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倒卧的花马
2025-09-07 作者:羽青 来源:羽青作品集 点击:
剑华双目巨睁,怒视着左侧谷壁,然而好半天,既未看到老人现身,同时亦再未听到老人的笑声,他心里正感到疑惑不定之际。蓦听到身后传来一股嗖嗖破空之声,劲力惊人,急忙转头回顾。
只见一小团白影,快如怒矢离弦般,径向黑小子的脊背袭来。
剑华见状不知是何物?顾不得再多加思考,身形一晃,移步上前,欲将袭向黑小子的那团白影出手击落,免得黑小子再身受重伤。
剑华应变出手虽快,然而那投掷这团白影之人,似乎比他还要技高一筹,所以,剑华身形刚刚一动,未及出手,那团白影已结结实实地打中黑小子的脊背。
只听啪嗒、哎呀之声,连续传出。此时,剑华亦刚好飞身上前,虽未救得黑小子,却把那团向尘埃跌落的白影抄在掌中。
而那黑小子就在这啪嗒哎呀声中,却恢复了知觉,只听他哇呀一声怒叫,双目一愣,接着听他一声憨笑,二话没说,跨步上前,一把搂住小金马的脖子,嘴里咕咕哝哝地不知在讲些什么。
这骤来的变故,使剑华惊愣于当地,握着抄在手中的那团东西,怔怔地望着黑小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惊疑。
蓦地,左侧谷壁上又传来几声“哈!哈……”长笑声,由笑声中可以听出又是老人所为,接着听老人说道:“小鬼!我那个又黑又丑的小子,从今夜起我是交给你了,要善为看顾,在我老人家未领回之前,如有半点儿差错,唯你是问,小鬼!我老人家去矣!咱们是后会有期。”这语声,越去越远,讲至最后一语时,人恐怕已在数里以外,余音曳空历久不散。
剑华望着左侧谷壁,心里顿时产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感慨,对老人的恨意全消,不过心头却涌起一丝烦恼之感,对于老人的托付,感到有点儿力不从心。
半天,剑华才将目光收回,向抄在手中的白物望去。
见是一只约有二三寸大小,洁白如银,耀眼生辉的丝袋子。
剑华把这丝袋子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也没有看出这只丝袋子是用什么东西编织而成,但在这袋子之中,像是贮藏有东西。他感到很奇怪,遂用力将紧扎住袋口的绳索解开,突然一股极浓郁的清香从袋口散发出来,这股清香进入剑华体内,使他顿时感到周身舒适异常。
剑华心里不禁一阵惊喜,一颗心怦怦跳个不住,也许是情绪太激动了,双手持着这个银光闪闪的小袋子,微微地颤抖起来。
剑华凭他胸中所知来判断,袋中所贮之物,绝非凡品,因为由发出来的清香中可以知道袋中之物,与那株虫草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剑华惊喜中有点儿激动。
剑华小心翼翼地将袋中之物慢慢倾倒出来,托在掌中,借着溶溶的月色,向掌中之物望去。
只见四粒晶莹洁白的东西,约有半个龙眼那么大小,映月生辉。那股沁人肺腑畅人气血的清香,就是由这四粒东西身上所发出。
剑华虽然看出这四粒东西是人间罕见的珍品,但他根本不知其名,思索了半晌,才渐渐地想出了一点儿眉目。这东西好像是传说中的千年雪莲子。然而是与不是,还不敢确定,因为真正的千年雪莲子很少有人见到过,就连神医秘籍中关于千年雪莲的记载,也并不详尽,秘籍中只说明千年以上的雪莲,始开花结实,而所结的莲实,究竟是什么样子,秘籍中就没有说明。所以剑华此时也就无从辨认。
剑华将手中那四粒东西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正要放进袋内,突然看到一个纸角露于袋外,他急忙把这纸角由袋中抽了出来。
见是一张白色笺条,急忙凝眸向笺上望去,只见上面有十二句墨泽犹新,似诗非诗,似辞非辞的字句,写的是:
奇门幻形,独步武林,留迹月下,视尔福份。
璞玉浑金,貌丑心明,灵驹识主,益友良从。
千年雪实,起死回生,觅之不易,善藏珍用。
除了上面的十二句似诗非诗的字句之外,在右下角还写着飞龙两个小字,好像是纸笺之人的落款。
剑华将那张纸笺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对笺中语意,已全部了然,此时他心里又喜又愁,喜的是自己福禄不浅,一夜之间连获两样人间罕见的奇珍异品,忧的是老人有意将他独步江湖的幻形身法传授给自己,在那笺上已隐隐指明留在月下,可是自己脑际竟无半点儿印象,这叫自己到哪里去找呢?
剑华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点儿线索,心里不禁暗自发急,手敲脑袋,暗骂自己:“你这个笨蛋,你这个笨……”一边敲着脑袋,一边骂着,急得在附近走来走去直打转。
剑华在这急怒之中,忽然看到小金马与黑小子立身的地方,现出一些脚印,乱七八糟地铺在地上,但这些脚印却深深地陷进地面。
剑华一看顿时灵机一动,向前紧走几步,俯身向地面上仔细一看,每一个脚印与每一个脚印深浅长短都是一样,不由得心里大喜若狂,同时对老人高不可测的功力,亦佩服得五体投地。
因为这条山谷的谷地,都是坚硬无比的大青石,老人能在同自己动手之间,将脚印完全留在地面上,并且深浅都是一样,如无超人的功力,实难以办到,而自己竟无所觉,由此看来自己与老人相比,简直是望尘莫及。
剑华围着那片错综复杂的脚印,看了一遍,心里竟是一片茫然,看不出一点儿端睨来,但是他并不灰心,半弯着腰,围着那片脚印看了一遍又一遍,脑中不断地苦苦思索着,结果还是一样茫然不解。
剑华抬起头来,看看天色,银月西下,即将破晓,嘴里长吁一口气,暗暗想道:“照情形看来,此种玄妙莫测的步法,非一时之间所能悟解,非多假以时日不可,不如照样绘画下来,带回成都再苦心钻研。”思毕,顺手由胸前撕下一块约有半尺方圆的衣襟来,又从地上抬起一段木枝,照着那片脚印次序,点戳在那块衣襟上,然后复又印对了一遍,看没有错误,这才将那块襟布揣进怀中,此时剑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那匹小金马在剑华钻研那片脚印的时候,屏息静气地伫立一旁,只用双睛凝视着剑华,现在见剑华笑容满面地向它走来,好像知道剑华的工作已毕,经这才低低地一声欢啸,又趋身走近剑华,频频地向谷口挥首。
剑华见这匹小金马如此灵异,心里真是喜爱极了,双手抱住马首,将脸贴在马面上,不断地磨擦,并说道:“好的,我们马上就走!”
剑华说完之后,忽然想起怎么没看到黑小子呢?心里一惊,瞬目四视。
只见黑小子倚在道旁,已经是呼噜呼噜地睡上了。
剑华走过去,用手在黑小子的身上边推边学着黑小子的语气说道:“喂!黑小子,醒一醒,我们要走啦!”剑华几句话并未发生作用,黑小子呼噜呼噜地依然做着他的美梦。
剑华见状,双手用力抓住他的双肩硬给提了起来,嘴里并大声地喊道:“喂!黑小子醒一醒。”
再看黑小子,可真有一手,身悬空中毫无所觉地没醒,继续呼噜呼噜地睡着。
此时剑华又好气又好笑,将黑小子放在地上,然后用手指在他的肩井穴上一点儿,这才算发生了效力。因为此穴一被点中,立时周身麻痒难忍。只听黑小子哇呀一声怪叫,睁开一双金鱼眼向剑华看着,同时用手在身上乱抓乱挠,龇牙咧嘴像是身上的奇痒难忍。嘴里还不断地嘶喊着。
剑华见状,心里一乐,竟哈哈地笑出声来。
替黑小子将穴道解开,然后说道:“喂!起来!我们要走啦!”
黑小子闻言,由地上慢慢的站起来,他一眼看到小金马立在剑华的身后,心里一乐,周身的麻痒早已被他忘得一干二净,一声憨笑,就奔小金马扑过去,嘴里并不住地咕咕哝哝地道:“小马儿!小马儿!小……”真挚的喜爱之情,尽溢言表。
那匹小金马对黑小子好像是并无恶感似的,一声欢啸,任凭黑小子抚摸和搂抱。
剑华看到这种情形,脑际突然闪过老人书在纸笺上的几句话:“浑金璞玉,貌丑心明,龙驹识主,益友良从。”对这一人一马,顿时生出无限亲切之感。
此时剑华心胸之间异常开朗,尤其想到怀中的旷世珍药时,就联想到朱姐姐药到伤愈之后的情形,嘴角上自然而然地挂上了笑意,他恨不得立时赶回成都。
剑华忖思及此,顿时归心似箭,真有刻不容缓之势,伸手一把,将黑小子拦腰抱起,跃身坐上小金马。
小金马不等剑华开口,回过头来看了剑华一眼,唏呖呖一声长啸,四蹄齐扬,如电驰电闪般,朝谷外飞奔而去。
起初剑华还担心小金马的力量不够,载不动两个人,然而等小金马一跑起来,他这才看出,别看小金马的身躯不大,而力量却大得出奇,昂首竖耳,疾驰如飞,并未露出丝毫吃力的样子,背上如同无物一般。
剑华坐在小金马的背上,感到平稳异常,同时也感到小金马的脚力快得出奇,只觉得耳畔风声呼呼,眼前的景物如飞一般向后倒去。
此时二人一马之中,最高兴的恐怕还是黑小子,因为自小金马起步到现在,哈哈的憨笑声就没有停止过。
小金马像这样风驰电闪鹰飞兔走,约有一两盏茶的光景,已经翻过了两座山头,眼前又来到一座高可插云的山峰,小金马突然唏呖呖一声长鸣,直向这座山峰纵跃而上,同时唏呖呖的长鸣声,不时的从嘴里发出来。
眨眼的工夫二人一马已经登临到半山腰,小金马的身形忽然放慢下来并回过头来向剑华看了一眼,接着一声低鸣。
剑华在小金马回顾之时,他已将它的神情完全看在眼内,只见它双目蕴泪;长面上有一种可以意会而无法言传的焦急、痛苦之色,剑华就更断定地事情绝非偶然,伸手在小金马的背上轻轻地抚摸几把,表示他已完全了解了它的意思。
小金马向山上又纵跃了约有半里多路的样子,身形在一座山洞外停顿下来,回过头来对剑华又是一声低鸣。
剑华知道已到地头,遂抱着黑小子跃落地面。
黑小子用手抓抓头,脸上露出兴犹未尽之色,看看剑华又看看小金马嘴里咕哝了两句,剑华根本没听清他说什么。
小金马等剑华和黑小子跃落地面之后,又回过头来对着剑华低低地叫了一声,然后蹑足向洞内走进。
剑华拉着黑小子跟在小金马的身后,亦向洞内走进,此时他心里感到又惊奇又紧张,并怦怦地跳个不停,心灵深处有种说不出的感应。
剑华跟在小金马的身后向洞内走了约有十几步的样子,已将洞里的概貌看入眼内,不过他还未发现异状,只见这座山洞大约有七八丈长短,二丈多宽,里面黑糊糊的,没有一点儿光线。
那匹小金马走在前面不声不响,一直地往里走进,走到快要顶头的地方,突然向右拐进去。
剑华完全看清楚,原来这座山洞还带拐弯的,他丝毫不加考虑地随在小金马的身后,也向右拐进去。
黑小子走在剑华身侧,也是一声不语,不过一双金鱼眼却前后左右看个不停。
小金马拐弯之后,又走了二三丈之遥,身形骤然停了下来。同时嘴里低低地叫着,四蹄一弯即向地上卧下去。
剑华紧随在小金马的身后,将一切的情形均看入眼内,同时心里跳得就更厉害,见这向里拐进之处,较外洞更黑暗,不过地上却干燥异常。
剑华凝目向小金马身前望去,他恍恍惚惚地看到洞角里,有一大堆黑影不断地蠕动,同时耳朵里亦听到一声非小金马的呼气声。因为此时洞里太黑,一时之间,他也看不太清楚那团黑影是什么,遂伸手入怀,将火折子取出点燃,洞里骤然明亮起来,他将火折子高举过顶,俯首向前望去。
只见在洞角里,倒卧着一匹瘦骨嶙嶙,毛色黑白相间的一匹花马,肚腹一鼓一鼓的,正在喘着大气,双目紧紧地闭着,看样子已是奄奄一息,小金马眼含泪水,紧仆伏在那匹花马的面前,用嘴里的长舌在花马的长面上舔来舔去,喉头发出低低的呜呜声,像是在呼唤,又像是在低咽。
剑华目睹此状,心头顿时传来阵阵猛烈地剧跳,心灵深处竟产生出一种骤谒亲人似的感应,热血汹涌,心鼻交酸,一股热泪夺眶而出,他向前紧走几步,蹲在花马的身侧,竟呜咽成声,一时之间连他自己都无法说出,自己何以会突然如此失态。
正在此时,那匹花马,忽然将双目慢慢睁开,望着那匹小金马,伸出长舌在小金马的长面上回舔了几下,嘴里也同样地发出低低的呜呜声,双睛之内涌出了不少的泪水。身体一阵颤动,挣扎着要想站起来,可是挣扎了半天,竟是力不从心,颓然地又倒下去,肚腹一鼓一鼓,猛烈地喘着大气。
小金马见状,四蹄齐爬着又向花马挪近一些,颈首紧抵在花马的背上,看样子是想帮助花马卧起。
剑华在一旁看得真切,右手一伸,托住花马的脊背,暗运真力,将花马倒卧的身躯硬给扶起。
剑华因是蹲在花马的身后,所以花马并未看到他,现在花马好像是有所感觉,不由得侧首后望,它一眼就看到了剑华。
只见它的神色之间先是一阵惊愣,举起一对无神的目光向剑华凝视着。
有顷,花马的神色之间,蓦然展露出一种狂欢之态,同时双目之内,亦射出一股异样光彩,而最奇怪的是,在这刹那之间,顶上竟多出一撮赛如丹朱的红记,同时嘴里亦发出一声极微弱的唏呖呖的欢啸声,长首用力一挣直向剑华胸前偎来。
至此,剑华将初见花马的那种半信半疑的想法,现在却一变而为全信无疑了,神情一阵激动,对花马的亲切之感较前更深,可惜他的双手都派有用场,否则的话,他准会抱住花马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声场,以泄悒怀。
原来剑华初见花马的时候,心里一动,就怀疑这匹花马正是救自己脱险的那匹雪顶红,不过他仅是有此想法,而不敢肯定,现在见花马对他展露出无比的亲切和狂欢之态,这才使他确信无疑。
剑华是惊喜交集,泪眼模糊地望着花马,神情激动得呜咽之声较前更大。
花马骤逢幼主,心里当然也很高兴,所以才强挣着偎近剑华,以示亲近,可惜它老迈不堪,再加上身染重疾,已是力不从心,它这一强行挣扎用力过度,不但未能达到愿望,反而将自己带入险境,头一歪,一口气比一口气弱了下去。
小金马好像看出情形严重,头猛地伸到剑华胸前,用嘴咬住剑华的衣服,用力地往下拉。
剑华也看出花马情形有异,心里一急,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小金马在他胸前一咬,使他猛然醒悟过来,想起自己怀中的两样旷世奇珍,功能起死回生,为了花马,自己不惜牺牲一颗千年雪宝,甚而四粒都给花马吃了,只要能救得花马性命,他是在所不惜的。
剑华边想边将手一松,将花马放倒下来,顺手也将火折子放在地上,用力把小金马的头推开,急忙伸手入怀,取出那只小丝袋子,双手用力拉开绳口,从中倒出一粒雪莲,用右手捏着,左手用力将花马的嘴捏开,将那粒雪莲实塞进花马的口里,他这才挥袖在脸上擦了一把汗,惶急万分地看着花马,心里并暗暗决定,如果一粒不够的话,他准备再喂花马一粒。
千年灵药,妙用果然非凡,花马吃下一粒雪实,先后不到数句话的工夫,不但气息转粗,双目亦倏然睁开,身体一动,竟毫不费力地卧了起来。
剑华见状,只高兴得一把抱住花马的头,脸紧贴在花马的面上,频频地磨擦。
而花马也报以欢啸,良久,良久之后,剑华才与花马分开。
这个时候花马已是行动自如,由地上一跃而起,竟像未病一样。
小金马一旁欢啸一声,趋近花马,与花马颈首相交,神态之间异常亲密。
在辰时左右,剑华满怀着无比的欣慰心情,带着黑小子和两匹马离开了这座山洞,剑华怕花马病后力弱,无力载人,所以与黑小子和来时一样,二人共乘小金马,直向黑小子的住处飞驰而去。
小金马的脚力可真够快,半个时辰左右就到了黑小子的家。
剑华抱着黑小子跃下小金马,看着横在地上的数百头血迹模糊的狼尸,一股股腥臭之气,冲鼻而至,中人欲呕,剑华眉头一皱,掩鼻拉着黑小子,推开栅门,向里走进。
黑小子一路上都没说一句话,这一进门,张口就是一声大喊:“娘!”喊完,三步两步跑进了石屋。
剑华一听黑小子开口叫娘,心里就是一愣,暗道:“怎么,黑小子的娘亲还在此地。”此时他心里透着无比的奇怪,同时对黑小子的身世,也发生了莫大的疑问,因为在这荒山野岭之中,四无人烟,母子俩独居于此,其中定有极大的隐秘,难道……
剑华正在沉思之际,突见黑小子落漠寡欢地从石屋内走了出来,向石墙上一靠,低着头一语不发。
黑小子这种异样神情,落入剑华的眼内,使他心里就更透着奇怪,天掉下来他都不会在乎,根本不晓得什么是愁,石屋之内如无重大的事情发生,他决不会露出此种神态,剑华思忖至此,遂对黑小子问道:“喂!黑小子,你娘呢?”
黑小子看了剑华一眼,有声无气地说道:“睡觉!她不理我。”
剑华一听,心里一震,他已预感着事情不妙,知道再向下问也不会问出个原委,不如自己进去看看再说。
剑华迈步走进石屋,瞬目四视,这真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只在东墙脚下地夫,放着一张大竹床,上面躺着一个女人。一动不动,剑华知道这个女人大概就是黑小子的母亲啦。在真相未弄清楚以前,他不敢太过冒昧,遂轻轻地叫了两声:“伯母,伯母。”
而那个女人对剑华的喊声,好像没听到似的,不理不睬无丝毫反应。
剑华还以为自己的声音小,那个女人真的没有听到,遂又将声音放大了一些,又叫了两声:“伯母,伯母。”
剑华喊过之后,静默片刻,见情形依旧,此时他心里已经明白了一大半,遂急忙走近床前侧,向那个女人望去。
只见她五官端正,面露慈祥,年约四十左右,只是双目紧闭,脸色惨白,着一身褴褛不堪千补百绽的衣衫,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剑华伸手在她鼻端一探,气息全无,已是死去多时,剑华随后又抓起她一只手,用力一握,感到冰冷僵硬,剑华暗暗想道:“照情形看来,早在四五个时辰以前就已气绝身亡,自己纵然怀有千年虫草和雪莲实,亦是回生乏术。”
剑华一阵黯然,将头微摇,长叹一声,慢慢将手抽回,正准备转身向屋外走去,叫黑小子进来,替他母亲料理后事,突然眼前银光一闪,从那个女人身侧发出。
剑华心里一惊,凝目一视,见是一只精光四射的镖形之物,被黑小子的母亲紧紧握在手中。剑华一怔神,略一思忖,遂用力从她手里抽了出来,托在掌中仔细一看,见是一只银光闪闪,全长约三寸有余的蜈蚣镖,通体精钢打造而成。
剑华将它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除感到此镖小巧玲珑,锋利异常之外,并发现在镖尾刻着一个小如蝇头般的熊字之外,再未看出任何异样。
剑华沉吟了一下,遂托着那只蜈蚣镖向屋外走出,见黑小子双手扶腮靠墙蹲在地上,双目怔怔地向前望着,好像有无限心事似的。
剑华看到黑小子这种神情,又是一阵黯然,心里暗暗想道:“可怜的黑小子,从此你将和我一样,孤苦伶仃,孑然一身。”剑华思忖至此,惆怅哀伤之感立即涌至,眼帘挂上两滴热泪。
剑华挥袖拭去泪水,接着又长吁一口气,走近黑小子,用手一拍他的肩膀。黑小子茫然地抬起头来,看着剑华。
剑华知道此时对黑小子说话,也是多余,因为说也说不清楚,干脆一言不发,拉起黑小子向屋里就走。
二人来到竹床的前面,黑小子的神情好像是很激动,蹲下身来,用手在他母亲脸上摸来摸去,嘴里不断地喃喃自语。
剑华对黑小子自言自语所说的话,一句也没听清,只知他现在心里很难过就是了。
此情此景,将剑华刚刚平伏下去的哀伤心绪又给引了上来,泪水自然而然地又涌出眼帘,好半天才又压抑下去,对黑小子说道:“喂!黑兄弟,你娘已是死了,而不是睡觉没醒。现在我们要想办法把她老人家埋起来。”
剑华知道,黑小子是个浑人,非如此说法,不足以使他听懂。
黑小子闻语,似懂非懂地将头摇了摇,继续在他娘的脸上抚摸不停。
剑华见状,心里一愣,感到很为难,因为不知黑小子摇头之意何在,是他不相信他娘已死了呢?还是不赞成把他娘埋起来?
剑华沉思了半天,最后决定不再多废唇舌,抽出背后的金钰宝剑,动手在屋子当中的地上挖掘起来。
片刻之后,剑华已掘成一个二三尺深,五六尺长的深坑,看看差不多了,这才住手,将宝剑插回背上,转身走出屋外,拔了一大捆又细又长的软草,铺在坑底,一切都弄妥之后,抬头向黑小子看去,只见他和原先一样,双目看着他母亲,手不停地在他母亲脸上抚摸不停,剑华又将头摇了摇,暗叹一声,慢慢走近床前,伸手将黑小子母亲的尸体托了起来。
而黑小子此时既不感到惊讶也不发怒,对剑华的动作浑然不觉,只举目望着他母亲的脸。
剑华托着黑小子母亲的尸体一步一步,向那座土坑走去。
而黑小子也一步一随跟在剑华的身侧,不过他的双目却始终未离开他母亲的脸。
剑华把尸体轻轻地放进坑中之后,立在坑边呆视良久,一时之间,心潮起伏,黯然神伤。唏嘘、惆怅之感倍塞于胸,动作缓慢地将土一下一下地推进坑中。
此时黑小子的神情,虽然没有剑华那种哀痛愁伤的样子,但他表露在脸上的神情,叫人看后,感到比痛哭流涕还要胜过数倍。
一切都弄妥之后,已是午时左右,剑华又找了几块大石,将石屋的门给封闭起来,然后对黑小子说道:“喂!黑兄弟,我们走吧!”
黑小子闻声,举目向石屋看了一眼,依依不舍地跟着剑华身后,向外走去。
剑华的心情很沉重,对石屋投以最后一瞥,才抱着黑小子骑上小金马,然后低喊一声:“走!
走出了很远,黑小子还不时地回头,朝那间石屋望去,脸上的依依之情,比原先就更厚更浓。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霜叶正丹,远近树木都呈现一片枯黄之色,显然是已届深秋。虽然是秋凉时节,但正当晌午之际,炽阳当头,却又令人感到燥热难耐。
雅安位于四川与西康交界之处,因其位扼两省的交通要冲,再加上西康土著,多运麝香、羊毛、兽皮、鹿茸等至此,易茶叶杂货而去,故而商业极盛,人口稠密。两匹马立在当地竖耳昂首左顾右盼,神采飞扬,神骏已极,见者莫不交口称赞一声好神骏的马。尤是那匹小黄马,更为众人所称颂。
此时,由那匹小黄马的背上,翻身跳下两个其貌不扬的少年,一个是相貌丑得不能再丑,一个虽然长得还比较英俊,但也带点土头土脑的样子,说也奇怪,那两匹马对这一对少年,竟是伏首听命驯服已极,长首不断地在两个少年身上擦来擦去,露出无限的亲切之态。
两个少年下马之后,分别在两匹马的头上抚摸几下之后,即手拉着手,向城里走去。
而那两匹马,一步一随地跟在两个少年身后,亦向街里走去。
此情此景惹得路旁行人伫足观望,而有人竟为那两匹马叫屈,认为那两个少年实在配不上这两匹马。
少年二人手拉着手走在街上,东张西望,像是在找寻什么,突然在一座酒楼门前停下身来,那个比较英俊的少年,朝那座酒楼打量了几眼,然后略一沉吟,拉着身畔那个丑陋不堪的伙伴,昂首向酒楼走进。
原来此二位少年就是剑华和黑小子,二人自那天离开东谷上路以来,因为剑华归心似箭,所以一路上走得特别快,再加上小黄马的神速脚力,仅仅两天的工夫,已经赶到川、康交界的雅安城,如果路上没耽搁的话,最多再有两三天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回到成都。
再说剑华和黑小子相携走进酒楼之后,举目四视,见这座酒楼气派还真不小,楼上不算,单单是楼下,就有百十付座位,只见人头晃动,语声闹喧,猜拳行令之声,更是不绝于耳,也许是因正届中午的关系,客人显得特别多。
剑华看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张空桌子,他不由得眉头一皱,拉着黑小子径拾级上楼。
楼上比楼下,客人虽然少得多,但也上了五六成座。
剑华拉着黑小子在一张靠窗临街的桌子上坐下来,两个人坐了好半天,才见一个酒保模样的人向二人走来,在剑华他们桌前一站,双手一抱肘,两眼向剑华斜视了一眼,满脸都是极不屑的神情,曼声曼气地对剑华说道:“喂!你们要吃点什么?”
剑华睹状,俊目一瞪,脸罩寒霜,怒意陡生,口一张想对这个酒保斥骂几句,继而一想,和这种人生什么气?遂将到了唇边的话又给忍了回去,脸色也放缓和下来,然后温和着声音说道:“伙计,我们用过酒饭以后,还要赶路,所以越快越好,拣你们现成的菜,配几个上来,另外再拿壶酒就行了……还有,麻烦你再给门外那一黄一花的两匹马预备点草料,多少钱,等一下和酒帐一并结算。”说完,对酒保将手一挥。
酒保在剑华俊目怒睁,脸罩寒霜地向他望来的时候,他将嘴角向下一撇,心说:“看不出他这个小样,肝火满盛的。”用极蔑视的眼神向剑华回望过去,然而当他的目光和剑华怒瞪着他的目光一接触时,激伶伶打了一个冷颤,同时浑身上下顿时泛起一阵寒意,感到剑华的双目之内射出了两股冷电,遍体生寒,他心里一哆嗦,赶紧将头一低,紧接着将背一躬说道:“是!小客官。”说完,转身就走,不敢再向剑华多看一眼。
剑华看到酒保这种前倨后恭的神态,微微一笑,感到像这种人,也实在可怜很,举目向黑小子看去。
只见他双目向窗外望着,一言不发,心里像有无限心事。
剑华暗叹一声,对黑小子生出无限同情之心,暗暗决定此后要全心全意地照看着黑小子,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兄弟看待,使其在这人世之间,不致感到孤苦无依。
就在剑华默默沉思之际,酒保已悄悄地将酒菜送了上来,轻着声音对剑华说道:“小客官,酒菜来了。”
剑华闻声,从默思中清醒过来,对酒保微微一笑,将头一点儿,说道:“好啦,没你的事了,你走吧!”
酒保一躬腰,答应一声:“是!”即转身走去。
剑华用手一拍黑小子的肩膀,笑着说道:“喂!黑兄弟!来,我们吃酒了,吃饱以后好继续赶路。”
黑小子闻声,将目光由窗外收回来,向剑华看了一眼,然后向桌上的酒菜望着,脸上显出茫然的神色。
剑华对黑小子过去十数年的生活,已有了个大概的了解,看出黑小子自随着他母亲,潜居深山以后,很少和外界接触,所以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这两三天来,今天是他们第一次进酒楼,所以黑小子又感到新奇了。
剑华先斟好两杯酒,然后夹了一筷子菜送到嘴里,这才用筷子指着几盘菜,对黑小子说:“喂!黑兄弟,来吃啊!”
黑小子也学着剑华的样子,将菜夹着送进嘴里,又学着剑华喝了口酒。
两个人目不斜视地只管吃喝着,对周围的客人一点儿都没注意,不过周围喧闹不休的声音一直在耳旁响个不停。
突然远处传来当当几声清亮悦耳的小锣声,剑华虽然也听到了,可是他并未感到什么,认为几声锣响是极普通的事,所以他并未在意,继续和黑小子又吃又喝的。
而奇怪的事情就在锣声响过之后发生了,酒楼其他客人闻听锣声,脸上立时显露出又惊疑又害怕的神色,有一部分客人纷纷离座,匆匆地走下楼去。
这种情形,剑华先没注意到,而是他忽然觉得耳畔喧叫之声渐渐沉寂下来,他这才觉得奇怪,抬起头来,举目向四周望去,目光到处,见楼上的客人在这刹那之间,已走了十之七八,所剩下的,加上他和黑小子,也不过八九人而已。
此时,剑华虽然感到有点儿纳闷,但是这种情形,并不使他感到太惊奇,而使他感到惊奇的是,那几个尚未离去的客人脸上那种惊讶和恐惧的神色。
剑华朝他们望过去的时候,只见每一个人都是竖耳凝目在向窗外倾听着。
就在这个时候,刚才那几声清亮悦耳的小锣声,又响了起来,而在这锣声中,还夹杂着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从蹄声中可以听出来,这一群马,至少也在数十匹以上。
剑华心里暗暗想道:“难道说,有什么大官出巡了吗?”他继而一想,又觉得不对,因为就是大官出巡,这些酒客也用不着急急回避和露出惊奇害怕的神色。
正当剑华默默沉思之际,锣声、马蹄声,已由远而近,听声音离着这座酒楼,已没有多远。
剑华受好奇心的驱使,将头探出窗外向街上望去。
只见街上静悄悄的,刚才那种叫买叫卖的喧叫声,在这刹那之间,都静止下来,而路上的行人,不能说已经绝迹,有!也是几个人而已,而这少数的几个行人,个个均是步履匆匆,神色慌张,此情此景,看入剑华眼内,使他感到大为惊奇。
而锣声,马蹄声,由西而东,却越来越近,剑华遂顺着这两种声音向西望去,只见自己刚才经过的那条官道上,扬起一片黄雾,在这黄雾中,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有数十匹马影,由西而东,直驰过来。
渐渐地由远而近,在要进雅安市街的时候,群马突然缓慢下来,一步一步地向雅安市街走进。漫空的黄雾,亦随着群马的缓行,而向四周散去。
此时剑华对这一群马也看清楚了,只见这一大群马,为数总在四五十匹左右,而这么多匹马,却只有黑白两种毛色,白的雪白,黑的乌黑,沿着官道左边的清一色的白马,而沿着官道右边的则是清一色的黑马,而每一匹马上,都骑着一个年龄不等而服色却是一律的黑衫黑裤,青布包头的壮年大汉。
而在那一黑一白两行马的当中,单独走着一匹神骏异常的黑马,上骑一个年约三十左右的壮汉,身上也是黑衫黑裤,青布包头,不过他手里却提着一面金光闪闪的小锣,边走边敲,声音铿锵而清亮,一听就知道不是普通金属打造而成。在此人的身后数丈处,并排走着一黑一白两匹马,而马上却骑着两个面貌秀美的少女,看样子也就是二十左右岁,身上也是穿着一身黑,在此两名少女的马后,有一顶黑围白顶的轿子,由四个通体黑衣骑在马上的壮汉抬着。轿后也并排走着一黑一白两匹马,上面也骑着两个相貌秀美的少女,紧随在轿后。
人多马众,但声音却肃静异常,除嗒嗒的马蹄声外,再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剑华双目巨睁,盯视着那顶软轿,心里又惊又奇狐疑不定,难测底细。
那抬软轿来到酒楼面前,突然停了下来,而所有的人马也都跟着停了下来。
骑在马上的四名轿夫,左手一按马背,右臂将轿杆高举过顶,身形微晃之下,轻飘飘地跃落地面,声息全无,微尘不扬,显然轻功已有相当火候。
剑华心里一惊,暗暗想道:“轿夫都具有如此矫捷的身手,其主人当更是功深莫测。”
那四名轿夫跃落地面之后,即将那顶软轿轻轻放在地上,然后垂手退向一旁。
轿前轿后的四名少女,由轿前用黑毡铺起一条道路,直通酒楼之内,然后四人又齐集轿门,小心谨慎地将轿帘打起。
就在四名少女伸手卷起轿帘之际,所有的黑衣壮汉双手下垂,并弯腰深躬下去,状极恭顺。
此时四周静寂异常,声息全无。
剑华见状,心里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同时对轿中之人,生出无限猜想,就更渴望一睹此人,双目一眨不眨地凝视着轿门。
此时那四名少女,从轿中扶出一位长发披肩,体态婀娜,全身黑装之人,由体态、秀发及长裙曳地的情形中,可以看出,此人是女非男,可惜面罩黑纱,无法目睹庐山真面目。
此神秘女人一走出轿门,向前后左右略一回顾,即在四名少女搀扶下,莲步轻移,腰肢款摆,环佩叮当声中,娉娉婷婷地直奔酒楼走进。
此种情景,使我们这位本来江湖经验就浅乏的剑华,就更感惊疑,如非亲所目睹的话,他真不相信,轿中之人会是一位弱不禁风的女子。
剑华将目光慢慢由窗外收回来,不过他心里还在暗暗地沉思,一时之间也猜不出这些人的实在路数,他心里忽然一动,暗道:“何不向旁人请教一下。”
剑华边想边即回头四顾,准备将伙计唤过来,探听一下,然而他的目光到处,整个楼上已是空空如也,连半个人影也没看到。
剑华见状,先是一愣,接着噢的一声,心里顿时明白过来。伸手一拉黑小子,就准备疾步下楼。
原来剑华在这刹那之间才领悟过来,想到刚才他所目睹的一番情景,定是此地一种颇具势力及权威的“教”或“帮”之组织,民间对此组织一定是敬畏兼有,否则不会锣声一响,所有的人众都远远躲避起来,他知道,像这类帮教的组织,讳忌很多,所以他拉着黑小子也想暂时躲避一下,以少惹闲事为原则,然而剑华对此仅猜对了一小部分,如果他将个中奥秘全部了然于胸的话,怕不早已挟着黑小子越窗而出了,说什么也不会再呆在楼上。
剑华拉着黑小子向前刚走了四五步,耳畔就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环佩叮当声,由楼梯上传来。
剑华闻声,眉头一皱,脸上一阵迟疑,拉着黑小子向旁边一闪,意思是等楼梯上那几个人上来之后,他和黑小再下楼。
就在剑华拉着黑小子闪向一旁的刹那之间,那四名少女已搀扶着由轿中下来的那蒙面女人走上楼来。
此时剑华如果转身,由后窗跃下楼去,不与这蒙面女人照面,为时还不算太迟,后来的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会轻轻地消于无形,然而剑华他怎么会想得到呢?所以他不但未转身跃下楼去,反而睁着一对好奇的俊目,在那个黑纱罩面的女人及那四名少女的脸上溜来溜去,剑华这一来,就更替他未来种下了一大祸因。
剑华只感到那四名少女看到他拉着黑小子立在一旁时,神色之间立时显出一阵惊愣,秋波在他的脸上一掠而过,瞬即恢复原来的神态,至于那个黑纱罩面的女人,脸上是什么神色,他就无从而知。
此际,那四名少女突然分散开来,一奔后窗,一立在楼梯口,只留下一名少女搀扶着那个黑纱罩面的女人,坐在楼当中的一张椅子上。
剑华见状,心里又是一惊,暗道:“看来,此地已非善所,赶紧撤身一走为妙。”他边想边拉着黑小子,绕过立在楼梯口的那名少女,举步就想下楼。
立在楼梯口旁的那名少女,突然晃身上前,玉臂平伸,拦住了剑华的去路。
剑华一愣,举目向少女望去,只见她贝齿轻咬,脸露笑容,一双澄澈如水的星眸,死死的盯着自己。
剑华如果硬往下闯,少女还真无法阻得住他,但是依剑华那种性格,他是断不会对一名生面少女使出无理的手段,此时剑华感到甚为尴尬,嘴一张正要说话。突然听到拦住自己去路的那个少女,轻轻地哎呀一声,右臂平伸未撤,左手在脸上一阵乱擦。
此时剑华已看清楚真相,一时忍耐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那个少女听到剑华的笑声,左手倏的由脸上撤了下来,双目怒睁狠狠地向剑华瞪了一眼,粉脸一红往左一偏,不再看着剑华。
原来那名少女正在死死地看着剑华之际,蓦然间迎面飞来数十滴油渍,等她发觉,想躲已经晚了,这数十滴油渍完全洒在她的粉面上,顿时变成一个五花脸,剑华一时忍不住,才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只见一小团白影,快如怒矢离弦般,径向黑小子的脊背袭来。
剑华见状不知是何物?顾不得再多加思考,身形一晃,移步上前,欲将袭向黑小子的那团白影出手击落,免得黑小子再身受重伤。
剑华应变出手虽快,然而那投掷这团白影之人,似乎比他还要技高一筹,所以,剑华身形刚刚一动,未及出手,那团白影已结结实实地打中黑小子的脊背。
只听啪嗒、哎呀之声,连续传出。此时,剑华亦刚好飞身上前,虽未救得黑小子,却把那团向尘埃跌落的白影抄在掌中。
而那黑小子就在这啪嗒哎呀声中,却恢复了知觉,只听他哇呀一声怒叫,双目一愣,接着听他一声憨笑,二话没说,跨步上前,一把搂住小金马的脖子,嘴里咕咕哝哝地不知在讲些什么。
这骤来的变故,使剑华惊愣于当地,握着抄在手中的那团东西,怔怔地望着黑小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惊疑。
蓦地,左侧谷壁上又传来几声“哈!哈……”长笑声,由笑声中可以听出又是老人所为,接着听老人说道:“小鬼!我那个又黑又丑的小子,从今夜起我是交给你了,要善为看顾,在我老人家未领回之前,如有半点儿差错,唯你是问,小鬼!我老人家去矣!咱们是后会有期。”这语声,越去越远,讲至最后一语时,人恐怕已在数里以外,余音曳空历久不散。
剑华望着左侧谷壁,心里顿时产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感慨,对老人的恨意全消,不过心头却涌起一丝烦恼之感,对于老人的托付,感到有点儿力不从心。
半天,剑华才将目光收回,向抄在手中的白物望去。
见是一只约有二三寸大小,洁白如银,耀眼生辉的丝袋子。
剑华把这丝袋子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也没有看出这只丝袋子是用什么东西编织而成,但在这袋子之中,像是贮藏有东西。他感到很奇怪,遂用力将紧扎住袋口的绳索解开,突然一股极浓郁的清香从袋口散发出来,这股清香进入剑华体内,使他顿时感到周身舒适异常。
剑华心里不禁一阵惊喜,一颗心怦怦跳个不住,也许是情绪太激动了,双手持着这个银光闪闪的小袋子,微微地颤抖起来。
剑华凭他胸中所知来判断,袋中所贮之物,绝非凡品,因为由发出来的清香中可以知道袋中之物,与那株虫草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剑华惊喜中有点儿激动。
剑华小心翼翼地将袋中之物慢慢倾倒出来,托在掌中,借着溶溶的月色,向掌中之物望去。
只见四粒晶莹洁白的东西,约有半个龙眼那么大小,映月生辉。那股沁人肺腑畅人气血的清香,就是由这四粒东西身上所发出。
剑华虽然看出这四粒东西是人间罕见的珍品,但他根本不知其名,思索了半晌,才渐渐地想出了一点儿眉目。这东西好像是传说中的千年雪莲子。然而是与不是,还不敢确定,因为真正的千年雪莲子很少有人见到过,就连神医秘籍中关于千年雪莲的记载,也并不详尽,秘籍中只说明千年以上的雪莲,始开花结实,而所结的莲实,究竟是什么样子,秘籍中就没有说明。所以剑华此时也就无从辨认。
剑华将手中那四粒东西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正要放进袋内,突然看到一个纸角露于袋外,他急忙把这纸角由袋中抽了出来。
见是一张白色笺条,急忙凝眸向笺上望去,只见上面有十二句墨泽犹新,似诗非诗,似辞非辞的字句,写的是:
奇门幻形,独步武林,留迹月下,视尔福份。
璞玉浑金,貌丑心明,灵驹识主,益友良从。
千年雪实,起死回生,觅之不易,善藏珍用。
除了上面的十二句似诗非诗的字句之外,在右下角还写着飞龙两个小字,好像是纸笺之人的落款。
剑华将那张纸笺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对笺中语意,已全部了然,此时他心里又喜又愁,喜的是自己福禄不浅,一夜之间连获两样人间罕见的奇珍异品,忧的是老人有意将他独步江湖的幻形身法传授给自己,在那笺上已隐隐指明留在月下,可是自己脑际竟无半点儿印象,这叫自己到哪里去找呢?
剑华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点儿线索,心里不禁暗自发急,手敲脑袋,暗骂自己:“你这个笨蛋,你这个笨……”一边敲着脑袋,一边骂着,急得在附近走来走去直打转。
剑华在这急怒之中,忽然看到小金马与黑小子立身的地方,现出一些脚印,乱七八糟地铺在地上,但这些脚印却深深地陷进地面。
剑华一看顿时灵机一动,向前紧走几步,俯身向地面上仔细一看,每一个脚印与每一个脚印深浅长短都是一样,不由得心里大喜若狂,同时对老人高不可测的功力,亦佩服得五体投地。
因为这条山谷的谷地,都是坚硬无比的大青石,老人能在同自己动手之间,将脚印完全留在地面上,并且深浅都是一样,如无超人的功力,实难以办到,而自己竟无所觉,由此看来自己与老人相比,简直是望尘莫及。
剑华围着那片错综复杂的脚印,看了一遍,心里竟是一片茫然,看不出一点儿端睨来,但是他并不灰心,半弯着腰,围着那片脚印看了一遍又一遍,脑中不断地苦苦思索着,结果还是一样茫然不解。
剑华抬起头来,看看天色,银月西下,即将破晓,嘴里长吁一口气,暗暗想道:“照情形看来,此种玄妙莫测的步法,非一时之间所能悟解,非多假以时日不可,不如照样绘画下来,带回成都再苦心钻研。”思毕,顺手由胸前撕下一块约有半尺方圆的衣襟来,又从地上抬起一段木枝,照着那片脚印次序,点戳在那块衣襟上,然后复又印对了一遍,看没有错误,这才将那块襟布揣进怀中,此时剑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那匹小金马在剑华钻研那片脚印的时候,屏息静气地伫立一旁,只用双睛凝视着剑华,现在见剑华笑容满面地向它走来,好像知道剑华的工作已毕,经这才低低地一声欢啸,又趋身走近剑华,频频地向谷口挥首。
剑华见这匹小金马如此灵异,心里真是喜爱极了,双手抱住马首,将脸贴在马面上,不断地磨擦,并说道:“好的,我们马上就走!”
剑华说完之后,忽然想起怎么没看到黑小子呢?心里一惊,瞬目四视。
只见黑小子倚在道旁,已经是呼噜呼噜地睡上了。
剑华走过去,用手在黑小子的身上边推边学着黑小子的语气说道:“喂!黑小子,醒一醒,我们要走啦!”剑华几句话并未发生作用,黑小子呼噜呼噜地依然做着他的美梦。
剑华见状,双手用力抓住他的双肩硬给提了起来,嘴里并大声地喊道:“喂!黑小子醒一醒。”
再看黑小子,可真有一手,身悬空中毫无所觉地没醒,继续呼噜呼噜地睡着。
此时剑华又好气又好笑,将黑小子放在地上,然后用手指在他的肩井穴上一点儿,这才算发生了效力。因为此穴一被点中,立时周身麻痒难忍。只听黑小子哇呀一声怪叫,睁开一双金鱼眼向剑华看着,同时用手在身上乱抓乱挠,龇牙咧嘴像是身上的奇痒难忍。嘴里还不断地嘶喊着。
剑华见状,心里一乐,竟哈哈地笑出声来。
替黑小子将穴道解开,然后说道:“喂!起来!我们要走啦!”
黑小子闻言,由地上慢慢的站起来,他一眼看到小金马立在剑华的身后,心里一乐,周身的麻痒早已被他忘得一干二净,一声憨笑,就奔小金马扑过去,嘴里并不住地咕咕哝哝地道:“小马儿!小马儿!小……”真挚的喜爱之情,尽溢言表。
那匹小金马对黑小子好像是并无恶感似的,一声欢啸,任凭黑小子抚摸和搂抱。
剑华看到这种情形,脑际突然闪过老人书在纸笺上的几句话:“浑金璞玉,貌丑心明,龙驹识主,益友良从。”对这一人一马,顿时生出无限亲切之感。
此时剑华心胸之间异常开朗,尤其想到怀中的旷世珍药时,就联想到朱姐姐药到伤愈之后的情形,嘴角上自然而然地挂上了笑意,他恨不得立时赶回成都。
剑华忖思及此,顿时归心似箭,真有刻不容缓之势,伸手一把,将黑小子拦腰抱起,跃身坐上小金马。
小金马不等剑华开口,回过头来看了剑华一眼,唏呖呖一声长啸,四蹄齐扬,如电驰电闪般,朝谷外飞奔而去。
起初剑华还担心小金马的力量不够,载不动两个人,然而等小金马一跑起来,他这才看出,别看小金马的身躯不大,而力量却大得出奇,昂首竖耳,疾驰如飞,并未露出丝毫吃力的样子,背上如同无物一般。
剑华坐在小金马的背上,感到平稳异常,同时也感到小金马的脚力快得出奇,只觉得耳畔风声呼呼,眼前的景物如飞一般向后倒去。
此时二人一马之中,最高兴的恐怕还是黑小子,因为自小金马起步到现在,哈哈的憨笑声就没有停止过。
小金马像这样风驰电闪鹰飞兔走,约有一两盏茶的光景,已经翻过了两座山头,眼前又来到一座高可插云的山峰,小金马突然唏呖呖一声长鸣,直向这座山峰纵跃而上,同时唏呖呖的长鸣声,不时的从嘴里发出来。
眨眼的工夫二人一马已经登临到半山腰,小金马的身形忽然放慢下来并回过头来向剑华看了一眼,接着一声低鸣。
剑华在小金马回顾之时,他已将它的神情完全看在眼内,只见它双目蕴泪;长面上有一种可以意会而无法言传的焦急、痛苦之色,剑华就更断定地事情绝非偶然,伸手在小金马的背上轻轻地抚摸几把,表示他已完全了解了它的意思。
小金马向山上又纵跃了约有半里多路的样子,身形在一座山洞外停顿下来,回过头来对剑华又是一声低鸣。
剑华知道已到地头,遂抱着黑小子跃落地面。
黑小子用手抓抓头,脸上露出兴犹未尽之色,看看剑华又看看小金马嘴里咕哝了两句,剑华根本没听清他说什么。
小金马等剑华和黑小子跃落地面之后,又回过头来对着剑华低低地叫了一声,然后蹑足向洞内走进。
剑华拉着黑小子跟在小金马的身后,亦向洞内走进,此时他心里感到又惊奇又紧张,并怦怦地跳个不停,心灵深处有种说不出的感应。
剑华跟在小金马的身后向洞内走了约有十几步的样子,已将洞里的概貌看入眼内,不过他还未发现异状,只见这座山洞大约有七八丈长短,二丈多宽,里面黑糊糊的,没有一点儿光线。
那匹小金马走在前面不声不响,一直地往里走进,走到快要顶头的地方,突然向右拐进去。
剑华完全看清楚,原来这座山洞还带拐弯的,他丝毫不加考虑地随在小金马的身后,也向右拐进去。
黑小子走在剑华身侧,也是一声不语,不过一双金鱼眼却前后左右看个不停。
小金马拐弯之后,又走了二三丈之遥,身形骤然停了下来。同时嘴里低低地叫着,四蹄一弯即向地上卧下去。
剑华紧随在小金马的身后,将一切的情形均看入眼内,同时心里跳得就更厉害,见这向里拐进之处,较外洞更黑暗,不过地上却干燥异常。
剑华凝目向小金马身前望去,他恍恍惚惚地看到洞角里,有一大堆黑影不断地蠕动,同时耳朵里亦听到一声非小金马的呼气声。因为此时洞里太黑,一时之间,他也看不太清楚那团黑影是什么,遂伸手入怀,将火折子取出点燃,洞里骤然明亮起来,他将火折子高举过顶,俯首向前望去。
只见在洞角里,倒卧着一匹瘦骨嶙嶙,毛色黑白相间的一匹花马,肚腹一鼓一鼓的,正在喘着大气,双目紧紧地闭着,看样子已是奄奄一息,小金马眼含泪水,紧仆伏在那匹花马的面前,用嘴里的长舌在花马的长面上舔来舔去,喉头发出低低的呜呜声,像是在呼唤,又像是在低咽。
剑华目睹此状,心头顿时传来阵阵猛烈地剧跳,心灵深处竟产生出一种骤谒亲人似的感应,热血汹涌,心鼻交酸,一股热泪夺眶而出,他向前紧走几步,蹲在花马的身侧,竟呜咽成声,一时之间连他自己都无法说出,自己何以会突然如此失态。
正在此时,那匹花马,忽然将双目慢慢睁开,望着那匹小金马,伸出长舌在小金马的长面上回舔了几下,嘴里也同样地发出低低的呜呜声,双睛之内涌出了不少的泪水。身体一阵颤动,挣扎着要想站起来,可是挣扎了半天,竟是力不从心,颓然地又倒下去,肚腹一鼓一鼓,猛烈地喘着大气。
小金马见状,四蹄齐爬着又向花马挪近一些,颈首紧抵在花马的背上,看样子是想帮助花马卧起。
剑华在一旁看得真切,右手一伸,托住花马的脊背,暗运真力,将花马倒卧的身躯硬给扶起。
剑华因是蹲在花马的身后,所以花马并未看到他,现在花马好像是有所感觉,不由得侧首后望,它一眼就看到了剑华。
只见它的神色之间先是一阵惊愣,举起一对无神的目光向剑华凝视着。
有顷,花马的神色之间,蓦然展露出一种狂欢之态,同时双目之内,亦射出一股异样光彩,而最奇怪的是,在这刹那之间,顶上竟多出一撮赛如丹朱的红记,同时嘴里亦发出一声极微弱的唏呖呖的欢啸声,长首用力一挣直向剑华胸前偎来。
至此,剑华将初见花马的那种半信半疑的想法,现在却一变而为全信无疑了,神情一阵激动,对花马的亲切之感较前更深,可惜他的双手都派有用场,否则的话,他准会抱住花马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声场,以泄悒怀。
原来剑华初见花马的时候,心里一动,就怀疑这匹花马正是救自己脱险的那匹雪顶红,不过他仅是有此想法,而不敢肯定,现在见花马对他展露出无比的亲切和狂欢之态,这才使他确信无疑。
剑华是惊喜交集,泪眼模糊地望着花马,神情激动得呜咽之声较前更大。
花马骤逢幼主,心里当然也很高兴,所以才强挣着偎近剑华,以示亲近,可惜它老迈不堪,再加上身染重疾,已是力不从心,它这一强行挣扎用力过度,不但未能达到愿望,反而将自己带入险境,头一歪,一口气比一口气弱了下去。
小金马好像看出情形严重,头猛地伸到剑华胸前,用嘴咬住剑华的衣服,用力地往下拉。
剑华也看出花马情形有异,心里一急,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小金马在他胸前一咬,使他猛然醒悟过来,想起自己怀中的两样旷世奇珍,功能起死回生,为了花马,自己不惜牺牲一颗千年雪宝,甚而四粒都给花马吃了,只要能救得花马性命,他是在所不惜的。
剑华边想边将手一松,将花马放倒下来,顺手也将火折子放在地上,用力把小金马的头推开,急忙伸手入怀,取出那只小丝袋子,双手用力拉开绳口,从中倒出一粒雪莲,用右手捏着,左手用力将花马的嘴捏开,将那粒雪莲实塞进花马的口里,他这才挥袖在脸上擦了一把汗,惶急万分地看着花马,心里并暗暗决定,如果一粒不够的话,他准备再喂花马一粒。
千年灵药,妙用果然非凡,花马吃下一粒雪实,先后不到数句话的工夫,不但气息转粗,双目亦倏然睁开,身体一动,竟毫不费力地卧了起来。
剑华见状,只高兴得一把抱住花马的头,脸紧贴在花马的面上,频频地磨擦。
而花马也报以欢啸,良久,良久之后,剑华才与花马分开。
这个时候花马已是行动自如,由地上一跃而起,竟像未病一样。
小金马一旁欢啸一声,趋近花马,与花马颈首相交,神态之间异常亲密。
在辰时左右,剑华满怀着无比的欣慰心情,带着黑小子和两匹马离开了这座山洞,剑华怕花马病后力弱,无力载人,所以与黑小子和来时一样,二人共乘小金马,直向黑小子的住处飞驰而去。
小金马的脚力可真够快,半个时辰左右就到了黑小子的家。
剑华抱着黑小子跃下小金马,看着横在地上的数百头血迹模糊的狼尸,一股股腥臭之气,冲鼻而至,中人欲呕,剑华眉头一皱,掩鼻拉着黑小子,推开栅门,向里走进。
黑小子一路上都没说一句话,这一进门,张口就是一声大喊:“娘!”喊完,三步两步跑进了石屋。
剑华一听黑小子开口叫娘,心里就是一愣,暗道:“怎么,黑小子的娘亲还在此地。”此时他心里透着无比的奇怪,同时对黑小子的身世,也发生了莫大的疑问,因为在这荒山野岭之中,四无人烟,母子俩独居于此,其中定有极大的隐秘,难道……
剑华正在沉思之际,突见黑小子落漠寡欢地从石屋内走了出来,向石墙上一靠,低着头一语不发。
黑小子这种异样神情,落入剑华的眼内,使他心里就更透着奇怪,天掉下来他都不会在乎,根本不晓得什么是愁,石屋之内如无重大的事情发生,他决不会露出此种神态,剑华思忖至此,遂对黑小子问道:“喂!黑小子,你娘呢?”
黑小子看了剑华一眼,有声无气地说道:“睡觉!她不理我。”
剑华一听,心里一震,他已预感着事情不妙,知道再向下问也不会问出个原委,不如自己进去看看再说。
剑华迈步走进石屋,瞬目四视,这真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只在东墙脚下地夫,放着一张大竹床,上面躺着一个女人。一动不动,剑华知道这个女人大概就是黑小子的母亲啦。在真相未弄清楚以前,他不敢太过冒昧,遂轻轻地叫了两声:“伯母,伯母。”
而那个女人对剑华的喊声,好像没听到似的,不理不睬无丝毫反应。
剑华还以为自己的声音小,那个女人真的没有听到,遂又将声音放大了一些,又叫了两声:“伯母,伯母。”
剑华喊过之后,静默片刻,见情形依旧,此时他心里已经明白了一大半,遂急忙走近床前侧,向那个女人望去。
只见她五官端正,面露慈祥,年约四十左右,只是双目紧闭,脸色惨白,着一身褴褛不堪千补百绽的衣衫,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剑华伸手在她鼻端一探,气息全无,已是死去多时,剑华随后又抓起她一只手,用力一握,感到冰冷僵硬,剑华暗暗想道:“照情形看来,早在四五个时辰以前就已气绝身亡,自己纵然怀有千年虫草和雪莲实,亦是回生乏术。”
剑华一阵黯然,将头微摇,长叹一声,慢慢将手抽回,正准备转身向屋外走去,叫黑小子进来,替他母亲料理后事,突然眼前银光一闪,从那个女人身侧发出。
剑华心里一惊,凝目一视,见是一只精光四射的镖形之物,被黑小子的母亲紧紧握在手中。剑华一怔神,略一思忖,遂用力从她手里抽了出来,托在掌中仔细一看,见是一只银光闪闪,全长约三寸有余的蜈蚣镖,通体精钢打造而成。
剑华将它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除感到此镖小巧玲珑,锋利异常之外,并发现在镖尾刻着一个小如蝇头般的熊字之外,再未看出任何异样。
剑华沉吟了一下,遂托着那只蜈蚣镖向屋外走出,见黑小子双手扶腮靠墙蹲在地上,双目怔怔地向前望着,好像有无限心事似的。
剑华看到黑小子这种神情,又是一阵黯然,心里暗暗想道:“可怜的黑小子,从此你将和我一样,孤苦伶仃,孑然一身。”剑华思忖至此,惆怅哀伤之感立即涌至,眼帘挂上两滴热泪。
剑华挥袖拭去泪水,接着又长吁一口气,走近黑小子,用手一拍他的肩膀。黑小子茫然地抬起头来,看着剑华。
剑华知道此时对黑小子说话,也是多余,因为说也说不清楚,干脆一言不发,拉起黑小子向屋里就走。
二人来到竹床的前面,黑小子的神情好像是很激动,蹲下身来,用手在他母亲脸上摸来摸去,嘴里不断地喃喃自语。
剑华对黑小子自言自语所说的话,一句也没听清,只知他现在心里很难过就是了。
此情此景,将剑华刚刚平伏下去的哀伤心绪又给引了上来,泪水自然而然地又涌出眼帘,好半天才又压抑下去,对黑小子说道:“喂!黑兄弟,你娘已是死了,而不是睡觉没醒。现在我们要想办法把她老人家埋起来。”
剑华知道,黑小子是个浑人,非如此说法,不足以使他听懂。
黑小子闻语,似懂非懂地将头摇了摇,继续在他娘的脸上抚摸不停。
剑华见状,心里一愣,感到很为难,因为不知黑小子摇头之意何在,是他不相信他娘已死了呢?还是不赞成把他娘埋起来?
剑华沉思了半天,最后决定不再多废唇舌,抽出背后的金钰宝剑,动手在屋子当中的地上挖掘起来。
片刻之后,剑华已掘成一个二三尺深,五六尺长的深坑,看看差不多了,这才住手,将宝剑插回背上,转身走出屋外,拔了一大捆又细又长的软草,铺在坑底,一切都弄妥之后,抬头向黑小子看去,只见他和原先一样,双目看着他母亲,手不停地在他母亲脸上抚摸不停,剑华又将头摇了摇,暗叹一声,慢慢走近床前,伸手将黑小子母亲的尸体托了起来。
而黑小子此时既不感到惊讶也不发怒,对剑华的动作浑然不觉,只举目望着他母亲的脸。
剑华托着黑小子母亲的尸体一步一步,向那座土坑走去。
而黑小子也一步一随跟在剑华的身侧,不过他的双目却始终未离开他母亲的脸。
剑华把尸体轻轻地放进坑中之后,立在坑边呆视良久,一时之间,心潮起伏,黯然神伤。唏嘘、惆怅之感倍塞于胸,动作缓慢地将土一下一下地推进坑中。
此时黑小子的神情,虽然没有剑华那种哀痛愁伤的样子,但他表露在脸上的神情,叫人看后,感到比痛哭流涕还要胜过数倍。
一切都弄妥之后,已是午时左右,剑华又找了几块大石,将石屋的门给封闭起来,然后对黑小子说道:“喂!黑兄弟,我们走吧!”
黑小子闻声,举目向石屋看了一眼,依依不舍地跟着剑华身后,向外走去。
剑华的心情很沉重,对石屋投以最后一瞥,才抱着黑小子骑上小金马,然后低喊一声:“走!
走出了很远,黑小子还不时地回头,朝那间石屋望去,脸上的依依之情,比原先就更厚更浓。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霜叶正丹,远近树木都呈现一片枯黄之色,显然是已届深秋。虽然是秋凉时节,但正当晌午之际,炽阳当头,却又令人感到燥热难耐。
雅安位于四川与西康交界之处,因其位扼两省的交通要冲,再加上西康土著,多运麝香、羊毛、兽皮、鹿茸等至此,易茶叶杂货而去,故而商业极盛,人口稠密。两匹马立在当地竖耳昂首左顾右盼,神采飞扬,神骏已极,见者莫不交口称赞一声好神骏的马。尤是那匹小黄马,更为众人所称颂。
此时,由那匹小黄马的背上,翻身跳下两个其貌不扬的少年,一个是相貌丑得不能再丑,一个虽然长得还比较英俊,但也带点土头土脑的样子,说也奇怪,那两匹马对这一对少年,竟是伏首听命驯服已极,长首不断地在两个少年身上擦来擦去,露出无限的亲切之态。
两个少年下马之后,分别在两匹马的头上抚摸几下之后,即手拉着手,向城里走去。
而那两匹马,一步一随地跟在两个少年身后,亦向街里走去。
此情此景惹得路旁行人伫足观望,而有人竟为那两匹马叫屈,认为那两个少年实在配不上这两匹马。
少年二人手拉着手走在街上,东张西望,像是在找寻什么,突然在一座酒楼门前停下身来,那个比较英俊的少年,朝那座酒楼打量了几眼,然后略一沉吟,拉着身畔那个丑陋不堪的伙伴,昂首向酒楼走进。
原来此二位少年就是剑华和黑小子,二人自那天离开东谷上路以来,因为剑华归心似箭,所以一路上走得特别快,再加上小黄马的神速脚力,仅仅两天的工夫,已经赶到川、康交界的雅安城,如果路上没耽搁的话,最多再有两三天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回到成都。
再说剑华和黑小子相携走进酒楼之后,举目四视,见这座酒楼气派还真不小,楼上不算,单单是楼下,就有百十付座位,只见人头晃动,语声闹喧,猜拳行令之声,更是不绝于耳,也许是因正届中午的关系,客人显得特别多。
剑华看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张空桌子,他不由得眉头一皱,拉着黑小子径拾级上楼。
楼上比楼下,客人虽然少得多,但也上了五六成座。
剑华拉着黑小子在一张靠窗临街的桌子上坐下来,两个人坐了好半天,才见一个酒保模样的人向二人走来,在剑华他们桌前一站,双手一抱肘,两眼向剑华斜视了一眼,满脸都是极不屑的神情,曼声曼气地对剑华说道:“喂!你们要吃点什么?”
剑华睹状,俊目一瞪,脸罩寒霜,怒意陡生,口一张想对这个酒保斥骂几句,继而一想,和这种人生什么气?遂将到了唇边的话又给忍了回去,脸色也放缓和下来,然后温和着声音说道:“伙计,我们用过酒饭以后,还要赶路,所以越快越好,拣你们现成的菜,配几个上来,另外再拿壶酒就行了……还有,麻烦你再给门外那一黄一花的两匹马预备点草料,多少钱,等一下和酒帐一并结算。”说完,对酒保将手一挥。
酒保在剑华俊目怒睁,脸罩寒霜地向他望来的时候,他将嘴角向下一撇,心说:“看不出他这个小样,肝火满盛的。”用极蔑视的眼神向剑华回望过去,然而当他的目光和剑华怒瞪着他的目光一接触时,激伶伶打了一个冷颤,同时浑身上下顿时泛起一阵寒意,感到剑华的双目之内射出了两股冷电,遍体生寒,他心里一哆嗦,赶紧将头一低,紧接着将背一躬说道:“是!小客官。”说完,转身就走,不敢再向剑华多看一眼。
剑华看到酒保这种前倨后恭的神态,微微一笑,感到像这种人,也实在可怜很,举目向黑小子看去。
只见他双目向窗外望着,一言不发,心里像有无限心事。
剑华暗叹一声,对黑小子生出无限同情之心,暗暗决定此后要全心全意地照看着黑小子,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兄弟看待,使其在这人世之间,不致感到孤苦无依。
就在剑华默默沉思之际,酒保已悄悄地将酒菜送了上来,轻着声音对剑华说道:“小客官,酒菜来了。”
剑华闻声,从默思中清醒过来,对酒保微微一笑,将头一点儿,说道:“好啦,没你的事了,你走吧!”
酒保一躬腰,答应一声:“是!”即转身走去。
剑华用手一拍黑小子的肩膀,笑着说道:“喂!黑兄弟!来,我们吃酒了,吃饱以后好继续赶路。”
黑小子闻声,将目光由窗外收回来,向剑华看了一眼,然后向桌上的酒菜望着,脸上显出茫然的神色。
剑华对黑小子过去十数年的生活,已有了个大概的了解,看出黑小子自随着他母亲,潜居深山以后,很少和外界接触,所以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这两三天来,今天是他们第一次进酒楼,所以黑小子又感到新奇了。
剑华先斟好两杯酒,然后夹了一筷子菜送到嘴里,这才用筷子指着几盘菜,对黑小子说:“喂!黑兄弟,来吃啊!”
黑小子也学着剑华的样子,将菜夹着送进嘴里,又学着剑华喝了口酒。
两个人目不斜视地只管吃喝着,对周围的客人一点儿都没注意,不过周围喧闹不休的声音一直在耳旁响个不停。
突然远处传来当当几声清亮悦耳的小锣声,剑华虽然也听到了,可是他并未感到什么,认为几声锣响是极普通的事,所以他并未在意,继续和黑小子又吃又喝的。
而奇怪的事情就在锣声响过之后发生了,酒楼其他客人闻听锣声,脸上立时显露出又惊疑又害怕的神色,有一部分客人纷纷离座,匆匆地走下楼去。
这种情形,剑华先没注意到,而是他忽然觉得耳畔喧叫之声渐渐沉寂下来,他这才觉得奇怪,抬起头来,举目向四周望去,目光到处,见楼上的客人在这刹那之间,已走了十之七八,所剩下的,加上他和黑小子,也不过八九人而已。
此时,剑华虽然感到有点儿纳闷,但是这种情形,并不使他感到太惊奇,而使他感到惊奇的是,那几个尚未离去的客人脸上那种惊讶和恐惧的神色。
剑华朝他们望过去的时候,只见每一个人都是竖耳凝目在向窗外倾听着。
就在这个时候,刚才那几声清亮悦耳的小锣声,又响了起来,而在这锣声中,还夹杂着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从蹄声中可以听出来,这一群马,至少也在数十匹以上。
剑华心里暗暗想道:“难道说,有什么大官出巡了吗?”他继而一想,又觉得不对,因为就是大官出巡,这些酒客也用不着急急回避和露出惊奇害怕的神色。
正当剑华默默沉思之际,锣声、马蹄声,已由远而近,听声音离着这座酒楼,已没有多远。
剑华受好奇心的驱使,将头探出窗外向街上望去。
只见街上静悄悄的,刚才那种叫买叫卖的喧叫声,在这刹那之间,都静止下来,而路上的行人,不能说已经绝迹,有!也是几个人而已,而这少数的几个行人,个个均是步履匆匆,神色慌张,此情此景,看入剑华眼内,使他感到大为惊奇。
而锣声,马蹄声,由西而东,却越来越近,剑华遂顺着这两种声音向西望去,只见自己刚才经过的那条官道上,扬起一片黄雾,在这黄雾中,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有数十匹马影,由西而东,直驰过来。
渐渐地由远而近,在要进雅安市街的时候,群马突然缓慢下来,一步一步地向雅安市街走进。漫空的黄雾,亦随着群马的缓行,而向四周散去。
此时剑华对这一群马也看清楚了,只见这一大群马,为数总在四五十匹左右,而这么多匹马,却只有黑白两种毛色,白的雪白,黑的乌黑,沿着官道左边的清一色的白马,而沿着官道右边的则是清一色的黑马,而每一匹马上,都骑着一个年龄不等而服色却是一律的黑衫黑裤,青布包头的壮年大汉。
而在那一黑一白两行马的当中,单独走着一匹神骏异常的黑马,上骑一个年约三十左右的壮汉,身上也是黑衫黑裤,青布包头,不过他手里却提着一面金光闪闪的小锣,边走边敲,声音铿锵而清亮,一听就知道不是普通金属打造而成。在此人的身后数丈处,并排走着一黑一白两匹马,而马上却骑着两个面貌秀美的少女,看样子也就是二十左右岁,身上也是穿着一身黑,在此两名少女的马后,有一顶黑围白顶的轿子,由四个通体黑衣骑在马上的壮汉抬着。轿后也并排走着一黑一白两匹马,上面也骑着两个相貌秀美的少女,紧随在轿后。
人多马众,但声音却肃静异常,除嗒嗒的马蹄声外,再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剑华双目巨睁,盯视着那顶软轿,心里又惊又奇狐疑不定,难测底细。
那抬软轿来到酒楼面前,突然停了下来,而所有的人马也都跟着停了下来。
骑在马上的四名轿夫,左手一按马背,右臂将轿杆高举过顶,身形微晃之下,轻飘飘地跃落地面,声息全无,微尘不扬,显然轻功已有相当火候。
剑华心里一惊,暗暗想道:“轿夫都具有如此矫捷的身手,其主人当更是功深莫测。”
那四名轿夫跃落地面之后,即将那顶软轿轻轻放在地上,然后垂手退向一旁。
轿前轿后的四名少女,由轿前用黑毡铺起一条道路,直通酒楼之内,然后四人又齐集轿门,小心谨慎地将轿帘打起。
就在四名少女伸手卷起轿帘之际,所有的黑衣壮汉双手下垂,并弯腰深躬下去,状极恭顺。
此时四周静寂异常,声息全无。
剑华见状,心里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同时对轿中之人,生出无限猜想,就更渴望一睹此人,双目一眨不眨地凝视着轿门。
此时那四名少女,从轿中扶出一位长发披肩,体态婀娜,全身黑装之人,由体态、秀发及长裙曳地的情形中,可以看出,此人是女非男,可惜面罩黑纱,无法目睹庐山真面目。
此神秘女人一走出轿门,向前后左右略一回顾,即在四名少女搀扶下,莲步轻移,腰肢款摆,环佩叮当声中,娉娉婷婷地直奔酒楼走进。
此种情景,使我们这位本来江湖经验就浅乏的剑华,就更感惊疑,如非亲所目睹的话,他真不相信,轿中之人会是一位弱不禁风的女子。
剑华将目光慢慢由窗外收回来,不过他心里还在暗暗地沉思,一时之间也猜不出这些人的实在路数,他心里忽然一动,暗道:“何不向旁人请教一下。”
剑华边想边即回头四顾,准备将伙计唤过来,探听一下,然而他的目光到处,整个楼上已是空空如也,连半个人影也没看到。
剑华见状,先是一愣,接着噢的一声,心里顿时明白过来。伸手一拉黑小子,就准备疾步下楼。
原来剑华在这刹那之间才领悟过来,想到刚才他所目睹的一番情景,定是此地一种颇具势力及权威的“教”或“帮”之组织,民间对此组织一定是敬畏兼有,否则不会锣声一响,所有的人众都远远躲避起来,他知道,像这类帮教的组织,讳忌很多,所以他拉着黑小子也想暂时躲避一下,以少惹闲事为原则,然而剑华对此仅猜对了一小部分,如果他将个中奥秘全部了然于胸的话,怕不早已挟着黑小子越窗而出了,说什么也不会再呆在楼上。
剑华拉着黑小子向前刚走了四五步,耳畔就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环佩叮当声,由楼梯上传来。
剑华闻声,眉头一皱,脸上一阵迟疑,拉着黑小子向旁边一闪,意思是等楼梯上那几个人上来之后,他和黑小再下楼。
就在剑华拉着黑小子闪向一旁的刹那之间,那四名少女已搀扶着由轿中下来的那蒙面女人走上楼来。
此时剑华如果转身,由后窗跃下楼去,不与这蒙面女人照面,为时还不算太迟,后来的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会轻轻地消于无形,然而剑华他怎么会想得到呢?所以他不但未转身跃下楼去,反而睁着一对好奇的俊目,在那个黑纱罩面的女人及那四名少女的脸上溜来溜去,剑华这一来,就更替他未来种下了一大祸因。
剑华只感到那四名少女看到他拉着黑小子立在一旁时,神色之间立时显出一阵惊愣,秋波在他的脸上一掠而过,瞬即恢复原来的神态,至于那个黑纱罩面的女人,脸上是什么神色,他就无从而知。
此际,那四名少女突然分散开来,一奔后窗,一立在楼梯口,只留下一名少女搀扶着那个黑纱罩面的女人,坐在楼当中的一张椅子上。
剑华见状,心里又是一惊,暗道:“看来,此地已非善所,赶紧撤身一走为妙。”他边想边拉着黑小子,绕过立在楼梯口的那名少女,举步就想下楼。
立在楼梯口旁的那名少女,突然晃身上前,玉臂平伸,拦住了剑华的去路。
剑华一愣,举目向少女望去,只见她贝齿轻咬,脸露笑容,一双澄澈如水的星眸,死死的盯着自己。
剑华如果硬往下闯,少女还真无法阻得住他,但是依剑华那种性格,他是断不会对一名生面少女使出无理的手段,此时剑华感到甚为尴尬,嘴一张正要说话。突然听到拦住自己去路的那个少女,轻轻地哎呀一声,右臂平伸未撤,左手在脸上一阵乱擦。
此时剑华已看清楚真相,一时忍耐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那个少女听到剑华的笑声,左手倏的由脸上撤了下来,双目怒睁狠狠地向剑华瞪了一眼,粉脸一红往左一偏,不再看着剑华。
原来那名少女正在死死地看着剑华之际,蓦然间迎面飞来数十滴油渍,等她发觉,想躲已经晚了,这数十滴油渍完全洒在她的粉面上,顿时变成一个五花脸,剑华一时忍不住,才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相关热词搜索:金虹震八荒
下一章:第十九章 美艳绝仑女教主
上一章:第十七章 小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