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024-08-21 作者:和田龙 译者:陆求实 来源:和田龙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这天夜里,在忍城的主城堡,成田家的重臣们聚集一堂,一筹莫展地呆坐在议事大殿里。本来,家臣到主城堡来议事,可以暂住在城堡内的临时住所,但是此刻,没人回到临时住所去,大家全都神情阴郁地围坐在那里,喝着闷酒。——敌人大军压境时,就打开城门献城求和。这个如意算盘现在越来越接近现实了,但一股莫名的压力也在向重臣们袭来。
“敌人已经近在眼前了,难道我们除了在这儿灌酒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吗?”韧负斜眼瞪着好像全无心事的长亲,“长亲殿下,投降关白就这么让你高兴么?”
“啊?”长亲笑嘻嘻地接口道。本来长亲就不胜酒量,这会儿已经喝得微醺,看上去倒显得和乐舒畅、怡然自得。
“慌里慌张的也无济于事呀。乖乖地投降,那个‘猢狲郎’也不至于难为我们吧。”醉汉傻笑着说道。——为了避免让领内的百姓蒙受战祸,已经做好了开城迎敌的准备。假如长亲是个聪明有头脑的人,他此刻的态度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然而,这个块头大却无用的男人,怎么看也不像是这号人呀。
“去你的吧!”韧负一面发泄着怒气,一面将手伸向酒杯。这时,丹波扯开拉门闯了进来。
“哟,都做好议和的准备了?韧负,给我也来一杯!”面对语气生硬唐突的丹波,韧负没好气地答道:“大伙儿都是自斟自饮哟。”
“是吗?”丹波用眼睛朝议事大殿环视了一遍,突然脸色大变。
“和泉呢?”
“谁知道他。”
“这个混账,莫非……”丹波急急地又站起身来,伸手去拉拉门。
“怎么了?”
“你们都给我老老实实地待着!”丹波丢下这么句话,便冲了出去。
“别家我不去管他,反正我柴崎家必须让人瞧瞧我们关东武士不怕死的气魄!”一支火把也没有的沉沉夜色中,和泉青筋暴突地咆哮着。和泉趁着夜色,将自己手下的家丁武士们全副武装集结在沼桥门所在的那座小岛上。这个巨汉打算瞒着成田家的其他重臣,率领不足五十人的喽啰突出城门,埋伏在利根川河岔边的渡口,以死抵抗来袭的北方大军。和泉的家丁们都是跟主人同一类型的人,性格狂暴,却武艺高强,浑身是胆,为了和泉,他们哪怕豁出自己的性命都情愿。此刻和泉一声咆哮,所有人立即“嗷——嗷——”地大声呼应,同时露出凶暴的眼神。
“打开城门!”和泉喝令道。将守门兵士揿倒在地的家丁们打开了沼桥门。打开城门,前方一条窄道,一直通到忍城的正门大手门。然而,大手门前却有一支通明的火把挡在和泉同他的家丁们面前。
“嗯?”和泉纵马向门前走了几步,对着火把燃烧处凝视着。举着火把的,正是丹波。丹波在城堡内各处城厢转了一圈,先已到了大手门前。他一手提着朱枪和捕网,另一只手举着火把。
“哼,这个家伙!”和泉握紧了粗大的枪柄,乜斜着眼睛瞪着丹波。丹波在他面前显得个头很小。
“和泉,快回主城堡去!”丹波喝道,他的背后是大手门。
“有本事放马过来!我要让你知道,朱枪的真正主人是柴崎和泉!”和泉恶狠狠地说完,两腿一夹马肚子,朝前跃去。
“你个混账!”说时迟那时快,丹波也丢下火把,在马屁股上重重拍了一记。丹波与和泉胯下的两匹马在窄窄的道路上相向而驰,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但是两个人都没有勒住马停下来的意思。两匹马也是毫不示弱。如今说起来很少有人会相信,在平安、镰仓时代,偶尔甚至还有吃人的马呢。丹波的时代,战马仍属于猛兽,完全不是现今的马可以相比的。在迫近和泉的一刹那,丹波将朱枪在手上抡了一圈,枪头的红缨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他一声怒喊,随即挺枪向前猛刺过去。
“瞧我来个漂亮的给你看看吧!”与此同时,和泉也大吼一声举枪迎了上来。两人的枪穗互相擦过对方的脸颊。霎时间,坐下两匹马就像斗牛似的,拧着头,身体撞到了一起,一阵剧烈的颠簸,丹波与和泉两人都失去平衡,身子腾空,随即一同跌下马来。轻装的丹波首先从地上爬起来,然后猛地向全副武装的和泉扑去,左手扼住他的护颈铠甲,右拳高高挥起,狠命朝他脸上揍过去。
——近身肉搏最显武功。弓箭、火绳枪、刀、枪,在众多的制敌招数中,最为武士看重的就是肉搏技艺:贴身相接,将敌人制伏,使其失去战斗力,然后用匕首或短刀轻取敌人的首级。故而在日本,在各种赤手空拳、短兵相接的格斗术中,首先就是以将敌人制伏于地为目的,这种理念也为现今的柔道所承继。而丹波与和泉身经百战,曾多次倚仗这种肉搏技艺立下赫赫战功。
“你们都不许出手!”
“呸!呸!”和泉一面往外吐着嘴巴里的血,一面厉声喝止众家丁。他撑起上身,想反扑到丹波身上,却被丹波巧妙地利用了他的冲力,一侧身,让过和泉,又重新压到和泉身上。
“你这个大傻瓜,你要是自作主张动手的话,就不怕被关白知道成田家有二心么!”丹波叫着,拳头又朝和泉脸上猛擂。和泉一面忍着丹波的拳头,一面使了个反手招数,将丹波扼住护颈铠甲的左腕拧开,随即给了丹波一记回击,将他仰面打翻在地,接着骑到丹波身上。
“当然知道!可我就是不想低下头来向敌人乞求活命!”和泉一面说,一面狠狠地朝丹波的脑袋上猛揍,那架势仿佛要将他的脑袋揪下来似的。丹波只听得自已的颊骨发出沉闷的“砰砰”声,他赶紧用双手扣住和泉的右手腕,使劲朝里一扳,借势将和泉掀翻,重新骑到和泉身上。
“既然知道,你就不想想这么做主君会怎么样?家臣们会怎么样?百姓会怎么样?你想让所有人都因为你而送死吗?你以为就你一个人不好受吗?千万不要做什么蠢事!我是绝不会答应的!”丹波一面不停地擂着和泉,一面叫道。顷刻之间,和泉的脸上被丹波的血濡湿了。可是这血却似乎有些不对劲。和泉睁大眼睛一看,丹波脸上和手上几乎没什么血。
——这家伙在哭哩。和泉不顾脸上还挨着丹波左右开弓的拳头,偷偷朝丹波脸上觑了一眼。
——原来如此啊。和泉终于明白了。“其实最想争抢头功的是这家伙哩。”一旦心里透亮了,立刻便会有所行动。
“对不起——!”和泉挨着打,却连忙向丹波赔起不是来。趁着丹波一松劲,和泉一把将压在身上的丹波推开,站起身,像没发生过什么事情似的朝主城堡方向大踏步走去。真是个怪人。丹波凝视了和泉的背影许久,才急忙向他追去。
“你没有躲啊?”丹波在第二城堡追上了和泉,他与和泉并肩走着悄声问道。
“嗯?”
“我的枪啊!”在马上与敌人近身相接的时候,谁要是心里害怕了先闪开身子,谁就会失去上风。这是丹波从多次实战中得来并牢记的切身体会。然而和泉自打从娘肚子里出来,便开始懂得了这种武艺之道。
“要是躲,我不就变成枪下之鬼了?”和泉不屑地扭过脸去,似乎在说:这样简单的道理还用得着你来给我讲么?
“你也知道啊。”丹波心里对他不禁暗暗佩服。正在这时,从两人脚下传来一阵轻微的震颤。两人立即停下脚步,竖起耳朵辨听着。咯咚——咯咯——咚咚——只听到阵阵马蹄声和踏步声,声音越来越大。敌人来了!这是刚刚攻陷馆林城的敌军正往忍城奔袭而来。丹波急忙掉转马头,朝第三城堡疾驰而去。
马蹄声和踏步声也传到了主城堡。韧负将手中的酒杯一扔,猛地站起身来,奔出议事大殿。其余重臣们也像被弹簧弹起来似的,起身紧随其后。城堡内已经因敌人来袭而骚动起来。从家臣到武士,甚至后庭的侍女们,所有成田家的下人全都一面口中叫着“敌人”,一面往城内各处跑去,其中大部分集中到了箭楼所在的第三城堡。唯有长亲,依旧坐在议事大殿内,丝毫没有要起身的样子。
“你怎么了?”正准备往第三城堡跑去的甲斐公主觉得奇怪,她停下来看着长亲。甲斐公主偷眼一看,只见长亲目光虚空迷离地望着天空,双膝张开,两手放在膝盖上,身板端直,纹丝不动,好像铁定了心,做好了一切准备似的。慢慢地,长亲举起手中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顿时,烈酒呛得他连连干咳几声。
“怎么了?”甲斐公主一阵沮丧,她怒吼一声,“长亲!”随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拖着这个说不出是勇敢还是畏怯的大个男人,一起往第三城堡赶去。丹波到达第三城堡,立即登上钟楼,朝城外了望。其他家臣们也陆陆续续来到钟楼下,用焦急的眼神盯着钟楼上面。
“丹波,看得到吗?”和泉在下面急吼吼地叫道。
“看不到。只知道他们绕过麦田走,在一点点将这边包围。”丹波放眼朝城外望去,却不知道为什么,连一支火把的点点火光也看不到,只听见大队人马的行军声响彻远近。那种仿佛从地底下爆发出来的沉闷声响,就像一个巨人在黑夜中咆哮着,在城外旷野中游荡。韧负也赶到了第三城堡。他一下子注意到了和泉被揍过的脸。
“哟,怎么了你的脸?”他似乎忘记了敌人就要来袭的事情,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问道。
“烦人!”和泉好像要将韧负整个人吞下去似的吼着,算是回答。这时,甲斐公主也拽着长亲到了。长亲听着城外的行军声,慢慢将手搭在了通向钟楼的梯子上。
“长亲殿下,那儿是梯子哦。”韧负担心喝得醉醺醺的长亲,同时也不忘调侃地提醒道。
“嗯。”长亲应了一声,出人意料,手脚敏捷地爬上了梯子。
“怎么是你?”丹波看了一眼攀梯子上来的长亲,随即又将视线投向城外。可是月色全无的城外,只看见一片漆黑。
“为什么不点起火把哩?”长亲问道。正挥鞭策马而行的吉继,也向三成提出了与长亲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不点火把?”
“即便是敌寡我众,势若拔山荡海,但假如敌人趁着漆黑的夜色偷袭,也难免惊慌四散,自古以来不乏其例。”吉继就是想提醒三成这一点。
“我要让敌人胆战心惊。光听见行军声,却看不到人影,敌人一旦心慌胆怯,势必丧失斗志。”
这算什么?吉继心想,这是三成轻敌的做法。非但如此,简直是对敌人的侮辱,表明我即使如此行军也不怕你来偷袭,反正你早已没了抵抗的意志。这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不过,这确是一着妙棋。吉继所了解的三成,非常嫉恨凌辱弱者的人,认为那是武士的耻辱。而现在,他却命令人马如此行军,似乎有意在侮辱敌人。
“到底是什么意思?”吉继想看一眼三成的表情,但是黑夜之中,根本看不清三成脸上的表情。吉继是知道忍城已经暗中投降关白的。作为武土,他为忍城的守城兵士感到悲哀,不过他没有再进一步劝谏三成。而这一点,令他后来深感懊悔。
“真是可怕。”站在钟楼上的长亲,此时又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畏怯表露了出来。
“是啊。”丹波转向长亲,带着些许自嘲微笑着,“这是威吓,那帮家伙。只有足够强大的兵马才会如此行军。”丹波将石田三成的意图看得一清二楚。
“是在耍我们哪。”趁夜行军,却不惧怕敌人夜袭。全然没有将敌人放在眼睛里。然而,即使被如此侮辱,却还不得不低下头来,向敌人表示恭顺。丹波再一次横下心来,将手掌在长亲的后背上重重拍了一记。忍城的众多人马在第三城堡度过了不眠的一夜。
“天亮了!”透过第三城堡生长茂密的树木,好不容易看到天空终于发白的时候,韧负拍打着鼾声如雷的和泉喊道。
“噢!”睁开眼睛的和泉立即朝钟楼上面叫道:“丹波,天亮了!”
“我醒着哩。”钟楼上的丹波粗声粗气地朝下面回了句。而他身边的长亲,仍旧旁若无人地呼呼大睡着。这个不知道是大胆还是什么的大块头,就像件碍手碍脚的物什似的。
“长亲,起来!”“物什”支起上半身,陵陵睁睁了半晌,突然探出身子朝钟楼外面张望起来。从关东平原的地平线那端冉冉升起的朝日,跃入长亲的眼帘。长亲感觉有些目眩,他闭上了眼睛。隔了一会儿,他又睁开眼睛。
“啊!”不由自主的一声。城外的风景骤然生变。数不尽的敌军兵马包围了整座城和周边的田地,人头攒动,铺天盖地的旌旗仿佛给城外的平原刷上了一层艳丽的颜色。三成的军队已经将忍城围了个水泄不通。这天,根据《成田记》所载,是天正十八年的六月四日。
“敌军有数千人马哩。”钟楼下面的和泉凶巴巴地道。
“差远了,足足有两万。”丹波纠正道。但他还是估计错了。加上馆林城被攻陷后投降的军队,三成的兵马总共有两万三千骑。
“五百对两万哪。”和泉喃喃道,周围的其他家臣立即爆发出一阵喧嚣声。——寡不敌众啊。丹波目睹强大的敌手,再一次深切地感觉到实在是无法交战。
“准备打开城门!”然而,开城前还有一个人必须说服。
“代理城主那里我去报告。”丹波对长亲说完,迈着重重的步子走下钟楼梯子。长亲跟在丹波身后。在走下梯子之前,他看见丸墓山头招展的蓝色军旗上,用朱红色书写着“大一大万大吉”几个字。但是,这个高大的人并不知道这是谁的标记。在丸墓山扎下营帐的是三成。他命兵士迅即在丸墓山麓搭起指挥帐篷,将“大一大万大吉”的军旗竖在山头,然后召集诸将前来商议。
在等待诸将到来的时候,三成望了一眼看上去不大的忍城。同秀吉给他看的手绘地图毫无二致的由湖岛联结而成的要塞,此刻就鹄立在眼前。但是在三成眼里,被称为关东七名城之一的这座城实在土气。没错。三成出生于拥有大坂城以及聚乐第等繁华城郭的京畿发达地区,故而在他看来,只由土块垒起来的城墙,连段石墙也没有,城内最高点处也没有望楼,钟楼也是用木头和竹子编就再糊上泥巴,像个积木玩具似的,这样的城郭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岛而已,唯一的依凭就是贯通各个城堡的湖泊。
护城河外虽然用木栅筑了一道屏障,并且用荆棘之类的树枝削尖了竖起鹿砦,但这也并无新意,只不过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城堡防御工事。因此,映现在三成眼里的忍城,简直就是一座长满茂密树木的乡下土城。略感有些扫兴的三成,待吉继上得丸墓山来,对他说起的不是忍城,而是关于脚下丸墓山的题外话:“这座山好像是古代贵族的墓地啊。上杉谦信攻打忍城的时候,也把指挥部设在这里哩。”不过,三成已经将同忍城有关的情报调查得清清楚楚,他不光知道少年丹波为之战栗的上杉谦信攻打忍城之战,而且将谦信曾计划用水攻城,结果没能实现的事情也装进了脑子里。
“是吗?”对谦信没什么兴趣的吉继有口无心地接道。不过,三成的下一句话却令他大吃一惊:“军使由正家担任,你看怎么样?”吉继一把将三成扯到远离正家等诸将的地方,小声但是语气尖锐地劝谏道:“像你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会选错人呢?正家只不过是个狐假虎威、借殿下威势逞强的人哪。”吉继说得没错。长束正家是秀吉的直属将领,一旦担负起具体的事务,往往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耍硬感觉。
“跟我一样啊?”生来桀骜不驯的三成开始自我批评起来。
“不一样。对弱者逞强,对强者就示弱,我的意思是说正家是这样的人哩。”吉继明白无误地指出三成同正家的区别,三成是无论对谁都一律态度傲慢。如果让正家担任使者,非但会对势力单薄的忍城守敌采取一种傲慢无礼的态度,而且势必会竭尽侮辱之能事,并以此为乐。自古以来,劝告敌方降服的使者,必须礼仪端庄,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之上进行劝降,敌方的将士才会为使者的情谊所打动,欣然应允降服。而像正家这样的使者去忍城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会不会发生什么不测事态?”已经知道成田家投降消息的吉继,更多的是出于对忍城兵士们的同情而提醒三成。
“没问题。”三成却一个劲儿地笑着,根本没把吉继的提醒当回事。领受了三成的命令,正家率领两名副使,从丸墓山出发,朝离此地最近的佐间口城门驰去。
“打出军使的标记!”一面行进在狭窄的道路上,正家一面骑在马上命令道。一名副使拔出刀,抡在头顶上反复回旋着。
“什么呀这是?”设置在佐间口城门上面的垛楼上,一名兵士皱起眉头,因为他只知道头戴竹编斗笠是表示使者的标记,而从没看见过如此的做法。不过,兵士当中也有懂得道道的,立刻朝垛楼下面叫道:“关白的使者来了!”在垛楼下待机行事的传信兵问道:“几骑?”
“三骑。”传信兵旋即策马朝主城堡疾驰而去。佐间口还有一位名叫别府尾张的成田家老臣等候在此,当下他命令兵士打开城门,客客气气地将正家迎进城。
“末将叫别府尾张,是这里的守将。”
“我不认识你!”正家这就开始了对弱者的侮辱。别府原是成田家的亲戚,后来从成田家分家出来,成为家臣。然而,即使正家知道这些事情,他的态度也不会有所改变。
“在前面带路!”正家端坐在马上,看也不看别府一眼,命令道。
“你……”这把年纪了还要遭受如此侮辱,别府将牙咬得“咯吱咯吱”响,但随即想到,如果自己发怒,不知道将会给家里的下人们带来什么样的遭遇。
“是!”别府像个马夫一样,牵过了正家坐下马的缀绳。长亲、丹波、和泉、韧负等重臣都已经跨过主城堡通往后庭的木桥,站在泰季的病房前。甲斐公主领着接到传信兵报告的侍女也到了房前。
“‘猢狲郎’的使者已经入城了!”
“真快呀。”和泉等人的脸都扭歪了。不用说,丹波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
“替我传令下去,让使者先在议事大殿里稍候。”丹波对侍女吩咐道,随即说了声“对不起”,便拉开了病房的木拉门。泰季正在睡觉。丹波听侍女讲,泰季的睡法简直就像昏死了过去一样,一天要睡了醒、醒了睡地折腾好几回。
“父亲!”和重臣们一道进了屋,大家都在踌躇着要不要叫醒泰季,还是长亲将这个顽固的老头摇醒了。泰季睁开眼睛。
“关白的兵马杀到城下了。”丹波以平静的语调说道。
“嗯。”泰季无力地点了点头。
“代理城主,有件事情要向你报告。”丹波准备和盘托出,全部告诉泰季,但是泰季将他制止了,继续说道:“丹波、和泉、韧负,还有其他的所有重臣,你们干得很好,囤积军粮、挖掘沟堑、加固栅栏,所有交战的准备工作都顺顺当当地进行着。”泰季说着,用眼神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人,接下去说出来的竟是这样一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话:“主君已经决定向关白投降了吧?”泰季的视线停留在天花板上,几乎是毫无表情地说的。
“敌人已经近在眼前了,难道我们除了在这儿灌酒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吗?”韧负斜眼瞪着好像全无心事的长亲,“长亲殿下,投降关白就这么让你高兴么?”
“啊?”长亲笑嘻嘻地接口道。本来长亲就不胜酒量,这会儿已经喝得微醺,看上去倒显得和乐舒畅、怡然自得。
“慌里慌张的也无济于事呀。乖乖地投降,那个‘猢狲郎’也不至于难为我们吧。”醉汉傻笑着说道。——为了避免让领内的百姓蒙受战祸,已经做好了开城迎敌的准备。假如长亲是个聪明有头脑的人,他此刻的态度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然而,这个块头大却无用的男人,怎么看也不像是这号人呀。
“去你的吧!”韧负一面发泄着怒气,一面将手伸向酒杯。这时,丹波扯开拉门闯了进来。
“哟,都做好议和的准备了?韧负,给我也来一杯!”面对语气生硬唐突的丹波,韧负没好气地答道:“大伙儿都是自斟自饮哟。”
“是吗?”丹波用眼睛朝议事大殿环视了一遍,突然脸色大变。
“和泉呢?”
“谁知道他。”
“这个混账,莫非……”丹波急急地又站起身来,伸手去拉拉门。
“怎么了?”
“你们都给我老老实实地待着!”丹波丢下这么句话,便冲了出去。
“别家我不去管他,反正我柴崎家必须让人瞧瞧我们关东武士不怕死的气魄!”一支火把也没有的沉沉夜色中,和泉青筋暴突地咆哮着。和泉趁着夜色,将自己手下的家丁武士们全副武装集结在沼桥门所在的那座小岛上。这个巨汉打算瞒着成田家的其他重臣,率领不足五十人的喽啰突出城门,埋伏在利根川河岔边的渡口,以死抵抗来袭的北方大军。和泉的家丁们都是跟主人同一类型的人,性格狂暴,却武艺高强,浑身是胆,为了和泉,他们哪怕豁出自己的性命都情愿。此刻和泉一声咆哮,所有人立即“嗷——嗷——”地大声呼应,同时露出凶暴的眼神。
“打开城门!”和泉喝令道。将守门兵士揿倒在地的家丁们打开了沼桥门。打开城门,前方一条窄道,一直通到忍城的正门大手门。然而,大手门前却有一支通明的火把挡在和泉同他的家丁们面前。
“嗯?”和泉纵马向门前走了几步,对着火把燃烧处凝视着。举着火把的,正是丹波。丹波在城堡内各处城厢转了一圈,先已到了大手门前。他一手提着朱枪和捕网,另一只手举着火把。
“哼,这个家伙!”和泉握紧了粗大的枪柄,乜斜着眼睛瞪着丹波。丹波在他面前显得个头很小。
“和泉,快回主城堡去!”丹波喝道,他的背后是大手门。
“有本事放马过来!我要让你知道,朱枪的真正主人是柴崎和泉!”和泉恶狠狠地说完,两腿一夹马肚子,朝前跃去。
“你个混账!”说时迟那时快,丹波也丢下火把,在马屁股上重重拍了一记。丹波与和泉胯下的两匹马在窄窄的道路上相向而驰,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但是两个人都没有勒住马停下来的意思。两匹马也是毫不示弱。如今说起来很少有人会相信,在平安、镰仓时代,偶尔甚至还有吃人的马呢。丹波的时代,战马仍属于猛兽,完全不是现今的马可以相比的。在迫近和泉的一刹那,丹波将朱枪在手上抡了一圈,枪头的红缨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他一声怒喊,随即挺枪向前猛刺过去。
“瞧我来个漂亮的给你看看吧!”与此同时,和泉也大吼一声举枪迎了上来。两人的枪穗互相擦过对方的脸颊。霎时间,坐下两匹马就像斗牛似的,拧着头,身体撞到了一起,一阵剧烈的颠簸,丹波与和泉两人都失去平衡,身子腾空,随即一同跌下马来。轻装的丹波首先从地上爬起来,然后猛地向全副武装的和泉扑去,左手扼住他的护颈铠甲,右拳高高挥起,狠命朝他脸上揍过去。
——近身肉搏最显武功。弓箭、火绳枪、刀、枪,在众多的制敌招数中,最为武士看重的就是肉搏技艺:贴身相接,将敌人制伏,使其失去战斗力,然后用匕首或短刀轻取敌人的首级。故而在日本,在各种赤手空拳、短兵相接的格斗术中,首先就是以将敌人制伏于地为目的,这种理念也为现今的柔道所承继。而丹波与和泉身经百战,曾多次倚仗这种肉搏技艺立下赫赫战功。
“你们都不许出手!”
“呸!呸!”和泉一面往外吐着嘴巴里的血,一面厉声喝止众家丁。他撑起上身,想反扑到丹波身上,却被丹波巧妙地利用了他的冲力,一侧身,让过和泉,又重新压到和泉身上。
“你这个大傻瓜,你要是自作主张动手的话,就不怕被关白知道成田家有二心么!”丹波叫着,拳头又朝和泉脸上猛擂。和泉一面忍着丹波的拳头,一面使了个反手招数,将丹波扼住护颈铠甲的左腕拧开,随即给了丹波一记回击,将他仰面打翻在地,接着骑到丹波身上。
“当然知道!可我就是不想低下头来向敌人乞求活命!”和泉一面说,一面狠狠地朝丹波的脑袋上猛揍,那架势仿佛要将他的脑袋揪下来似的。丹波只听得自已的颊骨发出沉闷的“砰砰”声,他赶紧用双手扣住和泉的右手腕,使劲朝里一扳,借势将和泉掀翻,重新骑到和泉身上。
“既然知道,你就不想想这么做主君会怎么样?家臣们会怎么样?百姓会怎么样?你想让所有人都因为你而送死吗?你以为就你一个人不好受吗?千万不要做什么蠢事!我是绝不会答应的!”丹波一面不停地擂着和泉,一面叫道。顷刻之间,和泉的脸上被丹波的血濡湿了。可是这血却似乎有些不对劲。和泉睁大眼睛一看,丹波脸上和手上几乎没什么血。
——这家伙在哭哩。和泉不顾脸上还挨着丹波左右开弓的拳头,偷偷朝丹波脸上觑了一眼。
——原来如此啊。和泉终于明白了。“其实最想争抢头功的是这家伙哩。”一旦心里透亮了,立刻便会有所行动。
“对不起——!”和泉挨着打,却连忙向丹波赔起不是来。趁着丹波一松劲,和泉一把将压在身上的丹波推开,站起身,像没发生过什么事情似的朝主城堡方向大踏步走去。真是个怪人。丹波凝视了和泉的背影许久,才急忙向他追去。
“你没有躲啊?”丹波在第二城堡追上了和泉,他与和泉并肩走着悄声问道。
“嗯?”
“我的枪啊!”在马上与敌人近身相接的时候,谁要是心里害怕了先闪开身子,谁就会失去上风。这是丹波从多次实战中得来并牢记的切身体会。然而和泉自打从娘肚子里出来,便开始懂得了这种武艺之道。
“要是躲,我不就变成枪下之鬼了?”和泉不屑地扭过脸去,似乎在说:这样简单的道理还用得着你来给我讲么?
“你也知道啊。”丹波心里对他不禁暗暗佩服。正在这时,从两人脚下传来一阵轻微的震颤。两人立即停下脚步,竖起耳朵辨听着。咯咚——咯咯——咚咚——只听到阵阵马蹄声和踏步声,声音越来越大。敌人来了!这是刚刚攻陷馆林城的敌军正往忍城奔袭而来。丹波急忙掉转马头,朝第三城堡疾驰而去。
马蹄声和踏步声也传到了主城堡。韧负将手中的酒杯一扔,猛地站起身来,奔出议事大殿。其余重臣们也像被弹簧弹起来似的,起身紧随其后。城堡内已经因敌人来袭而骚动起来。从家臣到武士,甚至后庭的侍女们,所有成田家的下人全都一面口中叫着“敌人”,一面往城内各处跑去,其中大部分集中到了箭楼所在的第三城堡。唯有长亲,依旧坐在议事大殿内,丝毫没有要起身的样子。
“你怎么了?”正准备往第三城堡跑去的甲斐公主觉得奇怪,她停下来看着长亲。甲斐公主偷眼一看,只见长亲目光虚空迷离地望着天空,双膝张开,两手放在膝盖上,身板端直,纹丝不动,好像铁定了心,做好了一切准备似的。慢慢地,长亲举起手中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顿时,烈酒呛得他连连干咳几声。
“怎么了?”甲斐公主一阵沮丧,她怒吼一声,“长亲!”随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拖着这个说不出是勇敢还是畏怯的大个男人,一起往第三城堡赶去。丹波到达第三城堡,立即登上钟楼,朝城外了望。其他家臣们也陆陆续续来到钟楼下,用焦急的眼神盯着钟楼上面。
“丹波,看得到吗?”和泉在下面急吼吼地叫道。
“看不到。只知道他们绕过麦田走,在一点点将这边包围。”丹波放眼朝城外望去,却不知道为什么,连一支火把的点点火光也看不到,只听见大队人马的行军声响彻远近。那种仿佛从地底下爆发出来的沉闷声响,就像一个巨人在黑夜中咆哮着,在城外旷野中游荡。韧负也赶到了第三城堡。他一下子注意到了和泉被揍过的脸。
“哟,怎么了你的脸?”他似乎忘记了敌人就要来袭的事情,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问道。
“烦人!”和泉好像要将韧负整个人吞下去似的吼着,算是回答。这时,甲斐公主也拽着长亲到了。长亲听着城外的行军声,慢慢将手搭在了通向钟楼的梯子上。
“长亲殿下,那儿是梯子哦。”韧负担心喝得醉醺醺的长亲,同时也不忘调侃地提醒道。
“嗯。”长亲应了一声,出人意料,手脚敏捷地爬上了梯子。
“怎么是你?”丹波看了一眼攀梯子上来的长亲,随即又将视线投向城外。可是月色全无的城外,只看见一片漆黑。
“为什么不点起火把哩?”长亲问道。正挥鞭策马而行的吉继,也向三成提出了与长亲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不点火把?”
“即便是敌寡我众,势若拔山荡海,但假如敌人趁着漆黑的夜色偷袭,也难免惊慌四散,自古以来不乏其例。”吉继就是想提醒三成这一点。
“我要让敌人胆战心惊。光听见行军声,却看不到人影,敌人一旦心慌胆怯,势必丧失斗志。”
这算什么?吉继心想,这是三成轻敌的做法。非但如此,简直是对敌人的侮辱,表明我即使如此行军也不怕你来偷袭,反正你早已没了抵抗的意志。这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不过,这确是一着妙棋。吉继所了解的三成,非常嫉恨凌辱弱者的人,认为那是武士的耻辱。而现在,他却命令人马如此行军,似乎有意在侮辱敌人。
“到底是什么意思?”吉继想看一眼三成的表情,但是黑夜之中,根本看不清三成脸上的表情。吉继是知道忍城已经暗中投降关白的。作为武土,他为忍城的守城兵士感到悲哀,不过他没有再进一步劝谏三成。而这一点,令他后来深感懊悔。
“真是可怕。”站在钟楼上的长亲,此时又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畏怯表露了出来。
“是啊。”丹波转向长亲,带着些许自嘲微笑着,“这是威吓,那帮家伙。只有足够强大的兵马才会如此行军。”丹波将石田三成的意图看得一清二楚。
“是在耍我们哪。”趁夜行军,却不惧怕敌人夜袭。全然没有将敌人放在眼睛里。然而,即使被如此侮辱,却还不得不低下头来,向敌人表示恭顺。丹波再一次横下心来,将手掌在长亲的后背上重重拍了一记。忍城的众多人马在第三城堡度过了不眠的一夜。
“天亮了!”透过第三城堡生长茂密的树木,好不容易看到天空终于发白的时候,韧负拍打着鼾声如雷的和泉喊道。
“噢!”睁开眼睛的和泉立即朝钟楼上面叫道:“丹波,天亮了!”
“我醒着哩。”钟楼上的丹波粗声粗气地朝下面回了句。而他身边的长亲,仍旧旁若无人地呼呼大睡着。这个不知道是大胆还是什么的大块头,就像件碍手碍脚的物什似的。
“长亲,起来!”“物什”支起上半身,陵陵睁睁了半晌,突然探出身子朝钟楼外面张望起来。从关东平原的地平线那端冉冉升起的朝日,跃入长亲的眼帘。长亲感觉有些目眩,他闭上了眼睛。隔了一会儿,他又睁开眼睛。
“啊!”不由自主的一声。城外的风景骤然生变。数不尽的敌军兵马包围了整座城和周边的田地,人头攒动,铺天盖地的旌旗仿佛给城外的平原刷上了一层艳丽的颜色。三成的军队已经将忍城围了个水泄不通。这天,根据《成田记》所载,是天正十八年的六月四日。
“敌军有数千人马哩。”钟楼下面的和泉凶巴巴地道。
“差远了,足足有两万。”丹波纠正道。但他还是估计错了。加上馆林城被攻陷后投降的军队,三成的兵马总共有两万三千骑。
“五百对两万哪。”和泉喃喃道,周围的其他家臣立即爆发出一阵喧嚣声。——寡不敌众啊。丹波目睹强大的敌手,再一次深切地感觉到实在是无法交战。
“准备打开城门!”然而,开城前还有一个人必须说服。
“代理城主那里我去报告。”丹波对长亲说完,迈着重重的步子走下钟楼梯子。长亲跟在丹波身后。在走下梯子之前,他看见丸墓山头招展的蓝色军旗上,用朱红色书写着“大一大万大吉”几个字。但是,这个高大的人并不知道这是谁的标记。在丸墓山扎下营帐的是三成。他命兵士迅即在丸墓山麓搭起指挥帐篷,将“大一大万大吉”的军旗竖在山头,然后召集诸将前来商议。
在等待诸将到来的时候,三成望了一眼看上去不大的忍城。同秀吉给他看的手绘地图毫无二致的由湖岛联结而成的要塞,此刻就鹄立在眼前。但是在三成眼里,被称为关东七名城之一的这座城实在土气。没错。三成出生于拥有大坂城以及聚乐第等繁华城郭的京畿发达地区,故而在他看来,只由土块垒起来的城墙,连段石墙也没有,城内最高点处也没有望楼,钟楼也是用木头和竹子编就再糊上泥巴,像个积木玩具似的,这样的城郭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岛而已,唯一的依凭就是贯通各个城堡的湖泊。
护城河外虽然用木栅筑了一道屏障,并且用荆棘之类的树枝削尖了竖起鹿砦,但这也并无新意,只不过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城堡防御工事。因此,映现在三成眼里的忍城,简直就是一座长满茂密树木的乡下土城。略感有些扫兴的三成,待吉继上得丸墓山来,对他说起的不是忍城,而是关于脚下丸墓山的题外话:“这座山好像是古代贵族的墓地啊。上杉谦信攻打忍城的时候,也把指挥部设在这里哩。”不过,三成已经将同忍城有关的情报调查得清清楚楚,他不光知道少年丹波为之战栗的上杉谦信攻打忍城之战,而且将谦信曾计划用水攻城,结果没能实现的事情也装进了脑子里。
“是吗?”对谦信没什么兴趣的吉继有口无心地接道。不过,三成的下一句话却令他大吃一惊:“军使由正家担任,你看怎么样?”吉继一把将三成扯到远离正家等诸将的地方,小声但是语气尖锐地劝谏道:“像你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会选错人呢?正家只不过是个狐假虎威、借殿下威势逞强的人哪。”吉继说得没错。长束正家是秀吉的直属将领,一旦担负起具体的事务,往往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耍硬感觉。
“跟我一样啊?”生来桀骜不驯的三成开始自我批评起来。
“不一样。对弱者逞强,对强者就示弱,我的意思是说正家是这样的人哩。”吉继明白无误地指出三成同正家的区别,三成是无论对谁都一律态度傲慢。如果让正家担任使者,非但会对势力单薄的忍城守敌采取一种傲慢无礼的态度,而且势必会竭尽侮辱之能事,并以此为乐。自古以来,劝告敌方降服的使者,必须礼仪端庄,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之上进行劝降,敌方的将士才会为使者的情谊所打动,欣然应允降服。而像正家这样的使者去忍城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会不会发生什么不测事态?”已经知道成田家投降消息的吉继,更多的是出于对忍城兵士们的同情而提醒三成。
“没问题。”三成却一个劲儿地笑着,根本没把吉继的提醒当回事。领受了三成的命令,正家率领两名副使,从丸墓山出发,朝离此地最近的佐间口城门驰去。
“打出军使的标记!”一面行进在狭窄的道路上,正家一面骑在马上命令道。一名副使拔出刀,抡在头顶上反复回旋着。
“什么呀这是?”设置在佐间口城门上面的垛楼上,一名兵士皱起眉头,因为他只知道头戴竹编斗笠是表示使者的标记,而从没看见过如此的做法。不过,兵士当中也有懂得道道的,立刻朝垛楼下面叫道:“关白的使者来了!”在垛楼下待机行事的传信兵问道:“几骑?”
“三骑。”传信兵旋即策马朝主城堡疾驰而去。佐间口还有一位名叫别府尾张的成田家老臣等候在此,当下他命令兵士打开城门,客客气气地将正家迎进城。
“末将叫别府尾张,是这里的守将。”
“我不认识你!”正家这就开始了对弱者的侮辱。别府原是成田家的亲戚,后来从成田家分家出来,成为家臣。然而,即使正家知道这些事情,他的态度也不会有所改变。
“在前面带路!”正家端坐在马上,看也不看别府一眼,命令道。
“你……”这把年纪了还要遭受如此侮辱,别府将牙咬得“咯吱咯吱”响,但随即想到,如果自己发怒,不知道将会给家里的下人们带来什么样的遭遇。
“是!”别府像个马夫一样,牵过了正家坐下马的缀绳。长亲、丹波、和泉、韧负等重臣都已经跨过主城堡通往后庭的木桥,站在泰季的病房前。甲斐公主领着接到传信兵报告的侍女也到了房前。
“‘猢狲郎’的使者已经入城了!”
“真快呀。”和泉等人的脸都扭歪了。不用说,丹波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
“替我传令下去,让使者先在议事大殿里稍候。”丹波对侍女吩咐道,随即说了声“对不起”,便拉开了病房的木拉门。泰季正在睡觉。丹波听侍女讲,泰季的睡法简直就像昏死了过去一样,一天要睡了醒、醒了睡地折腾好几回。
“父亲!”和重臣们一道进了屋,大家都在踌躇着要不要叫醒泰季,还是长亲将这个顽固的老头摇醒了。泰季睁开眼睛。
“关白的兵马杀到城下了。”丹波以平静的语调说道。
“嗯。”泰季无力地点了点头。
“代理城主,有件事情要向你报告。”丹波准备和盘托出,全部告诉泰季,但是泰季将他制止了,继续说道:“丹波、和泉、韧负,还有其他的所有重臣,你们干得很好,囤积军粮、挖掘沟堑、加固栅栏,所有交战的准备工作都顺顺当当地进行着。”泰季说着,用眼神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人,接下去说出来的竟是这样一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话:“主君已经决定向关白投降了吧?”泰季的视线停留在天花板上,几乎是毫无表情地说的。
相关热词搜索:傀儡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