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2025-04-12 作者:玉翎燕 来源:玉翎燕作品集 点击:
俗话说:“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
去年的中秋是否云掩明月,已经没有人能记得,但是眼前的上元节前一天,却是细雨霏霏,浓云密布,看来这雨打上元灯,是错不了的了。
雨天,最好的景色是山间,尤其是久雨之后,山青如洗,那种点尘不染的净,使人感到无比清新。岳麓山下的解剑山庄,正被久雨清洗后的树林所包围着,虽然春寒料峭,依然是一簇一簇的翠绿,那是伸展有致的苍松,耸立昂然的翠柏,摇曳有声的碧竹,只可惜远处看不到夹杂在这些深绿、翠碧、靛青当中的那点点腊梅。更可惜的如今下的是春雨,而不是春雪,要不然,那份景致更可以入画了。
解剑山庄的主人,姓解名剑山,他这个姓读“懈”。可是字面上就是“解开”的“解”。由于解剑山是衡山派当代掌门人,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已经不下四十年。衡山派的凌厉剑法,是击剑正宗,受人尊敬。再加上解剑山的为人,无论黑白两道,都会尊他一声“老大哥”、“老爷子”,甚或“老前辈”。
因此之故,前来岳麓山下拜见解剑山老庄主的人,都会自动地解下身上的佩剑,以示对解掌门人的一份敬意。如此相沿成习,又由于衡山派掌门人的影响,大家就把这个山庄叫做“解剑山庄”。
史怀祖在元宵节的前一天,到达了岳麓山下,冒着雨缓缓地踏上入庄的青石板路,走向解剑山庄。他走得有几分孤寂。偌长的一条路,在夹道的枫树中,只有他一个人。这条路,如果是在九月深秋,枫红似火,那情景是十分迷人的。如今,是春雨淅沥,春寒料峭的正月里,高耸的枫林,给人一种苍凉落寞之感。按说,这条路上不应该只有史怀祖一个人,应该是络绎不绝于途中的行人才对,因为明天就是令江湖人士注目的金剑令主推选大会,各路英雄,四方豪杰,应该纷纷而来,为何只有史怀祖他一个人?
其实,史怀祖他完全不了解真实的情况。金剑令主的产生,无论是当初的推举,或者是后来的比武,都是由金剑令主亲自函邀,或者是由一位武林名人代邀。无论是函邀,或者是代邀,受邀请的都是当代武林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这些人不会太多,至多也不过是三五十人。这些人早在大会前几天,就应邀来到现场。这些人来到山庄,立即受到接待。他们之间,有的是多年的老友,有的是世代故交,如此相聚→堂的机会并不很多。因此,提前几天前来话旧叙故,大家都很重视。当然,在话旧叙故的同时,对于如何推选金剑令主的事,也会谈论一番。
这次,是金剑令主隐去多年之后,又重新提出的一件大事,而且又是解剑山代为邀约,事情的本身就非常吸引人,而主其事的人又是非常好客,因此,受到邀请的各门各派,早就来到了解剑山庄。
另外有一批人,是没有受到邀请的。这些人,可能是武林中后起之秀,刚刚崭露头角的新人,或者是少在江湖上走动的人。因为,没有比这种机会更容易使人一举成名的了。十年面壁,苦练有成,只要能在这次大会上震慑群雄,立即就可以名扬四海。当然,那也是要看本身条件,否则,一举未能成名,到头来落得或死或伤,下场悲惨。这一些人,自然无法受到解剑山庄的接待,当然也就不会来得那么早。他们可能滞留在附近的村镇,也可能借居在邻近的村庄,甚或有人就停留在岳麓山下,对于一个江湖客来说,餐风露宿,本来就不算是一回事。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两天再加紧练练功,临阵磨枪,也许会有一点用处。
史怀祖应该是属于第二种人,但是,他哪里晓得其中有这些道理。当他踏上解剑山庄入庄道路上时,他是孤寂的。这一条青石。板路,微有斜坡,曲折而漫长。
史怀祖来的时候,已经是晌午时分,雨,渐渐地停了下来。他撇开披在身上的破蓑衣,加快脚步,朝前走去。刚一转过一个大弯,已经看到树叶中的屋角。而眼前却有一个亭子,亭上有匾:“解剑亭”。
对于这样一个亭子,史怀祖心里微微起了反感:“一个成名的武林前辈,不应该在这些嚣张而浅薄的浮名上去求表现。解剑山庄的主人,看来也不甚高明。”他不禁叹了口气。
其实,这解剑亭是江湖上一些好事之徒,在解剑山七十大寿那天,大家一起哄而建造的,这其中多少有一些奉承的味道。解剑山当然不好意思拒绝大家的好意,亭子是建造起来了,但是,从来没有人在这里解过剑。
史怀祖上得解剑亭,没有看见一个人,也没有见到任何一柄宝剑。他解下背在身后的剑,但是,他又缠好丝绶,提在手里,走下亭子。接着是一段上坡的石阶,约奠走了四五十级,穿过一座孟宗竹培植修葺而成的拱门。穿过拱门,眼前豁然开朗,见到一处占地极广的广场,细细的沙土铺成的,因为雨刚刚停下不久,沙土平整,看上去十分干净。广场四周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树,靠近当中正面,搭着一座高台,离地两丈七八,台顶遮天,没有盖上芦席,台上左右两旁,陈列着大小十八般兵器,正中有一座墙,墙上绘着一柄金光闪耀的宝剑。台的两侧,又各搭了一座芦席凉篷,摆设着桌椅。
看样子明天开始轰动武林的金剑令主推选大会,就是在这个场地举行。
史怀祖在广场上流连了一会儿,抬头望时,比武台的后面,树林荫蔽深处才是解剑山庄。他在想:“要不要利用大会开始之前,去拜见解剑山庄庄主,探探他的口气,听听他的意愿,也好为争夺金剑令之后,该如何行事做些准备。”但是,他又开始怀疑明天的大会,究竟有多少知名人士参加。照眼前如此冷清清的情形看来,真不敢相信这样一次大会,真的能轰动武林。他心里暗自忖道:“一切等到明天推选金剑令主的大会上,再见机行事吧!不必急在这一时了。”
他这里刚一转身,只见来时道路上并排站了四个年轻人,个个精神饱满,意气飞扬。这四个人穿的是一身枣红色的紧身装,镶着宽大的黑色边,黑色的排扣,黑色的腰带,都是剃得发青的光头皮,脑后有一根大辫子,盘在脖子上,看到这种情形,他倒抽了一口冷气。他不去理会,只是缓缓地朝着原路走去。
走到双方相距只有十来步的光景,对面的四个人中有人朗声发话:“朋友,请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史怀祖微微地一笑说道:“自有来处,何劳多问?”
那四个人相顾之后,哈哈大笑,又有人说道:“朋友,如果你成心要到解剑山庄来生事,那你就找错地方了。”
另一个说道:“朋友,只要你说出来处,来到解剑山庄,是为了什么?解剑山庄交的就是江湖道上的朋友,我们不会为难你的。但是,如果你是抱着惹是生非的主意,那就错了。”
史怀祖仍然是面带笑容地说道:“明天贵庄不是要举行金剑令主推选大会吗?我是来参加大会的。”
对方长长地“哦”了一声,表情上露出几分轻蔑之意,淡淡地说道:“阁下是来争夺金剑令主的尊号吗?倒是叫人看不出。”
史怀祖也淡淡地说道:“照你的意思要什么样的人才能来呢?”
另一个人上前打圆场说道:“你说的很对,武林中任何人都可以前来参加,只要是自信有几分功力的人,都可以前来试试。既然尊驾是前来参加大会的,那就请下山吧!明日请准时前来。”
史怀祖“哦”了一声,说道:“今天就不能来提前看看吗?”
这时响起一阵脚步声,只见从孟宗竹的拱门里,走出来三个人。
领头的是一位老道爷,三绺苍须飘拂在胸前,身穿古铜色的道袍,白底云鞋,头上梳着朝天髻,横插着一支不算短的黄杨木簪,隆鼻、阔嘴、凤眼、剑眉,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跟在后面的是两个年轻的道人,各背了一柄剑,手里还捧着--个锦盒。
这四个人一见,立即分立两边,打躬为礼,口称:“道爷鹤驾光临,未曾出庄远迎,罪过!”
老道爷打着哈哈说道:“贫道因事来得晚了。”
那四个人躬身说道:“道爷请,家师想必正在庄上念着道爷的鹤踪。”
立即就有两个人快步如飞地进庄通报,剩下两个人随侍在后,陪着老道爷走向庄里。
这四个人把史怀祖撇在一边不去理会了。
这一切看在史怀祖眼里,觉得有几分好笑。他只知道宫场才有那种逢迎阿谀的情形出现,没有想到武林中也如此,令他十分意外。如果不是在长江上发生意外,有简如火一起同来,就断然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史怀祖望着那老道爷缓缓而去的身影,突然兴起一个念头:“看看解剑山庄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眼看着那两个人已经陪着老道爷快要进入树林了,史怀祖突然向前赶了几步,一个挺身,双腿一弹,人如冲天而起的大鸟,凌空跃起,直落在前面的树梢上。又借力一弹,人在空中一个倒翻,然后又悠然飘落,正好挡在老道爷前面不远五尺的地方。
老道爷始而一惊,但是立即抚髯微笑说道:“施主,好俊的功力,令贫道大开眼界。”
可是跟在后而的两个人,脸上可就挂不住了,双双抢上前,叱喝道:“你这个人想干什么?你敢在解剑山庄放肆。”
老道爷微微摇头示意,拦住他的两名徒弟,他没有说话,只是面带微笑,手拈着须髯,站在那里静观事情的发展。
那两个人一见史怀祖站在那里没有理会,便沉着脸叱道:“道爷是我们解剑山庄的嘉宾,我们此刻不跟你斗,立即闪开让路,回头再跟你算帐。”
史怀祖看了他们一眼,抬头对老道爷说道:“老道爷,恕我眼拙,不认识道爷,但是我可以看得出,你是一位在武林中很有地位的前辈。”
老道爷呵呵笑道:“不敢,贫道当不起施主这‘前辈’二字,只是年长几岁而已。”
史怀祖说道:“那也正好,老道爷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要长,吃的盐比我吃的饭要多,正好请教老道爷一个问题。”
老道爷笑呵呵地说道:“请说!”
史怀祖说道:“江湖上四海之内皆兄弟,讲究的就是一个‘义’字,对不对?”
老道爷点点头说道:“对,没错。”
史怀祖说道:“那就奇怪了,我今天冒雨来到解剑山庄,人生地不熟,为的是参加明天的金剑令主推选大会,可是刚才却要被他们赶下山,老道爷,你也是来参加金剑令主推选大会的吗?”
老道爷说道:“是啊!贫道是来参加大会的。”
史怀祖说道:“老道爷年高德劭,受到礼遇,那是应该的,可是我以一个武林同道的身份前来解剑山庄,得不到礼遇,至少也不应该被人赶下山去,江湖道义何在?老道爷可有教于我?”
老道爷呵珂笑了一阵,还没有说话。
那两个人抢上前一步,厉声说道:“你是存心找碴,怪不得我们对你不客气!”
两个人因为看到史怀祖的轻功出众,不敢大意,双双出手,四掌平推,准备一举把史怀祖推到一边去,让老道爷过去,回头再来收拾他。这两个人都是解剑山庄第二代弟子当中的佼佼者,功力都是不错的。如今两人合力,四掌齐推,就算眼前有一块千斤石,也会应手而倒,何况是个人?
事情大出意外,史怀祖站在那里,既没有闪让,也没有出手相拒,只是挺着胸脯迎着他们推来的四只手掌。
四只手掌推下去,史怀祖站在那里面不改色,纹丝不动。
这两个人这一惊非同小可。推人容易收掌难,这样的四掌齐推,没有推动人家分毫,这手掌如何能收回来。
这一瞬间,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突然间两人的手掌一变,中指弯曲,点向史怀祖胸前的几处大穴。这样的点穴,而且又点的是致命的大穴,那是要致人于死地的手法。
老道爷不觉口宣一声:“无量佛!”
可是他的道号还没有宣完,情势有了意外的变化。
史怀祖站在那里,倏地双手一抬,立即抓住对方的四只手,只听他喝道:“为何出手如此狠毒!”他左右两只手,各抓住对方的两只手腕,看这两个年轻人,站在那动弹不得,而且脸上沁出了汗渍。
史怀祖沉着脸说道:“解剑山庄是个受人尊敬的地方,衡山派是个名门正派,为何他们的弟子竟是如此的鲁莽无礼,传到江湖上的,岂不成为笑谈?”他这几句话,像是责备这两个年。轻人,又像是说给老道爷听的。
老道爷站在那里点点头说道:“施主,请你宽恕了他们吧!贫道代他们向施主请罪。”老道爷一扫云帚,双手打了个问讯。
史怀祖立即感觉到有一股强劲的力道,潮涌而至。他心里一凛,立即沉桩下步,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微微笑道:“既然道爷说情,我能不给这个面子吗?”说罢一松手,那两个人这才“哎呀”出声,“蹬蹬蹬”一连退了三步,低头看,手已经红肿不堪。
老道爷又宣了一声:“无量佛!”连说:“善哉,善哉!”他对史怀祖说道:“施主不但功力好,而且心地也好,难得,难得,请问施主……”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史怀祖已经看到远远来了一簇人,拥着当中一个白发的老人,正朝着这边过来。
史怀祖连忙一拱手说道:“对不起,道爷,失陪了。”
老道爷连忙说道:“施主,请问尊姓大名……”
史怀祖说道:“明日之会,我们还是要见面的,其实我也不知道你道爷的法号,明日再说。”他不等老道爷再说什么,立即一纵身,迈步跃出,很快越过广场,朝着原路直奔下山。
史怀祖这一趟跑得很快,一口气跑了二十多里。因为四下无人,他索性放开脚步跑了一阵,直到看到有一处集镇,这才缓下来,松了口气,边走边在想着方才的事:“看来解剑山庄主也只是个庸俗的江湖剑客,有这样庸俗的弟子,他们的师父也高明不了哪里去。我方才这么做,是不是错了呢?”
既然已经来了,而且,简老爷子和若冷师太都如此重视金剑令主,且看看明天再说吧!
史怀祖离开太湖的时候,白夫人为他们夫妇准备了不少珍宝,虽然历经长江之险,还不至于没有盘缠。他来到市集,索性买了一身稍微像样的衣服,找到一家客栈。他换了衣服,而且又去剃了个头。尽管他极不情愿,但是他还是这样做了。
一个翩翩公子,手里提着锦布裹着的兵刃,介乎江湖俊杰与浊世公子之间,惹人注意。
这客栈,早已经满了,而且,唯一的一间上房,已经住了一位姑娘。其余的都睡大通铺。
店面不太大,前面带卖酒饭,热闹得很。三山五岳的好汉,正在大碗酒,大块肉,豪情万丈,畅谈东西。
史怀祖进得门来,靠着柜台还没有问话,店主人是个五十余岁的老人,身体很健康,精神也健旺,一双眼睛似乎很有神。一看到史怀祖立即迎出来,赔笑问道:“客官爷……”
史怀祖接口就说道:“店家,我要住店。”
店主人赔笑说道:“真是对不住,小店多蒙各路客官爷的赏光,已经早就客满了。不但上房没有了,就是大通铺也都满了。客官爷,对不起你老……”
史怀祖皱着眉说道:“那不成啊!明天我要到解剑山庄去参加大会,今天晚上如果不能睡个舒服觉,那还了得。”
店主人赔着笑,弯着腰,直说:“对不起,对不起。”
史怀祖靠在柜台上,根本就没有离开的意思,他微皱着眉头说道:“随便找个地方让我靠一夜,总不能让我餐风露宿吧!到岳麓山来,总是个客人,三湘人情味浓,哪有让客人露宿街头的道理。”
店主人直搓着手。
这时候店里的客人中有人搁下酒杯,上前说话了:“喂!我说朋友,人家没有地方让你住,你还在这里罗唆个什么劲儿。”
史怀祖微笑道:“兄台,在下别无他意,只是旅途太累,请店主替我设法找一处栖身之地,度过今宵,明天多算房钱。”
来人长得一脸络腮胡子,说话声音特别大。他叫道:“人家不是说了已经客满了吗?”
史怀祖说道:“店家是本地人,他总可以找一处让我歇歇脚的地方。”
那人一声暴喝:“你这小子浑身粘劲儿,令人讨厌,薏火了我,大爷要揍人。”他扬起大手掌,店主人急得打躬作揖说道:“两位客官爷,千万不要生气。客官们来照顾小店,都是小人的衣食父母,一切都是小店的错。”他走近史怀祖,拱着手说道:“客官爷,你若是不嫌冷清和不便,集头上有一处关帝庙,庙祝是小人的旧识老友,我去说说看,清理一间房子,让客官爷去住,这样可好?”
史怀祖笑道:“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这就去。”
店家还真的帮忙,他也真的怕双方大打出手,他这个小客栈,平日里难得有三五个客人,可是今天客人一多,砸了店,那就得不偿失了。他领着史怀祖到了集头上一座不小的关帝庙。
关帝庙进门是一个戏台,从戏台底下穿过,迎面是一处广场,是站着看戏的地方,广场两边,种植着十几棵高大的柏树。
穿过广场是大殿,正门上有一块横匾,上写“义薄云天”四个字,笔力苍劲,不知出自哪个名家之手。字上的飞金已经剥落,说明已经有了不少岁月。大殿当中供奉关帝和关平、周仓神像,高达屋顶,十分威严。
史怀祖倒是十分虔诚地在关帝神龛前,恭敬礼拜。对于忠义如关帝,无论他是为人或是成神,都是值得尊敬崇拜的。
庙祝是个小老头,看样子喜欢喝两杯,有个酒糟鼻子,也不过才是午后辰光,他已经有了几分酒意。他将史怀祖送到戏台西边的厢房里,那是扮装的地方,倒是很宽敞。
小老头为人很热忱,搬来两张桌子,拼成一张床,再送来两床棉被,一根蜡烛,连镰刀火石都准备了。
店主人一面向庙祝道谢,一面向史怀祖致歉,说道:“客官爷,你说得对,无论如何你是我们岳麓村的客人,让你住在这种地方,委屈了你,也是我们心里过不去的事。可是,你看得出,我们已经尽了力。”
史怀祖说道:“这里好极了,既清静又安静,可以让我好好地休歇一宵,明日精神一定好。”
店主人连说:“惭愧。”他刚想回去,却又被史怀祖拉住,递上一小锭银子。史怀祖说道:“到了晚上,劳驾送点酒菜来,我要请这位……”他的手一指庙祝,小老头嘻嘻地说道:“小老儿叫洪七。”
史怀祖说道:“对,回头我要请洪七爷喝一杯。”
店主人满口答应,他倒是十分高兴,看样子他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如今把一件棘手的事办好了,心里非常痛快,当时他拒收银子。架不住史怀祖硬揣,他只得千恩万谢地走了,仿佛是史怀祖帮了他一个大忙,而不是史怀祖请他解决今天晚上的食宿问题。
不知道洪七是否听到晚上有酒喝,也不知道是否因为关帝庙从来没有来过客人。他翻箱倒柜找出了他一把心爱的红泥陶土小茶壶,沏了一壶好茶,送到史怀祖住的地方,本来是要打算跟史怀祖聊聊天。可是他看到史怀祖盘坐在桌子上,闭目垂眉,定神打坐,他知趣地不敢惊动,悄悄地放下茶壶就走开了。
一直到天黑入夜,店主人才亲自提着盒子,送来几样精致小菜,两壶白干,洪七看到厢房的窗子亮出了烛光,这才一齐上楼。
史怀祖笑嘻嘻地见面就夸:“好茶!”
洪七精神可大了,摆好酒菜,从他的红泥土茶壶说起,自称是岳麓山附近的万事通,周围方圆百来里,什么人家的儿子中了举,什么人家媳妇添了丁,什么人家败子卖了祖产,什么人家发财置田庄……没有一件事他不知道的。
史怀祖满满斟了一杯酒,向洪七说道:“七爷,我敬你,敬你是位万事通。”
洪七已经喝得七八分了,笑嘻嘻地谢过,干了一杯说道:“别看我洪七整天不出门,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比方说,这次解剑山……”
史怀祖问道:“七爷,你说的是衡山派掌门人解剑山?”
洪七呵呵笑道:“史爷,小老儿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可是小老儿这双眼睛看人不会走眼。虽然现在是有些醉眼朦胧,仍然可以看得出,你史爷是武林中的一条汉子,你这次还不是为了金剑令主那码事吗?”
史怀祖笑笑未置可否。
洪七接着说道:“论人品,论声望,论武功,解剑山代邀这次金剑令主推选大会,确实够格。”
史怀祖打岔问道:“解剑山有多大年纪?为人究竟如何?譬如说,人是不是很正派?是不是见义勇为?”
洪七打了个酒嗝,说道:“小老儿方才说过,解剑山是个很正派的人。论年龄,今年应该有七十好几了。掌管衡山派也有二十余年,还没有听说他有什么恶行,只是这次他实在不应该出面代邀金剑令主的大会。”
史怀祖替他又满上一杯酒,洪七是来者不拒,一仰脖子又干了这一杯,酒杯放下来的时候,几乎扫落桌角的烛台,他含糊不清地说道:“只有我冷眼看得清……他实在不应该代邀……数十年得来的令名……”下面的话没有说完,人已伏在桌子上酣然入睡。
看来这位洪七只是喜欢喝两杯,酒量却不怎么样,幸好他的酒品还不错,醉了就睡,不像有些人,醉了酒后,又哭又闹,闹得天翻地覆。
史怀祖索性将棉被铺在地板上,将洪七扶到上面躺下,自己回到桌前,执杯沉吟,在想洪七方才说的话:为什么要说解剑山不应该代邀这次大会?可是,洪七又说,解剑山论人品、声望、武功,都有这个资格,这样前后不一致的话,说明什么?
突然,他放下酒杯,抬起头来对着厢房那一排格棂门说道:“朋友,深夜来到这样荒凉的关帝庙,想必是冲着我来的,既然如此,何不请进来面谈。”
外面的人似乎被史怀祖如此一挑明,觉得有些不安,默默地迟疑了一下。
史怀祖立即又说道:“如果不是冲着我来的,那就请你赶快离开。我在喝酒的时候,讨厌有人在暗地里窥伺。”他顿了一下,又道:“像你这样鬼祟的行动,休怪我不客气。”
外面的人开口说话了,道:“施主果然高明,令人好生佩服。”
这“施主”二字一出口,倒是让史怀祖一愕,立即让他想起白天在岳麓山中下解剑山庄遇到的那位老道爷。他心里如此闪电一转,立即说道:“道爷请进吧!”
厢房的门缓缓而开,门外站着两位年轻的道人。
史怀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人就是那位老道爷的随从。他伸手摆了一下:“请进来坐吧!令师祖叫你们二位前来,到底为了什么事?你们在解剑山庄,是嘉宾的身份,自然是有吃有喝,不至于到我这里来混一杯酒喝吧!”
那两个年轻的道人,有一个似乎要发火,被另一个拉住,然后很客气地说道:“贫道是奉祖师爷的法旨,请施主过去一会。”
史怀祖望着他们二人笑了起来,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笑嘻嘻地说道:“这倒是一件好笑的事,在下与令师祖素昧平生,也不过今天在解剑山庄有一面之识,他要请我做什么?”
其中一个说道:“我们师祖是当今武当掌门,他老人家的法讳是上松下龄,在江湖上人们都尊称他老人家为老真人。因为今天与施主有一面之缘,所以才命我等特地前来相邀。”
史怀祖说道:“这么说二位也是武当派的门人了?”
其中一个答道:“我叫鹤羽,这位是我师兄鹤凌,我们都是武当派第三十七代门人。”
史怀祖淡淡地说道:“二位鹤师兄请回去禀告你们的师祖,就说我正在饮酒,不便前去相见,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他挥挥手,说道:“二位请回吧!不要扫了我的酒兴。”史怀祖对这位当代武林大老,印象并不很好。今天在解剑山庄,他双手抓住解剑山庄的两个人的双手,老道竟然借着打问讯的那一瞬间,使出隔空伤人的真力,无缘无故擅了他一下。一个有地位、有道德的武林大老,这种行为是否也是一种不妥?史怀祖耿耿于怀,因此,在言辞之中,流露出不满。
鹤羽、鹤凌大概没想到有这种情形发生,当时倒是一愣。鹤羽道人说道:“你不要这么不识抬举……”
史怀祖哈哈一笑说道:“二位鹤师兄,请问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鹤羽一愕,他的确不知道史怀祖是谁?他们只是奉掌门人之命,前来相请,如此而已。
史怀祖索性哈哈笑道:“令师祖恐怕也跟二位一样,连我的姓名都不知道,完全是素昧平生,这样的邀请,是不是有失冒昧?再说,我不愿和一个素不相识的出家人打交道,这是我做人的准则,二位说我不识抬举,不知此话从何说起?令师祖难道是官府大人?我难道是衙役小的?一个出家人说出这种话来,真是亘古一大奇谈。”他这一席话,把两位鹤师兄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站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鹤羽脾气比较急躁,一想到师祖的交代,无法回去回话,当时脸色一沉,立即叱道:“你这个人真是不可理喻,敬酒不吃吃罚酒,请你不去,那你看看,你是去与不去?”他一个腾步,从门外冲到里面,伸手就抓史怀祖的左肩,同时他的右手握着拳,“砰”地一声,直出一拳。
史怀祖坐在那一个闪身,偏开两尺,只听得“哗啦”一声,正对着的木格棂门,被这拳风扫中,塌了三块,倒在地上变得粉碎。
武当派一支剑、一双拳,是武林中的特技,尤其是武当派的百步神拳,隔山打空,是十分厉害的。
史怀祖站在一旁说道:“关帝庙是四方香火之地,打坏了东西,少不得要赔,再说,我是看在你们是奉命前来,多少不是你们自己的意思,让了你这一轮攻击。下一招,我声明在先,绝不会让你这么便宜。”
鹤羽一拳打空,脸上更挂不住,再度跨步,准备扑上前拼个死活,却被鹤凌一把抓住喝道:“师弟,休要鲁莽,师祖交代不可唐突,你怎么忘了?”
鹤羽叫道:“师兄,你听听这家伙说话,句句有刺,叫人听不下去。”
鹤凌对史怀祖说道:“施主果然高明,我们告辞!至于我师弟打坏了的门窗,明天一定送上香火钱,作为修葺之资。”
史怀祖望着他们二人离去,一时心里真是感慨万千,他放下酒杯,正要准备打坐休息,忽然,他昂起头说道:“没想到今夜的关帝庙竟是如此的热闹,高人一批一批的来,想必都是冲着我来的。”
去年的中秋是否云掩明月,已经没有人能记得,但是眼前的上元节前一天,却是细雨霏霏,浓云密布,看来这雨打上元灯,是错不了的了。
雨天,最好的景色是山间,尤其是久雨之后,山青如洗,那种点尘不染的净,使人感到无比清新。岳麓山下的解剑山庄,正被久雨清洗后的树林所包围着,虽然春寒料峭,依然是一簇一簇的翠绿,那是伸展有致的苍松,耸立昂然的翠柏,摇曳有声的碧竹,只可惜远处看不到夹杂在这些深绿、翠碧、靛青当中的那点点腊梅。更可惜的如今下的是春雨,而不是春雪,要不然,那份景致更可以入画了。
解剑山庄的主人,姓解名剑山,他这个姓读“懈”。可是字面上就是“解开”的“解”。由于解剑山是衡山派当代掌门人,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已经不下四十年。衡山派的凌厉剑法,是击剑正宗,受人尊敬。再加上解剑山的为人,无论黑白两道,都会尊他一声“老大哥”、“老爷子”,甚或“老前辈”。
因此之故,前来岳麓山下拜见解剑山老庄主的人,都会自动地解下身上的佩剑,以示对解掌门人的一份敬意。如此相沿成习,又由于衡山派掌门人的影响,大家就把这个山庄叫做“解剑山庄”。
史怀祖在元宵节的前一天,到达了岳麓山下,冒着雨缓缓地踏上入庄的青石板路,走向解剑山庄。他走得有几分孤寂。偌长的一条路,在夹道的枫树中,只有他一个人。这条路,如果是在九月深秋,枫红似火,那情景是十分迷人的。如今,是春雨淅沥,春寒料峭的正月里,高耸的枫林,给人一种苍凉落寞之感。按说,这条路上不应该只有史怀祖一个人,应该是络绎不绝于途中的行人才对,因为明天就是令江湖人士注目的金剑令主推选大会,各路英雄,四方豪杰,应该纷纷而来,为何只有史怀祖他一个人?
其实,史怀祖他完全不了解真实的情况。金剑令主的产生,无论是当初的推举,或者是后来的比武,都是由金剑令主亲自函邀,或者是由一位武林名人代邀。无论是函邀,或者是代邀,受邀请的都是当代武林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这些人不会太多,至多也不过是三五十人。这些人早在大会前几天,就应邀来到现场。这些人来到山庄,立即受到接待。他们之间,有的是多年的老友,有的是世代故交,如此相聚→堂的机会并不很多。因此,提前几天前来话旧叙故,大家都很重视。当然,在话旧叙故的同时,对于如何推选金剑令主的事,也会谈论一番。
这次,是金剑令主隐去多年之后,又重新提出的一件大事,而且又是解剑山代为邀约,事情的本身就非常吸引人,而主其事的人又是非常好客,因此,受到邀请的各门各派,早就来到了解剑山庄。
另外有一批人,是没有受到邀请的。这些人,可能是武林中后起之秀,刚刚崭露头角的新人,或者是少在江湖上走动的人。因为,没有比这种机会更容易使人一举成名的了。十年面壁,苦练有成,只要能在这次大会上震慑群雄,立即就可以名扬四海。当然,那也是要看本身条件,否则,一举未能成名,到头来落得或死或伤,下场悲惨。这一些人,自然无法受到解剑山庄的接待,当然也就不会来得那么早。他们可能滞留在附近的村镇,也可能借居在邻近的村庄,甚或有人就停留在岳麓山下,对于一个江湖客来说,餐风露宿,本来就不算是一回事。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两天再加紧练练功,临阵磨枪,也许会有一点用处。
史怀祖应该是属于第二种人,但是,他哪里晓得其中有这些道理。当他踏上解剑山庄入庄道路上时,他是孤寂的。这一条青石。板路,微有斜坡,曲折而漫长。
史怀祖来的时候,已经是晌午时分,雨,渐渐地停了下来。他撇开披在身上的破蓑衣,加快脚步,朝前走去。刚一转过一个大弯,已经看到树叶中的屋角。而眼前却有一个亭子,亭上有匾:“解剑亭”。
对于这样一个亭子,史怀祖心里微微起了反感:“一个成名的武林前辈,不应该在这些嚣张而浅薄的浮名上去求表现。解剑山庄的主人,看来也不甚高明。”他不禁叹了口气。
其实,这解剑亭是江湖上一些好事之徒,在解剑山七十大寿那天,大家一起哄而建造的,这其中多少有一些奉承的味道。解剑山当然不好意思拒绝大家的好意,亭子是建造起来了,但是,从来没有人在这里解过剑。
史怀祖上得解剑亭,没有看见一个人,也没有见到任何一柄宝剑。他解下背在身后的剑,但是,他又缠好丝绶,提在手里,走下亭子。接着是一段上坡的石阶,约奠走了四五十级,穿过一座孟宗竹培植修葺而成的拱门。穿过拱门,眼前豁然开朗,见到一处占地极广的广场,细细的沙土铺成的,因为雨刚刚停下不久,沙土平整,看上去十分干净。广场四周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树,靠近当中正面,搭着一座高台,离地两丈七八,台顶遮天,没有盖上芦席,台上左右两旁,陈列着大小十八般兵器,正中有一座墙,墙上绘着一柄金光闪耀的宝剑。台的两侧,又各搭了一座芦席凉篷,摆设着桌椅。
看样子明天开始轰动武林的金剑令主推选大会,就是在这个场地举行。
史怀祖在广场上流连了一会儿,抬头望时,比武台的后面,树林荫蔽深处才是解剑山庄。他在想:“要不要利用大会开始之前,去拜见解剑山庄庄主,探探他的口气,听听他的意愿,也好为争夺金剑令之后,该如何行事做些准备。”但是,他又开始怀疑明天的大会,究竟有多少知名人士参加。照眼前如此冷清清的情形看来,真不敢相信这样一次大会,真的能轰动武林。他心里暗自忖道:“一切等到明天推选金剑令主的大会上,再见机行事吧!不必急在这一时了。”
他这里刚一转身,只见来时道路上并排站了四个年轻人,个个精神饱满,意气飞扬。这四个人穿的是一身枣红色的紧身装,镶着宽大的黑色边,黑色的排扣,黑色的腰带,都是剃得发青的光头皮,脑后有一根大辫子,盘在脖子上,看到这种情形,他倒抽了一口冷气。他不去理会,只是缓缓地朝着原路走去。
走到双方相距只有十来步的光景,对面的四个人中有人朗声发话:“朋友,请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史怀祖微微地一笑说道:“自有来处,何劳多问?”
那四个人相顾之后,哈哈大笑,又有人说道:“朋友,如果你成心要到解剑山庄来生事,那你就找错地方了。”
另一个说道:“朋友,只要你说出来处,来到解剑山庄,是为了什么?解剑山庄交的就是江湖道上的朋友,我们不会为难你的。但是,如果你是抱着惹是生非的主意,那就错了。”
史怀祖仍然是面带笑容地说道:“明天贵庄不是要举行金剑令主推选大会吗?我是来参加大会的。”
对方长长地“哦”了一声,表情上露出几分轻蔑之意,淡淡地说道:“阁下是来争夺金剑令主的尊号吗?倒是叫人看不出。”
史怀祖也淡淡地说道:“照你的意思要什么样的人才能来呢?”
另一个人上前打圆场说道:“你说的很对,武林中任何人都可以前来参加,只要是自信有几分功力的人,都可以前来试试。既然尊驾是前来参加大会的,那就请下山吧!明日请准时前来。”
史怀祖“哦”了一声,说道:“今天就不能来提前看看吗?”
这时响起一阵脚步声,只见从孟宗竹的拱门里,走出来三个人。
领头的是一位老道爷,三绺苍须飘拂在胸前,身穿古铜色的道袍,白底云鞋,头上梳着朝天髻,横插着一支不算短的黄杨木簪,隆鼻、阔嘴、凤眼、剑眉,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跟在后面的是两个年轻的道人,各背了一柄剑,手里还捧着--个锦盒。
这四个人一见,立即分立两边,打躬为礼,口称:“道爷鹤驾光临,未曾出庄远迎,罪过!”
老道爷打着哈哈说道:“贫道因事来得晚了。”
那四个人躬身说道:“道爷请,家师想必正在庄上念着道爷的鹤踪。”
立即就有两个人快步如飞地进庄通报,剩下两个人随侍在后,陪着老道爷走向庄里。
这四个人把史怀祖撇在一边不去理会了。
这一切看在史怀祖眼里,觉得有几分好笑。他只知道宫场才有那种逢迎阿谀的情形出现,没有想到武林中也如此,令他十分意外。如果不是在长江上发生意外,有简如火一起同来,就断然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史怀祖望着那老道爷缓缓而去的身影,突然兴起一个念头:“看看解剑山庄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眼看着那两个人已经陪着老道爷快要进入树林了,史怀祖突然向前赶了几步,一个挺身,双腿一弹,人如冲天而起的大鸟,凌空跃起,直落在前面的树梢上。又借力一弹,人在空中一个倒翻,然后又悠然飘落,正好挡在老道爷前面不远五尺的地方。
老道爷始而一惊,但是立即抚髯微笑说道:“施主,好俊的功力,令贫道大开眼界。”
可是跟在后而的两个人,脸上可就挂不住了,双双抢上前,叱喝道:“你这个人想干什么?你敢在解剑山庄放肆。”
老道爷微微摇头示意,拦住他的两名徒弟,他没有说话,只是面带微笑,手拈着须髯,站在那里静观事情的发展。
那两个人一见史怀祖站在那里没有理会,便沉着脸叱道:“道爷是我们解剑山庄的嘉宾,我们此刻不跟你斗,立即闪开让路,回头再跟你算帐。”
史怀祖看了他们一眼,抬头对老道爷说道:“老道爷,恕我眼拙,不认识道爷,但是我可以看得出,你是一位在武林中很有地位的前辈。”
老道爷呵呵笑道:“不敢,贫道当不起施主这‘前辈’二字,只是年长几岁而已。”
史怀祖说道:“那也正好,老道爷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要长,吃的盐比我吃的饭要多,正好请教老道爷一个问题。”
老道爷笑呵呵地说道:“请说!”
史怀祖说道:“江湖上四海之内皆兄弟,讲究的就是一个‘义’字,对不对?”
老道爷点点头说道:“对,没错。”
史怀祖说道:“那就奇怪了,我今天冒雨来到解剑山庄,人生地不熟,为的是参加明天的金剑令主推选大会,可是刚才却要被他们赶下山,老道爷,你也是来参加金剑令主推选大会的吗?”
老道爷说道:“是啊!贫道是来参加大会的。”
史怀祖说道:“老道爷年高德劭,受到礼遇,那是应该的,可是我以一个武林同道的身份前来解剑山庄,得不到礼遇,至少也不应该被人赶下山去,江湖道义何在?老道爷可有教于我?”
老道爷呵珂笑了一阵,还没有说话。
那两个人抢上前一步,厉声说道:“你是存心找碴,怪不得我们对你不客气!”
两个人因为看到史怀祖的轻功出众,不敢大意,双双出手,四掌平推,准备一举把史怀祖推到一边去,让老道爷过去,回头再来收拾他。这两个人都是解剑山庄第二代弟子当中的佼佼者,功力都是不错的。如今两人合力,四掌齐推,就算眼前有一块千斤石,也会应手而倒,何况是个人?
事情大出意外,史怀祖站在那里,既没有闪让,也没有出手相拒,只是挺着胸脯迎着他们推来的四只手掌。
四只手掌推下去,史怀祖站在那里面不改色,纹丝不动。
这两个人这一惊非同小可。推人容易收掌难,这样的四掌齐推,没有推动人家分毫,这手掌如何能收回来。
这一瞬间,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突然间两人的手掌一变,中指弯曲,点向史怀祖胸前的几处大穴。这样的点穴,而且又点的是致命的大穴,那是要致人于死地的手法。
老道爷不觉口宣一声:“无量佛!”
可是他的道号还没有宣完,情势有了意外的变化。
史怀祖站在那里,倏地双手一抬,立即抓住对方的四只手,只听他喝道:“为何出手如此狠毒!”他左右两只手,各抓住对方的两只手腕,看这两个年轻人,站在那动弹不得,而且脸上沁出了汗渍。
史怀祖沉着脸说道:“解剑山庄是个受人尊敬的地方,衡山派是个名门正派,为何他们的弟子竟是如此的鲁莽无礼,传到江湖上的,岂不成为笑谈?”他这几句话,像是责备这两个年。轻人,又像是说给老道爷听的。
老道爷站在那里点点头说道:“施主,请你宽恕了他们吧!贫道代他们向施主请罪。”老道爷一扫云帚,双手打了个问讯。
史怀祖立即感觉到有一股强劲的力道,潮涌而至。他心里一凛,立即沉桩下步,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微微笑道:“既然道爷说情,我能不给这个面子吗?”说罢一松手,那两个人这才“哎呀”出声,“蹬蹬蹬”一连退了三步,低头看,手已经红肿不堪。
老道爷又宣了一声:“无量佛!”连说:“善哉,善哉!”他对史怀祖说道:“施主不但功力好,而且心地也好,难得,难得,请问施主……”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史怀祖已经看到远远来了一簇人,拥着当中一个白发的老人,正朝着这边过来。
史怀祖连忙一拱手说道:“对不起,道爷,失陪了。”
老道爷连忙说道:“施主,请问尊姓大名……”
史怀祖说道:“明日之会,我们还是要见面的,其实我也不知道你道爷的法号,明日再说。”他不等老道爷再说什么,立即一纵身,迈步跃出,很快越过广场,朝着原路直奔下山。
史怀祖这一趟跑得很快,一口气跑了二十多里。因为四下无人,他索性放开脚步跑了一阵,直到看到有一处集镇,这才缓下来,松了口气,边走边在想着方才的事:“看来解剑山庄主也只是个庸俗的江湖剑客,有这样庸俗的弟子,他们的师父也高明不了哪里去。我方才这么做,是不是错了呢?”
既然已经来了,而且,简老爷子和若冷师太都如此重视金剑令主,且看看明天再说吧!
史怀祖离开太湖的时候,白夫人为他们夫妇准备了不少珍宝,虽然历经长江之险,还不至于没有盘缠。他来到市集,索性买了一身稍微像样的衣服,找到一家客栈。他换了衣服,而且又去剃了个头。尽管他极不情愿,但是他还是这样做了。
一个翩翩公子,手里提着锦布裹着的兵刃,介乎江湖俊杰与浊世公子之间,惹人注意。
这客栈,早已经满了,而且,唯一的一间上房,已经住了一位姑娘。其余的都睡大通铺。
店面不太大,前面带卖酒饭,热闹得很。三山五岳的好汉,正在大碗酒,大块肉,豪情万丈,畅谈东西。
史怀祖进得门来,靠着柜台还没有问话,店主人是个五十余岁的老人,身体很健康,精神也健旺,一双眼睛似乎很有神。一看到史怀祖立即迎出来,赔笑问道:“客官爷……”
史怀祖接口就说道:“店家,我要住店。”
店主人赔笑说道:“真是对不住,小店多蒙各路客官爷的赏光,已经早就客满了。不但上房没有了,就是大通铺也都满了。客官爷,对不起你老……”
史怀祖皱着眉说道:“那不成啊!明天我要到解剑山庄去参加大会,今天晚上如果不能睡个舒服觉,那还了得。”
店主人赔着笑,弯着腰,直说:“对不起,对不起。”
史怀祖靠在柜台上,根本就没有离开的意思,他微皱着眉头说道:“随便找个地方让我靠一夜,总不能让我餐风露宿吧!到岳麓山来,总是个客人,三湘人情味浓,哪有让客人露宿街头的道理。”
店主人直搓着手。
这时候店里的客人中有人搁下酒杯,上前说话了:“喂!我说朋友,人家没有地方让你住,你还在这里罗唆个什么劲儿。”
史怀祖微笑道:“兄台,在下别无他意,只是旅途太累,请店主替我设法找一处栖身之地,度过今宵,明天多算房钱。”
来人长得一脸络腮胡子,说话声音特别大。他叫道:“人家不是说了已经客满了吗?”
史怀祖说道:“店家是本地人,他总可以找一处让我歇歇脚的地方。”
那人一声暴喝:“你这小子浑身粘劲儿,令人讨厌,薏火了我,大爷要揍人。”他扬起大手掌,店主人急得打躬作揖说道:“两位客官爷,千万不要生气。客官们来照顾小店,都是小人的衣食父母,一切都是小店的错。”他走近史怀祖,拱着手说道:“客官爷,你若是不嫌冷清和不便,集头上有一处关帝庙,庙祝是小人的旧识老友,我去说说看,清理一间房子,让客官爷去住,这样可好?”
史怀祖笑道:“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这就去。”
店家还真的帮忙,他也真的怕双方大打出手,他这个小客栈,平日里难得有三五个客人,可是今天客人一多,砸了店,那就得不偿失了。他领着史怀祖到了集头上一座不小的关帝庙。
关帝庙进门是一个戏台,从戏台底下穿过,迎面是一处广场,是站着看戏的地方,广场两边,种植着十几棵高大的柏树。
穿过广场是大殿,正门上有一块横匾,上写“义薄云天”四个字,笔力苍劲,不知出自哪个名家之手。字上的飞金已经剥落,说明已经有了不少岁月。大殿当中供奉关帝和关平、周仓神像,高达屋顶,十分威严。
史怀祖倒是十分虔诚地在关帝神龛前,恭敬礼拜。对于忠义如关帝,无论他是为人或是成神,都是值得尊敬崇拜的。
庙祝是个小老头,看样子喜欢喝两杯,有个酒糟鼻子,也不过才是午后辰光,他已经有了几分酒意。他将史怀祖送到戏台西边的厢房里,那是扮装的地方,倒是很宽敞。
小老头为人很热忱,搬来两张桌子,拼成一张床,再送来两床棉被,一根蜡烛,连镰刀火石都准备了。
店主人一面向庙祝道谢,一面向史怀祖致歉,说道:“客官爷,你说得对,无论如何你是我们岳麓村的客人,让你住在这种地方,委屈了你,也是我们心里过不去的事。可是,你看得出,我们已经尽了力。”
史怀祖说道:“这里好极了,既清静又安静,可以让我好好地休歇一宵,明日精神一定好。”
店主人连说:“惭愧。”他刚想回去,却又被史怀祖拉住,递上一小锭银子。史怀祖说道:“到了晚上,劳驾送点酒菜来,我要请这位……”他的手一指庙祝,小老头嘻嘻地说道:“小老儿叫洪七。”
史怀祖说道:“对,回头我要请洪七爷喝一杯。”
店主人满口答应,他倒是十分高兴,看样子他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如今把一件棘手的事办好了,心里非常痛快,当时他拒收银子。架不住史怀祖硬揣,他只得千恩万谢地走了,仿佛是史怀祖帮了他一个大忙,而不是史怀祖请他解决今天晚上的食宿问题。
不知道洪七是否听到晚上有酒喝,也不知道是否因为关帝庙从来没有来过客人。他翻箱倒柜找出了他一把心爱的红泥陶土小茶壶,沏了一壶好茶,送到史怀祖住的地方,本来是要打算跟史怀祖聊聊天。可是他看到史怀祖盘坐在桌子上,闭目垂眉,定神打坐,他知趣地不敢惊动,悄悄地放下茶壶就走开了。
一直到天黑入夜,店主人才亲自提着盒子,送来几样精致小菜,两壶白干,洪七看到厢房的窗子亮出了烛光,这才一齐上楼。
史怀祖笑嘻嘻地见面就夸:“好茶!”
洪七精神可大了,摆好酒菜,从他的红泥土茶壶说起,自称是岳麓山附近的万事通,周围方圆百来里,什么人家的儿子中了举,什么人家媳妇添了丁,什么人家败子卖了祖产,什么人家发财置田庄……没有一件事他不知道的。
史怀祖满满斟了一杯酒,向洪七说道:“七爷,我敬你,敬你是位万事通。”
洪七已经喝得七八分了,笑嘻嘻地谢过,干了一杯说道:“别看我洪七整天不出门,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比方说,这次解剑山……”
史怀祖问道:“七爷,你说的是衡山派掌门人解剑山?”
洪七呵呵笑道:“史爷,小老儿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可是小老儿这双眼睛看人不会走眼。虽然现在是有些醉眼朦胧,仍然可以看得出,你史爷是武林中的一条汉子,你这次还不是为了金剑令主那码事吗?”
史怀祖笑笑未置可否。
洪七接着说道:“论人品,论声望,论武功,解剑山代邀这次金剑令主推选大会,确实够格。”
史怀祖打岔问道:“解剑山有多大年纪?为人究竟如何?譬如说,人是不是很正派?是不是见义勇为?”
洪七打了个酒嗝,说道:“小老儿方才说过,解剑山是个很正派的人。论年龄,今年应该有七十好几了。掌管衡山派也有二十余年,还没有听说他有什么恶行,只是这次他实在不应该出面代邀金剑令主的大会。”
史怀祖替他又满上一杯酒,洪七是来者不拒,一仰脖子又干了这一杯,酒杯放下来的时候,几乎扫落桌角的烛台,他含糊不清地说道:“只有我冷眼看得清……他实在不应该代邀……数十年得来的令名……”下面的话没有说完,人已伏在桌子上酣然入睡。
看来这位洪七只是喜欢喝两杯,酒量却不怎么样,幸好他的酒品还不错,醉了就睡,不像有些人,醉了酒后,又哭又闹,闹得天翻地覆。
史怀祖索性将棉被铺在地板上,将洪七扶到上面躺下,自己回到桌前,执杯沉吟,在想洪七方才说的话:为什么要说解剑山不应该代邀这次大会?可是,洪七又说,解剑山论人品、声望、武功,都有这个资格,这样前后不一致的话,说明什么?
突然,他放下酒杯,抬起头来对着厢房那一排格棂门说道:“朋友,深夜来到这样荒凉的关帝庙,想必是冲着我来的,既然如此,何不请进来面谈。”
外面的人似乎被史怀祖如此一挑明,觉得有些不安,默默地迟疑了一下。
史怀祖立即又说道:“如果不是冲着我来的,那就请你赶快离开。我在喝酒的时候,讨厌有人在暗地里窥伺。”他顿了一下,又道:“像你这样鬼祟的行动,休怪我不客气。”
外面的人开口说话了,道:“施主果然高明,令人好生佩服。”
这“施主”二字一出口,倒是让史怀祖一愕,立即让他想起白天在岳麓山中下解剑山庄遇到的那位老道爷。他心里如此闪电一转,立即说道:“道爷请进吧!”
厢房的门缓缓而开,门外站着两位年轻的道人。
史怀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人就是那位老道爷的随从。他伸手摆了一下:“请进来坐吧!令师祖叫你们二位前来,到底为了什么事?你们在解剑山庄,是嘉宾的身份,自然是有吃有喝,不至于到我这里来混一杯酒喝吧!”
那两个年轻的道人,有一个似乎要发火,被另一个拉住,然后很客气地说道:“贫道是奉祖师爷的法旨,请施主过去一会。”
史怀祖望着他们二人笑了起来,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笑嘻嘻地说道:“这倒是一件好笑的事,在下与令师祖素昧平生,也不过今天在解剑山庄有一面之识,他要请我做什么?”
其中一个说道:“我们师祖是当今武当掌门,他老人家的法讳是上松下龄,在江湖上人们都尊称他老人家为老真人。因为今天与施主有一面之缘,所以才命我等特地前来相邀。”
史怀祖说道:“这么说二位也是武当派的门人了?”
其中一个答道:“我叫鹤羽,这位是我师兄鹤凌,我们都是武当派第三十七代门人。”
史怀祖淡淡地说道:“二位鹤师兄请回去禀告你们的师祖,就说我正在饮酒,不便前去相见,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他挥挥手,说道:“二位请回吧!不要扫了我的酒兴。”史怀祖对这位当代武林大老,印象并不很好。今天在解剑山庄,他双手抓住解剑山庄的两个人的双手,老道竟然借着打问讯的那一瞬间,使出隔空伤人的真力,无缘无故擅了他一下。一个有地位、有道德的武林大老,这种行为是否也是一种不妥?史怀祖耿耿于怀,因此,在言辞之中,流露出不满。
鹤羽、鹤凌大概没想到有这种情形发生,当时倒是一愣。鹤羽道人说道:“你不要这么不识抬举……”
史怀祖哈哈一笑说道:“二位鹤师兄,请问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鹤羽一愕,他的确不知道史怀祖是谁?他们只是奉掌门人之命,前来相请,如此而已。
史怀祖索性哈哈笑道:“令师祖恐怕也跟二位一样,连我的姓名都不知道,完全是素昧平生,这样的邀请,是不是有失冒昧?再说,我不愿和一个素不相识的出家人打交道,这是我做人的准则,二位说我不识抬举,不知此话从何说起?令师祖难道是官府大人?我难道是衙役小的?一个出家人说出这种话来,真是亘古一大奇谈。”他这一席话,把两位鹤师兄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站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鹤羽脾气比较急躁,一想到师祖的交代,无法回去回话,当时脸色一沉,立即叱道:“你这个人真是不可理喻,敬酒不吃吃罚酒,请你不去,那你看看,你是去与不去?”他一个腾步,从门外冲到里面,伸手就抓史怀祖的左肩,同时他的右手握着拳,“砰”地一声,直出一拳。
史怀祖坐在那一个闪身,偏开两尺,只听得“哗啦”一声,正对着的木格棂门,被这拳风扫中,塌了三块,倒在地上变得粉碎。
武当派一支剑、一双拳,是武林中的特技,尤其是武当派的百步神拳,隔山打空,是十分厉害的。
史怀祖站在一旁说道:“关帝庙是四方香火之地,打坏了东西,少不得要赔,再说,我是看在你们是奉命前来,多少不是你们自己的意思,让了你这一轮攻击。下一招,我声明在先,绝不会让你这么便宜。”
鹤羽一拳打空,脸上更挂不住,再度跨步,准备扑上前拼个死活,却被鹤凌一把抓住喝道:“师弟,休要鲁莽,师祖交代不可唐突,你怎么忘了?”
鹤羽叫道:“师兄,你听听这家伙说话,句句有刺,叫人听不下去。”
鹤凌对史怀祖说道:“施主果然高明,我们告辞!至于我师弟打坏了的门窗,明天一定送上香火钱,作为修葺之资。”
史怀祖望着他们二人离去,一时心里真是感慨万千,他放下酒杯,正要准备打坐休息,忽然,他昂起头说道:“没想到今夜的关帝庙竟是如此的热闹,高人一批一批的来,想必都是冲着我来的。”
相关热词搜索:丹心孤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