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2025-10-19 作者:蹄风 来源:蹄风作品集 点击:
小尼了缘见袁筠玉面含怒意,情知不妙,忙即跪倒叩头,哀求道:“好师叔,请暂息怒,容缘儿告罪。”
袁筠玉在说到“万万容它不得”一句话时,本已回顾仙鹤,待要发令诛杀,闻言又复止住,了缘又接口道:“此事实是弟子一人之过,与蛇无干,望乞师叔开恩饶恕。”
说着,又跪拜下去。
袁筠玉冷笑道:“你倒说得好,神尼退隐多年,偃月师姊也不管管你,容你胡闹,他两人既然能来到檀度庵,分明是和本庵有着渊源,你竟纵蛇伤人,异日相见何以为辞。这妖蛇我久已厌恶了,只为静因老神尼和你师父再三相劝,怜它听经多年修为不易,才勉强相容,今又故犯凶性,如何能留,此事你也不能免责,还好意思与它求情,现在姑且容其缓死须臾,等我前去见了神尼和你师父,再打发它便了。”
这时,那蛇虽在鹤爪之下,却瞪眼望着了缘,闻言好似害怕已极,声声哀鸣起来。
仙鹤听蛇叫意似有气,立把擒蛇的鹤爪一紧,蛇便痛得周身发抖,神情越发畏惧。
了缘先和袁筠玉说话本带着笑意,闻言也知不妙,面上立带惧容,嘴皮微动似要告饶,无奈当着外人又羞于出口。
袁筠玉也不理她,笑向熊致中道:“中弟,你可是奉五叔之命送东西来的么?”
熊致中忙道:“大姊跟着一代剑仙学艺,也真成了仙了,你怎知我是送东西来的?”
袁筠玉笑道:“我既未成仙,当然不会先知了,因为我在兰州遇上了五善,才知他从黑太岁王腾手中,盗得羊皮宝卷,已命你送来金备檀度庵,着我沿途照应,我就自然知道了,那东西呢?”
熊致中道:“就在我身上,不过,我要面交神尼。”
袁筠玉笑道:“好,那你们就跟我来吧!”
说着转头走去,熊、江二人跟在后面,了缘见状慌道:“师叔,你是最疼爱我的,再饶弟子一次吧!”
袁筠玉冷声道:“你就是被宠坏了,我如再纵容你,将来不知还会闯出什么祸来呢!”
了缘一听,知道袁筠玉意犹未解,不禁面现愁容,熊、江二人见状,两人互使了一个眼色,心想:“自身来者是客,对方先因不知来历故存敌意,现在既然知道了是一家人,如听其为己受过,对方师长戒令再一严厉,责罚太重,自己既难乎为情,无形中还与这小尼结了嫌怨,何不就此解消,岂不是好……”
二人心意相同,想定之后,熊致中忙道:“大姊,莫怪这位小师父,也是小弟一时无知,见庵中有此大蛇,心中先生疑念,语言失检所致,这位小师父如若受罚,小弟心中如何能安,还请大姊恕过初次吧!”
熊致中这番话,说得很巧妙,婉转得体,袁筠玉向了缘笑道:“我本不能饶你,现在人家熊公子现身任过,意欲为你求免,我念在他们远人初来,又是送一件要紧的东西而来,不得看点情面,你该明白老神尼门规森严,日后再犯,我连你师父也无须告知,便叫你难逃公道了。”
了缘伏首道:“弟子知罪了,还有那蛇,仍请师叔恕过它一次吧!”
袁筠玉闻言微笑道:“今日神尼入定神游未归,你师父守侍在侧,我来得也恰是时候,大大的便宜了你,孽畜无知,寄死以观后效。”说罢,回示那仙鹤道:“白儿,暂宽孽畜一死,你自去吧!”
那仙鹤闻言,随将鹤爪一扬,那蛇被掷出丈许,跌伏地上.略缓了缓气,在地上缓缓游来,到了袁筠玉面前,将头连点,似谢不杀之恩,不过,见了袁筠玉仍自颤抖,对于熊、江二人竟未敢正眼一看,通身长才尺许,适才那巨口张开,毒牙如钩,目射凶光,口中红信吞吐,飞腾变化夭矫若龙,必欲得人而噬的猛恶之状,全去了个干净,竟像害怕已极。
袁筠玉手指江红袖,叱道:“大胆妖蛇,竟敢屡次行凶,今番有人求情,姑且再饶你一死,这是我师侄江红袖,她师父在苗疆被尊为天降女神,江湖称她为辣手观音,凭着牦象三支骨朵,制你死命便有余了,还不与我退回穴去!”
那蛇闻言,益发垂头丧气,身子抖得更凶,蛇眼中含着泪珠,懒洋洋缩退回去,已到大树附近,身形一闪,便即不见。
袁筠玉领着熊、江二人直进,转过了一道月门,曲曲折折穿过回廊,来到一间纱橱静室,内里坐着一个精神墨锂的老尼姑,在她身旁坐着一位年轻女尼,正是静因神尼,和偃月师太师徒二人。
她们见袁筠玉领着一双少年男女,也不禁微微一愕,筠玉连忙上前请安道:“师父,这位就是兰州青龙碧熊碧主的公子,奉五叔陆萍之命,有物送呈。”
熊致中上前跪下,取出身上的黄绢圆筒,另有书信一封,双手奉上,口中道:“神尼老前辈,晚辈熊致中奉了五叔之命,送来这黄绢圆筒,请神尼老前辈收下。”
神尼接下那圆筒,又看了书信,扶起了熊致中,笑道:“起来,起来,这一趟辛苦你了,这东西太重要了。”
袁筠玉见静因神尼笑得十分开朗,心中大为诧异,因为神尼近十年来,很少这样开心过,忙笑道:“师父,什么重要的事,这么高兴呀?”
神尼笑道:“我十年来的心愿终于达成了,当然会很高兴了。”
袁筠玉笑道:“师父,可以告诉我吗?”
神尼道:“快些把风灯点上来,到了后洞我会告诉你们的。”偃月去准备了风灯,熊致中、江红袖随着袁筠玉,跟在静因神尼后面出了庵门,偃月持着风灯走在前面照路。
他们出了竹篱向山后行了几十丈,到了一面石崖,那里有一间塌圮了的破庙。
神尼在庙门口招呼了两声:“阿林……阿林……”
破庙里有人应了一声,门开处,出来了一个中年汉子,见了神尼连忙打恭,神尼着他进去开洞门,都跟着走近庙里。
神殿正间已没有了神像,只有神龛一座,那叫阿林的汉子把神龛一推,露出一道石门来,阿林先走进洞里,把琉璃灯燃着。
熊致中细看,这是一间天然石室,洞顶有几处石隙通到崖顶,微见星光。
那崖石嶙峋低垂,洞里也有两三丈宽阔,尽头处便是神座,座前摆着石供桌,琉璃灯照映得全洞光亮,见那神座是雕花漆屏间格,悬着黄罗帐幔,神尼上前把帐幔钩起,便露出神像来,那神像穿的是大明朝衣冠.头戴乌纱两翼帽,身着蟒袍,手执牙笏。
熊致中看了,不禁微微吃惊,因为他看到那神像的面容,竟是和真人一般,也像木雕泥塑那样呆板,不过颜面上似乎多了一层光润的风彩,映着灯光,发出光影来。
这时,阿林已燃起了香烛,神尼和僵月及袁筠玉都跪下叩头,熊、江二人也跟着跪下。
叩拜已毕,起来肃穆的瞻望着神像,过了一会,阿林移过一张椅子来,神尼坐下,朝着熊、江二人道:“你们可知道这神像是什么人吗?”
熊、江二人同声道:“不知道。”
神尼道:“他乃大明督师辅臣史阁部之灵,自从清兵入关,把我大明朝后裔赶到投无路时,史阁部正在扬州督师,到头来也是兵败将亡,壮烈成仁,当时有一个忠肝义胆的将军,冒死将首级盗出,用药浸过保存,又配上了檀香身,建了这间小庙,也就成了青龙会的祖师。”
神尼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今天熊家哥儿送来了五台藏宝羊皮图卷,功劳不小,所以贫尼才开此香堂,将你之功禀告祖师,希望你们为青龙会终身效命,誓要驱除异族,恢复中华。”熊、江二人遵言再行叩拜过神像,并宣了誓言道:“我熊致中、江红袖宣誓加入青龙会,追随先烈志士,一生效力,誓除魅虏,如有背誓,愿受千刀万刖而死。”说毕叩了三个头。
就在这时,神尼突然“嚓”的一声抽出剑来,寒光闪烁,命熊、江二人伸出手臂来,在他们手臂上各划了一个交叉,鲜血滴下,偃月已捧着一个瓷瓶在旁,把盖揭开,接住流下来的血滴,神尼欣然道:“这瓶子里都是青龙会兄弟的血,今后,你们便是自家人,大家同心协力干去。”说着,把剑交过身旁的袁筠玉,然后他们五个人才走出洞来,返回庵里。
这时,已是三更时分,偃月烹了香茶,又搬出素食来,他们几个秉烛夜谈,神尼才说出那羊皮卷的重要。
原来这羊皮宝卷关系着五台宝藏,那是闯贼李自成自各地搜刮而来,后被吴三桂追得紧,就把那些财宝埋藏在五台山,这一宗宝藏,江湖上无人不知,但是,宝藏究竟有多少,至今还是一个谜,也始终没有发掘到。青龙会所持有的,只是一块宝藏图记的白玉,至今一直都没法把另一张羊皮图卷找到,而这宗宝物必须找到羊皮图卷和白玉拼合之后,才能找到真正藏宝地点。
多少年来,风波迭起.不知死了多少人,出过多少事,真是:象齿焚身,怀璧其罪。
江红袖诧异的道:“这块宝玉是怎么得到的呢?”
静因神尼道:“怎么得到的,无人知道,当初是蟠龙剑侠袁承志和黄梅居士两位前辈接手,后来传到云中剑王维扬手中,再交下凌空长老,到如今由贫尼保管着,历代传下遗嘱,这宗财富不能据为私人所有,就是我师兄凌空长老生前也有吩咐,将来发掘时要会同江硝上有名望的人,一同见证才能动手,免至稍涉瓜田李下之嫌,如今幸而熊家哥儿送来羊皮宝卷,贫尼认为是时候了。所以,我打算发出武林贴,召集九大门派掌门人及各帮会中有名望的人,同去把宝藏掘出,以后我们青龙会便可完了这个责任。”
静因说毕坐下,熊致中等人接着就在准备武林贴,好在袁筠玉有仙鹤代步,瞬息千里,远处就由袁筠玉跨鹤传递,近处在百里之内的,就由熊、江二人分送。
时间是在第二年的八月,地点就在五台山,那时正是五年一次的武林大会聚会之期。
他们谈到晨鸡初唱,熊致中立即告别了神尼,偕同江红袖送贴而去,袁筠玉也乘鹤而走,檀度庵又回复了清静。
八月,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正是兵家用兵的好季节,武家较技,也多半在这个时候,是以,五年一次的武林大会也在这个时候,不过,往年多半都选在华山,今年却选在五台山。
从七月初,九大门派各派掌门,都先后到了白鹿苑林,一向偏僻的五台县,只是个山城,近几天来,突然热闹起来了。
县城里虽有着不少饭店、客栈、酒肆、茶楼,到处都挤满了人。
这些江湖豪客,可说无不是豪迈成性的人物,就是其中有少数拘谨之人,也不愿被人讥为小气,他们挥金如土,用钱像流水一般,千金一掷毫无吝色。
任是这五台县城,市井如何殷富,商贾怎样的繁盛,像这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把的丢银子,却还是第一遭。
所以,就越发显得这地方,有些不平常的热闹,但也惹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那就是打架斗殴,一言不合,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血溅当场。
日落时分,夜幕渐渐低垂,五台城中大小饭店、客栈都住满了人,街道上车马如潮,熙来攘往,热闹非常。
此刻,在五台山上白鹿苑禅林,也群雄毕至,来的是全是九大门派掌门及各帮会帮主、门主。
静因神尼先起身道:“难得各门派掌门人及江湖上武林名宿聚集一堂,真是稀有的盛会,贫尼现时以青龙会掌印的身分,提出一件要事,那就是青龙会历年保管着一宗地下宝藏,现就埋在这五台山上,也就是本届武林大会改在五台山举行的原因。”
少林掌门了一方丈立掌稽首宣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老师太倒是个有心的人呀!”
静因神尼笑道:“贫尼怎敢居功,当初是蟠龙剑侠和黄梅居士两位前辈保管,以后传到云中剑王维扬的手中,再交给凌空长老,到如今方由贫尼保管。”
武当清尘道长施礼道:“既是一宗宝藏,不知有多少金银?”
静因神尼道:“这宝藏究竟有多少,至今还是一个谜,也始终没有发掘到,青龙会所持有的,只是一块宝藏图记的玉石,幸好最近找到了羊皮宝卷,对照之下,大概就可找到宝藏了,所以贫尼要趁这次武林大会,把宝藏掘出,听凭全国武林名宿去处理,才觉得了去责任,心里放下一块大石。”
静因说罢,就取出了那块玉石,同着羊皮宝卷,放在桌上。
当下各大门派掌门轮流观看那块玉石和那图卷,发现图卷上画了一个方图,四边写了一些文字,下边一角,仿佛是一个八卦形,众人看了,都猜不透这是什么意思。
静因神尼解释道:“贫尼忝为青龙会掌印,历来先辈传下口语,说玉石和图卷上的文字,不是连贯的,只是间隔字句,即俗话所谓梅花间竹的写法。所以必须把石、卷合拼起来,才成文理,那图形也是一样要经过拼命才是藏宝的地形,如今且把玉石上的雕纹,用墨拓下,拼合一看,自然显出奥妙。”
静因说了,便着五台白鹿苑主持邯昙拿墨钵来,把那块玉石蘸上墨汁,用白纸拓上,果然阴阳纹理十分清楚。
宗流将那张摹本放到桌上,和那羊皮卷拼合起来,在灯下一照,立刻现出了四边文字,字字连贯,中间画了一幅简单图形,上端像一个山峰的三角,顶上加上一笔直线,三角下又是一根斜线,刻得比较粗大,斜线指着一个八卦形,内里又有一个像指标的十字。
在座各人都急于知道那四边文字说的是什么?武当清尘忙道:“宗施主,你把那几行字念出来大家听听如何?”
宗流听了,便道:“这张摹本四边都有一行字,每边有九个字,一共只有三十二字,论说应该有三十六字才对。”
武当清尘道:“那可能是一种回文诗体,请念下去。”
宗流应了一声,慢慢的念了出来。
第一行:“坤山棋盘石上竖高竿。”
第二行:“竿头二十九九申时求。”
第三行:“求得竿影处理八卦州。”
第四行:“州中坎巽地下出乾坤。”
宗流念完,跟着道:“依据回文诗的读法,是将前末一字,连作次句第一字复读一遍。如果把三十二字连贯念下去,便是坤山棋盘石上竖高竿头二十九九申时求得竿影处理八卦州中坎巽地下出乾坤。其中四角的四个字‘坤’、‘竿’、‘求’、‘州’,必须重读一次,才成为四行,变成每行九个字了。”
众人听了,狮叟王维扬道:“每行九个字读不成文啊!如果五个字怎么样?”
宗流笑道:“五个字一句便是‘坤山棋盘石’,不过余下四个字‘上竖高竿’,又怎么解释呢?”
各人听了,也觉有理,宗流想了片刻,忙道:“是了,这四字也要连接上句最后一字读去,变成回环文字,那就是:‘坤上棋盘石,石上竖高竿。’岂不切合文理?”
经他这么一提,在座众人都恍然大悟,同时道:“宗流大师猜得对,现在请按这种念法念下去如何?”
宗流念下去道:
“坤山棋盘石,石上竖高竿。
竿头二十九,九九申时求。
求得竿影处,处理八卦州。
州中坎巽地,地下出乾坤。”
经宗流这一读,这简单的四行,原来是三十二个字,一变而成为四十个字了,这就是俗说的回环诗句,每句五字,首尾两字都连接的,读时要上下接着读,变化得很是奇妙。比方说每一边都是九个字,实际上四边合计起来,并非三十六字,而是三十二字了,一经首尾连上,就变成每行都是九个字,再把全文回环读下去,又成为四十个字了,这变化不是很有趣吗?
回文再说白鹿苑里二三十位各派掌门、武林名宿,大家动起脑筋,猜测诗句里的意义,有的拿着图形忖度,一时之间,方丈室里成了冬烘私塾,一个个埋头念句,字字推敲,无不急得满头大汗。四侠铁猛,人称奔雷手,只有他不认识字,他见各人背手踱躁,口里沉吟,不禁骂了起来道:“他奶奶的,那藏宝之人定是个大乌龟,死后也留个壳子给人敲卜,还是让我拿起铁锄,到山里翻它一个满处大窟窿,终有一天会寻出那宗宝藏的。”
他这一骂,把众人骂得都大笑起来。
这时,天山十侠和袁纤云、双剑凤、江红袖和宗流等人,正围在一张桌子上研究,江红袖忽然一拍桌子,叫道:“我猜到了!”
袁筠玉笑叱道:“疯丫头,你猜到什么了?”
江红袖道:“那诗里分明说在坤山棋盘石上竖一高竿,那竿长度二卜九尺,在九九八十一天内的申时里,寻得竿影所在之处,便是藏宝地点,你们看,这羊皮上所画的,不是和我说的一样吗?”
小姑娘有点得意忘形,说得口沫横飞,袁筠玉笑道:“丫头,你说的不错,不过那坤山是个什么地方,还有九九两字,怕说的不是八十一天吧!还有八卦几个字,也让人费猜。”江红袖被问得默默无言。
五台白鹿苑主持邯昙大师,突有所触,转对王崇明道:“师兄,五台山上除了丈人峰之外,不是还有一个女儿峰么?我想坤是代表女性,可能是个暗语,至于山上有没有棋盘石,那我就没有登临过了。”
众人闻言,大多都无语点头,双剑凤孟嫦沉思有顷,忙道:“我想那九九两字,不是什么八十一天,可能是指九月九日重阳登高,那天申时,太阳照射竿影,投在之处,便是藏宝之所。”
众人听了,都认为有此可能,铁堡老大周静笑道:“不错,真不愧为女诸葛!”
孟嫦在恭维之下,翻了周静一眼,娇嗔道:“还不知对不对呢,要你臭奉承!”
众人见状,便猜知二人已情意相通,这倒是一双佳偶,不禁哄然大笑道:“哈哈……不会错的,不会错的。”
第二天,从侠士攀登了女儿峰,那峰只有丈人峰的一半高,可是山石奇岩,尽是峭壁,寻常人不易攀上,众侠士都是武林知名的人物,这点峻险的山势,还难不住他们,各人施展开轻身功夫,攀援纵跃,很快就抵达峰顶,果见在峰顶上有着一张石床,乍看像一张石桌,历尽风雨剥蚀,已满布龟裂痕迹了。
熊致中忙上去把堆积的沙石扫去,现出了石纹,纵横交织,颇像个棋盘。
众人见了,都欢喜非常,一算日子,离着重阳还有十几天,忙又返回到白鹿苑,预备一切用具。
在这时,五年一度的武林大会也正开始,就在众人刚一回到白鹿苑,倏然出现了五名黑衣人,拦在了门口,狮叟王维扬一跃而前,喝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五人中中间一人冷声道:“我等乃红灯五使者,奉教主之命前来送信。”
狮叟道:“什么信,拿来我看。”
那黑衣人冷声道:“不可以。”
狮叟瞪眼怒声道:“你不是说送信来的吗?怎么不拿出来?”
那黑衣人冷声道:“本使者奉教主之命,下书给静因师太,不能交给任何人,请见谅……”
静因神尼闻言,跨前两步,合什道:“贫尼就是静因。”
那黑衣人探手怀中,取出了书信,双手递给了静因神尼,转身一挥手,倏地“轰然”一声暴响,冒起一片火焰,静因神尼和狮叟王维扬惊骇得后退,再一抬头看去,五人已失踪影,静因匆匆看完了书信,也没有说什么,只招呼众人进入白鹿苑,命众人预备一切用具。
王春明负责造一根木竿,要露出地面部分二十九尺,下面要留些竖入地中基干,又预先在女儿峰上的棋盘石上凿了竖竿的穴口。
各事准备得八九,重阳也就渐近了。
到了九月九日那天,个个精神饱满,一早便饱餐一顿,带足了干粮,同到女儿峰下。
静因命王春明兄弟带人攀到峰顶,把木竿植在棋盘石上,度过露出部分,刚好是二十九尺。
日已近午,正是申刻时分,日光斜照山峰,那高竿的影子也映到峰下,因为日影斜射,竿影便投到远远的岭上,那处是山腰里的一片斜坡,植满了松柏。
静因先命各门派弟子,各持兵刃,分守在山谷四方,小心戒备,宗流领着几个人,小心的察看竿影端点映落之处,正是山坡下的松林间。
邯昙手捧着地舆罗盘,看清了方位,又观察竿影投在附近,这一带疏落的松树,三五株一丛,看那树龄,少说也有几十年了。
双剑凤孟嫦在坡上两头奔跑,像一头马儿般,来回打着圈子,一忽儿又爬到树上,周围望了一遍,才跳了下来,拉着宗流、静因两人,道:“神尼、宗叔,你们看这一带树林,不是分布成八卦形状吗?有些三株一列,连植三行的,有的两行夹着,中间左右各植一株,这些不都是照着八卦的形状和方位种起,经过人工栽植么?我想诗句中八卦州三字,便指的是这八卦形的松林了,定不会错,如今主要寻出'坎巽'方位,从这目标掘下,便是藏宝所在了。”
静因、宗流、王狮叟等人一听,高兴的道:“贤侄女真是神算无差,就是诸葛复生,想也要向你这个女中豪杰低头呢!”
孟嫦俏脸一红,逊谢道:“侄女怎敢枉比古人!”
于是,宗流立刻唤过来邯昙,着把八卦方位的分布算准,然后找出坎巽一点,邯昙捧着罗盘,看清楚了松林的行列,先分别出“乾坎震艮巽离坤兑',八卦的方位,再把坎巽两位的距离测准。
袁筠玉在说到“万万容它不得”一句话时,本已回顾仙鹤,待要发令诛杀,闻言又复止住,了缘又接口道:“此事实是弟子一人之过,与蛇无干,望乞师叔开恩饶恕。”
说着,又跪拜下去。
袁筠玉冷笑道:“你倒说得好,神尼退隐多年,偃月师姊也不管管你,容你胡闹,他两人既然能来到檀度庵,分明是和本庵有着渊源,你竟纵蛇伤人,异日相见何以为辞。这妖蛇我久已厌恶了,只为静因老神尼和你师父再三相劝,怜它听经多年修为不易,才勉强相容,今又故犯凶性,如何能留,此事你也不能免责,还好意思与它求情,现在姑且容其缓死须臾,等我前去见了神尼和你师父,再打发它便了。”
这时,那蛇虽在鹤爪之下,却瞪眼望着了缘,闻言好似害怕已极,声声哀鸣起来。
仙鹤听蛇叫意似有气,立把擒蛇的鹤爪一紧,蛇便痛得周身发抖,神情越发畏惧。
了缘先和袁筠玉说话本带着笑意,闻言也知不妙,面上立带惧容,嘴皮微动似要告饶,无奈当着外人又羞于出口。
袁筠玉也不理她,笑向熊致中道:“中弟,你可是奉五叔之命送东西来的么?”
熊致中忙道:“大姊跟着一代剑仙学艺,也真成了仙了,你怎知我是送东西来的?”
袁筠玉笑道:“我既未成仙,当然不会先知了,因为我在兰州遇上了五善,才知他从黑太岁王腾手中,盗得羊皮宝卷,已命你送来金备檀度庵,着我沿途照应,我就自然知道了,那东西呢?”
熊致中道:“就在我身上,不过,我要面交神尼。”
袁筠玉笑道:“好,那你们就跟我来吧!”
说着转头走去,熊、江二人跟在后面,了缘见状慌道:“师叔,你是最疼爱我的,再饶弟子一次吧!”
袁筠玉冷声道:“你就是被宠坏了,我如再纵容你,将来不知还会闯出什么祸来呢!”
了缘一听,知道袁筠玉意犹未解,不禁面现愁容,熊、江二人见状,两人互使了一个眼色,心想:“自身来者是客,对方先因不知来历故存敌意,现在既然知道了是一家人,如听其为己受过,对方师长戒令再一严厉,责罚太重,自己既难乎为情,无形中还与这小尼结了嫌怨,何不就此解消,岂不是好……”
二人心意相同,想定之后,熊致中忙道:“大姊,莫怪这位小师父,也是小弟一时无知,见庵中有此大蛇,心中先生疑念,语言失检所致,这位小师父如若受罚,小弟心中如何能安,还请大姊恕过初次吧!”
熊致中这番话,说得很巧妙,婉转得体,袁筠玉向了缘笑道:“我本不能饶你,现在人家熊公子现身任过,意欲为你求免,我念在他们远人初来,又是送一件要紧的东西而来,不得看点情面,你该明白老神尼门规森严,日后再犯,我连你师父也无须告知,便叫你难逃公道了。”
了缘伏首道:“弟子知罪了,还有那蛇,仍请师叔恕过它一次吧!”
袁筠玉闻言微笑道:“今日神尼入定神游未归,你师父守侍在侧,我来得也恰是时候,大大的便宜了你,孽畜无知,寄死以观后效。”说罢,回示那仙鹤道:“白儿,暂宽孽畜一死,你自去吧!”
那仙鹤闻言,随将鹤爪一扬,那蛇被掷出丈许,跌伏地上.略缓了缓气,在地上缓缓游来,到了袁筠玉面前,将头连点,似谢不杀之恩,不过,见了袁筠玉仍自颤抖,对于熊、江二人竟未敢正眼一看,通身长才尺许,适才那巨口张开,毒牙如钩,目射凶光,口中红信吞吐,飞腾变化夭矫若龙,必欲得人而噬的猛恶之状,全去了个干净,竟像害怕已极。
袁筠玉手指江红袖,叱道:“大胆妖蛇,竟敢屡次行凶,今番有人求情,姑且再饶你一死,这是我师侄江红袖,她师父在苗疆被尊为天降女神,江湖称她为辣手观音,凭着牦象三支骨朵,制你死命便有余了,还不与我退回穴去!”
那蛇闻言,益发垂头丧气,身子抖得更凶,蛇眼中含着泪珠,懒洋洋缩退回去,已到大树附近,身形一闪,便即不见。
袁筠玉领着熊、江二人直进,转过了一道月门,曲曲折折穿过回廊,来到一间纱橱静室,内里坐着一个精神墨锂的老尼姑,在她身旁坐着一位年轻女尼,正是静因神尼,和偃月师太师徒二人。
她们见袁筠玉领着一双少年男女,也不禁微微一愕,筠玉连忙上前请安道:“师父,这位就是兰州青龙碧熊碧主的公子,奉五叔陆萍之命,有物送呈。”
熊致中上前跪下,取出身上的黄绢圆筒,另有书信一封,双手奉上,口中道:“神尼老前辈,晚辈熊致中奉了五叔之命,送来这黄绢圆筒,请神尼老前辈收下。”
神尼接下那圆筒,又看了书信,扶起了熊致中,笑道:“起来,起来,这一趟辛苦你了,这东西太重要了。”
袁筠玉见静因神尼笑得十分开朗,心中大为诧异,因为神尼近十年来,很少这样开心过,忙笑道:“师父,什么重要的事,这么高兴呀?”
神尼笑道:“我十年来的心愿终于达成了,当然会很高兴了。”
袁筠玉笑道:“师父,可以告诉我吗?”
神尼道:“快些把风灯点上来,到了后洞我会告诉你们的。”偃月去准备了风灯,熊致中、江红袖随着袁筠玉,跟在静因神尼后面出了庵门,偃月持着风灯走在前面照路。
他们出了竹篱向山后行了几十丈,到了一面石崖,那里有一间塌圮了的破庙。
神尼在庙门口招呼了两声:“阿林……阿林……”
破庙里有人应了一声,门开处,出来了一个中年汉子,见了神尼连忙打恭,神尼着他进去开洞门,都跟着走近庙里。
神殿正间已没有了神像,只有神龛一座,那叫阿林的汉子把神龛一推,露出一道石门来,阿林先走进洞里,把琉璃灯燃着。
熊致中细看,这是一间天然石室,洞顶有几处石隙通到崖顶,微见星光。
那崖石嶙峋低垂,洞里也有两三丈宽阔,尽头处便是神座,座前摆着石供桌,琉璃灯照映得全洞光亮,见那神座是雕花漆屏间格,悬着黄罗帐幔,神尼上前把帐幔钩起,便露出神像来,那神像穿的是大明朝衣冠.头戴乌纱两翼帽,身着蟒袍,手执牙笏。
熊致中看了,不禁微微吃惊,因为他看到那神像的面容,竟是和真人一般,也像木雕泥塑那样呆板,不过颜面上似乎多了一层光润的风彩,映着灯光,发出光影来。
这时,阿林已燃起了香烛,神尼和僵月及袁筠玉都跪下叩头,熊、江二人也跟着跪下。
叩拜已毕,起来肃穆的瞻望着神像,过了一会,阿林移过一张椅子来,神尼坐下,朝着熊、江二人道:“你们可知道这神像是什么人吗?”
熊、江二人同声道:“不知道。”
神尼道:“他乃大明督师辅臣史阁部之灵,自从清兵入关,把我大明朝后裔赶到投无路时,史阁部正在扬州督师,到头来也是兵败将亡,壮烈成仁,当时有一个忠肝义胆的将军,冒死将首级盗出,用药浸过保存,又配上了檀香身,建了这间小庙,也就成了青龙会的祖师。”
神尼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今天熊家哥儿送来了五台藏宝羊皮图卷,功劳不小,所以贫尼才开此香堂,将你之功禀告祖师,希望你们为青龙会终身效命,誓要驱除异族,恢复中华。”熊、江二人遵言再行叩拜过神像,并宣了誓言道:“我熊致中、江红袖宣誓加入青龙会,追随先烈志士,一生效力,誓除魅虏,如有背誓,愿受千刀万刖而死。”说毕叩了三个头。
就在这时,神尼突然“嚓”的一声抽出剑来,寒光闪烁,命熊、江二人伸出手臂来,在他们手臂上各划了一个交叉,鲜血滴下,偃月已捧着一个瓷瓶在旁,把盖揭开,接住流下来的血滴,神尼欣然道:“这瓶子里都是青龙会兄弟的血,今后,你们便是自家人,大家同心协力干去。”说着,把剑交过身旁的袁筠玉,然后他们五个人才走出洞来,返回庵里。
这时,已是三更时分,偃月烹了香茶,又搬出素食来,他们几个秉烛夜谈,神尼才说出那羊皮卷的重要。
原来这羊皮宝卷关系着五台宝藏,那是闯贼李自成自各地搜刮而来,后被吴三桂追得紧,就把那些财宝埋藏在五台山,这一宗宝藏,江湖上无人不知,但是,宝藏究竟有多少,至今还是一个谜,也始终没有发掘到。青龙会所持有的,只是一块宝藏图记的白玉,至今一直都没法把另一张羊皮图卷找到,而这宗宝物必须找到羊皮图卷和白玉拼合之后,才能找到真正藏宝地点。
多少年来,风波迭起.不知死了多少人,出过多少事,真是:象齿焚身,怀璧其罪。
江红袖诧异的道:“这块宝玉是怎么得到的呢?”
静因神尼道:“怎么得到的,无人知道,当初是蟠龙剑侠袁承志和黄梅居士两位前辈接手,后来传到云中剑王维扬手中,再交下凌空长老,到如今由贫尼保管着,历代传下遗嘱,这宗财富不能据为私人所有,就是我师兄凌空长老生前也有吩咐,将来发掘时要会同江硝上有名望的人,一同见证才能动手,免至稍涉瓜田李下之嫌,如今幸而熊家哥儿送来羊皮宝卷,贫尼认为是时候了。所以,我打算发出武林贴,召集九大门派掌门人及各帮会中有名望的人,同去把宝藏掘出,以后我们青龙会便可完了这个责任。”
静因说毕坐下,熊致中等人接着就在准备武林贴,好在袁筠玉有仙鹤代步,瞬息千里,远处就由袁筠玉跨鹤传递,近处在百里之内的,就由熊、江二人分送。
时间是在第二年的八月,地点就在五台山,那时正是五年一次的武林大会聚会之期。
他们谈到晨鸡初唱,熊致中立即告别了神尼,偕同江红袖送贴而去,袁筠玉也乘鹤而走,檀度庵又回复了清静。
八月,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正是兵家用兵的好季节,武家较技,也多半在这个时候,是以,五年一次的武林大会也在这个时候,不过,往年多半都选在华山,今年却选在五台山。
从七月初,九大门派各派掌门,都先后到了白鹿苑林,一向偏僻的五台县,只是个山城,近几天来,突然热闹起来了。
县城里虽有着不少饭店、客栈、酒肆、茶楼,到处都挤满了人。
这些江湖豪客,可说无不是豪迈成性的人物,就是其中有少数拘谨之人,也不愿被人讥为小气,他们挥金如土,用钱像流水一般,千金一掷毫无吝色。
任是这五台县城,市井如何殷富,商贾怎样的繁盛,像这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把的丢银子,却还是第一遭。
所以,就越发显得这地方,有些不平常的热闹,但也惹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那就是打架斗殴,一言不合,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血溅当场。
日落时分,夜幕渐渐低垂,五台城中大小饭店、客栈都住满了人,街道上车马如潮,熙来攘往,热闹非常。
此刻,在五台山上白鹿苑禅林,也群雄毕至,来的是全是九大门派掌门及各帮会帮主、门主。
静因神尼先起身道:“难得各门派掌门人及江湖上武林名宿聚集一堂,真是稀有的盛会,贫尼现时以青龙会掌印的身分,提出一件要事,那就是青龙会历年保管着一宗地下宝藏,现就埋在这五台山上,也就是本届武林大会改在五台山举行的原因。”
少林掌门了一方丈立掌稽首宣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老师太倒是个有心的人呀!”
静因神尼笑道:“贫尼怎敢居功,当初是蟠龙剑侠和黄梅居士两位前辈保管,以后传到云中剑王维扬的手中,再交给凌空长老,到如今方由贫尼保管。”
武当清尘道长施礼道:“既是一宗宝藏,不知有多少金银?”
静因神尼道:“这宝藏究竟有多少,至今还是一个谜,也始终没有发掘到,青龙会所持有的,只是一块宝藏图记的玉石,幸好最近找到了羊皮宝卷,对照之下,大概就可找到宝藏了,所以贫尼要趁这次武林大会,把宝藏掘出,听凭全国武林名宿去处理,才觉得了去责任,心里放下一块大石。”
静因说罢,就取出了那块玉石,同着羊皮宝卷,放在桌上。
当下各大门派掌门轮流观看那块玉石和那图卷,发现图卷上画了一个方图,四边写了一些文字,下边一角,仿佛是一个八卦形,众人看了,都猜不透这是什么意思。
静因神尼解释道:“贫尼忝为青龙会掌印,历来先辈传下口语,说玉石和图卷上的文字,不是连贯的,只是间隔字句,即俗话所谓梅花间竹的写法。所以必须把石、卷合拼起来,才成文理,那图形也是一样要经过拼命才是藏宝的地形,如今且把玉石上的雕纹,用墨拓下,拼合一看,自然显出奥妙。”
静因说了,便着五台白鹿苑主持邯昙拿墨钵来,把那块玉石蘸上墨汁,用白纸拓上,果然阴阳纹理十分清楚。
宗流将那张摹本放到桌上,和那羊皮卷拼合起来,在灯下一照,立刻现出了四边文字,字字连贯,中间画了一幅简单图形,上端像一个山峰的三角,顶上加上一笔直线,三角下又是一根斜线,刻得比较粗大,斜线指着一个八卦形,内里又有一个像指标的十字。
在座各人都急于知道那四边文字说的是什么?武当清尘忙道:“宗施主,你把那几行字念出来大家听听如何?”
宗流听了,便道:“这张摹本四边都有一行字,每边有九个字,一共只有三十二字,论说应该有三十六字才对。”
武当清尘道:“那可能是一种回文诗体,请念下去。”
宗流应了一声,慢慢的念了出来。
第一行:“坤山棋盘石上竖高竿。”
第二行:“竿头二十九九申时求。”
第三行:“求得竿影处理八卦州。”
第四行:“州中坎巽地下出乾坤。”
宗流念完,跟着道:“依据回文诗的读法,是将前末一字,连作次句第一字复读一遍。如果把三十二字连贯念下去,便是坤山棋盘石上竖高竿头二十九九申时求得竿影处理八卦州中坎巽地下出乾坤。其中四角的四个字‘坤’、‘竿’、‘求’、‘州’,必须重读一次,才成为四行,变成每行九个字了。”
众人听了,狮叟王维扬道:“每行九个字读不成文啊!如果五个字怎么样?”
宗流笑道:“五个字一句便是‘坤山棋盘石’,不过余下四个字‘上竖高竿’,又怎么解释呢?”
各人听了,也觉有理,宗流想了片刻,忙道:“是了,这四字也要连接上句最后一字读去,变成回环文字,那就是:‘坤上棋盘石,石上竖高竿。’岂不切合文理?”
经他这么一提,在座众人都恍然大悟,同时道:“宗流大师猜得对,现在请按这种念法念下去如何?”
宗流念下去道:
“坤山棋盘石,石上竖高竿。
竿头二十九,九九申时求。
求得竿影处,处理八卦州。
州中坎巽地,地下出乾坤。”
经宗流这一读,这简单的四行,原来是三十二个字,一变而成为四十个字了,这就是俗说的回环诗句,每句五字,首尾两字都连接的,读时要上下接着读,变化得很是奇妙。比方说每一边都是九个字,实际上四边合计起来,并非三十六字,而是三十二字了,一经首尾连上,就变成每行都是九个字,再把全文回环读下去,又成为四十个字了,这变化不是很有趣吗?
回文再说白鹿苑里二三十位各派掌门、武林名宿,大家动起脑筋,猜测诗句里的意义,有的拿着图形忖度,一时之间,方丈室里成了冬烘私塾,一个个埋头念句,字字推敲,无不急得满头大汗。四侠铁猛,人称奔雷手,只有他不认识字,他见各人背手踱躁,口里沉吟,不禁骂了起来道:“他奶奶的,那藏宝之人定是个大乌龟,死后也留个壳子给人敲卜,还是让我拿起铁锄,到山里翻它一个满处大窟窿,终有一天会寻出那宗宝藏的。”
他这一骂,把众人骂得都大笑起来。
这时,天山十侠和袁纤云、双剑凤、江红袖和宗流等人,正围在一张桌子上研究,江红袖忽然一拍桌子,叫道:“我猜到了!”
袁筠玉笑叱道:“疯丫头,你猜到什么了?”
江红袖道:“那诗里分明说在坤山棋盘石上竖一高竿,那竿长度二卜九尺,在九九八十一天内的申时里,寻得竿影所在之处,便是藏宝地点,你们看,这羊皮上所画的,不是和我说的一样吗?”
小姑娘有点得意忘形,说得口沫横飞,袁筠玉笑道:“丫头,你说的不错,不过那坤山是个什么地方,还有九九两字,怕说的不是八十一天吧!还有八卦几个字,也让人费猜。”江红袖被问得默默无言。
五台白鹿苑主持邯昙大师,突有所触,转对王崇明道:“师兄,五台山上除了丈人峰之外,不是还有一个女儿峰么?我想坤是代表女性,可能是个暗语,至于山上有没有棋盘石,那我就没有登临过了。”
众人闻言,大多都无语点头,双剑凤孟嫦沉思有顷,忙道:“我想那九九两字,不是什么八十一天,可能是指九月九日重阳登高,那天申时,太阳照射竿影,投在之处,便是藏宝之所。”
众人听了,都认为有此可能,铁堡老大周静笑道:“不错,真不愧为女诸葛!”
孟嫦在恭维之下,翻了周静一眼,娇嗔道:“还不知对不对呢,要你臭奉承!”
众人见状,便猜知二人已情意相通,这倒是一双佳偶,不禁哄然大笑道:“哈哈……不会错的,不会错的。”
第二天,从侠士攀登了女儿峰,那峰只有丈人峰的一半高,可是山石奇岩,尽是峭壁,寻常人不易攀上,众侠士都是武林知名的人物,这点峻险的山势,还难不住他们,各人施展开轻身功夫,攀援纵跃,很快就抵达峰顶,果见在峰顶上有着一张石床,乍看像一张石桌,历尽风雨剥蚀,已满布龟裂痕迹了。
熊致中忙上去把堆积的沙石扫去,现出了石纹,纵横交织,颇像个棋盘。
众人见了,都欢喜非常,一算日子,离着重阳还有十几天,忙又返回到白鹿苑,预备一切用具。
在这时,五年一度的武林大会也正开始,就在众人刚一回到白鹿苑,倏然出现了五名黑衣人,拦在了门口,狮叟王维扬一跃而前,喝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五人中中间一人冷声道:“我等乃红灯五使者,奉教主之命前来送信。”
狮叟道:“什么信,拿来我看。”
那黑衣人冷声道:“不可以。”
狮叟瞪眼怒声道:“你不是说送信来的吗?怎么不拿出来?”
那黑衣人冷声道:“本使者奉教主之命,下书给静因师太,不能交给任何人,请见谅……”
静因神尼闻言,跨前两步,合什道:“贫尼就是静因。”
那黑衣人探手怀中,取出了书信,双手递给了静因神尼,转身一挥手,倏地“轰然”一声暴响,冒起一片火焰,静因神尼和狮叟王维扬惊骇得后退,再一抬头看去,五人已失踪影,静因匆匆看完了书信,也没有说什么,只招呼众人进入白鹿苑,命众人预备一切用具。
王春明负责造一根木竿,要露出地面部分二十九尺,下面要留些竖入地中基干,又预先在女儿峰上的棋盘石上凿了竖竿的穴口。
各事准备得八九,重阳也就渐近了。
到了九月九日那天,个个精神饱满,一早便饱餐一顿,带足了干粮,同到女儿峰下。
静因命王春明兄弟带人攀到峰顶,把木竿植在棋盘石上,度过露出部分,刚好是二十九尺。
日已近午,正是申刻时分,日光斜照山峰,那高竿的影子也映到峰下,因为日影斜射,竿影便投到远远的岭上,那处是山腰里的一片斜坡,植满了松柏。
静因先命各门派弟子,各持兵刃,分守在山谷四方,小心戒备,宗流领着几个人,小心的察看竿影端点映落之处,正是山坡下的松林间。
邯昙手捧着地舆罗盘,看清了方位,又观察竿影投在附近,这一带疏落的松树,三五株一丛,看那树龄,少说也有几十年了。
双剑凤孟嫦在坡上两头奔跑,像一头马儿般,来回打着圈子,一忽儿又爬到树上,周围望了一遍,才跳了下来,拉着宗流、静因两人,道:“神尼、宗叔,你们看这一带树林,不是分布成八卦形状吗?有些三株一列,连植三行的,有的两行夹着,中间左右各植一株,这些不都是照着八卦的形状和方位种起,经过人工栽植么?我想诗句中八卦州三字,便指的是这八卦形的松林了,定不会错,如今主要寻出'坎巽'方位,从这目标掘下,便是藏宝所在了。”
静因、宗流、王狮叟等人一听,高兴的道:“贤侄女真是神算无差,就是诸葛复生,想也要向你这个女中豪杰低头呢!”
孟嫦俏脸一红,逊谢道:“侄女怎敢枉比古人!”
于是,宗流立刻唤过来邯昙,着把八卦方位的分布算准,然后找出坎巽一点,邯昙捧着罗盘,看清楚了松林的行列,先分别出“乾坎震艮巽离坤兑',八卦的方位,再把坎巽两位的距离测准。
相关热词搜索:铁堡英烈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