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人面蜘蛛
2025-09-07 作者:羽青 来源:羽青作品集 点击:
夕阳西下,薄暮余辉!
寒鸦阵阵残鸣,划空而过。
放目四眺,无论远山近木,都呈现出一片凋衰枯黄之色。
这是已入深秋的景象。
处身此境,定会触景生感,而生凄凉之情。
蓦地,一阵不疾不徐,很有节奏的嗒嗒马蹄声,划破这静寂的长空。
奇怪!在这荒凉而四无人烟的群山丛中,况且又是天色将暗之际,什么人有这种闲情逸致,放马邀游?
就在这眨眼之间,蹄声已由远而近……
一匹体躯矮小毛呈金黄,但却神骏异常的小黄马,沿着蜿蜒的山势,缓缓驰来。
马上乘座着一位,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女。
只见她秀发蓬松,一身酱紫色的劲装,已落上一层薄薄的灰尘,脸上则更是风尘满面,但掩饰不住她那国色天香、秀美绝伦的绝世姿容。
从种种迹像显示出她已赶了不少路程。
令人怀疑不解的是,她好像怀有无限伤心之事。
因为,她自现身至此,两条黛眉始终紧紧锁在一起,娇靥上更流露出深深的忧伤之色,两颊泪痕宛然如新,想是适才还哭泣过。
她端坐鞍头,任马驰骋,而娇躯却不摇不晃,稳如泰山,这!又显示出她的内功已有相当造诣。
此时,她那双大而明亮的睛眸,始终凝视不动,她分明是已陷入沉思而浑然忘我,一声唏呖的马嘶,才将她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螓首微扬,眨目四视,四周的景象,使她感到有点惊奇!暗忖道:“这是什么地方?”但见四周,峻岭重叠,林木丛集,她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坐骑带进了群山环抱中。
蜿蜒的山势到此而止,一座高可插云的峻峰阻住了她的去路,再往前走已是无路可循。后退,已记不清来时的方向。
她身处此境,心里不由暗暗焦急,腹内亦感到饥渴交加,要知道她从昨夜至今,可以说是滴水未沾,粒米未进,这种情形就是铁打金铸,也会受不了,更何况她是一个人,又是一个童心未泯,仅有十六七岁的女孩子!还算她内功深厚,否则,恐怕早就受不了了。
就在她微微怔神之际,天色已完全黑暗下来,夜幕笼罩了整个大地。
夜风渐渐加厉,发出呼呼的吼声,吹在身上,令她连连打了几个寒战。
在山风呼号中,不时传来一两声,闻后令人悚然不安的兽鸣。替这荒凉的群山丛中,更添上一份恐怖气氛。
少女在这种进退维艰饥渴交加之境,芳心深处不由感到彷徨无依,暗暗思忖道:“要是华哥哥来了该多好,他一定会替我找吃的,找水喝……”
她忖思至此,猛然发觉自己的想法不对,不禁呸的一声,自责道:“没出息的东西,他害的你还不够吗?还好意思去想他,发誓,今生今世绝不再见他、想他……”
她虽然在深深自责,可是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张淳厚,而略带憨气的脸,正向她蹙眉凝视着。
她怕看到这张刻骨难忘的脸庞,遂赶紧闭起双目。
然而,她不紧闭双目还好,这一闭上眼帘,那张她怕看到的脸庞,不但更清晰更鲜明,甚而生生地浮现在她的眼前。
她的心绪在极端矛盾痛苦之下,神智已略显昏迷,她胸中那股强行压制的热情,如脱缰之驹,奔腾而出,嘴不由自主地轻叫一声“华哥哥!”遂扑伏马背泣不成声。
原来,这名少女就是萍姑娘。她因何至此呢?
追溯前章,当她发现老侠智禅子神色不对是为着华哥哥时,她那芳心深处,不由替剑华担了无限心事,她怕老侠在盛怒之余,对华哥哥责以重罚,关心剑华之情胜于一切,竟摒除一切顾虑,偷偷潜入邻房。
她之本意是想窃听华哥哥犯错之因,必要时她将挺身而出,愿以身代过,她之用心实为良苦。
然而,老侠智禅子并未深责剑华,只沉声告诫剑华,此后要秉承他的意志,不得轻启杀机,将师门的清誉毁之一旦。
她竖耳倾听之下,才将一颗跳动加剧高高提起的心,缓缓放了下来,并轻轻吁了一口气,正准备离去之际。
老侠智禅子竟于此时,追问剑华此行的一切详情。
她心里一动,暗忖:“既来则安,听听华哥哥究竟干了些什么,一直耽搁到今天才回来……”
孰料,她不听还好,她这一听之下,才知自己的美梦成空,顿感天旋地转,心如刀割,一阵冷汗沁出如雨。
她恍恍惚惚中,走回了下榻的客栈。
此刻,她只感前途茫茫,天下之大何处堪容此身……两行热泪沿着腮颊缓缓淌流而下。
她独坐客室,沉思了足有数盏热茶之久,才见她无限凄伤地自语道:“从何处来!还是回到何处去!”
原来她在反复筹思之下,认为断魂谷才是她应去的地方,并暗暗决定,此去将老死终生,有生之日不再做出谷的打算。
她之心念已决,遂不再多加考虑,将随身携带的东西打成一个小包,背在身后走向马厩,将那匹小黄马牵了出来,毅然踏上远行的征途。
一路上她因为心神不属,神智恍惚,胸中脑际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再者她对返回断魂谷的途程,毫不谙熟,只知在西边,所以就一个劲地往西走。
至于所走的路线及方向对不对,她对此已不再重视,认为只要离开成都不再看到那个令自己又爱又恨的华哥哥就行了。
故而一路上,她都是伏首沉思任马驰骋而不加管束,迷迷糊糊地走进这块绝地。
一声“唏呖!”的马嘶,才使她从沉思中苏醒过来。
眼前的绝境和饥饿的痛苦,又使她自悲而痛泣起来。
也不知道经过了多久的时间,她才再度被一声“唏呖……”的马嘶,给唤醒过来。
当她坐直娇躯玉手轻揉双眸之际,那匹小黄马又发出一声异乎寻常的厉鸣,同时,她突然感到,小黄马的鬃毛根根倒竖,一对金光闪烁的圆睛,向后怒视不瞬,嘴里频频发出低沉的厉嘶!
她见状心里大吃一惊,因为,她从老侠智禅子和剑华处,得知这匹小黄马,别看它体躯短小,却是一匹举世罕见而具灵性的龙驹,其不但神速异常,并且力能降虎,普通的野兽根本不放在它眼里。
现在它这种神态,分明是有所发现,否则,断不会如此。
就在她微忖之际,身后的密林中,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野兽哀鸣声!接着她就看到,身侧一两丈左右处,一条条长大兽影,挟着哀哀的厉鸣,犹如丧家之犬,向前飞驰而去。
天空浓云密布,星月无光,四周漆黑一片,她只模模糊糊地看到一点影子,而分辨不出是一些什么样的野兽。
但她可以断定,身后密林中,一定出现了一种极为凶恶之物,否则,群兽不会望风而逃。
她身处此境真有点惶恐不安,进退维谷。
小黄马好像看出了女主人的心意,张口发出一声低而沉的嘶鸣!接着四蹄齐扬,一跃数丈,蹑着群兽的身后,直奔对面的高峰飞驰过去。
此时萍姑娘只感小黄马那种快速,是她平生所仅见,真好像在飞一样,只觉得耳畔风声呼呼,两侧看不甚清的景物向后飞倒过去,风劲而冷,欲透胸而过,她遂赶忙将娇躯爬伏在马背上,心里则暗暗想道:“随它去吧!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她思忖未已,只听身后传来一声凄厉刺耳,闻后令人生寒的嗥叫声。
凭她的经验判断,此声嗥叫,尚远在十数里以外,她这才略略放心,认为身后的凶物再快,于短时间内,亦不会赶上来。
小黄马却于此时,又发出一声低沉的怒鸣!速度较前更快,好像是尽力施为。
她心里微感诧异,不知小黄马因何又突然将脚程加快……
她对小黄马的举动甚感费解。
然而,她这个猜疑,很快地就找到了解答,同时,更将她骇出一身冷汗。
因为,就在这眨眼之间,凄厉的嗥叫声,再度传来,并且较第一声近三分之一不止,这种迅快的程度,如何不使萍姑娘骇惧万分。
“嗥!”“嗥!”一声!又一声!相继传来,并且一声比一声近。
她默默计算,为时不足半盏热茶之久,那刺耳难闻的嗥叫声,已离着她不足一二里之遥。
她只顾竖耳静听,和凝神计算凶物离此的距离,根本无暇再注意其他的事情。
倏感,正在疾奔飞驰中的小黄马,突然顿住驰势,四蹄在当地趔趄不进,而嘴里则频频发出急厉而低沉的嘶鸣!
她见状心里一怵一震,知道灵驹又有所发现,说不定前面又遇上极大的凶险,否则,灵驹断不会露出如此怯惊的神态。
她怀着震颤而悚惧的心神,凝聚目光向前凝视过去。
只见一条狭长而曲折回环的涧谷,横在眼前,刚才从她身侧奔驰而过的群兽,现在都齐集在涧谷的入口处,为数不下数百头。
因为天色太暗,她看不甚清,只约略看出一条条长大的黑影,在涧谷的入口徘徊不前,咻咻……之声,不绝于耳。
令她感到更惊奇的是,群兽只在涧谷的入口处,徘徊不去,而没有一头敢过入口进入涧中。
她微忖之下瞬即恍然而悟,同时,机伶伶打了个寒颤,暗道:“照情势推断,谷中一定潜踞着一种令群兽恐惧的恶物……”
她的目光在忖念中向涧中搜视过去,然而她除了隐约看到林立的怪石,及一丛丛的矮木外,并未看出任何异状。
但是她深信坐骑的嘶鸣,及群兽齐集趔趄不前的反常情形,是有因而发绝非偶然。
这时那“嗥!”的厉叫声,已较前更为接近,乍听就好像发自身侧。
群兽闻声,竟发出一阵骚动,其中一小部分,好似怕极了,竟不顾一切地窜入涧谷,顺着曲折之势,向前飞跑而去。
而大部分则继续徘徊在涧谷的入口处。
从群兽进留的情形,可以看出涧谷中的凶险尤胜过涧外,否则!群兽不会伫立待毙,怕不早已顺着涧谷亡命飞逃而去。
眼前的情势,使得萍姑娘越发惴惴不安,而胆颤心惊,一股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凄然自语道:“前进有险,后退无路,想不到我傅忆萍,竟命舛如此……”
自语未已,双眸之内已是泪光浮动,摇摇欲坠。
前文已经表过,黄马已是一匹通灵的神驹,它虽然不谙人语,但从它那左顾右盼的神色中,可以看出,它亦正在筹谋脱身之策。
就在萍姑娘的自语声甫落之际,它又发出一声低沉的嘶鸣,接着四蹄齐扬,直奔左侧的陡峭山壁飞扑过去。
黄马刚将身躯飞跃离地,那嗥叫声,已临近这一人一马的顶空。
萍姑娘闻声色变,秀目流转,循声望去。
只见一条数尺高矮的黑影,挟着逼体生痛的劲风,凌空向她飞扑而下。
在这危之一发的情形下,萍姑娘的心情反倒平静下来,双目一眨不眨地盯视着那条黑影,暗中力贯右臂,透达碧玉杖身,一式“吉光抖羽”,脱手而出。
但见一片耀眼生辉的,碧绿寒星,迎着那条凌空下扑的黑影飞击过去。
萍姑娘这式“吉光抖羽”,不但用得精妙绝伦,并且是全力施为,所以,真力透过杖身发出嘶嘶之声。
那条黑影如不见机躲避的话,轻重之伤是再所难免。
然而,天下事情,往往出人意料之外。
那条黑影就在萍姑娘玉杖出手的刹那间,猛然顿住下扑之势,腰腿微微伸弹之下,竟向上飞升数丈左右,然后才慢慢落回地面。
萍姑娘的一式“吉光抖羽”完全落空,她举起双目向那条黑影,盯视过去,目光到处,心里不由惊奇万分,暗道:
“真想不到,眼前这个看来毫不起眼的东西,竟有震慑群兽之威……”
原来适才凌空下扑的那条黑影,竟是一头高不足尺,周身黑毛茸茸,长发散披的怪物。
这头怪物也真奇怪,好像认识萍姑娘。
因为,萍姑娘向它望来时,它竟报以吼吼的嘻笑,双爪亦在地上蹦上蹦下,将其心中的愉悦之情,表露无遗。
萍姑娘就越发感到惊奇,她虽然看出这头怪物对自己已无恶意,但她并未稍懈戒意,仍旧暗中蓄势待发。
那头怪物又对萍姑娘欢啸几声,双膝微弯,身躯就借着这微弯之势,竟凌空拔起十余丈高下,飞落在群兽当中,长臂轻伸,已抓起两头有一二百斤重的狼孤之类,飞登林巅如履平原一般,呼啸而去。
萍姑娘望着那头怪物逸去的方向,心里是惊异万分,她不认识眼前这头怪物,同时,怪物对她的友善神态,更使她百思不解。
不过,她知道其中定有原因。
怪物虽然离去,而齐集在涧谷入口处的群兽,却无散去的迹象,依然逼留不去。
夜已深了!风声加厉。
灰暗的云层,低低的垂罩下来,令人顿生窒息之感,这种情景是大雨将来之先兆。
萍姑娘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紧张的心情已渐渐松驰而平静下来。
然而,饥渴之情却于此时接踵而至,腹内不时发出阵阵雷鸣,喉干舌焦有刻不容缓之势。
她紧蹙着双眉,目光不停地在四周瞬视着,企图能发现一两株野生的果树,那样也好暂时压抑一下难以忍受的饥渴之苦。
可是!她失望了。
四周漆黑一片,以她那种深厚的内功,数丈以外就看不清楚,只模模糊糊地看到一幢幢高大的树影,根本无法分辨出哪一棵是果树,哪一棵不是果树。
同时,当前的情景,又不容许她挨株审视,怕的是万一遇上凶猛的野兽,那时就危险了。
眨眼之间,她感到饥渴之情,越来越厉害,现在不仅是口干舌焦,而且是五内如焚,口舌喷火,周身都感到异样难受,暗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冒险一试,挨株审视,也许上苍见怜,让我找到一株果树,也说不定……”
她心念未已,夜风突然飘送过来一股沁人肺腑的幽香,这股清香进入腑内,使她顿时感到一阵说不出的舒畅。
令她难以忍耐的饥渴之情,为之锐减,她不由自主的,用力抽动了一下鼻子,可惜那股清香犹如昙花一现,瞬即随风飘逝,她仅仅嗅到一丝尚未散尽的余香。
她心里一动,暗道:“这股清香可真有点古怪,其味纯而不邪,难道此地生有奇珍异果……”
她忖思至此,精神为之一振,暗暗决定,循着清香飘送过来的方向,慢慢找寻过去,也许……
她思绪未已,黄马突然发出一声嘶鸣!然后四蹄划动,向前飞驰而去。
她先是一惊,接着心里大喜若狂。
因为,黄马所驰奔的方向,正是飘来那股清香的方向。
此时,她心里那种喜悦之情,非言语所能形容,气馁、忧伤顿时为之一扫而空,紧紧伏在黄马背上,任其狂驰飞奔,而心里则无丝毫恐惧之感。
因为,她对黄马的灵异,已是深信不疑。
月黑风高,她伏在马背上,由于好奇心所致,不时侧目环视,但因视线受阻,远不及一丈,目光到处只看到一棵棵高大的树影向后飞倒过去,除此而外,任什么也看不清。
于是,她索性不再侧视,双目紧紧闭起,而将自己浸沉在憧憬和遐思中。
黄马驰骋在黑暗而又险峻百出的峰岭间,如履平原,嘴里不时发出一声声低沉的嘶鸣!
像这样足有盏茶之久,萍姑娘心里正感奇怪,暗忖:“怎么这半天,再没嗅到一点暗香的气味,难道……”
蓦地,那股幽香再度随风飘送过来,并且是络绎不断。
萍姑娘连嗅几次,使她感到这股幽香就好像从左近散发过来,双目陡启,下意识地向四周打量过去。
萍姑娘见状心里一怔,暗道:“此峰峻峭仞直,分明无路可攀,黄马因何向此峰飞驰过去呢?”
就在她神情微愕之际,黄马已驰到峰脚,沿着一条迂回而倾斜的陡坡,向下飞跃过去。
她见状这才恍然而悟,暗道:“看似无路却有路……”
但是她穷极目光,也看不清楚陡坡下的情景,只看到一条模模糊糊的深涧,涧底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至此她心里就更雀跃万分,同时,那股沁人肺腑的幽香,较前更浓更烈,嗅入腹内,只感神清气爽,周身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
她微闭着双目,强抑着因欣慰过度而跳动加剧的心房,默默地祷念着……
语声低微,无法听清她祷念的字句。
此刻,黄马突然顿止飞驰之势,并引吭发出一声欢鸣,鸣声洪亮而悠长,弥漫在涧谷的顶空,历久不散,回声四播,林木涧壁都为之震撼。
这声欢鸣,将萍姑娘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双目大睁,向黄马注视过去。
此刻,黄马亦正回首向她看着,二对圆睛之内,金光四射,在这漆暗如墨的深涧里,更显得精光锐利。
四目相接,萍姑娘只感黄马目光之内,充满了无尽的喜慰之意。
黄马又发出一声低沉的欢啸,慢步向前缓缓踱去。
萍姑娘移动目光,向前凝视过去。
黄马所踱去的方向,却是这条深谷的尽端,看来已无路可通。
由于适才的经验,她亦不感到奇怪,认为黄马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因而发,绝不是她可以理解的……
那股沁人肺腑的幽香,越来越浓烈,整条涧谷都被幽香所弥漫,置身其中,使她顿感心旷神怡,灵台清明,心如明镜止水,涤尘不染。
黄马一步一步地向前慢踱过去,状极恭谨。
萍姑娘见状,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认为自己骤然之间,变的愚钝无知,远不如黄马。
她大睁着双目,向前凝视着,但见迎面的涧壁越来越近,寄生在岸壁上的矮松藤萝之类,已清晰可辨,默计相距不过数丈之遥。
她的目光仔细地在岸壁上搜视着,目的在找寻散发幽香之物。
然而,除看到一株株随风摇摆的矮松及飘曳不停的藤蔓外,别无所见,更看不出散发幽香的来源。
黄马慢步在涧底的碎石上,发出有节奏而清脆的嗒嗒蹄声,替这条宁静的如同死境的涧谷,带来一份生气。
蓦然,黄马又发出一声低鸣,接着顿止下来,一对金光闪烁的圆睛,向一座藤蔓半掩的石壁注视不瞬。
至此,萍姑娘才发现,藤蔓之后尚掩藏着一座山洞,若非黄马的神情有异,引起她的注意,否则,她断不会注意到藤蔓后面的石洞。
那股清郁的幽香,就是从石洞中散发出来。
她返身跃下马背,目光向那座石洞注视有顷,心里既喜且惧,而踌躇不前。
喜的是眼看着旷世奇缘即将来临。
惧的是,凡是这种举世罕见的奇珍异品,大都有毒蛇猛兽守伺在侧,择机而为。
她筹思良久,将牙一咬,暗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命中如注定有此奇缘,当无话可说,否则!因此涉险也是命该如此……”
忖毕,遂紧握玉杖,向洞中掩进。
黄马又发出一声低低的嘶鸣,一步一趋地跟在萍姑娘身后,向石洞中走进。
石洞因受藤蔓遮掩的原故,从外看来,洞口显得狭窄而矮小。
其实,石洞口的高下足足一丈有余,宽窄也有七八尺。
起先她还担心黄马体躯庞大,无法进入洞中,现在则可以放心了。
她用手中的玉杖,轻轻拨开垂掩在洞口的藤蔓,然后向里凝视过去。
而她暗中则蓄势以待,准备应付突来之变。
然而,洞中较洞外更是黑暗,她穷极目光也无办法视见洞中的情景。
她不禁紧蹙双眉,筹思有顷,暗道:“洞中黑暗异常,虚实不明,万一有恶兽潜踞,自己进去不是首当其冲……”此时,寅末癸初,距离天亮最多还有一两个时辰,我还不如坐等天亮,再进去也不为迟。”
她思忖至此,竟打消了入洞之念,目光瞋视,准备觅地而息。
蓦地,狂风骤起,空际的乌云,如万马奔腾般向四外飞驰过去。
刹那之间,风停云收,碧空如洗,大地顿时洒上一层皎洁而灿烂的银光,照耀的如同白昼。
双目四视,无论远山近木,都清晰可见。
萍姑娘见状,心里暗喜,以为这是天赐良机,又打消了觅地而息坐等天明的心念。
重新凝聚目光,向石洞里搜视过去。
只见这座石洞,四壁光滑如镜,约数丈长短,左侧有一处向里凹进,石洞的中央,有一二尺方圆碧莹清澈的潭水,中生一株无枝无叶,食指粗细黄褐色的异草,猛看就像一根已枯干甚久的木枝插在水中。
那股芳烈而清郁的幽香,就是从此异草上散发出来。
除此而外,空无一物,别无所见。
她怀着因狂喜而颤动的心房,小心而谨慎地,一步一步向那潭清水走了过去。
她离着那潭清水,只有四五步之遥时,心房颤动得较前更厉害,气息都有点发粗。
眼看着那株草,就要被她攫在手中时。
突然,洞壁凹进之处,传来一声低沉的幽叹,道:“亦缘,亦孽!面壁十年都未能脱解此劫……”
萍姑娘闻声,大吃一惊,万万也没有想到,洞中会有人,在敌友未明之前,她不敢大意,遂摆动玉杖,横于胸前,不求攻敌先求自保。
然而,她这些动作都是白废,只感到一股轻细的劲风,迎面飞来,接着即感到晕田穴一麻。
她暗叫一声,“不好!”好字出口,人已昏迷过去,而不省人事,娇躯猛然向前栽倒下去。
这时,向里凹进之处,突然飞出一条人影,双手轻轻托住萍姑娘的娇躯,然后发出一声轻叹,抱着萍姑娘又掠回凹进的洞壁里。
此人连来带去,费时不过眨眼之间,根本没看清此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
不过其苍老的叹声中,可以猜臆出,是一年老之人。
黄马对此好像视若无睹,四蹄一弯而倒卧下来,双目慢慢合起,看样子已进入梦乡……
昭光易逝,瞬眼之间,已是第二年的春天,距离萍姑娘失陷绝壁石洞,已经半载有余。
萍姑娘的不辞而别,使剑华跌入痛苦的深渊中,终日愁容满面,神情恍惚,心情没有一天是开朗的。
他本来就沉默寡言,现在则更甚,整天不说一句话,心里始终存着一个意念。
无论如何,也要将萍妹找回来。
在这期间如不是因了师命难违的话,他早就踏上寻觅萍姑娘之路。
双龙镖局自从被火焚毁后,半年来在凌聪吉加紧雇工建造,已逐渐恢复旧观,甚而较往昔更辉煌更宏伟。
这天距离落成之日,尚有两三天的工夫。
晨曦微薄中,剑华独自徘徊在即将落成的镖局大门外,蹙眉怔目仰望着云天,又想起了行踪不明;而又毫无江湖经验的萍妹妹,心里传来阵阵隐痛,嘴里喃喃叫着:“萍妹妹!萍妹妹……”
蓦地,一条纤巧的人影缓缓踱至剑华身后,见状,双目之内不由泪光浮动,未语先发出一声轻叹。双手在轻叹声中按在剑华的肩上,低声叫道:“华弟弟……”
剑华闻声一怔,接着徐徐转过身形,对来人苦笑一声,道:“朱姐姐,您早……”
原来,这后来之人即是朱淑敏。
她自服过千年雪莲子之后,在萍姑娘离去的当天晚上,就苏醒过来,又经过两三天的休息,内腑的伤势,已完全康复。
当她尽悉剑华西行及萍姑娘出走的详情之后,心里的那份凄苦之情,实不亚于剑华。
感到人海茫茫,无处是她的归宿。
她感激剑华为她不避一切艰难,远赴大雪山采觅灵药之恩,遂暗暗打定主意,决心委身图报。
不过在萍姑娘和竹筠未归来及找到之前,她不愿再给剑华增添丝毫痛苦。
所以,她一直未对剑华表露丝毫心迹,将此心意深藏不露,而等待良机。
唉!朱淑敏的用心,亦真够良苦。
这半年多来,对剑华可以说是尽到了一切心意,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有关剑华的一切,无不亲手而为,对剑华的一举一动,都缜密注意。
所以,剑华的行踪所至,她都悄悄跟随,就好像照顾小孩一样,生怕发生意外。
她每看到剑华那种忧伤的神情时,径寸芳心就会发出一阵阵隐痛。
她用双手轻按着剑华的双肩,娇面上勉强扬起一丝笑意,温柔而体贴地说道:“华弟弟!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吗?智禅子师伯的话,是不会错的,萍妹妹福相深厚,此去是有惊无险,而且一定会回来。
“再者,智禅子师伯,已征得傅大侠的同意,使萍妹妹和叶姑娘效娥英女皇共事一夫,如此,一切问题都可应刃而解。
“你还是将心放宽,不要再苦自己……”
剑华睨视朱淑敏一眼,然后无限沉痛地低语道:“朱姐姐,你不了解萍妹妹的个性,任性倔强,又毫无江湖经验,我既担心她的安危,又担心她在一气之下,而误入歧途。”
朱淑敏轻唉一声,道:“你想的太多了,据我的看法,这是绝不会发生的。”
剑华幽幽地说道:“但愿如此,那我就安心了,否则我将痛苦一生。”
这时,远远的天空中,突然传来墨儿的长鸣声。
鸣声甫落,墨儿已飞临在剑华的头顶上。
剑华怀着无限希冀的心情,向墨儿急急问道:“墨儿!此行如何!是否已发现萍姑娘和黄马的踪迹。”
墨儿将头来回一阵摆动,然后,又发出一声低鸣。
剑华见状,怅然若失,头又慢慢地低垂下来,嘴里喃喃自语道:“萍妹妹,究竟到哪里去了……”
剑华发现萍姑娘不辞而别时,他即立刻派遣墨儿出外寻觅。
然而,每一次总是失望而归。
剑华并不灰心,一次又一次地将墨儿派遣出去。
现在墨儿是昨天上午,奉剑华的指示出去一天一夜才回来。
结果,还是失望而归。
朱淑敏冷眼旁观,她知道剑华此刻的心情,在失望之余,一定倍加痛苦,遂一摆手命墨儿飞去休息,然后用手轻拉着剑华柔声说道:“华弟弟!我们还是进去吧!不要又让大家等我们吃早点……”
剑华木然无语,跟在朱淑敏的身侧,向里走进。
三天的工夫瞬眼而过,双龙镖局的重建已告竣工。
落成之日,凌聪吉广散请柬,大宴宾客,凡是稍具盛名的武林同道,均在约请之列。
此举,凌聪吉是聆遵老侠智禅子的指示,其中别具深意。
这天一早,剑华穿戴整齐,紧紧跟在凌聪吉的身侧,周旋于众宾客之间。
李少华与其他十余位镖师,亦是各有专责,散布在各处。
从表面看来,双龙镖局处处都呈现出一片喜气。
其实,外弛内张,随时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故。
正午,宾主开始入席,极尽言欢。
席间,凌聪吉除对众宾客殷殷致谢外,对焚烧双龙镖局一事,只字不提。
剑华默坐在凌聪吉的身侧,神色之间微微透露出一丝紧张之情,目光不眨地向众宾客扫视过去,如果不是仔细注意的话,根本无法看出他这种略异寻常的神情。
这一筵席足足吃了有一个多时辰,才告结束。
一部分贺客于席散后即行告辞离去。
这时,剑华的神情显得更加紧张,目光一直在众贺客中扫来扫去,对任何一个贺客都不放松。
然而,事情大出他意料之外,他所准备接待的一场暴风雨,不但未曾来临,甚而连一点端倪也没有,他心里不由疑虑丛生,暗忖道:“恩师一向料事如神,因何直到现在,不但未显示出丝毫迹象,甚而连一刺眼之人,都没看到,真使人费解。”
他虽心生疑虑,并未形诸于外,依然凝神戒备,对每一位宾客的一举一动,都严加注意,而防万一。
像这样一直到午后酉时将尽时,贺客才陆陆续续地相继辞去,只剩下一位与凌聪吉交情睦厚的挚友,尚未离去。
至此,剑华才松下一口气来,并暗忖道:“照眼前的情形看来,当再无意外发生……”
他思忖至此,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这时,他眼见宾客已陆续辞去,当不会再发生意外,遂向凌聪吉告辞,正准备返回卧室稍息之际。
蓦见一名叫李秀的镖伙,双手托着一方红漆描金的拜盒,匆匆走了进来,呈给凌聪吉,即准备转身离去。
剑华见状心里一动,暗道:“此时尚有人致送贺仪,其用意何在?”
他不动声色跟在李秀的身后,步出大厅,走至厅中诸人视线不及之处,遂将李秀唤住,轻声问道:“李秀,送礼之人现在哪里?”
李秀闻语,神情一怔,接着说道:“谷少爷,送礼之人将那方拜盒交与在下后,即行离去……”
剑华眉头一皱,继续问道:“此人长的什么样子,在此之前,你可曾认识他?”
李秀茫然地将头一摇,微思道:“此人约二十余岁,穿着华丽,仪表不俗,而步履之间异常稳健,像是一个身怀绝学,久走江湖之士……”
“他说什么没有?”剑华急急的追问一句。
李秀微思,一边轻轻摇头,一边说道:“没有……”
剑华的两条剑眉紧紧地皱在一起,对李秀一摆手并说道:“没事了,你去吧!”
李秀轻应一声:“是!”遂疾步向外走去。
剑华望着李秀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才慢步向自己的卧室走去。
一路行来,脑际一直在思索着适才那个问题,总感到事情有点蹊跷。
他在快要进入卧室时,心里一动,脸上登时露出紧张之情,暗道:“毛病定是出在那方描金拜盒中……”他忖思至此,越觉得自己所料不差,遂疾奔大厅而来。
凌聪吉从李秀手中,接过那方漆绘精致的拜盒时,心里也是一怔。
暗中一掂手中的拜盒,轻飘飘的似如无物,一时之间猜不透盒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当着宾客的面前,不好意思当时打开来,遂装出无所谓的样子,顺手放在一旁。
凌聪吉的惊愣神情,虽然一现即逝,但怎能瞒过当前的这位老江湖,如果交情泛泛,他看到也会当作没看到,不好意思加以追问。
而眼前的这位,却与凌聪吉有深厚的友情。
所以当凌聪吉顺手将那方拜盒放在一旁时,他即顺手拿起,双手掂着那方拜盒,目光注定凌聪吉有顷,庄容道:“聪吉!老哥哥有一言出口,对与不对,尚祈不要见怪……”
凌聪吉赶忙说道:“魏大哥,你我谊如手足,有话只管讲,小弟焉敢见怪大哥……”
原来这姓魏的客人名瑜,系四川巴县人,一身内外功力均有相当火候,尤其掌中一柄长剑,更是神鬼莫测,远在二十余年前,即已名满江湖,提起千剑断浪魏瑜来,可以说无人不知。
魏瑜与凌聪吉虽甚少往来,但二人的情谊却堪称莫逆。
凌聪吉语声甫落,魏瑜即左手抚髯右手持盒,将头微微一点,接着庄容而道:“老弟,今天我—进门,就看出你神色不对,外表强扮欢颜,而内里却满怀心事。
“本来我早就想询问你的,只是碍于宾客众多,我假若一时贸然出口,如你有难言之隐,岂不使你为难,所以我一直隐忍至今,才贸然启询。
“但不知老弟有什么为难之事,能否让老哥哥我略知一二?”
凌聪吉轻叹一声,接着慨然道:“不瞒老哥哥说,小弟我现在实处于危境……”稍顿,即将与铁掌结冤以及与剑华相逢等情,简略以告……述至双龙镖局遭焚时,又稍顿,才继道:“说来亦令人难以置信,事到如今,我还不清楚,夜焚双龙镖局是出于何人之手。
“因为当时我正身受重伤,不省人事,而等我伤势痊愈后,向师弟李少华启询此事。
“孰料,师弟李少华亦只知在事情发生的头一天,奉到老侠智禅子的指示,将全局上下人等,秘密撤离之策,而对个中详情亦不甚明了。
“我对此事曾思之再三,认为此事定系铁掌帮所为,并判定对方出动无数高手,志在一举成功。
“而老侠智禅子可能事先得悉内情,为了避免伤及无辜,才生出暂时撤离,以避其锋。
“事后,老侠智禅子始终未对我提起过,而我则更不便于启齿相询。
这次,双龙镖局之重建,以及大宴宾客,均出于老侠智禅子的授意,并命小弟吩咐合局上下,于落成之日要严加戒备以防万一。
“我深知贼子的手段,毒辣异常,万一动起手来,定会使诸位知朋故友身受连累,斯时,我将疚愧难安,故而忧忡于怀,不想被老哥哥看出了小弟的心事。”
凌聪吉的一番话,只把魏瑜听的神色数变,久久不发一语。
此刻,大厅中静默异常,如同死境一般。
足有盏茶之久,魏瑜才轻吁一声,道:“老弟,你的判断很对,不过依老侠智禅子那身功力,堪称当代第一高手,能与智老侠同日而语者,可以说绝无仅有。
“而智老侠对那夜火焚双龙镖局之事,尚且如此慎重,可见当时的来人,定非少能无名之辈。
“至于重建双龙镖局,及大肆铺张一节,我想其中定是另有用意,并且,智老侠已筹得妥善之策,否则依老侠的为人,定不会贸然而动。”稍顿,目光一扫手中的红漆拜盒,继对凌聪吉问道:“适才我见你接过拜盒之时,脸上的神色遽变,难道说此盒与火焚双龙镖局之事,有关连不成?”
凌聪吉凝眸遥视,未立既作答,沉思片刻才答道:“因事情太过突然,此次小弟广散请柬,大宴宾客,被约之人,大都与小弟有数面之识,而请柬又远在兼旬以前,就命人专程送达,又据小弟暗中审视,凡是被约的一般武林好友,大致均已来齐。
“试想,致送拜盒之人,定非小弟所约,因其既未亲身前来,而又借人之手将此盒送来,其用意安在,故而小弟就联想到对头身上,在盒中做了手脚,不想,小弟的心事,又被老哥哥看穿了。”
魏瑜将头一点,道:“你猜臆得不错,不过,我想小小的一方拜盒,能有多大的危险……”
魏瑜这一念之起,几将一生的盛名断送于此,更差一点将一条老命也给贴上。
他边说边用手将拜盒轻轻启开,目光向里注定,脸上的神情微微一怔,嘴里并发出一声惊噫!
原来拜盒中并无他物,只叠放着几张洁白的素柬。柬上写着八个鲜红欲滴的楷字:“黄道吉日,佳时良辰。”
红白相映,倍感刺目,今人顿生悚然之感。
就在魏瑜轻启拜盒之际,凌聪吉瞪大了双睛,注视不眨。
见状,而臆测不出这两句话的真正寓意。
魏瑜目光扫视一眼,遂轻抬右手,欲翻阅下去。
就在这时蓦感身侧传来衣袂飘风的飒飒风声,他心里不由一惊,正欲侧目回视,突又感到右手寸关被人紧紧扣住,登时血行阻滞,整条右臂为之运转失灵。
他心里既惊且骇,遂默运真力贯注右臂,意图挣脱被扣之手,同时,瞋目怒视过去。
只见紧扣自己右手寸关之人,竟是好友凌聪吉的师弟谷剑华。四目相接,剑华脸上立时露出一丝歉意,慌忙将手松开,对魏瑜赧然而语道:“小弟一进厅门,就看见素柬在阳光反映下,隐隐泛起一层淡淡的蓝光,照情形推断,柬上分明涂有剧毒,我怕魏英雄一时不察,而中了敌人的阴谋,故而贸然出手,尚祈魏英雄涵宥。”
原来剑华快要回返卧室时,突然灵机一动,认为拜盒来得太过突然,其中定有蹊跷,担心师兄一时不察,而身遭不测,所以才又匆匆返回大厅。
他一进大厅,刚好看到魏瑜将拜盒打开,一丝淡淡的蓝光从盒中的素柬上泛射出来,一闪而逝。
他已看出柬上涂有剧毒,正要出声示警之际,突见魏瑜竟欲伸手翻阅,心里一急,才晃身上前,一把扣住魏瑜的寸关,而使其解脱一场大的危难。
剑华简单的几句话,将两人听得神色为之遽变,其中,以魏瑜最甚,大睁双目注定剑华。
剑华赧然一笑,伸手取过魏瑜尚托在左掌中的拜盒,接着命下人取来一大碗酒及一双竹筷。
他手举竹筷,将那张书有“黄道吉日、佳时良辰”的素柬轻轻夹起。
下面又显出一张同样书有八个鲜红字迹的素柬,不过文句却与上一张不同:“上干天心,以仁为本。”
二人一眨不眨地的注视着剑华的动作,脸上的神色既惊奇又茫然。
剑华将第一张素柬轻轻放在桌子上,然后又将第二张轻轻夹起,下面又是一张,除了文句不同,而色调格式完全一样的素柬,上书:
“欲挽危厄,实践信诺。”
前面两张上所书的文句,两人看过之后,只感到无法臆测书柬之人的用意何在,而这第三张上的文句,却使两人顿生悚凛之感。
剑华脸上的神情,亦是微微一变,两条剑眉轩动了好几下,才静止下来,又举筷将第三张轻轻夹起。
当剑华刚将这第三张素柬夹离拜盒之际,二人的目光注视到最下面的一张时两人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轻微的惊叫,脸上的神色就变得更为悚凛交加。
其中,魏瑜低喊一声:“好险!”伸手在头上抹了一把冷汗。
原来这最后一张上,却写着十六个令人注目心惊的血红楷字:
“柬涂剧毒!
触之无救!
自焚新建!
灵丹为酬!”
这四张素柬,是出自一人手笔,而前三张均是无头无尾,只有这最后一张的右下角,画着一根拐杖,一只乌黑的手掌及一只栩栩如生的人面蜘蛛。
剑华将柬文默读一遍,鼻端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怒极的冷哼,举手又将这最后一张夹出拜盒。
盒底突然滚出两粒色作碧绿的丹丸,他对那两粒丹丸瞥视一眼,即伸手端起那碗酒来,淋浇在那几张素柬上。
酒一沾到柬上,立时发出一串“哧”!“哧!”之声,接着冒起一股浓密的白烟。
白烟消散,再看桌子上的那几张素柬,已尽成灰烬,连木桌都被烧焦了好几处。
由此可以看出柬上所涂之毒,是如何的厉害。
凌聪吉二人惊愣相视,而不发一语。
剑华手举着竹筷,慢慢转过身形,面对着大厅后窗沉声道:“这即所谓的上干天心,以仁为本?”
语声甫落,手中竹筷突然化成两道黄光,直奔后窗,疾飞过去。
只听“哧!哧!”两声,竹筷已破窗而出。
他随势一晃身形,正欲向后窗扑奔过去蓦闻身后传来极轻微的飒飒风声,他心里一惊,身形以进为退,斜着向左滑出一步。
而右手则听声辨位,反臂向后拍出一掌,以遏阻敌人的追击。
剑华这一连串动作也不过是一转瞬间,由此可以看出他功力之厚及反应之快。
而剑华的身后,此时却传来一阵阴森森的冷笑,冷笑声住,相继传来一冷冰冰的语声。
“想不到你这个傻头傻脑的东西,还真有两手,老夫三十余年来,未踏入江湖寸步,今再度出山,就拿你发个利市好了!也不枉此次之行……”
此时,剑华已转过身形,循声望去。
只见身后一丈左右处,立着一个霜发雪须,跣足长衫貌像阴鸷的老人。
闻语剑眉轩动,目射威棱,注定眼前的老人,未语先发出一声冷哼,缓缓而语道:“未必见得……”
老人一阵冷笑,接着伸手入怀,掏出一只乌黑发亮数寸粗细半尺来长的铁筒,然后冷冰冰地说道:“凭你也不配和老夫交手,如果你能够在老夫这只灵蛛毒吻下逃生,我就转身离去,暂时饶你不死……”
老人等语声甫落,突将手中铁筒用力一甩。
只听吱的一声,一只核桃大小的殷红之物,凌空飞出,直奔剑华扑噬过来。
剑华双掌贯力,正准备连环拍出之际,突见金蝮自胸前飞出,迎着那只无法辨识的殷红毒物飞扑过去。
金光红影,凌空相遇,互相纠缠在一起。
老人见状,脸色大变,怒叱一声:“小狗敢杀害老夫的人面灵蛛……”
左手在怒吼声中轻轻一弹,数缕银丝挟着强劲的破空之声,疾如风驰电闪般,直奔金蝮电射而去。
剑华见状,心里大吃一惊,他实在未料到,老人会突然对金蝮猛下毒手,欲救已迟。
就在这一瞬间,两声凄厉的“吱吱”惨叫声,相继传来。
剑华闻声,心神登时为之一颤,心底深处传来阵阵难言之痛。
要知道剑华天性淳厚,并禀承了乃师以慈悲为本的教诲,所以他的性格既善良而淳厚。
他自翠枫谷巧服金蝮以来,为时虽短,但他与金蝮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生出无比的感恩之心。
因为,金蝮对他曾经有过数度救命之恩,以他那种淳厚的天性,对金蝮还不感恩待报?
故而,当“吱!吱!”的惨叫声相继传来时,只把他惊骇得肝胆震颤,冷汗频流。
但见他双目陡启,两道充满了急怒和焦灼的精光,从中暴射而出,循声望去。
目光到处,才使他如释重负,轻轻吁了一口气,脸上的焦灼神色,亦渐渐平静下来。
原来金蝮所受的伤势,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严重和不堪设想。
仅被一根二寸余长细如毛发的针形暗器,穿透尾部钉在地上。
此刻,金蝮正仰首躬身用力挣扎,一对朱红圆睛望着剑华吱吱哀鸣不已。
金蝮的伤势虽说不重,但看在剑华眼里,已使他心里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痛惜和惨然之感。
只见他晃身上前,伸手将钉在金蝮身上的那根钉形暗器,两指捺住尾部,用力拔起。
一枚细如发丝的血箭,随势疾射而出。
剑华被这突然的变故,骇了一跳。
而金蝮却好像无甚感觉似未受伤一般,细长的身躯,在地上一阵蠕动,仰首发出一声欢鸣!
身形就在这欢鸣声中,又蹿进剑华的胸襟之内。
此时,剑华才真正地如释重负,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激动而愁急的心绪平复如初。
然而,此刻他心里却感到无比的惊奇,暗道:“这大半天怎么没听到老人的半点声息!莫非已……”
目光在思忖中,向前瞋视过去。
只见那名老人木然而立,满脸均是痛惜和急愤之情,一对寒光闪闪的精眸,一眨不眨地向地面凝注着。
剑华心里一动,顺着老人的目光向地面望去,目光所至,才使他恍然而悟,不由暗暗思忖道:“这真是害人未成,却害了自己……”
原来老人的目光凝注之处,却僵卧着一只只有核桃大小、形像狰狞、周身赤红的人面蜘蛛。
在其周身各处,杂乱无序地也钉着七八根针形暗器,而每一根都深深透体而过,并牢牢地钉在地上,看情形那只人面蜘蛛,因伤势过重,已死去多时。
那名老人圆睁着一对寒光闪灼的精眸,凝注着那只人面蜘蛛的尸体,从他脸上的神色可以看出,此时,他心里既悔恨又痛惜。
剑华望着老人,心里说不出是疚愧还是侥幸。总而言之,此时,他心里决无丝毫幸灾乐祸之意。
这时,老人倏地将目光移向剑华,厉声说道:“小狗,老夫数十年的心血,今日被你毁于一旦,此仇不共戴天,如不取尔命,难消老夫心头之恨……”
老人于语声甫落中,十指箕张,身形一晃,直奔剑华欺身而进。
双掌交挫而出,一上一下,十指指尖,挟着嘶嘶的破空之声。其势凌厉已极,一看就知老人是怒极出手。
剑华双眉轩动,神色生变,微思之下,屈膝躬腰,力贯双足,身形斜着向左滑出两步有余,然后沉声说道:“住手!”
老人似如未闻,嘴里发出一声愤怒的大笑,道:“小狗!哪里走,拿命来吧!”
如影附形,双掌招式不变,又朝剑华疾扑过来。
剑华见状,脸现怒意,剑眉轩动,双目之内精光暴射,盯注着老人的身形。等老人的双掌,离身侧仅有数寸之际。
才将右足向后微撤,身形借势绕至老人左侧,右掌中食二指骈拢如戟,直奔老人的曲池穴疾点而下。
老人神色微变,怒哼了一声,左臂猛地向下一沉,身形半转,右掌易抓为拍,直奔剑华左胸全力拍出。
剑华亦发出一声冷哼,右掌原式不动,左掌高提与胸齐,迎着老人的右掌缓缓推出。
剑华这缓推之势,看似无力,其实他已运足了十成真力。
老人见状,脸露狞笑,嘿的一声,开声吐气,右掌亦运足了十成真力,掌力加速而进。
双掌凌空相遇,只听砰的一声。
两人的身形,在这砰的一声中,各向后退了三四步,才将身形稳住。
剑华里一惊,暗道:“好深厚的功力!”
而老人的神情也是微微一变,接着鬓发怒张,沉声说道:“小狗!再接老夫一掌试试……”
双掌在语声中,高提过胸,遥奔剑华猛力推出。
寒鸦阵阵残鸣,划空而过。
放目四眺,无论远山近木,都呈现出一片凋衰枯黄之色。
这是已入深秋的景象。
处身此境,定会触景生感,而生凄凉之情。
蓦地,一阵不疾不徐,很有节奏的嗒嗒马蹄声,划破这静寂的长空。
奇怪!在这荒凉而四无人烟的群山丛中,况且又是天色将暗之际,什么人有这种闲情逸致,放马邀游?
就在这眨眼之间,蹄声已由远而近……
一匹体躯矮小毛呈金黄,但却神骏异常的小黄马,沿着蜿蜒的山势,缓缓驰来。
马上乘座着一位,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女。
只见她秀发蓬松,一身酱紫色的劲装,已落上一层薄薄的灰尘,脸上则更是风尘满面,但掩饰不住她那国色天香、秀美绝伦的绝世姿容。
从种种迹像显示出她已赶了不少路程。
令人怀疑不解的是,她好像怀有无限伤心之事。
因为,她自现身至此,两条黛眉始终紧紧锁在一起,娇靥上更流露出深深的忧伤之色,两颊泪痕宛然如新,想是适才还哭泣过。
她端坐鞍头,任马驰骋,而娇躯却不摇不晃,稳如泰山,这!又显示出她的内功已有相当造诣。
此时,她那双大而明亮的睛眸,始终凝视不动,她分明是已陷入沉思而浑然忘我,一声唏呖的马嘶,才将她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螓首微扬,眨目四视,四周的景象,使她感到有点惊奇!暗忖道:“这是什么地方?”但见四周,峻岭重叠,林木丛集,她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坐骑带进了群山环抱中。
蜿蜒的山势到此而止,一座高可插云的峻峰阻住了她的去路,再往前走已是无路可循。后退,已记不清来时的方向。
她身处此境,心里不由暗暗焦急,腹内亦感到饥渴交加,要知道她从昨夜至今,可以说是滴水未沾,粒米未进,这种情形就是铁打金铸,也会受不了,更何况她是一个人,又是一个童心未泯,仅有十六七岁的女孩子!还算她内功深厚,否则,恐怕早就受不了了。
就在她微微怔神之际,天色已完全黑暗下来,夜幕笼罩了整个大地。
夜风渐渐加厉,发出呼呼的吼声,吹在身上,令她连连打了几个寒战。
在山风呼号中,不时传来一两声,闻后令人悚然不安的兽鸣。替这荒凉的群山丛中,更添上一份恐怖气氛。
少女在这种进退维艰饥渴交加之境,芳心深处不由感到彷徨无依,暗暗思忖道:“要是华哥哥来了该多好,他一定会替我找吃的,找水喝……”
她忖思至此,猛然发觉自己的想法不对,不禁呸的一声,自责道:“没出息的东西,他害的你还不够吗?还好意思去想他,发誓,今生今世绝不再见他、想他……”
她虽然在深深自责,可是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张淳厚,而略带憨气的脸,正向她蹙眉凝视着。
她怕看到这张刻骨难忘的脸庞,遂赶紧闭起双目。
然而,她不紧闭双目还好,这一闭上眼帘,那张她怕看到的脸庞,不但更清晰更鲜明,甚而生生地浮现在她的眼前。
她的心绪在极端矛盾痛苦之下,神智已略显昏迷,她胸中那股强行压制的热情,如脱缰之驹,奔腾而出,嘴不由自主地轻叫一声“华哥哥!”遂扑伏马背泣不成声。
原来,这名少女就是萍姑娘。她因何至此呢?
追溯前章,当她发现老侠智禅子神色不对是为着华哥哥时,她那芳心深处,不由替剑华担了无限心事,她怕老侠在盛怒之余,对华哥哥责以重罚,关心剑华之情胜于一切,竟摒除一切顾虑,偷偷潜入邻房。
她之本意是想窃听华哥哥犯错之因,必要时她将挺身而出,愿以身代过,她之用心实为良苦。
然而,老侠智禅子并未深责剑华,只沉声告诫剑华,此后要秉承他的意志,不得轻启杀机,将师门的清誉毁之一旦。
她竖耳倾听之下,才将一颗跳动加剧高高提起的心,缓缓放了下来,并轻轻吁了一口气,正准备离去之际。
老侠智禅子竟于此时,追问剑华此行的一切详情。
她心里一动,暗忖:“既来则安,听听华哥哥究竟干了些什么,一直耽搁到今天才回来……”
孰料,她不听还好,她这一听之下,才知自己的美梦成空,顿感天旋地转,心如刀割,一阵冷汗沁出如雨。
她恍恍惚惚中,走回了下榻的客栈。
此刻,她只感前途茫茫,天下之大何处堪容此身……两行热泪沿着腮颊缓缓淌流而下。
她独坐客室,沉思了足有数盏热茶之久,才见她无限凄伤地自语道:“从何处来!还是回到何处去!”
原来她在反复筹思之下,认为断魂谷才是她应去的地方,并暗暗决定,此去将老死终生,有生之日不再做出谷的打算。
她之心念已决,遂不再多加考虑,将随身携带的东西打成一个小包,背在身后走向马厩,将那匹小黄马牵了出来,毅然踏上远行的征途。
一路上她因为心神不属,神智恍惚,胸中脑际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再者她对返回断魂谷的途程,毫不谙熟,只知在西边,所以就一个劲地往西走。
至于所走的路线及方向对不对,她对此已不再重视,认为只要离开成都不再看到那个令自己又爱又恨的华哥哥就行了。
故而一路上,她都是伏首沉思任马驰骋而不加管束,迷迷糊糊地走进这块绝地。
一声“唏呖!”的马嘶,才使她从沉思中苏醒过来。
眼前的绝境和饥饿的痛苦,又使她自悲而痛泣起来。
也不知道经过了多久的时间,她才再度被一声“唏呖……”的马嘶,给唤醒过来。
当她坐直娇躯玉手轻揉双眸之际,那匹小黄马又发出一声异乎寻常的厉鸣,同时,她突然感到,小黄马的鬃毛根根倒竖,一对金光闪烁的圆睛,向后怒视不瞬,嘴里频频发出低沉的厉嘶!
她见状心里大吃一惊,因为,她从老侠智禅子和剑华处,得知这匹小黄马,别看它体躯短小,却是一匹举世罕见而具灵性的龙驹,其不但神速异常,并且力能降虎,普通的野兽根本不放在它眼里。
现在它这种神态,分明是有所发现,否则,断不会如此。
就在她微忖之际,身后的密林中,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野兽哀鸣声!接着她就看到,身侧一两丈左右处,一条条长大兽影,挟着哀哀的厉鸣,犹如丧家之犬,向前飞驰而去。
天空浓云密布,星月无光,四周漆黑一片,她只模模糊糊地看到一点影子,而分辨不出是一些什么样的野兽。
但她可以断定,身后密林中,一定出现了一种极为凶恶之物,否则,群兽不会望风而逃。
她身处此境真有点惶恐不安,进退维谷。
小黄马好像看出了女主人的心意,张口发出一声低而沉的嘶鸣!接着四蹄齐扬,一跃数丈,蹑着群兽的身后,直奔对面的高峰飞驰过去。
此时萍姑娘只感小黄马那种快速,是她平生所仅见,真好像在飞一样,只觉得耳畔风声呼呼,两侧看不甚清的景物向后飞倒过去,风劲而冷,欲透胸而过,她遂赶忙将娇躯爬伏在马背上,心里则暗暗想道:“随它去吧!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她思忖未已,只听身后传来一声凄厉刺耳,闻后令人生寒的嗥叫声。
凭她的经验判断,此声嗥叫,尚远在十数里以外,她这才略略放心,认为身后的凶物再快,于短时间内,亦不会赶上来。
小黄马却于此时,又发出一声低沉的怒鸣!速度较前更快,好像是尽力施为。
她心里微感诧异,不知小黄马因何又突然将脚程加快……
她对小黄马的举动甚感费解。
然而,她这个猜疑,很快地就找到了解答,同时,更将她骇出一身冷汗。
因为,就在这眨眼之间,凄厉的嗥叫声,再度传来,并且较第一声近三分之一不止,这种迅快的程度,如何不使萍姑娘骇惧万分。
“嗥!”“嗥!”一声!又一声!相继传来,并且一声比一声近。
她默默计算,为时不足半盏热茶之久,那刺耳难闻的嗥叫声,已离着她不足一二里之遥。
她只顾竖耳静听,和凝神计算凶物离此的距离,根本无暇再注意其他的事情。
倏感,正在疾奔飞驰中的小黄马,突然顿住驰势,四蹄在当地趔趄不进,而嘴里则频频发出急厉而低沉的嘶鸣!
她见状心里一怵一震,知道灵驹又有所发现,说不定前面又遇上极大的凶险,否则,灵驹断不会露出如此怯惊的神态。
她怀着震颤而悚惧的心神,凝聚目光向前凝视过去。
只见一条狭长而曲折回环的涧谷,横在眼前,刚才从她身侧奔驰而过的群兽,现在都齐集在涧谷的入口处,为数不下数百头。
因为天色太暗,她看不甚清,只约略看出一条条长大的黑影,在涧谷的入口徘徊不前,咻咻……之声,不绝于耳。
令她感到更惊奇的是,群兽只在涧谷的入口处,徘徊不去,而没有一头敢过入口进入涧中。
她微忖之下瞬即恍然而悟,同时,机伶伶打了个寒颤,暗道:“照情势推断,谷中一定潜踞着一种令群兽恐惧的恶物……”
她的目光在忖念中向涧中搜视过去,然而她除了隐约看到林立的怪石,及一丛丛的矮木外,并未看出任何异状。
但是她深信坐骑的嘶鸣,及群兽齐集趔趄不前的反常情形,是有因而发绝非偶然。
这时那“嗥!”的厉叫声,已较前更为接近,乍听就好像发自身侧。
群兽闻声,竟发出一阵骚动,其中一小部分,好似怕极了,竟不顾一切地窜入涧谷,顺着曲折之势,向前飞跑而去。
而大部分则继续徘徊在涧谷的入口处。
从群兽进留的情形,可以看出涧谷中的凶险尤胜过涧外,否则!群兽不会伫立待毙,怕不早已顺着涧谷亡命飞逃而去。
眼前的情势,使得萍姑娘越发惴惴不安,而胆颤心惊,一股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凄然自语道:“前进有险,后退无路,想不到我傅忆萍,竟命舛如此……”
自语未已,双眸之内已是泪光浮动,摇摇欲坠。
前文已经表过,黄马已是一匹通灵的神驹,它虽然不谙人语,但从它那左顾右盼的神色中,可以看出,它亦正在筹谋脱身之策。
就在萍姑娘的自语声甫落之际,它又发出一声低沉的嘶鸣,接着四蹄齐扬,直奔左侧的陡峭山壁飞扑过去。
黄马刚将身躯飞跃离地,那嗥叫声,已临近这一人一马的顶空。
萍姑娘闻声色变,秀目流转,循声望去。
只见一条数尺高矮的黑影,挟着逼体生痛的劲风,凌空向她飞扑而下。
在这危之一发的情形下,萍姑娘的心情反倒平静下来,双目一眨不眨地盯视着那条黑影,暗中力贯右臂,透达碧玉杖身,一式“吉光抖羽”,脱手而出。
但见一片耀眼生辉的,碧绿寒星,迎着那条凌空下扑的黑影飞击过去。
萍姑娘这式“吉光抖羽”,不但用得精妙绝伦,并且是全力施为,所以,真力透过杖身发出嘶嘶之声。
那条黑影如不见机躲避的话,轻重之伤是再所难免。
然而,天下事情,往往出人意料之外。
那条黑影就在萍姑娘玉杖出手的刹那间,猛然顿住下扑之势,腰腿微微伸弹之下,竟向上飞升数丈左右,然后才慢慢落回地面。
萍姑娘的一式“吉光抖羽”完全落空,她举起双目向那条黑影,盯视过去,目光到处,心里不由惊奇万分,暗道:
“真想不到,眼前这个看来毫不起眼的东西,竟有震慑群兽之威……”
原来适才凌空下扑的那条黑影,竟是一头高不足尺,周身黑毛茸茸,长发散披的怪物。
这头怪物也真奇怪,好像认识萍姑娘。
因为,萍姑娘向它望来时,它竟报以吼吼的嘻笑,双爪亦在地上蹦上蹦下,将其心中的愉悦之情,表露无遗。
萍姑娘就越发感到惊奇,她虽然看出这头怪物对自己已无恶意,但她并未稍懈戒意,仍旧暗中蓄势待发。
那头怪物又对萍姑娘欢啸几声,双膝微弯,身躯就借着这微弯之势,竟凌空拔起十余丈高下,飞落在群兽当中,长臂轻伸,已抓起两头有一二百斤重的狼孤之类,飞登林巅如履平原一般,呼啸而去。
萍姑娘望着那头怪物逸去的方向,心里是惊异万分,她不认识眼前这头怪物,同时,怪物对她的友善神态,更使她百思不解。
不过,她知道其中定有原因。
怪物虽然离去,而齐集在涧谷入口处的群兽,却无散去的迹象,依然逼留不去。
夜已深了!风声加厉。
灰暗的云层,低低的垂罩下来,令人顿生窒息之感,这种情景是大雨将来之先兆。
萍姑娘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紧张的心情已渐渐松驰而平静下来。
然而,饥渴之情却于此时接踵而至,腹内不时发出阵阵雷鸣,喉干舌焦有刻不容缓之势。
她紧蹙着双眉,目光不停地在四周瞬视着,企图能发现一两株野生的果树,那样也好暂时压抑一下难以忍受的饥渴之苦。
可是!她失望了。
四周漆黑一片,以她那种深厚的内功,数丈以外就看不清楚,只模模糊糊地看到一幢幢高大的树影,根本无法分辨出哪一棵是果树,哪一棵不是果树。
同时,当前的情景,又不容许她挨株审视,怕的是万一遇上凶猛的野兽,那时就危险了。
眨眼之间,她感到饥渴之情,越来越厉害,现在不仅是口干舌焦,而且是五内如焚,口舌喷火,周身都感到异样难受,暗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冒险一试,挨株审视,也许上苍见怜,让我找到一株果树,也说不定……”
她心念未已,夜风突然飘送过来一股沁人肺腑的幽香,这股清香进入腑内,使她顿时感到一阵说不出的舒畅。
令她难以忍耐的饥渴之情,为之锐减,她不由自主的,用力抽动了一下鼻子,可惜那股清香犹如昙花一现,瞬即随风飘逝,她仅仅嗅到一丝尚未散尽的余香。
她心里一动,暗道:“这股清香可真有点古怪,其味纯而不邪,难道此地生有奇珍异果……”
她忖思至此,精神为之一振,暗暗决定,循着清香飘送过来的方向,慢慢找寻过去,也许……
她思绪未已,黄马突然发出一声嘶鸣!然后四蹄划动,向前飞驰而去。
她先是一惊,接着心里大喜若狂。
因为,黄马所驰奔的方向,正是飘来那股清香的方向。
此时,她心里那种喜悦之情,非言语所能形容,气馁、忧伤顿时为之一扫而空,紧紧伏在黄马背上,任其狂驰飞奔,而心里则无丝毫恐惧之感。
因为,她对黄马的灵异,已是深信不疑。
月黑风高,她伏在马背上,由于好奇心所致,不时侧目环视,但因视线受阻,远不及一丈,目光到处只看到一棵棵高大的树影向后飞倒过去,除此而外,任什么也看不清。
于是,她索性不再侧视,双目紧紧闭起,而将自己浸沉在憧憬和遐思中。
黄马驰骋在黑暗而又险峻百出的峰岭间,如履平原,嘴里不时发出一声声低沉的嘶鸣!
像这样足有盏茶之久,萍姑娘心里正感奇怪,暗忖:“怎么这半天,再没嗅到一点暗香的气味,难道……”
蓦地,那股幽香再度随风飘送过来,并且是络绎不断。
萍姑娘连嗅几次,使她感到这股幽香就好像从左近散发过来,双目陡启,下意识地向四周打量过去。
萍姑娘见状心里一怔,暗道:“此峰峻峭仞直,分明无路可攀,黄马因何向此峰飞驰过去呢?”
就在她神情微愕之际,黄马已驰到峰脚,沿着一条迂回而倾斜的陡坡,向下飞跃过去。
她见状这才恍然而悟,暗道:“看似无路却有路……”
但是她穷极目光,也看不清楚陡坡下的情景,只看到一条模模糊糊的深涧,涧底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至此她心里就更雀跃万分,同时,那股沁人肺腑的幽香,较前更浓更烈,嗅入腹内,只感神清气爽,周身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
她微闭着双目,强抑着因欣慰过度而跳动加剧的心房,默默地祷念着……
语声低微,无法听清她祷念的字句。
此刻,黄马突然顿止飞驰之势,并引吭发出一声欢鸣,鸣声洪亮而悠长,弥漫在涧谷的顶空,历久不散,回声四播,林木涧壁都为之震撼。
这声欢鸣,将萍姑娘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双目大睁,向黄马注视过去。
此刻,黄马亦正回首向她看着,二对圆睛之内,金光四射,在这漆暗如墨的深涧里,更显得精光锐利。
四目相接,萍姑娘只感黄马目光之内,充满了无尽的喜慰之意。
黄马又发出一声低沉的欢啸,慢步向前缓缓踱去。
萍姑娘移动目光,向前凝视过去。
黄马所踱去的方向,却是这条深谷的尽端,看来已无路可通。
由于适才的经验,她亦不感到奇怪,认为黄马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因而发,绝不是她可以理解的……
那股沁人肺腑的幽香,越来越浓烈,整条涧谷都被幽香所弥漫,置身其中,使她顿感心旷神怡,灵台清明,心如明镜止水,涤尘不染。
黄马一步一步地向前慢踱过去,状极恭谨。
萍姑娘见状,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认为自己骤然之间,变的愚钝无知,远不如黄马。
她大睁着双目,向前凝视着,但见迎面的涧壁越来越近,寄生在岸壁上的矮松藤萝之类,已清晰可辨,默计相距不过数丈之遥。
她的目光仔细地在岸壁上搜视着,目的在找寻散发幽香之物。
然而,除看到一株株随风摇摆的矮松及飘曳不停的藤蔓外,别无所见,更看不出散发幽香的来源。
黄马慢步在涧底的碎石上,发出有节奏而清脆的嗒嗒蹄声,替这条宁静的如同死境的涧谷,带来一份生气。
蓦然,黄马又发出一声低鸣,接着顿止下来,一对金光闪烁的圆睛,向一座藤蔓半掩的石壁注视不瞬。
至此,萍姑娘才发现,藤蔓之后尚掩藏着一座山洞,若非黄马的神情有异,引起她的注意,否则,她断不会注意到藤蔓后面的石洞。
那股清郁的幽香,就是从石洞中散发出来。
她返身跃下马背,目光向那座石洞注视有顷,心里既喜且惧,而踌躇不前。
喜的是眼看着旷世奇缘即将来临。
惧的是,凡是这种举世罕见的奇珍异品,大都有毒蛇猛兽守伺在侧,择机而为。
她筹思良久,将牙一咬,暗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命中如注定有此奇缘,当无话可说,否则!因此涉险也是命该如此……”
忖毕,遂紧握玉杖,向洞中掩进。
黄马又发出一声低低的嘶鸣,一步一趋地跟在萍姑娘身后,向石洞中走进。
石洞因受藤蔓遮掩的原故,从外看来,洞口显得狭窄而矮小。
其实,石洞口的高下足足一丈有余,宽窄也有七八尺。
起先她还担心黄马体躯庞大,无法进入洞中,现在则可以放心了。
她用手中的玉杖,轻轻拨开垂掩在洞口的藤蔓,然后向里凝视过去。
而她暗中则蓄势以待,准备应付突来之变。
然而,洞中较洞外更是黑暗,她穷极目光也无办法视见洞中的情景。
她不禁紧蹙双眉,筹思有顷,暗道:“洞中黑暗异常,虚实不明,万一有恶兽潜踞,自己进去不是首当其冲……”此时,寅末癸初,距离天亮最多还有一两个时辰,我还不如坐等天亮,再进去也不为迟。”
她思忖至此,竟打消了入洞之念,目光瞋视,准备觅地而息。
蓦地,狂风骤起,空际的乌云,如万马奔腾般向四外飞驰过去。
刹那之间,风停云收,碧空如洗,大地顿时洒上一层皎洁而灿烂的银光,照耀的如同白昼。
双目四视,无论远山近木,都清晰可见。
萍姑娘见状,心里暗喜,以为这是天赐良机,又打消了觅地而息坐等天明的心念。
重新凝聚目光,向石洞里搜视过去。
只见这座石洞,四壁光滑如镜,约数丈长短,左侧有一处向里凹进,石洞的中央,有一二尺方圆碧莹清澈的潭水,中生一株无枝无叶,食指粗细黄褐色的异草,猛看就像一根已枯干甚久的木枝插在水中。
那股芳烈而清郁的幽香,就是从此异草上散发出来。
除此而外,空无一物,别无所见。
她怀着因狂喜而颤动的心房,小心而谨慎地,一步一步向那潭清水走了过去。
她离着那潭清水,只有四五步之遥时,心房颤动得较前更厉害,气息都有点发粗。
眼看着那株草,就要被她攫在手中时。
突然,洞壁凹进之处,传来一声低沉的幽叹,道:“亦缘,亦孽!面壁十年都未能脱解此劫……”
萍姑娘闻声,大吃一惊,万万也没有想到,洞中会有人,在敌友未明之前,她不敢大意,遂摆动玉杖,横于胸前,不求攻敌先求自保。
然而,她这些动作都是白废,只感到一股轻细的劲风,迎面飞来,接着即感到晕田穴一麻。
她暗叫一声,“不好!”好字出口,人已昏迷过去,而不省人事,娇躯猛然向前栽倒下去。
这时,向里凹进之处,突然飞出一条人影,双手轻轻托住萍姑娘的娇躯,然后发出一声轻叹,抱着萍姑娘又掠回凹进的洞壁里。
此人连来带去,费时不过眨眼之间,根本没看清此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
不过其苍老的叹声中,可以猜臆出,是一年老之人。
黄马对此好像视若无睹,四蹄一弯而倒卧下来,双目慢慢合起,看样子已进入梦乡……
× × ×
昭光易逝,瞬眼之间,已是第二年的春天,距离萍姑娘失陷绝壁石洞,已经半载有余。
萍姑娘的不辞而别,使剑华跌入痛苦的深渊中,终日愁容满面,神情恍惚,心情没有一天是开朗的。
他本来就沉默寡言,现在则更甚,整天不说一句话,心里始终存着一个意念。
无论如何,也要将萍妹找回来。
在这期间如不是因了师命难违的话,他早就踏上寻觅萍姑娘之路。
双龙镖局自从被火焚毁后,半年来在凌聪吉加紧雇工建造,已逐渐恢复旧观,甚而较往昔更辉煌更宏伟。
这天距离落成之日,尚有两三天的工夫。
晨曦微薄中,剑华独自徘徊在即将落成的镖局大门外,蹙眉怔目仰望着云天,又想起了行踪不明;而又毫无江湖经验的萍妹妹,心里传来阵阵隐痛,嘴里喃喃叫着:“萍妹妹!萍妹妹……”
蓦地,一条纤巧的人影缓缓踱至剑华身后,见状,双目之内不由泪光浮动,未语先发出一声轻叹。双手在轻叹声中按在剑华的肩上,低声叫道:“华弟弟……”
剑华闻声一怔,接着徐徐转过身形,对来人苦笑一声,道:“朱姐姐,您早……”
原来,这后来之人即是朱淑敏。
她自服过千年雪莲子之后,在萍姑娘离去的当天晚上,就苏醒过来,又经过两三天的休息,内腑的伤势,已完全康复。
当她尽悉剑华西行及萍姑娘出走的详情之后,心里的那份凄苦之情,实不亚于剑华。
感到人海茫茫,无处是她的归宿。
她感激剑华为她不避一切艰难,远赴大雪山采觅灵药之恩,遂暗暗打定主意,决心委身图报。
不过在萍姑娘和竹筠未归来及找到之前,她不愿再给剑华增添丝毫痛苦。
所以,她一直未对剑华表露丝毫心迹,将此心意深藏不露,而等待良机。
唉!朱淑敏的用心,亦真够良苦。
这半年多来,对剑华可以说是尽到了一切心意,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有关剑华的一切,无不亲手而为,对剑华的一举一动,都缜密注意。
所以,剑华的行踪所至,她都悄悄跟随,就好像照顾小孩一样,生怕发生意外。
她每看到剑华那种忧伤的神情时,径寸芳心就会发出一阵阵隐痛。
她用双手轻按着剑华的双肩,娇面上勉强扬起一丝笑意,温柔而体贴地说道:“华弟弟!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吗?智禅子师伯的话,是不会错的,萍妹妹福相深厚,此去是有惊无险,而且一定会回来。
“再者,智禅子师伯,已征得傅大侠的同意,使萍妹妹和叶姑娘效娥英女皇共事一夫,如此,一切问题都可应刃而解。
“你还是将心放宽,不要再苦自己……”
剑华睨视朱淑敏一眼,然后无限沉痛地低语道:“朱姐姐,你不了解萍妹妹的个性,任性倔强,又毫无江湖经验,我既担心她的安危,又担心她在一气之下,而误入歧途。”
朱淑敏轻唉一声,道:“你想的太多了,据我的看法,这是绝不会发生的。”
剑华幽幽地说道:“但愿如此,那我就安心了,否则我将痛苦一生。”
这时,远远的天空中,突然传来墨儿的长鸣声。
鸣声甫落,墨儿已飞临在剑华的头顶上。
剑华怀着无限希冀的心情,向墨儿急急问道:“墨儿!此行如何!是否已发现萍姑娘和黄马的踪迹。”
墨儿将头来回一阵摆动,然后,又发出一声低鸣。
剑华见状,怅然若失,头又慢慢地低垂下来,嘴里喃喃自语道:“萍妹妹,究竟到哪里去了……”
剑华发现萍姑娘不辞而别时,他即立刻派遣墨儿出外寻觅。
然而,每一次总是失望而归。
剑华并不灰心,一次又一次地将墨儿派遣出去。
现在墨儿是昨天上午,奉剑华的指示出去一天一夜才回来。
结果,还是失望而归。
朱淑敏冷眼旁观,她知道剑华此刻的心情,在失望之余,一定倍加痛苦,遂一摆手命墨儿飞去休息,然后用手轻拉着剑华柔声说道:“华弟弟!我们还是进去吧!不要又让大家等我们吃早点……”
剑华木然无语,跟在朱淑敏的身侧,向里走进。
三天的工夫瞬眼而过,双龙镖局的重建已告竣工。
落成之日,凌聪吉广散请柬,大宴宾客,凡是稍具盛名的武林同道,均在约请之列。
此举,凌聪吉是聆遵老侠智禅子的指示,其中别具深意。
这天一早,剑华穿戴整齐,紧紧跟在凌聪吉的身侧,周旋于众宾客之间。
李少华与其他十余位镖师,亦是各有专责,散布在各处。
从表面看来,双龙镖局处处都呈现出一片喜气。
其实,外弛内张,随时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故。
正午,宾主开始入席,极尽言欢。
席间,凌聪吉除对众宾客殷殷致谢外,对焚烧双龙镖局一事,只字不提。
剑华默坐在凌聪吉的身侧,神色之间微微透露出一丝紧张之情,目光不眨地向众宾客扫视过去,如果不是仔细注意的话,根本无法看出他这种略异寻常的神情。
这一筵席足足吃了有一个多时辰,才告结束。
一部分贺客于席散后即行告辞离去。
这时,剑华的神情显得更加紧张,目光一直在众贺客中扫来扫去,对任何一个贺客都不放松。
然而,事情大出他意料之外,他所准备接待的一场暴风雨,不但未曾来临,甚而连一点端倪也没有,他心里不由疑虑丛生,暗忖道:“恩师一向料事如神,因何直到现在,不但未显示出丝毫迹象,甚而连一刺眼之人,都没看到,真使人费解。”
他虽心生疑虑,并未形诸于外,依然凝神戒备,对每一位宾客的一举一动,都严加注意,而防万一。
像这样一直到午后酉时将尽时,贺客才陆陆续续地相继辞去,只剩下一位与凌聪吉交情睦厚的挚友,尚未离去。
至此,剑华才松下一口气来,并暗忖道:“照眼前的情形看来,当再无意外发生……”
他思忖至此,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这时,他眼见宾客已陆续辞去,当不会再发生意外,遂向凌聪吉告辞,正准备返回卧室稍息之际。
蓦见一名叫李秀的镖伙,双手托着一方红漆描金的拜盒,匆匆走了进来,呈给凌聪吉,即准备转身离去。
剑华见状心里一动,暗道:“此时尚有人致送贺仪,其用意何在?”
他不动声色跟在李秀的身后,步出大厅,走至厅中诸人视线不及之处,遂将李秀唤住,轻声问道:“李秀,送礼之人现在哪里?”
李秀闻语,神情一怔,接着说道:“谷少爷,送礼之人将那方拜盒交与在下后,即行离去……”
剑华眉头一皱,继续问道:“此人长的什么样子,在此之前,你可曾认识他?”
李秀茫然地将头一摇,微思道:“此人约二十余岁,穿着华丽,仪表不俗,而步履之间异常稳健,像是一个身怀绝学,久走江湖之士……”
“他说什么没有?”剑华急急的追问一句。
李秀微思,一边轻轻摇头,一边说道:“没有……”
剑华的两条剑眉紧紧地皱在一起,对李秀一摆手并说道:“没事了,你去吧!”
李秀轻应一声:“是!”遂疾步向外走去。
剑华望着李秀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才慢步向自己的卧室走去。
一路行来,脑际一直在思索着适才那个问题,总感到事情有点蹊跷。
他在快要进入卧室时,心里一动,脸上登时露出紧张之情,暗道:“毛病定是出在那方描金拜盒中……”他忖思至此,越觉得自己所料不差,遂疾奔大厅而来。
凌聪吉从李秀手中,接过那方漆绘精致的拜盒时,心里也是一怔。
暗中一掂手中的拜盒,轻飘飘的似如无物,一时之间猜不透盒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当着宾客的面前,不好意思当时打开来,遂装出无所谓的样子,顺手放在一旁。
凌聪吉的惊愣神情,虽然一现即逝,但怎能瞒过当前的这位老江湖,如果交情泛泛,他看到也会当作没看到,不好意思加以追问。
而眼前的这位,却与凌聪吉有深厚的友情。
所以当凌聪吉顺手将那方拜盒放在一旁时,他即顺手拿起,双手掂着那方拜盒,目光注定凌聪吉有顷,庄容道:“聪吉!老哥哥有一言出口,对与不对,尚祈不要见怪……”
凌聪吉赶忙说道:“魏大哥,你我谊如手足,有话只管讲,小弟焉敢见怪大哥……”
原来这姓魏的客人名瑜,系四川巴县人,一身内外功力均有相当火候,尤其掌中一柄长剑,更是神鬼莫测,远在二十余年前,即已名满江湖,提起千剑断浪魏瑜来,可以说无人不知。
魏瑜与凌聪吉虽甚少往来,但二人的情谊却堪称莫逆。
凌聪吉语声甫落,魏瑜即左手抚髯右手持盒,将头微微一点,接着庄容而道:“老弟,今天我—进门,就看出你神色不对,外表强扮欢颜,而内里却满怀心事。
“本来我早就想询问你的,只是碍于宾客众多,我假若一时贸然出口,如你有难言之隐,岂不使你为难,所以我一直隐忍至今,才贸然启询。
“但不知老弟有什么为难之事,能否让老哥哥我略知一二?”
凌聪吉轻叹一声,接着慨然道:“不瞒老哥哥说,小弟我现在实处于危境……”稍顿,即将与铁掌结冤以及与剑华相逢等情,简略以告……述至双龙镖局遭焚时,又稍顿,才继道:“说来亦令人难以置信,事到如今,我还不清楚,夜焚双龙镖局是出于何人之手。
“因为当时我正身受重伤,不省人事,而等我伤势痊愈后,向师弟李少华启询此事。
“孰料,师弟李少华亦只知在事情发生的头一天,奉到老侠智禅子的指示,将全局上下人等,秘密撤离之策,而对个中详情亦不甚明了。
“我对此事曾思之再三,认为此事定系铁掌帮所为,并判定对方出动无数高手,志在一举成功。
“而老侠智禅子可能事先得悉内情,为了避免伤及无辜,才生出暂时撤离,以避其锋。
“事后,老侠智禅子始终未对我提起过,而我则更不便于启齿相询。
这次,双龙镖局之重建,以及大宴宾客,均出于老侠智禅子的授意,并命小弟吩咐合局上下,于落成之日要严加戒备以防万一。
“我深知贼子的手段,毒辣异常,万一动起手来,定会使诸位知朋故友身受连累,斯时,我将疚愧难安,故而忧忡于怀,不想被老哥哥看出了小弟的心事。”
凌聪吉的一番话,只把魏瑜听的神色数变,久久不发一语。
此刻,大厅中静默异常,如同死境一般。
足有盏茶之久,魏瑜才轻吁一声,道:“老弟,你的判断很对,不过依老侠智禅子那身功力,堪称当代第一高手,能与智老侠同日而语者,可以说绝无仅有。
“而智老侠对那夜火焚双龙镖局之事,尚且如此慎重,可见当时的来人,定非少能无名之辈。
“至于重建双龙镖局,及大肆铺张一节,我想其中定是另有用意,并且,智老侠已筹得妥善之策,否则依老侠的为人,定不会贸然而动。”稍顿,目光一扫手中的红漆拜盒,继对凌聪吉问道:“适才我见你接过拜盒之时,脸上的神色遽变,难道说此盒与火焚双龙镖局之事,有关连不成?”
凌聪吉凝眸遥视,未立既作答,沉思片刻才答道:“因事情太过突然,此次小弟广散请柬,大宴宾客,被约之人,大都与小弟有数面之识,而请柬又远在兼旬以前,就命人专程送达,又据小弟暗中审视,凡是被约的一般武林好友,大致均已来齐。
“试想,致送拜盒之人,定非小弟所约,因其既未亲身前来,而又借人之手将此盒送来,其用意安在,故而小弟就联想到对头身上,在盒中做了手脚,不想,小弟的心事,又被老哥哥看穿了。”
魏瑜将头一点,道:“你猜臆得不错,不过,我想小小的一方拜盒,能有多大的危险……”
魏瑜这一念之起,几将一生的盛名断送于此,更差一点将一条老命也给贴上。
他边说边用手将拜盒轻轻启开,目光向里注定,脸上的神情微微一怔,嘴里并发出一声惊噫!
原来拜盒中并无他物,只叠放着几张洁白的素柬。柬上写着八个鲜红欲滴的楷字:“黄道吉日,佳时良辰。”
红白相映,倍感刺目,今人顿生悚然之感。
就在魏瑜轻启拜盒之际,凌聪吉瞪大了双睛,注视不眨。
见状,而臆测不出这两句话的真正寓意。
魏瑜目光扫视一眼,遂轻抬右手,欲翻阅下去。
就在这时蓦感身侧传来衣袂飘风的飒飒风声,他心里不由一惊,正欲侧目回视,突又感到右手寸关被人紧紧扣住,登时血行阻滞,整条右臂为之运转失灵。
他心里既惊且骇,遂默运真力贯注右臂,意图挣脱被扣之手,同时,瞋目怒视过去。
只见紧扣自己右手寸关之人,竟是好友凌聪吉的师弟谷剑华。四目相接,剑华脸上立时露出一丝歉意,慌忙将手松开,对魏瑜赧然而语道:“小弟一进厅门,就看见素柬在阳光反映下,隐隐泛起一层淡淡的蓝光,照情形推断,柬上分明涂有剧毒,我怕魏英雄一时不察,而中了敌人的阴谋,故而贸然出手,尚祈魏英雄涵宥。”
原来剑华快要回返卧室时,突然灵机一动,认为拜盒来得太过突然,其中定有蹊跷,担心师兄一时不察,而身遭不测,所以才又匆匆返回大厅。
他一进大厅,刚好看到魏瑜将拜盒打开,一丝淡淡的蓝光从盒中的素柬上泛射出来,一闪而逝。
他已看出柬上涂有剧毒,正要出声示警之际,突见魏瑜竟欲伸手翻阅,心里一急,才晃身上前,一把扣住魏瑜的寸关,而使其解脱一场大的危难。
剑华简单的几句话,将两人听得神色为之遽变,其中,以魏瑜最甚,大睁双目注定剑华。
剑华赧然一笑,伸手取过魏瑜尚托在左掌中的拜盒,接着命下人取来一大碗酒及一双竹筷。
他手举竹筷,将那张书有“黄道吉日、佳时良辰”的素柬轻轻夹起。
下面又显出一张同样书有八个鲜红字迹的素柬,不过文句却与上一张不同:“上干天心,以仁为本。”
二人一眨不眨地的注视着剑华的动作,脸上的神色既惊奇又茫然。
剑华将第一张素柬轻轻放在桌子上,然后又将第二张轻轻夹起,下面又是一张,除了文句不同,而色调格式完全一样的素柬,上书:
“欲挽危厄,实践信诺。”
前面两张上所书的文句,两人看过之后,只感到无法臆测书柬之人的用意何在,而这第三张上的文句,却使两人顿生悚凛之感。
剑华脸上的神情,亦是微微一变,两条剑眉轩动了好几下,才静止下来,又举筷将第三张轻轻夹起。
当剑华刚将这第三张素柬夹离拜盒之际,二人的目光注视到最下面的一张时两人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轻微的惊叫,脸上的神色就变得更为悚凛交加。
其中,魏瑜低喊一声:“好险!”伸手在头上抹了一把冷汗。
原来这最后一张上,却写着十六个令人注目心惊的血红楷字:
“柬涂剧毒!
触之无救!
自焚新建!
灵丹为酬!”
这四张素柬,是出自一人手笔,而前三张均是无头无尾,只有这最后一张的右下角,画着一根拐杖,一只乌黑的手掌及一只栩栩如生的人面蜘蛛。
剑华将柬文默读一遍,鼻端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怒极的冷哼,举手又将这最后一张夹出拜盒。
盒底突然滚出两粒色作碧绿的丹丸,他对那两粒丹丸瞥视一眼,即伸手端起那碗酒来,淋浇在那几张素柬上。
酒一沾到柬上,立时发出一串“哧”!“哧!”之声,接着冒起一股浓密的白烟。
白烟消散,再看桌子上的那几张素柬,已尽成灰烬,连木桌都被烧焦了好几处。
由此可以看出柬上所涂之毒,是如何的厉害。
凌聪吉二人惊愣相视,而不发一语。
剑华手举着竹筷,慢慢转过身形,面对着大厅后窗沉声道:“这即所谓的上干天心,以仁为本?”
语声甫落,手中竹筷突然化成两道黄光,直奔后窗,疾飞过去。
只听“哧!哧!”两声,竹筷已破窗而出。
他随势一晃身形,正欲向后窗扑奔过去蓦闻身后传来极轻微的飒飒风声,他心里一惊,身形以进为退,斜着向左滑出一步。
而右手则听声辨位,反臂向后拍出一掌,以遏阻敌人的追击。
剑华这一连串动作也不过是一转瞬间,由此可以看出他功力之厚及反应之快。
而剑华的身后,此时却传来一阵阴森森的冷笑,冷笑声住,相继传来一冷冰冰的语声。
“想不到你这个傻头傻脑的东西,还真有两手,老夫三十余年来,未踏入江湖寸步,今再度出山,就拿你发个利市好了!也不枉此次之行……”
此时,剑华已转过身形,循声望去。
只见身后一丈左右处,立着一个霜发雪须,跣足长衫貌像阴鸷的老人。
闻语剑眉轩动,目射威棱,注定眼前的老人,未语先发出一声冷哼,缓缓而语道:“未必见得……”
老人一阵冷笑,接着伸手入怀,掏出一只乌黑发亮数寸粗细半尺来长的铁筒,然后冷冰冰地说道:“凭你也不配和老夫交手,如果你能够在老夫这只灵蛛毒吻下逃生,我就转身离去,暂时饶你不死……”
老人等语声甫落,突将手中铁筒用力一甩。
只听吱的一声,一只核桃大小的殷红之物,凌空飞出,直奔剑华扑噬过来。
剑华双掌贯力,正准备连环拍出之际,突见金蝮自胸前飞出,迎着那只无法辨识的殷红毒物飞扑过去。
金光红影,凌空相遇,互相纠缠在一起。
老人见状,脸色大变,怒叱一声:“小狗敢杀害老夫的人面灵蛛……”
左手在怒吼声中轻轻一弹,数缕银丝挟着强劲的破空之声,疾如风驰电闪般,直奔金蝮电射而去。
剑华见状,心里大吃一惊,他实在未料到,老人会突然对金蝮猛下毒手,欲救已迟。
就在这一瞬间,两声凄厉的“吱吱”惨叫声,相继传来。
剑华闻声,心神登时为之一颤,心底深处传来阵阵难言之痛。
要知道剑华天性淳厚,并禀承了乃师以慈悲为本的教诲,所以他的性格既善良而淳厚。
他自翠枫谷巧服金蝮以来,为时虽短,但他与金蝮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生出无比的感恩之心。
因为,金蝮对他曾经有过数度救命之恩,以他那种淳厚的天性,对金蝮还不感恩待报?
故而,当“吱!吱!”的惨叫声相继传来时,只把他惊骇得肝胆震颤,冷汗频流。
但见他双目陡启,两道充满了急怒和焦灼的精光,从中暴射而出,循声望去。
目光到处,才使他如释重负,轻轻吁了一口气,脸上的焦灼神色,亦渐渐平静下来。
原来金蝮所受的伤势,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严重和不堪设想。
仅被一根二寸余长细如毛发的针形暗器,穿透尾部钉在地上。
此刻,金蝮正仰首躬身用力挣扎,一对朱红圆睛望着剑华吱吱哀鸣不已。
金蝮的伤势虽说不重,但看在剑华眼里,已使他心里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痛惜和惨然之感。
只见他晃身上前,伸手将钉在金蝮身上的那根钉形暗器,两指捺住尾部,用力拔起。
一枚细如发丝的血箭,随势疾射而出。
剑华被这突然的变故,骇了一跳。
而金蝮却好像无甚感觉似未受伤一般,细长的身躯,在地上一阵蠕动,仰首发出一声欢鸣!
身形就在这欢鸣声中,又蹿进剑华的胸襟之内。
此时,剑华才真正地如释重负,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激动而愁急的心绪平复如初。
然而,此刻他心里却感到无比的惊奇,暗道:“这大半天怎么没听到老人的半点声息!莫非已……”
目光在思忖中,向前瞋视过去。
只见那名老人木然而立,满脸均是痛惜和急愤之情,一对寒光闪闪的精眸,一眨不眨地向地面凝注着。
剑华心里一动,顺着老人的目光向地面望去,目光所至,才使他恍然而悟,不由暗暗思忖道:“这真是害人未成,却害了自己……”
原来老人的目光凝注之处,却僵卧着一只只有核桃大小、形像狰狞、周身赤红的人面蜘蛛。
在其周身各处,杂乱无序地也钉着七八根针形暗器,而每一根都深深透体而过,并牢牢地钉在地上,看情形那只人面蜘蛛,因伤势过重,已死去多时。
那名老人圆睁着一对寒光闪灼的精眸,凝注着那只人面蜘蛛的尸体,从他脸上的神色可以看出,此时,他心里既悔恨又痛惜。
剑华望着老人,心里说不出是疚愧还是侥幸。总而言之,此时,他心里决无丝毫幸灾乐祸之意。
这时,老人倏地将目光移向剑华,厉声说道:“小狗,老夫数十年的心血,今日被你毁于一旦,此仇不共戴天,如不取尔命,难消老夫心头之恨……”
老人于语声甫落中,十指箕张,身形一晃,直奔剑华欺身而进。
双掌交挫而出,一上一下,十指指尖,挟着嘶嘶的破空之声。其势凌厉已极,一看就知老人是怒极出手。
剑华双眉轩动,神色生变,微思之下,屈膝躬腰,力贯双足,身形斜着向左滑出两步有余,然后沉声说道:“住手!”
老人似如未闻,嘴里发出一声愤怒的大笑,道:“小狗!哪里走,拿命来吧!”
如影附形,双掌招式不变,又朝剑华疾扑过来。
剑华见状,脸现怒意,剑眉轩动,双目之内精光暴射,盯注着老人的身形。等老人的双掌,离身侧仅有数寸之际。
才将右足向后微撤,身形借势绕至老人左侧,右掌中食二指骈拢如戟,直奔老人的曲池穴疾点而下。
老人神色微变,怒哼了一声,左臂猛地向下一沉,身形半转,右掌易抓为拍,直奔剑华左胸全力拍出。
剑华亦发出一声冷哼,右掌原式不动,左掌高提与胸齐,迎着老人的右掌缓缓推出。
剑华这缓推之势,看似无力,其实他已运足了十成真力。
老人见状,脸露狞笑,嘿的一声,开声吐气,右掌亦运足了十成真力,掌力加速而进。
双掌凌空相遇,只听砰的一声。
两人的身形,在这砰的一声中,各向后退了三四步,才将身形稳住。
剑华里一惊,暗道:“好深厚的功力!”
而老人的神情也是微微一变,接着鬓发怒张,沉声说道:“小狗!再接老夫一掌试试……”
双掌在语声中,高提过胸,遥奔剑华猛力推出。
相关热词搜索:金虹震八荒
下一章:第三十四章 玉西瓜
上一章:第三十二章 又见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