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024-08-21 作者:和田龙 译者:陆求实 来源:和田龙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陷人麦田中的兵士们的恐惧更是没法提了。陷足于泥淖中跌倒了的兵士,被后面的人踩在脚下,后面的人又被前面跌倒的兵士绊倒,自己也成为身后的人的踏板。到后来,有的兵士竟然为了自己逃命,故意推倒前面的人,将其踏在脚下而逃走。据说阵亡兵士中占第一位死因的,竟是“溺死麦田”!《改正三河后风土记》记载了当时进攻兵土溃败的情形:“进攻兵士四散溃逃,长束及速见、伊藤等尽力制驭,全军不听,遂败走。”
“全军出击!”随着丹波一声令下,从佐间口城门涌出大约四百名兵士,朝溃散的敌兵追去。其中大多是百姓兵,这些习惯在泥泞的田中行走的村民,健步如飞。太兵卫也持着枪,夹杂在追击的人群中。忍城的守卫兵士越追越近,进攻兵士中有的竟一边逃窜一边哭泣起来。逃兵们跑过正家等人身旁,对他们不屑一顾,只管气喘吁吁地逃命。
“怎么了?还不到半个时辰哩!”丹波勒住马首,朝着如山崩潮退般四下溃散的敌军怒声吼道。正家被几个偏将护卫着,听见了丹波的怒吼。——那就是正木丹波啊!正家终于将丹波这个名字深深地刻在脑子里了。正家的身旁,兵士们蜂拥着往回逃散。这时候,从三成军中赶来的传令使驱马停在正家面前:“石田家的军队已经撤退了!”
“是吗?这么说石田家也战败了?”正家对于友军的撤退似乎很欢迎似的,他朝传令使叫了声:“如此,长束也撤了!”听见正家撤退命令的,只余他身旁的贴身侍卫数十人而已。
长野口的吉继也决定撤退。
“火枪队全军覆没也没办法了,赶快回撤!”他掉转马头,将依旧湍流不息的忍川撇到了身后。只听见城门方向一个声音高叫道:“想逃走么?”
“怎么回事?”吉继回头朝城门看去,一名全身披挂着朱红铠甲的巨汉,双手叉腰,两脚叉开,威严地挺立在城门前。
“那就在战记中记下来:忍城守城主帅成田长亲,长野口的守卫主将,就是我战功一等的柴崎和泉!”巨汉朗声叫道。
“真是个怪物。”那个自称柴崎和泉的男儿,竟直率坦然地夸耀起自己的战功,并且要求敌方将其记录下来。脑子里除了战功,似乎什么都不顾,活脱脱一个当世的关东武士。不过,吉继对这样的男儿并不讨厌,甚至可以说非常喜爱。
“大谷吉继明白了!”吉继大声应答,随后微笑着,吩咐身旁负责记录战绩的家臣道:“替他记下一笔吧。”
佐间口的丹波见正家的兵马狼狈逃去,于是也令步卒先行撤回城内,自己与骑兵殿后。最后回到城内的丹波,受到了兵士们声如震天的欢迎。丹波骑在马上行进,用力点着头,回应兵士们的欢呼声。这时,从各个城门先后传来胜利的欢呼。丹波勒住马,微微抬起头,确认欢呼声传来的方向:“和泉和韧负也都胜利了!”不光是和泉与韧负,所有城门的战斗,都以守城兵士的胜利而告终。
丹波在马背上拍了一掌,准备朝主城堡方向行进,却听见一声令所有兵士大吃一惊的吆喝:“喂,淘气鬼正木!”可是,待众人看清发话的人,却一点儿也不觉奇怪了。此人便是清善寺的怪僧明岭。明岭理所当然地等待着众人为他让开一条路,随后慢悠悠地走到丹波面前。他今天又喝醉了。
“怎么偏挑这个时候出现呢。”丹波心里有些不耐烦。
“哟,是和尚啊。”丹波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用威严的声音说道:“胜利了!”那神情俨然是少年时候打架得胜了一样。
“什么胜利了?下次再进攻的时候就没这么轻松了!”明岭根本不把丹波的威严放在眼里,他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一句。明岭说得没错。敌人一定还会再次进攻忍城的,因此,必须做好周全的防备。
“那倒是。”丹波不得不表示赞同。可是,他内心却有几分不满。清善寺位于城郭内,倘若佐间口守不住的话,距离佐间口城门咫尺之遥的清善寺一带必将片瓦不剩。难道他不应该对我表示感谢吗?然而,数杯浊酒下肚、沉浸在心醉神迷境界中的明岭,仿佛对战争、寺院以及尘世间的所有凡事都了无兴趣似的。
“能不能安静点啊?一大早的吵得人都没法睡觉了。”——真是个人物哩。丹波对他油然生出一丝佩服。他环视四周,只见兵士们一个个好像在聆听什么深奥的格言似的,都不由得点头称是。
“噢。”丹波也不由自主地变得俯首帖耳起来。
“你挡着路了!”这时候,千鸟挤开明岭,从大手门方向朝这边走过来。她双手颤颤巍巍地提着盛满饭团的竹篮,向兵士们走来。紧随在她身后还有一群妇女,每人手里都提着盛有饭团的竹篮。
“小丫头,给我一个。”丹波弯腰对千鸟说。
“不行!”没料想,千鸟很干脆地拒绝了他:“你骑在马上多舒服,这是给出了力打仗的爷爷们吃的。”小孩子似乎自有小孩子的逻辑,千鸟说得是义正词严,引得妇女们发出一阵哄笑。夹在妇女中间的千代想插到千鸟和丹波之间来,丹波用眼神制止了她:“没事的。”他接着将腰弯得更低,凑近千鸟的脸庞对她说道:“可是我也出了力的呀。”
“真的吗?”
“真的。”丹波答道。千鸟撅起嘴巴,认真地想了想,终于将竹篮朝马上的丹波递过去,表示“给你吃吧”。
“谢谢!”丹波抓起一个饭团。突然间,明岭爆发出一声大笑,低着头的千代也忍不住笑了出来。接着,妇女们都笑起来,兵土们也都跟着笑起来,所有人都笑起来。——不错!丹波对众人的反应感到十分满意。他在马屁股上挥鞭抽了一记,“士气真高!我们一定能取胜!”说着,一口朝饭团咬下去。
丸墓山脚下临时修建起来的三成的指挥部里,溃败而回的将领们陆陆续续聚集过来。指挥部显得颇为简陋,一共只有两间打通的屋子。屋子中央,诸将围坐成一圈,总结起失败的原因来。先是从兵力损伤说起的。各路进攻人马中,死伤人数合计起来,超过了一千二百名。其中,损伤最为惨重的是进攻下忍口的三成军,有八百多名兵士或者战死,或者伤势严重,无法继续参战。而守城兵士,各个城门加在一起死伤不超过五十人。
“问题就在那片麦田,可不是一般的深哩!有那片田在,我们即使拥有大军也无法发挥啊。”正家说。这一点,其他城门也不例外。各路进攻兵马都因为碰上深田,使得大队人马无法同时突进,相反却遭到忍城守卫兵士的突袭。
“我觉得还是那些个乡下武士的奇妙战术奏了效。”其他人表示不同的看法。又有人叹服:“那些乡下武士阵容整齐,个个优秀哩。”议论各式各样,但是到最后,却归结为一条司空见惯的理由:敌人太强了!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有必要重新认识那个统率忍城所有兵马的主帅了。
“听守卫长野口、自称柴崎和泉的大将说,忍城的主帅名叫成田长亲。”吉继神色凝重地面对诸将说道,“能够指挥得了如此纵横无敌的大将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吉继身边也不乏像和泉那样武勇的将领,可是他们虽身怀绝技,却个个都是难伺候的主儿。即使是追随多年、世世臣服的老臣,也是随心所欲,根本不听调遣,就差甩出一句:“哼!要是瞧我不顺眼,我随时可以到别处去另谋高就哟!”就因为愿意拿出高俸禄来网罗武艺高强的武士的大名多的是。
“那个柴崎和泉一定也是这样的人,但却被驯服得如此凶猛同时又忠贞不二,其主帅一定是个器宇非凡的人物。”吉继心想。
“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问作为军使见过长亲一面的正家。
“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优秀之处呀。”正家一面思考一面回答。——看来问他也是白问。吉继想到一个人。北条氏胜。就是半天便被攻陷的伊豆山中城的守将,后来投降了秀吉的那个。氏胜降服于秀吉之后,作为向导随军参加了三成的忍城攻坚战。北条家的人,应该对这个成田长亲有所了解吧。
吉继向氏胜打听:“有没有见过这个叫成田长亲的人?”氏胜见问,搔了搔降服于秀吉时新剃的头皮,答道:“见过。”原来,从儿子氏政在饭桌上的举止而预见到北条家灭亡的北条家第三代家长北条氏康死的时候,代表成田家赴小田原城参加吊慰的人,就是成田长亲。当时长亲只有二十八岁。
“是怎样一个人?”吉继还想继续追问下去,但他立即后悔了,想从这个傻瓜嘴里打听长亲看来是找错人了。氏胜开始陶醉于往事中了:“他性情敦厚,那时候我十岁刚出头,他还跟我一起玩哩……”
“知道了。”吉继沮丧地打断了氏胜。他心里一筹莫展。其他将领则一个个将视线瞄向天花板,开始想象起这个未曾谋面的敌军主帅的模样来。突然,狭小的屋子里响起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是三成。
“干得好啊,这帮家伙们!”唯独三成的心情与众不同。虽然他也一时间因损伤惨重而默然无语,但是一想到敌军竟然能够打败十倍于己的进攻者,他竟然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干得实在不错!正是面对这样的劲敌,才需要更加贴切适用的战术。
“各位,”三成眼睛里射出异样的光,他继续说道:“我已决定,采用水攻!”这个决定,也令他失去了作为一位武将所万分珍视的信誉。
水淹忍城。留给后世如此清晰记忆的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攻战法,就这样决定实施了。不过,三成亮出他的水攻战术之初,诸将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冷淡。——这不是混账么!吉继心头怒火难抑。其实,早在交战之初,三成就想要以水攻城了,但是被吉继劝谏,才动用兵马进行攻坚的。
吉继虽然心头冒火,但是考虑到诸将都在场,为了维护主帅三成的权威,他并没有提出异议。初战不利,本来就已经有人对主帅三成的能力心存怀疑,在这个节骨眼上,对三成提出的作战方针给予批评,吉继认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三成仍在发布命令:“故诸将将各自的阵营向后撤退,全力修筑大堤。在这之前,诸将一起到丸墓山上去,确定一下水攻的具体位置。”各路将领都露出了愤愤不满的表情。
“采用水攻的话,我军自然是必胜无疑,可是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水攻呢?”有人掩饰不住心头的不满,站起身来语带挪揄地诘问道。甚至有人甩下一句话:“这样还要我们来参加什么交战嘛!”说完便愤然离开了屋子。——早就知道会这样。等诸将先后离开指挥部前往丸墓山顶,屋子里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吉继忍不住朝着三成发起火来:“治部少,为什么要采用水攻?水攻的话,协同参战的诸将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立战功了么?你可是主帅啊,笼络不住部将的心,你怎么当主帅?”
新近投至丰臣秀吉麾下的关东诸将,大多为了向这位将天下尽揽于掌中的主君表忠而渴求建功立业,可是一旦实施水攻,那战功全都归三成一人所有,其余诸将都将落个两手空空。
“你明白不明白啊?”吉继瞪着三成大声责问道。
“我就要以水攻取胜。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决心已定!”三成瞥了吉继一眼,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随即站起身来。三成和吉继登上诸将已经等待着的丸墓山顶。高仅二十来米的小山丘般的圆坟顶部,倒是一片平地,直径也有二十来米。三成来到山顶,遥望着像片昏暗的森林似的矗立在田园中的忍城:“在城的下游,修筑一道大堤,将利根川和荒川联结起来。”
从山顶方向朝忍城看去,利根川在三成的左侧,荒川在他的右侧。三成手指着两条河流,一面下达指示一面解释道:“然后只消在上游凿开河堤,我们就可以静待胜利了。”——真的行得通么?诸将既不满,又对这个计划充满怀疑。三成狠狠地在地上跺了一脚,满怀信心地说道:“一定成功!”这一带原本多洪水,忍城本来就是在洪水形成的数个岛屿上建成的。通过人工诱发洪水,然后将洪水的去路截断,一定能够将忍城淹没到水底。唯一的问题是,利根川与荒川相距实在太远了。
“主帅打算修筑多长的堤坝?”一名副将提出了疑问。三成用漫不经心的口吻答道:“大概七里长吧!”
“七里?”所有将领无不仰天惊叹。古时的七里即现在的二十八公里,秀吉水攻备中高松城时,修筑的堤坝也不过只有三里半。七里将是其整整一倍。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消五天时间就可以筑成啊。”听了三成的话,吉继也大吃一惊。因为秀吉修筑三里半的人工大堤,共花费了十天时间哩。
“大藏,”三成招呼正家,“十万人干五天,让他们日夜兼程地干,需要多少?”他根本没有理会诸将的吃惊。令人稍感意外的却是,正家似乎一点儿也不觉得惊讶。他心里早已将几个数字斟酌得烂熟。
“和殿下同样的做法吗?你打算出多少呢?”正家微笑着反问道。所谓和殿下同样的做法,是指秀吉给修筑堤坝的农夫们支付工钱。后面的出多少,就是指的钱粮。
“白天永乐钱六十文,夜里一百文,外加每人一升米。”三成回答。这简直是大出血!就像新年的时候,摆开筵席尽情款待嘛。这样的工钱,相当于一对夫妇只要干五个晚上,就可挣到一家四口差不多一年的口粮钱。诸将首先是对支付工钱的做法不解:“这还要付工钱吗?”按照他们的想法,以两万兵力相威胁,不愁征不齐修筑堤坝的农夫。——这样能确保十万农夫么?用武力威胁百姓,这不符合三成的脾性。对于自认是秀吉弟子的三成来说,为了急速修筑人工大堤,发挥金钱的魔力是最佳之策,也是极为自然的想法。
“按永乐钱计算,一共是八千四百贯。”正家迅速报出了所需的工钱数,“超过了殿下的花费呢。”
“那又怎么样?”三成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笑,心里暗想。他转向各将领,命令道:“你们不论远近,速到各个村子里去,尽快召集到所需人数。”诸将们既感到好笑又有些不痛快地传下令去。
“有钱能使鬼推磨,谁能不为钱绊倒?这样一来,连妇女儿童也都会争着来哩。”正家不识时务地嘀咕了一句。
“到底行不行啊?”吉继也愁眉苦脸地寻思着。正在这时,兵士带着一个百姓模样的男人朝山顶走来。
“来了。”三成好像已经知道似的,他朝那人走过去。原来,他接到家臣报告,说是抓到了一个认识成田长亲的百姓,于是便命兵士将他带上来。
“叫什么名字?”三成和颜悦色地问。诸将也好奇地围拢过来。那个百姓吓得一下子伏地叩头,战战兢兢地回答:“小的是下忍村的村民,叫加藏。”原来他就是那个乙名太兵卫的儿子、千代的丈夫加藏。攻城第一战结束后,他主动投靠进攻方的人马,说是可以提供有关忍城的情报。在加藏的眼睛里,能够为自己雪恨的人,唯有三成率领的这支攻城大军,他们就是他的复仇代理人。
“百姓们是怎么看成田长亲的?”三成急不可耐地问,他命加藏不必回避,照直说来。
“这个嘛,每逢农忙时节,阿斗殿下必定来田里帮忙。”加藏口齿不利落地答道。令三成产生兴趣的是加藏对成田长亲的称呼:“阿斗殿下?”面对这个闻所未闻的称呼,三成满脸疑惑,他立即反问道。加藏慌忙将头垂得更低,几乎要碰到地上了:“哦,就是长亲殿下。”
“为什么要称他‘阿斗殿下’?”吉继紧逼不舍地问。这个称呼,分明包含了对敌方主帅的一种侮辱嘛。
“这个…”加藏踌躇了一阵,终于照实说出其中的原委,“因为都觉得他不中用、没出息,所以就‘阿斗殿下、阿斗殿下’地叫开了。”在场的人哄地一下笑了出来。——从初战的结局看,我们想当然地对敌人评价过高了嘛。吉继稍稍感觉到一丝安心。这是城内百姓对他的评价,看来,敌人的主帅只不过是个蠢材而已。之所以称呼他“阿斗殿下”,其中不也正包含了对他的揶揄吗。
于是吉继继续问道:“知道百姓背后如此称呼他,成田长亲那家伙一定暴跳如雷吧?”没料想,加藏的回答却大出意外:“不,当着他的面百姓也一直是这样称呼的。”听到这句回答,诸将忍不住笑得炸开了锅。——原来这第一战,敌人只不过是偶然取胜的呀。诸将似乎终于认清了敌人的真面目,于是会心地笑起来。正家也笑了。只有三成和吉继没有笑。曾经为敌人酣畅淋漓的战斗而感到痛快的三成,此刻的心情百感交集,他感觉自己面对的敌人,似乎是一个面目不明、深不可测的神秘人物。
“你怎么看?”三成下意识地问吉继。
“一点儿都不在乎别人称呼他‘阿斗殿下’?”吉继脸上的表情非常严肃,“他究竟是智谋超人还是拙笨呢?”
“正木殿下,敌人撤了!”佐间口的城楼上,负责警戒敌情的兵士向丹波大声报告。三成决定采用水攻,因而将兵马后撤,这是在开战当天的傍晚时分,而从这一刻起,各路进攻兵马齐刷刷地松开了包围圈。
“打开城门!”丹波骑马跃出城门。果然像兵士所说的,长束正家的兵马往后撤了几许。
“好像有什么名堂哩。”丹波暗自寻思着,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凝重。进攻长野口的大谷吉继的人马也后撤了。和泉从修复的城门眺望着城外的情形。兵士们也纷纷涌上来观看,因而城门口一时人头攒动。
“柴崎殿下,敌人是死心了,不敢再进攻了吧?”一个兵士问和泉。
“笨蛋!后面肯定还有大的招数哩。”和泉似乎也隐约预感到将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可喜可贺,石田三成治部少辅率领的两万人马拿忍城毫无办法,灰溜溜地撤退了!”北条氏政将忍城城主成田氏长召至小田原城的大殿中,大声地宣布道。忍城守卫战初战告捷的消息,早已通过北条家派在各处、被称为“轩猿”的密探报告回了小田原城。——啊,这是怎么回事?与弟弟泰高一同低头匍匐着的氏长,霎时间浑身直冒冷汗。
“忍城如今仍在继续顽强抵抗,你们再激励一下留守在忍城的诸位家臣,让他们务必不得放松。”氏政根本不了解氏长心中所想,不停地对其大加赞赏。氏长却浑身说不出的难受。氏政赞赏的话,他一面听着一面觉得仿佛身上的水分全被吸干了似的,但是腋下早已被汗水湿透了。他唯唯诺诺地应着,头却越来越往下耷拉。
“为什么开战?而且居然还胜了!”从大殿退下来之后,氏长压低了声音,责问泰高。
——是谁?到底是谁指挥开战的?氏长想来想去却一点儿也想不出个头绪。代理城主成田泰季在开战之前已经病死,这个他刚才在大殿里听说了。
——那么,是和泉?可是,柴崎和泉虽说武勇有余,却不具备号召所有家臣一同迎战的器量和威信,韧负也一样。
——丹波不是那种看不出敌我力量悬殊,不自量力、以卵击石的蠢货。既不是和泉、韧负,也不是丹波,那么究竟会是谁呢?
长亲的名字,一开始就没有在氏长的脑海里浮现过。
“是啊,是谁呢?”泰高也歪着头想不出来。
“不管怎么讲,这下子我们内通关白的事情算是完了。毁了约,关白会怎么对付我们呢?”氏长喃喃自语道,他只感觉凉飕飕的一股寒气从下直往头顶逼来。果然不出所料,秀吉对于忍城的毁约大为震怒。后来,他有意将氏长暗中勾结自己、准备里应外合的事情泄露给北条家,打算将他逼人绝境。不仅如此,小田原城陷落后,面对氏长的活命请求,他竟提出一千两黄金的代价。氏长四处苦苦哀求,总算筹借到九百两黄金,外加十八头牦牛,这才免了一死。
“全军出击!”随着丹波一声令下,从佐间口城门涌出大约四百名兵士,朝溃散的敌兵追去。其中大多是百姓兵,这些习惯在泥泞的田中行走的村民,健步如飞。太兵卫也持着枪,夹杂在追击的人群中。忍城的守卫兵士越追越近,进攻兵士中有的竟一边逃窜一边哭泣起来。逃兵们跑过正家等人身旁,对他们不屑一顾,只管气喘吁吁地逃命。
“怎么了?还不到半个时辰哩!”丹波勒住马首,朝着如山崩潮退般四下溃散的敌军怒声吼道。正家被几个偏将护卫着,听见了丹波的怒吼。——那就是正木丹波啊!正家终于将丹波这个名字深深地刻在脑子里了。正家的身旁,兵士们蜂拥着往回逃散。这时候,从三成军中赶来的传令使驱马停在正家面前:“石田家的军队已经撤退了!”
“是吗?这么说石田家也战败了?”正家对于友军的撤退似乎很欢迎似的,他朝传令使叫了声:“如此,长束也撤了!”听见正家撤退命令的,只余他身旁的贴身侍卫数十人而已。
长野口的吉继也决定撤退。
“火枪队全军覆没也没办法了,赶快回撤!”他掉转马头,将依旧湍流不息的忍川撇到了身后。只听见城门方向一个声音高叫道:“想逃走么?”
“怎么回事?”吉继回头朝城门看去,一名全身披挂着朱红铠甲的巨汉,双手叉腰,两脚叉开,威严地挺立在城门前。
“那就在战记中记下来:忍城守城主帅成田长亲,长野口的守卫主将,就是我战功一等的柴崎和泉!”巨汉朗声叫道。
“真是个怪物。”那个自称柴崎和泉的男儿,竟直率坦然地夸耀起自己的战功,并且要求敌方将其记录下来。脑子里除了战功,似乎什么都不顾,活脱脱一个当世的关东武士。不过,吉继对这样的男儿并不讨厌,甚至可以说非常喜爱。
“大谷吉继明白了!”吉继大声应答,随后微笑着,吩咐身旁负责记录战绩的家臣道:“替他记下一笔吧。”
佐间口的丹波见正家的兵马狼狈逃去,于是也令步卒先行撤回城内,自己与骑兵殿后。最后回到城内的丹波,受到了兵士们声如震天的欢迎。丹波骑在马上行进,用力点着头,回应兵士们的欢呼声。这时,从各个城门先后传来胜利的欢呼。丹波勒住马,微微抬起头,确认欢呼声传来的方向:“和泉和韧负也都胜利了!”不光是和泉与韧负,所有城门的战斗,都以守城兵士的胜利而告终。
丹波在马背上拍了一掌,准备朝主城堡方向行进,却听见一声令所有兵士大吃一惊的吆喝:“喂,淘气鬼正木!”可是,待众人看清发话的人,却一点儿也不觉奇怪了。此人便是清善寺的怪僧明岭。明岭理所当然地等待着众人为他让开一条路,随后慢悠悠地走到丹波面前。他今天又喝醉了。
“怎么偏挑这个时候出现呢。”丹波心里有些不耐烦。
“哟,是和尚啊。”丹波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用威严的声音说道:“胜利了!”那神情俨然是少年时候打架得胜了一样。
“什么胜利了?下次再进攻的时候就没这么轻松了!”明岭根本不把丹波的威严放在眼里,他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一句。明岭说得没错。敌人一定还会再次进攻忍城的,因此,必须做好周全的防备。
“那倒是。”丹波不得不表示赞同。可是,他内心却有几分不满。清善寺位于城郭内,倘若佐间口守不住的话,距离佐间口城门咫尺之遥的清善寺一带必将片瓦不剩。难道他不应该对我表示感谢吗?然而,数杯浊酒下肚、沉浸在心醉神迷境界中的明岭,仿佛对战争、寺院以及尘世间的所有凡事都了无兴趣似的。
“能不能安静点啊?一大早的吵得人都没法睡觉了。”——真是个人物哩。丹波对他油然生出一丝佩服。他环视四周,只见兵士们一个个好像在聆听什么深奥的格言似的,都不由得点头称是。
“噢。”丹波也不由自主地变得俯首帖耳起来。
“你挡着路了!”这时候,千鸟挤开明岭,从大手门方向朝这边走过来。她双手颤颤巍巍地提着盛满饭团的竹篮,向兵士们走来。紧随在她身后还有一群妇女,每人手里都提着盛有饭团的竹篮。
“小丫头,给我一个。”丹波弯腰对千鸟说。
“不行!”没料想,千鸟很干脆地拒绝了他:“你骑在马上多舒服,这是给出了力打仗的爷爷们吃的。”小孩子似乎自有小孩子的逻辑,千鸟说得是义正词严,引得妇女们发出一阵哄笑。夹在妇女中间的千代想插到千鸟和丹波之间来,丹波用眼神制止了她:“没事的。”他接着将腰弯得更低,凑近千鸟的脸庞对她说道:“可是我也出了力的呀。”
“真的吗?”
“真的。”丹波答道。千鸟撅起嘴巴,认真地想了想,终于将竹篮朝马上的丹波递过去,表示“给你吃吧”。
“谢谢!”丹波抓起一个饭团。突然间,明岭爆发出一声大笑,低着头的千代也忍不住笑了出来。接着,妇女们都笑起来,兵土们也都跟着笑起来,所有人都笑起来。——不错!丹波对众人的反应感到十分满意。他在马屁股上挥鞭抽了一记,“士气真高!我们一定能取胜!”说着,一口朝饭团咬下去。
丸墓山脚下临时修建起来的三成的指挥部里,溃败而回的将领们陆陆续续聚集过来。指挥部显得颇为简陋,一共只有两间打通的屋子。屋子中央,诸将围坐成一圈,总结起失败的原因来。先是从兵力损伤说起的。各路进攻人马中,死伤人数合计起来,超过了一千二百名。其中,损伤最为惨重的是进攻下忍口的三成军,有八百多名兵士或者战死,或者伤势严重,无法继续参战。而守城兵士,各个城门加在一起死伤不超过五十人。
“问题就在那片麦田,可不是一般的深哩!有那片田在,我们即使拥有大军也无法发挥啊。”正家说。这一点,其他城门也不例外。各路进攻兵马都因为碰上深田,使得大队人马无法同时突进,相反却遭到忍城守卫兵士的突袭。
“我觉得还是那些个乡下武士的奇妙战术奏了效。”其他人表示不同的看法。又有人叹服:“那些乡下武士阵容整齐,个个优秀哩。”议论各式各样,但是到最后,却归结为一条司空见惯的理由:敌人太强了!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有必要重新认识那个统率忍城所有兵马的主帅了。
“听守卫长野口、自称柴崎和泉的大将说,忍城的主帅名叫成田长亲。”吉继神色凝重地面对诸将说道,“能够指挥得了如此纵横无敌的大将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吉继身边也不乏像和泉那样武勇的将领,可是他们虽身怀绝技,却个个都是难伺候的主儿。即使是追随多年、世世臣服的老臣,也是随心所欲,根本不听调遣,就差甩出一句:“哼!要是瞧我不顺眼,我随时可以到别处去另谋高就哟!”就因为愿意拿出高俸禄来网罗武艺高强的武士的大名多的是。
“那个柴崎和泉一定也是这样的人,但却被驯服得如此凶猛同时又忠贞不二,其主帅一定是个器宇非凡的人物。”吉继心想。
“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问作为军使见过长亲一面的正家。
“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优秀之处呀。”正家一面思考一面回答。——看来问他也是白问。吉继想到一个人。北条氏胜。就是半天便被攻陷的伊豆山中城的守将,后来投降了秀吉的那个。氏胜降服于秀吉之后,作为向导随军参加了三成的忍城攻坚战。北条家的人,应该对这个成田长亲有所了解吧。
吉继向氏胜打听:“有没有见过这个叫成田长亲的人?”氏胜见问,搔了搔降服于秀吉时新剃的头皮,答道:“见过。”原来,从儿子氏政在饭桌上的举止而预见到北条家灭亡的北条家第三代家长北条氏康死的时候,代表成田家赴小田原城参加吊慰的人,就是成田长亲。当时长亲只有二十八岁。
“是怎样一个人?”吉继还想继续追问下去,但他立即后悔了,想从这个傻瓜嘴里打听长亲看来是找错人了。氏胜开始陶醉于往事中了:“他性情敦厚,那时候我十岁刚出头,他还跟我一起玩哩……”
“知道了。”吉继沮丧地打断了氏胜。他心里一筹莫展。其他将领则一个个将视线瞄向天花板,开始想象起这个未曾谋面的敌军主帅的模样来。突然,狭小的屋子里响起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是三成。
“干得好啊,这帮家伙们!”唯独三成的心情与众不同。虽然他也一时间因损伤惨重而默然无语,但是一想到敌军竟然能够打败十倍于己的进攻者,他竟然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干得实在不错!正是面对这样的劲敌,才需要更加贴切适用的战术。
“各位,”三成眼睛里射出异样的光,他继续说道:“我已决定,采用水攻!”这个决定,也令他失去了作为一位武将所万分珍视的信誉。
水淹忍城。留给后世如此清晰记忆的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攻战法,就这样决定实施了。不过,三成亮出他的水攻战术之初,诸将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冷淡。——这不是混账么!吉继心头怒火难抑。其实,早在交战之初,三成就想要以水攻城了,但是被吉继劝谏,才动用兵马进行攻坚的。
吉继虽然心头冒火,但是考虑到诸将都在场,为了维护主帅三成的权威,他并没有提出异议。初战不利,本来就已经有人对主帅三成的能力心存怀疑,在这个节骨眼上,对三成提出的作战方针给予批评,吉继认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三成仍在发布命令:“故诸将将各自的阵营向后撤退,全力修筑大堤。在这之前,诸将一起到丸墓山上去,确定一下水攻的具体位置。”各路将领都露出了愤愤不满的表情。
“采用水攻的话,我军自然是必胜无疑,可是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水攻呢?”有人掩饰不住心头的不满,站起身来语带挪揄地诘问道。甚至有人甩下一句话:“这样还要我们来参加什么交战嘛!”说完便愤然离开了屋子。——早就知道会这样。等诸将先后离开指挥部前往丸墓山顶,屋子里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吉继忍不住朝着三成发起火来:“治部少,为什么要采用水攻?水攻的话,协同参战的诸将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立战功了么?你可是主帅啊,笼络不住部将的心,你怎么当主帅?”
新近投至丰臣秀吉麾下的关东诸将,大多为了向这位将天下尽揽于掌中的主君表忠而渴求建功立业,可是一旦实施水攻,那战功全都归三成一人所有,其余诸将都将落个两手空空。
“你明白不明白啊?”吉继瞪着三成大声责问道。
“我就要以水攻取胜。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决心已定!”三成瞥了吉继一眼,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随即站起身来。三成和吉继登上诸将已经等待着的丸墓山顶。高仅二十来米的小山丘般的圆坟顶部,倒是一片平地,直径也有二十来米。三成来到山顶,遥望着像片昏暗的森林似的矗立在田园中的忍城:“在城的下游,修筑一道大堤,将利根川和荒川联结起来。”
从山顶方向朝忍城看去,利根川在三成的左侧,荒川在他的右侧。三成手指着两条河流,一面下达指示一面解释道:“然后只消在上游凿开河堤,我们就可以静待胜利了。”——真的行得通么?诸将既不满,又对这个计划充满怀疑。三成狠狠地在地上跺了一脚,满怀信心地说道:“一定成功!”这一带原本多洪水,忍城本来就是在洪水形成的数个岛屿上建成的。通过人工诱发洪水,然后将洪水的去路截断,一定能够将忍城淹没到水底。唯一的问题是,利根川与荒川相距实在太远了。
“主帅打算修筑多长的堤坝?”一名副将提出了疑问。三成用漫不经心的口吻答道:“大概七里长吧!”
“七里?”所有将领无不仰天惊叹。古时的七里即现在的二十八公里,秀吉水攻备中高松城时,修筑的堤坝也不过只有三里半。七里将是其整整一倍。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消五天时间就可以筑成啊。”听了三成的话,吉继也大吃一惊。因为秀吉修筑三里半的人工大堤,共花费了十天时间哩。
“大藏,”三成招呼正家,“十万人干五天,让他们日夜兼程地干,需要多少?”他根本没有理会诸将的吃惊。令人稍感意外的却是,正家似乎一点儿也不觉得惊讶。他心里早已将几个数字斟酌得烂熟。
“和殿下同样的做法吗?你打算出多少呢?”正家微笑着反问道。所谓和殿下同样的做法,是指秀吉给修筑堤坝的农夫们支付工钱。后面的出多少,就是指的钱粮。
“白天永乐钱六十文,夜里一百文,外加每人一升米。”三成回答。这简直是大出血!就像新年的时候,摆开筵席尽情款待嘛。这样的工钱,相当于一对夫妇只要干五个晚上,就可挣到一家四口差不多一年的口粮钱。诸将首先是对支付工钱的做法不解:“这还要付工钱吗?”按照他们的想法,以两万兵力相威胁,不愁征不齐修筑堤坝的农夫。——这样能确保十万农夫么?用武力威胁百姓,这不符合三成的脾性。对于自认是秀吉弟子的三成来说,为了急速修筑人工大堤,发挥金钱的魔力是最佳之策,也是极为自然的想法。
“按永乐钱计算,一共是八千四百贯。”正家迅速报出了所需的工钱数,“超过了殿下的花费呢。”
“那又怎么样?”三成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笑,心里暗想。他转向各将领,命令道:“你们不论远近,速到各个村子里去,尽快召集到所需人数。”诸将们既感到好笑又有些不痛快地传下令去。
“有钱能使鬼推磨,谁能不为钱绊倒?这样一来,连妇女儿童也都会争着来哩。”正家不识时务地嘀咕了一句。
“到底行不行啊?”吉继也愁眉苦脸地寻思着。正在这时,兵士带着一个百姓模样的男人朝山顶走来。
“来了。”三成好像已经知道似的,他朝那人走过去。原来,他接到家臣报告,说是抓到了一个认识成田长亲的百姓,于是便命兵士将他带上来。
“叫什么名字?”三成和颜悦色地问。诸将也好奇地围拢过来。那个百姓吓得一下子伏地叩头,战战兢兢地回答:“小的是下忍村的村民,叫加藏。”原来他就是那个乙名太兵卫的儿子、千代的丈夫加藏。攻城第一战结束后,他主动投靠进攻方的人马,说是可以提供有关忍城的情报。在加藏的眼睛里,能够为自己雪恨的人,唯有三成率领的这支攻城大军,他们就是他的复仇代理人。
“百姓们是怎么看成田长亲的?”三成急不可耐地问,他命加藏不必回避,照直说来。
“这个嘛,每逢农忙时节,阿斗殿下必定来田里帮忙。”加藏口齿不利落地答道。令三成产生兴趣的是加藏对成田长亲的称呼:“阿斗殿下?”面对这个闻所未闻的称呼,三成满脸疑惑,他立即反问道。加藏慌忙将头垂得更低,几乎要碰到地上了:“哦,就是长亲殿下。”
“为什么要称他‘阿斗殿下’?”吉继紧逼不舍地问。这个称呼,分明包含了对敌方主帅的一种侮辱嘛。
“这个…”加藏踌躇了一阵,终于照实说出其中的原委,“因为都觉得他不中用、没出息,所以就‘阿斗殿下、阿斗殿下’地叫开了。”在场的人哄地一下笑了出来。——从初战的结局看,我们想当然地对敌人评价过高了嘛。吉继稍稍感觉到一丝安心。这是城内百姓对他的评价,看来,敌人的主帅只不过是个蠢材而已。之所以称呼他“阿斗殿下”,其中不也正包含了对他的揶揄吗。
于是吉继继续问道:“知道百姓背后如此称呼他,成田长亲那家伙一定暴跳如雷吧?”没料想,加藏的回答却大出意外:“不,当着他的面百姓也一直是这样称呼的。”听到这句回答,诸将忍不住笑得炸开了锅。——原来这第一战,敌人只不过是偶然取胜的呀。诸将似乎终于认清了敌人的真面目,于是会心地笑起来。正家也笑了。只有三成和吉继没有笑。曾经为敌人酣畅淋漓的战斗而感到痛快的三成,此刻的心情百感交集,他感觉自己面对的敌人,似乎是一个面目不明、深不可测的神秘人物。
“你怎么看?”三成下意识地问吉继。
“一点儿都不在乎别人称呼他‘阿斗殿下’?”吉继脸上的表情非常严肃,“他究竟是智谋超人还是拙笨呢?”
“正木殿下,敌人撤了!”佐间口的城楼上,负责警戒敌情的兵士向丹波大声报告。三成决定采用水攻,因而将兵马后撤,这是在开战当天的傍晚时分,而从这一刻起,各路进攻兵马齐刷刷地松开了包围圈。
“打开城门!”丹波骑马跃出城门。果然像兵士所说的,长束正家的兵马往后撤了几许。
“好像有什么名堂哩。”丹波暗自寻思着,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凝重。进攻长野口的大谷吉继的人马也后撤了。和泉从修复的城门眺望着城外的情形。兵士们也纷纷涌上来观看,因而城门口一时人头攒动。
“柴崎殿下,敌人是死心了,不敢再进攻了吧?”一个兵士问和泉。
“笨蛋!后面肯定还有大的招数哩。”和泉似乎也隐约预感到将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可喜可贺,石田三成治部少辅率领的两万人马拿忍城毫无办法,灰溜溜地撤退了!”北条氏政将忍城城主成田氏长召至小田原城的大殿中,大声地宣布道。忍城守卫战初战告捷的消息,早已通过北条家派在各处、被称为“轩猿”的密探报告回了小田原城。——啊,这是怎么回事?与弟弟泰高一同低头匍匐着的氏长,霎时间浑身直冒冷汗。
“忍城如今仍在继续顽强抵抗,你们再激励一下留守在忍城的诸位家臣,让他们务必不得放松。”氏政根本不了解氏长心中所想,不停地对其大加赞赏。氏长却浑身说不出的难受。氏政赞赏的话,他一面听着一面觉得仿佛身上的水分全被吸干了似的,但是腋下早已被汗水湿透了。他唯唯诺诺地应着,头却越来越往下耷拉。
“为什么开战?而且居然还胜了!”从大殿退下来之后,氏长压低了声音,责问泰高。
——是谁?到底是谁指挥开战的?氏长想来想去却一点儿也想不出个头绪。代理城主成田泰季在开战之前已经病死,这个他刚才在大殿里听说了。
——那么,是和泉?可是,柴崎和泉虽说武勇有余,却不具备号召所有家臣一同迎战的器量和威信,韧负也一样。
——丹波不是那种看不出敌我力量悬殊,不自量力、以卵击石的蠢货。既不是和泉、韧负,也不是丹波,那么究竟会是谁呢?
长亲的名字,一开始就没有在氏长的脑海里浮现过。
“是啊,是谁呢?”泰高也歪着头想不出来。
“不管怎么讲,这下子我们内通关白的事情算是完了。毁了约,关白会怎么对付我们呢?”氏长喃喃自语道,他只感觉凉飕飕的一股寒气从下直往头顶逼来。果然不出所料,秀吉对于忍城的毁约大为震怒。后来,他有意将氏长暗中勾结自己、准备里应外合的事情泄露给北条家,打算将他逼人绝境。不仅如此,小田原城陷落后,面对氏长的活命请求,他竟提出一千两黄金的代价。氏长四处苦苦哀求,总算筹借到九百两黄金,外加十八头牦牛,这才免了一死。
相关热词搜索:傀儡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