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2025-10-19 作者:蹄风 来源:蹄风作品集 点击:
宗流一听史云程这一番话,心头一凛,却故作吃惊的伸出舌来,道:“大哥,你不只武功出人头地,就是创出种种新奇的利器,也是无人能及,看不出那顶铁帽子,竟是这么的厉害,但不知大哥怎么想得出的?”
史云程一听宗流对他赞赏,不觉捋须微笑,附着宗流耳边,轻声道:“贤弟,这东西乃是当今圣上亲手赐给我的,厉害无比,听说当初是一个大内喇嘛制造出来的,献给圣上使用,杀人不露一点痕迹,你千万可不能对外人提起这件事。”
宗流跟着又赞颂一番,史云程以为宗流对他真的折服了,便把睡榻旁那黄绫帐子拉开,露出了一口宝剑来,金光灿灿。
他把宝剑从壁上摘下,递给宗流道:“贤弟,你看,愚兄还掌握着先斩后奏的大权,就是当今宰相,也得畏惧我几分。”
宗流小心翼翼地捧剑在手,映着灯光细看,只见剑鞘上镶满了珍珠宝石,上刻“清宫之宝”四个篆文。
那柄剑剑柄处缚着黄绫带,展开一看,黄绫上了九个团龙暗纹,写着八个朱字:“除奸诛逆,先斩后奏。”正中盖了大印,文曰:“康熙御玺”。
宗流诈作手颤,惊叫道:“大哥,这不是上方宝剑么?”
史云程将剑取回,笑道:“贤弟,咱们一见如故,方才见你;出力相救,可见对我的一片忠心,我不妨把真相告诉你,当初愚兄也是武林中人,半生蛰处深山,绝没一些人生乐趣,后来我想,就算武功出人头地,大丈夫应该出来建功立业,如果不趁着壮年,博取功名富贵,那就很容易老死一生,到头来与草木同腐,和虫蚁有什么分别。我又看到我师父和很多武林前辈,都是贫困一生,到老还要吃苦,因此我才决定把我平生本领,择主而事,胜过半生奔波,后来果然给我如愿以偿,由一位宫里大喇嘛引我谒见皇上,即日就委我重任,愚兄并非不知今时异族入主,但你看洪承畴、吴三桂等人,难道不是边疆重臣,他们到头来也不能不应顺天命。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地位既比不上他们,而且也不是明臣,就算受满清俸禄,于良心亦过得去,所以这十几年来,愚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全国上下,只有一个皇帝是我所畏惧的,其它都不放在我的眼里,就是大小文武官员,对我也要另眼相看。大丈夫不能留名后世,也要遗臭万年,这虽是过甚的言词,但愚兄觉得大丈夫应该有此本色,才不负人生一世。”
他说起来像是兴奋已极,忽又把壁间一按,隆然一声,露出五个大柜来,都装满了黄金白银,珠宝玉石不计其数。
宗流一眼看到自己被劫去的那一袋金宝,也放在柜里,但比起那五光十色的金珠宝物来,便觉得黯然失色,他诈作没有看到那袋失去的金宝,只是吃惊地道:“啊!大哥,你放着这么多金银珠宝,几时才能用得了?”
史云程笑道:“这些都是那些王公大臣馈赠的,还不算多,须知宫里年中毁损和妃嫔宫人丢失的,就多过这里几倍了,贤弟如觉得需要时,只管向愚兄取用,将来你跟着我,也不愁没有享受的日子。”
史云程这一席话,宗流听了,心中不禁暗骂道:“你这老奸,想用金钱把我收买呀,那你是看错人了,我宗流不会像你那么良心尽丧,认贼作父,看几时我把你这个奸贼碎尸万段。”
那史云程的确算是老奸巨滑,他虽然认定宗流化身的“呼和浩特”已经对他服从,但仍然没有把真姓名说出,所以宗流也实在猜不到他是什么人。
他随着史云程住了几天,食则同桌,寝则同室,其间史云程尽量表现他享用的奢侈和权力的至上,以使宗流由羡慕而生出效力的死心。
一天,史云程忽然对宗流道:“贤弟,说来请勿见怪,我自从听说那次你救出了孟英父子之后,便知道你是个武功高强的人物,所以才扮作蒙面盗试一下你的功夫,果然如我所料,现在我们狱里,像你这样武功的,还是没有,如果贤弟不弃,愚兄想同你结成异姓骨肉,今后同享富贵,患难相共,未知贤弟意下如何?”
宗流闻言之下,不禁恍然一惊,心知推却不得,忙道:“这正是小弟求之不得的事,但恐辱没了兄长。”
史云程哈哈笑道:“这是什么话,贤弟既有此心,我们今天便当天盟誓,向各部众宣布,大家畅饮一番。”
当下两人叙述年岁,史云程比宗流长十几岁,这天就当天叩拜,焚过黄纸,不过,宗流在跪下盟誓时,口里说一句,脚下就暗暗划个不字。
晚上,在地下机关屋里,盛排筵席,史云程的部众纷纷敬酒,宗流一想到外间那几百个行尸,正在冷风澈骨里裸着身子做苦工,便有点食不下咽。
第二天,史云程又同宗流来到机关室,发现在那里,竟然设了公案,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办,史云程升了座,他着宗流坐在案旁。
跟着,就见几个汉子押着两个人进来,那两个人都被锁上了手足,他们一进来,便跪了下去,宗流听史云程审问,才知这两个人乃是他最亲信的手下,一个管理地窖,一个守卫阁下,前日那个刺客,因为掌地窖的一时徇情,没有把他锁上,因而被他开了地窖的门逃出,那守卫睡阁的也因偶然腹泻,走到阁外大解,不料给刺客摸着了暗链,把通到阁上的秘门弄开了,到现在查了个清楚,所以拿来审问。
史云程问过一遍之后,突把面色一沉,回头向左右亲随喝道:“拿我血滴子来。”
那两人一听到“血滴子”三个字,刹时惊得面无人色,不断向史云程叩头哀求饶命,额头都已叩出血来了,宗流觉着有些不忍,忙站起来向史云程行礼道:“大哥,这两人虽然罪有应得,请念在小弟和大哥结拜未过三天,不想开杀,请大哥就暂时饶过他们吧!”
史云程听了,想了一想,方点头道:“好吧,且看贤弟情面,把他们关起来,改日再行治罪。”
宗流见状,顺水人情更是做到底,忙又道:“大哥,以小弟看,不如给他两人一个机会,将功赎罪,且看能否努力干去,以报答大哥不杀之恩。”
史云程又点点头,向随从道:“拿狱里的职掌册子来。”一会,手下递上一本簿子。
史云程翻捡了一下,便向跪着的两人厉声道:“现把你们两人头驴寄下,派往看守八号地道和水牢,每天当值八个时辰,倘有疏虞,便将你们转到鬼仓去。”
所谓鬼仓,便是黑狱里对囚禁“行尸”监牢的称呼,那两人立刻叩了几个头,又向宗流注视了几眼,像是从枉死城中放出一般,由几个汉子将他们押走。
这样又过了半月,宗流在这里虽然非常舒适,史云程对他也十分客气,每日里无非跟着这位义兄四处巡视,没有什么事要他干的。
可是,他却如坐针毡,心里只是惦念着自己失去的财物,但又不敢多问。
一天,史云程似乎要到甘珠寺去,早上吃了饭,着从入往备羊皮筏,又吩咐宗流在阁里等他回来,不可到外面走动,说了,便走出地下机关,宗流听外间辘轿声响,知道放下了吊桥,史云程已出围子去了。
他躺在阁中沉患,这样不知要守候到何年何月,如果要自己跟着他去干这惨无人道的勾当,就是将来有多大的荣华富贵,也不稀罕,何况每天所听到的,就是锁链的声音,所看到的,就是种种阴沉的景象,再住多些时,自己会抵受不住。
他心里在想着,双眼不断的向壁间游移,记忆着史云程当晚启开暗柜的位置,突然跳了起来,轻轻用手向四边摸去。
忽然触到了一处,有些儿陷下,他便用力一按,果然露出一个小穴,伸指向里一探,原来有一枚钥匙,小穴旁有一匙孔,他将钥匙放入小孔中一转,的嗒一声,两扇柜门打开,珠光宝气,射到眼前。
宗流先把自己那一袋金宝拿出,打开检视,见其原封未动,心忖:“我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就是史云程知道,我一些也未动他的珠宝,谅也不会记恨我的。”
他这么一想,就把暗门关上,稍一结束,携同随身兵器行囊,便想上楼,他忽然停步忖道:“使不得,史云程手下众多,我要怎样踏出这围城子呢?”他眉头一皱,便有了主意,便走下石级。
原来史云程所住那座楼阁,是能够俯瞰整个围城手的,有一秘道通到地下机关,另有一扇暗门宣达外间,宗流往常随着史云程出入,知道那暗门每一启闭,地下机关就有铃声响起,他本想守候到夜里才出走的,但又恐史云程回来,只有胃险从暗门走出。
哪知,他出了暗门才走几步,地面忽然裂开一道地穴,宗流冷不防向下便坠,幸而他轻功超人,一贴着土壁便立即滑了上来,幸好那扇门,还没来得及关上,他已纵出半个身子,打手轻轻一按,飞出陷阱边沿,全身已窜出,正想向大门外奔去,立刻听到空间有人喊道:“二爷,哪里去?”
宗流闻言,四望不见人影,又举步前走,倏觉眼前一簇东西射来,嗖嗖连声,十几根弩箭一排地插在他面前,像篱笆一般挡着,跟着又听人喊道:“二爷,说明了才好走,再行前便有危险了。”
宗流闻声不见人,他把心一横,猛地从背后取出他来时带着的那柄铁伞,把伞骨张开,施展出八步赶蝉绝技,向前滑纵。
此际,围城上铃声大起,矢石四边投射,都向他身上射来,他舞动铁伞,把矢石纷纷挡开,如挡雨箭,足下不停地一滑一纵,像燕子掠地般,一瞥即过。
城墙上,在此际已弹起了铁网,把墙顶掩蔽了,使他无法爬上,他跟着城墙走了一会,见没法爬得上这七八丈高垣,正在心急,忽见近城墙处有两个石拱门,像是隧道出口,可以躲避一时,他一闪身便纵到拱门下,向里一望,见石拱下有两扇铁门,关得很紧。
于是,他把铁伞收在背后,施展出本身真力,蹲马踏步,推出一掌,劲力滚荡,疾冲过去,轰然一声过后,门里铁闩曲了,露出一隙,他见状,跟着又是两掌劈出,铁闩断开了,他推门便进。
那里有石级通到下面,已看出是个水牢。宗流这时怕有人追来,只有沿级走下,无奈自己不谙水性,水牢中又没有浮水的东西,面前一片漆黑,这可难住了宗流,心忖道:“这番完了,怎么走上了绝路?”
就在这个时候,牢顶突然露出一穴,有人轻声道:“呼和二爷,你想离开这里吗?”
宗流闻声吓了一跳,见那人只露出一张脸来,看不出是什么人来,忙问道:“你是谁?”
那人道:“二爷,我就是被你救回性命的人,请不用迟疑,现在我把羊皮小泡子放下,你向前浮去,前面有一道水闸,我本来可以把水闸拉起来,放你出去,但怕将来总爷加罪,不如由二爷自己去夺开,免小人受罪,出了水闸,便是湖上了。”说罢,扑通一声,投下了一个水泡,那暗门跟着又复合了。
宗流纵身水里,抓住羊皮水泡,一路浮走,果然有一石拱的水闸,用铁板隔着,他双手双足绕在铁板上,提足一口真气,吐气开声,撑开了铁板,仅可容身,浮着水泡穿过,泅了不久,已看到了光线,渐渐见到了湖水,那出口乃是个大渠道,直奔到岸边。
这时正是夏末秋初,湖水干涸,有些地方的水深,仅只没胫,可以涉渡,近着围子城边,更是积满污泥,直涸湖心,只有两丈宽的水道,可以行船。
宗流行了一程,觉得浮水不如涉渡快捷,立刻弃了水泡,施展开“八步赶蝉”绝技,借浮泥滑走,走得非常迅速。
他滑走了一程,脚下尽是浮泥积水,忽然走到一处,脚下感到异样,那浮泥轻松竟不受力,几乎陷足下去,若不是他已练成“八步赶蝉”的绝顶轻功,可能会连人都陷进浮泥里,幸而他一足方陷进,另一足立即借势滑起,才把那陷进的一足抽出。
他想起当初随史云程乘羊皮筏过湖时,那船夫曾说过,湖里随处都有流沙地域,那流沙软软如无物,深不见底,就是放进最轻的东西,也要下沉。
他在思量间,眼前人影一晃,就见几十丈开外,已有人追来,他也是涉渡,细看那人原来是史云程,不禁暗吃一惊。
转眼间,史云程已然赶近,大声招呼道:“呼和贤弟,快随我回去,你走不得。”
宗流忙道:“大哥请见谅,小弟实因有急事,要回去一两个月,一定回来。”
史云程喝道:“使不得,这里来去都不能够随便的,你不要太过放肆。”说时,也施展出轻身功夫,踏着湖上浅水,已追近过来。
宗流拚命的逃走,史云程随后紧追,倏觉一阵劲风掠到,衣领上似被一股大力撞了一下,他知道史云程已然追到,他借着身躯矮小,迅快的向泥浆上一滚一滑,身躯急向前倒,俯身窜开,就这样挣开了。
可是,后面的史云程估不到他脚下滑得会那样快,仅只撕下来一片衣领,不禁一怔,便又飞身追了来。
宗流知道自己的武功不如史云程,看样子今天是走不成了,情急之下,心中一动,忽然想起方才走过湖上那一处流沙地带,浮泥轻松,绝不受力,只能凭脚下功夫滑过,料想史云程未必练过“八步赶蝉”的功夫,就算轻功再好,也不能走进浮沙,否则便要沉在流沙里了。
心念动处,一转身便向流沙地带奔去,史云程眼看就要追及,突见他又转身窜走,他定要截回宗流,一时便忘记了那湖里的流沙,以为宗流能够走的,自己也定然可以涉走。
他见宗流越跑越快,心中不禁暗自佩服他的轻身功夫,他知道这些干涸的泥淖,不易置足,平常人一踏上便会陷进泥里了。
但是他哪知道,浮泥和流沙的性质,绝不相同,浮泥下面是泥土,而流沙下面却是很少的含水幼沙,绝不受力,前面的宗流的脚步,忽然缓了下来,不禁心中暗喜,以为这一回定可抓到他了,立刻提足一口真气,飘身向前,一落便落到了流沙地带里去。
当他双脚往下方一点,再想要纵身飘起时,不料,足下全不受力,不但没有纵起身来,反而陷了下去,心里不禁一惊,连忙再提气腾身,可是脚下被流沙吸着,不但没有纵起身来,反而又陷沉了下去。
他还是不服气,一时间用尽了平生轻功功夫,哪知,稍一用力,又往下陷,而且越陷越深,他到这时,才知道流沙的厉害,任你有绝高的轻身功夫,如果未曾像宗流那样,苦练过“八步赶蝉”的功夫,绝难渡过流沙。
这时的史云程身体已渐渐下沉,他惟有喊起救命来,希望围城里的手下听到,赶来救援,无奈,这处离滩上黑狱鬼墟很远,声音不易传到。
他喊了一阵,流沙已淹没了他的身体,只剩下一颗脑袋伸在外面,他用双臂用力拍着浮沙,想支持下,可是他无法抗拒身体重心的下沉,转眼间,只剩下半个头颅和一只手,眼看就要全部陷落。
这时,宗流施展开“八步赶蝉”的功夫,正在浮泥上飘走,忽觉身后追来的史云程,没了消息,回头一看,发觉史云程失足陷进了流沙里了,正渐渐下沉。
初时,他还在庆幸自己总算脱开了魔掌,后来听到了史云程的喊叫声,飘风传来,有些凄楚,回心一想:“这史云程虽说是黑狱的头子,可是对自己还不错,而且总算曾经结拜,如今陷在流沙里,都是自己所引起,不如转回去看看。”
他这么一想,当下转身向流沙地带滑去。
很快的走近,看到史云程只露出半个头来,一双求救的眼光看着他,含着乞怜最后一线生机的神态,宗流目光和他一接触间,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暗忖:“这流沙别人恐难走近,除了我便没有人救得他了。”
心念动处,就从行囊中掏出一根飞索来,脚下绕着流消滑走,那根飞索从手里飞出,看准一抛,活结套在史云程的一只手上,他仍滑着圈子把飞索拉紧,史云程的身子缓缓的浮出,露出了半身,他再一用力牵扯,借着浮泥的滑动,已把史云程引到了离开流沙的浅水处。
这时的史云程,因为在流沙里挣扎,用力过多,此刻勉强的站起来,仍然有些摇晃不稳,宗流拿出手巾,浇着湖水把史云程面上和身上的泥污洗去,又扶着他涉水回到小滩上来。
这时的宗流已打定主意,决定先回到围城里去,等有机会时再走了。
过了一会,围城上已看到他们两人回来,连忙响起讯号,芦苇丛中驶出来了羊皮筏,载两人回到滩上。
这天晚上,在阁楼上,史云程对着宗流,十分严肃的道:“贤弟,我生平对人绝不会有宽恕两字的,要有,恐怕你便是第一人,今天我十分感谢你救我一命,但是站在我的职责上来说,我是不能够把你放出去的,不过,我看你急急要离开,定有别情,同时我也疑惑到你的身分,你如果向我说了实话,我可以破例一次,否则,便休想离开这里!”
宗流闻言,忖思道:“我来到黑狱又不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再者自己也无心查探黑狱秘密,就算把自己身分说出来,谅也无妨。”
他心中这么一想,便说出他乃是青海嘻什土司的儿子,以往曾随铁隐禅师在雍和宫住过一段时日,又把明和扎堪布怎样骗了他五百斤黄金,连累他一族的人受尽艰苦,父亲也因而自戕,他吐露了个痛快,接着道:“大哥,请体念小弟报仇心切,又急于回去小积石山重建部落,然后找明和算账,所以,目前无法为大哥效劳,等小弟事了之后,再来追随大哥,听从驱使,万死不辞。”
史云程听了,审度宗流的话,大半属实,因为他对当年青海移民的事件,也有所闻,同时,他的任务,只是查缉反叛朝廷的人,秘密处决或监禁,而且嘻什儿部落已经服从了朝廷的迁徙命令,现在宗流要报复的,不过是一个青海番僧,和朝廷毫无关系,当下就做了一个人情,肃然道:“贤弟,你要回去报父仇,我可以答应你,不过你得答应我三个条件。”
宗流忙道:“大哥只管说,只要小弟做得到,一定遵守。”
史云程闻言,神色稍缓,便道:“你须记着,第一,你离开这里之后,绝不能把这里的情形和同我的关系,对任何人提起。”
宗流忙道:“我如泄漏一言,甘受天谴。”
史云程道:“第二,报仇之后,立刻回来。”
宗流道:“那是当然。”
史云程道:“第三,在你回来见我之前,永远不能到关外,就是长城以外,也不准踏进一步,倘若你不遵守,我随时都可以取你性命。”
宗流是满口应承,史云程方面现笑容,把那袋金宝交回给宗流,又随手在柜中,取了一些贵重的珠宝,和一箱黄金,赠给宗流,宗流推辞不过,便收了下来。
第二天,史云程送他出了围城,又给了他一柄短剑,道:“贤弟,你在路上,如果遇上了官府的麻烦,可拿出短剑来,便会没事。”
宗流拜谢了一番,滩上早已泊好羊皮筏,又备有两匹大马。他渡过了贝尔湖,挥鞭向南飞驰,目前,他真是归心似箭,果然沿途关卡,见他带了这许多珍宝,都截着盘问,幸好他拿出史云程给他的那柄短剑,通行无阻,不日就回到了青海。
至于他回到青海,重建部落之后的事,前文已然说过,不再赘述,但是,他知道史云程手段的厉害,这才隐入铁堡。
他这次因见王春明和周靖二人,少不更事,竟然胆大包天,随着孟强,要探黑狱,他为了徒儿和小山主的安危,怎能坐视不管,这才和王维扬两人一商量,暗中跟了下来。
再者,狮叟王维扬的来到三棵柳树,为的也是搭救孟刚而找上宗流,他们先到了白岔山王维扬因有事留下,他就追在王春明三人身后,到了贝尔湖。
不过,他还是来迟了一步,在路上未得阻止,终于在小滩上救了三人的性命,他说到此处,王春明忙道:“怎么往常没听师父提及,我跟了师父多年,今日方才知道。”
宗流叹了一口气道:“我因当年曾答应过他三个条件,所以自离开以后,无时不耿耿于心,时刻防着他和我为难,更不敢踏进关外半步,就是这次到关外来,完全为着你们兄弟的安全,才不惜冒此大险。”
王春明一听,不禁感激得流下泪来,立刻往下一跪,含着.泪道:“弟子这番若非师父跟随相救,我们已作了黑狱里的鬼物了。”
宗流把他拉了起来,道:“我一生只得你一个徒弟,怎能眼看着你丢了性命而不理呢?”
狮叟王维扬忙道:“宗兄大恩,我父子永志不忘。”说着,也躬身作了一揖。
宗流还了一礼,笑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先僵住我,怕我多吃了你们的酒菜呀!”大家一阵大笑。
说笑间,已设下洗尘接风之宴,饮酒间,大家又计议怎样才能够请出天池怪侠的事,王崇明插口道:“我爹不是说过了么?只要请得静因神尼来,便有方法使天池怪侠参加我们的行动。”
宗流笑道:“不错,不过我们对天池怪侠和史云程两人间的关系,还须研究一下,看看天池怪侠他有没有除奸之心,我们怎能不小心从事呢?”
王春明道:“师父曾说天池和史云程有着不寻常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何妨说出来,我们也好知道个究竟。”
宗流望了王维扬一眼,笑道:“我虽然知道一点,算不上详细,只知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详情我就不知道了,我想令尊跟随天池怪侠日久,.料必会更清楚了,何妨说出来,大家听听。”
狮叟王维扬见宗流找上了自己,料他一定知道天池怪侠的隐秘,也就不再隐瞒,就将天池怪侠的事,细细说了出来。
史云程一听宗流对他赞赏,不觉捋须微笑,附着宗流耳边,轻声道:“贤弟,这东西乃是当今圣上亲手赐给我的,厉害无比,听说当初是一个大内喇嘛制造出来的,献给圣上使用,杀人不露一点痕迹,你千万可不能对外人提起这件事。”
宗流跟着又赞颂一番,史云程以为宗流对他真的折服了,便把睡榻旁那黄绫帐子拉开,露出了一口宝剑来,金光灿灿。
他把宝剑从壁上摘下,递给宗流道:“贤弟,你看,愚兄还掌握着先斩后奏的大权,就是当今宰相,也得畏惧我几分。”
宗流小心翼翼地捧剑在手,映着灯光细看,只见剑鞘上镶满了珍珠宝石,上刻“清宫之宝”四个篆文。
那柄剑剑柄处缚着黄绫带,展开一看,黄绫上了九个团龙暗纹,写着八个朱字:“除奸诛逆,先斩后奏。”正中盖了大印,文曰:“康熙御玺”。
宗流诈作手颤,惊叫道:“大哥,这不是上方宝剑么?”
史云程将剑取回,笑道:“贤弟,咱们一见如故,方才见你;出力相救,可见对我的一片忠心,我不妨把真相告诉你,当初愚兄也是武林中人,半生蛰处深山,绝没一些人生乐趣,后来我想,就算武功出人头地,大丈夫应该出来建功立业,如果不趁着壮年,博取功名富贵,那就很容易老死一生,到头来与草木同腐,和虫蚁有什么分别。我又看到我师父和很多武林前辈,都是贫困一生,到老还要吃苦,因此我才决定把我平生本领,择主而事,胜过半生奔波,后来果然给我如愿以偿,由一位宫里大喇嘛引我谒见皇上,即日就委我重任,愚兄并非不知今时异族入主,但你看洪承畴、吴三桂等人,难道不是边疆重臣,他们到头来也不能不应顺天命。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地位既比不上他们,而且也不是明臣,就算受满清俸禄,于良心亦过得去,所以这十几年来,愚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全国上下,只有一个皇帝是我所畏惧的,其它都不放在我的眼里,就是大小文武官员,对我也要另眼相看。大丈夫不能留名后世,也要遗臭万年,这虽是过甚的言词,但愚兄觉得大丈夫应该有此本色,才不负人生一世。”
他说起来像是兴奋已极,忽又把壁间一按,隆然一声,露出五个大柜来,都装满了黄金白银,珠宝玉石不计其数。
宗流一眼看到自己被劫去的那一袋金宝,也放在柜里,但比起那五光十色的金珠宝物来,便觉得黯然失色,他诈作没有看到那袋失去的金宝,只是吃惊地道:“啊!大哥,你放着这么多金银珠宝,几时才能用得了?”
史云程笑道:“这些都是那些王公大臣馈赠的,还不算多,须知宫里年中毁损和妃嫔宫人丢失的,就多过这里几倍了,贤弟如觉得需要时,只管向愚兄取用,将来你跟着我,也不愁没有享受的日子。”
史云程这一席话,宗流听了,心中不禁暗骂道:“你这老奸,想用金钱把我收买呀,那你是看错人了,我宗流不会像你那么良心尽丧,认贼作父,看几时我把你这个奸贼碎尸万段。”
那史云程的确算是老奸巨滑,他虽然认定宗流化身的“呼和浩特”已经对他服从,但仍然没有把真姓名说出,所以宗流也实在猜不到他是什么人。
他随着史云程住了几天,食则同桌,寝则同室,其间史云程尽量表现他享用的奢侈和权力的至上,以使宗流由羡慕而生出效力的死心。
一天,史云程忽然对宗流道:“贤弟,说来请勿见怪,我自从听说那次你救出了孟英父子之后,便知道你是个武功高强的人物,所以才扮作蒙面盗试一下你的功夫,果然如我所料,现在我们狱里,像你这样武功的,还是没有,如果贤弟不弃,愚兄想同你结成异姓骨肉,今后同享富贵,患难相共,未知贤弟意下如何?”
宗流闻言之下,不禁恍然一惊,心知推却不得,忙道:“这正是小弟求之不得的事,但恐辱没了兄长。”
史云程哈哈笑道:“这是什么话,贤弟既有此心,我们今天便当天盟誓,向各部众宣布,大家畅饮一番。”
当下两人叙述年岁,史云程比宗流长十几岁,这天就当天叩拜,焚过黄纸,不过,宗流在跪下盟誓时,口里说一句,脚下就暗暗划个不字。
晚上,在地下机关屋里,盛排筵席,史云程的部众纷纷敬酒,宗流一想到外间那几百个行尸,正在冷风澈骨里裸着身子做苦工,便有点食不下咽。
第二天,史云程又同宗流来到机关室,发现在那里,竟然设了公案,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办,史云程升了座,他着宗流坐在案旁。
跟着,就见几个汉子押着两个人进来,那两个人都被锁上了手足,他们一进来,便跪了下去,宗流听史云程审问,才知这两个人乃是他最亲信的手下,一个管理地窖,一个守卫阁下,前日那个刺客,因为掌地窖的一时徇情,没有把他锁上,因而被他开了地窖的门逃出,那守卫睡阁的也因偶然腹泻,走到阁外大解,不料给刺客摸着了暗链,把通到阁上的秘门弄开了,到现在查了个清楚,所以拿来审问。
史云程问过一遍之后,突把面色一沉,回头向左右亲随喝道:“拿我血滴子来。”
那两人一听到“血滴子”三个字,刹时惊得面无人色,不断向史云程叩头哀求饶命,额头都已叩出血来了,宗流觉着有些不忍,忙站起来向史云程行礼道:“大哥,这两人虽然罪有应得,请念在小弟和大哥结拜未过三天,不想开杀,请大哥就暂时饶过他们吧!”
史云程听了,想了一想,方点头道:“好吧,且看贤弟情面,把他们关起来,改日再行治罪。”
宗流见状,顺水人情更是做到底,忙又道:“大哥,以小弟看,不如给他两人一个机会,将功赎罪,且看能否努力干去,以报答大哥不杀之恩。”
史云程又点点头,向随从道:“拿狱里的职掌册子来。”一会,手下递上一本簿子。
史云程翻捡了一下,便向跪着的两人厉声道:“现把你们两人头驴寄下,派往看守八号地道和水牢,每天当值八个时辰,倘有疏虞,便将你们转到鬼仓去。”
所谓鬼仓,便是黑狱里对囚禁“行尸”监牢的称呼,那两人立刻叩了几个头,又向宗流注视了几眼,像是从枉死城中放出一般,由几个汉子将他们押走。
这样又过了半月,宗流在这里虽然非常舒适,史云程对他也十分客气,每日里无非跟着这位义兄四处巡视,没有什么事要他干的。
可是,他却如坐针毡,心里只是惦念着自己失去的财物,但又不敢多问。
一天,史云程似乎要到甘珠寺去,早上吃了饭,着从入往备羊皮筏,又吩咐宗流在阁里等他回来,不可到外面走动,说了,便走出地下机关,宗流听外间辘轿声响,知道放下了吊桥,史云程已出围子去了。
他躺在阁中沉患,这样不知要守候到何年何月,如果要自己跟着他去干这惨无人道的勾当,就是将来有多大的荣华富贵,也不稀罕,何况每天所听到的,就是锁链的声音,所看到的,就是种种阴沉的景象,再住多些时,自己会抵受不住。
他心里在想着,双眼不断的向壁间游移,记忆着史云程当晚启开暗柜的位置,突然跳了起来,轻轻用手向四边摸去。
忽然触到了一处,有些儿陷下,他便用力一按,果然露出一个小穴,伸指向里一探,原来有一枚钥匙,小穴旁有一匙孔,他将钥匙放入小孔中一转,的嗒一声,两扇柜门打开,珠光宝气,射到眼前。
宗流先把自己那一袋金宝拿出,打开检视,见其原封未动,心忖:“我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就是史云程知道,我一些也未动他的珠宝,谅也不会记恨我的。”
他这么一想,就把暗门关上,稍一结束,携同随身兵器行囊,便想上楼,他忽然停步忖道:“使不得,史云程手下众多,我要怎样踏出这围城子呢?”他眉头一皱,便有了主意,便走下石级。
原来史云程所住那座楼阁,是能够俯瞰整个围城手的,有一秘道通到地下机关,另有一扇暗门宣达外间,宗流往常随着史云程出入,知道那暗门每一启闭,地下机关就有铃声响起,他本想守候到夜里才出走的,但又恐史云程回来,只有胃险从暗门走出。
哪知,他出了暗门才走几步,地面忽然裂开一道地穴,宗流冷不防向下便坠,幸而他轻功超人,一贴着土壁便立即滑了上来,幸好那扇门,还没来得及关上,他已纵出半个身子,打手轻轻一按,飞出陷阱边沿,全身已窜出,正想向大门外奔去,立刻听到空间有人喊道:“二爷,哪里去?”
宗流闻言,四望不见人影,又举步前走,倏觉眼前一簇东西射来,嗖嗖连声,十几根弩箭一排地插在他面前,像篱笆一般挡着,跟着又听人喊道:“二爷,说明了才好走,再行前便有危险了。”
宗流闻声不见人,他把心一横,猛地从背后取出他来时带着的那柄铁伞,把伞骨张开,施展出八步赶蝉绝技,向前滑纵。
此际,围城上铃声大起,矢石四边投射,都向他身上射来,他舞动铁伞,把矢石纷纷挡开,如挡雨箭,足下不停地一滑一纵,像燕子掠地般,一瞥即过。
城墙上,在此际已弹起了铁网,把墙顶掩蔽了,使他无法爬上,他跟着城墙走了一会,见没法爬得上这七八丈高垣,正在心急,忽见近城墙处有两个石拱门,像是隧道出口,可以躲避一时,他一闪身便纵到拱门下,向里一望,见石拱下有两扇铁门,关得很紧。
于是,他把铁伞收在背后,施展出本身真力,蹲马踏步,推出一掌,劲力滚荡,疾冲过去,轰然一声过后,门里铁闩曲了,露出一隙,他见状,跟着又是两掌劈出,铁闩断开了,他推门便进。
那里有石级通到下面,已看出是个水牢。宗流这时怕有人追来,只有沿级走下,无奈自己不谙水性,水牢中又没有浮水的东西,面前一片漆黑,这可难住了宗流,心忖道:“这番完了,怎么走上了绝路?”
就在这个时候,牢顶突然露出一穴,有人轻声道:“呼和二爷,你想离开这里吗?”
宗流闻声吓了一跳,见那人只露出一张脸来,看不出是什么人来,忙问道:“你是谁?”
那人道:“二爷,我就是被你救回性命的人,请不用迟疑,现在我把羊皮小泡子放下,你向前浮去,前面有一道水闸,我本来可以把水闸拉起来,放你出去,但怕将来总爷加罪,不如由二爷自己去夺开,免小人受罪,出了水闸,便是湖上了。”说罢,扑通一声,投下了一个水泡,那暗门跟着又复合了。
宗流纵身水里,抓住羊皮水泡,一路浮走,果然有一石拱的水闸,用铁板隔着,他双手双足绕在铁板上,提足一口真气,吐气开声,撑开了铁板,仅可容身,浮着水泡穿过,泅了不久,已看到了光线,渐渐见到了湖水,那出口乃是个大渠道,直奔到岸边。
这时正是夏末秋初,湖水干涸,有些地方的水深,仅只没胫,可以涉渡,近着围子城边,更是积满污泥,直涸湖心,只有两丈宽的水道,可以行船。
宗流行了一程,觉得浮水不如涉渡快捷,立刻弃了水泡,施展开“八步赶蝉”绝技,借浮泥滑走,走得非常迅速。
他滑走了一程,脚下尽是浮泥积水,忽然走到一处,脚下感到异样,那浮泥轻松竟不受力,几乎陷足下去,若不是他已练成“八步赶蝉”的绝顶轻功,可能会连人都陷进浮泥里,幸而他一足方陷进,另一足立即借势滑起,才把那陷进的一足抽出。
他想起当初随史云程乘羊皮筏过湖时,那船夫曾说过,湖里随处都有流沙地域,那流沙软软如无物,深不见底,就是放进最轻的东西,也要下沉。
他在思量间,眼前人影一晃,就见几十丈开外,已有人追来,他也是涉渡,细看那人原来是史云程,不禁暗吃一惊。
转眼间,史云程已然赶近,大声招呼道:“呼和贤弟,快随我回去,你走不得。”
宗流忙道:“大哥请见谅,小弟实因有急事,要回去一两个月,一定回来。”
史云程喝道:“使不得,这里来去都不能够随便的,你不要太过放肆。”说时,也施展出轻身功夫,踏着湖上浅水,已追近过来。
宗流拚命的逃走,史云程随后紧追,倏觉一阵劲风掠到,衣领上似被一股大力撞了一下,他知道史云程已然追到,他借着身躯矮小,迅快的向泥浆上一滚一滑,身躯急向前倒,俯身窜开,就这样挣开了。
可是,后面的史云程估不到他脚下滑得会那样快,仅只撕下来一片衣领,不禁一怔,便又飞身追了来。
宗流知道自己的武功不如史云程,看样子今天是走不成了,情急之下,心中一动,忽然想起方才走过湖上那一处流沙地带,浮泥轻松,绝不受力,只能凭脚下功夫滑过,料想史云程未必练过“八步赶蝉”的功夫,就算轻功再好,也不能走进浮沙,否则便要沉在流沙里了。
心念动处,一转身便向流沙地带奔去,史云程眼看就要追及,突见他又转身窜走,他定要截回宗流,一时便忘记了那湖里的流沙,以为宗流能够走的,自己也定然可以涉走。
他见宗流越跑越快,心中不禁暗自佩服他的轻身功夫,他知道这些干涸的泥淖,不易置足,平常人一踏上便会陷进泥里了。
但是他哪知道,浮泥和流沙的性质,绝不相同,浮泥下面是泥土,而流沙下面却是很少的含水幼沙,绝不受力,前面的宗流的脚步,忽然缓了下来,不禁心中暗喜,以为这一回定可抓到他了,立刻提足一口真气,飘身向前,一落便落到了流沙地带里去。
当他双脚往下方一点,再想要纵身飘起时,不料,足下全不受力,不但没有纵起身来,反而陷了下去,心里不禁一惊,连忙再提气腾身,可是脚下被流沙吸着,不但没有纵起身来,反而又陷沉了下去。
他还是不服气,一时间用尽了平生轻功功夫,哪知,稍一用力,又往下陷,而且越陷越深,他到这时,才知道流沙的厉害,任你有绝高的轻身功夫,如果未曾像宗流那样,苦练过“八步赶蝉”的功夫,绝难渡过流沙。
这时的史云程身体已渐渐下沉,他惟有喊起救命来,希望围城里的手下听到,赶来救援,无奈,这处离滩上黑狱鬼墟很远,声音不易传到。
他喊了一阵,流沙已淹没了他的身体,只剩下一颗脑袋伸在外面,他用双臂用力拍着浮沙,想支持下,可是他无法抗拒身体重心的下沉,转眼间,只剩下半个头颅和一只手,眼看就要全部陷落。
这时,宗流施展开“八步赶蝉”的功夫,正在浮泥上飘走,忽觉身后追来的史云程,没了消息,回头一看,发觉史云程失足陷进了流沙里了,正渐渐下沉。
初时,他还在庆幸自己总算脱开了魔掌,后来听到了史云程的喊叫声,飘风传来,有些凄楚,回心一想:“这史云程虽说是黑狱的头子,可是对自己还不错,而且总算曾经结拜,如今陷在流沙里,都是自己所引起,不如转回去看看。”
他这么一想,当下转身向流沙地带滑去。
很快的走近,看到史云程只露出半个头来,一双求救的眼光看着他,含着乞怜最后一线生机的神态,宗流目光和他一接触间,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暗忖:“这流沙别人恐难走近,除了我便没有人救得他了。”
心念动处,就从行囊中掏出一根飞索来,脚下绕着流消滑走,那根飞索从手里飞出,看准一抛,活结套在史云程的一只手上,他仍滑着圈子把飞索拉紧,史云程的身子缓缓的浮出,露出了半身,他再一用力牵扯,借着浮泥的滑动,已把史云程引到了离开流沙的浅水处。
这时的史云程,因为在流沙里挣扎,用力过多,此刻勉强的站起来,仍然有些摇晃不稳,宗流拿出手巾,浇着湖水把史云程面上和身上的泥污洗去,又扶着他涉水回到小滩上来。
这时的宗流已打定主意,决定先回到围城里去,等有机会时再走了。
过了一会,围城上已看到他们两人回来,连忙响起讯号,芦苇丛中驶出来了羊皮筏,载两人回到滩上。
这天晚上,在阁楼上,史云程对着宗流,十分严肃的道:“贤弟,我生平对人绝不会有宽恕两字的,要有,恐怕你便是第一人,今天我十分感谢你救我一命,但是站在我的职责上来说,我是不能够把你放出去的,不过,我看你急急要离开,定有别情,同时我也疑惑到你的身分,你如果向我说了实话,我可以破例一次,否则,便休想离开这里!”
宗流闻言,忖思道:“我来到黑狱又不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再者自己也无心查探黑狱秘密,就算把自己身分说出来,谅也无妨。”
他心中这么一想,便说出他乃是青海嘻什土司的儿子,以往曾随铁隐禅师在雍和宫住过一段时日,又把明和扎堪布怎样骗了他五百斤黄金,连累他一族的人受尽艰苦,父亲也因而自戕,他吐露了个痛快,接着道:“大哥,请体念小弟报仇心切,又急于回去小积石山重建部落,然后找明和算账,所以,目前无法为大哥效劳,等小弟事了之后,再来追随大哥,听从驱使,万死不辞。”
史云程听了,审度宗流的话,大半属实,因为他对当年青海移民的事件,也有所闻,同时,他的任务,只是查缉反叛朝廷的人,秘密处决或监禁,而且嘻什儿部落已经服从了朝廷的迁徙命令,现在宗流要报复的,不过是一个青海番僧,和朝廷毫无关系,当下就做了一个人情,肃然道:“贤弟,你要回去报父仇,我可以答应你,不过你得答应我三个条件。”
宗流忙道:“大哥只管说,只要小弟做得到,一定遵守。”
史云程闻言,神色稍缓,便道:“你须记着,第一,你离开这里之后,绝不能把这里的情形和同我的关系,对任何人提起。”
宗流忙道:“我如泄漏一言,甘受天谴。”
史云程道:“第二,报仇之后,立刻回来。”
宗流道:“那是当然。”
史云程道:“第三,在你回来见我之前,永远不能到关外,就是长城以外,也不准踏进一步,倘若你不遵守,我随时都可以取你性命。”
宗流是满口应承,史云程方面现笑容,把那袋金宝交回给宗流,又随手在柜中,取了一些贵重的珠宝,和一箱黄金,赠给宗流,宗流推辞不过,便收了下来。
第二天,史云程送他出了围城,又给了他一柄短剑,道:“贤弟,你在路上,如果遇上了官府的麻烦,可拿出短剑来,便会没事。”
宗流拜谢了一番,滩上早已泊好羊皮筏,又备有两匹大马。他渡过了贝尔湖,挥鞭向南飞驰,目前,他真是归心似箭,果然沿途关卡,见他带了这许多珍宝,都截着盘问,幸好他拿出史云程给他的那柄短剑,通行无阻,不日就回到了青海。
至于他回到青海,重建部落之后的事,前文已然说过,不再赘述,但是,他知道史云程手段的厉害,这才隐入铁堡。
他这次因见王春明和周靖二人,少不更事,竟然胆大包天,随着孟强,要探黑狱,他为了徒儿和小山主的安危,怎能坐视不管,这才和王维扬两人一商量,暗中跟了下来。
再者,狮叟王维扬的来到三棵柳树,为的也是搭救孟刚而找上宗流,他们先到了白岔山王维扬因有事留下,他就追在王春明三人身后,到了贝尔湖。
不过,他还是来迟了一步,在路上未得阻止,终于在小滩上救了三人的性命,他说到此处,王春明忙道:“怎么往常没听师父提及,我跟了师父多年,今日方才知道。”
宗流叹了一口气道:“我因当年曾答应过他三个条件,所以自离开以后,无时不耿耿于心,时刻防着他和我为难,更不敢踏进关外半步,就是这次到关外来,完全为着你们兄弟的安全,才不惜冒此大险。”
王春明一听,不禁感激得流下泪来,立刻往下一跪,含着.泪道:“弟子这番若非师父跟随相救,我们已作了黑狱里的鬼物了。”
宗流把他拉了起来,道:“我一生只得你一个徒弟,怎能眼看着你丢了性命而不理呢?”
狮叟王维扬忙道:“宗兄大恩,我父子永志不忘。”说着,也躬身作了一揖。
宗流还了一礼,笑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先僵住我,怕我多吃了你们的酒菜呀!”大家一阵大笑。
说笑间,已设下洗尘接风之宴,饮酒间,大家又计议怎样才能够请出天池怪侠的事,王崇明插口道:“我爹不是说过了么?只要请得静因神尼来,便有方法使天池怪侠参加我们的行动。”
宗流笑道:“不错,不过我们对天池怪侠和史云程两人间的关系,还须研究一下,看看天池怪侠他有没有除奸之心,我们怎能不小心从事呢?”
王春明道:“师父曾说天池和史云程有着不寻常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何妨说出来,我们也好知道个究竟。”
宗流望了王维扬一眼,笑道:“我虽然知道一点,算不上详细,只知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详情我就不知道了,我想令尊跟随天池怪侠日久,.料必会更清楚了,何妨说出来,大家听听。”
狮叟王维扬见宗流找上了自己,料他一定知道天池怪侠的隐秘,也就不再隐瞒,就将天池怪侠的事,细细说了出来。
相关热词搜索:铁堡英烈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