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一片情心比剑坚
2025-07-02 作者:王度庐 来源:王度庐作品集 点击:
吴三听了这话,立时觉得惊异,面上现出恳求之态,拱手说:“魏姑娘!你既是听得我妹妹的下落,你就快告诉我吧!我好去找她!”
芳云却勒着马缰,不慌也不忙地说:“何子成的手下有帮手,是一个身材不高的黑脸小子,武艺可好,怕你抵挡不过。你若去了也是白送上一条命。我们魏家父女既负侠义之名,就能做侠义之事。你最好是到西边村中暂住几天,我去了,不费多大的事,就能将你的妹妹救来!”
吴三突然露出愤怒的样子,但又不得不忍耐,就又拱手说:“魏姑娘!那夜在狼儿庄里,实在是我的不对!现在我向你赔罪了,就请你快将我胞妹的下落说出,我去了,就是舍出了一条命也得救她出来!将来,令她跟她的夫婿,再向你们父女叩谢!”
芳云有点得意的笑容,说:“你要是再往东去找,恐怕一辈子也是找不着。我听人说:何子成在二十天之前,在望乡镇买了许多只灯笼,连夜就渡过这黑沙海西去了!”吴三更惊诧地说:“怎么在哈密城,我都问遍了,竟没有一个人看见他们?”芳云笑着说:“你是个傻子!那何子成既有钱,在新疆道上又有势力,他走在哪里都嘱咐人不说实话,人家怕得罪他,即使他在你眼前,人家也不能够把他指给你呀!”
吴三说:“那么据你说,他此刻是在哪里了?”
芳云说:“我只知道他们是在这西边,是在迪化,是在伊犁,还是在别处,那可就连我也说不准。因为新疆的地面太大了;他又有钱,不发愁盘缠,哪里都可去得。可是我告诉你,你也不要忧愁,你的那妹妹确实是令人钦佩;她手中有一把刀,沿途她不是哭,就是喊,不然就要自戕,弄得何子成也是没有办法。这都是我在望乡镇的店中,听那里的人说的。我真钦佩你的妹妹,可是又怕……唉!她那样刚烈的人,到了何子成的手中,还能活得长久吗?”
吴三不由拭着眼泪,悲痛无语,芳云却依旧说:“我为什么要装作一个被难的女人住在西边那村里呀?就因为他们那里有些拉骆驼的人,整年满处都去,这个人才回来,那个人又走了,如此往来不断;要托他们去给打听个人,是再容易不过。我现在正托他们去找我的父亲,不如你也去托他们找一找你的妹妹或何子成,我想何子成的名儿大,总容易找着。那些替何子成隐瞒着行踪的人,见了拉骆驼的也就不避讳了。只要访查到了,你再去捉他,比你这么满处瞎走强呀!你想一想吧!其实可与我不相干!”吴三听了就不住点头。
“但是……”吴三说,“我不认识那村里的人呀!”
芳云说:“我可都认识,并且今天娶兄弟媳妇的那位李玉兰,跟我相好得如姐妹一般。一向他们都不晓得我会武艺,今天大概才晓得;可是我也不能就承认我是侠女,也不能说你是个没来历的流浪汉!”吴三问:“那么可应当怎样说?”
芳云说:“就说你也久在伊犁做买卖,跟我是表兄妹!”
吴三摇头说:“我吴三生平不说假话!”
芳云说:“不用你说,我去替你说。你可记住了,我是你的表妹,至于你那真胞妹的事情,倒不必告诉人,只托人打听何子成就是,说咱们跟何子成也是亲戚,是有意要投奔他;那样一来,才容易找。等我们捉到了何子成时,再跟他细细算账!”
吴三叹了口气,他觉得魏芳云为他的事实在是热心,便甚感激,可是说不出半句的感谢话。
芳云又指着那沙上说:“劳你驾!把那条罗巾包着的镖拾起来给我吧!”
吴三依着她的话,将那东西拾起来给她。芳云伸出纤手接过去,要笑,却又忍住了,把明丽的眼波向吴三掠了一过;她就解开了罗巾,抖了抖,重系于腰间,镖也收起来了,然后骑马放辔走去,并点着手儿向吴三说:“来吧!”少时两匹马就回到了那村中。
这时村中的锣鼓跟唢呐,虽都吹奏完了,可是那些鼓手、轿夫还都没走,跟村里的人,跟那两个被芳云抢去了马的人,正在一块儿大谈大说;忽见芳云回来了,他们都更是惊慌。芳云却飘然跳下了马,将马一推说声:“还给你们吧!”那两个人吓得越发失措。同时芳云的艳装略被沙尘,她的娇艳微带气喘,吴三也牵着马进村来了,她就叫着说:“表哥!把马随便拴在哪棵树上都行,在这里不至于丢失了。”又点手说:“跟我进来吧!”此时不但这两个过路的人,旁人也都眼睛发直了。尤其是吴三那长大的身材,简直是一位“显道神”。有个拉骆驼的就笑着说:“好!这可就热闹了!桃花女把显道神勾来了!”
那两个过路的人,也都不是小商人,一个姓刘,一个姓革,他的马送回来了,可倒都不想走了,问这村里有店房没有,他们说:“天色都挨到这般时候了,黑沙海也度不过去了,只好先找个地方住一夜吧!”村里也有贪便宜的人,想收下点临时的“店饭钱”,就把这两个人让到家里去了。鼓手也有住在远处的,当日回不去,跟几个拉骆驼的光身汉一块儿赌钱去了。今晚这个向来平静的小村,忽然容留了些个闲杂人,弄得没有一家能睡得好觉,都揣着惊疑之心;何况锣鼓唢呐吵了一天,至今人人还都觉着耳边嗡嗡作响,又有魏李玉兰姑娘今天也不大高兴,这原因很为复杂。第一,新弟媳虽然是同村的女儿,并且儿时还在一块儿玩过,但自从两家订了亲,几年来,二人也没再见面,常听人说:“那姑娘在家里做事多能干,也会帮助她爸爸看账,将来是你的一个好帮手。”可是今天一娶过来,别人的话风就都改变了,都说新娘是三角眼,不好斗,并且脑门上有两条纹,妨夫;手粗是败家之相,肩膀瘦又是什么艰于子嗣……那两只脚,其实即是村里的人,平日谁还没有见过?可是今天因为是新娘的脚了,大家就都特别注意,加倍的笑话。
其实,李玉兰并不介意这些事,娶妇娶德,不是娶貌。然而这新媳妇见了她都没有一点客气,给贺客们敬酒时,那些拉骆驼的人拿她耍笑,她也就“大哥”“三兄弟”乱叫着,哈哈地笑,不成体统,哪里像是新娘子?她比新郎高一头,年数虽仅比新郎大六岁,但却像个老母。尤其是她娘家的妈,那个本村中最有名的巫婆,在新房坐到吃晚饭时还没走,好像根本不愿把女儿给人;如今大概才走,因为那可怜的小新郎进洞房去了。玉兰对此就深为忧虑,恐怕以后的家,不能如自己理想的那么顺适快乐了。
第二原因是她觉得芳云能上墙,会骑马,太是可疑。虽然芳云今天说:“玉兰姐姐!我告诉你实话吧!我爸爸就是迪化城巡抚衙门的大班头,所以我自幼就会打拳。”但,万一她爸爸跟她实在都是强盗,来图这里的财产可怎么好?她又忽然弄来个“表兄”,身材是那么高大!赵老爷爷都说:“那绝不是她的表兄!不定是怎么回事啦?”现在就住在堆驼粪的那间屋里了,这岂不可怕?
第三个原因是她说不出来的,她与芳云也许有着同感;就是今天迎亲的彩轿,喜房的花烛,实在都使得她心动。她有点悲伤,自怜自悯,本来她今年已经二十多岁了,哪有二十多岁的女儿还没有婆家的呢?
她懒懒地在灯前坐着,芳云与“表兄”谈了半天话,这时才进屋,见了玉兰就笑问说:“你怎么还没睡呀?天可不早啦!得啦!一天的事这才算办完。你娶了兄弟媳妇,我也无意之中遇着表兄,真是巧事。过几天我们就要走了,他一边去找他掌柜的做买卖,一边就带着人找我爸爸去了。将来我们可还能够来,因为我表兄说这地方太好了,他将来跟掌柜的分了钱,也要来这儿置房子,买骆驼,那不就成了你们的同行了吗?”玉兰一听十分惊异,觉得这话中颇有图谋她家产业的心。
这一夜,芳云倒睡得很香,李玉兰却总是没有睡着,因为院中有偷听喜的人,她总疑惑是贼的脚步声。好容易天才亮了,那赵老爷爷就来了,说:“姑娘!我真一夜也没睡好!昨儿本来是一件大喜的事,可是没想到出了些别的麻烦,晚间这村里又住了些杂人。”玉兰就问说:“现在都走了吗?”赵老爷爷说:“倒是都走了,连那两个过路的买卖人也都走了;只是在你们家里住的这两个人……”李玉兰赶紧摆手,又指了指在那炕上幔帐里睡眠还未起来的芳云。
赵老爷爷叹了口气,说:“我万也没想到,老了又办了件糊涂的事。在黑沙海,因为我一时可怜她,才把她送到你们这儿,谁想是给你们送来了魔难,她原来是个女贼呀!不是女贼哪会上墙?她把大瘤子的瘤子打破了,几乎要痛死了;把那些拉骆驼的也都惹恼了,都要给大瘤子出气,想要打她,我劝都劝不住,连那傻子都抡着那宝剑要找她来。还有她那表兄,那不是她给找来的帮手吗?一半日,不知要出什么事情啦!你说催他们走吧,那可就得罪他们了,他们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呀?”
玉兰皱着眉,想了半天,又指着炕上幔帐里,悄悄地说:“我看她倒许不致怎样,因为这些日来,我们俩总算处得还不错……”
赵老爷爷说:“他们图的就是钱呀!你看他那个表兄,穿得有多么破烂!一定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来的……”
李玉兰说:“其实我们多养活一两个闲人倒不要紧,只怕他们日久做出别的事来;若是魏姑娘还不要紧,那人是一个年轻的男人,谁晓得他怀的是什么心?”
赵老爷爷说:“要不然,给他们几两银子,跟他们好好地说,叫他们走了吧!”
玉兰说:“魏姑娘是个很讲面子的人,这样办,不是看不起她了吗?”
赵老爷爷说:“叫女的暂时还在这儿住着,男的请他今天就走,再住就不像话了。我们这里有新媳妇,又有大姑娘,莫说他们不是真表亲,即使是真的,可也不能都住在这里。来!你给我五两银子!咱们也不少给他,我这就把他打发走了吧!”玉兰遂就取了五两银子,赵老爷爷就拿着找吴三去了。
玉兰恐怕那人还嫌银子少,同时也许发起强盗脾火,便将门推开了一道小缝,向外去看。只见那吴三已经走出了那屋,这人确实是衣服破烂,说话也跟魏姑娘不是一地的口音,但他那魁梧的体格、英俊的相貌,使玉兰又觉出来,这个人的气度可是不凡。
赵老爷爷一手托着银子,一手拿着旱烟袋,对吴三点点头,和气地问说:“你起来啦?”吴三也客气地点点头。赵老爷爷又说:“那间小屋倒堆着有半房子的骆驼粪,太脏了,难为你睡了这一夜!今天你能够走了吧?”
吴三听了,不由得一怔,就回答说:“魏姑娘叫我在这儿住几天,因为要托人去……”
赵老爷爷不容他把话说完,就摇头说:“不行!不行!魏姑娘一个人可以在这住半年也不要紧,你是个男子汉呀!再多住一晚也不方便!”
吴三点点头,认罪似的说:“那么我今天准走!我实是因为无法!”
赵老爷爷说:“我也看出来了,我们这儿拿出五两银子送你做盘缠;这是整整的五两,在我们这儿拉骆驼的,拉上一年也挣不了这么些钱,你就收下吧……”
吴三却面现惊诧之色,摇摇头说:“我不要!”
赵老爷爷说:“难道你还嫌少吗?”
吴三说:“不嫌少,我深谢老爷爷你的这番美意,可是我吴三是个堂堂正正的人,不是乞丐,更不贪人家的非义之财!”
赵老爷爷说:“这是李姑娘刚由箱子里取出的,是骆驼赚来的,怎么能够说是非义之财呀?”
吴三说:“但我若接到手里,就是不义!老爷爷!你是轻看了我,是错疑我了,若不看你这么大年纪,我把银子能踹在地下!”他愤愤的。
这时李玉兰走出来了,说:“你也不要错会了意,这并不是看不起你,是因为你表妹,我们彼此都很好,你走了,我们哪好意思不借你一点路费?”
吴三看了李玉兰一眼,便把怒气按下了些,说:"我并没有什么表妹,那魏姑娘与我非亲非故,不过是为找胞妹锦娥之事……”
赵老爷爷说:“你细说说!不要紧,我也看出你是个好汉子来了!”
吴三拱了拱手,就说:“我在此打扰,也实在觉得羞愧!”遂慷慨爽直地说出了他自己的来历,及与魏姑娘相识的经过。他说:“因为魏姑娘叫我在此处暂住几日,托求贵村的人去打听打听何子成的去处,我才无法,才什么事情都依了她。我想将来向她,向你们,全都重重地酬谢报答,没想到你们就先疑了我,现在我只好走了!”说着就要出门。
忽见芳云从屋中跑了出来,大声说:“你不要走!”她蓦地蹿过去,一把揪住了吴三,用手一推,推得吴三那大汉子倒退了两步。芳云可也立时就脸红了,她是才睡醒,鬓发蓬乱,衣纽还未扣齐。她十分生气,可对赵老爷爷跟李玉兰都不好急恼,只沉着脸儿说:“天下人管天下事,天下人帮天下人。吴三从远处来到新疆,因为他忠厚诚实,以至于被人抢去了妹子,他又人地生疏,遍寻无着。我帮助他,你们再出点力;倘若把一个难女救出,令他兄妹相聚,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赵老爷爷也大声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呀?我们要早知道你一个女侠,我们还许请你给我们的骆驼保镖呢!”
芳云又嫣然笑着说:"我早说?怕你们就不敢叫我在这儿住了。”
李玉兰也带笑走过来说:“我可不怕你!看你有多大的本事?”说着就向芳云的胸上打了一拳,芳云倒真哎呦了一声。
赵老爷爷又吹着胡子大骂,说:“何子成是什么东西?竟敢明抢良家妇女!难道新疆就没有王法了吗?”又说:“吴三你可不要怪我,刚才我把你看错了,是因为我老了,眼睛花了!现在我明白了,你是个好朋友,攀个大,我叫你一声老贤侄!老贤侄你若是走,你若是再客气,那算是你量小心狭,记住了仇恨啦!我七十多岁了,新疆也都走遍了,旁的不敢应你,要是打听那何子成的下落,可不费吹灰之力。魏姑娘的爸爸难找,那是因为他是侠客,侠客是来无踪,去无影,骆驼哪里追得上?若是一个大商人,像何子成,他不在迪化,也在伊犁,两个月之内我准能够把他找着。”
这时,李玉兰姑娘走过来,向着吴三,微微地笑说:“再过几天,我们这里就有人走迪化,叫他们去打听,准能够打听得出来。吴三哥就不必着急了!将来把那位妹妹接回来,也是在我们这儿住些日才好!”
吴三刚才怒气填胸,这时却万分感激,他虽能够跟芳云说话,并且能够动手相打,可真不敢抬眼皮看这么温柔端丽的大姑娘。他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红得过了脖子。赵老爷爷倒看出来了,就说:“你到我的家里坐着去吧!这儿连洗脸的地方儿都没有。”
芳云在旁边笑着,直看得吴三出了门。李玉兰却是不笑也不语,只在脸上微微泛起来红晕。这时她的兄弟和弟媳也全起来了,出了新房来向她问安,并向芳云道谢。
这一天,在李家还算是个大喜的日子,还有人来看新娘,所以李玉兰又得穿着好衣裳接待亲友,白昼她也没有怎样睡觉。芳云倒是很安闲,一切的事物,她也帮助料理,并且面上总挂着笑容,对人愈是和蔼可亲,别人都看不出她哪一点与众不同,如人所说的“侠客”。赵老爷爷在家中腾出一间屋子,叫吴三居住,吃饭也是赵家的人给做。
住了只半日,吴三就深深地感觉不安了。并且芳云又常来找他,他想走却又无处可去;想躲着芳云,又感觉芳云的热情与盛意,因此他颇是为难。同时,李玉兰的那端重的姿容、大方的仪态也颇使他难以忘怀。吴三这诚实的汉子,生平就不大注意女人,把他的妹妹一向看作小孩,对于别人家里的妇女,他也从不多看,自己也没想到过“老婆”的问题。他虽知魏芳云是个“侠女”,但他只注意了那个“侠”字,佩服芳云的身手不错,见义勇为,只是有点惯说假话,喜欢穿红着绿,说话的声儿细些,还常笑眼看人;他可从未感到女人之魅力,与女人的那颗多情善感的心。不想自从见了李玉兰之后,他开始觉得玉兰是真正的女人了,他虽然在困苦烦恼之中,也未能将这一缕仿佛是思慕之情的东西拂掉。
他在此已经住了三日了,赵老爷爷已经嘱咐了拉骆驼走东路的黑跛子,又托付了拉骆驼走西路的烂眼韩,都去访问那何子成的下落。这天有个麻子孟,是才从黑沙海的东边回来,向赵老爷爷报告着说:“没听说有个姓魏的人,女儿被强盗抢去!”
恰巧芳云过来找吴三,她听见了,就摆手说:“你们不用去找我的爸爸啦!将来我自己去找他,那还许容易一点。”她慢慢地拉门,到了吴三的屋中。见吴三才从炕上爬起来,芳云就有点皱眉,问说:“怎么!你大白天的也睡觉?”吴三却摇摇头,说:“不是睡觉,是因为我的右臂,伤处还有些疼痛。”
芳云晓得这与狼儿庄自己打的那一镖有关,就不禁说声:“咳!本地也没有什么好药!一半天我真得去一趟迪化,一来是给你买一两帖治创伤的膏药;二来,我一个女的要是去找何子成,恐怕比那些拉骆驼的还容易!”
吴三听她自称为女的,仿佛这才知道她真不是一个男人。不错,她是梳着一条黑亮的大辫子,额前还留有孩儿发,细眉秀目,染着红嘴唇,脸上还擦着胭脂,耳边带着金坠子;穿着绯色的小衣,水绿色的长裤,下着一对弓鞋,她的确是个女子,但也不过是与胞妹锦娥一般的女子罢了,小孩子而已!将来是得嫁人,但是现在还不大配。
芳云又说:“你天天愁,愁死也是白搭!”吴三说:“你能够拦得住我烦恼吗?我也不由我自己!”芳云说:“你不会去找点开心的事吗?”吴三冷笑说:“哪里有开心的事?”芳云说:“你看!村外的风景有多么美!”吴三说:“现在我哪还有心看风景?”芳云说:“没事时找人谈谈天!”吴三说:“村中的人我都不认识,跟拉骆驼的在一处,除非是赌钱,但我恨极了赌钱!赵老爷爷偌大的年岁了,也没有精神和我多谈话!”芳云说:“你可以找我去呀!那儿有我,又有玉兰大姐,都可以陪着你谈谈闲话。”吴三摇头说:“人家玉兰是一位大姑娘,我怎好常去找她闲谈?”
芳云说:“哼!不要因为人家是个姑娘,你就看人家不起!人家比你能说会道,还比你办事情精明,每天人家里外的事情不知有多少,都办得清清楚楚,一点也不乱,一点小事也不会给忘了。她也不是心里没有痛苦的事,父母双亡,她时常思念,可是没见她流过一滴无用的眼泪。她本想给兄弟娶了媳妇,渐渐地把家产都归弟媳掌管,那时……她都跟我说了,她或是远嫁,或是为尼,绝不沾娘家的一点光。可是她的兄弟才娶了媳妇,就先夫妇不和美,刚才,她就劝过了兄弟,又费了好多的话宽慰弟妇。”
芳云却勒着马缰,不慌也不忙地说:“何子成的手下有帮手,是一个身材不高的黑脸小子,武艺可好,怕你抵挡不过。你若去了也是白送上一条命。我们魏家父女既负侠义之名,就能做侠义之事。你最好是到西边村中暂住几天,我去了,不费多大的事,就能将你的妹妹救来!”
吴三突然露出愤怒的样子,但又不得不忍耐,就又拱手说:“魏姑娘!那夜在狼儿庄里,实在是我的不对!现在我向你赔罪了,就请你快将我胞妹的下落说出,我去了,就是舍出了一条命也得救她出来!将来,令她跟她的夫婿,再向你们父女叩谢!”
芳云有点得意的笑容,说:“你要是再往东去找,恐怕一辈子也是找不着。我听人说:何子成在二十天之前,在望乡镇买了许多只灯笼,连夜就渡过这黑沙海西去了!”吴三更惊诧地说:“怎么在哈密城,我都问遍了,竟没有一个人看见他们?”芳云笑着说:“你是个傻子!那何子成既有钱,在新疆道上又有势力,他走在哪里都嘱咐人不说实话,人家怕得罪他,即使他在你眼前,人家也不能够把他指给你呀!”
吴三说:“那么据你说,他此刻是在哪里了?”
芳云说:“我只知道他们是在这西边,是在迪化,是在伊犁,还是在别处,那可就连我也说不准。因为新疆的地面太大了;他又有钱,不发愁盘缠,哪里都可去得。可是我告诉你,你也不要忧愁,你的那妹妹确实是令人钦佩;她手中有一把刀,沿途她不是哭,就是喊,不然就要自戕,弄得何子成也是没有办法。这都是我在望乡镇的店中,听那里的人说的。我真钦佩你的妹妹,可是又怕……唉!她那样刚烈的人,到了何子成的手中,还能活得长久吗?”
吴三不由拭着眼泪,悲痛无语,芳云却依旧说:“我为什么要装作一个被难的女人住在西边那村里呀?就因为他们那里有些拉骆驼的人,整年满处都去,这个人才回来,那个人又走了,如此往来不断;要托他们去给打听个人,是再容易不过。我现在正托他们去找我的父亲,不如你也去托他们找一找你的妹妹或何子成,我想何子成的名儿大,总容易找着。那些替何子成隐瞒着行踪的人,见了拉骆驼的也就不避讳了。只要访查到了,你再去捉他,比你这么满处瞎走强呀!你想一想吧!其实可与我不相干!”吴三听了就不住点头。
“但是……”吴三说,“我不认识那村里的人呀!”
芳云说:“我可都认识,并且今天娶兄弟媳妇的那位李玉兰,跟我相好得如姐妹一般。一向他们都不晓得我会武艺,今天大概才晓得;可是我也不能就承认我是侠女,也不能说你是个没来历的流浪汉!”吴三问:“那么可应当怎样说?”
芳云说:“就说你也久在伊犁做买卖,跟我是表兄妹!”
吴三摇头说:“我吴三生平不说假话!”
芳云说:“不用你说,我去替你说。你可记住了,我是你的表妹,至于你那真胞妹的事情,倒不必告诉人,只托人打听何子成就是,说咱们跟何子成也是亲戚,是有意要投奔他;那样一来,才容易找。等我们捉到了何子成时,再跟他细细算账!”
吴三叹了口气,他觉得魏芳云为他的事实在是热心,便甚感激,可是说不出半句的感谢话。
芳云又指着那沙上说:“劳你驾!把那条罗巾包着的镖拾起来给我吧!”
吴三依着她的话,将那东西拾起来给她。芳云伸出纤手接过去,要笑,却又忍住了,把明丽的眼波向吴三掠了一过;她就解开了罗巾,抖了抖,重系于腰间,镖也收起来了,然后骑马放辔走去,并点着手儿向吴三说:“来吧!”少时两匹马就回到了那村中。
这时村中的锣鼓跟唢呐,虽都吹奏完了,可是那些鼓手、轿夫还都没走,跟村里的人,跟那两个被芳云抢去了马的人,正在一块儿大谈大说;忽见芳云回来了,他们都更是惊慌。芳云却飘然跳下了马,将马一推说声:“还给你们吧!”那两个人吓得越发失措。同时芳云的艳装略被沙尘,她的娇艳微带气喘,吴三也牵着马进村来了,她就叫着说:“表哥!把马随便拴在哪棵树上都行,在这里不至于丢失了。”又点手说:“跟我进来吧!”此时不但这两个过路的人,旁人也都眼睛发直了。尤其是吴三那长大的身材,简直是一位“显道神”。有个拉骆驼的就笑着说:“好!这可就热闹了!桃花女把显道神勾来了!”
那两个过路的人,也都不是小商人,一个姓刘,一个姓革,他的马送回来了,可倒都不想走了,问这村里有店房没有,他们说:“天色都挨到这般时候了,黑沙海也度不过去了,只好先找个地方住一夜吧!”村里也有贪便宜的人,想收下点临时的“店饭钱”,就把这两个人让到家里去了。鼓手也有住在远处的,当日回不去,跟几个拉骆驼的光身汉一块儿赌钱去了。今晚这个向来平静的小村,忽然容留了些个闲杂人,弄得没有一家能睡得好觉,都揣着惊疑之心;何况锣鼓唢呐吵了一天,至今人人还都觉着耳边嗡嗡作响,又有魏李玉兰姑娘今天也不大高兴,这原因很为复杂。第一,新弟媳虽然是同村的女儿,并且儿时还在一块儿玩过,但自从两家订了亲,几年来,二人也没再见面,常听人说:“那姑娘在家里做事多能干,也会帮助她爸爸看账,将来是你的一个好帮手。”可是今天一娶过来,别人的话风就都改变了,都说新娘是三角眼,不好斗,并且脑门上有两条纹,妨夫;手粗是败家之相,肩膀瘦又是什么艰于子嗣……那两只脚,其实即是村里的人,平日谁还没有见过?可是今天因为是新娘的脚了,大家就都特别注意,加倍的笑话。
其实,李玉兰并不介意这些事,娶妇娶德,不是娶貌。然而这新媳妇见了她都没有一点客气,给贺客们敬酒时,那些拉骆驼的人拿她耍笑,她也就“大哥”“三兄弟”乱叫着,哈哈地笑,不成体统,哪里像是新娘子?她比新郎高一头,年数虽仅比新郎大六岁,但却像个老母。尤其是她娘家的妈,那个本村中最有名的巫婆,在新房坐到吃晚饭时还没走,好像根本不愿把女儿给人;如今大概才走,因为那可怜的小新郎进洞房去了。玉兰对此就深为忧虑,恐怕以后的家,不能如自己理想的那么顺适快乐了。
第二原因是她觉得芳云能上墙,会骑马,太是可疑。虽然芳云今天说:“玉兰姐姐!我告诉你实话吧!我爸爸就是迪化城巡抚衙门的大班头,所以我自幼就会打拳。”但,万一她爸爸跟她实在都是强盗,来图这里的财产可怎么好?她又忽然弄来个“表兄”,身材是那么高大!赵老爷爷都说:“那绝不是她的表兄!不定是怎么回事啦?”现在就住在堆驼粪的那间屋里了,这岂不可怕?
第三个原因是她说不出来的,她与芳云也许有着同感;就是今天迎亲的彩轿,喜房的花烛,实在都使得她心动。她有点悲伤,自怜自悯,本来她今年已经二十多岁了,哪有二十多岁的女儿还没有婆家的呢?
她懒懒地在灯前坐着,芳云与“表兄”谈了半天话,这时才进屋,见了玉兰就笑问说:“你怎么还没睡呀?天可不早啦!得啦!一天的事这才算办完。你娶了兄弟媳妇,我也无意之中遇着表兄,真是巧事。过几天我们就要走了,他一边去找他掌柜的做买卖,一边就带着人找我爸爸去了。将来我们可还能够来,因为我表兄说这地方太好了,他将来跟掌柜的分了钱,也要来这儿置房子,买骆驼,那不就成了你们的同行了吗?”玉兰一听十分惊异,觉得这话中颇有图谋她家产业的心。
这一夜,芳云倒睡得很香,李玉兰却总是没有睡着,因为院中有偷听喜的人,她总疑惑是贼的脚步声。好容易天才亮了,那赵老爷爷就来了,说:“姑娘!我真一夜也没睡好!昨儿本来是一件大喜的事,可是没想到出了些别的麻烦,晚间这村里又住了些杂人。”玉兰就问说:“现在都走了吗?”赵老爷爷说:“倒是都走了,连那两个过路的买卖人也都走了;只是在你们家里住的这两个人……”李玉兰赶紧摆手,又指了指在那炕上幔帐里睡眠还未起来的芳云。
赵老爷爷叹了口气,说:“我万也没想到,老了又办了件糊涂的事。在黑沙海,因为我一时可怜她,才把她送到你们这儿,谁想是给你们送来了魔难,她原来是个女贼呀!不是女贼哪会上墙?她把大瘤子的瘤子打破了,几乎要痛死了;把那些拉骆驼的也都惹恼了,都要给大瘤子出气,想要打她,我劝都劝不住,连那傻子都抡着那宝剑要找她来。还有她那表兄,那不是她给找来的帮手吗?一半日,不知要出什么事情啦!你说催他们走吧,那可就得罪他们了,他们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呀?”
玉兰皱着眉,想了半天,又指着炕上幔帐里,悄悄地说:“我看她倒许不致怎样,因为这些日来,我们俩总算处得还不错……”
赵老爷爷说:“他们图的就是钱呀!你看他那个表兄,穿得有多么破烂!一定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来的……”
李玉兰说:“其实我们多养活一两个闲人倒不要紧,只怕他们日久做出别的事来;若是魏姑娘还不要紧,那人是一个年轻的男人,谁晓得他怀的是什么心?”
赵老爷爷说:“要不然,给他们几两银子,跟他们好好地说,叫他们走了吧!”
玉兰说:“魏姑娘是个很讲面子的人,这样办,不是看不起她了吗?”
赵老爷爷说:“叫女的暂时还在这儿住着,男的请他今天就走,再住就不像话了。我们这里有新媳妇,又有大姑娘,莫说他们不是真表亲,即使是真的,可也不能都住在这里。来!你给我五两银子!咱们也不少给他,我这就把他打发走了吧!”玉兰遂就取了五两银子,赵老爷爷就拿着找吴三去了。
玉兰恐怕那人还嫌银子少,同时也许发起强盗脾火,便将门推开了一道小缝,向外去看。只见那吴三已经走出了那屋,这人确实是衣服破烂,说话也跟魏姑娘不是一地的口音,但他那魁梧的体格、英俊的相貌,使玉兰又觉出来,这个人的气度可是不凡。
赵老爷爷一手托着银子,一手拿着旱烟袋,对吴三点点头,和气地问说:“你起来啦?”吴三也客气地点点头。赵老爷爷又说:“那间小屋倒堆着有半房子的骆驼粪,太脏了,难为你睡了这一夜!今天你能够走了吧?”
吴三听了,不由得一怔,就回答说:“魏姑娘叫我在这儿住几天,因为要托人去……”
赵老爷爷不容他把话说完,就摇头说:“不行!不行!魏姑娘一个人可以在这住半年也不要紧,你是个男子汉呀!再多住一晚也不方便!”
吴三点点头,认罪似的说:“那么我今天准走!我实是因为无法!”
赵老爷爷说:“我也看出来了,我们这儿拿出五两银子送你做盘缠;这是整整的五两,在我们这儿拉骆驼的,拉上一年也挣不了这么些钱,你就收下吧……”
吴三却面现惊诧之色,摇摇头说:“我不要!”
赵老爷爷说:“难道你还嫌少吗?”
吴三说:“不嫌少,我深谢老爷爷你的这番美意,可是我吴三是个堂堂正正的人,不是乞丐,更不贪人家的非义之财!”
赵老爷爷说:“这是李姑娘刚由箱子里取出的,是骆驼赚来的,怎么能够说是非义之财呀?”
吴三说:“但我若接到手里,就是不义!老爷爷!你是轻看了我,是错疑我了,若不看你这么大年纪,我把银子能踹在地下!”他愤愤的。
这时李玉兰走出来了,说:“你也不要错会了意,这并不是看不起你,是因为你表妹,我们彼此都很好,你走了,我们哪好意思不借你一点路费?”
吴三看了李玉兰一眼,便把怒气按下了些,说:"我并没有什么表妹,那魏姑娘与我非亲非故,不过是为找胞妹锦娥之事……”
赵老爷爷说:“你细说说!不要紧,我也看出你是个好汉子来了!”
吴三拱了拱手,就说:“我在此打扰,也实在觉得羞愧!”遂慷慨爽直地说出了他自己的来历,及与魏姑娘相识的经过。他说:“因为魏姑娘叫我在此处暂住几日,托求贵村的人去打听打听何子成的去处,我才无法,才什么事情都依了她。我想将来向她,向你们,全都重重地酬谢报答,没想到你们就先疑了我,现在我只好走了!”说着就要出门。
忽见芳云从屋中跑了出来,大声说:“你不要走!”她蓦地蹿过去,一把揪住了吴三,用手一推,推得吴三那大汉子倒退了两步。芳云可也立时就脸红了,她是才睡醒,鬓发蓬乱,衣纽还未扣齐。她十分生气,可对赵老爷爷跟李玉兰都不好急恼,只沉着脸儿说:“天下人管天下事,天下人帮天下人。吴三从远处来到新疆,因为他忠厚诚实,以至于被人抢去了妹子,他又人地生疏,遍寻无着。我帮助他,你们再出点力;倘若把一个难女救出,令他兄妹相聚,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赵老爷爷也大声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呀?我们要早知道你一个女侠,我们还许请你给我们的骆驼保镖呢!”
芳云又嫣然笑着说:"我早说?怕你们就不敢叫我在这儿住了。”
李玉兰也带笑走过来说:“我可不怕你!看你有多大的本事?”说着就向芳云的胸上打了一拳,芳云倒真哎呦了一声。
赵老爷爷又吹着胡子大骂,说:“何子成是什么东西?竟敢明抢良家妇女!难道新疆就没有王法了吗?”又说:“吴三你可不要怪我,刚才我把你看错了,是因为我老了,眼睛花了!现在我明白了,你是个好朋友,攀个大,我叫你一声老贤侄!老贤侄你若是走,你若是再客气,那算是你量小心狭,记住了仇恨啦!我七十多岁了,新疆也都走遍了,旁的不敢应你,要是打听那何子成的下落,可不费吹灰之力。魏姑娘的爸爸难找,那是因为他是侠客,侠客是来无踪,去无影,骆驼哪里追得上?若是一个大商人,像何子成,他不在迪化,也在伊犁,两个月之内我准能够把他找着。”
这时,李玉兰姑娘走过来,向着吴三,微微地笑说:“再过几天,我们这里就有人走迪化,叫他们去打听,准能够打听得出来。吴三哥就不必着急了!将来把那位妹妹接回来,也是在我们这儿住些日才好!”
吴三刚才怒气填胸,这时却万分感激,他虽能够跟芳云说话,并且能够动手相打,可真不敢抬眼皮看这么温柔端丽的大姑娘。他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红得过了脖子。赵老爷爷倒看出来了,就说:“你到我的家里坐着去吧!这儿连洗脸的地方儿都没有。”
芳云在旁边笑着,直看得吴三出了门。李玉兰却是不笑也不语,只在脸上微微泛起来红晕。这时她的兄弟和弟媳也全起来了,出了新房来向她问安,并向芳云道谢。
这一天,在李家还算是个大喜的日子,还有人来看新娘,所以李玉兰又得穿着好衣裳接待亲友,白昼她也没有怎样睡觉。芳云倒是很安闲,一切的事物,她也帮助料理,并且面上总挂着笑容,对人愈是和蔼可亲,别人都看不出她哪一点与众不同,如人所说的“侠客”。赵老爷爷在家中腾出一间屋子,叫吴三居住,吃饭也是赵家的人给做。
住了只半日,吴三就深深地感觉不安了。并且芳云又常来找他,他想走却又无处可去;想躲着芳云,又感觉芳云的热情与盛意,因此他颇是为难。同时,李玉兰的那端重的姿容、大方的仪态也颇使他难以忘怀。吴三这诚实的汉子,生平就不大注意女人,把他的妹妹一向看作小孩,对于别人家里的妇女,他也从不多看,自己也没想到过“老婆”的问题。他虽知魏芳云是个“侠女”,但他只注意了那个“侠”字,佩服芳云的身手不错,见义勇为,只是有点惯说假话,喜欢穿红着绿,说话的声儿细些,还常笑眼看人;他可从未感到女人之魅力,与女人的那颗多情善感的心。不想自从见了李玉兰之后,他开始觉得玉兰是真正的女人了,他虽然在困苦烦恼之中,也未能将这一缕仿佛是思慕之情的东西拂掉。
他在此已经住了三日了,赵老爷爷已经嘱咐了拉骆驼走东路的黑跛子,又托付了拉骆驼走西路的烂眼韩,都去访问那何子成的下落。这天有个麻子孟,是才从黑沙海的东边回来,向赵老爷爷报告着说:“没听说有个姓魏的人,女儿被强盗抢去!”
恰巧芳云过来找吴三,她听见了,就摆手说:“你们不用去找我的爸爸啦!将来我自己去找他,那还许容易一点。”她慢慢地拉门,到了吴三的屋中。见吴三才从炕上爬起来,芳云就有点皱眉,问说:“怎么!你大白天的也睡觉?”吴三却摇摇头,说:“不是睡觉,是因为我的右臂,伤处还有些疼痛。”
芳云晓得这与狼儿庄自己打的那一镖有关,就不禁说声:“咳!本地也没有什么好药!一半天我真得去一趟迪化,一来是给你买一两帖治创伤的膏药;二来,我一个女的要是去找何子成,恐怕比那些拉骆驼的还容易!”
吴三听她自称为女的,仿佛这才知道她真不是一个男人。不错,她是梳着一条黑亮的大辫子,额前还留有孩儿发,细眉秀目,染着红嘴唇,脸上还擦着胭脂,耳边带着金坠子;穿着绯色的小衣,水绿色的长裤,下着一对弓鞋,她的确是个女子,但也不过是与胞妹锦娥一般的女子罢了,小孩子而已!将来是得嫁人,但是现在还不大配。
芳云又说:“你天天愁,愁死也是白搭!”吴三说:“你能够拦得住我烦恼吗?我也不由我自己!”芳云说:“你不会去找点开心的事吗?”吴三冷笑说:“哪里有开心的事?”芳云说:“你看!村外的风景有多么美!”吴三说:“现在我哪还有心看风景?”芳云说:“没事时找人谈谈天!”吴三说:“村中的人我都不认识,跟拉骆驼的在一处,除非是赌钱,但我恨极了赌钱!赵老爷爷偌大的年岁了,也没有精神和我多谈话!”芳云说:“你可以找我去呀!那儿有我,又有玉兰大姐,都可以陪着你谈谈闲话。”吴三摇头说:“人家玉兰是一位大姑娘,我怎好常去找她闲谈?”
芳云说:“哼!不要因为人家是个姑娘,你就看人家不起!人家比你能说会道,还比你办事情精明,每天人家里外的事情不知有多少,都办得清清楚楚,一点也不乱,一点小事也不会给忘了。她也不是心里没有痛苦的事,父母双亡,她时常思念,可是没见她流过一滴无用的眼泪。她本想给兄弟娶了媳妇,渐渐地把家产都归弟媳掌管,那时……她都跟我说了,她或是远嫁,或是为尼,绝不沾娘家的一点光。可是她的兄弟才娶了媳妇,就先夫妇不和美,刚才,她就劝过了兄弟,又费了好多的话宽慰弟妇。”
相关热词搜索:大漠双鸳谱
下一章:第四回 铁腕上的胭脂印
上一章:第二回 娟娟女侠飞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