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侠良姑 得师受艺
2025-06-0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话说方子祥自己把自己往外一扔,扔出一丈多远。这时间双鞭赛尉迟霍光照到了,奔向前将方子祥扶起,那胖老头儿立时把眼一瞪。按这时候说,霍光照来晚了一步,在那瘦老头儿没死时赶来,这事就好办多了。现在既然死了一个,如果以朋友话交代几句,方子祥无论如何也不致死。不想他这脾气比年轻人还火兴旺,一看那胖老头瞪起眼来问道:“什么人?休管闲事。”霍光照道:“可是我不能看着你欺负人家孩子,这么大岁数,这不是活腻烦了。依着我说,你趁早走你的,这老小子放在这儿等着喂鹰就结了。”霍光照这话自然是向着方子祥,可是也就怄起胖老头的气来,立刻红涨了脸,哇呀一声,大叫道:“你既说欺负孩子,今天咱们索性斗一斗,你有本领过来见见高低,就是你一对儿过来,大太爷也没放在眼内。”霍光照道:“要斗咱们单斗单的。”说话这就抽鞭,方子祥如何能袖手旁观,自己又是心高气傲,早过去横住霍光照道:“您把鞭给我。”霍光照真就递过去,他是看方子祥这么英勇可爱,竟忘了他是战乏了的身子。方子祥提鞭过来,抡鞭抢上去,对面胖老头一横身,“乌龙探爪”递进刀来。好方子祥,搭鞭梢,劈鞭尾,往上撩刀。胖老头撇腕子,跟步踢腿,照方子祥裆上踢来。方子祥将左手鞭往下一甩,躲过去老头儿这一腿。那老头儿仍是贴身紧靠,所道是鞭长莫及,那鞭梢儿老在他身子外边打转。这时间方子祥的双鞭一分上下,未免有点手忙脚乱,霍光照还在旁边给他喊好助威,不留神那一只鞭被胖老头儿磕飞,霍光照赶紧过去拾鞭。
就这工夫,只听喀喳一声,但见方子祥由背后斜肩带肋,被胖老头儿给劈了。老头儿哈哈一笑道:“小子,要不是看在咱们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今天我是将你剁成肉泥烂酱。”说罢,又大声笑了笑。霍光照这才后了悔,举单鞭往下砸,口中骂道:“老贼,你既是和他父有交情,就是这孩子有点错处,你怎就下此狠手”那老头笑道:“我们就是有玩命的交情,三十年前万贼丛中三重天,都伤在他手。这死者非别个,就是躜天松鼠赵云鹏,今天又死在他儿子之手,劈了他算是报了今日之仇。我们从前的交情还不算完,朋友,想着把这堆肉给他爹爹捎回去,叫他们埋结实点。”一边说一边退,霍光照还是一鞭一鞭向上攻,胖老头不由用刀一架,叫道:“我因为与你无冤无仇,留着这条老命还等着方泰,你可不要赶尽杀绝。”霍光照真是越老越二虎,当下瞪着眼道:“你们有仇没仇我不管,你把这孩子给我整上,不然我霍光照拿什么脸去见震乾坤?你也留个名儿,我用鞭抽死呢,把事情跟方清平说明白,咱们从此朋友相看。”胖老头儿一听,知道这是双鞭赛尉迟,便一跺脚,说道:“好了,我交你这个朋友,我叫摩天老雕胡文瑞。来来,把鞭往这儿来说罢,一压刀,净等霍光照进鞭。霍光照也不假思索,举单鞭又往下砸。两个人年纪相当,又都有个名姓。胡文瑞在当年也是大江上震惊一世,不过这自从武昌府那一回窝下去,始终没容工夫抬头,今天是将方泰的儿子方子祥杀死,总算报了仇,心中觉着干净。与霍光照是闻名不曾见面,今天是平白无故地对对手,所以精神上毫无意气,平平稳稳地交锋:见那鞭迎面砸下来,他撤步立刀往外甩,鞭梢一绞,那把刀缠成了一溜红光,紧接着一抽刀,唰的一声,火星四迸。霍光照见刀光绕到脖后,把鞭一抡,向后抖,使的是“赤蛇出洞”,直奔胡文瑞手腕。胡文瑞也真快,一扣刀,变了个通臂藏肩式,只听鞭梢由耳边呼的一声,擦肩而过,甩腕子扬刀,用的是“白蛇吐信”。霍光照跟退起鞭,就地下“拨草寻蛇”,胡文瑞向下追刀,刀尖点地,一纵身跳过去。霍光照也长身拉鞭打中路,来了个“玉蟒缠身”。这鞭一起,猛然间把地下扫了一道深沟,胡文瑞转磨盘再往后跳,第二鞭扬起来,这鞭真有劈山之势,胡文瑞闪过去这鞭,那地下躺着的赵云鹏可不曾身躲过,本来已被方子祥把膛开了,这一鞭下去,向上一带,腥血四溅,那肠子肚子挑出多远。霍光照一看鞭打上死的,活的还照样活着,当时火高万丈。胡文瑞这时也是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想贴身却贴不上去,再瞧刀,也磕得刀崩刃卷,一瞧方子祥的刀,正在脚下,一猫腰提起来,霍光照也跳去拾起一只鞭来。两个人兵刃可手,立时又长了精神,双鞭一抖,鞭梢一碰,叭的一声,声震耳鼓、胡文瑞把自己的刀扔出去,“拨草寻蛇”。二分左右挑开双鞭,推刀进去。霍光照横鞭,往旁纵。胡文瑞就势来个“雁翅凌空”,刀平着横削过去。好霍光照,自己踹自己腿肚子,借劲使劲把自己登出去,脚落了实,不容胡文瑞长腰,双鞭齐下。胡文瑞大扬身抡峻往后拧,就这工夫鞭下来,两条鞭像两条闪电似的,胡文瑞两脚要登地一跃的这时候,鞭到了腿上,鞭梢一卷,霍光照没等泄劲,就趁那一卷的工夫,双鞭一劈,“叭"地,胡文瑞两腿悬空,头朝下钢刀出手。这时霍光照的鞭一抡,没等胡文瑞到地,竟将他鞭断两截。到这时,远远地早有人跑过来,霍光照擎双鞭哈哈大笑,又叹口气向众人道:“我是来晚一步,这两个东西也是英雄了一世,你们先刨个坑把他们埋了,人死不结仇,别叫他们白骨露天的。至于方子祥的尸首,赶紧取水冲洗,先用布包起来,回头在路上再设法装殓。”吩咐完了,看着他们收拾利落,这才奔回开封,越走越懒,总好像自己对不住方清平。一天正到开封不远,早有人飞马进城,一会儿便见有人迎了下来,安顿了方子祥的尸体。霍光照随来人骑马入城,方清平远远接着,霍光照跳下马来大哭,把一切经过对方清平一学说。方清平也听明白,知道这还是自己年轻时造下的孽冤,也只是唉声叹气,当时反劝了一番霍光照。从此后至亲老友,都知道方泰老来丧子,前来吊慰。西霸天神弹子活张仙华谦自然也赶来看视,看着自己的女儿尤其难过,他女儿本是全身的功夫,到现在也说不上什么报仇来,全家人只是唉声叹气,愁眉不展,过了些日子,把方子祥掩埋。方清平虽然心中豁达,终久是年纪大了,转过年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便觉得灰心淡志,争强斗胜了一辈子,到老来还落个子死身衰,反不如当时看轻了名利,自己一忍,做个无声无息的庄稼人这么一想,对于孙子也不指望学把式,在家里是毫无兴趣,对外既然把名利看淡,买卖还有什么做头,就在四月初一生日那天,将四通镖局收市不干。这些书已在前边表过,这一段大倒插笔,到这儿算是才交代了一半。
下面接着说他享了十年清闲之福,在七十正寿的那天,忽然门外人喊马嘶,口口声声说是别放走了杀人越货的大盗方泰方清平,于是里外大乱。虽然华谦劝住了守备老爷,火德太岁夏彦荣和双鞭赛尉迟两个老二虎头,却是一时按捺不住,绕到后面将守备扔下马来,头朝上脚朝下正要栽到就地,两个人一人攥着守备的一条大腿,分左右往两边一拉,正要活劈守备。就在这工夫,一朵梅谢兰跑了来。当时谢兰忙将霍光照抱住,又把夏彦荣扯开,亲手将守备老爷搀起,向众人作了个罗圈揖,请众人让了条道,把守备老爷拥到前厅暂时休息。众差人这会也不敢拦,看着没有什么危险,这才试着步往里探听。不多时里面起满坐满,里里外外全是镖行的达官们。守备虽然缓过一口气来,看看众人雄赳赳的也不知说些什么好了。这时华谦也扶着方清平过来见礼,一朵梅谢兰这才把沙河界被劫的经过一说,谁也想不出这老者是哪路的英雄。华谦向守备道:“看起这种情形来,这劫镖车的不仅是震远镖局的仇人,也一定是与方清平和中堂大人有仇。”守备尚未回答,霍光照道:“震远或者短不了有仇人,方大哥招着谁了?”方清平道:“这事也不敢定准,就拿头十年说吧,也是我想不起来的事,几十年前与我们亲家……”说着指了指华谦又道:“闲行在大江岸上,因为一时不平,得罪了万贼丛中三重天。后来过了约有两三年,四通家走头趟镖,那时候赵云鹏、胡文瑞他们拦路报仇,定规好了,是两个月会面,后来就始终没露。为这事我还不大放心,带手还打听这三重天,后来才知道那蒋明臣,本来是被我扬镖放了的,反倒被知府问了斩,被我打倒的胡、赵二贼,竟又越了狱。这冤仇直到前十年,我那孩子一死,霍兄弟将胡、赵二贼也废了命,我心中倒放了心,以为这段公案从此了结,却又不知今天又有这事。难道在三重天外另还有什么仇人不成?”这一片话听得众人直眉瞪眼,个个长出一口气。这时一朵梅谢兰继续说道:“诸位听我说呀,这不是芮刚和登萍渡水韩芝我们死的死,伤的伤,全都栽倒了吗?等到一睁眼,那老贼已经不见,顺德府知府派的守备胡小仓也受了伤了,只好收拾进城,这千两黄金和聂中堂的孙公子既然无踪,我们正想着,忽然知府把我锁了去。我们韩大哥可就说了,这镖我们还找不找呢?”这时,旁边有的搭了茬道:“这不是混账知府吗,要把保镖的全锁了去,这镖算是谁赔呢?”谢兰忙道:“诸位别急,我们只好跟伙计们到府衙,反正事情得有个水落石出不是。这时韩大哥要拘票着,不看尤可,一看可真是气死了人,原告敢情是守备胡小仓,他说震远私通贼盗……”
话未说完,又七嘴八舌地叫起来道:“这是什么话?镖局子私通贼盗,简直是一群混蛋。”其中闹海云龙汪洪汪博渊,打着山西口音叫得最欢,他道:“这守备简直不细好银。”这一句不要紧,引得大伙直看这屋中坐着的那位守备,吓得守备也随着众人骂道:“这位胡守备也太不懂公事了,哪有这么含血喷人的,真是胡闹了。”众人见他这样说,才想起谢兰所提的守备并不是这位守备,便又安静下来。听谢兰说道:“知府当时把我和韩大哥收拾了一顿,我们照理一说,知府算是明白了点。”众人接着道:“明白个蛋,宰了不多。”谢兰忙道:“知府找中堂也不是说了些什么?一天晚上把我们传进去,说是中堂有谕,限三日交赃交人,不然就问斩。”众人又是一阵叫骂。谢兰当时声音全有些发哑,圣手无敌小方朔阮吉是和韩芝最好,他斟了碗水给谢兰道:“您先润润嗓子,慢慢说,您这回回来,怎么出来的,我韩大哥呢?”谢兰哑着声音道:“当下知府叫我们出来一个人找方老镖师,韩芝因为伤还没好,让我跑一趟,知府这才放我私出求救。”说着眼圈儿一红,众人听到这里,只顾给知府叫好,也没有留意。谢兰含着眼泪道:“我连夜出来,这天晚上歇在一个破庙里,里面敢情是贼人的下脚,有个妇道,给他们踩盘子,我当时哪里知道。闯进去刚要歇着,就见一口黑漆棺材里钻出来一个白无常,我也是蒙住了,起身往后就跑,眼看着这东西追到墙根,就见一条黑影缠着白光,到跟前将这白无常打倒,原来是个泼妇,那鬼形原是个假的。可是再一细看来人,却正是那劫镖车的老贼。”这时众人听到假鬼不觉一笑,及至听到打鬼的正是那老贼,便都惊得不出声。谢兰道:“这老贼将鬼打倒,转身就走。我正一犹疑,听见有人提醒叫我逃跑,我也想着办事要紧,可就没有细琢磨,跳出来向前赶路,不想那老贼就在面前。我又一想,且先缀下这个老头去,就算敌不住他,先摸出个底来也是好的。即到天光发亮,那老贼坐在石头上,我绕过去一看,又不是老贼,是一个穿红的姑娘,行到临近,转眼间又不见了。我疑惑这也许是山神鬼魅,便不去理她。可是到晚上又在店里碰上她,言谈举止,分明是个大姑娘。当时虽存上了心,可是限期短迫,又一遇见这些邪事,我心里不免透着急,看样子她是跟缀上了我,我几次想连夜走,可是她的精气神还真足,一个劲地盯着,找又怕走不成再出了岔子,只好到天亮。这时刚要走,就听传说顺德府斩了江洋大盗韩芝,并捉拿谢兰。我当时是前进不可,后退不成,便自己落了荒,索性往回下走,把这事打听个水落石出……”
谢兰刚说到这里,小方朔阮吉不由惊问道:“这事打听了么?大半是那堂客故意使的绊马桩。”谢兰道:“这事还没容我打听,半路上碰见了局子里的伙计们。”阮吉道:“他们怎么出来的?”谢兰不由得掉下泪来,道:“伙计们,是知府放的,算我们全是越狱。”阮吉道:“韩大哥呢!”谢闯道:“伙计们说他确是在第二天就被杀了。”玩吉一声大叫道:“反了,这赃官真是不该留!”广众人也恨得咬牙切齿,霍光照父子,更是伤心痛哭。屋中除去公正侠方清平直着眼沉思不语,其余的有唉声叹气,有的愤怒填胸,性急的立时摩拳擦掌。还是小方朔阮吉把谢兰劝住道:“您先擦把脸,往下说说,既然把您放出来,怎么又忽然变了卦?”谢兰接过手巾擦了擦眼,喘吁吁地说道:“我当时听他们一说,也是轰地一下,就有些没了主意,不知是进城还是赶回来?后来听他们说,趟子手孙三留在城里,为是设法好收韩大哥的尸,我们商量着前来送信。虽然知道这事是那个胡守备的坏,知府不得已,故此顺水推舟,把我们放走,将这案含混了结。可是一路上既有案后缉捕越狱从犯的话,我们也不敢公然上道,只好是日住夜行,方才来到村外。算着今天正是老当家的寿日,可是人马不对,我把他们全留在村外,独自闯进来。”小方朔阮吉道:“既然事已如此,我们赶紧想个万全之策。”便命人先到村外把众人叫来、又忙着收拾酒饭,连这些差人也都先安置下款待饮食,大家才静静地商量办法。
这时,公正侠方清平发话,向谢兰问道:“这事我已经听得明明白白,只是还不知道那女子的下落?”谢兰道:“我们走时,都是夜里,也没打店,从此没有碰到。”霍光照忙道:“这女子我们何必管她?现在这官司怎么打法?既把韩芝杀了,震远的事震远当,我到趟顺德府,自己投案,讨限找失去的镖银,和那什么中堂的孙少爷,到那时我是叫他还我韩芝。”方清平道:“老弟,你这话不对,震远的事你没听老谢说么?这案就算结了,要紧的是那老贼临走既然报了我的名字,我该去投案自首。我这才还琢磨着,七十岁了,死活算不了什么,可恨的是我就想不起这个仇人来。方才老谢说的那个女的可怪,所以问问,看来那女的这种来无踪去无影,转眼化形,一定是练气功的,要是她干的这事,万不能缀着老谢,倒好像是一路上照应着老谢。到底是恩是怨,我这时也猜不透。比如这官司我打出来,我自然得访一访,天涯海角,我是到死方休。要是我也像老韩似的,糊里糊涂一死,那可没别的说的,在座相好的至近的,都是老朋友,得便可都替我探听着。”说完了立起来,向大伙拱了拱手,又转向那位守备老爷一躬到地。那守备也连忙还礼,方清平道:“今天老爷前来,罪民本当立时随差到官,既然是人多心不齐,罪民一时拦挡不住,这拒捕殴差的罪名,罪民是万不敢担。还望老爷体贴罪民下情,多多担待。方才也听人说了,老爷吃惊受委屈,这群人都是草木之人,疏野惯了,我叫他们陪个礼,只求高抬贵手,把他们放过去。老爷休息休息,今天罪民同您连夜起行。”这篇话说得守备不敢不应,也不敢就应,当时支支吾吾,看了看众人的样子,守备也明白方泰是被屈含冤,连顺德府知府都如此绽放,自己何必认真。况且胡小仓不就是个比方。这时准要是方泰离开七里屯,他马上能以方泰闻风在逃去销差,可是方泰规矩了一辈子,看样子绝不肯到老来背上个贼名,当时便找着了华谦,向华谦说道:“方才义士早已把话说过了,方老达官这回看来也实在是仇攀,不过公事自要说得下去,别的满全好办,诸位不妨劝劝老达官,咱们从长计议,这事情也不是忙的,慢慢商量,事缓则圆。”华谦也忙施礼致谢,于是众人又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主张到官的,有主张不去的。可是当事人方清平和霍光照都是主张到官分说,请限寻贼,所以一说又说到这老贼身上,连想到那红衣女子,这女子到底是何人?不但方清平想知道,就是读者们想也等候多时了。上回书已经交代过,这女子是蒋明臣的女儿,这书的头绪繁多,一个倒插笔写下来,不免把些个零星小事也都顺笔攒起来,丢三落四,自然不像话,就是简短捷说,也不是小说的规矩,必须写得处处圆融,入情入理,还不能有轻有重,把前边事情铺张得顶大,到后来草草了了。现在免去闲言。
且说飞天鹞子离开鸡公山那日,并没对妻子说是进城劫狱,等到劫狱那天,病黄鼠王玉碰见了踩盘子小伙计吴三,当时把吴三打发回山,两个人前去劫狱,蒋明臣就在这夜被杀,吴三可是并不知道。及至回到鸡公山,那躜天松鼠赵云鹏同摩天老雕胡文瑞已经走了。本来他们是越狱而逃,连夜跑出来的,所以比吴三溜溜达达地到得早,这二人当时到山上一见蒋明臣的妻子,知道蒋明臣下了山,可不知道是前往劫狱。蒋明臣的妻子也听说大江摆擂,这两个人怎么被捉,自己丈夫怎么被方泰扬镖纵放,并含混地应酬了一番。两个人疑心蒋明臣背信忘义,赌气了自去寻仇。及到两年后听王玉一说,才知道蒋明臣是为他们丧了命,当时便起了杀官之心,后手行刺未遂,反在北京投监入狱。后来定狱,因为那年万寿节,奉旨减刑,才把他们由死囚牢提出来,发配边远充军,永不赦免,总算是保住了活命。过了十几年,才偷跑回来。那时身子已糟蹋得不成样,重新又苦修苦练,把功夫慢慢找回来,岁数也就差不多了。再到鸡公山早已荒草清烟,蒋明臣的妻子竟不知去向。其实就在当年他二人下山后半晌,吴三赶到,把在城中碰到王玉的话一说,蒋明臣的妻子再想追回胡、赵二人已来不及,只好等着蒋明臣回来再说,只派人下山去接。派去的人不多时跑回山来,说是寨主爷已经遭难,并将打听来的始末一说。蒋氏一想,王玉既然逃出后连信也不送,一定是听着风紧,所以当时也不顾得难受,含悲饮泣地把山中金银打点起来,把那散碎秣重的给大伙一分,独自带着四岁的女儿秀英由后山下来,将房屋点了把火,借火光行到山下,顾了个小车,推着娘儿俩远走他乡。一路上说是落难投亲,暗中是踩访地势,找那偏僻的村落安下身来。村中见这一对寡母孤儿,都加以怜惜。蒋氏又殷勤谨慎,渐渐地与村人厮熟,把金银也换了点房间地亩,从此母女二人相依度命,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江洋大盗押寨夫人。吃亏的是这位押寨夫人虽不是出自名门,却也不出自贼门,身上并没有蹿高蹦远、使刀弄棍的本事,所以逃出来也就是一忍,并不能替夫报仇,天天只是教给女儿玩耍。转眼过了两年,出落得模样很好,只是性情粗野。来到八九岁上,却更有些异样,与别的女孩子不同。别看长得粉白清秀,窕窈身材,非常机巧伶俐。只是针线活一概不动,老爱弄些粗重的笨活,除了磨盘搬不动,那压粮食的碌碡推得满院乱滚,什么担柴挑水,提起来嗖嗖地还是真快。至于街坊邻里的女孩们拈花扎草,甚至于洗作,她却是一概不问。反专好起哄撕掳、踢球打瓦、上树掏雀、下水摸鱼等等蹿蹿跳跳的把戏,并且淘起气来,那脾气也非常别扭,三不知便与街坊家男孩们搭到一处。那男孩们也都知她力大,惧着她三分。时常领头儿乱跑乱跳,要不就是分班打仗,一人拣根地上的秫秸,腰中挎些柴棒,便兜圈儿打呼哨,像是两国交兵,摆开了阵式,摇旗呐喊,对战冲锋,她反倒高高找个高台土堆一坐,仿佛是三军统帅一般,看着这些男孩子们比武。如果有谁不听她话,她便跳下来,攥着粉团儿似的拳头,抡起来就打,小拳头打上还真有劲,时常就把人家打了个鼻青脸肿,因此往往引得这哭哭啼啼,她却还微微作笑。有那孩子的妈妈、姐姐常常来找到门上告状,倒累得蒋氏向人家赔笑说好话,回来自是气得不得了,可是她却没事一人般,歪着小辫,跑到锅台,劈柴打水去了,弄得蒋氏也无可如何。
原来这秀姑虽是跳宕顽皮,不可拘束,但是若遇到蒋氏怒恼,稍微把脸一沉,她便登时如驯羊一般,现出女孩儿的态度,向蒋氏撒娇撒痴,直到揉搓得蒋氏笑了,才算完事。当时蒋氏见她性儿孝顺,只是好动不好静,比一个性气浮躁的男孩子还劣,心里也颇忧愁,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山野气呢?便把她关在家中,不准出去。知道她拈针弄线是做不来的,便想了个方法,想叫她读书识字,既不憋闷在家里,又可以圈一圈她的野性,便把她送到一家书房去。先生姓李名岚,号叫龙光先生。本来是一个饱学鸿儒,只是官运不佳,不曾挣得个出身,赌气弃文学武,却又不喜欢弓刀石那种笨力气,因此上弄得功不成名不就,虽然满腹文武韬略,只落个山野清福。在早也是看这地方山水优丽,便在傍山近水的地方搭起两三间小小茅屋,铺排下书箱剑囊,有时候登山履险,望云舞剑,有时清闲了,又临流观鱼,随意卧在松石之下,诵诗读书,真是野鹤一般的生活,人都以为他是个修持的人,并不注意。有时见他读书饮酒,村人有写写算算的,便求他帮忙,此人却是极好相与,并不孤僻难缠,因此老少见了,都远远招呼龙光先生。后来年纪大了,有一次病在山上,村人多日不曾见他,便跑去看望,就怕是有了什么灾病,集了三五个村人,果然见他是病倒了。村中便有好事的向一家财主说了,借两间敞院给龙光先生养病。这家财主也早知道龙光先生是个道高法重的人,便应许了村人,给他打扫出一所院子,怕是他清静惯了,讨厌烦杂,所以在村口偏僻处,选了这个院子,收拾好了一切。听说龙光先生搬进来,那财主又亲口陪着医生来给他诊脉,说也奇怪,这龙光先生虽然被医生看了脉去,立方讨药,村人们替他煎好,他却只是不肯吃下去,一直过了十几日,病渐渐自己好了。他才向人说道:“我这病乃是孤塞之症,岂是那种草药所能活?只要练神静养,自然会好的。”于是到那财主家谢了。那财主留他就住在村外,他也答应下来。转年,财主家和他商量,想把孩子送来请他教读,他本来是好相与的,平常又与孩子们逗弄,于是答应了,从此便以教书破闷。他的教法颇也奇怪,不要束修,也不问孩子好坏,上半天是教书,下半天与那些不爱读书逗弄,有那读书好闹的,便整天与他厮缠,他也不烦。村中都知道龙光先生脾气古怪,好念书的人家便把孩子送来,嫌孩子的人家,也叫孩子到龙光先生那院里去玩耍。
这天一早,蒋氏走来向龙光先生说是想叫秀英念书,不知女孩子可肯收留?龙光先生笑道:“既然怕她淘气,叫她后半天来也好。”蒋氏闻听,知道先生收留,心中不免欣喜。第二天便把秀姑收拾利落,叫到村外来就学。不料她那个性子,读起书来,倒很聪明认真。后来不肯走了,知道饭后先生还讲话玩耍,便整天在龙光先生处,直到掌灯方才回去。有一次听先生读书,说到那忠孝节义的故事,乐得她手舞足蹈,又见先生墙上挂着宝剑,她便问道:“那古人舞剑,不知怎样舞法?”先生笑着把剑摘下,给她舞弄了一回。她见了更高兴非常,强着先生教她,过去就要抢过来。先生笑道:“你既然喜欢这个,我且给你做一个,慢慢教你。”便到院中找了棵青竹,当时用剑削成了形,递给她一起舞弄,这秀姑从此便剑不离手。先生见了笑道:“这剑不可以初学,你须得有全本功夫,不妨先练些拳脚棍棒。”秀姑自然更是喜欢,得空便向先生求着,龙光先生倒也真卖了不少力气。哪知那秀英天生有力,并且一经指点便会。蒋氏后来知晓,却也无可如何,见她这样好武,便把从前的江湖故事说与她听她听熟了,再跑去把不懂的事儿问先生。龙光先生一听,以为蒋氏定非平常之人。后来蒋秀英十二岁上,蒋氏染病,请医诊视无效,龙光先生听了,便走去看视,日子久了,这才知道蒋氏的根底,果然不出所料,后来蒋氏卧病有一年之久,看看却是不行了,便只好托秀英与龙光先生,于是呜呼哀哉,魂归地府。秀姑当下痛哭流涕,有龙光先生主持着,约集村人,帮同把蒋氏掩埋。秀英随着先生过那院去了。
也是秀英生来英爽俊秀,光彩照人,真应俗语所说,家有梧桐树,引进凤凰来。读考你适秀英引来什么人物?原来是一个龙锤老叟。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寻访传人,在武昌府与王玉对刀的那个人。自从在坟圈里化形休息,就知王玉后面跟来,当时王玉不知向善,老者才赌气隐避了,另到别处周游。数年来也不知费了多少精神气力,才感觉到真功夫实在不易传人,却又不肯罢手C这天来在村口以外,正见秀英拿着条杆棒蹿跳,当时心中一动,不想此地竟有这样清秀女子,何不传给了她?倒比那般浊夫俗子强些。只不知这是何人家的女儿,是否舍得?看她这条棒,耍得颇有家数,想来家人里一定有喜武好艺之人,倒不如跟她到那家里去访个究竟。想到这里,便上前问道:“小姑娘,你在哪个门住啊?”秀英当时把杆棒停住,用眼看看眼前的老者道:“在龙光先生家里。”老者道:“龙光先生是你什么人?”秀英道:“就是先生。”老者笑道:“我问姑娘家里?”秀英道:“这就是我的家。”老人又道:“难道你家里没有别人了么?”秀英道:“有个妈妈死了,就跟着先生住。”老人听了道:“你去带我到你那先生家,就说我姓灵的前来拜访。”秀英便跑进院内,正见龙光先生在房门外收拾花草,跑过去叫道:“先生,外面有人找,说是姓林。”龙光先生想不出有个姓林的朋友,多少年来,自己也没有与人来往过,想了想问道:“是这村的人么?”秀英摇着头道:“不是,我没有见过的一个老头儿。”龙光先生更觉奇怪,不由走出门外,抬头一看,果是一个老者,虽然风尘满面,却是精神饱满,便拱手笑道:“阁下是找我么?”那老者道:“老兄便是龙光先生么?在下是闻名来访。”龙光先生只好往院里让着,一边说道:“小弟僻地独居,万想不到竟承老先生不弃下降。”那老者笑道:“我们且借屋中谈话。”两人到了屋中,那老者看了看笑道:“果然是君子之室,不怪令徒如此清秀。”龙光先生道:“不要过奖,敢请问林老先生是贵处……”那老者笑道:“小老并不姓林,因为性情疏野,不喜谋国谋人,便避居山野,做个无用之人,全不记年庚名姓,借居在灵霞宫,便指宫为姓了。”龙光先生一听,原来这灵老者正是自己一流人物,当时心中高起兴来,对坐攀谈。那灵老者看屋外檐下一株老槐,十分高大,枝柯四覆,就同一篷绿伞一般,把半个院子都盖满了,清风徐来,甚是令人心宽气爽。又谈了谈,龙光先生斟过一碗水酒道:“灵老先生作化形练气之功,不知可肯饮杯水酒,权当清茶?”灵老者笑道:“古人云,夜半客来茶当酒,我们岂不能日午来客酒作茶么?想隐士之酒,即便作牛饮,也不会烂醉的。”说罢,二人大笑。灵老者又说道:“普通人吃酒燥热,气散神虚。其实武功家吃酒却是凉爽,只是不能解渴,因为运用罡气,滚走全身,把酒力化掉。至于练气之人,又与武功不同,仅将酒的暴热化散,由毛孔发出,酒化水存,多吃些正好解渴。”两人说说笑笑,提起秀英姑娘,龙光先生便把秀英的身世一说,灵老者很是爱惜,说道:“这倒是全仗着老兄造就了。”龙光先生道:“我起初见她淘气,后来又看她颇慕忠孝,倒也很觉可爱,不过现在却成了忧心的事。”说着,站起来到外面去,灵老者也听见后面院中大吵大叫,跟着便也出来,就见龙光先生吆喝道:“有人说话,小点声玩。”才吆喝完,早见由后院人影一闪,霍地跳出来那提杆棒的女孩子,后面有几个孩子追着,那些孩子见先生同着外人说话,便又都跑了回去,只是秀英却反走向前来,嘻皮笑脸地道:“他们追我,我把他们扫躺下,这就……”
灵老者这时仔细再看秀英,额发齐眉,丫髻盖耳,活泼泼的,更觉可爱,那声音娇小瞭亮,穿着红色窄袖短衣,手里还提着那根杆棒,一面望着龙光先生,一面大黑眼睛突突乱转,一看就是淘气样子,不由心中暗忖道:“若照龙光先生说来,再看她这体格神态,一经指点,倒真是个材料。”不由含笑说道:“你这棒会使么?使使我看。”想秀英正没台阶,一听这话,忽地将身子一跳,扑过来用杆棒一晃,笑道:“老头儿,瞧耳朵。”说着就在灵老者的耳边一出溜,灵老者笑道:“好好地使两下我看。”龙光先生叱道:“怎么一点规矩没有?”秀英道:“那他叫我使,我使出来他也不懂。”龙光先生笑道:“这丫头真是可笑又可气,你的这点能耐,还在老先生跟前卖弄,简直是圣人门前卖三字经了。”秀英不由打量着灵老者,向龙光先生道:“他会么?为什么我递过棒去他不还招?”说得灵老者也笑了,便道:“好,好,我先使给姑娘看看。”说着,接过棒来,秀英果然递过棒,老者叫她实实在在一边看着。只见老者一手持棒,一手撩起衣襟,那棒就在左右乱转,转成了一个花,她觉得耍谁还不会?再一看有些奇怪了,灵老者不知何时又拿了一条棒,两条棒一齐耍,忽然把棒向上一扔,落在头上,这棒却在头上转,转向连老人的头都看不见了。可是更奇怪,左右手还是两条,把左右两只胳臂都挡住,只剩了一个身起,不知怎么一来,两手一抡,前后也是棒。她以为老者转了身,跑过边上来看却也看不见老者,她暗暗数着,前后左右上下,一共是六根棒,下边那条棒不知是怎么耍的。她正瞧着,忽觉眼前一晃,老头儿扑过来,她方要一闪,赤手去迎,再一瞧,那条杆棒正落在手里,老头儿远远地立着发笑。秀英怔了,看着龙光先生。龙光先生道:“还不过去见个礼,求灵老伯往后指教指教。”秀英这才放下杆棒,抻抻衣襟,过去跪倒便拜。灵老者忙把她扶起,她就势磨着道:“灵老伯,教教我吧!”灵老者笑道:“你递过棒来我们对对手。”秀英摇头笑道:“不,我打不进去,得了,灵老伯教教我吧。我不戳您耳朵了。”一边磨着一边跳脚,龙光先生喝道:“放手,这时哪有工夫?”秀英当时放了手。灵老者早试出她的腕力,便笑道:“我教给你两手,可是你得先把你会的练给我看,我先看看你近于哪一路,然后再教。”秀英听了大喜,早一个旋风打出去,立在那槐荫之下,揝杆棒嗖嗖地使起来。灵老者看她使出来不紧不慢,不滞不滑,却是中规合矩,进退相宜,虽然一招一式,却是按着一定法儿,可是走开来身段伶俐,气旺神流,左招右架,忽起忽落,移形换步还真有个谱,耍到高兴之处,很有虎跳龙潜之势。这一来把灵老者乐得什么似的,待等秀英练完,笑嘻嘻递过棒来道:“您看我学什么好?”灵老者道:“我教你四平棍吧。不过这路棍可得有几年工夫,我先教给你一路省事的,这是个入门,往后有工夫我慢慢教你使全了。”说着撤身踏步,一亮手,使了个旗鼓放开门户,跟着便耍了起来,真是静如重山,动如流水,虽然只是几手儿,可是起落收发,竟有不少的曲折变化。一边练着,一边指点着哪是正中有奇,哪手是虚中有实,按着次序做给她看。并说明那手、眼、身、法、步怎样开门,怎样接架,从容地走了出来,又走了一趟全的。
其实这四平棍,完全是内家所练,以凝重为上。后来流落出去,便添了不少外道。虽然挡架遮拦,看着整齐完全,可是力量全失了,只是少挨打,却不能打人,那练成了的,也只练个花哨热闹。至大是让人找不着破绽,递不进家伙。请想,两人招手,净顾把自己遮盖严紧,哪还有工夫打人家?要是稍有一个顾全不到,势必反挨了打。所以讲究的练内家的,使出来是招招有用,都足以制敌,不论棍头棍尾,点一下得有千钧之力,休想打倒了再爬起来。至于挡架遮拦,那得自己下功夫,连遮盖自己的本领全没有,净指望着棍来保驾,那就趁早儿不用练这一套。这是闲话,但也是至理,顺便介绍了这路棍。
再接着说秀英姑娘看灵老者练完,那眼睛早已缭乱,心中慢慢揣摩。这时龙光先生把灵老者又让在屋中,留待酒饭,第一是气味相投,第二又都是闲云野鹤的身子,便在这里盘桓起来,过了约有一月之久,龙光先生也知道灵老者的这份心意,唯恐秀英年小,自己又舍不得,本来碍心的是往后大了,自己无法把她交代个去处,不免嫌这番收留得太多事了。今见灵老者加意指点,年轻轻任她远路跋涉,又觉依依不忍。因此上才与灵老者商量,既愿将艺业传与秀英,不妨先移住山上自己那茅屋之中。灵老者也无可无不可,随着龙光先生到山上去看看,秀英也跟着给收拾收拾。从此灵老者便栖息在这茅屋之中,茅屋外是一片自然景色。秀英年小体健,随时上下,灵老者把那套四平棍传给她,三五年的工夫,把这套棍学全了,山上带腿儿的东西也差不多打光了,由扔石头子学着打镖。灵老者这天对她说道:“你这本事,净为淘气用了。你要是能够听话不伤生,我再给你套玩艺。”秀英道:“这有什么不行?您教给我得了。”灵老者取出一个小小镖囊,里头装着五支精钢打就的枣核镖,真是钢锋耀眼,递给了秀英道:“你先把这个练练,练成了我看。”说着拿起一支镖来指着道:“这头上有盖,这头上有眼。”秀英笑道:“我知道,这是装毒药的,对不对?”灵老者道:“正道上不准用毒药害人,完全是功夫本事。本来飞镖投石,就是一种暗器,不过有时候为救人,任凭多么大的功夫,一个人不能兼顾,比方一边是匪盗劫人,一边是狼虎伤人,你当时多样快,也不能一齐赶上,这才用上了暗器。古人用暗器只为制动使静,并不是以之取胜。至于暗器中再装有毒药,岂不是完全走了小人行径?”秀英道:“那么这盖子里是装什么的呢?”灵老者道:“这里面装上钢砂,其细如米,其利如针。有句话说是镖打一条线,沙扬一大片,这便是按着这个理作的,为是躲得过这镖,躲不过这砂。”秀英道:“这砂装入怎么出来呢?由这眼里出来么?”灵老者道:“盖是装砂子的,这眼却不是。因为这里有簧,这眼就同锁门一样。你练好了,我把这钥匙给你。只要将帽儿扣在镖头,这镖出去,自然头先着上,那帽儿一碰,这镖就散开了,那砂子便借着簧的弹力飞出来。”秀英当时看了看,果然打造得十分精致,便小心存起,天天练完棍的时候私下学习。
有时下山找龙光先生,她是学什么也学不够,还想着那把宝剑,龙光先生道:“现在这剑我不能教你了,你要是爱这剑的话,我死后便送给了你。”秀英一撇嘴道:“您这是什么话?好好的干什么说这个?”龙光先生笑道:“人总要有死,世上哪有不死之人?差不多人之一生,只要忘不了生所自出,和死所何归,便算是完人了。别的为名为利,都是虚假。”几句话说得秀英茫茫若有所思,待了一会儿道:“先生,我想起来,我妈妈说过,我父亲是被赃官杀死的,我将来学成本领,是不是应该去找那个赃官?”龙光先生道:“你父亲自有他屈死之道,按说对那赃官是应当报仇的,不过儒家所讲的是大德不忘,大仇却只说是不共戴天,究竟这个仇怎么结,怎么解?却没有指示明白。所以不共戴天之仇,有时就做出杀人之流血的事来。”秀英道:“您净说这些话,我是不是应当报仇呢?”龙光先生道:“我也老想等你大些,对你说明。今天既是提起来,我不妨告诉你,也省得万一我死了,辜负了你母亲那时托嘱之意。”秀英急道:“要这样,您就别说了,我还让您活着呢!”龙光先生道:“不要说这些孩子话,我且告诉你正经。你父亲原来是落山为王的,后来为朋友去劫牢,因之被官杀死,这官大半还不知在世与否?只是你父亲被杀之前,却是为一个侠客姓方的所放,这要按因果说,叫作循环报应。儒家却是不讲因果,可又说不要恩怨分明。你想想,这一个人要对有恩的人不知报,对有仇的不知怨,还成了什么东西?你既那时年幼,你母亲又死,事隔若干年,还说什么报恩报怨?”秀英道:“难道说就算不记得了不成?”龙光先生道:“不但不当不记,而且还要牢牢谨记。”秀英道:“那我只有找这两个恩人与仇人去,谁还能记一辈子?”龙光先生道:“不是这样讲,你现在未必能去找,就算成人长大,能找还不知多咱找到。就算找到了,又当如何?你怎样报恩与他?所以牢记而已,到时候能不忘就是了。”秀英道:“有恩不忘,这仇人呢?也永远记在账上不去算么?”龙光先生道:“这事便费了斟酌,虽说不共戴天,有时也须并存于世。比方他是个官,他杀你父亲时,是维持国法,你杀他却是触犯了国法,纵然可以不怕死,可是这么死总不是合算的。况且他若是正在为国为民出力,你这时如何能伤了他?伤了他便是自己做了个国家与百姓的仇人了,所以说不能不并存于世。更有因为年久,比如到了后代子孙,两家子孙原是无仇无怨,却只因祖宗当年有仇,这又如何报?愚人说是世仇,实在这问题是超乎恩仇之外了,所以圣人说是以直报怨,对这问题不妨借用一下。”秀英点点头道:“今天我不回山去了,我看您大半有些不舒服。”龙光先生道:“前十年你还小呢!我因为一场病才由山上下来,到这里住,现在这病又厉害了,怕是不易好了。你不如还是回去,容我慢慢静养。”秀英不敢违拗,便快快地回了山,从此每日一来。龙光先生的病越来越沉重,他本来是静坐的,现在倒下了,秀英才觉着危险,忙跑去告诉灵老者。灵老者赶来一看,那病已是不治了,听秀英把上项事一说,颇怪秀英那天不住在这里。原来人秉天地阴阳二气,孤阳不生,孤阴不养,老来孤寒,如果有女人气息在屋中,便可以不用药石。可是细一打听,秀英自幼也不曾睡在龙光先生屋中一次,所以就是用药石投下去,也不能奏效。直待到龙光先生瞑目,秀英如丧考妣,真比妈妈死时还难过。好在这时有灵老照应,把龙光先生葬在了山坡高处,就如儿女一般,在山上住了三年,才把孝服脱掉,重新换穿她喜欢的红色。
不过这时,她已经二十过了,虽然有灵老者传她武艺,在山里却始终愁眉不展。灵老者知道她是对这山上有些望景伤情,便打点起包里,想带她到外面走走,顺便回那灵霞宫去看看。秀英辞别了母亲与先生的坟,随着灵老者走了。每过三二年,村上人便见她在山上,及至走上去,却又不见了。后来人看见秀英她母亲的坟和龙光先生的坟上有焚化的纸灰,都知道她是前来拜扫。到时候便藏在坟后等她,却又奇怪,眼不见忽然一堆纸化了,并且烟火腾腾的,只是看不见她,有人一找,见她在远远的山上,追上去,却还是不见,以此,传说她成了神。便招集村中之人,在山上立了个小庙,塑了像,供个养着她,从此坟上再不见焚纸了。有人到庙中,却见庙里化着纸,殿中的像没了,正中案上有蒋母和龙光先生的牌位,一个在东头,一个在西头,村人后来以讹传讹地给这庙起了个名字,叫龙母庙,后来连山也叫了龙母山了。这是后来传说的话,现在表过不提,且仍说蒋秀姑在灵霞宫与那指宫为氏的灵老者潜心学艺,究竟结果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就这工夫,只听喀喳一声,但见方子祥由背后斜肩带肋,被胖老头儿给劈了。老头儿哈哈一笑道:“小子,要不是看在咱们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今天我是将你剁成肉泥烂酱。”说罢,又大声笑了笑。霍光照这才后了悔,举单鞭往下砸,口中骂道:“老贼,你既是和他父有交情,就是这孩子有点错处,你怎就下此狠手”那老头笑道:“我们就是有玩命的交情,三十年前万贼丛中三重天,都伤在他手。这死者非别个,就是躜天松鼠赵云鹏,今天又死在他儿子之手,劈了他算是报了今日之仇。我们从前的交情还不算完,朋友,想着把这堆肉给他爹爹捎回去,叫他们埋结实点。”一边说一边退,霍光照还是一鞭一鞭向上攻,胖老头不由用刀一架,叫道:“我因为与你无冤无仇,留着这条老命还等着方泰,你可不要赶尽杀绝。”霍光照真是越老越二虎,当下瞪着眼道:“你们有仇没仇我不管,你把这孩子给我整上,不然我霍光照拿什么脸去见震乾坤?你也留个名儿,我用鞭抽死呢,把事情跟方清平说明白,咱们从此朋友相看。”胖老头儿一听,知道这是双鞭赛尉迟,便一跺脚,说道:“好了,我交你这个朋友,我叫摩天老雕胡文瑞。来来,把鞭往这儿来说罢,一压刀,净等霍光照进鞭。霍光照也不假思索,举单鞭又往下砸。两个人年纪相当,又都有个名姓。胡文瑞在当年也是大江上震惊一世,不过这自从武昌府那一回窝下去,始终没容工夫抬头,今天是将方泰的儿子方子祥杀死,总算报了仇,心中觉着干净。与霍光照是闻名不曾见面,今天是平白无故地对对手,所以精神上毫无意气,平平稳稳地交锋:见那鞭迎面砸下来,他撤步立刀往外甩,鞭梢一绞,那把刀缠成了一溜红光,紧接着一抽刀,唰的一声,火星四迸。霍光照见刀光绕到脖后,把鞭一抡,向后抖,使的是“赤蛇出洞”,直奔胡文瑞手腕。胡文瑞也真快,一扣刀,变了个通臂藏肩式,只听鞭梢由耳边呼的一声,擦肩而过,甩腕子扬刀,用的是“白蛇吐信”。霍光照跟退起鞭,就地下“拨草寻蛇”,胡文瑞向下追刀,刀尖点地,一纵身跳过去。霍光照也长身拉鞭打中路,来了个“玉蟒缠身”。这鞭一起,猛然间把地下扫了一道深沟,胡文瑞转磨盘再往后跳,第二鞭扬起来,这鞭真有劈山之势,胡文瑞闪过去这鞭,那地下躺着的赵云鹏可不曾身躲过,本来已被方子祥把膛开了,这一鞭下去,向上一带,腥血四溅,那肠子肚子挑出多远。霍光照一看鞭打上死的,活的还照样活着,当时火高万丈。胡文瑞这时也是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想贴身却贴不上去,再瞧刀,也磕得刀崩刃卷,一瞧方子祥的刀,正在脚下,一猫腰提起来,霍光照也跳去拾起一只鞭来。两个人兵刃可手,立时又长了精神,双鞭一抖,鞭梢一碰,叭的一声,声震耳鼓、胡文瑞把自己的刀扔出去,“拨草寻蛇”。二分左右挑开双鞭,推刀进去。霍光照横鞭,往旁纵。胡文瑞就势来个“雁翅凌空”,刀平着横削过去。好霍光照,自己踹自己腿肚子,借劲使劲把自己登出去,脚落了实,不容胡文瑞长腰,双鞭齐下。胡文瑞大扬身抡峻往后拧,就这工夫鞭下来,两条鞭像两条闪电似的,胡文瑞两脚要登地一跃的这时候,鞭到了腿上,鞭梢一卷,霍光照没等泄劲,就趁那一卷的工夫,双鞭一劈,“叭"地,胡文瑞两腿悬空,头朝下钢刀出手。这时霍光照的鞭一抡,没等胡文瑞到地,竟将他鞭断两截。到这时,远远地早有人跑过来,霍光照擎双鞭哈哈大笑,又叹口气向众人道:“我是来晚一步,这两个东西也是英雄了一世,你们先刨个坑把他们埋了,人死不结仇,别叫他们白骨露天的。至于方子祥的尸首,赶紧取水冲洗,先用布包起来,回头在路上再设法装殓。”吩咐完了,看着他们收拾利落,这才奔回开封,越走越懒,总好像自己对不住方清平。一天正到开封不远,早有人飞马进城,一会儿便见有人迎了下来,安顿了方子祥的尸体。霍光照随来人骑马入城,方清平远远接着,霍光照跳下马来大哭,把一切经过对方清平一学说。方清平也听明白,知道这还是自己年轻时造下的孽冤,也只是唉声叹气,当时反劝了一番霍光照。从此后至亲老友,都知道方泰老来丧子,前来吊慰。西霸天神弹子活张仙华谦自然也赶来看视,看着自己的女儿尤其难过,他女儿本是全身的功夫,到现在也说不上什么报仇来,全家人只是唉声叹气,愁眉不展,过了些日子,把方子祥掩埋。方清平虽然心中豁达,终久是年纪大了,转过年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便觉得灰心淡志,争强斗胜了一辈子,到老来还落个子死身衰,反不如当时看轻了名利,自己一忍,做个无声无息的庄稼人这么一想,对于孙子也不指望学把式,在家里是毫无兴趣,对外既然把名利看淡,买卖还有什么做头,就在四月初一生日那天,将四通镖局收市不干。这些书已在前边表过,这一段大倒插笔,到这儿算是才交代了一半。
下面接着说他享了十年清闲之福,在七十正寿的那天,忽然门外人喊马嘶,口口声声说是别放走了杀人越货的大盗方泰方清平,于是里外大乱。虽然华谦劝住了守备老爷,火德太岁夏彦荣和双鞭赛尉迟两个老二虎头,却是一时按捺不住,绕到后面将守备扔下马来,头朝上脚朝下正要栽到就地,两个人一人攥着守备的一条大腿,分左右往两边一拉,正要活劈守备。就在这工夫,一朵梅谢兰跑了来。当时谢兰忙将霍光照抱住,又把夏彦荣扯开,亲手将守备老爷搀起,向众人作了个罗圈揖,请众人让了条道,把守备老爷拥到前厅暂时休息。众差人这会也不敢拦,看着没有什么危险,这才试着步往里探听。不多时里面起满坐满,里里外外全是镖行的达官们。守备虽然缓过一口气来,看看众人雄赳赳的也不知说些什么好了。这时华谦也扶着方清平过来见礼,一朵梅谢兰这才把沙河界被劫的经过一说,谁也想不出这老者是哪路的英雄。华谦向守备道:“看起这种情形来,这劫镖车的不仅是震远镖局的仇人,也一定是与方清平和中堂大人有仇。”守备尚未回答,霍光照道:“震远或者短不了有仇人,方大哥招着谁了?”方清平道:“这事也不敢定准,就拿头十年说吧,也是我想不起来的事,几十年前与我们亲家……”说着指了指华谦又道:“闲行在大江岸上,因为一时不平,得罪了万贼丛中三重天。后来过了约有两三年,四通家走头趟镖,那时候赵云鹏、胡文瑞他们拦路报仇,定规好了,是两个月会面,后来就始终没露。为这事我还不大放心,带手还打听这三重天,后来才知道那蒋明臣,本来是被我扬镖放了的,反倒被知府问了斩,被我打倒的胡、赵二贼,竟又越了狱。这冤仇直到前十年,我那孩子一死,霍兄弟将胡、赵二贼也废了命,我心中倒放了心,以为这段公案从此了结,却又不知今天又有这事。难道在三重天外另还有什么仇人不成?”这一片话听得众人直眉瞪眼,个个长出一口气。这时一朵梅谢兰继续说道:“诸位听我说呀,这不是芮刚和登萍渡水韩芝我们死的死,伤的伤,全都栽倒了吗?等到一睁眼,那老贼已经不见,顺德府知府派的守备胡小仓也受了伤了,只好收拾进城,这千两黄金和聂中堂的孙公子既然无踪,我们正想着,忽然知府把我锁了去。我们韩大哥可就说了,这镖我们还找不找呢?”这时,旁边有的搭了茬道:“这不是混账知府吗,要把保镖的全锁了去,这镖算是谁赔呢?”谢兰忙道:“诸位别急,我们只好跟伙计们到府衙,反正事情得有个水落石出不是。这时韩大哥要拘票着,不看尤可,一看可真是气死了人,原告敢情是守备胡小仓,他说震远私通贼盗……”
话未说完,又七嘴八舌地叫起来道:“这是什么话?镖局子私通贼盗,简直是一群混蛋。”其中闹海云龙汪洪汪博渊,打着山西口音叫得最欢,他道:“这守备简直不细好银。”这一句不要紧,引得大伙直看这屋中坐着的那位守备,吓得守备也随着众人骂道:“这位胡守备也太不懂公事了,哪有这么含血喷人的,真是胡闹了。”众人见他这样说,才想起谢兰所提的守备并不是这位守备,便又安静下来。听谢兰说道:“知府当时把我和韩大哥收拾了一顿,我们照理一说,知府算是明白了点。”众人接着道:“明白个蛋,宰了不多。”谢兰忙道:“知府找中堂也不是说了些什么?一天晚上把我们传进去,说是中堂有谕,限三日交赃交人,不然就问斩。”众人又是一阵叫骂。谢兰当时声音全有些发哑,圣手无敌小方朔阮吉是和韩芝最好,他斟了碗水给谢兰道:“您先润润嗓子,慢慢说,您这回回来,怎么出来的,我韩大哥呢?”谢兰哑着声音道:“当下知府叫我们出来一个人找方老镖师,韩芝因为伤还没好,让我跑一趟,知府这才放我私出求救。”说着眼圈儿一红,众人听到这里,只顾给知府叫好,也没有留意。谢兰含着眼泪道:“我连夜出来,这天晚上歇在一个破庙里,里面敢情是贼人的下脚,有个妇道,给他们踩盘子,我当时哪里知道。闯进去刚要歇着,就见一口黑漆棺材里钻出来一个白无常,我也是蒙住了,起身往后就跑,眼看着这东西追到墙根,就见一条黑影缠着白光,到跟前将这白无常打倒,原来是个泼妇,那鬼形原是个假的。可是再一细看来人,却正是那劫镖车的老贼。”这时众人听到假鬼不觉一笑,及至听到打鬼的正是那老贼,便都惊得不出声。谢兰道:“这老贼将鬼打倒,转身就走。我正一犹疑,听见有人提醒叫我逃跑,我也想着办事要紧,可就没有细琢磨,跳出来向前赶路,不想那老贼就在面前。我又一想,且先缀下这个老头去,就算敌不住他,先摸出个底来也是好的。即到天光发亮,那老贼坐在石头上,我绕过去一看,又不是老贼,是一个穿红的姑娘,行到临近,转眼间又不见了。我疑惑这也许是山神鬼魅,便不去理她。可是到晚上又在店里碰上她,言谈举止,分明是个大姑娘。当时虽存上了心,可是限期短迫,又一遇见这些邪事,我心里不免透着急,看样子她是跟缀上了我,我几次想连夜走,可是她的精气神还真足,一个劲地盯着,找又怕走不成再出了岔子,只好到天亮。这时刚要走,就听传说顺德府斩了江洋大盗韩芝,并捉拿谢兰。我当时是前进不可,后退不成,便自己落了荒,索性往回下走,把这事打听个水落石出……”
谢兰刚说到这里,小方朔阮吉不由惊问道:“这事打听了么?大半是那堂客故意使的绊马桩。”谢兰道:“这事还没容我打听,半路上碰见了局子里的伙计们。”阮吉道:“他们怎么出来的?”谢兰不由得掉下泪来,道:“伙计们,是知府放的,算我们全是越狱。”阮吉道:“韩大哥呢!”谢闯道:“伙计们说他确是在第二天就被杀了。”玩吉一声大叫道:“反了,这赃官真是不该留!”广众人也恨得咬牙切齿,霍光照父子,更是伤心痛哭。屋中除去公正侠方清平直着眼沉思不语,其余的有唉声叹气,有的愤怒填胸,性急的立时摩拳擦掌。还是小方朔阮吉把谢兰劝住道:“您先擦把脸,往下说说,既然把您放出来,怎么又忽然变了卦?”谢兰接过手巾擦了擦眼,喘吁吁地说道:“我当时听他们一说,也是轰地一下,就有些没了主意,不知是进城还是赶回来?后来听他们说,趟子手孙三留在城里,为是设法好收韩大哥的尸,我们商量着前来送信。虽然知道这事是那个胡守备的坏,知府不得已,故此顺水推舟,把我们放走,将这案含混了结。可是一路上既有案后缉捕越狱从犯的话,我们也不敢公然上道,只好是日住夜行,方才来到村外。算着今天正是老当家的寿日,可是人马不对,我把他们全留在村外,独自闯进来。”小方朔阮吉道:“既然事已如此,我们赶紧想个万全之策。”便命人先到村外把众人叫来、又忙着收拾酒饭,连这些差人也都先安置下款待饮食,大家才静静地商量办法。
这时,公正侠方清平发话,向谢兰问道:“这事我已经听得明明白白,只是还不知道那女子的下落?”谢兰道:“我们走时,都是夜里,也没打店,从此没有碰到。”霍光照忙道:“这女子我们何必管她?现在这官司怎么打法?既把韩芝杀了,震远的事震远当,我到趟顺德府,自己投案,讨限找失去的镖银,和那什么中堂的孙少爷,到那时我是叫他还我韩芝。”方清平道:“老弟,你这话不对,震远的事你没听老谢说么?这案就算结了,要紧的是那老贼临走既然报了我的名字,我该去投案自首。我这才还琢磨着,七十岁了,死活算不了什么,可恨的是我就想不起这个仇人来。方才老谢说的那个女的可怪,所以问问,看来那女的这种来无踪去无影,转眼化形,一定是练气功的,要是她干的这事,万不能缀着老谢,倒好像是一路上照应着老谢。到底是恩是怨,我这时也猜不透。比如这官司我打出来,我自然得访一访,天涯海角,我是到死方休。要是我也像老韩似的,糊里糊涂一死,那可没别的说的,在座相好的至近的,都是老朋友,得便可都替我探听着。”说完了立起来,向大伙拱了拱手,又转向那位守备老爷一躬到地。那守备也连忙还礼,方清平道:“今天老爷前来,罪民本当立时随差到官,既然是人多心不齐,罪民一时拦挡不住,这拒捕殴差的罪名,罪民是万不敢担。还望老爷体贴罪民下情,多多担待。方才也听人说了,老爷吃惊受委屈,这群人都是草木之人,疏野惯了,我叫他们陪个礼,只求高抬贵手,把他们放过去。老爷休息休息,今天罪民同您连夜起行。”这篇话说得守备不敢不应,也不敢就应,当时支支吾吾,看了看众人的样子,守备也明白方泰是被屈含冤,连顺德府知府都如此绽放,自己何必认真。况且胡小仓不就是个比方。这时准要是方泰离开七里屯,他马上能以方泰闻风在逃去销差,可是方泰规矩了一辈子,看样子绝不肯到老来背上个贼名,当时便找着了华谦,向华谦说道:“方才义士早已把话说过了,方老达官这回看来也实在是仇攀,不过公事自要说得下去,别的满全好办,诸位不妨劝劝老达官,咱们从长计议,这事情也不是忙的,慢慢商量,事缓则圆。”华谦也忙施礼致谢,于是众人又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主张到官的,有主张不去的。可是当事人方清平和霍光照都是主张到官分说,请限寻贼,所以一说又说到这老贼身上,连想到那红衣女子,这女子到底是何人?不但方清平想知道,就是读者们想也等候多时了。上回书已经交代过,这女子是蒋明臣的女儿,这书的头绪繁多,一个倒插笔写下来,不免把些个零星小事也都顺笔攒起来,丢三落四,自然不像话,就是简短捷说,也不是小说的规矩,必须写得处处圆融,入情入理,还不能有轻有重,把前边事情铺张得顶大,到后来草草了了。现在免去闲言。
且说飞天鹞子离开鸡公山那日,并没对妻子说是进城劫狱,等到劫狱那天,病黄鼠王玉碰见了踩盘子小伙计吴三,当时把吴三打发回山,两个人前去劫狱,蒋明臣就在这夜被杀,吴三可是并不知道。及至回到鸡公山,那躜天松鼠赵云鹏同摩天老雕胡文瑞已经走了。本来他们是越狱而逃,连夜跑出来的,所以比吴三溜溜达达地到得早,这二人当时到山上一见蒋明臣的妻子,知道蒋明臣下了山,可不知道是前往劫狱。蒋明臣的妻子也听说大江摆擂,这两个人怎么被捉,自己丈夫怎么被方泰扬镖纵放,并含混地应酬了一番。两个人疑心蒋明臣背信忘义,赌气了自去寻仇。及到两年后听王玉一说,才知道蒋明臣是为他们丧了命,当时便起了杀官之心,后手行刺未遂,反在北京投监入狱。后来定狱,因为那年万寿节,奉旨减刑,才把他们由死囚牢提出来,发配边远充军,永不赦免,总算是保住了活命。过了十几年,才偷跑回来。那时身子已糟蹋得不成样,重新又苦修苦练,把功夫慢慢找回来,岁数也就差不多了。再到鸡公山早已荒草清烟,蒋明臣的妻子竟不知去向。其实就在当年他二人下山后半晌,吴三赶到,把在城中碰到王玉的话一说,蒋明臣的妻子再想追回胡、赵二人已来不及,只好等着蒋明臣回来再说,只派人下山去接。派去的人不多时跑回山来,说是寨主爷已经遭难,并将打听来的始末一说。蒋氏一想,王玉既然逃出后连信也不送,一定是听着风紧,所以当时也不顾得难受,含悲饮泣地把山中金银打点起来,把那散碎秣重的给大伙一分,独自带着四岁的女儿秀英由后山下来,将房屋点了把火,借火光行到山下,顾了个小车,推着娘儿俩远走他乡。一路上说是落难投亲,暗中是踩访地势,找那偏僻的村落安下身来。村中见这一对寡母孤儿,都加以怜惜。蒋氏又殷勤谨慎,渐渐地与村人厮熟,把金银也换了点房间地亩,从此母女二人相依度命,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江洋大盗押寨夫人。吃亏的是这位押寨夫人虽不是出自名门,却也不出自贼门,身上并没有蹿高蹦远、使刀弄棍的本事,所以逃出来也就是一忍,并不能替夫报仇,天天只是教给女儿玩耍。转眼过了两年,出落得模样很好,只是性情粗野。来到八九岁上,却更有些异样,与别的女孩子不同。别看长得粉白清秀,窕窈身材,非常机巧伶俐。只是针线活一概不动,老爱弄些粗重的笨活,除了磨盘搬不动,那压粮食的碌碡推得满院乱滚,什么担柴挑水,提起来嗖嗖地还是真快。至于街坊邻里的女孩们拈花扎草,甚至于洗作,她却是一概不问。反专好起哄撕掳、踢球打瓦、上树掏雀、下水摸鱼等等蹿蹿跳跳的把戏,并且淘起气来,那脾气也非常别扭,三不知便与街坊家男孩们搭到一处。那男孩们也都知她力大,惧着她三分。时常领头儿乱跑乱跳,要不就是分班打仗,一人拣根地上的秫秸,腰中挎些柴棒,便兜圈儿打呼哨,像是两国交兵,摆开了阵式,摇旗呐喊,对战冲锋,她反倒高高找个高台土堆一坐,仿佛是三军统帅一般,看着这些男孩子们比武。如果有谁不听她话,她便跳下来,攥着粉团儿似的拳头,抡起来就打,小拳头打上还真有劲,时常就把人家打了个鼻青脸肿,因此往往引得这哭哭啼啼,她却还微微作笑。有那孩子的妈妈、姐姐常常来找到门上告状,倒累得蒋氏向人家赔笑说好话,回来自是气得不得了,可是她却没事一人般,歪着小辫,跑到锅台,劈柴打水去了,弄得蒋氏也无可如何。
原来这秀姑虽是跳宕顽皮,不可拘束,但是若遇到蒋氏怒恼,稍微把脸一沉,她便登时如驯羊一般,现出女孩儿的态度,向蒋氏撒娇撒痴,直到揉搓得蒋氏笑了,才算完事。当时蒋氏见她性儿孝顺,只是好动不好静,比一个性气浮躁的男孩子还劣,心里也颇忧愁,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山野气呢?便把她关在家中,不准出去。知道她拈针弄线是做不来的,便想了个方法,想叫她读书识字,既不憋闷在家里,又可以圈一圈她的野性,便把她送到一家书房去。先生姓李名岚,号叫龙光先生。本来是一个饱学鸿儒,只是官运不佳,不曾挣得个出身,赌气弃文学武,却又不喜欢弓刀石那种笨力气,因此上弄得功不成名不就,虽然满腹文武韬略,只落个山野清福。在早也是看这地方山水优丽,便在傍山近水的地方搭起两三间小小茅屋,铺排下书箱剑囊,有时候登山履险,望云舞剑,有时清闲了,又临流观鱼,随意卧在松石之下,诵诗读书,真是野鹤一般的生活,人都以为他是个修持的人,并不注意。有时见他读书饮酒,村人有写写算算的,便求他帮忙,此人却是极好相与,并不孤僻难缠,因此老少见了,都远远招呼龙光先生。后来年纪大了,有一次病在山上,村人多日不曾见他,便跑去看望,就怕是有了什么灾病,集了三五个村人,果然见他是病倒了。村中便有好事的向一家财主说了,借两间敞院给龙光先生养病。这家财主也早知道龙光先生是个道高法重的人,便应许了村人,给他打扫出一所院子,怕是他清静惯了,讨厌烦杂,所以在村口偏僻处,选了这个院子,收拾好了一切。听说龙光先生搬进来,那财主又亲口陪着医生来给他诊脉,说也奇怪,这龙光先生虽然被医生看了脉去,立方讨药,村人们替他煎好,他却只是不肯吃下去,一直过了十几日,病渐渐自己好了。他才向人说道:“我这病乃是孤塞之症,岂是那种草药所能活?只要练神静养,自然会好的。”于是到那财主家谢了。那财主留他就住在村外,他也答应下来。转年,财主家和他商量,想把孩子送来请他教读,他本来是好相与的,平常又与孩子们逗弄,于是答应了,从此便以教书破闷。他的教法颇也奇怪,不要束修,也不问孩子好坏,上半天是教书,下半天与那些不爱读书逗弄,有那读书好闹的,便整天与他厮缠,他也不烦。村中都知道龙光先生脾气古怪,好念书的人家便把孩子送来,嫌孩子的人家,也叫孩子到龙光先生那院里去玩耍。
这天一早,蒋氏走来向龙光先生说是想叫秀英念书,不知女孩子可肯收留?龙光先生笑道:“既然怕她淘气,叫她后半天来也好。”蒋氏闻听,知道先生收留,心中不免欣喜。第二天便把秀姑收拾利落,叫到村外来就学。不料她那个性子,读起书来,倒很聪明认真。后来不肯走了,知道饭后先生还讲话玩耍,便整天在龙光先生处,直到掌灯方才回去。有一次听先生读书,说到那忠孝节义的故事,乐得她手舞足蹈,又见先生墙上挂着宝剑,她便问道:“那古人舞剑,不知怎样舞法?”先生笑着把剑摘下,给她舞弄了一回。她见了更高兴非常,强着先生教她,过去就要抢过来。先生笑道:“你既然喜欢这个,我且给你做一个,慢慢教你。”便到院中找了棵青竹,当时用剑削成了形,递给她一起舞弄,这秀姑从此便剑不离手。先生见了笑道:“这剑不可以初学,你须得有全本功夫,不妨先练些拳脚棍棒。”秀姑自然更是喜欢,得空便向先生求着,龙光先生倒也真卖了不少力气。哪知那秀英天生有力,并且一经指点便会。蒋氏后来知晓,却也无可如何,见她这样好武,便把从前的江湖故事说与她听她听熟了,再跑去把不懂的事儿问先生。龙光先生一听,以为蒋氏定非平常之人。后来蒋秀英十二岁上,蒋氏染病,请医诊视无效,龙光先生听了,便走去看视,日子久了,这才知道蒋氏的根底,果然不出所料,后来蒋氏卧病有一年之久,看看却是不行了,便只好托秀英与龙光先生,于是呜呼哀哉,魂归地府。秀姑当下痛哭流涕,有龙光先生主持着,约集村人,帮同把蒋氏掩埋。秀英随着先生过那院去了。
也是秀英生来英爽俊秀,光彩照人,真应俗语所说,家有梧桐树,引进凤凰来。读考你适秀英引来什么人物?原来是一个龙锤老叟。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寻访传人,在武昌府与王玉对刀的那个人。自从在坟圈里化形休息,就知王玉后面跟来,当时王玉不知向善,老者才赌气隐避了,另到别处周游。数年来也不知费了多少精神气力,才感觉到真功夫实在不易传人,却又不肯罢手C这天来在村口以外,正见秀英拿着条杆棒蹿跳,当时心中一动,不想此地竟有这样清秀女子,何不传给了她?倒比那般浊夫俗子强些。只不知这是何人家的女儿,是否舍得?看她这条棒,耍得颇有家数,想来家人里一定有喜武好艺之人,倒不如跟她到那家里去访个究竟。想到这里,便上前问道:“小姑娘,你在哪个门住啊?”秀英当时把杆棒停住,用眼看看眼前的老者道:“在龙光先生家里。”老者道:“龙光先生是你什么人?”秀英道:“就是先生。”老者笑道:“我问姑娘家里?”秀英道:“这就是我的家。”老人又道:“难道你家里没有别人了么?”秀英道:“有个妈妈死了,就跟着先生住。”老人听了道:“你去带我到你那先生家,就说我姓灵的前来拜访。”秀英便跑进院内,正见龙光先生在房门外收拾花草,跑过去叫道:“先生,外面有人找,说是姓林。”龙光先生想不出有个姓林的朋友,多少年来,自己也没有与人来往过,想了想问道:“是这村的人么?”秀英摇着头道:“不是,我没有见过的一个老头儿。”龙光先生更觉奇怪,不由走出门外,抬头一看,果是一个老者,虽然风尘满面,却是精神饱满,便拱手笑道:“阁下是找我么?”那老者道:“老兄便是龙光先生么?在下是闻名来访。”龙光先生只好往院里让着,一边说道:“小弟僻地独居,万想不到竟承老先生不弃下降。”那老者笑道:“我们且借屋中谈话。”两人到了屋中,那老者看了看笑道:“果然是君子之室,不怪令徒如此清秀。”龙光先生道:“不要过奖,敢请问林老先生是贵处……”那老者笑道:“小老并不姓林,因为性情疏野,不喜谋国谋人,便避居山野,做个无用之人,全不记年庚名姓,借居在灵霞宫,便指宫为姓了。”龙光先生一听,原来这灵老者正是自己一流人物,当时心中高起兴来,对坐攀谈。那灵老者看屋外檐下一株老槐,十分高大,枝柯四覆,就同一篷绿伞一般,把半个院子都盖满了,清风徐来,甚是令人心宽气爽。又谈了谈,龙光先生斟过一碗水酒道:“灵老先生作化形练气之功,不知可肯饮杯水酒,权当清茶?”灵老者笑道:“古人云,夜半客来茶当酒,我们岂不能日午来客酒作茶么?想隐士之酒,即便作牛饮,也不会烂醉的。”说罢,二人大笑。灵老者又说道:“普通人吃酒燥热,气散神虚。其实武功家吃酒却是凉爽,只是不能解渴,因为运用罡气,滚走全身,把酒力化掉。至于练气之人,又与武功不同,仅将酒的暴热化散,由毛孔发出,酒化水存,多吃些正好解渴。”两人说说笑笑,提起秀英姑娘,龙光先生便把秀英的身世一说,灵老者很是爱惜,说道:“这倒是全仗着老兄造就了。”龙光先生道:“我起初见她淘气,后来又看她颇慕忠孝,倒也很觉可爱,不过现在却成了忧心的事。”说着,站起来到外面去,灵老者也听见后面院中大吵大叫,跟着便也出来,就见龙光先生吆喝道:“有人说话,小点声玩。”才吆喝完,早见由后院人影一闪,霍地跳出来那提杆棒的女孩子,后面有几个孩子追着,那些孩子见先生同着外人说话,便又都跑了回去,只是秀英却反走向前来,嘻皮笑脸地道:“他们追我,我把他们扫躺下,这就……”
灵老者这时仔细再看秀英,额发齐眉,丫髻盖耳,活泼泼的,更觉可爱,那声音娇小瞭亮,穿着红色窄袖短衣,手里还提着那根杆棒,一面望着龙光先生,一面大黑眼睛突突乱转,一看就是淘气样子,不由心中暗忖道:“若照龙光先生说来,再看她这体格神态,一经指点,倒真是个材料。”不由含笑说道:“你这棒会使么?使使我看。”想秀英正没台阶,一听这话,忽地将身子一跳,扑过来用杆棒一晃,笑道:“老头儿,瞧耳朵。”说着就在灵老者的耳边一出溜,灵老者笑道:“好好地使两下我看。”龙光先生叱道:“怎么一点规矩没有?”秀英道:“那他叫我使,我使出来他也不懂。”龙光先生笑道:“这丫头真是可笑又可气,你的这点能耐,还在老先生跟前卖弄,简直是圣人门前卖三字经了。”秀英不由打量着灵老者,向龙光先生道:“他会么?为什么我递过棒去他不还招?”说得灵老者也笑了,便道:“好,好,我先使给姑娘看看。”说着,接过棒来,秀英果然递过棒,老者叫她实实在在一边看着。只见老者一手持棒,一手撩起衣襟,那棒就在左右乱转,转成了一个花,她觉得耍谁还不会?再一看有些奇怪了,灵老者不知何时又拿了一条棒,两条棒一齐耍,忽然把棒向上一扔,落在头上,这棒却在头上转,转向连老人的头都看不见了。可是更奇怪,左右手还是两条,把左右两只胳臂都挡住,只剩了一个身起,不知怎么一来,两手一抡,前后也是棒。她以为老者转了身,跑过边上来看却也看不见老者,她暗暗数着,前后左右上下,一共是六根棒,下边那条棒不知是怎么耍的。她正瞧着,忽觉眼前一晃,老头儿扑过来,她方要一闪,赤手去迎,再一瞧,那条杆棒正落在手里,老头儿远远地立着发笑。秀英怔了,看着龙光先生。龙光先生道:“还不过去见个礼,求灵老伯往后指教指教。”秀英这才放下杆棒,抻抻衣襟,过去跪倒便拜。灵老者忙把她扶起,她就势磨着道:“灵老伯,教教我吧!”灵老者笑道:“你递过棒来我们对对手。”秀英摇头笑道:“不,我打不进去,得了,灵老伯教教我吧。我不戳您耳朵了。”一边磨着一边跳脚,龙光先生喝道:“放手,这时哪有工夫?”秀英当时放了手。灵老者早试出她的腕力,便笑道:“我教给你两手,可是你得先把你会的练给我看,我先看看你近于哪一路,然后再教。”秀英听了大喜,早一个旋风打出去,立在那槐荫之下,揝杆棒嗖嗖地使起来。灵老者看她使出来不紧不慢,不滞不滑,却是中规合矩,进退相宜,虽然一招一式,却是按着一定法儿,可是走开来身段伶俐,气旺神流,左招右架,忽起忽落,移形换步还真有个谱,耍到高兴之处,很有虎跳龙潜之势。这一来把灵老者乐得什么似的,待等秀英练完,笑嘻嘻递过棒来道:“您看我学什么好?”灵老者道:“我教你四平棍吧。不过这路棍可得有几年工夫,我先教给你一路省事的,这是个入门,往后有工夫我慢慢教你使全了。”说着撤身踏步,一亮手,使了个旗鼓放开门户,跟着便耍了起来,真是静如重山,动如流水,虽然只是几手儿,可是起落收发,竟有不少的曲折变化。一边练着,一边指点着哪是正中有奇,哪手是虚中有实,按着次序做给她看。并说明那手、眼、身、法、步怎样开门,怎样接架,从容地走了出来,又走了一趟全的。
其实这四平棍,完全是内家所练,以凝重为上。后来流落出去,便添了不少外道。虽然挡架遮拦,看着整齐完全,可是力量全失了,只是少挨打,却不能打人,那练成了的,也只练个花哨热闹。至大是让人找不着破绽,递不进家伙。请想,两人招手,净顾把自己遮盖严紧,哪还有工夫打人家?要是稍有一个顾全不到,势必反挨了打。所以讲究的练内家的,使出来是招招有用,都足以制敌,不论棍头棍尾,点一下得有千钧之力,休想打倒了再爬起来。至于挡架遮拦,那得自己下功夫,连遮盖自己的本领全没有,净指望着棍来保驾,那就趁早儿不用练这一套。这是闲话,但也是至理,顺便介绍了这路棍。
再接着说秀英姑娘看灵老者练完,那眼睛早已缭乱,心中慢慢揣摩。这时龙光先生把灵老者又让在屋中,留待酒饭,第一是气味相投,第二又都是闲云野鹤的身子,便在这里盘桓起来,过了约有一月之久,龙光先生也知道灵老者的这份心意,唯恐秀英年小,自己又舍不得,本来碍心的是往后大了,自己无法把她交代个去处,不免嫌这番收留得太多事了。今见灵老者加意指点,年轻轻任她远路跋涉,又觉依依不忍。因此上才与灵老者商量,既愿将艺业传与秀英,不妨先移住山上自己那茅屋之中。灵老者也无可无不可,随着龙光先生到山上去看看,秀英也跟着给收拾收拾。从此灵老者便栖息在这茅屋之中,茅屋外是一片自然景色。秀英年小体健,随时上下,灵老者把那套四平棍传给她,三五年的工夫,把这套棍学全了,山上带腿儿的东西也差不多打光了,由扔石头子学着打镖。灵老者这天对她说道:“你这本事,净为淘气用了。你要是能够听话不伤生,我再给你套玩艺。”秀英道:“这有什么不行?您教给我得了。”灵老者取出一个小小镖囊,里头装着五支精钢打就的枣核镖,真是钢锋耀眼,递给了秀英道:“你先把这个练练,练成了我看。”说着拿起一支镖来指着道:“这头上有盖,这头上有眼。”秀英笑道:“我知道,这是装毒药的,对不对?”灵老者道:“正道上不准用毒药害人,完全是功夫本事。本来飞镖投石,就是一种暗器,不过有时候为救人,任凭多么大的功夫,一个人不能兼顾,比方一边是匪盗劫人,一边是狼虎伤人,你当时多样快,也不能一齐赶上,这才用上了暗器。古人用暗器只为制动使静,并不是以之取胜。至于暗器中再装有毒药,岂不是完全走了小人行径?”秀英道:“那么这盖子里是装什么的呢?”灵老者道:“这里面装上钢砂,其细如米,其利如针。有句话说是镖打一条线,沙扬一大片,这便是按着这个理作的,为是躲得过这镖,躲不过这砂。”秀英道:“这砂装入怎么出来呢?由这眼里出来么?”灵老者道:“盖是装砂子的,这眼却不是。因为这里有簧,这眼就同锁门一样。你练好了,我把这钥匙给你。只要将帽儿扣在镖头,这镖出去,自然头先着上,那帽儿一碰,这镖就散开了,那砂子便借着簧的弹力飞出来。”秀英当时看了看,果然打造得十分精致,便小心存起,天天练完棍的时候私下学习。
有时下山找龙光先生,她是学什么也学不够,还想着那把宝剑,龙光先生道:“现在这剑我不能教你了,你要是爱这剑的话,我死后便送给了你。”秀英一撇嘴道:“您这是什么话?好好的干什么说这个?”龙光先生笑道:“人总要有死,世上哪有不死之人?差不多人之一生,只要忘不了生所自出,和死所何归,便算是完人了。别的为名为利,都是虚假。”几句话说得秀英茫茫若有所思,待了一会儿道:“先生,我想起来,我妈妈说过,我父亲是被赃官杀死的,我将来学成本领,是不是应该去找那个赃官?”龙光先生道:“你父亲自有他屈死之道,按说对那赃官是应当报仇的,不过儒家所讲的是大德不忘,大仇却只说是不共戴天,究竟这个仇怎么结,怎么解?却没有指示明白。所以不共戴天之仇,有时就做出杀人之流血的事来。”秀英道:“您净说这些话,我是不是应当报仇呢?”龙光先生道:“我也老想等你大些,对你说明。今天既是提起来,我不妨告诉你,也省得万一我死了,辜负了你母亲那时托嘱之意。”秀英急道:“要这样,您就别说了,我还让您活着呢!”龙光先生道:“不要说这些孩子话,我且告诉你正经。你父亲原来是落山为王的,后来为朋友去劫牢,因之被官杀死,这官大半还不知在世与否?只是你父亲被杀之前,却是为一个侠客姓方的所放,这要按因果说,叫作循环报应。儒家却是不讲因果,可又说不要恩怨分明。你想想,这一个人要对有恩的人不知报,对有仇的不知怨,还成了什么东西?你既那时年幼,你母亲又死,事隔若干年,还说什么报恩报怨?”秀英道:“难道说就算不记得了不成?”龙光先生道:“不但不当不记,而且还要牢牢谨记。”秀英道:“那我只有找这两个恩人与仇人去,谁还能记一辈子?”龙光先生道:“不是这样讲,你现在未必能去找,就算成人长大,能找还不知多咱找到。就算找到了,又当如何?你怎样报恩与他?所以牢记而已,到时候能不忘就是了。”秀英道:“有恩不忘,这仇人呢?也永远记在账上不去算么?”龙光先生道:“这事便费了斟酌,虽说不共戴天,有时也须并存于世。比方他是个官,他杀你父亲时,是维持国法,你杀他却是触犯了国法,纵然可以不怕死,可是这么死总不是合算的。况且他若是正在为国为民出力,你这时如何能伤了他?伤了他便是自己做了个国家与百姓的仇人了,所以说不能不并存于世。更有因为年久,比如到了后代子孙,两家子孙原是无仇无怨,却只因祖宗当年有仇,这又如何报?愚人说是世仇,实在这问题是超乎恩仇之外了,所以圣人说是以直报怨,对这问题不妨借用一下。”秀英点点头道:“今天我不回山去了,我看您大半有些不舒服。”龙光先生道:“前十年你还小呢!我因为一场病才由山上下来,到这里住,现在这病又厉害了,怕是不易好了。你不如还是回去,容我慢慢静养。”秀英不敢违拗,便快快地回了山,从此每日一来。龙光先生的病越来越沉重,他本来是静坐的,现在倒下了,秀英才觉着危险,忙跑去告诉灵老者。灵老者赶来一看,那病已是不治了,听秀英把上项事一说,颇怪秀英那天不住在这里。原来人秉天地阴阳二气,孤阳不生,孤阴不养,老来孤寒,如果有女人气息在屋中,便可以不用药石。可是细一打听,秀英自幼也不曾睡在龙光先生屋中一次,所以就是用药石投下去,也不能奏效。直待到龙光先生瞑目,秀英如丧考妣,真比妈妈死时还难过。好在这时有灵老照应,把龙光先生葬在了山坡高处,就如儿女一般,在山上住了三年,才把孝服脱掉,重新换穿她喜欢的红色。
不过这时,她已经二十过了,虽然有灵老者传她武艺,在山里却始终愁眉不展。灵老者知道她是对这山上有些望景伤情,便打点起包里,想带她到外面走走,顺便回那灵霞宫去看看。秀英辞别了母亲与先生的坟,随着灵老者走了。每过三二年,村上人便见她在山上,及至走上去,却又不见了。后来人看见秀英她母亲的坟和龙光先生的坟上有焚化的纸灰,都知道她是前来拜扫。到时候便藏在坟后等她,却又奇怪,眼不见忽然一堆纸化了,并且烟火腾腾的,只是看不见她,有人一找,见她在远远的山上,追上去,却还是不见,以此,传说她成了神。便招集村中之人,在山上立了个小庙,塑了像,供个养着她,从此坟上再不见焚纸了。有人到庙中,却见庙里化着纸,殿中的像没了,正中案上有蒋母和龙光先生的牌位,一个在东头,一个在西头,村人后来以讹传讹地给这庙起了个名字,叫龙母庙,后来连山也叫了龙母山了。这是后来传说的话,现在表过不提,且仍说蒋秀姑在灵霞宫与那指宫为氏的灵老者潜心学艺,究竟结果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相关热词搜索:侠盗扬镖记
下一章:第八回 歼群丑 昭雪覆盆
上一章:第六回 方清平 先礼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