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书库 郑证因 铁马庄 正文

第三十一回 抚孤授艺
2025-06-0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铁马庄自从庄主范星五在九曲龙蟠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后,牺牲了一身,总算是把这一带的著名匪棍黑虎星屠金榜和镇守龙门镇镇标安世勋这种恶势力完全肃清,造福一方。铁马庄一般农民和兴安岭采伐木材的弟兄们,全能够各安生业。范星五的灵柩在铁马庄外安葬之后,立起一座很好的坟墓来,九曲龙蟠谷铁鹰崖下,也立了一座碑,纪念范星五这种义举。范星五虽说是一个终南派的武师,可是不过一介平民,他能够为一般乡里苦弟兄们舍死奋斗到底,虽死犹荣,这一带对于他这件事,称道不衰,尤其是叫大家不会忘了的。那位山左武师秦邦彦,因为为师弟的事奔走营救,终于是叫他在铁鹰崖送了命,自己认为是一生遗憾。更因为铁马庄是范星五惨淡经营起来的农庄,好多年的心血,和一般苦弟兄们的血汗,好容易有点成就,他本人身遭惨死,遗留下寡母孤儿。秦邦彦若是把他接着回转山东原籍,自己家中还有些田产,他母子的生活倒没有什么顾虑。不过铁马庄的农民全不容韩氏离开铁马庄,大家全认为庄主范星五是为的合庄男女老少生死安危舍身而死,他遗留下的妻子,无论如何,这个铁马庄也能供养他家中的用度,这件事搁在合庄大家的身上,是轻而易举。

  并且老武师秦邦彦也有这种打算,他也想着师弟一番苦心,建立起铁马庄来,不过是稍有成就,还提不到富庶,凡是在铁马庄从事操作的人,全能有碗饭吃。骥群已经九岁了,自己只要卖命能够多活几年,要尽自己的力量,一面把铁马庄发展起来,一面教诲骥群,将来叫他能够继承父志,凡是山左一带流落到关外的人,只要投到铁马庄,叫他们全能安居乐业。沿着兴安岭下,荒地是很多,这要是把力量集合起来,慢慢地发展,将来不难有极大的成就,所以武师秦邦彦决意地留在铁马庄不走了。

  白猿叟裴冲、义勇镖局镖头宋德辉他们是不能长久留在这里,所以他们全回转关内。所有铁马庄一般父老们,暗中全议定,这种垦荒,开辟农庄,绝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有一个领导的人。范庄主已然去世,庄中这般年岁大一些的人,自认全没有这种力量,听到老武师秦邦彦不肯走了,合庄的人欢欣鼓舞,公举武师秦邦彦无论如何也得勉为其难地代替范星五掌管铁马庄,这件事是义不容辞。当初范星五就抱定了为故乡一般流落关外的苦朋友们尽力,他掌管铁马庄时,所定的庄规和一切管理的方法,没有一个不服的。秦邦彦虽则来的日子不久,但是见他志诚持重,更是饱历风霜的人物,铁马庄父老弟兄一致推戴,秦邦彦也只好答应了。他就住在这个铁马庄的乡公所,离着弟妹韩氏的家中又近,范星五家中那个老伙计范福,更是山东原籍本族的弟兄,这样一来,韩氏、骥群全得到极好的照顾。

  秦邦彦本是一个有才干的人,他如今下了决心,要把这个铁马庄办理得有成效。所以自从接管庄主职权之后,昼夜地策划,应兴应革的事情,只几个月的工夫,这铁马庄已经换了一番气象。这次更得到龙江将军恩准铁马庄免交田赋钱粮,现在这一整理起来,一天比一天的兴旺。事情传扬开,凡是山东一带,就是在关外别的地方有工作,可也辗转地全投奔了来,短短半年的工夫,铁马庄又聚集了二百余户。老武师秦邦彦对于庄中的事,真是尽心尽力,昼夜不歇。并且因为铁马庄是从垦荒立起来的农庄,除去几个在家乡念过几年书的,识字的人太少了。

  骥群这是秦邦彦最注意的人,这个孤儿,自己不把他成就个人才出来,对不起去世的师弟范星五。可是铁马庄事情是很多,每天哪有闲工夫?不过忙里偷闲,好在每天只要太阳一落,除了照顾着一般护庄的壮丁,叫他们巡查铁马庄四周,旁的事就没有了。本来这全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生活,所以范星五跟韩氏一商议,定规好了,农庄中吃饭也早,生活个别的俭朴,所以全是带着太阳吃过晚饭,家家户户全是早早入睡,为的鸡鸣即起,好去操作。秦邦彦要利用这个时间,来教范骥群读书识字,不过秦邦彦可没把再叫骥群练武的事告诉韩氏。

  韩氏也因为骥群这孩子很聪明,他秦师伯这么重于同堂学艺之情,自己连家乡全不肯去,留在铁马庄,也盼着骥群能够有成就,也算不负他秦师伯一片苦心。所以向秦邦彦殷殷致谢,很高兴的,每天太阳一落,就叫范福把骥群送到乡公所,二更一过,秦邦彦是自己把骥群送回来。这一来,秦邦彦给自己找了麻烦。

  虽说是铁马庄全是一般逃荒的弟兄,完全是以血汗来谋衣食的人,他们何尝不知道念书识字有用?不过各人全是生长贫寒之家,终年地为衣食奔走,哪还有力量来作这种打算?现在在铁马庄立住了脚,田地开垦得一天比一天多,铁马庄的收入也是日见富庶。庄中是立有公约,除去私人一家衣食之外,赶上丰收和木材卖得有盈余,可全要交到乡公所,为的发展铁马庄。不过将来不论哪一家打算回山东故里时,只要这里不受灾荒的危害,哪一家回转山东也能有饭吃。这样有家有子女的,也希望着成全他们子弟。不过这种事,他们也是不肯轻易出口,因为现在的秦庄主,他已经很辛苦了,但是这种羡慕,这种希望,无形中口头中常常地讲着,渐渐地听到秦邦彦耳中。

  他遂把铁马庄几个主事的人找到乡公所,向他们说道:“我们立这个农庄,完全是苦熬苦修,所以多一文钱不能浪费,因为弟兄们终年辛苦,所获得的实非易事。庄中的儿童们也很多了,本可以请一位老先生来成全他们,但是为庄中多加了一份挑费,不是现在应该办的事。我秦邦彦是个练武的人,虽然念了些年书,但是我这种火性实比不了人家那种饱读诗书的教学先生。但是我每晚间,必要教骥群两个时辰。这样办,年岁太小的,不必叫他们来,捡那聪明伶俐,七岁以上的孩子,打发他们到乡公所跟我念些个浅俗的书,识几个眼前字,这也费不了什么。”这一来,乡公所每到晚间,十几个七八岁和十一二岁的儿童,全在这里念起书来。

  秦邦彦他对于这群孩子默自体察他们的性情,因为自己怀着一种心念。可是在这种地方,办这种公益事,虽则是尽心尽力,可也得体察着情形,不能叫合庄的人看了同对谁有偏有厚来。当日龙蟠谷黑虎星屠金榜曾把铁马庄的弟兄掳劫去数十名,内中那个杨茂林被打伤很重。赶到从龙蟠谷后矿把他们救出来,虽则也曾赶紧地给他治疗,无奈伤得太重了,筋骨全有了毛病。他虽则没送了命,转过年来,终于右腿落了残废,已经瘸了,他本身不能再下地操作,走路时,全得架着拐。对于他一家衣食,铁马庄乡公所是责无旁贷。

  可是他有子有女,秦邦彦待的日子一多,已经注意到他这一家人,自己就打算对于这种为铁马庄的事落到终身残废的,总得优厚地抚恤。不过铁马庄经过这场事,短时期内是没有多大力量。秦邦彦已然看见过杨茂林这一儿一女,虽则是乡下人,这两个孩子倒还伶俐可爱。可是庄中别的人家孩子还很多,在教授骥群读书时,若单独把他这两个孩子叫来,恐怕落了别人的话说,所以事情隐在心头,要找机会。这次秦邦彦把口风一放出来,这种事不用秦邦彦示意了,杨茂林他暗中已经找了在乡公所办事的年长伯叔们,向他们请求,个人已经残废,没有指望了,自己这两个孩子,秦庄主若是能够成全他们,他是感恩不尽。这点事没有什么难办,挑选出来这十几个孩子,内中就有杨茂林的子女了。

  他这男孩名叫守谦,女孩子名叫玉姑,这种名字是从山东人的习惯,可是平时全管她叫玉姑娘。秦邦彦在教他们念书识字之下,数月之后,自己捡了几个有出息、骨格好的,全叫他们下起武术中基本功夫来。在这种练习初步的功夫,是极苦极难的事。不过,秦邦彦对于这个侄儿骥群,不管他受得了受不了,愿意不愿意,非常的严厉,叫骥群站架子,是少一刻也不成。骥群回去也是跟娘说:“师伯叫我站架子,站得腿太疼了!”不过,韩氏对于这种事可无法阻拦,知道他们师兄弟全是有名的人物。自己对于丈夫落到那么惨死,关于练武的事是灰心了,但是骥群交到秦师兄手中,完全得仗着他一手成全他,自己哪能落那种溺爱不明。所以背地里只有哄着骥群:“不要惹师伯生气,多练些日子就不会疼了,你爹爹当初也是一样从这种苦处练出来的……”

  不过,秦邦彦对于其他的孩子,就要看各人的福分如何,绝不勉强了。哪一个不愿意练,秦邦彦绝不再教他,可是照样好好地教他念书识字。杨茂林的这一双小儿女,他们也是一样,嫌这种站架子不好受,回了家胳膊腿全疼,因为秦庄主并不勉强,只要自己不愿意练说一声就成了。守谦、玉姑回家也是告诉爹娘:“是不是可以跟庄主说,只随他念书识字。”

  杨茂林赶紧把两个孩子搂在怀中,流着泪道:“你们看爹爹这条腿算废了,我带着你祖父、祖母从家乡逃荒出来,流落在关外。你祖父、祖母的年岁全大了,就指着我一人来养全家,我简直活活地要累死了。我只恨我从小时没得到过这种机会,练成一个铁打的汉子,如今腿已经残废了,现在只有指望你们姐弟二人随着庄主在铁马庄将来能够发展起来。可是一个种庄稼地的人,没有多大指望。现在居然遇到这种机会,这是不负苦心人,我们找全找不到。秦庄主是一位名武师,想跟他学本领是谈何容易?现在他居然情愿自动地教你们识字练武,这是多好的机会?好孩子,要咬着牙吃些苦,现在咱家中全有饱饭吃,没听说练武会把人练死的,尤其是你们年岁小,不懂得什么。爹爹没练过,可听说过,练功夫最难得的是年岁,你们从这点年岁,遇到这种名师,只怕他不肯教你们,他只要肯教你们,必是看出你们是可成功的材料。你们年岁虽小,总也看得出,这个秦庄主比起咱们故去的范庄主尤其好,他一下手的情形,任何人也要看得岀来,全是作长久的打算。铁马庄不出五年,比现在要发达到十倍。你们能够随在他身边,好好地跟他学,不要叫老人家生气,将来你们就是这铁马庄建庄立业的人。不要贪玩,不要怕吃苦,时时想到爹爹是个废人了,你们更应该好好地学,好好地练。不听我的话,这个残废爹爹也就不想活下去了。”

  守谦、玉姑听爹爹这么说着,姐弟二人全是两眼望着爹爹,点头答应着。尤其是玉姑这个孩子聪明,她向杨茂林道:“爹爹你放心,我们只向你这么说一回,绝不在你面前再说这个话了,好好学,好好练。听秦庄主说,不止于铁马庄立农庄开林场,还要立牧场,养马群,叫铁马变成活马。我和弟弟好好地练功夫,身体健壮,有了本事,还可以替庄主去管牧场,有快马骑,那是多高兴呢。”杨茂林这才喜欢了,自己对于一双儿女,希望无穷。这两个孩子真能体贴爹爹的心,竟随着秦邦彦念着习武。此时随着秦邦彦练武的,共有四个孩子了,一个是骥群,和杨家的一双儿女,另外的一个就是管领兴安岭林场的把头卢忠的儿子,名叫虎儿。

  这个孩子天生的骨格健强,年岁虽小,入乡公所不过八岁,可是他身体长得高,看着好像十几岁的孩子。真是名副其实的虎头虎脑,黑紫的皮肤,筋骨皮肉,从外表上看着,就那么坚实,从刚一会走,就在山坡上跑上跑下。他们是因为管领着林场,卢忠又是头目人,他们就住在兴安岭的山边。这个孩子从一会走,就跑山道,所以个别的健壮。这个卢忠他倒不是想叫孩子念多少书,他是一个卖苦力气的人,只希望着儿子也能像自己那么健壮。尤其这个孩子太顽皮,采伐树木是个极危险的事,他年岁又小,卢忠哪能时时照顾他,不管别的事?不知什么时候钻进林场去。这个孩子有些天不怕地不怕,有好几次,他藏在山石的后面,险些被拉倒的树砸死,弄得卢忠哭不得笑不得,打他一顿是白打,不怕,抹着眼泪又跑开,还是满处乱钻乱跳。所以卢忠听到这位秦武师在乡公所教起学来,更能传授孩子们武功,他遂亲自请求,无论如何也把这个孩子收在乡公所。

  好在一个铁马庄中,差不多全像亲弟兄一般,平时庄主的教条,就是叫这些苦朋友们互爱互助。卢忠把他这个顽皮孩子托付在他一个本家的弟兄卢义的家中,替他照管着,因为他妻室已死。秦邦彦也是爱这个孩子,他的骨格好,虽则过分顽皮,但是这种孩子,你只要教导得法,只要把他领顺了路,将来能有极大的成就,那是可以期待的。这个孩子也是天性所近,他对于念书识字,不十分欢喜。不过秦邦彦也因为他爹爹是一个极有血性的汉子,自己也愿意成全这个孩子,一两个月后,把这个孩子已经摆制得服服帖帖,说什么听什么了,从此,秦邦彦就算在这四个孩子身上下了功夫。

  一年之后,孩子们扎住了初步的根基。老武师也高兴,因为太极门是愿意昌大门户,多成全有用的人才,可是在河南陈家沟子是没经掌门人许可是不许随意收女弟子的,那是极严厉的信条,不许错。秦邦彦是太极门嫡系传人,他哪敢乱门规?不过他另有办法,何况他的打算还不只这四个孩子,他对于杨茂林这个女儿玉姑,他绝不传给她终南派的武术,老武师秦邦彦四十余年的武功,走遍了各省,旁搜博采,他所得的不止于是本门的功夫了,更兼所会武林中名手很多,很得些别的门户武功的诀要。所以他对于这个玉姑个别传授,个别教练,成就出来她所使用的不是嫡系所传的拳术剑术,就不会受到本门掌门人的责难了。

相关热词搜索:铁马庄

下一章:第三十二回 建场建庄

上一章:第三十回 生荣死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