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024-08-21 作者:和田龙 译者:陆求实 来源:和田龙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深夜,所有将士各就各位,分赴城门把守,新入城的百姓也往每个城门分派了数百人。《忍城战记》称,此外,还有妇女和儿童负责炊事,一日三餐送至各个城门,而年满十五岁的少年则手持军旗在城内各处驰骋,以迷惑进攻的敌人。就在各将到达各自指定位置的时候,甲斐公主从后庭来到了前殿。丹波等重臣在泰季的遗骸前宣誓拥戴长亲,回到前殿议事大殿之后,她从侍女口中听说了长亲宣布开战的细节。
“那个长亲,真的宣布开战了啊。”甲斐公主略感意外,然而侍女的下一句话就更加令她吃惊了。
“好像是阿斗殿下听说‘猢狲郎’要纳公主为妾,才忍不住突然宣布开战的。”
“这是真的?”甲斐公主曾经多次向长亲暗示过自己对他的好感,长亲却总是傻呵呵的似乎根本没往心里去,难道他竟因为这个理由而决意开战?
“我得去向他问问清楚。”甲斐公主懒得东想西想,胡乱猜测。她命令侍女不必跟随,便独自一人走过木桥去找长亲了。
长亲在议事大殿里。甲斐公主透过拉门的缝隙偷偷往里面瞧,只见这个傻里傻气、五大三粗的男人正坐在上座房间,陵陵睁睁地抬头望着天花板。
“真是大气难得的男人呀。”在别人看来一定是这傻瓜在发呆,而在甲斐公主的眼里,长亲却是个不拘常识、不理会惯习的孤高男儿。
“那个使者说要让我去给‘猢狲郎’做妾?”甲斐公主闯进去,劈头盖脸地问道。
“是的。”孤高的男人似乎对此毫无兴趣。
“你宣布开战是因为我?”
“不是的。”甲斐公主可不是个有耐性的人,她猛地冲到长亲的正面,威胁道:“是这样的吧?”
“不是说过了嘛,不是的。”
“老老实实说,是不是这样?”甲斐公主大喝一声,跃到长亲身上,一把拧住他的两条胳膊,差点将他揿倒在地。长亲哪里是甲斐公主的对手,他双手反拧着,口中直叫:“公主,好痛啊!”
“快说!”甲斐公主对着长亲吼了好几遍,长亲就是不说。终于,甲斐公主大概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混账东西!”她丢下这么一句,就冲出了大殿。
“你这个混账!”甲斐公主跑过走廊时,口中不停地叫骂着。他以为我是谁呀?我可是人称美貌无比的甲斐公主啊!就连夺取天下的那个关白,不是也对我垂涎三尺吗?可这个傻兮兮的丑男阿斗,居然不把我当回事!骂着骂着,甲斐公主心里感到一阵空落落的。不知不觉中,她踏上了通向下忍口的道路,她知道下忍口的守将是韧负。韧负从下忍口的土墙上探出身子,朝城外观察着。
“这一战将使天下人尽知我的军事才能!”望着城外点燃的无数火把和篝火,韧负求战心切,恨不得马上就冲出去跃向敌阵。韧负观察的,正是负责攻击下忍口的主将石田三成的阵势,不过此时,韧负还根本不知道敌将的名字。守卫下忍口的大约六百七十名兵士,既有武士也有平头百姓,而且绝大多数是老弱兵。这是韧负自己在军事会议上提出来的。他将自己下属家臣中的年轻力壮者,全都作为副将借给了其他城门的守卫将领。
“不要紧吗?”丹波在军事会议上担心地问。然而韧负只是满不在乎地一笑:“没问题!”
“韧负殿下,这儿就交给我们吧,你去歇息一下。”一名年长的兵士走近正在观察敌情的韧负身边,对他说道。
“我睡不着啊。”韧负回转身,从土墙上下来,朝年长兵士微微一笑,朗声回答。与丹波等人不同,韧负在老人面前,不论身份高低,态度总是那么亲切。而这些老兵们也以一种对待自己孙子似的心情,和韧负共同迎接他生平第一次大战。“一定要帮助这位年轻人建功立业啊”,老兵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传授给韧负,这些经验都是用汗水和鲜血总结出来的,着实令韧负受益匪浅。
“像十文字一样的交叉枪法是不行的哟。”一位老兵对他说。老兵解释,“这种枪法在混战中很容易伤到自己胯下战马的眼睛。”
“原来如此啊!”韧负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虽然他早已知道。韧负是个非常感性的年轻人,他觉得老兵们对他的这种关心比起那些经验来,更加令他感动,使他差点流下泪来。从主城堡大殿飞奔而出的甲斐公主,拨开人群来到阵前的时候,韧负正从土城楼上探出身子,准备再次瞭望敌情。
“韧负!”甲斐公主嘴上唤着,脚下咚咚咚地大踏步来到城楼跟前。韧负从城楼上下来,甲斐公主在他面前停住了。
“公主有什么吩咐?”韧负笑脸盈盈地问道。他的面容原本就像女人似的柔润姣好,微笑起来显得更加亲切动人,孰知这张笑脸正是甲斐公主想从男人那里得到的。在老兵们的众目睽睽之下,甲斐公主展开双臂勾住了韧负的脖颈,出人意料地将芳唇贴到了韧负的嘴唇上。韧负两眼瞪得大大的,拼命地想逃脱。
“嗷——!嗷——!”老兵们则发出一片喝彩声。
“噢,太棒了!这就是我们赴黄泉之路的礼物啊!”老兵们感叹着,将已经睡下的兵士纷纷叫起来,一同目睹这一幕。被叫醒的兵士们加人之后,欢声更响了。然而,甲斐公主的嘴唇依旧贴得紧紧的。等到甲斐公主的嘴唇终于松开时,韧负浑身上下的生气仿佛都被吸走了似的,他呆呆地立着,一动不动。
“好好干!”甲斐公主甩下这句话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韧负眼睛望着她离去的方向,却不知道看没看见她的背影。
“韧负殿下!韧负殿下!”一名老兵嘻嘻笑着,用手肘轻轻碰了碰韧负。韧负如灵魂出窍般目瞪口呆,“嗯”、“啊”地胡乱应了几声,隔了许久,才说出一句:“我去睡一会儿。”便摇摇晃晃地往森林中走去。
天亮了。东方既白,天空一片湛蓝澄澈。三成在众将的簇拥之下登上了丸墓山。居高俯瞰,长野口方向是大谷吉继的六千五百兵马,佐间口方向是长束正家的四千六百兵马,下忍口方向是石田三成自己率领的七千余兵马,各路兵马已经将忍城及其周边的农田都装进了一个大袋子,包围得严严实实。各队方阵像用彩色画笔泼描而就似的,呈现出不同的鲜艳色彩。现在,只要三成一声令下,这些兵马就会像发狂的怒涛一样,一浪一浪向忍城扑涌过去。
“给我打出威震天下的气势来!”三成意气风发地大声喝道,随即命令向各方阵传令发起总攻击,自己也跨马朝下忍口方向驰去。佐间口城门上,丹波率领七十名骑兵和从和泉那里借来的火枪队,再加上人城支援的百姓,一共四百三十余人正严阵以待。
“开始了!”丹波骑在马上喃喃道,然后他命令步卒打开城门,自己一个人放胆驰出城外。
“这就是关白的大军啊!”走出城门不远,丹波勒马停住。视线中四面八方全是敌兵。丹波攥紧了朱枪,凝视着敌人的大队兵马,与对方的距离不过只有二百间(大约三百六十米)。坐镇于中军的正家也在进攻的兵马中眺望着丹波。
“这个乡巴佬!”正家对于令自己陷于惊恐境地的忍城武士们恨得咬牙切齿。他看清楚丹波的身影后,转身下了命令:“准备!”一声令下,担任先锋的火枪队一齐涌入麦田,将刚刚露土的麦苗践踏得东倒西歪。进入忍城的道路只有一条宽仅二间的田埂路,然而正家可不理会这些,他命令人马不论在麦田里还是在田埂路上,同时齐头并进。
丹波望着渐渐逼近的大军,一动也不动。别看丹波是员猛将,他还是个非常讲究穿戴的人。平日里他就喜欢穿一身黑色的铠甲,今天也是一身黑色铠甲,并且特意选了一匹乌黑的铁骢马,连马鞍、脚镫也是清一色的黑色。全身漆黑的装束,与他手里那支朱红的朱枪真是绝配。
“莫非是他?”首先注意到骑在马上一动不动的丹波的,是正家手下的偏将、以精于枪术而闻名的山田带刀。
“那个手持朱枪骑在马上的武士,大军逼近却一点儿也不慌张。他或许就是大名鼎鼎的正木丹波哩。”山田提醒着并辔骑在马上的正家。
“正木丹波?”正家清清楚楚记得丹波的名字,可是,他却摆出一副“我怎么会去记这些个乡巴佬的名字呢”的姿态,故意反问了一声。
“八年前那一战,将泷川一益将军击败的,就是他呀!”泷川一益代行关东管领之职领命征战关东之后不到两个月,就发生了“本能寺之变”,信长被迫切腹自杀,北条家趁机进攻泷川一益。成田家也参加了对泷川一益的进攻,当时一马当先率先冲入敌阵的就是丹波,他与泷川大战数十回合,最终泷川不敌丹波落荒而逃。
“碰到个浑身上下漆黑一团的恶魔!”泷川一益捡得一命逃回居城伊势长岛城后,依旧惊魂未定,浑身直打战,口里反复地念叨说碰到了一个漆黑的恶魔,手持一杆溅满鲜血的枪。这件事情在信长的旧部之间也流传开来,但凡武士大都听闻过,于是正木丹波的名字一下子变得如雷贯耳。——连这个也不知道么?自小练习枪术的山田,对于不甚看重武艺的正家的家风很不以为然,他乜斜着瞟了正家一眼,差点儿忍不住脱口而出。
而这一边,丹波已经看出了敌军布阵上的破绽:“真是不懂兵法啊。”敌军将火枪队排成长长的一列,一点点向前压进。忍城外深浅不一的麦田可谓天然的陷阱,敌军踏入这里便无法保持阵形,整个队伍歪歪斜斜的,形成一道扭曲的弧线。
“先从这儿打开缺口!”丹波冷静地拿定主意,转身回到城门内,立即对火枪队下达命令:“你们带上种子岛枪【种子岛枪:即火绳钧枪,一种火绳枪。日本最早的火绳枪是1543年葡萄牙人漂流到种子岛时带入的,领主种子岛时尧向葡萄牙人购买了两支火绳枪,然后命家臣研究仿造,故称为“种子岛枪”——译注】,和骑兵共乘一骑!”这可是异乎常识的命令。
当时的常识是,手持火绳枪的步卒都是徒步射击,而骑兵则是手持刀或枪在马上与敌人捉对厮杀,各展其技,绝不会含糊,因为这关乎武士的名誉。而丹波这道命令却置常识于不顾,兵士们顿时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玷污,怒气冲冲地不肯从命,骑兵尤其反应激烈,火绳枪手一靠近,便举枪做出欲刺的姿势,嘴里还嚷着:“谁答应你上来?滚开!”
“混账东西!”丹波厉声喝道,他甩开枪缨,挥起朱枪,对着嚷嚷的骑兵道:“谁要是还在乎骑兵的什么狗屁名誉,我马上先挑了他!”看到丹波铁青着脸,语气低沉但是威势十足,骑兵们不敢再违抗,只得一面怒气未消,一面伸出一只手,将火绳枪手拽上马来。于是诞生了一支奇妙的双骑骑兵火枪队。丹波自己却不让火绳枪手骑上来。
“丹波殿下你呢?”被丹波刚才用枪指着的兵士不服气地问。
“我不需要!”丹波冷冷说道,“随我来!”说完,便夹紧马肚疾驰出城。
“骑兵火枪队!”看到丹波率骑兵队突出城门,山田带刀情不自禁地叫起来。——骑兵火枪队。对成田家的武士们来说或许是闻所未闻,但并非前所未有,不过以前通常只有一人骑在马上,先手持火绳枪进行射击,然后拔刀往前冲。然而此刻山田看到的,却是骑兵手里持一支火绳枪,火绳枪手也持一支火绳枪,一匹马上总共有两支火绳枪,火力自然大增。山田立即明白了丹波的意图,与此同时,他差一点儿想揪住身旁的正家狠狠揍他几下。
“劝了几次就是不听,非要摆成这种阵形!”山田再三忠告,可正家依旧我行我素,为了扩大攻击范围,他硬是命令火枪队排成一队横列前进。
“万一一齐射击不中,对方的骑兵火枪队瞬间就可以冲到眼前。”山田想到己方的兵士眼看着就将成为敌人火绳枪的靶子,顿时不寒而栗。这时,丹波的骑兵火枪队已经在田埂道上排成一队,渐渐往这边逼近,八十间、七十间、六十间……看到敌人逼近,正家有些慌了神,他急急地下令射击。
“且慢!现在还不是射击的时机!”山田朝正家大声吼道。
“休要多嘴!”正家回敬道,随即下了命令:“射击!”
“……”山田彻底失望了,他丢下正家,拨开乱哄哄的兵土,自顾自策马朝队伍的先锋驰去。
五十五间——
测算着自己与敌阵间距离的是丹波。数到五十五间,丹波将马急停下来,瞪起双眼挑衅地望着敌方,那稳如泰山的气势恰似从前的上杉谦信。
“尽管来射吧!”丹波在心中暗自发狠道。这时候,随着一阵砰砰声,视线中四面八方的敌人的枪口一齐喷射出火焰来。五十五间相当于百米,这也是火绳枪的有效射程,丹波正好在它的射程之外勒住了马。射向丹波及其骑兵火枪队的无数颗子弹,击中了他们脚下的泥土,进起一团团土雾,而击中麦田的则溅起串串水花,土雾和水花将丹波等人的身影从正家眼前完全遮蔽。等到丹波的骑兵火枪队再次露出身影时,却该是正家惊恐不已的时候了。丹波等人毫发无损。
“轮到我们了!”丹波两眼发亮,回头朝着后面骑兵火枪队大声喊道:“趁敌人装填完弹药之前,突人到射程内,把敌人给我射杀尽!”火绳枪装填弹药的作业极为费时。先要将火药装入枪管,接着塞人弹丸,再用一根细长的送弹棍将火药与弹丸捣紧实,然后往火绳前面的火药池里装入引火药,才能点火发射。火绳点燃引火药后,在枪管内蔓延至发射火药,引发其爆炸,从而将弹丸射出。其烦琐程度在战场上简直要令人发疯。
丹波的目的便是趁着敌人装填弹药的空隙,突至敌阵近前,将敌人的火枪队一举消灭掉。不过,有一个人却看穿了丹波的如意算盘。这个人便是山田带刀。丹波率骑兵队向前猛突的时候,山田也从阵中跃出,沿着田埂小道正迎候着丹波。
“前方可是正木丹波殿下?在下是长束家偏将山田带刀。请与我比试几个回合吧!”山田背对着正在装填弹药的己方火枪队,大声朝丹波呼喊道。
“哟!”丹波勒紧缰绳,停住马,“我军的对手,就是那个使者长束正家吗?”丹波心中不禁大喜。
“现在射击还稍早哩。”从后面赶上来的骑兵也建议道。
“当然还早。”丹波回答,可是他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情:我倒非要与他比试比试枪术。决战刚刚开始,这只不过是首战,敌人倚仗着兵强势众,以多凌少,小瞧我军。假如此刻用火绳枪结果了这个大声挑战的勇士,敌人会怎么样?一定会认为我方缺少武士、缺少武艺,从而只会更加激起他们勇猛无敌的斗志。所以,必须以压倒敌人的武艺堂堂正正地同敌人较量一番。丹波瞬间便拿定了主意。
“看我马上挑了他。你们稍等一下再开火!”丹波朝骑兵火枪手们命令道,随即催马直奔向山田带刀。细细的田埂小道上,丹波同跃出己方队伍的山田对峙着,两人的距离大约是四十间。
再看下忍口这边。三成下了丸墓山,站在七千余众兵马的中军,眺望着城门和城墙后方郁郁葱葱的森林。城墙上,可以看见数十面军旗迎风招展,并且在忙忙碌碌地移动着。然而仔细观察,它的移动却有些奇妙:好像沿着固定的路线,非常有规律地移动着。
“你觉得那些军旗是怎么回事?”站在三成身旁的偏将贝塚隼人轻声问道。这个贝塚,身材魁梧,长着一副武士的凶猛相,却性格沉稳,说起话来也轻声细语。即使身陷恶战,他也照样一语不发,闷着头只顾斩将杀敌,那冲锋陷阵的雄姿给身后的步卒带来极大的安心感。
“一定是疑兵。”三成一下子就看穿了,“这是为了掩盖人少兵寡才不得不想出来的主意。那些百姓除了假扮疑兵还能做什么呢?”三成说完,命传令使驱马去向先头部队传令,叫兵士避开麦田沿田埂小道朝前进发。三成唯恐一旦踏入深深浅浅的麦田,队伍会溃不成军。
“敌人来了!”从城楼上伸出头向外探察敌情的韧负叫道。田埂道上,大约三百来名敌军先锋,手里撑着避弹的竹笠,正一点点朝城门逼近。韧负欢呼雀跃地向老兵们大喝道:“叔叔伯伯们,给我狠狠地打啊!”老兵们也为韧负的勇敢而感到振奋,一面高喊着“好啊!好啊!”一面跟随着韧负冲向城门。韧负手下全都是步卒,他们好像前去看一场热闹的好戏一般,乱纷纷地挤作一团。
“怎么回事?”三成看见打开城门冲出来一队杂乱不堪的人马,不由得愣住了。凝神看去,冲在最前面的武士看上去个头矮小,细看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呢。身上的铠甲好似源平争霸【源平争霸:日本平安末期(11世纪末)源氏与平氏争夺天下,源氏获胜后建立镰仓募府,开创了武士政治——译注】时代武士所穿的那种笨重的大铠甲,银光闪闪的兜鍪配上一顶锹形头盔,像两只角一样左右戳出来,让人看着感觉实在滑稽。再看他身后,尽是些老迈的兵,尽管竭力挺起胸膛,做出威严的架势,但也只能给人惨不忍睹的印象。
“年轻力壮的武士全都去了小田原城哩。”三成心里倒生出几许怜悯,仿佛面对一个可怜的小孩似的。正在此时,源平争霸装束的武士学着老一套腔调,用清脆的声音自报起家门来:“远处的人竖起耳朵听着,近处的人睁大眼睛看好了,我是守卫下忍口的大将、毗沙门天的化身、战争天才酒卷韧负!对面要是武士的话,请速速报上姓名来!”
“这算什么呀?”三成的怜悯达到了极点。只有以往战绩辉煌的武将才配自报家门,而这黄毛乳儿一看就是第一次上阵,竟然还敢自诩为毗沙门天的化身?
“嘿,真是可笑!而且连匹马也没有。”三成叹息一声,朝自诩毗沙门天化身的武士大声说道:“主将石田三成。我看你可怜,就叫手下有点儿位阶的勇士来与你一战吧。谁愿意出战?”当时的武士要是听到主将三成这样说,谁都会坐不住,必定自告奋勇出战的,因为个个都对自己的武艺充满了自信。只听一声:“我愿意出战!”贝塚隼人两脚一蹬,纵马跃向前去,其余的人自然就不再争先了。贝塚就是这样不甘于后的人。三成刚才讲那番话的时候,心里也是属意于贝塚的。
“我的对手竟是敌军主将?”韧负听了三成的话,心中一阵狂喜。对于一心追求与更强、更有威名的对手较量而奔赴战场的武士来说,这不是最理想的对手吗?要将我的武略亮给敌方主将好好瞧瞧。韧负在心中暗自兴奋的时候,贝塚已经拨开前面的先锋来到阵前。贝塚一直到了距离韧负数间的地方才停下来。“石田麾下偏将贝塚隼人。”他平静地说道。至此还没什么反常,可是他接下来的举动却令韧负吃了一惊。只见他扔掉手中的长枪,翻身从马背上一跃而下。
“咦,你为什么下马?”韧负不由一脸认真地问。
“骑在马上胜了你,传出去岂不是有损我的武名?”贝塚笨嘴拙舌地说罢,从腰间拔出大刀平举起来,将刀尖指向韧负的咽喉。贝塚对刀术情有独钟。在剑术兴盛之前的那个时代,三成手下的所有人都对他这种奇怪的爱好感到不解。贝塚的姿势非常美。下盘稳稳地站立不动,腰板挺直,上身的力量全都蓄积在背部,因而双肩放松,虽然身披铠甲,但是肩膀的位置却看得出稍许有些下坠。这是武术中最适于力量爆发的姿势,贝似乎对此颇有心得。然而,韧负却对此一窍不通。
“比和泉还要硕大哩。”身后的老兵们眼见对方巨大的身躯,都在为韧负捏一把汗,可是韧负却好像不怎么在意。第一次临阵的韧负,此时就像一位棋手在凝视着棋盘一样,显得出奇的冷静。韧负也扔掉长枪,拔出大刀,端好架势。贝塚待韧负摆好姿势后,说了声:“我来了!”便跃向前来。步法轻柔而迅捷,看上去就像是轻轻滑过来似的,让人不得不感叹其优雅美丽。
“那个长亲,真的宣布开战了啊。”甲斐公主略感意外,然而侍女的下一句话就更加令她吃惊了。
“好像是阿斗殿下听说‘猢狲郎’要纳公主为妾,才忍不住突然宣布开战的。”
“这是真的?”甲斐公主曾经多次向长亲暗示过自己对他的好感,长亲却总是傻呵呵的似乎根本没往心里去,难道他竟因为这个理由而决意开战?
“我得去向他问问清楚。”甲斐公主懒得东想西想,胡乱猜测。她命令侍女不必跟随,便独自一人走过木桥去找长亲了。
长亲在议事大殿里。甲斐公主透过拉门的缝隙偷偷往里面瞧,只见这个傻里傻气、五大三粗的男人正坐在上座房间,陵陵睁睁地抬头望着天花板。
“真是大气难得的男人呀。”在别人看来一定是这傻瓜在发呆,而在甲斐公主的眼里,长亲却是个不拘常识、不理会惯习的孤高男儿。
“那个使者说要让我去给‘猢狲郎’做妾?”甲斐公主闯进去,劈头盖脸地问道。
“是的。”孤高的男人似乎对此毫无兴趣。
“你宣布开战是因为我?”
“不是的。”甲斐公主可不是个有耐性的人,她猛地冲到长亲的正面,威胁道:“是这样的吧?”
“不是说过了嘛,不是的。”
“老老实实说,是不是这样?”甲斐公主大喝一声,跃到长亲身上,一把拧住他的两条胳膊,差点将他揿倒在地。长亲哪里是甲斐公主的对手,他双手反拧着,口中直叫:“公主,好痛啊!”
“快说!”甲斐公主对着长亲吼了好几遍,长亲就是不说。终于,甲斐公主大概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混账东西!”她丢下这么一句,就冲出了大殿。
“你这个混账!”甲斐公主跑过走廊时,口中不停地叫骂着。他以为我是谁呀?我可是人称美貌无比的甲斐公主啊!就连夺取天下的那个关白,不是也对我垂涎三尺吗?可这个傻兮兮的丑男阿斗,居然不把我当回事!骂着骂着,甲斐公主心里感到一阵空落落的。不知不觉中,她踏上了通向下忍口的道路,她知道下忍口的守将是韧负。韧负从下忍口的土墙上探出身子,朝城外观察着。
“这一战将使天下人尽知我的军事才能!”望着城外点燃的无数火把和篝火,韧负求战心切,恨不得马上就冲出去跃向敌阵。韧负观察的,正是负责攻击下忍口的主将石田三成的阵势,不过此时,韧负还根本不知道敌将的名字。守卫下忍口的大约六百七十名兵士,既有武士也有平头百姓,而且绝大多数是老弱兵。这是韧负自己在军事会议上提出来的。他将自己下属家臣中的年轻力壮者,全都作为副将借给了其他城门的守卫将领。
“不要紧吗?”丹波在军事会议上担心地问。然而韧负只是满不在乎地一笑:“没问题!”
“韧负殿下,这儿就交给我们吧,你去歇息一下。”一名年长的兵士走近正在观察敌情的韧负身边,对他说道。
“我睡不着啊。”韧负回转身,从土墙上下来,朝年长兵士微微一笑,朗声回答。与丹波等人不同,韧负在老人面前,不论身份高低,态度总是那么亲切。而这些老兵们也以一种对待自己孙子似的心情,和韧负共同迎接他生平第一次大战。“一定要帮助这位年轻人建功立业啊”,老兵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传授给韧负,这些经验都是用汗水和鲜血总结出来的,着实令韧负受益匪浅。
“像十文字一样的交叉枪法是不行的哟。”一位老兵对他说。老兵解释,“这种枪法在混战中很容易伤到自己胯下战马的眼睛。”
“原来如此啊!”韧负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虽然他早已知道。韧负是个非常感性的年轻人,他觉得老兵们对他的这种关心比起那些经验来,更加令他感动,使他差点流下泪来。从主城堡大殿飞奔而出的甲斐公主,拨开人群来到阵前的时候,韧负正从土城楼上探出身子,准备再次瞭望敌情。
“韧负!”甲斐公主嘴上唤着,脚下咚咚咚地大踏步来到城楼跟前。韧负从城楼上下来,甲斐公主在他面前停住了。
“公主有什么吩咐?”韧负笑脸盈盈地问道。他的面容原本就像女人似的柔润姣好,微笑起来显得更加亲切动人,孰知这张笑脸正是甲斐公主想从男人那里得到的。在老兵们的众目睽睽之下,甲斐公主展开双臂勾住了韧负的脖颈,出人意料地将芳唇贴到了韧负的嘴唇上。韧负两眼瞪得大大的,拼命地想逃脱。
“嗷——!嗷——!”老兵们则发出一片喝彩声。
“噢,太棒了!这就是我们赴黄泉之路的礼物啊!”老兵们感叹着,将已经睡下的兵士纷纷叫起来,一同目睹这一幕。被叫醒的兵士们加人之后,欢声更响了。然而,甲斐公主的嘴唇依旧贴得紧紧的。等到甲斐公主的嘴唇终于松开时,韧负浑身上下的生气仿佛都被吸走了似的,他呆呆地立着,一动不动。
“好好干!”甲斐公主甩下这句话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韧负眼睛望着她离去的方向,却不知道看没看见她的背影。
“韧负殿下!韧负殿下!”一名老兵嘻嘻笑着,用手肘轻轻碰了碰韧负。韧负如灵魂出窍般目瞪口呆,“嗯”、“啊”地胡乱应了几声,隔了许久,才说出一句:“我去睡一会儿。”便摇摇晃晃地往森林中走去。
天亮了。东方既白,天空一片湛蓝澄澈。三成在众将的簇拥之下登上了丸墓山。居高俯瞰,长野口方向是大谷吉继的六千五百兵马,佐间口方向是长束正家的四千六百兵马,下忍口方向是石田三成自己率领的七千余兵马,各路兵马已经将忍城及其周边的农田都装进了一个大袋子,包围得严严实实。各队方阵像用彩色画笔泼描而就似的,呈现出不同的鲜艳色彩。现在,只要三成一声令下,这些兵马就会像发狂的怒涛一样,一浪一浪向忍城扑涌过去。
“给我打出威震天下的气势来!”三成意气风发地大声喝道,随即命令向各方阵传令发起总攻击,自己也跨马朝下忍口方向驰去。佐间口城门上,丹波率领七十名骑兵和从和泉那里借来的火枪队,再加上人城支援的百姓,一共四百三十余人正严阵以待。
“开始了!”丹波骑在马上喃喃道,然后他命令步卒打开城门,自己一个人放胆驰出城外。
“这就是关白的大军啊!”走出城门不远,丹波勒马停住。视线中四面八方全是敌兵。丹波攥紧了朱枪,凝视着敌人的大队兵马,与对方的距离不过只有二百间(大约三百六十米)。坐镇于中军的正家也在进攻的兵马中眺望着丹波。
“这个乡巴佬!”正家对于令自己陷于惊恐境地的忍城武士们恨得咬牙切齿。他看清楚丹波的身影后,转身下了命令:“准备!”一声令下,担任先锋的火枪队一齐涌入麦田,将刚刚露土的麦苗践踏得东倒西歪。进入忍城的道路只有一条宽仅二间的田埂路,然而正家可不理会这些,他命令人马不论在麦田里还是在田埂路上,同时齐头并进。
丹波望着渐渐逼近的大军,一动也不动。别看丹波是员猛将,他还是个非常讲究穿戴的人。平日里他就喜欢穿一身黑色的铠甲,今天也是一身黑色铠甲,并且特意选了一匹乌黑的铁骢马,连马鞍、脚镫也是清一色的黑色。全身漆黑的装束,与他手里那支朱红的朱枪真是绝配。
“莫非是他?”首先注意到骑在马上一动不动的丹波的,是正家手下的偏将、以精于枪术而闻名的山田带刀。
“那个手持朱枪骑在马上的武士,大军逼近却一点儿也不慌张。他或许就是大名鼎鼎的正木丹波哩。”山田提醒着并辔骑在马上的正家。
“正木丹波?”正家清清楚楚记得丹波的名字,可是,他却摆出一副“我怎么会去记这些个乡巴佬的名字呢”的姿态,故意反问了一声。
“八年前那一战,将泷川一益将军击败的,就是他呀!”泷川一益代行关东管领之职领命征战关东之后不到两个月,就发生了“本能寺之变”,信长被迫切腹自杀,北条家趁机进攻泷川一益。成田家也参加了对泷川一益的进攻,当时一马当先率先冲入敌阵的就是丹波,他与泷川大战数十回合,最终泷川不敌丹波落荒而逃。
“碰到个浑身上下漆黑一团的恶魔!”泷川一益捡得一命逃回居城伊势长岛城后,依旧惊魂未定,浑身直打战,口里反复地念叨说碰到了一个漆黑的恶魔,手持一杆溅满鲜血的枪。这件事情在信长的旧部之间也流传开来,但凡武士大都听闻过,于是正木丹波的名字一下子变得如雷贯耳。——连这个也不知道么?自小练习枪术的山田,对于不甚看重武艺的正家的家风很不以为然,他乜斜着瞟了正家一眼,差点儿忍不住脱口而出。
而这一边,丹波已经看出了敌军布阵上的破绽:“真是不懂兵法啊。”敌军将火枪队排成长长的一列,一点点向前压进。忍城外深浅不一的麦田可谓天然的陷阱,敌军踏入这里便无法保持阵形,整个队伍歪歪斜斜的,形成一道扭曲的弧线。
“先从这儿打开缺口!”丹波冷静地拿定主意,转身回到城门内,立即对火枪队下达命令:“你们带上种子岛枪【种子岛枪:即火绳钧枪,一种火绳枪。日本最早的火绳枪是1543年葡萄牙人漂流到种子岛时带入的,领主种子岛时尧向葡萄牙人购买了两支火绳枪,然后命家臣研究仿造,故称为“种子岛枪”——译注】,和骑兵共乘一骑!”这可是异乎常识的命令。
当时的常识是,手持火绳枪的步卒都是徒步射击,而骑兵则是手持刀或枪在马上与敌人捉对厮杀,各展其技,绝不会含糊,因为这关乎武士的名誉。而丹波这道命令却置常识于不顾,兵士们顿时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玷污,怒气冲冲地不肯从命,骑兵尤其反应激烈,火绳枪手一靠近,便举枪做出欲刺的姿势,嘴里还嚷着:“谁答应你上来?滚开!”
“混账东西!”丹波厉声喝道,他甩开枪缨,挥起朱枪,对着嚷嚷的骑兵道:“谁要是还在乎骑兵的什么狗屁名誉,我马上先挑了他!”看到丹波铁青着脸,语气低沉但是威势十足,骑兵们不敢再违抗,只得一面怒气未消,一面伸出一只手,将火绳枪手拽上马来。于是诞生了一支奇妙的双骑骑兵火枪队。丹波自己却不让火绳枪手骑上来。
“丹波殿下你呢?”被丹波刚才用枪指着的兵士不服气地问。
“我不需要!”丹波冷冷说道,“随我来!”说完,便夹紧马肚疾驰出城。
“骑兵火枪队!”看到丹波率骑兵队突出城门,山田带刀情不自禁地叫起来。——骑兵火枪队。对成田家的武士们来说或许是闻所未闻,但并非前所未有,不过以前通常只有一人骑在马上,先手持火绳枪进行射击,然后拔刀往前冲。然而此刻山田看到的,却是骑兵手里持一支火绳枪,火绳枪手也持一支火绳枪,一匹马上总共有两支火绳枪,火力自然大增。山田立即明白了丹波的意图,与此同时,他差一点儿想揪住身旁的正家狠狠揍他几下。
“劝了几次就是不听,非要摆成这种阵形!”山田再三忠告,可正家依旧我行我素,为了扩大攻击范围,他硬是命令火枪队排成一队横列前进。
“万一一齐射击不中,对方的骑兵火枪队瞬间就可以冲到眼前。”山田想到己方的兵士眼看着就将成为敌人火绳枪的靶子,顿时不寒而栗。这时,丹波的骑兵火枪队已经在田埂道上排成一队,渐渐往这边逼近,八十间、七十间、六十间……看到敌人逼近,正家有些慌了神,他急急地下令射击。
“且慢!现在还不是射击的时机!”山田朝正家大声吼道。
“休要多嘴!”正家回敬道,随即下了命令:“射击!”
“……”山田彻底失望了,他丢下正家,拨开乱哄哄的兵土,自顾自策马朝队伍的先锋驰去。
五十五间——
测算着自己与敌阵间距离的是丹波。数到五十五间,丹波将马急停下来,瞪起双眼挑衅地望着敌方,那稳如泰山的气势恰似从前的上杉谦信。
“尽管来射吧!”丹波在心中暗自发狠道。这时候,随着一阵砰砰声,视线中四面八方的敌人的枪口一齐喷射出火焰来。五十五间相当于百米,这也是火绳枪的有效射程,丹波正好在它的射程之外勒住了马。射向丹波及其骑兵火枪队的无数颗子弹,击中了他们脚下的泥土,进起一团团土雾,而击中麦田的则溅起串串水花,土雾和水花将丹波等人的身影从正家眼前完全遮蔽。等到丹波的骑兵火枪队再次露出身影时,却该是正家惊恐不已的时候了。丹波等人毫发无损。
“轮到我们了!”丹波两眼发亮,回头朝着后面骑兵火枪队大声喊道:“趁敌人装填完弹药之前,突人到射程内,把敌人给我射杀尽!”火绳枪装填弹药的作业极为费时。先要将火药装入枪管,接着塞人弹丸,再用一根细长的送弹棍将火药与弹丸捣紧实,然后往火绳前面的火药池里装入引火药,才能点火发射。火绳点燃引火药后,在枪管内蔓延至发射火药,引发其爆炸,从而将弹丸射出。其烦琐程度在战场上简直要令人发疯。
丹波的目的便是趁着敌人装填弹药的空隙,突至敌阵近前,将敌人的火枪队一举消灭掉。不过,有一个人却看穿了丹波的如意算盘。这个人便是山田带刀。丹波率骑兵队向前猛突的时候,山田也从阵中跃出,沿着田埂小道正迎候着丹波。
“前方可是正木丹波殿下?在下是长束家偏将山田带刀。请与我比试几个回合吧!”山田背对着正在装填弹药的己方火枪队,大声朝丹波呼喊道。
“哟!”丹波勒紧缰绳,停住马,“我军的对手,就是那个使者长束正家吗?”丹波心中不禁大喜。
“现在射击还稍早哩。”从后面赶上来的骑兵也建议道。
“当然还早。”丹波回答,可是他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情:我倒非要与他比试比试枪术。决战刚刚开始,这只不过是首战,敌人倚仗着兵强势众,以多凌少,小瞧我军。假如此刻用火绳枪结果了这个大声挑战的勇士,敌人会怎么样?一定会认为我方缺少武士、缺少武艺,从而只会更加激起他们勇猛无敌的斗志。所以,必须以压倒敌人的武艺堂堂正正地同敌人较量一番。丹波瞬间便拿定了主意。
“看我马上挑了他。你们稍等一下再开火!”丹波朝骑兵火枪手们命令道,随即催马直奔向山田带刀。细细的田埂小道上,丹波同跃出己方队伍的山田对峙着,两人的距离大约是四十间。
再看下忍口这边。三成下了丸墓山,站在七千余众兵马的中军,眺望着城门和城墙后方郁郁葱葱的森林。城墙上,可以看见数十面军旗迎风招展,并且在忙忙碌碌地移动着。然而仔细观察,它的移动却有些奇妙:好像沿着固定的路线,非常有规律地移动着。
“你觉得那些军旗是怎么回事?”站在三成身旁的偏将贝塚隼人轻声问道。这个贝塚,身材魁梧,长着一副武士的凶猛相,却性格沉稳,说起话来也轻声细语。即使身陷恶战,他也照样一语不发,闷着头只顾斩将杀敌,那冲锋陷阵的雄姿给身后的步卒带来极大的安心感。
“一定是疑兵。”三成一下子就看穿了,“这是为了掩盖人少兵寡才不得不想出来的主意。那些百姓除了假扮疑兵还能做什么呢?”三成说完,命传令使驱马去向先头部队传令,叫兵士避开麦田沿田埂小道朝前进发。三成唯恐一旦踏入深深浅浅的麦田,队伍会溃不成军。
“敌人来了!”从城楼上伸出头向外探察敌情的韧负叫道。田埂道上,大约三百来名敌军先锋,手里撑着避弹的竹笠,正一点点朝城门逼近。韧负欢呼雀跃地向老兵们大喝道:“叔叔伯伯们,给我狠狠地打啊!”老兵们也为韧负的勇敢而感到振奋,一面高喊着“好啊!好啊!”一面跟随着韧负冲向城门。韧负手下全都是步卒,他们好像前去看一场热闹的好戏一般,乱纷纷地挤作一团。
“怎么回事?”三成看见打开城门冲出来一队杂乱不堪的人马,不由得愣住了。凝神看去,冲在最前面的武士看上去个头矮小,细看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呢。身上的铠甲好似源平争霸【源平争霸:日本平安末期(11世纪末)源氏与平氏争夺天下,源氏获胜后建立镰仓募府,开创了武士政治——译注】时代武士所穿的那种笨重的大铠甲,银光闪闪的兜鍪配上一顶锹形头盔,像两只角一样左右戳出来,让人看着感觉实在滑稽。再看他身后,尽是些老迈的兵,尽管竭力挺起胸膛,做出威严的架势,但也只能给人惨不忍睹的印象。
“年轻力壮的武士全都去了小田原城哩。”三成心里倒生出几许怜悯,仿佛面对一个可怜的小孩似的。正在此时,源平争霸装束的武士学着老一套腔调,用清脆的声音自报起家门来:“远处的人竖起耳朵听着,近处的人睁大眼睛看好了,我是守卫下忍口的大将、毗沙门天的化身、战争天才酒卷韧负!对面要是武士的话,请速速报上姓名来!”
“这算什么呀?”三成的怜悯达到了极点。只有以往战绩辉煌的武将才配自报家门,而这黄毛乳儿一看就是第一次上阵,竟然还敢自诩为毗沙门天的化身?
“嘿,真是可笑!而且连匹马也没有。”三成叹息一声,朝自诩毗沙门天化身的武士大声说道:“主将石田三成。我看你可怜,就叫手下有点儿位阶的勇士来与你一战吧。谁愿意出战?”当时的武士要是听到主将三成这样说,谁都会坐不住,必定自告奋勇出战的,因为个个都对自己的武艺充满了自信。只听一声:“我愿意出战!”贝塚隼人两脚一蹬,纵马跃向前去,其余的人自然就不再争先了。贝塚就是这样不甘于后的人。三成刚才讲那番话的时候,心里也是属意于贝塚的。
“我的对手竟是敌军主将?”韧负听了三成的话,心中一阵狂喜。对于一心追求与更强、更有威名的对手较量而奔赴战场的武士来说,这不是最理想的对手吗?要将我的武略亮给敌方主将好好瞧瞧。韧负在心中暗自兴奋的时候,贝塚已经拨开前面的先锋来到阵前。贝塚一直到了距离韧负数间的地方才停下来。“石田麾下偏将贝塚隼人。”他平静地说道。至此还没什么反常,可是他接下来的举动却令韧负吃了一惊。只见他扔掉手中的长枪,翻身从马背上一跃而下。
“咦,你为什么下马?”韧负不由一脸认真地问。
“骑在马上胜了你,传出去岂不是有损我的武名?”贝塚笨嘴拙舌地说罢,从腰间拔出大刀平举起来,将刀尖指向韧负的咽喉。贝塚对刀术情有独钟。在剑术兴盛之前的那个时代,三成手下的所有人都对他这种奇怪的爱好感到不解。贝塚的姿势非常美。下盘稳稳地站立不动,腰板挺直,上身的力量全都蓄积在背部,因而双肩放松,虽然身披铠甲,但是肩膀的位置却看得出稍许有些下坠。这是武术中最适于力量爆发的姿势,贝似乎对此颇有心得。然而,韧负却对此一窍不通。
“比和泉还要硕大哩。”身后的老兵们眼见对方巨大的身躯,都在为韧负捏一把汗,可是韧负却好像不怎么在意。第一次临阵的韧负,此时就像一位棋手在凝视着棋盘一样,显得出奇的冷静。韧负也扔掉长枪,拔出大刀,端好架势。贝塚待韧负摆好姿势后,说了声:“我来了!”便跃向前来。步法轻柔而迅捷,看上去就像是轻轻滑过来似的,让人不得不感叹其优雅美丽。
相关热词搜索:傀儡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