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书库 郑证因 铁马庄 正文

第四十二回 深入匪巢
2025-06-0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玉姑一听,这两个匪徒他们紧守在这里,越不过这一段洼地去。玉姑悄悄地一伏身,把芦苇下硬土块抓起两块来,从自己身旁斜着往东南打出去,土块子是从芦苇梢上飞过去,往三四丈外落下去,唰啦的一声爆响,好像那边有人向东南猛窜。玉姑却把身形伏下去,果然这两个匪徒同时发动,各把手中暗器往东南打去,但是他们相隔得远,他们暗器打出,人跟着往这边蹿过来。他们往前蹿的势子猛,全是把手中的刀横在面前,护住了脸,这样往前一蹿,声音是越发大了。玉姑趁这时把第二块土块也打出去,这次手底下也用了十二分力。这土块出去总有六七丈,才往下落。玉姑她自己的身形可跟着往西一纵,分着芦苇蹿过来,正到了这两个匪方才停身之处,反倒占了他们的地方。赶紧地顺着眼前这片苇塘伏身疾走,竟过了这片洼地。再往东转过去,是一片乱林,树木丛杂,下面更是乱石起伏,从黑影中已经辨别出,这一带是一片乱石岗,在树林子里转着走,往四下张望,黑沉沉任什么辨别不出。

  看这种形势,这时贴近了一个荒山的边子上,形势非常险恶,到处都有隐藏暗卡子的地方。这种地方太不容易往前走了,自己的形迹一败露,再想往里探查,势比登天。玉姑身形隐藏在树荫下极黑暗处,心想:“我不把这里埋伏的人全诱得出现,我就无法往前蹚。”想到这,玉姑先辨别好了附近一带的形势,哪里可以进,哪里可以退,自己赶紧地把右手食中二指往嘴唇上一按,吱的打了一声呼哨,这种声音还是学着方才匪徒所发呼哨声音大小。这声呼哨吹过了后,玉姑赶紧地身形往起一耸,腾身跃起,双手抓住了树杈子,身躯往上一翻,骑在树杈子上。果然这一声呼哨却把附近的潜伏匪党诱得现身,从里边一片大石堆旁蹿出两个人来,全是一身疾装劲服,背后背着兵刃。这两人身形轻快,齐往大石堆上一落,内中一个已经发话喝问道:“孙老五,是你发呼哨么?什么事,怎么不答声?”这个人话声中,已经一纵身,向这片树林子下面扑过来,后面那个也跟踪蹿过来,这两个人从树底下很快地蹿过去。这时,芦苇地中被玉姑土块引诱的那两名匪徒也是紧往这边转过来,他们可是没岀芦苇地,因为也听到呼哨的声音,他们也跟着吹了一声呼哨,接应这边。这一来,树林子下面这两个匪徒认为,苇塘那边的就是才从树林这边蹿过去的,这两个匪徒毫不迟疑,从树林子下嗖嗖的一连两个纵身,全往芦苇地中扑去。这一来,给了杨玉姑的机会,她知道石头堆旁就是入匪窠的要路口。她身躯往下一飘,落在树下,伏着身躯腾身紧纵,蹿到大石堆旁,毫不迟疑,往东又是一连两个纵身,越过了眼前一片一人多高的荒草荆棘,这才看岀来前面是一条遍生荒草的大山沟。这个地方玉姑不知道,这就是太平沟。

  在六七年前,有一股拉大帮的匪徒在这里盘踞,声势很大,手下啸聚着好几百匪党。可是因为有一次他们竟劫了龙江将军的官眷,这一下兜了底子,连根斩。官家调集了十几营的兵马,把这个地方四面包围聚歼,跑着放火烧荒,把这个太平沟一带完全肃清。从此后,这里连平常垦荒、砍柴、打猎这一路的人全不准在这里住,这一带算是断绝了人烟。可是经过这么些年的工夫,这一带依然又形成了极险恶之地,遍地是荒草芦苇,蓬蒿荆棘全长起来,没烧死的树木经过六七年的工夫,也重生枝叶。不过这一带平常的老百姓们谁也不敢往这里住,为什么自己找那种麻烦?白费力气搭盖起草房来,叫官人看见仍然给拆了,或是烧了,还是小事,就许按匪人追究起来。这里是很大的地方,前三台、后三台、太平沟,二三十里内没有人烟,哪知道这时竟被一伙匪帮利用了这天然险恶之地,做了匪窠。

  这个地方是四下里够不上,前三台、后三台就是三个县交界的地方。太平沟这里是山地,并且是荒草沟,也另归一个地方官管辖。这种完全靠边境上的地方,又是荒山,没人注意,出过事已经隔了六七年,并且连龙江的将军都换了两次,尤其没人过问了。更兼在这种大荒年之下,官府是防止乱民,攻城夺县,抢夺食粮,官兵防守原有的地方,还不敷分配,谁有工夫照顾到这个地方?所以这伙匪徒在这里盘踞下来,他们在附近又轻易不出现。这次匪党全在太平沟的后面,附近一二十里内全有他们派下去的党羽下卡子瞭望。在这种大灾荒之下,想上线做买卖,没有买卖可做,商家客人谁敢在这种时运大批的货物?行路的就是整齐一点,走不出多远,就被人剥个干净,所以这伙股匪反倒安然无事。

  玉姑蹿进太平沟之后,看到这一带形势的险恶,果然是个匪徒出没之地。自己隐蔽着身形,顺着太平沟往里蹚下来,这已经成了死地,没有道路。这道沟倒是很宽阔的地方,越往前走越高,可是沟里很平坦,只为多年断绝行人,满里全被荒草荆棘塞满了。玉姑顺着这太平沟走出足有一里多地,知道已经到了山上边。赶到出了太平沟口,前面是一大片遮天蔽日的树林子,也是没有正式的道路,不过仔细辨别,地上的野草到处有踩踏的痕迹。贴近了树林子前,玉姑就留着神,自己不敢轻易地把身形现露,好在到处里有极深的荒草,全可以隐蔽身躯。

  随后捡起小石头子,一振腕子,向附近树林子的上面打去。头一块石头子发出去,没有动静,二次打出去,在树枯子上唰啦一声之下,正从那棵大树后嗖的蹿出一人。他是没离开树底下,隐约地看到他似乎一翻身,一仰手,树帽子上唰啦唰啦连响了两次,跟着有两只夜鹰子蹿起,盘旋空中,不住地叫着。这个匪徒竟骂了声,他依然退向树后。玉姑知道附近只有这一个人了,自己辨了辨方向,往里走,正是从太平沟转进来苇塘的来路,顺着树林子边紧往北转过来。越过几十棵大树下,远远地望到星星点点灯火之光,看情形隔着还有半里地远近,并且发现灯火之处比自己停身处矮。玉姑顺着这片山头上潜踪隐迹往前蹚下来。往前走,耳中更听到一阵阵马嘶之声,可不是发现灯火之处,却是偏着东北一带,往那边看,黑沉沉看不出什么,越往前走,这种声音越清楚。玉姑听到这种声音,不由咬牙切齿,知道这是匪徒掳劫来自己牧场的马群,隐藏在这里了。

  还仗着这片山头草木丛杂,玉姑身手轻灵,动作敏捷,始终不叫自己整个的身形露出。往前出来有两三箭地,已经辨别出,顺着脚下往北去是一片大山梗子,靠东边比较着较高些,此时也看到有暗淡的灯光。因为先前是被一片树木挡着,顺着山梗子的东边,是一片微往下坡着的一片山头,四周树木很多。这时,耳中听到的完全是马蹄子在石头上蹴踏的声音,在许多树杈子上挂着一盏盏的纸灯笼,在风中摇摆着,牲口是不住地挣扎嘶鸣。玉姑她是久在牧场的人,牲口的情形她很熟习,听出大部分的马匹全是饿了。本来这片乱山虽则草木多,但是旱灾普遍,这一带也一样受了牵连,所以地上的草多半枯干。并且这个地方是经年没人到的所在,地上的荒草荆棘一年年长下来,枯干了,腐烂了,新的又生出来,年年累积,只要稍阴湿之地,还有一股子霉气臭味。

  玉姑顺着山梗子这边,先从东边悄悄地蹚过来,贴着这片山梗子高处,借着一片片的乱石堆隐蔽着身躯。牲口聚集的地方看清了,好几百匹马,完全圈在这里。看出这伙匪徒并没有预备,下面有二三十名匪党们,来回地在马群里走着,他们忙着的只是牲口重上套索,一排排地拴起。这么多的牲口,看不到他们有正式的草料,牲口哪会不挣扎嘶鸣?玉姑一忖度他们这种情形,“他们把马群掳劫来,是没安好心,必然是预备一批批地运走,离开这一带,转手出卖。”

  自己心中想,“庄主倘若早早地带人赶到抄山,被掳劫的牲口我们照样地能够夺回。”自己在这里略微张望一下,自己牧场的马群,被人掳劫来,固然看着心疼,但是还是比马重,小场主的下落,总要赶紧查出。玉姑从这片山梗子往西翻过来,这里是越往前走,地势越低洼。这道山梗子是由南往北,好像一道山岭,不过上面地势宽,偏着西边,往前出去一两箭地,好像一片山谷,又像一片盆地。自己停身处,比那边高着好几丈,下面也是草木丛杂。这个地方情形,因为自己这二年也随着骥群到龙蟠谷去过,好像龙蟠谷后矿那一带一样。顺着山梗子潜踪隐迹,往前蹚过来,顺着东边山梗子下,很快地已到了这片大斜坡下面。这里边地势很大,到了下面反看不真切了,因为到处有挡着眼的草木。往前出来不远,看出下面有已经清除出来的两条道,全有五尺宽,蓬蒿荆棘,全铲除净了。玉姑可不敢从这条道上走,仍然紧贴着山梗子下荒草棵子里,俯身蛇行。

  连转过两排树木,看见前面现出房屋来。玉姑把背上的剑稳了稳,剑柄按了按,捡那极小的石头子轻轻地向前投石问路,试探着扑奔偏着东边一排房屋。赶到离着近了,辨别出这种情形,这股匪党在这里盘踞的时候不久,房子全是新搭盖起来的,也就是略具房子的形状,全是就着山上现成的树木荆条支架起来,墙上完全带着隙缝。靠东边这一排,倒有七八间长,玉姑用石头子试问过,附近没有伏桩暗卡,一耸身,蹿到这一排房子的后面,从墙上隙缝往里张望。这一排房子,敢情形如马棚一带,没有一点隔断,七八丈长,完全是一通连着。里面靠当中地上,隔开五六尺,就有一棵整根的树干支着顶子,前面也是用树根密排着,只有门,没有窗。这么大的地方,里面只挂着两个全烧破了的纸灯笼,里面是昏沉沉的。

  仔细辨别,连个床铺全没有。顺着后墙这边,横躺顺卧,是一群壮汉们。他们的兵刃器械就在身旁草堆上放着,靠前边墙下堆着一堆凌乱的衣物,不过从后墙的隙缝中已经嗅到一股子酒气。这些匪徒们是多半喝醉了,有的已经睡着,有的口中尚在胡言乱语,听他们的口音,很少是本地人。玉姑看了看这种情形,有说着话的,也听不出什么来。顺着后墙往北走,前面一排树木,下面又是照样地搭盖着一排房子,里边的情形和方才看见的不差上下。玉姑趁着眼前这片树木,横排在谷半腰,从树荫下黑影中,斜往西北蹿过来,这一带连着发现六七处全是这种情形。

  玉姑知道这伙匪徒人数不少,就看眼前所看到的,就有二百人左右,可是看这里全是一般党羽,尤其这一带,连个下卡子把守的人也没发现。顺着西边一片山壁下,仍然往前蹚过来,出来有一二十丈外,这一段没有房屋了,可是在前面离开有半箭地远,灯光也比较亮,远远地还看到刀光闪动。玉姑贴着山壁下用草木隐蔽着身躯,找了一个比较高的地方,向北张望。只见北边大约已经到了这座山谷的尽头处,后面是黑沉沉高耸天空,显然是一座极高的峰岭阻挡在北面,那边的地势也比较这边高些。

  玉姑往前蹚过来,连蹿过两座大石堆,这才看见在北边一片山峰下有两支火把插在山道上,在风中燃烧着,光焰闪烁。两名穿短衣、打包头的壮汉,每人提着一口双手带的大砍刀,来回地在火把光下走着,玉姑知道这定是匪首们住的所在了。这样再想往前蹚过去,虽则火把光不能照多远,可是前面并没有树木,也没有过高的荒草,想从火把旁蹿过去,定被这两个把守的匪党觉察。玉姑赶紧往西边这片山壁下退回来,仔细辨别附近的形势。自己认为手脚下谨慎一些,可以翻上西边这一片山壁,猱升到高处,避开火把之光就可以转到它北边那片山峰半腰,一定可以到了匪巢匪首们住的所在了。只有这样能够蹚进里面。玉姑此时明知置身险地,更是不知道这伙匪徒的动静虚实,可是距离天亮没有多久的时候,只有冒险地翻上去,趁这时能找到骥群的下落。就是走不脱,也可以暂时隐身在谷内,更可以察看这附近一带出入的道路。玉姑轻蹬巧纵,攀藤附葛,顺着西边的山壁猱升上来,翻到十几丈高。上面黑沉沉的,附近就是在下面有人经过也不易发现,顺着山壁半腰往北转过来,已经越过前面插火把置守卫的这一段。在高处看到后面所有的房屋和前面不同了。这一带紧靠着山峰下在远远看着不过是隆起的一片高岗子,赶到处临近了往下面望去,也是五六十丈方圆的一片,在这后面形如一座高台。玉姑仔细辨别下面的情形,房子建筑得虽也是因陋就简,临时搭盖,可是很整齐。房子排的是分成四段,每一处并排着是两个栅墙圈起的院落,从前面的石坡起,往后是三排,这是圈成了六个院落。后面单有一处是正当中,紧靠着后面的山峰下,这处房子也比较多,木栅也圈得比较大,每一处房子里全有灯火之光。玉姑此时已经从西边转到西北角,停身在上面,看到下面还不断地有匪徒们出入着,隐隐地还发出欢笑之声。自己想再往北面转过来,可是一看后面这片山壁,特别陡峭,非常危险,自己顺着西北角慢慢地往下溜。

相关热词搜索:铁马庄

下一章:第四十三回 狐媚小场主

上一章:第四十一回 后三台玉姑闯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