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混水摸鱼
2025-03-28 作者:牛不也 来源:牛不也作品集 点击:
却说孟平回到竹楼,姚兢迎上来问:“孟师弟,那小子没起疑心么?”孟平笑道:“那小子是个大笨伯。正等着捉拿‘内奸’立大功呢!”
姚兢吁了一口气,道:“如此看来,那只蝙蝠确曾在秘道中住过。那小子是知情人,只是连他也不知师父携着姓聂的去了何处,我们守在这里,又有何用?”说着皱起眉头,在房中来回走动,显得甚是烦躁。
孟平凝神思索片刻,缓缓道:“办法倒还不是没有。只是如此一来,未免,未免……”
姚兢道:“你不要吞吞吐吐,有好法子快快说出来!”
孟平脸上肌肉抖动了一下,苦笑道:“他总是我们的师父。那样一来,我们要遭世人唾骂……”
姚兢责备地瞪视着他:“嗨!孟师弟,你我既已身入官场,还讲什么师徒之情?一月限期转瞬即过,若是到期仍是两手空空,史相爷的性情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丢官事小,只怕还要祸及家小!”
孟平深深呼吸数下,双拳捏得“格格”脆响,脸上神情十分怪异。他正要开口说话,姚兢忽然摆摆手,又指指屋外,意思是“隔墙有耳”。孟平不禁浑身一抖。两人凝气屏息,侧耳细听,屋外只有风动竹叶窸ar作响,此外并无异常的声音。
孟平望着姚兢摇了摇头。姚兢却狠狠眨眼,重重点头,又乱打手势,叫孟平不可轻忽。听得方才屋外有两只蟋蟀一直叫着,此刻声息全无,显是受了惊动。
姚兢轻轻抽出长剑,提起一张竹几从窗口掷出,跟着双足力蹬,整个人如脱弦飞矢,腾跃出窗,剑光霍霍,护住了周身要害。双足落地之际,又使一招“夜战八方”。
孟平也紧跟着从门口提剑抢出来。两人游目四顾,只见竹影婆娑,月华如水,哪里有什么人影?两人心中疑惑,绕竹楼环行一周,仍无所见。回到楼前,孟平道:“大师哥,你听错了吧?此地冷僻,夜已深了,谁会来此?”姚兢是满腹狐疑,说:“万事小心些总不会错……”一言甫毕,蓦见竹楼里一个黑影映在壁上,微微晃动。他应变极快,心念一转,左手一把透骨钉已暴射而去。“啪啪啪”一阵急响,竹片壁上射穿七个小孔!
两人一从门口,一从窗口跃进,双剑交叉剪削而出,剑到中途,不由都怔了怔。原来是屋中悬系着一袭青布长袍,黑影投在墙上,极像人影。两人不禁哑然失笑,方将剑收回来,猛地省起一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这袭青布长袍是姚兢嫌热脱了搭在椅背上的,却又是谁将它用细绳子吊在梁下?
姚兢与孟平面面相觑,两人都觉有一股寒意从心里透出,恐惧亦悄然而至,使人忍不住要打哆嗦,忍不住想要转头瞧瞧,瞧瞧身后可有一个利齿巉巉的恶鬼。
两人不约而同反手将长剑刺出,同时移形换位,背靠着背在屋中疾转一圈。
没有人。
有时,没有人比有人更可怖,因为他俩虽没看到人,却清清楚楚听到外头有“嘿嘿嘿”三声冷笑。姚兢正面向南而立,觉着冷笑声来自屋后北面;而孟平却正相反,认为冷笑声发自南边大门外。
紧攥着剑柄的手心里冒出冷汗。两人如石像一般,一动也不敢动。但当真要不动也甚为难,两人的脚微微颤抖,手中剑也微微晃动,全不听自己的吩咐。
两人均为武学好手,明知自己身处危地,须得静心净志、排除杂念,不为外邪所惑,形神合一,意随气走,方可应付敌人的雷霆一击。道理虽然明白,但无力照道理去做,这才叫人最感懊丧烦恼的。
两人背靠背伫立良久。摇晃的烛火,将他们的影子忽而伸长,忽而压短。烛泪无声流落,在桌面凝结成块。屋外风止息了,草虫的嘶鸣又远远近近的响起。几只花脚蚊子绕着他俩头脸打转,似是寻觅落足叮咬的膏血丰腴之处。而屋外发笑那人再无声息。
冷汗一片一片冒出,姚兢觉着自己要瘫了,他从未经历过如此诡异恐怖的阵仗。倒是孟平胆子大些,鼓了鼓气,颤声叫道:“外头的朋友,请现身罢!有甚需索,直言便是,我们自当遵命,不敢违拗。”
屋外无人答应。渐有一个足音自远而来,“嚓嚓嚓”,仿佛踏在人心上。姚兢、孟平屏住呼吸。从这渐行渐近的足音听来,来人武功并不极高。两人仍不敢慢怠,蓄力于臂,只待那人一现身,便奋力搏击。
足音到了门首,顿住了,有人叫道:“屋中谁在那里?”
是彭兴邦的嗓音。姚、孟二人听在耳中,这一声问,不啻天上仙乐,十分美妙悦耳。两人久绷的神志劲道,顿时松弛下来。姚兢叫道:“是彭师弟么,快请进来!快请进来!”随着两人收起剑,方觉身上湿漉漉的,都是汗水。
彭兴邦走进屋内:“大师哥,噢,二师哥也在啊!我见这里有灯光,便过来看看。”
姚兢道:“我们两个正在发愁。师父一走,连个音讯也没有,相大侠又受了伤。护庄的担子,我真挑它不动。彭三弟,你这一路来,没见到什么人么?”
彭兴邦见二人神色不甚自然,微感诧异:“没有啊!有什么人来过么?”
孟平道:“不,不,没有人来过。”心中寻思:“原来那人已走了。却不知他是什么来路。这人武功之高,难以测度,若对我们有恶意,我与姚兢万万不是他对手。若无恶意,为何又作弄我们?”蓦地里脑中如电光石火似地一闪,顿时想起一个人来,暗叫:“啊呀!不好!莫非是他……”随手扯下吊在屋中的那件长袍,悄悄捏摸,果然在领口以下隔布摸到一个小硬片。
姚兢见彭兴邦双目不瞬地注视着自己身后,转目一瞥,暗叫“不好!”适才自己用透骨钉射穿的七个小孔被彭兴邦看到了。墙壁本以竹片编成,不甚牢固,他发钉时用了十成劲力,相距又近,顿将竹壁穿透,这时被彭兴邦看到,得用话消除他的疑心:“适才我与孟师弟谈论武功。讲到暗器。孟师弟认为暗器微小,难以及远,冠以‘暗’字,便有偷偷摸摸的意味,不够光明正大,言下之意对暗器颇为轻视。我说,武学中拳脚、器械、内功、轻功、暗器五类,无论哪一类倘能练精,都能令人不敢轻视。暗器之‘暗’,并无偷偷摸摸的意思,乃是兵法上‘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之意。与刀剑枪戟一样,都讲究章法,都须有内力为根基。暗器微小,但集大力于一端,非但能及远,更能穿壁入石,大具杀伤力。孟师弟不信,我便试给他看,将这竹壁穿了几个小孔。彭三弟久随师父习武,获益良多,进境自比我们要快多了!哈哈哈………”
彭兴邦笑道:“大师哥过谦了!小弟资质欠佳,生性疏懒,在师门或比两位师哥多几日,但功夫差得太远了。便是大师哥这手暗器功夫,我再练十年也追不上。”他心下好生疑惑,时值非常之秋,曲家庄正经历大风大浪,这几日众师弟人人忧心忡忡目不交睫,为护庄日夜辛劳,姚、孟二人竟还有中夜谈武的雅兴,这实在叫人难以置信。他心中起了疑心,脸上声色不露,道:“两位师哥早点歇息吧!我再去各处瞧瞧,但愿这一夜平安无事!”便告辞出门。
孟平一俟彭兴邦走远,掩上房门,叫道:“大师哥,你猜那装神弄鬼的是谁?”
姚兢道:“我不知道呀!”见孟平神色怪异,心中一动:“你已知道了?”
孟平道:“你看!”展开左掌,是一片寸许长的铁片,黑黝黝的,上面还有花纹,“便在你这件袍子里找到的。”
姚兢取起铁片,细细一看,铁片上刻着一个骷髅头,十分诡异。他脸色大变,脱口道:“是鬼使阴雄的‘催命符’!他来作什么?怎么连个照面都不打?”
孟平不禁苦笑:“大师哥,此人是相爷手下红人,他将‘催命符’送到,便已交代了来意,照面不照面又有什么干系?”顿一顿,续道:“这是第一道‘催命符’,已有怪责我们拖延之意。他们日日在广厦华堂之中听歌看舞,哪管我们前虎后狼、步步荆棘!”
姚兢端详着手上刻有骷髅的小铁片,脸色十分难看,沉默良久,方缓缓道:“孟师弟,我们命操人手,后无退路,只有硬着头皮向前,打开他一条生路出来!但教大功告成,咱们也未始不能居广厦、住华堂,一边饮酒一边令千媚百娇的美娘们给咱们唱,给咱们舞!事到如今,你那些个婆婆妈妈的软心肠趁早丢他妈个干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老头子将姓聂的占为己有,不也贪图他那些宝贝?你脑瓜子聪明,足智多谋,好好筹划一个法子,成功后,头功归你!”
孟平摇头道:“小弟无意功名利禄,但教家小平安,已是上上大吉!此外别无所求。”说到这里,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显出伤感的神情,“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小弟方寸已乱,说出来的话未必能面面俱到。一切由师哥拿大主意。”
姚兢一眼便看穿他既想吃羊肉,又怕羊臊气的心思,笑道:“你我是一根藤上结的两个瓜,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你无须瞻前顾后,快将妙计说出来罢!”
孟平先到门首张望了一阵,跟着关门闭窗,随后向姚兢招招手,示意他“俯耳过来”。两个脑袋便凑拢一堆,嘀咕了好一阵。
石屋门窗紧闭,除一日三餐庄丁送来饭菜之际透进点亮光,平时漆黑一团,几乎不辨昼夜。
万士奇与小猫头被囚已三日。三日中,曲如兰曾来探视过两次,第一次送来一只熟鸡,劝万士奇耐心等待,爹爹回来定能明察秋毫,为他洗刷嫌疑。第二次带了一包卤牛肉,说起庄内庄外情形,令万士奇稍感安心:相东游已能下床走动,多亏汤家兄弟惠赠的药丸灵验;袁安华虽仍在附近逗留不去,却未再上门寻衅,有人见他与一伙来历不明的江湖人物打架,打得对方十几人屁滚尿流;还有人从北方来,说太湖听涛轩沙七星的老巢叫人给挑了,沙七星逃亡在外,这说不定是爹爹的朋友所为……万士奇问起师父的音讯。曲如兰告诉他:众师哥会商了半日,决定派人分头去找,同时送信给各地的至交好友,请他们鼎力相助。她已与朋友约好,一起去找爹爹……
万士奇听到这里,心中一动,已猜到她所说的“朋友”是谁,却还忍不住问:“朋友?是哪一位呀?”
曲如兰在窗外低低笑了几声,脸颊上飞起两片红霞,向万士奇斜瞟一眼,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自然是汤……汤家兄弟。他俩武功高强,见多识广,朋友众多,面子又大。我们定能比旁人先找到爹爹。你可不能告诉旁人、
万士奇顿感胸闷气促,说不出的难受,默然有顷,道:“师父他老人家这回出门,自有深意在内。师哥们只要守护好庄子就可,实不必出门去寻找的。却不知是哪几位师哥去?人一走空,谁来护庄?”
曲如兰道:“孟师哥往北,彭师哥向南,石师哥朝西,分三路寻找。这是大师哥的主意。我瞧也没什么不妥当。爹爹出去这许多日子,连个口信也不叫人捎回,你不焦心么?”
万士奇顿时语塞,过了一会,道:“小师姐,不是我信不过汤氏昆仲,你自作主张跟他俩出去,实在不妥当。若被师父知道……”
曲如兰陡然变了脸,嗔道:“我悄悄去,悄悄回,你不告密,我爹爹怎会知道?我不跟你说了!爹爹他自己不也是不告而别么!”砰!”一下,将窗子合上,怒气冲冲地去了。
万士奇在窗前伫立良久,心里倒海翻江乱作一团,好久才平复。
这三日,众师哥谁也没来石屋探望,这倒使万士奇暗暗高兴。姚、孟二人的嘱咐一直盘绕在他心中,师哥中谁来探望,谁便有内奸之嫌。他刚彭兴邦以下四位师兄素怀敬重,实不愿好细出在他们中间。
枯坐在石屋中,时光过得特别慢,也使他能从容思索一些事。渐渐地,他觉得姚兢、孟平的话中颇有牵强附会之处。那日袁安华攻来,姚兢挟己为质,哪有半点作假演戏的成分?师父临去前既交代过姚兢,姚兢怎又主张派人去各处寻找师父?再一个,姚兢究竟为了什么,竟不惜触犯门规、用毒器暗算袁安华?
种种疑窦萦绕于胸,令万士奇心中渐渐生出一种莫名的不安。格于同门情义,他不能也不敢更往深处想去,甚至不肯认为自己受了骗。他惟有以“我脑子太笨”来自解自嘲。
夜幕垂落,屋内更黑暗。小猫头片刻前还在咬牙切齿咒骂这牢狱之灾,此际已发出轻轻的鼻息,堕入梦乡。
万士奇数着远处传来的梆子声,想到也是这样静寂的夜晚,曲如兰与自己潜出曲宗庄,踩着夜露浓湿的草地,望着点点飞舞的荧火虫,两人并肩而行,去寻找汤逢祥⋯⋯此刻想来,似已是十分久远的事了。如今,相伴曲如兰漫游江湖的当是那英挺潇洒的汤逢祥了。这一回,她不再忧容满脸,不再有愁苦,不再会遭遇危险。有汤逢祥陪着她,她心中定是充满愉悦与欢乐,旷野之上,定是处处回响着她银铃似的笑声……
愿你幸福!快乐!他不禁喃喃地祝祷。他仿佛看到明月的清晖洒落在暗银色的旷野上,两匹雄骏的坐骑载着一对俊逸的男女,如风一般轻盈地驰向远方。
门外的守卫响亮地打个啧啧,把万士奇从遐想中惊醒。他翻了个身,听得老鼠在梁上奔逐,吱吱乱叫。他坐起来,口中轻轻呵斥数声,老鼠受了惊吓,尼音一路往屋角响过去,戛然而止。
左右睡不着,他便习练内功。这几日被囚石屋,闲来无事,正可修习“宏阳功”,居然略有进境。入静片刻,即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六条经脉中有气机汩汩而行,上下流转,甚是有趣。他既专心练功,心无旁顾,也不觉时光之流逝。待到收功躺下,大约已是后半夜光景了。
正自朦朦胧眬睡去,忽听得外头有人嘶声惊叫。起先是一人在叫,跟着数人齐叫,语音杂乱听不清楚。万士奇心念一动,暗问:“莫非又有敌人来袭?”一骨碌爬起,小猫头也被惊醒,问:“大哥!发生什么事啦?”万士奇道:“不知道啊!”急奔到门边,凑眼门缝,向外望去。门缝宽仅分许,什么也看不清。只听得守卫的庄丁的步声从东响到西,又从西响到东,显然也惊慌不安。
万士奇大叫:“沈七哥!沈七哥!发生什么事了?你快告诉我!”
那庄丁应道:“似乎是着火了,南边有片红光升起!水火无情,这可如何得了!”话声透出焦急。
万士奇吃了一惊,听得远处步声杂乱,忙道:“沈七哥!火光有几处?大不大?”
那庄丁道:“啊呀!有好儿处火光,西南边也红了!不得了!不得了!火神爷爷降临了!遭劫,遭劫!”
万士奇脑中嗡的一响,用力撞门:“沈七哥,快开了门,让我出去救火!快开门呀!”那门以厚木板做成,经他大力撞击,只微微摇晃。
那庄丁慌了,急奔过来,在门外叫道:“万八爷!你别撞了,我不敢!姚大爷要杀我的!”
小猫头初听火起,也十分惊慌,怕大火漫延过来,将自己烧死,后知着火处均在南边,与此地相隔甚远,便起了幸灾乐祸之心,暗道:“烧得好!烧得好!这便叫恶有恶报!”知道这正是个脱身良机,也叫道:“你不开门,等老子出来也杀掉你!”却不想人既出不去,又如何杀人。
两人在内合力撞门。沈七便慌了,一边用身子抵在门上,一边央求道:“万八爷,万八爷!你不好害我的!是姚大爷、孟二爷要你关在这里。我要喊人了!我要喊了!”
万士奇与小猫头撞了几下,门坚固异常,哪里撞得开?听得忽忽的燃烧声渐响,庄中锣声垱垱,叫喊奔跑乱作一团,他心急如焚,转头道:“兄弟,门撞不开,如何是好?”小猫头以手往屋顶指指,轻声道:“将顶瓦掀开,或可出去!”灵机一动,冲门外喊:“沈七哥!我们拜托你去问一问姚大爷,可能放我们出去救火?”
沈七奉命看守石屋,甚是尽责,只怕万士奇、小猫头用强破门而出,自己吃罪不起,这时听屋内人不再撞门,便说:“好,好,我就去问,就去问。你们不可使蛮!”握着钢刀步步退开。走了十几步,他猛地想起一事,举手在自己额上一拍:“啊呀!我真昏头了!他们是行调虎离山之计,骗我走开后正好破门逃走!”急快步赶回来,刚至屋前,只听“格察察!”大响,屋顶碎瓦四飞,一个人从破洞里钻将出来,已翻上了瓦背,看身形正是万士奇。
沈七这一惊非同小可,手中虽有一把吹毛得过、磨得雪亮的快刀,但相距既远,又不会纵跃窜高之术,急得在地下直跺脚,哭丧着脸叫道:“万八爷,你把我害苦了!这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一时忘了喊人。
万士奇垂下腰带,将小猫头吊了上来,展目一看,只见东南、正南、西南共有四股火头窜起老高,已快连成一片,映得半个天空血红。火光下,人影绰绰,来去奔跑,哭爹叫妈之声大作。他心头大急。忽听得沈七放开了嗓门喊:“来人呀!来人呀!囚犯逃跑啦!”他这时呼喊实无济于事,庄中人人不是在救火,便是从着火的屋中抢搬家生,或受了惊吓,没头苍蝇似乱跑,谁有心思来理睬。
沈七的嗓门颇为洪亮,听在刚从牢房脱身的小猫头耳中,却大具威慑之力。他掀起一片瓦,运劲掷去。准头取的是沈七脑袋,不料却击中他手中钢刀上。“当!”的一响,刀口迸出几星火花。沈七猝不及防,手臂剧震,五指一松,钢刀落地。他怔了一怔,正弯腰去捡,只觉头上风声飒然,万士奇抢在他前头,一脚将钢刀踢飞出去。小猫头也跟着跳下地来。沈七大为惊骇,退了两步,颤声道:“万八爷,你,你,你要杀我?”身子便不听话地抖个不住。
万士奇道:“沈七哥,快去救火呀!还站在此地干什么?袁……袁大哥是好人!适才我与袁大哥也有些儿误会。”转身向袁安华躬身施礼:“袁大哥,适才多有得罪,请勿见怪。我姓万名士奇。”袁安华急忙还礼:“不怪不怪!有道是不打不相识,打过才明白。万兄弟,你看这鸡是捉呢还是不捉?”万士奇转问主人:“主人家,袁大哥向你买鸡,你究竟卖不卖?”主人慌忙道:“卖!卖!不,不,我送给两位爷!”毕竟是吓坏了,语无伦次。万士奇笑道:“袁大哥不会白要你的。”便捉了三只鸡,宰杀干净,借主人家的炉灶,煮得熟透,捞出来,放在盘中,向袁安华道:“袁大哥,若无别事,小弟告辞了!”
袁安华一把拖住他,嗔道:“你告什么辞?我‘恶弥勒’岂是小器鬼?三只鸡,一人一只!谁敢不吃,老子给他吃拳头!”拿起一只鸡,塞给主人:“你先吃!”主人吓了一跳,见他凶神恶煞似的,不敢不接,接了在手,却又不敢吃。袁安华双眼一瞪,他吓得一抖,忙道:“我吃,我吃!老爷别打……”袁安华又拿起一只熟鸡,递给万士奇:“你吃!若敢不吃,休想跨出门外一步!”
万士奇啼笑皆非,像如此强请客之人,当真平生仅见,真不负“恶弥勒”之名。便道声:“多谢了!”接过熟鸡咬了一口。袁安华点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松开万士奇的手。万士奇一看自己手腕上,已被他捏出一圈青紫。
袁安华从裤带上解下一只酒葫芦,拔开塞子,放在鼻下一嗅,道声:“好香!美酒肥鸡,当真快活赛神仙!”仰头喝了一口,把葫芦递给万士奇:“你也来一口,我这酒中有七种毒药。等闲喝不到的。”
万士奇接过葫芦一闻,只觉药气冲鼻,原来是壶药酒,笑道:“七百种毒药我也不怕!”喝了一大口,只觉酒味辛辣无比,入口如刀,下咽似吞火。
水泡,衣衫上俱是破洞,站在人丛中望着火场垂泪。他这副模样与奋勇扑火的庄丁并无二致,故谁也不曾留意。
相东游撑着病躯来了,哑着嗓子问姚兢:“你查清了么?夜间不是有人巡察值夜的么?怎能让火势蔓延开来?我听说是多处同时起火,定非不慎失火,而是有人暗中纵火!”
姚兢也是毛发俱卷,脸上污迹斑斑,耷着双肩,一副要哭的神气:“相大侠明鉴!这火起得既怪又快,竟教人来不及扑救。这里头定有古怪!周师弟,你还记得那日袁安华那厮说的话么?”
周仁一愣,愕然道:“哪一句话?那厮说了好些话!”姚兢皱皱眉头,怫然不悦,正要开口提示,吴遵德拍手叫道:“大师哥!我记得的!那日袁安华上门索战时说:‘姓姚的狗……贼,快过来给你爷爷磕头,爷爷便饶你一命!若是不依,爷爷一把火烧了你这鸟庄!’大师哥,是不是这句话?‘恶弥勒’若要潜入庄来纵火,这班巡夜的庄丁哪能发现!原来是他这狗贼作恶!”
姚兢当众被吴遵德骂作“狗贼”,虽是复述袁安华的言语,仍感难堪。他瞪了吴遵德一眼,朝相东游说:“正是这句话。弟子们都听到的。”他将手划一个圈,黄循礼、周仁都点头道:“不错,‘恶弥勒’是有这话。”姚兢又道:“弟子还道他仅是虚言恫吓,哪知这狗贼当真做出来了!”
相东游久历江湖,自知江湖人言出必践,郑重其事宣之于众的事,纵然千难万险,也要去做,否则会被认作无信小人,让人轻视。听吴遵德复述的原话来看,倒是戏言的成份居多。但对袁安华那样的人,不可以常理度之。他念念不忘报仇,自也会说得出,做得到。曲家庄人手众多,但以恶弥勒的身手,要潜入庄来纵火,算不得什么难事。姚兢所言,倒也不为悖理妄测。只是恶弥勒惟对姚兢毒钉暗算耿耿于怀,常言道:“冤有头债有主”,他要报仇,自可找姚兢一人了断,何以伤害许多条无辜的性命?
相东游沉吟良久,抬眼问:“你们还发现什么?”
周仁、黄循礼、吴遵德等只顾着扑灭大火,哪有余裕理会别事,一齐摇头。姚兢道:“以弟子想来,恶弥勒不徒为泄忿纵火,或还有重大图谋也未可知。从火头所起几处看来,一处是厨房、一处是柴堆、一处是仓廪、一处是布帛库房。这四处俱易燃之地,恶弥勒怎能知道?除非有奸细在内接应指点!”
万士奇杂在庄丁们中间,听得“奸细”二字,心头一跳,暗忖:“大师哥又提到奸细。孟、彭、石三位师兄已外出寻找师父。庄中只有黄、周、吴三位,难道奸细在他们中间?”竖起了耳朵倾听。
只听相东游道:“噢?你可知奸细是谁?”姚兢道:“弟子刻下尚不知是谁。有一人与恶弥勒交结,彼此称兄道弟。弟子已将他拿下了。此人当有同伙,只须他肯开口,便能将奸细一网打尽!”万士奇听到这里,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姚兢口中所说“那人”,指的不正是自己么?他心中忽起了一种极大的恐慌,觉着大祸即将临头,不由往后退了一步,蹲下身子,双手在地上摸些黑灰,往脸上一抹。他的面目本已因扑火燎伤而叫人难认,用焦灰一抹,更像灶君菩萨,与本来面目大异。
相东游问道:“你说的那人莫非就是万士奇?兰儿跟我说,士奇对师门忠心耿耿,不会叛师作恶。我看他质朴憨厚,想不到‘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人在哪里?”
姚兢还未及作答,吴遵德抢着说:“救火时有沈七来报,说万师弟与那小丐趁乱逃走了。当时我一片心思全在灭火上头,竟将这事忘了!”
姚兢一顿足:“糟糕!沈七呢!沈七呢!”有一庄丁回禀:“姚大爷,沈七为救火不幸身亡,尸体就在那边。”姚兢恶狠狠地瞪视吴遵德:“吴师弟,大事坏在你身上!你怎么说?”吴遵德吓了一跳道:“我当时跟沈七说:‘你去禀告大师哥得知!’他没来向你说么?万师弟是你抓的,也是你派人看守的。他趁乱逃跑,怎能怪到我头上来?这罪责我是不领的!”
姚兢眼中冒火,脸色铁青,盯着吴遵德,双拳捏得“格格”响。吴遵德心中害怕,不由低下了头去。
正在此时,一个披头散发衣衫凌乱的丫鬟跌跌撞撞奔来,哭喊着:“相老爷!姚大爷!夫人不见啦!夫人不见啦!”
相东游、姚兢等认得她是相氏的侍女秋菊,齐声叫道:“秋菊!你说什么?”“秋菊,怎么回事呀?师娘怎会不见呢?”
秋菊哇地大哭起来,眼泪鼻涕涂了满脸:“昨夜火起,夫人听得声响异常,命我出来看看。我刚到院子里,突见两条黑影从屋顶翻了下来。我吓了一跳,才叫出半声,嘴巴就被人捂住。两个黑衣人俱用黑布蒙面,十分怕人。一个说:‘夫人可在这房中?快说!’跟着拿出一把明晃晃的刀子搁在我颈下。我一骇,便晕了过去,直到此刻才醒转,到房中一看,春兰、夏荷、水仙都如死人一般,怎么也叫不醒。再到夫人房中,见帐幔塌了,花几倒了,夫人不在床上!我前前后后找遍了,不见夫人的影子……”
相东游等脸色大变,众庄丁也耸然动容。姚兢一挥手,叫道:“快去看看!”拔足便行。黄循礼、周仁、吴遵德扶着相东游紧跟上去。
万士奇跟了几步,蓦地停住,心想:“大师哥只有一句话说对了,昨夜大火定有内奸捣乱,一面纵火,一面使人掳去师娘,计谋之毒,无与伦比。他要再度将罪恶加于我身,决不会是让我去引出奸细。至少也是为了推卸责任!我不可自投罗网!”
计议既决,转身走去。庄中迭遭大祸,人心混乱,庄丁们不是豪堆议论,便是在清理废墟,谁也没去注意他。万士奇不敢从正门出去,转到一段无人看守的墙头,翻墙出庄。
万士奇打定离庄的主意时,脑中只有避祸一念。他急急如丧家之犬,向西奔行了十余里,断定身后无人追来,这才放慢了步子。
脸上的水泡如火灼般疼痛,嗓子眼干得似要冒烟,所幸前头竹林后有口池塘,伏下身去灌了一肚皮的池水,又洗去脸上烟灰,摘几片野菱叶揉碎了敷在水泡上,疼痛减轻了些许,继续举步前行。
行了一程,见农夫在地里劳作,咿咿呀呀唱着小曲。割倒的稻子码成小山,待牛车来运回去脱粒。未开割的稻田里,蛙声咯咯,响成一片。麻雀一群群散落田中,又被戴草帽的小孩挥动竹竿一群群惊飞,射上高远的蓝天。又见豆荚碧绿,玉米穗吐红,葫芦饱实,南瓜花绽黄,农夫农妇的脸上挂着安详的微笑。他不由心有所感,暗忖:“我若是生在农家,便不会知道世上还有这等风波,少了许多烦恼。如今,我又能到哪里去?纵不成也与小猫头一样行乞四方?”又想:“即使师父回来,或也会听信大师哥一面之辞,将我视作叛徒逆子。我这般顾自逃命,该不该?师门遭难,以这一次为最,贼人如此狠毒,究竟为了什么?”
他一边思索,一边行路,心中隐隐觉着自己当此危难之际抽身避祸不大对头,却又无返身赶回锐身赴难的勇气,只随意行去,也不管什么方向路径。
到得午后,估计离曲家庄已百里之遥。腹中固是饥肠辘辘,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好生不安。前路上有辆运稻谷的牛车左轮卡在干沟里,赶车的老农小鞭子往牛身上乱抽。那牛四蹄力撑,瞪眼喷息,使尽了全力,终是无法脱困。万士奇急赶上前,双手掰住轮辐,运劲于臂,大喝一声,将木轮托出干沟。
老农自是称谢不迭,见他面容陌生,便问他来历去路。万士奇支吾其辞,别了老农,向前行去。
又行了顿饭工夫,见前头林子后露出一角红墙。墙内殿宇高耸,碧瓦飞檐,像是一座庙宇。走近了一看,山门外立一座青石牌楼,上镌三个斗大的字“景龙观”。他在心中默念了两遍,恍然有悟:常听师兄辈说起景龙观观主山阳真人与师父交好,想不到景龙观就在此处。山阳真人既是师父的至交好友,正好向他打听师父的行踪,或有意外之获也未可知。
当下检视衣衫,见到处是焦破的窟窿,实不成体统。逃亡在外,也无法理会仪容,草草整理了一下,便上前敲门。
观门咿呀开了半扇,走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道士。那小道士生得眉清目秀,半新旧的道袍上不沾半点浮尘,见了万士奇,不由眉头一皱,脸上显出厌憎的神情,没好气地道:“去,去,去!要讨饭也该瞧瞧是什么地方!”竟是将万士奇当作乞丐了。
万士奇忙赔笑行礼:“烦道兄通报一声,曲家庄弟子万士奇欲拜见山阳真人。恳请他老人家拨冗垂见!”
那小道士一愣,舒眉笑道:“你是曲家庄的?听说曲家庄昨夜失火,看来倒是真有那么回事!烧得怎样?死没死人?怎么如此不当心?”
万士奇不料曲家庄失火的讯息传得如此之快,黯然道:“损伤惨重,一言难尽。请道兄通报一声,就说曲门弟子万士奇求见山阳真人!”
小道士打了个哈哈,笑道:“你弄错了吧?本观并无什么山阳真人!”
万士奇愕然道:“山阳真人是家师好友,一向在景龙观清修,怎会没有?道兄跟我开玩笑吧?”
小道士笑得打跌:“你才开玩笑呢!我在观中学道已逾五年,上上下下谁不识得?跟你说没有就是没有,谁还来骗你不成?”
正在这时,门内有个声音道:“清风,你在跟谁说话?”随即走出一个五十来岁的老道,长眉斑白,一脸清气,手中捉着一柄拂尘。小道士清风叫了声:“师伯!”指一指万士奇,道:“这位自称是曲家庄曲大官人的弟子,定要到我观中找个什么山阳真人。我说没有。他偏不信。”
老道向万士奇瞥了一眼,见他衣衫焦破、脸上有伤,神情惶惑,年纪才十八九岁,便道:“曲世忠又收弟子啦?你叫什么名字,在师门行几?”
万士奇见老道目光湛然,容色祥和,躬身答道:“弟子万士奇,新近蒙恩师收录,排行第八。老道长可是与家师熟识?”
老道“哦”了一声,道:“你是错了。山阳真人是在临安景龙观修道……”万士奇“啊呀”一声,顿时大窘,忙谢道:“弟子无知,多有得罪!敢请老道长与这位道兄原谅!”清风忍俊不禁,捂嘴而笑。那老道笑道:“不知不罪也!敝观距曲家庄一百三十里,万小哥谅也该肚饥腿痠了,倘别无急事,何不进观稍歇片刻,老道也有事要向你打听呢!”
万士奇见他不提与自己师父是否熟识,本想便即离去,这时听说有事要问,只得遵从。跟着老道进门,绕过大殿,穿过两重天井,到了后院。老道推开一扇小门,里头又是个小院子。青砖铺地,绿藤附墙,十数盆茉莉,白花喷香,三株南天竹,几有人高。南边三间小屋均以不去皮的松杉构筑,古朴而又雅致。
老道请万士奇在院中的圆石桌旁坐下,道:“我先给你找点儿吃的米,你填饱了肚子再谈别事。”说罢,出门去了。
万士奇满腹疑云,想不通老道为何对自己这般关顾,心道:“莫非他仰慕我师父,爱屋及乌,令我跟着沾光?”少顷,小道士清风笑嘻嘻地提着食盒来了,将饭菜摆上石桌,说:“吃吧!你运气好,这是新米饭。”
万士奇谢了,问道:“清风道兄,那位老道长的道号我还未请教,贵观观主是哪一位神仙?”
清风道:“我师伯道号长阳。敝观观主是长阳师伯的师叔,道号玉统真人。”万士奇道:“长阳老道长留我在此,究竟为了何事?”清风笑道:“你不必问。师伯留你,自有他的道理。你慢慢用吧!”便顾自去了。
他呆了片刻,觉着今日此事太过蹊跷,只怕是个圈套,诱引自己往里头钻。饭菜的香气一股股往鼻中钻,惹得肚中咕咕直叫,他却不敢碰一碰,惟恐其中下有毒药。
枯坐良久,忽听外头步声嚓嚓近来,猜测是长阳道人来了,万士奇急忙起立相候。长阳道人满面笑容,进得门来,往石桌上一看,饭菜俱未动过,不由“咦”了一声,显出诧异之色,随即微微点头,嘴角一牵,讥道:“原来小哥信我不过。”抓起竹筷,在每一盘菜中挟了一筷,送进自己嘴里,笑道:“你看我像个下毒害人的恶道么?”
万士奇面红过耳,不敢作声。长阳道人将竹筷一放,道:“你若放心了便快吃,吃饱后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万士奇心中一动,忖道:“他先前说有事相询,此刻又说带我去见一个人。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瞧他身形步法,不像武学之士。”胸中疑窦丛生,却再不敢多说,坐下来风卷残云似地将饭菜一扫而光。
长阳道人道:“你跟我来。”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小院,穿过一个月洞门,到达一扇大石门前。石门上方有彩笔绘着一个老大的太极图。其时已近黄昏,夕阳映在太极图上,光彩夺目。
老道伸手一推,石门缓缓打开,一股药味冲鼻而来。只见当门屋中有座炼丹炉。老道让在一旁,说声:“请吧!那人便在里头等你。”
万士奇心念电转:“老道若要害我,我也无力与抗。既来之,则安之,一切听其自然吧!”微一踌躇,便鼓足勇气,昂然入内。石门当即合上了,丹房内顿时一片黑暗。
他一惊,心道:“终究是着了他道儿!只不知他是何居心?”忽见丹炉后透出一线亮光,凝神看去,原来有个门洞,里头黑黝黝的,似乎极深。到了此际,惟有硬着头皮向前。
绕过丹炉,走进门洞,摸着冰凉的石壁小心向前行去。走了十几步,通道左弯,眼前豁然开朗,大片强光照得他睁不开眼。
耳旁突有一个十分熟悉、十分亲切的嗓音响起:“士奇!果真是你!”
姚兢吁了一口气,道:“如此看来,那只蝙蝠确曾在秘道中住过。那小子是知情人,只是连他也不知师父携着姓聂的去了何处,我们守在这里,又有何用?”说着皱起眉头,在房中来回走动,显得甚是烦躁。
孟平凝神思索片刻,缓缓道:“办法倒还不是没有。只是如此一来,未免,未免……”
姚兢道:“你不要吞吞吐吐,有好法子快快说出来!”
孟平脸上肌肉抖动了一下,苦笑道:“他总是我们的师父。那样一来,我们要遭世人唾骂……”
姚兢责备地瞪视着他:“嗨!孟师弟,你我既已身入官场,还讲什么师徒之情?一月限期转瞬即过,若是到期仍是两手空空,史相爷的性情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丢官事小,只怕还要祸及家小!”
孟平深深呼吸数下,双拳捏得“格格”脆响,脸上神情十分怪异。他正要开口说话,姚兢忽然摆摆手,又指指屋外,意思是“隔墙有耳”。孟平不禁浑身一抖。两人凝气屏息,侧耳细听,屋外只有风动竹叶窸ar作响,此外并无异常的声音。
孟平望着姚兢摇了摇头。姚兢却狠狠眨眼,重重点头,又乱打手势,叫孟平不可轻忽。听得方才屋外有两只蟋蟀一直叫着,此刻声息全无,显是受了惊动。
姚兢轻轻抽出长剑,提起一张竹几从窗口掷出,跟着双足力蹬,整个人如脱弦飞矢,腾跃出窗,剑光霍霍,护住了周身要害。双足落地之际,又使一招“夜战八方”。
孟平也紧跟着从门口提剑抢出来。两人游目四顾,只见竹影婆娑,月华如水,哪里有什么人影?两人心中疑惑,绕竹楼环行一周,仍无所见。回到楼前,孟平道:“大师哥,你听错了吧?此地冷僻,夜已深了,谁会来此?”姚兢是满腹狐疑,说:“万事小心些总不会错……”一言甫毕,蓦见竹楼里一个黑影映在壁上,微微晃动。他应变极快,心念一转,左手一把透骨钉已暴射而去。“啪啪啪”一阵急响,竹片壁上射穿七个小孔!
两人一从门口,一从窗口跃进,双剑交叉剪削而出,剑到中途,不由都怔了怔。原来是屋中悬系着一袭青布长袍,黑影投在墙上,极像人影。两人不禁哑然失笑,方将剑收回来,猛地省起一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这袭青布长袍是姚兢嫌热脱了搭在椅背上的,却又是谁将它用细绳子吊在梁下?
姚兢与孟平面面相觑,两人都觉有一股寒意从心里透出,恐惧亦悄然而至,使人忍不住要打哆嗦,忍不住想要转头瞧瞧,瞧瞧身后可有一个利齿巉巉的恶鬼。
两人不约而同反手将长剑刺出,同时移形换位,背靠着背在屋中疾转一圈。
没有人。
有时,没有人比有人更可怖,因为他俩虽没看到人,却清清楚楚听到外头有“嘿嘿嘿”三声冷笑。姚兢正面向南而立,觉着冷笑声来自屋后北面;而孟平却正相反,认为冷笑声发自南边大门外。
紧攥着剑柄的手心里冒出冷汗。两人如石像一般,一动也不敢动。但当真要不动也甚为难,两人的脚微微颤抖,手中剑也微微晃动,全不听自己的吩咐。
两人均为武学好手,明知自己身处危地,须得静心净志、排除杂念,不为外邪所惑,形神合一,意随气走,方可应付敌人的雷霆一击。道理虽然明白,但无力照道理去做,这才叫人最感懊丧烦恼的。
两人背靠背伫立良久。摇晃的烛火,将他们的影子忽而伸长,忽而压短。烛泪无声流落,在桌面凝结成块。屋外风止息了,草虫的嘶鸣又远远近近的响起。几只花脚蚊子绕着他俩头脸打转,似是寻觅落足叮咬的膏血丰腴之处。而屋外发笑那人再无声息。
冷汗一片一片冒出,姚兢觉着自己要瘫了,他从未经历过如此诡异恐怖的阵仗。倒是孟平胆子大些,鼓了鼓气,颤声叫道:“外头的朋友,请现身罢!有甚需索,直言便是,我们自当遵命,不敢违拗。”
屋外无人答应。渐有一个足音自远而来,“嚓嚓嚓”,仿佛踏在人心上。姚兢、孟平屏住呼吸。从这渐行渐近的足音听来,来人武功并不极高。两人仍不敢慢怠,蓄力于臂,只待那人一现身,便奋力搏击。
足音到了门首,顿住了,有人叫道:“屋中谁在那里?”
是彭兴邦的嗓音。姚、孟二人听在耳中,这一声问,不啻天上仙乐,十分美妙悦耳。两人久绷的神志劲道,顿时松弛下来。姚兢叫道:“是彭师弟么,快请进来!快请进来!”随着两人收起剑,方觉身上湿漉漉的,都是汗水。
彭兴邦走进屋内:“大师哥,噢,二师哥也在啊!我见这里有灯光,便过来看看。”
姚兢道:“我们两个正在发愁。师父一走,连个音讯也没有,相大侠又受了伤。护庄的担子,我真挑它不动。彭三弟,你这一路来,没见到什么人么?”
彭兴邦见二人神色不甚自然,微感诧异:“没有啊!有什么人来过么?”
孟平道:“不,不,没有人来过。”心中寻思:“原来那人已走了。却不知他是什么来路。这人武功之高,难以测度,若对我们有恶意,我与姚兢万万不是他对手。若无恶意,为何又作弄我们?”蓦地里脑中如电光石火似地一闪,顿时想起一个人来,暗叫:“啊呀!不好!莫非是他……”随手扯下吊在屋中的那件长袍,悄悄捏摸,果然在领口以下隔布摸到一个小硬片。
姚兢见彭兴邦双目不瞬地注视着自己身后,转目一瞥,暗叫“不好!”适才自己用透骨钉射穿的七个小孔被彭兴邦看到了。墙壁本以竹片编成,不甚牢固,他发钉时用了十成劲力,相距又近,顿将竹壁穿透,这时被彭兴邦看到,得用话消除他的疑心:“适才我与孟师弟谈论武功。讲到暗器。孟师弟认为暗器微小,难以及远,冠以‘暗’字,便有偷偷摸摸的意味,不够光明正大,言下之意对暗器颇为轻视。我说,武学中拳脚、器械、内功、轻功、暗器五类,无论哪一类倘能练精,都能令人不敢轻视。暗器之‘暗’,并无偷偷摸摸的意思,乃是兵法上‘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之意。与刀剑枪戟一样,都讲究章法,都须有内力为根基。暗器微小,但集大力于一端,非但能及远,更能穿壁入石,大具杀伤力。孟师弟不信,我便试给他看,将这竹壁穿了几个小孔。彭三弟久随师父习武,获益良多,进境自比我们要快多了!哈哈哈………”
彭兴邦笑道:“大师哥过谦了!小弟资质欠佳,生性疏懒,在师门或比两位师哥多几日,但功夫差得太远了。便是大师哥这手暗器功夫,我再练十年也追不上。”他心下好生疑惑,时值非常之秋,曲家庄正经历大风大浪,这几日众师弟人人忧心忡忡目不交睫,为护庄日夜辛劳,姚、孟二人竟还有中夜谈武的雅兴,这实在叫人难以置信。他心中起了疑心,脸上声色不露,道:“两位师哥早点歇息吧!我再去各处瞧瞧,但愿这一夜平安无事!”便告辞出门。
孟平一俟彭兴邦走远,掩上房门,叫道:“大师哥,你猜那装神弄鬼的是谁?”
姚兢道:“我不知道呀!”见孟平神色怪异,心中一动:“你已知道了?”
孟平道:“你看!”展开左掌,是一片寸许长的铁片,黑黝黝的,上面还有花纹,“便在你这件袍子里找到的。”
姚兢取起铁片,细细一看,铁片上刻着一个骷髅头,十分诡异。他脸色大变,脱口道:“是鬼使阴雄的‘催命符’!他来作什么?怎么连个照面都不打?”
孟平不禁苦笑:“大师哥,此人是相爷手下红人,他将‘催命符’送到,便已交代了来意,照面不照面又有什么干系?”顿一顿,续道:“这是第一道‘催命符’,已有怪责我们拖延之意。他们日日在广厦华堂之中听歌看舞,哪管我们前虎后狼、步步荆棘!”
姚兢端详着手上刻有骷髅的小铁片,脸色十分难看,沉默良久,方缓缓道:“孟师弟,我们命操人手,后无退路,只有硬着头皮向前,打开他一条生路出来!但教大功告成,咱们也未始不能居广厦、住华堂,一边饮酒一边令千媚百娇的美娘们给咱们唱,给咱们舞!事到如今,你那些个婆婆妈妈的软心肠趁早丢他妈个干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老头子将姓聂的占为己有,不也贪图他那些宝贝?你脑瓜子聪明,足智多谋,好好筹划一个法子,成功后,头功归你!”
孟平摇头道:“小弟无意功名利禄,但教家小平安,已是上上大吉!此外别无所求。”说到这里,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显出伤感的神情,“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小弟方寸已乱,说出来的话未必能面面俱到。一切由师哥拿大主意。”
姚兢一眼便看穿他既想吃羊肉,又怕羊臊气的心思,笑道:“你我是一根藤上结的两个瓜,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你无须瞻前顾后,快将妙计说出来罢!”
孟平先到门首张望了一阵,跟着关门闭窗,随后向姚兢招招手,示意他“俯耳过来”。两个脑袋便凑拢一堆,嘀咕了好一阵。
× × ×
石屋门窗紧闭,除一日三餐庄丁送来饭菜之际透进点亮光,平时漆黑一团,几乎不辨昼夜。
万士奇与小猫头被囚已三日。三日中,曲如兰曾来探视过两次,第一次送来一只熟鸡,劝万士奇耐心等待,爹爹回来定能明察秋毫,为他洗刷嫌疑。第二次带了一包卤牛肉,说起庄内庄外情形,令万士奇稍感安心:相东游已能下床走动,多亏汤家兄弟惠赠的药丸灵验;袁安华虽仍在附近逗留不去,却未再上门寻衅,有人见他与一伙来历不明的江湖人物打架,打得对方十几人屁滚尿流;还有人从北方来,说太湖听涛轩沙七星的老巢叫人给挑了,沙七星逃亡在外,这说不定是爹爹的朋友所为……万士奇问起师父的音讯。曲如兰告诉他:众师哥会商了半日,决定派人分头去找,同时送信给各地的至交好友,请他们鼎力相助。她已与朋友约好,一起去找爹爹……
万士奇听到这里,心中一动,已猜到她所说的“朋友”是谁,却还忍不住问:“朋友?是哪一位呀?”
曲如兰在窗外低低笑了几声,脸颊上飞起两片红霞,向万士奇斜瞟一眼,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自然是汤……汤家兄弟。他俩武功高强,见多识广,朋友众多,面子又大。我们定能比旁人先找到爹爹。你可不能告诉旁人、
万士奇顿感胸闷气促,说不出的难受,默然有顷,道:“师父他老人家这回出门,自有深意在内。师哥们只要守护好庄子就可,实不必出门去寻找的。却不知是哪几位师哥去?人一走空,谁来护庄?”
曲如兰道:“孟师哥往北,彭师哥向南,石师哥朝西,分三路寻找。这是大师哥的主意。我瞧也没什么不妥当。爹爹出去这许多日子,连个口信也不叫人捎回,你不焦心么?”
万士奇顿时语塞,过了一会,道:“小师姐,不是我信不过汤氏昆仲,你自作主张跟他俩出去,实在不妥当。若被师父知道……”
曲如兰陡然变了脸,嗔道:“我悄悄去,悄悄回,你不告密,我爹爹怎会知道?我不跟你说了!爹爹他自己不也是不告而别么!”砰!”一下,将窗子合上,怒气冲冲地去了。
万士奇在窗前伫立良久,心里倒海翻江乱作一团,好久才平复。
这三日,众师哥谁也没来石屋探望,这倒使万士奇暗暗高兴。姚、孟二人的嘱咐一直盘绕在他心中,师哥中谁来探望,谁便有内奸之嫌。他刚彭兴邦以下四位师兄素怀敬重,实不愿好细出在他们中间。
枯坐在石屋中,时光过得特别慢,也使他能从容思索一些事。渐渐地,他觉得姚兢、孟平的话中颇有牵强附会之处。那日袁安华攻来,姚兢挟己为质,哪有半点作假演戏的成分?师父临去前既交代过姚兢,姚兢怎又主张派人去各处寻找师父?再一个,姚兢究竟为了什么,竟不惜触犯门规、用毒器暗算袁安华?
种种疑窦萦绕于胸,令万士奇心中渐渐生出一种莫名的不安。格于同门情义,他不能也不敢更往深处想去,甚至不肯认为自己受了骗。他惟有以“我脑子太笨”来自解自嘲。
夜幕垂落,屋内更黑暗。小猫头片刻前还在咬牙切齿咒骂这牢狱之灾,此际已发出轻轻的鼻息,堕入梦乡。
万士奇数着远处传来的梆子声,想到也是这样静寂的夜晚,曲如兰与自己潜出曲宗庄,踩着夜露浓湿的草地,望着点点飞舞的荧火虫,两人并肩而行,去寻找汤逢祥⋯⋯此刻想来,似已是十分久远的事了。如今,相伴曲如兰漫游江湖的当是那英挺潇洒的汤逢祥了。这一回,她不再忧容满脸,不再有愁苦,不再会遭遇危险。有汤逢祥陪着她,她心中定是充满愉悦与欢乐,旷野之上,定是处处回响着她银铃似的笑声……
愿你幸福!快乐!他不禁喃喃地祝祷。他仿佛看到明月的清晖洒落在暗银色的旷野上,两匹雄骏的坐骑载着一对俊逸的男女,如风一般轻盈地驰向远方。
门外的守卫响亮地打个啧啧,把万士奇从遐想中惊醒。他翻了个身,听得老鼠在梁上奔逐,吱吱乱叫。他坐起来,口中轻轻呵斥数声,老鼠受了惊吓,尼音一路往屋角响过去,戛然而止。
左右睡不着,他便习练内功。这几日被囚石屋,闲来无事,正可修习“宏阳功”,居然略有进境。入静片刻,即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六条经脉中有气机汩汩而行,上下流转,甚是有趣。他既专心练功,心无旁顾,也不觉时光之流逝。待到收功躺下,大约已是后半夜光景了。
正自朦朦胧眬睡去,忽听得外头有人嘶声惊叫。起先是一人在叫,跟着数人齐叫,语音杂乱听不清楚。万士奇心念一动,暗问:“莫非又有敌人来袭?”一骨碌爬起,小猫头也被惊醒,问:“大哥!发生什么事啦?”万士奇道:“不知道啊!”急奔到门边,凑眼门缝,向外望去。门缝宽仅分许,什么也看不清。只听得守卫的庄丁的步声从东响到西,又从西响到东,显然也惊慌不安。
万士奇大叫:“沈七哥!沈七哥!发生什么事了?你快告诉我!”
那庄丁应道:“似乎是着火了,南边有片红光升起!水火无情,这可如何得了!”话声透出焦急。
万士奇吃了一惊,听得远处步声杂乱,忙道:“沈七哥!火光有几处?大不大?”
那庄丁道:“啊呀!有好儿处火光,西南边也红了!不得了!不得了!火神爷爷降临了!遭劫,遭劫!”
万士奇脑中嗡的一响,用力撞门:“沈七哥,快开了门,让我出去救火!快开门呀!”那门以厚木板做成,经他大力撞击,只微微摇晃。
那庄丁慌了,急奔过来,在门外叫道:“万八爷!你别撞了,我不敢!姚大爷要杀我的!”
小猫头初听火起,也十分惊慌,怕大火漫延过来,将自己烧死,后知着火处均在南边,与此地相隔甚远,便起了幸灾乐祸之心,暗道:“烧得好!烧得好!这便叫恶有恶报!”知道这正是个脱身良机,也叫道:“你不开门,等老子出来也杀掉你!”却不想人既出不去,又如何杀人。
两人在内合力撞门。沈七便慌了,一边用身子抵在门上,一边央求道:“万八爷,万八爷!你不好害我的!是姚大爷、孟二爷要你关在这里。我要喊人了!我要喊了!”
万士奇与小猫头撞了几下,门坚固异常,哪里撞得开?听得忽忽的燃烧声渐响,庄中锣声垱垱,叫喊奔跑乱作一团,他心急如焚,转头道:“兄弟,门撞不开,如何是好?”小猫头以手往屋顶指指,轻声道:“将顶瓦掀开,或可出去!”灵机一动,冲门外喊:“沈七哥!我们拜托你去问一问姚大爷,可能放我们出去救火?”
沈七奉命看守石屋,甚是尽责,只怕万士奇、小猫头用强破门而出,自己吃罪不起,这时听屋内人不再撞门,便说:“好,好,我就去问,就去问。你们不可使蛮!”握着钢刀步步退开。走了十几步,他猛地想起一事,举手在自己额上一拍:“啊呀!我真昏头了!他们是行调虎离山之计,骗我走开后正好破门逃走!”急快步赶回来,刚至屋前,只听“格察察!”大响,屋顶碎瓦四飞,一个人从破洞里钻将出来,已翻上了瓦背,看身形正是万士奇。
沈七这一惊非同小可,手中虽有一把吹毛得过、磨得雪亮的快刀,但相距既远,又不会纵跃窜高之术,急得在地下直跺脚,哭丧着脸叫道:“万八爷,你把我害苦了!这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一时忘了喊人。
万士奇垂下腰带,将小猫头吊了上来,展目一看,只见东南、正南、西南共有四股火头窜起老高,已快连成一片,映得半个天空血红。火光下,人影绰绰,来去奔跑,哭爹叫妈之声大作。他心头大急。忽听得沈七放开了嗓门喊:“来人呀!来人呀!囚犯逃跑啦!”他这时呼喊实无济于事,庄中人人不是在救火,便是从着火的屋中抢搬家生,或受了惊吓,没头苍蝇似乱跑,谁有心思来理睬。
沈七的嗓门颇为洪亮,听在刚从牢房脱身的小猫头耳中,却大具威慑之力。他掀起一片瓦,运劲掷去。准头取的是沈七脑袋,不料却击中他手中钢刀上。“当!”的一响,刀口迸出几星火花。沈七猝不及防,手臂剧震,五指一松,钢刀落地。他怔了一怔,正弯腰去捡,只觉头上风声飒然,万士奇抢在他前头,一脚将钢刀踢飞出去。小猫头也跟着跳下地来。沈七大为惊骇,退了两步,颤声道:“万八爷,你,你,你要杀我?”身子便不听话地抖个不住。
万士奇道:“沈七哥,快去救火呀!还站在此地干什么?袁……袁大哥是好人!适才我与袁大哥也有些儿误会。”转身向袁安华躬身施礼:“袁大哥,适才多有得罪,请勿见怪。我姓万名士奇。”袁安华急忙还礼:“不怪不怪!有道是不打不相识,打过才明白。万兄弟,你看这鸡是捉呢还是不捉?”万士奇转问主人:“主人家,袁大哥向你买鸡,你究竟卖不卖?”主人慌忙道:“卖!卖!不,不,我送给两位爷!”毕竟是吓坏了,语无伦次。万士奇笑道:“袁大哥不会白要你的。”便捉了三只鸡,宰杀干净,借主人家的炉灶,煮得熟透,捞出来,放在盘中,向袁安华道:“袁大哥,若无别事,小弟告辞了!”
袁安华一把拖住他,嗔道:“你告什么辞?我‘恶弥勒’岂是小器鬼?三只鸡,一人一只!谁敢不吃,老子给他吃拳头!”拿起一只鸡,塞给主人:“你先吃!”主人吓了一跳,见他凶神恶煞似的,不敢不接,接了在手,却又不敢吃。袁安华双眼一瞪,他吓得一抖,忙道:“我吃,我吃!老爷别打……”袁安华又拿起一只熟鸡,递给万士奇:“你吃!若敢不吃,休想跨出门外一步!”
万士奇啼笑皆非,像如此强请客之人,当真平生仅见,真不负“恶弥勒”之名。便道声:“多谢了!”接过熟鸡咬了一口。袁安华点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松开万士奇的手。万士奇一看自己手腕上,已被他捏出一圈青紫。
袁安华从裤带上解下一只酒葫芦,拔开塞子,放在鼻下一嗅,道声:“好香!美酒肥鸡,当真快活赛神仙!”仰头喝了一口,把葫芦递给万士奇:“你也来一口,我这酒中有七种毒药。等闲喝不到的。”
万士奇接过葫芦一闻,只觉药气冲鼻,原来是壶药酒,笑道:“七百种毒药我也不怕!”喝了一大口,只觉酒味辛辣无比,入口如刀,下咽似吞火。
水泡,衣衫上俱是破洞,站在人丛中望着火场垂泪。他这副模样与奋勇扑火的庄丁并无二致,故谁也不曾留意。
相东游撑着病躯来了,哑着嗓子问姚兢:“你查清了么?夜间不是有人巡察值夜的么?怎能让火势蔓延开来?我听说是多处同时起火,定非不慎失火,而是有人暗中纵火!”
姚兢也是毛发俱卷,脸上污迹斑斑,耷着双肩,一副要哭的神气:“相大侠明鉴!这火起得既怪又快,竟教人来不及扑救。这里头定有古怪!周师弟,你还记得那日袁安华那厮说的话么?”
周仁一愣,愕然道:“哪一句话?那厮说了好些话!”姚兢皱皱眉头,怫然不悦,正要开口提示,吴遵德拍手叫道:“大师哥!我记得的!那日袁安华上门索战时说:‘姓姚的狗……贼,快过来给你爷爷磕头,爷爷便饶你一命!若是不依,爷爷一把火烧了你这鸟庄!’大师哥,是不是这句话?‘恶弥勒’若要潜入庄来纵火,这班巡夜的庄丁哪能发现!原来是他这狗贼作恶!”
姚兢当众被吴遵德骂作“狗贼”,虽是复述袁安华的言语,仍感难堪。他瞪了吴遵德一眼,朝相东游说:“正是这句话。弟子们都听到的。”他将手划一个圈,黄循礼、周仁都点头道:“不错,‘恶弥勒’是有这话。”姚兢又道:“弟子还道他仅是虚言恫吓,哪知这狗贼当真做出来了!”
相东游久历江湖,自知江湖人言出必践,郑重其事宣之于众的事,纵然千难万险,也要去做,否则会被认作无信小人,让人轻视。听吴遵德复述的原话来看,倒是戏言的成份居多。但对袁安华那样的人,不可以常理度之。他念念不忘报仇,自也会说得出,做得到。曲家庄人手众多,但以恶弥勒的身手,要潜入庄来纵火,算不得什么难事。姚兢所言,倒也不为悖理妄测。只是恶弥勒惟对姚兢毒钉暗算耿耿于怀,常言道:“冤有头债有主”,他要报仇,自可找姚兢一人了断,何以伤害许多条无辜的性命?
相东游沉吟良久,抬眼问:“你们还发现什么?”
周仁、黄循礼、吴遵德等只顾着扑灭大火,哪有余裕理会别事,一齐摇头。姚兢道:“以弟子想来,恶弥勒不徒为泄忿纵火,或还有重大图谋也未可知。从火头所起几处看来,一处是厨房、一处是柴堆、一处是仓廪、一处是布帛库房。这四处俱易燃之地,恶弥勒怎能知道?除非有奸细在内接应指点!”
万士奇杂在庄丁们中间,听得“奸细”二字,心头一跳,暗忖:“大师哥又提到奸细。孟、彭、石三位师兄已外出寻找师父。庄中只有黄、周、吴三位,难道奸细在他们中间?”竖起了耳朵倾听。
只听相东游道:“噢?你可知奸细是谁?”姚兢道:“弟子刻下尚不知是谁。有一人与恶弥勒交结,彼此称兄道弟。弟子已将他拿下了。此人当有同伙,只须他肯开口,便能将奸细一网打尽!”万士奇听到这里,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姚兢口中所说“那人”,指的不正是自己么?他心中忽起了一种极大的恐慌,觉着大祸即将临头,不由往后退了一步,蹲下身子,双手在地上摸些黑灰,往脸上一抹。他的面目本已因扑火燎伤而叫人难认,用焦灰一抹,更像灶君菩萨,与本来面目大异。
相东游问道:“你说的那人莫非就是万士奇?兰儿跟我说,士奇对师门忠心耿耿,不会叛师作恶。我看他质朴憨厚,想不到‘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人在哪里?”
姚兢还未及作答,吴遵德抢着说:“救火时有沈七来报,说万师弟与那小丐趁乱逃走了。当时我一片心思全在灭火上头,竟将这事忘了!”
姚兢一顿足:“糟糕!沈七呢!沈七呢!”有一庄丁回禀:“姚大爷,沈七为救火不幸身亡,尸体就在那边。”姚兢恶狠狠地瞪视吴遵德:“吴师弟,大事坏在你身上!你怎么说?”吴遵德吓了一跳道:“我当时跟沈七说:‘你去禀告大师哥得知!’他没来向你说么?万师弟是你抓的,也是你派人看守的。他趁乱逃跑,怎能怪到我头上来?这罪责我是不领的!”
姚兢眼中冒火,脸色铁青,盯着吴遵德,双拳捏得“格格”响。吴遵德心中害怕,不由低下了头去。
正在此时,一个披头散发衣衫凌乱的丫鬟跌跌撞撞奔来,哭喊着:“相老爷!姚大爷!夫人不见啦!夫人不见啦!”
相东游、姚兢等认得她是相氏的侍女秋菊,齐声叫道:“秋菊!你说什么?”“秋菊,怎么回事呀?师娘怎会不见呢?”
秋菊哇地大哭起来,眼泪鼻涕涂了满脸:“昨夜火起,夫人听得声响异常,命我出来看看。我刚到院子里,突见两条黑影从屋顶翻了下来。我吓了一跳,才叫出半声,嘴巴就被人捂住。两个黑衣人俱用黑布蒙面,十分怕人。一个说:‘夫人可在这房中?快说!’跟着拿出一把明晃晃的刀子搁在我颈下。我一骇,便晕了过去,直到此刻才醒转,到房中一看,春兰、夏荷、水仙都如死人一般,怎么也叫不醒。再到夫人房中,见帐幔塌了,花几倒了,夫人不在床上!我前前后后找遍了,不见夫人的影子……”
相东游等脸色大变,众庄丁也耸然动容。姚兢一挥手,叫道:“快去看看!”拔足便行。黄循礼、周仁、吴遵德扶着相东游紧跟上去。
万士奇跟了几步,蓦地停住,心想:“大师哥只有一句话说对了,昨夜大火定有内奸捣乱,一面纵火,一面使人掳去师娘,计谋之毒,无与伦比。他要再度将罪恶加于我身,决不会是让我去引出奸细。至少也是为了推卸责任!我不可自投罗网!”
计议既决,转身走去。庄中迭遭大祸,人心混乱,庄丁们不是豪堆议论,便是在清理废墟,谁也没去注意他。万士奇不敢从正门出去,转到一段无人看守的墙头,翻墙出庄。
× × ×
万士奇打定离庄的主意时,脑中只有避祸一念。他急急如丧家之犬,向西奔行了十余里,断定身后无人追来,这才放慢了步子。
脸上的水泡如火灼般疼痛,嗓子眼干得似要冒烟,所幸前头竹林后有口池塘,伏下身去灌了一肚皮的池水,又洗去脸上烟灰,摘几片野菱叶揉碎了敷在水泡上,疼痛减轻了些许,继续举步前行。
行了一程,见农夫在地里劳作,咿咿呀呀唱着小曲。割倒的稻子码成小山,待牛车来运回去脱粒。未开割的稻田里,蛙声咯咯,响成一片。麻雀一群群散落田中,又被戴草帽的小孩挥动竹竿一群群惊飞,射上高远的蓝天。又见豆荚碧绿,玉米穗吐红,葫芦饱实,南瓜花绽黄,农夫农妇的脸上挂着安详的微笑。他不由心有所感,暗忖:“我若是生在农家,便不会知道世上还有这等风波,少了许多烦恼。如今,我又能到哪里去?纵不成也与小猫头一样行乞四方?”又想:“即使师父回来,或也会听信大师哥一面之辞,将我视作叛徒逆子。我这般顾自逃命,该不该?师门遭难,以这一次为最,贼人如此狠毒,究竟为了什么?”
他一边思索,一边行路,心中隐隐觉着自己当此危难之际抽身避祸不大对头,却又无返身赶回锐身赴难的勇气,只随意行去,也不管什么方向路径。
到得午后,估计离曲家庄已百里之遥。腹中固是饥肠辘辘,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好生不安。前路上有辆运稻谷的牛车左轮卡在干沟里,赶车的老农小鞭子往牛身上乱抽。那牛四蹄力撑,瞪眼喷息,使尽了全力,终是无法脱困。万士奇急赶上前,双手掰住轮辐,运劲于臂,大喝一声,将木轮托出干沟。
老农自是称谢不迭,见他面容陌生,便问他来历去路。万士奇支吾其辞,别了老农,向前行去。
又行了顿饭工夫,见前头林子后露出一角红墙。墙内殿宇高耸,碧瓦飞檐,像是一座庙宇。走近了一看,山门外立一座青石牌楼,上镌三个斗大的字“景龙观”。他在心中默念了两遍,恍然有悟:常听师兄辈说起景龙观观主山阳真人与师父交好,想不到景龙观就在此处。山阳真人既是师父的至交好友,正好向他打听师父的行踪,或有意外之获也未可知。
当下检视衣衫,见到处是焦破的窟窿,实不成体统。逃亡在外,也无法理会仪容,草草整理了一下,便上前敲门。
观门咿呀开了半扇,走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道士。那小道士生得眉清目秀,半新旧的道袍上不沾半点浮尘,见了万士奇,不由眉头一皱,脸上显出厌憎的神情,没好气地道:“去,去,去!要讨饭也该瞧瞧是什么地方!”竟是将万士奇当作乞丐了。
万士奇忙赔笑行礼:“烦道兄通报一声,曲家庄弟子万士奇欲拜见山阳真人。恳请他老人家拨冗垂见!”
那小道士一愣,舒眉笑道:“你是曲家庄的?听说曲家庄昨夜失火,看来倒是真有那么回事!烧得怎样?死没死人?怎么如此不当心?”
万士奇不料曲家庄失火的讯息传得如此之快,黯然道:“损伤惨重,一言难尽。请道兄通报一声,就说曲门弟子万士奇求见山阳真人!”
小道士打了个哈哈,笑道:“你弄错了吧?本观并无什么山阳真人!”
万士奇愕然道:“山阳真人是家师好友,一向在景龙观清修,怎会没有?道兄跟我开玩笑吧?”
小道士笑得打跌:“你才开玩笑呢!我在观中学道已逾五年,上上下下谁不识得?跟你说没有就是没有,谁还来骗你不成?”
正在这时,门内有个声音道:“清风,你在跟谁说话?”随即走出一个五十来岁的老道,长眉斑白,一脸清气,手中捉着一柄拂尘。小道士清风叫了声:“师伯!”指一指万士奇,道:“这位自称是曲家庄曲大官人的弟子,定要到我观中找个什么山阳真人。我说没有。他偏不信。”
老道向万士奇瞥了一眼,见他衣衫焦破、脸上有伤,神情惶惑,年纪才十八九岁,便道:“曲世忠又收弟子啦?你叫什么名字,在师门行几?”
万士奇见老道目光湛然,容色祥和,躬身答道:“弟子万士奇,新近蒙恩师收录,排行第八。老道长可是与家师熟识?”
老道“哦”了一声,道:“你是错了。山阳真人是在临安景龙观修道……”万士奇“啊呀”一声,顿时大窘,忙谢道:“弟子无知,多有得罪!敢请老道长与这位道兄原谅!”清风忍俊不禁,捂嘴而笑。那老道笑道:“不知不罪也!敝观距曲家庄一百三十里,万小哥谅也该肚饥腿痠了,倘别无急事,何不进观稍歇片刻,老道也有事要向你打听呢!”
万士奇见他不提与自己师父是否熟识,本想便即离去,这时听说有事要问,只得遵从。跟着老道进门,绕过大殿,穿过两重天井,到了后院。老道推开一扇小门,里头又是个小院子。青砖铺地,绿藤附墙,十数盆茉莉,白花喷香,三株南天竹,几有人高。南边三间小屋均以不去皮的松杉构筑,古朴而又雅致。
老道请万士奇在院中的圆石桌旁坐下,道:“我先给你找点儿吃的米,你填饱了肚子再谈别事。”说罢,出门去了。
万士奇满腹疑云,想不通老道为何对自己这般关顾,心道:“莫非他仰慕我师父,爱屋及乌,令我跟着沾光?”少顷,小道士清风笑嘻嘻地提着食盒来了,将饭菜摆上石桌,说:“吃吧!你运气好,这是新米饭。”
万士奇谢了,问道:“清风道兄,那位老道长的道号我还未请教,贵观观主是哪一位神仙?”
清风道:“我师伯道号长阳。敝观观主是长阳师伯的师叔,道号玉统真人。”万士奇道:“长阳老道长留我在此,究竟为了何事?”清风笑道:“你不必问。师伯留你,自有他的道理。你慢慢用吧!”便顾自去了。
他呆了片刻,觉着今日此事太过蹊跷,只怕是个圈套,诱引自己往里头钻。饭菜的香气一股股往鼻中钻,惹得肚中咕咕直叫,他却不敢碰一碰,惟恐其中下有毒药。
枯坐良久,忽听外头步声嚓嚓近来,猜测是长阳道人来了,万士奇急忙起立相候。长阳道人满面笑容,进得门来,往石桌上一看,饭菜俱未动过,不由“咦”了一声,显出诧异之色,随即微微点头,嘴角一牵,讥道:“原来小哥信我不过。”抓起竹筷,在每一盘菜中挟了一筷,送进自己嘴里,笑道:“你看我像个下毒害人的恶道么?”
万士奇面红过耳,不敢作声。长阳道人将竹筷一放,道:“你若放心了便快吃,吃饱后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万士奇心中一动,忖道:“他先前说有事相询,此刻又说带我去见一个人。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瞧他身形步法,不像武学之士。”胸中疑窦丛生,却再不敢多说,坐下来风卷残云似地将饭菜一扫而光。
长阳道人道:“你跟我来。”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小院,穿过一个月洞门,到达一扇大石门前。石门上方有彩笔绘着一个老大的太极图。其时已近黄昏,夕阳映在太极图上,光彩夺目。
老道伸手一推,石门缓缓打开,一股药味冲鼻而来。只见当门屋中有座炼丹炉。老道让在一旁,说声:“请吧!那人便在里头等你。”
万士奇心念电转:“老道若要害我,我也无力与抗。既来之,则安之,一切听其自然吧!”微一踌躇,便鼓足勇气,昂然入内。石门当即合上了,丹房内顿时一片黑暗。
他一惊,心道:“终究是着了他道儿!只不知他是何居心?”忽见丹炉后透出一线亮光,凝神看去,原来有个门洞,里头黑黝黝的,似乎极深。到了此际,惟有硬着头皮向前。
绕过丹炉,走进门洞,摸着冰凉的石壁小心向前行去。走了十几步,通道左弯,眼前豁然开朗,大片强光照得他睁不开眼。
耳旁突有一个十分熟悉、十分亲切的嗓音响起:“士奇!果真是你!”
相关热词搜索:江南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