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古洞·春宫·美女
2025-09-07 作者:羽青 来源:羽青作品集 点击:
像这样走了约有顿饭光景,天已破晓,东方泛出鱼白之后,晨鸟齐鸣,眼前的景物已清晰可辨,不再模糊不清,而脚下的小路到此已至尽头,眼前横一座高插云霄的山岭,岭上满生着些高矮粗细不一的各色树木,被风吹过发出呼呼的树涛汹涌之声,情势甚为惊人。
眼前的情景使剑华再度陷入了极端痛苦的深渊,原先那一线希望,至此已全告破灭无遗,心中暗暗想道:“照眼前的情势看来,书生已是凶多吉少,自己一夜的工夫,不但未能将贼人追上,把书生救出来,甚至连敌人的容貌都未看到,将来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他思到劫处,恨不得拔剑自刎以了残生。
蓦的一声低沉的虎啸,把剑华从痛苦的沉思中惊醒过来。
此时剑华把生死都已置之度外,对虎啸的传来,根本没有心思加以理会。
然而虎的啸声,声声相接,同时渐渐的由远而近,剑华对此虽然无心思理会,但他不由自主的两眼投向虎啸之处,他这不经意的一看,使他却吃了一惊,心中暗道:“怎么今夜尽逢如此怪异之事呢?”原来他看到的,又是原先林中所见的那头猛虎,及那个赤身露体,满生薄毛的幼童,情形与先前一般无二,幼童前跑,猛虎紧随其后,同时虎口之内不断发出低沉的啸声,那个幼童好像对猛虎的紧随身后,漠然无睹,只顾自己连跑带跳的玩耍,剑华心里就越发惊疑不止,一时拿不准自己应当采取何种行动,是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呢?还是先把猛虎击毙再说呢?
他正犹疑不定之际,忽见那头猛虎凌空跃起,由幼童的头上蹿过,拦在幼童的面前,接着向幼童猛扑过去,巨口微张,已将那个幼童咬住。
剑华见状大吃一惊,心里暗暗后悔不已,自己为什么迟迟不动手,致使幼童惨遭虎吻,这都是自己一念之差,现在动手虽然已显太迟,但绝不能一误再误,再为世人留下后患,心意即定,遂晃动身形,直朝猛虎扑奔过去,同时双掌运力向猛虎头顶击下。
那头猛虎口衔幼童正想离去之际,突见剑华猛扑过来,要想逃避业已不及,急将口衔的幼童向后一甩,紧接着将庞大的身躯就地一滚,想躲过剑华击来的一掌,动作灵敏已极,虽然如此,还是挨了剑华一掌,这还是剑华心悬那个幼童的安危,一掌击向猛虎,另一只手则接住正往下坠落的幼童。
那头猛虎虽然仅仅挨了剑华一掌,但是已感经受不起,一声狂啸脱口而出,半天才爬了起来。
再说剑华将幼童托在手中,仔细一看,使他心里感到惊异不止,只见那幼童生的是奇丑无比,宽额、巨口、塌鼻,周身上下长着一层薄薄的黄毛,剑华打量他时,那个幼童也正眨着一对金光闪闪的眼睛,在剑华脸上看来看去,神态安然已极,毫无惧怕的神情。
当虎啸传来之时,幼童的脸上突然罩上一层愤怒之色,同时嘴里发出一种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吼声,一双黝黑的小手,出其不意的竟向剑华双目抓来,剑华万也没有想到,把他吓了一跳,本能的力贯双臂,将幼童抓住向外推出,离开自己身体有段距离,但没有将幼童摔在地上,这是剑华忠厚之处,他怕把幼童给摔伤了,所以紧紧的抓在手里,准备慢慢的放到地上。
那个幼童对剑华一抓未中,竟挣扎着从剑华手中脱出,跳落地上。
别看这幼童仅有几岁大小,但其力气却大得惊人,像剑华那么深厚功力,竟被幼童挣脱出手,这是剑华想也未想到的,幼童跳落地面,嘴里又发出先前的吼声,身体凌空跃起,足有七八尺有余,再度向剑华脸上抓来,剑华晃身后退,幼童扑了个空,此时剑华心里越发的感到不像有人传授,纯系本能而为,是天生异禀,如经名师指导,将来定为武林放一异彩。
他并不因为幼童对他无礼取闹而生气,相反的对幼童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喜爱。
幼童二次未能扑中剑华,好像激起了他的真怒,嘴里吼啸之声,由低沉而渐渐高大起来,并连声不断,身形亦不因此稍停,竟对剑华猛扑不止,剑华根本就没把他放在心上,只见他抿嘴微笑,双手后背,身形晃闪之间,使幼童疾扑之势次次落空。
那头猛虎并没有离去,此时却踞蹲地上,看着二人闪斗,嘴里时而发出低沉的吼声,剑华感到有点奇怪,但并未在意,只顾戏逗劝童,像这样一个尽力猛扑,一个只闪身避躲,约盏茶的光景,幼童的跃扑之势,已没有原先矫捷,身形减慢下来,但并未停止,剑华知道幼童已是后力不继,忽然他的童心大起,想将幼童制服,收在身旁,然后回山请求恩师收归门下,自己将来报仇的时候,不就有一个得力的帮手吗?
剑华思忖及此,正准备采取攻势时,蓦听那头猛虎一声急啸,剑华回头一望,只见一条瘦小的黄影一闪,那个幼童已骑在虎背之上,那头猛虎无丝毫反抗之意,回过头来对着剑华一声低吼,对着幼童四爪齐扬,竟朝山林之内飞奔而去。
这种情景又使我们这位大孩子愣了半天才回过味来,心中又暗暗想到:“人兽同途,自己只听传闻并未见过,今天算是开了眼界,看来此子定是大有来历,可惜自己有事缠身,否则非追踪下去,看个明白不可。”想罢正准备回身举步。继续自己踏探未完之事。
继而一想,天下之事哪有这般巧合之理,一夜之间连着两次遇上幼童与猛虎,再说幼童与猛虎的出现,才使书生遭人掳去,莫非书生的失踪,与此幼童及猛虎有关,闭目深思,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这头猛虎说不定就是掳去书生之人所豢养,故意遣来现身将自己引开,而趁机下手点了书生的麻穴,挟掳而去,事情虽然不一定如此,但有此线索可循,总比盲目乱闯要强一点,自己开始就错了,干脆还是抱定听天由命,让它一错到底好了。
剑华沉思及此,一蹬脚将牙一咬,又展开身形,直朝猛虎遁去的林中,飞奔过去。
剑华在林中,轻纵疾跃,沿着一条樵路追了下去,开始尚有樵路可循,渐渐的樵路已尽,他只有认准方向继续追赶下去。
剑华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林之深处,为人所罕至地带,脚下枯叶盈尺,踩在上面软绵绵的感到异常舒适,毒蛇小兽满地游走,一不小心就会踩上,只见那些蛇兽一个个虎视眈眈的看着剑华,有蓄势扑袭之势,剑华为了防患未然,伸手从背上抽出那支金钰剑来,只听得锵一声,犹如龙吟虎啸,再看剑华手中已握着一道闪烁不定的金虹,神物利器确非凡品,自金剑出鞘,蛇兽皆露出惊惧之状,纷纷向后退避。
剑华手握宝剑,身形不停的朝前疾驰着,约有顿饭的光景,他穷目前视,不但未能看到虎童的踪影,甚而连来路的方向都分不清了,心里不由大急,遂连忙的将身形顿住,举目四望,入目尽是数围环抱的千年古木,头上枝叶盘结,不露天光,就如一张天然的大绿伞。
先前他一心一意的只顾追赶那头猛虎,及那个半人半兽的幼童,心无二用,无暇旁顾,现在这一停下身来,对四周一打量,感到有种说不出的阴森可怖,犹如置身古墓之中,剑华虽身怀绝学,此时亦不免生出一种战栗之感,就想赶快穿出这座密林,然后再作打算,但他置身在此种情景之下,因不见天光,已无法辨视方向,就不知道奔哪个方向走才对,再者他昨夜一夜除了打斗就是奔驰,现在又折磨了大半天,未进点滴水米,就是铁打之人,也会感到吃不消,何况他是血肉之躯,所以他现在是饥疲交加,这还是剑华内功深厚,如换了武功稍差之人,恐怕早已支持不住了。
剑华在当地闭目微思,认为眼前当急之事,就是先找些可以充饥之物,吃一点稍抑饥肠,使精力稍加恢复,然后再作出林的打算,心意一定,举目往四下里仔细搜寻,想找一些可以暂时充饥的东西,但在这不见天日的亘古森林之中,映入眼底者,除了千年松柏之外,再就是一少部分榆杨之类,连一株生有野果之类的树木都没看到,他搜寻良久,亦是枉然,这一来使得剑华腹内更加饥饿难熬。
此时剑华可以说是心急意乱,进退维谷,心里就更加惶急,骤然一声虎啸,由左侧林中传来,这种平日听来异常刺耳之声,现在听来竟比仙乐齐鸣还要好听几倍,他此时狂喜的程度,就如大漠之中发现了绿洲,野行荒岭骤见指路的明灯,其欣喜之状难以形容,饥渴之感亦于此时悄悄的溜走了。
只见他力贯双足,重鼓余力,又展开了捷逾飞鸟、快如飘风的轻功绝技,循着虎啸之声飞驰过去。
剑华的轻功,是得自当代武林奇人的真传,再加上他福禄不浅,巧食千载难逢的玉芝果,功力在无形中又增加一倍不止,论火候已达登峰之境,所以就在这晃跟之间,身形晃闪之下,已出去数十丈之遥。
他正疾步飞驰之际,忽听到虎啸之声连连传来,由低沉而高扬,最后竟是急厉的怒啸,好像是怒极而发,他循着啸声又疾驰了两里多路,前面尚是一望无涯的密林,而就在此时一番景象使他感到有点奇怪,原来眼前出现了一片枯干的树林,范围相当的广大,足有数十丈方圆,虎啸之声就从枯林之内发出,只见他身形起落之间,已扑至虎啸之处,举目一望,把他吓了一大跳。
一幕奇景尽现眼底,他赶忙平息静气,将身形匿于一株大树背后,张着一双惊惑不定的眼睛,一瞬不瞬的向前注视着。
只见一片大树环围之中,一块数十丈方圆的空广之地,空地的右侧有一潭清澈见底的泓水,只有二三尺方圆,白色的水泡连续不断的由水底翻滚上来,一看就知道是一股泉水。
一个皓首老人,面对着一棵大树,垂目低首盘膝而坐,剑华隐身之处恰好是在老者的左侧,见老人的面前摆着一尊古色斑斓的铜香炉,约半尺高下,一缕浓厚的白烟由香炉之内袅袅升起,一股使人闻后欲醉的异香,随着白烟发散出来,在老人打坐的周围撒着一圈黄色的粉末之物,将老人围绕在当中,原先在林外见到的那头猛虎扑伏在老人打坐不远之睡,那个半人半兽的幼童,好似睡熟了一样,伏在猛虎的身上,睡态极为安祥,那头猛虎露出又惧又怒的神怀,双睛一动不动的注视着前面,嘴里尚不断的发出又惧又怒的吼啸之声。
剑华甚感奇怪,遂顺着猛虎的目光向前望去,这一望之下,心里猛跳不止,眼着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直向上升起,心里顿起一丝忧惧之感。
剑华何以会如此呢?原来他目光到处,只见一条一尺粗细头生独角的红鳞巨蟒,盘跨在那里,蛇首高高抬起,距地三尺有余,一对绿光闪闪的凶睛,在猛虎及老人的身上掠来掠去,一根小指粗细的红信,不时的吐出巨口之外,由神态上看出,它对猛虎及那个老人,好像是不怀好意,但又有所顾忌,不敢上前,只远远的监视着,好像是伺机待动。
剑华对那条巨蟒看了半天,见它光是保持原态,无丝毫前扑之势,他遂将目光收回,向老人望去,就在这个时候,空地上已发生变化,只见那个老人的鬓发不时的上下掀动,同时香炉内的白烟虽然还不断的向外冒着,但已不是自由的随风飘散,好像被一股无形之力,吹向老人面前那棵大树的根部,原来在那棵巨树根部,有一个漆黑的洞穴,白烟笔直的径向洞穴之内飞进。
剑华目光一眨不眨的,对老人注视,同时对其动作感到百思莫解,而对猛虎及那条巨蟒的动作,更是莫明其妙,疑窦丛生,原因是由表面看来,蛇虎已成仇敌,但只见它们遥遥相望,而不敢轻易进身扑击敌人,致使剑华感到惊疑不止,所以他的目光不停的在猛虎及巨蟒身上溜来溜去,企图找出两兽相持不动的原因。
正于此际,蓦然一声慑魂夺魄闻后使人遍体生寒的呱呱叫声,传进剑华耳中,他连忙凝聚目光向老人望去,就在这眨眼之间,那呱呱之声,较前更为凄戾难听,闻后使人顿然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心慌意乱难耐之感,剑华不由得大吃一惊,赶紧摄定心神,这才稍微的好了一点。
只见场中的皓首老人,虽然还是盘膝打坐在当地,但已不像刚才那么镇静,脸上已涔涔见汗,皓发较前掀动的更为利害,那股白烟原样不动的径向洞穴之内飞进,而那呱呱……的叫声,就是从那洞穴之内发出来。
像这样又有半袋烟的工夫,那呱呱呱的叫声,较前更为猛烈,而那头猛虎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停止吼啸之声,剑华感到奇怪,遂向那头猛虎望去,只见那头猛虎,口衔幼童,一步一趋的向老人走进,同时浑身颤抖不已,对那呱呱呱的叫声,好似惧怕已极,原先与巨蟒遥遥相持的那种半怕半怒的神态,已悉数敛起,换来的却是惧怖之态。
他对老人好像亦很害怕,几次都想举步跨进围绕老人的那条黄线之内,然而每次又都停止,看情形未得老人应允,它是不敢逾越雷池半步,双目之内灵出不安及哀求的神色,盯视着老人。
这种情景看进剑华眼内,就使他越发的感到惊异,心里暗暗想道:“由种种迹象看来,此虎显然是一头通露之物,为人所豢养,从他那种惧怖的神情中看出,洞穴之内,一定盘踞着一种极利害,而且极罕见的剧毒之物,否则此种通灵之物,不会露出如此怯弱的神态,那位老人亦定是一位武林异人,为了除此巨害而来,并且有克制毒物之法,猛虎想托庇老人以求安全。
剑华遂暗暗决定必要时要助老人一臂之力,他虽然在暗自思忖,但双目却未离开那头猛虎与老人。
此际只见老人将低垂的双目,慢慢睁开。
剑华只看到两股寒光,如从老人眼内射出,老人对猛虎看了一眼,将头微微一点,双目又倏然合上,那头猛虎如奉玉旨大赦,疾步跨进黄线之内,紧挨着老人身侧匍伏下来,把那个幼童环抱在胸前,状极亲密及关怀,好像是慈母对待幼子。
就在这眨眼之间,那洞穴之内突然传来一串较前更为凄厉而悠长的呱呱呱叫声,接着就看到一条绿光闪闪的长影,从洞穴之内疾射出来,那个东西跃出洞穴之后,即卧地不动,那种动人心魄使人毛骨悚然的呱呱呱叫声,连续不断的从那条绿光闪闪的长形之物的嘴里传出来。
此时剑华虽然极为惶恐,但尚能摄定心神,暗作准备,以防万一,而目光向那绿光闪闪之物望去。
只见一条七尺余长,腹生四足,顶生三目,全身生着一层绿光闪闪,约有制钱般大小的鳞甲,形状与守宫相仿,伏卧在地上,三目之内发出一种乌绿的凶光,正一齐注向老人与那头猛虎,胸前两足却不停的在地上挖动,而全身的鳞甲一起一伏的掀动着,好像是怒极发威,蓄势伺机待向老人疾扑过去。
再看那个老人,已无先前那么镇静,脸上露出极为紧张之色,双目之内,目光灼灼的注向那条奇形异状的东西,而摆在他面前的那尊铜香炉,尚是白烟缕缕,但是已不射向洞穴,而受一股无形之力的催动直向那条东西罩下。
别看是那么轻飘飘的一股白烟,好像具有无比的威力,使得那条与守宫相仿之物,露出极害怕的样子,长形的躯体连连向后退缩,生怕被白烟碰到。
这条与守宫相仿之物,后退的方向恰好是那条红鳞巨蟒盘卧处,它自这条东西出洞以后,凶态顿敛,高抬身外的独角巨头,早已缩进蛇阵里面,一对绿光闪闪的凶睛,从隙空之中向外注视着。
那条与守宫相仿之物,出洞之后只顾对那老人注视,根本没有看到这条巨蟒,而此时它恰好退到巨蟒的身侧,好像是胸间怒气正无处发泄,对巨蟒的出现,正好拿来泄愤,举起它那条细长的尾巴!径向巨蟒身上打下,只听到叭的一声,那么粗坚的蟒身,竟被打的血肉横飞,那条巨蟒被打之后,不但毫无抵抗,而躯体却紧紧的向里收拢,头部藏在蛇阵里面,发出一连串极惨厉的吱吱之声。
那条与守宫相仿之物,打完巨蟒之后,又连连向后退去,因为那股白烟又快飞向它的头顶。
剑华隐匿一旁,连大气也不敢出,只屏息的注视着空地上的一切情形。
此际老人的脸上,除了显出极为紧张之外更罩上了一层焦急之色,不断的抬眼对天空注视,好像是有所期待的神情。
蓦然间远处传来一连串轰隆轰隆的打雷声,同时一片乌黑的浓云,如万马奔腾般很快的就将天光完全遮住。
此时雷声却越来越近,眼看就要响临头顶之上,就在乌云遮天,雷声越来越大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焦急之色,已完全隐去,嘴角泛起一丝微笑,一跃而起,伸手由腰间取出一根比小指还要细,约有四尺余长,周身呈乌紫色的长杖来,左手由地上端起那尊铜炉,也未见他如何施展身形,只见身形一晃就到了那个洞穴之旁,将香炉放在洞穴的旁边,此时香炉之内,白烟虽然尚不断的向外冒着,但是已不再向那条与守宫相仿之物追去,而只是随风飘散,异香四溢。
那个老人将香炉放下之后,即手握那根色呈乌紫的长杖,缓步向那条怪物走去,而天空中恰于此时,下起了倾盆大雨。
那条与守宫相仿的三目怪物,见白烟不再向它追击,凶态又萌,三目之内绿光闪闪,一齐注向老人,同时腹后双足直立地面,胸前二足下弯,头部高仰,两腮高高鼓起,嘴里已不再发出呱呱之声,看样子好像是蓄势伺机向老人疾扑过去。
那个老人,好像是成竹在胸,有持无恐似的,对怪物的神态满不在意,脚下丝毫不停的向前走着。
此时隐匿树后的剑华,已顾不了大雨倾盆由顶罩下,双目一眨不眨的向空地上注视着,雨越下越大,密集的雨丝,几乎将他的目光给挡住,好在是距离近,否则再远一点的话,空地上一切情景,准会看不大清楚。
空地上的情景,越来越紧张了。
那个老人,已将身形顿住,立在那条与守宫相仿之物的面前,约有六尺之遥,手中那根乌紫色的长杖,突如怒矢离弦般径奔怪物头顶点下,其出手之快,劲力之足,使隐在一旁的剑华惊钦不止,原因是在这哗啦哗啦的大雨声中,老人杖头带起的呼呼风声,还能清晰可闻,如没有绝顶的内功,断难达到此种境界,这就难怪剑华又惊奇又钦敬了。
再看那个怪物,好像是也知道利害,就在老人那杖劲风当头点到之际,头部微斜,将老人点来之势轻轻闪过,紧跟着四足暗中用力,七尺余长的躯体竟凌空跃起数尺之高,径向老人的胸前及头脸部分扑来,同时双腮往里一缩,一股淡红色的气体,随口喷向老人,怪物这种避招袭敌,迅捷的动作,剑华要不是亲眼所见,他真有点不敢相信,心里不由得暗暗的替老人担上了忧。
老人对怪物的疾扑猛袭之下,好像是有未卜先知之能,早有预防,只见他身形一晃,斜着向左跨去三步有余,接着是力贯右臂,将手中乌紫色的长杖,抖起了二尺方圆那么大一朵杖花,迎着怪物的腹部拦腰打下。
老人身形之快,出招之奇,使那怪兽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只听啪的一声,接着一声凄厉的呱呱惨叫声,就在这呱呱的惨叫声中,那个怪物的躯体就如断线风筝,径向后飞去,在空中连连翻滚了好几个滚,才向丈余外的地上落下。
老人就在怪物的躯体,快要下落之际,竟又展动身形快如飘风般,直扑奔过去,在距离怪物数尺之处,手中乌紫色的长杖,又向怪物头顶点下。
眼前这条与守宫相仿之物实非易敌,老人那么快的身手,竟然扑个空,原来那条怪物,不等身躯落地,将那条细长的尾巴,笔直的竖立起来,在地面上一点,使坠落之势,不但没有再向地上落下,全身竟成了一条直线,头上尾下,向上升起一尺有余,身悬空中猛然一个翻身,背下腹上四脚朝天,细长的尾巴挟着一股劲风,反朝欺身扑进的老人打去。
怪物这种临危自救并带袭敌的动作,实出老人的意料之外,同时也把隐匿一旁的剑华给吓了一大跳,嘴张的大大的,差一点哎呀之声喊出口来。
老人的功力确有过人之处,就在千钩一发、危迫眉捷之际,老人突然施展出轻功绝技“鲤鱼倒穿波”的绝妙身法,头前脚后,腹上背下,庞大躯体倒着向后跃出一丈有余,老人的动作可以说是与怪物的身形不谋而合,所不同的是方向有别。
此时老人与怪物的距离,经过这么相互一退,双方相隔已是数丈之遥,老人瞪着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牢牢的盯着那条怪物,而那怪物也瞪着绿光闪闪的三只凶睛,看着老人,同时周身的鳞甲,又恢复了先前之状,一起一伏的掀动着。
一人一怪遥遥相对的互视着,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像这样足有半袋烟的工夫,雷声突然远去,而倾盆大雨,已渐渐小了下来,雨丝由密而疏,由粗渐细。
老人见状脸上又罩上了一层比前更甚的焦急之色而那条怪物与老人的情形恰成相反,好像是异常高兴似的,细长的尾巴,不断的在地下扫来扫去,就像一只狗欢迎它的主人回来,摇尾讨欢之态,原先仆伏不动的身形,现在却慢慢的向老人爬了过来,老人见状焦急之色,除了更为加重之外,并且神态之间显出一种极为惶恐的样子,犹疑不决的,不晓的是退好还是进好,原先那种镇静之态,现在已是毫不存留,双睛死死的盯着向他慢步爬来的怪物。
再说隐匿一旁的剑华,被空地上的情形弄的紧张到了顶点,握在手中的剑,已渗出了不少冷汗,左手紧紧握住,心里暗暗打定,如老人一遇危险,他就准备及时解救,突觉背后有物靠近……心里大吃一惊,以为背后来了大蛇之类,身形本能的凌空向上跃起好几尺高,连忙举目向下望去,见是那头猛虎口卸幼童,不知道什么时候立到他的身后,剑华向下望时,那头猛虎亦正抬着一双充满了乞怜的目光向地看着。
剑华将身形轻轻落到那头猛虎的身侧,用手轻轻抚摸着猛虎的头顶,那头猛虎柔顺的像头家猫一样,斗大的虎头,在剑华腿上擦来擦去,人兽之间,虽然言语不通,但却在心灵的深处,建立起一种浓厚的感情。
正于此际那猛虎的巨首,突然停止下来,右前爪举离地面不断的向空地上指划不停,剑华猛然醒悟,自己只顾与虎玩耍,而忘了空地上的情形,遂连忙举目向空地上看去,目光到处,不由的大吃一惊,把他急出一身冷汗。
原来就在剑华与虎相戏之际,那条三目怪兽,已缓步爬至老人面前七尺余处,身形骤然停顿下来,好像是跋涉长途,疲惫不堪的神态,伫足稍息的样子,谁知道这怪物聪慧狡猾异常,故意如此,为的是诱敌分神,它好乘机出其不意的进身袭敌。
怪物想的虽然很好,但那老人对它的心意,早就摸的一清二楚,就在那条怪物身形骤停之际,老人已跨步向右闪去,果然那条怪物身形停步下来连眨眼的功工都没有,身形又凌空跃起,朝老人立处扑去,同时双腮一鼓一收,一团淡红之气,冲口而出喷向老人,然而它这双管齐下的诡计,早被老人识破,已经跃身离开原先立身之处。怪物见一扑不中,只气得呱的一声怒叫,细长的尾巴又笔直的垂向地面,尾尖用力在地上一点,悬空的躯体,就借远一点之势,身形向右一扭,尾尖在地上连点几下,凌空的身形快如飘风般向老人扑到,同时那股淡红之气不停的喷向老人。
那个老人对怪物口中喷出的淡红之气,好像是畏惧已极,始终避开怪物的正面,不敢让那淡红之气离身稍近,但是怪物口中喷出的那股淡红之气,出口之后即随风四下飘荡,这一来对老人的威胁就更大了,原因是他一方面要闪避怪物的扑袭,一方面他还要运气封闭口鼻,否则那股淡红之气,只要稍许进入内腑,立刻就有性命之危,但那怪物的动作却快得出奇,仅凭借着尾尖点地之力,悬空身躯,竟是转动自如。无论老人怎么闪躲,始终将老人追成首尾相顾之势,使老人连缓口气的工夫都没有,此时老人不要说击毙怪物,只要能够脱出怪物的追袭,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在这种情形下,试想老人能支持多久,这还是老人的功力过人,要是换了武功稍差之人,怕早已遭到怪物的毒吻。
猛虎示警,使剑华从沉思中苏醒过来,连忙向空地上注视过去,只见大雨已止,空地上的老人,满脸都是急惶之色,正全力的闪避着怪物的追袭,但是老人脚下已微露缓慢之状,有一两次要不是老人急忙垂肩弯腰的话,就差一点被怪物扑中。
剑华见状大吃一惊,知道老人已是气力不足,以他那种忠厚仁慈的心肠,岂能坐视老人遇险,所以他连考虑都没考虑,就展动身形,施展出师门绝技缩地换形的上乘轻功,直向空地上飞扑过去。
剑华到达当地刚好是时候,正是老人危迫眉捷之际,那条怪物已扑临老人头上,而老人此时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怪物的扑到,本意是想跨步向左闪过,然而脚下已不太灵活,右足连半步都没有迈出去,怪物已挟着一股腥臭无比的劲风当头扑下,此际老人知道已经完了,自己这条老命完了。
就在这种千钧一发之际,剑华就是一剑将怪物杀死,然而也救不了老人的危险,因为那条怪物的扑势太快,等他的宝剑斩到,而怪物的利爪也势必将老人的头脸抓伤,在此情形下,就显出剑华的武功火候之高了,只见他右手宝剑一招“拦江截斗”直奔怪物拦腰斩下,而右手遂施展出上乘的内功掌法混元一气掌,含气不吐的推向老人右肩,将老人一直推出去数尺之外,使老人才算脱出了危险。
再说剑华手中的宝剑,眼看就要砍中怪物时,突见怪物的长尾挟着一股劲风,反向自己抡打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突听那个老人急急的说道:“小兄弟,此物长尾最毒,同时力大无穷,如被打中,就有性命之危,速向后撤身。”
剑华对老人的话,根本没有听太清楚,因为他全神都用在对付怪物之上,就在这眨眼之间怪物的长尾已临身侧,此时亦不容许他有撤身的工夫,为了急救遂将先天真气施展起来,怪物的长尾被剑华的真力所逼,直向相反的方向甩了过去,而剑华的手中宝剑,却及时的砍了下去,只听到呱呱两声惨叫,那怪物的细长尾已齐根断掉,紧接着听到扑通一声,那怪物直坠尘埃,接着又是两声呱呱的惨叫,只见那怪物双腮一鼓一收,张口喷出一团较前更浓更多的淡红之气,疾如闪电般直奔剑华罩下。
剑华一剑将怪物长尾齐根斩落,不由得心里一喜,精神稍一松懈,就见一团淡红之气迎面飞到,同时觉得鼻孔里蹿进来一股腥臭之气,头脑立即感到一晕,人亦感到异常疲乏,四肢软弱无力,手中的宝剑差一点儿掉在地上。
此时他神智还很清楚,知道刚才那股淡红之气,是怪物喷的内腑毒气,自己一不小心,竟被喷中,心里一急暗叫一声不好,我命休矣,遂赶紧气沉丹田,提起一口真气,迫使运行全身,他只感到一股热流,如同决堤之水流向周身各处运转不停,没有多久的时候,精神才渐渐恢复,乏力之感亦渐渐消退,精神一恢复过来,又记起了那条怪物,遂急急举目向那怪物望去。
只见那个老人,手持那根乌紫色的长杖,正在纵跃不停的向怪物头顶点下,再看那条怪物,凶戾之态已收敛静尽,使剑华感到最奇怪的是,原先那条怪物的动作,那么迅捷灵活,而现在迟笨的,连转动一下都感到困难,老人手中那根乌紫色的长杖,如灵蛇出洞般点向怪物的头部。
那条怪物此时除了呱呱的悲叫之外,好像已是山穷水尽,无丝毫还攻的余力,只有等待宰割似的,此时老人出手,较前更快,只见一条乌紫色的长影,不断的在怪物头上一起一落。
像这样足足半盏热茶那么久,老人头上已经见汗,而手中的长杖却没有停顿下来的意思,又是片刻之久,那个怪物的呱呱悲叫声已低沉下来,渐渐的只看到胸腹一鼓一收在喘着大气,而叫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停了下来。
那个老人这才停止敲点怪物的头部,将乌紫色的长杖,顺手往地下一丢,遂匆匆忙忙的由怀中取出一柄晶莹夺目碧绿色的短剑和一只有鸭蛋粗细,洁白如雪玲珑透明的白玉瓶来,蹲下身去用手将那个怪物翻了一个身,只见那个怪物尚在一起一伏的喘着气,老人用手中玉剑,在怪物的胸前比了比,猛然用力刺下,只听噗嗤一声,老人手中的玉剑,已刺了进去,顺着一条细细的白线,向下划去。
剑华在一旁看得是莫明其妙,不知道老人的用意何在,那个老人将怪物腹部剖开之后,将玉剑提起剑华一看那柄玉剑之上绿光闪闪,滴血不染,心里暗叫一声好剑。
老人用嘴将剑咬住,然后伸手探入怪物腹内,摸索了一下,就随手提起,两个约有鸭蛋大小,丹红欲滴的长圆形东西来,老人很小心将那两个东西放进右手持着的白玉瓶内,这才见他深深的吁了一口长气,由口中将玉剑取下,遂急急忙忙向剑华看来。
剑华见老人向自己看来,亦遂展露笑容,向老人望去,只见老人脸上露出极为惊讶的神色,同时嘴里噫的一声,疾步走到剑华面前,朝着剑华脸上又仔细的看了很久,才将目光移开,自言自语的说道:“奇怪!奇怪!”
剑华对老人的神态,感到莫明其妙,不知道自己脸上有什么特异之处,值得老人如此惊奇的看来看去。
他不善于言词,如老人没有说明之前,他又不好意思向老人探询情由,只有睁着一双俊目,愣愣的看看老人,只见老人凝目向远处看着,双眉紧锁,心里好像是在思索着一件极费解的事情。
约有半袋烟的工夫,才见老人将目光收回,又移向剑华,嘴角含着微笑,对着剑华将头微点,然后抱拳说道:“刚才多蒙小兄弟义伸援手,使我死中复生,小兄弟这种不计危险,舍己救人的义举,我老汉是衷心钦敬,刻骨难忘……今夜荒林之内,与小兄弟相遇,亦算是尽了佛家所谓之缘份,我有意与小兄弟结一忘年之交,未悉小兄弟意下如何?”
剑华听后急急说道:“老前辈太过言重了,举手之劳些许小事,何劳老前辈如此夸赞,忘年之交,晚辈实不敢从,如蒙不弃,晚辈愿充子侄辈,追随老前辈左右,时聆教益,亦就铭感不尽了!”说完恭立一旁。
老人哈哈一笑,接着说道:“小小年纪能够如此,实在难得,实在难得!”
略一沉吟又说道:“刚才我从旁观察,见你所施展的身法,分明是内外武功均达登峰之境,将来定能为武林放一异彩。可是……如我老眼不花的话,无论如何小兄弟亦未达到百毒不侵的境界,何以蜍虎腹内的巨毒,对小兄弟好像是无可奈何?这就使我百思莫解。”老人说至此处又是沉吟不语,稍顿自言自语的说道:“其中定是另有原因。”遂又向剑华说道:“小兄弟师承何位高人,能否赐告老汉!”
剑华遂将自己学艺的经过,及家遭仇人夜袭的情形,下山后所遇到的一切事情,简略的对老人讲述了一遍,讲到伤心之处,心内一疼,俊目之内已涌上了两滴晶莹透明的泪珠,有跃跃欲坠之势,他怕难为情,遂连忙将头低下用手背擦掉,才再抬起头来。
老人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千年玉芝旷世仙品就难怪了,小兄弟也不要太过悲伤,善恶到头终有报,苍天不负苦心人,小兄弟只要耐心访查,我想终有一天会水落石出,查访出暗害令尊大人的贼人……再者令师智禅子,有武林奇人之称,武功高不可测,这也就难怪小兄弟有如此身手,以小兄弟的师门威望,再加上小兄弟这身绝世武功,如能好自为之,他日报仇之事,定能如愿以偿。”
说完,老人伸手由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书册,遂又正色的对剑华说道:“你我相遇一场,转眼即告分手,现下我身无长物可赠,只有这本书送给小兄弟做个纪念,此书虽不是什么武林至宝,但它亦是我毕生心血所成,内里所载均是歧黄医理之术,记述甚详,依小兄弟的过人聪明,不难领悟透解,我赠此书与小兄弟,是别具用心,不用我说,小兄弟一定了解,言尽于此,就此别过,他日有缘或能再有相会之日。”
说完,将书递给剑华之后,即飘身向林中走去。
剑华接过书本,略一怔神,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着老人的背影说道:“老前辈请留步,晚辈尚有一事请教。”
老人遂顿住身形,回首向剑华看来。
剑华等老人顿住身形,遂疾步向老人走去,在老人面前三尺之处,停步不进,看了老人一眼,然后声音低低地说道:“晚辈尚有一不情之求,祈老前辈能将高姓尊讳赐下,以后晚辈亦好……”
老人不等剑华说完,即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自沦入江湖,屈指算来,已逾数十寒暑,真实姓名早被人遗忘,蒙武林朋友抬爱,赠以神医之名,关于我之一切,均载于书内,你观后自知,你不叫我我差点儿给忘了,就是蜍虎的来历,我应当告诉你,以增长你的见闻。”
指着那条蜍虎尸体,说道:“此物名叫蜍虎,是毒蜍与守宫交合而生,极为罕见,其性情残暴,身怀剧毒,并且力大无穷,周身天生一层坚逾精钢的逆鳞,刀枪不入,更有一种异于常兽的本能,全身仅借尾尖着地之力,可以腾空而起,持久不坠,身悬空中行动回转并不因此受阻,相反的更迅捷灵活,无论多利害的兽类遇到它,很难逃脱活命,以上那些虽然利害,一旦碰上都还可以设法抵御趋避,最使人感到防不胜防、御不胜御的是它随时随地可以口喷剧毒之气,中者是必死无药可救,真可以说是利害无比,所以蜍虎接近之处,周围数里以内,兽类自行绝迹,视为禁地,裹足不前。蜍虎虽然如此暴戾凶残,然而其本身却有一种天生的自己克制自己的缺点,就是蛰眠之期极长,一年当中,最少有十个月以上的时间是在昏睡当中,清醒的时间极为短暂,在其蛰眠之时,它如枉加活动全身会感到软绵无力,异常难过,其他兽类于其蛰眠时期遇上它,也恐难逃一死。”老人说至此处,停口稍息。
接着又说道:“我为了寻找几味珍贵的草药,偶然经过此处,发现此地周围的草木,均是枯黄而死,兽类绝迹,由种种现象看来,此处定踞有剧毒之物,自信尚有克制之法,遂停留下来,隐身一旁,意在看清楚以后,再下手余去也不为晚,然而经我五六天的查看,始终未发现丝毫可疑之物,这就使我感到奇怪不止,经过再三的思忖,认为此处的毒物已迁住他处,遂打算离去,但我尚未完全死心,想再等一天,如果再无发现,就决心离去。
“第二天的中午,我正隐身在一株大树上,闭目养神的时候,同时心中暗暗在想,今天如再无发现就决定离去。忽然一股腥风,由树下飘来,我遂赶紧睁眼一看,只见一条红鳞巨蟒,正探头探脑的向空地上张望,但它的眼神却不时的向那潭清水望去,看样子是想喝水,但它的神情之间,好像是有所顾忌,踌躇不前,初时我以为就是这条巨蟒盘踞于此,然而巨蟒何以会露出如此惧怖的样子,我静坐树上看了很久,这条红鳞巨蟒始终未敢向空地上游进半步。
“此时我才知道,原先的想法错了,此地一定另外盘踞着一种极利害的剧毒之物,否则那么威猛可怖的巨蟒,不会露出那么害怕的神情,此物的利害,是可想而知,然而有一样事情,当时使我沉思莫解,就是为什么五六天来,除了发现这条红鳞巨蟒之外,我始终未看到丝毫可疑之物,就在我俯首沉思之际,蓦然空地上传来两声扣人心弦使人闻后悚栗不安的呱呱叫声,我赶忙摄定心神,向空地注视过去,然而情景如旧,一无所见,当时心里非常纳闷,我还认为呱呱之声是巨蟒所发,遂将目光移向巨蟒。
“只见那条巨蟒,已盘成了一条蛇阵,斗大的头颅,一半缩进蛇阵里面,一半露在外面,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巨蟒浑身颤抖不已,那种害怕的神态,如不是亲目所睹,我真不敢相信,此时那条巨蟒,睁着一双充满了惊恐、骇怖的巨眼,一眨不眨的朝着一棵大树根部看着,我顺着巨蟒的视线向那株大树的根部望去,只见一个约有一尺方圆的黑糊糊的洞穴,在那株大树的根部,此时我才顿悟,巨蟒的一切动作,是有因而发,决不是故布疑阵,我遂聚精会神不敢稍加大意,向洞穴注视着,要看一看究竟是什么东西,能有如此利害。
“足有半盏热茶的工夫,刚才那种扣人心弦,慑人魂魄的呱呱叫声,再次从洞穴里传了出来,我知道毒物就要出洞,当时我的精神非常紧张,目光更不敢稍加移动的注视着洞穴。就在这个时候,只看到绿光一闪,那条蜍虎由洞穴里面蹿了出来,当时我还意为是一条较为罕见的大守宫,然而等我仔细一看,才知道我的猜想又错了,因为我从来没见过,也没听人说过,有顶生三目身长鳞甲的守宫,当时我真没看出这是什么东西,一时之间我也不敢贸然下手,想看看它出洞的情形如何再作打算。
“此物出洞以后,好像还未睡醒的样子,行动极为缓慢,一步一步的走向那潭泓水,数丈远的距离,它竟走了很久才走到,在潭边伫立了半天,才见它把嘴伸进潭里,吃了几口水,又将头抬起来,休息了一下,继续将嘴伸进潭里,作出第二次吃水的样子,就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轰隆轰隆的打雷声,紧接着乌云就遮掩了顶空,我知道大雨即将来临,我对此已司空见惯,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在潭边吃水的蜍虎就不同了,它好像对下雨打雷有所惧怕似的,只见它两腮一收一鼓,一团淡红色的气体,脱口喷出,紧接着呱的一声急叫,身形突然凌空跃起,仅用尾尖着地,只看到绿影一晃,七尺余长的身体,竟凌空转了过来,头前尾后,他这一转了过来,我才完全将它的头脸看清楚,未等我多看两眼,它的长大躯体,就像箭一般射进洞里,就在这刹那间,我的心里就像电光一闪,使我想起了此物的来历,我在仔细的推想一下,由种种现象看来,此物确是蜍虎无疑,同时我也冒了一身冷汗,庆幸自己未曾贸然动手,否则后果堪虑。
“原来蜍虎这种东西,蛰眠之期虽久,但他不吃食物可以,而每隔五六天非要出洞吃水不可,所以蜍虎栖息之处,一定是距水边不远,还有一样,此物眼目最怕明亮之物照射,所以雷电交加的时候,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他是不肯出洞半步。我已确认为此物就是只听传闻而未见过的蜍虎,并且知道此物的利害,一个应付不当,自身危险可就太大了,当时我就想放弃原先的初衷,准备悄悄离去,我心意一定,遂将随身的小包背在身上,就准备离去之际,忽然一个念头闪过脑际,使我想起,数月前远游贵州时,于无意之中在一座荒山里,巧获数十株既珍贵而罕见的鹤涎草,此草是蛇类的克星,无论多厉害的毒蛇巨蟒,如被此草燃后的白烟一熏,立刻骨软瘫痪,寸步难移,此草对付蛇类既然有如此功效,拿来对付蜍虎,虽然不一定会收到想象中的功能,但至少可以收到半功之利,再者眼前这条蜍虎又正在蛰眠之期,威力大减,再加上此时的季候正是雨季中,每日下午申酉之时,必定落一场雷电交加的大雨,有了这几种有利的原因,我又改变了心意,决定留下来,要为世除此巨害,就这样我在林中,又呆了一夜。
“第二日我于未时将尽,申时将来的时候,即悄悄的跃下树来,在距离蜍虎盘踞的洞穴数尺之处,将事先准备好的鹤涎草及几种避毒用的草药,放在那只拌搅药物用的铜香炉之内,点燃起来,用内功将白烟逼进洞穴之内……以上就是我来此除害的一切经过,至于以后之事你都在树后看的非常清楚,也不用我再多说。”
神医说至此处,稍停又开口说道:“我因一时性急离去,忘了告诉你,蜍虎之胆及那张皮被武林中视为至宝,前者与其他药物配合,可以炼制成一种能解百毒的灵药,但是取胆之人,如不懂得摘取之法,而贸然从事,将使此胆失去功效,原因是摘取之时,一下要趁着蜍虎将死未死,血脉尚在慢慢流转之际,尽速将胆取去,否则一旦蜍虎气绝身亡,血脉停顿,而其腹内之胆亦于此时死去,再取出也就毫无用途了,所以刚才我用紫竹杖,贯足真力猛点它的头部,使其晕死过去,而不一下将它击毙之因就在此。
“再者此胆一经取出,马上就要用千年古玉瓶妥为保存,才不至于失去功效,就是这样,也只能保持十个对时,一但超过,就是用万年古玉瓶保存也将无法保持此胆的功能,所以我方才急急离去之因,就是想在十个对时之内,制成灵药,怕时间一久而使此珍贵难得之物白白废掉,那就太可惜了。
“再者蜍虎之皮,对练武之人的用处最大。制成甲装穿在身上不但可避刀枪,同时内家真力也将无法伤及内腑,至今武林中我尚未听说过什么人拥有此甲,但是此皮需用药物浸炼使其软韧下来,方可制成软甲穿在内里,否则其过于坚硬,将无法缀制成衣,浸制之法我现在告诉你,等我走后,你就可找寻药物着手制炼,切记勿轻告于人,以免引来祸患。”
紧接着老人就将制炼之法及药物的名称说了一遍,命剑华牢牢记在心里。神医说至此处,向剑华道了一声后会有期,收起那只香炉,即匆匆忙忙的飘然而去。
剑华愣愣的望着神医的背影出了半天神,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怅惘,同时心里思潮丛生,茫无头绪,连自己都不晓得是在想什么,良久,良久,才醒悟过来,忽听得身旁传来呼呼的喘气之声,他急忙向身侧望去,只见那条猛虎不知在什么时候,很安祥的卧在自己的身侧,那个幼童睡意正浓的趴在猛虎胸前,剑华向下望时,那头猛虎也正睁着一双感激、欢欣的铜铃大眼,向剑华看来,同时嘴里不断发出低低的吼声,这低吼的用意何在,恐怕只有猛虎自己才晓得。
剑华对这头猛虎,从内心里发一出种喜爱,童心突起,正要俯身抚摸几下,蓦然想起,这么半天为什么没有见那条巨蟒的动静,遂急急的向那条巨蟒存身之处望去,哪有半点踪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那条巨蟒已悄悄离去。
剑华遵照神医的嘱咐,将蜍虎之皮用金钰宝剑剥了下来,将血迹在草地上拭擦干净,用力卷了起来,找了一条藤蔓拦腰扎捆结实,以便提取。
那条猛虎对剑华好像是旧友重逢,寸步不离的跟着剑华,它见剑华一切收拾妥当的时候,即上前用嘴咬住剑华的衣服直往背上拉,原先剑华尚不懂它的意思,几次之后渐渐领悟,遂说道:“叫我骑在你的背上吗?”
眼前的情景使剑华再度陷入了极端痛苦的深渊,原先那一线希望,至此已全告破灭无遗,心中暗暗想道:“照眼前的情势看来,书生已是凶多吉少,自己一夜的工夫,不但未能将贼人追上,把书生救出来,甚至连敌人的容貌都未看到,将来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他思到劫处,恨不得拔剑自刎以了残生。
蓦的一声低沉的虎啸,把剑华从痛苦的沉思中惊醒过来。
此时剑华把生死都已置之度外,对虎啸的传来,根本没有心思加以理会。
然而虎的啸声,声声相接,同时渐渐的由远而近,剑华对此虽然无心思理会,但他不由自主的两眼投向虎啸之处,他这不经意的一看,使他却吃了一惊,心中暗道:“怎么今夜尽逢如此怪异之事呢?”原来他看到的,又是原先林中所见的那头猛虎,及那个赤身露体,满生薄毛的幼童,情形与先前一般无二,幼童前跑,猛虎紧随其后,同时虎口之内不断发出低沉的啸声,那个幼童好像对猛虎的紧随身后,漠然无睹,只顾自己连跑带跳的玩耍,剑华心里就越发惊疑不止,一时拿不准自己应当采取何种行动,是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呢?还是先把猛虎击毙再说呢?
他正犹疑不定之际,忽见那头猛虎凌空跃起,由幼童的头上蹿过,拦在幼童的面前,接着向幼童猛扑过去,巨口微张,已将那个幼童咬住。
剑华见状大吃一惊,心里暗暗后悔不已,自己为什么迟迟不动手,致使幼童惨遭虎吻,这都是自己一念之差,现在动手虽然已显太迟,但绝不能一误再误,再为世人留下后患,心意即定,遂晃动身形,直朝猛虎扑奔过去,同时双掌运力向猛虎头顶击下。
那头猛虎口衔幼童正想离去之际,突见剑华猛扑过来,要想逃避业已不及,急将口衔的幼童向后一甩,紧接着将庞大的身躯就地一滚,想躲过剑华击来的一掌,动作灵敏已极,虽然如此,还是挨了剑华一掌,这还是剑华心悬那个幼童的安危,一掌击向猛虎,另一只手则接住正往下坠落的幼童。
那头猛虎虽然仅仅挨了剑华一掌,但是已感经受不起,一声狂啸脱口而出,半天才爬了起来。
再说剑华将幼童托在手中,仔细一看,使他心里感到惊异不止,只见那幼童生的是奇丑无比,宽额、巨口、塌鼻,周身上下长着一层薄薄的黄毛,剑华打量他时,那个幼童也正眨着一对金光闪闪的眼睛,在剑华脸上看来看去,神态安然已极,毫无惧怕的神情。
当虎啸传来之时,幼童的脸上突然罩上一层愤怒之色,同时嘴里发出一种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吼声,一双黝黑的小手,出其不意的竟向剑华双目抓来,剑华万也没有想到,把他吓了一跳,本能的力贯双臂,将幼童抓住向外推出,离开自己身体有段距离,但没有将幼童摔在地上,这是剑华忠厚之处,他怕把幼童给摔伤了,所以紧紧的抓在手里,准备慢慢的放到地上。
那个幼童对剑华一抓未中,竟挣扎着从剑华手中脱出,跳落地上。
别看这幼童仅有几岁大小,但其力气却大得惊人,像剑华那么深厚功力,竟被幼童挣脱出手,这是剑华想也未想到的,幼童跳落地面,嘴里又发出先前的吼声,身体凌空跃起,足有七八尺有余,再度向剑华脸上抓来,剑华晃身后退,幼童扑了个空,此时剑华心里越发的感到不像有人传授,纯系本能而为,是天生异禀,如经名师指导,将来定为武林放一异彩。
他并不因为幼童对他无礼取闹而生气,相反的对幼童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喜爱。
幼童二次未能扑中剑华,好像激起了他的真怒,嘴里吼啸之声,由低沉而渐渐高大起来,并连声不断,身形亦不因此稍停,竟对剑华猛扑不止,剑华根本就没把他放在心上,只见他抿嘴微笑,双手后背,身形晃闪之间,使幼童疾扑之势次次落空。
那头猛虎并没有离去,此时却踞蹲地上,看着二人闪斗,嘴里时而发出低沉的吼声,剑华感到有点奇怪,但并未在意,只顾戏逗劝童,像这样一个尽力猛扑,一个只闪身避躲,约盏茶的光景,幼童的跃扑之势,已没有原先矫捷,身形减慢下来,但并未停止,剑华知道幼童已是后力不继,忽然他的童心大起,想将幼童制服,收在身旁,然后回山请求恩师收归门下,自己将来报仇的时候,不就有一个得力的帮手吗?
剑华思忖及此,正准备采取攻势时,蓦听那头猛虎一声急啸,剑华回头一望,只见一条瘦小的黄影一闪,那个幼童已骑在虎背之上,那头猛虎无丝毫反抗之意,回过头来对着剑华一声低吼,对着幼童四爪齐扬,竟朝山林之内飞奔而去。
这种情景又使我们这位大孩子愣了半天才回过味来,心中又暗暗想到:“人兽同途,自己只听传闻并未见过,今天算是开了眼界,看来此子定是大有来历,可惜自己有事缠身,否则非追踪下去,看个明白不可。”想罢正准备回身举步。继续自己踏探未完之事。
继而一想,天下之事哪有这般巧合之理,一夜之间连着两次遇上幼童与猛虎,再说幼童与猛虎的出现,才使书生遭人掳去,莫非书生的失踪,与此幼童及猛虎有关,闭目深思,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这头猛虎说不定就是掳去书生之人所豢养,故意遣来现身将自己引开,而趁机下手点了书生的麻穴,挟掳而去,事情虽然不一定如此,但有此线索可循,总比盲目乱闯要强一点,自己开始就错了,干脆还是抱定听天由命,让它一错到底好了。
剑华沉思及此,一蹬脚将牙一咬,又展开身形,直朝猛虎遁去的林中,飞奔过去。
剑华在林中,轻纵疾跃,沿着一条樵路追了下去,开始尚有樵路可循,渐渐的樵路已尽,他只有认准方向继续追赶下去。
剑华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林之深处,为人所罕至地带,脚下枯叶盈尺,踩在上面软绵绵的感到异常舒适,毒蛇小兽满地游走,一不小心就会踩上,只见那些蛇兽一个个虎视眈眈的看着剑华,有蓄势扑袭之势,剑华为了防患未然,伸手从背上抽出那支金钰剑来,只听得锵一声,犹如龙吟虎啸,再看剑华手中已握着一道闪烁不定的金虹,神物利器确非凡品,自金剑出鞘,蛇兽皆露出惊惧之状,纷纷向后退避。
剑华手握宝剑,身形不停的朝前疾驰着,约有顿饭的光景,他穷目前视,不但未能看到虎童的踪影,甚而连来路的方向都分不清了,心里不由大急,遂连忙的将身形顿住,举目四望,入目尽是数围环抱的千年古木,头上枝叶盘结,不露天光,就如一张天然的大绿伞。
先前他一心一意的只顾追赶那头猛虎,及那个半人半兽的幼童,心无二用,无暇旁顾,现在这一停下身来,对四周一打量,感到有种说不出的阴森可怖,犹如置身古墓之中,剑华虽身怀绝学,此时亦不免生出一种战栗之感,就想赶快穿出这座密林,然后再作打算,但他置身在此种情景之下,因不见天光,已无法辨视方向,就不知道奔哪个方向走才对,再者他昨夜一夜除了打斗就是奔驰,现在又折磨了大半天,未进点滴水米,就是铁打之人,也会感到吃不消,何况他是血肉之躯,所以他现在是饥疲交加,这还是剑华内功深厚,如换了武功稍差之人,恐怕早已支持不住了。
剑华在当地闭目微思,认为眼前当急之事,就是先找些可以充饥之物,吃一点稍抑饥肠,使精力稍加恢复,然后再作出林的打算,心意一定,举目往四下里仔细搜寻,想找一些可以暂时充饥的东西,但在这不见天日的亘古森林之中,映入眼底者,除了千年松柏之外,再就是一少部分榆杨之类,连一株生有野果之类的树木都没看到,他搜寻良久,亦是枉然,这一来使得剑华腹内更加饥饿难熬。
此时剑华可以说是心急意乱,进退维谷,心里就更加惶急,骤然一声虎啸,由左侧林中传来,这种平日听来异常刺耳之声,现在听来竟比仙乐齐鸣还要好听几倍,他此时狂喜的程度,就如大漠之中发现了绿洲,野行荒岭骤见指路的明灯,其欣喜之状难以形容,饥渴之感亦于此时悄悄的溜走了。
只见他力贯双足,重鼓余力,又展开了捷逾飞鸟、快如飘风的轻功绝技,循着虎啸之声飞驰过去。
剑华的轻功,是得自当代武林奇人的真传,再加上他福禄不浅,巧食千载难逢的玉芝果,功力在无形中又增加一倍不止,论火候已达登峰之境,所以就在这晃跟之间,身形晃闪之下,已出去数十丈之遥。
他正疾步飞驰之际,忽听到虎啸之声连连传来,由低沉而高扬,最后竟是急厉的怒啸,好像是怒极而发,他循着啸声又疾驰了两里多路,前面尚是一望无涯的密林,而就在此时一番景象使他感到有点奇怪,原来眼前出现了一片枯干的树林,范围相当的广大,足有数十丈方圆,虎啸之声就从枯林之内发出,只见他身形起落之间,已扑至虎啸之处,举目一望,把他吓了一大跳。
一幕奇景尽现眼底,他赶忙平息静气,将身形匿于一株大树背后,张着一双惊惑不定的眼睛,一瞬不瞬的向前注视着。
只见一片大树环围之中,一块数十丈方圆的空广之地,空地的右侧有一潭清澈见底的泓水,只有二三尺方圆,白色的水泡连续不断的由水底翻滚上来,一看就知道是一股泉水。
一个皓首老人,面对着一棵大树,垂目低首盘膝而坐,剑华隐身之处恰好是在老者的左侧,见老人的面前摆着一尊古色斑斓的铜香炉,约半尺高下,一缕浓厚的白烟由香炉之内袅袅升起,一股使人闻后欲醉的异香,随着白烟发散出来,在老人打坐的周围撒着一圈黄色的粉末之物,将老人围绕在当中,原先在林外见到的那头猛虎扑伏在老人打坐不远之睡,那个半人半兽的幼童,好似睡熟了一样,伏在猛虎的身上,睡态极为安祥,那头猛虎露出又惧又怒的神怀,双睛一动不动的注视着前面,嘴里尚不断的发出又惧又怒的吼啸之声。
剑华甚感奇怪,遂顺着猛虎的目光向前望去,这一望之下,心里猛跳不止,眼着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直向上升起,心里顿起一丝忧惧之感。
剑华何以会如此呢?原来他目光到处,只见一条一尺粗细头生独角的红鳞巨蟒,盘跨在那里,蛇首高高抬起,距地三尺有余,一对绿光闪闪的凶睛,在猛虎及老人的身上掠来掠去,一根小指粗细的红信,不时的吐出巨口之外,由神态上看出,它对猛虎及那个老人,好像是不怀好意,但又有所顾忌,不敢上前,只远远的监视着,好像是伺机待动。
剑华对那条巨蟒看了半天,见它光是保持原态,无丝毫前扑之势,他遂将目光收回,向老人望去,就在这个时候,空地上已发生变化,只见那个老人的鬓发不时的上下掀动,同时香炉内的白烟虽然还不断的向外冒着,但已不是自由的随风飘散,好像被一股无形之力,吹向老人面前那棵大树的根部,原来在那棵巨树根部,有一个漆黑的洞穴,白烟笔直的径向洞穴之内飞进。
剑华目光一眨不眨的,对老人注视,同时对其动作感到百思莫解,而对猛虎及那条巨蟒的动作,更是莫明其妙,疑窦丛生,原因是由表面看来,蛇虎已成仇敌,但只见它们遥遥相望,而不敢轻易进身扑击敌人,致使剑华感到惊疑不止,所以他的目光不停的在猛虎及巨蟒身上溜来溜去,企图找出两兽相持不动的原因。
正于此际,蓦然一声慑魂夺魄闻后使人遍体生寒的呱呱叫声,传进剑华耳中,他连忙凝聚目光向老人望去,就在这眨眼之间,那呱呱之声,较前更为凄戾难听,闻后使人顿然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心慌意乱难耐之感,剑华不由得大吃一惊,赶紧摄定心神,这才稍微的好了一点。
只见场中的皓首老人,虽然还是盘膝打坐在当地,但已不像刚才那么镇静,脸上已涔涔见汗,皓发较前掀动的更为利害,那股白烟原样不动的径向洞穴之内飞进,而那呱呱……的叫声,就是从那洞穴之内发出来。
像这样又有半袋烟的工夫,那呱呱呱的叫声,较前更为猛烈,而那头猛虎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停止吼啸之声,剑华感到奇怪,遂向那头猛虎望去,只见那头猛虎,口衔幼童,一步一趋的向老人走进,同时浑身颤抖不已,对那呱呱呱的叫声,好似惧怕已极,原先与巨蟒遥遥相持的那种半怕半怒的神态,已悉数敛起,换来的却是惧怖之态。
他对老人好像亦很害怕,几次都想举步跨进围绕老人的那条黄线之内,然而每次又都停止,看情形未得老人应允,它是不敢逾越雷池半步,双目之内灵出不安及哀求的神色,盯视着老人。
这种情景看进剑华眼内,就使他越发的感到惊异,心里暗暗想道:“由种种迹象看来,此虎显然是一头通露之物,为人所豢养,从他那种惧怖的神情中看出,洞穴之内,一定盘踞着一种极利害,而且极罕见的剧毒之物,否则此种通灵之物,不会露出如此怯弱的神态,那位老人亦定是一位武林异人,为了除此巨害而来,并且有克制毒物之法,猛虎想托庇老人以求安全。
剑华遂暗暗决定必要时要助老人一臂之力,他虽然在暗自思忖,但双目却未离开那头猛虎与老人。
此际只见老人将低垂的双目,慢慢睁开。
剑华只看到两股寒光,如从老人眼内射出,老人对猛虎看了一眼,将头微微一点,双目又倏然合上,那头猛虎如奉玉旨大赦,疾步跨进黄线之内,紧挨着老人身侧匍伏下来,把那个幼童环抱在胸前,状极亲密及关怀,好像是慈母对待幼子。
就在这眨眼之间,那洞穴之内突然传来一串较前更为凄厉而悠长的呱呱呱叫声,接着就看到一条绿光闪闪的长影,从洞穴之内疾射出来,那个东西跃出洞穴之后,即卧地不动,那种动人心魄使人毛骨悚然的呱呱呱叫声,连续不断的从那条绿光闪闪的长形之物的嘴里传出来。
此时剑华虽然极为惶恐,但尚能摄定心神,暗作准备,以防万一,而目光向那绿光闪闪之物望去。
只见一条七尺余长,腹生四足,顶生三目,全身生着一层绿光闪闪,约有制钱般大小的鳞甲,形状与守宫相仿,伏卧在地上,三目之内发出一种乌绿的凶光,正一齐注向老人与那头猛虎,胸前两足却不停的在地上挖动,而全身的鳞甲一起一伏的掀动着,好像是怒极发威,蓄势伺机待向老人疾扑过去。
再看那个老人,已无先前那么镇静,脸上露出极为紧张之色,双目之内,目光灼灼的注向那条奇形异状的东西,而摆在他面前的那尊铜香炉,尚是白烟缕缕,但是已不射向洞穴,而受一股无形之力的催动直向那条东西罩下。
别看是那么轻飘飘的一股白烟,好像具有无比的威力,使得那条与守宫相仿之物,露出极害怕的样子,长形的躯体连连向后退缩,生怕被白烟碰到。
这条与守宫相仿之物,后退的方向恰好是那条红鳞巨蟒盘卧处,它自这条东西出洞以后,凶态顿敛,高抬身外的独角巨头,早已缩进蛇阵里面,一对绿光闪闪的凶睛,从隙空之中向外注视着。
那条与守宫相仿之物,出洞之后只顾对那老人注视,根本没有看到这条巨蟒,而此时它恰好退到巨蟒的身侧,好像是胸间怒气正无处发泄,对巨蟒的出现,正好拿来泄愤,举起它那条细长的尾巴!径向巨蟒身上打下,只听到叭的一声,那么粗坚的蟒身,竟被打的血肉横飞,那条巨蟒被打之后,不但毫无抵抗,而躯体却紧紧的向里收拢,头部藏在蛇阵里面,发出一连串极惨厉的吱吱之声。
那条与守宫相仿之物,打完巨蟒之后,又连连向后退去,因为那股白烟又快飞向它的头顶。
剑华隐匿一旁,连大气也不敢出,只屏息的注视着空地上的一切情形。
此际老人的脸上,除了显出极为紧张之外更罩上了一层焦急之色,不断的抬眼对天空注视,好像是有所期待的神情。
蓦然间远处传来一连串轰隆轰隆的打雷声,同时一片乌黑的浓云,如万马奔腾般很快的就将天光完全遮住。
此时雷声却越来越近,眼看就要响临头顶之上,就在乌云遮天,雷声越来越大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焦急之色,已完全隐去,嘴角泛起一丝微笑,一跃而起,伸手由腰间取出一根比小指还要细,约有四尺余长,周身呈乌紫色的长杖来,左手由地上端起那尊铜炉,也未见他如何施展身形,只见身形一晃就到了那个洞穴之旁,将香炉放在洞穴的旁边,此时香炉之内,白烟虽然尚不断的向外冒着,但是已不再向那条与守宫相仿之物追去,而只是随风飘散,异香四溢。
那个老人将香炉放下之后,即手握那根色呈乌紫的长杖,缓步向那条怪物走去,而天空中恰于此时,下起了倾盆大雨。
那条与守宫相仿的三目怪物,见白烟不再向它追击,凶态又萌,三目之内绿光闪闪,一齐注向老人,同时腹后双足直立地面,胸前二足下弯,头部高仰,两腮高高鼓起,嘴里已不再发出呱呱之声,看样子好像是蓄势伺机向老人疾扑过去。
那个老人,好像是成竹在胸,有持无恐似的,对怪物的神态满不在意,脚下丝毫不停的向前走着。
此时隐匿树后的剑华,已顾不了大雨倾盆由顶罩下,双目一眨不眨的向空地上注视着,雨越下越大,密集的雨丝,几乎将他的目光给挡住,好在是距离近,否则再远一点的话,空地上一切情景,准会看不大清楚。
空地上的情景,越来越紧张了。
那个老人,已将身形顿住,立在那条与守宫相仿之物的面前,约有六尺之遥,手中那根乌紫色的长杖,突如怒矢离弦般径奔怪物头顶点下,其出手之快,劲力之足,使隐在一旁的剑华惊钦不止,原因是在这哗啦哗啦的大雨声中,老人杖头带起的呼呼风声,还能清晰可闻,如没有绝顶的内功,断难达到此种境界,这就难怪剑华又惊奇又钦敬了。
再看那个怪物,好像是也知道利害,就在老人那杖劲风当头点到之际,头部微斜,将老人点来之势轻轻闪过,紧跟着四足暗中用力,七尺余长的躯体竟凌空跃起数尺之高,径向老人的胸前及头脸部分扑来,同时双腮往里一缩,一股淡红色的气体,随口喷向老人,怪物这种避招袭敌,迅捷的动作,剑华要不是亲眼所见,他真有点不敢相信,心里不由得暗暗的替老人担上了忧。
老人对怪物的疾扑猛袭之下,好像是有未卜先知之能,早有预防,只见他身形一晃,斜着向左跨去三步有余,接着是力贯右臂,将手中乌紫色的长杖,抖起了二尺方圆那么大一朵杖花,迎着怪物的腹部拦腰打下。
老人身形之快,出招之奇,使那怪兽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只听啪的一声,接着一声凄厉的呱呱惨叫声,就在这呱呱的惨叫声中,那个怪物的躯体就如断线风筝,径向后飞去,在空中连连翻滚了好几个滚,才向丈余外的地上落下。
老人就在怪物的躯体,快要下落之际,竟又展动身形快如飘风般,直扑奔过去,在距离怪物数尺之处,手中乌紫色的长杖,又向怪物头顶点下。
眼前这条与守宫相仿之物实非易敌,老人那么快的身手,竟然扑个空,原来那条怪物,不等身躯落地,将那条细长的尾巴,笔直的竖立起来,在地面上一点,使坠落之势,不但没有再向地上落下,全身竟成了一条直线,头上尾下,向上升起一尺有余,身悬空中猛然一个翻身,背下腹上四脚朝天,细长的尾巴挟着一股劲风,反朝欺身扑进的老人打去。
怪物这种临危自救并带袭敌的动作,实出老人的意料之外,同时也把隐匿一旁的剑华给吓了一大跳,嘴张的大大的,差一点哎呀之声喊出口来。
老人的功力确有过人之处,就在千钩一发、危迫眉捷之际,老人突然施展出轻功绝技“鲤鱼倒穿波”的绝妙身法,头前脚后,腹上背下,庞大躯体倒着向后跃出一丈有余,老人的动作可以说是与怪物的身形不谋而合,所不同的是方向有别。
此时老人与怪物的距离,经过这么相互一退,双方相隔已是数丈之遥,老人瞪着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牢牢的盯着那条怪物,而那怪物也瞪着绿光闪闪的三只凶睛,看着老人,同时周身的鳞甲,又恢复了先前之状,一起一伏的掀动着。
一人一怪遥遥相对的互视着,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像这样足有半袋烟的工夫,雷声突然远去,而倾盆大雨,已渐渐小了下来,雨丝由密而疏,由粗渐细。
老人见状脸上又罩上了一层比前更甚的焦急之色而那条怪物与老人的情形恰成相反,好像是异常高兴似的,细长的尾巴,不断的在地下扫来扫去,就像一只狗欢迎它的主人回来,摇尾讨欢之态,原先仆伏不动的身形,现在却慢慢的向老人爬了过来,老人见状焦急之色,除了更为加重之外,并且神态之间显出一种极为惶恐的样子,犹疑不决的,不晓的是退好还是进好,原先那种镇静之态,现在已是毫不存留,双睛死死的盯着向他慢步爬来的怪物。
再说隐匿一旁的剑华,被空地上的情形弄的紧张到了顶点,握在手中的剑,已渗出了不少冷汗,左手紧紧握住,心里暗暗打定,如老人一遇危险,他就准备及时解救,突觉背后有物靠近……心里大吃一惊,以为背后来了大蛇之类,身形本能的凌空向上跃起好几尺高,连忙举目向下望去,见是那头猛虎口卸幼童,不知道什么时候立到他的身后,剑华向下望时,那头猛虎亦正抬着一双充满了乞怜的目光向地看着。
剑华将身形轻轻落到那头猛虎的身侧,用手轻轻抚摸着猛虎的头顶,那头猛虎柔顺的像头家猫一样,斗大的虎头,在剑华腿上擦来擦去,人兽之间,虽然言语不通,但却在心灵的深处,建立起一种浓厚的感情。
正于此际那猛虎的巨首,突然停止下来,右前爪举离地面不断的向空地上指划不停,剑华猛然醒悟,自己只顾与虎玩耍,而忘了空地上的情形,遂连忙举目向空地上看去,目光到处,不由的大吃一惊,把他急出一身冷汗。
原来就在剑华与虎相戏之际,那条三目怪兽,已缓步爬至老人面前七尺余处,身形骤然停顿下来,好像是跋涉长途,疲惫不堪的神态,伫足稍息的样子,谁知道这怪物聪慧狡猾异常,故意如此,为的是诱敌分神,它好乘机出其不意的进身袭敌。
怪物想的虽然很好,但那老人对它的心意,早就摸的一清二楚,就在那条怪物身形骤停之际,老人已跨步向右闪去,果然那条怪物身形停步下来连眨眼的功工都没有,身形又凌空跃起,朝老人立处扑去,同时双腮一鼓一收,一团淡红之气,冲口而出喷向老人,然而它这双管齐下的诡计,早被老人识破,已经跃身离开原先立身之处。怪物见一扑不中,只气得呱的一声怒叫,细长的尾巴又笔直的垂向地面,尾尖用力在地上一点,悬空的躯体,就借远一点之势,身形向右一扭,尾尖在地上连点几下,凌空的身形快如飘风般向老人扑到,同时那股淡红之气不停的喷向老人。
那个老人对怪物口中喷出的淡红之气,好像是畏惧已极,始终避开怪物的正面,不敢让那淡红之气离身稍近,但是怪物口中喷出的那股淡红之气,出口之后即随风四下飘荡,这一来对老人的威胁就更大了,原因是他一方面要闪避怪物的扑袭,一方面他还要运气封闭口鼻,否则那股淡红之气,只要稍许进入内腑,立刻就有性命之危,但那怪物的动作却快得出奇,仅凭借着尾尖点地之力,悬空身躯,竟是转动自如。无论老人怎么闪躲,始终将老人追成首尾相顾之势,使老人连缓口气的工夫都没有,此时老人不要说击毙怪物,只要能够脱出怪物的追袭,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在这种情形下,试想老人能支持多久,这还是老人的功力过人,要是换了武功稍差之人,怕早已遭到怪物的毒吻。
猛虎示警,使剑华从沉思中苏醒过来,连忙向空地上注视过去,只见大雨已止,空地上的老人,满脸都是急惶之色,正全力的闪避着怪物的追袭,但是老人脚下已微露缓慢之状,有一两次要不是老人急忙垂肩弯腰的话,就差一点被怪物扑中。
剑华见状大吃一惊,知道老人已是气力不足,以他那种忠厚仁慈的心肠,岂能坐视老人遇险,所以他连考虑都没考虑,就展动身形,施展出师门绝技缩地换形的上乘轻功,直向空地上飞扑过去。
剑华到达当地刚好是时候,正是老人危迫眉捷之际,那条怪物已扑临老人头上,而老人此时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怪物的扑到,本意是想跨步向左闪过,然而脚下已不太灵活,右足连半步都没有迈出去,怪物已挟着一股腥臭无比的劲风当头扑下,此际老人知道已经完了,自己这条老命完了。
就在这种千钧一发之际,剑华就是一剑将怪物杀死,然而也救不了老人的危险,因为那条怪物的扑势太快,等他的宝剑斩到,而怪物的利爪也势必将老人的头脸抓伤,在此情形下,就显出剑华的武功火候之高了,只见他右手宝剑一招“拦江截斗”直奔怪物拦腰斩下,而右手遂施展出上乘的内功掌法混元一气掌,含气不吐的推向老人右肩,将老人一直推出去数尺之外,使老人才算脱出了危险。
再说剑华手中的宝剑,眼看就要砍中怪物时,突见怪物的长尾挟着一股劲风,反向自己抡打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突听那个老人急急的说道:“小兄弟,此物长尾最毒,同时力大无穷,如被打中,就有性命之危,速向后撤身。”
剑华对老人的话,根本没有听太清楚,因为他全神都用在对付怪物之上,就在这眨眼之间怪物的长尾已临身侧,此时亦不容许他有撤身的工夫,为了急救遂将先天真气施展起来,怪物的长尾被剑华的真力所逼,直向相反的方向甩了过去,而剑华的手中宝剑,却及时的砍了下去,只听到呱呱两声惨叫,那怪物的细长尾已齐根断掉,紧接着听到扑通一声,那怪物直坠尘埃,接着又是两声呱呱的惨叫,只见那怪物双腮一鼓一收,张口喷出一团较前更浓更多的淡红之气,疾如闪电般直奔剑华罩下。
剑华一剑将怪物长尾齐根斩落,不由得心里一喜,精神稍一松懈,就见一团淡红之气迎面飞到,同时觉得鼻孔里蹿进来一股腥臭之气,头脑立即感到一晕,人亦感到异常疲乏,四肢软弱无力,手中的宝剑差一点儿掉在地上。
此时他神智还很清楚,知道刚才那股淡红之气,是怪物喷的内腑毒气,自己一不小心,竟被喷中,心里一急暗叫一声不好,我命休矣,遂赶紧气沉丹田,提起一口真气,迫使运行全身,他只感到一股热流,如同决堤之水流向周身各处运转不停,没有多久的时候,精神才渐渐恢复,乏力之感亦渐渐消退,精神一恢复过来,又记起了那条怪物,遂急急举目向那怪物望去。
只见那个老人,手持那根乌紫色的长杖,正在纵跃不停的向怪物头顶点下,再看那条怪物,凶戾之态已收敛静尽,使剑华感到最奇怪的是,原先那条怪物的动作,那么迅捷灵活,而现在迟笨的,连转动一下都感到困难,老人手中那根乌紫色的长杖,如灵蛇出洞般点向怪物的头部。
那条怪物此时除了呱呱的悲叫之外,好像已是山穷水尽,无丝毫还攻的余力,只有等待宰割似的,此时老人出手,较前更快,只见一条乌紫色的长影,不断的在怪物头上一起一落。
像这样足足半盏热茶那么久,老人头上已经见汗,而手中的长杖却没有停顿下来的意思,又是片刻之久,那个怪物的呱呱悲叫声已低沉下来,渐渐的只看到胸腹一鼓一收在喘着大气,而叫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停了下来。
那个老人这才停止敲点怪物的头部,将乌紫色的长杖,顺手往地下一丢,遂匆匆忙忙的由怀中取出一柄晶莹夺目碧绿色的短剑和一只有鸭蛋粗细,洁白如雪玲珑透明的白玉瓶来,蹲下身去用手将那个怪物翻了一个身,只见那个怪物尚在一起一伏的喘着气,老人用手中玉剑,在怪物的胸前比了比,猛然用力刺下,只听噗嗤一声,老人手中的玉剑,已刺了进去,顺着一条细细的白线,向下划去。
剑华在一旁看得是莫明其妙,不知道老人的用意何在,那个老人将怪物腹部剖开之后,将玉剑提起剑华一看那柄玉剑之上绿光闪闪,滴血不染,心里暗叫一声好剑。
老人用嘴将剑咬住,然后伸手探入怪物腹内,摸索了一下,就随手提起,两个约有鸭蛋大小,丹红欲滴的长圆形东西来,老人很小心将那两个东西放进右手持着的白玉瓶内,这才见他深深的吁了一口长气,由口中将玉剑取下,遂急急忙忙向剑华看来。
剑华见老人向自己看来,亦遂展露笑容,向老人望去,只见老人脸上露出极为惊讶的神色,同时嘴里噫的一声,疾步走到剑华面前,朝着剑华脸上又仔细的看了很久,才将目光移开,自言自语的说道:“奇怪!奇怪!”
剑华对老人的神态,感到莫明其妙,不知道自己脸上有什么特异之处,值得老人如此惊奇的看来看去。
他不善于言词,如老人没有说明之前,他又不好意思向老人探询情由,只有睁着一双俊目,愣愣的看看老人,只见老人凝目向远处看着,双眉紧锁,心里好像是在思索着一件极费解的事情。
约有半袋烟的工夫,才见老人将目光收回,又移向剑华,嘴角含着微笑,对着剑华将头微点,然后抱拳说道:“刚才多蒙小兄弟义伸援手,使我死中复生,小兄弟这种不计危险,舍己救人的义举,我老汉是衷心钦敬,刻骨难忘……今夜荒林之内,与小兄弟相遇,亦算是尽了佛家所谓之缘份,我有意与小兄弟结一忘年之交,未悉小兄弟意下如何?”
剑华听后急急说道:“老前辈太过言重了,举手之劳些许小事,何劳老前辈如此夸赞,忘年之交,晚辈实不敢从,如蒙不弃,晚辈愿充子侄辈,追随老前辈左右,时聆教益,亦就铭感不尽了!”说完恭立一旁。
老人哈哈一笑,接着说道:“小小年纪能够如此,实在难得,实在难得!”
略一沉吟又说道:“刚才我从旁观察,见你所施展的身法,分明是内外武功均达登峰之境,将来定能为武林放一异彩。可是……如我老眼不花的话,无论如何小兄弟亦未达到百毒不侵的境界,何以蜍虎腹内的巨毒,对小兄弟好像是无可奈何?这就使我百思莫解。”老人说至此处又是沉吟不语,稍顿自言自语的说道:“其中定是另有原因。”遂又向剑华说道:“小兄弟师承何位高人,能否赐告老汉!”
剑华遂将自己学艺的经过,及家遭仇人夜袭的情形,下山后所遇到的一切事情,简略的对老人讲述了一遍,讲到伤心之处,心内一疼,俊目之内已涌上了两滴晶莹透明的泪珠,有跃跃欲坠之势,他怕难为情,遂连忙将头低下用手背擦掉,才再抬起头来。
老人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千年玉芝旷世仙品就难怪了,小兄弟也不要太过悲伤,善恶到头终有报,苍天不负苦心人,小兄弟只要耐心访查,我想终有一天会水落石出,查访出暗害令尊大人的贼人……再者令师智禅子,有武林奇人之称,武功高不可测,这也就难怪小兄弟有如此身手,以小兄弟的师门威望,再加上小兄弟这身绝世武功,如能好自为之,他日报仇之事,定能如愿以偿。”
说完,老人伸手由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书册,遂又正色的对剑华说道:“你我相遇一场,转眼即告分手,现下我身无长物可赠,只有这本书送给小兄弟做个纪念,此书虽不是什么武林至宝,但它亦是我毕生心血所成,内里所载均是歧黄医理之术,记述甚详,依小兄弟的过人聪明,不难领悟透解,我赠此书与小兄弟,是别具用心,不用我说,小兄弟一定了解,言尽于此,就此别过,他日有缘或能再有相会之日。”
说完,将书递给剑华之后,即飘身向林中走去。
剑华接过书本,略一怔神,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着老人的背影说道:“老前辈请留步,晚辈尚有一事请教。”
老人遂顿住身形,回首向剑华看来。
剑华等老人顿住身形,遂疾步向老人走去,在老人面前三尺之处,停步不进,看了老人一眼,然后声音低低地说道:“晚辈尚有一不情之求,祈老前辈能将高姓尊讳赐下,以后晚辈亦好……”
老人不等剑华说完,即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自沦入江湖,屈指算来,已逾数十寒暑,真实姓名早被人遗忘,蒙武林朋友抬爱,赠以神医之名,关于我之一切,均载于书内,你观后自知,你不叫我我差点儿给忘了,就是蜍虎的来历,我应当告诉你,以增长你的见闻。”
指着那条蜍虎尸体,说道:“此物名叫蜍虎,是毒蜍与守宫交合而生,极为罕见,其性情残暴,身怀剧毒,并且力大无穷,周身天生一层坚逾精钢的逆鳞,刀枪不入,更有一种异于常兽的本能,全身仅借尾尖着地之力,可以腾空而起,持久不坠,身悬空中行动回转并不因此受阻,相反的更迅捷灵活,无论多利害的兽类遇到它,很难逃脱活命,以上那些虽然利害,一旦碰上都还可以设法抵御趋避,最使人感到防不胜防、御不胜御的是它随时随地可以口喷剧毒之气,中者是必死无药可救,真可以说是利害无比,所以蜍虎接近之处,周围数里以内,兽类自行绝迹,视为禁地,裹足不前。蜍虎虽然如此暴戾凶残,然而其本身却有一种天生的自己克制自己的缺点,就是蛰眠之期极长,一年当中,最少有十个月以上的时间是在昏睡当中,清醒的时间极为短暂,在其蛰眠之时,它如枉加活动全身会感到软绵无力,异常难过,其他兽类于其蛰眠时期遇上它,也恐难逃一死。”老人说至此处,停口稍息。
接着又说道:“我为了寻找几味珍贵的草药,偶然经过此处,发现此地周围的草木,均是枯黄而死,兽类绝迹,由种种现象看来,此处定踞有剧毒之物,自信尚有克制之法,遂停留下来,隐身一旁,意在看清楚以后,再下手余去也不为晚,然而经我五六天的查看,始终未发现丝毫可疑之物,这就使我感到奇怪不止,经过再三的思忖,认为此处的毒物已迁住他处,遂打算离去,但我尚未完全死心,想再等一天,如果再无发现,就决心离去。
“第二天的中午,我正隐身在一株大树上,闭目养神的时候,同时心中暗暗在想,今天如再无发现就决定离去。忽然一股腥风,由树下飘来,我遂赶紧睁眼一看,只见一条红鳞巨蟒,正探头探脑的向空地上张望,但它的眼神却不时的向那潭清水望去,看样子是想喝水,但它的神情之间,好像是有所顾忌,踌躇不前,初时我以为就是这条巨蟒盘踞于此,然而巨蟒何以会露出如此惧怖的样子,我静坐树上看了很久,这条红鳞巨蟒始终未敢向空地上游进半步。
“此时我才知道,原先的想法错了,此地一定另外盘踞着一种极利害的剧毒之物,否则那么威猛可怖的巨蟒,不会露出那么害怕的神情,此物的利害,是可想而知,然而有一样事情,当时使我沉思莫解,就是为什么五六天来,除了发现这条红鳞巨蟒之外,我始终未看到丝毫可疑之物,就在我俯首沉思之际,蓦然空地上传来两声扣人心弦使人闻后悚栗不安的呱呱叫声,我赶忙摄定心神,向空地注视过去,然而情景如旧,一无所见,当时心里非常纳闷,我还认为呱呱之声是巨蟒所发,遂将目光移向巨蟒。
“只见那条巨蟒,已盘成了一条蛇阵,斗大的头颅,一半缩进蛇阵里面,一半露在外面,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巨蟒浑身颤抖不已,那种害怕的神态,如不是亲目所睹,我真不敢相信,此时那条巨蟒,睁着一双充满了惊恐、骇怖的巨眼,一眨不眨的朝着一棵大树根部看着,我顺着巨蟒的视线向那株大树的根部望去,只见一个约有一尺方圆的黑糊糊的洞穴,在那株大树的根部,此时我才顿悟,巨蟒的一切动作,是有因而发,决不是故布疑阵,我遂聚精会神不敢稍加大意,向洞穴注视着,要看一看究竟是什么东西,能有如此利害。
“足有半盏热茶的工夫,刚才那种扣人心弦,慑人魂魄的呱呱叫声,再次从洞穴里传了出来,我知道毒物就要出洞,当时我的精神非常紧张,目光更不敢稍加移动的注视着洞穴。就在这个时候,只看到绿光一闪,那条蜍虎由洞穴里面蹿了出来,当时我还意为是一条较为罕见的大守宫,然而等我仔细一看,才知道我的猜想又错了,因为我从来没见过,也没听人说过,有顶生三目身长鳞甲的守宫,当时我真没看出这是什么东西,一时之间我也不敢贸然下手,想看看它出洞的情形如何再作打算。
“此物出洞以后,好像还未睡醒的样子,行动极为缓慢,一步一步的走向那潭泓水,数丈远的距离,它竟走了很久才走到,在潭边伫立了半天,才见它把嘴伸进潭里,吃了几口水,又将头抬起来,休息了一下,继续将嘴伸进潭里,作出第二次吃水的样子,就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轰隆轰隆的打雷声,紧接着乌云就遮掩了顶空,我知道大雨即将来临,我对此已司空见惯,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在潭边吃水的蜍虎就不同了,它好像对下雨打雷有所惧怕似的,只见它两腮一收一鼓,一团淡红色的气体,脱口喷出,紧接着呱的一声急叫,身形突然凌空跃起,仅用尾尖着地,只看到绿影一晃,七尺余长的身体,竟凌空转了过来,头前尾后,他这一转了过来,我才完全将它的头脸看清楚,未等我多看两眼,它的长大躯体,就像箭一般射进洞里,就在这刹那间,我的心里就像电光一闪,使我想起了此物的来历,我在仔细的推想一下,由种种现象看来,此物确是蜍虎无疑,同时我也冒了一身冷汗,庆幸自己未曾贸然动手,否则后果堪虑。
“原来蜍虎这种东西,蛰眠之期虽久,但他不吃食物可以,而每隔五六天非要出洞吃水不可,所以蜍虎栖息之处,一定是距水边不远,还有一样,此物眼目最怕明亮之物照射,所以雷电交加的时候,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他是不肯出洞半步。我已确认为此物就是只听传闻而未见过的蜍虎,并且知道此物的利害,一个应付不当,自身危险可就太大了,当时我就想放弃原先的初衷,准备悄悄离去,我心意一定,遂将随身的小包背在身上,就准备离去之际,忽然一个念头闪过脑际,使我想起,数月前远游贵州时,于无意之中在一座荒山里,巧获数十株既珍贵而罕见的鹤涎草,此草是蛇类的克星,无论多厉害的毒蛇巨蟒,如被此草燃后的白烟一熏,立刻骨软瘫痪,寸步难移,此草对付蛇类既然有如此功效,拿来对付蜍虎,虽然不一定会收到想象中的功能,但至少可以收到半功之利,再者眼前这条蜍虎又正在蛰眠之期,威力大减,再加上此时的季候正是雨季中,每日下午申酉之时,必定落一场雷电交加的大雨,有了这几种有利的原因,我又改变了心意,决定留下来,要为世除此巨害,就这样我在林中,又呆了一夜。
“第二日我于未时将尽,申时将来的时候,即悄悄的跃下树来,在距离蜍虎盘踞的洞穴数尺之处,将事先准备好的鹤涎草及几种避毒用的草药,放在那只拌搅药物用的铜香炉之内,点燃起来,用内功将白烟逼进洞穴之内……以上就是我来此除害的一切经过,至于以后之事你都在树后看的非常清楚,也不用我再多说。”
神医说至此处,稍停又开口说道:“我因一时性急离去,忘了告诉你,蜍虎之胆及那张皮被武林中视为至宝,前者与其他药物配合,可以炼制成一种能解百毒的灵药,但是取胆之人,如不懂得摘取之法,而贸然从事,将使此胆失去功效,原因是摘取之时,一下要趁着蜍虎将死未死,血脉尚在慢慢流转之际,尽速将胆取去,否则一旦蜍虎气绝身亡,血脉停顿,而其腹内之胆亦于此时死去,再取出也就毫无用途了,所以刚才我用紫竹杖,贯足真力猛点它的头部,使其晕死过去,而不一下将它击毙之因就在此。
“再者此胆一经取出,马上就要用千年古玉瓶妥为保存,才不至于失去功效,就是这样,也只能保持十个对时,一但超过,就是用万年古玉瓶保存也将无法保持此胆的功能,所以我方才急急离去之因,就是想在十个对时之内,制成灵药,怕时间一久而使此珍贵难得之物白白废掉,那就太可惜了。
“再者蜍虎之皮,对练武之人的用处最大。制成甲装穿在身上不但可避刀枪,同时内家真力也将无法伤及内腑,至今武林中我尚未听说过什么人拥有此甲,但是此皮需用药物浸炼使其软韧下来,方可制成软甲穿在内里,否则其过于坚硬,将无法缀制成衣,浸制之法我现在告诉你,等我走后,你就可找寻药物着手制炼,切记勿轻告于人,以免引来祸患。”
紧接着老人就将制炼之法及药物的名称说了一遍,命剑华牢牢记在心里。神医说至此处,向剑华道了一声后会有期,收起那只香炉,即匆匆忙忙的飘然而去。
剑华愣愣的望着神医的背影出了半天神,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怅惘,同时心里思潮丛生,茫无头绪,连自己都不晓得是在想什么,良久,良久,才醒悟过来,忽听得身旁传来呼呼的喘气之声,他急忙向身侧望去,只见那条猛虎不知在什么时候,很安祥的卧在自己的身侧,那个幼童睡意正浓的趴在猛虎胸前,剑华向下望时,那头猛虎也正睁着一双感激、欢欣的铜铃大眼,向剑华看来,同时嘴里不断发出低低的吼声,这低吼的用意何在,恐怕只有猛虎自己才晓得。
剑华对这头猛虎,从内心里发一出种喜爱,童心突起,正要俯身抚摸几下,蓦然想起,这么半天为什么没有见那条巨蟒的动静,遂急急的向那条巨蟒存身之处望去,哪有半点踪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那条巨蟒已悄悄离去。
剑华遵照神医的嘱咐,将蜍虎之皮用金钰宝剑剥了下来,将血迹在草地上拭擦干净,用力卷了起来,找了一条藤蔓拦腰扎捆结实,以便提取。
那条猛虎对剑华好像是旧友重逢,寸步不离的跟着剑华,它见剑华一切收拾妥当的时候,即上前用嘴咬住剑华的衣服直往背上拉,原先剑华尚不懂它的意思,几次之后渐渐领悟,遂说道:“叫我骑在你的背上吗?”
相关热词搜索:金虹震八荒
下一章:第七章 娇羞欲滴的少女
上一章:第五章 三目蜍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