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2025-04-12 作者:玉翎燕 来源:玉翎燕作品集 点击:
史怀祖的话音未了,窗外一阵哈哈大笑,声如洪钟地说道:“老弟,真有你的,老哥哥是前来赔罪的。”
大踏步地进来一个人,他的每一步都震得楼板吱吱作响。烛光下,来人显得特别高大,就如同半截黑塔一般。
史怀祖拱拱手说道:“兄台,你是……”
大汉呵呵大笑道:“老弟,你忘了,在客栈里我差一点要揍你,怎么现在就不认识了呢?”
史怀祖“哦”了一声,笑道:“我真的差点忘了,兄台如此连夜赶来,莫非还是要揍我一顿?”
大汉呵呵地说道:“老弟,当时我看你粘着店家,要替你找房子,我平生最讨厌不干净利落的人,粘不拉几的。今天晚上我特地赶来……”
史怀祖笑道:“跑来要揍我一顿,出出白天那口闷气?”
大汉大笑说道:“看看你到底在捣什么鬼,没有想到那两个牛鼻子先来了。老弟,我看走了眼,你是个人物,不亢不卑,实在是不简单。”
史怀祖笑道:“能得到兄台的夸奖,是件高兴的事,请问兄台……”
大汉说道:“我姓于,名叫于大成,是排教的总舵把子。”
史怀祖拱拱手说道:“虽然小弟很少走动江湖,但是对于排教的大名,是久仰得很,更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有幸会见于总舵把子。”
于大成说道:“离开了长江,我什么也不是,千万不要叫我什么总舵把子。说实话,排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教徒龙蛇混杂,良莠不齐。不过,在江面上讨生活的人,不要希望他们是圣贤,只要不杀人放火,也就不是大恶。”他说着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看我这个人,跟你初次见面,尽说些废话,老弟,你尊姓大名?”
史怀祖说道:“不敢当,小弟姓史,名怀祖,是江湖上的无名小卒。”
于大成说道:“老弟,说句让你好笑的话,我于大成对于姓史的,一直就有好印象,没想到今天居然让我碰上一位姓史的,可见得我们有缘。”
史怀祖觉得于大成是一位性情中人,而且又是排教的总舵把子,也就是排教的总教主。排教在江淮一带,有好几万教众,如果能取得这个人的信任,那将对光复华夏的大业有极大的帮助。他说道:“于大哥,如果你不嫌残肴剩酒,小弟就要趁此机会把敬三杯。”
于大成笑道:“看我这个样子,一般人都以为我的酒量很好,其实我是滴酒不沾,像我这样的人,在排教中,大概也是唯一的一个。”
史怀祖说道:“说实话,我还以为于大哥是海量呢!”
于大成说道:“从前我是喝酒的,而且正是你所说的,酒量还相当大。但是,二十年前,我戒酒了,从此以后,我是滴酒不沾。”
史怀祖“哦”了一声,当然他不便追问,是什么原因使他下如此大的决心。
于大成的神情变得有些黯然,说道:“我们喝酒的人都知道,戒酒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二十年前,我下了最大的决心,一直到今天。说起来,我下如此大的决心,跟你们姓史的有关。”
史怀祖心里一动,正要趁机再问下去。
于大成忽然倾着耳朵听了一下说道:“有人来了,如果我猜的不错,恐怕是武当那两个牛鼻子又回来了。”
史怀祖点点头,说道:“大哥,你尽管在这里安坐,待小弟出去打发他们走开之后,我们再来畅谈。”
说着话,来人已经到了门外。
史怀祖发话问道:“是武当派的鹤师兄吗?是不是对方才的事还有些不甘心?人贵知足,方才我已经表现了最大的容忍,如果两位要再来寻衅找碴,结果就不是方才那样的了。”
门外说话的果然是鹤凌。他对史怀祖的话,一点也没有生气,只是静静地说道:“对不起施主,又来打搅你了,这回是我师祖亲来会见施主。”
史怀祖一昕,大出意外。他万万没有想到松龄老真人居然来到了关帝庙。在一阵意外之后,史怀祖心里有了一阵盘算:“老道前来做什么?是为他的徒孙找回面子吗?他大概还不至于那么浅薄,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这样一沉吟,门外又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施主,贫道正是专程前来向施主谢罪的。”
史怀祖心里闪电一转,立即朗声说道:“不敢当,老道爷说此话,我确实是不敢当。”他立即拉开门,大步走出来。
门外正是戏台上“出将”、“入相”两个门,他从门里走到戏台上,台口站着的正是武当派当代掌门人,武林大老之一的松龄老真人。在老真人的身旁,站着的是鹤凌。老真人打着问讯说道:“鹤羽无知鲁莽,开罪了施主,而且贫道也有失礼在先,特来向施主谢罪。”
史怀祖很用心地听他说话的语气,听不出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而且看他的样子,也十分诚恳。这一下倒是把史怀祖弄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当下拱手说道:“老道爷言重了,我是一个武林后进,江湖晚辈,老道爷望重武林,我实在当不起。”
松龄老真人说道:“施主是武林中的一朵奇葩,人中之龙,贫遒今日有幸认识施主,是人生一大快慰之事。”
史怀祖说道:“老道爷不是专程前来跟我说这些客套话的吧!”
松龄老真人呵呵笑道:“施主快人快语,令人好生敬佩。贫道的确是有事要跟施主相谈,不知施主是否能赏光?”
史怀祖想了一下说道:“能够在老道爷面前领教,自然是受益匪浅。老道爷,你先请,我回到厢房,因为庙祝洪七爷还醉卧在里面,把他稍作安顿,就立刻前来领教。”
松龄老真人点头道:“好!”他指着广场当中,有两排凳子,说道:“贫道就在那广场当中恭候施主大驾。”说着就一个倒翻,飘然落到台下,走到广场当中坐了下来。
史怀祖目送老道爷下台之后,回到厢房,只见于大成贴在墙壁上,悄声说道:“怪事。”
史怀祖也悄声说道:“依于大哥你看来,到底是为了何事?”
于大成摇摇头说道:“事情有些蹊跷,而且有些鬼祟。你去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你是江湖上的人物,对于江湖上的事情,比小弟知道得多。而且小弟也看得出,于大哥是性情中人,嫉恶如仇。以你的眼光,这位武当派的掌门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于大成搔着他的络腮胡子,沉吟了一会说道:“武当派在武林中是名门大派,近年来人才凋落,已经不是当年自称为武林泰斗的时期了,名门大派也有名门大派的难处。”
史怀祖说道:“这话怎么说?”
于大成说道:“要维持武当那一大片香火,那么多的徒众,还要维持那么一种气派,不容易呀!”
史怀祖说道:“照大哥的意思,他总不至于去偷去抢吧!”
于大成笑笑说道:“那倒不至于,你去看看他究竟要找你做什么?坏事虽然不会有,但是江湖上的事,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史怀祖一抱拳说道:“于大哥,多谢你的指点。”
于大成笑道:“也许根本用不着,不过我还是在这里暗中为你护法,老牛鼻子如果真的不怀好心,我这里至少可以为你呐喊助阵。”
史怀祖伸出手来,紧紧地和于大成互握了一下。快步走出厢房,一个纵身,飘落到广场当中,远远地一拱手说道:“让老道爷久候了。”
松龄老真人含笑站起来说道:“施主不必太客气,其实真正说来,贫道来得鲁莽,打扰施主的酒兴,实在过意不去。”
史怀祖走到近前,在老真人对面坐下,说道:“老道爷;专程前来自然是有所指教,请吩咐吧!”
松龄老真人说道:“首先还是要请教施主尊姓大名?”
史怀祖说道:“我叫史怀祖,真正是武林中的无名之辈,索性说吧!先师在日,也是很少走动江湖,所以也很少有人知道她老人家的名字。”
松龄老真人点点头说:“尊师自然是高人,施主不愿说,贫道自然也不便多问。请问史施主,你此行来岳麓山下解剑山庄,自然也是为了金剑令主的名衔而来的了?”
史怀祖笑了笑说道:“请问老道爷,你是为什么来到这里的呢?”
松龄老真人大概没想到有如此反问,当时一怔,但是老真人不动声色,说道:“贫道这样的年龄,对于江湖上的名气,已经没有争雄之心了。”
史怀祖说道:“想必是为了两位鹤师兄,他们年轻有为,如果夺走金剑令主的尊衔,也可以为武当一脉争得不少光彩。”
松龄老真人脸色似乎有些黯然,他打着哈哈,说道:“史施主,你看他们有这份能耐吗?”
史怀祖说道:“武当是武林泰斗,两位鹤师兄,又是武当派的俊才,如果能夺得金剑令而归,也不算意外。”
松龄老真人重复着史怀祖的一句话:“武林泰斗。”他似乎对这句话有不少感慨,顿了一下,老真人又接着说道:“史施主,你的评语未必是真心话。”
史怀祖还没有回答,老真人又说道:“鹤凌。”
站在身后的鹤凌,立即抢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弟子在。”
松龄老真人说道:“拔出你的剑来,去向史施主讨教几招。”
这两句话不但是大出乎史怀祖的意外,连鹤凌也为之一怔。但是,鹤凌在一怔之余,立即恭敬地说道:“弟子遵命!”他一转身,从背上解下剑来,“呛啷”一声拔剑出鞘,随即摆开架势,凝神以待。
史怀祖笑笑,很从容地说道:“老道爷,你这是……”
松龄老真人很认真地说道:“方才施主说的不错,鹤凌是武当后起之秀,贫道带他们两人到岳麓山下解剑山庄来,未必有这个野心,想夺取金剑令主的尊衔,至少有意试试他们到底有多少斤两。”
史怀祖说道:“可是现在……”
松龄老真人说道:“如今难得有这个机会,在此地得遇施主。鹤凌如果能在施主剑下走五十招不败,明日之会,他可以一搏。如果不出十招,败在施主剑下,又何必要在明日大会之上,当着天下武林,为武当丢人现眼?”
这一段话说得史怀祖十分意外,他万万没有想到老道爷特地找到这里来,是为了这样的事。他在意外之余,有些气愤。他站了起来,说道:“对不起,老道爷,武当派的真才实学,我史怀祖自知不敌,我无意奉陪,告辞。”他说着话,转身就走。
松龄老真人说道:“史施主,不必吝于指教,而且对鹤凌来说,这是机会难得,施主没有带剑,来,请接着这个。”
只见他从地上取来一个长形锦盒,从里面取出一柄宝剑,随手一抛,丢向史怀祖。
史怀祖一伸手接住,刚要说难听的话。
松龄老真人说道:“史施主,这柄剑是武当镇山之宝,据祖师爷传下话来说,是当年三丰爷爷亲传宝物,也就是江湖上有名的松纹宝剑。”
史怀祖闻言为之一愕,他不知道老道把武当镇山之宝交给他是什么意思?
当时他随手一拔,“呛啷”一声,宝剑应声而出,遂起一阵龙吟清越。
此刻天空薄有浮云,圆月正当空,月色朦胧,但见一道青光在手里闪动,而且寒气逼人。
史怀祖自己所使的剑,是白夫人所传授的,那是一柄古物神兵,史怀祖平日珍惜得不得了,轻易不肯亮剑使用。可是这柄宝剑,似乎比起自己那柄宝剑还要名贵。
史怀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老道爷将这样珍贵的宝物,就这样轻易地丢给他。他还在发着愣,松龄老真人用一种极为严肃而权威的声音说道:“鹤凌,你还在等待什么?还不过去向史施主请教。”
鹤凌道人应声:“弟子遵命。”他踏步上前,对史怀祖说道:“请施主多多指教,贫道得罪了。”脚下两个小快步,人向前微微一探,剑尖一点,一点寒星,闪电而至。
史怀祖没有想到说来就来,他来不及出招,只有将身子一闪。
鹤凌脚下一个移步,宝剑随着这个移动,剑花两朵,那是一个“快”字,分取史怀祖的前脚与下腹。
史怀祖已经在第一招攻击之下,定了心神,他将手中宝剑一顺,隐藏在右肘之后,一个侧旋步,以分毫之差,让开鹤凌的正面进攻。只见他右手疾出,骈指如戟,敲向鹤凌的手腕。他还没有等到鹤凌撤腕,左腿一伸一旋,攻向鹤凌的下盘。
鹤凌也极为机警,借着攻势,人向前一个空薪,闪开两处攻击。就在这样空翻的同时,使出一招“苏秦背剑”,人在半空中,右手向后疾伸,宝剑借着这样一个空翻,划出一道长弧,正好迎向史怀祖的左臂和左肋。
史怀祖忍不住高叫一声:“好身法!”他随即闪后一翻一弹,仿佛随着那剑光挑起一样,倏又闪下,一个疾落。
鹤凌刚一落定桩步,剑光再起,顿时落英缤纷,剑光如雨,他使的是武当剑法中最具威力的披风剑法,快速而又难见章法的一轮急攻。
史怀祖有意看看这位武当的后起之秀到底有多少功力,他将宝剑始终藏在肘后,人在剑幕重重之中,有如垂柳随风,他随着那披风的剑势,闪躲腾挪,仿佛脚不沾地似的,又仿佛人是站在宝剑上似的,看不清剑光,看不清人影。
突然,松龄老真人喝道“鹤凌够了,收剑住手!”
鹤凌已经拼出了全力,而且有些心浮气躁,他知道今晚是输定了,但是不晓得会输到什么地步。老真人这样一喊,他立即收住剑势,人向后一撤,红着脸,抱剑一拱说道:“史施主高明得很,贫道惭愧。”
史怀祖也抱剑一拱说道:“鹤师兄不愧武当后起俊才,令人好生佩服。”他一转身,双手将宝剑捧在手中,向老道说道:“武当镇山之宝,史怀祖是何许人?不敢亵渎,原璧奉还,敬请宥察。”
松龄老真人双手接过尚未入鞘的宝剑,还没有说话,史怀祖再次跃身,拾起剑鞘,递还给老道。
松龄老真人叹道:“史施主,你武功精纯,是年轻一代的顶尖高手,就连我们老一辈的,也要自叹不如。”
史怀祖拱手说道:“老道爷过奖,令人惭愧。”
松龄老真人说道:“史施主不只是功力高,而且深通人情世故,极有分寸,是金剑令主的理想人选……”
史怀祖连忙说道“老道爷太抬举了。”
松龄老真人说道:“史施主,你是一位有心人,贫道有句话冒昧地要请教施主,请施主务必据实回答贫道。”
史怀祖看老道爷如此慎重其事的样子,便说道“只要是我能回答的,我一定据实以告。”
松龄老真人问道:“史施主,如果你获得这一次金剑令主的尊衔,你又有什么打算呢?”
这句话问得史怀祖十分意外,也问得史怀祖顿生警觉之心:“什么打算?他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我的行踪已经受到别人的注意与怀疑了?”
他这样一思忖,老真人及时高宣了一声:“无量佛!”缓缓说道:“史施主,你不必为难。”
史怀祖立即笑笑说道:“老道爷,我一点也不为难,只是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因为我根本不敢去想我会获得金剑令主的尊衔。其实真正说来,要回答这个问题,也非常简单。万一真的让我获得金剑令,我唯一要做的便是力促武林各门派捐弃成见,团结一致,精研武艺,发扬武德,为武林开创一番新气象。我以为,团结才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所以祥和与团结,是我要努力以赴的。”
松龄老真人又宣了一声:“无量佛”,欣慰地说道:“善哉,善哉!施主一语中的,看来武林有福了。贫道告辞,明天大会上再见,到时候贫道要替施主引见解剑山庄的解庄主。”
史怀祖抱拳说道:“不送。”
松龄老真人将宝剑放进锦盒,递给鹤凌,刚要迈步,突然又回头对史怀祖说道:“施主,有一句话贫道突然想起,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史怀祖说道:“老道爷有话尽管说在当面。”
松龄老真人沉吟了一会,拂着苍须,缓缓地说道:“近年来武林人士有许多改变,行侠仗义,固然不错;多做入世的事,看。来也是大势所趋。”
史怀祖奇怪地说道:“武林中人,浪迹江湖是实,并未出世,老道爷所说的入世,但不知究竟何指?”
松龄老真人微笑说道:“过去但知仗义行侠,我行我素,如今有不少人多愿为当今官府效劳,除暴安良,造福百姓,贫道以为这种转变是武林中人的一种趋势。施主已经胸怀大略,一但登上令主宝座,自有更好的主张,引导武林步上正途,则千秋万世,武林中人受益无穷了。贫道多言,请施主谅察,告辞,告辞。”他笑呵呵地走了。
史怀祖站在那里发呆,良久,一阵脚步声惊醒了他。
于大成来到身边,问道“这个老牛鼻子到底跟你说些什么?纠缠了这么久。”
史怀祖连忙说道:“于大哥,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叫人实在想不透其中道理何在。”
于大成说道:“老实说,他在跟你说话的时候,我只是在留神这个老牛鼻子是否有什么花招,心神一志,连你们谈些什么都没有听清楚,他怎么说?”
史怀祖说道:“他首先夸奖我的武功高,一定是今年金剑令主的人选。”
于大成插口说道:“这件事我倒是要说一句,那个小牛鼻子叫什么鹤凌的,他的武功不弱,尤其他后来那几招剑法,凌厉而有火候。可是你,连剑都没有亮,空手跟他走了这么些招,就凭你这么一趟表现,我不敢说金剑令主非你莫属,你确实有很大希望。”
史怀祖笑道:“于大哥,你是一位率直的人,怎么也跟着老道对我乱捧起来了?”
于大成笑道:“正因为我是个率直的人,所以我说的是率直的话。这些都不重要,他还说些什么?”
史怀祖说道:“他问我如果当上了金剑令主,打算做些什么?”
于大成忍不住骂了一句:“扯淡!”
史怀祖接着说道:“最后他稀奇古怪地说什么江湖上有个新趋向,要入世,要投效官府,造福万民。……唉!他怎么说出这些话来,他难道投效了官府?”他心里突然一个震动。不觉脱口说了一句:“武当派投靠了官府?这么说,武当派成了满人的鹰爪?”
于大成摇摇头说道:“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史怀祖说道:“可是为什么他有这种说法呢?”
于大成突然笑了笑说道:“老弟,这就是江湖历练的原故,这种事在江湖上不会发生的。”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我的确是江湖历练不够。不过,我曾经遇见过不少江湖上的高人,甚至是名人,奴颜投靠……”他突然把话缩住,望着于大成,下面的话没有再说下去。
于大成“嗯”了一声,望着他,等了一会,突然哈哈大笑,说道“老弟,你说漏了嘴是吗?没关系,我于大成至少还不是满人的鹰爪。别看我剃了发,要在长江上混,这一关可不能不过,你不是也剃了发吗?”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对不起!该我说话小心的时候,我不小心,不需要那么小心谨慎的时候,我又变得疑神疑鬼。”
于大成点点头说道:“没关系,这年头说话小心,是活下去的保障。不过,今天你尽管说吧!于大成再没出息,还不至于做满人的鹰爪,我已经郑重地说两遍了。说实在的,为了在长江一带混饭吃,我不得不剃发,可是你更要知道,为了要在江湖上立足,千万别做官府的爪牙。”
史怀祖有些惊喜地说道:“于大哥,你的意思是说江湖上的朋友都对清廷不满吗?”
于大成说道:“满人入关,杀戮太重,而且强迫剃头。江湖上的人自由自在惯了的,总是有反对的心思。再说,就江湖道义来说,帮着满人杀汉人,总是不入流的行为。所谓江湖上人不满当朝,应该就是这样。”
史怀祖“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于大成笑笑说道:“不想再说了吗?”
史怀祖说道:“我的意思是说,现在有不少江湖上的高人投靠了满人,甘心做满人的爪牙,作福作威,武当老道爷当然也可以走上这条路。”
于大成想了一下说道:“那是不同的,某些人,为了有人赏识他,器重他,甘愿为对方所用,说句不甚恰当的话,为报知遇,两肋插刀。另外等而下之,为了荣华富贵,为了锦衣玉食。在江湖上浪荡了大半辈子,能有这样的享受,其他一切也就可以摆在一边了。老弟,你不可以期望每个人都是那么有骨气。”
史怀祖问道:“于大哥,你就以为武当派老道不会这样吗?”
于大成说道:“情形不同,他不是一个人,他毕竟是名门大派的首领,即使他们已经没落,名声还在,还是受到武林中一定程度的尊重。如果说武当派整个投靠了满人,成了满人的鹰爪,那在武林中,人们会怎么说呢?”
史怀祖仍然问道:“松龄老道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于大成张着大嘴,搔着胡子说道:“谁知道呢?好在明天大会上就可以知道究竟了,今夜你不必再去费心思了。”
史怀祖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于大哥,如果老道果真是投靠了满人……”
史怀祖的话还没有说完,于大成立即拦住说道:“那将是武林中的一件大事。武林中人,江湖汉子,一般说来,除了极少数的不肖以外,大多能保持正直和义气,都有一份骨气。如果武当派投靠了满人,恐怕会被武林唾弃的。”
于大成摇着头,颇不以为然地说道:“别人怎么想,我不敢乱说,至少我于大成会看不起他,而且我会把他们当做我的敌人。”
这样一句话说出来,让史怀祖十分意外。他望着于大成,不知道说什么才是。
于大成笑笑说道:“我们一见如故,彼此很自然地肝胆相照,我跟你说句老实话,对满人,我是打从心底痛恨和厌恶的。老弟,你还记得跟你见面以后,你说你姓史,我说对姓史的我特别有好感吗?”
史怀祖说道:“我以为那是一句笑话。”
于大成表情变得很严肃,说道:“那不是笑话,那是我发自内心的真心话。二十年前,我于大成跟排教没有一点关系,我是大明朝大忠臣史可法督师麾下的一名副将。”
史怀祖听到这话,人几乎跳将起来,身体有些颤抖,那是意外之后的激动,他忍不住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于大哥……”
于大成沉重地抬起头,人沉湎在回忆里,沉声缓缓地说道:“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段血和泪的日子。”像于大成这样又黑又粗,壮得像一条牯牛的男人,竟然流下了眼泪,他没有动手去擦拭,迟滞、沉重,仿佛吃力地来掀开这一段已经尘封二十年的往事,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停顿了一会,于大成才继续说道:“史督师死守扬州,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的只是尽到一个做人臣的本分。那一仗,真惨呀!”他似乎又点燃了昔日那种铁马金戈的豪情,又沸腾了体内的热血。昂着头,高声说道:“到了那种地步,朝廷之内还有人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在地方上,还有人互相内讧,唉!真是叫人痛心。”他并不想回忆这些令人悲愤的污点,仿佛再说下去,都会伤害到史可法那昭明日月的大志。他转变了语气:“史督师早已抱定以死报国的决心,直到最后,城破之日他命令我,突出城去。”他忽然伸手拉住史怀祖的手吼道:“我把你当做知己,我积郁在胸中的事,二十年了,从来没说过,今天说给你听,你竟然听不进去。你是……”
史怀祖缓缓地转过头来,四眼相对,在烛光照映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史怀祖那晶莹的泪珠跌落在衣襟之上。
于大成讶然望着他说道:“老弟,我错怪了你。”
史怀祖的泪水泉涌而下。
于大成说道:“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史老弟,你……”
史怀祖拭去眼泪,点点头说道:“于大哥,你是一位铁打的汉子,只流血不流泪,可是今天你也流泪了。”
于大成说道:“我不同啊!我是亲身经历过的,当时那种惨烈情形,真是铁石心肠也会伤心的。”他摇摇头说道:“在那样铁和血的日子里,督师要突城而去,我如果离开,那是说明我怕死,我于大成不是那样没有血性的人。”
史怀祖问道:“你拒绝了?”
于大成黯然地说道:“督师不允许我拒绝,军令如山,我不敢违背,更重要的是他说了一个道理,他说,扬州城里死了那么多人,大家都为大明朝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样悲壮的史实,应该让那些没有死的大明朝遗民知道,国家养兵千日,我们没有白白浪费民脂民膏。总得有人出去,将这一段史实传出去,如果不这样,何以对得起战死扬州的千万、官兵。那时候在他的身边,就数我最年轻,而且又有几分蛮力气。督师认为我最有希望破城而出。”
“你终于突围出了城了?”
“出了城有什么用?扬州死难之烈,我能对谁说?谁又敢听我说?今天夜里……老弟,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坦率地说出我积郁在心里二十年的话。”
“于大哥,因为冥冥之中,有人让你这么说。”
“你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吗?”
“于大哥,你能有更好的理由吗?如果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就更相信了。”
“你要告诉我什么?”
“告诉你关于我爷爷的事。”
“你爷爷是谁?”
“大明朝最后一个大忠臣史可法史阁部,也是于大哥你说的史督师。”
于大成伸手一把抓住史怀祖说道:“史老弟,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史怀祖苦笑说道:“这种事也是可以说着玩的?那是跟自己的头颅过不去啊!”
于大成盯着问道:“你今年的年龄?”
史怀祖说道:“据石爷爷说,在硝烟迷漫的扬州城里,看到我的时候,只是襁褓中的孩子。”
于大成问道:“令尊?”
史怀祖说道:“石爷爷告诉我是史德威。”
于大成说道:“你应该有证据。”
史怀祖说道:“应该是有,可是我跟石爷爷分手太突然……”
于大成说道:“谁是石爷爷?”
史怀祖说道:“是江湖上的前辈,武林中的名医。”
于大成突然把史怀祖的手握得更紧,说遵:“我相信,不需要什么理由,就如同我要告诉你过去那一段往事一样,也是没有理由的。正如你所说,冒充这种人,除了要冒杀头的危险以外,没有旁的好处。我相信你!”忽然他又说道:“史怀祖,怀念祖父,对!可是现在我应该怎么称呼你呢?”
史怀祖说道:“你是说我应该称呼你于大叔。”
于大成说道:“你这个玩笑开不得,我虽然比你大上二十多岁,但是,可不能乱了礼法。这样吧!我还是称呼你老弟,算我放肆好了。”
史怀祖说道:“放肆的是我,于大哥。”
于大成拉着史怀祖的手,兴奋地说道:“走,我们去喝一杯,庆祝我们弟兄相逢,正如你说的,冥冥之中,是罾师在天之灵的安排。”
史怀祖说道:“可是你已经滴酒不沾了啊!”
于大成呵呵大笑,笑声中,透着凄凉,他说道:“老弟,你知道为什么二十年前我戒酒吗?_劫后余生,一事无成,有负督师的托付,我哪里还有心情喝酒?今夜与你相逢,喝一杯破戒,也是可以原谅的啊!”
回到戏台厢房,酒也剩不多了,两人举杯对照,干了一杯,于大成问道:“老弟,这次岳麓之行,金剑令主当然不是你的目的,你到底是为了何事?”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这回你猜错了,这次我来岳麓山,为的就是金剑令主。”
于大成意外地“啊”了一声。
史怀祖说道:“说来话长,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次金剑令主推选大会,我是志在必得。”
于大成沉吟了一会,说道:“老弟,做人当然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但是,武林中有两句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弟的武功在我于大成的眼睛里;当然是第一流的,我对你当然也是有信心的……”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你一定是觉得我的话说得太满了,说得太狂妄了。”
于大成说道“我的意思是说……”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是我把话说错了,我不应该说是志在必得,而是应该说要全力以赴。因为,这次金剑令主的尊衔,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于大成缓缓地说道:“即使你这次得不到,还有下次,你还年轻,只要你有这份志气。”
史怀祖断然地说道:“不,于大哥误会了我的意思。老实说,对于身外虚名,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我这次之所以要夺取金剑令主的尊衔,是希望以金剑令主的身份地位,来影响武林,纠合人心,结合群力,继承我爷爷的心愿,光复华夏,驱逐鞑虏。”
于大成几乎跳起来说道:“哎呀!我真是笨,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感谢你对我说出这样真心话,可见你已经把我当做生死之交,才能说出如此推心置腹的话。老实说,我很惭愧,我就没敢说。”
“没敢说什么?”
“我寄身排教,慢慢熬到今天的地位,我有我的打算,我是希望能把排教数万教众,变成反清复明的一支力量,可是,我觉得很难……”
于大成的话未说完,史怀祖发现窗外有动静,他断喝一声:“什么人?”随手拈起桌上的筷子,“暖、瞍”一连两声,破窗而出。
于大成大踏步冲出厢房。
史怀祖已经一探身,擅开格子窗,掠过走廊,凌空飞越,直落广场之中。
广场上站着一位身材细瘦,全身夜行装的人。
史怀祖吸腹收步,落桩停身,站在相距约有五六步的地方,沉声说道:“尊驾如此偷听别人的说话,不是光明磊落的行为。”
那人缓缓转过身来,说道:“你说话有什么怕别人听去的?”
史怀祖不觉为之一怔,原来对方竟然是位姑娘。
星光朦胧之下,看不太清楚容貌,但是,可以看到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两道较浓的剑眉,这样的眉毛长在姑娘的脸上,破坏了原来的清秀温婉,而带有几分杀气,是很可惜的。
史怀祖不觉退后一步,拱拱手说道:“原来是位姑娘。”
对面的姑娘微微地笑了一笑,还没有说话,于大成已经跃身下楼,来到近前,一见那位姑娘,不禁“啊呀”一声说道:“原来是你呀!”
史怀祖一听,连忙问道:“于大哥,你们认识?”
于大成说道:“她就是岳麓村那家客栈唯一的上房住的那位姑娘。”他粗声粗气地问道:“喂!小姑娘,你怎么鬼鬼祟祟地跑到这里来偷听人家说话?”
姑娘微微地笑道:“如果我不来,怎么会晓得他就是史可法的孙子,名叫史怀祖呢?”
史怀祖一惊问道:“你都听到我们所说的话了?”
姑娘笑笑说道:“你们说话那么大声,在这样更深人静的夜里,一里地以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除非我是聋子。”
史怀祖顿时有一份愧疚之意,像这样重大的事情,怎能这样大声嚷嚷?他一时语塞,只好说道:“不错,我是史怀祖,你打算要怎样?”
于大成说道:“这位姑娘,你这样不知道天高地厚地来挑衅,是自找苦吃。再说,你今天夜里听到了我们说话的秘密,我要是不废掉你,我也不能放心。”
史怀祖拦住于大成说道:“于大哥,这位姑娘是冲着我来的,让我来处理吧?”他对姑娘点点头,说道:“姑娘,获得别人的秘密,这在江湖上是大忌。”
史怀祖说道:“我看姑娘不是满人的鹰爪,而且我们又没有深仇大恨,只要姑娘好自为之,今夜之事,就这么了结,姑娘,你请吧!”
于大成叫道:“老弟,这种事可不能随便放过,数万排教徒众生命,事情不小,你我共同的事业前途更大。”
姑娘笑道:“于大成,你这点胸襟和魄力,还想成大事业?我看……”姑娘又道:“听说史怀祖曾经被一位江湖上的怪杰掳了去……”
史怀祖大惊问道:“姑娘,请问尊姓芳名?”
姑娘笑笑说道:“如今出现在江湖上,而且充满了信心要来夺取金剑令主的尊衔,想必是已经在武功上有了惊人的成就。”
史怀祖追问道:“请问姑娘,能否告知尊姓芳名?”
这位姑娘对于史怀祖的问话,充耳不闻,只见她一拔宝剑说道:“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学到了不世的绝学,是不是值得一个人为你朝夕思念。”
史怀祖怔在那里,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才好。听这位姑娘的口气,不像是敌人,似乎对他的过去有许多了解,但似乎又了解得不够多。像这样的人,有必要拼个死活吗?
于大成上前,大声说道:“免了吧!你是存心找碴,看招!”他随身佩的是一柄刀,很有些份量,刀出鞘无声,只见刀光一闪,极为凌厉的一招“怒劈华山”,向姑娘迎头劈去。
姑娘并没有出手招架,只是略略一闪,让开一边,口中说道:“看在你是史怀祖的同伴,我可以让你三招。”
这句话,叫于大成受不了。他虽然轻功差一点,他的马上步下,都有扎实的基础。在马上,他使的是一杆方天画戟,力道沉,出招快,他曾经自称“马上没有三招之敌”。他在史可法的帐前,是被看重的一员猛将。在马下步战时,他使的是一对护手戟,锋利、快速,最厉害的是护手戟可以很轻易地绞落对手的兵刃。于大成以他单身一人,能够在排教闯出天下,说明他的确有他的一套,数万教众都折服在他的一对护手戟下,他什么时候受过这种轻视?他大吼一声:“好,你有种。这一刀不算,你且接着这个。”
只见他将手中的刀一甩,连刀鞘都撇到好几丈开外,随手掀开上衣,一件翻毛的大袄,也甩到一边,双手一抬,从背上解下一对护手戟。
护手戟是从马上大十八般兵器演变而来的。去掉了长杆,握手处正是画戟的当中,可以单攻,也可以合击。于大成轻易不肯露出他的得意兵刃,如今被人轻视受辱,同时,他也了解对手敢如此猖狂,必然有她过人之处,他虽然气愤,但是,他并不冲动。这也是于大成能成功的地方,粗中有细。
当他将护手戟拿在手中,更不答话,双手一个交错,在星光下划出两道银弧,以一种快得惊人的速度,向那位姑娘合击而去。
姑娘突然一矮身,人仿佛缩成狸猫,只见黑影一闪,早已脱身于双戟之外。
于大成原本没有打算一招得手,当他一招落空之后,双戟左旋右切,一连攻出两招,护手戟的威力顿时罩住方遇两三丈之处。
这位姑娘并没有继续躲开,只见她不知道用的什么身法,轻盈又灵活,在护手戟的笼罩之下,飘忽而又从容。
三招刚一躲闪过,史怀祖突然叫道:“于大哥,请住手!”
于大成趁势收招,问道:“老弟,你要做什么?”
史怀祖已经拔出了宝剑,朗声说道:“于大哥,这位姑娘本来就是冲着我来的,何劳大哥代我出来,让小弟向姑娘请教几招。”
他没等到于大成说话,便走到姑娘的对面,提着宝剑,正色说道:“我于大哥戎马生涯多少年,擅长的是马上功夫……”
姑娘立即接口说道:“你找什么掩饰之词,你这位于大哥不是排教的总舵把子吗?又说什么戎马生涯?”
史怀祖说道:“那是由于你有所不知,我于大哥是当年追随先祖史督师死战扬州的猛将。”
姑娘显然有些意外地“啊”了一声,说道:“他是位马上将军?”
史怀祖说道:“姑娘,你以轻巧的功夫,与我于大哥相缠,而不是硬斗,是非常不公平的。”
姑娘忽然笑笑说道:“各用所长,我也并没有说谁输谁赢啊!”她说着话,从自己身后解下宝剑,拔剑出鞘,又笑了笑说道:“听你说话,看你的样子,你是史怀祖应该不会有假。不过,我还要看看你的剑下功夫究竟如何?”
史怀祖顿了一下说道:“我已经说过,要领教姑娘的剑术,但是现在我听姑娘说话,分明不是有意与我为敌,这比武过招,兵刃相交,难免就要有闪失或伤害,实在犯不着。姑娘,你想用比武来证明什么?请说吧!”
姑娘正色说道:“证明你在最近一段时期,是精研武艺,还是荒嬉虚度过时日。”
史怀祖奇怪而有些不悦地说道:“这也与姑娘有关吗?”
那姑娘立即断然说道:“当然有关。你忘了?一开始我就说,看你有没有辜负一个人对你的期望。”
史怀祖越发地怔住了。
姑娘娇笑道:“留神看剑!”话音一落,宝剑立即幻起满天剑影,使的是“落英缤纷”,剑花如雨,疾落骤至。姑娘一出手就是精华,果然惊人。
史怀祖不敢怠慢,凝神出剑,移步游身。
两个人立即被剑光裹在当中,以至看不清人影。这是击剑大家互相比剑时少有的现象,顿时剑气纵横,飞沙走石,关帝庙的广场上,寒气凛人,令人眼花缭乱。
于大成虽然对击剑是外行,但是,对于武艺他有根基,他看得出双方不但剑术高超,而且是生死相搏。
于大成是存心厚道的人,他已经忘了方才三招受辱的事,他只是关心两个人的安全。但一时又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停止这场拼斗。他知道,凭他的功力,是没有办法制止住这场惊心动魄的拼斗的。一时情急,他只好敞着嗓门叫道:“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再拼下去了。反正你们两个人的武功,都比我强就是了。”
于大成这样一喊,就听得有一阵呵呵的笑声。
大踏步地进来一个人,他的每一步都震得楼板吱吱作响。烛光下,来人显得特别高大,就如同半截黑塔一般。
史怀祖拱拱手说道:“兄台,你是……”
大汉呵呵大笑道:“老弟,你忘了,在客栈里我差一点要揍你,怎么现在就不认识了呢?”
史怀祖“哦”了一声,笑道:“我真的差点忘了,兄台如此连夜赶来,莫非还是要揍我一顿?”
大汉呵呵地说道:“老弟,当时我看你粘着店家,要替你找房子,我平生最讨厌不干净利落的人,粘不拉几的。今天晚上我特地赶来……”
史怀祖笑道:“跑来要揍我一顿,出出白天那口闷气?”
大汉大笑说道:“看看你到底在捣什么鬼,没有想到那两个牛鼻子先来了。老弟,我看走了眼,你是个人物,不亢不卑,实在是不简单。”
史怀祖笑道:“能得到兄台的夸奖,是件高兴的事,请问兄台……”
大汉说道:“我姓于,名叫于大成,是排教的总舵把子。”
史怀祖拱拱手说道:“虽然小弟很少走动江湖,但是对于排教的大名,是久仰得很,更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有幸会见于总舵把子。”
于大成说道:“离开了长江,我什么也不是,千万不要叫我什么总舵把子。说实话,排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教徒龙蛇混杂,良莠不齐。不过,在江面上讨生活的人,不要希望他们是圣贤,只要不杀人放火,也就不是大恶。”他说着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看我这个人,跟你初次见面,尽说些废话,老弟,你尊姓大名?”
史怀祖说道:“不敢当,小弟姓史,名怀祖,是江湖上的无名小卒。”
于大成说道:“老弟,说句让你好笑的话,我于大成对于姓史的,一直就有好印象,没想到今天居然让我碰上一位姓史的,可见得我们有缘。”
史怀祖觉得于大成是一位性情中人,而且又是排教的总舵把子,也就是排教的总教主。排教在江淮一带,有好几万教众,如果能取得这个人的信任,那将对光复华夏的大业有极大的帮助。他说道:“于大哥,如果你不嫌残肴剩酒,小弟就要趁此机会把敬三杯。”
于大成笑道:“看我这个样子,一般人都以为我的酒量很好,其实我是滴酒不沾,像我这样的人,在排教中,大概也是唯一的一个。”
史怀祖说道:“说实话,我还以为于大哥是海量呢!”
于大成说道:“从前我是喝酒的,而且正是你所说的,酒量还相当大。但是,二十年前,我戒酒了,从此以后,我是滴酒不沾。”
史怀祖“哦”了一声,当然他不便追问,是什么原因使他下如此大的决心。
于大成的神情变得有些黯然,说道:“我们喝酒的人都知道,戒酒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二十年前,我下了最大的决心,一直到今天。说起来,我下如此大的决心,跟你们姓史的有关。”
史怀祖心里一动,正要趁机再问下去。
于大成忽然倾着耳朵听了一下说道:“有人来了,如果我猜的不错,恐怕是武当那两个牛鼻子又回来了。”
史怀祖点点头,说道:“大哥,你尽管在这里安坐,待小弟出去打发他们走开之后,我们再来畅谈。”
说着话,来人已经到了门外。
史怀祖发话问道:“是武当派的鹤师兄吗?是不是对方才的事还有些不甘心?人贵知足,方才我已经表现了最大的容忍,如果两位要再来寻衅找碴,结果就不是方才那样的了。”
门外说话的果然是鹤凌。他对史怀祖的话,一点也没有生气,只是静静地说道:“对不起施主,又来打搅你了,这回是我师祖亲来会见施主。”
史怀祖一昕,大出意外。他万万没有想到松龄老真人居然来到了关帝庙。在一阵意外之后,史怀祖心里有了一阵盘算:“老道前来做什么?是为他的徒孙找回面子吗?他大概还不至于那么浅薄,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这样一沉吟,门外又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施主,贫道正是专程前来向施主谢罪的。”
史怀祖心里闪电一转,立即朗声说道:“不敢当,老道爷说此话,我确实是不敢当。”他立即拉开门,大步走出来。
门外正是戏台上“出将”、“入相”两个门,他从门里走到戏台上,台口站着的正是武当派当代掌门人,武林大老之一的松龄老真人。在老真人的身旁,站着的是鹤凌。老真人打着问讯说道:“鹤羽无知鲁莽,开罪了施主,而且贫道也有失礼在先,特来向施主谢罪。”
史怀祖很用心地听他说话的语气,听不出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而且看他的样子,也十分诚恳。这一下倒是把史怀祖弄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当下拱手说道:“老道爷言重了,我是一个武林后进,江湖晚辈,老道爷望重武林,我实在当不起。”
松龄老真人说道:“施主是武林中的一朵奇葩,人中之龙,贫遒今日有幸认识施主,是人生一大快慰之事。”
史怀祖说道:“老道爷不是专程前来跟我说这些客套话的吧!”
松龄老真人呵呵笑道:“施主快人快语,令人好生敬佩。贫道的确是有事要跟施主相谈,不知施主是否能赏光?”
史怀祖想了一下说道:“能够在老道爷面前领教,自然是受益匪浅。老道爷,你先请,我回到厢房,因为庙祝洪七爷还醉卧在里面,把他稍作安顿,就立刻前来领教。”
松龄老真人点头道:“好!”他指着广场当中,有两排凳子,说道:“贫道就在那广场当中恭候施主大驾。”说着就一个倒翻,飘然落到台下,走到广场当中坐了下来。
史怀祖目送老道爷下台之后,回到厢房,只见于大成贴在墙壁上,悄声说道:“怪事。”
史怀祖也悄声说道:“依于大哥你看来,到底是为了何事?”
于大成摇摇头说道:“事情有些蹊跷,而且有些鬼祟。你去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你是江湖上的人物,对于江湖上的事情,比小弟知道得多。而且小弟也看得出,于大哥是性情中人,嫉恶如仇。以你的眼光,这位武当派的掌门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于大成搔着他的络腮胡子,沉吟了一会说道:“武当派在武林中是名门大派,近年来人才凋落,已经不是当年自称为武林泰斗的时期了,名门大派也有名门大派的难处。”
史怀祖说道:“这话怎么说?”
于大成说道:“要维持武当那一大片香火,那么多的徒众,还要维持那么一种气派,不容易呀!”
史怀祖说道:“照大哥的意思,他总不至于去偷去抢吧!”
于大成笑笑说道:“那倒不至于,你去看看他究竟要找你做什么?坏事虽然不会有,但是江湖上的事,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史怀祖一抱拳说道:“于大哥,多谢你的指点。”
于大成笑道:“也许根本用不着,不过我还是在这里暗中为你护法,老牛鼻子如果真的不怀好心,我这里至少可以为你呐喊助阵。”
史怀祖伸出手来,紧紧地和于大成互握了一下。快步走出厢房,一个纵身,飘落到广场当中,远远地一拱手说道:“让老道爷久候了。”
松龄老真人含笑站起来说道:“施主不必太客气,其实真正说来,贫道来得鲁莽,打扰施主的酒兴,实在过意不去。”
史怀祖走到近前,在老真人对面坐下,说道:“老道爷;专程前来自然是有所指教,请吩咐吧!”
松龄老真人说道:“首先还是要请教施主尊姓大名?”
史怀祖说道:“我叫史怀祖,真正是武林中的无名之辈,索性说吧!先师在日,也是很少走动江湖,所以也很少有人知道她老人家的名字。”
松龄老真人点点头说:“尊师自然是高人,施主不愿说,贫道自然也不便多问。请问史施主,你此行来岳麓山下解剑山庄,自然也是为了金剑令主的名衔而来的了?”
史怀祖笑了笑说道:“请问老道爷,你是为什么来到这里的呢?”
松龄老真人大概没想到有如此反问,当时一怔,但是老真人不动声色,说道:“贫道这样的年龄,对于江湖上的名气,已经没有争雄之心了。”
史怀祖说道:“想必是为了两位鹤师兄,他们年轻有为,如果夺走金剑令主的尊衔,也可以为武当一脉争得不少光彩。”
松龄老真人脸色似乎有些黯然,他打着哈哈,说道:“史施主,你看他们有这份能耐吗?”
史怀祖说道:“武当是武林泰斗,两位鹤师兄,又是武当派的俊才,如果能夺得金剑令而归,也不算意外。”
松龄老真人重复着史怀祖的一句话:“武林泰斗。”他似乎对这句话有不少感慨,顿了一下,老真人又接着说道:“史施主,你的评语未必是真心话。”
史怀祖还没有回答,老真人又说道:“鹤凌。”
站在身后的鹤凌,立即抢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弟子在。”
松龄老真人说道:“拔出你的剑来,去向史施主讨教几招。”
这两句话不但是大出乎史怀祖的意外,连鹤凌也为之一怔。但是,鹤凌在一怔之余,立即恭敬地说道:“弟子遵命!”他一转身,从背上解下剑来,“呛啷”一声拔剑出鞘,随即摆开架势,凝神以待。
史怀祖笑笑,很从容地说道:“老道爷,你这是……”
松龄老真人很认真地说道:“方才施主说的不错,鹤凌是武当后起之秀,贫道带他们两人到岳麓山下解剑山庄来,未必有这个野心,想夺取金剑令主的尊衔,至少有意试试他们到底有多少斤两。”
史怀祖说道:“可是现在……”
松龄老真人说道:“如今难得有这个机会,在此地得遇施主。鹤凌如果能在施主剑下走五十招不败,明日之会,他可以一搏。如果不出十招,败在施主剑下,又何必要在明日大会之上,当着天下武林,为武当丢人现眼?”
这一段话说得史怀祖十分意外,他万万没有想到老道爷特地找到这里来,是为了这样的事。他在意外之余,有些气愤。他站了起来,说道:“对不起,老道爷,武当派的真才实学,我史怀祖自知不敌,我无意奉陪,告辞。”他说着话,转身就走。
松龄老真人说道:“史施主,不必吝于指教,而且对鹤凌来说,这是机会难得,施主没有带剑,来,请接着这个。”
只见他从地上取来一个长形锦盒,从里面取出一柄宝剑,随手一抛,丢向史怀祖。
史怀祖一伸手接住,刚要说难听的话。
松龄老真人说道:“史施主,这柄剑是武当镇山之宝,据祖师爷传下话来说,是当年三丰爷爷亲传宝物,也就是江湖上有名的松纹宝剑。”
史怀祖闻言为之一愕,他不知道老道把武当镇山之宝交给他是什么意思?
当时他随手一拔,“呛啷”一声,宝剑应声而出,遂起一阵龙吟清越。
此刻天空薄有浮云,圆月正当空,月色朦胧,但见一道青光在手里闪动,而且寒气逼人。
史怀祖自己所使的剑,是白夫人所传授的,那是一柄古物神兵,史怀祖平日珍惜得不得了,轻易不肯亮剑使用。可是这柄宝剑,似乎比起自己那柄宝剑还要名贵。
史怀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老道爷将这样珍贵的宝物,就这样轻易地丢给他。他还在发着愣,松龄老真人用一种极为严肃而权威的声音说道:“鹤凌,你还在等待什么?还不过去向史施主请教。”
鹤凌道人应声:“弟子遵命。”他踏步上前,对史怀祖说道:“请施主多多指教,贫道得罪了。”脚下两个小快步,人向前微微一探,剑尖一点,一点寒星,闪电而至。
史怀祖没有想到说来就来,他来不及出招,只有将身子一闪。
鹤凌脚下一个移步,宝剑随着这个移动,剑花两朵,那是一个“快”字,分取史怀祖的前脚与下腹。
史怀祖已经在第一招攻击之下,定了心神,他将手中宝剑一顺,隐藏在右肘之后,一个侧旋步,以分毫之差,让开鹤凌的正面进攻。只见他右手疾出,骈指如戟,敲向鹤凌的手腕。他还没有等到鹤凌撤腕,左腿一伸一旋,攻向鹤凌的下盘。
鹤凌也极为机警,借着攻势,人向前一个空薪,闪开两处攻击。就在这样空翻的同时,使出一招“苏秦背剑”,人在半空中,右手向后疾伸,宝剑借着这样一个空翻,划出一道长弧,正好迎向史怀祖的左臂和左肋。
史怀祖忍不住高叫一声:“好身法!”他随即闪后一翻一弹,仿佛随着那剑光挑起一样,倏又闪下,一个疾落。
鹤凌刚一落定桩步,剑光再起,顿时落英缤纷,剑光如雨,他使的是武当剑法中最具威力的披风剑法,快速而又难见章法的一轮急攻。
史怀祖有意看看这位武当的后起之秀到底有多少功力,他将宝剑始终藏在肘后,人在剑幕重重之中,有如垂柳随风,他随着那披风的剑势,闪躲腾挪,仿佛脚不沾地似的,又仿佛人是站在宝剑上似的,看不清剑光,看不清人影。
突然,松龄老真人喝道“鹤凌够了,收剑住手!”
鹤凌已经拼出了全力,而且有些心浮气躁,他知道今晚是输定了,但是不晓得会输到什么地步。老真人这样一喊,他立即收住剑势,人向后一撤,红着脸,抱剑一拱说道:“史施主高明得很,贫道惭愧。”
史怀祖也抱剑一拱说道:“鹤师兄不愧武当后起俊才,令人好生佩服。”他一转身,双手将宝剑捧在手中,向老道说道:“武当镇山之宝,史怀祖是何许人?不敢亵渎,原璧奉还,敬请宥察。”
松龄老真人双手接过尚未入鞘的宝剑,还没有说话,史怀祖再次跃身,拾起剑鞘,递还给老道。
松龄老真人叹道:“史施主,你武功精纯,是年轻一代的顶尖高手,就连我们老一辈的,也要自叹不如。”
史怀祖拱手说道:“老道爷过奖,令人惭愧。”
松龄老真人说道:“史施主不只是功力高,而且深通人情世故,极有分寸,是金剑令主的理想人选……”
史怀祖连忙说道“老道爷太抬举了。”
松龄老真人说道:“史施主,你是一位有心人,贫道有句话冒昧地要请教施主,请施主务必据实回答贫道。”
史怀祖看老道爷如此慎重其事的样子,便说道“只要是我能回答的,我一定据实以告。”
松龄老真人问道:“史施主,如果你获得这一次金剑令主的尊衔,你又有什么打算呢?”
这句话问得史怀祖十分意外,也问得史怀祖顿生警觉之心:“什么打算?他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我的行踪已经受到别人的注意与怀疑了?”
他这样一思忖,老真人及时高宣了一声:“无量佛!”缓缓说道:“史施主,你不必为难。”
史怀祖立即笑笑说道:“老道爷,我一点也不为难,只是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因为我根本不敢去想我会获得金剑令主的尊衔。其实真正说来,要回答这个问题,也非常简单。万一真的让我获得金剑令,我唯一要做的便是力促武林各门派捐弃成见,团结一致,精研武艺,发扬武德,为武林开创一番新气象。我以为,团结才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所以祥和与团结,是我要努力以赴的。”
松龄老真人又宣了一声:“无量佛”,欣慰地说道:“善哉,善哉!施主一语中的,看来武林有福了。贫道告辞,明天大会上再见,到时候贫道要替施主引见解剑山庄的解庄主。”
史怀祖抱拳说道:“不送。”
松龄老真人将宝剑放进锦盒,递给鹤凌,刚要迈步,突然又回头对史怀祖说道:“施主,有一句话贫道突然想起,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史怀祖说道:“老道爷有话尽管说在当面。”
松龄老真人沉吟了一会,拂着苍须,缓缓地说道:“近年来武林人士有许多改变,行侠仗义,固然不错;多做入世的事,看。来也是大势所趋。”
史怀祖奇怪地说道:“武林中人,浪迹江湖是实,并未出世,老道爷所说的入世,但不知究竟何指?”
松龄老真人微笑说道:“过去但知仗义行侠,我行我素,如今有不少人多愿为当今官府效劳,除暴安良,造福百姓,贫道以为这种转变是武林中人的一种趋势。施主已经胸怀大略,一但登上令主宝座,自有更好的主张,引导武林步上正途,则千秋万世,武林中人受益无穷了。贫道多言,请施主谅察,告辞,告辞。”他笑呵呵地走了。
史怀祖站在那里发呆,良久,一阵脚步声惊醒了他。
于大成来到身边,问道“这个老牛鼻子到底跟你说些什么?纠缠了这么久。”
史怀祖连忙说道:“于大哥,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叫人实在想不透其中道理何在。”
于大成说道:“老实说,他在跟你说话的时候,我只是在留神这个老牛鼻子是否有什么花招,心神一志,连你们谈些什么都没有听清楚,他怎么说?”
史怀祖说道:“他首先夸奖我的武功高,一定是今年金剑令主的人选。”
于大成插口说道:“这件事我倒是要说一句,那个小牛鼻子叫什么鹤凌的,他的武功不弱,尤其他后来那几招剑法,凌厉而有火候。可是你,连剑都没有亮,空手跟他走了这么些招,就凭你这么一趟表现,我不敢说金剑令主非你莫属,你确实有很大希望。”
史怀祖笑道:“于大哥,你是一位率直的人,怎么也跟着老道对我乱捧起来了?”
于大成笑道:“正因为我是个率直的人,所以我说的是率直的话。这些都不重要,他还说些什么?”
史怀祖说道:“他问我如果当上了金剑令主,打算做些什么?”
于大成忍不住骂了一句:“扯淡!”
史怀祖接着说道:“最后他稀奇古怪地说什么江湖上有个新趋向,要入世,要投效官府,造福万民。……唉!他怎么说出这些话来,他难道投效了官府?”他心里突然一个震动。不觉脱口说了一句:“武当派投靠了官府?这么说,武当派成了满人的鹰爪?”
于大成摇摇头说道:“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史怀祖说道:“可是为什么他有这种说法呢?”
于大成突然笑了笑说道:“老弟,这就是江湖历练的原故,这种事在江湖上不会发生的。”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我的确是江湖历练不够。不过,我曾经遇见过不少江湖上的高人,甚至是名人,奴颜投靠……”他突然把话缩住,望着于大成,下面的话没有再说下去。
于大成“嗯”了一声,望着他,等了一会,突然哈哈大笑,说道“老弟,你说漏了嘴是吗?没关系,我于大成至少还不是满人的鹰爪。别看我剃了发,要在长江上混,这一关可不能不过,你不是也剃了发吗?”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对不起!该我说话小心的时候,我不小心,不需要那么小心谨慎的时候,我又变得疑神疑鬼。”
于大成点点头说道:“没关系,这年头说话小心,是活下去的保障。不过,今天你尽管说吧!于大成再没出息,还不至于做满人的鹰爪,我已经郑重地说两遍了。说实在的,为了在长江一带混饭吃,我不得不剃发,可是你更要知道,为了要在江湖上立足,千万别做官府的爪牙。”
史怀祖有些惊喜地说道:“于大哥,你的意思是说江湖上的朋友都对清廷不满吗?”
于大成说道:“满人入关,杀戮太重,而且强迫剃头。江湖上的人自由自在惯了的,总是有反对的心思。再说,就江湖道义来说,帮着满人杀汉人,总是不入流的行为。所谓江湖上人不满当朝,应该就是这样。”
史怀祖“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于大成笑笑说道:“不想再说了吗?”
史怀祖说道:“我的意思是说,现在有不少江湖上的高人投靠了满人,甘心做满人的爪牙,作福作威,武当老道爷当然也可以走上这条路。”
于大成想了一下说道:“那是不同的,某些人,为了有人赏识他,器重他,甘愿为对方所用,说句不甚恰当的话,为报知遇,两肋插刀。另外等而下之,为了荣华富贵,为了锦衣玉食。在江湖上浪荡了大半辈子,能有这样的享受,其他一切也就可以摆在一边了。老弟,你不可以期望每个人都是那么有骨气。”
史怀祖问道:“于大哥,你就以为武当派老道不会这样吗?”
于大成说道:“情形不同,他不是一个人,他毕竟是名门大派的首领,即使他们已经没落,名声还在,还是受到武林中一定程度的尊重。如果说武当派整个投靠了满人,成了满人的鹰爪,那在武林中,人们会怎么说呢?”
史怀祖仍然问道:“松龄老道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于大成张着大嘴,搔着胡子说道:“谁知道呢?好在明天大会上就可以知道究竟了,今夜你不必再去费心思了。”
史怀祖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于大哥,如果老道果真是投靠了满人……”
史怀祖的话还没有说完,于大成立即拦住说道:“那将是武林中的一件大事。武林中人,江湖汉子,一般说来,除了极少数的不肖以外,大多能保持正直和义气,都有一份骨气。如果武当派投靠了满人,恐怕会被武林唾弃的。”
于大成摇着头,颇不以为然地说道:“别人怎么想,我不敢乱说,至少我于大成会看不起他,而且我会把他们当做我的敌人。”
这样一句话说出来,让史怀祖十分意外。他望着于大成,不知道说什么才是。
于大成笑笑说道:“我们一见如故,彼此很自然地肝胆相照,我跟你说句老实话,对满人,我是打从心底痛恨和厌恶的。老弟,你还记得跟你见面以后,你说你姓史,我说对姓史的我特别有好感吗?”
史怀祖说道:“我以为那是一句笑话。”
于大成表情变得很严肃,说道:“那不是笑话,那是我发自内心的真心话。二十年前,我于大成跟排教没有一点关系,我是大明朝大忠臣史可法督师麾下的一名副将。”
史怀祖听到这话,人几乎跳将起来,身体有些颤抖,那是意外之后的激动,他忍不住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于大哥……”
于大成沉重地抬起头,人沉湎在回忆里,沉声缓缓地说道:“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段血和泪的日子。”像于大成这样又黑又粗,壮得像一条牯牛的男人,竟然流下了眼泪,他没有动手去擦拭,迟滞、沉重,仿佛吃力地来掀开这一段已经尘封二十年的往事,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停顿了一会,于大成才继续说道:“史督师死守扬州,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的只是尽到一个做人臣的本分。那一仗,真惨呀!”他似乎又点燃了昔日那种铁马金戈的豪情,又沸腾了体内的热血。昂着头,高声说道:“到了那种地步,朝廷之内还有人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在地方上,还有人互相内讧,唉!真是叫人痛心。”他并不想回忆这些令人悲愤的污点,仿佛再说下去,都会伤害到史可法那昭明日月的大志。他转变了语气:“史督师早已抱定以死报国的决心,直到最后,城破之日他命令我,突出城去。”他忽然伸手拉住史怀祖的手吼道:“我把你当做知己,我积郁在胸中的事,二十年了,从来没说过,今天说给你听,你竟然听不进去。你是……”
史怀祖缓缓地转过头来,四眼相对,在烛光照映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史怀祖那晶莹的泪珠跌落在衣襟之上。
于大成讶然望着他说道:“老弟,我错怪了你。”
史怀祖的泪水泉涌而下。
于大成说道:“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史老弟,你……”
史怀祖拭去眼泪,点点头说道:“于大哥,你是一位铁打的汉子,只流血不流泪,可是今天你也流泪了。”
于大成说道:“我不同啊!我是亲身经历过的,当时那种惨烈情形,真是铁石心肠也会伤心的。”他摇摇头说道:“在那样铁和血的日子里,督师要突城而去,我如果离开,那是说明我怕死,我于大成不是那样没有血性的人。”
史怀祖问道:“你拒绝了?”
于大成黯然地说道:“督师不允许我拒绝,军令如山,我不敢违背,更重要的是他说了一个道理,他说,扬州城里死了那么多人,大家都为大明朝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样悲壮的史实,应该让那些没有死的大明朝遗民知道,国家养兵千日,我们没有白白浪费民脂民膏。总得有人出去,将这一段史实传出去,如果不这样,何以对得起战死扬州的千万、官兵。那时候在他的身边,就数我最年轻,而且又有几分蛮力气。督师认为我最有希望破城而出。”
“你终于突围出了城了?”
“出了城有什么用?扬州死难之烈,我能对谁说?谁又敢听我说?今天夜里……老弟,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坦率地说出我积郁在心里二十年的话。”
“于大哥,因为冥冥之中,有人让你这么说。”
“你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吗?”
“于大哥,你能有更好的理由吗?如果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就更相信了。”
“你要告诉我什么?”
“告诉你关于我爷爷的事。”
“你爷爷是谁?”
“大明朝最后一个大忠臣史可法史阁部,也是于大哥你说的史督师。”
于大成伸手一把抓住史怀祖说道:“史老弟,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史怀祖苦笑说道:“这种事也是可以说着玩的?那是跟自己的头颅过不去啊!”
于大成盯着问道:“你今年的年龄?”
史怀祖说道:“据石爷爷说,在硝烟迷漫的扬州城里,看到我的时候,只是襁褓中的孩子。”
于大成问道:“令尊?”
史怀祖说道:“石爷爷告诉我是史德威。”
于大成说道:“你应该有证据。”
史怀祖说道:“应该是有,可是我跟石爷爷分手太突然……”
于大成说道:“谁是石爷爷?”
史怀祖说道:“是江湖上的前辈,武林中的名医。”
于大成突然把史怀祖的手握得更紧,说遵:“我相信,不需要什么理由,就如同我要告诉你过去那一段往事一样,也是没有理由的。正如你所说,冒充这种人,除了要冒杀头的危险以外,没有旁的好处。我相信你!”忽然他又说道:“史怀祖,怀念祖父,对!可是现在我应该怎么称呼你呢?”
史怀祖说道:“你是说我应该称呼你于大叔。”
于大成说道:“你这个玩笑开不得,我虽然比你大上二十多岁,但是,可不能乱了礼法。这样吧!我还是称呼你老弟,算我放肆好了。”
史怀祖说道:“放肆的是我,于大哥。”
于大成拉着史怀祖的手,兴奋地说道:“走,我们去喝一杯,庆祝我们弟兄相逢,正如你说的,冥冥之中,是罾师在天之灵的安排。”
史怀祖说道:“可是你已经滴酒不沾了啊!”
于大成呵呵大笑,笑声中,透着凄凉,他说道:“老弟,你知道为什么二十年前我戒酒吗?_劫后余生,一事无成,有负督师的托付,我哪里还有心情喝酒?今夜与你相逢,喝一杯破戒,也是可以原谅的啊!”
回到戏台厢房,酒也剩不多了,两人举杯对照,干了一杯,于大成问道:“老弟,这次岳麓之行,金剑令主当然不是你的目的,你到底是为了何事?”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这回你猜错了,这次我来岳麓山,为的就是金剑令主。”
于大成意外地“啊”了一声。
史怀祖说道:“说来话长,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次金剑令主推选大会,我是志在必得。”
于大成沉吟了一会,说道:“老弟,做人当然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但是,武林中有两句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弟的武功在我于大成的眼睛里;当然是第一流的,我对你当然也是有信心的……”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你一定是觉得我的话说得太满了,说得太狂妄了。”
于大成说道“我的意思是说……”
史怀祖说道:“于大哥,是我把话说错了,我不应该说是志在必得,而是应该说要全力以赴。因为,这次金剑令主的尊衔,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于大成缓缓地说道:“即使你这次得不到,还有下次,你还年轻,只要你有这份志气。”
史怀祖断然地说道:“不,于大哥误会了我的意思。老实说,对于身外虚名,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我这次之所以要夺取金剑令主的尊衔,是希望以金剑令主的身份地位,来影响武林,纠合人心,结合群力,继承我爷爷的心愿,光复华夏,驱逐鞑虏。”
于大成几乎跳起来说道:“哎呀!我真是笨,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感谢你对我说出这样真心话,可见你已经把我当做生死之交,才能说出如此推心置腹的话。老实说,我很惭愧,我就没敢说。”
“没敢说什么?”
“我寄身排教,慢慢熬到今天的地位,我有我的打算,我是希望能把排教数万教众,变成反清复明的一支力量,可是,我觉得很难……”
于大成的话未说完,史怀祖发现窗外有动静,他断喝一声:“什么人?”随手拈起桌上的筷子,“暖、瞍”一连两声,破窗而出。
于大成大踏步冲出厢房。
史怀祖已经一探身,擅开格子窗,掠过走廊,凌空飞越,直落广场之中。
广场上站着一位身材细瘦,全身夜行装的人。
史怀祖吸腹收步,落桩停身,站在相距约有五六步的地方,沉声说道:“尊驾如此偷听别人的说话,不是光明磊落的行为。”
那人缓缓转过身来,说道:“你说话有什么怕别人听去的?”
史怀祖不觉为之一怔,原来对方竟然是位姑娘。
星光朦胧之下,看不太清楚容貌,但是,可以看到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两道较浓的剑眉,这样的眉毛长在姑娘的脸上,破坏了原来的清秀温婉,而带有几分杀气,是很可惜的。
史怀祖不觉退后一步,拱拱手说道:“原来是位姑娘。”
对面的姑娘微微地笑了一笑,还没有说话,于大成已经跃身下楼,来到近前,一见那位姑娘,不禁“啊呀”一声说道:“原来是你呀!”
史怀祖一听,连忙问道:“于大哥,你们认识?”
于大成说道:“她就是岳麓村那家客栈唯一的上房住的那位姑娘。”他粗声粗气地问道:“喂!小姑娘,你怎么鬼鬼祟祟地跑到这里来偷听人家说话?”
姑娘微微地笑道:“如果我不来,怎么会晓得他就是史可法的孙子,名叫史怀祖呢?”
史怀祖一惊问道:“你都听到我们所说的话了?”
姑娘笑笑说道:“你们说话那么大声,在这样更深人静的夜里,一里地以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除非我是聋子。”
史怀祖顿时有一份愧疚之意,像这样重大的事情,怎能这样大声嚷嚷?他一时语塞,只好说道:“不错,我是史怀祖,你打算要怎样?”
于大成说道:“这位姑娘,你这样不知道天高地厚地来挑衅,是自找苦吃。再说,你今天夜里听到了我们说话的秘密,我要是不废掉你,我也不能放心。”
史怀祖拦住于大成说道:“于大哥,这位姑娘是冲着我来的,让我来处理吧?”他对姑娘点点头,说道:“姑娘,获得别人的秘密,这在江湖上是大忌。”
史怀祖说道:“我看姑娘不是满人的鹰爪,而且我们又没有深仇大恨,只要姑娘好自为之,今夜之事,就这么了结,姑娘,你请吧!”
于大成叫道:“老弟,这种事可不能随便放过,数万排教徒众生命,事情不小,你我共同的事业前途更大。”
姑娘笑道:“于大成,你这点胸襟和魄力,还想成大事业?我看……”姑娘又道:“听说史怀祖曾经被一位江湖上的怪杰掳了去……”
史怀祖大惊问道:“姑娘,请问尊姓芳名?”
姑娘笑笑说道:“如今出现在江湖上,而且充满了信心要来夺取金剑令主的尊衔,想必是已经在武功上有了惊人的成就。”
史怀祖追问道:“请问姑娘,能否告知尊姓芳名?”
这位姑娘对于史怀祖的问话,充耳不闻,只见她一拔宝剑说道:“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学到了不世的绝学,是不是值得一个人为你朝夕思念。”
史怀祖怔在那里,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才好。听这位姑娘的口气,不像是敌人,似乎对他的过去有许多了解,但似乎又了解得不够多。像这样的人,有必要拼个死活吗?
于大成上前,大声说道:“免了吧!你是存心找碴,看招!”他随身佩的是一柄刀,很有些份量,刀出鞘无声,只见刀光一闪,极为凌厉的一招“怒劈华山”,向姑娘迎头劈去。
姑娘并没有出手招架,只是略略一闪,让开一边,口中说道:“看在你是史怀祖的同伴,我可以让你三招。”
这句话,叫于大成受不了。他虽然轻功差一点,他的马上步下,都有扎实的基础。在马上,他使的是一杆方天画戟,力道沉,出招快,他曾经自称“马上没有三招之敌”。他在史可法的帐前,是被看重的一员猛将。在马下步战时,他使的是一对护手戟,锋利、快速,最厉害的是护手戟可以很轻易地绞落对手的兵刃。于大成以他单身一人,能够在排教闯出天下,说明他的确有他的一套,数万教众都折服在他的一对护手戟下,他什么时候受过这种轻视?他大吼一声:“好,你有种。这一刀不算,你且接着这个。”
只见他将手中的刀一甩,连刀鞘都撇到好几丈开外,随手掀开上衣,一件翻毛的大袄,也甩到一边,双手一抬,从背上解下一对护手戟。
护手戟是从马上大十八般兵器演变而来的。去掉了长杆,握手处正是画戟的当中,可以单攻,也可以合击。于大成轻易不肯露出他的得意兵刃,如今被人轻视受辱,同时,他也了解对手敢如此猖狂,必然有她过人之处,他虽然气愤,但是,他并不冲动。这也是于大成能成功的地方,粗中有细。
当他将护手戟拿在手中,更不答话,双手一个交错,在星光下划出两道银弧,以一种快得惊人的速度,向那位姑娘合击而去。
姑娘突然一矮身,人仿佛缩成狸猫,只见黑影一闪,早已脱身于双戟之外。
于大成原本没有打算一招得手,当他一招落空之后,双戟左旋右切,一连攻出两招,护手戟的威力顿时罩住方遇两三丈之处。
这位姑娘并没有继续躲开,只见她不知道用的什么身法,轻盈又灵活,在护手戟的笼罩之下,飘忽而又从容。
三招刚一躲闪过,史怀祖突然叫道:“于大哥,请住手!”
于大成趁势收招,问道:“老弟,你要做什么?”
史怀祖已经拔出了宝剑,朗声说道:“于大哥,这位姑娘本来就是冲着我来的,何劳大哥代我出来,让小弟向姑娘请教几招。”
他没等到于大成说话,便走到姑娘的对面,提着宝剑,正色说道:“我于大哥戎马生涯多少年,擅长的是马上功夫……”
姑娘立即接口说道:“你找什么掩饰之词,你这位于大哥不是排教的总舵把子吗?又说什么戎马生涯?”
史怀祖说道:“那是由于你有所不知,我于大哥是当年追随先祖史督师死战扬州的猛将。”
姑娘显然有些意外地“啊”了一声,说道:“他是位马上将军?”
史怀祖说道:“姑娘,你以轻巧的功夫,与我于大哥相缠,而不是硬斗,是非常不公平的。”
姑娘忽然笑笑说道:“各用所长,我也并没有说谁输谁赢啊!”她说着话,从自己身后解下宝剑,拔剑出鞘,又笑了笑说道:“听你说话,看你的样子,你是史怀祖应该不会有假。不过,我还要看看你的剑下功夫究竟如何?”
史怀祖顿了一下说道:“我已经说过,要领教姑娘的剑术,但是现在我听姑娘说话,分明不是有意与我为敌,这比武过招,兵刃相交,难免就要有闪失或伤害,实在犯不着。姑娘,你想用比武来证明什么?请说吧!”
姑娘正色说道:“证明你在最近一段时期,是精研武艺,还是荒嬉虚度过时日。”
史怀祖奇怪而有些不悦地说道:“这也与姑娘有关吗?”
那姑娘立即断然说道:“当然有关。你忘了?一开始我就说,看你有没有辜负一个人对你的期望。”
史怀祖越发地怔住了。
姑娘娇笑道:“留神看剑!”话音一落,宝剑立即幻起满天剑影,使的是“落英缤纷”,剑花如雨,疾落骤至。姑娘一出手就是精华,果然惊人。
史怀祖不敢怠慢,凝神出剑,移步游身。
两个人立即被剑光裹在当中,以至看不清人影。这是击剑大家互相比剑时少有的现象,顿时剑气纵横,飞沙走石,关帝庙的广场上,寒气凛人,令人眼花缭乱。
于大成虽然对击剑是外行,但是,对于武艺他有根基,他看得出双方不但剑术高超,而且是生死相搏。
于大成是存心厚道的人,他已经忘了方才三招受辱的事,他只是关心两个人的安全。但一时又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停止这场拼斗。他知道,凭他的功力,是没有办法制止住这场惊心动魄的拼斗的。一时情急,他只好敞着嗓门叫道:“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再拼下去了。反正你们两个人的武功,都比我强就是了。”
于大成这样一喊,就听得有一阵呵呵的笑声。
相关热词搜索:丹心孤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