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三鸟翱翔
2025-09-07 作者:羽青 来源:羽青作品集 点击:
剑华此时已认定眼前的老庄主就是自己的李伯父,所以心绪较前就越发激动,对自己的行为,认为是份内之事,而义不容辞,所以才毫不考虑地将事情包揽一身。
李老庄主闻声为之一怔,暗道:“这孩子的侠胆义肠,实令人钦敬万分,就是……太鲁莽了一点,将来终有一天会吃大亏……”
而隐于屋脊的筠姑娘,她万也没有料到华弟弟会如此鲁莽,不问青红皂白,一口将事情包揽下来,心里是又好气又好笑,嘴里轻声骂道:“大傻瓜!大傻瓜!”
那三名老人经过片刻愣忡之后,面色才稍稍缓和下来,其中站在最下首的一个脾气较另外两个要暴躁得多,他虽然看出剑华胸怀绝学,功力非凡,但暗忖凭自己数十年的内功修为,就不相信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同时胸中的怒火亦越来越旺盛,不容许他多作思考,所以不等另外两个同伴有所表示,身形一晃,挟怒而出,在剑华面前数尺处顿住身形,双目凶光暴射,一眨不眨地盯视着剑华,未语先发一串阴恻的冷笑,道:“小狗贼,好大的口气,一切事情由你来处理,真是大言不惭,就凭你这乳臭未干的东西也配?今夜老夫在二十招之内,若不取你的狗命,从此不叫五指追魂……”
身形在语声中一晃直奔剑华欺身而进。
同时左右两手,均是并拢如戟,挟着两股锐利的破空之声,一上一下奔剑华的章门、天柱两大要穴疾点而下。
剑华天性忠厚,他虽然将事情包揽下来,但并未存着以武力解决事情的心意。
所以老人的厉色恶言,并未引起他的怒意,只略感气愤而已。
至此,委屈求全的心念,他还奢存于心。
双膝微弯,身形向后滑出数步有余,轻轻避过老人的一招两式,嘴里并急急说道:“老前辈……”
老人虽然是挟怒而出,但他到底是久历江湖,见多识广,剑华现身时所施展的身法,已使他大吃一惊,看出此子年纪虽轻,而功力却是不凡。
所以他欺身进招,未存丝毫轻敌之心,而尽全力施为。
现在见剑华身形一晃,就使自己的一招两式完全落空,身形之快出乎自己所想象,心里就更是惊上加惊,嘴里勉强冷哼一声,装出满不在乎的神色。
身形一晃,如影随形,又奔剑华扑了过去。并将自己赖以成名的大千掌法全力施为。
只见他的身形飘忽不定,忽东忽西,围着剑华团团转。
而双手也是掌指并用,忽掌,忽指,远拍近点,眨眼之间,连着攻出四五招。
若是换了根基稍差之人,恐怕早已伤在老人的一阵疾攻之下。
在这种情形下,就显出剑华的功力来了。只见他的身形,轻如败絮飘动,在老人的掌指之间进退自如,从容不迫。
老人的攻势虽然沉猛劲疾,但是休想伤及剑华的一丝一毫。
这种情形,只把所有在场之人,看得目瞪口呆,原先他们也只看出剑华身手不弱,而万万没有想到,这其貌不扬的少年竟有如此超绝的身手,其所施展的身法,除了隐身屋脊的筠姑娘认识以外,其余的就再没有一人能够认出剑华所施展的身法。
原来,剑华所施展的身法,就是雪山大侠赖以成名的奇门幻步,他学会尚不足一旬,还不太纯熟,否则,就更令人吃惊。
那个与剑华过手的老人,他是越打越心寒,因为有几次他的招式用尽,空门大开,剑华如不是心存仁厚的话,他再多几条老命也丢掉了,而剑华都轻轻放过,不予理会。
隐身屋脊的筠姑娘,将一双秀目睁得大大的,向下一眨不眨地盯视着,芳心深处是忧喜参半。
喜的是华弟弟在短短的数日里,竟将此武林绝技练成,从此可以傲视江湖,连带自己也跟着感到光荣。
忧的是,这三名老人若真是那位武林高手所蓄养的爪牙的话,那后果实在堪虑。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劲厉的长鸣,而在这长鸣声中却夹杂着两声令人悚然而栗的厉鸣,其声之难闻,无以伦比。
剑华闻声心里一震,暗道:“墨儿厉鸣示警,其因何在?”
身形在思忖中猛地向后滑出一丈有余,接着沉声说道:“住手!”
剑华这声沉喝,还真有效力,与其过手的老人闻声一震,身形本能地顿止下来,并惊愣地向他望去。
他也不理会老人的神情如何,随即仰首发出一声长啸,目光向天空搜视过去。心里暗暗寻思道:“墨儿这声长鸣,异于寻常,分明是怒极而发,难道它遇到危险或遭遇强敌了吗?”
他一边暗暗寻思,一边向半空搜视过去。
由于星月暗淡无光,视界受阻,天上的情景根本看不太清,这种情景使得他心里很焦急,暗暗替墨儿担忧,不禁张口又发出一声长啸,啸声甫落,头顶才又传来墨儿的厉鸣声。
他闻声心里一喜,知道墨儿无恙,遂急忙移动目光循声搜寻过去。
隐隐约约地看到半空里有一黑一白两团影子,正翻翻滚滚追逐不休。
这是在晚上,看不太真切,要是换在白天,则定是一幕亘古罕见的奇景。
剑华仰首上望,目光随着那黑白两团影子移来移去,他知道,那团黑影毫无疑问的是自己的墨儿,而另外那团白影当也是一只飞禽。
不过他心里感到异常惊奇,因为那团白影,看起来要比墨儿小一倍不止,可是却灵捷异常,与墨儿追逐缠斗,并未露出丝毫败象。
剑华仰首上望,心里却惊奇地思忖道:“墨儿的威猛,自己是清楚的,力大无穷,能生裂虎豹,一向罕逢敌手。而这团白影,竟能与墨儿抗衡,并且是势均力敌,不分胜败……
剑华心里感到惊奇,而那三名老人的心意却和他不谋而同,同样的惊奇不止,也暗暗想到:“山主所饲的灵禽——三首飞鹞一向猛勇绝伦,无论人兽与其为敌时,均难逃出它的钢爪铁啄,同类群鸟见其无不悚栗惊颤亡命飞逃。
“而这团黑影是什么东西呢?竟有如此厉害,不但与三首飞鹞战成平手,并且越战越勇,这真是不可思议……”
除了剑华与三名老人各感惊奇外,其余在场之人虽不明了个中情形,但也猜测出个大概,遂不约而同地向天空惊愣地注视着。
像这样足有盏茶之久,这两头异种灵禽已到了紧张关头,先前是一味的哑斗,现在却是厉鸣连连。
在这死寂的深夜里,二鸟的鸣声就格外显得急厉洪亮,如不明真相者,准以为有数十只之多。
一片一片的黑白羽毛在厉鸣声中纷落如雨。
剑华每看到一片黑色的羽毛,心里就刺痛一下,可是爱莫能助,只有干着急。
那三名老人虽不像剑华那么着急,但眼前的形势使得他们三人也渐渐地沉不住气,一旦三首飞鹞惨败下来的话,情势对自己极为不利。
蓦地,墨儿与那头三首飞鹞由半天空直直地飞坠而下,而厉鸣之声就更频传不已。
剑华见状,以为墨儿与其对手弄得两败俱伤,心里一急,身形一晃直奔墨儿飞纵过去,并且大张双臂,准备将墨儿飞坠的身形接住,以免摔成重伤。
墨儿离着剑华的头顶还有一丈左右时,突将束敛的双翼猛地大张开来,使飞坠的身形在空中略顿,才轻飘飘地落在剑华身侧。
剑华急忙在墨儿周身察视一遍,见其除羽毛显得零乱外,别无伤痕,神骏如昔,两只精光四射的圆睛向前怒视着。
他这才放心,遂顺着墨儿的目光向前望去,目光到处,把他吓了一跳。
只见在三名老人的身侧,立着一只顶生三首周身雪白的怪鸟,六只金光闪闪的圆睛,一齐向墨儿怒视着,其身形比墨儿小一倍不止,但神骏威猛却不逊墨儿,身上的羽毛也是零乱不堪。
剑华看罢,寻思良久,也想不出此鸟的来历和名字。
所有在场之人,除了那三名老人外,谁也不认得这只鸟。
李桐荪大睁着一对充满了惊奇的目光,在墨儿和那头怪鸟身上看个不停,心里却暗忖道:“自己闯荡江湖数十年,今夜算是开了眼界……”
同时他对剑华则更感激涕零,认为今夜若没剑华在场的话,对头单凭数条赤练蛇和这头怪鸟,就够自己对付的,他忖思至此,余悸犹存,立时打了个冷战。
那三名老人忖度眼前的形势对自己三人极为不利,要是再纠缠下去,不但毫无制胜的把握,说不定会招致杀身之祸,还是及时撤身,回复山主,再作图谋。
三人相互交换了个眼色,居中的那名老人在那头怪鸟身上轻轻一拍,接着发出一声低啸,三人一言未发,在低啸声中,突然凌空直直拔起,晃闪之下已隐没在黑暗中。
剑华和李桐荪见状均是一愣,二人万万没料到,那三名老人,会一言不发地就晃身退去。
而筠姑娘除了感到惊愣外,心里则暗暗担忧,认为事情绝不会如此容易结束,说不定会因此引导起一场轩然大波,娇躯一晃飘落地面,俏立在剑华身侧,冲着李桐荪颔首一笑。
李桐荪这才从惊愣中回醒过来,连忙展露笑容,对二人抱拳说道:“两位仗义援手,使本庄上下得免于难,此恩不啻重生,大恩不言谢,老朽只有永铭于心,以图后报……”
剑华闻言,急忙说道:“老前辈如存此心,无疑是想折杀晚辈二人,再说,我辈行道江湖,济危扶倾,见义勇为,乃是应尽之天职,晚辈等天胆,也不敢承当老前辈的谢意……”
李桐荪自步入江湖,先后算来已有数十年之久,阅人无数,他一眼就看出剑华天性忠厚,是一真诚君子,一番言语发自肺腑,绝无丝毫虚伪客套之意,心里对他就更生出无比的好感,遂暗暗打定主意,要将自己守了将近十年的一件武林至宝赠给剑华,以报解危之恩。
他忖思至此,遂也不再客气,抚髯笑道:“老朽今夜能结识两位,心里异常高兴,来,我们到前边痛饮三杯,也让老朽我略进地主之谊。”
说着冲着两人一抱拳,说声:“请。”遂头前带路,直奔大厅而来。
此时,大厅当中已摆好一桌极丰盛的酒席。
几人略一谦逊,即各自入座。
连那位白发婆婆和那位少妇,亦在座相陪。
席间,经李桐荪介绍之后,才知那位白发婆婆和那位少妇,一是其妻穿云燕李静英,一是其儿媳刘芝秀。
剑华与筠姑娘分别以晚辈和平辈之礼,和两人重新相见。
接着李桐荪又对二人问道:“两位来了大半夜,老朽还忘了请教两位的尊姓大名,仙乡何处,及尊师是哪位高人?”
剑华与筠姑娘遂将自身的一切,简言答之。
李桐荪听后,神色倏变,变得惨淡黯然已极,同时双目之内泪光浮动,痴痴地向剑华呆视着,而嘴里却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谷剑华,谷剑华,谷……”
突然激动地向剑华问道:“金梭追魂谷健雄,是你甚么人?”
剑华自始至终,都怀疑这位李庄主就是自己所要找寻的那位只闻其名,而未曾晤过面的李伯父,他本意早想出言相询,苦无适当的机会,现在见状,越发料定不错,心里真是惊、喜、悲交集,情绪激动万分,身形霍地站了起来,同时热泪夺眶而出,咽声答道:“谷健雄乃是家父,您老人家,可是燕山一叟李伯父……”
李桐荪也猛地站了起来,双手紧紧抓着剑华的两肩,脸上亦是惊喜交集,浮动的泪光终于夺眶而出,沿腮而下,他未答理剑华的问话,嘴里只自言自语道:“真乃苍天有眼,使义兄有后……”
剑华见状还有不明白的道理,眼前的老人分明就是自己朝思暮想日日渴望——见的李伯父,一股孺慕之情油然而生,一头扑进李桐荪的怀里,咽叫一声:“李伯父……”就泣不成声。
李桐荪泪眼模糊地俯视着怀中的剑华,用手在他头顶抚摸不停,心里联想到义弟和弟妹的惨死之情,越发悲从衷来,亦是咽泣成声。
筠姑娘也替华弟弟暗暗高兴,俏目之内涌出两滴不知是悲抑是喜的泪珠。
良久之后,李桐荪才用双手将剑华轻轻扶起。哑着声音道:“孩子!你我今日重逢,应当高兴才对,为何尽是哭哭啼啼,做出一般世俗儿女之态,来,坐好,将你脱险的经过及如何拜在智禅子大侠门下的情形告诉伯父,也好让伯父替我那死去的健雄义弟高兴高兴……”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老泪纵横。
剑华泪罢归坐,微思,遂将别人处里听来的那段脱险的经过情形,详尽地述说了一遍。
李桐荪双目盯视着剑华,而脸上的神色,随着剑华的叙述而变易,忽忧忽喜……一直等到剑华将脱险的经过说完,才黯然一声长叹,双颊之上不由自主地又挂上两行热泪。
剑华望着李桐荪,呆了一下,才又问道:“李伯伯,您老人家因何从遥远的北方迁居此地呢?”
李桐荪看着剑华,微思才轻叹道:“贤侄你有所不知,此事说来话长,记得……”
原来在金梭追魂谷健雄全家遭害之时,李桐荪已归隐燕山故居,恶耗传来已是兼旬之后。
当时,他对这不幸的消息,认为是过耳传言,不可尽信,但又不能不信,他为了一明真相,遂怀着疑信参半及略带焦灼的心情,兼程南下。
孰料,他到达义堂村一看,事实果如江湖传言,庄宅化为灰烬,黄土一杯长埋侠魂。
他目睹这凄惨景象,顿如高楼失足,心如刃割,双目呆呆地向前直视着欲哭无泪,脸上痉挛扭曲,难看已极,此时,他心里的那种悲痛之情非言语所能形容。
他伫立当地,良久良久……神智才渐渐恢复过来,仰天一声凄然长叹,语声嘶哑着道:“健雄义弟,为兄如不替你报此血海深仇,誓不为人……”
说完,又在谷健雄的坟前伫立凝视良久,才强抑悲怀,毅然打马上路,只身一人再度沦入江湖。
一路行来他不是明察就是暗访,先后经过了三四年的光景,才算打听到一点眉目,听说仇人就落脚在西南一带,他这才又仆仆风尘,赶来四川。
但西南之大遍及数省,仇人究竟落脚在何处,几经探听还是毫无结果。
然而他持之以恒,毫不气馁,认为纸包不住火,只要自己此心不变,终有一日会达到目的。
苍天不负苦心人,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全部事情的真相,同时,他万也没有料到,当初动手残害义弟谷健雄全家之人,并非真正的凶手,而是受人差遣,身后另有主谋。
而主谋此事之人,据传言就是隐居在邛崃山深处的流云谷内,此人手下蓄养着无数黑道高手,他本人则以山主自居,而此人究竟是哪一个呢?却无从知晓。
又据江湖传言,此人一身武功已达登峰之境,高不可测,在当今武林中能与其抗衡者可以说是没有几人。而此人不知因了何故,行踪异常诡秘,从不以真面目示人。就连他的手下爪牙,除了特别亲信的一二人外,其余的均不知道他们的山主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李桐荪忖度当前的情形,认为仇人太过厉害,未敢贸然下手,遂暂时隐忍下来,准备暗中择机下手。
但是他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经再三的思量之下,遂决定择居麦桑,以隐者示人,并将家小一齐接来,他借着游山玩水的名义,经常深入群山踩探仇人的巢穴。
可是,仇人不仅防守严密,而且其巢穴更是隐秘难寻。
他在麦桑定居下来,一晃就是十年,而在十年当中,他不但未探听出仇人的真实姓名,连流云谷在何处也未能找到。
然而,岁月的流逝并未冲淡他的初衷,相反的更使他志坚如钢,誓死不逾。
所以,十余年来,李桐荪无时无刻不在为义弟报仇之事筹谋。
孰料,就在半个月以前,突然来了一名素不相识的老人,送交李桐荪一纸便函,无头无尾,其中大意为:
因有急用,欲借他的庄宅一用,以半月为期。并且请他在二十日以内迁让出来,字里行间,虽未言明,但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出,如李桐荪不答应的话,不但对他一家大小不利,而全镇之人,亦将跟着受到鱼池之殃。
李桐荪看完那封便函,沉吟良久不发一语,突然灵机一动,暗道:“送信的老人口口声声地说是奉了他们山主之命,难道此人就是自己所要探寻之人吗?”
他思忖至此,越想越对,认为这是天赐良机,遂依计而行,将面色一沉,当着那个送信之人的面,将那只便函撕了个粉碎,并声言宁肯玉碎也不为瓦全。
他这样做是冒着极大的危险,为了避免波及无辜,遂担当起护卫全镇之责,并立即差遣爱子宇龙,连夜动身远赴云贵,约请自己的几位好友来助一臂之力。
然而,就在此事发生的第五天,一夜之间,他的双腿突然瘫痪失灵,寸步难移。
这一来可把他给急坏了,可是,急又有什么用呢?
二十日的限期,晃眼即至,而他的双腿毫无起色,如果不是剑华及时赶来的话,后果真不堪设想。
李桐荪的一番追述,只把剑华听得热血沸腾,泪落如雨,想到父母的血海深仇雪报有日,脸上顿时展露出一付比哭还要难看的惨笑,咽声对李桐荪夫妇及其儿媳说道:“伯父、伯母、嫂夫人,华儿家门不幸,遭此惨祸,连累您们等舍弃故居,跋涉江湖,并替华儿觅获仇人踪迹,此恩此德,可比日月,华儿有生之日不敢稍忘。
“华儿今代表含恨九泉之下的双亲,向您老人家谨致敬谢之意。”
说完,就冲着三人跪拜下去。
李桐荪赶忙俯身将剑华扶起道:“贤侄,我与汝父谊如手足,不要说为了汝父舍弃故居,跋涉江湖这点小事,就是因此而丧生,也是我份内应尽之责,此后你我相处,应像一家人一样,不要再提起恩德二字,否则就显得太见外了。”
老夫人李静英也咽声说道:“孩子,你伯伯的话是对的,快起来,以后你千万不要再如此。免得彼此之间显得生疏。”
剑华站起身形,低声应道:“是,伯父、伯母。”
两老见状,老脸上顿露出欣慰之容,竟破啼为笑,向剑华望着。
此时在座的五人当中,没有一个不是泪痕满面,其中筠姑娘比华弟弟好像哭得还厉害,一对明眸大眼已微显红肿,呆呆地向剑华望着。
筠姑娘自从于翠枫谷和剑华结缘之后,已死心塌地将自己交给了剑华,所以视剑华的安危重逾自己。
在她的心目中,认为与华弟弟有关的事情都与她有关,两人之间是气息相关,荣辱共存。
所以当她看到华弟弟因悲伤过度,憨朴而英俊的脸上呈现出灰白之色时,芳心深处竟隐隐生痛,双眸不禁痴痴地向剑华望着。
同时她心里尚隐隐泛起一丝不能说出来的忧愁。
剑华起身归坐,微思之下,遂再度向李桐荪问道:“李伯伯,据你老人家的看法,杀害华儿全家的仇人确实落在流云谷吗?”
李桐荪双眼望着剑华,将头轻点,黯然道:“贤侄,也是伯父我无能,十余年来我竟未能找到仇人的巢穴和打听出仇人的真实姓名。
“不过,关于仇人是否落脚在流云谷这一点,你尽可放心,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我也不会在此地一住就是十年。
“现在你来的正是时候,等此间事情一了,我们爷俩相偕入山;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将仇人找出来,替我那义弟和弟妹,昭雪十余年的血海深仇。”
剑华无限感激地向李桐荪望着,轻叫一声:“李伯伯……”
一声李伯伯之后,又是泣不成声,再说不下去了。
筠姑娘见状,情不自禁地也跟着啜泣起来。
李桐荪轻叹一声,然后强扮笑容道:“我真是越老越糊涂,只顾说话,连华儿和朱姑娘由午至此尚未进食之事,都给忘了……”
说着伸手端起一杯酒,又对二人说道:“这杯酒算是我对朱姑娘一点敬意……”说完一饮而尽。
筠姑娘赶忙抹掉脸上的泪迹,并起身离坐,道:“老前辈的敬意,晚辈实不敢当,况且我和华……”
不知因了何故,她一语出口,娇靥竟升起两片红晕,螓首紧紧低垂下来,眼神斜着向剑华偷偷望去。
剑华因心切亲仇,脑际心胸充满了复仇之念。
所以对筠姐姐的神情根本就没注意到。
而另外几人却看了个一清二楚,同时对二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李桐荪在举杯一饮而尽时,突然发现师侄周维英没有在座,心里一愕,满脸都是诧异之色,嘴里似自语又好像是对其妻和儿媳而言:“维英这孩子到哪里去了,这大半天怎么没看到他的人影?”
李静英和刘芝秀这婆媳二人见状,心里也感到很奇怪,暗道:“是呀!这半天怎么没看到他的人影呢?”
相互一视,诧异满面地向李桐荪望来。
剑华由于心绪不宁,李桐荪的话并未引起他的注意,只茫然地向几人望着。
而筠姑娘与剑华就不同了,她闻语心里一动,沉思片刻,认为事关重大,不应顾虑太多,遂整容向李桐荪道:“李老前辈,维英是哪一位呀?”
李桐荪道:“他是我的一个师侄,就是第一次领你和华儿来大厅进餐之人……”
李桐荪将话说完,用诧异的目光望着筠姑娘,而猜不出她打听维英是哪一个的用意何在。
筠姑娘轻噢一声,沉吟半响,才再度向李桐荪说道:“李老前辈,晚辈有一言出口,对与不对,还请您老人家原谅包涵……”
李桐荪心里就更感诧异,但嘴里却连忙说道:“筠姑娘有话只管讲,何必客气。”
筠姑娘微思,才说道:“这话晚辈本不该贸然说出,但鉴于事关重大,后果可虑,故而才斗胆妄参末议……据晚辈看来,令师侄此时已远离庄宅,返回流云谷去了……”
筠姑娘此言出口,举座震惊,一个个惊疑满面向她望着。
她向众人扫视一眼,然后才又继续道:“还有老前辈的阴脉遭人暗算,据晚辈看来,也是出于此人之手……”
李桐荪及其夫人和儿媳闻言,更是惊上加惊,双目睁得大大的,盯视着筠姑娘。
李桐荪先还对筠姑娘的话,不太相信,经片刻的沉思,恍然而悟,接着,脸上的神色陡变,并哦的一声惊叫道:“朱姑娘所言不虚,老朽阴脉遭闭,一定是这畜牲干的……”
原来他自剑华一语道破,说出他所患的腿疾是因阴脉遭闭所致时,心里已存了一个很大的疑团。他是百思不解,曾暗暗想道:“以自己数十年的功力火候,本身的五绝阴脉遭人封闭而不自觉,此事是剑华一语道破,如果换了别人的话,自己真有点不敢相信……可是,对自己暗下毒手的又是哪一个呢?”
这个疑团在他心里一直存了好几个时辰,现在经筠姑娘这么一说,他这才恍然而悟。
回想近半个多月来,除了师侄周维英经常侍候在侧外,自己实未接近过任何外人。
他越想越觉得筠姑娘的话有道理,所以才惊叫一声,心里顿时气愤交加,双唇一动,正要开口说话时。
蓦地,看见爱子宇龙扶门而立,脸上的神情,抽搐扭曲,苍白无色,而周身亦是伤痕累累,血流如注,双目之内神光涣散,很吃力地向他望着,双唇一阵颤动,发出一声微弱而嘶哑的语音。
“爹、娘,孩儿……”
一语出口已是力不从心,身形来回一阵摇晃,扑通一声栽倒地上。
李桐荪见状,神色大变,急喊一声。
“龙儿,你……”
身形在语声中,一晃向爱子扑了过去。
老夫人李静英,和少夫人刘芝秀见状,脸上的神色亦为之大变,热泪夺眶而出。
一个哭叫一声:“龙儿……”
一个哭叫一声:“龙哥……”
这婆媳二人的身形,亦在叫声中,不约而同地向厅门疾扑过去。
剑华与筠姑娘见状也各吃一惊,情不自禁晃身向厅门扑去。
此时,李桐荪已将爱子宇龙抱在怀里,并已替他闭脉止血,正老泪纵横地在检视伤势。
而李静英和刘芝秀这婆媳二人,则更是泪如泉涌,围俯在侧。
剑华与筠姑娘,也及时赶至,向受伤的李宇龙望去。
只见他周身的伤口,足有十余处之多,血流如注,遍染全身,猛然一看,就像是一具血人,真是惨不忍睹。
李宇龙因伤势过重,再加上他受伤之后,勉力奔驰,真力损耗过巨,此刻已是气息微弱昏迷过去。
剑华很快地将李宇龙周身的伤势察看了一遍,然后蹙眉微思之下,右手疾探,紧按在李宇龙的心坎穴上。
约经过了半盏热茶之久,才将手掌撤开,接着伸手入怀掏出一只洁白的玉瓶,从中倒出几粒丸药,送进李宇龙的口内,然后说道:“请伯父、伯母及嫂夫人尽管放心,龙哥的伤势虽然很重,万幸均系外伤,未曾伤及筋骨及内腑,只是,龙哥于受伤之后,未能即时封脉止血及运气调息,以致出血过多真力受损,照伤势看来,最少也需十余日的休养,方能痊愈。”
说完,将身形移至书案前,取一纸素笺,提笔疾书一挥而成,然后手持书就的纸笺,步至李桐荪面前,道:“伯父,华儿开具一纸治伤的单方,请伯父指派家人,照方配制,然后合水煎煮,煮好的药汤,一半内服,一半擦洗伤口,这样可使龙哥的伤势早日痊愈。”
李桐荪知道这位师侄不但身怀绝学,同时对岐黄之术颇有造诣,所以对剑华的话尽信无疑,双目之内充满了感激之意,向剑华望了一眼,颔首道:“华儿,你暂时替我招呼朱姑娘,我将你宇龙哥哥送去后宅即来相陪……”
然后又对筠姑娘道:“筠姑娘,老朽暂时失陪……”
筠姑娘连忙答道:“老前辈,您只管请……”
李桐荪冲着筠姑娘勉强展颜一笑,抱起昏迷不醒伤势沉重的爱子,正欲迈步出厅之际。
蓦地,夜空传来一声急厉的怒鸣,鸣声一荡三折历久不散。
李桐荪闻声一怔,目光炯炯地向厅外视去。
只见一团约二三尺方圆的黑影,挟着阵阵呼呼风声,从空中飞坠而下,其势之疾如陨星倒泻。
此团黑影离着地面不足一丈时,才略顿飞坠之势。
这时,李桐荪才看清楚,原来那团黑影,竟是华儿所豢养的那头灵禽——墨儿。
墨儿临空略一翱翔,才缓缓飞落,金睛怒睁,颈毛倒竖,冲着大厅一连发出数声急厉的怒鸣后,即再度振翅飞起。
李桐荪见状,心里一惊,暗忖:“难道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的身形并未因暗自思忖而中止,移步向厅外走去。
剑华在听到墨儿第一声厉鸣时,心里已感震惊,现在见墨儿竟显身厉鸣示警,他就更料定事不寻常,所以就在李桐荪的身形欲动未动之际,他已施展出师门的轻功绝技“缩地换形”,身形轻晃之下,快如离弦之矢,越过李桐荪抢先出厅。
他为了阻止李桐荪前进之势,右掌向后虚虚按下,并急急说道:“伯伯,强敌即至,请伯伯速将宇龙哥哥抱回大厅,并严加围护,以免为敌所乘……”
然后又对筠姑娘说道:“筠姐姐,请你严守厅门,协助李伯伯卫护宇龙哥哥,免被敌人乘虚而入……”
剑华的身形在语声甫落之际,已掠至天井中央。
李桐荪抱着爱子,正欲跨步出厅,突感一股绵柔之力,迎面袭来,在自己面前竖起一道无形的气墙,使身形寸步难移,欲进不能只有后退,这种情形使他愕忡在当地,心里是惊喜交集,双目怔怔地向剑华的背影望着,暗道:“想不到剑华这孩子的内功修为,竟达如此深厚境界……”
他只顾暗自思忖,竟忘了此行的目的,筠姑娘轻叫一声“李老前辈”才将他从惊喜交集的沉思中清醒过来,啊的一声低沉惊叫,记起剑华警告之事,遂抱着爱子匆匆走回大厅。
这时,夜空又传来墨儿的厉鸣声,同时在墨儿厉鸣声中,还夹杂着一种从未闻过而又刺耳已极的怪鸣声。
剑华伫立天井,仰首上望。
只见,顶空数十丈处,正有一大一小两头三首怪鸟在夹攻墨儿,三鸟翱翔追逐缠斗不休,并不时发出呱呱的刺耳怪叫和厉鸣声。
这幕情景只把剑华看得血涌心跳焦灼万分,掌心紧捏一把冷汗,替墨儿暗暗担忧。
因为,在一个时辰以前,他曾目睹墨儿和其中一头怪鸟战成势均力敌,胜负不分,一头怪鸟墨儿尚且不能取胜,现在又多了一头,眼前墨儿虽未呈露败相,但时间一久,是必败无疑,所以他心里暗暗着急。
他越看心里越着急,嘴里不禁发出一声长啸,意在唤墨儿飞落地面,由他来对付那两头怪鸟。
就在他的啸声甫起之际,蓦地,夜空飘来一阵低细的冷笑。
他骤闻此冷笑声,周身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冷战,只感此笑声,冷峻而蕴寒意,就好像是用一小块一小块的寒冰连缀而成,连内腑都感到一丝丝的寒意。
他心中一凛,脸色为之一变,心里暗道:“此人的内功修为,已达化境,自己难望其项背,此人如果与己为敌的话,那就危……”
墨儿正在和双头怪鸟倾力一战,准备弄个两败俱伤,突闻主人发啸呼唤自己,逐渐舍弃原意,身形在一声长长的厉鸣声中,瞅准机会,束翼猛冲而下,飘落在剑华的身侧。
原先发出冷笑之人,等笑声一住,接着又发出一声低沉的轻啸。
那两头怪鸟本打算向墨儿衔尾追过来,低啸传至,遂也改变初意,引吭发出一声刺耳的怪叫,鼓动双翅,循着啸声,疾飞过去,晃眼之间,就飞得无影无踪。
剑华因强敌环伺,心神不敢稍懈,所以对墨儿一眼都没多看,向四周的暗处巡视着,并凝神蓄势以待。
他瞬视有顷,而不闻丝毫声息,这种现象出乎他意料之外,在他认为敌人的大援即至,定会立时现身,所以凝神以待,孰料,事实并非如他所料,心里大为惊疑,不禁又暗暗想道:“敌人又走了吗?”就在他这暗忖之念未已,左侧屋脊突然冒起数条人影。
其中之一,未语先发出一声与先前酷似的冷峻笑声,然后越众而出,身形轻晃,不徐不疾地冉冉向地面飘下,其势就好像是一团败絮,随风飘动。
剑华见状,心里顿时又为之一震,差一点惊叫出声,暗暗叫苦道:“此人所施展的身法,明明是武林中几将绝传的驭气蹈空的轻功绝技,施展此种身法者非内、轻两道均达上乘境界不可……”
剑华在来人越众而出飘身下屋之际,已向此人打量过去。
只见他头戴儒巾,身穿一袭宝蓝色的绸布大衫,脸上蒙罩着一块黑纱,将其庐山真面目尽遮其后,只有一对精光四射的睛眸露在外面,向剑华一眨不眨地盯视着。
从其服饰和神态上,可以看出此人的年龄,是在二十至三十之间。
剑华一面打量来人心里一面暗暗称奇想道:“其刚才所施展的身法,与其年龄和神情极不相称,同时,他为何用黑纱蒙面,而不以真面目示人……”
现身之蒙面人,向剑华盯视几眼后,鼻端发出一声极其冷峻的哼声,然后移动目光向左右的厢房屋脊扫视一眼,才又将目光收回,又向剑华盯视过去,鼻端又发出一声与先前相同的冷哼。
就在蒙面人移动目光向左右巡视时,剑华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蒙面人的目光,向左右厢房上扫视过去。
目光到处,心里不禁又是一阵怦怦狂跳,暗暗叫苦。
原来东西厢房上,不知在什么时候,同时出现了数十条黑影。
这数十条黑影伫立屋脊,平息静气,一声不响的向地面注视着。
从精光闪闪灼烁不定的数十道目光中,可以看出,其中颇有几名高手。
这种情形,也就难怪剑华暗暗叫苦而忧急万分了。那蒙面人收回目光又向剑华盯视一阵后,一语未发伸手由腰间取出一条似软鞭又非软鞭,似宝剑又非宝剑的畸形兵刃。
只见这条似鞭非鞭,似剑非剑的畸形兵刃,由头至尾全长约四尺有余,拇指粗细,最前端是一段半尺来长,锋薄如纸,与剑尖极为相似之物,就是略窄而已。
而后半段则是用一颗颗大如龙眼,两侧带锋中有一孔的圆珠连缀而成。
而全刃隐发蓝汪汪的精光,一看就知淬有剧毒。
剑华怔怔地望着那条畸形兵刃,心里千思百转,不要说认得这条兵刃,甚而听都没听说过,无怪他要发愣。
那蒙面人见状好像已猜透剑华的心意,鼻端又发出一声极不屑的冷哼。
接着将手臂轻挥,那条软绵绵的怪兵刃,即被抖的笔直,同时,三种不同的声音“哗啦!”“呜呜!”及“呼呼!”应挥而生。
剑华被这几种不同的声音,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见状,心里一凛,暗道:“大敌当前,哪还允许自己分神旁骛,真是自寻死路……”
遂赶紧摒除杂念,凝神静智,方寸灵台之间顿感明彻已极,抱剑蓄势,目光炯炯地盯视着蒙面人。
蒙面人见剑华在这瞬息之间,表露于脸上的惊、疑、怅惘之色,一扫而空,换上一副庄重而凛然的神色,他对剑华这种沉着深厚的定力,亦为之心折。
鼻端又发出一声冷哼,但他此刻所发出的冷哼声,与前两次相较,则有天壤之别,前者将其内心的不屑和蔑视之意,表露无遗,而现在与其说是冷哼倒不如说是一声轻笑来的恰当。
他的身形在似冷哼似轻笑声中,一晃直奔剑华疾扑过去,同时手中的怪兵刃,抖出数朵蓝汪汪的光影,挟着一连串“哗啦!”“呜呜!”“呼呼!”的声音,直奔剑华的玄机穴点下。
剑华忖度眼前的形势,知道要想善罢已势不可能,但他见来人,自现身至此,从未发出一言一语,只冷哼了几声,现在更是一言不发,就晃身向自己猛扑过来,心里已微感气愤,但他天性淳厚,认为,应先将来人的底细摸清,如果此人系从流云谷而来,则无论其是否正凶,自己亦要尽展所学誓杀来人,以雪灭门的血海深仇,相反以不动手为上策,免得误伤成仇。
所以他在微思之下,即施展师门的轻功绝学“缩地换形”,向后飘出一丈有余。
蒙面人见状,身形微顿嘴里发出一声惊噫,目光灼灼地向剑华睨视一眼,身形轻晃,再度奔剑华疾扑过去。
剑华双眉微皱,淳朴的脸上已隐泛怒容,但他还是忍了下来,身形轻晃又向后飘出,这次他不等蒙面人的身形扑至,即沉声说道:“住手……”
剑华这声沉喝,还真有效力,那个蒙面人闻声先是一愣,身形果然顿止下来,并惊疑地向剑华望着。
剑华一声住手之后,紧接着说道:“阁下夤夜率众至此,意欲何为?再者在下与阁下是素昧平生,根本谈不上深仇大恨,阁下因何一言不发,即举刃相向……”
蒙面人好像没想到,剑华在此种情形下会问出这种话来,不知道他是无言可答呢,还是另有难言之隐,只见他微思之下,鼻端又发出一声似冷哼似轻笑之声,对剑华的质问之语,根本未加理会,移动身形又奔剑华疾扑过去。
剑华见蒙面人对自己的话,竟置若无闻,仅以一声轻哼代表了一切,并且再度疾扑过来,此刻,他已是忍无可忍,一股不可阻遏的怒意,瞬即弥漫于心胸之间。
只见他剑眉轩动,目光电射,一眨不眨地向蒙面人盯视着,并默运真力贯注全身,对蒙面人疾扑过来的身形,视若无睹。
一直等到蒙面人那条畸形怪刃离着胸前仅有一二寸左右,才晃身向左滑出一步有余,而手中的金钰宝剑亦随势递出。
此时他心里虽然怒极,但天性淳厚的他,还不忍心骤下辣手,所以并未全力尽展所学,只将那套金钰剑法施展出来,但他心里却无丝毫轻敌之念。
因为就凭蒙面人刚才所施展的那手“驭气蹈空”的身法,其功力就不见得在他之下。
蒙面人见剑华身形轻晃,就将自己的一招完全避过,心里好像有所不甘,同时,他又见剑华所施展的剑法,并无什么出奇之处,就更使他感到不甘心。
鼻端不由自主地又发出一声冷峻的哼声,遂默运真力,贯注右臂,将手中那条非鞭非剑的畸形兵刃,上下一阵振动,顿时发出一声刺耳摄魄的呜呜怪鸣声。
剑华刚将一式“风摆杨柳”递出,还未来得及抽招换式,闻声心里一震,同时感到蒙面人手中那条畸形兵刃,突然化成千万条蠕动欲飞的灵蛇,齐奔自己扑噬过来,心里就更大吃一惊,脚下不由自主地将新近学会的奇门幻步施展出来。
此盖世绝学,确非凡响,雪山大侠这套独步江湖的奇门幻步,妙就妙在攻守兼宜,无论敌人的招式多么诡异绝伦,都能从容避过,并且使敌人根本无法捉摸到自己的准确部位。
蒙面人见自己这一式“星离雨散”,不但未能收到效果,反而受制于敌人。
只感对手的身形诡异莫测飘忽不定,忽东忽西,使自己无从捉摸,有几次如不是躲闪得快,就险些伤在对手剑下。
这种情形使得他气怒交加,要知道他自小就是娇生惯养,在家里是颐指气使随欲而为,他除了对父亲稍具敬畏之意外,从未怕过任何人,而像今晚这种惨象,还是平生第一次,所以他心里才又气又怒。
然而他虽然娇养惯了,及练就一身绝顶的武功,但由于他天性的善良淳厚,对人极和善可亲古道热肠,有事求助于他,只要他能力所及,定会全力相助,所以凡是和他认识的人,对他都留有一个极好的印象。
本来他不会过问这件事情,也是五指追魂用激将法,将剑华形容的如何如何厉害,才激起他的好胜之心,率众而来,要和剑华比划比划,并伺机对剑华戏弄一番略加惩戒,以舒心愤,而其本心绝无半点伤害剑华之意。
而眼前的形势,却使他愿与心违,事实恰恰相反,他反被剑华戏弄于股掌之间。
他一时恼羞成怒,瞅得一个机会,身形猛地向后跃出,足尖用力在地上一弹,身形再度奔剑华疾扑过来。
原来他借着这一退一进的机会,将父亲严禁轻用的夺命五式“天半朱霞”、“天降石麟”、“天克地冲”、“天衣无缝”、“天夺之魄”一齐施展出来。
这夺命五式确非凡响,只见剑华被一片蓝汪汪而挟着呜呜……之声的光幕笼罩重裹水泄不通。
蒙面人见状,心里不禁沾沾自喜,暗道:“叫你臭美,我也不伤你,只将你累到筋疲力尽开口求饶时,我才住手……”
起初剑华的确有点心惊,脚下不由自主地停顿下来。
他这一停顿身形不大要紧,只感周侧那片蓝汪汪的光幕挟着逼体生痛的劲风,一齐向里收缩过来,并且越缩越小,使他连呼吸都感到困难,此时,他不再是心惊,而是大惊失色,冷汗阵阵,手里的金钰宝剑,顿时舞起一道剑幕,将自己紧紧裹住,暂求自保,然后再筹破敌之策,而脚下又自动地按着奇门幻步的步位,游走起来。
说也奇怪,刚才他将身形暂顿,就立感压力骤增,而现在重展奇门幻步身形一动,那股如潮涌般的事情,接踵而至。
原来剑华在那片蓝汪汪的光幕里,不但进退自如,并且三绕两绕竟绕至光幕之外。
这种情形不但使得在场之人惊异万分,而连他自己也同样的惊异交加,愕在当地。
而蒙面人的心情,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不仅是吃惊,甚且骇惧,愕立在当地,一双露在黑纱外的精眸,怔怔地向剑华望着。
一阵沉寂之后,剑华才从惊愕中苏醒过来,举目向蒙面人望着,暗道:“好小子!我无伤你之意,你却有害我之心,要不是那套玄妙的奇门幻步,怕不早已陈尸当场,我非给你点苦头吃不可……”
他心里虽作如此想法,但不晓得是为了什么,对这蒙面人却无丝毫的恶感,所以遂抱定吓唬吓唬蒙面人的心意,一声轻咳。
蒙面人被剑华这声轻咳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剑华轻说一声:“你注意了,我要动手了。”
身形在语声中,一面直奔蒙面人扑了过去。
而手中的金钰宝剑,亦随势将那套优昙连锁八式施展出来。一式“吉光抖羽”脱手而出。
蒙面人见状,心里真是进退维谷。动手吧,怕不是剑华的对手,而后果不堪设想,再说不动手撤身一走,那自己从此之后,就只有闭门不出,再无脸见人。
他正在委决不下,进退两难之际。
只见千万朵耀眼生辉的金星,满空飘动齐奔自己胸前诸大要穴罩下。
他见状心里一凛,暗道:“在此之前,一直认为自己那式‘天半朱霞’已算得是盖世绝学,而现在和人家的招式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有云泥之分……”
他在暗自思忖中,身形一晃,向后掠去。
一向严谨、不苟言笑的剑华见状,竟一反常态,嘴里笑嘻嘻地说道:“别跑!我和你亲热亲热再走不迟。”
手中的宝剑在笑语声中,由一式“吉光抖羽”改为“幽谷乔迁”,截断蒙面人的退路。
蒙面人根本就没看清,剑华是如何变式及如何出手。
他只感攻向胸前的那片耀眼生辉的金星,突然一阵飘动,就连缀成一道耀眼生辉的金虹,临空一绕就到了自己的身后,挟着一股逼体生痛的劲风,由身后向前疾袭过来。
他见状心里一阵胆寒,暗叫一声:“不好……”
默运真力贯注双足,将后退的身形硬给顿止下来。
双膝一弯,又向前疾掠过去。
剑华收剑晃身跃到蒙面人的面前,又笑嘻嘻的说道:“不错,你这人还真听话,让你回来,你就回来了……”
蒙面人被剑华弄得已经够狼狈的,再经剑华这么一调侃,好像激起他胸中的真怒,一时竟不顾厉害,怒哼一声,一抖手那条畸形怪刃,挟着雷霆万钧之势,又奔剑华扑了过来。
剑华见状,一声轻笑,滑步斜身,一招“云垂海立”随势递出。
蒙面人刚将身形一探,准备向剑华疾扑时。
只见一片金霞由合而分,一上一下奔自己的手足攻来。
他被迫中止前扑之势,而设法自保。
剑华由开始就未打算伤他,所以由“吉光抖羽”化为“幽谷迁乔”再化为这式“云垂海立”,从表面看来是危险万分,其实剑华根本未施出全力,只抱定点到为止,达到吓唬吓唬对方的目的。
现在他见蒙面人被自己逼得慌作一团,嘴里不由自主地又发出一声轻笑,索性将其余五式一齐施展出来。
只见一道矫若游龙的金虹满空飞舞,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将那个蒙面人重重罩住。
那个蒙面人在金虹笼罩下,显露出无比惊惶之态,身形飘动,左冲右闯,但始终无法越出雷池一步。而他心里更是迭迭叫苦,不过他已看出,眼前与自己过手的少年,实未怀有恶意,因为有几次,如不是对方自动撤招的话,自己早已受伤倒地了。
这种情形使他略舒紧张之怀,并暗道:“我干脆顿住身形,看他把我如何?”
就在这蒙面人心念未已之际,剑华已自动撤招,并晃身向后退出,抱剑伫身笑眯眯地向蒙面人望着。
蒙面人见状,先是一愣,接着深深地向剑华望了一眼,二话不说晃身就想离去。
这时西厢房上,嗖嗖嗖跃下几条人影,其中就有适才离去的那三名老人。
三名老人跃落地面后,一字横列,对蒙面人恭施一礼,道:“小山主,就这样摔手一走吗?如何向老山主交待呢?他老人家一向是言出法随,无人敢违……”
蒙面人闻声未作置答,只哼了一声,又回头向剑华深深地睨视一眼,左手冲着那三位老人一挥,首先晃身离去。
三名老人脸露忧急之容,狠狠地向剑华瞪了一眼,略一迟疑,才一跺脚尾随着蒙面人的身后亦晃身离去。
剑华望着渐去渐远而隐没于黑暗中的十数条黑影,亦深深地吁了一口气,暗暗想道:“他们的目的究竟何在呢?其中如无不可告人的隐情,定不会大举来犯”
剑华与蒙面人交手之际,筠姑娘一直怀着紧张而跳动加速的心情,伫立厅门,向华弟弟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当她看到紧张之处,连呼吸都有点变粗,而径寸芳心则更是高高提起,几有夺腔而出之势。
当她看到华弟弟戏弄蒙面人时,她又不由得展唇轻笑,不过心里的紧张之情,并未稍减。
一直到蒙面人率众离去,她那紧张之情才松舒下来,长长地吁了口气。
而厅内的诸人,其紧张之情,并不下于筠姑娘,其中以李桐荪为最厉害,他不但担心剑华,同时亦忧急爱子之伤势。
剑华思忖良久,也想不出那些人借用此庄的真正意图,如果是霸占,则断无订期归还之理。
他越想越感到事非寻常,暗道:“李伯父也许略谙其中隐情,等向李伯父问明之后,再筹对策……”
身形在思忖中慢慢转了过来,举步即奔大厅走去。
蓦地看见后进院落,冲天冒起一股浓烟,接着就传来一阵闹杂的人群吵嘈声。
他见状一愣,这时李桐荪已仓仓皇皇地由大厅里冲了出来,对剑华大声说道:“华儿!仓房起火,定是贼人所为,你随我去看一看。”
说完,首先跃登屋脊,身形晃闪之下,直奔起火之处飞扑过去。
剑华微思之下立即掠至筠姑娘面前,低声说道:“筠姐姐,敌人纵火,其用意不外是调虎离山之计,我随李伯伯到火场探察一遍,如无大碍,我立刻就赶回来,你就守在此处,协助伯母及嫂夫人卫护宇龙哥哥,免被敌人乘虚而入……”
筠姑娘黛眉一皱,不知是何原因,双目之内竟满蕴热泪,深深地注视着剑华,咽声道:“华弟弟,你……要速去速来,因为……我心里突然有一种不祥的兆头。”
说完,竟咽泣成声。
剑华见状,心里也不由自主地涌出一股说不出的黯然之感,双目向筠姐姐凝视一眼,才毅然说道:“筠姐姐不要担心,我会很快就回来……”
说完,身形一晃,掠登屋脊,展开身形疾奔火场扑去,几个起落之间,已远远望见起火之处,果是一间高大的仓房,看样子,火势并不太大,只烧去一角。
此时,正有许多家人在扑救,他见状身形不禁缓慢下来,暗道:“火势并不太严重,有李伯伯一人在场指挥就足够了,我还是赶紧返回大厅较妥,免被贼人乘虚而入……”
他思忖至此,正欲转身向大厅驰回之时。
倏见李桐荪神色急慌,匆匆地疾驰过来,离着他还有数丈之遥时,即急急地说道:“华儿,我们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速返大厅,迟则……”
剑华闻语身心顿时一阵震颤,一语未发,身形轻晃,一掠数丈,疾如离弦之矢,直奔大厅扑去。
李桐荪见状,满罩忧容的脸上渗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不由暗暗想道:“此子不仅内功深厚,而且轻功之高,则更是冠绝群伦,放眼当今武林能与华儿相抗衡者,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他的身形并不因为暗自思忖而稍稍缓慢,相反地却亦是快如风飚,因为他主要担心贼人乘虚而入,后果堪虑。
由起火的仓房至大厅,中间相距不过是百丈之遥,以剑华的轻功火候来论,那还不是顷刻即至。
可是,天下尽多出人意料之事,就在这短暂的顷刻之间,大厅中已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再说剑华怀着焦灼不安的心情,展开身形将师门独步江湖的轻功绝技“缩地换形”全力施展出来。
远远望来,如不仔细辨视的话,准误认为是一只凌空的巨禽,按说剑华的身形是真够快了。
然而,他还是迟了一步。
就在他的身形离着大厅仅有二十余丈之遥时,耳畔突然传来筠姑娘啊的一声惊叫。
筠姑娘这声惊叫,虽然是那么短促、低沉,在别人听来也许没什么感觉,而听入剑华耳中,就好像是听到一声乍响的春雷,使得他的身心为之一阵剧颤,顿时沁出一身冷汗。
此际,他心里那种焦灼急惶,非言语所能形容,二十余丈的距离,竟被他一掠而至。
当他的身形刚一飘落厅脊之时,蓦见一条矮小的灰色人影,肋下挟着筠姐姐,若无其事的只将双肩微晃,已轻飘飘地跃登屋脊,脚下未发出丝毫声息。
此人对剑华的存在视若无睹,身形在屋脊略一停顿,根本未见他双足如何挪动,身形却是冉冉向前移动,快得令人难以置信,指顾之间已出去数十丈之遥。
剑华见状,顿感气血逆行,头重脚轻,眼前金星乱舞,身形前后一阵摇晃,向地面栽落下去。
此刻,他心里连急带慌,已失去了主宰,略呈昏迷,如不是李桐荪及时将他抓住的话,一定摔成重伤。
李桐荪双手抓着剑华的双肩,往他脸上一看,知道他这是急痛攻心所致,遂沉声喝道:“华儿!”
李桐荪这声沉喝还真有效力,顿使剑华从即将昏迷中惊醒过来。
剑华神智复苏过来,想到筠姐姐此番被劫吉凶难卜时,心里顿如针刺,热泪如决堤之水,频流不辍,咽声对李桐荪道:“李伯父,华儿身受叶姑娘救命之恩,永世难酬,此番叶姑娘被敌掳去,吉凶难卜,我为了酬答叶姑娘活命之恩,哪怕是赴汤蹈火,也要将叶姑娘救出来,否则,只有以死赎咎……”
说完,冲着李桐荪跪拜下去。
李桐荪见状,亦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知道剑华是性情中人,在这种情形下,如加劝阻,不但收不到效果,相反地会惹起剑华的反感,所以强忍着满腔辛酸,任剑华离去。
剑华站起身形,又咽声对李桐荪说道:“李伯伯请保重身体……”
身形在语声中,一晃直奔筠姑娘被掳去的方向,疾驰而去。
李桐荪泪眼模糊地望着渐渐远去的剑华,心里传来阵阵绞割之痛,仰首凄然而语道:“上天!何以惨酷至此,将厄运频频降诸在一个心地善良待人诚厚,并且已经尝够人间飘零之苦的孺子之身。”
李桐荪自语至此,已是声泪俱下,咽不成声。
英雄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足见,李桐荪的心境是如何悲恸。
适才剑华一见筠姐姐被劫,不及时追赶,何以竟哀痛欲绝呢?
原来劫去筠姑娘之人,纵登屋脊及去时所施展的身法,竟是武林中难得一见的“凌空步虚”的轻功绝技。
此种“凌空步虚”的身法,比起适才蒙面人所施展的“驭气蹈空”的身法,要难练几倍不止,再者,此种“凌空步虚”的身法,如内功不达化境,绝难施展。
剑华他知道凭自己这点功力,不要说追不上人家,就是勉强追上,也不是此人的对手,所以在急惶之下才昏迷过去。
等他的神智清醒过来,微忖之下,认为一个人如果只顾个人的利害,而置义于不顾的话,将与禽兽无异。再说,筠姐姐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所以他才抱着必死的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筠姐姐救出敌手。
他因为起步较迟,再加上那个矮小的灰色人影的身形太快,此刻早已失去踪迹。
他一阵疾走,却始终看不到筠姐姐和那灰色人影的丝毫踪迹,他此刻是矢志逾恒,并不因此而稍感气馁,身形毫不缓慢地向前疾追过去。
李老庄主闻声为之一怔,暗道:“这孩子的侠胆义肠,实令人钦敬万分,就是……太鲁莽了一点,将来终有一天会吃大亏……”
而隐于屋脊的筠姑娘,她万也没有料到华弟弟会如此鲁莽,不问青红皂白,一口将事情包揽下来,心里是又好气又好笑,嘴里轻声骂道:“大傻瓜!大傻瓜!”
那三名老人经过片刻愣忡之后,面色才稍稍缓和下来,其中站在最下首的一个脾气较另外两个要暴躁得多,他虽然看出剑华胸怀绝学,功力非凡,但暗忖凭自己数十年的内功修为,就不相信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同时胸中的怒火亦越来越旺盛,不容许他多作思考,所以不等另外两个同伴有所表示,身形一晃,挟怒而出,在剑华面前数尺处顿住身形,双目凶光暴射,一眨不眨地盯视着剑华,未语先发一串阴恻的冷笑,道:“小狗贼,好大的口气,一切事情由你来处理,真是大言不惭,就凭你这乳臭未干的东西也配?今夜老夫在二十招之内,若不取你的狗命,从此不叫五指追魂……”
身形在语声中一晃直奔剑华欺身而进。
同时左右两手,均是并拢如戟,挟着两股锐利的破空之声,一上一下奔剑华的章门、天柱两大要穴疾点而下。
剑华天性忠厚,他虽然将事情包揽下来,但并未存着以武力解决事情的心意。
所以老人的厉色恶言,并未引起他的怒意,只略感气愤而已。
至此,委屈求全的心念,他还奢存于心。
双膝微弯,身形向后滑出数步有余,轻轻避过老人的一招两式,嘴里并急急说道:“老前辈……”
老人虽然是挟怒而出,但他到底是久历江湖,见多识广,剑华现身时所施展的身法,已使他大吃一惊,看出此子年纪虽轻,而功力却是不凡。
所以他欺身进招,未存丝毫轻敌之心,而尽全力施为。
现在见剑华身形一晃,就使自己的一招两式完全落空,身形之快出乎自己所想象,心里就更是惊上加惊,嘴里勉强冷哼一声,装出满不在乎的神色。
身形一晃,如影随形,又奔剑华扑了过去。并将自己赖以成名的大千掌法全力施为。
只见他的身形飘忽不定,忽东忽西,围着剑华团团转。
而双手也是掌指并用,忽掌,忽指,远拍近点,眨眼之间,连着攻出四五招。
若是换了根基稍差之人,恐怕早已伤在老人的一阵疾攻之下。
在这种情形下,就显出剑华的功力来了。只见他的身形,轻如败絮飘动,在老人的掌指之间进退自如,从容不迫。
老人的攻势虽然沉猛劲疾,但是休想伤及剑华的一丝一毫。
这种情形,只把所有在场之人,看得目瞪口呆,原先他们也只看出剑华身手不弱,而万万没有想到,这其貌不扬的少年竟有如此超绝的身手,其所施展的身法,除了隐身屋脊的筠姑娘认识以外,其余的就再没有一人能够认出剑华所施展的身法。
原来,剑华所施展的身法,就是雪山大侠赖以成名的奇门幻步,他学会尚不足一旬,还不太纯熟,否则,就更令人吃惊。
那个与剑华过手的老人,他是越打越心寒,因为有几次他的招式用尽,空门大开,剑华如不是心存仁厚的话,他再多几条老命也丢掉了,而剑华都轻轻放过,不予理会。
隐身屋脊的筠姑娘,将一双秀目睁得大大的,向下一眨不眨地盯视着,芳心深处是忧喜参半。
喜的是华弟弟在短短的数日里,竟将此武林绝技练成,从此可以傲视江湖,连带自己也跟着感到光荣。
忧的是,这三名老人若真是那位武林高手所蓄养的爪牙的话,那后果实在堪虑。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劲厉的长鸣,而在这长鸣声中却夹杂着两声令人悚然而栗的厉鸣,其声之难闻,无以伦比。
剑华闻声心里一震,暗道:“墨儿厉鸣示警,其因何在?”
身形在思忖中猛地向后滑出一丈有余,接着沉声说道:“住手!”
剑华这声沉喝,还真有效力,与其过手的老人闻声一震,身形本能地顿止下来,并惊愣地向他望去。
他也不理会老人的神情如何,随即仰首发出一声长啸,目光向天空搜视过去。心里暗暗寻思道:“墨儿这声长鸣,异于寻常,分明是怒极而发,难道它遇到危险或遭遇强敌了吗?”
他一边暗暗寻思,一边向半空搜视过去。
由于星月暗淡无光,视界受阻,天上的情景根本看不太清,这种情景使得他心里很焦急,暗暗替墨儿担忧,不禁张口又发出一声长啸,啸声甫落,头顶才又传来墨儿的厉鸣声。
他闻声心里一喜,知道墨儿无恙,遂急忙移动目光循声搜寻过去。
隐隐约约地看到半空里有一黑一白两团影子,正翻翻滚滚追逐不休。
这是在晚上,看不太真切,要是换在白天,则定是一幕亘古罕见的奇景。
剑华仰首上望,目光随着那黑白两团影子移来移去,他知道,那团黑影毫无疑问的是自己的墨儿,而另外那团白影当也是一只飞禽。
不过他心里感到异常惊奇,因为那团白影,看起来要比墨儿小一倍不止,可是却灵捷异常,与墨儿追逐缠斗,并未露出丝毫败象。
剑华仰首上望,心里却惊奇地思忖道:“墨儿的威猛,自己是清楚的,力大无穷,能生裂虎豹,一向罕逢敌手。而这团白影,竟能与墨儿抗衡,并且是势均力敌,不分胜败……
剑华心里感到惊奇,而那三名老人的心意却和他不谋而同,同样的惊奇不止,也暗暗想到:“山主所饲的灵禽——三首飞鹞一向猛勇绝伦,无论人兽与其为敌时,均难逃出它的钢爪铁啄,同类群鸟见其无不悚栗惊颤亡命飞逃。
“而这团黑影是什么东西呢?竟有如此厉害,不但与三首飞鹞战成平手,并且越战越勇,这真是不可思议……”
除了剑华与三名老人各感惊奇外,其余在场之人虽不明了个中情形,但也猜测出个大概,遂不约而同地向天空惊愣地注视着。
像这样足有盏茶之久,这两头异种灵禽已到了紧张关头,先前是一味的哑斗,现在却是厉鸣连连。
在这死寂的深夜里,二鸟的鸣声就格外显得急厉洪亮,如不明真相者,准以为有数十只之多。
一片一片的黑白羽毛在厉鸣声中纷落如雨。
剑华每看到一片黑色的羽毛,心里就刺痛一下,可是爱莫能助,只有干着急。
那三名老人虽不像剑华那么着急,但眼前的形势使得他们三人也渐渐地沉不住气,一旦三首飞鹞惨败下来的话,情势对自己极为不利。
蓦地,墨儿与那头三首飞鹞由半天空直直地飞坠而下,而厉鸣之声就更频传不已。
剑华见状,以为墨儿与其对手弄得两败俱伤,心里一急,身形一晃直奔墨儿飞纵过去,并且大张双臂,准备将墨儿飞坠的身形接住,以免摔成重伤。
墨儿离着剑华的头顶还有一丈左右时,突将束敛的双翼猛地大张开来,使飞坠的身形在空中略顿,才轻飘飘地落在剑华身侧。
剑华急忙在墨儿周身察视一遍,见其除羽毛显得零乱外,别无伤痕,神骏如昔,两只精光四射的圆睛向前怒视着。
他这才放心,遂顺着墨儿的目光向前望去,目光到处,把他吓了一跳。
只见在三名老人的身侧,立着一只顶生三首周身雪白的怪鸟,六只金光闪闪的圆睛,一齐向墨儿怒视着,其身形比墨儿小一倍不止,但神骏威猛却不逊墨儿,身上的羽毛也是零乱不堪。
剑华看罢,寻思良久,也想不出此鸟的来历和名字。
所有在场之人,除了那三名老人外,谁也不认得这只鸟。
李桐荪大睁着一对充满了惊奇的目光,在墨儿和那头怪鸟身上看个不停,心里却暗忖道:“自己闯荡江湖数十年,今夜算是开了眼界……”
同时他对剑华则更感激涕零,认为今夜若没剑华在场的话,对头单凭数条赤练蛇和这头怪鸟,就够自己对付的,他忖思至此,余悸犹存,立时打了个冷战。
那三名老人忖度眼前的形势对自己三人极为不利,要是再纠缠下去,不但毫无制胜的把握,说不定会招致杀身之祸,还是及时撤身,回复山主,再作图谋。
三人相互交换了个眼色,居中的那名老人在那头怪鸟身上轻轻一拍,接着发出一声低啸,三人一言未发,在低啸声中,突然凌空直直拔起,晃闪之下已隐没在黑暗中。
剑华和李桐荪见状均是一愣,二人万万没料到,那三名老人,会一言不发地就晃身退去。
而筠姑娘除了感到惊愣外,心里则暗暗担忧,认为事情绝不会如此容易结束,说不定会因此引导起一场轩然大波,娇躯一晃飘落地面,俏立在剑华身侧,冲着李桐荪颔首一笑。
李桐荪这才从惊愣中回醒过来,连忙展露笑容,对二人抱拳说道:“两位仗义援手,使本庄上下得免于难,此恩不啻重生,大恩不言谢,老朽只有永铭于心,以图后报……”
剑华闻言,急忙说道:“老前辈如存此心,无疑是想折杀晚辈二人,再说,我辈行道江湖,济危扶倾,见义勇为,乃是应尽之天职,晚辈等天胆,也不敢承当老前辈的谢意……”
李桐荪自步入江湖,先后算来已有数十年之久,阅人无数,他一眼就看出剑华天性忠厚,是一真诚君子,一番言语发自肺腑,绝无丝毫虚伪客套之意,心里对他就更生出无比的好感,遂暗暗打定主意,要将自己守了将近十年的一件武林至宝赠给剑华,以报解危之恩。
他忖思至此,遂也不再客气,抚髯笑道:“老朽今夜能结识两位,心里异常高兴,来,我们到前边痛饮三杯,也让老朽我略进地主之谊。”
说着冲着两人一抱拳,说声:“请。”遂头前带路,直奔大厅而来。
此时,大厅当中已摆好一桌极丰盛的酒席。
几人略一谦逊,即各自入座。
连那位白发婆婆和那位少妇,亦在座相陪。
席间,经李桐荪介绍之后,才知那位白发婆婆和那位少妇,一是其妻穿云燕李静英,一是其儿媳刘芝秀。
剑华与筠姑娘分别以晚辈和平辈之礼,和两人重新相见。
接着李桐荪又对二人问道:“两位来了大半夜,老朽还忘了请教两位的尊姓大名,仙乡何处,及尊师是哪位高人?”
剑华与筠姑娘遂将自身的一切,简言答之。
李桐荪听后,神色倏变,变得惨淡黯然已极,同时双目之内泪光浮动,痴痴地向剑华呆视着,而嘴里却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谷剑华,谷剑华,谷……”
突然激动地向剑华问道:“金梭追魂谷健雄,是你甚么人?”
剑华自始至终,都怀疑这位李庄主就是自己所要找寻的那位只闻其名,而未曾晤过面的李伯父,他本意早想出言相询,苦无适当的机会,现在见状,越发料定不错,心里真是惊、喜、悲交集,情绪激动万分,身形霍地站了起来,同时热泪夺眶而出,咽声答道:“谷健雄乃是家父,您老人家,可是燕山一叟李伯父……”
李桐荪也猛地站了起来,双手紧紧抓着剑华的两肩,脸上亦是惊喜交集,浮动的泪光终于夺眶而出,沿腮而下,他未答理剑华的问话,嘴里只自言自语道:“真乃苍天有眼,使义兄有后……”
剑华见状还有不明白的道理,眼前的老人分明就是自己朝思暮想日日渴望——见的李伯父,一股孺慕之情油然而生,一头扑进李桐荪的怀里,咽叫一声:“李伯父……”就泣不成声。
李桐荪泪眼模糊地俯视着怀中的剑华,用手在他头顶抚摸不停,心里联想到义弟和弟妹的惨死之情,越发悲从衷来,亦是咽泣成声。
筠姑娘也替华弟弟暗暗高兴,俏目之内涌出两滴不知是悲抑是喜的泪珠。
良久之后,李桐荪才用双手将剑华轻轻扶起。哑着声音道:“孩子!你我今日重逢,应当高兴才对,为何尽是哭哭啼啼,做出一般世俗儿女之态,来,坐好,将你脱险的经过及如何拜在智禅子大侠门下的情形告诉伯父,也好让伯父替我那死去的健雄义弟高兴高兴……”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老泪纵横。
剑华泪罢归坐,微思,遂将别人处里听来的那段脱险的经过情形,详尽地述说了一遍。
李桐荪双目盯视着剑华,而脸上的神色,随着剑华的叙述而变易,忽忧忽喜……一直等到剑华将脱险的经过说完,才黯然一声长叹,双颊之上不由自主地又挂上两行热泪。
剑华望着李桐荪,呆了一下,才又问道:“李伯伯,您老人家因何从遥远的北方迁居此地呢?”
李桐荪看着剑华,微思才轻叹道:“贤侄你有所不知,此事说来话长,记得……”
原来在金梭追魂谷健雄全家遭害之时,李桐荪已归隐燕山故居,恶耗传来已是兼旬之后。
当时,他对这不幸的消息,认为是过耳传言,不可尽信,但又不能不信,他为了一明真相,遂怀着疑信参半及略带焦灼的心情,兼程南下。
孰料,他到达义堂村一看,事实果如江湖传言,庄宅化为灰烬,黄土一杯长埋侠魂。
他目睹这凄惨景象,顿如高楼失足,心如刃割,双目呆呆地向前直视着欲哭无泪,脸上痉挛扭曲,难看已极,此时,他心里的那种悲痛之情非言语所能形容。
他伫立当地,良久良久……神智才渐渐恢复过来,仰天一声凄然长叹,语声嘶哑着道:“健雄义弟,为兄如不替你报此血海深仇,誓不为人……”
说完,又在谷健雄的坟前伫立凝视良久,才强抑悲怀,毅然打马上路,只身一人再度沦入江湖。
一路行来他不是明察就是暗访,先后经过了三四年的光景,才算打听到一点眉目,听说仇人就落脚在西南一带,他这才又仆仆风尘,赶来四川。
但西南之大遍及数省,仇人究竟落脚在何处,几经探听还是毫无结果。
然而他持之以恒,毫不气馁,认为纸包不住火,只要自己此心不变,终有一日会达到目的。
苍天不负苦心人,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全部事情的真相,同时,他万也没有料到,当初动手残害义弟谷健雄全家之人,并非真正的凶手,而是受人差遣,身后另有主谋。
而主谋此事之人,据传言就是隐居在邛崃山深处的流云谷内,此人手下蓄养着无数黑道高手,他本人则以山主自居,而此人究竟是哪一个呢?却无从知晓。
又据江湖传言,此人一身武功已达登峰之境,高不可测,在当今武林中能与其抗衡者可以说是没有几人。而此人不知因了何故,行踪异常诡秘,从不以真面目示人。就连他的手下爪牙,除了特别亲信的一二人外,其余的均不知道他们的山主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李桐荪忖度当前的情形,认为仇人太过厉害,未敢贸然下手,遂暂时隐忍下来,准备暗中择机下手。
但是他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经再三的思量之下,遂决定择居麦桑,以隐者示人,并将家小一齐接来,他借着游山玩水的名义,经常深入群山踩探仇人的巢穴。
可是,仇人不仅防守严密,而且其巢穴更是隐秘难寻。
他在麦桑定居下来,一晃就是十年,而在十年当中,他不但未探听出仇人的真实姓名,连流云谷在何处也未能找到。
然而,岁月的流逝并未冲淡他的初衷,相反的更使他志坚如钢,誓死不逾。
所以,十余年来,李桐荪无时无刻不在为义弟报仇之事筹谋。
孰料,就在半个月以前,突然来了一名素不相识的老人,送交李桐荪一纸便函,无头无尾,其中大意为:
因有急用,欲借他的庄宅一用,以半月为期。并且请他在二十日以内迁让出来,字里行间,虽未言明,但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出,如李桐荪不答应的话,不但对他一家大小不利,而全镇之人,亦将跟着受到鱼池之殃。
李桐荪看完那封便函,沉吟良久不发一语,突然灵机一动,暗道:“送信的老人口口声声地说是奉了他们山主之命,难道此人就是自己所要探寻之人吗?”
他思忖至此,越想越对,认为这是天赐良机,遂依计而行,将面色一沉,当着那个送信之人的面,将那只便函撕了个粉碎,并声言宁肯玉碎也不为瓦全。
他这样做是冒着极大的危险,为了避免波及无辜,遂担当起护卫全镇之责,并立即差遣爱子宇龙,连夜动身远赴云贵,约请自己的几位好友来助一臂之力。
然而,就在此事发生的第五天,一夜之间,他的双腿突然瘫痪失灵,寸步难移。
这一来可把他给急坏了,可是,急又有什么用呢?
二十日的限期,晃眼即至,而他的双腿毫无起色,如果不是剑华及时赶来的话,后果真不堪设想。
李桐荪的一番追述,只把剑华听得热血沸腾,泪落如雨,想到父母的血海深仇雪报有日,脸上顿时展露出一付比哭还要难看的惨笑,咽声对李桐荪夫妇及其儿媳说道:“伯父、伯母、嫂夫人,华儿家门不幸,遭此惨祸,连累您们等舍弃故居,跋涉江湖,并替华儿觅获仇人踪迹,此恩此德,可比日月,华儿有生之日不敢稍忘。
“华儿今代表含恨九泉之下的双亲,向您老人家谨致敬谢之意。”
说完,就冲着三人跪拜下去。
李桐荪赶忙俯身将剑华扶起道:“贤侄,我与汝父谊如手足,不要说为了汝父舍弃故居,跋涉江湖这点小事,就是因此而丧生,也是我份内应尽之责,此后你我相处,应像一家人一样,不要再提起恩德二字,否则就显得太见外了。”
老夫人李静英也咽声说道:“孩子,你伯伯的话是对的,快起来,以后你千万不要再如此。免得彼此之间显得生疏。”
剑华站起身形,低声应道:“是,伯父、伯母。”
两老见状,老脸上顿露出欣慰之容,竟破啼为笑,向剑华望着。
此时在座的五人当中,没有一个不是泪痕满面,其中筠姑娘比华弟弟好像哭得还厉害,一对明眸大眼已微显红肿,呆呆地向剑华望着。
筠姑娘自从于翠枫谷和剑华结缘之后,已死心塌地将自己交给了剑华,所以视剑华的安危重逾自己。
在她的心目中,认为与华弟弟有关的事情都与她有关,两人之间是气息相关,荣辱共存。
所以当她看到华弟弟因悲伤过度,憨朴而英俊的脸上呈现出灰白之色时,芳心深处竟隐隐生痛,双眸不禁痴痴地向剑华望着。
同时她心里尚隐隐泛起一丝不能说出来的忧愁。
剑华起身归坐,微思之下,遂再度向李桐荪问道:“李伯伯,据你老人家的看法,杀害华儿全家的仇人确实落在流云谷吗?”
李桐荪双眼望着剑华,将头轻点,黯然道:“贤侄,也是伯父我无能,十余年来我竟未能找到仇人的巢穴和打听出仇人的真实姓名。
“不过,关于仇人是否落脚在流云谷这一点,你尽可放心,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我也不会在此地一住就是十年。
“现在你来的正是时候,等此间事情一了,我们爷俩相偕入山;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将仇人找出来,替我那义弟和弟妹,昭雪十余年的血海深仇。”
剑华无限感激地向李桐荪望着,轻叫一声:“李伯伯……”
一声李伯伯之后,又是泣不成声,再说不下去了。
筠姑娘见状,情不自禁地也跟着啜泣起来。
李桐荪轻叹一声,然后强扮笑容道:“我真是越老越糊涂,只顾说话,连华儿和朱姑娘由午至此尚未进食之事,都给忘了……”
说着伸手端起一杯酒,又对二人说道:“这杯酒算是我对朱姑娘一点敬意……”说完一饮而尽。
筠姑娘赶忙抹掉脸上的泪迹,并起身离坐,道:“老前辈的敬意,晚辈实不敢当,况且我和华……”
不知因了何故,她一语出口,娇靥竟升起两片红晕,螓首紧紧低垂下来,眼神斜着向剑华偷偷望去。
剑华因心切亲仇,脑际心胸充满了复仇之念。
所以对筠姐姐的神情根本就没注意到。
而另外几人却看了个一清二楚,同时对二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李桐荪在举杯一饮而尽时,突然发现师侄周维英没有在座,心里一愕,满脸都是诧异之色,嘴里似自语又好像是对其妻和儿媳而言:“维英这孩子到哪里去了,这大半天怎么没看到他的人影?”
李静英和刘芝秀这婆媳二人见状,心里也感到很奇怪,暗道:“是呀!这半天怎么没看到他的人影呢?”
相互一视,诧异满面地向李桐荪望来。
剑华由于心绪不宁,李桐荪的话并未引起他的注意,只茫然地向几人望着。
而筠姑娘与剑华就不同了,她闻语心里一动,沉思片刻,认为事关重大,不应顾虑太多,遂整容向李桐荪道:“李老前辈,维英是哪一位呀?”
李桐荪道:“他是我的一个师侄,就是第一次领你和华儿来大厅进餐之人……”
李桐荪将话说完,用诧异的目光望着筠姑娘,而猜不出她打听维英是哪一个的用意何在。
筠姑娘轻噢一声,沉吟半响,才再度向李桐荪说道:“李老前辈,晚辈有一言出口,对与不对,还请您老人家原谅包涵……”
李桐荪心里就更感诧异,但嘴里却连忙说道:“筠姑娘有话只管讲,何必客气。”
筠姑娘微思,才说道:“这话晚辈本不该贸然说出,但鉴于事关重大,后果可虑,故而才斗胆妄参末议……据晚辈看来,令师侄此时已远离庄宅,返回流云谷去了……”
筠姑娘此言出口,举座震惊,一个个惊疑满面向她望着。
她向众人扫视一眼,然后才又继续道:“还有老前辈的阴脉遭人暗算,据晚辈看来,也是出于此人之手……”
李桐荪及其夫人和儿媳闻言,更是惊上加惊,双目睁得大大的,盯视着筠姑娘。
李桐荪先还对筠姑娘的话,不太相信,经片刻的沉思,恍然而悟,接着,脸上的神色陡变,并哦的一声惊叫道:“朱姑娘所言不虚,老朽阴脉遭闭,一定是这畜牲干的……”
原来他自剑华一语道破,说出他所患的腿疾是因阴脉遭闭所致时,心里已存了一个很大的疑团。他是百思不解,曾暗暗想道:“以自己数十年的功力火候,本身的五绝阴脉遭人封闭而不自觉,此事是剑华一语道破,如果换了别人的话,自己真有点不敢相信……可是,对自己暗下毒手的又是哪一个呢?”
这个疑团在他心里一直存了好几个时辰,现在经筠姑娘这么一说,他这才恍然而悟。
回想近半个多月来,除了师侄周维英经常侍候在侧外,自己实未接近过任何外人。
他越想越觉得筠姑娘的话有道理,所以才惊叫一声,心里顿时气愤交加,双唇一动,正要开口说话时。
蓦地,看见爱子宇龙扶门而立,脸上的神情,抽搐扭曲,苍白无色,而周身亦是伤痕累累,血流如注,双目之内神光涣散,很吃力地向他望着,双唇一阵颤动,发出一声微弱而嘶哑的语音。
“爹、娘,孩儿……”
一语出口已是力不从心,身形来回一阵摇晃,扑通一声栽倒地上。
李桐荪见状,神色大变,急喊一声。
“龙儿,你……”
身形在语声中,一晃向爱子扑了过去。
老夫人李静英,和少夫人刘芝秀见状,脸上的神色亦为之大变,热泪夺眶而出。
一个哭叫一声:“龙儿……”
一个哭叫一声:“龙哥……”
这婆媳二人的身形,亦在叫声中,不约而同地向厅门疾扑过去。
剑华与筠姑娘见状也各吃一惊,情不自禁晃身向厅门扑去。
此时,李桐荪已将爱子宇龙抱在怀里,并已替他闭脉止血,正老泪纵横地在检视伤势。
而李静英和刘芝秀这婆媳二人,则更是泪如泉涌,围俯在侧。
剑华与筠姑娘,也及时赶至,向受伤的李宇龙望去。
只见他周身的伤口,足有十余处之多,血流如注,遍染全身,猛然一看,就像是一具血人,真是惨不忍睹。
李宇龙因伤势过重,再加上他受伤之后,勉力奔驰,真力损耗过巨,此刻已是气息微弱昏迷过去。
剑华很快地将李宇龙周身的伤势察看了一遍,然后蹙眉微思之下,右手疾探,紧按在李宇龙的心坎穴上。
约经过了半盏热茶之久,才将手掌撤开,接着伸手入怀掏出一只洁白的玉瓶,从中倒出几粒丸药,送进李宇龙的口内,然后说道:“请伯父、伯母及嫂夫人尽管放心,龙哥的伤势虽然很重,万幸均系外伤,未曾伤及筋骨及内腑,只是,龙哥于受伤之后,未能即时封脉止血及运气调息,以致出血过多真力受损,照伤势看来,最少也需十余日的休养,方能痊愈。”
说完,将身形移至书案前,取一纸素笺,提笔疾书一挥而成,然后手持书就的纸笺,步至李桐荪面前,道:“伯父,华儿开具一纸治伤的单方,请伯父指派家人,照方配制,然后合水煎煮,煮好的药汤,一半内服,一半擦洗伤口,这样可使龙哥的伤势早日痊愈。”
李桐荪知道这位师侄不但身怀绝学,同时对岐黄之术颇有造诣,所以对剑华的话尽信无疑,双目之内充满了感激之意,向剑华望了一眼,颔首道:“华儿,你暂时替我招呼朱姑娘,我将你宇龙哥哥送去后宅即来相陪……”
然后又对筠姑娘道:“筠姑娘,老朽暂时失陪……”
筠姑娘连忙答道:“老前辈,您只管请……”
李桐荪冲着筠姑娘勉强展颜一笑,抱起昏迷不醒伤势沉重的爱子,正欲迈步出厅之际。
蓦地,夜空传来一声急厉的怒鸣,鸣声一荡三折历久不散。
李桐荪闻声一怔,目光炯炯地向厅外视去。
只见一团约二三尺方圆的黑影,挟着阵阵呼呼风声,从空中飞坠而下,其势之疾如陨星倒泻。
此团黑影离着地面不足一丈时,才略顿飞坠之势。
这时,李桐荪才看清楚,原来那团黑影,竟是华儿所豢养的那头灵禽——墨儿。
墨儿临空略一翱翔,才缓缓飞落,金睛怒睁,颈毛倒竖,冲着大厅一连发出数声急厉的怒鸣后,即再度振翅飞起。
李桐荪见状,心里一惊,暗忖:“难道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的身形并未因暗自思忖而中止,移步向厅外走去。
剑华在听到墨儿第一声厉鸣时,心里已感震惊,现在见墨儿竟显身厉鸣示警,他就更料定事不寻常,所以就在李桐荪的身形欲动未动之际,他已施展出师门的轻功绝技“缩地换形”,身形轻晃之下,快如离弦之矢,越过李桐荪抢先出厅。
他为了阻止李桐荪前进之势,右掌向后虚虚按下,并急急说道:“伯伯,强敌即至,请伯伯速将宇龙哥哥抱回大厅,并严加围护,以免为敌所乘……”
然后又对筠姑娘说道:“筠姐姐,请你严守厅门,协助李伯伯卫护宇龙哥哥,免被敌人乘虚而入……”
剑华的身形在语声甫落之际,已掠至天井中央。
李桐荪抱着爱子,正欲跨步出厅,突感一股绵柔之力,迎面袭来,在自己面前竖起一道无形的气墙,使身形寸步难移,欲进不能只有后退,这种情形使他愕忡在当地,心里是惊喜交集,双目怔怔地向剑华的背影望着,暗道:“想不到剑华这孩子的内功修为,竟达如此深厚境界……”
他只顾暗自思忖,竟忘了此行的目的,筠姑娘轻叫一声“李老前辈”才将他从惊喜交集的沉思中清醒过来,啊的一声低沉惊叫,记起剑华警告之事,遂抱着爱子匆匆走回大厅。
这时,夜空又传来墨儿的厉鸣声,同时在墨儿厉鸣声中,还夹杂着一种从未闻过而又刺耳已极的怪鸣声。
剑华伫立天井,仰首上望。
只见,顶空数十丈处,正有一大一小两头三首怪鸟在夹攻墨儿,三鸟翱翔追逐缠斗不休,并不时发出呱呱的刺耳怪叫和厉鸣声。
这幕情景只把剑华看得血涌心跳焦灼万分,掌心紧捏一把冷汗,替墨儿暗暗担忧。
因为,在一个时辰以前,他曾目睹墨儿和其中一头怪鸟战成势均力敌,胜负不分,一头怪鸟墨儿尚且不能取胜,现在又多了一头,眼前墨儿虽未呈露败相,但时间一久,是必败无疑,所以他心里暗暗着急。
他越看心里越着急,嘴里不禁发出一声长啸,意在唤墨儿飞落地面,由他来对付那两头怪鸟。
就在他的啸声甫起之际,蓦地,夜空飘来一阵低细的冷笑。
他骤闻此冷笑声,周身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冷战,只感此笑声,冷峻而蕴寒意,就好像是用一小块一小块的寒冰连缀而成,连内腑都感到一丝丝的寒意。
他心中一凛,脸色为之一变,心里暗道:“此人的内功修为,已达化境,自己难望其项背,此人如果与己为敌的话,那就危……”
墨儿正在和双头怪鸟倾力一战,准备弄个两败俱伤,突闻主人发啸呼唤自己,逐渐舍弃原意,身形在一声长长的厉鸣声中,瞅准机会,束翼猛冲而下,飘落在剑华的身侧。
原先发出冷笑之人,等笑声一住,接着又发出一声低沉的轻啸。
那两头怪鸟本打算向墨儿衔尾追过来,低啸传至,遂也改变初意,引吭发出一声刺耳的怪叫,鼓动双翅,循着啸声,疾飞过去,晃眼之间,就飞得无影无踪。
剑华因强敌环伺,心神不敢稍懈,所以对墨儿一眼都没多看,向四周的暗处巡视着,并凝神蓄势以待。
他瞬视有顷,而不闻丝毫声息,这种现象出乎他意料之外,在他认为敌人的大援即至,定会立时现身,所以凝神以待,孰料,事实并非如他所料,心里大为惊疑,不禁又暗暗想道:“敌人又走了吗?”就在他这暗忖之念未已,左侧屋脊突然冒起数条人影。
其中之一,未语先发出一声与先前酷似的冷峻笑声,然后越众而出,身形轻晃,不徐不疾地冉冉向地面飘下,其势就好像是一团败絮,随风飘动。
剑华见状,心里顿时又为之一震,差一点惊叫出声,暗暗叫苦道:“此人所施展的身法,明明是武林中几将绝传的驭气蹈空的轻功绝技,施展此种身法者非内、轻两道均达上乘境界不可……”
剑华在来人越众而出飘身下屋之际,已向此人打量过去。
只见他头戴儒巾,身穿一袭宝蓝色的绸布大衫,脸上蒙罩着一块黑纱,将其庐山真面目尽遮其后,只有一对精光四射的睛眸露在外面,向剑华一眨不眨地盯视着。
从其服饰和神态上,可以看出此人的年龄,是在二十至三十之间。
剑华一面打量来人心里一面暗暗称奇想道:“其刚才所施展的身法,与其年龄和神情极不相称,同时,他为何用黑纱蒙面,而不以真面目示人……”
现身之蒙面人,向剑华盯视几眼后,鼻端发出一声极其冷峻的哼声,然后移动目光向左右的厢房屋脊扫视一眼,才又将目光收回,又向剑华盯视过去,鼻端又发出一声与先前相同的冷哼。
就在蒙面人移动目光向左右巡视时,剑华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蒙面人的目光,向左右厢房上扫视过去。
目光到处,心里不禁又是一阵怦怦狂跳,暗暗叫苦。
原来东西厢房上,不知在什么时候,同时出现了数十条黑影。
这数十条黑影伫立屋脊,平息静气,一声不响的向地面注视着。
从精光闪闪灼烁不定的数十道目光中,可以看出,其中颇有几名高手。
这种情形,也就难怪剑华暗暗叫苦而忧急万分了。那蒙面人收回目光又向剑华盯视一阵后,一语未发伸手由腰间取出一条似软鞭又非软鞭,似宝剑又非宝剑的畸形兵刃。
只见这条似鞭非鞭,似剑非剑的畸形兵刃,由头至尾全长约四尺有余,拇指粗细,最前端是一段半尺来长,锋薄如纸,与剑尖极为相似之物,就是略窄而已。
而后半段则是用一颗颗大如龙眼,两侧带锋中有一孔的圆珠连缀而成。
而全刃隐发蓝汪汪的精光,一看就知淬有剧毒。
剑华怔怔地望着那条畸形兵刃,心里千思百转,不要说认得这条兵刃,甚而听都没听说过,无怪他要发愣。
那蒙面人见状好像已猜透剑华的心意,鼻端又发出一声极不屑的冷哼。
接着将手臂轻挥,那条软绵绵的怪兵刃,即被抖的笔直,同时,三种不同的声音“哗啦!”“呜呜!”及“呼呼!”应挥而生。
剑华被这几种不同的声音,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见状,心里一凛,暗道:“大敌当前,哪还允许自己分神旁骛,真是自寻死路……”
遂赶紧摒除杂念,凝神静智,方寸灵台之间顿感明彻已极,抱剑蓄势,目光炯炯地盯视着蒙面人。
蒙面人见剑华在这瞬息之间,表露于脸上的惊、疑、怅惘之色,一扫而空,换上一副庄重而凛然的神色,他对剑华这种沉着深厚的定力,亦为之心折。
鼻端又发出一声冷哼,但他此刻所发出的冷哼声,与前两次相较,则有天壤之别,前者将其内心的不屑和蔑视之意,表露无遗,而现在与其说是冷哼倒不如说是一声轻笑来的恰当。
他的身形在似冷哼似轻笑声中,一晃直奔剑华疾扑过去,同时手中的怪兵刃,抖出数朵蓝汪汪的光影,挟着一连串“哗啦!”“呜呜!”“呼呼!”的声音,直奔剑华的玄机穴点下。
剑华忖度眼前的形势,知道要想善罢已势不可能,但他见来人,自现身至此,从未发出一言一语,只冷哼了几声,现在更是一言不发,就晃身向自己猛扑过来,心里已微感气愤,但他天性淳厚,认为,应先将来人的底细摸清,如果此人系从流云谷而来,则无论其是否正凶,自己亦要尽展所学誓杀来人,以雪灭门的血海深仇,相反以不动手为上策,免得误伤成仇。
所以他在微思之下,即施展师门的轻功绝学“缩地换形”,向后飘出一丈有余。
蒙面人见状,身形微顿嘴里发出一声惊噫,目光灼灼地向剑华睨视一眼,身形轻晃,再度奔剑华疾扑过去。
剑华双眉微皱,淳朴的脸上已隐泛怒容,但他还是忍了下来,身形轻晃又向后飘出,这次他不等蒙面人的身形扑至,即沉声说道:“住手……”
剑华这声沉喝,还真有效力,那个蒙面人闻声先是一愣,身形果然顿止下来,并惊疑地向剑华望着。
剑华一声住手之后,紧接着说道:“阁下夤夜率众至此,意欲何为?再者在下与阁下是素昧平生,根本谈不上深仇大恨,阁下因何一言不发,即举刃相向……”
蒙面人好像没想到,剑华在此种情形下会问出这种话来,不知道他是无言可答呢,还是另有难言之隐,只见他微思之下,鼻端又发出一声似冷哼似轻笑之声,对剑华的质问之语,根本未加理会,移动身形又奔剑华疾扑过去。
剑华见蒙面人对自己的话,竟置若无闻,仅以一声轻哼代表了一切,并且再度疾扑过来,此刻,他已是忍无可忍,一股不可阻遏的怒意,瞬即弥漫于心胸之间。
只见他剑眉轩动,目光电射,一眨不眨地向蒙面人盯视着,并默运真力贯注全身,对蒙面人疾扑过来的身形,视若无睹。
一直等到蒙面人那条畸形怪刃离着胸前仅有一二寸左右,才晃身向左滑出一步有余,而手中的金钰宝剑亦随势递出。
此时他心里虽然怒极,但天性淳厚的他,还不忍心骤下辣手,所以并未全力尽展所学,只将那套金钰剑法施展出来,但他心里却无丝毫轻敌之念。
因为就凭蒙面人刚才所施展的那手“驭气蹈空”的身法,其功力就不见得在他之下。
蒙面人见剑华身形轻晃,就将自己的一招完全避过,心里好像有所不甘,同时,他又见剑华所施展的剑法,并无什么出奇之处,就更使他感到不甘心。
鼻端不由自主地又发出一声冷峻的哼声,遂默运真力,贯注右臂,将手中那条非鞭非剑的畸形兵刃,上下一阵振动,顿时发出一声刺耳摄魄的呜呜怪鸣声。
剑华刚将一式“风摆杨柳”递出,还未来得及抽招换式,闻声心里一震,同时感到蒙面人手中那条畸形兵刃,突然化成千万条蠕动欲飞的灵蛇,齐奔自己扑噬过来,心里就更大吃一惊,脚下不由自主地将新近学会的奇门幻步施展出来。
此盖世绝学,确非凡响,雪山大侠这套独步江湖的奇门幻步,妙就妙在攻守兼宜,无论敌人的招式多么诡异绝伦,都能从容避过,并且使敌人根本无法捉摸到自己的准确部位。
蒙面人见自己这一式“星离雨散”,不但未能收到效果,反而受制于敌人。
只感对手的身形诡异莫测飘忽不定,忽东忽西,使自己无从捉摸,有几次如不是躲闪得快,就险些伤在对手剑下。
这种情形使得他气怒交加,要知道他自小就是娇生惯养,在家里是颐指气使随欲而为,他除了对父亲稍具敬畏之意外,从未怕过任何人,而像今晚这种惨象,还是平生第一次,所以他心里才又气又怒。
然而他虽然娇养惯了,及练就一身绝顶的武功,但由于他天性的善良淳厚,对人极和善可亲古道热肠,有事求助于他,只要他能力所及,定会全力相助,所以凡是和他认识的人,对他都留有一个极好的印象。
本来他不会过问这件事情,也是五指追魂用激将法,将剑华形容的如何如何厉害,才激起他的好胜之心,率众而来,要和剑华比划比划,并伺机对剑华戏弄一番略加惩戒,以舒心愤,而其本心绝无半点伤害剑华之意。
而眼前的形势,却使他愿与心违,事实恰恰相反,他反被剑华戏弄于股掌之间。
他一时恼羞成怒,瞅得一个机会,身形猛地向后跃出,足尖用力在地上一弹,身形再度奔剑华疾扑过来。
原来他借着这一退一进的机会,将父亲严禁轻用的夺命五式“天半朱霞”、“天降石麟”、“天克地冲”、“天衣无缝”、“天夺之魄”一齐施展出来。
这夺命五式确非凡响,只见剑华被一片蓝汪汪而挟着呜呜……之声的光幕笼罩重裹水泄不通。
蒙面人见状,心里不禁沾沾自喜,暗道:“叫你臭美,我也不伤你,只将你累到筋疲力尽开口求饶时,我才住手……”
起初剑华的确有点心惊,脚下不由自主地停顿下来。
他这一停顿身形不大要紧,只感周侧那片蓝汪汪的光幕挟着逼体生痛的劲风,一齐向里收缩过来,并且越缩越小,使他连呼吸都感到困难,此时,他不再是心惊,而是大惊失色,冷汗阵阵,手里的金钰宝剑,顿时舞起一道剑幕,将自己紧紧裹住,暂求自保,然后再筹破敌之策,而脚下又自动地按着奇门幻步的步位,游走起来。
说也奇怪,刚才他将身形暂顿,就立感压力骤增,而现在重展奇门幻步身形一动,那股如潮涌般的事情,接踵而至。
原来剑华在那片蓝汪汪的光幕里,不但进退自如,并且三绕两绕竟绕至光幕之外。
这种情形不但使得在场之人惊异万分,而连他自己也同样的惊异交加,愕在当地。
而蒙面人的心情,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不仅是吃惊,甚且骇惧,愕立在当地,一双露在黑纱外的精眸,怔怔地向剑华望着。
一阵沉寂之后,剑华才从惊愕中苏醒过来,举目向蒙面人望着,暗道:“好小子!我无伤你之意,你却有害我之心,要不是那套玄妙的奇门幻步,怕不早已陈尸当场,我非给你点苦头吃不可……”
他心里虽作如此想法,但不晓得是为了什么,对这蒙面人却无丝毫的恶感,所以遂抱定吓唬吓唬蒙面人的心意,一声轻咳。
蒙面人被剑华这声轻咳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剑华轻说一声:“你注意了,我要动手了。”
身形在语声中,一面直奔蒙面人扑了过去。
而手中的金钰宝剑,亦随势将那套优昙连锁八式施展出来。一式“吉光抖羽”脱手而出。
蒙面人见状,心里真是进退维谷。动手吧,怕不是剑华的对手,而后果不堪设想,再说不动手撤身一走,那自己从此之后,就只有闭门不出,再无脸见人。
他正在委决不下,进退两难之际。
只见千万朵耀眼生辉的金星,满空飘动齐奔自己胸前诸大要穴罩下。
他见状心里一凛,暗道:“在此之前,一直认为自己那式‘天半朱霞’已算得是盖世绝学,而现在和人家的招式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有云泥之分……”
他在暗自思忖中,身形一晃,向后掠去。
一向严谨、不苟言笑的剑华见状,竟一反常态,嘴里笑嘻嘻地说道:“别跑!我和你亲热亲热再走不迟。”
手中的宝剑在笑语声中,由一式“吉光抖羽”改为“幽谷乔迁”,截断蒙面人的退路。
蒙面人根本就没看清,剑华是如何变式及如何出手。
他只感攻向胸前的那片耀眼生辉的金星,突然一阵飘动,就连缀成一道耀眼生辉的金虹,临空一绕就到了自己的身后,挟着一股逼体生痛的劲风,由身后向前疾袭过来。
他见状心里一阵胆寒,暗叫一声:“不好……”
默运真力贯注双足,将后退的身形硬给顿止下来。
双膝一弯,又向前疾掠过去。
剑华收剑晃身跃到蒙面人的面前,又笑嘻嘻的说道:“不错,你这人还真听话,让你回来,你就回来了……”
蒙面人被剑华弄得已经够狼狈的,再经剑华这么一调侃,好像激起他胸中的真怒,一时竟不顾厉害,怒哼一声,一抖手那条畸形怪刃,挟着雷霆万钧之势,又奔剑华扑了过来。
剑华见状,一声轻笑,滑步斜身,一招“云垂海立”随势递出。
蒙面人刚将身形一探,准备向剑华疾扑时。
只见一片金霞由合而分,一上一下奔自己的手足攻来。
他被迫中止前扑之势,而设法自保。
剑华由开始就未打算伤他,所以由“吉光抖羽”化为“幽谷迁乔”再化为这式“云垂海立”,从表面看来是危险万分,其实剑华根本未施出全力,只抱定点到为止,达到吓唬吓唬对方的目的。
现在他见蒙面人被自己逼得慌作一团,嘴里不由自主地又发出一声轻笑,索性将其余五式一齐施展出来。
只见一道矫若游龙的金虹满空飞舞,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将那个蒙面人重重罩住。
那个蒙面人在金虹笼罩下,显露出无比惊惶之态,身形飘动,左冲右闯,但始终无法越出雷池一步。而他心里更是迭迭叫苦,不过他已看出,眼前与自己过手的少年,实未怀有恶意,因为有几次,如不是对方自动撤招的话,自己早已受伤倒地了。
这种情形使他略舒紧张之怀,并暗道:“我干脆顿住身形,看他把我如何?”
就在这蒙面人心念未已之际,剑华已自动撤招,并晃身向后退出,抱剑伫身笑眯眯地向蒙面人望着。
蒙面人见状,先是一愣,接着深深地向剑华望了一眼,二话不说晃身就想离去。
这时西厢房上,嗖嗖嗖跃下几条人影,其中就有适才离去的那三名老人。
三名老人跃落地面后,一字横列,对蒙面人恭施一礼,道:“小山主,就这样摔手一走吗?如何向老山主交待呢?他老人家一向是言出法随,无人敢违……”
蒙面人闻声未作置答,只哼了一声,又回头向剑华深深地睨视一眼,左手冲着那三位老人一挥,首先晃身离去。
三名老人脸露忧急之容,狠狠地向剑华瞪了一眼,略一迟疑,才一跺脚尾随着蒙面人的身后亦晃身离去。
剑华望着渐去渐远而隐没于黑暗中的十数条黑影,亦深深地吁了一口气,暗暗想道:“他们的目的究竟何在呢?其中如无不可告人的隐情,定不会大举来犯”
剑华与蒙面人交手之际,筠姑娘一直怀着紧张而跳动加速的心情,伫立厅门,向华弟弟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当她看到紧张之处,连呼吸都有点变粗,而径寸芳心则更是高高提起,几有夺腔而出之势。
当她看到华弟弟戏弄蒙面人时,她又不由得展唇轻笑,不过心里的紧张之情,并未稍减。
一直到蒙面人率众离去,她那紧张之情才松舒下来,长长地吁了口气。
而厅内的诸人,其紧张之情,并不下于筠姑娘,其中以李桐荪为最厉害,他不但担心剑华,同时亦忧急爱子之伤势。
剑华思忖良久,也想不出那些人借用此庄的真正意图,如果是霸占,则断无订期归还之理。
他越想越感到事非寻常,暗道:“李伯父也许略谙其中隐情,等向李伯父问明之后,再筹对策……”
身形在思忖中慢慢转了过来,举步即奔大厅走去。
蓦地看见后进院落,冲天冒起一股浓烟,接着就传来一阵闹杂的人群吵嘈声。
他见状一愣,这时李桐荪已仓仓皇皇地由大厅里冲了出来,对剑华大声说道:“华儿!仓房起火,定是贼人所为,你随我去看一看。”
说完,首先跃登屋脊,身形晃闪之下,直奔起火之处飞扑过去。
剑华微思之下立即掠至筠姑娘面前,低声说道:“筠姐姐,敌人纵火,其用意不外是调虎离山之计,我随李伯伯到火场探察一遍,如无大碍,我立刻就赶回来,你就守在此处,协助伯母及嫂夫人卫护宇龙哥哥,免被敌人乘虚而入……”
筠姑娘黛眉一皱,不知是何原因,双目之内竟满蕴热泪,深深地注视着剑华,咽声道:“华弟弟,你……要速去速来,因为……我心里突然有一种不祥的兆头。”
说完,竟咽泣成声。
剑华见状,心里也不由自主地涌出一股说不出的黯然之感,双目向筠姐姐凝视一眼,才毅然说道:“筠姐姐不要担心,我会很快就回来……”
说完,身形一晃,掠登屋脊,展开身形疾奔火场扑去,几个起落之间,已远远望见起火之处,果是一间高大的仓房,看样子,火势并不太大,只烧去一角。
此时,正有许多家人在扑救,他见状身形不禁缓慢下来,暗道:“火势并不太严重,有李伯伯一人在场指挥就足够了,我还是赶紧返回大厅较妥,免被贼人乘虚而入……”
他思忖至此,正欲转身向大厅驰回之时。
倏见李桐荪神色急慌,匆匆地疾驰过来,离着他还有数丈之遥时,即急急地说道:“华儿,我们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速返大厅,迟则……”
剑华闻语身心顿时一阵震颤,一语未发,身形轻晃,一掠数丈,疾如离弦之矢,直奔大厅扑去。
李桐荪见状,满罩忧容的脸上渗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不由暗暗想道:“此子不仅内功深厚,而且轻功之高,则更是冠绝群伦,放眼当今武林能与华儿相抗衡者,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他的身形并不因为暗自思忖而稍稍缓慢,相反地却亦是快如风飚,因为他主要担心贼人乘虚而入,后果堪虑。
由起火的仓房至大厅,中间相距不过是百丈之遥,以剑华的轻功火候来论,那还不是顷刻即至。
可是,天下尽多出人意料之事,就在这短暂的顷刻之间,大厅中已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再说剑华怀着焦灼不安的心情,展开身形将师门独步江湖的轻功绝技“缩地换形”全力施展出来。
远远望来,如不仔细辨视的话,准误认为是一只凌空的巨禽,按说剑华的身形是真够快了。
然而,他还是迟了一步。
就在他的身形离着大厅仅有二十余丈之遥时,耳畔突然传来筠姑娘啊的一声惊叫。
筠姑娘这声惊叫,虽然是那么短促、低沉,在别人听来也许没什么感觉,而听入剑华耳中,就好像是听到一声乍响的春雷,使得他的身心为之一阵剧颤,顿时沁出一身冷汗。
此际,他心里那种焦灼急惶,非言语所能形容,二十余丈的距离,竟被他一掠而至。
当他的身形刚一飘落厅脊之时,蓦见一条矮小的灰色人影,肋下挟着筠姐姐,若无其事的只将双肩微晃,已轻飘飘地跃登屋脊,脚下未发出丝毫声息。
此人对剑华的存在视若无睹,身形在屋脊略一停顿,根本未见他双足如何挪动,身形却是冉冉向前移动,快得令人难以置信,指顾之间已出去数十丈之遥。
剑华见状,顿感气血逆行,头重脚轻,眼前金星乱舞,身形前后一阵摇晃,向地面栽落下去。
此刻,他心里连急带慌,已失去了主宰,略呈昏迷,如不是李桐荪及时将他抓住的话,一定摔成重伤。
李桐荪双手抓着剑华的双肩,往他脸上一看,知道他这是急痛攻心所致,遂沉声喝道:“华儿!”
李桐荪这声沉喝还真有效力,顿使剑华从即将昏迷中惊醒过来。
剑华神智复苏过来,想到筠姐姐此番被劫吉凶难卜时,心里顿如针刺,热泪如决堤之水,频流不辍,咽声对李桐荪道:“李伯父,华儿身受叶姑娘救命之恩,永世难酬,此番叶姑娘被敌掳去,吉凶难卜,我为了酬答叶姑娘活命之恩,哪怕是赴汤蹈火,也要将叶姑娘救出来,否则,只有以死赎咎……”
说完,冲着李桐荪跪拜下去。
李桐荪见状,亦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知道剑华是性情中人,在这种情形下,如加劝阻,不但收不到效果,相反地会惹起剑华的反感,所以强忍着满腔辛酸,任剑华离去。
剑华站起身形,又咽声对李桐荪说道:“李伯伯请保重身体……”
身形在语声中,一晃直奔筠姑娘被掳去的方向,疾驰而去。
李桐荪泪眼模糊地望着渐渐远去的剑华,心里传来阵阵绞割之痛,仰首凄然而语道:“上天!何以惨酷至此,将厄运频频降诸在一个心地善良待人诚厚,并且已经尝够人间飘零之苦的孺子之身。”
李桐荪自语至此,已是声泪俱下,咽不成声。
英雄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足见,李桐荪的心境是如何悲恸。
适才剑华一见筠姐姐被劫,不及时追赶,何以竟哀痛欲绝呢?
原来劫去筠姑娘之人,纵登屋脊及去时所施展的身法,竟是武林中难得一见的“凌空步虚”的轻功绝技。
此种“凌空步虚”的身法,比起适才蒙面人所施展的“驭气蹈空”的身法,要难练几倍不止,再者,此种“凌空步虚”的身法,如内功不达化境,绝难施展。
剑华他知道凭自己这点功力,不要说追不上人家,就是勉强追上,也不是此人的对手,所以在急惶之下才昏迷过去。
等他的神智清醒过来,微忖之下,认为一个人如果只顾个人的利害,而置义于不顾的话,将与禽兽无异。再说,筠姐姐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所以他才抱着必死的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筠姐姐救出敌手。
他因为起步较迟,再加上那个矮小的灰色人影的身形太快,此刻早已失去踪迹。
他一阵疾走,却始终看不到筠姐姐和那灰色人影的丝毫踪迹,他此刻是矢志逾恒,并不因此而稍感气馁,身形毫不缓慢地向前疾追过去。
相关热词搜索:金虹震八荒
下一章:第三十章 树上箴言
上一章:第二十八章 合体排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