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林崎甚助
2025-05-20 作者:吉川英治 译者: 来源:吉川英治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一看到母亲的样子,林崎甚助的眼眶就不由自主地发热了。
在他看来,这世上最不幸的人就是母亲了。
“要怎么做才能让母亲开心呢?”
从刚刚懂事的时候起,甚助小小的心里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偶尔,不知受到什么触动,当那落寞的母亲露出仿佛要笑的样子时,
“母亲笑了呀。”
那一天,他就能开开心心地玩上一整天。
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这样的想法变得越发强烈了,他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他开始留意自己做什么事的时候,母亲的脸上会露出高兴的神情。
“是读书读得好的时候,还有拿着长刀把树砍得很利落的时候。”
少年林崎甚助从那以后更加大声地读书,出门后,就拿起对当时的他来说过长的长刀,跳起把一丈多高的树梢砍落下来。
母亲有时会站在陈旧的土墙门外,脸上露出微笑。
他的母亲也是个十分美丽的人,年纪还很轻,名叫榆叶。
榆叶是个年轻的寡妇。祖上是当地土豪出身的家宅,坐落在羽前的大川最上川的沿岸,甑岳山的山脚下。距离山形有十多里地,在盾冈的城堡往北一里地,一个叫土称林崎的村落里。
这一带地方,都在足利家的管领斯波氏分支的最上一族的势力范围之内。甚助的父亲,也曾是最上家的臣子。
从上杉谦信所在的越后本庄沿着最上川逆流而上,能到达最上领地的东根城堡小镇,另外,越过黑伏岳山和高仓的山路,一路就能通往伊达家所在的仙台。与武力强盛的邻藩接壤,连年战乱不断。
甚助一直深信:“我的父亲,是在战斗中死去的。”
这对于没有父亲的少年来说,哪怕只是一种小小的骄傲。
然而有一次,当甚助和其他少年一起,对着从盾冈城堡小镇来到村落的马贩子牵来的马搞恶作剧时,其中一个马贩子扬起拳头,对着逃跑慢了些的甚助在后面吼道:“这小鬼!再敢这么使坏,就跟你爹一样,小心哪天被人暗杀,死得很惨!”
那声音仿佛直直地刺进了甚助的心底,让他脸色煞白,吓得逃了回去。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了。
长刀这种武器,属于战时所用的器具。平常所佩的刀太短了,所以一旦遇到情况,就把常用刀的刀柄换成尺寸更长的特殊刀柄,然后提着它奔赴战场作战。
它还有个别名叫长卷。
其尺寸大致是在三尺长的刀身基础上,配上二尺二、三寸长的刀柄。要是刀身超过三尺的话,也有配上三尺长的刀柄的情况。
林崎甚助生于天文十六年,在他十四五岁的时候,正好赶上永禄年间,正是战国的英雄们在各个州郡称霸的时期,所以长刀极为流行,不光在战场上,就连平日里也有人提着它走路。
织田信长在那个时候,让自己的步兵队全都配备刀长三尺、刀柄四尺的长刀,然后冲击敌方阵地,总是能纵横驰骋地对敌方一阵进行刺杀攻击,将其冲垮。不过,在那之后没多久火枪传入并在全国普及开来,后来战术编制就变成了第一阵火枪队、第二阵长刀队这样的形式,总之在甚助年少的时候,哪怕随便往杂物间里瞅一眼,都能看到一两把生锈的长刀随意地丢在那里,可见它是一种普及程度很高的兵器了。
甚助用惯了的那把砍柴刀,好像是父亲那时候从战场上成捆缴获回来的其中一把。
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母亲榆叶对他说道:“捡枯树枝那是普通百姓家孩子做的事,你呀,去用长刀把树梢上的树枝砍下来。哪怕那树梢高得长刀和你身高都够不着,你也用心跳起来砍试试。要是连这点事都做不好,那站在主公跟前,在战场上可没法立战功呀。”
从七八岁左右的时候,甚助就开始按母亲说的做了。只要不下雨,就像每日功课一样,母亲就会吩咐:“甚助,去砍柴呀。”
要是砍得好,在远处看着的母亲就会露出微笑。因为这份喜悦,甚助砍树的目标也越来越高,他把长刀别在腋下,仰望着树梢不断挑战。
在那个据说从大同年间就存在的村落里,有一片最古老的杉树林。那里供奉着熊野神社,村落的名字也被直接称作林崎明神。
祢宜山边守人独自住在神社旁的小社屋里,平日里只与杜鹃、佛法僧等鸟儿的啼鸣声为伴,只要看到甚助的身影,就会故意弄出木屐走路的声响走出来。
他会包着麦饼、麦芽糖之类的点心,凑过来说道:“甚助,吃点心呀。”
然后摸摸甚助那像鸟巢一样乱糟糟的头发,聊上几句,对守人来说,这似乎就是一天之中与人交谈的唯一时刻了。
然而,偏偏就在那天,甚助却摇着头说道:“点心,我不要。”
还又重复了一遍:“不想吃。”
他把长刀放在一旁,在破旧的鸟居下面坐下,眼神呆呆地望着天空,看都不看那点心一眼。
“这样啊。”
守人有点无奈。
他探着头问道:“甚助,你这是怎么了呀?这段时间,都看不到你爬到树梢上漂亮地砍树枝的样子了呢。”
“叔叔,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呀。——这段时间,不管我怎么去砍树,以前能砍到的那种高度的树梢,现在突然砍不到了。”
“这挺奇怪的呀。”
“所以呀,我都开始讨厌砍树了。……可是,要是不砍给母亲看,母亲就不会对我笑了。”
“甚助,你都已经十四岁了呀。这段时间,也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了呢。”
“没意思呗。”
“是心里开始有想法了吧。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跟别人说的心事呀?”
“嗯,也不是没有。”
“就是因为这个吧。你跟我讲讲呗。”
“神官先生。”
甚助突然站起身,扑到守人的怀里,呜呜地哭了起来。
“哎呀,哎呀,男子汉可不能这样呀。”
“我的……我的父亲,不是在战斗中死去的吗?神官先生您年纪大了,就算是我还是婴儿时候的事,您也应该知道吧。您快说说,说说呀。我保证,不会跟别人说的,您就跟我讲讲实情吧……”
守人也抬起了眼眸,麦浪翻滚时节的白昼里,鸟儿的鸣叫声格外清脆。
在祢宜山边守人的带领下,甚助回到了家。
听守人说了些什么之后,他的母亲用从未有过的严肃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说道:“去漱漱口,把手洗干净,然后到佛堂来吧。”
甚助便按照母亲说的,整理好仪表,随后走进佛堂,只见母亲和守人正静静地坐在那里。
祖先牌位前的佛灯正亮着。
“今天要跟你讲一件之前从未说过的事,其实,你的父亲,是被人杀害的。”
母亲用如水般平静的声音告诉了儿子,她并没有哭,然而,甚助却从母亲的眼神里看到了比哭泣更沉重的东西。
母亲就此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或许是因为当初年轻美丽的她,本身就是丈夫横遭不测的一个原因吧。
不过,大致的情况,知晓详情的守人像是斟酌着词句一般,讲给了甚助听。说是甚助出生那年的事,那肯定就是天文十六年的事了。
是在盾冈藩祖的菩提寺稍微往下一点的手町十字路口,被一个叫坂上主膳的武士杀害的。至于原因是出于意气还是别的什么,等你再长大些自然就会明白,详细的真实情况,等你母亲有机会的时候,也会告诉你的,守人这样说道。
“明白了吗?”
“明白了。”
甚助在那里并没有哭。
他独自站在开着青白栗花的马厩旁,用手揉了揉眼睛。据说父亲林崎重成曾经骑过的那匹马也老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死去了。
刚举行过元服仪式、年仅十五岁的甚助,一心想要追寻什么,踏上了旅途。
当然,这是得到了母亲许可的。
在那个战乱频仍的世道里,年轻的母亲送别对世间还一无所知的年少儿子,显得十分坚毅。而那一年正好是川中岛大战的次年。
“大胡城在哪里呀?”
来到上州的甚助,去寻找那里的城主上泉伊势守秀纲。
“已经没有城了哟。”
当地的人说道。
“伊势守大人也已经去京城了哟。大胡城去年就被上杉军攻下了,现在只剩下石墙和烧焦的木桩了。如今在那里的,是上杉家武士们的营地呢。”
听到这样的回答,甚助失望地朝着常陆国去了。松本备前守作为大永年间的人物,是鹿岛神流中兴的祖师,还有天真正传神传流的开祖饭筱长威斋也都早已是遥远的古人了,不过听说他们都是常陆国出身。而且附近住着当地的土豪冢原土佐守卜传,他也听说了卜传住在那里。
然而,等他前去拜访的时候,那个卜传却“外出游历了”,并不在家。
在那战云密布的时代,人们就像流云一样,在各国来来去去。武者尤其以游历为生活方式,修行就在这四处游历之中。
像上泉伊势守秀纲呀,冢原土佐守卜传之类的人,哪怕是在野外,毕竟是当地的豪族,也会带着四五十个弟子家臣,让小姓把鹰架在拳头上,骑着换乘的骏马,威风凛凛地四处游历。
不过,也有只戴着一顶斗笠、佩着一把剑,就算遇到阵雨,连换的干衣服都没有的武者。
在这繁杂的时代潮流当中,甚助也是其中独特的一道风景,可谁也没对他起疑。没人看得出这个年少的小修行者心里怀着为父报仇的念头,还有着对未来的远大志向。
四年过去了,甚助回来了。
母亲的面容还是老样子。
很快,祢宜山边守人就来了。就跟当初离开家时一样,甚助坐在佛堂里,在母亲和守人面前双手伏地行了礼。
“修行有收获了吗?”
母亲问道。
“这四年也算没白费。”
“仇人的消息呢?”
“大致都了解了。”
“在哪里打听到的呀?”
“就像母亲您说的那样,他果然住在京都,好像藏在松永久秀大人的宅邸里面呢。”
“藏在显贵人家那里,确实是没办法接近呀,所以你就回故乡来了吗?”
“不是的,要遇到坂上主膳倒也容易,不过要打败实力强劲的主膳,绝非易事呀。”
“是还对自己的本事没足够的信心,所以才这么说的吗?”
“我觉得要战胜敌人,首先得了解敌人。坂上主膳在那之后逃到京都,虽说风评不太好,但他的武勇能被松永久秀看重并招揽,就可见一斑了。前些年,久秀袭击室町的御馆,弑杀将军义辉公的时候,坂上主膳在战场上的表现,据说那可是勇猛无畏、旁若无人呢。虽说他是个恶人,但就像当初在最上家时就声名远扬的那样,他可是有以一敌千的本领呀。像我这样年少的人,细胳膊细腿的,怎么可能打败他呢?”
母亲静静地听着儿子的话,眼睛一眨不眨。
守人则说道:“嗯,真是长大了呀。果然旅途的经历能教会年轻人处世之道呢。”
说着,不禁感叹起来。
在他看来,这世上最不幸的人就是母亲了。
“要怎么做才能让母亲开心呢?”
从刚刚懂事的时候起,甚助小小的心里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偶尔,不知受到什么触动,当那落寞的母亲露出仿佛要笑的样子时,
“母亲笑了呀。”
那一天,他就能开开心心地玩上一整天。
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这样的想法变得越发强烈了,他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他开始留意自己做什么事的时候,母亲的脸上会露出高兴的神情。
“是读书读得好的时候,还有拿着长刀把树砍得很利落的时候。”
少年林崎甚助从那以后更加大声地读书,出门后,就拿起对当时的他来说过长的长刀,跳起把一丈多高的树梢砍落下来。
母亲有时会站在陈旧的土墙门外,脸上露出微笑。
他的母亲也是个十分美丽的人,年纪还很轻,名叫榆叶。
榆叶是个年轻的寡妇。祖上是当地土豪出身的家宅,坐落在羽前的大川最上川的沿岸,甑岳山的山脚下。距离山形有十多里地,在盾冈的城堡往北一里地,一个叫土称林崎的村落里。
这一带地方,都在足利家的管领斯波氏分支的最上一族的势力范围之内。甚助的父亲,也曾是最上家的臣子。
从上杉谦信所在的越后本庄沿着最上川逆流而上,能到达最上领地的东根城堡小镇,另外,越过黑伏岳山和高仓的山路,一路就能通往伊达家所在的仙台。与武力强盛的邻藩接壤,连年战乱不断。
甚助一直深信:“我的父亲,是在战斗中死去的。”
这对于没有父亲的少年来说,哪怕只是一种小小的骄傲。
然而有一次,当甚助和其他少年一起,对着从盾冈城堡小镇来到村落的马贩子牵来的马搞恶作剧时,其中一个马贩子扬起拳头,对着逃跑慢了些的甚助在后面吼道:“这小鬼!再敢这么使坏,就跟你爹一样,小心哪天被人暗杀,死得很惨!”
那声音仿佛直直地刺进了甚助的心底,让他脸色煞白,吓得逃了回去。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了。
长刀这种武器,属于战时所用的器具。平常所佩的刀太短了,所以一旦遇到情况,就把常用刀的刀柄换成尺寸更长的特殊刀柄,然后提着它奔赴战场作战。
它还有个别名叫长卷。
其尺寸大致是在三尺长的刀身基础上,配上二尺二、三寸长的刀柄。要是刀身超过三尺的话,也有配上三尺长的刀柄的情况。
林崎甚助生于天文十六年,在他十四五岁的时候,正好赶上永禄年间,正是战国的英雄们在各个州郡称霸的时期,所以长刀极为流行,不光在战场上,就连平日里也有人提着它走路。
织田信长在那个时候,让自己的步兵队全都配备刀长三尺、刀柄四尺的长刀,然后冲击敌方阵地,总是能纵横驰骋地对敌方一阵进行刺杀攻击,将其冲垮。不过,在那之后没多久火枪传入并在全国普及开来,后来战术编制就变成了第一阵火枪队、第二阵长刀队这样的形式,总之在甚助年少的时候,哪怕随便往杂物间里瞅一眼,都能看到一两把生锈的长刀随意地丢在那里,可见它是一种普及程度很高的兵器了。
甚助用惯了的那把砍柴刀,好像是父亲那时候从战场上成捆缴获回来的其中一把。
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母亲榆叶对他说道:“捡枯树枝那是普通百姓家孩子做的事,你呀,去用长刀把树梢上的树枝砍下来。哪怕那树梢高得长刀和你身高都够不着,你也用心跳起来砍试试。要是连这点事都做不好,那站在主公跟前,在战场上可没法立战功呀。”
从七八岁左右的时候,甚助就开始按母亲说的做了。只要不下雨,就像每日功课一样,母亲就会吩咐:“甚助,去砍柴呀。”
要是砍得好,在远处看着的母亲就会露出微笑。因为这份喜悦,甚助砍树的目标也越来越高,他把长刀别在腋下,仰望着树梢不断挑战。
在那个据说从大同年间就存在的村落里,有一片最古老的杉树林。那里供奉着熊野神社,村落的名字也被直接称作林崎明神。
祢宜山边守人独自住在神社旁的小社屋里,平日里只与杜鹃、佛法僧等鸟儿的啼鸣声为伴,只要看到甚助的身影,就会故意弄出木屐走路的声响走出来。
他会包着麦饼、麦芽糖之类的点心,凑过来说道:“甚助,吃点心呀。”
然后摸摸甚助那像鸟巢一样乱糟糟的头发,聊上几句,对守人来说,这似乎就是一天之中与人交谈的唯一时刻了。
然而,偏偏就在那天,甚助却摇着头说道:“点心,我不要。”
还又重复了一遍:“不想吃。”
他把长刀放在一旁,在破旧的鸟居下面坐下,眼神呆呆地望着天空,看都不看那点心一眼。
“这样啊。”
守人有点无奈。
他探着头问道:“甚助,你这是怎么了呀?这段时间,都看不到你爬到树梢上漂亮地砍树枝的样子了呢。”
“叔叔,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呀。——这段时间,不管我怎么去砍树,以前能砍到的那种高度的树梢,现在突然砍不到了。”
“这挺奇怪的呀。”
“所以呀,我都开始讨厌砍树了。……可是,要是不砍给母亲看,母亲就不会对我笑了。”
“甚助,你都已经十四岁了呀。这段时间,也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了呢。”
“没意思呗。”
“是心里开始有想法了吧。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跟别人说的心事呀?”
“嗯,也不是没有。”
“就是因为这个吧。你跟我讲讲呗。”
“神官先生。”
甚助突然站起身,扑到守人的怀里,呜呜地哭了起来。
“哎呀,哎呀,男子汉可不能这样呀。”
“我的……我的父亲,不是在战斗中死去的吗?神官先生您年纪大了,就算是我还是婴儿时候的事,您也应该知道吧。您快说说,说说呀。我保证,不会跟别人说的,您就跟我讲讲实情吧……”
守人也抬起了眼眸,麦浪翻滚时节的白昼里,鸟儿的鸣叫声格外清脆。
在祢宜山边守人的带领下,甚助回到了家。
听守人说了些什么之后,他的母亲用从未有过的严肃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说道:“去漱漱口,把手洗干净,然后到佛堂来吧。”
甚助便按照母亲说的,整理好仪表,随后走进佛堂,只见母亲和守人正静静地坐在那里。
祖先牌位前的佛灯正亮着。
“今天要跟你讲一件之前从未说过的事,其实,你的父亲,是被人杀害的。”
母亲用如水般平静的声音告诉了儿子,她并没有哭,然而,甚助却从母亲的眼神里看到了比哭泣更沉重的东西。
母亲就此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或许是因为当初年轻美丽的她,本身就是丈夫横遭不测的一个原因吧。
不过,大致的情况,知晓详情的守人像是斟酌着词句一般,讲给了甚助听。说是甚助出生那年的事,那肯定就是天文十六年的事了。
是在盾冈藩祖的菩提寺稍微往下一点的手町十字路口,被一个叫坂上主膳的武士杀害的。至于原因是出于意气还是别的什么,等你再长大些自然就会明白,详细的真实情况,等你母亲有机会的时候,也会告诉你的,守人这样说道。
“明白了吗?”
“明白了。”
甚助在那里并没有哭。
他独自站在开着青白栗花的马厩旁,用手揉了揉眼睛。据说父亲林崎重成曾经骑过的那匹马也老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死去了。
刚举行过元服仪式、年仅十五岁的甚助,一心想要追寻什么,踏上了旅途。
当然,这是得到了母亲许可的。
在那个战乱频仍的世道里,年轻的母亲送别对世间还一无所知的年少儿子,显得十分坚毅。而那一年正好是川中岛大战的次年。
“大胡城在哪里呀?”
来到上州的甚助,去寻找那里的城主上泉伊势守秀纲。
“已经没有城了哟。”
当地的人说道。
“伊势守大人也已经去京城了哟。大胡城去年就被上杉军攻下了,现在只剩下石墙和烧焦的木桩了。如今在那里的,是上杉家武士们的营地呢。”
听到这样的回答,甚助失望地朝着常陆国去了。松本备前守作为大永年间的人物,是鹿岛神流中兴的祖师,还有天真正传神传流的开祖饭筱长威斋也都早已是遥远的古人了,不过听说他们都是常陆国出身。而且附近住着当地的土豪冢原土佐守卜传,他也听说了卜传住在那里。
然而,等他前去拜访的时候,那个卜传却“外出游历了”,并不在家。
在那战云密布的时代,人们就像流云一样,在各国来来去去。武者尤其以游历为生活方式,修行就在这四处游历之中。
像上泉伊势守秀纲呀,冢原土佐守卜传之类的人,哪怕是在野外,毕竟是当地的豪族,也会带着四五十个弟子家臣,让小姓把鹰架在拳头上,骑着换乘的骏马,威风凛凛地四处游历。
不过,也有只戴着一顶斗笠、佩着一把剑,就算遇到阵雨,连换的干衣服都没有的武者。
在这繁杂的时代潮流当中,甚助也是其中独特的一道风景,可谁也没对他起疑。没人看得出这个年少的小修行者心里怀着为父报仇的念头,还有着对未来的远大志向。
四年过去了,甚助回来了。
母亲的面容还是老样子。
很快,祢宜山边守人就来了。就跟当初离开家时一样,甚助坐在佛堂里,在母亲和守人面前双手伏地行了礼。
“修行有收获了吗?”
母亲问道。
“这四年也算没白费。”
“仇人的消息呢?”
“大致都了解了。”
“在哪里打听到的呀?”
“就像母亲您说的那样,他果然住在京都,好像藏在松永久秀大人的宅邸里面呢。”
“藏在显贵人家那里,确实是没办法接近呀,所以你就回故乡来了吗?”
“不是的,要遇到坂上主膳倒也容易,不过要打败实力强劲的主膳,绝非易事呀。”
“是还对自己的本事没足够的信心,所以才这么说的吗?”
“我觉得要战胜敌人,首先得了解敌人。坂上主膳在那之后逃到京都,虽说风评不太好,但他的武勇能被松永久秀看重并招揽,就可见一斑了。前些年,久秀袭击室町的御馆,弑杀将军义辉公的时候,坂上主膳在战场上的表现,据说那可是勇猛无畏、旁若无人呢。虽说他是个恶人,但就像当初在最上家时就声名远扬的那样,他可是有以一敌千的本领呀。像我这样年少的人,细胳膊细腿的,怎么可能打败他呢?”
母亲静静地听着儿子的话,眼睛一眨不眨。
守人则说道:“嗯,真是长大了呀。果然旅途的经历能教会年轻人处世之道呢。”
说着,不禁感叹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剑中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