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一片情心比剑坚
2025-07-02 作者:王度庐 来源:王度庐作品集 点击:
芳云这样说着,吴三就十分注意地听着。芳云又指了他一下,笑着说:“我说的话你可别恼,我并不是奚落、轻视你,你是太诚实了,可也太不能干了!才来到了新疆地面,就上了个大当,把个妹妹给丢了;在狼儿庄,你还把个盖魔王当作了好朋友,幸亏我去了,不然日子长了,你也得受累。你往西去,连路全不认识,不走平原,却走那坑坎不平的小路,真笑死我啦!你跑到了哈密,也是没打听出来何子成,偶尔听人说这里有个难女,你就慌里慌张地赶来;到这儿一看,又是我,不是你妹妹,你也不细问一问,当时就又往东,若不是我把你追回来,这时你都许走到河南去啦!你真是死心眼!傻人!你看看人家李玉兰,比你精明万分!我向来就自觉着能干,她比我还——不在以下,她只是不会武艺罢了!我想,将来你……”她笑着,又羞涩地说:“难道不娶吴三嫂子?但愿你能够娶一位能干的人,可千万不要跟你一样!”
她脸红着过来拉了吴三一把,说:“走吧!咱们找玉兰大姐说会儿闲话去吧!”吴三也觉得芳云说得对,并且益为爱慕那李玉兰,又想:那次李玉兰给了我五两银子,我没收,还发了脾气。自那次,就未同李玉兰说过一句话,一定叫她以为我是个不懂情理的人,实在应当去解释解释。
当下他们就出了赵老爷爷的家,往李玉兰家去。相离着才几步的路,芳云走路时就总是扭扭娜娜的,有人看她,她也瞪人;并且到了台阶,总是跳上去,过门槛,从来不规规矩矩地迈过。她,飘洒是真飘洒,活泼也真活泼,可是哪有这个样儿的姑娘!这与其说是“侠客的门风”,不如说是江湖的恶习。
芳云先跑过去开了屋门,向里笑着说:“吴三哥看你来了!”玉兰说:“请进来吧。”魏芳云笑向吴三招手,吴三就低着头进了屋,只见李玉兰才起座,安娴地问说:“吴三哥这几日可好?”
这屋子里并不太低,但不知为了什么,吴三竟抬不起头来。李玉兰问他这话,如和婉的音乐在耳边响着,他可不知道应当以什么回答。芳云指着一把椅子说:“坐下吧!”吴三这才坐下。
芳云又带着不平之气,指着他向李玉兰说:“姐姐你看,把这个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啦!新疆真不是个好地方!若是在别的省,无论寻找什么人,只要你一州一县去找,总没有寻不到的;可是新疆这地方就不同啦,一县管着几千里地,地大人少,什么哈萨克、锡伯人、缠头、索伦,什么样子的人全有,说话也全不同。加上这些讨厌的沙漠,可恨的草原,最叫人头痛的是天山,我已走过两次了,我真是怕走那条路了;在山南边的天气是那么热,一到了山北却又冻死人!新疆这地方真不好!”这位侠女说起她的经历来了,生长在本地的李玉兰却没有什么话可说。
吴三倒是摇头,说:“也不怪地方,还是怪人!恨我对人太诚实了,又碰巧遇着了何子成那恶霸,并且,我妹妹也太命苦!”
芳云就问:“你的那个妹夫在伊犁做什么呀?他不会去接他的妻吗?却叫你来送?我跟我爸爸在北京时听过一出戏,叫作《钟馗嫁妹》,我想你就是那个莽钟馗,嫁你的妹妹不走别处,偏来到新疆;怪不得遇着何子成那个鬼,把你弄得剑也不灵了,法术都没有了,袍子也破了。”芳云说完了这话,就盈盈地笑着,在个小凳儿上坐着,还斜靠着窗棂。
李玉兰却使了个眼色给她,叫她不要挖苦人。本来吴三虽是穿着短衣,可是衣服已经十分破旧不堪了;大概他从打一到新疆,就穿的是这一身衣裤,右臂上连刀砍带鞭打,血水浸蚀,早就污秽不堪,也早破了。本来是一件棉袄,现在棉花都已绽出,也全脱落,他与叫花子也相差不多了;除了脸因为常洗,没有什么泥;精神虽不甚好,但没有寒酸、卑贱之态。芳云见了李玉兰的眼色,便也觉得话说错了,脸不由得一红,同时望着吴三的落拓的样子,心中反而生出无限的怜悯。
李玉兰已经拿起来针线,低着头坐着;吴三先是无意间看了一眼,后来又故意看了一眼,芳云又问说:“你的那位妹夫,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呀?”吴三却不愿说出秦雄的真实来历,只说:“我听说他在伊犁做着个小买卖。他原是我的好友,也因他那人太刚直了,以至于终身不走运,唉……”叹了口气之后,又说:“即使能将我的妹妹找回,到了伊犁,还未必能够找得着他!”李玉兰停住针线就说:“将来不如连那妹妹跟妹夫都来到这儿住,彼此也都可以照应!”吴三说:“那些事以后再说,现在我愁的就是没有一点办法去救舍妹!”
少时,那位才当过新郎的玉保也进了屋,向他姐姐报告买卖上的事,玉兰又叫他见见吴三哥。玉保过去给吴三打躬,吴三也拱手还礼,二人倒是说了几句话。门外的驼铃声又断续地响着,是又有拉骆驼的人回来了,进来向李玉兰报账:脚钱是多少,宿店、叫饭的费用多少;带回来的什么布疋、零碎的东西,又一总用了多少钱;还剩下了多少钱,别人还欠着多少钱……李玉兰放下女红,就走过来,把算盘拨了几下,便全无误了;然后提笔记在账本子上了,把钱数了一数遂即收下。她拂拂手,令拉骆驼的人出去,又去做针线。吴三却觉得生平也未见过这样有本领的女子,他又坐了一会儿,便走了,觉得李玉兰在他脑里印得更深。才出门,却听身后有一种娇细的声儿说:“你天天来都不要紧!”吴三回头看了看,见是芳云送他出来,他就把头点了点,走了。
这里的芳云见他回到了赵家的门里,自己才也转身进院,但自觉得心事很重。这次拉骆驼的带回来很好的蓝布,李玉兰又存着棉花,于是芳云就想象着吴三的身躯,剪裁了一套又长又肥的棉裤棉袄,她就动手缝做起来了。她也不怕李玉兰笑话,连夜地赶做,两天便已做成了,她亲自双手托着衣服给送了去。见了吴三,她就嫣然笑着说:“给你这身衣服换上吧,你的那身简直太不像样子啦!真叫人笑话死了!我的活计可做得太粗,你不要挑剔!”说着为了叫吴三换衣服便利,扭身就走了。
这里吴三真是又羞又恼,觉得芳云嫌他的衣服破旧,实在是侮辱了他;又想这衣服的布、棉花连剪裁,都一定是李玉兰之功,出于那端庄而干练的姑娘的一片芳心,芳云不过帮一点忙,她是神剑魏的女儿,哪里会做针线?当下心中就对李玉兰愈是铭念。
此时芳云已经回李家去了,而李家又来一个拉骆驼的人,说是闻知何子成确在迪化。芳云一听,心中就大喜,嘱咐叫人不要向吴三去说,因为怕吴三去了,不但见不着何子成,讨不回来胞妹,还许要中计被捉,或惹祸出事;而万一锦娥若是已经死了,吴三必定更要痛心。所以这侠女就要私自替她所爱的人去办这件事,成功之后,她回来再见吴三,那时……她心中充满了美妙的期望,于是她就又找着那匹小骆驼,并逼着那傻子还给了她宝剑,还托付了李玉兰照顾着吴三。次日的清晨她就走了。这侠女随身是宝剑、骆驼、银镖,走的是沙漠、土丘、无边的草原;寒风严霜击着她的玉肤,但一片侠胆情心,使得她无畏。十余日以后,她便来到了迪化。
这建省未久的迪化城池,景况是很热闹,各地的人均纷纷来此经商,不但民族有别,省份也各异,即以汉族的人来说,就有甘陕、河南、河东(山西)及直隶省。女的固然是不多,可是女的跟男的一样,骑马的不算稀奇。有的大约是哈萨克的富家姑娘,身穿着皮子跟呢子的短衣、马皮小靴,骑着健马马的周身,铃、鞍蹬等等全是白银制成,闪闪地发着光彩。所以芳云骑着一匹小骆驼来到这儿,简直没有人注意。
不过可也有人直看她,因她生得是太美了。在此地富商虽多,年轻的所谓“王孙公子”却极少见。但她一进城,就觉出有个少年人直在后面跟着她,她不由得有点生气;回过头去,瞪起来明丽的眸子一看,见是一位衣服非常整齐的少年,长得也颇为清秀文雅,再远一点还跟着个人,好像是个书童。她心里的气就撒不出来了,只说了声:“跟着我干什么?”转过头来,骑着小骆驼又走。
对面可腾起来一片烟尘,有三匹马都飞跑着来了,马上的人有一个还带着红缨帽,可知是个差官;来到了临近,才大声喊:“快闪开!快闪开!”但马头已将要撞着小骆驼的头!软弱的小骆驼就要跪伏在地。芳云伸手将这个人一推,这人当时就滚下了马来,马倒是跳到了一旁,可是人还没顾得爬起来;身后那两匹马就都收不住了,蹄铁在这人的身上、头上踏了几下,就越过去了。街上见了的人齐都惊喊,那两匹跑过去了多远,方才停止,等到那两个人回来一看,他们的伙伴已经趴在地下,脸肿鼻破,痛得只剩了微弱的呻吟,红缨帽早已飞出了很远。忽然有人说:“是那个骑骆驼的娘儿们把他推下来的!”当时这二人就都暴怒了起来,喊着说:“娘儿们!你不要走!”仿佛赶过来就要揪她,其中的一个还掏出铁锁链子来了。
芳云是毫无惧色,向囊中就要掏镖,但这时忽然有人跑过来劝解,连说:“不可!不可!人家这位小姐不是故意,你们不可欺辱人家!”芳云一看,这就是刚才一直跟随自己的那位清秀文雅的少年。那两个人也都是差官,可都对此人非常敬畏,就一齐都住了手,少年又吩咐他们说:“把他抬回衙门里治一治去吧!他自己骑马不谨慎,反来怪人家吗?”又转身向芳云说:“小姐受惊了!请便吧!这件事不要紧!”芳云见此人和蔼有礼,长得又不讨厌,便也点了点头,含羞地说:“谢谢你啦!”
她仍骑着小骆驼走去,只觉得街上的人全都对她十分注意,她可并不看人。走了不远,忽听见有人连声叫着:“小姐!小姐!”她顿然吃惊,一看,跑来的并不是别的人,他的名字叫“鹅头小孟”;这人的头上有个包儿,是神剑魏在北京时收下的徒弟,一向是又赶车又打杂,跟着他们也有好几年啦。当下芳云的心里倒很不快乐,因晓得父亲若在这里,可就不能叫自己再回去与吴三见面了。鹅头小孟已来到了近前说:“我的小姐呀!您怎么骑上了骆驼?魏老爷子一向连马都不叫您骑,说那就不像是大姑娘;现在倒好,魏老爷子没在这儿,您就成了香邦女子啦!”
芳云问说:“我爸爸没有在迪化吗?”鹅头小孟说:“没有没有!小姐您放心,您就是骑着狮子来逛街,只要不吃人,也没有人拦您。现在我就住在北边的店里,小姐同我到那里歇一歇,我再把所有的事情向您细说,好不好?”芳云点了点头,就下来弹弹衣裳,顿着她的小鞋,指着小骆驼说:“你给我牵着吧?”鹅头小孟说:“好!好!我就给您拉着吧!”
此时,街上的人简直都快要把芳云围上来,争着来看,那位清秀文雅的锦衣少年仿佛还要过来招呼着跟小孟说话,鹅头小孟却看出芳云已经不耐烦了,快要发脾气了。他知道小姐一发脾气就不得了,所以赶紧向那少年摇摇头,又向旁边的人拱手,说:“诸位闪一闪吧!叫我们过去吧!”又说:“一匹小骆驼可有什么值得看的?你们也太不开眼了!”
他请芳云到了他的下处,原来他就住在一条横胡同里,小而整洁的一家店,坐北朝南,非常豁亮的一间屋。小骆驼牵到棚下,跟骡马在一起饮喂,姑娘的简单行李和宝剑,他全都给送到屋中,于是他就在屋中谈述芳云从甜水井村走后他们的事了。原来神剑魏十分愤恨女儿的私走,只为那位胡大相公的伤势未愈,绊住了他,所以才不能去把女儿追回。现在神剑魏是护送着那位胡大相公往伊犁去了,沿途上他曾问出何子成的恶行,大约他将来还要去惩罚那何子成;把鹅头小孟留在迪化,不为别事,就是叫他设法寻找着芳云。所以现在小孟就说了:“您既是来了,我可就不能再叫您走啦!因为这是我师父魏老爷子的吩咐!”
芳云却说:“你管不着我!我爱往哪儿去就往哪儿去。慢说是你,就是我爸爸回来,他也拦我不住!”
小孟笑着说:“好厉害,小姐我问问您,您这么东奔西跑,不就为找的是何子成吗?这可容易!”
芳云赶紧问说:“在哪儿?”
鹅头小孟却不说何子成的下落,他仍然笑着,说:“小姐您看见刚才给你们劝架的那位阔少爷了没有?那就是现任巡抚大人的三公子,虽是庶出,但颇得巡抚于大人的喜爱;本来都快要中举人啦,可是于抚台就想,中了举,就得做官,不定要派到哪一省去。于抚台年老多病,什么公私的事,都是仗着这位三公子给料理,所以宁可耽误了公子的前程,也离不开身。这位公子不但办事干练,而且书画皆通,有个别号,叫郎月斋主,因此尊敬他的人,都称呼他为朗月三少爷。可是也没有人不尊敬他的,因为他那个人太好了,无论见着什么人,他都斯文有礼,而且济困扶危,怜孤惜寡;年纪虽不大,而却是一位善人。他今年二十岁了,自幼订下的亲事,未过门便已夭折,所以他就绝不续订亲事;但人家也不寻花问柳,更没有半点风流的行为。我想:这位公子可比那位胡大公子又好得多了!独怪我的师傅,他老人家为什么单把胡大公子看上啦?其实那不过是个无能的废物,自被盖魔王那伙强盗杀伤,纵使不死,也得成为残废!”
芳云连连摆手说:“管不着!管不着!我也不管什么胡公子,什么于公子,我都不认识他们;我只向你问的是何子成的下落,你快说!”
鹅头小孟依然嬉皮笑脸地说:“好!我快说!我就快说!我告诉您,刚才被您推下马来的那是衙门的差官,若不是于朗月少爷给排解,事情到现在也不能够完!于朗月少爷原定的是他的表妹,听说那位小姐才貌具佳,可惜未等到鸾凤相配,就先死了。至今于少爷的郎月斋中,还挂着那位小姐的遗容;少爷每日要焚香思念,立志不娶,从来也不注意街上的妇女和人家的姑娘。今天可对您……我看总是跟您有缘,所以一见,他就情不自禁;这话我可不该说,但我想总比那胡公子强呀!”
芳云一听,并没生气,心里倒觉得那个于朗月的脾气古怪,大概是个痴情的人,转又想:“反正他与我不相干,我没把那胡公子看得上眼,还能够看得起他吗?”于是就向小孟说:“我不许你说这些废话!我都不听!你就快把何子成的下落告诉我吧!”
鹅头小孟说:“这很容易!何子成不是无名少姓的人,街上的一家大粮行、两家杂货庄,全是他开的。我听说半月之前,他曾来到这里,现在可又走了。”
芳云问说:“你没听说他来的时候,带着个姓吴的姑娘吗?”
小孟说:“这倒没听人说,您要打听,可以到后街双槐巷,那里有何子成的家宅。”
芳云问说:“何子成的家就在这儿吗?”
鹅头小孟说:“这是他的外家!他在各地,凡是有他的买卖的地方,他就置着宅子,住着老婆;他也许十年八年不来一次。这里可是最得他宠的一位太太,年纪很轻,外号叫做花大姐。”
芳云就站起身来说:“双槐巷在哪里?小孟你领着我去,我见着那花大姐去问问,碰巧吴锦娥姑娘也就在那儿啦。”
小孟却摇摇头,说:“小姐您可去不得!”
芳云问:“为什么?”小孟说:“您还不明白?那何子成既然到处都有家有老婆,并且在路上抢去了人家的闺女,可见是一个好色之徒。您是一位小姐,长得好,又年轻,若是拍门去找何子成,不用说什么话,花大姐可就得疑心了,啊!一位花枝招展的大姑娘来找何财东?”
芳云愤愤地说:“我找他是要要他的命!”
小孟说:“何财东没在这儿,您也没法子要人家的命!迪化城又有衙门三司,您如果拿着宝剑去搅他的家宅,官人们就许给您个麻烦;再说此事若被于郎月知道了,可也未免疑惑小姐。”
芳云怒斥着说:“你怎么净提于郎月?我不认识他是谁!”
小孟说:“他可认识魏老爷!您记得去年于抚台接待奇侠,在衙门里的西茶厅宴请魏老爷?那天您没有去,我可去了,从那次我认识了于公子……”芳云不待他说完,就愈是生气,由旁边抄起宝剑来,吧一下拍着了小孟的后腰。
小孟吓一跳,就跑出屋去了,到院中他还隔着一层窗纸向屋中来悄声说:“小姐!我是好意!您是不知道,我师父魏老爷常跟至近的友人说,不愿您再跟他当侠客,趁着您这年岁,想给您找婆家……”屋里的芳云向着窗纸啐“呸!”小孟在外仍笑着说:“魏老爷说有意把您许配胡公子,您大概也看出来了,我可觉得有点不平!像您这样的美貌侠女,怎么能够嫁姓胡的?虽然是个孝子,其实也是个废物;于朗月少爷却不但多情,而且风流豪爽。”
芳云怒声说:“滚出去!”外面的鹅头小孟才走,这间店房算是让给芳云了。
芳云倒不怎么生气,只觉得讨厌,那于朗月的人物也不怎么讨厌,可是这件事情怪讨厌的。鹅头小孟尤其讨厌,他必定跟那于朗月是朋友,还很有交情,不然他不能够说这些没规矩的话。他是欺负我!等到爸爸回来,我非得叫爸爸管教管教他不可!然而爸爸又是个最糊涂的人,他既知道我应当出嫁了,可为什么不给我选找吴三那样的一个人物?
芳云的芳心难过了一会儿,但过后就忘了,又想着:鹅头小孟说的那话倒对,若是登门去找何子成,能使人疑惑对他倒是怀着好心,那可真是一种侮辱!不如索性深夜再去,吴锦娥如果真在他家,夜间也不能藏躲。何子成若是假外出,其实正在家呢,那就取了他的首级,用包裹包好,挂在小骆驼的脖子上;不等到天明,就离开迪化。如此一想,她倒心里发急,恨这个天不快一些黑了!
她叫店家给她换茶,预备饭,店家进到屋里来,虽然见所住的客人变了样儿了,可是并没有惊讶的表示;听了芳云的吩咐,当时就赶紧去做,并且知道芳云是“魏小姐”——这大约是鹅头小孟临走时把话对店家说明白了,倒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可疑的却是天快晚了,因为户外天寒,店家就给搬进来烧着木炭的火盆,并且芳云原是说:“你们厨房有什么东西,就热一些来给我吃。”她原想着像这样的店,菜饭也就是预备热汤面、蒸馍或烙饼,若是特意嘱咐他们,也许有一碟油炒鸡子。可是没料到,端上来的竟是一个汤,菜是一盘“炒腰花”,一盘“烩鱼片”,店家还说这鱼是特由兰州运来的“黄河鲤”。汤虽然是普通的鸡汤,可是里边还夹着点口蘑、海米跟海参。这可就得说是珍贵了,不要说这小小店房,就是迪化城中的各饭馆也未必都能够预备——这里的人除了牛羊肉之外,别的东西简直不容易吃到,富商们请客摆酒席,当中都是一盘木头做的假鱼,海味更是少见;那么除了抚台衙门,还谁有这些东西?再看,饭食是精米白饭,还有一盘飞罗白面和池盐蒸成的千层小花卷;匙箸也都那么讲究,不似店中常用的。芳云本来是很生气,心说:这是什么意思?给我好吃的,我就能够感激他吗?但后来又噗嗤笑了,心说:这正好,管他是谁送给我的,我就吃!叫我感谢他,理他,看得起他,可是休想!可是做梦!”于是她就一句话也不问,就吃了。
饭后,她令店家将盘碗端走,再彻茶来,把茶尝了一口,觉得也很清香,心说:还许是西湖龙井呢。她遂又细细打听出双槐巷何子成的房屋式样。店家走后,她将屋门闭紧,灯也不点,就装作睡觉。至二更后,她才略略地紧束利便,携带宝剑、钢镖,出了屋就飞身上了房,在星稠月暗之下,去往双槐巷。
双槐巷,何子成的外家是很容易找到的,因为这条巷里都是一些小门小户,只有这一家的门是大的,房子也很整齐,似是新盖的。而且芳云是在房上行走,她看见别处全都漆黑的没有灯光,独有这所院落里,尤其那北房,里面灯烛闪耀,窗上的鬓影摇摇,还有妇人向门外叫着说:“张妈!”张妈没有答应,芳云已自房上一跃而下,她也用不着什么蹑足潜踪,就拔出来宝剑,直进北屋。
这屋里就有两个妇人,见了她,一个惊问说:“你是找谁的呀?”另一个却哎呀一声喊叫起来。芳云把剑一晃,寒光吓得两个妇人都向旁躲藏,芳云就怒容怒声说道:“不许嚷!也不许说话,否则我杀了你们!”
这两个妇人的衣饰都很讲究,那年轻的大概就是何子成的“外室”,长得并不如何美,可是打扮得十分妖媚,头上还戴着不少的绫绢花,她那“花大姐”的外号大概即是由此而得;另一个好像是她的妈,又像是个鸨母,年纪有五十岁上下了,可还擦了一脸的粉和胭脂。这个“半老徐娘”把芳云的客貌仔细看了一看,她可就不怕了,并且发了脾气,过来拿手指着说:“你!你!你是什么人?哪儿来的野丫头、疯娘儿们,半夜到我们这儿来吓唬人!你也不打听打听这是谁的家!”
她想要过来推芳云,芳云将剑又向她的头下一晃,她就双手抱着头,向下一缩身子;芳云抬起脚来,向她的腹上一踹,并没有用力,她可就咕咚一声坐在地下了,于是哭喊起来:“有了贼!有了女贼啦!快来人吧!”芳云大怒,抡剑向她的肩上膀一拍,吧的一声,这半老的徐娘并没受伤,可是吓得浑身哆嗦,真不敢言语了。
此时外面有个仆妇刚要进来,就又回身跑,却被芳云一手揪住,说:“你不要害怕!我不是贼,也不是强盗,我只要跟你们打听一件事,你们可得说,实说!第一,你们这是何子成的家不是?”仆妇点头说:“是!是!是何财东的家,这儿住的是他的五太太跟他的丈母娘!”芳云又瞪着眼问:“何子成现在哪儿啦?实说!”仆妇颤颤地说:“是前半个月走的,往南疆和阗县采玉去啦!”
这时忽然那花大姐又从屋里出来,指着仆妇说:“张妈,你多嘴!好,你多嘴,掌柜的在南疆若是出了事,将来可就得由你担!”
芳云仍然逼这仆妇,说:“你快把实话告诉我!何子成抢来了一个良家女子名叫吴锦娥,他给放在哪儿了?给怎样处置了?”她问得很急。
那花大姐却发出来冷笑,说:“得啦!你也不用再吓唬我们啦!我也明白啦,你是神剑魏的女儿魏大姑娘,是不是?”
芳云诧异着说:“你怎么知道的?”
花大姐说:“何财东没告诉我,我可听他跟人说了。魏大姑娘,咱们可无怨无仇,我还顶佩服你们的;因为何子成是不怕爷不怕娘,也不怕我这个他花了钱置来的老婆,他只是怕神剑魏,还最恨一个叫吴三的人。往常他把货运到省城,至少得在我这儿住三四个月,过了年才能走,一年到头就指着他来的这几个月,叫他给我置穿的、戴的、使用的;可是这次来了,没他妈的住了三天就走了,因为他又弄了个比我还年轻的小老婆。这话我可也说得过分啦,我也不该恨人家,因为人家是个大姑娘,就是吴三的妹子。倒霉,不知怎么硬被他给抢来了;人家并不从他,人家有一把小刀子,时时想要自尽,他得派人时时看着。他是个猫儿,越得不到手,他就越眼馋,有时吓唬硬逼,有时又软求,又欺哄,应得给人家置什么金的,买什么翠的;在这儿才不过住了两三天,可就把我差点没气死,我就跟他闹,闹也是不行。
“后来他听说他的这件事被侠客神剑魏知道了,神剑魏正往西来要抓他,神剑魏的女儿更是厉害,就把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幸亏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叫他往南疆去,说是南疆的地方大,神剑魏追不到,找不着;和阗又出玉,何子成去了住半年,办点货再回来,那时也许就没事了,还能发一笔财,做一档子好买卖。因此何子成就去了,他去可是去,带着他的亲随马广财、白额虎苗钧,还在这城里请来有名的镖师“南疆虎”,他们一同走了,可是他舍不得扔下那吴姑娘,就也把人家强逼着带了去。现在走了已经半个月了,大概都过了吐鲁番了!我想:魏大姑娘呀!你要能够追到南疆,把那吴姑娘救了,连我跟我的妈都得谢你,可是你千万不要把何财东伤了,他人虽不好,可是像我们……还有不少别的人,都是指着他穿衣吃饭,他若是一死,我们可就都苦啦!”
当下这妇人絮絮地说着,不住地央求,并且还流了几滴眼泪。她的那个妈,鸨婆似的,起来也直哀求,并说:“张妈!不用害怕了!快给这位大姑娘倒茶!你看看!人家这姑娘比我的女儿长得还俊!”芳云却一言不发,回身就出屋,飞身上房,回往她住的那家旅店。
她脸红着过来拉了吴三一把,说:“走吧!咱们找玉兰大姐说会儿闲话去吧!”吴三也觉得芳云说得对,并且益为爱慕那李玉兰,又想:那次李玉兰给了我五两银子,我没收,还发了脾气。自那次,就未同李玉兰说过一句话,一定叫她以为我是个不懂情理的人,实在应当去解释解释。
当下他们就出了赵老爷爷的家,往李玉兰家去。相离着才几步的路,芳云走路时就总是扭扭娜娜的,有人看她,她也瞪人;并且到了台阶,总是跳上去,过门槛,从来不规规矩矩地迈过。她,飘洒是真飘洒,活泼也真活泼,可是哪有这个样儿的姑娘!这与其说是“侠客的门风”,不如说是江湖的恶习。
芳云先跑过去开了屋门,向里笑着说:“吴三哥看你来了!”玉兰说:“请进来吧。”魏芳云笑向吴三招手,吴三就低着头进了屋,只见李玉兰才起座,安娴地问说:“吴三哥这几日可好?”
这屋子里并不太低,但不知为了什么,吴三竟抬不起头来。李玉兰问他这话,如和婉的音乐在耳边响着,他可不知道应当以什么回答。芳云指着一把椅子说:“坐下吧!”吴三这才坐下。
芳云又带着不平之气,指着他向李玉兰说:“姐姐你看,把这个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啦!新疆真不是个好地方!若是在别的省,无论寻找什么人,只要你一州一县去找,总没有寻不到的;可是新疆这地方就不同啦,一县管着几千里地,地大人少,什么哈萨克、锡伯人、缠头、索伦,什么样子的人全有,说话也全不同。加上这些讨厌的沙漠,可恨的草原,最叫人头痛的是天山,我已走过两次了,我真是怕走那条路了;在山南边的天气是那么热,一到了山北却又冻死人!新疆这地方真不好!”这位侠女说起她的经历来了,生长在本地的李玉兰却没有什么话可说。
吴三倒是摇头,说:“也不怪地方,还是怪人!恨我对人太诚实了,又碰巧遇着了何子成那恶霸,并且,我妹妹也太命苦!”
芳云就问:“你的那个妹夫在伊犁做什么呀?他不会去接他的妻吗?却叫你来送?我跟我爸爸在北京时听过一出戏,叫作《钟馗嫁妹》,我想你就是那个莽钟馗,嫁你的妹妹不走别处,偏来到新疆;怪不得遇着何子成那个鬼,把你弄得剑也不灵了,法术都没有了,袍子也破了。”芳云说完了这话,就盈盈地笑着,在个小凳儿上坐着,还斜靠着窗棂。
李玉兰却使了个眼色给她,叫她不要挖苦人。本来吴三虽是穿着短衣,可是衣服已经十分破旧不堪了;大概他从打一到新疆,就穿的是这一身衣裤,右臂上连刀砍带鞭打,血水浸蚀,早就污秽不堪,也早破了。本来是一件棉袄,现在棉花都已绽出,也全脱落,他与叫花子也相差不多了;除了脸因为常洗,没有什么泥;精神虽不甚好,但没有寒酸、卑贱之态。芳云见了李玉兰的眼色,便也觉得话说错了,脸不由得一红,同时望着吴三的落拓的样子,心中反而生出无限的怜悯。
李玉兰已经拿起来针线,低着头坐着;吴三先是无意间看了一眼,后来又故意看了一眼,芳云又问说:“你的那位妹夫,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呀?”吴三却不愿说出秦雄的真实来历,只说:“我听说他在伊犁做着个小买卖。他原是我的好友,也因他那人太刚直了,以至于终身不走运,唉……”叹了口气之后,又说:“即使能将我的妹妹找回,到了伊犁,还未必能够找得着他!”李玉兰停住针线就说:“将来不如连那妹妹跟妹夫都来到这儿住,彼此也都可以照应!”吴三说:“那些事以后再说,现在我愁的就是没有一点办法去救舍妹!”
少时,那位才当过新郎的玉保也进了屋,向他姐姐报告买卖上的事,玉兰又叫他见见吴三哥。玉保过去给吴三打躬,吴三也拱手还礼,二人倒是说了几句话。门外的驼铃声又断续地响着,是又有拉骆驼的人回来了,进来向李玉兰报账:脚钱是多少,宿店、叫饭的费用多少;带回来的什么布疋、零碎的东西,又一总用了多少钱;还剩下了多少钱,别人还欠着多少钱……李玉兰放下女红,就走过来,把算盘拨了几下,便全无误了;然后提笔记在账本子上了,把钱数了一数遂即收下。她拂拂手,令拉骆驼的人出去,又去做针线。吴三却觉得生平也未见过这样有本领的女子,他又坐了一会儿,便走了,觉得李玉兰在他脑里印得更深。才出门,却听身后有一种娇细的声儿说:“你天天来都不要紧!”吴三回头看了看,见是芳云送他出来,他就把头点了点,走了。
这里的芳云见他回到了赵家的门里,自己才也转身进院,但自觉得心事很重。这次拉骆驼的带回来很好的蓝布,李玉兰又存着棉花,于是芳云就想象着吴三的身躯,剪裁了一套又长又肥的棉裤棉袄,她就动手缝做起来了。她也不怕李玉兰笑话,连夜地赶做,两天便已做成了,她亲自双手托着衣服给送了去。见了吴三,她就嫣然笑着说:“给你这身衣服换上吧,你的那身简直太不像样子啦!真叫人笑话死了!我的活计可做得太粗,你不要挑剔!”说着为了叫吴三换衣服便利,扭身就走了。
这里吴三真是又羞又恼,觉得芳云嫌他的衣服破旧,实在是侮辱了他;又想这衣服的布、棉花连剪裁,都一定是李玉兰之功,出于那端庄而干练的姑娘的一片芳心,芳云不过帮一点忙,她是神剑魏的女儿,哪里会做针线?当下心中就对李玉兰愈是铭念。
此时芳云已经回李家去了,而李家又来一个拉骆驼的人,说是闻知何子成确在迪化。芳云一听,心中就大喜,嘱咐叫人不要向吴三去说,因为怕吴三去了,不但见不着何子成,讨不回来胞妹,还许要中计被捉,或惹祸出事;而万一锦娥若是已经死了,吴三必定更要痛心。所以这侠女就要私自替她所爱的人去办这件事,成功之后,她回来再见吴三,那时……她心中充满了美妙的期望,于是她就又找着那匹小骆驼,并逼着那傻子还给了她宝剑,还托付了李玉兰照顾着吴三。次日的清晨她就走了。这侠女随身是宝剑、骆驼、银镖,走的是沙漠、土丘、无边的草原;寒风严霜击着她的玉肤,但一片侠胆情心,使得她无畏。十余日以后,她便来到了迪化。
这建省未久的迪化城池,景况是很热闹,各地的人均纷纷来此经商,不但民族有别,省份也各异,即以汉族的人来说,就有甘陕、河南、河东(山西)及直隶省。女的固然是不多,可是女的跟男的一样,骑马的不算稀奇。有的大约是哈萨克的富家姑娘,身穿着皮子跟呢子的短衣、马皮小靴,骑着健马马的周身,铃、鞍蹬等等全是白银制成,闪闪地发着光彩。所以芳云骑着一匹小骆驼来到这儿,简直没有人注意。
不过可也有人直看她,因她生得是太美了。在此地富商虽多,年轻的所谓“王孙公子”却极少见。但她一进城,就觉出有个少年人直在后面跟着她,她不由得有点生气;回过头去,瞪起来明丽的眸子一看,见是一位衣服非常整齐的少年,长得也颇为清秀文雅,再远一点还跟着个人,好像是个书童。她心里的气就撒不出来了,只说了声:“跟着我干什么?”转过头来,骑着小骆驼又走。
对面可腾起来一片烟尘,有三匹马都飞跑着来了,马上的人有一个还带着红缨帽,可知是个差官;来到了临近,才大声喊:“快闪开!快闪开!”但马头已将要撞着小骆驼的头!软弱的小骆驼就要跪伏在地。芳云伸手将这个人一推,这人当时就滚下了马来,马倒是跳到了一旁,可是人还没顾得爬起来;身后那两匹马就都收不住了,蹄铁在这人的身上、头上踏了几下,就越过去了。街上见了的人齐都惊喊,那两匹跑过去了多远,方才停止,等到那两个人回来一看,他们的伙伴已经趴在地下,脸肿鼻破,痛得只剩了微弱的呻吟,红缨帽早已飞出了很远。忽然有人说:“是那个骑骆驼的娘儿们把他推下来的!”当时这二人就都暴怒了起来,喊着说:“娘儿们!你不要走!”仿佛赶过来就要揪她,其中的一个还掏出铁锁链子来了。
芳云是毫无惧色,向囊中就要掏镖,但这时忽然有人跑过来劝解,连说:“不可!不可!人家这位小姐不是故意,你们不可欺辱人家!”芳云一看,这就是刚才一直跟随自己的那位清秀文雅的少年。那两个人也都是差官,可都对此人非常敬畏,就一齐都住了手,少年又吩咐他们说:“把他抬回衙门里治一治去吧!他自己骑马不谨慎,反来怪人家吗?”又转身向芳云说:“小姐受惊了!请便吧!这件事不要紧!”芳云见此人和蔼有礼,长得又不讨厌,便也点了点头,含羞地说:“谢谢你啦!”
她仍骑着小骆驼走去,只觉得街上的人全都对她十分注意,她可并不看人。走了不远,忽听见有人连声叫着:“小姐!小姐!”她顿然吃惊,一看,跑来的并不是别的人,他的名字叫“鹅头小孟”;这人的头上有个包儿,是神剑魏在北京时收下的徒弟,一向是又赶车又打杂,跟着他们也有好几年啦。当下芳云的心里倒很不快乐,因晓得父亲若在这里,可就不能叫自己再回去与吴三见面了。鹅头小孟已来到了近前说:“我的小姐呀!您怎么骑上了骆驼?魏老爷子一向连马都不叫您骑,说那就不像是大姑娘;现在倒好,魏老爷子没在这儿,您就成了香邦女子啦!”
芳云问说:“我爸爸没有在迪化吗?”鹅头小孟说:“没有没有!小姐您放心,您就是骑着狮子来逛街,只要不吃人,也没有人拦您。现在我就住在北边的店里,小姐同我到那里歇一歇,我再把所有的事情向您细说,好不好?”芳云点了点头,就下来弹弹衣裳,顿着她的小鞋,指着小骆驼说:“你给我牵着吧?”鹅头小孟说:“好!好!我就给您拉着吧!”
此时,街上的人简直都快要把芳云围上来,争着来看,那位清秀文雅的锦衣少年仿佛还要过来招呼着跟小孟说话,鹅头小孟却看出芳云已经不耐烦了,快要发脾气了。他知道小姐一发脾气就不得了,所以赶紧向那少年摇摇头,又向旁边的人拱手,说:“诸位闪一闪吧!叫我们过去吧!”又说:“一匹小骆驼可有什么值得看的?你们也太不开眼了!”
他请芳云到了他的下处,原来他就住在一条横胡同里,小而整洁的一家店,坐北朝南,非常豁亮的一间屋。小骆驼牵到棚下,跟骡马在一起饮喂,姑娘的简单行李和宝剑,他全都给送到屋中,于是他就在屋中谈述芳云从甜水井村走后他们的事了。原来神剑魏十分愤恨女儿的私走,只为那位胡大相公的伤势未愈,绊住了他,所以才不能去把女儿追回。现在神剑魏是护送着那位胡大相公往伊犁去了,沿途上他曾问出何子成的恶行,大约他将来还要去惩罚那何子成;把鹅头小孟留在迪化,不为别事,就是叫他设法寻找着芳云。所以现在小孟就说了:“您既是来了,我可就不能再叫您走啦!因为这是我师父魏老爷子的吩咐!”
芳云却说:“你管不着我!我爱往哪儿去就往哪儿去。慢说是你,就是我爸爸回来,他也拦我不住!”
小孟笑着说:“好厉害,小姐我问问您,您这么东奔西跑,不就为找的是何子成吗?这可容易!”
芳云赶紧问说:“在哪儿?”
鹅头小孟却不说何子成的下落,他仍然笑着,说:“小姐您看见刚才给你们劝架的那位阔少爷了没有?那就是现任巡抚大人的三公子,虽是庶出,但颇得巡抚于大人的喜爱;本来都快要中举人啦,可是于抚台就想,中了举,就得做官,不定要派到哪一省去。于抚台年老多病,什么公私的事,都是仗着这位三公子给料理,所以宁可耽误了公子的前程,也离不开身。这位公子不但办事干练,而且书画皆通,有个别号,叫郎月斋主,因此尊敬他的人,都称呼他为朗月三少爷。可是也没有人不尊敬他的,因为他那个人太好了,无论见着什么人,他都斯文有礼,而且济困扶危,怜孤惜寡;年纪虽不大,而却是一位善人。他今年二十岁了,自幼订下的亲事,未过门便已夭折,所以他就绝不续订亲事;但人家也不寻花问柳,更没有半点风流的行为。我想:这位公子可比那位胡大公子又好得多了!独怪我的师傅,他老人家为什么单把胡大公子看上啦?其实那不过是个无能的废物,自被盖魔王那伙强盗杀伤,纵使不死,也得成为残废!”
芳云连连摆手说:“管不着!管不着!我也不管什么胡公子,什么于公子,我都不认识他们;我只向你问的是何子成的下落,你快说!”
鹅头小孟依然嬉皮笑脸地说:“好!我快说!我就快说!我告诉您,刚才被您推下马来的那是衙门的差官,若不是于朗月少爷给排解,事情到现在也不能够完!于朗月少爷原定的是他的表妹,听说那位小姐才貌具佳,可惜未等到鸾凤相配,就先死了。至今于少爷的郎月斋中,还挂着那位小姐的遗容;少爷每日要焚香思念,立志不娶,从来也不注意街上的妇女和人家的姑娘。今天可对您……我看总是跟您有缘,所以一见,他就情不自禁;这话我可不该说,但我想总比那胡公子强呀!”
芳云一听,并没生气,心里倒觉得那个于朗月的脾气古怪,大概是个痴情的人,转又想:“反正他与我不相干,我没把那胡公子看得上眼,还能够看得起他吗?”于是就向小孟说:“我不许你说这些废话!我都不听!你就快把何子成的下落告诉我吧!”
鹅头小孟说:“这很容易!何子成不是无名少姓的人,街上的一家大粮行、两家杂货庄,全是他开的。我听说半月之前,他曾来到这里,现在可又走了。”
芳云问说:“你没听说他来的时候,带着个姓吴的姑娘吗?”
小孟说:“这倒没听人说,您要打听,可以到后街双槐巷,那里有何子成的家宅。”
芳云问说:“何子成的家就在这儿吗?”
鹅头小孟说:“这是他的外家!他在各地,凡是有他的买卖的地方,他就置着宅子,住着老婆;他也许十年八年不来一次。这里可是最得他宠的一位太太,年纪很轻,外号叫做花大姐。”
芳云就站起身来说:“双槐巷在哪里?小孟你领着我去,我见着那花大姐去问问,碰巧吴锦娥姑娘也就在那儿啦。”
小孟却摇摇头,说:“小姐您可去不得!”
芳云问:“为什么?”小孟说:“您还不明白?那何子成既然到处都有家有老婆,并且在路上抢去了人家的闺女,可见是一个好色之徒。您是一位小姐,长得好,又年轻,若是拍门去找何子成,不用说什么话,花大姐可就得疑心了,啊!一位花枝招展的大姑娘来找何财东?”
芳云愤愤地说:“我找他是要要他的命!”
小孟说:“何财东没在这儿,您也没法子要人家的命!迪化城又有衙门三司,您如果拿着宝剑去搅他的家宅,官人们就许给您个麻烦;再说此事若被于郎月知道了,可也未免疑惑小姐。”
芳云怒斥着说:“你怎么净提于郎月?我不认识他是谁!”
小孟说:“他可认识魏老爷!您记得去年于抚台接待奇侠,在衙门里的西茶厅宴请魏老爷?那天您没有去,我可去了,从那次我认识了于公子……”芳云不待他说完,就愈是生气,由旁边抄起宝剑来,吧一下拍着了小孟的后腰。
小孟吓一跳,就跑出屋去了,到院中他还隔着一层窗纸向屋中来悄声说:“小姐!我是好意!您是不知道,我师父魏老爷常跟至近的友人说,不愿您再跟他当侠客,趁着您这年岁,想给您找婆家……”屋里的芳云向着窗纸啐“呸!”小孟在外仍笑着说:“魏老爷说有意把您许配胡公子,您大概也看出来了,我可觉得有点不平!像您这样的美貌侠女,怎么能够嫁姓胡的?虽然是个孝子,其实也是个废物;于朗月少爷却不但多情,而且风流豪爽。”
芳云怒声说:“滚出去!”外面的鹅头小孟才走,这间店房算是让给芳云了。
芳云倒不怎么生气,只觉得讨厌,那于朗月的人物也不怎么讨厌,可是这件事情怪讨厌的。鹅头小孟尤其讨厌,他必定跟那于朗月是朋友,还很有交情,不然他不能够说这些没规矩的话。他是欺负我!等到爸爸回来,我非得叫爸爸管教管教他不可!然而爸爸又是个最糊涂的人,他既知道我应当出嫁了,可为什么不给我选找吴三那样的一个人物?
芳云的芳心难过了一会儿,但过后就忘了,又想着:鹅头小孟说的那话倒对,若是登门去找何子成,能使人疑惑对他倒是怀着好心,那可真是一种侮辱!不如索性深夜再去,吴锦娥如果真在他家,夜间也不能藏躲。何子成若是假外出,其实正在家呢,那就取了他的首级,用包裹包好,挂在小骆驼的脖子上;不等到天明,就离开迪化。如此一想,她倒心里发急,恨这个天不快一些黑了!
她叫店家给她换茶,预备饭,店家进到屋里来,虽然见所住的客人变了样儿了,可是并没有惊讶的表示;听了芳云的吩咐,当时就赶紧去做,并且知道芳云是“魏小姐”——这大约是鹅头小孟临走时把话对店家说明白了,倒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可疑的却是天快晚了,因为户外天寒,店家就给搬进来烧着木炭的火盆,并且芳云原是说:“你们厨房有什么东西,就热一些来给我吃。”她原想着像这样的店,菜饭也就是预备热汤面、蒸馍或烙饼,若是特意嘱咐他们,也许有一碟油炒鸡子。可是没料到,端上来的竟是一个汤,菜是一盘“炒腰花”,一盘“烩鱼片”,店家还说这鱼是特由兰州运来的“黄河鲤”。汤虽然是普通的鸡汤,可是里边还夹着点口蘑、海米跟海参。这可就得说是珍贵了,不要说这小小店房,就是迪化城中的各饭馆也未必都能够预备——这里的人除了牛羊肉之外,别的东西简直不容易吃到,富商们请客摆酒席,当中都是一盘木头做的假鱼,海味更是少见;那么除了抚台衙门,还谁有这些东西?再看,饭食是精米白饭,还有一盘飞罗白面和池盐蒸成的千层小花卷;匙箸也都那么讲究,不似店中常用的。芳云本来是很生气,心说:这是什么意思?给我好吃的,我就能够感激他吗?但后来又噗嗤笑了,心说:这正好,管他是谁送给我的,我就吃!叫我感谢他,理他,看得起他,可是休想!可是做梦!”于是她就一句话也不问,就吃了。
饭后,她令店家将盘碗端走,再彻茶来,把茶尝了一口,觉得也很清香,心说:还许是西湖龙井呢。她遂又细细打听出双槐巷何子成的房屋式样。店家走后,她将屋门闭紧,灯也不点,就装作睡觉。至二更后,她才略略地紧束利便,携带宝剑、钢镖,出了屋就飞身上了房,在星稠月暗之下,去往双槐巷。
双槐巷,何子成的外家是很容易找到的,因为这条巷里都是一些小门小户,只有这一家的门是大的,房子也很整齐,似是新盖的。而且芳云是在房上行走,她看见别处全都漆黑的没有灯光,独有这所院落里,尤其那北房,里面灯烛闪耀,窗上的鬓影摇摇,还有妇人向门外叫着说:“张妈!”张妈没有答应,芳云已自房上一跃而下,她也用不着什么蹑足潜踪,就拔出来宝剑,直进北屋。
这屋里就有两个妇人,见了她,一个惊问说:“你是找谁的呀?”另一个却哎呀一声喊叫起来。芳云把剑一晃,寒光吓得两个妇人都向旁躲藏,芳云就怒容怒声说道:“不许嚷!也不许说话,否则我杀了你们!”
这两个妇人的衣饰都很讲究,那年轻的大概就是何子成的“外室”,长得并不如何美,可是打扮得十分妖媚,头上还戴着不少的绫绢花,她那“花大姐”的外号大概即是由此而得;另一个好像是她的妈,又像是个鸨母,年纪有五十岁上下了,可还擦了一脸的粉和胭脂。这个“半老徐娘”把芳云的客貌仔细看了一看,她可就不怕了,并且发了脾气,过来拿手指着说:“你!你!你是什么人?哪儿来的野丫头、疯娘儿们,半夜到我们这儿来吓唬人!你也不打听打听这是谁的家!”
她想要过来推芳云,芳云将剑又向她的头下一晃,她就双手抱着头,向下一缩身子;芳云抬起脚来,向她的腹上一踹,并没有用力,她可就咕咚一声坐在地下了,于是哭喊起来:“有了贼!有了女贼啦!快来人吧!”芳云大怒,抡剑向她的肩上膀一拍,吧的一声,这半老的徐娘并没受伤,可是吓得浑身哆嗦,真不敢言语了。
此时外面有个仆妇刚要进来,就又回身跑,却被芳云一手揪住,说:“你不要害怕!我不是贼,也不是强盗,我只要跟你们打听一件事,你们可得说,实说!第一,你们这是何子成的家不是?”仆妇点头说:“是!是!是何财东的家,这儿住的是他的五太太跟他的丈母娘!”芳云又瞪着眼问:“何子成现在哪儿啦?实说!”仆妇颤颤地说:“是前半个月走的,往南疆和阗县采玉去啦!”
这时忽然那花大姐又从屋里出来,指着仆妇说:“张妈,你多嘴!好,你多嘴,掌柜的在南疆若是出了事,将来可就得由你担!”
芳云仍然逼这仆妇,说:“你快把实话告诉我!何子成抢来了一个良家女子名叫吴锦娥,他给放在哪儿了?给怎样处置了?”她问得很急。
那花大姐却发出来冷笑,说:“得啦!你也不用再吓唬我们啦!我也明白啦,你是神剑魏的女儿魏大姑娘,是不是?”
芳云诧异着说:“你怎么知道的?”
花大姐说:“何财东没告诉我,我可听他跟人说了。魏大姑娘,咱们可无怨无仇,我还顶佩服你们的;因为何子成是不怕爷不怕娘,也不怕我这个他花了钱置来的老婆,他只是怕神剑魏,还最恨一个叫吴三的人。往常他把货运到省城,至少得在我这儿住三四个月,过了年才能走,一年到头就指着他来的这几个月,叫他给我置穿的、戴的、使用的;可是这次来了,没他妈的住了三天就走了,因为他又弄了个比我还年轻的小老婆。这话我可也说得过分啦,我也不该恨人家,因为人家是个大姑娘,就是吴三的妹子。倒霉,不知怎么硬被他给抢来了;人家并不从他,人家有一把小刀子,时时想要自尽,他得派人时时看着。他是个猫儿,越得不到手,他就越眼馋,有时吓唬硬逼,有时又软求,又欺哄,应得给人家置什么金的,买什么翠的;在这儿才不过住了两三天,可就把我差点没气死,我就跟他闹,闹也是不行。
“后来他听说他的这件事被侠客神剑魏知道了,神剑魏正往西来要抓他,神剑魏的女儿更是厉害,就把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幸亏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叫他往南疆去,说是南疆的地方大,神剑魏追不到,找不着;和阗又出玉,何子成去了住半年,办点货再回来,那时也许就没事了,还能发一笔财,做一档子好买卖。因此何子成就去了,他去可是去,带着他的亲随马广财、白额虎苗钧,还在这城里请来有名的镖师“南疆虎”,他们一同走了,可是他舍不得扔下那吴姑娘,就也把人家强逼着带了去。现在走了已经半个月了,大概都过了吐鲁番了!我想:魏大姑娘呀!你要能够追到南疆,把那吴姑娘救了,连我跟我的妈都得谢你,可是你千万不要把何财东伤了,他人虽不好,可是像我们……还有不少别的人,都是指着他穿衣吃饭,他若是一死,我们可就都苦啦!”
当下这妇人絮絮地说着,不住地央求,并且还流了几滴眼泪。她的那个妈,鸨婆似的,起来也直哀求,并说:“张妈!不用害怕了!快给这位大姑娘倒茶!你看看!人家这姑娘比我的女儿长得还俊!”芳云却一言不发,回身就出屋,飞身上房,回往她住的那家旅店。
相关热词搜索:大漠双鸳谱
下一章:第四回 铁腕上的胭脂印
上一章:第二回 娟娟女侠飞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