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美丽的神青
2025-09-07 作者:羽青 来源:羽青作品集 点击:
剑华的脚力够快,而前面的两个人并不逊于他多少,在天将亮的时候,他不但未能将那两个人追上,反而在这晨曦乍明乍暗之际,那两个人竟趁机隐身遁去,此时剑华心里就别提有多懊丧,在当地伫立良久,仔细地注视着前后左右,希图有所发现,然而他这番心意还是白废,只见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转身颓然而返,向成都走回。
就在这短暂的片刻之间,天已大亮,路上的行人亦渐渐地多起来,他低头默默计算了一下路程,一个多更次的疾驰之下,依自己的功力来论,至少也在二三百里之遥,为免惊骇世俗,白天根本就不能再施展轻功,只有慢步当车,照这样走法,能够在过午赶返成都那就很好了,想至此处他反到不急了,心里说,急也没有用,慢慢走好了,走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
在巳时将尽的时候,他也不过走了二三十里地,眼前来到一座很大的镇店,觉得肚中有点饥饿,伸手在怀里摸了摸,还好,昨天揣在怀里的几两碎银还放在身上,心中暗道:“天时不早,不如在此用过午饭再走。”
剑华边想边朝街的两旁注视过去,见一座很大的酒楼,在前面数十丈之处,他遂直奔那座酒楼走来。
只见这座酒楼还真不小,楼上楼下足足可以容纳两百余人,一块黑底描金的招牌挂在楼中央,上面写着“迎宾酒楼”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剑华刚一迈入楼门,就见一个伙计装束之人迎着他走来,先用眼上下把他打量了一遍,神态之间隐隐透出倨傲之态,不过不太明显就是了,然后对他问道:“小哥,要吃酒吗?”
剑华将头微微一点儿。
伙计又打量了他一眼,才又问道:“小哥,只有你一个人吗?”
剑华眉头一皱,很勉强地,又将头点了一下。
伙计又问道:“小哥,你是打算文吃呢?还是打算武吃呢?”
剑华就是一愣,茫然不解地看了伙计一眼,心中暗暗想道:“不入一乡不知一俗,此地吃酒,都有那么多的规矩,还是先问问他再决定。”
遂对伙计问道:“伙计,我不知道贵地还有这么多的规矩,你所说的文吃是怎么一个吃法,武吃又是怎么一个吃法。”
伙计答道:“小哥有所不知,本来我们个地方,也没有什么文吃武吃之分,这个规矩是近半个月才由我们老掌贵订立的,因为明天是我们老爷子的七十大庆,他老人家为了热热闹闹的庆贺一下,在七十大寿这天举行一个英雄比武大会,邀请江湖上各路的英雄豪杰来参加,老爷子为了略进地主之谊,凡是与会贺寿之人一律免费招待,这就是所谓的武吃,凡不是来与会及贺寿的人,由自己出钱吃酒,这个就叫文吃,我看小哥身背宝剑,像是来参加大会的英雄,所以才动问一声,不知小哥是不是来参加英雄大会的。”
剑华噢了一声,将头一摇,说道:“伙计,在下是过路之人,既不是来向贵老爷子贺寿,更不是来参加什么英雄大会,麻烦阁下随便给我配两个菜,拿壶酒来,我吃了还要继续赶路。”
伙计漫应一声,转身走去。
剑华刚才只顾和伙计说话,没有对其他的客人注视一眼,现在想找个座位,遂举目向四周看去,见楼下已是高朋满座,座无虚席,不过他这一眼看过去,对伙计所讲的话已相信无疑,原因是他目光到处,见大部分的客人都是雄纠纠气昂昂,并且脸上都露出精悍之色,有的身上还背着兵刃,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久走江湖之辈。
剑华环视一眼之后,遂拾级登楼。楼上的情形,要比楼下好的多,有不少的位子还空在那里,他拣了一个靠窗临街的位子,就坐了下来。
剑华刚一坐好,伙计已经将酒菜端上来,放在剑华的面前,一言不发就转身离去。
剑华低酌浅饮,双眼望着街上来去匆匆的路人,看每一个人的神色,都好像有急事待办似的,这种情形使他顿发奇思,感到天地之间就好像用一连串的事情所组成,用循环不息的光阴所集起,人好像专为处理这些事情打发这些光阴而降生,其意何在呢?
正当剑华胡思乱想之际,突然看到两个体健躯伟,面目狰狞之人夹在人群中,倨傲之态很惹人注目,使人视后对他们顿生恶感,剑华的江湖经验浅乏,他只感到此二人有点异于常人,像久走江湖之辈,但他一时根本看不出这两个人的真实路数,事不关己,他只对二人看了几眼就将目光移开,又把自己深深埋进那种错综复杂难以思解的思绪里。
突然楼梯上传来一阵砰砰的巨响,把剑华从深思中惊醒过来,眨目向楼梯望去,只见刚才被自己多注视了几眼的那两个彪形大汉,已先后登上楼来,刚才剑华因心不在焉,再加上距离远,故对二人看得不太清楚,现在是看得很清楚,只见这两个人年纪均在四五十岁左右,一律的青绸长衫,手里各提着一个长形的包袱,四目睁合之间,精光闪闪,显示内功已有相当火候。
两个人傲然地立在楼梯口,目光向四周扫视一遍,然后相互低语数句,径奔剑华身后一张空桌走来。这两个人不等身形坐定,其中一个就粗声粗气地对立在他们身后的伙计说道:“伙计,把你们店里认为最拿手的好菜弄上几个来,然后再给爷爷拿几碗好酒上来,要越快越好。”
伙计赶紧答应一声即转身走去。
剑华只对那个人看了几眼,又将目光收回,继续吃喝自己的,约有顿饭光景,剑华已感到酒足饭饱,正要招呼伙计结算酒帐,突被身后二人所谈论的事情吸引住,心里一动,想听个清楚,遂将先念打消,一面继续吃喝一面倾耳静听。
只听其中一人骂骂咧咧地说道:“他妈的,拼命的时候就轮到老子头上,用不到的时候,就一脚将老子给踢开,我对那三个王八蛋的行径越来越气愤,走着瞧好了,总有一天,我要让那三个王八蛋知道我的厉害。”
此人语音刚住,另外一个人就赶紧说道:“你呀!就是这种火燎毛的脾气,老是改不过来,肚子里存不住一点儿儿事,说话也不看看场合,就大声乱嚷一起,这些话万一传进他们三人耳中,我看你呀!吃不了兜着走,你还显示出来,他们三个人对你已经发生怀疑,此后做事说话,要是再不小心谨慎,定会吃大亏。”
先前说话之人,未立即接言,沉默了一下,才继续说道:
“武二哥教训得很对,但是我总有点气不过,感到他们三个越来越没骨气,实在不配领导内三堂,为了争夺这么小小的一个渔帮首领,还值得调派这么多的人,真有点小题大做,还有一件事,使我感到更为气愤,就是十八年前那件事,不晓得那三个王八蛋从哪听来的风言风语,说什么老家伙的儿子长大了,并练就一身惊人的绝艺,现在正千方百计的访寻当年的杀父仇人,那三块废料一听到这个消息,真假都没弄清,就吓了个胆颤心惊,严嘱当年参加行事之人,要严守秘密,不许轻提当年之事,当时我一听到这个话,心里就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三个太没一点儿骨气,失掉了大丈夫的气概,敢做而不敢为,走着瞧好了,这件事不发便罢,一但对头查访出来,不用对头找上来,我就会自动的找去,给他来个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也让那三块废料看一看。”
另外一个人,哼哼冷笑着说道:“你是狗不改吃屎,那叫天性难移,我刚刚说完你,老毛病马上就犯,也不睁眼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就乱嚷一通,据我所知,确有其事,像秦川双魔那么厉害的人物,都栽在人家手里,不是我说一句泄气的话,凭我们哥几个这点玩艺,那更是白给,所以我劝你今后还是少提这件事为妙,给他来个永无……”说至此处,声音突然转低,使旁人根本无法再听到。
一旁倾耳静听的剑华,二人的谈话,起先尚无所谓,越听越使他的神情紧张,等到最后,只把他听的血涌心跳,吁气发粗,可惜二人的谈话,太过含混,否则的话,再稍为露骨一点儿,剑华就会更行紧张。
原来那两个人的谈话内容与剑华全家遭害的情形有甚多相似,有了这一线之光,他遂决心将这件事弄个清楚才能安心。
那两个人经过一阵低语之后,又恢复了原先之态,大声谈笑起来,不过已经换了话题,对刚才那件事却已绝口不提。
剑华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慢慢自酌自饮吃喝着,其实他心中可以说是喜忧交集。
那两个人这餐酒直吃了一个多时辰,才起身离去。
剑华由他们的谈话中,知道这两个人亦是来参加英雄大会的,知道他们一时决不会离开此地,但他还是有点儿不放心,遂也赶紧结付酒帐远远地坠在二人身后。
前面那两个人在街上东荡西逛了一阵子,才相携走回他们的宿处。
剑华远远地见那两个人走进一个有名叫天赐客店的店里面,他也紧跟了进去,一个伙计模样的人迎着他问道:“小客官,要住店吗?”
剑华将头微点。
伙计在他周身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才说道:“请随我来。”
剑华跟在店伙计的身后,但他的两眼确始终未离开那两个人,一直看着他们进入对面上房之内,这才将目光移开。
伙计一直把剑华领进一间又脏又小的小屋里,看剑华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意思,他这才转身离去。
此时剑华的全部精神都放在对面正房里的那两个人身上,房间的干净大小与否,他是无所谓的,只要有个容身的地方,监视住那两个人就行啦。
晚饭过后,他向店家借来一付笔砚,简短地写了一封信,拿到镇上无人处,一声清啸,将雕唤了下来,将那封信系在墨雕颈处然后抚着它的头顶说道:“墨儿,这封信是给我师兄的,你将它送到成都之后,就赶紧回来,我尚有用你之处。”
墨雕一声低鸣,振翅飞去。
剑华抬头看着墨雕,一直完全隐身不见时,才将目光收回,怀着无限心事,走回镇内。
一夜无话,第二天巳时的时候,剑华才见那两个人衣冠整齐地走出店外,他和昨天一样,远远的盯着他们。
那两个人毫无所觉,一路上谈谈笑笑,大摇大摆地向镇东走去。
走了大约里把路的样子,只见前面一座占地极广的大庄院,坐落在路旁,看样子这座大院宅的主人,今天好像有什么喜庆大事似的,三五成群的客人,如潮涌般的向庄内走进。
剑华的目的,只在追踪那两个人,其他的事情,都不放在他的心上,所以他虽然进到庄内,而他的双眼,却远远地看着那两个人。
过了四五道天井,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块占地约有两亩大小的空地,在空地的尽头,搭设着一座高台,上面挂着一块横匾,写着“比武台”三个大字,东西及正面,还架设着三座看台,除了正面的那座看台以外,其余两座看台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座。
剑华只见他所追踪的那两个人,围着比武台看了一遍,嘴角挂着傲然的笑容,竟奔东看台走去,剑华不敢太接近他们,怕他们生出疑心,那个时候自己要想从他们嘴里探出实情,那就要困难得多了,所以他就奔西看台走去,与那两个人遥遥相望,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看的得很清楚。
剑华刚才过于专心一事,根本无暇旁顾,现在坐定之后,再不怕那两个人溜走,一时好奇兴起,遂举目向四周望去,只见有不少人用诧异的目光向他望来,弄得他极为尴尬,心里非常局促不安,脸一红就将头低垂下去,再不敢朝别人看去,心中暗暗想道:“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怎么他们都用这种眼光来看自己呢?”他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其中的道理。
我们这位忠厚坦诚的小侠,他对人性方面了解的太少,与其说那些人用诧异的眼光看他,就不如说那些人都用鄙视的眼光来看他。因为他貌相平平,衣着朴素,再加上他年纪又小,假若他不将金钰宝剑背在身上,别人还以为他是来看热闹的,那也就不会惹人注目了,偏偏他又将宝剑背在身上,所以一些眼光短浅之辈才会生出鄙视的心理,认为像剑华那种土头土脑的样子,也想来参加比武吗?
剑华低着头,感到甚为局促不安,如果他不是为了追踪那两个人的话,早就转身离去,不再受这个活罪了。
蓦听一阵嘈杂的人声,其中并夹杂着一些鼓掌欢呼声,剑华究竟还是一个童心未退的大孩子,心里虽然感到很不自在,但被这喧嚣声引逗得,遂不由自主地,斜目向正面看台望去。
只见一个精神矍铄,满面红光,鬓发俱呈白色的老人被一群人拥着走上正面的看台,剑华心中暗暗想道:“这个老人,大概就是此庄的老主人。”他一面打量老人,一面也对老人周围那些人,扫视一遍,突然看到岷山三杰也夹杂在人群中,这一发现,使他心里异常高兴,如果不是怕别人笑话的话,他准会高声招呼。
突然间他又看到朱书民也夹杂在人群中,这一发现,使剑华感到比发现岷山三杰还要惊喜几分,忘其所以,身形猛地站立起来,离座就准备朝正面看台走去。
然而他很快地就看出情形有异,因为他见朱书民目光呆滞,双眉紧锁,脸上满布忧愁之容,好像是心怀无限深忧,他见到这种情形,心中不由自主的就是一阵迟疑,脑中在盘算着朱书民的一句话:“弟弟,在人多的地方,你最好装着和我不相识,非不得已,不要和我打招呼。”
就在剑华迟疑不决之际,朱书民也看到了他,只见他神情先是一愣,接着脸上展露出惊喜之容,然而这惊喜之容,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瞬即收敛,立刻换上一付冷漠无情的脸色,对剑华将头微摇,目光马上就移向别处。
朱书民这种冷漠的神色,落入剑华眼内,顿时使他感到犹如凉水浇头,神情黯然若失,身形缓缓地坐了下来,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朱哥哥在这一日之间,为何会有如此转变,不但变得冷漠无情,甚而竟显出对自己不屑一顾的神色。
剑华他哪里会想得到朱书民此时心里那种痛苦,比利刃割心还甚几倍,只因朱书民头脑比较冷静,权衡当时的利害而为之,他对剑华知之最深,知道在这种情形下,非如此做法,不能遏止剑华那股热情;打消与自己相晤的念头,并希望剑华一气之下离开此地,所以他才硬起心肠,忍着眼泪,装出那种冷漠无情的样子,否则的话二人均将陷入险境。
剑华此时如坐针毡,恨不得马上离开此地,但是他一想到父母之仇,毁家之恨能报与否,就在这一念之间,又打消前意,尽量摒除杂念,颓然就座,只希望比武快点儿结束,他好快点儿离开此地,免得多受活罪。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才见那个白发苍苍满面红光的老人,缓慢地站起身来,对周围一抱拳,先客气几句,然后将比武的用意说出。
原来这个老人竟是威名远播的铁剑镇川南娄子贞,在川南一带极负盛名,提起此人,可以说人人皆知,数年以前才封剑闭门,归隐于故里神青县内,不再过问江湖中事,本意想悠悠闲闲地度过晚年,然而人的名树的影,像他这种人物,除非远遁荒山幽谷,到那无人之处或许能称心如愿,否则要想安度余年,那是不可能的,总会有事情找到头上。
神青位于岷江西岸,当地居民大部分是靠捕渔为生,所以他们视江中之物,不啻是自己一家人的生命,在自己的范围以内,不允许他乡之人擅动分毫,所以每遇有越界之事发生,双方一言不合,往往不惜以生命相搏,每年因此丧生的人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后有高明之士看到这种情形,认为长此下去,不是善策,才出头兴立渔帮组织,再遇有类似事件发生时,即有帮中选派代表出面交涉,此种办法,收效甚佳,自此之后流血事件绝少发生,从此代代相袭,均能遵守祖宗的规定。村与村之间,已不再仇眼相视了。
神青在沿江一带,天然的环境优于他乡,水流深而缓慢,所以渔产甚丰,尤其届临渔季之期,出江操作的船只,都是满载而归,其他乡镇之人,看到这种情形,均投以羡慕的眼光,但属于祖种,只有自认命运不好,而无话可说。
近数月来,神青以南的十余村镇,突然联合组立一个起名叫卫滨的渔帮,成立之初,并来邀请神青参加,神青当然不会答应,一口拒绝,当时他们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然而自卫滨渔帮成立之后,神青水境之内,天天发现有越界捕渔的船只,经神青帮的首领苦口相劝,起初还好,一经劝说,就自动离去,尚能相安无事,但是过了一天又卷土重来,数次之后,相劝竟是无效,两帮遂起冲突,大打出手,结果神青帮因寡不敌众,而遭惨败,伤亡总计二百余人,自此神青的水境,竟被卫滨渔帮强夺过去。
神青渔帮因人数过少,敌不过人家,但就如此拱手称臣又不甘心,经大家聚合几经筹商,也想不出一个妥善之策,一个个愁眉苦脸,眼看着就要走上绝境。
就在大家忧心忡忡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有人想到铁剑镇川南就隐居于附近,建议大家如果能将他老人家请出来领导神青帮的话,一定能将失地收回,大家经过一番研讨,均认此为良策,立即选派代表,往求铁剑镇川南,请他老人家看在乡谊的情份上,无论如何也得出马。
铁剑镇川南在众情难却之下,遂答应下来,等渔民代表走后,几经筹思,认为事情决不会如此简单,内中定有隐情,经他几日夜的明查暗访,这才恍然而悟,原来是铁帮掌从中做祟,他这才感到事情有点儿辣手,因为铁掌帮声势浩大,高手云集,非自己一人之力所能敌挡,此事自己一个处理不妥,一世英名将从此付诸东流。
铁剑镇川南积思密虑了好几天,还是想不出一个妥善之策,这一日他正闷坐在大厅忧心忡忡的时候,突闻岷山三杰来访,心中大喜,赶紧将三杰迎进大厅,客套几句之后,即将此事与其三人相商。
岷山三杰闻后,不约而同地将双眉深皱,均感此事辣手,不易解决,一时之间四人愁眼相对默无一语,厅内气氛沉寂已极。
就在此时家人突然来报,说又有位柳培基大爷来访,铁剑镇州南娄子贞一听,大喜若狂,知道此人一到,自己算是有救了,一切事情都可迎刃而解。
原来柳培基也是成了名的老英雄,为人机智绝伦,因水上的功夫极佳,有赶浪无丝的美号,与铁剑镇川南是莫逆之交。
岷山三杰与柳培基也是熟人,几人相见之后,客套几句,即言归正传,铁剑镇川南将事情说出,请柳培基给他拿个主意。
赶浪无丝柳培基闻后,略加思考即说道:“老哥,此事依小弟看来,铁掌帮早有预谋,其用意不是夺神青这一小段水程,而是想掌握全条江流以遂其私运井砂及海砂的目的,所以此事不是善言能了,唯有用之于武,谈到用武,就凭我们几人的力量,与铁掌帮相对抗,那无疑是卵石相击,所以……”柳培基说至此处,声调突然转低,五人改为密议,良久之后柳培基才又大声说道:“老哥哥,一切就请依计而行。”
以上这一段是补述,比武的前因,而比武之事,这是柳培基所献议的一部分。
原来柳培基献议铁剑镇川南,假意应承卫滨帮的要求,将神青帮加入到卫滨帮内,对帮主一职暂不置议,然后以比武贺寿为名,广邀武林同道,到时当着各路英雄之面,突然宣称为了增加比武的兴彩,借机选出一位帮主来,铁掌帮事先毫无准备,决不会派高手来参加,那个时候,帮主一职,还不是唾手可得,同时无形之中,将铁掌帮的势力,摒之于神青县境之外。
柳培基所思虽甚周密,但铁掌帮已看出此点,对帮主一职势在必得,所以暗中遣派出十余名高手来到,欲借此机会网罗党羽。这是柳培基与铁剑镇川南做梦也想不到的。
剑华因心有所思,对周围的情形根本无心注意,铁剑镇川南的话,他是一点儿也没听进,神情完全陷进忧思中。
蓦然当的一声锣响,才算把他从忧思中惊醒过来,连忙举目向比武台望去,原来比武已经开始,他目光到处,只见上面已有二人动上手。
动手的两个人,一个是年约四旬左右的壮汉,所施展的是武当派的掌法,从其出招换式中看出已有相当火候,另一个是个年约五十余岁的瘦高老者,所施展的拳法,异常怪异,剑华一时竟未能看出此老人所施展的拳法是哪一派别,功力也相当深厚,不过比起另外一人要稍逊半筹。
两个人拆招换式,转眼就是五十余招,此时那个瘦高老人后力已显不足,出手已不如原先快捷,同时马步散浮不稳。
而另外那个壮汉则是气定神闲,出拳如风。
剑华见状心中暗暗想道:“看情形最多不出十招,老人就得败下来。”
果然不出剑华所料,尚不足十招,那个老人就被壮汉在背后轻轻地按了一掌,如果武功没有相当火候的话,根本就看不出来。
老人心里当然有数,只见他晃身后退,满脸都是愧赧之色,用满含感激的目光对壮汉看了一眼,然后抱拳说道:“承让之情,使在下永铭于心,青山绿水后会有期。”
说完,立即转身离去。
壮汉等老人走后,一抱拳正要对台下交待几句,忽见东看台上,一条身影凌空跃起,径向比武台飞掠过来,远远望去,犹飞燕翔空,姿势美妙以极,壮汉见状心中暗赞一声好俊的身法,就在这瞬息之间,那条身影已在空中飘落台上。
壮汉只觉眼前一亮,举目望去,只见一个猿臂蜂腰,唇红齿白,双目之内神光十足的少年,看年纪最多二十三四岁,站在那犹如玉树临风,英俊已极。
就在壮汉暗中打量少年之际,那个少年对壮汉一抱拳,满脸笑容地说道:“末学后进,一时技痒,想在前辈台前讨教几招,尚祈不吝赐教。”
壮汉也赶紧一抱拳说道:“小哥夸赞之语,在下实感汗颜,动手之时,还望小哥手下留情。”
说完之后,两个人一抱拳,互道一声请,即抽招换式战在一起。
壮汉由少年上台的身法及其神态之间,看出眼前这个少年武功已有相当火候,身手一定不弱,所以他不敢大意,抱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所以动起手来,完全是守多攻少。
而少年因年轻好胜,所以与壮汉恰恰相反,一上来完全是进手招式,攻多守少。
转眼之间,两个人交手就是三十余个回合,此时少年已尽展师门心法,又是十招过后,他已将壮汉圈在掌风之内。
但壮汉亦非等闲之辈,已得武当真传,虽然被少年圈进掌风之内,但他却能从容应付,施出武当拳法的要诀,以静制动,所以他能从容应付,不露丝毫败相。
又是三十余招过去,少年越占越勇,而壮汉还和原先一样,神气间从容不迫,双方都未呈现败相,突然壮汉的拳法骤变,对少年猛攻几招,将少年逼后数尺,他并未乘胜急追,反将身形后跃,然后对少年一抱拳说道:“小哥技拟天人,功力超群,在下自愧莫如,此后尚祈多多赐教。”说完,不等少年说话即撤身离去。
姜是老的辣,这话一点儿都不假,壮汉未露丝毫败相,为何突然退去,这就是他高明之处,原因他此时已感后力有点儿不济,再看少年还是和原先一样,面不改色,气不发喘,他知道再打下去,自己定是败多胜少,所以他趁着胜败未分之前,自动退下,既显着他有容人之量,又可以保全英名。
少年见壮汉突然退去,神态之间就是一愣,就在少年微愣之际,突然看见一个黑面老道背上背着一只宝剑,一摇三晃地向台前走来,他距离比武台尚有七八尺远近,只见他全身不动,身形笔直地平地升起,轻飘飘地落向台上,就如四两棉花随风飘荡一般。
黑面道士立在少年面前不远之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神态之间倨傲已极,双目微启,冷冷地对少年看了一眼,然后缓缓说道:“娃娃,看你年纪不大,能有这种成就,也算是难能可贵,可惜未经名师指点,臻达目前之境,也就算是登峰造极了,如果娃娃想成名武林,跟我回去,再练上个三年五载,保险你一举成名,技压群伦。”
黑面道士这几句话,把少年气得双目喷火,心胸欲炸,只听他大吼一声道:“呔,黑鬼,少在小爷面前放屁,如果不看在你是出家人的份上,小爷立即叫你血溅五步。”
黑面道士听后,“嘿!嘿!”一阵刺耳的冷笑,接着说道:“我玄面钟馗自从出世以来,从没有人敢对我如此无理,娃娃想必是活够了,不过我本着上天有好生之德,念你年幼无知,再给你一个求生的机会,如果肯答应跟我回去,不但继往不究,并且还将我这身绝世的神功倾囊传授给你,娃娃,是想死想活,就在你这一念之间,否则,哼,五招之内,如不让你变成我掌下游魂,从此我退出江湖永不见人。”
玄面钟馗这一报名,只把少年吓得心胆俱裂,一股寒气沿脊而升,心里暗暗叫苦,并暗自埋怨自己道:“龙宗贤呀!龙宗贤!你争的什么胜,好的什么强,看来你这是祸由自取……”
原来这玄面钟馗成名极早,至今无人知其真实姓名,一身武功诡异绝伦,功力之高在江湖上罕逢敌手,因其手辣心狠杀人不眨眼,与其交手之人,绝少有全身而归者,所以黑白两道都对他畏惧三分,因此给起了一个玄面钟馗的绰号,他所到之处,别人都远远避去,这就是那个少年一闻其名即胆颤心寒的原故。
玄面钟馗见少年半天不讲话,遂又问道:“娃娃,想好没有,我老人家可没那么多的闲空儿等你再多做考虑。”
那个少年姓龙名宗贤,出身峨嵋,是峨嵋掌教惠明禅师的第三弟子,一身武功已得乃师真传,一年以前才奉师命下山行道,为人任侠仗义,唯一缺点,就是好争强斗胜。
玄面钟馗的语音刚落,龙宗贤就将头一抬,只见他银牙紧咬,满脸都是凛然坚毅之容,对玄面钟馗朗朗说道:“前辈所言,晚辈实难从命。”
玄面钟馗又是几声刺耳的嘿嘿冷笑,然后一字一句地对少年问道:“娃娃,你不要后悔。”
龙宗贤厉声答道:“黑鬼,小爷心意已决,你何必再多费唇舌。”
玄面钟馗闻语,双目猛地睁开,只见他那对深凹的眼眶里,两股寒光直射而出,盯在龙宗贤的脸上,鼻孔里沉浊地哼哼两声,双掌就在这时,猛然一翻,遥向龙宗贤推出。
龙宗贤自闻知眼前这个黑面道士就是人闻丧胆的杀人魔王玄面钟馗之后,知道自己今天是凶多吉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暗中将真力贯运双掌,准备硬拼一下,自己纵然死于他的掌下,也要让他多少带点儿伤回去,不让这恶魔全身而退。
龙宗贤虽然在凝神沉思,但他的双眼并未离开玄面钟馗,现在见他双目忽睁,两股锐如利刃般的寒光,直向自己射来,他心里一寒,不由自主地当场就打了一个冷颤,同时又见玄面钟馗的双掌遥遥向他推来。
龙宗贤立刻感到一股无形的寒气逼体而至,他心里已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双足贯力,猛地向右滑出两步,不等身形站稳,已欺身向前斜踏中宫,双掌挟着一股呼呼生风的劲力,径奔玄面钟馗胸腹间的期门、章门两穴击去。
玄面钟馗见状,嘿嘿一声冷笑,只见他身形微晃之下,已将龙宗贤双掌躲过,并已欺至龙宗贤的左侧,左掌右指一招两式,掌奔左胸,指奔凤尾穴印点而下。
龙宗贤见自己的双掌完全落空,而玄面钟馗已绕身在自己的左侧,左掌右指疾攻而至,他暗中将牙一咬,不但不撤身自救,只见他下桩不动,上身斜倾,双掌疾如流矢般,径奔玄面钟馗的胸腹推来。
玄面钟馗想不到龙宗贤在这危迫眉睫之际,竟舍身不顾,反向自己递招而至,看情形想弄个两败俱伤,他是稳操胜算,他当然不会这么干,同时依他的威名,不要说伤在龙宗贤的掌下,就是让龙宗贤摸他一把,他这一生的威名,也就算付诸东流,所以只见他的身形猛地向后飘出一丈有余,避过龙宗贤斜着劈来的双掌。
龙宗贤见玄面钟馗向后撤出一丈有余,求生之念顿生,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只要自己能跃落地面,这个恶魔就不好意思再追踪而下,那个时候自己就可以暂时脱离险境,以后只要求得恩师做主,就再不怕这恶魔了,他此念一起,也未多加思考,身形平着猛地向外跃去。
龙宗贤的身形刚一跃离台面,就听身后的玄面钟馗嘿嘿两声冷笑,只见他身形微晃之下,就好像一团黑絮随风飘荡一样,快得无以伦比,眨眼之间已与龙宗贤追了个首尾相连,只见他身悬空中,右掌疾伸,径奔龙宗贤背后按下。
此时三面看台上的人们就是一阵躁动,其中并夹杂着无数的哎呀之声,认为龙宗贤这一下子是完了。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眼看着龙宗贤就要命丧当场,突见一团白光,挟着一股凌厉的风声,由西看台中疾飞而出,径奔玄面钟馗的胸前玄机要穴击至。
玄面钟馗见到这种情形,心中就是一凛,暗暗想道:“由这团白光带出的风中可以看出,此物是被人贯足了内家真力所发出,击中自己任何穴道,都有死于非命的可能。”此时他也顾不得再对龙宗贤下毒手,将右掌猛地撤回,用上了八成真力,迎着白光劈去。只听叭的一声,那团白光被他劈个粉碎,散落下来,但是他的整条右臂亦被震得酸痛不止。他立时恼羞成怒,将这口怨气一齐遣怒到龙宗贤身上,只见他左掌疾翻,一股无形的阴柔劲力,沿掌而生,遥向龙宗贤袭去。
玄面钟馗这一掌推出,就听得龙宗贤一声惨叫,接着就见他好像是断线的风筝,直向前飞出一丈左右,才扑通一声跌扑在尘埃。
此时就听到哎呀的惊呼声,从四周连连传来。
龙宗贤扑伏在地上,喘息一下,然后双掌用力在地上一按,肘臂直立,想将身躯撑坐起来,然而因伤势过重,已是力不从心,肘臂一弯人又扑跌下去。
三面看台上,有很多人纷纷站起身形,准备趋前将龙宗贤搀扶起来,可是当他们看到玄面钟馗冷酷地立在龙宗贤身侧时,一个个又悄悄地坐了下来。
铁剑镇川南见到这种情形,心中暗暗想道:“自己身为地主,要是再不出头的话,将来有何颜面去见武林同道。”他边想边将身形站起,然而他的身形刚站起,就被他身旁的二人用力地又将他按坐下来。
眼看着一代少年英侠,因伤势过重如不及时施救的话,就会魂归离恨,命赴阴曹,所有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这一点儿,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冒此险,趋身上前,一个个只有悲愤填膺,眼望着玄面钟馗敢怒而不敢言。
突然看到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年,面貌忠厚,衣着朴素,背上斜插着一把看来相当陈旧的宝剑,但剑柄上古色斑斓,一看就知道是一把古剑,绝非普通俗物。
这个少年从西看台上越众而出,径奔龙宗贤伏卧处走去,只见他步履从容,好像是不慌不忙,但是他的身形却快的出奇,龙宗贤仆伏之处,离西看台足有二十余丈,也不过是眨眼之间,这少年已走到龙宗贤身侧。
所有在场之人,足有两三百个人,但却没有一个人看清楚少年所施展的是何种身法,不由得一齐投以惊奇的目光。
那个少年被这上千只的眼睛看得顿时使他感到赧窘异常,脸一红头瞬即低垂下来,伸手将受伤的龙宗贤从地上扶坐起来,倚在他自己的怀中,举目向龙宗贤脸上望去。
只见他脸如金纸,口眼紧闭,嘴角不断地向外淌着血水,鼻端也只剩下一丝极微弱的游息,看样子已经是离死不远。
少年见状,眉头就是一皱,只见他右手疾伸,在龙宗贤胸前的玄机、将台、命门等几处重穴各点了一下,然后将右掌平按在龙宗贤的心坎穴上。
约有半盏茶的光景,只见这个面貌忠厚的少年,已是面色泛白,汗如雨下,而倚在他怀中的龙宗贤面色却慢慢转红过来,同时嘴眼已可以转动,这个时候,那个少年才将右掌撤回,由怀中取出一只雪白晶莹的玉瓶来,从中倒出几粒丸药,塞进龙宗贤的口内。大约又经过了半盏热茶的光景,龙宗贤已从昏迷中清醒过来,见状正要开口说话,少年赶紧对他低语一句。
龙宗贤用感激的目光看了少年一眼,将头微点,然后盘膝坐在当地,看样子是在行功运息。
那个少年越众而出之时,坐在铁剑镇川南身侧的岷山三杰的老大岷山大侠朱玄同,脸上顿时露出一种说不出的惊喜之容,同时用激动的声音对铁剑镇川南说道:“大哥,这一下可好了,那位少年英雄有救了。”
铁剑镇川南正在愁怒交加之际,突闻此语,就是一愣,举目向朱玄同望去,只见他单目圆睁,满脸都是紧张之色,正向前望着,铁剑镇川南顺着朱玄同的目光向前望去,心里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个少年自越众而出以来,对于立在一旁的玄面钟馗就未扫视一眼,好像他根本没有看到玄面钟馗一样,只全心全意地在替龙宗贤治伤,神态之间没有丝毫戒备之态。
玄面钟馗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也一反常态,一对凶眼只愣愣地注视着那个少年而无丝毫表示。
所以岷山三杰是又喜又紧张,还有一丝丝的愁急,因为他们知道那个少年,虽然身怀绝世武功,但性情却忠厚坦诚,对任何人都不怀丝毫恶意,只知以诚待人,他面对着这个杀人恶魔也无丝毫戒心,怕的是玄面钟馗骤起发难,少年一定会吃大亏,故而他们三个又喜,又紧张,又愁急。
岷山三杰着急,而另外有一个人比他们更着急几倍,这个人在少年现身救人的时候,只急得他俊脸失色,珠泪滚滚,但他又无法拦阻少年出去,突然他看到玄面钟馗身后不远处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他灵机一动,乘众人不备之际,悄悄地跃登树巅,隐身在茂叶内,双手紧握着暗器,并暗中蓄势以待,看样子只要玄面钟馗对少年有所不利,他就会不顾一切地骤起发难,看他脸上那种对少年关注之情,可以知道他和少年定是谊非泛泛,各位读者不用我说,你们也可以想到此人就是朱书民。而那个替龙宗贤治伤的少年就是小侠剑华。
原来剑华自看到朱书民那种冷酷无情的神色后,心里感到又伤心,又愁苦,无精打采的呆坐在看台上,对比武台上的情景,看了几眼就觉得索然无味,但他还是继续看下去,等到玄面钟馗上台,他心中已暗暗的对玄面钟馗的功力,生出钦敬之心。
然而当他听过玄面钟馗那篇倨傲无理的话时,观感顿变,深感此人太过强暴一点儿,同时亦为龙宗贤而担心,认为龙宗贤的确很难与黑面老道走上五招。当两个人一言不合交手刚过两招,突见龙宗贤纵身向台下跃去。
剑华一见这种情形,知道那个英俊的少年要遭老道算计。黑面老道既然夸下海口,说五招之内要取少年的性命,他暗中早做准备,决不允许少年从容离去。
果然不出他之所料,少年刚将身形跃起,而那个黑面老道已蹑踪而至,将少年追了个首尾相连,并举右掌向少年背胸切下。
在这种情形下,依剑华那种仁厚的性格,他决不会坐视少年惨死在黑面老道的掌下,所以他顺手拿起一只茶盅,贯足真力,径朝黑面老道胸前的心坎重穴击去,剑华已经算准,黑面老道非撤手自救不可,否则他也和那个英俊少年步上同一命运之途,不死也要落个终生残废。
剑华见那个黑面道士果然如他所料,撤招自救,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个黑面老道会有那么深厚的功力,一面撤招自救,一面还能挥掌将少年击伤。
此时剑华对玄面钟馗那种辣毒的心肠,深深地感到厌恶,如果他不是为了另有所谋的话,准会挺身而出,斗斗这黑面老道。
剑华见那个少年仆卧在地上,半天也没有爬起来,他知道少年所受的掌伤一定很重,可是等了半天,也没看到一个人肯下场,将少年搀扶离去,他心里顿感一阵不忍,同时也对那些平常自称为侠义道之人,深感不耻,毅然地越众而出。
剑华大智若愚,他替龙宗贤治伤时,在表面上看来他是从容不迫,对玄面钟馗毫无戒备之态,然而他暗中早已蓄劲以待,只要玄面钟馗一有异动,他就会全力地还击过去。
以上是叙述剑华突然现身的经过,现在且说龙宗贤经过剑华以真力替他疗伤及服药以后,他这才算脱离险境,他经过一阵行功运息之后,除了胸腹之间尚觉得有点儿隐隐作痛之外,再无其他痛苦的感觉,双目徐徐睁开,对剑华看了一眼,嘴唇一动就想说话。
剑华立在龙宗贤的面前,见他的脸色已渐渐地红润过来,同时鼻息亦渐趋均匀,知道他已无大碍,现在见他张口欲语,连忙摆手制止他,并低声对他道:“这位朋友,你内腑受伤过重,虽然经我用真力替你隔体疗治,又服过我的万应还魂丹,本来已无大碍,但你的真气损耗过巨,一时之间尚不能恢复过来,最少也要再经过三四天以后才能痊愈,现在暂时不开口说话为妙,否则牵动伤势,会将愈期拖长,尊驾住宿于何处,由小弟将兄台扶送回去。”
龙宗贤闻语,感激万分,一股热泪顿时夺眶而去,用感激不尽的目光看了剑华一眼,低着声音说出四个字“来福客店。”
剑华将头微点,伸手将龙宗贤搀扶起来,转身就想离去,突觉得身侧风声飒飒,他不用看就已了然于胸,将扶在龙宗贤背上的右手,贯足真力,将龙宗贤向前推出。
龙宗贤突然觉得身体一轻,被一股浑厚无比的绵软之力,将自己向前托送出去一丈有余这股力量才消失,而自己并未感到丝毫颠跛之状,心中暗暗想道:“这个少年看着比自己还小好几岁,可是竟有如此深厚的功力,由此看来,武功一道,真是学无止境。”此时龙宗贤胸内豪气顿消,感慨万千。
剑华由始至终对玄面钟馗就未瞬视半眼,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他暗中早做准备,同时他也清楚玄面钟馗决不会让他和龙宗贤就这样从容离去,所以当他发觉身侧风声飒然时,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为了放开手脚来对付强敌,假若龙宗贤尚留在身侧,动起手来,一定是碍手碍脚,使自己心神有所牵挂,所以他才暗运真力,将龙宗贤托送出去。
就在这短暂的片刻之间,天已大亮,路上的行人亦渐渐地多起来,他低头默默计算了一下路程,一个多更次的疾驰之下,依自己的功力来论,至少也在二三百里之遥,为免惊骇世俗,白天根本就不能再施展轻功,只有慢步当车,照这样走法,能够在过午赶返成都那就很好了,想至此处他反到不急了,心里说,急也没有用,慢慢走好了,走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
在巳时将尽的时候,他也不过走了二三十里地,眼前来到一座很大的镇店,觉得肚中有点饥饿,伸手在怀里摸了摸,还好,昨天揣在怀里的几两碎银还放在身上,心中暗道:“天时不早,不如在此用过午饭再走。”
剑华边想边朝街的两旁注视过去,见一座很大的酒楼,在前面数十丈之处,他遂直奔那座酒楼走来。
只见这座酒楼还真不小,楼上楼下足足可以容纳两百余人,一块黑底描金的招牌挂在楼中央,上面写着“迎宾酒楼”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剑华刚一迈入楼门,就见一个伙计装束之人迎着他走来,先用眼上下把他打量了一遍,神态之间隐隐透出倨傲之态,不过不太明显就是了,然后对他问道:“小哥,要吃酒吗?”
剑华将头微微一点儿。
伙计又打量了他一眼,才又问道:“小哥,只有你一个人吗?”
剑华眉头一皱,很勉强地,又将头点了一下。
伙计又问道:“小哥,你是打算文吃呢?还是打算武吃呢?”
剑华就是一愣,茫然不解地看了伙计一眼,心中暗暗想道:“不入一乡不知一俗,此地吃酒,都有那么多的规矩,还是先问问他再决定。”
遂对伙计问道:“伙计,我不知道贵地还有这么多的规矩,你所说的文吃是怎么一个吃法,武吃又是怎么一个吃法。”
伙计答道:“小哥有所不知,本来我们个地方,也没有什么文吃武吃之分,这个规矩是近半个月才由我们老掌贵订立的,因为明天是我们老爷子的七十大庆,他老人家为了热热闹闹的庆贺一下,在七十大寿这天举行一个英雄比武大会,邀请江湖上各路的英雄豪杰来参加,老爷子为了略进地主之谊,凡是与会贺寿之人一律免费招待,这就是所谓的武吃,凡不是来与会及贺寿的人,由自己出钱吃酒,这个就叫文吃,我看小哥身背宝剑,像是来参加大会的英雄,所以才动问一声,不知小哥是不是来参加英雄大会的。”
剑华噢了一声,将头一摇,说道:“伙计,在下是过路之人,既不是来向贵老爷子贺寿,更不是来参加什么英雄大会,麻烦阁下随便给我配两个菜,拿壶酒来,我吃了还要继续赶路。”
伙计漫应一声,转身走去。
剑华刚才只顾和伙计说话,没有对其他的客人注视一眼,现在想找个座位,遂举目向四周看去,见楼下已是高朋满座,座无虚席,不过他这一眼看过去,对伙计所讲的话已相信无疑,原因是他目光到处,见大部分的客人都是雄纠纠气昂昂,并且脸上都露出精悍之色,有的身上还背着兵刃,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久走江湖之辈。
剑华环视一眼之后,遂拾级登楼。楼上的情形,要比楼下好的多,有不少的位子还空在那里,他拣了一个靠窗临街的位子,就坐了下来。
剑华刚一坐好,伙计已经将酒菜端上来,放在剑华的面前,一言不发就转身离去。
剑华低酌浅饮,双眼望着街上来去匆匆的路人,看每一个人的神色,都好像有急事待办似的,这种情形使他顿发奇思,感到天地之间就好像用一连串的事情所组成,用循环不息的光阴所集起,人好像专为处理这些事情打发这些光阴而降生,其意何在呢?
正当剑华胡思乱想之际,突然看到两个体健躯伟,面目狰狞之人夹在人群中,倨傲之态很惹人注目,使人视后对他们顿生恶感,剑华的江湖经验浅乏,他只感到此二人有点异于常人,像久走江湖之辈,但他一时根本看不出这两个人的真实路数,事不关己,他只对二人看了几眼就将目光移开,又把自己深深埋进那种错综复杂难以思解的思绪里。
突然楼梯上传来一阵砰砰的巨响,把剑华从深思中惊醒过来,眨目向楼梯望去,只见刚才被自己多注视了几眼的那两个彪形大汉,已先后登上楼来,刚才剑华因心不在焉,再加上距离远,故对二人看得不太清楚,现在是看得很清楚,只见这两个人年纪均在四五十岁左右,一律的青绸长衫,手里各提着一个长形的包袱,四目睁合之间,精光闪闪,显示内功已有相当火候。
两个人傲然地立在楼梯口,目光向四周扫视一遍,然后相互低语数句,径奔剑华身后一张空桌走来。这两个人不等身形坐定,其中一个就粗声粗气地对立在他们身后的伙计说道:“伙计,把你们店里认为最拿手的好菜弄上几个来,然后再给爷爷拿几碗好酒上来,要越快越好。”
伙计赶紧答应一声即转身走去。
剑华只对那个人看了几眼,又将目光收回,继续吃喝自己的,约有顿饭光景,剑华已感到酒足饭饱,正要招呼伙计结算酒帐,突被身后二人所谈论的事情吸引住,心里一动,想听个清楚,遂将先念打消,一面继续吃喝一面倾耳静听。
只听其中一人骂骂咧咧地说道:“他妈的,拼命的时候就轮到老子头上,用不到的时候,就一脚将老子给踢开,我对那三个王八蛋的行径越来越气愤,走着瞧好了,总有一天,我要让那三个王八蛋知道我的厉害。”
此人语音刚住,另外一个人就赶紧说道:“你呀!就是这种火燎毛的脾气,老是改不过来,肚子里存不住一点儿儿事,说话也不看看场合,就大声乱嚷一起,这些话万一传进他们三人耳中,我看你呀!吃不了兜着走,你还显示出来,他们三个人对你已经发生怀疑,此后做事说话,要是再不小心谨慎,定会吃大亏。”
先前说话之人,未立即接言,沉默了一下,才继续说道:
“武二哥教训得很对,但是我总有点气不过,感到他们三个越来越没骨气,实在不配领导内三堂,为了争夺这么小小的一个渔帮首领,还值得调派这么多的人,真有点小题大做,还有一件事,使我感到更为气愤,就是十八年前那件事,不晓得那三个王八蛋从哪听来的风言风语,说什么老家伙的儿子长大了,并练就一身惊人的绝艺,现在正千方百计的访寻当年的杀父仇人,那三块废料一听到这个消息,真假都没弄清,就吓了个胆颤心惊,严嘱当年参加行事之人,要严守秘密,不许轻提当年之事,当时我一听到这个话,心里就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三个太没一点儿骨气,失掉了大丈夫的气概,敢做而不敢为,走着瞧好了,这件事不发便罢,一但对头查访出来,不用对头找上来,我就会自动的找去,给他来个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也让那三块废料看一看。”
另外一个人,哼哼冷笑着说道:“你是狗不改吃屎,那叫天性难移,我刚刚说完你,老毛病马上就犯,也不睁眼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就乱嚷一通,据我所知,确有其事,像秦川双魔那么厉害的人物,都栽在人家手里,不是我说一句泄气的话,凭我们哥几个这点玩艺,那更是白给,所以我劝你今后还是少提这件事为妙,给他来个永无……”说至此处,声音突然转低,使旁人根本无法再听到。
一旁倾耳静听的剑华,二人的谈话,起先尚无所谓,越听越使他的神情紧张,等到最后,只把他听的血涌心跳,吁气发粗,可惜二人的谈话,太过含混,否则的话,再稍为露骨一点儿,剑华就会更行紧张。
原来那两个人的谈话内容与剑华全家遭害的情形有甚多相似,有了这一线之光,他遂决心将这件事弄个清楚才能安心。
那两个人经过一阵低语之后,又恢复了原先之态,大声谈笑起来,不过已经换了话题,对刚才那件事却已绝口不提。
剑华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慢慢自酌自饮吃喝着,其实他心中可以说是喜忧交集。
那两个人这餐酒直吃了一个多时辰,才起身离去。
剑华由他们的谈话中,知道这两个人亦是来参加英雄大会的,知道他们一时决不会离开此地,但他还是有点儿不放心,遂也赶紧结付酒帐远远地坠在二人身后。
前面那两个人在街上东荡西逛了一阵子,才相携走回他们的宿处。
剑华远远地见那两个人走进一个有名叫天赐客店的店里面,他也紧跟了进去,一个伙计模样的人迎着他问道:“小客官,要住店吗?”
剑华将头微点。
伙计在他周身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才说道:“请随我来。”
剑华跟在店伙计的身后,但他的两眼确始终未离开那两个人,一直看着他们进入对面上房之内,这才将目光移开。
伙计一直把剑华领进一间又脏又小的小屋里,看剑华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意思,他这才转身离去。
此时剑华的全部精神都放在对面正房里的那两个人身上,房间的干净大小与否,他是无所谓的,只要有个容身的地方,监视住那两个人就行啦。
晚饭过后,他向店家借来一付笔砚,简短地写了一封信,拿到镇上无人处,一声清啸,将雕唤了下来,将那封信系在墨雕颈处然后抚着它的头顶说道:“墨儿,这封信是给我师兄的,你将它送到成都之后,就赶紧回来,我尚有用你之处。”
墨雕一声低鸣,振翅飞去。
剑华抬头看着墨雕,一直完全隐身不见时,才将目光收回,怀着无限心事,走回镇内。
一夜无话,第二天巳时的时候,剑华才见那两个人衣冠整齐地走出店外,他和昨天一样,远远的盯着他们。
那两个人毫无所觉,一路上谈谈笑笑,大摇大摆地向镇东走去。
走了大约里把路的样子,只见前面一座占地极广的大庄院,坐落在路旁,看样子这座大院宅的主人,今天好像有什么喜庆大事似的,三五成群的客人,如潮涌般的向庄内走进。
剑华的目的,只在追踪那两个人,其他的事情,都不放在他的心上,所以他虽然进到庄内,而他的双眼,却远远地看着那两个人。
过了四五道天井,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块占地约有两亩大小的空地,在空地的尽头,搭设着一座高台,上面挂着一块横匾,写着“比武台”三个大字,东西及正面,还架设着三座看台,除了正面的那座看台以外,其余两座看台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座。
剑华只见他所追踪的那两个人,围着比武台看了一遍,嘴角挂着傲然的笑容,竟奔东看台走去,剑华不敢太接近他们,怕他们生出疑心,那个时候自己要想从他们嘴里探出实情,那就要困难得多了,所以他就奔西看台走去,与那两个人遥遥相望,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看的得很清楚。
剑华刚才过于专心一事,根本无暇旁顾,现在坐定之后,再不怕那两个人溜走,一时好奇兴起,遂举目向四周望去,只见有不少人用诧异的目光向他望来,弄得他极为尴尬,心里非常局促不安,脸一红就将头低垂下去,再不敢朝别人看去,心中暗暗想道:“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怎么他们都用这种眼光来看自己呢?”他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其中的道理。
我们这位忠厚坦诚的小侠,他对人性方面了解的太少,与其说那些人用诧异的眼光看他,就不如说那些人都用鄙视的眼光来看他。因为他貌相平平,衣着朴素,再加上他年纪又小,假若他不将金钰宝剑背在身上,别人还以为他是来看热闹的,那也就不会惹人注目了,偏偏他又将宝剑背在身上,所以一些眼光短浅之辈才会生出鄙视的心理,认为像剑华那种土头土脑的样子,也想来参加比武吗?
剑华低着头,感到甚为局促不安,如果他不是为了追踪那两个人的话,早就转身离去,不再受这个活罪了。
蓦听一阵嘈杂的人声,其中并夹杂着一些鼓掌欢呼声,剑华究竟还是一个童心未退的大孩子,心里虽然感到很不自在,但被这喧嚣声引逗得,遂不由自主地,斜目向正面看台望去。
只见一个精神矍铄,满面红光,鬓发俱呈白色的老人被一群人拥着走上正面的看台,剑华心中暗暗想道:“这个老人,大概就是此庄的老主人。”他一面打量老人,一面也对老人周围那些人,扫视一遍,突然看到岷山三杰也夹杂在人群中,这一发现,使他心里异常高兴,如果不是怕别人笑话的话,他准会高声招呼。
突然间他又看到朱书民也夹杂在人群中,这一发现,使剑华感到比发现岷山三杰还要惊喜几分,忘其所以,身形猛地站立起来,离座就准备朝正面看台走去。
然而他很快地就看出情形有异,因为他见朱书民目光呆滞,双眉紧锁,脸上满布忧愁之容,好像是心怀无限深忧,他见到这种情形,心中不由自主的就是一阵迟疑,脑中在盘算着朱书民的一句话:“弟弟,在人多的地方,你最好装着和我不相识,非不得已,不要和我打招呼。”
就在剑华迟疑不决之际,朱书民也看到了他,只见他神情先是一愣,接着脸上展露出惊喜之容,然而这惊喜之容,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瞬即收敛,立刻换上一付冷漠无情的脸色,对剑华将头微摇,目光马上就移向别处。
朱书民这种冷漠的神色,落入剑华眼内,顿时使他感到犹如凉水浇头,神情黯然若失,身形缓缓地坐了下来,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朱哥哥在这一日之间,为何会有如此转变,不但变得冷漠无情,甚而竟显出对自己不屑一顾的神色。
剑华他哪里会想得到朱书民此时心里那种痛苦,比利刃割心还甚几倍,只因朱书民头脑比较冷静,权衡当时的利害而为之,他对剑华知之最深,知道在这种情形下,非如此做法,不能遏止剑华那股热情;打消与自己相晤的念头,并希望剑华一气之下离开此地,所以他才硬起心肠,忍着眼泪,装出那种冷漠无情的样子,否则的话二人均将陷入险境。
剑华此时如坐针毡,恨不得马上离开此地,但是他一想到父母之仇,毁家之恨能报与否,就在这一念之间,又打消前意,尽量摒除杂念,颓然就座,只希望比武快点儿结束,他好快点儿离开此地,免得多受活罪。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才见那个白发苍苍满面红光的老人,缓慢地站起身来,对周围一抱拳,先客气几句,然后将比武的用意说出。
原来这个老人竟是威名远播的铁剑镇川南娄子贞,在川南一带极负盛名,提起此人,可以说人人皆知,数年以前才封剑闭门,归隐于故里神青县内,不再过问江湖中事,本意想悠悠闲闲地度过晚年,然而人的名树的影,像他这种人物,除非远遁荒山幽谷,到那无人之处或许能称心如愿,否则要想安度余年,那是不可能的,总会有事情找到头上。
神青位于岷江西岸,当地居民大部分是靠捕渔为生,所以他们视江中之物,不啻是自己一家人的生命,在自己的范围以内,不允许他乡之人擅动分毫,所以每遇有越界之事发生,双方一言不合,往往不惜以生命相搏,每年因此丧生的人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后有高明之士看到这种情形,认为长此下去,不是善策,才出头兴立渔帮组织,再遇有类似事件发生时,即有帮中选派代表出面交涉,此种办法,收效甚佳,自此之后流血事件绝少发生,从此代代相袭,均能遵守祖宗的规定。村与村之间,已不再仇眼相视了。
神青在沿江一带,天然的环境优于他乡,水流深而缓慢,所以渔产甚丰,尤其届临渔季之期,出江操作的船只,都是满载而归,其他乡镇之人,看到这种情形,均投以羡慕的眼光,但属于祖种,只有自认命运不好,而无话可说。
近数月来,神青以南的十余村镇,突然联合组立一个起名叫卫滨的渔帮,成立之初,并来邀请神青参加,神青当然不会答应,一口拒绝,当时他们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然而自卫滨渔帮成立之后,神青水境之内,天天发现有越界捕渔的船只,经神青帮的首领苦口相劝,起初还好,一经劝说,就自动离去,尚能相安无事,但是过了一天又卷土重来,数次之后,相劝竟是无效,两帮遂起冲突,大打出手,结果神青帮因寡不敌众,而遭惨败,伤亡总计二百余人,自此神青的水境,竟被卫滨渔帮强夺过去。
神青渔帮因人数过少,敌不过人家,但就如此拱手称臣又不甘心,经大家聚合几经筹商,也想不出一个妥善之策,一个个愁眉苦脸,眼看着就要走上绝境。
就在大家忧心忡忡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有人想到铁剑镇川南就隐居于附近,建议大家如果能将他老人家请出来领导神青帮的话,一定能将失地收回,大家经过一番研讨,均认此为良策,立即选派代表,往求铁剑镇川南,请他老人家看在乡谊的情份上,无论如何也得出马。
铁剑镇川南在众情难却之下,遂答应下来,等渔民代表走后,几经筹思,认为事情决不会如此简单,内中定有隐情,经他几日夜的明查暗访,这才恍然而悟,原来是铁帮掌从中做祟,他这才感到事情有点儿辣手,因为铁掌帮声势浩大,高手云集,非自己一人之力所能敌挡,此事自己一个处理不妥,一世英名将从此付诸东流。
铁剑镇川南积思密虑了好几天,还是想不出一个妥善之策,这一日他正闷坐在大厅忧心忡忡的时候,突闻岷山三杰来访,心中大喜,赶紧将三杰迎进大厅,客套几句之后,即将此事与其三人相商。
岷山三杰闻后,不约而同地将双眉深皱,均感此事辣手,不易解决,一时之间四人愁眼相对默无一语,厅内气氛沉寂已极。
就在此时家人突然来报,说又有位柳培基大爷来访,铁剑镇州南娄子贞一听,大喜若狂,知道此人一到,自己算是有救了,一切事情都可迎刃而解。
原来柳培基也是成了名的老英雄,为人机智绝伦,因水上的功夫极佳,有赶浪无丝的美号,与铁剑镇川南是莫逆之交。
岷山三杰与柳培基也是熟人,几人相见之后,客套几句,即言归正传,铁剑镇川南将事情说出,请柳培基给他拿个主意。
赶浪无丝柳培基闻后,略加思考即说道:“老哥,此事依小弟看来,铁掌帮早有预谋,其用意不是夺神青这一小段水程,而是想掌握全条江流以遂其私运井砂及海砂的目的,所以此事不是善言能了,唯有用之于武,谈到用武,就凭我们几人的力量,与铁掌帮相对抗,那无疑是卵石相击,所以……”柳培基说至此处,声调突然转低,五人改为密议,良久之后柳培基才又大声说道:“老哥哥,一切就请依计而行。”
以上这一段是补述,比武的前因,而比武之事,这是柳培基所献议的一部分。
原来柳培基献议铁剑镇川南,假意应承卫滨帮的要求,将神青帮加入到卫滨帮内,对帮主一职暂不置议,然后以比武贺寿为名,广邀武林同道,到时当着各路英雄之面,突然宣称为了增加比武的兴彩,借机选出一位帮主来,铁掌帮事先毫无准备,决不会派高手来参加,那个时候,帮主一职,还不是唾手可得,同时无形之中,将铁掌帮的势力,摒之于神青县境之外。
柳培基所思虽甚周密,但铁掌帮已看出此点,对帮主一职势在必得,所以暗中遣派出十余名高手来到,欲借此机会网罗党羽。这是柳培基与铁剑镇川南做梦也想不到的。
剑华因心有所思,对周围的情形根本无心注意,铁剑镇川南的话,他是一点儿也没听进,神情完全陷进忧思中。
蓦然当的一声锣响,才算把他从忧思中惊醒过来,连忙举目向比武台望去,原来比武已经开始,他目光到处,只见上面已有二人动上手。
动手的两个人,一个是年约四旬左右的壮汉,所施展的是武当派的掌法,从其出招换式中看出已有相当火候,另一个是个年约五十余岁的瘦高老者,所施展的拳法,异常怪异,剑华一时竟未能看出此老人所施展的拳法是哪一派别,功力也相当深厚,不过比起另外一人要稍逊半筹。
两个人拆招换式,转眼就是五十余招,此时那个瘦高老人后力已显不足,出手已不如原先快捷,同时马步散浮不稳。
而另外那个壮汉则是气定神闲,出拳如风。
剑华见状心中暗暗想道:“看情形最多不出十招,老人就得败下来。”
果然不出剑华所料,尚不足十招,那个老人就被壮汉在背后轻轻地按了一掌,如果武功没有相当火候的话,根本就看不出来。
老人心里当然有数,只见他晃身后退,满脸都是愧赧之色,用满含感激的目光对壮汉看了一眼,然后抱拳说道:“承让之情,使在下永铭于心,青山绿水后会有期。”
说完,立即转身离去。
壮汉等老人走后,一抱拳正要对台下交待几句,忽见东看台上,一条身影凌空跃起,径向比武台飞掠过来,远远望去,犹飞燕翔空,姿势美妙以极,壮汉见状心中暗赞一声好俊的身法,就在这瞬息之间,那条身影已在空中飘落台上。
壮汉只觉眼前一亮,举目望去,只见一个猿臂蜂腰,唇红齿白,双目之内神光十足的少年,看年纪最多二十三四岁,站在那犹如玉树临风,英俊已极。
就在壮汉暗中打量少年之际,那个少年对壮汉一抱拳,满脸笑容地说道:“末学后进,一时技痒,想在前辈台前讨教几招,尚祈不吝赐教。”
壮汉也赶紧一抱拳说道:“小哥夸赞之语,在下实感汗颜,动手之时,还望小哥手下留情。”
说完之后,两个人一抱拳,互道一声请,即抽招换式战在一起。
壮汉由少年上台的身法及其神态之间,看出眼前这个少年武功已有相当火候,身手一定不弱,所以他不敢大意,抱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所以动起手来,完全是守多攻少。
而少年因年轻好胜,所以与壮汉恰恰相反,一上来完全是进手招式,攻多守少。
转眼之间,两个人交手就是三十余个回合,此时少年已尽展师门心法,又是十招过后,他已将壮汉圈在掌风之内。
但壮汉亦非等闲之辈,已得武当真传,虽然被少年圈进掌风之内,但他却能从容应付,施出武当拳法的要诀,以静制动,所以他能从容应付,不露丝毫败相。
又是三十余招过去,少年越占越勇,而壮汉还和原先一样,神气间从容不迫,双方都未呈现败相,突然壮汉的拳法骤变,对少年猛攻几招,将少年逼后数尺,他并未乘胜急追,反将身形后跃,然后对少年一抱拳说道:“小哥技拟天人,功力超群,在下自愧莫如,此后尚祈多多赐教。”说完,不等少年说话即撤身离去。
姜是老的辣,这话一点儿都不假,壮汉未露丝毫败相,为何突然退去,这就是他高明之处,原因他此时已感后力有点儿不济,再看少年还是和原先一样,面不改色,气不发喘,他知道再打下去,自己定是败多胜少,所以他趁着胜败未分之前,自动退下,既显着他有容人之量,又可以保全英名。
少年见壮汉突然退去,神态之间就是一愣,就在少年微愣之际,突然看见一个黑面老道背上背着一只宝剑,一摇三晃地向台前走来,他距离比武台尚有七八尺远近,只见他全身不动,身形笔直地平地升起,轻飘飘地落向台上,就如四两棉花随风飘荡一般。
黑面道士立在少年面前不远之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神态之间倨傲已极,双目微启,冷冷地对少年看了一眼,然后缓缓说道:“娃娃,看你年纪不大,能有这种成就,也算是难能可贵,可惜未经名师指点,臻达目前之境,也就算是登峰造极了,如果娃娃想成名武林,跟我回去,再练上个三年五载,保险你一举成名,技压群伦。”
黑面道士这几句话,把少年气得双目喷火,心胸欲炸,只听他大吼一声道:“呔,黑鬼,少在小爷面前放屁,如果不看在你是出家人的份上,小爷立即叫你血溅五步。”
黑面道士听后,“嘿!嘿!”一阵刺耳的冷笑,接着说道:“我玄面钟馗自从出世以来,从没有人敢对我如此无理,娃娃想必是活够了,不过我本着上天有好生之德,念你年幼无知,再给你一个求生的机会,如果肯答应跟我回去,不但继往不究,并且还将我这身绝世的神功倾囊传授给你,娃娃,是想死想活,就在你这一念之间,否则,哼,五招之内,如不让你变成我掌下游魂,从此我退出江湖永不见人。”
玄面钟馗这一报名,只把少年吓得心胆俱裂,一股寒气沿脊而升,心里暗暗叫苦,并暗自埋怨自己道:“龙宗贤呀!龙宗贤!你争的什么胜,好的什么强,看来你这是祸由自取……”
原来这玄面钟馗成名极早,至今无人知其真实姓名,一身武功诡异绝伦,功力之高在江湖上罕逢敌手,因其手辣心狠杀人不眨眼,与其交手之人,绝少有全身而归者,所以黑白两道都对他畏惧三分,因此给起了一个玄面钟馗的绰号,他所到之处,别人都远远避去,这就是那个少年一闻其名即胆颤心寒的原故。
玄面钟馗见少年半天不讲话,遂又问道:“娃娃,想好没有,我老人家可没那么多的闲空儿等你再多做考虑。”
那个少年姓龙名宗贤,出身峨嵋,是峨嵋掌教惠明禅师的第三弟子,一身武功已得乃师真传,一年以前才奉师命下山行道,为人任侠仗义,唯一缺点,就是好争强斗胜。
玄面钟馗的语音刚落,龙宗贤就将头一抬,只见他银牙紧咬,满脸都是凛然坚毅之容,对玄面钟馗朗朗说道:“前辈所言,晚辈实难从命。”
玄面钟馗又是几声刺耳的嘿嘿冷笑,然后一字一句地对少年问道:“娃娃,你不要后悔。”
龙宗贤厉声答道:“黑鬼,小爷心意已决,你何必再多费唇舌。”
玄面钟馗闻语,双目猛地睁开,只见他那对深凹的眼眶里,两股寒光直射而出,盯在龙宗贤的脸上,鼻孔里沉浊地哼哼两声,双掌就在这时,猛然一翻,遥向龙宗贤推出。
龙宗贤自闻知眼前这个黑面道士就是人闻丧胆的杀人魔王玄面钟馗之后,知道自己今天是凶多吉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暗中将真力贯运双掌,准备硬拼一下,自己纵然死于他的掌下,也要让他多少带点儿伤回去,不让这恶魔全身而退。
龙宗贤虽然在凝神沉思,但他的双眼并未离开玄面钟馗,现在见他双目忽睁,两股锐如利刃般的寒光,直向自己射来,他心里一寒,不由自主地当场就打了一个冷颤,同时又见玄面钟馗的双掌遥遥向他推来。
龙宗贤立刻感到一股无形的寒气逼体而至,他心里已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双足贯力,猛地向右滑出两步,不等身形站稳,已欺身向前斜踏中宫,双掌挟着一股呼呼生风的劲力,径奔玄面钟馗胸腹间的期门、章门两穴击去。
玄面钟馗见状,嘿嘿一声冷笑,只见他身形微晃之下,已将龙宗贤双掌躲过,并已欺至龙宗贤的左侧,左掌右指一招两式,掌奔左胸,指奔凤尾穴印点而下。
龙宗贤见自己的双掌完全落空,而玄面钟馗已绕身在自己的左侧,左掌右指疾攻而至,他暗中将牙一咬,不但不撤身自救,只见他下桩不动,上身斜倾,双掌疾如流矢般,径奔玄面钟馗的胸腹推来。
玄面钟馗想不到龙宗贤在这危迫眉睫之际,竟舍身不顾,反向自己递招而至,看情形想弄个两败俱伤,他是稳操胜算,他当然不会这么干,同时依他的威名,不要说伤在龙宗贤的掌下,就是让龙宗贤摸他一把,他这一生的威名,也就算付诸东流,所以只见他的身形猛地向后飘出一丈有余,避过龙宗贤斜着劈来的双掌。
龙宗贤见玄面钟馗向后撤出一丈有余,求生之念顿生,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只要自己能跃落地面,这个恶魔就不好意思再追踪而下,那个时候自己就可以暂时脱离险境,以后只要求得恩师做主,就再不怕这恶魔了,他此念一起,也未多加思考,身形平着猛地向外跃去。
龙宗贤的身形刚一跃离台面,就听身后的玄面钟馗嘿嘿两声冷笑,只见他身形微晃之下,就好像一团黑絮随风飘荡一样,快得无以伦比,眨眼之间已与龙宗贤追了个首尾相连,只见他身悬空中,右掌疾伸,径奔龙宗贤背后按下。
此时三面看台上的人们就是一阵躁动,其中并夹杂着无数的哎呀之声,认为龙宗贤这一下子是完了。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眼看着龙宗贤就要命丧当场,突见一团白光,挟着一股凌厉的风声,由西看台中疾飞而出,径奔玄面钟馗的胸前玄机要穴击至。
玄面钟馗见到这种情形,心中就是一凛,暗暗想道:“由这团白光带出的风中可以看出,此物是被人贯足了内家真力所发出,击中自己任何穴道,都有死于非命的可能。”此时他也顾不得再对龙宗贤下毒手,将右掌猛地撤回,用上了八成真力,迎着白光劈去。只听叭的一声,那团白光被他劈个粉碎,散落下来,但是他的整条右臂亦被震得酸痛不止。他立时恼羞成怒,将这口怨气一齐遣怒到龙宗贤身上,只见他左掌疾翻,一股无形的阴柔劲力,沿掌而生,遥向龙宗贤袭去。
玄面钟馗这一掌推出,就听得龙宗贤一声惨叫,接着就见他好像是断线的风筝,直向前飞出一丈左右,才扑通一声跌扑在尘埃。
此时就听到哎呀的惊呼声,从四周连连传来。
龙宗贤扑伏在地上,喘息一下,然后双掌用力在地上一按,肘臂直立,想将身躯撑坐起来,然而因伤势过重,已是力不从心,肘臂一弯人又扑跌下去。
三面看台上,有很多人纷纷站起身形,准备趋前将龙宗贤搀扶起来,可是当他们看到玄面钟馗冷酷地立在龙宗贤身侧时,一个个又悄悄地坐了下来。
铁剑镇川南见到这种情形,心中暗暗想道:“自己身为地主,要是再不出头的话,将来有何颜面去见武林同道。”他边想边将身形站起,然而他的身形刚站起,就被他身旁的二人用力地又将他按坐下来。
眼看着一代少年英侠,因伤势过重如不及时施救的话,就会魂归离恨,命赴阴曹,所有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这一点儿,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冒此险,趋身上前,一个个只有悲愤填膺,眼望着玄面钟馗敢怒而不敢言。
突然看到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年,面貌忠厚,衣着朴素,背上斜插着一把看来相当陈旧的宝剑,但剑柄上古色斑斓,一看就知道是一把古剑,绝非普通俗物。
这个少年从西看台上越众而出,径奔龙宗贤伏卧处走去,只见他步履从容,好像是不慌不忙,但是他的身形却快的出奇,龙宗贤仆伏之处,离西看台足有二十余丈,也不过是眨眼之间,这少年已走到龙宗贤身侧。
所有在场之人,足有两三百个人,但却没有一个人看清楚少年所施展的是何种身法,不由得一齐投以惊奇的目光。
那个少年被这上千只的眼睛看得顿时使他感到赧窘异常,脸一红头瞬即低垂下来,伸手将受伤的龙宗贤从地上扶坐起来,倚在他自己的怀中,举目向龙宗贤脸上望去。
只见他脸如金纸,口眼紧闭,嘴角不断地向外淌着血水,鼻端也只剩下一丝极微弱的游息,看样子已经是离死不远。
少年见状,眉头就是一皱,只见他右手疾伸,在龙宗贤胸前的玄机、将台、命门等几处重穴各点了一下,然后将右掌平按在龙宗贤的心坎穴上。
约有半盏茶的光景,只见这个面貌忠厚的少年,已是面色泛白,汗如雨下,而倚在他怀中的龙宗贤面色却慢慢转红过来,同时嘴眼已可以转动,这个时候,那个少年才将右掌撤回,由怀中取出一只雪白晶莹的玉瓶来,从中倒出几粒丸药,塞进龙宗贤的口内。大约又经过了半盏热茶的光景,龙宗贤已从昏迷中清醒过来,见状正要开口说话,少年赶紧对他低语一句。
龙宗贤用感激的目光看了少年一眼,将头微点,然后盘膝坐在当地,看样子是在行功运息。
那个少年越众而出之时,坐在铁剑镇川南身侧的岷山三杰的老大岷山大侠朱玄同,脸上顿时露出一种说不出的惊喜之容,同时用激动的声音对铁剑镇川南说道:“大哥,这一下可好了,那位少年英雄有救了。”
铁剑镇川南正在愁怒交加之际,突闻此语,就是一愣,举目向朱玄同望去,只见他单目圆睁,满脸都是紧张之色,正向前望着,铁剑镇川南顺着朱玄同的目光向前望去,心里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个少年自越众而出以来,对于立在一旁的玄面钟馗就未扫视一眼,好像他根本没有看到玄面钟馗一样,只全心全意地在替龙宗贤治伤,神态之间没有丝毫戒备之态。
玄面钟馗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也一反常态,一对凶眼只愣愣地注视着那个少年而无丝毫表示。
所以岷山三杰是又喜又紧张,还有一丝丝的愁急,因为他们知道那个少年,虽然身怀绝世武功,但性情却忠厚坦诚,对任何人都不怀丝毫恶意,只知以诚待人,他面对着这个杀人恶魔也无丝毫戒心,怕的是玄面钟馗骤起发难,少年一定会吃大亏,故而他们三个又喜,又紧张,又愁急。
岷山三杰着急,而另外有一个人比他们更着急几倍,这个人在少年现身救人的时候,只急得他俊脸失色,珠泪滚滚,但他又无法拦阻少年出去,突然他看到玄面钟馗身后不远处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他灵机一动,乘众人不备之际,悄悄地跃登树巅,隐身在茂叶内,双手紧握着暗器,并暗中蓄势以待,看样子只要玄面钟馗对少年有所不利,他就会不顾一切地骤起发难,看他脸上那种对少年关注之情,可以知道他和少年定是谊非泛泛,各位读者不用我说,你们也可以想到此人就是朱书民。而那个替龙宗贤治伤的少年就是小侠剑华。
原来剑华自看到朱书民那种冷酷无情的神色后,心里感到又伤心,又愁苦,无精打采的呆坐在看台上,对比武台上的情景,看了几眼就觉得索然无味,但他还是继续看下去,等到玄面钟馗上台,他心中已暗暗的对玄面钟馗的功力,生出钦敬之心。
然而当他听过玄面钟馗那篇倨傲无理的话时,观感顿变,深感此人太过强暴一点儿,同时亦为龙宗贤而担心,认为龙宗贤的确很难与黑面老道走上五招。当两个人一言不合交手刚过两招,突见龙宗贤纵身向台下跃去。
剑华一见这种情形,知道那个英俊的少年要遭老道算计。黑面老道既然夸下海口,说五招之内要取少年的性命,他暗中早做准备,决不允许少年从容离去。
果然不出他之所料,少年刚将身形跃起,而那个黑面老道已蹑踪而至,将少年追了个首尾相连,并举右掌向少年背胸切下。
在这种情形下,依剑华那种仁厚的性格,他决不会坐视少年惨死在黑面老道的掌下,所以他顺手拿起一只茶盅,贯足真力,径朝黑面老道胸前的心坎重穴击去,剑华已经算准,黑面老道非撤手自救不可,否则他也和那个英俊少年步上同一命运之途,不死也要落个终生残废。
剑华见那个黑面道士果然如他所料,撤招自救,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个黑面老道会有那么深厚的功力,一面撤招自救,一面还能挥掌将少年击伤。
此时剑华对玄面钟馗那种辣毒的心肠,深深地感到厌恶,如果他不是为了另有所谋的话,准会挺身而出,斗斗这黑面老道。
剑华见那个少年仆卧在地上,半天也没有爬起来,他知道少年所受的掌伤一定很重,可是等了半天,也没看到一个人肯下场,将少年搀扶离去,他心里顿感一阵不忍,同时也对那些平常自称为侠义道之人,深感不耻,毅然地越众而出。
剑华大智若愚,他替龙宗贤治伤时,在表面上看来他是从容不迫,对玄面钟馗毫无戒备之态,然而他暗中早已蓄劲以待,只要玄面钟馗一有异动,他就会全力地还击过去。
以上是叙述剑华突然现身的经过,现在且说龙宗贤经过剑华以真力替他疗伤及服药以后,他这才算脱离险境,他经过一阵行功运息之后,除了胸腹之间尚觉得有点儿隐隐作痛之外,再无其他痛苦的感觉,双目徐徐睁开,对剑华看了一眼,嘴唇一动就想说话。
剑华立在龙宗贤的面前,见他的脸色已渐渐地红润过来,同时鼻息亦渐趋均匀,知道他已无大碍,现在见他张口欲语,连忙摆手制止他,并低声对他道:“这位朋友,你内腑受伤过重,虽然经我用真力替你隔体疗治,又服过我的万应还魂丹,本来已无大碍,但你的真气损耗过巨,一时之间尚不能恢复过来,最少也要再经过三四天以后才能痊愈,现在暂时不开口说话为妙,否则牵动伤势,会将愈期拖长,尊驾住宿于何处,由小弟将兄台扶送回去。”
龙宗贤闻语,感激万分,一股热泪顿时夺眶而去,用感激不尽的目光看了剑华一眼,低着声音说出四个字“来福客店。”
剑华将头微点,伸手将龙宗贤搀扶起来,转身就想离去,突觉得身侧风声飒飒,他不用看就已了然于胸,将扶在龙宗贤背上的右手,贯足真力,将龙宗贤向前推出。
龙宗贤突然觉得身体一轻,被一股浑厚无比的绵软之力,将自己向前托送出去一丈有余这股力量才消失,而自己并未感到丝毫颠跛之状,心中暗暗想道:“这个少年看着比自己还小好几岁,可是竟有如此深厚的功力,由此看来,武功一道,真是学无止境。”此时龙宗贤胸内豪气顿消,感慨万千。
剑华由始至终对玄面钟馗就未瞬视半眼,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他暗中早做准备,同时他也清楚玄面钟馗决不会让他和龙宗贤就这样从容离去,所以当他发觉身侧风声飒然时,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为了放开手脚来对付强敌,假若龙宗贤尚留在身侧,动起手来,一定是碍手碍脚,使自己心神有所牵挂,所以他才暗运真力,将龙宗贤托送出去。
相关热词搜索:金虹震八荒
下一章:第十五章 地狱里走一回
上一章:第十三章 那一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