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2025-10-19  作者:蹄风  来源:蹄风作品集  点击:

  且说天池怪侠从土牢中救出了花五娘,又见营房外的周靖已把那些兵卒杀得东倒西歪,天池怪侠人方纵出牢外,立喝一声道:“快走!”
  当他们杀进小东营时,已惊动了营里的马队,这时刚有一小队乘马兵卒,守在营门外,周靖大吼一声,舞起一团剑光直滚马前,那领队的官弁首先倒下马来,后面的马一惊,扬蹄四散飞窜。
  周靖见状心中一动,就势前冲,夺取马匹,就当他方夺得了一匹马,天池怪侠已到,他挟着花五娘飞身上马,周靖此刻又夺下一匹马,飞上鞍去,两骑快马,如箭初发,疾驰出去,路上虽也碰上一些阻截的兵卒,无不纷纷倒地。
  他们离开了那山村不久,突见后面火光烛天,似有大队人马赶来,天池怪侠道:“不好,守备大营的人马赶来了。”
  花五娘忙道:“恩人,我们可抄小路走,此处地形我最熟。”说着,就指点路途,周靖和天池怪侠二人依着她的指引,策马上坡,转过两个山头,前面一道小河,有两丈来宽,河面上有一座木板桥。
  这时,花五娘精神已然回复,等走过木桥后,她即纵下马来,把木桥推下水去,周靖见状也跳下马来,帮她把桥架踏折,看看已渡不得,这才重行上马,直奔泰山,回看那些追兵,都停在小河对面。
  天池怪侠和周靖在花五娘的向导下,攀山越岭,不久便回到了慈慧寺,周靖给花五娘介绍拜见了天池怪侠,这才提起取药之事。
  花五娘一听纤云病了,周靖等看取药,那敢怠慢,她回到阁上换过衣服,立刻引周靖来到大殿,移开佛前供桌,底下露出一个暗穴,其中藏有着不少的金银珠宝,她顺手掏了一瓶东西,那就正是解瘴灵丹。
  这解瘴丹乃是崂山上清宫的灵药,很少传世,原因花五娘的师父铁夜叉向来笃信神佛,早年时,她出资修建了上清宫,老道便练了这种驱瘴灵丹送给她,多年来,她确实救活了不少人。
  周靖接过药来,转身便想上马而走,却被花五娘伸手拉住了他道:“不要忙,待我和你一同前去,也好给你们照料。”
  周靖一听之下,顿时,双颊飞红,神情颇感为难,天池怪侠见状,笑道:“老弟,不要辜负了五娘的一番好意,我们一起回去吧!”
  于是,三个人驱走了那三匹军马,趁着天色未明,各展轻身功夫,直奔山庄。
  周靖心里悬念着纤云的病势,心急似箭,一进门便跑到纤云榻前。
  那庄中的老仆仍在旁侍候着,他们整整去了一天,纤云都是静静的躺着,不时喂她喝点无叶井的山泉,可是,热还未退。
  就在周靖来到她的身边时,她醒了,她睁开布满红丝的双目,在喉咙里,沙哑的喊出了一声:“十哥……”
  一声未了,眼泪又如泉涌出,周靖连忙伏近榻前,安慰着道:“云妹,别伤心,我已找到了灵药,服下去就可好了。”
  说着,取出那小瓶来,放了一些在碗里,用泉水调开,花五娘服侍者让她服下。
  果然是灵丹妙割,纤云服过之后,不到一个时辰,热便退了,接着又服下了两次,人已清醒,却在这时,不见了五花娘,问那两名老仆,谁也没有看见,就连天池怪侠也感到奇怪异常。
  天亮了,今天却是个好天气,但见红日满山,阳光普照,只见庄门外来了五花娘,她扛了一担东西进来,打开来看时,却是衾枕被褥,另有两盒食物。
  周靖这才知道,花五娘乘夜赶回慈慧寺去制办这些东西,给纤云病里应用,心中不禁大为感动。
  高烧已退,纤云醒来已能坐起,连呼肚子饿了,花五娘忙把食盒打开,里面竟是莲米熬的稀粥,又有些荷叶饼,都是病人吃的东西,另一盒是馒头和红烧牛肉。
  纤云吃了隅碗粥之后,精神渐复,周靖坐在榻前,把她病倒时的情景说了一遍,又把去慈慧寺取山泉,小东营怎样救出花五娘、找到灵药,都是天池怪侠和花五娘的常忙等事,告诉了袁纤云。
  袁纤云是个明大义的人,她见花五娘心地善良,也就把前事忘却了,周靖又为她们引见了,从此两人就以姊妹相称。
  纤云病后身体仍还软弱,又休息了两天,这几天当中,花五娘都是陪着她说说笑笑,渐渐投契起来。
  原来花五娘见天池怪侠和周靖的舍身相救,心里感激,而且平日从江湖人的口里,已晓得天池怪侠的威名,这次能够相遇,认为是毕生欣慰,后来她跟随着攻打黑狱,回到山东,他本要为顺治作媒,反而被顺治强制下,使他和花五娘成了夫妇,白头偕老。这是后话不提。
  过了两天,袁纤云的健康已完全恢复,周靖急着北返,此时纤云反而对花五娘有些依依不舍了,因为她从小便失去了父母,虽然有两位兄长,总是差了些,后来到了天山铁堡,在老山主夫妇的提携照管之下,但是周家的家规很严,又缺姊妹,今次她见五娘在她病中小心侍候,像慈母般对她爱抚,虽然花五娘的年纪,比她大不了多少,但也感到无限的温暖。
  天池怪侠并非铁石人儿,他看到了这个情形,心里也有个念头,只是不宜出口,便道:“五娘,你在这里过着的无非是绿林生涯,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这番杀了小东营的守卒,官府定然缉得紧,不如同我们到关外去走一趟,一来避避风头,二来你也可以开开眼界,未知你意下如何?”
  花五娘听了,心里自然是恨不得跟他们去,无奈她放不下这里的事情,因为她和师父铁夜叉仍要不时的联络,作为一般海盗的站头。
  当下沉吟了一阵,眼前的情势,她是非走不可,只好答应了天池怪侠的邀请,周靖和纤云听了都高兴的跳了起来。
  花五娘即日返回慈慧寺,把任务付托给了老僧悟禅,又把金银等物收拾起来,遗返山庄,和天池怪侠等人一道启程。
  这一带的道路,她是走惯了的,一行四人取小路到了海岸,这里自有大船接应,他们渡过渤海,在辽东登陆。
  这时的静因师太,在白岔山大寨里,准备迎接天池怪侠的到来。
  等候了好几天,连点消息都没有,各人正然等得焦急,忽然喽罗报称,有两骑人马飞奔山寨而来。
  众人闻报大喜,连忙迎出寨来,却见是周靖和袁纤云二人,他们下马便拜在静因老尼面前。
  静因师太不见天池怪侠同来,不待周靖坐下便问道:“天池怪侠他怎么没有来呀?”
  周靖忙道:“他老人家本和我们一路来的,不过,他有一事,命我转致各位。”
  宗流忙道:“靖哥儿,快说是什么事?”
  王狮叟道:“怎么?难道他不愿遵守诺言了?”
  周靖道:“不是的,他这次还把山东九尾狐给说服了,一路同来,但在渡过渤海时,他便同九尾狐返回长白天池去了,临行时,他说要请各位英雄到天池上会面,还说他那里地方比较隐密,不像这里山寨人多,消息容易泄漏。”
  宗流听了,道:“我想这是他王云龙的自尊心作祟,他这样行为,似乎有点傲慢,诸位意见如何?”
  静因师太道:“我看天池不会这样,事实上这里喽罗众多,史云程手段厉害,天池顾虑得很对,如果我们前往长白山,高峰之上,不易被外人探到。”
  大家听了静因之言,沉思了一阵,孟嫦忙道:“我们这番攻取黑狱的计划,只求达到目的,不论什么条件,都可依从。”
  各人听了孟嫦的意见,也就全都赞成了,即是议定分三批出发,取道前往长白山。
  关外三英孟氏兄妹,因身为寨主,所以走在最后,把寨里的事物交托了几个心腹头领,便乘马就道。
  从白岔山到天池,必须横过辽宁,由西向东,最快也要走个三四天才到达。
  可是,他们不敢经过奉天,就往北绕过新城子,经抚顺前往。
  那天走近抚顺矿山,王维扬突然发觉有两骑人马在后远远相随,心中一动,便向孟嫦打了个眼色。
  将近黄昏时分,便在路旁的小店歇下,马匹拴在店门外。
  他们佯装走得累了,都伏在桌上打盹儿,王维扬走出去解手。
  就在这时,从树林中闪出两个人来,走到他们马匹前,打开马背上的行囊偷自检查,似是要找一宗东西似的,王维扬突从树后跃出,大喝一声道:“狗东西,你们是瞎了眼!”
  那两人一见被人发现了,回身便跑,王维扬认出正是日间跟踪的两人,怎肯放过。
  那两人方奔出林外,那里拴着两匹马,正就是他们所乘之马,情急之下,他们就想抢马逃走,方一纵起身来,就在落身马背的瞬间,突然面前闪起一道白光,两马往前一窜,两个人着了空,跌落在地面,闹了个四仰八翻。
  就在这时,店中的孟氏兄妹,也出来了,四个人收拾两个小贼,还不是手到擒来,孟强、孟刚两兄弟用皮鞭缚住他们的手足,放在他们原来的马上,一路押往长白天池。
  当他们到达时,宗流和静因师太早就到了,大家相见,自有一番话说。
  长白天池,在辽宁东北的突出部,和吉林高丽两地交界。
  这地方群山重叠,万壑奔流,高峰插天,为长白山的主峰。
  山上溪水汇成岭上的小湖,流到岭下便成为松花江的源头,关外人叫湖泊做池,因为它在岭上,所以叫做天池。那天池又分为上天池和小天池,是连接的大小两个湖泊,现在王云龙结庐之处,就在小天池。
  小天池一年有好几个月积雪不溶,风景幽美,湖畔都是百年古松,栖满了水禽,林间仙鹿成群,见人不惊,真是一个人间仙境。
  这时小天池上,群雄叙会,他们一共是十六个湖海豪雄,个个都有一身本领,同怀着要救出黑狱里的丧失了灵魂的英雄志士。
  他们休息了两天之后,看看一切布置就绪,便提出那两个奸细来审问,不由得那奸徒不招承,他们是云迎的手下,派在白岔山侦察三英行动的,在辽宁地面,一共设有二十四处通讯站头,他们都有权随时抓人交到官府里关起来。
  当下各人听到这件事,又知道云迎就是史云程,大家更是愤怒。
  那晚一众英雄侠士聚会小天池,大家议定先举出一个发号施令的盟主,当时大家一致赞同由天池怪侠王云龙和静因师太两人,可以主持这次进攻黑狱的调拨,也只有他们两个人有这个资格。
  可是静因苦苦推辞,她说:“如论年纪、身分、辈数,还有铁伞先生宗流,太极王维扬,另外,这番行动的发起,是白岔山三位邀请的,所以老尼主持由孟嫦替代了老尼吧!当日消灭红灯教时,贫尼已见识过孟姑娘的智计了,无愧女诸葛这个称号。”
  众人听了,都觉得老师太说得有理,双剑凤年纪虽小,可是智计过人,王云龙在关外日久,早就听说过了,也大表赞同,宗流也是深深的佩服,其余的自是没有异言。
  双剑凤孟嫦见推辞不过,只得担起重任,她站起身来道:“晚辈既承各位前辈推重,我也无法推辞,不过,这次进攻黑狱,可不是一件平常的行动,一切的调度指挥,要各位严守号令,依着指挥行事,每个人都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如果有一个不听指挥,都能误事,这点还请各位前辈注意。”
  各人听了,同声道:“我们都愿听孟姑娘指挥。”
  双剑凤微微一笑,向各人拱手为礼。
  这时,池中湖水静寂,月映中天,照着十六名热血的男女志士,湖畔插起一面“义”字的白旗,大家当天焚香,抽血盟誓,十六人同心合力,誓破黑狱。
  盟誓完毕,孟嫦即令王春明、周靖、孟刚、陈兴明四人,巡视天池四周,四人遵令,施展开轻身功夫,巡哨去了。
  半个更次之后,四人回来了,他们已巡遍了周围十里,并没有可疑人物。
  这时,天池怪侠王云龙忽然点起名来,他先喊了一声:“王云龙!”他自己立即应了一声。
  跟着继续的点叫:静因师太、宗流大师、王维扬、袁无极、袁无愁、陈兴明、王春明、孟刚、孟强、孟嫦、袁纤云、叶彪、拉娜、丽娜、花自芳,各人都循声应了。王云龙这才命人把两个奸细捉了出来,跪在池畔,命王春明拔出青龙剑来,一剑了结,祭过了义字旗。
  王春明斩了奸细之后,把剑捧着递给了孟嫦,孟姑娘持剑在手,发号施令,调动人马。
  且说铁马神功史云程,自从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十多年来,他便以云迎这个名字,做了满清帝国的第一号特务头子,在那个时代,江湖中人都称他们作“鹰爪',所以云迎便是第一号的“鹰爪”头子。
  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就选了黑龙江外和蒙古交界的地区,一个叫贝尔湖的地方,建立了秘密黑狱。
  狱里筑有很多机关,由一所地下室操纵着,这个惨无人道的人间地狱,也可说就是近代集中营的前身。
  那时,史云程利用他的权威,把狱里一切防御造得非常神奇,现在来讲,就是科学化了,各地官兵缉拿到的所谓反清分子,以及因一时不慎,为了一文一字,而被兴起文字狱被捕的人,都被押在这里处置。
  史云程向来抱着“宁枉毋纵”和“宁可错杀一百,不能轻放一人”的宗旨,把所有抓来的人,不论有罪无罪,一到了他的手上,他便施展出“封闭穴道”的功夫,将人身主要的神经系统压制住,使那个人失去思想和知觉,变成了一具活尸,只残存着一丝呼吸,折磨至死。
  光阴飞转,又是回黄转绿,黑龙江哈尔哈河的南岸,那一片大草原上,青青绿绿,腾发着一片生机,虽然是仲春时节,但在这里仍带着一点凉意。
  这时,距着王春明和周靖、孟强夜探黑狱,已相隔数月了,史云程本打算入京一行的,可是自从发觉有人闯进了黑狱,来人本领又是那样了得。
  而且当晚他亲眼看到一个后生小子挟起两人,在浮上一飘一飘的滑走,心知自己没有那份能耐,而且他从前曾在那个地区,陷进过那里的流沙地带,所以不敢冒险追过去,恐防又中了敌人的引诱之计。
  他返回黑狱之后,巡视了一遍,已发现通到围城外的隧道已被人偷进,几个守卫的人也被突击毙命,再检查各处的机关,又见铁闸铁网,都被利剑削毁,就立即下令,密令各地联络站头,限期查出这次偷探黑狱的叛徒来。
  过了数月,康熙皇帝封禅东岳已毕回京,立刻派出宫廷里十六个武士,带了上谕,到了黑龙江的甘珠寺,来见史云程。
  甘珠寺离贝尔湖只有几十里路,是史云程的秘密机关,他时常在这里召见部下。
  史云程乘夜赶来接旨,上谕敕示要他把狱里的死囚严密关防,并派出宫里一流武士十六名前来协助,听从指挥。康熙在密札之后,又加上了几字,那意思就是说,已查出云迎是他的化名,姑念以往功劳,免予查究。
  史云程跪下接旨,听到宣读,惊得他满头大汗,心想:“皇上怎知自己就是史云程?这次突然加派十六名高手前来,难道被人偷进狱的事,朝里已知道了……”
  他随便问了问那十六个人所练的武功门派,即日就带返黑狱来,分配了他们的职司。
  史云程回到黑狱之后,把黑狱各处要隘,重新派人把守,一面又在湖滨外围筑起监视哨卡,另将狱里地道机关重新布置一番,当真是坚如铁城,固若金汤了。
  那天,甘珠寺外,有两骑游客从“大市集”前来,到庙参神。
  这两客人是一男一女,乘了大骆驼,女的蒙了面巾。
  甘珠寺的知客僧,原本是史云程的手下,名叫“千崖”,他把客人招呼到客堂,合什问道:“施主高姓大名,难得远道来此?”
  那男子一口的云南土腔,自称名叫叶刹,从云南到外蒙贩卖药材,路经此地.
  千崖打量他们一番,心里不禁生疑,等两人参拜过神佛之后,便摆开斋筵,留他们在寺里歇息,一面飞报史云程。
  那两名彝族人,歇过一刻,便想启程,千崖谦恭地挽留着他们道:“两位施主,小寺里设有静室,专供各地善士到来随喜,地方也颇幽静,这位女施主另有精舍作下榻之所,如不嫌贫僧简慢,就请屈驾……”
  那两个彝人商量了片刻,便拿出来一串珍珠献给佛祖,答应住下。
  寺后有一所大院子,建有亭台楼阁,绿窗纱帽,的确是一个养静的好地方。
  夜沉人静,客人都睡了,万籁俱寂,只听风吹竹声沙沙,那彝客男人房中的一面大镜子,慢慢的移动起来,渐渐露出一扇暗门,从那里走出来两条黑影,前面那人是个和尚,正是知客僧千崖,后面那人身材高大,蒙着黑巾。
  他们走进房中后,就开始翻检客人的行囊,幸好那彝族男子,可能行路太疲累了,竟然沉睡如泥。
  千崖和尚和那蒙面人搜查了一会,果然在那人脱下的腰带里,搜出了一封密函,蒙面人就着窗前朦胧的月光,把那密函书面上一看,身形似乎震颤了一下。
  原来那蒙面人正是铁马神功史云程,他搜到的那密函,竟然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的密札,交往雅克山王略的。其实王略这时已死,只是他并不知道而已,札中内容是这样的写的:“来札欣悉,足下眷念明室,共谋大举,殊堪嘉慰,本藩已经将朝廷派来监军陆虹处死,以明心迹,阁下当信本藩兴兵复国之诚,兹派专使叶彪兄妹,间关前来,公见各方志士,刻即召集全体加盟豪杰到雅克山,商议启程。叶彪专使乃神拳无敌叶雄之哲嗣,可予重托,顺带上金珠两匣,聊充族途之需。”末署平西王吴渤几个字,盖上大印。
  史云程看了,一惊非小,他和陆虹往日一起充当禁宫侍卫,后来才被派到云南,几个月前,听说陆虹荏昆明遇害,朝廷已经派员前往密查。
  这番大概吴三桂是图穷匕见了,因而要兴兵叛变。
  另一方面,史云程可知道王略这个人,当年就是他从努尔哈赤手中救下了他,又把他介绍去峨嵋学艺的,事隔多年,他可不知王略已死,还认为真有其事。
  于是他把密函重复封好,交给千崖暗地放回客人衣带。
  这晚,他想了一晚,记得当年王略如何把自己托给升宵道人,把自己带到四川峨嵋,把一身绝艺都传给了自己,那知自己一下山,便背叛了他,把同门师兄叶雄弄了个终身残废,如今这投宿的两人,又正是叶雄的儿女,本想将他们杀了,以除后患,但又想到他们是吴三桂的专使,如果想将雅克山的叛党一网打尽,关键全在这两人身上,这样自己将来也可以建立一次无上的功勋。
  此时的史云程,为了官位权势,可说是已丧尽天良,活命之德、养育传艺之恩、同门手足之情,可说是已忘得干净。
  他现在满脑袋都是功利,他一想到功勋,就不禁眉飞色舞。
  此时,千崖和尚推门进来,向他报告,说在那少女的行囊里,搜出两盒珍珠和金子,更证实密函中所言不虚。
  史云程当晚缮好一则奏本,第二天就以八百里加急文书飞马投递北京,密奏康熙知道,一面又札饬“齐齐哈尔”地方总兵依期出动,围捕雅克山乱党。
  那天下午,两个葬族客人说要启程,千崖和尚也不再挽留,却暗中派了几名干捕沿途跟踪。
  史云程等叶彪兄妹走后,便返回到黑狱来,暗忖:“雅克山听说是天池怪侠的巢穴,他的武功实在了得,还有个老侠士王略更难对付,何况可能还会有黑山八俊,他这次召集的,也必是武林高手,单靠官兵的力量,怕应付不了,万一给他们逃脱,将来皇上知道了,定责自己办事不力。”想来想去,觉得非自己亲往一行不可。
  他盘算已定,便着那十六名宫廷武士,和他手下的高级领班,到秘室里来商议,吩咐他们怎样防守。
  那十六名武士已熟悉了狱里情形,他们在史云程面前,表示愿意负起防卫的重责。
  史云程当天便带了两名武士同行,留下十四名驻守狱里。
  在史云程走了之后,他们分班巡视,第一天安然无事的过去了。
  黑狱里原有一个水牢,连贯着一条暗渠,直通到湖面,当年铁伞宗流曾由这处暗渠逃生过。
  那时,管理水牢的领班名叫钱能,是史云程从禁宫卫士中挑选来的,初时派他掌管狱中地窖,那次因为走脱了一个未定罪的死囚,史云程本要把他用血滴子处刑的,幸得宗流一在旁说情,救了他一命,改派到水牢看守,将功赎罪。
  自从宗流逃出后,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掌管着水牢,并没有调劝。
  水牢是建筑在地下,像一个大水塘,另外有一道暗渠,乃是史云程预备必要时逃走的一个秘密出口,如今渠道已建立两重水闸,和外间完全隔开。

相关热词搜索:铁堡英烈传

下一章:第二十二章

上一章: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