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2025-04-12 作者:玉翎燕 来源:玉翎燕作品集 点击:
石筱芗不觉大惊,因为她看到信简上面写着:“敬请夫人转交石筱芗收阅。”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为什么不拿去看看呢?”
石筱芗迟疑了一会,伸手去取信,她的手微微地颤抖着……
“筱芗吾女:当你看到这封由白夫人转给你的信时,我已经离开你至少在百里以上了。”
石筱芗顿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她哭得很厉害,一时气噎不顺,人昏厥过去。等到她醒过来,第一声便是大叫道:“娘啊!你为什么要抛弃我啊!”
书韵在她身后轻轻地拍着她的背。
白夫人坐在一旁,缓缓地说道:“母女分开,确是人生一大痛事。但是,人生也有许多不得已的事,事到临头不由己。筱芗姑娘,你应该忍住悲痛,静下心来,认真地把你母亲的信看下去。”
石筱芗含泪点点头,书韵送上热毛巾,她擦去泪痕,撵起书笺,看到母亲的笔迹,仍然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心里一定充满了猜疑与怨愤,一定怀疑,我为什么会这么狠心离开你。因为我们母女不同于一般人,分离了二十年,尤其是我,忍受了二十年的思念之苦,如今好不容易母女重逢,我要珍惜这一段时光,弥补我做母亲的遗憾。然而,我却走了。筱芗,当你想到我是悄悄地走了,你就应该知道,我是多么的不得已。”
石筱芗的眼泪又忍不住簌簌而落,她捧着信笺,低声地呼道:“娘啊!你究竟有什么不得已?”信笺上这一段字迹写得很潦草,说明管笠蓁在写这封信这一段话的时候,内心也是充满了难舍的离情别绪。
“当年我曾经对玄天教有过诺言,我永远不施玄天教的法术,如果有一天我施了玄天教的法术,那就是我承认要继承玄天教主的职位,为玄天教的未来奉献出自己。人如果不能实践自己的诺言,这个人还有多少价值?因此,我必须回去,继承你外公的志业,去充当玄天教主的职位。”
石筱芗忍不住摇着头说道:“娘啊!你要回玄天教,为什么不带我一起去?。为什么要跟我分开?”
管笠蓁似乎早已料到她的女儿会有什么样的抱怨。信上的字迹又变得大了许多。
“你一定会怪娘,为什么不携带你一起走,这样我们母女就不会分开。筱芗,那是不可以的,因为你不是玄天教的教徒,你没有理由为玄天教奉献你的一生,更重要的是你有你的未竟大责。”
提到“未竟大责”,石筱芗就有一股忍不住的辛酸。信上对于这个问题着墨甚多。
“驱逐鞑虏,光我华夏,是爷爷的心愿,爷爷过世了,你是他老人家唯一的继承人,你不继志承烈,还有谁来?因此,史怀祖的事,就是你的事,并不是你在帮助他,而是彼此共同的责任。如果你能彻底明白这一点,对于史怀祖的事,你自然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
提到史怀祖,石筱芗忍不住掉下几滴眼泪。十几年朝夕相处,爱苗深植,岂是一朝一夕所能忘怀的。最能打动她的心的,便是“爷爷”,只要提到“爷爷”,二十年的庭训,耳提面命,民族的大义血忱,已深植在石筱芗的心中,因此母亲在信上提到“继志承烈”,立刻使她为之肃然。
“要能奔走江湖,纠合群力,最高的武功,还是必须的。你在南海已经获得神学真传,但是,技击一道,浩瀚无涯,你应该力求精进。驱逐鞑虏,是长远的大业,不能求急功于一时。你还年轻,来日方长,你有足够的时间,更能提高自己的功力。还记得我说的话吗?武林中的高人是万人难得一见的,如果能获高人青睐,收为门下弟子,授艺传功,那更是一种机缘。白夫人是高人,如果你能获得白夫人的垂青,习得一二绝艺,对于你将来在江湖上奔走呼号,是有极大帮助的。至于你有没有这种福气,那就需要你好好地恳求了。虽然今日我们母女在此分别,各奔前程,不是会见无日,人生本是聚散无常,母女也不能例外。但愿下次再见到你时,你已经卓然有功,那是做母亲最大的安慰。这封信的信笺笔墨,都得来不易,但是,信书不胜离别之心,盼能体会娘的心意。母字。”
石筱芗仔细地看完了信笺,心里充塞了各种滋味。一时为之气血不顺,几乎昏厥过去。但是她保持了镇静,竭力稳住自己,虽然泪水仍是流个不停。她将信笺叠在一起,书韵在这个时候适时送来一条滚热的面巾。她低声道谢,擦干泪痕之后,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双手将信笺递给白夫人,自己则肃然立于一旁。
白夫人微微笑道:“我已经看过了。你母亲将留给你的信简,放在留给我的信简里,我不得不看,我想这正是你母亲的用意。”她对书韵微微一点头。书韵立即从另一张茶几上,拿来另一封信简,交给石筱芗。
石筱芗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敬谨留陈白夫人赐览。”
石筱芗不敢启封,抬头望着白夫人。
白夫人以含着微笑的表情对她微微颔首,轻松地说了一句:“你母亲写给我的。”
石筱芗还在迟疑,白夫人说道:“是我让你看的。”
石筱芗这才取出信笺,簪花小楷,写得非常工整,说明她母亲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态度是严肃的。信上写着:
“管笠蓁再拜顿首于白夫人妆前。
“笠蓁此次不告而别之理由已在留置小女信中叙述明白,众所周知,施法术者本身无所谓邪正,在于心之一念而已。若做人不能守信,尚能有何德性可言?玄天教总坛之行,是为不得已也,夫人谅之。小女筱芗天资不恶,武功根基尚可,如能再得夫人点拨,必可为武林放一奇葩。夫人怜才惜才,谅不以笠蓁之言为谬。小女拜托于夫人,笠蓁感激之余,本不拟多作饶舌,欲担大事业,每要捐弃私情,一己之私若不能处之淡然,何能言及其他?关于此点,尚请夫人多作教诲,笠蓁铭感五衷。复明大业能得白夫人之鼎力支持,人心向背可见,令人欣慰。玄天教虽云出世隐居,邦国之事,窃意仍然为人人有责,不敢袖手。他日若有用着之处,但得夫人一言一字,自当效命驰驱。临书不尽,笠蓁再拜。”
石筱芗看完了这封留书,她觉得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人,能将公私轻重,分得清清楚楚,亲如母女者,亦不例外,这是一般人万难能及的。尤其书中对于史怀祖的事,一字不提,却以“捐弃私情”概括了一切,使石筱芗深深为之感慨不已。
白夫人缓缓地说道:“你都看完了?”
石筱芗双手递上信笺,恭敬地答道:“都已经看完了。”
白夫轻轻喟叹道:“你母亲是位了不起的人,她不但能为邦国之公而割母女之爱,而且信守诺言,丝毫不苟。”
石筱芗忍不住说道:“谢谢夫人的美言,我母亲已经为我这个做女儿的留下了做人的榜样。”
白夫人说道:“你能有这种认识是好的,有一点你还不知道,你母亲在临走之前,不但解除了我们的威胁,并且感化了一个敌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石筱芗惊道:“夫人说的是……”
白夫人说道:“邬火烈终于在你母亲的宽仁处置之下,顽石点头。”
石筱芗不解地问道:“就在昨天晚上吗?我却一点也不晓得。”
白夫人微笑说道:“这正是她用心良苦的地方,在这周围能知道她是如何处理邬火烈的,只有我一个人。因为桃花坞也讲法术,但是这方面比不上你母亲,正如你母亲的武功比不上桃花坞一样。我看到了她处置邬火烈的一切经过。她的宽容、远虑是我所不能及的。”
石筱芗想到母亲如此处心积虑,内心越发地感动了。
白夫人突然说道:“只有一点,你母亲再三要你随我而行,其实这种事岂是可以勉强的?”
石筱芗一听,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道理,立即跪伏在地上,恭敬地行礼,说道:“弟子愚鲁不敏,如今能有如此之大幸,得列门墙,虽肝脑涂地,亦无以为报。恩师在上,请受弟子石筱芗大礼参拜。”
白夫人本是端坐而面带微笑的。此时突然面容严肃,颤声说道:“石筱芗,你不怨恨我拆散你和史怀祖的姻缘?”
石筱芗恭声地答道:“各有姻缘是欺人,私情不能害到公益。何况恩师当时是从大处着想,就是弟子在桃花坞,也会如此去做。”
白夫人又沉声问道:“你爷爷石玉坚是丧命在我手里,这份仇恨,你能不记在心里?”
石筱芗再拜说道:“爷爷是死于自尽,死于误会,爷爷九泉下有知,晓得恩师为重光华夏大业,是如此地竭尽心力,他老人家也要感激不尽的。”
白夫人的眼睛一直盯着石筱芗,良久才点点头,说道:“你起来吧!”
石筱芗磕头说道:“谢谢恩师。”
白夫人说道:“你现在还不能称我为恩师,换言之,你还不是我的徒弟。”
石筱芗一听,慌忙又跪下来说道:“恩师是不是对弟子还有不满之处?”
白夫人叹了口气说道:“我这一生从没有正式地收过门人。岑枫如随我多年,情同母女,最后我收她为义女。史怀祖曾经在桃花坞练到第二层武功,已经深入堂奥,而且,桃花坞的镇坞之宝,也已经传给他了,但是,他并没有正式拜师。我一直有一个心愿,我这一辈子不轻易收门人,如果有一天我正式收录门人,一定要举行盛大的拜师礼。我要邀请江湖上各门各派的高人前来观礼,包括黑白两道。我要让天下武林都知道石筱芗从此是我的入室弟子,桃花坞已经有了传人,今后不是出世,而是要做入世的功夫。”
石筱芗跪在地上说道:“恩师如此恩典,弟子只有终生铭记在心。”
白夫人在说这话的时候,书韵侍立在一旁,她的心里有一些疑惑。书韵也是在桃花坞长大的,她所了解的白夫人,是要将桃花坞建设成为世外桃源。真正说来,白夫人是一种出世的思想,所以,她在江湖上只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她并不想在武林中争雄称霸。有人误传白夫人秘密练功,只是为了争夺武林霸主,跟她时间长的人,就会晓得,她要把桃花坞建设成为一个理想的乐园,没有世俗的纷争,没有一般的烦恼。这样的人,卷入了驱逐鞑虏的大业,已经令人意外。那还可以解释为:被民族的大义血忱所感召。可是,如今要办这样的拜师大典,要邀请三山五岳、四塞八荒的高人前来观礼,这是一种惊世骇俗的行为,这不该是白夫人的为人……
白夫人忽然说道:“书韵,你在想些什么?”
书韵吓了一跳,连忙答话,桃花坞训练出来的人,是要绝对忠诚,不能撒谎的。
书韵立即说道:“婢子在想……”
白夫人说道:“你不要想了,立即吩咐下去,中午要准备一顿精致的午餐,大家一起会聚,我有话要跟大家说。告诉大家,要早作准备,午餐以后,要早作行程打算,午后天气良好,即刻启程,我们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书韵一听愣住了。
白夫人叱道:“你今天是怎么了?听话也是愣愣的,是没有听清楚吗?”
书韵慌忙应“是”,便匆匆地出帐去了。
白夫人望着书韵匆匆而去的身影,笑着对石筱芗说道:“书韵一定是对我的决定感到不理解。她绝想不到我要邀请三山五岳的高人来参加你的拜师礼。这件事我也是才决定的。说起来也只是一半为了你,我白明宜居然亲自收徒弟,我是要让天下武林都知道这件事,我要让天下武林知道你石筱芗是我的徒弟。”
石筱芗不敢接话,因为,她不晓得白夫人说这些话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白夫人接着又说道:“另一半也是为了史怀祖。”
提到史怀祖,石筱芗不觉心头一震,她垂下眼睑,不敢正视白夫人。
白夫人笑笑说道:“听起来,我好像是要把你和史怀祖扯在一起,引起你的难过……”
石筱芗立即说道:“恩师,我不会难过,儿女私情,对我来说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白夫人笑着说道:“你胡说,像你这样的年龄,就能把儿女私情忘得干干净净?那怎么可能……”
石筱芗急着说道:“弟子说的是真的。”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即使是真的,那也是不应该的。不过,你能把儿女私情放在第二位,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石筱芗还要说什么,白夫人伸手止住,她说道:“我们且不要谈这些,我是要告诉你,我要扩大举行拜师大典,另一半理由,是借这个机会让天下武林对我白明宜重新评价,也让我白明宜以新的面貌会见天下武林。”
石筱芗显然没有明白白夫人说话的用意。她所了解的白夫人,武功绝顶,傲视世人,从不与人来往,她也不屑于与外人来往,为什么要广结善缘,要多交武林的高人?
白夫人看出石筱芗怔怔地站在一旁。她接着说道:“你知道吗?史怀祖仗着一柄孤剑,和他是史阁部孙子的身份,奔走江湖,纠合群力,那是檐水滴石的工夫,当然,从事这种事业的人,本来就要有百年长远的打算和成功不必在我的决心,也就是说,多少要带有几分傻气。”
石筱芗忍不住接着说道:“徒儿从前听爷爷说过,这个世界上,就是因为聪明的人太多了,所以才把天下弄得这么乱。像洪承畴、吴三桂,都自以为是聪明人,像史……史可法史阁部这样的傻人太少了。”
白夫人望着她,使得石筱芗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说下去,嗫嚅不安地说道:“恩师,弟子一时放肆,胡说了一些……”
白夫人说道:“你说得很好,也懂得很多,都是你爷爷教你的吗?”
石筱芗低头说道:“在莫干水榭,爷爷除了教我们武功,就是教我们这些道理,他老人家一生不剃发,一生没有忘记是大明的子民。”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他是有心人,只可惜……”
石筱芗立刻说道:“恩师,那是一种误会,人与人之间,难免有误会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了解其他所有的人。”
白夫人叹息着说道:“就算是误会吧!那也是一次很不幸的误会,如果现在我和你爷爷见面,就不会有这些误会了。”
石筱芗说道:“我娘就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没有当初的误会,也许就得不到恩师慨然地投入驱逐鞑虏的大业。爷爷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也会微笑的。如果说可惜倒是另一件事、另一个人……”
白夫人问道:“是谁?”
石筱芗说道:“一个和史怀祖、我,三个人同时受教于爷爷的人,结果他背叛了爷爷的教诲。”
白夫人说道:“正好相反,你爷爷的教诲,在那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关头,发生了效果,他并没有辜负你爷爷的教诲。这其中的事,说来话长,我要如此扩大拜师大典,也是为了回报你爷爷的一点忠心。凭我白明宜的号召,这次拜师大典,应该是一次震动武林的事,三山五岳、四塞八荒、各门各派的高人,八成会来观礼,当然也会有人来看看我神秘的白明宜的庐山真面目。不管来的人是存的什么心,来的都会是高人,不入流的小角色,是没有那份胆量来凑热闹的。换言之,来观礼的人,都是在武林中具有影响力的人,如果能够向这些人,动之以民族大义,晓之以华夏之情,那么,驱逐鞑虏的大业,真的是风雷起动了!”
石筱芗感动得止不住热泪盈眶,说道:“恩师,你真是千古奇人!”
白夫人笑笑说道:“如果不是你爷爷,还有你母亲,还有你,以及史怀祖、岑枫如……”她顿了一下笑笑说道:“我把岑枫如列进去,你不在意吧?”
石筱芗叫道:“恩师,我已经说过……我不再那么稚嫩……”
白夫人说道:“如果不是你们这些人,分别以各种行动影响了我,现在我还是留在桃花坞,说不定还有野心要创一番武林霸业,哪里会有今天呢?”
石筱芗被白夫人的话感动得心潮激荡。在她的心里,真正是没有任何一丝恨意,或者说是没有一点芥蒂,而是充满了崇拜和景仰。她心里盘桓着一句话:“真正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她甚至觉得:“包括墨香、书韵这些跟随夫人二十多年的人,不见得比我此刻更了解我恩师。”
白夫人看到石筱芗发愣,便问道:“筱芗,你在想什么?”
石筱芗一怔,收回奔驰的心神,说道:“我在想,我是何其幸运,能够列身恩师门墙中。”
白夫人没有说什么,站起来,走出帐篷说道:“墨香她们该来请了,我们过去吧!”
石筱芗忽然问道:“恩师,这拜师大典是在何处举行?是要回到桃花坞吗?”
白夫人摇摇头说道:“桃花坞我是暂时不打算回去了,我曾经说过,等到我所有的事都做得差不多了,桃花坞才是我最后的隐居之地。”她缓缓走着,远远已经看到墨香和书韵走过来。她又说道:“待一会跟大家见面的时候,我会告诉你这件事的。”
墨香已经来到附近,向白夫人回话:“夫人,你吩咐的事,都已经办妥了,请夫人跟大家说话。”
隔着墨香住的帐篷,不远的地方又搭起了一处很宽敞的帐篷,平顶、四方形,四周围着绿色的帷幕。
帐篷里摆了五桌,每桌坐满了八个人,其中有一桌是男的,其他四桌都是女的。在梅花形的五桌上面另外摆着一个小圆桌,摆着两副杯筷,那是白夫人的座位。单看这么多人,没有办法想到白夫人是在长途跋涉的旅行中。单看那些精致的器皿,没有办法让人觉得这是在河滩上搭的帐篷里。如果不是周围帐篷被风吹得有些鼓动,这与桃花坞大厅里吃饭,有什么两样?更使石筱芗所不能了解的是,这么多人,这么多行囊家具,如何能经得起如此的长途跋涉?如果白夫人离开桃花坞,是为了避免什么,这样的行踪,能避开众多耳目吗?
石筱芗充满了惊奇地走进帐篷。帐篷里四十个人,没有一点声音,坐在那里,没有一个人乱走动。
墨香悄悄地走过来,为白夫人移开一张雕花太师椅,轻声说道:“夫人请坐。”
白夫人没有立即坐下,朝大家看了一遍之后,缓缓地说道:“大家可以轻松地用餐,吃过饭,我有几句话要跟大家说。”她刚一坐下,帐篷里立即就响起一阵欢呼,把方才那种严肃的气氛一扫而空。
大家在快乐地吃饭,快乐地交谈,一派无拘无束的样子,每个人都十分快乐。
石筱芗看见每一桌菜肴都非常的丰盛,而且每一道菜都很精致,唯一有些不协调的,便是没有酒,像这样色香俱全的菜肴,没有酒喝,令人觉得可惜!
白夫人招呼石筱芗坐在同一桌旁边,说道:“和我一起吃。我们还保持着桃花坞的作风,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地工作;该轻松的时候,就要轻松。该吃苦的时候,可以两天三天不吃饭;该享受的时候,要吃得好、吃得饱、吃得舒服。”
石筱芗唯唯称是。
白夫人接着又说道:“我是一个享乐的人,我要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在桃花坞我创造了一切属于我的天下,享受着无拘无束的快乐。可是后来……”她望了一眼那些欢笑的人群,略有感慨地说道:“人总是难以满足的,在快乐自在的环境里,我又兴起独霸武林的野心,如今,一变而为……”她没有说下去,只是笑笑,又接着说道:“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一切我都是要最好的。包括我要帮助史怀祖,成就最好的事业。”她摆一摆手,笑道说道:“说远了,吃饭吧!”
白夫人吃饭的姿态十分优雅,吃的很少,略略动了几筷子,就放了碗箸,侍女送上来的水果,倒是吃得不少。
这一顿饭吃得时间很长,并没有因为白夫人放下碗箸而停止。大家吃得很尽兴,然后很自然地一齐掉转过身子,面向着正面,静静地望着白夫人。
白夫人这才缓缓地站起来说道:“今天傍晚我们要起程了!”
下面坐的人,没有一个有惊讶之色,对于这种说停就停,说走就走的生活,想必大家早就习惯了。
白夫人接着说道:“这次我们分两批走,由墨香、书韵带领着你们大家前往洞庭君山,我带着石筱芗和小菱、小荷,另作一群。这次分别的时间是三个月,也就是明年的仲春……”她忽然停住,看了看墨香问道:“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墨香立即站起来回话说道:“婢子以为,小菱她们太小,恐怕不能伺侯……”
白夫人笑笑说道:“不要紧,三个月之内,我是停在一处不动的,没有什么要伺候的,倒是你们有许多事要做,你不能不去。”
墨香垂手说道:“请夫人吩咐。”
白夫人说道:“洞庭君山,有我一处住处,你们去,是为我安排一个拜师大典。要替我准备妥当,特别是邀请各门各派的请帖,要及早撒出,日期定在三月初三,我在二月底以前来到君山。”她又回头说道:“有困难时,按照规定传递消息,我会收到的。”
墨香低头应“是”。
白夫人缓缓地说道:“这是一件大事,困难麻烦是少不了的。不过,墨香随我这么多年,我信得过。”
墨香低声说道:“婢子全力以赴,但愿不负夫人的希望!”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很好!我很高兴听到你这么说。书韵呢?”
书韵也立即走到墨香身边应声说道:“婢子遵照夫人的意思,听墨香的吩咐,桃花坞的目标只有一个:把事情做好,荣辱是整体的,没有个人的成与败。”
白夫人脸上露出欣慰之色,点着头说道:“书韵的话你们大家都听到了。洞庭君山虽然有我一处歇脚的地方,但是毕竟不比桃花坞,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她忽然走到桌子前面,望着大家,眼光停留在每一个人身上、脸上,良久才缓缓地说道:“我要先走了,再见面的时候,在座的人不能少一个,祝福大家。”她过来轻抚着墨香和书韵的头肩,她们二人蹲身为礼,却也止不住有一份离情。
白夫人对石筱芗一颔首,带着小菱、小荷,走出帐篷,外面有一辆马车在等候。
小菱跃上马车的驭座,小荷扶着白夫人和石筱芗上车之后,她也一跃和小菱坐在一起,一声叱喝,马车立即向河滩旁的道路上前进。
白夫人忽然对石筱芗说道:“筱芗,你似乎是有话要讲而没有讲?”
石筱芗立即肃然说道:“恩师明察秋毫,弟子确有话要说,因为一时没有适当的时机。”
白夫人说道:“是对洞庭君山的事有意见?”
石筱芗说道:“弟子在九江曾经有一位武林长辈,举家迁往洞庭君山,他是一位有心复明的义人,而且涂七爷他们也都随着一同前往……”
白夫人立即说道:“史怀祖主要的目的便是纠合群力,志同道合的人越多越好。如果我们到了君山,自然会见面,不但如此,这次拜师大典上,你同样可以看到史怀祖他们。”
石筱芗轻轻地“啊”了一声。
白夫人说道:“这种场合他如果不能赶来,那就是太不懂得把握机会了。我想像他那样的聪明人,焉能不懂得我的用心!”
石筱芗一直没有说话。
白夫人又问道:“还有别的事吗?”
石筱芗说道:“恩师这次单独携弟子远行,不知是前往何处?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用意?”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你应该有此一问。我这次带你去一个地方,严训三个月,加强你的武功,以便在三个月后拜师大典上一显身手。”
石筱芗说道:“但愿不使恩师失望!”
白夫人说道:“我不会失望的。以你的基础,加上我独特而又严格的训练,虽然是速成,你还是可以成为一朵武林奇葩!不过你可想知道带你到什么地方训练吗?”
石筱芗说道:“恩师想必早有安排。”
白夫人说道:“时值寒冬季节,我要去的地方是华山之侧的一处汤池,水热可以煮熟生蛋,附近另有雪池,水寒彻骨,两池相距不到五十步,如此水火同源的奇景,正是我们练功的好地方。”
一提到华山,石筱芗浑身一震,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白夫人继续说道:“我选择华山作为训练你的场所,最主要的还有一点用心,那就是我要带你去祭扫你爷爷的坟墓。”
石筱芗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了。
白夫人道:“虽然说是当年的误会,我还是应该负道义上的责任。那是因为我在武林中的名声,除了狠毒大概没有别的,如果我名誉不是这样狠毒,你爷爷也不见得失望悲愤到这种地步。”
石筱芗拭去眼泪,不安地叫道:“恩师!”
白夫人笑笑说道:“事实如此,白明宜没有人敢惹,也没有人敢信任的。”
石筱芗说道:“恩师才是天下最有真情真性的人,尤其对人充满了爱心!”
白夫人笑笑说道:“就算你说的是真的……”
石筱芗急忙说道:“当然是真的。”
白夫人说道:“那是因为你跟我相处了一段日子的感觉,所以,这次我带着你到华山练功,也好告诉你爷爷,让他放心,我白明宜终于跟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我将自己全部功力传给他的孙女儿,以弥补我的遗憾。”
石筱芗感动得无以复加,她真正体会到自己恩师的一份诚心,也就是她方才所说的,天下至情至性的人,就是恩师白夫人。可是,武林中为什么对恩师有如此的误会呢?她归结到两点:第一,要了解一个人是太难了!尤其要了解一个高人,那是难上加难,因为高人所作所为,不是一般人的标准所能衡量的,正所谓:燕雀如何能知鸿鹄之志!第二,白夫人神秘的行踪,使得武林中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因此穿凿附会的传说,就此越传越离谱,所以说除非是隐居出世的人,要不然还是应该多让别人认识真正的你。人毕竟不能离群索居,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石筱芗何其幸运,得到像白夫人这样的高人传授武艺,她将可以习得一身绝艺,可以帮助史怀祖从事伟大的事业。
石筱芗此刻还有一个最惊人的觉悟:人生除了亲情,除了爱情,还有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东西!如果能帮助史怀祖成就驱逐鞑虏的大业,那又岂是和史怀祖终身厮守,恩爱一生的意义所能比拟的?爱情是可贵的,如果升华爱情的价值,扩大爱情的范围,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是不是更可贵呢?此刻的石筱芗,真正是豁然而通,心地一片光明,灵心无垢,她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使她的腰挺得更直。
白夫人若有所感地问道:“筱芗,你想什么?”
石筱芗肃然应道:“弟子以为能有幸身列恩师座下……”
白夫人笑笑说道:“你可不要高兴得太早了,三个月的训练,是十分艰苦的,等你通过这三个月的训练,你再说这句话不迟!”
石筱芗严肃地说道:“这三个月就是刀山油锅,弟子亦甘之如饴。”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很好,你有这份志气,我很高兴,只要你坚持这种决心,一切外魔都是不足以影响你的。”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为什么不拿去看看呢?”
石筱芗迟疑了一会,伸手去取信,她的手微微地颤抖着……
“筱芗吾女:当你看到这封由白夫人转给你的信时,我已经离开你至少在百里以上了。”
石筱芗顿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她哭得很厉害,一时气噎不顺,人昏厥过去。等到她醒过来,第一声便是大叫道:“娘啊!你为什么要抛弃我啊!”
书韵在她身后轻轻地拍着她的背。
白夫人坐在一旁,缓缓地说道:“母女分开,确是人生一大痛事。但是,人生也有许多不得已的事,事到临头不由己。筱芗姑娘,你应该忍住悲痛,静下心来,认真地把你母亲的信看下去。”
石筱芗含泪点点头,书韵送上热毛巾,她擦去泪痕,撵起书笺,看到母亲的笔迹,仍然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心里一定充满了猜疑与怨愤,一定怀疑,我为什么会这么狠心离开你。因为我们母女不同于一般人,分离了二十年,尤其是我,忍受了二十年的思念之苦,如今好不容易母女重逢,我要珍惜这一段时光,弥补我做母亲的遗憾。然而,我却走了。筱芗,当你想到我是悄悄地走了,你就应该知道,我是多么的不得已。”
石筱芗的眼泪又忍不住簌簌而落,她捧着信笺,低声地呼道:“娘啊!你究竟有什么不得已?”信笺上这一段字迹写得很潦草,说明管笠蓁在写这封信这一段话的时候,内心也是充满了难舍的离情别绪。
“当年我曾经对玄天教有过诺言,我永远不施玄天教的法术,如果有一天我施了玄天教的法术,那就是我承认要继承玄天教主的职位,为玄天教的未来奉献出自己。人如果不能实践自己的诺言,这个人还有多少价值?因此,我必须回去,继承你外公的志业,去充当玄天教主的职位。”
石筱芗忍不住摇着头说道:“娘啊!你要回玄天教,为什么不带我一起去?。为什么要跟我分开?”
管笠蓁似乎早已料到她的女儿会有什么样的抱怨。信上的字迹又变得大了许多。
“你一定会怪娘,为什么不携带你一起走,这样我们母女就不会分开。筱芗,那是不可以的,因为你不是玄天教的教徒,你没有理由为玄天教奉献你的一生,更重要的是你有你的未竟大责。”
提到“未竟大责”,石筱芗就有一股忍不住的辛酸。信上对于这个问题着墨甚多。
“驱逐鞑虏,光我华夏,是爷爷的心愿,爷爷过世了,你是他老人家唯一的继承人,你不继志承烈,还有谁来?因此,史怀祖的事,就是你的事,并不是你在帮助他,而是彼此共同的责任。如果你能彻底明白这一点,对于史怀祖的事,你自然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
提到史怀祖,石筱芗忍不住掉下几滴眼泪。十几年朝夕相处,爱苗深植,岂是一朝一夕所能忘怀的。最能打动她的心的,便是“爷爷”,只要提到“爷爷”,二十年的庭训,耳提面命,民族的大义血忱,已深植在石筱芗的心中,因此母亲在信上提到“继志承烈”,立刻使她为之肃然。
“要能奔走江湖,纠合群力,最高的武功,还是必须的。你在南海已经获得神学真传,但是,技击一道,浩瀚无涯,你应该力求精进。驱逐鞑虏,是长远的大业,不能求急功于一时。你还年轻,来日方长,你有足够的时间,更能提高自己的功力。还记得我说的话吗?武林中的高人是万人难得一见的,如果能获高人青睐,收为门下弟子,授艺传功,那更是一种机缘。白夫人是高人,如果你能获得白夫人的垂青,习得一二绝艺,对于你将来在江湖上奔走呼号,是有极大帮助的。至于你有没有这种福气,那就需要你好好地恳求了。虽然今日我们母女在此分别,各奔前程,不是会见无日,人生本是聚散无常,母女也不能例外。但愿下次再见到你时,你已经卓然有功,那是做母亲最大的安慰。这封信的信笺笔墨,都得来不易,但是,信书不胜离别之心,盼能体会娘的心意。母字。”
石筱芗仔细地看完了信笺,心里充塞了各种滋味。一时为之气血不顺,几乎昏厥过去。但是她保持了镇静,竭力稳住自己,虽然泪水仍是流个不停。她将信笺叠在一起,书韵在这个时候适时送来一条滚热的面巾。她低声道谢,擦干泪痕之后,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双手将信笺递给白夫人,自己则肃然立于一旁。
白夫人微微笑道:“我已经看过了。你母亲将留给你的信简,放在留给我的信简里,我不得不看,我想这正是你母亲的用意。”她对书韵微微一点头。书韵立即从另一张茶几上,拿来另一封信简,交给石筱芗。
石筱芗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敬谨留陈白夫人赐览。”
石筱芗不敢启封,抬头望着白夫人。
白夫人以含着微笑的表情对她微微颔首,轻松地说了一句:“你母亲写给我的。”
石筱芗还在迟疑,白夫人说道:“是我让你看的。”
石筱芗这才取出信笺,簪花小楷,写得非常工整,说明她母亲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态度是严肃的。信上写着:
“管笠蓁再拜顿首于白夫人妆前。
“笠蓁此次不告而别之理由已在留置小女信中叙述明白,众所周知,施法术者本身无所谓邪正,在于心之一念而已。若做人不能守信,尚能有何德性可言?玄天教总坛之行,是为不得已也,夫人谅之。小女筱芗天资不恶,武功根基尚可,如能再得夫人点拨,必可为武林放一奇葩。夫人怜才惜才,谅不以笠蓁之言为谬。小女拜托于夫人,笠蓁感激之余,本不拟多作饶舌,欲担大事业,每要捐弃私情,一己之私若不能处之淡然,何能言及其他?关于此点,尚请夫人多作教诲,笠蓁铭感五衷。复明大业能得白夫人之鼎力支持,人心向背可见,令人欣慰。玄天教虽云出世隐居,邦国之事,窃意仍然为人人有责,不敢袖手。他日若有用着之处,但得夫人一言一字,自当效命驰驱。临书不尽,笠蓁再拜。”
石筱芗看完了这封留书,她觉得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人,能将公私轻重,分得清清楚楚,亲如母女者,亦不例外,这是一般人万难能及的。尤其书中对于史怀祖的事,一字不提,却以“捐弃私情”概括了一切,使石筱芗深深为之感慨不已。
白夫人缓缓地说道:“你都看完了?”
石筱芗双手递上信笺,恭敬地答道:“都已经看完了。”
白夫轻轻喟叹道:“你母亲是位了不起的人,她不但能为邦国之公而割母女之爱,而且信守诺言,丝毫不苟。”
石筱芗忍不住说道:“谢谢夫人的美言,我母亲已经为我这个做女儿的留下了做人的榜样。”
白夫人说道:“你能有这种认识是好的,有一点你还不知道,你母亲在临走之前,不但解除了我们的威胁,并且感化了一个敌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石筱芗惊道:“夫人说的是……”
白夫人说道:“邬火烈终于在你母亲的宽仁处置之下,顽石点头。”
石筱芗不解地问道:“就在昨天晚上吗?我却一点也不晓得。”
白夫人微笑说道:“这正是她用心良苦的地方,在这周围能知道她是如何处理邬火烈的,只有我一个人。因为桃花坞也讲法术,但是这方面比不上你母亲,正如你母亲的武功比不上桃花坞一样。我看到了她处置邬火烈的一切经过。她的宽容、远虑是我所不能及的。”
石筱芗想到母亲如此处心积虑,内心越发地感动了。
白夫人突然说道:“只有一点,你母亲再三要你随我而行,其实这种事岂是可以勉强的?”
石筱芗一听,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道理,立即跪伏在地上,恭敬地行礼,说道:“弟子愚鲁不敏,如今能有如此之大幸,得列门墙,虽肝脑涂地,亦无以为报。恩师在上,请受弟子石筱芗大礼参拜。”
白夫人本是端坐而面带微笑的。此时突然面容严肃,颤声说道:“石筱芗,你不怨恨我拆散你和史怀祖的姻缘?”
石筱芗恭声地答道:“各有姻缘是欺人,私情不能害到公益。何况恩师当时是从大处着想,就是弟子在桃花坞,也会如此去做。”
白夫人又沉声问道:“你爷爷石玉坚是丧命在我手里,这份仇恨,你能不记在心里?”
石筱芗再拜说道:“爷爷是死于自尽,死于误会,爷爷九泉下有知,晓得恩师为重光华夏大业,是如此地竭尽心力,他老人家也要感激不尽的。”
白夫人的眼睛一直盯着石筱芗,良久才点点头,说道:“你起来吧!”
石筱芗磕头说道:“谢谢恩师。”
白夫人说道:“你现在还不能称我为恩师,换言之,你还不是我的徒弟。”
石筱芗一听,慌忙又跪下来说道:“恩师是不是对弟子还有不满之处?”
白夫人叹了口气说道:“我这一生从没有正式地收过门人。岑枫如随我多年,情同母女,最后我收她为义女。史怀祖曾经在桃花坞练到第二层武功,已经深入堂奥,而且,桃花坞的镇坞之宝,也已经传给他了,但是,他并没有正式拜师。我一直有一个心愿,我这一辈子不轻易收门人,如果有一天我正式收录门人,一定要举行盛大的拜师礼。我要邀请江湖上各门各派的高人前来观礼,包括黑白两道。我要让天下武林都知道石筱芗从此是我的入室弟子,桃花坞已经有了传人,今后不是出世,而是要做入世的功夫。”
石筱芗跪在地上说道:“恩师如此恩典,弟子只有终生铭记在心。”
白夫人在说这话的时候,书韵侍立在一旁,她的心里有一些疑惑。书韵也是在桃花坞长大的,她所了解的白夫人,是要将桃花坞建设成为世外桃源。真正说来,白夫人是一种出世的思想,所以,她在江湖上只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她并不想在武林中争雄称霸。有人误传白夫人秘密练功,只是为了争夺武林霸主,跟她时间长的人,就会晓得,她要把桃花坞建设成为一个理想的乐园,没有世俗的纷争,没有一般的烦恼。这样的人,卷入了驱逐鞑虏的大业,已经令人意外。那还可以解释为:被民族的大义血忱所感召。可是,如今要办这样的拜师大典,要邀请三山五岳、四塞八荒的高人前来观礼,这是一种惊世骇俗的行为,这不该是白夫人的为人……
白夫人忽然说道:“书韵,你在想些什么?”
书韵吓了一跳,连忙答话,桃花坞训练出来的人,是要绝对忠诚,不能撒谎的。
书韵立即说道:“婢子在想……”
白夫人说道:“你不要想了,立即吩咐下去,中午要准备一顿精致的午餐,大家一起会聚,我有话要跟大家说。告诉大家,要早作准备,午餐以后,要早作行程打算,午后天气良好,即刻启程,我们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书韵一听愣住了。
白夫人叱道:“你今天是怎么了?听话也是愣愣的,是没有听清楚吗?”
书韵慌忙应“是”,便匆匆地出帐去了。
白夫人望着书韵匆匆而去的身影,笑着对石筱芗说道:“书韵一定是对我的决定感到不理解。她绝想不到我要邀请三山五岳的高人来参加你的拜师礼。这件事我也是才决定的。说起来也只是一半为了你,我白明宜居然亲自收徒弟,我是要让天下武林都知道这件事,我要让天下武林知道你石筱芗是我的徒弟。”
石筱芗不敢接话,因为,她不晓得白夫人说这些话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白夫人接着又说道:“另一半也是为了史怀祖。”
提到史怀祖,石筱芗不觉心头一震,她垂下眼睑,不敢正视白夫人。
白夫人笑笑说道:“听起来,我好像是要把你和史怀祖扯在一起,引起你的难过……”
石筱芗立即说道:“恩师,我不会难过,儿女私情,对我来说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白夫人笑着说道:“你胡说,像你这样的年龄,就能把儿女私情忘得干干净净?那怎么可能……”
石筱芗急着说道:“弟子说的是真的。”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即使是真的,那也是不应该的。不过,你能把儿女私情放在第二位,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石筱芗还要说什么,白夫人伸手止住,她说道:“我们且不要谈这些,我是要告诉你,我要扩大举行拜师大典,另一半理由,是借这个机会让天下武林对我白明宜重新评价,也让我白明宜以新的面貌会见天下武林。”
石筱芗显然没有明白白夫人说话的用意。她所了解的白夫人,武功绝顶,傲视世人,从不与人来往,她也不屑于与外人来往,为什么要广结善缘,要多交武林的高人?
白夫人看出石筱芗怔怔地站在一旁。她接着说道:“你知道吗?史怀祖仗着一柄孤剑,和他是史阁部孙子的身份,奔走江湖,纠合群力,那是檐水滴石的工夫,当然,从事这种事业的人,本来就要有百年长远的打算和成功不必在我的决心,也就是说,多少要带有几分傻气。”
石筱芗忍不住接着说道:“徒儿从前听爷爷说过,这个世界上,就是因为聪明的人太多了,所以才把天下弄得这么乱。像洪承畴、吴三桂,都自以为是聪明人,像史……史可法史阁部这样的傻人太少了。”
白夫人望着她,使得石筱芗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说下去,嗫嚅不安地说道:“恩师,弟子一时放肆,胡说了一些……”
白夫人说道:“你说得很好,也懂得很多,都是你爷爷教你的吗?”
石筱芗低头说道:“在莫干水榭,爷爷除了教我们武功,就是教我们这些道理,他老人家一生不剃发,一生没有忘记是大明的子民。”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他是有心人,只可惜……”
石筱芗立刻说道:“恩师,那是一种误会,人与人之间,难免有误会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了解其他所有的人。”
白夫人叹息着说道:“就算是误会吧!那也是一次很不幸的误会,如果现在我和你爷爷见面,就不会有这些误会了。”
石筱芗说道:“我娘就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没有当初的误会,也许就得不到恩师慨然地投入驱逐鞑虏的大业。爷爷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也会微笑的。如果说可惜倒是另一件事、另一个人……”
白夫人问道:“是谁?”
石筱芗说道:“一个和史怀祖、我,三个人同时受教于爷爷的人,结果他背叛了爷爷的教诲。”
白夫人说道:“正好相反,你爷爷的教诲,在那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关头,发生了效果,他并没有辜负你爷爷的教诲。这其中的事,说来话长,我要如此扩大拜师大典,也是为了回报你爷爷的一点忠心。凭我白明宜的号召,这次拜师大典,应该是一次震动武林的事,三山五岳、四塞八荒、各门各派的高人,八成会来观礼,当然也会有人来看看我神秘的白明宜的庐山真面目。不管来的人是存的什么心,来的都会是高人,不入流的小角色,是没有那份胆量来凑热闹的。换言之,来观礼的人,都是在武林中具有影响力的人,如果能够向这些人,动之以民族大义,晓之以华夏之情,那么,驱逐鞑虏的大业,真的是风雷起动了!”
石筱芗感动得止不住热泪盈眶,说道:“恩师,你真是千古奇人!”
白夫人笑笑说道:“如果不是你爷爷,还有你母亲,还有你,以及史怀祖、岑枫如……”她顿了一下笑笑说道:“我把岑枫如列进去,你不在意吧?”
石筱芗叫道:“恩师,我已经说过……我不再那么稚嫩……”
白夫人说道:“如果不是你们这些人,分别以各种行动影响了我,现在我还是留在桃花坞,说不定还有野心要创一番武林霸业,哪里会有今天呢?”
石筱芗被白夫人的话感动得心潮激荡。在她的心里,真正是没有任何一丝恨意,或者说是没有一点芥蒂,而是充满了崇拜和景仰。她心里盘桓着一句话:“真正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她甚至觉得:“包括墨香、书韵这些跟随夫人二十多年的人,不见得比我此刻更了解我恩师。”
白夫人看到石筱芗发愣,便问道:“筱芗,你在想什么?”
石筱芗一怔,收回奔驰的心神,说道:“我在想,我是何其幸运,能够列身恩师门墙中。”
白夫人没有说什么,站起来,走出帐篷说道:“墨香她们该来请了,我们过去吧!”
石筱芗忽然问道:“恩师,这拜师大典是在何处举行?是要回到桃花坞吗?”
白夫人摇摇头说道:“桃花坞我是暂时不打算回去了,我曾经说过,等到我所有的事都做得差不多了,桃花坞才是我最后的隐居之地。”她缓缓走着,远远已经看到墨香和书韵走过来。她又说道:“待一会跟大家见面的时候,我会告诉你这件事的。”
墨香已经来到附近,向白夫人回话:“夫人,你吩咐的事,都已经办妥了,请夫人跟大家说话。”
隔着墨香住的帐篷,不远的地方又搭起了一处很宽敞的帐篷,平顶、四方形,四周围着绿色的帷幕。
帐篷里摆了五桌,每桌坐满了八个人,其中有一桌是男的,其他四桌都是女的。在梅花形的五桌上面另外摆着一个小圆桌,摆着两副杯筷,那是白夫人的座位。单看这么多人,没有办法想到白夫人是在长途跋涉的旅行中。单看那些精致的器皿,没有办法让人觉得这是在河滩上搭的帐篷里。如果不是周围帐篷被风吹得有些鼓动,这与桃花坞大厅里吃饭,有什么两样?更使石筱芗所不能了解的是,这么多人,这么多行囊家具,如何能经得起如此的长途跋涉?如果白夫人离开桃花坞,是为了避免什么,这样的行踪,能避开众多耳目吗?
石筱芗充满了惊奇地走进帐篷。帐篷里四十个人,没有一点声音,坐在那里,没有一个人乱走动。
墨香悄悄地走过来,为白夫人移开一张雕花太师椅,轻声说道:“夫人请坐。”
白夫人没有立即坐下,朝大家看了一遍之后,缓缓地说道:“大家可以轻松地用餐,吃过饭,我有几句话要跟大家说。”她刚一坐下,帐篷里立即就响起一阵欢呼,把方才那种严肃的气氛一扫而空。
大家在快乐地吃饭,快乐地交谈,一派无拘无束的样子,每个人都十分快乐。
石筱芗看见每一桌菜肴都非常的丰盛,而且每一道菜都很精致,唯一有些不协调的,便是没有酒,像这样色香俱全的菜肴,没有酒喝,令人觉得可惜!
白夫人招呼石筱芗坐在同一桌旁边,说道:“和我一起吃。我们还保持着桃花坞的作风,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地工作;该轻松的时候,就要轻松。该吃苦的时候,可以两天三天不吃饭;该享受的时候,要吃得好、吃得饱、吃得舒服。”
石筱芗唯唯称是。
白夫人接着又说道:“我是一个享乐的人,我要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在桃花坞我创造了一切属于我的天下,享受着无拘无束的快乐。可是后来……”她望了一眼那些欢笑的人群,略有感慨地说道:“人总是难以满足的,在快乐自在的环境里,我又兴起独霸武林的野心,如今,一变而为……”她没有说下去,只是笑笑,又接着说道:“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一切我都是要最好的。包括我要帮助史怀祖,成就最好的事业。”她摆一摆手,笑道说道:“说远了,吃饭吧!”
白夫人吃饭的姿态十分优雅,吃的很少,略略动了几筷子,就放了碗箸,侍女送上来的水果,倒是吃得不少。
这一顿饭吃得时间很长,并没有因为白夫人放下碗箸而停止。大家吃得很尽兴,然后很自然地一齐掉转过身子,面向着正面,静静地望着白夫人。
白夫人这才缓缓地站起来说道:“今天傍晚我们要起程了!”
下面坐的人,没有一个有惊讶之色,对于这种说停就停,说走就走的生活,想必大家早就习惯了。
白夫人接着说道:“这次我们分两批走,由墨香、书韵带领着你们大家前往洞庭君山,我带着石筱芗和小菱、小荷,另作一群。这次分别的时间是三个月,也就是明年的仲春……”她忽然停住,看了看墨香问道:“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墨香立即站起来回话说道:“婢子以为,小菱她们太小,恐怕不能伺侯……”
白夫人笑笑说道:“不要紧,三个月之内,我是停在一处不动的,没有什么要伺候的,倒是你们有许多事要做,你不能不去。”
墨香垂手说道:“请夫人吩咐。”
白夫人说道:“洞庭君山,有我一处住处,你们去,是为我安排一个拜师大典。要替我准备妥当,特别是邀请各门各派的请帖,要及早撒出,日期定在三月初三,我在二月底以前来到君山。”她又回头说道:“有困难时,按照规定传递消息,我会收到的。”
墨香低头应“是”。
白夫人缓缓地说道:“这是一件大事,困难麻烦是少不了的。不过,墨香随我这么多年,我信得过。”
墨香低声说道:“婢子全力以赴,但愿不负夫人的希望!”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很好!我很高兴听到你这么说。书韵呢?”
书韵也立即走到墨香身边应声说道:“婢子遵照夫人的意思,听墨香的吩咐,桃花坞的目标只有一个:把事情做好,荣辱是整体的,没有个人的成与败。”
白夫人脸上露出欣慰之色,点着头说道:“书韵的话你们大家都听到了。洞庭君山虽然有我一处歇脚的地方,但是毕竟不比桃花坞,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她忽然走到桌子前面,望着大家,眼光停留在每一个人身上、脸上,良久才缓缓地说道:“我要先走了,再见面的时候,在座的人不能少一个,祝福大家。”她过来轻抚着墨香和书韵的头肩,她们二人蹲身为礼,却也止不住有一份离情。
白夫人对石筱芗一颔首,带着小菱、小荷,走出帐篷,外面有一辆马车在等候。
小菱跃上马车的驭座,小荷扶着白夫人和石筱芗上车之后,她也一跃和小菱坐在一起,一声叱喝,马车立即向河滩旁的道路上前进。
白夫人忽然对石筱芗说道:“筱芗,你似乎是有话要讲而没有讲?”
石筱芗立即肃然说道:“恩师明察秋毫,弟子确有话要说,因为一时没有适当的时机。”
白夫人说道:“是对洞庭君山的事有意见?”
石筱芗说道:“弟子在九江曾经有一位武林长辈,举家迁往洞庭君山,他是一位有心复明的义人,而且涂七爷他们也都随着一同前往……”
白夫人立即说道:“史怀祖主要的目的便是纠合群力,志同道合的人越多越好。如果我们到了君山,自然会见面,不但如此,这次拜师大典上,你同样可以看到史怀祖他们。”
石筱芗轻轻地“啊”了一声。
白夫人说道:“这种场合他如果不能赶来,那就是太不懂得把握机会了。我想像他那样的聪明人,焉能不懂得我的用心!”
石筱芗一直没有说话。
白夫人又问道:“还有别的事吗?”
石筱芗说道:“恩师这次单独携弟子远行,不知是前往何处?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用意?”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你应该有此一问。我这次带你去一个地方,严训三个月,加强你的武功,以便在三个月后拜师大典上一显身手。”
石筱芗说道:“但愿不使恩师失望!”
白夫人说道:“我不会失望的。以你的基础,加上我独特而又严格的训练,虽然是速成,你还是可以成为一朵武林奇葩!不过你可想知道带你到什么地方训练吗?”
石筱芗说道:“恩师想必早有安排。”
白夫人说道:“时值寒冬季节,我要去的地方是华山之侧的一处汤池,水热可以煮熟生蛋,附近另有雪池,水寒彻骨,两池相距不到五十步,如此水火同源的奇景,正是我们练功的好地方。”
一提到华山,石筱芗浑身一震,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白夫人继续说道:“我选择华山作为训练你的场所,最主要的还有一点用心,那就是我要带你去祭扫你爷爷的坟墓。”
石筱芗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了。
白夫人道:“虽然说是当年的误会,我还是应该负道义上的责任。那是因为我在武林中的名声,除了狠毒大概没有别的,如果我名誉不是这样狠毒,你爷爷也不见得失望悲愤到这种地步。”
石筱芗拭去眼泪,不安地叫道:“恩师!”
白夫人笑笑说道:“事实如此,白明宜没有人敢惹,也没有人敢信任的。”
石筱芗说道:“恩师才是天下最有真情真性的人,尤其对人充满了爱心!”
白夫人笑笑说道:“就算你说的是真的……”
石筱芗急忙说道:“当然是真的。”
白夫人说道:“那是因为你跟我相处了一段日子的感觉,所以,这次我带着你到华山练功,也好告诉你爷爷,让他放心,我白明宜终于跟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我将自己全部功力传给他的孙女儿,以弥补我的遗憾。”
石筱芗感动得无以复加,她真正体会到自己恩师的一份诚心,也就是她方才所说的,天下至情至性的人,就是恩师白夫人。可是,武林中为什么对恩师有如此的误会呢?她归结到两点:第一,要了解一个人是太难了!尤其要了解一个高人,那是难上加难,因为高人所作所为,不是一般人的标准所能衡量的,正所谓:燕雀如何能知鸿鹄之志!第二,白夫人神秘的行踪,使得武林中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因此穿凿附会的传说,就此越传越离谱,所以说除非是隐居出世的人,要不然还是应该多让别人认识真正的你。人毕竟不能离群索居,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石筱芗何其幸运,得到像白夫人这样的高人传授武艺,她将可以习得一身绝艺,可以帮助史怀祖从事伟大的事业。
石筱芗此刻还有一个最惊人的觉悟:人生除了亲情,除了爱情,还有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东西!如果能帮助史怀祖成就驱逐鞑虏的大业,那又岂是和史怀祖终身厮守,恩爱一生的意义所能比拟的?爱情是可贵的,如果升华爱情的价值,扩大爱情的范围,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是不是更可贵呢?此刻的石筱芗,真正是豁然而通,心地一片光明,灵心无垢,她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使她的腰挺得更直。
白夫人若有所感地问道:“筱芗,你想什么?”
石筱芗肃然应道:“弟子以为能有幸身列恩师座下……”
白夫人笑笑说道:“你可不要高兴得太早了,三个月的训练,是十分艰苦的,等你通过这三个月的训练,你再说这句话不迟!”
石筱芗严肃地说道:“这三个月就是刀山油锅,弟子亦甘之如饴。”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很好,你有这份志气,我很高兴,只要你坚持这种决心,一切外魔都是不足以影响你的。”
相关热词搜索:丹心孤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