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江湖之大 无奇不有
2025-09-29 作者:孙玉鑫 来源:孙玉鑫作品集 点击:
这遭遇较之少林寺的雷雨之夜,尤为离奇。
悟因大师鹤立楼巅,纵目四望。
以他的目力修为,虽在昏暗的风雨之夜,百丈之内,了如指掌,但除了风雨雷电,那有一物?
他心中了然,近在咫尺,竟而对面不相逢,此刻又能到那里去找?
悟因大师飘身仍由窗口后入,同时脑海中闪电般掠过数点疑虑:
一、闯寺盗宝与今夜突袭酒楼同为一人。
二、此人武功高绝,但颇出常规,以己身的武学修为,任对方是如何的奇人异士,绝不可能在自己附近丈余范围之内出人伤人而无所觉,这一点大有疑问,必须查明其中蹊跷。
悟因大师道行高深,不信鬼神乱世之说,而以今夜所遇,对方与传说中的鬼神无疑,其中必有疑问。
三、击毙二僧人的霹雳震禅掌,和以内家罡力与赤阳金煞神功所拍击的血手令,均为血手令主黄天民的独门绝学,但此人绝非血手令主。
四、然而此与血手令主却必有相当之关系,否则,绝不会冒血手令主之名而复有血手令主的独门之学。
五、夜袭酒楼,掌毙二僧,绝非偶然,其目标必在自己无疑。
六、黑衣蒙面女与此人必相同谋,可能是一明一暗,狼狈为奸。
七、红衣少妇言词闪烁,行动乖异,与此事亦必大有牵连。
问题极多,悟因大师虽是道行极深的高僧,但并不善于猜测判断这些繁复隐晦的问题,一时颇觉棘手。
蓦然出现的血手令,使人如见鬼魅,楼上客人早已散尽。
风雨依旧,漆黑一团。
玄衣老者瑟缩一角,似已惊吓半死,红衣少妇依然端坐桌前,但显然也惊吓过度,如痴如呆。
奇怪的是,黑衣女却正与人在楼中搏击。
和她交手之人是一个年方弱冠的青衣少年,剑眉星目,英挺俊挺,手中挥舞着一柄寒光森森的宝剑,在暗影中挑起朵朵剑花,身手似颇不弱。
黑衣女身形轻灵,蒙面黑纱左右摆动,双手上下翻飞,在青衣少年剑光中盘旋游走,姿态极为美妙。
悟因大师心知从黑衣女口中必可获知夜袭酒楼来人之谜。
但苦于对方是个年轻幼女,既不能擒捕迫供,又无法平白问出端倪来,方在为难,此刻见状,反而袖手站在一旁冷眼旁观。
只见青衣少年剑法怪异,招招奇妙无比。
但从出招收势的形状看来,显然内力火候不足,较之黑衣女方才挥击的五行掌力看来,两人相差天渊之别。
虽青衣少年的诡异剑法,却招招占尽了先机,致黑衣女内力虽高出青衣少年甚多,却迫于那千变万化的招式,竟无法施展。
悟因大师精通武林百艺,但一时不禁也大为愕然,竟看不出青衣少年究竟是那一门派的剑招。
要知武林之学虽然博杂,但万变不离其宗,少林派为各派武技发祥之地,任何门派招式焉能逃过悟因大师的法眼?
但这一次也出了意外!
黑衣女久战无功,不由大怒。
忽然跃退数尺,双掌封住门户,怒气勃勃的大声问道:“你这算那一套剑法?”
青衣少年冷笑一声,道:“妖孽,你纳命就是了,管我什么剑法?”
说毕,挺剑又刺。
黑衣女情急智生,顺着青衣少年刺来的剑势,扑地就倒,这一来虽躲过了青衣少年的剑锋,但却也不是武林中应有之学。
青衣少年不由也持剑一怔。
要知高手过招,全在取得先机,青衣少年功力虽低于黑衣女极多,但由于诡异的剑招,飘忽的身影,处处占尽先机。
黑衣女功力虽高,却无从施展,以致处处陷于被动之地位。
此际青衣少年微一怔神,虽在眨眼之间,但先机已失,黑衣女就地一滚,一记劲绝的掌力,横扫而至。
青衣少年立刻身手大乱。
他自知功力不及黑衣女,对那阴狠的掌力不敢硬接。
而此际处于被打地位,黑衣女招招凌厉,滚滚不绝,手中长剑既已无法反击,只有东闪西移,盘旋躲避。
黑衣女既已取得先机,愈战愈勇,青衣少年立即陷入重重危机。
黑衣女忽然格格一笑,双臂盘旋如飞,倏闻“当啷”声,青衣少年手中长剑业已脱手而飞。
黑衣女见已得势,身形更不怠慢,左掌“玉带围腰”,右掌“拔草寻蛇”,迳向青衣少年前胸后背数处要穴袭来。
出手狠毒,招式威猛,青衣少年眼看就要死在黑衣女掌下!
悟因大师一旁观战已久,焉能任由黑衣女行凶杀人?
当下大袖挥处,一股韧厚无形之力,竟将青衣少年被迫处一角的身子由黑衣女掌下卷了出来,轻飘飘的落到了悟因大师的身侧。
黑衣女一惊,反身见状,不由大怒。
当下并不答话,双掌缓缓扬起。
只见两双玉脂般的纤纤素掌,掌心由赤变青,须臾尽黑。
悟因大师朗喧一声佛号,喝道:“你认为凭那五毒掌就能伤得了老衲么?”
黑衣女缓缓垂下双掌,笑道:“那么你承认你是少林派的掌门悟因大师了。”
悟因大师泰然答道:“老衲并没否认。”
此言一出,青衣少年依然端坐桌前的红衣少妇和瑟缩一角的玄衣老者,俱都大吃一惊。
看不出这个枯瘦苍老的行脚僧,就是名震宇内的少林掌门。
黑衣女又复格格笑道:“那么你也知道我是谁了?”
悟因大师庄容答道:“正要请教施主。”
黑衣女倏然揭掉了蒙在脸上的黑纱。
除了悟因大师视如未见外,青衣少年等俱都又是一惊。
只见她柳眉杏眼,玉面桃腮,恍如嫦娥下界,仙女临凡,用尽所有形容词,亦无法表达出她的美艳。
此际她柳眉一扬,樱唇半启,笑道:“难道你没听过玉面嫦娥黄冷芳之名?”
悟因大师微微颔首道:“那么你就是血手令主的掌珠了?”
黄冷芳点头微笑。
悟因大师沉缓的问道:“方才突袭酒楼,掌毙二僧,暗留血手令之人是谁?”
黄冷芳大笑道:“这还用问吗?”
她说着一指墙上鲜血欲滴的血手令道:“是谁的标帜,你还不知道吗?”
悟因大师微微一笑,沉声说道:“老衲并非易骗善欺之人。”
黄冷芳神秘的一笑道:“反正七月七日转眼就到,到时你自己看吧!”
悟因大师笑答道:“那是江湖传闻的谣言,老衲并未约斗令尊。”
黄冷芳却简捷的答道:“是我代你约的。”
悟因大师仍然笑问道:“是约的令尊,还是约的今夜行凶之人?”
黄冷芳似已不耐,冷冷说道:“到时你自己去认好了。”
悟因大师脑际闪电般掠过几道浮光暗影,倏然像灵光忽现,立即做了决定。
当下笑答道:“老衲虽被施主一再愚弄,但老衲仍愿意承认此一约定,七月七日终南山下大散关前与血手令主作生死之搏。”
黄冷芳得意的一笑,双眉一扬,道:“不怕你不去,虽然你只有死路一条,但你一定会去。”
悟因大师高喧一声佛号,转身欲走。
默立一侧的青衣少年,忽然拦住说道:“大和尚,你救了我一命。”
悟因大师笑道:“这算不了什么。”
青衣少年面色冷凛的说道:“不行,在下不愿受人涓滴之恩。”
悟因大师一怔,倒反而难住了,暗忖:自己毕生修持佛门,倒不知江湖之上有这么多的奇行之士。
他不由笑问道:“依施主说,这该怎么办呢?”
青衣少年毫不犹豫的答道:“你救了我一命,还请你将命取去,在下死而无怨。”
悟因大师心中一动,随口应道:“如此,随我来。”
说完,并不理楼上之人,也不去管横卧在地的两具尸体,一迳下楼而去,青衣少年相随而行,眨眼已至楼下。
此时暗夜沉沉,雷雨虽过,风势仍疾,隐隐闻得楼上又飘出了黄冷芳那银铃般格格的笑声。
悟因大师将青衣少年拉至一处僻静之处,问道:“施主方才所说可是真话?”
青衣少年豪壮的答道:“自然是真!”
悟因大师沉声说道:“老衲这里有两封书信,一封送交蜀中九顶山鹰愁谷血手令主黄天民,另一封则须于七月初一午时送交九顶山下岷江之畔,等候老衲两位长老······”
一待悟因大师说完,青衣少年奇异的接道:“那血手令主方才在酒楼上行凶留令,而且已约定了和你在大散关前作生死之搏,此刻如何却又要去给他送信,而且他焉得会在谷中?”
悟因大师庄容说道:“此事非你所知,血手令主黄天民必在谷中无疑,我那两位道友也必会准时应邀而至,只问你能否依时送到?”
青衣少年沉思一会,问道:“是否做此事就等于报了你救命之恩?”
悟因大师应声接道:“岂独是区区一命之恩,而且可挽救江湖上数万生灵之性命,已尽悬于尔之手中,慎之!慎之!”
青衣少年神色坚定的答道:“事如不成,在下愿以身殉。”
悟因大师微笑颔首,目注青衣少年急步而去。
第四日凌晨。
青衣少年已徘徊在九顶山鹰愁谷,但见树丛茂密,野草及膝,谷口云气弥漫,分明是一道无人居住的死谷。
正在犹豫之间,倏见树丛中一条黑色人影疾扑而下。
定睛看时,正是风陵渡酒楼上险些杀了自己的玉面嫦娥黄冷芳。
青衣少年既惊且怒,不及细忖,拔出背上宝剑,一招“鱼跃龙门”,挺身一剑直刺而去。
黑衣女大吃一惊,粉脸含愠,飘身闪开三尺,叱道:“你这人莫非疯了,为什么见人就刺?”
青衣少年大笑道:“才隔了三天,就不认识了?”
说完,又是一剑刺去。
黑衣女又再飘身闪开,柳眉微皱,道:“你这人到底是怎么了?人家又没得罪你。”
青衣少年笑道:“那就算我得罪你好了。”
手中剑矫若游龙,洒出一片银虹,霎时之间,已递出了三十余招。
风陵渡酒楼之上,青衣少年已领教过黑衣女的精湛武技,如非悟因大师出手相救,早已丧身在她的掌力之下。
此时那敢稍有疏神大意。
只见招式凌厉狠毒,剑剑皆向黑衣女致命之处猛攻,恨不得一剑将她刺死。
奇怪的是黑衣女并不还招,娇小的身躯有如弱柳飘风,青衣少年虽然尽展胸中奇学,竟无法沾到黑衣女半丝半缕。
青衣少年深感奇异,但黑衣女始终不还一招,却又使他大感不快,忍不住收剑喝问道:“你为什么不肯还手?”
黑衣女微微一笑,道:“我正在欣赏你的剑法。”
青衣少年深以为自己精奇的剑法自负,闻言颇感快意,不由傲然一晃手中长剑,在朝阳下闪起一片青芒。
他大声说道:“那你就快点和我大战上三百回合。”
黑衣女双眉一扬,道:“你那剑法虽然精奇,可是大概还不是我的对手。”
青衣少年大怒,一声厉叱,挺剑又刺。
黑衣女身形飘忽飞舞,就如蝴蝶穿花般围着青衣少年团团乱转,同时娇笑着,轻声说道:“我再让你十招。”
青衣少年暴怒已极,手中剑洒出团团剑花,片片光影,一剑紧似一剑,挥舞得风雨不透,对方既未出手还招,自是处于被动地位,青衣少年完全占尽了先机。
转瞬之间,十招已过。
忽听黑衣女娇喝道:“抓紧你手中的宝剑。”
青衣少年一惊,倏见黑衣女身形一变,仿佛竟有分身之术般,立刻前后左右都是飘忽旋转的黑色俏影,只觉眼花撩乱,不由惶然失措。
又听黑衣女一声娇叱,道:“拿来!”
虽然自己的剑法并未松驰,即使对方是江湖道上一流的高手,也绝不可能在自己如此玄奥急骤的招式之中,夺去自己的宝剑。
但事实是不知怎么回事,竟然手腕一麻,长剑脱手。
定睛看时,黑衣女正微笑着站在自己面前,缓缓递回剑来。
青衣少年面红耳赤,惭沮已极。
但他觉得奇怪。
他记得在风陵渡酒楼之上,他曾以抢制先机的快攻迫得她无力出招,而今天何以自己竟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还是三天不见,她的武功又进步了许多?
同时,他记得黄冷芳曾狠毒无比的要将自己置于死地,何以现在她忽然变得如此慈悲起来。
当下犹豫着接回长剑,问道:“姑娘不杀我么?”
黑衣女奇异的问道:“我和你无仇无恨,为什么要杀你?”
青衣少年恭身一礼,道:“既蒙不杀之恩,他日必有相报,不过,在下还想请姑娘指点一事。”
说毕,望着云雾迷漫的深谷问道:“不知令尊究系住在这谷中的那一处?”
黑衣女秀目盈盈,瞪视着青衣少年,愕然问道:“你说什么呀?我爹怎么会住在这里?而且我根本不认识你,你问的不是太奇突了么?”
青衣少年一怔,不由对她仔细端详起来。
那弯弯的秀眉,明亮的双眸,红红的面颊,微翘的唇角,他不由大感奇异,他相信自己不会看错。
黑衣女被他看得有些羞缩不安起来,不由问道:“你老是这样看我干嘛?”
青衣少年不安的问道:“难道姑娘不是玉面嫦娥黄冷芳么?”
黑衣女闻言一怔,但旋即笑道:“你认错人了,我叫谈素月,而且我们也是初到这里······”
黑衣女忽然收住话头,目光转向青衣少年身旁望去,同时,双颊立刻变得像熟透了的苹果。
青衣少年随着谈素月的目光望去,不由大吃一惊。
只见身旁不知何时来了个鸡皮鹤发,奇丑无比的老太婆,手持竹杖,正向自己怒目而视。
悟因大师鹤立楼巅,纵目四望。
以他的目力修为,虽在昏暗的风雨之夜,百丈之内,了如指掌,但除了风雨雷电,那有一物?
他心中了然,近在咫尺,竟而对面不相逢,此刻又能到那里去找?
悟因大师飘身仍由窗口后入,同时脑海中闪电般掠过数点疑虑:
一、闯寺盗宝与今夜突袭酒楼同为一人。
二、此人武功高绝,但颇出常规,以己身的武学修为,任对方是如何的奇人异士,绝不可能在自己附近丈余范围之内出人伤人而无所觉,这一点大有疑问,必须查明其中蹊跷。
悟因大师道行高深,不信鬼神乱世之说,而以今夜所遇,对方与传说中的鬼神无疑,其中必有疑问。
三、击毙二僧人的霹雳震禅掌,和以内家罡力与赤阳金煞神功所拍击的血手令,均为血手令主黄天民的独门绝学,但此人绝非血手令主。
四、然而此与血手令主却必有相当之关系,否则,绝不会冒血手令主之名而复有血手令主的独门之学。
五、夜袭酒楼,掌毙二僧,绝非偶然,其目标必在自己无疑。
六、黑衣蒙面女与此人必相同谋,可能是一明一暗,狼狈为奸。
七、红衣少妇言词闪烁,行动乖异,与此事亦必大有牵连。
问题极多,悟因大师虽是道行极深的高僧,但并不善于猜测判断这些繁复隐晦的问题,一时颇觉棘手。
蓦然出现的血手令,使人如见鬼魅,楼上客人早已散尽。
风雨依旧,漆黑一团。
玄衣老者瑟缩一角,似已惊吓半死,红衣少妇依然端坐桌前,但显然也惊吓过度,如痴如呆。
奇怪的是,黑衣女却正与人在楼中搏击。
和她交手之人是一个年方弱冠的青衣少年,剑眉星目,英挺俊挺,手中挥舞着一柄寒光森森的宝剑,在暗影中挑起朵朵剑花,身手似颇不弱。
黑衣女身形轻灵,蒙面黑纱左右摆动,双手上下翻飞,在青衣少年剑光中盘旋游走,姿态极为美妙。
悟因大师心知从黑衣女口中必可获知夜袭酒楼来人之谜。
但苦于对方是个年轻幼女,既不能擒捕迫供,又无法平白问出端倪来,方在为难,此刻见状,反而袖手站在一旁冷眼旁观。
只见青衣少年剑法怪异,招招奇妙无比。
但从出招收势的形状看来,显然内力火候不足,较之黑衣女方才挥击的五行掌力看来,两人相差天渊之别。
虽青衣少年的诡异剑法,却招招占尽了先机,致黑衣女内力虽高出青衣少年甚多,却迫于那千变万化的招式,竟无法施展。
悟因大师精通武林百艺,但一时不禁也大为愕然,竟看不出青衣少年究竟是那一门派的剑招。
要知武林之学虽然博杂,但万变不离其宗,少林派为各派武技发祥之地,任何门派招式焉能逃过悟因大师的法眼?
但这一次也出了意外!
黑衣女久战无功,不由大怒。
忽然跃退数尺,双掌封住门户,怒气勃勃的大声问道:“你这算那一套剑法?”
青衣少年冷笑一声,道:“妖孽,你纳命就是了,管我什么剑法?”
说毕,挺剑又刺。
黑衣女情急智生,顺着青衣少年刺来的剑势,扑地就倒,这一来虽躲过了青衣少年的剑锋,但却也不是武林中应有之学。
青衣少年不由也持剑一怔。
要知高手过招,全在取得先机,青衣少年功力虽低于黑衣女极多,但由于诡异的剑招,飘忽的身影,处处占尽先机。
黑衣女功力虽高,却无从施展,以致处处陷于被动之地位。
此际青衣少年微一怔神,虽在眨眼之间,但先机已失,黑衣女就地一滚,一记劲绝的掌力,横扫而至。
青衣少年立刻身手大乱。
他自知功力不及黑衣女,对那阴狠的掌力不敢硬接。
而此际处于被打地位,黑衣女招招凌厉,滚滚不绝,手中长剑既已无法反击,只有东闪西移,盘旋躲避。
黑衣女既已取得先机,愈战愈勇,青衣少年立即陷入重重危机。
黑衣女忽然格格一笑,双臂盘旋如飞,倏闻“当啷”声,青衣少年手中长剑业已脱手而飞。
黑衣女见已得势,身形更不怠慢,左掌“玉带围腰”,右掌“拔草寻蛇”,迳向青衣少年前胸后背数处要穴袭来。
出手狠毒,招式威猛,青衣少年眼看就要死在黑衣女掌下!
悟因大师一旁观战已久,焉能任由黑衣女行凶杀人?
当下大袖挥处,一股韧厚无形之力,竟将青衣少年被迫处一角的身子由黑衣女掌下卷了出来,轻飘飘的落到了悟因大师的身侧。
黑衣女一惊,反身见状,不由大怒。
当下并不答话,双掌缓缓扬起。
只见两双玉脂般的纤纤素掌,掌心由赤变青,须臾尽黑。
悟因大师朗喧一声佛号,喝道:“你认为凭那五毒掌就能伤得了老衲么?”
黑衣女缓缓垂下双掌,笑道:“那么你承认你是少林派的掌门悟因大师了。”
悟因大师泰然答道:“老衲并没否认。”
此言一出,青衣少年依然端坐桌前的红衣少妇和瑟缩一角的玄衣老者,俱都大吃一惊。
看不出这个枯瘦苍老的行脚僧,就是名震宇内的少林掌门。
黑衣女又复格格笑道:“那么你也知道我是谁了?”
悟因大师庄容答道:“正要请教施主。”
黑衣女倏然揭掉了蒙在脸上的黑纱。
除了悟因大师视如未见外,青衣少年等俱都又是一惊。
只见她柳眉杏眼,玉面桃腮,恍如嫦娥下界,仙女临凡,用尽所有形容词,亦无法表达出她的美艳。
此际她柳眉一扬,樱唇半启,笑道:“难道你没听过玉面嫦娥黄冷芳之名?”
悟因大师微微颔首道:“那么你就是血手令主的掌珠了?”
黄冷芳点头微笑。
悟因大师沉缓的问道:“方才突袭酒楼,掌毙二僧,暗留血手令之人是谁?”
黄冷芳大笑道:“这还用问吗?”
她说着一指墙上鲜血欲滴的血手令道:“是谁的标帜,你还不知道吗?”
悟因大师微微一笑,沉声说道:“老衲并非易骗善欺之人。”
黄冷芳神秘的一笑道:“反正七月七日转眼就到,到时你自己看吧!”
悟因大师笑答道:“那是江湖传闻的谣言,老衲并未约斗令尊。”
黄冷芳却简捷的答道:“是我代你约的。”
悟因大师仍然笑问道:“是约的令尊,还是约的今夜行凶之人?”
黄冷芳似已不耐,冷冷说道:“到时你自己去认好了。”
悟因大师脑际闪电般掠过几道浮光暗影,倏然像灵光忽现,立即做了决定。
当下笑答道:“老衲虽被施主一再愚弄,但老衲仍愿意承认此一约定,七月七日终南山下大散关前与血手令主作生死之搏。”
黄冷芳得意的一笑,双眉一扬,道:“不怕你不去,虽然你只有死路一条,但你一定会去。”
悟因大师高喧一声佛号,转身欲走。
默立一侧的青衣少年,忽然拦住说道:“大和尚,你救了我一命。”
悟因大师笑道:“这算不了什么。”
青衣少年面色冷凛的说道:“不行,在下不愿受人涓滴之恩。”
悟因大师一怔,倒反而难住了,暗忖:自己毕生修持佛门,倒不知江湖之上有这么多的奇行之士。
他不由笑问道:“依施主说,这该怎么办呢?”
青衣少年毫不犹豫的答道:“你救了我一命,还请你将命取去,在下死而无怨。”
悟因大师心中一动,随口应道:“如此,随我来。”
说完,并不理楼上之人,也不去管横卧在地的两具尸体,一迳下楼而去,青衣少年相随而行,眨眼已至楼下。
此时暗夜沉沉,雷雨虽过,风势仍疾,隐隐闻得楼上又飘出了黄冷芳那银铃般格格的笑声。
悟因大师将青衣少年拉至一处僻静之处,问道:“施主方才所说可是真话?”
青衣少年豪壮的答道:“自然是真!”
悟因大师沉声说道:“老衲这里有两封书信,一封送交蜀中九顶山鹰愁谷血手令主黄天民,另一封则须于七月初一午时送交九顶山下岷江之畔,等候老衲两位长老······”
一待悟因大师说完,青衣少年奇异的接道:“那血手令主方才在酒楼上行凶留令,而且已约定了和你在大散关前作生死之搏,此刻如何却又要去给他送信,而且他焉得会在谷中?”
悟因大师庄容说道:“此事非你所知,血手令主黄天民必在谷中无疑,我那两位道友也必会准时应邀而至,只问你能否依时送到?”
青衣少年沉思一会,问道:“是否做此事就等于报了你救命之恩?”
悟因大师应声接道:“岂独是区区一命之恩,而且可挽救江湖上数万生灵之性命,已尽悬于尔之手中,慎之!慎之!”
青衣少年神色坚定的答道:“事如不成,在下愿以身殉。”
悟因大师微笑颔首,目注青衣少年急步而去。
第四日凌晨。
青衣少年已徘徊在九顶山鹰愁谷,但见树丛茂密,野草及膝,谷口云气弥漫,分明是一道无人居住的死谷。
正在犹豫之间,倏见树丛中一条黑色人影疾扑而下。
定睛看时,正是风陵渡酒楼上险些杀了自己的玉面嫦娥黄冷芳。
青衣少年既惊且怒,不及细忖,拔出背上宝剑,一招“鱼跃龙门”,挺身一剑直刺而去。
黑衣女大吃一惊,粉脸含愠,飘身闪开三尺,叱道:“你这人莫非疯了,为什么见人就刺?”
青衣少年大笑道:“才隔了三天,就不认识了?”
说完,又是一剑刺去。
黑衣女又再飘身闪开,柳眉微皱,道:“你这人到底是怎么了?人家又没得罪你。”
青衣少年笑道:“那就算我得罪你好了。”
手中剑矫若游龙,洒出一片银虹,霎时之间,已递出了三十余招。
风陵渡酒楼之上,青衣少年已领教过黑衣女的精湛武技,如非悟因大师出手相救,早已丧身在她的掌力之下。
此时那敢稍有疏神大意。
只见招式凌厉狠毒,剑剑皆向黑衣女致命之处猛攻,恨不得一剑将她刺死。
奇怪的是黑衣女并不还招,娇小的身躯有如弱柳飘风,青衣少年虽然尽展胸中奇学,竟无法沾到黑衣女半丝半缕。
青衣少年深感奇异,但黑衣女始终不还一招,却又使他大感不快,忍不住收剑喝问道:“你为什么不肯还手?”
黑衣女微微一笑,道:“我正在欣赏你的剑法。”
青衣少年深以为自己精奇的剑法自负,闻言颇感快意,不由傲然一晃手中长剑,在朝阳下闪起一片青芒。
他大声说道:“那你就快点和我大战上三百回合。”
黑衣女双眉一扬,道:“你那剑法虽然精奇,可是大概还不是我的对手。”
青衣少年大怒,一声厉叱,挺剑又刺。
黑衣女身形飘忽飞舞,就如蝴蝶穿花般围着青衣少年团团乱转,同时娇笑着,轻声说道:“我再让你十招。”
青衣少年暴怒已极,手中剑洒出团团剑花,片片光影,一剑紧似一剑,挥舞得风雨不透,对方既未出手还招,自是处于被动地位,青衣少年完全占尽了先机。
转瞬之间,十招已过。
忽听黑衣女娇喝道:“抓紧你手中的宝剑。”
青衣少年一惊,倏见黑衣女身形一变,仿佛竟有分身之术般,立刻前后左右都是飘忽旋转的黑色俏影,只觉眼花撩乱,不由惶然失措。
又听黑衣女一声娇叱,道:“拿来!”
虽然自己的剑法并未松驰,即使对方是江湖道上一流的高手,也绝不可能在自己如此玄奥急骤的招式之中,夺去自己的宝剑。
但事实是不知怎么回事,竟然手腕一麻,长剑脱手。
定睛看时,黑衣女正微笑着站在自己面前,缓缓递回剑来。
青衣少年面红耳赤,惭沮已极。
但他觉得奇怪。
他记得在风陵渡酒楼之上,他曾以抢制先机的快攻迫得她无力出招,而今天何以自己竟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还是三天不见,她的武功又进步了许多?
同时,他记得黄冷芳曾狠毒无比的要将自己置于死地,何以现在她忽然变得如此慈悲起来。
当下犹豫着接回长剑,问道:“姑娘不杀我么?”
黑衣女奇异的问道:“我和你无仇无恨,为什么要杀你?”
青衣少年恭身一礼,道:“既蒙不杀之恩,他日必有相报,不过,在下还想请姑娘指点一事。”
说毕,望着云雾迷漫的深谷问道:“不知令尊究系住在这谷中的那一处?”
黑衣女秀目盈盈,瞪视着青衣少年,愕然问道:“你说什么呀?我爹怎么会住在这里?而且我根本不认识你,你问的不是太奇突了么?”
青衣少年一怔,不由对她仔细端详起来。
那弯弯的秀眉,明亮的双眸,红红的面颊,微翘的唇角,他不由大感奇异,他相信自己不会看错。
黑衣女被他看得有些羞缩不安起来,不由问道:“你老是这样看我干嘛?”
青衣少年不安的问道:“难道姑娘不是玉面嫦娥黄冷芳么?”
黑衣女闻言一怔,但旋即笑道:“你认错人了,我叫谈素月,而且我们也是初到这里······”
黑衣女忽然收住话头,目光转向青衣少年身旁望去,同时,双颊立刻变得像熟透了的苹果。
青衣少年随着谈素月的目光望去,不由大吃一惊。
只见身旁不知何时来了个鸡皮鹤发,奇丑无比的老太婆,手持竹杖,正向自己怒目而视。
相关热词搜索:禅林怨
下一章:第三章 情涛横祸 剑剑穿心
上一章:第一章 佛门圣地 祸起萧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