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2025-04-12 作者:玉翎燕 来源:玉翎燕作品集 点击:
白夫人立在湖畔,微蹙着眉峰。
岑枫如上前低声说道:“情况不明,请夫人暂时回去吧!我在这里等消息向夫人汇报。”
白夫人突然松弛下眉头,说道:“两艘大船,没有水师旗号,会是什么人呢?”
史怀祖说道:“桃花坞从没有陌生的船只闯入,虽然不是水师官兵,想必也不是善意来客。恩师还是请回吧!这里有我和枫红姐,足以应付了。”
岑枫如正要挥手作势,白夫人说道:“不必开动机关,让他们进来吧!两船入,并不是很多,让他们进来,看看再说。”
但是,岑枫如仍然有准备,只见她对跟在身后的书韵一使眼色,远处欢送的人,立即去得一个不剩,明显地做了最严密的部署。
岑枫如看看四周,知道一切都已经安顿好了之后,才对白夫人说道:“既然夫人不愿回去,还是请夫人上船吧!”
白夫人这回是欣然同意,仍然携着珠格格的手,走过跳板,上得船来。这是一艘很大的楼船,在太湖上很少看得到这么大的船。船舱的底层有十六支桨伸出到水面上,一边各有八支。这十六支长桨同时扳动,这艘楼船在湖面驶起来,想必真是快速。
船舱里面布置得富丽堂皇,红色的地毯,红色的桌椅,红色透明的大花瓶里插着绛红色的花朵,这种一派红色的摆设,红的深浅不同,也调得恰到好处。翡翠绿的透明玉碗,垫着晶莹润泽的茶盘,点缀在这一片红色当中,非但不俗,而且给人有清新的感觉。两旁镂空雕刻的窗子上垂着浅黄色的流苏,每隔一个窗子,就悬卦着一盏琉璃式的灯,灯的四周,都有细珠子串成的装饰。
珠格格坐下之后,打量四周,觉得自己从小生活在王府里,锦衣玉食,生活豪华,比起桃花坞这艘楼船,也不见得能超越得过。
白夫入坐下,便听到有一声清越的钟声,船身便缓缓地启动了。白夫人望着珠格格微笑道:“格格是觉得这艘船太过奢侈?”
珠格格想了一想,说道:“夫人为经营桃花坞而日夜辛劳,能有这样一条船,闲暇时在湖上泛游,调节身心,也是应该的。”
“在太湖要生下存下去,要使桃花坞能够安然无恙,光靠岸上的人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桃花坞也有一支小小的水师营。”白夫人侧身从窗子指向外面说道,“你看!”
在楼船的周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你看那些大船,看起来很笨拙,但是一旦扯起了帆,乘着湖风,在湖上驶起来,快过奔马。而且,他们都是两条船一组,而连以长长的铁链,要是与人对敌的时候,扯起帆,连上铁链,乘着风驶去,可以将对方的船全部兜翻。”
“夫人真是设想得周到。”
“其实这也是太湖上渔户们打鱼的方法。这种船在太湖很多,渔户们利用这种船,连在一起,拖着网,扯起帆,在湖上驶上一夜,凌晨收网,就满载而归。我们将渔网改成了铁链,就成了水战的利器。”
珠格格点头叹服,而且也很感动。白夫人这样毫不保留地将太湖的秘密倾囊相告,足以说明对她的信任,没有把她当做敌人看待。
一连好几条船,从不远处驶过。这种船最大的特点是狭长,船头尖尖的,向上微翘着。船上只有八个人,分成两排,坐在船的两边,每个人都有一支长长的桨。一齐扳动,起落如飞,如同一支水箭,破浪直前。白夫人说道:“这种船是学自洞庭湖上的‘浪里钻’……”
珠格格“哦”了一声,说道:“好怪的名字!”
“因为这种船一旦快速前进,迎着洞庭湖上的风浪,就如同钻在浪里行走一样,所以大家管它叫‘浪里钻’。这种耐浪耐风的船,到了太湖,我把它加大加长,加多一倍桨手,就成了攻击最有力的船只。”
珠格格点点头,因为她已经看到了有几只这样的船,扳动桨,溅起水花,小船如飞一般。
珠格格觉得:“如果这种船如蚁而上,苏常二州那些长期养尊处优的水师官兵是抵挡不住的。”她这样想着,又有一艘这种特大号的“浪里钻”,从附近破浪而过。
白夫人站起身来说道:“我们也出去看看吧!”
珠格格随着白夫人来到船头,这只楼船已经停住了。楼船顶上不断地传来各种消息,原来在楼船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吊楼,上面站着一个人,了望着湖面。
这时候,珠格格已经看到远远的湖面上,有两只船正朝着这边而来。大约有十余艘“浪里钻”分从不同的方向一齐飞驶向那两条船。
白夫人神情十分严肃,注视着湖面的变化,同时细心聆听着楼船上不断传来的报告。
十余艘“浪里钻”如蚁附膻,集在那两只船的四周。
白夫人忽然对珠格格笑道:“任凭是什么船,能抵挡得住这样攻击的,还不多见。记得我有一位朋友,曾经漂洋过海,有一次……”正说到这里,只见一枚冲天炮带着火焰,直冲而上,在半天中爆出一朵蓝色的焰火。白夫人微笑说道:“原来是一群朋友!这倒是难得,太湖桃花坞向来只有敌人,没有朋友,想不到今天还有朋友前来相投。”她对珠格格说道:“要暂时留下来看看吗?”
珠格格想想,就是要走,也不急于这一时,便说道:“能到太湖桃花坞来相投夫人,自然是武林中的人物,能在此地见见面,也是难得的机缘。不过我有一个请求。”
“有什么话,格格尽管说。”
“待一会和来客相会的时候,请夫人不要叫我格格……”
“好吧!我还是叫你燕珠好了。”她摇着头笑了笑,似乎对珠格格心里所想的并不是十分赞同。
那两条船可以看得出是苏州木渎舟船,慢慢地朝这边摇过来。两条“浪里钻”,飞快掉转头来,驶回向楼船。只一刻工夫,“浪里钻”回到楼船之旁,八支桨一齐落水一个倒扳,小舟立停。
白夫人说道:“上来回话吧!”
小舟上立即有一个人攀上楼船的吊绳,只一跃,便上得船头,躬身垂手回话:“船上载的是一家人。”
“你们的讯号是怎么说的?”
“讯号没有错,他们是来投奔夫人的。”
“主人姓什么?”
“姓王,自称是河北枣庄王祖荫,他说江湖上有个名号,人称是仁义剑客。”
她对珠格格说道:“河北枣庄在江湖上是很有名的,枣庄的主人王祖荫是江湖上黑白两道公认的仁义大哥,而且很有功力,在江湖上很有人望。这是一件奇怪的事,王祖荫不在枣庄安享他的清福,举家来到太湖做什么?”
岑枫如说道:“从河北枣庄到江南太湖,何止是千里迢迢,王祖荫不但是来了,而且是全家而来,这是为什么呢?”
来入此时插口说道:“回夫人话,王祖荫的妻子不堪路途辛苦,又不耐湖上的风浪,已经染病在身,病情严重。”
“将王祖荫的船引导到桃花坞,迎接他们到迎宾馆相会,跟来的人妥善接待,王祖荫的妻子立即送到桃花坞就医,详细情形,枫如去交代。”
岑枫如应声“是”,立即跳下小舟,喝声:“启程!”
八支桨一齐翻飞,小舟箭也似地冲了出去。
白夫人目送小舟离去,对珠格格笑着说道:“格格如果此刻要走,我用小舟送你。如果你想留下来看看热闹,就随我一同到迎宾馆。”
珠格格想了一下,说道:“这王祖荫被江湖上称为仁义大哥,落户在河北枣庄,他没有理由弃家而浪迹江湖,这其中必有原因。莫非最近江湖上又发生了重大事情?”
“听你的口气,好像对这件事有兴趣?”
“我多少有一点江湖客的气质,对于江湖上的事,自然而然就有那么一点兴趣。”
迎宾馆是在桃花坞码头不远的地方,是一幢宽大的房子,宽敞且窗明几净。宽大的客厅里,有两排太师椅,正面摆着长条供桌和八仙桌。供桌上摆设着一盘佛手,散发着清香。旁边有一个古拙的花瓶,插着洁白的花,也飘溢着淡淡的香味。在客厅的后面,是一溜十多间客房。
白夫人偕珠格格和史怀祖来到宾馆,她落座后,让珠格格和史怀祖坐在她旁边,说道:“王祖荫--行尚未到达迎宾馆,我们就利用这个时间来谈谈他。”她问史怀祖:“王祖荫这样突如其来,你的看法如何?”
史怀祖站起来说道:“启禀恩师,依徒儿的看法,王祖荫既然被江湖上尊称为仁义大哥,在江湖上自有他崇高的地位,无论黑白两道,还不至于有人敢到枣庄找他的麻烦,即使有人敢去捋虎须,也不至于逼得他全家逃离枣庄……”
白夫人说道:“何以见得?”
史怀祖说道:“如果有人去找麻烦,河北一带的武林人士,绝不会袖手旁观。再说,王祖荫人称仁义剑客,当不是浪得虚名,绝不会随随便便被人赶出枣庄。照徒儿的看法,王祖荫一定是惹上了官府的麻烦,不得已才背井离乡,逃亡在外。”
白夫人望着珠格格问道:“你的意思呢?”
珠格格说道:“因为这件事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可循,所以猜起来,也只是凭着一些道理来推测,史大哥……”
史怀祖抢着挥手说道:“不敢,不敢!格格不要这样称呼。”
珠格格笑道:“其实真正说来,我称呼你为史大哥还是有根据的。因为由子平跟你是同门的师兄弟……”
提到“由子平”三个字,史怀祖脸上的颜色骤变。
珠格格说道:“我知道你对由子平恨之入骨,但是,你们的关系仍然是不能就此不存在的。而由子平在王府跟我处得很好,是很好的朋友。我称你一声史大哥,也是很自然的。”
史情祖说道:“对不起,格格,正如我恩师所说的,你是一位可敬可佩的敌人。虽然可敬,毕竟还是敌人,我不敢当你的称呼,因为由子在我心里的恨意太多……”
珠格格说道:“我能够理解。不过,我是把公仇和私谊分得很清楚的人。”
白夫人说道:“现在何必辩这些问题,由子平的事,我也略知道一点,因为他上次来过桃花坞。这种情形我们可以把他解释为人各有志,勉强不得的。格格,你的看法呢?我是指王祖荫的事。”
珠格格说道:“我有一些不尽相同的意见。王祖荫这样深得江湖人望的高人,官府是不敢轻易得罪的,由于枣庄距离京城很近,纵使有不法的官吏,也不至于去找枣庄的麻烦。官府能找麻烦的事,不外乎是完粮出役,像王祖荫这样的人,他不会不完粮或不出役的。只有一个情形,王祖荫是被官府追捕,那就是‘谋反叛逆’。”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问题是王祖荫世代居住在枣庄,他怎么会起来谋反做叛逆呢?”
珠格格笑道:“我说是谋反,照夫人的说法是反清复明的大业。正因为王祖荫是江湖上的仁义大哥,受到人们的尊敬,受到人们的拥戴,也就很容易地被推举出来,作为领头人物。”。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你的话不无道理。但是,还有两点是无法解释的。你出身宫廷,朝廷处置谋反案件时,手法的残酷你是知道的。如果王祖荫真的涉嫌谋反,枣庄一定被夷为平地了,哪里还容得他远行?”
珠格格说道:“朝廷对付谋反的人,手段的确是狠毒的。不过,如果王祖荫真的如夫人所说,是江湖上的仁义大哥,除非有谋反的实际行动,否则,朝廷还是有所顾忌的。”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珠格格说道:“只要朝廷有所顾忌,王祖荫就有可趁之机。”
白夫人说道:“可是他们为何来投向太湖桃花坞?”
这是一个一时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桃花坞在江湖上并不很有名,知道的人很少。即使有人知道,也只是知道桃花坞是一个凶狠无比的地方,触犯了这里的人,非死即伤。老实说,桃花坞在江湖上的名声并不很好,当然这是由于“神秘”所造成的。
白夫人又笑笑说道:“看来我们只有等王祖荫来的时候,才可以弄明白其中原委了。”
正说着话,岑枫如匆匆进来,向夫人行礼后说道:“王祖荫的妻子已经送到大夫那里看病,看来只是旅途劳顿,身子又虚弱了些,没有大碍。王祖荫随行的庄客家丁不多,据说还是途中跟上来的,都已经安顿好了。现在王祖荫和他的女儿王茹茹候在迎宾馆外。”
白夫人点点头,对于岑枫如的处置表示满意。但是她还是问道:“你可曾问他,为什么投奔到这里?”
“回夫人的话,我问过王祖荫,据他说是因为有人在最危急的时候告诉他:太湖目前有一位高人收留了史可法的孙子史怀祖。”
白夫人说道:“看来我们已经猜测到一半了。请他们进来吧!”
岑枫如立即走到门口,稍停一会,从门外进来一老一少父女二人,想必就是王祖荫和王茹茹。
白夫人一见对方须发苍白,看上去已经是望七之年了。她便从位上站起来。
王祖荫已经在途中请教过岑枫如,立即上前,落地一躬,口称:“老朽王祖荫,久仰夫人大名,只是未曾瞻仰尊颜,今日在危困之中得蒙接见,感激不尽。”茹茹姑娘跟在爹爹身后,行一个全礼,口称:“晚辈王茹茹叩见夫人。”
白夫人赶忙一伸手,连说“不敢当”,吩咐岑枫如道:“快扶起茹茹姑娘,请两位就坐。”
王祖荫父女坐下之后,白夫人问道:“久闻王老庄主在枣庄乐享天年,深得江湖黑白两道的尊敬,人称仁义大哥,而且武林中也有王十招的美誉。为何今日长途跋涉,背井离家,有什么为人所不知的苦衷么?”
“实不相瞒,老朽此行是来寻找史怀祖的。”
白夫人“哦”了一声,对身旁的史怀祖看了一眼,接着问道:“王老庄主与史怀祖有旧?”
“彼此不相识。”
“这就怪了,既然彼此不相识,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前来寻找史怀祖呢?而且老庄主又是全家而来……”、
“夫人,此处说话方便吗?”
“在太湖桃花坞,你可以随便说话,没有任何顾忌。”
“老朽斗胆请问夫人,史怀祖可在此地?”
“你先说说为什么要寻找史怀祖?”
“如果史怀祖在夫人这里,夫人想必已经知道他的真正身份……”
“还是请你先说说看。”
“史怀祖是大明忠臣史可法的孙子。史督师战死在扬州,死得壮烈,他虽然死了,他的忠烈事迹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那又如何?”
“只要人心不死,就是复明的希望所在。”
“这就是你找史怀祖的理由?”
“如果说只是追求这种希望,就全家出走,寻找史怀祖,夫人也不会相信我这样的年纪会如此鲁莽行事,那是因为枣庄被人毁了。”
这时候有人送上了热腾腾的香茗,白夫人说道:“王老庄主,你可以详细地说下去。”
“枣庄确有复明之心,但是,自觉力量不够,凭我在江湖上仁义大哥的名号,可以纠合人心,但是,还不足以堂堂正正地号召复国。”
“于是你想到了史怀祖?”
“说实话,直到我们跋涉途中,才知道史怀祖是史阁部的孙子。”
“你把我说糊涂了。”
“是老朽说简略了。枣庄有心报国,一直不敢轻举妄动,计划不成熟,思考不周到,可这时京城里却派为了一位李萍萍李夫人……”珠格格不觉脱口说道:“那是王府的都总管,这个人很厉害呀!还有谁?”
王祖荫诧异道:“姑娘知道李萍萍吗?”
白夫人拦住说道:“老庄主,你继续说下去。”
“李萍萍派来一个人卧底,刺探我们的实情。因为他冒充岳西简十二爷的儿子简一郎,露出马脚,没有成功,被李萍萍下手杀死了。”
珠格格不禁紧张起来。
白夫人说道:“这个人死也是尚有余辜。”
“不,这个人在临死以前觉悟了,他在临死之前,警告我们要趁早离开,因为京城早已经怀疑枣庄。在‘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漏掉一个’的原则下,枣庄逃不了被杀绝的命运,他要我到太湖来找史怀祖。因为当时他已经快要咽气,断续不全,至于史怀祖是何许人,太湖又如何,老朽是一点都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是清楚的,他要我到太湖来,是为了会合复明的力量。后来老朽知道了史怀祖的身份,更明白了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白夫人问道:“那位在临死之前,指点你到太湖来的人,他是谁?”
王祖荫说道:“他是一位很好的青年人,论武功,论人品,都属上乘,只可惜他深入公门,当了王府中的人……”
此时珠格格和史怀祖几乎是同声问道:“王老爷子,这个人是谁?”
白夫人说道:“不要急,让他慢慢地讲。”
王祖荫说道:“老朽和简十二爷都拿自己最好的药来救他,但是,他说他中的是李萍萍的毒镖,无药可救。我曾经问他的师承,他说误入歧途,有辱师门,始终不肯说,可见他的本性和良知还是好的。他的名字叫由子平……”
珠格格晃动了一下,泪水立即泉涌。
史怀祖也泪流如涌,几乎把持不住。
王祖荫大惊,连忙问道:“对不起!请问二位……”
白夫人站起身来说道:“王老庄主,你来对了地方,也找对了人。这位就是史怀祖,就是你要找的史督师史可法的孙子。”
王祖荫一时惊喜交集,不知从何说起。
白夫人说道:“老庄主,桃花坞可暂时洗净你的旅途风尘,你和令媛茹茹小姐先去休息,一切容后从长计议。”她吩咐岑枫如姑娘,妥善安顿王老庄主和茹茹姑娘,让他们先过一个舒适安详的晚上。
送走王祖荫父女,白夫人向珠格格柔声问道:“格格……”
珠格格泣不成声:“夫人,请你不要叫我格格!”
白夫人轻柔地抚着她说道:“傻孩子,你本来就是格格。我问你,你对由子平很好,是吗?”
珠格格点点头,低声说道:“他容忍我,也教导我,是我平生认识的男人中最好的朋友。”
“王爷知道吗?我是说你哥哥。”
“知道,他应该知道的。”
“奇怪啊!满汉是绝不能通婚的呀!”
“我只是跟他很好,没有想到这些。”
“燕珠,你没有想到这些,你哥哥应该想得到的,为什么他不劝阻你呢?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心理。因为你是他的亲妹妹啊!”
“夫人,如果我此刻说要回去,你同意吗?”
“我说过,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离开桃花坞。”
“我好想好想回去,我要回去好好地想一想,真的要好好地想一想。我要想一个问题: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之下,是不是可以不顾一切,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燕珠……”
“夫人,请你不要告诉我,让我自己回去慢慢地想。因为我知道,你们汉人有一套伦理道德观念,对于这个问题,解释得十分精细又具体。我为什么要自己去想,因为我要想的还不止这些,我要想的是:一个朝廷如果只有利害关系,没有伦理关系;只有暴力观念,没有道德观念,是不是可以维持下去。”
“燕珠,像你这样肯思考的满人,恐怕不多。我很高兴认识你。”
珠格格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向白夫人行礼。
“燕珠,我这回不送你了,但是,如果有一天我能安定下来,而你要来看我,无论是大风大雨,我都会去接你。”
燕珠,这位王府里的格格,此时再也控制不住,用手掩面,匆匆走出宾馆,有个人很快地跟上来,在她身后低低叫道:“格格,”她停下脚步,问道:“是不是夫人还有话要交代?”
岑枫如递过一方手绢,说道:“夫人已经说过:好友离别不相送,但是,她要我转告一再重复过的话:请格格多多保重!”
珠格格点点头,接过手绢,拭去泪水说道:“岑姑娘,请你回去告诉夫人,就说我会牢牢记住她的话,也请代我再次谢谢夫人。”
岑枫如说道:“此去码头很近,格格自然记得,船只已经准备妥当,祝格格一路顺风。”
珠格格说道:“多谢!”她头也不回,疾奔码头。
岸边靠了一只船,比方才白夫人乘坐的船要小很多,但是有篷、有帆、有桨,而且船的外表十分精致。船的边上,站着两个人,那是小菱和小荷。
小菱迎上前行礼,说道:“格格今日一别,不知道何日才能再见到格格!”
珠格格上前伸手挽住小菱,又牵住小荷,充满伤感地说道:“这一段日子的相处,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时光,不过,我们再相逢的机会看来很难有了,让我们彼此怀念吧!”她又对小菱说道:“将来你当然是随夫人驰骋江湖了,祝福你们。”她没有再说下去,松开双手,纵身一跃跳上小船,而且立即钻进船舱里。
船上有两个人,一个在船梢操桨,另一个站在一侧船舷上操帆。船很快驶向太湖,顷刻隐入烟波迷蒙之中。
珠格格在船舱里,直到看不到桃花坞,才轻轻地叹了口气。她有一份茫然,如同一片烟波的太湖一样,看不出前面何处是岸。
忽然间,一声渔唱,三五只小渔船,在她的小船旁漂过,打鱼的人儿,欢笑的脸庞,歌声笑语,给珠格格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此刻她独坐舱中,孤寂中还有一份凄凉,对照之下,给她的冲击分外强烈。蓦然间,她想到:“富贵荣华,何如布衣粗食;一呼百应,又何如笑傲烟波,纵然身在王府,却也享受不到一份真正的爱情。”一丝苍凉袭上她的心头。
岑枫如上前低声说道:“情况不明,请夫人暂时回去吧!我在这里等消息向夫人汇报。”
白夫人突然松弛下眉头,说道:“两艘大船,没有水师旗号,会是什么人呢?”
史怀祖说道:“桃花坞从没有陌生的船只闯入,虽然不是水师官兵,想必也不是善意来客。恩师还是请回吧!这里有我和枫红姐,足以应付了。”
岑枫如正要挥手作势,白夫人说道:“不必开动机关,让他们进来吧!两船入,并不是很多,让他们进来,看看再说。”
但是,岑枫如仍然有准备,只见她对跟在身后的书韵一使眼色,远处欢送的人,立即去得一个不剩,明显地做了最严密的部署。
岑枫如看看四周,知道一切都已经安顿好了之后,才对白夫人说道:“既然夫人不愿回去,还是请夫人上船吧!”
白夫人这回是欣然同意,仍然携着珠格格的手,走过跳板,上得船来。这是一艘很大的楼船,在太湖上很少看得到这么大的船。船舱的底层有十六支桨伸出到水面上,一边各有八支。这十六支长桨同时扳动,这艘楼船在湖面驶起来,想必真是快速。
船舱里面布置得富丽堂皇,红色的地毯,红色的桌椅,红色透明的大花瓶里插着绛红色的花朵,这种一派红色的摆设,红的深浅不同,也调得恰到好处。翡翠绿的透明玉碗,垫着晶莹润泽的茶盘,点缀在这一片红色当中,非但不俗,而且给人有清新的感觉。两旁镂空雕刻的窗子上垂着浅黄色的流苏,每隔一个窗子,就悬卦着一盏琉璃式的灯,灯的四周,都有细珠子串成的装饰。
珠格格坐下之后,打量四周,觉得自己从小生活在王府里,锦衣玉食,生活豪华,比起桃花坞这艘楼船,也不见得能超越得过。
白夫入坐下,便听到有一声清越的钟声,船身便缓缓地启动了。白夫人望着珠格格微笑道:“格格是觉得这艘船太过奢侈?”
珠格格想了一想,说道:“夫人为经营桃花坞而日夜辛劳,能有这样一条船,闲暇时在湖上泛游,调节身心,也是应该的。”
“在太湖要生下存下去,要使桃花坞能够安然无恙,光靠岸上的人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桃花坞也有一支小小的水师营。”白夫人侧身从窗子指向外面说道,“你看!”
在楼船的周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你看那些大船,看起来很笨拙,但是一旦扯起了帆,乘着湖风,在湖上驶起来,快过奔马。而且,他们都是两条船一组,而连以长长的铁链,要是与人对敌的时候,扯起帆,连上铁链,乘着风驶去,可以将对方的船全部兜翻。”
“夫人真是设想得周到。”
“其实这也是太湖上渔户们打鱼的方法。这种船在太湖很多,渔户们利用这种船,连在一起,拖着网,扯起帆,在湖上驶上一夜,凌晨收网,就满载而归。我们将渔网改成了铁链,就成了水战的利器。”
珠格格点头叹服,而且也很感动。白夫人这样毫不保留地将太湖的秘密倾囊相告,足以说明对她的信任,没有把她当做敌人看待。
一连好几条船,从不远处驶过。这种船最大的特点是狭长,船头尖尖的,向上微翘着。船上只有八个人,分成两排,坐在船的两边,每个人都有一支长长的桨。一齐扳动,起落如飞,如同一支水箭,破浪直前。白夫人说道:“这种船是学自洞庭湖上的‘浪里钻’……”
珠格格“哦”了一声,说道:“好怪的名字!”
“因为这种船一旦快速前进,迎着洞庭湖上的风浪,就如同钻在浪里行走一样,所以大家管它叫‘浪里钻’。这种耐浪耐风的船,到了太湖,我把它加大加长,加多一倍桨手,就成了攻击最有力的船只。”
珠格格点点头,因为她已经看到了有几只这样的船,扳动桨,溅起水花,小船如飞一般。
珠格格觉得:“如果这种船如蚁而上,苏常二州那些长期养尊处优的水师官兵是抵挡不住的。”她这样想着,又有一艘这种特大号的“浪里钻”,从附近破浪而过。
白夫人站起身来说道:“我们也出去看看吧!”
珠格格随着白夫人来到船头,这只楼船已经停住了。楼船顶上不断地传来各种消息,原来在楼船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吊楼,上面站着一个人,了望着湖面。
这时候,珠格格已经看到远远的湖面上,有两只船正朝着这边而来。大约有十余艘“浪里钻”分从不同的方向一齐飞驶向那两条船。
白夫人神情十分严肃,注视着湖面的变化,同时细心聆听着楼船上不断传来的报告。
十余艘“浪里钻”如蚁附膻,集在那两只船的四周。
白夫人忽然对珠格格笑道:“任凭是什么船,能抵挡得住这样攻击的,还不多见。记得我有一位朋友,曾经漂洋过海,有一次……”正说到这里,只见一枚冲天炮带着火焰,直冲而上,在半天中爆出一朵蓝色的焰火。白夫人微笑说道:“原来是一群朋友!这倒是难得,太湖桃花坞向来只有敌人,没有朋友,想不到今天还有朋友前来相投。”她对珠格格说道:“要暂时留下来看看吗?”
珠格格想想,就是要走,也不急于这一时,便说道:“能到太湖桃花坞来相投夫人,自然是武林中的人物,能在此地见见面,也是难得的机缘。不过我有一个请求。”
“有什么话,格格尽管说。”
“待一会和来客相会的时候,请夫人不要叫我格格……”
“好吧!我还是叫你燕珠好了。”她摇着头笑了笑,似乎对珠格格心里所想的并不是十分赞同。
那两条船可以看得出是苏州木渎舟船,慢慢地朝这边摇过来。两条“浪里钻”,飞快掉转头来,驶回向楼船。只一刻工夫,“浪里钻”回到楼船之旁,八支桨一齐落水一个倒扳,小舟立停。
白夫人说道:“上来回话吧!”
小舟上立即有一个人攀上楼船的吊绳,只一跃,便上得船头,躬身垂手回话:“船上载的是一家人。”
“你们的讯号是怎么说的?”
“讯号没有错,他们是来投奔夫人的。”
“主人姓什么?”
“姓王,自称是河北枣庄王祖荫,他说江湖上有个名号,人称是仁义剑客。”
她对珠格格说道:“河北枣庄在江湖上是很有名的,枣庄的主人王祖荫是江湖上黑白两道公认的仁义大哥,而且很有功力,在江湖上很有人望。这是一件奇怪的事,王祖荫不在枣庄安享他的清福,举家来到太湖做什么?”
岑枫如说道:“从河北枣庄到江南太湖,何止是千里迢迢,王祖荫不但是来了,而且是全家而来,这是为什么呢?”
来入此时插口说道:“回夫人话,王祖荫的妻子不堪路途辛苦,又不耐湖上的风浪,已经染病在身,病情严重。”
“将王祖荫的船引导到桃花坞,迎接他们到迎宾馆相会,跟来的人妥善接待,王祖荫的妻子立即送到桃花坞就医,详细情形,枫如去交代。”
岑枫如应声“是”,立即跳下小舟,喝声:“启程!”
八支桨一齐翻飞,小舟箭也似地冲了出去。
白夫人目送小舟离去,对珠格格笑着说道:“格格如果此刻要走,我用小舟送你。如果你想留下来看看热闹,就随我一同到迎宾馆。”
珠格格想了一下,说道:“这王祖荫被江湖上称为仁义大哥,落户在河北枣庄,他没有理由弃家而浪迹江湖,这其中必有原因。莫非最近江湖上又发生了重大事情?”
“听你的口气,好像对这件事有兴趣?”
“我多少有一点江湖客的气质,对于江湖上的事,自然而然就有那么一点兴趣。”
迎宾馆是在桃花坞码头不远的地方,是一幢宽大的房子,宽敞且窗明几净。宽大的客厅里,有两排太师椅,正面摆着长条供桌和八仙桌。供桌上摆设着一盘佛手,散发着清香。旁边有一个古拙的花瓶,插着洁白的花,也飘溢着淡淡的香味。在客厅的后面,是一溜十多间客房。
白夫人偕珠格格和史怀祖来到宾馆,她落座后,让珠格格和史怀祖坐在她旁边,说道:“王祖荫--行尚未到达迎宾馆,我们就利用这个时间来谈谈他。”她问史怀祖:“王祖荫这样突如其来,你的看法如何?”
史怀祖站起来说道:“启禀恩师,依徒儿的看法,王祖荫既然被江湖上尊称为仁义大哥,在江湖上自有他崇高的地位,无论黑白两道,还不至于有人敢到枣庄找他的麻烦,即使有人敢去捋虎须,也不至于逼得他全家逃离枣庄……”
白夫人说道:“何以见得?”
史怀祖说道:“如果有人去找麻烦,河北一带的武林人士,绝不会袖手旁观。再说,王祖荫人称仁义剑客,当不是浪得虚名,绝不会随随便便被人赶出枣庄。照徒儿的看法,王祖荫一定是惹上了官府的麻烦,不得已才背井离乡,逃亡在外。”
白夫人望着珠格格问道:“你的意思呢?”
珠格格说道:“因为这件事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可循,所以猜起来,也只是凭着一些道理来推测,史大哥……”
史怀祖抢着挥手说道:“不敢,不敢!格格不要这样称呼。”
珠格格笑道:“其实真正说来,我称呼你为史大哥还是有根据的。因为由子平跟你是同门的师兄弟……”
提到“由子平”三个字,史怀祖脸上的颜色骤变。
珠格格说道:“我知道你对由子平恨之入骨,但是,你们的关系仍然是不能就此不存在的。而由子平在王府跟我处得很好,是很好的朋友。我称你一声史大哥,也是很自然的。”
史情祖说道:“对不起,格格,正如我恩师所说的,你是一位可敬可佩的敌人。虽然可敬,毕竟还是敌人,我不敢当你的称呼,因为由子在我心里的恨意太多……”
珠格格说道:“我能够理解。不过,我是把公仇和私谊分得很清楚的人。”
白夫人说道:“现在何必辩这些问题,由子平的事,我也略知道一点,因为他上次来过桃花坞。这种情形我们可以把他解释为人各有志,勉强不得的。格格,你的看法呢?我是指王祖荫的事。”
珠格格说道:“我有一些不尽相同的意见。王祖荫这样深得江湖人望的高人,官府是不敢轻易得罪的,由于枣庄距离京城很近,纵使有不法的官吏,也不至于去找枣庄的麻烦。官府能找麻烦的事,不外乎是完粮出役,像王祖荫这样的人,他不会不完粮或不出役的。只有一个情形,王祖荫是被官府追捕,那就是‘谋反叛逆’。”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问题是王祖荫世代居住在枣庄,他怎么会起来谋反做叛逆呢?”
珠格格笑道:“我说是谋反,照夫人的说法是反清复明的大业。正因为王祖荫是江湖上的仁义大哥,受到人们的尊敬,受到人们的拥戴,也就很容易地被推举出来,作为领头人物。”。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你的话不无道理。但是,还有两点是无法解释的。你出身宫廷,朝廷处置谋反案件时,手法的残酷你是知道的。如果王祖荫真的涉嫌谋反,枣庄一定被夷为平地了,哪里还容得他远行?”
珠格格说道:“朝廷对付谋反的人,手段的确是狠毒的。不过,如果王祖荫真的如夫人所说,是江湖上的仁义大哥,除非有谋反的实际行动,否则,朝廷还是有所顾忌的。”
白夫人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珠格格说道:“只要朝廷有所顾忌,王祖荫就有可趁之机。”
白夫人说道:“可是他们为何来投向太湖桃花坞?”
这是一个一时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桃花坞在江湖上并不很有名,知道的人很少。即使有人知道,也只是知道桃花坞是一个凶狠无比的地方,触犯了这里的人,非死即伤。老实说,桃花坞在江湖上的名声并不很好,当然这是由于“神秘”所造成的。
白夫人又笑笑说道:“看来我们只有等王祖荫来的时候,才可以弄明白其中原委了。”
正说着话,岑枫如匆匆进来,向夫人行礼后说道:“王祖荫的妻子已经送到大夫那里看病,看来只是旅途劳顿,身子又虚弱了些,没有大碍。王祖荫随行的庄客家丁不多,据说还是途中跟上来的,都已经安顿好了。现在王祖荫和他的女儿王茹茹候在迎宾馆外。”
白夫人点点头,对于岑枫如的处置表示满意。但是她还是问道:“你可曾问他,为什么投奔到这里?”
“回夫人的话,我问过王祖荫,据他说是因为有人在最危急的时候告诉他:太湖目前有一位高人收留了史可法的孙子史怀祖。”
白夫人说道:“看来我们已经猜测到一半了。请他们进来吧!”
岑枫如立即走到门口,稍停一会,从门外进来一老一少父女二人,想必就是王祖荫和王茹茹。
白夫人一见对方须发苍白,看上去已经是望七之年了。她便从位上站起来。
王祖荫已经在途中请教过岑枫如,立即上前,落地一躬,口称:“老朽王祖荫,久仰夫人大名,只是未曾瞻仰尊颜,今日在危困之中得蒙接见,感激不尽。”茹茹姑娘跟在爹爹身后,行一个全礼,口称:“晚辈王茹茹叩见夫人。”
白夫人赶忙一伸手,连说“不敢当”,吩咐岑枫如道:“快扶起茹茹姑娘,请两位就坐。”
王祖荫父女坐下之后,白夫人问道:“久闻王老庄主在枣庄乐享天年,深得江湖黑白两道的尊敬,人称仁义大哥,而且武林中也有王十招的美誉。为何今日长途跋涉,背井离家,有什么为人所不知的苦衷么?”
“实不相瞒,老朽此行是来寻找史怀祖的。”
白夫人“哦”了一声,对身旁的史怀祖看了一眼,接着问道:“王老庄主与史怀祖有旧?”
“彼此不相识。”
“这就怪了,既然彼此不相识,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前来寻找史怀祖呢?而且老庄主又是全家而来……”、
“夫人,此处说话方便吗?”
“在太湖桃花坞,你可以随便说话,没有任何顾忌。”
“老朽斗胆请问夫人,史怀祖可在此地?”
“你先说说为什么要寻找史怀祖?”
“如果史怀祖在夫人这里,夫人想必已经知道他的真正身份……”
“还是请你先说说看。”
“史怀祖是大明忠臣史可法的孙子。史督师战死在扬州,死得壮烈,他虽然死了,他的忠烈事迹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那又如何?”
“只要人心不死,就是复明的希望所在。”
“这就是你找史怀祖的理由?”
“如果说只是追求这种希望,就全家出走,寻找史怀祖,夫人也不会相信我这样的年纪会如此鲁莽行事,那是因为枣庄被人毁了。”
这时候有人送上了热腾腾的香茗,白夫人说道:“王老庄主,你可以详细地说下去。”
“枣庄确有复明之心,但是,自觉力量不够,凭我在江湖上仁义大哥的名号,可以纠合人心,但是,还不足以堂堂正正地号召复国。”
“于是你想到了史怀祖?”
“说实话,直到我们跋涉途中,才知道史怀祖是史阁部的孙子。”
“你把我说糊涂了。”
“是老朽说简略了。枣庄有心报国,一直不敢轻举妄动,计划不成熟,思考不周到,可这时京城里却派为了一位李萍萍李夫人……”珠格格不觉脱口说道:“那是王府的都总管,这个人很厉害呀!还有谁?”
王祖荫诧异道:“姑娘知道李萍萍吗?”
白夫人拦住说道:“老庄主,你继续说下去。”
“李萍萍派来一个人卧底,刺探我们的实情。因为他冒充岳西简十二爷的儿子简一郎,露出马脚,没有成功,被李萍萍下手杀死了。”
珠格格不禁紧张起来。
白夫人说道:“这个人死也是尚有余辜。”
“不,这个人在临死以前觉悟了,他在临死之前,警告我们要趁早离开,因为京城早已经怀疑枣庄。在‘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漏掉一个’的原则下,枣庄逃不了被杀绝的命运,他要我到太湖来找史怀祖。因为当时他已经快要咽气,断续不全,至于史怀祖是何许人,太湖又如何,老朽是一点都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是清楚的,他要我到太湖来,是为了会合复明的力量。后来老朽知道了史怀祖的身份,更明白了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白夫人问道:“那位在临死之前,指点你到太湖来的人,他是谁?”
王祖荫说道:“他是一位很好的青年人,论武功,论人品,都属上乘,只可惜他深入公门,当了王府中的人……”
此时珠格格和史怀祖几乎是同声问道:“王老爷子,这个人是谁?”
白夫人说道:“不要急,让他慢慢地讲。”
王祖荫说道:“老朽和简十二爷都拿自己最好的药来救他,但是,他说他中的是李萍萍的毒镖,无药可救。我曾经问他的师承,他说误入歧途,有辱师门,始终不肯说,可见他的本性和良知还是好的。他的名字叫由子平……”
珠格格晃动了一下,泪水立即泉涌。
史怀祖也泪流如涌,几乎把持不住。
王祖荫大惊,连忙问道:“对不起!请问二位……”
白夫人站起身来说道:“王老庄主,你来对了地方,也找对了人。这位就是史怀祖,就是你要找的史督师史可法的孙子。”
王祖荫一时惊喜交集,不知从何说起。
白夫人说道:“老庄主,桃花坞可暂时洗净你的旅途风尘,你和令媛茹茹小姐先去休息,一切容后从长计议。”她吩咐岑枫如姑娘,妥善安顿王老庄主和茹茹姑娘,让他们先过一个舒适安详的晚上。
送走王祖荫父女,白夫人向珠格格柔声问道:“格格……”
珠格格泣不成声:“夫人,请你不要叫我格格!”
白夫人轻柔地抚着她说道:“傻孩子,你本来就是格格。我问你,你对由子平很好,是吗?”
珠格格点点头,低声说道:“他容忍我,也教导我,是我平生认识的男人中最好的朋友。”
“王爷知道吗?我是说你哥哥。”
“知道,他应该知道的。”
“奇怪啊!满汉是绝不能通婚的呀!”
“我只是跟他很好,没有想到这些。”
“燕珠,你没有想到这些,你哥哥应该想得到的,为什么他不劝阻你呢?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心理。因为你是他的亲妹妹啊!”
“夫人,如果我此刻说要回去,你同意吗?”
“我说过,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离开桃花坞。”
“我好想好想回去,我要回去好好地想一想,真的要好好地想一想。我要想一个问题: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之下,是不是可以不顾一切,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燕珠……”
“夫人,请你不要告诉我,让我自己回去慢慢地想。因为我知道,你们汉人有一套伦理道德观念,对于这个问题,解释得十分精细又具体。我为什么要自己去想,因为我要想的还不止这些,我要想的是:一个朝廷如果只有利害关系,没有伦理关系;只有暴力观念,没有道德观念,是不是可以维持下去。”
“燕珠,像你这样肯思考的满人,恐怕不多。我很高兴认识你。”
珠格格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向白夫人行礼。
“燕珠,我这回不送你了,但是,如果有一天我能安定下来,而你要来看我,无论是大风大雨,我都会去接你。”
燕珠,这位王府里的格格,此时再也控制不住,用手掩面,匆匆走出宾馆,有个人很快地跟上来,在她身后低低叫道:“格格,”她停下脚步,问道:“是不是夫人还有话要交代?”
岑枫如递过一方手绢,说道:“夫人已经说过:好友离别不相送,但是,她要我转告一再重复过的话:请格格多多保重!”
珠格格点点头,接过手绢,拭去泪水说道:“岑姑娘,请你回去告诉夫人,就说我会牢牢记住她的话,也请代我再次谢谢夫人。”
岑枫如说道:“此去码头很近,格格自然记得,船只已经准备妥当,祝格格一路顺风。”
珠格格说道:“多谢!”她头也不回,疾奔码头。
岸边靠了一只船,比方才白夫人乘坐的船要小很多,但是有篷、有帆、有桨,而且船的外表十分精致。船的边上,站着两个人,那是小菱和小荷。
小菱迎上前行礼,说道:“格格今日一别,不知道何日才能再见到格格!”
珠格格上前伸手挽住小菱,又牵住小荷,充满伤感地说道:“这一段日子的相处,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时光,不过,我们再相逢的机会看来很难有了,让我们彼此怀念吧!”她又对小菱说道:“将来你当然是随夫人驰骋江湖了,祝福你们。”她没有再说下去,松开双手,纵身一跃跳上小船,而且立即钻进船舱里。
船上有两个人,一个在船梢操桨,另一个站在一侧船舷上操帆。船很快驶向太湖,顷刻隐入烟波迷蒙之中。
珠格格在船舱里,直到看不到桃花坞,才轻轻地叹了口气。她有一份茫然,如同一片烟波的太湖一样,看不出前面何处是岸。
忽然间,一声渔唱,三五只小渔船,在她的小船旁漂过,打鱼的人儿,欢笑的脸庞,歌声笑语,给珠格格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此刻她独坐舱中,孤寂中还有一份凄凉,对照之下,给她的冲击分外强烈。蓦然间,她想到:“富贵荣华,何如布衣粗食;一呼百应,又何如笑傲烟波,纵然身在王府,却也享受不到一份真正的爱情。”一丝苍凉袭上她的心头。
相关热词搜索:丹心孤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