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红杏白花
2025-04-12 作者:牛不也 来源:牛不也作品集 点击:
在死一般的寂静中,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好一晌,谁也没说话。白玉凤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牙齿咬着下唇,眼睛看着丈夫,问道:“你看见我留给你的字柬了?”她声音颤抖,一个人也抖了起来。
朱乐云不答,把脸转向刘清风:“刘……刘大侠……这……这究竟是怎么会事呀?小弟一向对你……”
“你不用问他,问我便可!”白玉凤厉声道:“一人做事一人当!这件事与姓刘的无干!全然是我一人所为。乐云,你是一向不曾错待过我,我也一向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但你我的婚姻不是我心甘情愿,全是我父亲一手促成,我并不愿嫁给你,你也是晓得的。你一门心思在如何练成上乘武功上头,结婚数载,你我名为夫妻,实则同床异梦。我实在不想与你过下去了。我本以为姓刘的敢作敢为,该是个有见识,有情有义的好汉子,所以宁冒天下之大不韪,私自离家,想把自己的后半辈子托付给他,哪知他心里没有我的半点影子,他与你一样,不过也是个不懂女人心意的冷血冷心的人,反而责我水性杨花,风流淫荡……嘿!只怪我无识人之明,所见到的男人,没有一个真正值得我托付终身!我事已做下了,你要杀要剐,都由得你!”她狠狠瞪了刘清风一眼,挺起胸脯,慢慢走向丈夫,脸上是一副决绝的神情。
这番话大出刘清风的意外,在他想来,一个胆敢私奔的女人,决不是良善之辈,她纵不反咬一口,也该竭力编造一套言辞为自己洗刷,想不到她非但不反诬别人,反而当着丈夫的面,真认不讳,丝毫不牵涉旁人。难道这妇人是疯了不成?
朱乐云亲见刘清风与白玉凤撕掳一团,他内心怒发欲狂。自回家中看到妻子所留字柬,他谁也不与说知,飞马赶来,打算追上淫妇奸夫,一剑斩讫,待到此际,若是打斗,万万敌不过刘清风,要是就此罢手,内心又有所不甘。他把拳头捏了又捏,牙齿咬了又咬,却不知如何才好。
刘清风身当其境,最是难堪,本来他是想义正辞严,痛责白玉凤不守妇道,但听了她的一番话,已将自己洗刷得干干净净,觉得再说什么也是多余的了,便道:“朱兄,令夫人想是患病在身,你快带她回家,请个医生好好治一治,病人的胡言谵语连她自己也弄不明白,旁人更不能当作真事!在下告辞!”他转身快步出林,心中暗暗叹息,不知这对夫妻回到家中,还会闹出什么名堂来。
刘清风回到家里,这件事自是一字不吐,心想只要从此不再踏入宣阳白家一步,与这家人不再发生任何瓜葛,那就算了事了。
齐圣姑听到这里,忍不住说道:“刘大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一走了之,却不为白玉凤想一想,她跟了丈夫回去,那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她一片心思贴在你身上,朱乐云既非其匹,你就该与她远走高飞……这一来,不是你害了她么?”刘清风正色道:“岂有此理?我是有妇之夫,她也是有夫之妇,刘某堂堂男子汉大丈夫,怎能做此猪狗不如的事,叫万人唾骂!”
齐圣姑道:“所以我说男人好的不多。男人只顾着自己的荣辱毁誉,丝毫不懂得情爱,太没意思了!这样看来,朱乐云倒是他老婆杀的?这也不对了!白玉凤总不能杀了他的老子……”
刘清风道:“你听我说下去就知道了。我回到家中不久,没想到,有个我不愿再见的人找上门来……”
齐圣姑问道:“嗬?白玉凤居然找上门来?”
刘清风摇头道:“不是,找来的是朱乐云……”
那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朱乐云将刘清风约到野外。两人站在一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地中间,面容憔悴,风尘满面的朱乐云开口了:“刘大侠,小弟自你走后,心里总是不能宁定,也没有心思练功,想来想去,只有赶来了,要请刘大侠说一句实话,刘大侠是小弟的救命恩人,无论实情如何,小弟决不会怪责刘大侠,我知道定是那个贱人不好……”
刘清风一听此言,心中不悦,问道:“朱兄,有什么话,你只管直说就是!”朱乐云结结巴巴地说:“小弟想……问一问……刘大侠与那个……贱人究竟,究竟有没有……那个事?”
刘清风心中大怒,强自忍住:“朱兄,那日在林中,令夫人已说得明明白白,事先我一无所知,事后也丢开不管。刘某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子,一生清白,岂会做蝇营狗苟之事?若不是我当你作朋友,你说这话便是污辱于我!哼!”
朱乐云的脸一下子涨得血红,吭吭吃吃地道:“刘大侠息怒,小弟也知道不该来打搅刘大侠,只是……只是……这房妻子,小弟不能再要了。”
刘清风冷冷道:“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你也不用跟我说知。”
朱乐云道:“不然!小弟反反复复想过了。刘大侠于我恩重如山,小弟一直思量如何报答,那妇人……那妇人容貌颇不丑陋,小弟情愿割爱……”
刘清风勃然大怒,喝道:“住嘴,朱乐云,你把我当作什么人啦?想不到你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姓朱的,从今往后,你我情断义绝,两不相欠!请了!”他袍袖一拂,袖风到处,将身前一大片油菜花连根卷起,送向空中。朱乐云吓得惊叫一声,连退三丈,待睁得眼瞧时,已不见刘清风的身影。
朱乐云兀自心悸不已,左右无计,又不敢再去找刘清风,只得怏怏返回。他是个针尖大的事也放不下的人,回到家中,面对着白玉凤的一张冷脸,心里总是如同钻进三五条小虫,日嚼夜咬,不得安宁,又怕被丈人看出心思,这日子就觉得难熬了。白家有生意在外,朱乐云借口收帐,三日两头往外跑。心里烦闷,惟有用酒浇愁,不上三月,便成了一个酒鬼,整日醉生梦死,连武功也荒疏了。
却说刘清风自遇朱乐云之后,心里头也很不痛快,寻思自己一念之仁,结交了朱乐云,平白惹上难与人言的麻烦,还怕朱乐云去而复来,纠缠不清,索性离家远游,兴之所至,走到哪里是哪里,行无定所。
这日到得杭州灵隐寺,与寺中一和尚下了几盘棋,输得不知东西,告辞出来,经过白乐桥,前头一片黑黝黝的松林。但闻松涛如潮,阵阵不息。林中群鸟憩在枝头,婉转啼叫,声声入耳,犹如天界仙乐。又有松鼠在枝叶间纵跃如飞,狐兔一类小兽,见人不惊。刘清风信步走去,忽见林深之处,有数张石桌石凳。
刘清风走近了,见那石桌石凳,釉光鉴亮,一尘不染,有一个身材略瘦的白衣青年公子,正背向坐在石凳上饮酒,一把二尺长短的小剑横放石桌之上,一瞧便知是武林中人。这人独饮于松林深处,不知是寂寞无侣,抑或不爱尘世喧哗。刘清风一走近。他就回过头来,向刘清风看了一眼,一只手抓住了桌上的宝剑。
刘清风见他脸白如玉,眉黑如黛,一双眼睛如冷电似的,似乎恼人打扰,便向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顾自走开,心中暗想:这人倒有几分古怪,却不知是哪一派的弟子。
才走出数步,忽听身后风声竦然,有一物破空飞来,正对准了自己的后脑。刘清风也不回头,左手往后一挥,已用袍袖将飞来之物卷住,但觉手臂微微一震,放在眼前看时,却是一个圆圆的松果。他心里微怒,心想:这人好没来由,素不相识,便飞果打人,若是换作一个不会武功的人,你这枚松果,一样能伤人性命。心念一动,叫声:“原物奉还!”一挥手,将那松果掷了回去。
白衣公子顺手抓起小剑一拨,只听耳边当的一响,桌上那只酒壶滚落于地,酒水汩汩流了出来。
原来刘清风取的是声东击西之计,从松果上捏下一小块,另射桌上酒壶,白衣公子只顾了那枚松果,没防备保住自己的酒壶。这不过是刘清风怪他无礼取闹,小小地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罢了。
白衣公子倏地长身站起,脸色阴沉,冷冷地看着刘清风,将他从头到脚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手腕一抖,利剑出鞘,剑头指着刘清风,问道:“你的兵器呢?”
刘清风听他语声娇脆,愣了一下,又见他下巴尖尖,举止间女里女气,不由得恍然大悟:这人原来是个女的!本来他是有想见识其人武功的念头,一旦知道她是女人,便不想多事,只向她点了点头,负手向外走去。忽听有风声从头顶掠过,眼前人影一花,那白衣女郎已抢到身前,两根又长又黑的眉毛竖了起来,喝道:“站住了!”白光闪动,她在瞬息之间刺出七八剑,封住了刘清风的左右,显是不肯让他走开。
刘清风心中微怒,暗想:这女子好生无礼!不由得哼了一声,叫声:“看招!”两指勾曲,倏地伸向她面门,使的是一招“双针夺珠”。白衣女郎往后一仰。刘清风足尖一蹴,后退八尺,身在空中时即已转了过去,展开轻功,一溜烟地走了。那女郎倒也不再追来。刘清风想起她身法的轻捷,剑招的灵动,倒是从未见过的,猜不出她的门派。但江湖中历来藏龙卧虎,奇士能人在在都有,那也毫不为奇。刚刚走到林边,只见前头大踏步地走来四五个雄纠纠、气昂昂的大汉,人人带着兵器,见到刘清风时,内中一人瞪圆了眼睛问道:“喂!你是谁?”
刘清风看他们个个身穿黑色短衣,袖口处用白线绣着一条小白龙,便知是钱江帮中的人,恼他们出言不逊,只装作没听见,白了那发话的壮汉一眼,并不答腔。
那壮汉手中提着一把宽面铁桨,敞着胸口,露出一大片黑糊糊的胸毛,见刘清风居然不答话,嘿的一声张口就骂:“你是聋了还是哑了?老子问你话呢!”他身边一个黄脸汉子拉了他一把,小声道:“老八,没功夫理他,我们快走!别让那小贼给溜了!”
壮汉忿忿地瞪了刘清风一眼,与同伴并肩大踏步走向林中,重重的步声震得地皮也微微颤抖。
刘清风让他们走了过去,心想:这伙钱江帮的汉子这等横法,他们口中的“小贼”指的是谁?看这模样是去找人打架。蓦地里心念一转,顿时省悟:他们是去找那个林中的白衣女郎的晦气!适才那女子是将我误认作钱江帮的人了,怪不得一上来问也不问,就向我出手寻衅。于是他转过身子,悄悄跟在后头。行不数步,又听见西边有悄悄地脚步声,他弯腰一看,只见另有七八个钱江帮的人也快步奔向林中,显然刚过去那五人是明面上的,这七八人是暗地里打接应的。钱江帮出动这么多人来对付一个年轻女郎,也不怕丢丑。这女郎究竟是什么路数?
刘清风既感纳闷,又暗暗为那女郎担心,提气一跃上树,踏枝而行,须臾间即赶上那五个钱江帮的汉子,可笑他们在底下却毫不知情。
白衣女郎仍是独自一人坐在石凳上,怀中抱着那把短剑,双目低垂,犹如老僧入定,丝毫未将大步走来的五个钱江帮汉子放在心上。
一众人见了她这般模样,倒也不敢造次,为首的那个黄脸汉子手一挥,令众人站住,开口问道:“王三郎!打了你三个耳光的是不是她?”
王三郎是个獐头鼠目的矮瘦子,双颊的掌印犹未消褪,上前一步探头看了看,道:“来四哥,就是她!这家伙不男不女,半男半女,凶得狠呢?来四哥要为我出气!”
白衣女郎抬起眼帘,冷电似的目光射在王三郎脸上,开口说道:“你们不止五个人吧?还有别的人呢?躲在林中想暗算我?”
来四哥一怔,心知已被她瞧破底细,便回头叫道:“好,大伙儿都出来吧!”少顷,即从林中三三两两地走出八人,将女郎团团围了起来。
来四哥说道:“姑娘尊姓呀?你是哪一派的人?你到我们杭州城里来,原该打听清楚,这方圆几百里,都是我们钱江帮的地盘。你打了我们钱江帮的人,若是躲得远远的,不让我们找着,我们倒也无法可想。如今你既然不走,总有一个说法,你是打算向我们叩头赔罪呢,还是让我们一人打你三个耳光?”
壮汉笑道:“我们这里一共十三个人,总共三十九个耳光,你雪白粉嫩一张脸怕是禁受不起的,还是乖乖磕三个响头合算。哈哈哈哈……”众人听他说得有趣,都哄然大笑。
女郎缓缓站了起来,唇际带着一丝傲然的冷笑,双眉一扬,道:“什么?你们每人磕三个头?我可不愿意。我还是赏你们每人三耳光的好!”
来四哥的两条眉毛挂了下来,一张脸也更黄了:“嘿嘿,姑娘你好大的口气!好大的胆气!你到底是哪一派的?竟然丝毫不将我们钱江帮放在眼里!告诉你,就是峨嵋派的掌门到了我杭州地面上,也得对我们楼帮主恭恭敬敬!”
白衣女郎哼一声:“你放心,我不是峨嵋派的,你们今日就是杀了我,峨嵋派的无情老太婆也不会怪你们的。但是话又得说回来了,凭你们只怕杀不了我!闲话少说,想打架,只管上来就是,不管是单挑或是群殴,都由得你!”
壮汉脾气暴躁,大吼一声越众而出,骂道:“好狂的贼丫头,我彭大龙先来教训教训你!”单手举起铁桨,一招“一拍两散”便向她头顶打来。女郎挺立不动,等到铁桨压到头顶一尺处,倏地身子一晃,只听“啪啪”两响,彭大龙双颊已各挨了一个耳光,打得他头晕目眩,耳中嗡嗡直响。彭大龙定一定神,大吼着扑了上去,舞动一把六十八斤重的铁铸船桨,劈头盖脑击向女郎。铁桨沉重,他力气又大,半空中桨影重重,风声呼呼,激得地下的尘土松叶飞扬飘荡。女郎剑不出鞘,只以灵活的身法闪避。彭大龙连攻二十几招,却连对方的一片衣角也没碰上。他一招使得过老,收势不及,当地一响,铁桨重重地打在地上,砸出一个半尺深的土坑。女郎不等他转身,飞快绕到他身后,抬起一脚,正中他后臀,将他踢得如同一个大肉球般滚了出去。来四哥急忙抢上去,将他扶了起来,手一松开,彭大龙又啪哒跌倒,蜷成一团。原来女郎这一脚踢中了他尾闾的穴道。
来四哥大怒,伸手从背上取下一口宽面厚背薄刃的镔铁刀,长啸一声,凌空跃起一丈多高,刀光如水银泻地,发出丝丝之声,摇荡而至。女郎一看他的武功要比彭大龙高出许多,也厉喝一声,双足轻点,飞身跳起,身在空中剑已出鞘,只听叮叮叮连响三声,半空中铁片乱飞,来四哥手中的刀只剩一个刀把。他吓了一跳,又觉头皮一掠,大篷头发飘洒下来。跟着是“啪啪”两响,左右双颊各挨一下,总算他轻功了得,一个倒翻,退出去八尺,一摸头顶,已少了一片头发。再看女郎,她剑已入鞘,正神定气闲,唇际带着一缕若有若无的冷笑,似乎在嘲笑自己的无能。来四哥虽知此女武功甚高,但自己输在兵器不如对方锋锐,并非是武功不济,他手一伸,从同伴处夺过一把长柄铁叉,正要鼓勇再上,另一个怕他有失,振臂高呼:“大伙儿一齐上!休要放过这妖女!”
钱江帮来了一共十三人,除了彭大龙穴道未解无力再战,其余十二人纷纷围了上去,将白衣女郎裹在垓心。女郎面无惧色,只微微冷笑,又把那把削铁如泥的短剑抽了出来。
来四哥叫道:“妖女兵刃厉害,大伙儿小心!”呼的一叉刺了过去,他柄长叉锐,知道对方轻功超卓,这一叉斜刺下盘。女郎轻轻跃起,她背后一个钱江帮的弟子抢转丈二棍棒,向她足踝击去。女郎身在空中,轻轻一个转身,一足踩上棒端,左手挥出,丝光一闪,使棒的那人痛叫一声,丢棒捂住了眼睛。女郎短剑挺出,“嚓”地削断一人的铁尺,又用剑柄磕开一把斜刺里劈来的钢刀,欺近身去,打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钱江帮人数虽众,真正能抢到她身边攻击的也不过四五人而已,其余的多在外围呐喊助威,间或上去攻击几招。女郎指东打西,穿插往还:如入无人之境。须臾之间,即有四个挨了耳光,三人被击中穴道倒地不起。
众人又惊又惧,既怕她手中那把专门削人兵器的利剑,又对她左手袖中射出的暗器十分顾忌。来四哥心想,这女子太过厉害,自己合众之力,又是在家门口,若是让她得胜而去,钱江帮的面子可说是丢得一干二净。他大叫道:“结天罗地网阵!”
众人听令,一齐退开,各从身边取出一张渔网来,站好方位,发一声喊,头前四人渔网撒出,向女郎兜头罩去。钱江帮是水上的帮会,帮中弟子大多是渔民,撒网捕鱼,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运用到武功之上,经过习练,进退趋奉,按步就班,你撒我收,只见半空中飞起一张张大网,果然是别具一格的一套阵法。那女郎不意对方会有如此古怪的看家本领,一时手忙脚乱,左躲右闪,颇觉难以应付。
钱江帮八人八张大网,轮番撒出,收发有序,不给女郎有喘息的机会,包围圈也越收越小,趁着她全神贯注于躲避网罗,来四哥悄悄掏出一枚钢镖,运劲射出。女郎防得了上面,没留神对方的暗器,待到钢镖飞近方始知觉,侧身闪避,却哪里还来得及,飞镖正中其右臂,她手中剑拿捏不住,当地掉在地上。便是这么一来,头顶大网接连二三罩落,一层一层将她身子裹住。她再也站立不稳,摔倒在地。
钱江帮众豪大喜若狂,一拥而上,将女郎牢牢按住。来四哥叫道:“哪个带了绳子,快拿出来将她捆紧了,拴上大石头,送她到西湖里喂王八!”他捡起女郎的那把宝剑,用衣袖抹去剑上灰土,笑道:“这把宝剑正好送给楼帮主,给他老人家祝寿。”随手就插在腰间。
几个帮徒取出麻绳,将女郎捆紧,又在她身上拴上一块十来斤重的大石。一帮徒涎着脸笑道:“四哥,四哥,这小娘子生得不坏,这般丢进湖里岂不可惜了?还是让弟兄们尝尝新鲜再送她上天也不迟嘛!”
来四哥脸一沉:“你别动花心思!你晓得她是哪一派的?别给我惹祸!”
那帮徒笑道:“四哥,只要你不说,这时谁也不会出去乱说,又有哪个会晓得?四哥,你过来看看,这脸蛋儿嫩得掐得出水来呢!嘻嘻……”当即伸手在女郎脸上拧了一下。女郎身子被捆得如同一只端午粽似的,手足动弹不得,脸涨得血红,呸地啐了他一口,骂道:“你们不是人!快快杀了我!”
来四哥凑近去,将女郎打量一番,见她眉清目秀,不由意动,笑道:“果然比北瓦子的小红鞋长得还标致些!”那帮徒在一旁说:“四哥,自然是你先来,大伙说对不对呀?”帮徒们纷纷起哄:“四哥先来,我第二个!”“除了四哥,大伙儿抓阄定先后!”“别吵,别吵!长幼有序,抓什么阄?”
众豪正在吵吵闹闹,忽听得一个声音喝道:“一帮禽兽!都给我闭嘴!快放了她!”众豪一惊,只见一个身穿蓝布衣裳的汉子就站在身旁。他满面怒容,双眼炯炯发光。这人什么时候来到身边,竟无一令知觉。来四哥握紧兵器,问道:“你是什么人?”突觉眼前人影一晃,来人已欺到跟前,手臂一长,五指抓住了他的胸口,骂道:“给我滚!”将来四哥往上一掷。来四哥身不由己,一个身子直窜而上,高飞二丈,才掉下来,正好掉在松树的树杈上搁住。那把短剑却掉了下来。来人伸手接住,目视着钱江帮众豪,沉声喝道:“还不快滚!”
一个站在他身后的帮徒悄悄取出大网,两手张开,猛地向他头上罩下去,他好像脑后长着眼睛,反手往后一抓,正好抓住网缘,随手一拖一送,那人连人带网飞了出去,远远掉进松树林中。余人见他如此神勇,尽皆胆寒,步步后退。那人瞪圆眼睛,又大喝一声:“滚!”
这声喝众人听在耳中,犹如睛天打了个霹雳,震得头晕眼花,心头狂跳不已。众人知道碰上了煞星,转过身子,拔足便逃,惟恐他会追来,半点也不敢停留,更不敢回头,眨眼间便逃得不见影子。这人正是刘清风。他不知女郎的来历,与钱江帮也素无过节,本不拟多事。后见这伙帮众意欲奸污女郎,忍不住勃然大怒,挺身出来,赶走了那伙帮众,救下了白衣女郎。
那女郎受了极度惊吓,这时一口气一松,臂上镖伤毒发,晕了过去。刘清风赶紧替她扯断麻绳,起了毒镖,见她伤口只流出少许乌黑的血液,知道镖上带毒,若不速加救治,重则毙命,轻则一条手臂废了。事在危急,不及多想,他将女郎抱到石桌上放平,双手握住她伤口上下两端,运起内功,要以自身真气帮她逼出毒质。
刘清风一运内力,女郎便醒了过来,“啊哟!”叫了一声,就要坐起,刘清风忙道:“你不要动!”气动十指,卟的一下,从她伤口中射出一股腥臭的黑血。女郎大叫一声,又昏了过去。
刘清风等她伤口流出的血渐渐变红,知道已无性命之忧,她体内余下的毒质,只须假以时日,病体渐复后,自己运气便能驱出体外。
女郎慢慢睁开眼睛,向刘清风点点头示谢,又转过头去,似在寻找什么。刘清风将她那把短剑拿到她手边,说道:“你的兵器在此。姑娘,你在此地可有朋友?”
女郎轻轻摇头,以剑拄地,撑起身子,低声说:“多谢大德。他们……他们都跑了吗?”扯下一块布片,将胳膊包了起来。
刘清风道:“不错,他们都已逃跑,但钱江帮在此地势力雄强,多半会邀约更多人手再来,此地不可久留。你一人能走得动么?”
女郎点头道:“我没事,你……你请便吧……”
刘清风微微一笑,转身便走。忽听女郎叫道:“喂……喂!你等一等……”刘清风回头问:“怎么?”女郎说:“那支毒镖呢?你把毒镖给我!”刘清风心感奇怪,这女郎索要伤她的毒镖,显是还要想去报仇,她现在这副样子,便是一个小孩也打不过,再说她与钱江帮的这场打斗,平心而论,她也没吃太大的亏。有心想劝她几句,话到嘴边,转念又想:我本不知她与钱江帮的过节,也无从劝起,再说这起首究竟谁是谁非,我一无所知,不必多管闲事。便道:“那枚毒镖我并没有收起,应当是在地上的。”
女郎低头找了一会,没有找到,脸上显出焦急的神色。其实刘清风早已瞧见,便走过去从草丛中捡起飞镖,递了过去:“在这里!”顿一顿,又道:“姑娘,你还是从速离去为好!强龙不压地头蛇,小不忍则乱大谋嘛!”
女郎听了,斜睨他一眼,脸上显出不服气的神情,张口欲言,却又忍住,只轻轻哼了一声,显是仍未将刘清风的好意劝告放在心上。
刘清风不再多言,向她点点头,顾自出林去了。行了二三里,到得栖霞山脚,天已向晚,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山顶,将郁郁葱葱的丛林染得金碧辉煌。清风徐起,拂面生凉。远远近近的大小庙宇宫观里敲起晚钟,梵唱阵阵,回荡在湖山之间。归巢的鸟雀,飞矢一般从蓝天掠过,落下声声鸣叫。路上行人已稀,刘清风一路走去,只觉空山寂寂,分外幽静。
忽闻前路上马蹄声急如雨点,他心中一凛,暗想:这么晚了还有人快马急驰,难道是钱江帮的人去搬了救兵来?跳上路边一块青石上凝目望去,果不其然,远处奔来五骑,马背上的人,人人身穿黑衣,正是钱江帮中首脑人物。刘清风因与钱江帮帮主楼飞浪有一面之缘,为免身处尴尬之地,还是不与之相见为好。急忙闪身进了路旁的竹林。
眼看着那五匹快马从竹林外飞驰而过,刘清风看得分明,马上五人虽无楼飞浪在其内,但领头的正是那个来四哥。毫无疑问,他们吃了亏后不肯罢休,叫来了帮中好手想找回这个梁子。刘清风暗暗为那个陌生的白衣女郎担心,她脾气古怪,又极为好胜,若是与这五人劈面相遇,其凶险当过于先前。自己若是撒手不管,本也没有什么不该,他与她原就毫无渊源,况且已经帮过她一次,临走前也给过忠告。但若是明知她面临危险而掉首不管,心里总不是个味道。思量再三,刘清风还是转过了身子向西疾行。才穿过竹林,忽见前头有个白影一闪到树后去了。这个时候还有人在林中藏躲,定然不是好人。他快步抢过去,低声喝道:“谁在那里?”
走近了,却见树后无人,显然这人看到自己赶来,又藏过一边。刘清风游目四顾,四下里毫无动静,忽闻头顶有几下极轻极微的呼吸之声,抬头一看,绿叶丛中露出一角白衣。这人原来躲在树上。
刘清风暗笑一下,叫道:“我看见你了,快快下来吧!”
那人知道藏不住了,露出半张脸来。刘清风定睛一看,“啊呀!”叫了一声,原来藏身树上的正是那个姑娘。
白衣女郎跳下树来,微皱眉头,不悦地问:“你跟着我干什么?”
刘清风一愣,没想到她头一句话就含敌意,真是个不识好歹的丫头。他也板下脸来,生硬地说道:“我跟着你?笑话!我是见到钱江帮的人又去搬来救兵,好意回转来告诉你一声。既然你自忖有本事打发,我又何必多事?请了!”说罢,立时转身要走。
“喂! 你……”
“还有什么话?天已快黑,我可是要进城去了。你好自为之吧!”
女郎把头一抵,轻声道:“对不起,我错怪了你。你尊性啊?”
刘清风余怒未消,哼了一声:“你不必问我姓名。你若无别事,我要走了。”
女郎忙道:“你别走,我还有一事相求。”这时她口气已软下来。
刘清风却不假辞色,不耐烦地说:“有什么事说快说!”
女郎嘴唇翕动了一下,没说出来,脸上浮起羞涩的红晕,两手互握,十指绞来绞去,露出了女儿害羞时的本相。刘清风心感奇异,问道:“你到底有什么为难的事?”
女郎的声音低若蚊鸣:“我……我……我想向你……借……我身上没有一毫银钱,都……都花光了。我一定会还你的!”末一句说得飞快,但语气甚是果决。
刘清风不由哑然失笑。这姑娘不知是哪一派的门徒,一个人出来游山玩水,弄得囊空如洗,还要跟人打架。看她也只有十八九岁,出门在外,两手空空,确够狼狈的。他伸手入怀去摸钱袋,一摸摸了个空,才想起在灵隐寺礼佛时,将身边所带的银子全数捐给和尚了。
女朗看他的手伸进怀里抽不出来,脸上又是十分难堪的表情,不由急了:“你没有钱?这可如何是好!这怎么办?我要吃饭,要住店,还要买药治臂伤。你再仔仔细细找找看。”
刘清风摇摇头,苦笑道:“真是抱歉得很!嗯……这样吧,你跟我回城里去,我住在太平客店,行李中还有百十两银子。”
女郎愣愣地瞧着刘清风,似在判断他言语的真伪,好一响才怯怯地道:“你不会骗我吧?可别让我空跑一趟。”
刘清风不由笑出声来:“哈哈哈……我骗你作甚?你若不信,那我就爱莫能助了。”
女郎转动眼珠想了一会,终于下了决心:“好!我跟你去!你若是骗我,就不会出手救我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不会骗我的!”
听她的言语,却是十分的幼稚可笑。于是刘清风就带她回到客店,从自己的行李中取出八十两银子,拿一块布包了,交到她手里,说道:“我身在客途,没有多带银子,这些你拿了去吃饭买药吧!”
女郎接在手里,眼中露出感激之意,说道:“你总得告诉我你的尊姓大名,家住何方,日后我好把今日所借的银子还上。”
刘清风笑道:“几十两银子不算什么。不用你还了。”
女郎急了起来,脸上又红了:“那可不行!我是一定要还你的!否则,我宁可不要你的银子!”把银包往桌上一放,睁眼看着刘清风。
“好!你有志气!我姓刘,名清风,家住温州乡下。姑娘尊姓呀?令师是哪一位?”刘清风只道自己报出名字,对方定会惊讶万分,哪知她神色如常,只是喃喃地将刘清风三字轻轻念了几遍,似乎是头一回听到这个人名。这倒使他感到吃惊了。
女郎说:“刘大爷,我谢谢你了。我叫罗秀姑,我师父的名讳恕我不能告诉你。这些银子我日后定当归还。我走了。”向他行了一礼,取过银包顾自走了。
齐圣姑听到这里,笑道:“刘大哥,原来你是这样认识我的罗师姐呀!她从来不肯说到你,但我猜得出来,你与她之间一定有一段曲折的故事。罗师姐这个人,脾气极怪,常年心事重重的,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我这回偷了她那枚视若至宝的钢镖,她恨不得把我撕成碎片。后来呢?”
后来----
刘清风是侠客,扶危济困这事,一生中也不知做了多少。这件事在他来说,不过常事一桩,过不多久,也就丢在脑后,几乎忘得干干净净。
过了一年,忽一日,刘清风正在家中陪母亲说话,门丁来报,说是门外有个身穿白袍的青年公子求见,问他姓名,他不肯说,只说与刘清风是旧交。刘清风听了,一时没想到是罗秀姑到来,走出大门,却又不见了客人的影子。另一个门丁递上一张字柬,说是那白袍公子留下的。刘清风取过一看,纸上写着:“请来城东天香楼一晤。 罗。”
刘清风这才猛地省悟:这个姓罗的白袍“公子”,多半就是那个好作男妆的罗秀姑了。她倒信守前诺,果然会来还银。既然到了家门口,却又不进大门,偏要到城里去见面,又是为了何故?猜也没法猜,女人的心本就稀奇古怪,何况罗秀姑这人,更是古怪中的古怪。
于是刘清风跟母亲、妻子说要去城里会友,也不带随从,一个人往城里来。
到得天香楼,果见男妆打扮的罗秀姑坐在角落里的座头上喝酒,见到刘清风如约到来,脸上泛出红晕,站起来抱拳道:“刘大爷,小弟有礼!请坐。向日蒙刘大爷慷慨援手,助小弟度过难关,感激不尽,今日特来拜见,随便将所借银两璧还!”接着就从桌下取出一只布包来,往桌上一放。“咚!”的一声,包内显然装着银子,但听声音当不止八十两。
刘清风听她自称“小弟”,显然不想让旁人知她是女儿之身,便笑道:“罗兄真是信人!其实,罗兄大可不必把丁点小事放在心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自古朋友之间有通财之义。他日江湖相会,我若是一时困窘蹇迫,也会向罗兄求助的。”
罗秀姑展颜一笑,颊上露出两个深深的酒涡,说道:“刘兄慷慨豪侠,小弟甚是佩服,常言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小弟当日说过要还,岂能食言?刘兄收好了,让小弟敬你一杯!”伸手把银包推了过来。
刘清风不愿跟她推来托去,便接了过来,说:“罗兄来到温州,刘某算是主人,自该由我请你喝酒。请!”举杯一口喝干。
两人说些别来情形,边喝边谈,罗秀姑酒量不小,连干五六杯,兀自不动声色。从她言语中,刘清风得知她臂伤早已痊愈,这番来到温州,除了还银,还想到雁荡山一游。
罗秀姑道:“刘兄世居温州,能否陪小弟到雁荡游玩几日?”
刘清风十几杯酒下肚,说话也不再有什么顾忌,笑道:“罗兄若是个男儿汉,在下自当与你交个朋友,休说是雁荡山,就是天涯海角,只要罗兄有兴,陪你去走一趟,又有何妨?可惜你是个女子。刘某怕招人闲话,不能陪你去了。哈哈哈!”
罗秀姑脸上一红,笑道:“不错,倘若刘兄是个女子,咱俩倒是大可交个朋友。其实,男女之间也未必就隔了一座大山,江湖儿女,用不着理会那么多的臭规距!刘兄,你也不要瞧不起女子,我听说你在外头名声极大,人称‘江南大侠’,想来手底下有几分真功夫。什么时候让我见识见识?不是我瞎吹,你名声虽大,功夫虽强,只怕是还没碰到过真正的高手罢了!”
刘清风对自己的功夫甚是自负,听她口气似乎还不大瞧得起自己,忍不住一拍桌子,大声道:“哼!谁是高手?你把他叫来跟我比划比划!你多大年纪,这一生见到过几个高手?”
罗秀姑微微一笑:“也不用叫别人,小弟就想领教一下刘兄的高招!”
刘清风哈哈大笑,睁着一双醉眼斜睨着她:“你?别开玩笑啦!叫你师父来还差不多!”
罗秀姑道:“你不要小看人。去年你我相遇时,我是还不及你,但今日就难说谁高谁低了。咱们喝完这杯酒,找个清静的地方,印证一下彼此所学如何?”说罢举杯一饮而尽,站了起来,脸上已有愠色。
刘清风歪着头打量着她,嘿嘿嘿地笑个不停,说道:“罗兄,好男不跟女斗,我就是胜了你,也没什么光彩。咱们还是好好喝酒。来,来,我敬你一杯!”
罗秀姑气得满面通红,胸脯起伏不停,一把抢过刘清风手中的酒杯,将酒水泼在地上,怒道:“你敢小看我?姓刘的,我看你是没有胆量跟我较量!孬种!”
这一来,刘清风酒意略消,胸中生出怒意,说:“好哇!你原来是想找岔子!姓罗的,你该到外头先打听明白了再来寻衅!刘某人要不是瞧着你是个女子,早就……”
罗秀姑道:“怎么样?我若不是个女子,你想杀了我不成?”
刘清风道:“那倒不必,你若是个男子汉,竟敢对我如此无礼,我就把你丢到瓯江里喂鱼!”
罗秀姑大怒,伸手一掌,要打他耳光。打人耳光原是她的拿手好戏,但刘清风岂是钱江帮那种不中用的家伙可比,举筷一竖,筷头对准她掌心劳宫穴。罗秀姑这一掌到中途,只得转弯斜击他胁下。刘清风筷子一垂,又对准她肘弯的曲池穴。两人于霎息之间交了七招,罗秀姑竟没能占到半点便宜。到了这时,刘清风酒意全消,顿时省悟:不过,她远来是客,又是个妙龄女郎,我怎能在酒楼中与她过招?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惹人笑话。赶紧将筷子一丢,退开一步,笑道:“罗兄,在下认输就是。罗兄武功高明,不用比试我也知道。刘某该告辞了。”抱拳一拱,也不邀请她到家里盘桓。顾自走出酒楼。
才刚出门,就听得罗秀姑在后头叫他,他只得站住。罗秀姑赶了上来道:“刘兄,你忘了这包银子。”
刘清风笑道:“罗兄也太认真了,你在客途,花费甚多,这包东西还是留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为好。咱们后会有期!”刚要转身,衣角被罗秀姑拉住:“这可不成,我路远迢迢赶了来,就为归还旧日所借银两,你不收下,又算什么?”
大街之上,罗秀姑虽作男妆,但举止话音仍带女儿之态,这般拉拉扯扯,刘清风何以克当?急忙收下银包,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说声:“惭愧!”
出得南门,沿着田间小路慢慢走着,想起罗秀姑行为奇特,举止大胆,刘清风不由暗感好笑。武林女儿,固然不同于寻常闺阁千金。他的母亲孙虹娟,早年也是个名扬四方的女杰,敢作敢为,豪爽不让须眉。他行走江湖,只识过若干巾帼英雄,但总觉罗秀姑与她们不大一样。而究竟什么地方不同,却又说不上来。单看她喝酒时接二连三地往嘴里倒酒水的模样,与引车贩浆之流,也无甚区别。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送上银包,又显出女儿家的细致与固执。而她的武功,在刘清风所见到的少年侠女中,纵非首屈一指,却也难有其匹。她究竟是何人的弟子呢?
走过小石桥,前头是一大片竹林。万竿青竹接天连日,腾起阵阵绿浪,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浓郁的清香。刘清风刚走到竹林前,忽见林中白影闪动,真是奇了,如天仙般飘身而出的,正是白衣女郎罗秀姑。她脸蛋红红的,眼中含着得意之色,唇际挂着顽皮的微笑,手提着晶亮的宝剑,拦住了刘清风的去路。
刘清风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罗姑娘,你这是干什么呢?”
罗秀姑道:“不干什么,我要与你比试比试!”
刘清风道:“我一向有个规距:就是不跟妇道人家动手过招。”
罗秀姑道:“哼!你这个臭规距今日该废掉了!你不打败我,休想过去!”
刘清风道:“哪有硬逼人与你动手的道理?我是不会跟你过招的!”
罗秀姑更不多言,刷的一剑刺了过来,剑头连颤,左右上下一招间即罩住他周身。刘清风飘身后退,腰肢一扭,欲往边上抢过去。罗秀姑身法极快,如影附形贴上,剑头只绕着刘清风的身子转。
刘清风恼了,叱道:“你这人讲不讲理的?”伸指往她剑上弹去,叮的一声弹个正着。这一弹之力看似寻常,实已使出了他平生所学的上乘功夫,满拟将她的剑击落于地,哪知罗秀姑只剑头一沉,迅速翻了上来,去削他手指。刘清风惊得心头乱跳,待要缩手,其势已然不及,她这剑削铁如泥,碰上了,一根手指不保。刘清风只觉指头上轻轻一碰,罗秀姑已收回了剑,说道:“刘大侠,下一招我可不再让你了!”
刘清风脸上一红,方才这一剑若不是她手下留情,自己已吃了大亏,幸得无人看见。这一来,他要不与之动手也已不能,罗秀姑剑术的高妙在他料想之上,内心也想见识见识,便道:“好!我就破一次例,陪你玩上几招。你若落败,可不能再纠缠不休!”
罗秀姑道:“这个自然。你的兵器呢啊?啊!你没带兵器。”
刘清风笑道:“我不用兵器已多时了。但你这把剑太过锋利,这样吧……”他从地上捡起一根指头粗细,三尺来长的带叶竹枝,“我就用这把竹剑。”
一个人武功练到极高明时,有无兵器实无多大区别。刘清风肯用竹枝代剑与其过招,实已不算小看了对方,但在罗秀姑看来,他用竹枝对付自己的宝剑,便是瞧不起自己,脸上的神色就变得难看了,冷哼一声:“你——好!别指望我会手下留情!看剑!”宝剑电伸电收,于霎息之间连刺七剑。刘清风左避右闪,一一躲过,内力运至竹枝上,还了一招,攻她面门。这一招近似戏弄,罗秀姑大怒,头一低,欺到他右侧,又是七剑连发,快得叫人眼花缭乱。刘清风挥枝格架,竹枝与她的宝剑只一沾即回,劲力使到恰如其分,既不让自己的竹枝被她宝剑削断,又正好挡住了她的快攻。
两人俱是以快制快,罗秀姑仗着宝剑之利,拿出平生所学,一柄剑使得出神入化,立意要想削断刘清风的竹枝。她跃高伏低,左旋右转,一个人如同陀螺似的绕着对方攻击,剑光雪练一般卷去,剑风咝咝,犹如银蛇狂舞,闪电裂空。周围竹林为她剑气所摧,绿叶纷纷飘落。刘清风竹枝收得稍慢一瞬,“嚓”一声轻响,梢头上有七寸长一段被她用剑绞碎。到得此时,刘清风再也不敢有半点轻视之意,打起精神,展开一套心意披风剑法,意到招至,在小小一根竹枝上贯注雄浑的内力,挥动之间,也是剑风凌厉,劲力弥漫。一团白光裹着一团绿光,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
三十六招过后,罗秀姑未得先手,叫道:“刘兄,平地相斗没有味道,咱们到上头去斗斗!”纵身高跃,身子在半空中一转一折,双足踩上了一支长竹的梢头。竹子梢头远比下部为细,她轻功高妙,一个人踩在竹梢之上,几如凌虚凭风。身子随着细枝的弹性而一起一沉,飘飘扬扬,似乎便要乘风而去。
刘清风到这一刻才真正见识到她的极妙轻功,一时雄心大起,提气一跃,也跃上旁边一支长竹的梢头之上,笑道:“你会轻功,难道我不如你?罗兄,看招!”两人相距间在一丈左右,再长的剑器也已无法够得着。刘清风这一招,是以本身几十年功力所积累之雄浑的内力,聚之于指端,弹出一股劲力,凌空射去。罗秀姑不料他功夫已到这般了得的地步,脸色一变,右剑格架,左手抬处,从袖中飞出一条闪闪发光、状如茧丝之物,直取刘清风脚下的竹枝。这细丝绕住了竹枝,她轻轻一拉,刘清风武功再高,双足无处站立,再高的功夫也无由施展,身子一歪,便头下脚上向地上掉落,总算他见机得快,半空中身子一曲,硬是将身子正了过来。
罗秀姑随即飘身下地,脸上盈盈含笑,抱拳道:“刘兄武功卓绝,佩服!”
刘清风脸上一红,虽然罗秀姑胜在袖中飞丝的神出鬼没,但两人比武较技,到了这一步,总是输了一招。刘清风道:“罗兄,是我输了!”
罗秀姑笑靥如花,摆摆手道:“不然,要论真实功夫,小弟确实还不是你的对手。刘兄,适才你那一招凌空射穴的功夫,小弟还是平生仅见,真正大开眼界!”刘清风听她提到自己的得意功夫,心中高兴,说道:“岂敢,这是我从山西杨家堡的凌空点穴功夫中化出来的,我杜撰之为‘指气剑’。不瞒你说,这门功夫我还没练成,剑气只达三尺左右,真正用以对敌还派不上用处,只能眩人眼目而已。罗兄的袖中飞丝才是武林一绝,似暗器而非暗器,可发可收,攻敌之不备,以至柔克至刚。软兵器我也见识过不少,但都比不上罗兄的飞丝。方才罗兄剑法中有一招是先攻左路,次攻下路,再回剑横削,虚实百变,我几乎接不下来。”
两人站在竹林中讲论各自武功的长处与不足,兴致勃勃,口说指划,极为投缘,也忘了时光之流逝,竟如一对相交多年的老朋友。刘清风比她年长几岁,经历也多,见识又广,功力比她深湛,每每指出罗秀姑剑法中的缺点,令她有茅塞顿开的愉悦。而罗秀姑名家弟子,眼光也自不凡,言语虽然不多,但不说则已,每一发话,也令刘清风感到所言大是有理。不知不觉的,待二人人警觉天色黑下来,方始发觉已是黄昏到来了。
刘清风道:“罗兄,我又要说这句话了:你若是一位男子,咱们一定能成为好朋友。”
罗秀姑脸一红:“刘兄这话就欠妥了!男女之间为何就不能成为好朋友?”顿一顿,又道:“你当日出手救我之时,我就觉得你人品不坏,如说有所欠缺,那就是太显得道貌岸然了一些——你别生气,我说的是心里话。如今我也不必瞒你了,我的师父姓顾,名讳上倩下人,想来你总也听说过的。”
刘清风早知她来历不凡,但没想到竟是武林中谈虎色变的顾倩人。这顾倩人据说平生杀人无数,只是她独来独往,行踪无定,又不与人结党,贾世独被诛后,曾有人提议当乘热打铁,顺便将顾倩人也一并除去。但因谁也不知她的巢穴究竟在何处,此议方作罢论。
罗秀姑见刘清风面露惊愕之色,问道:“刘兄是怕了还是怎的?我想刘兄此刻多半已经后悔了吧?”
刘清风沉默不语,他也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罗秀姑冷笑一声:“堂堂江南大侠刘清风,原来也只是个满脑子世俗之见的人,可怜,可怜!”
刘清风被她一激,慨然道:“罗兄也太小看人了!刘某固是一个俗人,却还不算怕事的。历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朋友相交贵在义气,贵在知心。令师的行径是善是恶,刘某不过是道听途说,既未亲见,又未亲历。以其徒而观其师,在下想来,以江湖传言而定人是非,也不一定靠得住。刘清风何怕之有?”
罗秀姑听得“以其徒而观其师”七字,知道他是绕着弯子在夸奖自己,心中又是感激,又是高兴,说道:“刘兄,有你这一句公道话,如果我师父能亲耳听到,不知会有多么高兴呢!天色已晚,嫂夫人见你久久不归,恐怕已在倚门而望。小弟告辞!”说罢,行了一礼,掉首而去。暮色之中,刘清风看她一个背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终于杳不可见,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之意。
朱乐云不答,把脸转向刘清风:“刘……刘大侠……这……这究竟是怎么会事呀?小弟一向对你……”
“你不用问他,问我便可!”白玉凤厉声道:“一人做事一人当!这件事与姓刘的无干!全然是我一人所为。乐云,你是一向不曾错待过我,我也一向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但你我的婚姻不是我心甘情愿,全是我父亲一手促成,我并不愿嫁给你,你也是晓得的。你一门心思在如何练成上乘武功上头,结婚数载,你我名为夫妻,实则同床异梦。我实在不想与你过下去了。我本以为姓刘的敢作敢为,该是个有见识,有情有义的好汉子,所以宁冒天下之大不韪,私自离家,想把自己的后半辈子托付给他,哪知他心里没有我的半点影子,他与你一样,不过也是个不懂女人心意的冷血冷心的人,反而责我水性杨花,风流淫荡……嘿!只怪我无识人之明,所见到的男人,没有一个真正值得我托付终身!我事已做下了,你要杀要剐,都由得你!”她狠狠瞪了刘清风一眼,挺起胸脯,慢慢走向丈夫,脸上是一副决绝的神情。
这番话大出刘清风的意外,在他想来,一个胆敢私奔的女人,决不是良善之辈,她纵不反咬一口,也该竭力编造一套言辞为自己洗刷,想不到她非但不反诬别人,反而当着丈夫的面,真认不讳,丝毫不牵涉旁人。难道这妇人是疯了不成?
朱乐云亲见刘清风与白玉凤撕掳一团,他内心怒发欲狂。自回家中看到妻子所留字柬,他谁也不与说知,飞马赶来,打算追上淫妇奸夫,一剑斩讫,待到此际,若是打斗,万万敌不过刘清风,要是就此罢手,内心又有所不甘。他把拳头捏了又捏,牙齿咬了又咬,却不知如何才好。
刘清风身当其境,最是难堪,本来他是想义正辞严,痛责白玉凤不守妇道,但听了她的一番话,已将自己洗刷得干干净净,觉得再说什么也是多余的了,便道:“朱兄,令夫人想是患病在身,你快带她回家,请个医生好好治一治,病人的胡言谵语连她自己也弄不明白,旁人更不能当作真事!在下告辞!”他转身快步出林,心中暗暗叹息,不知这对夫妻回到家中,还会闹出什么名堂来。
刘清风回到家里,这件事自是一字不吐,心想只要从此不再踏入宣阳白家一步,与这家人不再发生任何瓜葛,那就算了事了。
齐圣姑听到这里,忍不住说道:“刘大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一走了之,却不为白玉凤想一想,她跟了丈夫回去,那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她一片心思贴在你身上,朱乐云既非其匹,你就该与她远走高飞……这一来,不是你害了她么?”刘清风正色道:“岂有此理?我是有妇之夫,她也是有夫之妇,刘某堂堂男子汉大丈夫,怎能做此猪狗不如的事,叫万人唾骂!”
齐圣姑道:“所以我说男人好的不多。男人只顾着自己的荣辱毁誉,丝毫不懂得情爱,太没意思了!这样看来,朱乐云倒是他老婆杀的?这也不对了!白玉凤总不能杀了他的老子……”
刘清风道:“你听我说下去就知道了。我回到家中不久,没想到,有个我不愿再见的人找上门来……”
齐圣姑问道:“嗬?白玉凤居然找上门来?”
刘清风摇头道:“不是,找来的是朱乐云……”
那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朱乐云将刘清风约到野外。两人站在一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地中间,面容憔悴,风尘满面的朱乐云开口了:“刘大侠,小弟自你走后,心里总是不能宁定,也没有心思练功,想来想去,只有赶来了,要请刘大侠说一句实话,刘大侠是小弟的救命恩人,无论实情如何,小弟决不会怪责刘大侠,我知道定是那个贱人不好……”
刘清风一听此言,心中不悦,问道:“朱兄,有什么话,你只管直说就是!”朱乐云结结巴巴地说:“小弟想……问一问……刘大侠与那个……贱人究竟,究竟有没有……那个事?”
刘清风心中大怒,强自忍住:“朱兄,那日在林中,令夫人已说得明明白白,事先我一无所知,事后也丢开不管。刘某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子,一生清白,岂会做蝇营狗苟之事?若不是我当你作朋友,你说这话便是污辱于我!哼!”
朱乐云的脸一下子涨得血红,吭吭吃吃地道:“刘大侠息怒,小弟也知道不该来打搅刘大侠,只是……只是……这房妻子,小弟不能再要了。”
刘清风冷冷道:“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你也不用跟我说知。”
朱乐云道:“不然!小弟反反复复想过了。刘大侠于我恩重如山,小弟一直思量如何报答,那妇人……那妇人容貌颇不丑陋,小弟情愿割爱……”
刘清风勃然大怒,喝道:“住嘴,朱乐云,你把我当作什么人啦?想不到你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姓朱的,从今往后,你我情断义绝,两不相欠!请了!”他袍袖一拂,袖风到处,将身前一大片油菜花连根卷起,送向空中。朱乐云吓得惊叫一声,连退三丈,待睁得眼瞧时,已不见刘清风的身影。
朱乐云兀自心悸不已,左右无计,又不敢再去找刘清风,只得怏怏返回。他是个针尖大的事也放不下的人,回到家中,面对着白玉凤的一张冷脸,心里总是如同钻进三五条小虫,日嚼夜咬,不得安宁,又怕被丈人看出心思,这日子就觉得难熬了。白家有生意在外,朱乐云借口收帐,三日两头往外跑。心里烦闷,惟有用酒浇愁,不上三月,便成了一个酒鬼,整日醉生梦死,连武功也荒疏了。
却说刘清风自遇朱乐云之后,心里头也很不痛快,寻思自己一念之仁,结交了朱乐云,平白惹上难与人言的麻烦,还怕朱乐云去而复来,纠缠不清,索性离家远游,兴之所至,走到哪里是哪里,行无定所。
这日到得杭州灵隐寺,与寺中一和尚下了几盘棋,输得不知东西,告辞出来,经过白乐桥,前头一片黑黝黝的松林。但闻松涛如潮,阵阵不息。林中群鸟憩在枝头,婉转啼叫,声声入耳,犹如天界仙乐。又有松鼠在枝叶间纵跃如飞,狐兔一类小兽,见人不惊。刘清风信步走去,忽见林深之处,有数张石桌石凳。
刘清风走近了,见那石桌石凳,釉光鉴亮,一尘不染,有一个身材略瘦的白衣青年公子,正背向坐在石凳上饮酒,一把二尺长短的小剑横放石桌之上,一瞧便知是武林中人。这人独饮于松林深处,不知是寂寞无侣,抑或不爱尘世喧哗。刘清风一走近。他就回过头来,向刘清风看了一眼,一只手抓住了桌上的宝剑。
刘清风见他脸白如玉,眉黑如黛,一双眼睛如冷电似的,似乎恼人打扰,便向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顾自走开,心中暗想:这人倒有几分古怪,却不知是哪一派的弟子。
才走出数步,忽听身后风声竦然,有一物破空飞来,正对准了自己的后脑。刘清风也不回头,左手往后一挥,已用袍袖将飞来之物卷住,但觉手臂微微一震,放在眼前看时,却是一个圆圆的松果。他心里微怒,心想:这人好没来由,素不相识,便飞果打人,若是换作一个不会武功的人,你这枚松果,一样能伤人性命。心念一动,叫声:“原物奉还!”一挥手,将那松果掷了回去。
白衣公子顺手抓起小剑一拨,只听耳边当的一响,桌上那只酒壶滚落于地,酒水汩汩流了出来。
原来刘清风取的是声东击西之计,从松果上捏下一小块,另射桌上酒壶,白衣公子只顾了那枚松果,没防备保住自己的酒壶。这不过是刘清风怪他无礼取闹,小小地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罢了。
白衣公子倏地长身站起,脸色阴沉,冷冷地看着刘清风,将他从头到脚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手腕一抖,利剑出鞘,剑头指着刘清风,问道:“你的兵器呢?”
刘清风听他语声娇脆,愣了一下,又见他下巴尖尖,举止间女里女气,不由得恍然大悟:这人原来是个女的!本来他是有想见识其人武功的念头,一旦知道她是女人,便不想多事,只向她点了点头,负手向外走去。忽听有风声从头顶掠过,眼前人影一花,那白衣女郎已抢到身前,两根又长又黑的眉毛竖了起来,喝道:“站住了!”白光闪动,她在瞬息之间刺出七八剑,封住了刘清风的左右,显是不肯让他走开。
刘清风心中微怒,暗想:这女子好生无礼!不由得哼了一声,叫声:“看招!”两指勾曲,倏地伸向她面门,使的是一招“双针夺珠”。白衣女郎往后一仰。刘清风足尖一蹴,后退八尺,身在空中时即已转了过去,展开轻功,一溜烟地走了。那女郎倒也不再追来。刘清风想起她身法的轻捷,剑招的灵动,倒是从未见过的,猜不出她的门派。但江湖中历来藏龙卧虎,奇士能人在在都有,那也毫不为奇。刚刚走到林边,只见前头大踏步地走来四五个雄纠纠、气昂昂的大汉,人人带着兵器,见到刘清风时,内中一人瞪圆了眼睛问道:“喂!你是谁?”
刘清风看他们个个身穿黑色短衣,袖口处用白线绣着一条小白龙,便知是钱江帮中的人,恼他们出言不逊,只装作没听见,白了那发话的壮汉一眼,并不答腔。
那壮汉手中提着一把宽面铁桨,敞着胸口,露出一大片黑糊糊的胸毛,见刘清风居然不答话,嘿的一声张口就骂:“你是聋了还是哑了?老子问你话呢!”他身边一个黄脸汉子拉了他一把,小声道:“老八,没功夫理他,我们快走!别让那小贼给溜了!”
壮汉忿忿地瞪了刘清风一眼,与同伴并肩大踏步走向林中,重重的步声震得地皮也微微颤抖。
刘清风让他们走了过去,心想:这伙钱江帮的汉子这等横法,他们口中的“小贼”指的是谁?看这模样是去找人打架。蓦地里心念一转,顿时省悟:他们是去找那个林中的白衣女郎的晦气!适才那女子是将我误认作钱江帮的人了,怪不得一上来问也不问,就向我出手寻衅。于是他转过身子,悄悄跟在后头。行不数步,又听见西边有悄悄地脚步声,他弯腰一看,只见另有七八个钱江帮的人也快步奔向林中,显然刚过去那五人是明面上的,这七八人是暗地里打接应的。钱江帮出动这么多人来对付一个年轻女郎,也不怕丢丑。这女郎究竟是什么路数?
刘清风既感纳闷,又暗暗为那女郎担心,提气一跃上树,踏枝而行,须臾间即赶上那五个钱江帮的汉子,可笑他们在底下却毫不知情。
白衣女郎仍是独自一人坐在石凳上,怀中抱着那把短剑,双目低垂,犹如老僧入定,丝毫未将大步走来的五个钱江帮汉子放在心上。
一众人见了她这般模样,倒也不敢造次,为首的那个黄脸汉子手一挥,令众人站住,开口问道:“王三郎!打了你三个耳光的是不是她?”
王三郎是个獐头鼠目的矮瘦子,双颊的掌印犹未消褪,上前一步探头看了看,道:“来四哥,就是她!这家伙不男不女,半男半女,凶得狠呢?来四哥要为我出气!”
白衣女郎抬起眼帘,冷电似的目光射在王三郎脸上,开口说道:“你们不止五个人吧?还有别的人呢?躲在林中想暗算我?”
来四哥一怔,心知已被她瞧破底细,便回头叫道:“好,大伙儿都出来吧!”少顷,即从林中三三两两地走出八人,将女郎团团围了起来。
来四哥说道:“姑娘尊姓呀?你是哪一派的人?你到我们杭州城里来,原该打听清楚,这方圆几百里,都是我们钱江帮的地盘。你打了我们钱江帮的人,若是躲得远远的,不让我们找着,我们倒也无法可想。如今你既然不走,总有一个说法,你是打算向我们叩头赔罪呢,还是让我们一人打你三个耳光?”
壮汉笑道:“我们这里一共十三个人,总共三十九个耳光,你雪白粉嫩一张脸怕是禁受不起的,还是乖乖磕三个响头合算。哈哈哈哈……”众人听他说得有趣,都哄然大笑。
女郎缓缓站了起来,唇际带着一丝傲然的冷笑,双眉一扬,道:“什么?你们每人磕三个头?我可不愿意。我还是赏你们每人三耳光的好!”
来四哥的两条眉毛挂了下来,一张脸也更黄了:“嘿嘿,姑娘你好大的口气!好大的胆气!你到底是哪一派的?竟然丝毫不将我们钱江帮放在眼里!告诉你,就是峨嵋派的掌门到了我杭州地面上,也得对我们楼帮主恭恭敬敬!”
白衣女郎哼一声:“你放心,我不是峨嵋派的,你们今日就是杀了我,峨嵋派的无情老太婆也不会怪你们的。但是话又得说回来了,凭你们只怕杀不了我!闲话少说,想打架,只管上来就是,不管是单挑或是群殴,都由得你!”
壮汉脾气暴躁,大吼一声越众而出,骂道:“好狂的贼丫头,我彭大龙先来教训教训你!”单手举起铁桨,一招“一拍两散”便向她头顶打来。女郎挺立不动,等到铁桨压到头顶一尺处,倏地身子一晃,只听“啪啪”两响,彭大龙双颊已各挨了一个耳光,打得他头晕目眩,耳中嗡嗡直响。彭大龙定一定神,大吼着扑了上去,舞动一把六十八斤重的铁铸船桨,劈头盖脑击向女郎。铁桨沉重,他力气又大,半空中桨影重重,风声呼呼,激得地下的尘土松叶飞扬飘荡。女郎剑不出鞘,只以灵活的身法闪避。彭大龙连攻二十几招,却连对方的一片衣角也没碰上。他一招使得过老,收势不及,当地一响,铁桨重重地打在地上,砸出一个半尺深的土坑。女郎不等他转身,飞快绕到他身后,抬起一脚,正中他后臀,将他踢得如同一个大肉球般滚了出去。来四哥急忙抢上去,将他扶了起来,手一松开,彭大龙又啪哒跌倒,蜷成一团。原来女郎这一脚踢中了他尾闾的穴道。
来四哥大怒,伸手从背上取下一口宽面厚背薄刃的镔铁刀,长啸一声,凌空跃起一丈多高,刀光如水银泻地,发出丝丝之声,摇荡而至。女郎一看他的武功要比彭大龙高出许多,也厉喝一声,双足轻点,飞身跳起,身在空中剑已出鞘,只听叮叮叮连响三声,半空中铁片乱飞,来四哥手中的刀只剩一个刀把。他吓了一跳,又觉头皮一掠,大篷头发飘洒下来。跟着是“啪啪”两响,左右双颊各挨一下,总算他轻功了得,一个倒翻,退出去八尺,一摸头顶,已少了一片头发。再看女郎,她剑已入鞘,正神定气闲,唇际带着一缕若有若无的冷笑,似乎在嘲笑自己的无能。来四哥虽知此女武功甚高,但自己输在兵器不如对方锋锐,并非是武功不济,他手一伸,从同伴处夺过一把长柄铁叉,正要鼓勇再上,另一个怕他有失,振臂高呼:“大伙儿一齐上!休要放过这妖女!”
钱江帮来了一共十三人,除了彭大龙穴道未解无力再战,其余十二人纷纷围了上去,将白衣女郎裹在垓心。女郎面无惧色,只微微冷笑,又把那把削铁如泥的短剑抽了出来。
来四哥叫道:“妖女兵刃厉害,大伙儿小心!”呼的一叉刺了过去,他柄长叉锐,知道对方轻功超卓,这一叉斜刺下盘。女郎轻轻跃起,她背后一个钱江帮的弟子抢转丈二棍棒,向她足踝击去。女郎身在空中,轻轻一个转身,一足踩上棒端,左手挥出,丝光一闪,使棒的那人痛叫一声,丢棒捂住了眼睛。女郎短剑挺出,“嚓”地削断一人的铁尺,又用剑柄磕开一把斜刺里劈来的钢刀,欺近身去,打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钱江帮人数虽众,真正能抢到她身边攻击的也不过四五人而已,其余的多在外围呐喊助威,间或上去攻击几招。女郎指东打西,穿插往还:如入无人之境。须臾之间,即有四个挨了耳光,三人被击中穴道倒地不起。
众人又惊又惧,既怕她手中那把专门削人兵器的利剑,又对她左手袖中射出的暗器十分顾忌。来四哥心想,这女子太过厉害,自己合众之力,又是在家门口,若是让她得胜而去,钱江帮的面子可说是丢得一干二净。他大叫道:“结天罗地网阵!”
众人听令,一齐退开,各从身边取出一张渔网来,站好方位,发一声喊,头前四人渔网撒出,向女郎兜头罩去。钱江帮是水上的帮会,帮中弟子大多是渔民,撒网捕鱼,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运用到武功之上,经过习练,进退趋奉,按步就班,你撒我收,只见半空中飞起一张张大网,果然是别具一格的一套阵法。那女郎不意对方会有如此古怪的看家本领,一时手忙脚乱,左躲右闪,颇觉难以应付。
钱江帮八人八张大网,轮番撒出,收发有序,不给女郎有喘息的机会,包围圈也越收越小,趁着她全神贯注于躲避网罗,来四哥悄悄掏出一枚钢镖,运劲射出。女郎防得了上面,没留神对方的暗器,待到钢镖飞近方始知觉,侧身闪避,却哪里还来得及,飞镖正中其右臂,她手中剑拿捏不住,当地掉在地上。便是这么一来,头顶大网接连二三罩落,一层一层将她身子裹住。她再也站立不稳,摔倒在地。
钱江帮众豪大喜若狂,一拥而上,将女郎牢牢按住。来四哥叫道:“哪个带了绳子,快拿出来将她捆紧了,拴上大石头,送她到西湖里喂王八!”他捡起女郎的那把宝剑,用衣袖抹去剑上灰土,笑道:“这把宝剑正好送给楼帮主,给他老人家祝寿。”随手就插在腰间。
几个帮徒取出麻绳,将女郎捆紧,又在她身上拴上一块十来斤重的大石。一帮徒涎着脸笑道:“四哥,四哥,这小娘子生得不坏,这般丢进湖里岂不可惜了?还是让弟兄们尝尝新鲜再送她上天也不迟嘛!”
来四哥脸一沉:“你别动花心思!你晓得她是哪一派的?别给我惹祸!”
那帮徒笑道:“四哥,只要你不说,这时谁也不会出去乱说,又有哪个会晓得?四哥,你过来看看,这脸蛋儿嫩得掐得出水来呢!嘻嘻……”当即伸手在女郎脸上拧了一下。女郎身子被捆得如同一只端午粽似的,手足动弹不得,脸涨得血红,呸地啐了他一口,骂道:“你们不是人!快快杀了我!”
来四哥凑近去,将女郎打量一番,见她眉清目秀,不由意动,笑道:“果然比北瓦子的小红鞋长得还标致些!”那帮徒在一旁说:“四哥,自然是你先来,大伙说对不对呀?”帮徒们纷纷起哄:“四哥先来,我第二个!”“除了四哥,大伙儿抓阄定先后!”“别吵,别吵!长幼有序,抓什么阄?”
众豪正在吵吵闹闹,忽听得一个声音喝道:“一帮禽兽!都给我闭嘴!快放了她!”众豪一惊,只见一个身穿蓝布衣裳的汉子就站在身旁。他满面怒容,双眼炯炯发光。这人什么时候来到身边,竟无一令知觉。来四哥握紧兵器,问道:“你是什么人?”突觉眼前人影一晃,来人已欺到跟前,手臂一长,五指抓住了他的胸口,骂道:“给我滚!”将来四哥往上一掷。来四哥身不由己,一个身子直窜而上,高飞二丈,才掉下来,正好掉在松树的树杈上搁住。那把短剑却掉了下来。来人伸手接住,目视着钱江帮众豪,沉声喝道:“还不快滚!”
一个站在他身后的帮徒悄悄取出大网,两手张开,猛地向他头上罩下去,他好像脑后长着眼睛,反手往后一抓,正好抓住网缘,随手一拖一送,那人连人带网飞了出去,远远掉进松树林中。余人见他如此神勇,尽皆胆寒,步步后退。那人瞪圆眼睛,又大喝一声:“滚!”
这声喝众人听在耳中,犹如睛天打了个霹雳,震得头晕眼花,心头狂跳不已。众人知道碰上了煞星,转过身子,拔足便逃,惟恐他会追来,半点也不敢停留,更不敢回头,眨眼间便逃得不见影子。这人正是刘清风。他不知女郎的来历,与钱江帮也素无过节,本不拟多事。后见这伙帮众意欲奸污女郎,忍不住勃然大怒,挺身出来,赶走了那伙帮众,救下了白衣女郎。
那女郎受了极度惊吓,这时一口气一松,臂上镖伤毒发,晕了过去。刘清风赶紧替她扯断麻绳,起了毒镖,见她伤口只流出少许乌黑的血液,知道镖上带毒,若不速加救治,重则毙命,轻则一条手臂废了。事在危急,不及多想,他将女郎抱到石桌上放平,双手握住她伤口上下两端,运起内功,要以自身真气帮她逼出毒质。
刘清风一运内力,女郎便醒了过来,“啊哟!”叫了一声,就要坐起,刘清风忙道:“你不要动!”气动十指,卟的一下,从她伤口中射出一股腥臭的黑血。女郎大叫一声,又昏了过去。
刘清风等她伤口流出的血渐渐变红,知道已无性命之忧,她体内余下的毒质,只须假以时日,病体渐复后,自己运气便能驱出体外。
女郎慢慢睁开眼睛,向刘清风点点头示谢,又转过头去,似在寻找什么。刘清风将她那把短剑拿到她手边,说道:“你的兵器在此。姑娘,你在此地可有朋友?”
女郎轻轻摇头,以剑拄地,撑起身子,低声说:“多谢大德。他们……他们都跑了吗?”扯下一块布片,将胳膊包了起来。
刘清风道:“不错,他们都已逃跑,但钱江帮在此地势力雄强,多半会邀约更多人手再来,此地不可久留。你一人能走得动么?”
女郎点头道:“我没事,你……你请便吧……”
刘清风微微一笑,转身便走。忽听女郎叫道:“喂……喂!你等一等……”刘清风回头问:“怎么?”女郎说:“那支毒镖呢?你把毒镖给我!”刘清风心感奇怪,这女郎索要伤她的毒镖,显是还要想去报仇,她现在这副样子,便是一个小孩也打不过,再说她与钱江帮的这场打斗,平心而论,她也没吃太大的亏。有心想劝她几句,话到嘴边,转念又想:我本不知她与钱江帮的过节,也无从劝起,再说这起首究竟谁是谁非,我一无所知,不必多管闲事。便道:“那枚毒镖我并没有收起,应当是在地上的。”
女郎低头找了一会,没有找到,脸上显出焦急的神色。其实刘清风早已瞧见,便走过去从草丛中捡起飞镖,递了过去:“在这里!”顿一顿,又道:“姑娘,你还是从速离去为好!强龙不压地头蛇,小不忍则乱大谋嘛!”
女郎听了,斜睨他一眼,脸上显出不服气的神情,张口欲言,却又忍住,只轻轻哼了一声,显是仍未将刘清风的好意劝告放在心上。
刘清风不再多言,向她点点头,顾自出林去了。行了二三里,到得栖霞山脚,天已向晚,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山顶,将郁郁葱葱的丛林染得金碧辉煌。清风徐起,拂面生凉。远远近近的大小庙宇宫观里敲起晚钟,梵唱阵阵,回荡在湖山之间。归巢的鸟雀,飞矢一般从蓝天掠过,落下声声鸣叫。路上行人已稀,刘清风一路走去,只觉空山寂寂,分外幽静。
忽闻前路上马蹄声急如雨点,他心中一凛,暗想:这么晚了还有人快马急驰,难道是钱江帮的人去搬了救兵来?跳上路边一块青石上凝目望去,果不其然,远处奔来五骑,马背上的人,人人身穿黑衣,正是钱江帮中首脑人物。刘清风因与钱江帮帮主楼飞浪有一面之缘,为免身处尴尬之地,还是不与之相见为好。急忙闪身进了路旁的竹林。
眼看着那五匹快马从竹林外飞驰而过,刘清风看得分明,马上五人虽无楼飞浪在其内,但领头的正是那个来四哥。毫无疑问,他们吃了亏后不肯罢休,叫来了帮中好手想找回这个梁子。刘清风暗暗为那个陌生的白衣女郎担心,她脾气古怪,又极为好胜,若是与这五人劈面相遇,其凶险当过于先前。自己若是撒手不管,本也没有什么不该,他与她原就毫无渊源,况且已经帮过她一次,临走前也给过忠告。但若是明知她面临危险而掉首不管,心里总不是个味道。思量再三,刘清风还是转过了身子向西疾行。才穿过竹林,忽见前头有个白影一闪到树后去了。这个时候还有人在林中藏躲,定然不是好人。他快步抢过去,低声喝道:“谁在那里?”
走近了,却见树后无人,显然这人看到自己赶来,又藏过一边。刘清风游目四顾,四下里毫无动静,忽闻头顶有几下极轻极微的呼吸之声,抬头一看,绿叶丛中露出一角白衣。这人原来躲在树上。
刘清风暗笑一下,叫道:“我看见你了,快快下来吧!”
那人知道藏不住了,露出半张脸来。刘清风定睛一看,“啊呀!”叫了一声,原来藏身树上的正是那个姑娘。
白衣女郎跳下树来,微皱眉头,不悦地问:“你跟着我干什么?”
刘清风一愣,没想到她头一句话就含敌意,真是个不识好歹的丫头。他也板下脸来,生硬地说道:“我跟着你?笑话!我是见到钱江帮的人又去搬来救兵,好意回转来告诉你一声。既然你自忖有本事打发,我又何必多事?请了!”说罢,立时转身要走。
“喂! 你……”
“还有什么话?天已快黑,我可是要进城去了。你好自为之吧!”
女郎把头一抵,轻声道:“对不起,我错怪了你。你尊性啊?”
刘清风余怒未消,哼了一声:“你不必问我姓名。你若无别事,我要走了。”
女郎忙道:“你别走,我还有一事相求。”这时她口气已软下来。
刘清风却不假辞色,不耐烦地说:“有什么事说快说!”
女郎嘴唇翕动了一下,没说出来,脸上浮起羞涩的红晕,两手互握,十指绞来绞去,露出了女儿害羞时的本相。刘清风心感奇异,问道:“你到底有什么为难的事?”
女郎的声音低若蚊鸣:“我……我……我想向你……借……我身上没有一毫银钱,都……都花光了。我一定会还你的!”末一句说得飞快,但语气甚是果决。
刘清风不由哑然失笑。这姑娘不知是哪一派的门徒,一个人出来游山玩水,弄得囊空如洗,还要跟人打架。看她也只有十八九岁,出门在外,两手空空,确够狼狈的。他伸手入怀去摸钱袋,一摸摸了个空,才想起在灵隐寺礼佛时,将身边所带的银子全数捐给和尚了。
女朗看他的手伸进怀里抽不出来,脸上又是十分难堪的表情,不由急了:“你没有钱?这可如何是好!这怎么办?我要吃饭,要住店,还要买药治臂伤。你再仔仔细细找找看。”
刘清风摇摇头,苦笑道:“真是抱歉得很!嗯……这样吧,你跟我回城里去,我住在太平客店,行李中还有百十两银子。”
女郎愣愣地瞧着刘清风,似在判断他言语的真伪,好一响才怯怯地道:“你不会骗我吧?可别让我空跑一趟。”
刘清风不由笑出声来:“哈哈哈……我骗你作甚?你若不信,那我就爱莫能助了。”
女郎转动眼珠想了一会,终于下了决心:“好!我跟你去!你若是骗我,就不会出手救我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不会骗我的!”
听她的言语,却是十分的幼稚可笑。于是刘清风就带她回到客店,从自己的行李中取出八十两银子,拿一块布包了,交到她手里,说道:“我身在客途,没有多带银子,这些你拿了去吃饭买药吧!”
女郎接在手里,眼中露出感激之意,说道:“你总得告诉我你的尊姓大名,家住何方,日后我好把今日所借的银子还上。”
刘清风笑道:“几十两银子不算什么。不用你还了。”
女郎急了起来,脸上又红了:“那可不行!我是一定要还你的!否则,我宁可不要你的银子!”把银包往桌上一放,睁眼看着刘清风。
“好!你有志气!我姓刘,名清风,家住温州乡下。姑娘尊姓呀?令师是哪一位?”刘清风只道自己报出名字,对方定会惊讶万分,哪知她神色如常,只是喃喃地将刘清风三字轻轻念了几遍,似乎是头一回听到这个人名。这倒使他感到吃惊了。
女郎说:“刘大爷,我谢谢你了。我叫罗秀姑,我师父的名讳恕我不能告诉你。这些银子我日后定当归还。我走了。”向他行了一礼,取过银包顾自走了。
齐圣姑听到这里,笑道:“刘大哥,原来你是这样认识我的罗师姐呀!她从来不肯说到你,但我猜得出来,你与她之间一定有一段曲折的故事。罗师姐这个人,脾气极怪,常年心事重重的,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我这回偷了她那枚视若至宝的钢镖,她恨不得把我撕成碎片。后来呢?”
后来----
刘清风是侠客,扶危济困这事,一生中也不知做了多少。这件事在他来说,不过常事一桩,过不多久,也就丢在脑后,几乎忘得干干净净。
过了一年,忽一日,刘清风正在家中陪母亲说话,门丁来报,说是门外有个身穿白袍的青年公子求见,问他姓名,他不肯说,只说与刘清风是旧交。刘清风听了,一时没想到是罗秀姑到来,走出大门,却又不见了客人的影子。另一个门丁递上一张字柬,说是那白袍公子留下的。刘清风取过一看,纸上写着:“请来城东天香楼一晤。 罗。”
刘清风这才猛地省悟:这个姓罗的白袍“公子”,多半就是那个好作男妆的罗秀姑了。她倒信守前诺,果然会来还银。既然到了家门口,却又不进大门,偏要到城里去见面,又是为了何故?猜也没法猜,女人的心本就稀奇古怪,何况罗秀姑这人,更是古怪中的古怪。
于是刘清风跟母亲、妻子说要去城里会友,也不带随从,一个人往城里来。
到得天香楼,果见男妆打扮的罗秀姑坐在角落里的座头上喝酒,见到刘清风如约到来,脸上泛出红晕,站起来抱拳道:“刘大爷,小弟有礼!请坐。向日蒙刘大爷慷慨援手,助小弟度过难关,感激不尽,今日特来拜见,随便将所借银两璧还!”接着就从桌下取出一只布包来,往桌上一放。“咚!”的一声,包内显然装着银子,但听声音当不止八十两。
刘清风听她自称“小弟”,显然不想让旁人知她是女儿之身,便笑道:“罗兄真是信人!其实,罗兄大可不必把丁点小事放在心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自古朋友之间有通财之义。他日江湖相会,我若是一时困窘蹇迫,也会向罗兄求助的。”
罗秀姑展颜一笑,颊上露出两个深深的酒涡,说道:“刘兄慷慨豪侠,小弟甚是佩服,常言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小弟当日说过要还,岂能食言?刘兄收好了,让小弟敬你一杯!”伸手把银包推了过来。
刘清风不愿跟她推来托去,便接了过来,说:“罗兄来到温州,刘某算是主人,自该由我请你喝酒。请!”举杯一口喝干。
两人说些别来情形,边喝边谈,罗秀姑酒量不小,连干五六杯,兀自不动声色。从她言语中,刘清风得知她臂伤早已痊愈,这番来到温州,除了还银,还想到雁荡山一游。
罗秀姑道:“刘兄世居温州,能否陪小弟到雁荡游玩几日?”
刘清风十几杯酒下肚,说话也不再有什么顾忌,笑道:“罗兄若是个男儿汉,在下自当与你交个朋友,休说是雁荡山,就是天涯海角,只要罗兄有兴,陪你去走一趟,又有何妨?可惜你是个女子。刘某怕招人闲话,不能陪你去了。哈哈哈!”
罗秀姑脸上一红,笑道:“不错,倘若刘兄是个女子,咱俩倒是大可交个朋友。其实,男女之间也未必就隔了一座大山,江湖儿女,用不着理会那么多的臭规距!刘兄,你也不要瞧不起女子,我听说你在外头名声极大,人称‘江南大侠’,想来手底下有几分真功夫。什么时候让我见识见识?不是我瞎吹,你名声虽大,功夫虽强,只怕是还没碰到过真正的高手罢了!”
刘清风对自己的功夫甚是自负,听她口气似乎还不大瞧得起自己,忍不住一拍桌子,大声道:“哼!谁是高手?你把他叫来跟我比划比划!你多大年纪,这一生见到过几个高手?”
罗秀姑微微一笑:“也不用叫别人,小弟就想领教一下刘兄的高招!”
刘清风哈哈大笑,睁着一双醉眼斜睨着她:“你?别开玩笑啦!叫你师父来还差不多!”
罗秀姑道:“你不要小看人。去年你我相遇时,我是还不及你,但今日就难说谁高谁低了。咱们喝完这杯酒,找个清静的地方,印证一下彼此所学如何?”说罢举杯一饮而尽,站了起来,脸上已有愠色。
刘清风歪着头打量着她,嘿嘿嘿地笑个不停,说道:“罗兄,好男不跟女斗,我就是胜了你,也没什么光彩。咱们还是好好喝酒。来,来,我敬你一杯!”
罗秀姑气得满面通红,胸脯起伏不停,一把抢过刘清风手中的酒杯,将酒水泼在地上,怒道:“你敢小看我?姓刘的,我看你是没有胆量跟我较量!孬种!”
这一来,刘清风酒意略消,胸中生出怒意,说:“好哇!你原来是想找岔子!姓罗的,你该到外头先打听明白了再来寻衅!刘某人要不是瞧着你是个女子,早就……”
罗秀姑道:“怎么样?我若不是个女子,你想杀了我不成?”
刘清风道:“那倒不必,你若是个男子汉,竟敢对我如此无礼,我就把你丢到瓯江里喂鱼!”
罗秀姑大怒,伸手一掌,要打他耳光。打人耳光原是她的拿手好戏,但刘清风岂是钱江帮那种不中用的家伙可比,举筷一竖,筷头对准她掌心劳宫穴。罗秀姑这一掌到中途,只得转弯斜击他胁下。刘清风筷子一垂,又对准她肘弯的曲池穴。两人于霎息之间交了七招,罗秀姑竟没能占到半点便宜。到了这时,刘清风酒意全消,顿时省悟:不过,她远来是客,又是个妙龄女郎,我怎能在酒楼中与她过招?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惹人笑话。赶紧将筷子一丢,退开一步,笑道:“罗兄,在下认输就是。罗兄武功高明,不用比试我也知道。刘某该告辞了。”抱拳一拱,也不邀请她到家里盘桓。顾自走出酒楼。
才刚出门,就听得罗秀姑在后头叫他,他只得站住。罗秀姑赶了上来道:“刘兄,你忘了这包银子。”
刘清风笑道:“罗兄也太认真了,你在客途,花费甚多,这包东西还是留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为好。咱们后会有期!”刚要转身,衣角被罗秀姑拉住:“这可不成,我路远迢迢赶了来,就为归还旧日所借银两,你不收下,又算什么?”
大街之上,罗秀姑虽作男妆,但举止话音仍带女儿之态,这般拉拉扯扯,刘清风何以克当?急忙收下银包,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说声:“惭愧!”
出得南门,沿着田间小路慢慢走着,想起罗秀姑行为奇特,举止大胆,刘清风不由暗感好笑。武林女儿,固然不同于寻常闺阁千金。他的母亲孙虹娟,早年也是个名扬四方的女杰,敢作敢为,豪爽不让须眉。他行走江湖,只识过若干巾帼英雄,但总觉罗秀姑与她们不大一样。而究竟什么地方不同,却又说不上来。单看她喝酒时接二连三地往嘴里倒酒水的模样,与引车贩浆之流,也无甚区别。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送上银包,又显出女儿家的细致与固执。而她的武功,在刘清风所见到的少年侠女中,纵非首屈一指,却也难有其匹。她究竟是何人的弟子呢?
走过小石桥,前头是一大片竹林。万竿青竹接天连日,腾起阵阵绿浪,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浓郁的清香。刘清风刚走到竹林前,忽见林中白影闪动,真是奇了,如天仙般飘身而出的,正是白衣女郎罗秀姑。她脸蛋红红的,眼中含着得意之色,唇际挂着顽皮的微笑,手提着晶亮的宝剑,拦住了刘清风的去路。
刘清风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罗姑娘,你这是干什么呢?”
罗秀姑道:“不干什么,我要与你比试比试!”
刘清风道:“我一向有个规距:就是不跟妇道人家动手过招。”
罗秀姑道:“哼!你这个臭规距今日该废掉了!你不打败我,休想过去!”
刘清风道:“哪有硬逼人与你动手的道理?我是不会跟你过招的!”
罗秀姑更不多言,刷的一剑刺了过来,剑头连颤,左右上下一招间即罩住他周身。刘清风飘身后退,腰肢一扭,欲往边上抢过去。罗秀姑身法极快,如影附形贴上,剑头只绕着刘清风的身子转。
刘清风恼了,叱道:“你这人讲不讲理的?”伸指往她剑上弹去,叮的一声弹个正着。这一弹之力看似寻常,实已使出了他平生所学的上乘功夫,满拟将她的剑击落于地,哪知罗秀姑只剑头一沉,迅速翻了上来,去削他手指。刘清风惊得心头乱跳,待要缩手,其势已然不及,她这剑削铁如泥,碰上了,一根手指不保。刘清风只觉指头上轻轻一碰,罗秀姑已收回了剑,说道:“刘大侠,下一招我可不再让你了!”
刘清风脸上一红,方才这一剑若不是她手下留情,自己已吃了大亏,幸得无人看见。这一来,他要不与之动手也已不能,罗秀姑剑术的高妙在他料想之上,内心也想见识见识,便道:“好!我就破一次例,陪你玩上几招。你若落败,可不能再纠缠不休!”
罗秀姑道:“这个自然。你的兵器呢啊?啊!你没带兵器。”
刘清风笑道:“我不用兵器已多时了。但你这把剑太过锋利,这样吧……”他从地上捡起一根指头粗细,三尺来长的带叶竹枝,“我就用这把竹剑。”
一个人武功练到极高明时,有无兵器实无多大区别。刘清风肯用竹枝代剑与其过招,实已不算小看了对方,但在罗秀姑看来,他用竹枝对付自己的宝剑,便是瞧不起自己,脸上的神色就变得难看了,冷哼一声:“你——好!别指望我会手下留情!看剑!”宝剑电伸电收,于霎息之间连刺七剑。刘清风左避右闪,一一躲过,内力运至竹枝上,还了一招,攻她面门。这一招近似戏弄,罗秀姑大怒,头一低,欺到他右侧,又是七剑连发,快得叫人眼花缭乱。刘清风挥枝格架,竹枝与她的宝剑只一沾即回,劲力使到恰如其分,既不让自己的竹枝被她宝剑削断,又正好挡住了她的快攻。
两人俱是以快制快,罗秀姑仗着宝剑之利,拿出平生所学,一柄剑使得出神入化,立意要想削断刘清风的竹枝。她跃高伏低,左旋右转,一个人如同陀螺似的绕着对方攻击,剑光雪练一般卷去,剑风咝咝,犹如银蛇狂舞,闪电裂空。周围竹林为她剑气所摧,绿叶纷纷飘落。刘清风竹枝收得稍慢一瞬,“嚓”一声轻响,梢头上有七寸长一段被她用剑绞碎。到得此时,刘清风再也不敢有半点轻视之意,打起精神,展开一套心意披风剑法,意到招至,在小小一根竹枝上贯注雄浑的内力,挥动之间,也是剑风凌厉,劲力弥漫。一团白光裹着一团绿光,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
三十六招过后,罗秀姑未得先手,叫道:“刘兄,平地相斗没有味道,咱们到上头去斗斗!”纵身高跃,身子在半空中一转一折,双足踩上了一支长竹的梢头。竹子梢头远比下部为细,她轻功高妙,一个人踩在竹梢之上,几如凌虚凭风。身子随着细枝的弹性而一起一沉,飘飘扬扬,似乎便要乘风而去。
刘清风到这一刻才真正见识到她的极妙轻功,一时雄心大起,提气一跃,也跃上旁边一支长竹的梢头之上,笑道:“你会轻功,难道我不如你?罗兄,看招!”两人相距间在一丈左右,再长的剑器也已无法够得着。刘清风这一招,是以本身几十年功力所积累之雄浑的内力,聚之于指端,弹出一股劲力,凌空射去。罗秀姑不料他功夫已到这般了得的地步,脸色一变,右剑格架,左手抬处,从袖中飞出一条闪闪发光、状如茧丝之物,直取刘清风脚下的竹枝。这细丝绕住了竹枝,她轻轻一拉,刘清风武功再高,双足无处站立,再高的功夫也无由施展,身子一歪,便头下脚上向地上掉落,总算他见机得快,半空中身子一曲,硬是将身子正了过来。
罗秀姑随即飘身下地,脸上盈盈含笑,抱拳道:“刘兄武功卓绝,佩服!”
刘清风脸上一红,虽然罗秀姑胜在袖中飞丝的神出鬼没,但两人比武较技,到了这一步,总是输了一招。刘清风道:“罗兄,是我输了!”
罗秀姑笑靥如花,摆摆手道:“不然,要论真实功夫,小弟确实还不是你的对手。刘兄,适才你那一招凌空射穴的功夫,小弟还是平生仅见,真正大开眼界!”刘清风听她提到自己的得意功夫,心中高兴,说道:“岂敢,这是我从山西杨家堡的凌空点穴功夫中化出来的,我杜撰之为‘指气剑’。不瞒你说,这门功夫我还没练成,剑气只达三尺左右,真正用以对敌还派不上用处,只能眩人眼目而已。罗兄的袖中飞丝才是武林一绝,似暗器而非暗器,可发可收,攻敌之不备,以至柔克至刚。软兵器我也见识过不少,但都比不上罗兄的飞丝。方才罗兄剑法中有一招是先攻左路,次攻下路,再回剑横削,虚实百变,我几乎接不下来。”
两人站在竹林中讲论各自武功的长处与不足,兴致勃勃,口说指划,极为投缘,也忘了时光之流逝,竟如一对相交多年的老朋友。刘清风比她年长几岁,经历也多,见识又广,功力比她深湛,每每指出罗秀姑剑法中的缺点,令她有茅塞顿开的愉悦。而罗秀姑名家弟子,眼光也自不凡,言语虽然不多,但不说则已,每一发话,也令刘清风感到所言大是有理。不知不觉的,待二人人警觉天色黑下来,方始发觉已是黄昏到来了。
刘清风道:“罗兄,我又要说这句话了:你若是一位男子,咱们一定能成为好朋友。”
罗秀姑脸一红:“刘兄这话就欠妥了!男女之间为何就不能成为好朋友?”顿一顿,又道:“你当日出手救我之时,我就觉得你人品不坏,如说有所欠缺,那就是太显得道貌岸然了一些——你别生气,我说的是心里话。如今我也不必瞒你了,我的师父姓顾,名讳上倩下人,想来你总也听说过的。”
刘清风早知她来历不凡,但没想到竟是武林中谈虎色变的顾倩人。这顾倩人据说平生杀人无数,只是她独来独往,行踪无定,又不与人结党,贾世独被诛后,曾有人提议当乘热打铁,顺便将顾倩人也一并除去。但因谁也不知她的巢穴究竟在何处,此议方作罢论。
罗秀姑见刘清风面露惊愕之色,问道:“刘兄是怕了还是怎的?我想刘兄此刻多半已经后悔了吧?”
刘清风沉默不语,他也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罗秀姑冷笑一声:“堂堂江南大侠刘清风,原来也只是个满脑子世俗之见的人,可怜,可怜!”
刘清风被她一激,慨然道:“罗兄也太小看人了!刘某固是一个俗人,却还不算怕事的。历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朋友相交贵在义气,贵在知心。令师的行径是善是恶,刘某不过是道听途说,既未亲见,又未亲历。以其徒而观其师,在下想来,以江湖传言而定人是非,也不一定靠得住。刘清风何怕之有?”
罗秀姑听得“以其徒而观其师”七字,知道他是绕着弯子在夸奖自己,心中又是感激,又是高兴,说道:“刘兄,有你这一句公道话,如果我师父能亲耳听到,不知会有多么高兴呢!天色已晚,嫂夫人见你久久不归,恐怕已在倚门而望。小弟告辞!”说罢,行了一礼,掉首而去。暮色之中,刘清风看她一个背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终于杳不可见,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之意。
相关热词搜索:霹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