哪能知晓父亲这一番深意呀,在那之后过了四五天,他就在新介从马场回来的途中等着,和弁之助两人一起喊道:“喂,喂,俘虏新介。站住!”
新介刚练完马术回来,一身轻便的装扮,脸上微微带着汗。
“原来是少主呀。有什么事吗?”
“你,今年几岁了?”
“已经二十一岁了。”
“都二十一岁了,还当人质呢。是被别国养着的呀。”
“……是的。”
“你的身体,可不是你自己的呀。”
“是的。”
“就知道一个劲儿地说是是。你可真没骨气呀。”
“实在抱歉。”
“觉得抱歉的话,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是。”
“真是个没脾气的家伙。被人这么欺负,也不嫌丢人。……发火呀,你倒是发火试试呀。”
说着踢了新介的小腿,又捶了捶他的胸口,可即便这样新介也不生气,这下得意忘形的藤胜突然揪住他的耳朵用力拽了起来。
新介即便如此也没有反抗,就像条狗似的被拽来拽去。藤胜还叫嚷着:“就是条狗呀,是条狗,就算是狗也会发火呢,这家伙就是个胆小鬼。”
说完用力一推,朝新介脸上吐了口唾沫,然后就跑开了。
新介拿出怀中的纸,一边擦着脸,一边神色如常,静静地迈步走开了。这时,从暗处走来一个武士,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新介兄,这修行可真不容易呀。”
——是谁呀?
新介回头一看,原来是两个月前左右来到这座城里,教城中武士们剑术的、名叫神取新十郎的新当流武艺高手。
新十郎又带着坚信的语气在新介耳边轻声说道:“你日后定会成名的。你有着必定能大有成就的潜质。一定要好好珍惜呀。”
天文二十年,新介宗严已经二十五岁了。
那年春天,他带着由利女,时隔十年,回到了柳生城。
然而,父亲家严已经不在人世了。他只留下山间不足八千石的贫瘠土地、几百名家臣以及那座古老的小城,在这乱世之中继续面临着更为动荡的局面。
永禄二年。筒井顺昭也在那时因病去世了。
时候快到了。信贵山城的松永久秀在攻打大和国之前,派人传信说:“相互呼应,从南边攻入筒井领地。”
从这时起,柳生一族便脱离了与筒井的从属关系,并且被松永弹正当作七手旗头而受到重用。
在多武峰合战中,与山中的僧兵作战,随着松永氏势力的壮大,柳生家自然也走向兴盛,然而弹正久秀在永禄八年夏天,与三好义继一起,放火烧了二条御所,在乱刀之下将将军义辉弑杀,自那以后,柳生宗严便彻底断绝了对他的期望,送去绝交信说:“我的兵马不为叛逆而动,我的剑不为战乱而拔。”
之后,便只是据守在山间的孤城里,严密防守,不再轻易涉足天下的战乱。
义辉将军死后的京洛地区,几乎接近无政府状态。中央的战乱自然波及到各州,天下大乱的局面愈发明显了。
参禅、读书、修身养性……
不顾世间的春秋变换,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柳生宗严完全闭门谢客,隐居在草庐之中。
在离柳生很近的月濑,今年又传来了莺啼顺着溪流回荡的声音。——这时,有一行九个武士,以奈良宝蔵院的僧人为向导,进入了柳生村。骑马走在前面的那个人物气质格外高雅。
这一行人在柳生城的坂下门下了马,宝蔵院的向导僧人敲了敲门,告知里面的守卫:“之前已呈书信告知的客人,原上州箕轮城的城主,上泉伊势守大人到了。烦请向宗严大人通报一声来意。”
是从大和国生驹郡的筒井城送来的。——不过,这封信并非官方文书,也不是来自敌人,而是被囚禁在那里的柳生新介写给父亲的私信。
身处敌营的自己的儿子,这封信会带来怎样的内容呢。——父亲家严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然而,打开信,一眼看到那字迹的模样,不知为何,他立刻就松了口气。因为那字体一点都没有凌乱。
信的内容如下:
父亲大人:
人确实难料明日之事啊。直到昨天,我还一直在您膝下撒娇,可如今却成了敌方阵营中的俘虏,对于这奇妙的天命,我已柔顺地深思过了。
我不认为这是耻辱。新介我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也不觉得这是羞耻之事,胜败本就是兵家常态。人生并非只取决于今日呀。
倒不如说,我欣然接受这天命呢。出生十六年来,我这一身病骨只是不断地尽着不孝之事,如今或许终于能派上些许用场了吧。就当我已然战死了吧,请立刻进行和谈,让我这身躯成为筒井家的人质。
祖庙所在之地,想必是比我这病弱之子更为重要的吧。那些忠勇的家臣们,在我看来,是用我一人无论如何也换不来的柳生家的坚固城墙啊。
还望您妥善处置。
如此一来,新介我也算是自己选择了今后要走的道路吧。离开您的膝下,如今反而让我懂得了为人之道,也重新体会到了双亲大人那深沉的大爱。那么,请您千万千万保重身体。
于筒井城内一盏孤灯下书
新介拜上
“……”
家严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一直主张宁为玉碎的那份固执的愚笨,被平日里当作病弱之人对待的儿子所教导,他感觉像是被人在背上重重地抽了一百鞭子一样。
“没错。就如信中所说,妥善处置吧。……要成全新介的志向。”
来到议事厅,老臣们以及其他人还神情黯淡地坐在那里。家严看到众人连夜幕降临都没察觉的样子,说道:“点上烛火。”
接着又对武士们吩咐道:“烛火点上后,大家都到这边来。刚刚收到了身在敌方的新介寄来的这样一封信,我想重新和大家商议一下。”
说着,便把新介的信展示了出来。
看到信后,没有一个家臣不落泪的。有人甚至放声呜咽起来。
“既然如此,我的心意也已决。看看新介这封信的内容,并没有写投降,只是说进行和谈。看来这就是新介的真实心意了。——投降确实难以接受,但若是缔结和约倒也不坏,作为交换,他自己作为人质,留在筒井家——似乎是这样的想法。”
商议就此有了定论。
遵从新介的意愿,立刻往筒井家派去了使者。使者传达口信道:“我们不会提出投降,但若进行和谈,我方愿意答应。条件是,家主家严希望能将嫡长子新介宗严长期作为人质交予贵家。”
这算是对等的回应了。本以为筒井方会明显不满,可没想到的是,
“明白了。就按照你们提出的条件,我们把宿怨一笔勾销,重新缔结邻里友好的情谊吧。”
筒井顺昭很干脆地就答应了。
回想起来,险些沦陷的小柳生城——还有从天庆年间延续下来的柳生庄七千石领地——也因此意外地得以保全。柳生家虽说并没有沦为筒井家的附属国,但总之,靠着新介一人,父亲家严以及众多家臣,好歹是暂时从灭亡的边缘被拯救了出来。
兵力强盛,领土广袤。
筒井顺昭不愧是成就了霸业的人物,果然是一代枭雄。
他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子嗣方面了。家中大多是女儿,唯一的儿子夭折了,排行在下面的藤胜还年幼。
“虽是别人家的人质,但要是能有像新介这样的嫡长子就好了。”
这是他时常暗自思忖的事。
虽说在合战中取得了足够多的胜利,而且,和筒井家相比,领地狭小、兵力匮乏得多的柳生家,顺昭却能与之缔结近乎对等的和约,这也是被作为俘虏带来的新介那始终坚定不移的态度,以及为家族着想的赤诚之心所打动的结果。
“藤胜。你可得好好向新介学学呀。可不能总是像和子小姐那样,被家臣们娇惯着,一味地撒娇耍赖呀。要学习新介的刻苦精神,早上早早起床,勤奋练习马术、弓道,也得好好读书呀。”
四年时间过去了——从新介作为人质来到这里,不知不觉已四年。当看到这期间新介的起居和修养情况,顺昭就忍不住拿自己的儿子和他作比较,然后对藤胜加以训诫。
“是,是。”
藤胜今年十五岁了。在父亲面前,他显得非常拘谨,可实际上爱撒娇耍赖,还很懒惰,骨子里性子挺坏的。顺昭去世后,继承领土,把本城迁到伊贺,自称为筒井顺庆的,就是这个藤胜。
每次被父亲斥责的时候,都会拿新介当作榜样来说事儿,藤胜出于逆反心理,在城里住着的这些人当中,他最讨厌的就是新介了,甚至比看待狗还轻蔑地瞧不上新介。
这个新介,被安排住在城内一角,一座被称作“质子居处”的小房子里。按照战国时代的惯例,强国的城郭里,都会收养好几个其他国家的人质。
“弁之助。那个俘虏新介又在像念经似的读书了。朝屋里扔石头去,太吵了。”
藤胜透过质子居处的围墙往里窥探,然后对身边的近侍吩咐道。
“不能做那样的事呀。别扔了。”
“你要是不扔,那我来扔。”
说着捡起小石头,没等别人阻拦,就朝屋里扔了进去。
屋里传来石头弹落的声音,可读书声却并没有停止。
“还在读呀。”
藤胜较上劲了,又接连扔进去三四块石头。这时,围墙的小门开了,一个人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说道:“搞恶作剧的是谁呀。不许再这么干了呀。”
一看,不是新介,是个女子。而且还是藤胜的姐姐由利女。
“哎呀?……姐姐,你怎么到质子居处这儿来了呀?”
“没关系的呀。来一下又何妨。”
“不行呀。到住着俘虏的地方来……而且你还是个女孩子,往男人住的地方跑。”
“你才是呢,刚才扔什么了呀?”
“石头呀,不行吗?”
“那可太过分了呀。”
“多管闲事。”
“又不是今天才这样,平常你就各种搞恶作剧。”
“那姐姐你也是特地来的呀。”
“难道不可怜吗?”
“谁呀?”
“说的是新介大人呀。所以我偶尔会来探望一下他。要是你呀,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被送到敌方去当人质了,你会怎么想呢?”
“我去跟父亲说,让他管管你,女孩子家,跑到这种地方来玩。——弁之助,咱们走。”
藤胜争不过姐姐,气呼呼地转身就从那儿离开了。
“父亲大人,由利姐姐时常去住在质子居处的柳生新介那儿呢。女孩子家去那种地方,这样好吗?”
有一回,藤胜噘着嘴,向顺昭告起了状,顺昭却露出十分严厉的神情,反过来呵斥了他。
“说什么呢。由利是因为喜爱学问,而新介经常读书,她是有不懂的地方去请教罢了。你呀,可得好好向新介学学呢。”
藤胜又因为新介的事儿被斥责了。
其实顺昭已经暗自打算把自己的小女儿由利许配给新介了。自从两家议和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和柳生家之间后来相处得也极为融洽,他想着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到柳生家,借此机会,也让新介随着送亲的花轿,一起回柳生庄去。
藤胜哪能知晓父亲这一番深意呀,在那之后过了四五天,他就在新介从马场回来的途中等着,和弁之助两人一起喊道:“喂,喂,俘虏新介。站住!”
新介刚练完马术回来,一身轻便的装扮,脸上微微带着汗。
“原来是少主呀。有什么事吗?”
“你,今年几岁了?”
“已经二十一岁了。”
“都二十一岁了,还当人质呢。是被别国养着的呀。”
“……是的。”
“你的身体,可不是你自己的呀。”
“是的。”
“就知道一个劲儿地说是是。你可真没骨气呀。”
“实在抱歉。”
“觉得抱歉的话,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是。”
“真是个没脾气的家伙。被人这么欺负,也不嫌丢人。……发火呀,你倒是发火试试呀。”
说着踢了新介的小腿,又捶了捶他的胸口,可即便这样新介也不生气,这下得意忘形的藤胜突然揪住他的耳朵用力拽了起来。
新介即便如此也没有反抗,就像条狗似的被拽来拽去。藤胜还叫嚷着:“就是条狗呀,是条狗,就算是狗也会发火呢,这家伙就是个胆小鬼。”
说完用力一推,朝新介脸上吐了口唾沫,然后就跑开了。
新介拿出怀中的纸,一边擦着脸,一边神色如常,静静地迈步走开了。这时,从暗处走来一个武士,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新介兄,这修行可真不容易呀。”
——是谁呀?
新介回头一看,原来是两个月前左右来到这座城里,教城中武士们剑术的、名叫神取新十郎的新当流武艺高手。
新十郎又带着坚信的语气在新介耳边轻声说道:“你日后定会成名的。你有着必定能大有成就的潜质。一定要好好珍惜呀。”
天文二十年,新介宗严已经二十五岁了。
那年春天,他带着由利女,时隔十年,回到了柳生城。
然而,父亲家严已经不在人世了。他只留下山间不足八千石的贫瘠土地、几百名家臣以及那座古老的小城,在这乱世之中继续面临着更为动荡的局面。
永禄二年。筒井顺昭也在那时因病去世了。
时候快到了。信贵山城的松永久秀在攻打大和国之前,派人传信说:“相互呼应,从南边攻入筒井领地。”
从这时起,柳生一族便脱离了与筒井的从属关系,并且被松永弹正当作七手旗头而受到重用。
在多武峰合战中,与山中的僧兵作战,随着松永氏势力的壮大,柳生家自然也走向兴盛,然而弹正久秀在永禄八年夏天,与三好义继一起,放火烧了二条御所,在乱刀之下将将军义辉弑杀,自那以后,柳生宗严便彻底断绝了对他的期望,送去绝交信说:“我的兵马不为叛逆而动,我的剑不为战乱而拔。”
之后,便只是据守在山间的孤城里,严密防守,不再轻易涉足天下的战乱。
义辉将军死后的京洛地区,几乎接近无政府状态。中央的战乱自然波及到各州,天下大乱的局面愈发明显了。
参禅、读书、修身养性……
不顾世间的春秋变换,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柳生宗严完全闭门谢客,隐居在草庐之中。
在离柳生很近的月濑,今年又传来了莺啼顺着溪流回荡的声音。——这时,有一行九个武士,以奈良宝蔵院的僧人为向导,进入了柳生村。骑马走在前面的那个人物气质格外高雅。
这一行人在柳生城的坂下门下了马,宝蔵院的向导僧人敲了敲门,告知里面的守卫:“之前已呈书信告知的客人,原上州箕轮城的城主,上泉伊势守大人到了。烦请向宗严大人通报一声来意。”
相关热词搜索:剑中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