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24-08-21 作者:和田龙 译者:陆求实 来源:和田龙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于是,作为一城之主的氏长,将家中各家老及众家臣召集到主城堡的御殿,商讨对策。席间,众家臣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座中的主张似乎非常一致:“应当向秀吉表示臣服。”这也很正常,因为一旦开战,则必败无疑。然而降服于秀吉,也就意味着对北条家的背叛,而成田家一直以来受到北条家的庇护,因此,在座的家臣们谁也不敢开口说出来。
丹波对于城主氏长似乎暗暗首肯座中这种主张感到极为不满,事实上,他自己也持同样的主张,认为应该对秀吉称臣。“要打的话,不光是家臣藩士们要遭殃,城中的百姓也势必受到牵连陷人地狱。”这个念头使得他对降服的态度愈加坚定。但是另一方面,丹波的内心深处却渴望着与丰臣秀吉决死一战。毫无疑问,倘若不战而降,关东诸城一定会纷纷效仿,对秀吉表示臣服。
如此,则后世的人必然会嘲笑:“关八州竟没有一个男儿!”战国时代的男儿最忌惮的事情,就是自己因怯懦被别人蔑视和嘲笑,丹波自然也不例外。恰是这种念头,又使得他没有勇气在众人商讨时力劝氏长投降。然而,一个声音却使得投降的氛围一下子被颠覆了。这个人就是高龄七十五岁的成田泰季,长亲的父亲,也就是当代城主成田氏长的父亲长泰的亲弟弟、他的叔父。
“不肖之子!”泰季每每总要对那个没出息的儿子长亲发泄他的满腹不满。不知道为什么,泰季和他的儿子长亲两人的性格截然相反,简直让人怀疑两个人究竟是不是亲生父子。长亲也在这位老而弥坚的武土面前深感自卑,永远是一副滑稽古怪的模样。泰季因刚直不阿和作为一名武将的突出战功,在先代城主长泰故世之后被誉为“宗室栋梁”和“无冕老大”,他的一句话分量抵得过一城之主的氏长。泰季以他一贯的威严朗声喝道:“这还算得上名震天下的关东武士吗!”一句话竟然镇住了在座的所有人,仿佛被摁着脖子揿在地板上似的,一个个硬是被秦季说服了答应与北条家结为同盟,共同进退。
“你不是也在场吗?”丹波又在长亲耳朵旁怒吼了一声。
“啊,那个嘛……”长亲仿佛好不容易才想起来似的,“老家伙真烦人哪。”最紧要的事情似乎从左耳进右耳出一样,根本没往心里去,大概心思还沉浸在刚才踏麦时的情景里。
“果不其然,就是个混账!”丹波望着长亲徒有其表的硕大身躯,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拿他毫无办法。驮着长亲和丹波的骏马穿过南城门下忍口,进入第三城堡。下忍口一带便是日后主帅石田三成率领七千兵马攻打忍城的战场。
“牙城杉郁密,日昼犹觉暗。”出生于忍城的汉学者清水雪翁在他出版于明治【明治: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时的年号,在庆应之后、大正之前,相当于公元1868年至1912年。标志着日本进入近代的“明治维新”就发生在这期间——译注】年间的《北武八志》中,对当时尚留存在世的忍城有这样一句描述。
忍城的主要建筑,除了主城堡之外,还有第二城堡、第三城堡以及其余武士居住的大大小小的城堡,像密林一般,各依地势,直栏横槛地散布着。在近年的发掘调查中,出土了大量的阔叶树的树木碎片。长亲和丹波骑坐的马在第三城堡昏暗的树林中疾驰。突然,从两人的身后窜出来一匹无人乘坐的马。
“怎么回事?”丹波还来不及回过头去细看,从马的另一面猛地闪出一个人,手里高高举着一柄木刀,不由分说就从斜刺里朝丹波抡将过来。此人同丹波一样,也是成田家的家老,正是后来同石田三成率领的兵马激战一场的酒卷韧负。他今年才二十二岁,当上家老还不足一年。
“你个小兔崽子!”丹波一闪身避开了,木刀自然落在了长亲的后脑勺上。
“唔……!”长亲痛得发出一声惨不成声的低呼,匍匐在马背上。
“坏了!”韧负叫道,随即满不在乎地对丹波一笑,说声“正木老爷爷,我先赶去了!”说罢一夹马肚,迅速往主城堡方向逃去了。
“韧负,你这个混账!”丹波大声喝道,立即策马朝前追去,可是马儿驮着两个人的重量,怎么也追不上他。垂头丧气的长亲和丹波骑着马穿过第二城堡,径直向主城堡驰去。第二城堡与主城堡之间由一座木桥相连,主城堡的地势略高,马儿须由低向高登上桥,才能进人主城堡。
“是正木老爷爷你自己说,叫我只要瞅准隙机就尽管偷袭你的。”韧负先自到了主城堡,站在御殿玄关前等候着,一见长亲和丹波,劈头便是这么一句话。丹波已经年届四十,但是看上去好像只有三十出头。和他同样年纪的长亲,或许因为整日只知道游手好闲逛荡的缘故,也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年轻得多。韧负称呼丹波“正木老爷爷”,是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一种轻视。
“看样子是兵书读多了吧。”丹波这样认为。韧负沉迷于兵书,他对于兵书的理解程度,在成田家的所有家臣中称得上是首屈一指。在以武艺高强为荣的战国乱世,越是具有实战经验的人越是有本事。
“因此,家臣中我才是最有本事的人。”——韧负时常这样自负地想。对此,丹波只是一笑了之,对于这种年轻气盛他并不十分反感。可是讽刺的却是,韧负迄今还没有经历过一次实际战役。距此最近的战役,是八年前的那次。织田信长在中原地区崛起之后,作为信长势力的代理,关东管领泷川一益率兵进入上野国(现在的群马县),与北条家族进行对抗。但是,仅仅过了两个月,即发生了“本能寺之变”。
织田信长一死,泷川一益失去了后台,于是与北条家联手四处攻占关东各城,这便是成田家的家臣们所经历过的最后一次战役。当时韧负只有十四岁,还没有经历成人式,因此,他父亲不允许他上阵出战。丹波确曾对韧负开玩笑地说过:“只要瞅准隙机,尽管来偷袭好了。”打那以后,韧负便不管是在御殿内还是在野外,只要一有机会就对丹波进行偷袭,而丹波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大意而失荆州的事情。
“长亲殿下那副狼狈样子真是叫在下不知如何是好了。”韧负继续啰里啰唆地说着。在他的眼里,长亲就只是一个无能的傻瓜,根本无须忌讳什么。
“哦,实在不好意思哪。”长亲也不发怒,挠挠头从马上下来。
“关白的兵马要来攻打忍城哪。”韧负看了丹波一眼,双目炯炯有神。韧负是少数几个主张同北条家结盟的重臣之一。此前的商讨会议他也参加了,并且力排众议,主张同关白丰臣秀吉决战。然而,这个年少得志的人并非对北条家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我的首次出阵一定要打得漂漂亮亮,要让整个天下记住我韧负!”——至多是这种个人的野心促使他这样考虑而已。
“是要来攻打忍城了,比上杉谦信的兵马还要多得多哩。”丹波语气沉重地答道。韧负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笑:“没什么了不起的,有我酒卷韧负这个毗沙门天【毗沙门天:佛教中的四天王之一,佛法守护神,镇守北方,被日本人尊为七福神之一。——译注】再世在这里哩。”
“这小崽子竟这么瞧不起人,把别人都当成废物了!”丹波上下打量着韧负。韧负个头不高,作为一名武士必不可少的肩膀至大背的肌肉像小孩般还未发育充分。眼睛清澈明亮,鼻梁高挺,长得眉清目秀,可是却没有男子汉象征的浓黑粗重的眉毛,只是稀稀拉拉、软沓沓的两撇,看上去就像个半大不小的女人。
“瞧这副德行也不像是能在战争中建功立业的样子。”——丹波对韧负的看法仅止于此。
“韧负殿下,毗沙门天再世是什么意思啊?”长亲在一旁不解地问。
“这混账怎么又问这个问题啊。”丹波已经无数次亲眼看到长亲向韧负问这个问题。可是长亲是个问过就忘的人,所以现在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韧负将脸转向长亲,不厌其烦地答道:“就是战争天才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好好听着。
“这下可好,你越问他可越来劲了。”丹波心中暗暗叫苦不迭。而韧负还在继续向长亲解释着,长亲则非常佩服地不停点头。这时,一个人骑着匹高大的红栗色骏马,越过第二城堡的木桥,往这边飞驰而来。
“丹波!”来人坐在马上,带着些许挑逗的眼神望着三人。和丹波、韧负一样,他也是成田家的家老,名叫柴崎和泉,后来大谷吉继率兵马攻入忍城时,在长野口与其展开顽强的拉锯式攻防战的就是和泉。丹波抬头望了一眼和泉。坐下的高头大马且不说,骑在上面的和泉也是斤两相当的巨汉。他个头儿同长亲相去无几,身材却是长亲难望其项背的魁梧,整个身子像是用铁条和铠甲固定着似的,让人想到一块巨大的岩石。
再看脸上,下半部密密麻麻地覆盖着像钢针似的胡子楂儿,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无一不是大大的,各个部位仿佛都竭力自作主张,弄得整张脸活脱脱就像一张鬼脸。要是在战场上被这个男人瞪上一眼,胆小的敌人一定会吓得昏厥过去。他这副虎彪彪的武士模样,似乎就是为了上阵出战而生的。
“又来个难缠的家伙!”丹波心中暗自想。早在四处寻衅滋事的少年时代,丹波就知道这个和泉了。
“持田村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撞家伙。”少年丹波听别人说起,西城门持田口外的持田村里竟有这样一个人物。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将附近的武士和百姓中的小混混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网罗到自己门下,俨然一个“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山大王。这个人便是家老柴崎家的长子、后来的柴崎和泉。丹波照例让长亲手持一封挑战书给和泉送过去,和泉爽快地答应了。一看回书上龙飞凤舞般的字迹,就可以知道对方是个多么莽撞的家伙。
于是,丹波独自前往持田村。少年柴崎早已站在门前等候,一如传闻所说,身边簇拥着好几名家丁。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各自在同伙中的位置是靠干架的实力来决定的,和泉也不是那种靠自己的家庭地位充老大的人。打从小时候起,他就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不过对待手下,倒是出奇的关心体贴。故此,丹波一眼便看得出和泉的手下是真心实意地服从他。
“你们一个都不许动手!”长得膀大腰圆的和泉对手下家丁一声喝令,众人都立定不动,于是,和泉赤手空拳同丹波一对一地打斗起来。一直打到天黑,两人还是没有分出胜负。最后,两人不得不停下来,是因为这天刚好出城的和泉的父亲回来了。不过,和泉的父亲倒并没有喝令两人住手。当他听说同儿子干架的是正木家的儿子时,禁不住像个孩子似的喜形于色,颠颠地跑进屋里,备好酒菜,率领闲着无事的家臣和子女等坐在一旁,一边喝酒一边观战。
两个少年这才不得不停下来,双方击掌休战,打这以后两人都没有再向对方挑战。不久,两人都参加了成人式,开始在战场上用武功较劲儿。丹波虽谈不上出息成一个通达事理的大人,但已经成熟了许多;和泉则好像光知道长身体,大脑却还依旧停留在少年时代。可是丹波却获得了准许使用显示一等战功的通体一色朱枪的殊荣,对一直以“刚强无双”自居的和泉来说,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此刻,这个巨汉以战场上敌我对峙时才有的眼神俯视着丹波。丹波自然一点儿也不惧怕。他面不改色地答道:“哟,是和泉啊。又丢下尊夫人来给战争添乱子啦?”
“你说什么!”和泉怒气冲冲,正欲下马来与丹波理论,长亲慢悠悠地踱着方步夹到两人中间,打起圆场来:“要是又让尊夫人哭闹起来,可是要不得哦。”
——这个古里古怪的傻瓜殿下。和泉吁了一口气,眼睛定定地看着长亲。那眼神,全然是对待手下喽啰般的和善眼神。
“那个臭娘儿们对我可温柔了。”和泉的表情变得异常柔和,随后他豪爽地大笑起来,道:“我只要大喝一声,命令她马上停下,她立马就不哭了,老老实实的。”八年前和泉三十好几的时候,娶了个比他小大约二十岁的小娘子作老婆,这事在忍城几乎家喻户晓。
“这女人最烦人了。”自打娶了老婆之后,和泉嘴上经常挂着这句话。可是话虽这样说,他的“造人活动”却似乎从没停过,他夫人几乎每年都为他生一个娃娃,现在已经有了六个孩子。
“那个臭婆娘,我每次上阵出战或者去干架,她都要哭哭啼啼地阻止我。”据和泉自己说,他每每对婆娘大喝一声,令她安静下来,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周围人并不怎么关心他的那些炕头烂事儿,对他的胡诌瞎编也只是一听而过,从不放在心上。理所当然,和泉也是力主与关白决一死战的。如果投降了关白,那天下就没有什么仗可打了。和泉无比热衷于享受激战所带来的那种令人头晕目眩的热血沸腾的感觉,对他来讲,向秀吉投降称臣的念头,简直想都不值得想。可惜他没有参加上一次众家臣的商讨会议,大概又在忙于喝止他那哭哭啼啼的婆娘了吧。
“只要有血和硝烟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我柴崎和泉的身影!”好向婆娘逞威风的和泉,挺起了胸膛说道,随即又豪爽地大笑起来。
“好了好了,别光顾着说这些没意义的话,还是快快进去吧。”韧负带着轻蔑的口吻,不以为然地说道。和泉是个不爱计较鸡毛蒜皮小事的人,他心情颇佳地附和着:“噢。”随后便朝北条家使者等候的御殿大步走去。韧负紧随其后,丹波和长亲也跟在后面,鱼贯进人玄关。成田氏长居住的御殿中,大殿是专门用于君臣会面及招待来宾的正式场所。此时,除了中央部分被空了出来,作为主人的成田家家臣已经坐满了四周。
离上座最近的地方是城主宗亲的专座,坐着城主氏长的弟弟泰高。长亲的父亲泰季冷眼瞪着迟到的长亲。长亲、丹波、和泉、韧负四人分别在城主宗亲的位置和家老的位置上盘腿坐定,都紧挨着上座。一城之主氏长终于出现在上座。成田家是屈指可数的名门藤原镰足之后,氏长不愧为名门之长,长得眉清目秀,举手投足沉稳大方,眉宇间极具器量和英才之气。
“不过是平常人的器量。”——丹波对自己的主君如是评价。作为一家之长和一城之主,氏长对政略和战略也算是具有一定的见识,并且能依据政略、战略说出个道道来,但是作为一员武将,却欠缺些必不可少的哲学头脑。较之政略和战略,氏长最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的是连歌。连歌是盛行于贵族阶层的一种文学形式,与茶道一样在当时很是流行。数人雅集一座,前面的人吟咏一句诗,后面的人接上去吟咏下一句,相连成篇,称得上是一种智慧的游戏。
氏长就是连歌的爱好者,他还在城内恩养了一个名叫了意的门客,专门与他切磋探讨连歌。“你觉得这句怎么样?”氏长时常将视线飘向空中,双唇蠕动,喃喃而言,推敲斟酌他认为最佳的句子,然后吟诵给了意听,以博得赞同。就是这样一位主君,用他那苦思冥想提炼而成的华丽言词作成连歌,叙述着他平凡的政略和战略。而他却不知道,以这种平常人的器量要想在战国乱世中统治一个家族一座城,是何等的危险。氏长在上座坐定,紧接着,北条家的两名使者也被引入落座。根据《成田记》载,北条家派来的两名使者一个姓山角,一个姓成尾,名字则不详。两人自去年底以来,已经数次前来忍城,竭力劝说氏长率兵前去固守小田原城。
“北条家已经决定了,要固守小田原城。因此,依据古法,各属城的城主们应立即率领所部兵士,一同驻扎小田原。”使者简单明了地告知来意,并且要求氏长明确做出具体答复:“请城主明示兵数及出兵日期。”氏长支支吾吾地不愿当即作出答复。在座的所有家臣们也对其踌躇难言的心情非常理解。可是,丹波却对氏长的逡巡不语不以为然,心中暗想:“要是早就有了决意,还不如爽快地说出来。”既然决定了与北条家结盟,那就必须为名誉而战,其他就没什么好考虑的了。
“呃……”突然间冒出一个傻兮兮的声音,完全不顾满座的踌躇氛围。是长亲。
“既不从属于北条家,也不从属于关白,我们还像以前那样平平常常地过日子,不行吗?”长亲嘟嘟囔囔地说道。蠢得不值一提的发言,令在座的所有家臣都为之哑然。再看山角、成尾两名使者,分明已经面露怒色,十分的不快了。丹波也同样觉得长亲的话让人可气可笑,然而他一转念又有了不同的想法:“……可是……”上一次的商讨会议上,长亲就说过同样的话,可是谁都没有把他的话往心里去,因为大家都觉得实在太愚蠢了。可是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今天他又喋喋不休地说起那老一套来。
“像以前那样平平常常地过日子”,毋庸置疑,这是谁都奢望的,只不过长亲将它说了出来而已。
“可是,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大家也用不着这样劳苦了……”
丹波想要制止长亲不合时宜的话,但另一个声音已经像怒雷炸开一般响了起来:“你这个没头脑的蠢货!”是泰季,长亲的父亲。说着,泰季摁住儿子的头,“砰砰”地使劲在地板上磕了好几下,同时不停地对北条家的两名使者赔礼道歉:“实在是不好意思!”七十多岁的老者,将年过四十的大男人揿在地板上责骂,这个场面说不出究竟是滑稽还是其他的什么。两名使者也忘了发怒,只是不住地眨巴眼睛,睖睖睁睁地看着。
长亲被父亲教训了一通,但他既不生气,也不道歉认错,只是一声不吭。——又是这副样子。丹波时常觉得长亲身上有种说不清楚的东西。打从小时候一起玩耍,他就开始有这种感觉。可这种与长亲自身格格不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丹波至今琢磨不透。容不得丹波东想西想,事态猛地急转直下了。
“兵数依据古法,为忍城兵力的半数即五百骑,由城主氏长亲自率领入城。日期就定在今天!”泰季一手犹自摁着长亲,根本不理会氏长如何反应,大声地替他回答。这是上一次商讨会议上定下的既定事项,氏长也没有理由反对。至于兵马早已从各处集结完毕,现在安顿在城中各个供武土居住的宅子里。
“好!”山角和成尾一齐为成田家的决定拍手称快:“我们这就赶回小田原城向我家主君报告。”两人留下这句话,便匆匆离开了大殿。使者退出之后,大殿里一片寂静,谁都不做声。
“这下子成田家的命运也到尽头了。”——在座的所有人心里都这样想。连竭力主张同北条家结盟的韧负、和泉,也是一脸严肃。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唯有泰季忍不住,“成田家自先君长泰公以来,是靠谁才得以生存下来的?有了北条家的庇护才有我们成田家啊。准备开战吧!关白一定也会派兵来攻打忍城的,万万不可懈怠,深挖城壕、筑好栅栏、囤足兵粮,做好一切迎战的准备!”泰季注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慷慨激昂地给大家鼓劲。
“说得没错啊。”丹波满怀同情地望着这个素来以刚强而闻名的泰季,尽管身材日渐消瘦、衰弱,却依旧壮怀激情。泰季近来身体欠佳,他是拖着病体来出席这次商讨会议的。成田家在先代长泰的时代,曾经数次背叛过北条家。上杉谦信第一次攻打忍城时,成田家先是得到北条家的救援而将其击退,后来谦信再次前来攻打,成田家战败而降。不到一年,长泰又摆脱谦信的支配,从其麾下再投北条家,而北条家也允忍了。可是后来,谦信第三次攻打忍城,成田家又投降了谦信。再后来,成田家又一次表示要臣服于北条家,这下北条家可不答应了。这一切都是以先代长泰和辅佐长泰的泰季两人为中心而谋划实施的。在上杉家族与北条家族争夺关东支配权的连年争战中,兵力仅仅一千余骑的小城主,除了这样摇摆不定、忽即忽离之外,大概也没有其他办法。
“这次,哪怕有再大的风险也一定要臣从北条家。”泰季以老人固有的执着,试图将成田家的命运与北条家绑在一起。对此,丹波感到敬佩不已。然而,丹波的敬佩顷刻被击得粉碎:泰季刚刚说完上面那番话,竟轰然倒地,昏厥了过去。
“父亲!”身旁的长亲情不自禁地叫道。他凑到父亲身边,却不知所措,不敢去触碰泰季的身体,只是抱着双手跪在那里。因为是君臣会面的正式场所,所以大殿内当然不会准备夜晚所需的被服之类。正在这时,只见丹波迅疾来到泰季身边,对和泉和韧负命令道:“快抬到后面去!”和泉立即“咚咚咚”地跑了过来,踩得地板山响,他轻松地将昏厥的泰季一把抱起。
“丹波,你没有资格命令我!”和泉甩下这么句话,随即稳稳地抱着泰季快步往走廊走去。丹波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男人似乎不仅仅是个蛮勇之徒,他的性格中也有另一面。接着,氏长也在一众家臣的催促和簇拥下,急忙朝后庭走去。
忍城的主城堡里,分为前殿和后庭,前面部分是氏长处理公务以及和家臣们会面的地方,后面则是他的私人宅第,住着夫人和孩子们,当然,除了氏长本人以外,其他任何男人是不允许人内的。这种前朝后庭的城堡格局当时在乡野间还是很少见的。前后两部分用一座短短的木桥联结,这座桥便成为内外有别的分界线。平时,氏长都是由侍童领到这儿,然后再由后庭的侍女接入里面。此刻,和泉也不得不顾忌内外有别的定规,他手上抱着泰季,站在木桥边犹豫着,不敢擅自跨越一步。侍女们就站在桥对面,也是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是好。
“主君,怎么办?”来到桥前,丹波迫不及待地问氏长,意思是征询和泉是否可以径直闯过桥去。丹波紧紧跟在氏长身边,就是为了取得这一许可。氏长也一脸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长亲,你还在等什么!”声音像刀锋般锐利,又像股清泉般澄澈透明。紧接着,声音的主人拨开侍女,出现在众人面前。她就是氏长的女儿甲斐公主。芳龄十八的甲斐公主拥有倾城之色,忍城内自然不必说了,在城外以至其他地方也都是声名远扬。
丹波对于城主氏长似乎暗暗首肯座中这种主张感到极为不满,事实上,他自己也持同样的主张,认为应该对秀吉称臣。“要打的话,不光是家臣藩士们要遭殃,城中的百姓也势必受到牵连陷人地狱。”这个念头使得他对降服的态度愈加坚定。但是另一方面,丹波的内心深处却渴望着与丰臣秀吉决死一战。毫无疑问,倘若不战而降,关东诸城一定会纷纷效仿,对秀吉表示臣服。
如此,则后世的人必然会嘲笑:“关八州竟没有一个男儿!”战国时代的男儿最忌惮的事情,就是自己因怯懦被别人蔑视和嘲笑,丹波自然也不例外。恰是这种念头,又使得他没有勇气在众人商讨时力劝氏长投降。然而,一个声音却使得投降的氛围一下子被颠覆了。这个人就是高龄七十五岁的成田泰季,长亲的父亲,也就是当代城主成田氏长的父亲长泰的亲弟弟、他的叔父。
“不肖之子!”泰季每每总要对那个没出息的儿子长亲发泄他的满腹不满。不知道为什么,泰季和他的儿子长亲两人的性格截然相反,简直让人怀疑两个人究竟是不是亲生父子。长亲也在这位老而弥坚的武土面前深感自卑,永远是一副滑稽古怪的模样。泰季因刚直不阿和作为一名武将的突出战功,在先代城主长泰故世之后被誉为“宗室栋梁”和“无冕老大”,他的一句话分量抵得过一城之主的氏长。泰季以他一贯的威严朗声喝道:“这还算得上名震天下的关东武士吗!”一句话竟然镇住了在座的所有人,仿佛被摁着脖子揿在地板上似的,一个个硬是被秦季说服了答应与北条家结为同盟,共同进退。
“你不是也在场吗?”丹波又在长亲耳朵旁怒吼了一声。
“啊,那个嘛……”长亲仿佛好不容易才想起来似的,“老家伙真烦人哪。”最紧要的事情似乎从左耳进右耳出一样,根本没往心里去,大概心思还沉浸在刚才踏麦时的情景里。
“果不其然,就是个混账!”丹波望着长亲徒有其表的硕大身躯,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拿他毫无办法。驮着长亲和丹波的骏马穿过南城门下忍口,进入第三城堡。下忍口一带便是日后主帅石田三成率领七千兵马攻打忍城的战场。
“牙城杉郁密,日昼犹觉暗。”出生于忍城的汉学者清水雪翁在他出版于明治【明治: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时的年号,在庆应之后、大正之前,相当于公元1868年至1912年。标志着日本进入近代的“明治维新”就发生在这期间——译注】年间的《北武八志》中,对当时尚留存在世的忍城有这样一句描述。
忍城的主要建筑,除了主城堡之外,还有第二城堡、第三城堡以及其余武士居住的大大小小的城堡,像密林一般,各依地势,直栏横槛地散布着。在近年的发掘调查中,出土了大量的阔叶树的树木碎片。长亲和丹波骑坐的马在第三城堡昏暗的树林中疾驰。突然,从两人的身后窜出来一匹无人乘坐的马。
“怎么回事?”丹波还来不及回过头去细看,从马的另一面猛地闪出一个人,手里高高举着一柄木刀,不由分说就从斜刺里朝丹波抡将过来。此人同丹波一样,也是成田家的家老,正是后来同石田三成率领的兵马激战一场的酒卷韧负。他今年才二十二岁,当上家老还不足一年。
“你个小兔崽子!”丹波一闪身避开了,木刀自然落在了长亲的后脑勺上。
“唔……!”长亲痛得发出一声惨不成声的低呼,匍匐在马背上。
“坏了!”韧负叫道,随即满不在乎地对丹波一笑,说声“正木老爷爷,我先赶去了!”说罢一夹马肚,迅速往主城堡方向逃去了。
“韧负,你这个混账!”丹波大声喝道,立即策马朝前追去,可是马儿驮着两个人的重量,怎么也追不上他。垂头丧气的长亲和丹波骑着马穿过第二城堡,径直向主城堡驰去。第二城堡与主城堡之间由一座木桥相连,主城堡的地势略高,马儿须由低向高登上桥,才能进人主城堡。
“是正木老爷爷你自己说,叫我只要瞅准隙机就尽管偷袭你的。”韧负先自到了主城堡,站在御殿玄关前等候着,一见长亲和丹波,劈头便是这么一句话。丹波已经年届四十,但是看上去好像只有三十出头。和他同样年纪的长亲,或许因为整日只知道游手好闲逛荡的缘故,也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年轻得多。韧负称呼丹波“正木老爷爷”,是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一种轻视。
“看样子是兵书读多了吧。”丹波这样认为。韧负沉迷于兵书,他对于兵书的理解程度,在成田家的所有家臣中称得上是首屈一指。在以武艺高强为荣的战国乱世,越是具有实战经验的人越是有本事。
“因此,家臣中我才是最有本事的人。”——韧负时常这样自负地想。对此,丹波只是一笑了之,对于这种年轻气盛他并不十分反感。可是讽刺的却是,韧负迄今还没有经历过一次实际战役。距此最近的战役,是八年前的那次。织田信长在中原地区崛起之后,作为信长势力的代理,关东管领泷川一益率兵进入上野国(现在的群马县),与北条家族进行对抗。但是,仅仅过了两个月,即发生了“本能寺之变”。
织田信长一死,泷川一益失去了后台,于是与北条家联手四处攻占关东各城,这便是成田家的家臣们所经历过的最后一次战役。当时韧负只有十四岁,还没有经历成人式,因此,他父亲不允许他上阵出战。丹波确曾对韧负开玩笑地说过:“只要瞅准隙机,尽管来偷袭好了。”打那以后,韧负便不管是在御殿内还是在野外,只要一有机会就对丹波进行偷袭,而丹波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大意而失荆州的事情。
“长亲殿下那副狼狈样子真是叫在下不知如何是好了。”韧负继续啰里啰唆地说着。在他的眼里,长亲就只是一个无能的傻瓜,根本无须忌讳什么。
“哦,实在不好意思哪。”长亲也不发怒,挠挠头从马上下来。
“关白的兵马要来攻打忍城哪。”韧负看了丹波一眼,双目炯炯有神。韧负是少数几个主张同北条家结盟的重臣之一。此前的商讨会议他也参加了,并且力排众议,主张同关白丰臣秀吉决战。然而,这个年少得志的人并非对北条家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我的首次出阵一定要打得漂漂亮亮,要让整个天下记住我韧负!”——至多是这种个人的野心促使他这样考虑而已。
“是要来攻打忍城了,比上杉谦信的兵马还要多得多哩。”丹波语气沉重地答道。韧负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笑:“没什么了不起的,有我酒卷韧负这个毗沙门天【毗沙门天:佛教中的四天王之一,佛法守护神,镇守北方,被日本人尊为七福神之一。——译注】再世在这里哩。”
“这小崽子竟这么瞧不起人,把别人都当成废物了!”丹波上下打量着韧负。韧负个头不高,作为一名武士必不可少的肩膀至大背的肌肉像小孩般还未发育充分。眼睛清澈明亮,鼻梁高挺,长得眉清目秀,可是却没有男子汉象征的浓黑粗重的眉毛,只是稀稀拉拉、软沓沓的两撇,看上去就像个半大不小的女人。
“瞧这副德行也不像是能在战争中建功立业的样子。”——丹波对韧负的看法仅止于此。
“韧负殿下,毗沙门天再世是什么意思啊?”长亲在一旁不解地问。
“这混账怎么又问这个问题啊。”丹波已经无数次亲眼看到长亲向韧负问这个问题。可是长亲是个问过就忘的人,所以现在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韧负将脸转向长亲,不厌其烦地答道:“就是战争天才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好好听着。
“这下可好,你越问他可越来劲了。”丹波心中暗暗叫苦不迭。而韧负还在继续向长亲解释着,长亲则非常佩服地不停点头。这时,一个人骑着匹高大的红栗色骏马,越过第二城堡的木桥,往这边飞驰而来。
“丹波!”来人坐在马上,带着些许挑逗的眼神望着三人。和丹波、韧负一样,他也是成田家的家老,名叫柴崎和泉,后来大谷吉继率兵马攻入忍城时,在长野口与其展开顽强的拉锯式攻防战的就是和泉。丹波抬头望了一眼和泉。坐下的高头大马且不说,骑在上面的和泉也是斤两相当的巨汉。他个头儿同长亲相去无几,身材却是长亲难望其项背的魁梧,整个身子像是用铁条和铠甲固定着似的,让人想到一块巨大的岩石。
再看脸上,下半部密密麻麻地覆盖着像钢针似的胡子楂儿,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无一不是大大的,各个部位仿佛都竭力自作主张,弄得整张脸活脱脱就像一张鬼脸。要是在战场上被这个男人瞪上一眼,胆小的敌人一定会吓得昏厥过去。他这副虎彪彪的武士模样,似乎就是为了上阵出战而生的。
“又来个难缠的家伙!”丹波心中暗自想。早在四处寻衅滋事的少年时代,丹波就知道这个和泉了。
“持田村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撞家伙。”少年丹波听别人说起,西城门持田口外的持田村里竟有这样一个人物。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将附近的武士和百姓中的小混混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网罗到自己门下,俨然一个“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山大王。这个人便是家老柴崎家的长子、后来的柴崎和泉。丹波照例让长亲手持一封挑战书给和泉送过去,和泉爽快地答应了。一看回书上龙飞凤舞般的字迹,就可以知道对方是个多么莽撞的家伙。
于是,丹波独自前往持田村。少年柴崎早已站在门前等候,一如传闻所说,身边簇拥着好几名家丁。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各自在同伙中的位置是靠干架的实力来决定的,和泉也不是那种靠自己的家庭地位充老大的人。打从小时候起,他就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不过对待手下,倒是出奇的关心体贴。故此,丹波一眼便看得出和泉的手下是真心实意地服从他。
“你们一个都不许动手!”长得膀大腰圆的和泉对手下家丁一声喝令,众人都立定不动,于是,和泉赤手空拳同丹波一对一地打斗起来。一直打到天黑,两人还是没有分出胜负。最后,两人不得不停下来,是因为这天刚好出城的和泉的父亲回来了。不过,和泉的父亲倒并没有喝令两人住手。当他听说同儿子干架的是正木家的儿子时,禁不住像个孩子似的喜形于色,颠颠地跑进屋里,备好酒菜,率领闲着无事的家臣和子女等坐在一旁,一边喝酒一边观战。
两个少年这才不得不停下来,双方击掌休战,打这以后两人都没有再向对方挑战。不久,两人都参加了成人式,开始在战场上用武功较劲儿。丹波虽谈不上出息成一个通达事理的大人,但已经成熟了许多;和泉则好像光知道长身体,大脑却还依旧停留在少年时代。可是丹波却获得了准许使用显示一等战功的通体一色朱枪的殊荣,对一直以“刚强无双”自居的和泉来说,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此刻,这个巨汉以战场上敌我对峙时才有的眼神俯视着丹波。丹波自然一点儿也不惧怕。他面不改色地答道:“哟,是和泉啊。又丢下尊夫人来给战争添乱子啦?”
“你说什么!”和泉怒气冲冲,正欲下马来与丹波理论,长亲慢悠悠地踱着方步夹到两人中间,打起圆场来:“要是又让尊夫人哭闹起来,可是要不得哦。”
——这个古里古怪的傻瓜殿下。和泉吁了一口气,眼睛定定地看着长亲。那眼神,全然是对待手下喽啰般的和善眼神。
“那个臭娘儿们对我可温柔了。”和泉的表情变得异常柔和,随后他豪爽地大笑起来,道:“我只要大喝一声,命令她马上停下,她立马就不哭了,老老实实的。”八年前和泉三十好几的时候,娶了个比他小大约二十岁的小娘子作老婆,这事在忍城几乎家喻户晓。
“这女人最烦人了。”自打娶了老婆之后,和泉嘴上经常挂着这句话。可是话虽这样说,他的“造人活动”却似乎从没停过,他夫人几乎每年都为他生一个娃娃,现在已经有了六个孩子。
“那个臭婆娘,我每次上阵出战或者去干架,她都要哭哭啼啼地阻止我。”据和泉自己说,他每每对婆娘大喝一声,令她安静下来,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周围人并不怎么关心他的那些炕头烂事儿,对他的胡诌瞎编也只是一听而过,从不放在心上。理所当然,和泉也是力主与关白决一死战的。如果投降了关白,那天下就没有什么仗可打了。和泉无比热衷于享受激战所带来的那种令人头晕目眩的热血沸腾的感觉,对他来讲,向秀吉投降称臣的念头,简直想都不值得想。可惜他没有参加上一次众家臣的商讨会议,大概又在忙于喝止他那哭哭啼啼的婆娘了吧。
“只要有血和硝烟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我柴崎和泉的身影!”好向婆娘逞威风的和泉,挺起了胸膛说道,随即又豪爽地大笑起来。
“好了好了,别光顾着说这些没意义的话,还是快快进去吧。”韧负带着轻蔑的口吻,不以为然地说道。和泉是个不爱计较鸡毛蒜皮小事的人,他心情颇佳地附和着:“噢。”随后便朝北条家使者等候的御殿大步走去。韧负紧随其后,丹波和长亲也跟在后面,鱼贯进人玄关。成田氏长居住的御殿中,大殿是专门用于君臣会面及招待来宾的正式场所。此时,除了中央部分被空了出来,作为主人的成田家家臣已经坐满了四周。
离上座最近的地方是城主宗亲的专座,坐着城主氏长的弟弟泰高。长亲的父亲泰季冷眼瞪着迟到的长亲。长亲、丹波、和泉、韧负四人分别在城主宗亲的位置和家老的位置上盘腿坐定,都紧挨着上座。一城之主氏长终于出现在上座。成田家是屈指可数的名门藤原镰足之后,氏长不愧为名门之长,长得眉清目秀,举手投足沉稳大方,眉宇间极具器量和英才之气。
“不过是平常人的器量。”——丹波对自己的主君如是评价。作为一家之长和一城之主,氏长对政略和战略也算是具有一定的见识,并且能依据政略、战略说出个道道来,但是作为一员武将,却欠缺些必不可少的哲学头脑。较之政略和战略,氏长最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的是连歌。连歌是盛行于贵族阶层的一种文学形式,与茶道一样在当时很是流行。数人雅集一座,前面的人吟咏一句诗,后面的人接上去吟咏下一句,相连成篇,称得上是一种智慧的游戏。
氏长就是连歌的爱好者,他还在城内恩养了一个名叫了意的门客,专门与他切磋探讨连歌。“你觉得这句怎么样?”氏长时常将视线飘向空中,双唇蠕动,喃喃而言,推敲斟酌他认为最佳的句子,然后吟诵给了意听,以博得赞同。就是这样一位主君,用他那苦思冥想提炼而成的华丽言词作成连歌,叙述着他平凡的政略和战略。而他却不知道,以这种平常人的器量要想在战国乱世中统治一个家族一座城,是何等的危险。氏长在上座坐定,紧接着,北条家的两名使者也被引入落座。根据《成田记》载,北条家派来的两名使者一个姓山角,一个姓成尾,名字则不详。两人自去年底以来,已经数次前来忍城,竭力劝说氏长率兵前去固守小田原城。
“北条家已经决定了,要固守小田原城。因此,依据古法,各属城的城主们应立即率领所部兵士,一同驻扎小田原。”使者简单明了地告知来意,并且要求氏长明确做出具体答复:“请城主明示兵数及出兵日期。”氏长支支吾吾地不愿当即作出答复。在座的所有家臣们也对其踌躇难言的心情非常理解。可是,丹波却对氏长的逡巡不语不以为然,心中暗想:“要是早就有了决意,还不如爽快地说出来。”既然决定了与北条家结盟,那就必须为名誉而战,其他就没什么好考虑的了。
“呃……”突然间冒出一个傻兮兮的声音,完全不顾满座的踌躇氛围。是长亲。
“既不从属于北条家,也不从属于关白,我们还像以前那样平平常常地过日子,不行吗?”长亲嘟嘟囔囔地说道。蠢得不值一提的发言,令在座的所有家臣都为之哑然。再看山角、成尾两名使者,分明已经面露怒色,十分的不快了。丹波也同样觉得长亲的话让人可气可笑,然而他一转念又有了不同的想法:“……可是……”上一次的商讨会议上,长亲就说过同样的话,可是谁都没有把他的话往心里去,因为大家都觉得实在太愚蠢了。可是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今天他又喋喋不休地说起那老一套来。
“像以前那样平平常常地过日子”,毋庸置疑,这是谁都奢望的,只不过长亲将它说了出来而已。
“可是,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大家也用不着这样劳苦了……”
丹波想要制止长亲不合时宜的话,但另一个声音已经像怒雷炸开一般响了起来:“你这个没头脑的蠢货!”是泰季,长亲的父亲。说着,泰季摁住儿子的头,“砰砰”地使劲在地板上磕了好几下,同时不停地对北条家的两名使者赔礼道歉:“实在是不好意思!”七十多岁的老者,将年过四十的大男人揿在地板上责骂,这个场面说不出究竟是滑稽还是其他的什么。两名使者也忘了发怒,只是不住地眨巴眼睛,睖睖睁睁地看着。
长亲被父亲教训了一通,但他既不生气,也不道歉认错,只是一声不吭。——又是这副样子。丹波时常觉得长亲身上有种说不清楚的东西。打从小时候一起玩耍,他就开始有这种感觉。可这种与长亲自身格格不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丹波至今琢磨不透。容不得丹波东想西想,事态猛地急转直下了。
“兵数依据古法,为忍城兵力的半数即五百骑,由城主氏长亲自率领入城。日期就定在今天!”泰季一手犹自摁着长亲,根本不理会氏长如何反应,大声地替他回答。这是上一次商讨会议上定下的既定事项,氏长也没有理由反对。至于兵马早已从各处集结完毕,现在安顿在城中各个供武土居住的宅子里。
“好!”山角和成尾一齐为成田家的决定拍手称快:“我们这就赶回小田原城向我家主君报告。”两人留下这句话,便匆匆离开了大殿。使者退出之后,大殿里一片寂静,谁都不做声。
“这下子成田家的命运也到尽头了。”——在座的所有人心里都这样想。连竭力主张同北条家结盟的韧负、和泉,也是一脸严肃。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唯有泰季忍不住,“成田家自先君长泰公以来,是靠谁才得以生存下来的?有了北条家的庇护才有我们成田家啊。准备开战吧!关白一定也会派兵来攻打忍城的,万万不可懈怠,深挖城壕、筑好栅栏、囤足兵粮,做好一切迎战的准备!”泰季注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慷慨激昂地给大家鼓劲。
“说得没错啊。”丹波满怀同情地望着这个素来以刚强而闻名的泰季,尽管身材日渐消瘦、衰弱,却依旧壮怀激情。泰季近来身体欠佳,他是拖着病体来出席这次商讨会议的。成田家在先代长泰的时代,曾经数次背叛过北条家。上杉谦信第一次攻打忍城时,成田家先是得到北条家的救援而将其击退,后来谦信再次前来攻打,成田家战败而降。不到一年,长泰又摆脱谦信的支配,从其麾下再投北条家,而北条家也允忍了。可是后来,谦信第三次攻打忍城,成田家又投降了谦信。再后来,成田家又一次表示要臣服于北条家,这下北条家可不答应了。这一切都是以先代长泰和辅佐长泰的泰季两人为中心而谋划实施的。在上杉家族与北条家族争夺关东支配权的连年争战中,兵力仅仅一千余骑的小城主,除了这样摇摆不定、忽即忽离之外,大概也没有其他办法。
“这次,哪怕有再大的风险也一定要臣从北条家。”泰季以老人固有的执着,试图将成田家的命运与北条家绑在一起。对此,丹波感到敬佩不已。然而,丹波的敬佩顷刻被击得粉碎:泰季刚刚说完上面那番话,竟轰然倒地,昏厥了过去。
“父亲!”身旁的长亲情不自禁地叫道。他凑到父亲身边,却不知所措,不敢去触碰泰季的身体,只是抱着双手跪在那里。因为是君臣会面的正式场所,所以大殿内当然不会准备夜晚所需的被服之类。正在这时,只见丹波迅疾来到泰季身边,对和泉和韧负命令道:“快抬到后面去!”和泉立即“咚咚咚”地跑了过来,踩得地板山响,他轻松地将昏厥的泰季一把抱起。
“丹波,你没有资格命令我!”和泉甩下这么句话,随即稳稳地抱着泰季快步往走廊走去。丹波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男人似乎不仅仅是个蛮勇之徒,他的性格中也有另一面。接着,氏长也在一众家臣的催促和簇拥下,急忙朝后庭走去。
忍城的主城堡里,分为前殿和后庭,前面部分是氏长处理公务以及和家臣们会面的地方,后面则是他的私人宅第,住着夫人和孩子们,当然,除了氏长本人以外,其他任何男人是不允许人内的。这种前朝后庭的城堡格局当时在乡野间还是很少见的。前后两部分用一座短短的木桥联结,这座桥便成为内外有别的分界线。平时,氏长都是由侍童领到这儿,然后再由后庭的侍女接入里面。此刻,和泉也不得不顾忌内外有别的定规,他手上抱着泰季,站在木桥边犹豫着,不敢擅自跨越一步。侍女们就站在桥对面,也是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是好。
“主君,怎么办?”来到桥前,丹波迫不及待地问氏长,意思是征询和泉是否可以径直闯过桥去。丹波紧紧跟在氏长身边,就是为了取得这一许可。氏长也一脸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长亲,你还在等什么!”声音像刀锋般锐利,又像股清泉般澄澈透明。紧接着,声音的主人拨开侍女,出现在众人面前。她就是氏长的女儿甲斐公主。芳龄十八的甲斐公主拥有倾城之色,忍城内自然不必说了,在城外以至其他地方也都是声名远扬。
相关热词搜索:傀儡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