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单骑迹凶
2025-06-0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她到这里后,卢忠父子带着一般弟兄们也在忙着照顾伤亡的事情,眼前就忙不过来,所以他们竟忘记了给庄主送信。玉姑一看到牧场的情形,这一夜间连铁马庄竟毁到这样,真叫人痛心死了。那个卢忠一边忙碌着,急得他是哇呀呀怪叫。玉姑前后转了一周,大柜客房,以及伙计所住的排房,全烧成一片焦土,所有剩下的人,个个是带伤,这一片凄凉景象,真叫人不忍看了。卢虎子尤其是急得咬牙切齿,拉住玉姑道:“师姐,你看这可怎么好?咱们竟毁到这般地步了,骥群已被匪徒掳走,我们无论如何也得赶紧搭救他才好。”
玉姑道:“师弟,你现在身上伤痕很重,你跟卢伯伯照料着先安置着,牧场中死了多少人,可查出来么?”卢虎子道:“大致当场死亡十几个,可是到现在还有失踪的人,是被匪徒架走,还是被马群冲开,一时尚无法判明,到现在只剩了二十一个人,尚有一百多头马。”玉姑已经前后转了一周,不见牛黑子的下落,向牧场中受伤的人问时,可是就没有一个看见他的。此时,牧场中受伤的人说什么的全有了,有的说他是被匪人架走了,有的就认为他趁着乱弄个十匹八匹牲口跑了。玉姑是对他特别关心,现在旁人说这种话,自己也无法辨别。玉姑遂向卢忠父子二人说道:“你们爷两个先照顾着弟兄们,搭盖起几间草棚来,后面马圈没烧毁的,尚可使用,牲口千万要保全着,我们得用,卢伯伯千万留在这里别走了。卢师弟,这里安置完了之后,你赶紧回到铁马庄,向庄主报告一切。现在大家异口同声地全说是匪徒马群往东北退下去的。卢师弟,你千万告诉庄主,昨夜这件事,匪徒们分明是有计划而来,早有安排,叫庄主要好好地应付,事情实不宜再迟延下去了。”
卢虎子急得搓着手道:“师姐,骥群倘若有个好歹,我绝不独自活下去,我无论如何也得找这群匪徒,和他们拼了。我们全是一块长起来的,叫他遭到这种意外,范老伯母那么大年纪,怎样活下去?可是师姐,你告诉我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你难道留在牧场,不回铁马庄么?”
玉姑道:“好师弟,你是听我的话,我现在有重要的事,暂时不能回庄,你不要问了。我还要到后圈那边看一看匪党动手留下的迹象。”玉姑进牧场,自己这匹牲口始终没撒手。卢忠是个粗鲁人,他有一腔热血,有不怕死的勇气,可是对于应付这事上,没有那种细心,他是绝不向玉姑追问。玉姑跟着便骑上菊花青,一抖缰绳,向后圈那边冲去。
牧场的地方很大,她的牲口一跑得远了,后圈那边虽是被火焚过,可是尚有残余的一部。玉姑的牲口转过后圈,这里已经看不见她。并且当时忙着安置受伤的弟兄,总得叫他们有歇息的地方,直到过了两个多时辰,始终没见玉姑从后圈那边回来。赶到卢忠父子再查问时,已经有人看见玉姑骑着牲口从东边拆毁的那段围子冲出去。
卢虎子听到玉姑已经离开牧场,她所去的方向,更不是回铁马庄。这卢虎子一想:“个人蒙庄主恩待,成全八年之久,和骥群、玉姑、守谦这些年来,真是情同骨肉,比同胞弟兄还亲近。玉姑这分明是单人匹马想去救骥群,我卢虎子怎么不成?我难道怕死么?”他想到这种情形,遂向卢忠道:“爹爹,玉姑娘一个人走下去,庄主那里可不知道,这里也应该去报告一声。老人家在这里照料着,我回铁马庄。”卢忠点点头道:“你去一趟也好,我从兴安岭下来,还没有去见庄主,你报告一声,最好请庄主来一趟。”卢虎子答应着,他跑到后圈,捡了一匹牲口,自己身上带着好几处伤,可是他依然不顾一切,策马如飞,冲出牧场,也转了方向。他哪肯回铁马庄,竟也奔正东赶下去,不过他的方向可走错了。
且说杨玉姑,单人匹马离开牧场之后,玉姑她是十分精明,十分仔细的。匪徒掳劫走二百多匹马,这么多的马群,容易找他们的迹象了。玉姑因为这件事很痛心,“范骥群他是老庄主独生子,老庄主当年为了铁马庄全庄的福利,铁鹰崖送了命,所有铁马庄的人对于老庄主舍生取义,感戴不忘。连老武师秦邦彦,为了小庄主留在铁马庄八年之久,始终连家乡都没回。自己不过是一个苦工的女儿,始终是得范庄主的照顾,姐弟两人蒙老武师秦邦彦教养了八年,自己和小庄主也如同同胞姊弟一般。这次祸从天降,小庄主被匪掳掠,在这种时候,眼看着铁马庄、牧场、林场全完了,小庄主的性命不保,自己还顾什么危险?无论如何也得把骥群救回来。”
杨玉姑安定了这样心,她来的时候虽则很匆促,可是她已经算计到她个人恐怕一时不能回去,她身边既带着干粮,更带着火种,骑着这匹快马,从铁马庄东一直追下来。这一带在这种大旱灾之下,到处是一片荒凉,所有附近的村庄、镇甸,已经路静人稀,并且有几处受到灾民和匪徒的抢掠。玉姑一路上她所能辨别匪徒的去向,只有眼看着道路上马群的蹄迹,和散在路上的马粪了。她是从天刚亮一直追下来的,她一气就出来有六七里。中途上虽也看到些逃荒的灾民,可是向他们打听时,任什么问不到。玉姑计算匪党退走的时候,他们也是在四更过后,可是附近一带绝没有匪党停留的地方。玉姑因为察看着马群所经过的地方,自己认为道路是绝没走错,他们带着二百多匹马,小的地方绝不会隐匿。玉姑只赶到太阳落下去,天气是特别热,人跟马全是通身是汗,玉姑已累得力尽筋疲,好容易才找到一个荒凉的村庄。这个小村庄已经没有什么人了,现在这一带的农民们大部分全逃走了。这个小村庄十几个有年岁的人,他们留在这里,可是他们的情况苦到万分。玉姑这种打扮,又骑着牲口,一到这小村前,她是想在这里问问路,人马全得找些水用。玉姑牵着牲口向小村口走来,村中人一看见玉姑,他们全是赶紧地走回自己家中,把门关闭。因为他们自己全没吃的,他们本身就是灾民,更怕别处逃来的人再向他们乞食,所以一看到面生的人向村庄这边走,他们就赶紧地跑回家中躲避。
玉姑看到这种情形,她是很明白,自己铁马庄何尝不是这样?玉姑走到村口内一个篱笆门前,停身站住,向里面招呼道:“老伯伯,我是个姑娘,走远路的,来到这里,老人家你得多借光,请问这叫什么地方?”里面的这个老者忙说道:“不论是什么人,我们可没有力量照顾你了,我们全要饿死了,好容易盼得发了几斤赈粮。姑娘你可知道,这点赈粮吃完了还是死,请你到前边大镇甸,那里人家多,你总可以找到吃的。”玉姑叹息一声道:“老伯伯,你不要害怕,我也不向你们求食,我个人带着吃的了,只向你问问路,有水赏一些,我就感恩不尽了。我是因为有要紧的事,整跑了一天的路,可怜我连一口干净水没找到,要渴死了。老伯伯,求你多帮个忙吧!”
里面这个老者听到玉姑并不是求食的,从篱笆里也看得见,在这种时候还有这么好马骑,她更是个年轻的姑娘,不像逃荒的灾民,这个老者遂把篱笆门开了。因为现在天已昏黑,他此时才看清,玉姑虽然也穿着是一身粗布衣服,可是十分齐整,头上罩着包头,背后还背着一口剑。这个老者带着惊疑的神色向玉姑问道:“姑娘,你这是从哪里来?你是做什么的?”
玉姑此时喉咙里像火烧一样,声音全有些哑了,拭着脸上的汗,向这老者道:“老伯伯,请你先赏我一点水喝,我回头再告诉你。”老者抬头向村口望了望,没有别人了,向玉姑道:“姑娘,你进来,遇到这种荒年,我老头子便成了铁心人,姑娘你能担待我,我杨万才可不是这样的人,现在把人饿怕了。”玉姑此时已经走进门内,一眼望到他这院内一棵大树下放着一个水桶,玉姑牵着牲口紧走了几步,伸手就去提那水桶。这个杨万才,他紧跑了几步,把玉姑挡住,口中说道:“姑娘你别忙,你跑得衣服全湿透了,从井里打出来的这个水喝不得。你把牲口拴在这里,跟我来。”玉姑把牲口拴在树下,把那桶水放在了牲口前。这杨万才领着玉姑到了草房前,说道:“姑娘,你等一等。屋里太黑,也热,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点灯了,我找解渴的给你。”这杨万才走进屋中,跟着从里面端出一个很大的粗碗,里面是一碗高粱米汤。玉姑此时接过这个碗来,一口气就把它喝下去,向这杨万才谢着道:“老伯伯,叫你太费心了。”杨万才拉过一条木凳来,向玉姑道:“姑娘你坐下歇一歇。这样灾荒的地方,你个姑娘人家,骑着牲口跑这么多路,你这是往哪里去?你贵姓?”他说着话,自己也坐在一个矮凳上。
玉姑此时身上汗已是落下去,向这杨万才说道:“老伯,我跟你同姓。老人家看我这样情形,很疑心吧!我的事不能详细奉告,因为你是有年岁的人,我现在遭受到一种大祸。我名叫杨玉姑,我绝不是跑江湖做生意的,我是兴安岭铁马庄的人,老伯伯你大约知道这个地方吧?”
这杨万才道:“你敢情是铁马庄的人,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年来,铁马庄已经是很有名的地方,听说你们那里还过得下去,姑娘遭到什么大祸了?”玉姑道:“老伯伯,我们铁马庄遭到匪徒的焚烧、杀掠,现在毁得一败涂地了。我们的牧场中,被劫去大宗马匹,我们小庄主也被匪徒架走,我这是从铁马庄赶下来,这伙匪人大约是从这里逃下去的。老伯,你可看到有马群从这里过去?”这杨万才十分惊疑地说道:“怎么铁马庄曾出这种事,你们那里防卫得不是很好么?”玉姑道:“老伯,这些事你就不用问了,老伯可曾看见这伙匪人没有?我不能耽搁,还得赶下去。”
杨万才道:“姑娘,我们这里名叫张庄,是个很偏僻的小村子,这里离着官道很远。在今天中午后正热的时候,我正在村子旁边那个枯树林中歇凉,忽然看到西南那边尘土飞扬,一片马蹄的声音,一直向这边冲来。因为这一带很不安静,我们这个小村庄没有什么可抢的了,可是村中还有十几个有年岁的人,匪人们是不讲理的,他们一到这里,要什么拿不出来,我们还活得了么?我从枯树林跑出来,赶紧招呼着留在村中的十几个人,从东村口跑出去,跑出总有一里多地,全趴在干河沟里。
工夫不大,才看到有三十多人,赶着大拨的马群,果然全奔了我们村中。好在里面没有什么了,我们每家还有点粮食,藏得很严。他们在村中也乱了一阵,还算好,把各家所有能盛水的木盆、木桶全搬出来,他们在这里饮了牲口,立刻赶着马群从村子东边,大约是奔了前三台、后三台那条路。因为他们奔走的那个方向,绝不是向城镇一带,难道这一拨匪徒是抢铁马庄的么?”
玉姑因为天已经黑下来,并且听杨万才所说匪徒经过的时候很大,自己再耽搁下去,恐怕越发追不上了,忙向杨万才道:“老伯伯,我十分感谢你,我能知道匪徒所去的方向就很好了,我现在得跟踪追赶下去。”杨万才道:“姑娘,匪徒这么多,你孤身一人,如何去得?”玉姑道:“老伯不用替我担心,我这是前站,铁马庄必有大队的人跟着下来,老伯你看我带着家伙,还不明白么?我若是怕死也就不敢追下来了。拜托老人家,我们后路倘若也到这里,老伯费心也指点他们一下,我们的事情办完了,必来拜谢,多打搅你了。”玉姑说着话,赶紧站起。
这杨万才别看他先前那么怕玉姑找他要吃的,此时他看到玉姑一个年轻的姑娘,单人匹马敢办这种事,杨万才起了同情之心,向玉姑道:“姑娘,我还有一点高粱米饭,你吃一些不好么?”玉姑对他这种情形,几乎感激得流下泪来,忙说道:“老伯,谢谢你,我袋中带着吃的,我现在一肚子怒火,什么也吃不下去了。老伯,你真是好人,咱们回头见吧。”玉姑跟着把牲口解下来,杨万才跟在身边道:“姑娘,这段路可不好走,你认识么?”玉姑道:“这段路没走过,是不是顺着这道干河沟,直奔东北。”杨万才道:“姑娘,因为我没跟下去,我所说的可不准对。不过,现在我想起来,大约不会错了,从前三台、后三台过去,也就是四五里路,那个地方名叫太平沟,有几个镇甸全被烧毁。在太平沟附近,可听说有匪人盘踞了。姑娘,前三台、后三台容易找,那里好几年头就没有多少人家,一闹旱灾,断绝了人烟,你只要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地就是前三台。你能辨清方向一直往东走,就是奔太平沟的路。姑娘,你要小心谨慎些才好,你的大队的人不到时,你可千万别冒险。”玉姑点头答应着,把牲口牵到篱笆外,向杨万才说了声:“多谢老伯了。”跟着飞身上马,一抖缰绳,在黑沉沉小村子里,马蹄翻飞,冲出村口。
玉姑此时策马急驰,按着杨万才所说的方向,斜奔东北。这一段道路,虽是荒凉黑暗,可是有那道干河沟,方向不会错了。牲口出来约莫有二十多里路,这一带道路,连个村庄也看不到了,远远地看到前面黑沉沉的一片芦苇地,玉姑知道这是到了前三台。这个地方把牲口放得略慢些,因为知道离着太平沟没有多远的路了,自己加了些小心。好在全是土道,扬蹄的声音不大。并且这大片的枯干芦苇,风一过,唰唰的乱响着,附近一带虽有匪党潜伏,不是相离太近,他也不易辨别出自己的形迹。可是这段路不时地弯转,玉姑赶紧把牲口勒一下,辨别这前面形势,再行前进。从这片芦苇中出来,走出有二里多地,任什么迹象也找不到,在马背上望远处看,也看不到灯火。玉姑心中十分焦躁,恐怕匪徒并不在这一带,自己空驰了一天半夜,师弟的生命也就难保了。
此时,道路越发难走,处处尽是土沟,玉姑赶紧翻身下马,牵着牲口从一道弯转过来。玉姑这一下马,无形中自己的踪迹侥幸地不至于败露。往前出来也就是四五丈,突然听得远远发出一声呼哨,这种声音听着大约有一箭地外,这一声刚落下去,吱吱的又是两声。玉姑知道附近是有匪党了,自己赶紧打量停身的地方,隔着一片芦苇,那边似乎有几棵树,呼哨的声音离着还远,人马声息尚不至于被他们听见。玉姑赶紧牵着牲口,穿着这片芦苇,来到那几棵树下,把牲口拴在树干上,伸手把背后的剑掣出鞘来,从这片芦苇地中,一直地扑奔呼哨声响处。玉姑再往前猛扑过来时,那边更连着发出喝骂扑击之声。玉姑此吋掩蔽着身形,一连几个纵身,已经到了发声处。玉姑把身躯矮下去,辨别前面的情形。此时见有两条黑影同时向一片芦苇中扑去,更发现他们全是用刀往下剁,可是这两个人刀剁下去全在怪叫着:“怎么活见鬼,分明是向里逃来,怎会不见?不能叫他走了,搜!”
这个玉姑,单剑退匪,巧救牛黑子,闯龙潭,入虎穴,力保范骥群,不致使此义勇有为之小场主毁灭于女匪祝月红之手。
玉姑道:“师弟,你现在身上伤痕很重,你跟卢伯伯照料着先安置着,牧场中死了多少人,可查出来么?”卢虎子道:“大致当场死亡十几个,可是到现在还有失踪的人,是被匪徒架走,还是被马群冲开,一时尚无法判明,到现在只剩了二十一个人,尚有一百多头马。”玉姑已经前后转了一周,不见牛黑子的下落,向牧场中受伤的人问时,可是就没有一个看见他的。此时,牧场中受伤的人说什么的全有了,有的说他是被匪人架走了,有的就认为他趁着乱弄个十匹八匹牲口跑了。玉姑是对他特别关心,现在旁人说这种话,自己也无法辨别。玉姑遂向卢忠父子二人说道:“你们爷两个先照顾着弟兄们,搭盖起几间草棚来,后面马圈没烧毁的,尚可使用,牲口千万要保全着,我们得用,卢伯伯千万留在这里别走了。卢师弟,这里安置完了之后,你赶紧回到铁马庄,向庄主报告一切。现在大家异口同声地全说是匪徒马群往东北退下去的。卢师弟,你千万告诉庄主,昨夜这件事,匪徒们分明是有计划而来,早有安排,叫庄主要好好地应付,事情实不宜再迟延下去了。”
卢虎子急得搓着手道:“师姐,骥群倘若有个好歹,我绝不独自活下去,我无论如何也得找这群匪徒,和他们拼了。我们全是一块长起来的,叫他遭到这种意外,范老伯母那么大年纪,怎样活下去?可是师姐,你告诉我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你难道留在牧场,不回铁马庄么?”
玉姑道:“好师弟,你是听我的话,我现在有重要的事,暂时不能回庄,你不要问了。我还要到后圈那边看一看匪党动手留下的迹象。”玉姑进牧场,自己这匹牲口始终没撒手。卢忠是个粗鲁人,他有一腔热血,有不怕死的勇气,可是对于应付这事上,没有那种细心,他是绝不向玉姑追问。玉姑跟着便骑上菊花青,一抖缰绳,向后圈那边冲去。
牧场的地方很大,她的牲口一跑得远了,后圈那边虽是被火焚过,可是尚有残余的一部。玉姑的牲口转过后圈,这里已经看不见她。并且当时忙着安置受伤的弟兄,总得叫他们有歇息的地方,直到过了两个多时辰,始终没见玉姑从后圈那边回来。赶到卢忠父子再查问时,已经有人看见玉姑骑着牲口从东边拆毁的那段围子冲出去。
卢虎子听到玉姑已经离开牧场,她所去的方向,更不是回铁马庄。这卢虎子一想:“个人蒙庄主恩待,成全八年之久,和骥群、玉姑、守谦这些年来,真是情同骨肉,比同胞弟兄还亲近。玉姑这分明是单人匹马想去救骥群,我卢虎子怎么不成?我难道怕死么?”他想到这种情形,遂向卢忠道:“爹爹,玉姑娘一个人走下去,庄主那里可不知道,这里也应该去报告一声。老人家在这里照料着,我回铁马庄。”卢忠点点头道:“你去一趟也好,我从兴安岭下来,还没有去见庄主,你报告一声,最好请庄主来一趟。”卢虎子答应着,他跑到后圈,捡了一匹牲口,自己身上带着好几处伤,可是他依然不顾一切,策马如飞,冲出牧场,也转了方向。他哪肯回铁马庄,竟也奔正东赶下去,不过他的方向可走错了。
且说杨玉姑,单人匹马离开牧场之后,玉姑她是十分精明,十分仔细的。匪徒掳劫走二百多匹马,这么多的马群,容易找他们的迹象了。玉姑因为这件事很痛心,“范骥群他是老庄主独生子,老庄主当年为了铁马庄全庄的福利,铁鹰崖送了命,所有铁马庄的人对于老庄主舍生取义,感戴不忘。连老武师秦邦彦,为了小庄主留在铁马庄八年之久,始终连家乡都没回。自己不过是一个苦工的女儿,始终是得范庄主的照顾,姐弟两人蒙老武师秦邦彦教养了八年,自己和小庄主也如同同胞姊弟一般。这次祸从天降,小庄主被匪掳掠,在这种时候,眼看着铁马庄、牧场、林场全完了,小庄主的性命不保,自己还顾什么危险?无论如何也得把骥群救回来。”
杨玉姑安定了这样心,她来的时候虽则很匆促,可是她已经算计到她个人恐怕一时不能回去,她身边既带着干粮,更带着火种,骑着这匹快马,从铁马庄东一直追下来。这一带在这种大旱灾之下,到处是一片荒凉,所有附近的村庄、镇甸,已经路静人稀,并且有几处受到灾民和匪徒的抢掠。玉姑一路上她所能辨别匪徒的去向,只有眼看着道路上马群的蹄迹,和散在路上的马粪了。她是从天刚亮一直追下来的,她一气就出来有六七里。中途上虽也看到些逃荒的灾民,可是向他们打听时,任什么问不到。玉姑计算匪党退走的时候,他们也是在四更过后,可是附近一带绝没有匪党停留的地方。玉姑因为察看着马群所经过的地方,自己认为道路是绝没走错,他们带着二百多匹马,小的地方绝不会隐匿。玉姑只赶到太阳落下去,天气是特别热,人跟马全是通身是汗,玉姑已累得力尽筋疲,好容易才找到一个荒凉的村庄。这个小村庄已经没有什么人了,现在这一带的农民们大部分全逃走了。这个小村庄十几个有年岁的人,他们留在这里,可是他们的情况苦到万分。玉姑这种打扮,又骑着牲口,一到这小村前,她是想在这里问问路,人马全得找些水用。玉姑牵着牲口向小村口走来,村中人一看见玉姑,他们全是赶紧地走回自己家中,把门关闭。因为他们自己全没吃的,他们本身就是灾民,更怕别处逃来的人再向他们乞食,所以一看到面生的人向村庄这边走,他们就赶紧地跑回家中躲避。
玉姑看到这种情形,她是很明白,自己铁马庄何尝不是这样?玉姑走到村口内一个篱笆门前,停身站住,向里面招呼道:“老伯伯,我是个姑娘,走远路的,来到这里,老人家你得多借光,请问这叫什么地方?”里面的这个老者忙说道:“不论是什么人,我们可没有力量照顾你了,我们全要饿死了,好容易盼得发了几斤赈粮。姑娘你可知道,这点赈粮吃完了还是死,请你到前边大镇甸,那里人家多,你总可以找到吃的。”玉姑叹息一声道:“老伯伯,你不要害怕,我也不向你们求食,我个人带着吃的了,只向你问问路,有水赏一些,我就感恩不尽了。我是因为有要紧的事,整跑了一天的路,可怜我连一口干净水没找到,要渴死了。老伯伯,求你多帮个忙吧!”
里面这个老者听到玉姑并不是求食的,从篱笆里也看得见,在这种时候还有这么好马骑,她更是个年轻的姑娘,不像逃荒的灾民,这个老者遂把篱笆门开了。因为现在天已昏黑,他此时才看清,玉姑虽然也穿着是一身粗布衣服,可是十分齐整,头上罩着包头,背后还背着一口剑。这个老者带着惊疑的神色向玉姑问道:“姑娘,你这是从哪里来?你是做什么的?”
玉姑此时喉咙里像火烧一样,声音全有些哑了,拭着脸上的汗,向这老者道:“老伯伯,请你先赏我一点水喝,我回头再告诉你。”老者抬头向村口望了望,没有别人了,向玉姑道:“姑娘,你进来,遇到这种荒年,我老头子便成了铁心人,姑娘你能担待我,我杨万才可不是这样的人,现在把人饿怕了。”玉姑此时已经走进门内,一眼望到他这院内一棵大树下放着一个水桶,玉姑牵着牲口紧走了几步,伸手就去提那水桶。这个杨万才,他紧跑了几步,把玉姑挡住,口中说道:“姑娘你别忙,你跑得衣服全湿透了,从井里打出来的这个水喝不得。你把牲口拴在这里,跟我来。”玉姑把牲口拴在树下,把那桶水放在了牲口前。这杨万才领着玉姑到了草房前,说道:“姑娘,你等一等。屋里太黑,也热,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点灯了,我找解渴的给你。”这杨万才走进屋中,跟着从里面端出一个很大的粗碗,里面是一碗高粱米汤。玉姑此时接过这个碗来,一口气就把它喝下去,向这杨万才谢着道:“老伯伯,叫你太费心了。”杨万才拉过一条木凳来,向玉姑道:“姑娘你坐下歇一歇。这样灾荒的地方,你个姑娘人家,骑着牲口跑这么多路,你这是往哪里去?你贵姓?”他说着话,自己也坐在一个矮凳上。
玉姑此时身上汗已是落下去,向这杨万才说道:“老伯,我跟你同姓。老人家看我这样情形,很疑心吧!我的事不能详细奉告,因为你是有年岁的人,我现在遭受到一种大祸。我名叫杨玉姑,我绝不是跑江湖做生意的,我是兴安岭铁马庄的人,老伯伯你大约知道这个地方吧?”
这杨万才道:“你敢情是铁马庄的人,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年来,铁马庄已经是很有名的地方,听说你们那里还过得下去,姑娘遭到什么大祸了?”玉姑道:“老伯伯,我们铁马庄遭到匪徒的焚烧、杀掠,现在毁得一败涂地了。我们的牧场中,被劫去大宗马匹,我们小庄主也被匪徒架走,我这是从铁马庄赶下来,这伙匪人大约是从这里逃下去的。老伯,你可看到有马群从这里过去?”这杨万才十分惊疑地说道:“怎么铁马庄曾出这种事,你们那里防卫得不是很好么?”玉姑道:“老伯,这些事你就不用问了,老伯可曾看见这伙匪人没有?我不能耽搁,还得赶下去。”
杨万才道:“姑娘,我们这里名叫张庄,是个很偏僻的小村子,这里离着官道很远。在今天中午后正热的时候,我正在村子旁边那个枯树林中歇凉,忽然看到西南那边尘土飞扬,一片马蹄的声音,一直向这边冲来。因为这一带很不安静,我们这个小村庄没有什么可抢的了,可是村中还有十几个有年岁的人,匪人们是不讲理的,他们一到这里,要什么拿不出来,我们还活得了么?我从枯树林跑出来,赶紧招呼着留在村中的十几个人,从东村口跑出去,跑出总有一里多地,全趴在干河沟里。
工夫不大,才看到有三十多人,赶着大拨的马群,果然全奔了我们村中。好在里面没有什么了,我们每家还有点粮食,藏得很严。他们在村中也乱了一阵,还算好,把各家所有能盛水的木盆、木桶全搬出来,他们在这里饮了牲口,立刻赶着马群从村子东边,大约是奔了前三台、后三台那条路。因为他们奔走的那个方向,绝不是向城镇一带,难道这一拨匪徒是抢铁马庄的么?”
玉姑因为天已经黑下来,并且听杨万才所说匪徒经过的时候很大,自己再耽搁下去,恐怕越发追不上了,忙向杨万才道:“老伯伯,我十分感谢你,我能知道匪徒所去的方向就很好了,我现在得跟踪追赶下去。”杨万才道:“姑娘,匪徒这么多,你孤身一人,如何去得?”玉姑道:“老伯不用替我担心,我这是前站,铁马庄必有大队的人跟着下来,老伯你看我带着家伙,还不明白么?我若是怕死也就不敢追下来了。拜托老人家,我们后路倘若也到这里,老伯费心也指点他们一下,我们的事情办完了,必来拜谢,多打搅你了。”玉姑说着话,赶紧站起。
这杨万才别看他先前那么怕玉姑找他要吃的,此时他看到玉姑一个年轻的姑娘,单人匹马敢办这种事,杨万才起了同情之心,向玉姑道:“姑娘,我还有一点高粱米饭,你吃一些不好么?”玉姑对他这种情形,几乎感激得流下泪来,忙说道:“老伯,谢谢你,我袋中带着吃的,我现在一肚子怒火,什么也吃不下去了。老伯,你真是好人,咱们回头见吧。”玉姑跟着把牲口解下来,杨万才跟在身边道:“姑娘,这段路可不好走,你认识么?”玉姑道:“这段路没走过,是不是顺着这道干河沟,直奔东北。”杨万才道:“姑娘,因为我没跟下去,我所说的可不准对。不过,现在我想起来,大约不会错了,从前三台、后三台过去,也就是四五里路,那个地方名叫太平沟,有几个镇甸全被烧毁。在太平沟附近,可听说有匪人盘踞了。姑娘,前三台、后三台容易找,那里好几年头就没有多少人家,一闹旱灾,断绝了人烟,你只要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地就是前三台。你能辨清方向一直往东走,就是奔太平沟的路。姑娘,你要小心谨慎些才好,你的大队的人不到时,你可千万别冒险。”玉姑点头答应着,把牲口牵到篱笆外,向杨万才说了声:“多谢老伯了。”跟着飞身上马,一抖缰绳,在黑沉沉小村子里,马蹄翻飞,冲出村口。
玉姑此时策马急驰,按着杨万才所说的方向,斜奔东北。这一段道路,虽是荒凉黑暗,可是有那道干河沟,方向不会错了。牲口出来约莫有二十多里路,这一带道路,连个村庄也看不到了,远远地看到前面黑沉沉的一片芦苇地,玉姑知道这是到了前三台。这个地方把牲口放得略慢些,因为知道离着太平沟没有多远的路了,自己加了些小心。好在全是土道,扬蹄的声音不大。并且这大片的枯干芦苇,风一过,唰唰的乱响着,附近一带虽有匪党潜伏,不是相离太近,他也不易辨别出自己的形迹。可是这段路不时地弯转,玉姑赶紧把牲口勒一下,辨别这前面形势,再行前进。从这片芦苇中出来,走出有二里多地,任什么迹象也找不到,在马背上望远处看,也看不到灯火。玉姑心中十分焦躁,恐怕匪徒并不在这一带,自己空驰了一天半夜,师弟的生命也就难保了。
此时,道路越发难走,处处尽是土沟,玉姑赶紧翻身下马,牵着牲口从一道弯转过来。玉姑这一下马,无形中自己的踪迹侥幸地不至于败露。往前出来也就是四五丈,突然听得远远发出一声呼哨,这种声音听着大约有一箭地外,这一声刚落下去,吱吱的又是两声。玉姑知道附近是有匪党了,自己赶紧打量停身的地方,隔着一片芦苇,那边似乎有几棵树,呼哨的声音离着还远,人马声息尚不至于被他们听见。玉姑赶紧牵着牲口,穿着这片芦苇,来到那几棵树下,把牲口拴在树干上,伸手把背后的剑掣出鞘来,从这片芦苇地中,一直地扑奔呼哨声响处。玉姑再往前猛扑过来时,那边更连着发出喝骂扑击之声。玉姑此吋掩蔽着身形,一连几个纵身,已经到了发声处。玉姑把身躯矮下去,辨别前面的情形。此时见有两条黑影同时向一片芦苇中扑去,更发现他们全是用刀往下剁,可是这两个人刀剁下去全在怪叫着:“怎么活见鬼,分明是向里逃来,怎会不见?不能叫他走了,搜!”
这个玉姑,单剑退匪,巧救牛黑子,闯龙潭,入虎穴,力保范骥群,不致使此义勇有为之小场主毁灭于女匪祝月红之手。
相关热词搜索:铁马庄
下一章:第四十一回 后三台玉姑闯险
上一章:第三十九回 墓地恶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