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土木堡战役
2024-08-11 作者:周郎 来源:周郎作品集 点击:
八月十五。
土木堡。
清晨。
雾已散尽。
“等一等!”
也先的声音并不高,但他的语调十分果断。
已经抽出长刀,松开缰绳,准备率部冲向土木堡的伯颜帖木儿怔住了。
他想不通也先为什么还要等一等。
现在岂非正是向明军发动总攻的最佳时机吗?
可以肯定,昨天夜间被他们设伏包围在鸽儿岭山道中并加以全歼的朱勇所部,已经是明军最后的一点精锐骑兵了,朱勇全军溃败的消息现在一定已经传到了明军大营,明军现在一定正处在极度的惊慌和恐惧之中。
此时不发起总攻,彻底击垮明军,更待何时?
“那颜还要等什么?”
伯颜帖木儿的脸上,已经显出了不耐烦的神色。
他早就有些不耐烦了。
其实,自大同一直到土木,明军一直处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但也先却一直驱兵很缓慢地跟在明军后面,除了偶而对明军的后卫部队做过几次很短促的出击之外,根本没有做过任何有威胁的进攻。
昨天己正三刻过后,也先忽然接到侦骑的极告,才知道这支明军的统帅竟然是大明朝皇帝本人。
也先立即加快了作战的节奏,结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在不到十个时辰里,不仅吃掉了明军的八万精锐,还完成了对明军大营的包围之势。
伯颜帖木儿指着土木堡山顶上的一点黄影,大声道:“那颜请看,那就是明朝皇帝的黄罗伞盖,再不进攻,就要让他们跑掉了!”
也先伸长脖子默默地向土木堡方向注视片刻,淡淡地道:“进攻?不,现在还不到进攻的时候。”
伯颜帖木儿已经有点冒火了,不自觉地提高了声音,道:“那要到什么时候?莫非那颜一定要等到大明天子跑进居庸关了,才进攻吗?”
也先阴沉沉地笑了笑道:“当然不是,他们的退路早已被切断,往哪儿跑?”
伯颜帖木儿高声道,“那就请那颜下令进攻!”
也先看也不看他,慢条斯理地整了整缰绳,慢慢地道:“你打过狼吗?”
伯颜帖木儿怔住。他当然打过狼。
还只有九岁的时候,他就曾赤手搏杀过一条大如牛犊的狼。
也先道:“打狼当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如果你疏忽了狼陷入死地后的濒死反扑,后果又会怎样呢?”他扬起马鞭,指着土木堡方向,道:“那边,就是一条知道自己已陷入绝境的狼。”
伯颜帖木儿明白也先担心的是什么了,但他还是不服气:“明军的精锐人马早已被我们全部歼灭,他们根本就失去了反击的力量。”
也先皱起眉头,看了他一眼,沉声道:“你不会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人吧?”
伯颜帖木儿当然知道。
就算他原来不知道,现在也能看出来。
土木堡的正面,明军大营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数十个方阵,每个方阵都不下五千人。
也先道:“明军还有三十万人,咱们呢?满打满算,才不过九万人,而且昨天还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激战!”
伯颜帖木儿的脑筋总算彻底转了过来:“那颜的意思是,如果他们拼死反击……”
也先点了点头,道:“当然啰,如果我们不主动进攻,他们也没有反击的勇气。”
也先的分析十分正确,明军的确已经没有主动出击的勇气了。
今天清晨,刚从睡梦中醒来,皇帝就知道了朱勇全军覆灭的消息。
皇帝的嘴唇立即就发白了。
连早饭都没顾上吃,他就下令召集所有的高级将领和高级官员。
皇帝的意思是要进攻,但所有的人都全力反对。王振一直低着头站在皇帝身侧,一言不发。
没有王振的支持,皇帝实在没有办法改变所有朝臣的一致意见。
最后的决定是撤退,全军退回居庸关。
但撤退已经无法实施了。
怀来和土木堡之间,已经插进了一支强大的瓦刺骑兵,将所有的退路全部封死了。
皇帝放眼四顾,这才突然发现自己错了。
土木堡的地形实在是最最不利于作战的地形。
土木堡虽说是一座并不算太低的高地,但它的四周皆有重山峻岭围绕,说它是一座小山,不如说它是一块谷地更确切。
皇帝奇怪自己昨天怎么竟未看出来。这是一块死地!
不能攻,不能守,甚至无法退出的死地!
因为不论向哪方面冲击,明军势必都要面对凭高视下的瓦刺人。
于是皇帝下令坚守土木堡,期待着宣府的杨洪和怀来的守军能杀出来,打散瓦剌骑兵实际上并不完整的包围圈。
杨洪不是不想率兵出击,但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宣府城内,还有八万多守军,而且都是能征善战,十分悍勇的老边军。
但再勇敢的军人,饿着肚子也没法打仗。
皇帝御驾亲征,但大军还没到宣府,就已粮草不足了,于是王振下令将宣府守军的军粮尽数调出,充做大军的粮草。
在皇帝从大同撤回以前,杨洪已经设法从关内运来了几万石粮草,可就在几天前,这几万石粮草又被撤下来的大军要走了。
大军是由皇帝亲自率领的,皇帝率领的军队当然不能没有饭吃,所以杨洪的部下就只能饿肚子。
土木堡的形势杨洪一清二楚,更清楚毫无实战经验的皇帝和王振一定会苦守土木,坐等援兵。
离土木最近,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当然就是宣府守军,但杨洪却只能按兵不动。
他不想白白地损失八万人马,更不想将宣府这样一座重镇拱手让给瓦剌人。
太阳已升得老高老高,早已开始喷射他的强光和酷热。
也先的脖子上,开始流汗。他依然在等。
等明军的队形散乱。那才是他最佳的进攻机会。
明军阵形依然整齐。
求生的欲望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已经明白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的明军,当然会聚集自身最后的一点勇气,以求能与敌人殊死一搏。
“难道真的就这样耗下去?”
也先也开始在心里犯嘀咕。
但不耗下去,又能如何?
明军不下三十万,如果他冒然下令全线攻击,只怕自己手中这八万人马,连明军的第一阵箭雨都捱不过去。
要知道,三十万人一次引弓,就将射出三十万只箭。
“是不是可以先对明军大营来一次佯攻?”
这个主意刚在脑海中浮现,就被否定了。
他担心一次佯攻反而会激起明军的斗志。
该怎么办呢?
皇帝铁青着脸,将下嘴唇都快咬出血了。
日已近午,根本连一点援兵的影子都看不到,而试图打开瓦剌骑兵在通往怀来的道路上的封锁的努力,又一次失败了。
这已是井源所做的第三次尝试了,但每一次,他所率领的突击部队都没能冲过瓦剌人如雨的箭阵。
皇帝无力地挥了挥手,让汗下如雨、气喘如牛的井源下去休息,自己烦躁不安地背着手在原地打转转。
但不论他怎么动脑筋,还是一点办法都想不出来。
王振一声不响地紧跟在皇帝身边,一直低着头,不敢正视皇帝偶尔投向他的目光。
他比皇帝更急,但他也想不出任何脱困的办法。
从井源的报告中,王振已经了解到切断土木堡和怀来城之间联系的瓦剌骑兵绝不超过两万人,虽然地形对瓦剌人有利,但如果现在将各营的精壮军士召集起来,大概能有五六万之数,拼死猛冲之下,打开退路,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但一旦在北面不过数里外的也先察觉到这个行动,必
定会乘机驱兵大进,那样一来,即使退路被打开,也难以实施撤退计划。
“要是能从怀来方向杀来一支援军就好了。”王振在心里不断地念叨。,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希望是十分缥缈的。
关内还有多少兵力,他比谁都更清楚,因为这次远征大同的军队,是他一手调集的。
除了京城内剩下的七八万兵力之外,他已将关内几乎所有能动用的军队都调进了这支远征军里。
也先终于也有点沉不住气了。
明军的每一次突击行动,都由赛刊王派人来向他报告过了。
虽然明军的行动都失败了,但赛刊王的部下所剩的箭矢已经不多。
一旦赛刊王无法用利箭来阻止明军的冲击。
就只能和明军的突击部队正面接仗,白刃相格。那样一来,本就说不上严密的包围圈必将散乱。
虽然瓦剌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极强,但以八万人马合围明军三十万人,毕竟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种“合围”也只有在土木堡这样的地形才有可能实现。
“太师,在下有一计,可保太师拿下此仗!”
一个清朗的声音在也先身后数十步远的地方说道。
不用回头,也先就知道说话的是慕容旦。
慕容旦的心计,也先是很了解的。
也先回头,招了招手。
他身边有卫士们闪开一条通道,慕容旦策马来到他的身侧。
“呛啷啷”几声脆响,四柄长刀出鞘,刀尖逼在慕容旦的胸前。
自慕容旦的身分被揭穿之后,他的行动一直受到严密的监视,在也先的大帐呆了这么长时间了,他还从来未和也先离得像今天这样近。
四柄长刀的主人是也先的贴身护卫中武功最强的四个人,他们显然对易容潜入瓦剌的慕容旦极不放心。
慕容旦微笑道:“太师,这好像大可不必吧?就算苦术兄弟、锁南奔兄弟、忽赤达兄弟、沙哈鲁兄弟不用刀逼住在下,在下也绝不会有对太师不利的想法。”
也先冷道:“不会?”
慕容旦依然微笑道:“是不会,也是不敢。”
也先道:“哦?”
慕容旦淡然一笑,道:“这四把刀加在一起,在在下的眼中,只怕还比不了有常大师一根指头,而有常大师的这根手指,现在离在下身后数处大穴,也不过四五寸而已。”
也先微微一怔,也笑了,点点头,四柄长刀立时入鞘。
有常在慕容旦身后道。“公子莫怪。公子武功超绝,老衲也只是以防万一。”
慕容旦大笑起来,朗声道:“能让有常大师如此紧张,
人生得意之事,莫过于此。”
也先面色一沉,道:“慕容公子有什么好计?”
慕容旦慢慢收起笑容,慢悠悠地道:“讲和!”
也先猛地偏过头,盯着慕容旦,沉声道:“你说什么?讲和?”
慕容旦迎着他的目光,一字一字地道:“对,派人去向明军求和!”
也先目光之中,怒色隐现。
慕容旦悠然一笑,道:“太师,今天之形势,太师利在速战,请太师想一想,仔仔细细地想一想。”
“讲和?”
皇帝怔住了。
张辅道:“是。也先的使者,现在就在外面。”
皇帝苍白的脸一下子变得铁青。
忽然间,铁青的脸又变得通红。
他的牙又咬紧了。
王振两眼一亮,向前一步,紧挨着皇帝,低声道:“议和是假,全军乘机突围,撤回关内是真。”
皇帝的眼睛也开始闪光,目光闪动道:“先生是说,虚与议和,乘其不备,率军突围?”
王振兴奋地道:“是。万岁爷圣明!”
张辅道:“皇上,此计决不可行!”
皇帝道:“为什么?”
张辅道:“如果也先不是真心议和呢?大军一动,行伍必乱,如果也先乘此机会驱兵大进,我军如何抵抗?”
皇帝用力抿了抿嘴唇,嘴角两条深深的皱纹抖了几下,道:“那你有什么办法?”
张辅道:”等!”
皇帝一甩手,低吼道:“等!等什么?等也先自己撤围?等也先自己向朕投降?”
王振的胸膛又挺了起来,淡淡地笑道:“英国公,你说也先为什么要主动求和?”
张辅一愣,道:“反正没什么好心思。”
王振笑得更愉快了:“我来告诉你,也先之所以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之下主动求和,就说明他对决战也没有把握。”
他一侧身,面对着皇帝,声音忽然拔高了一倍:“万岁爷,看来一定是杨洪在宣府方向有所举动,也先害怕归路被切断,才有此举!”
皇帝连连点头,道:“对对!先生说的很对,传旨,叫曹鼐拟一个议和书,派人去和也先议和!”
张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此刻,除了叹气,他也实在没什么可做的了。
土木堡。
清晨。
雾已散尽。
“等一等!”
也先的声音并不高,但他的语调十分果断。
已经抽出长刀,松开缰绳,准备率部冲向土木堡的伯颜帖木儿怔住了。
他想不通也先为什么还要等一等。
现在岂非正是向明军发动总攻的最佳时机吗?
可以肯定,昨天夜间被他们设伏包围在鸽儿岭山道中并加以全歼的朱勇所部,已经是明军最后的一点精锐骑兵了,朱勇全军溃败的消息现在一定已经传到了明军大营,明军现在一定正处在极度的惊慌和恐惧之中。
此时不发起总攻,彻底击垮明军,更待何时?
“那颜还要等什么?”
伯颜帖木儿的脸上,已经显出了不耐烦的神色。
他早就有些不耐烦了。
其实,自大同一直到土木,明军一直处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但也先却一直驱兵很缓慢地跟在明军后面,除了偶而对明军的后卫部队做过几次很短促的出击之外,根本没有做过任何有威胁的进攻。
昨天己正三刻过后,也先忽然接到侦骑的极告,才知道这支明军的统帅竟然是大明朝皇帝本人。
也先立即加快了作战的节奏,结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在不到十个时辰里,不仅吃掉了明军的八万精锐,还完成了对明军大营的包围之势。
伯颜帖木儿指着土木堡山顶上的一点黄影,大声道:“那颜请看,那就是明朝皇帝的黄罗伞盖,再不进攻,就要让他们跑掉了!”
也先伸长脖子默默地向土木堡方向注视片刻,淡淡地道:“进攻?不,现在还不到进攻的时候。”
伯颜帖木儿已经有点冒火了,不自觉地提高了声音,道:“那要到什么时候?莫非那颜一定要等到大明天子跑进居庸关了,才进攻吗?”
也先阴沉沉地笑了笑道:“当然不是,他们的退路早已被切断,往哪儿跑?”
伯颜帖木儿高声道,“那就请那颜下令进攻!”
也先看也不看他,慢条斯理地整了整缰绳,慢慢地道:“你打过狼吗?”
伯颜帖木儿怔住。他当然打过狼。
还只有九岁的时候,他就曾赤手搏杀过一条大如牛犊的狼。
也先道:“打狼当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如果你疏忽了狼陷入死地后的濒死反扑,后果又会怎样呢?”他扬起马鞭,指着土木堡方向,道:“那边,就是一条知道自己已陷入绝境的狼。”
伯颜帖木儿明白也先担心的是什么了,但他还是不服气:“明军的精锐人马早已被我们全部歼灭,他们根本就失去了反击的力量。”
也先皱起眉头,看了他一眼,沉声道:“你不会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人吧?”
伯颜帖木儿当然知道。
就算他原来不知道,现在也能看出来。
土木堡的正面,明军大营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数十个方阵,每个方阵都不下五千人。
也先道:“明军还有三十万人,咱们呢?满打满算,才不过九万人,而且昨天还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激战!”
伯颜帖木儿的脑筋总算彻底转了过来:“那颜的意思是,如果他们拼死反击……”
也先点了点头,道:“当然啰,如果我们不主动进攻,他们也没有反击的勇气。”
也先的分析十分正确,明军的确已经没有主动出击的勇气了。
今天清晨,刚从睡梦中醒来,皇帝就知道了朱勇全军覆灭的消息。
皇帝的嘴唇立即就发白了。
连早饭都没顾上吃,他就下令召集所有的高级将领和高级官员。
皇帝的意思是要进攻,但所有的人都全力反对。王振一直低着头站在皇帝身侧,一言不发。
没有王振的支持,皇帝实在没有办法改变所有朝臣的一致意见。
最后的决定是撤退,全军退回居庸关。
但撤退已经无法实施了。
怀来和土木堡之间,已经插进了一支强大的瓦刺骑兵,将所有的退路全部封死了。
皇帝放眼四顾,这才突然发现自己错了。
土木堡的地形实在是最最不利于作战的地形。
土木堡虽说是一座并不算太低的高地,但它的四周皆有重山峻岭围绕,说它是一座小山,不如说它是一块谷地更确切。
皇帝奇怪自己昨天怎么竟未看出来。这是一块死地!
不能攻,不能守,甚至无法退出的死地!
因为不论向哪方面冲击,明军势必都要面对凭高视下的瓦刺人。
于是皇帝下令坚守土木堡,期待着宣府的杨洪和怀来的守军能杀出来,打散瓦剌骑兵实际上并不完整的包围圈。
杨洪不是不想率兵出击,但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宣府城内,还有八万多守军,而且都是能征善战,十分悍勇的老边军。
但再勇敢的军人,饿着肚子也没法打仗。
皇帝御驾亲征,但大军还没到宣府,就已粮草不足了,于是王振下令将宣府守军的军粮尽数调出,充做大军的粮草。
在皇帝从大同撤回以前,杨洪已经设法从关内运来了几万石粮草,可就在几天前,这几万石粮草又被撤下来的大军要走了。
大军是由皇帝亲自率领的,皇帝率领的军队当然不能没有饭吃,所以杨洪的部下就只能饿肚子。
土木堡的形势杨洪一清二楚,更清楚毫无实战经验的皇帝和王振一定会苦守土木,坐等援兵。
离土木最近,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当然就是宣府守军,但杨洪却只能按兵不动。
他不想白白地损失八万人马,更不想将宣府这样一座重镇拱手让给瓦剌人。
太阳已升得老高老高,早已开始喷射他的强光和酷热。
也先的脖子上,开始流汗。他依然在等。
等明军的队形散乱。那才是他最佳的进攻机会。
明军阵形依然整齐。
求生的欲望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已经明白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的明军,当然会聚集自身最后的一点勇气,以求能与敌人殊死一搏。
“难道真的就这样耗下去?”
也先也开始在心里犯嘀咕。
但不耗下去,又能如何?
明军不下三十万,如果他冒然下令全线攻击,只怕自己手中这八万人马,连明军的第一阵箭雨都捱不过去。
要知道,三十万人一次引弓,就将射出三十万只箭。
“是不是可以先对明军大营来一次佯攻?”
这个主意刚在脑海中浮现,就被否定了。
他担心一次佯攻反而会激起明军的斗志。
该怎么办呢?
皇帝铁青着脸,将下嘴唇都快咬出血了。
日已近午,根本连一点援兵的影子都看不到,而试图打开瓦剌骑兵在通往怀来的道路上的封锁的努力,又一次失败了。
这已是井源所做的第三次尝试了,但每一次,他所率领的突击部队都没能冲过瓦剌人如雨的箭阵。
皇帝无力地挥了挥手,让汗下如雨、气喘如牛的井源下去休息,自己烦躁不安地背着手在原地打转转。
但不论他怎么动脑筋,还是一点办法都想不出来。
王振一声不响地紧跟在皇帝身边,一直低着头,不敢正视皇帝偶尔投向他的目光。
他比皇帝更急,但他也想不出任何脱困的办法。
从井源的报告中,王振已经了解到切断土木堡和怀来城之间联系的瓦剌骑兵绝不超过两万人,虽然地形对瓦剌人有利,但如果现在将各营的精壮军士召集起来,大概能有五六万之数,拼死猛冲之下,打开退路,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但一旦在北面不过数里外的也先察觉到这个行动,必
定会乘机驱兵大进,那样一来,即使退路被打开,也难以实施撤退计划。
“要是能从怀来方向杀来一支援军就好了。”王振在心里不断地念叨。,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希望是十分缥缈的。
关内还有多少兵力,他比谁都更清楚,因为这次远征大同的军队,是他一手调集的。
除了京城内剩下的七八万兵力之外,他已将关内几乎所有能动用的军队都调进了这支远征军里。
也先终于也有点沉不住气了。
明军的每一次突击行动,都由赛刊王派人来向他报告过了。
虽然明军的行动都失败了,但赛刊王的部下所剩的箭矢已经不多。
一旦赛刊王无法用利箭来阻止明军的冲击。
就只能和明军的突击部队正面接仗,白刃相格。那样一来,本就说不上严密的包围圈必将散乱。
虽然瓦剌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极强,但以八万人马合围明军三十万人,毕竟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种“合围”也只有在土木堡这样的地形才有可能实现。
“太师,在下有一计,可保太师拿下此仗!”
一个清朗的声音在也先身后数十步远的地方说道。
不用回头,也先就知道说话的是慕容旦。
慕容旦的心计,也先是很了解的。
也先回头,招了招手。
他身边有卫士们闪开一条通道,慕容旦策马来到他的身侧。
“呛啷啷”几声脆响,四柄长刀出鞘,刀尖逼在慕容旦的胸前。
自慕容旦的身分被揭穿之后,他的行动一直受到严密的监视,在也先的大帐呆了这么长时间了,他还从来未和也先离得像今天这样近。
四柄长刀的主人是也先的贴身护卫中武功最强的四个人,他们显然对易容潜入瓦剌的慕容旦极不放心。
慕容旦微笑道:“太师,这好像大可不必吧?就算苦术兄弟、锁南奔兄弟、忽赤达兄弟、沙哈鲁兄弟不用刀逼住在下,在下也绝不会有对太师不利的想法。”
也先冷道:“不会?”
慕容旦依然微笑道:“是不会,也是不敢。”
也先道:“哦?”
慕容旦淡然一笑,道:“这四把刀加在一起,在在下的眼中,只怕还比不了有常大师一根指头,而有常大师的这根手指,现在离在下身后数处大穴,也不过四五寸而已。”
也先微微一怔,也笑了,点点头,四柄长刀立时入鞘。
有常在慕容旦身后道。“公子莫怪。公子武功超绝,老衲也只是以防万一。”
慕容旦大笑起来,朗声道:“能让有常大师如此紧张,
人生得意之事,莫过于此。”
也先面色一沉,道:“慕容公子有什么好计?”
慕容旦慢慢收起笑容,慢悠悠地道:“讲和!”
也先猛地偏过头,盯着慕容旦,沉声道:“你说什么?讲和?”
慕容旦迎着他的目光,一字一字地道:“对,派人去向明军求和!”
也先目光之中,怒色隐现。
慕容旦悠然一笑,道:“太师,今天之形势,太师利在速战,请太师想一想,仔仔细细地想一想。”
“讲和?”
皇帝怔住了。
张辅道:“是。也先的使者,现在就在外面。”
皇帝苍白的脸一下子变得铁青。
忽然间,铁青的脸又变得通红。
他的牙又咬紧了。
王振两眼一亮,向前一步,紧挨着皇帝,低声道:“议和是假,全军乘机突围,撤回关内是真。”
皇帝的眼睛也开始闪光,目光闪动道:“先生是说,虚与议和,乘其不备,率军突围?”
王振兴奋地道:“是。万岁爷圣明!”
张辅道:“皇上,此计决不可行!”
皇帝道:“为什么?”
张辅道:“如果也先不是真心议和呢?大军一动,行伍必乱,如果也先乘此机会驱兵大进,我军如何抵抗?”
皇帝用力抿了抿嘴唇,嘴角两条深深的皱纹抖了几下,道:“那你有什么办法?”
张辅道:”等!”
皇帝一甩手,低吼道:“等!等什么?等也先自己撤围?等也先自己向朕投降?”
王振的胸膛又挺了起来,淡淡地笑道:“英国公,你说也先为什么要主动求和?”
张辅一愣,道:“反正没什么好心思。”
王振笑得更愉快了:“我来告诉你,也先之所以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之下主动求和,就说明他对决战也没有把握。”
他一侧身,面对着皇帝,声音忽然拔高了一倍:“万岁爷,看来一定是杨洪在宣府方向有所举动,也先害怕归路被切断,才有此举!”
皇帝连连点头,道:“对对!先生说的很对,传旨,叫曹鼐拟一个议和书,派人去和也先议和!”
张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此刻,除了叹气,他也实在没什么可做的了。
相关热词搜索:燕歌行续
下一章:第二十九回 同盟者与投诚者
上一章:第二十七回 前方与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