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2025-05-14 作者:陈青云 来源:陈青云作品集 点击:
死寂依然。这老人宛若老僧入了定。
文天浩按住狂跳的心,索性登上了平台,心弦却抽得老紧,忐忑不安地又道:“老前辈,请恕冒凟之罪!”
老人依然故我,不言亦不动。
文天浩呆呆地站在老人身后,不知如何是好,目光无意中透过石像的眼孔,夕阳出中,隐在遥远松林内的“碧玉宫”,清晰入目,碧瓦在晚霞映照下,幻出了丝丝缕耀目的光华。这老人是怎么回事?
文天浩待了许久,忍不住转到侧面,想看看老人家的脸孔,只见老人眉俱白,双目圆,却没有神。
再仔细一审视,不由汗毛直起来,敢情这只是一个遗蜕,老人早死了,轻轻伸手一摸,衣袍着指成灰。
文天浩疾退两步,背贴像身石壁,心中的骇异,简直无法以言语形容。
衣物着指成灰,证明此老丧命的年日已不短,至少在十年以上,但遗体何以不见朽坏呢?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此峰名为“断肠峰”,显系死者的命名,其中有什么秘密呢?
石背面人镌刻的“功参造化,造化弄人!”应作何解?
如果那八个字照字面的意义来解释,“功参造化”当是指此老功力已达超凡入圣之境,而“造化弄人”该说虽然功力已参造化,但命运乃操诸造物主之手,前四字是自翻,后四字是自叹的把“造化弄人”四个字,参之以“断肠峰”之名,已点出了一个动人故事的大略。夕阳收敛了最后的光晕,石像之内顿呈幽暗。
文天浩再次挪身到老人遗体的斜侧方,仔细端详老人的面貌,除了双目无神之外,面相栩栩如生。
这老人到底是何许人物呢?
死者为尊,不可亵凟,文天浩心怀凛惧,不敢再碰触遗蜕,心内忖:“天色已晚,这峰头倒也清静,不如将就过夜,明早再下峰山。”
心念之间,正待起身出像,忽地警见壁上似有字迹,顿时精神为之大振,也许这些字迹,可以解开石像之谜,当下忙凑近前去。
只见上面写的是:“天数已尽,此恨未终,魂销目断,万事皆空!”
字是“金刚指功”所刻,工整苍劲,笔笔入石三分,后面另起一行:“能登临此峰者,必系当世之雄,石像左耳之内,有残玦半面,请持以交‘瑶池玉女’,后列‘御虚神功’,乃老夫二十年静悟所得,举以为酬。”
最后署名是“造化弄人”。
文天浩顿感激动无比,想不到死者便是江湖盛传的四句歌谣中的第三句“谁云造化奇”的“造化老人”。
这的确是一桩武林秘辛,除了自己之外,武林中恐无第二人知道“造化老人”业已坐化在这“断肠峰”的石像之内。
不过,谜仍然是谜,堂堂一代奇人,怎会如此下场呢?
“瑶池玉女”,又系何许人物?
从留字中的“二十年静悟”几个字,证明此老勾留此峰当在二十年之上,也许三十年、四十年亦未可知。
这巨石像是他所雕琢的么?用意何在?
他定了神,再往下看,是一些练功的口诀,还有图解说明,不难参悟从这武功的名称而论,这“御虚神功”当是一种极其玄妙的身法,古有凌虚御风之说,名称的由来当本于此。
车转身,在石像的左耳内一摸,一样东西触手十分滑润,取出一看,果是半片玉玦,玦上有些条纹,细如发丝可不知道有何作用?
既然死者遗言重托,当然要替他办到,于是,把残玦纳入贴身锦袋。
现在,他要考虑的是该否接受“造化老人”遗赠武功的问题了。
思索了一阵之后,决定先审视一遍口诀,如果旷日持久,便把口诀默记于心,以后慢慢再练
,或者干脆放弃。如果易成,便定心参修。
于是,他摒除杂念凝神细看。
石像内业已昏昧得不辨五指,但文天浩功力已达常人无法企及的境界,视力自不同凡响,借着石像五官孔洞透入的些微天光,字迹仍可清楚辨认。
这一看,不觉入了神。
“御虚神功”太过玄妙,使他不忍释目,一字一句地揣摩,再参照圆解,发觉并不怎样难解一方面是他的资质过人,一方面是功力已到了某一极限,根基深厚,任何常人看来艰深的武功,在他只要悟透秘诀,便已成了大半。
那极富惑的口诀,使他忘了时间,也忘了自我,完全浸淫在其中。
参完最后一句口诀,才发觉已是第二天的早晨,阳光穿过孔洞,照得石像内一片通明,他深长吐了一口气。
口诀之后,还注有一行小字:“口诀参毕,即予抹除。”
文天浩再从头审视了一遍,然后依照留言,把所有字迹,全部用手掌抹平,恭谨地朝老人遗蜕拜了三拜,步出石像。
白昼视物,与晚上又自不同,远近景物,一览无余,最醒目的,当是那座“碧玉宫”,他不期然地又想起了美若天仙的慕容倩,禁不住一阵意马心猿。
怅然了良久,心念才又回复到了新修的武功上。
他拣了个平坦光洁的地方,盘膝趺坐,照所悟口诀行功,数个时辰之后,渐入佳境,一个身躯,有若无物,飘然欲举。
他根本忘了饥渴,全神贯注在“御虚神功”之上。
若没有他百年以上的真元配合,纵使参透了口诀,亦属徒然,“造化老人”这一着是算定了上峰之人,必然是功力超凡之辈。
功圆果满,起身一看,又已是日头平西的时分,算来已将十二个时辰了。
峰上,已无可再留。
于是,他朝石像,遥遥即别“造化弄人”的遗蜕,然后移身到了侧方峰沿,现在朝下望去,才切实的感觉到自己委实太过冒险,上峰容易下峰难,万一不巧失了手,非粉身碎骨不可,昨晚根本就没想到这一点。
于此,可以想象得到“造化弄人”故意留下这一门神功,便是针对来人可能无法安然下峰而峰顶寸草不生,冥想当年“造化弄人”赖以什么为生呢?只有下峰取食一途,能上下自如,所谓功参造化,就不是自翻了。
既能上下自如,何以他选择了这绝地作归宿之所,还凿了这石像,遗言送残玦,他自己不能去做么?实在令人百思莫解。
心念之中,运起了“御虚神功”,顿觉身躯轻如鸿毛,足蹬岩面,飘然而起,藉旋浪之势,徐徐下坠。
到了半峰,四肢伸张,粘贴于壁面,俨若一团飞絮附壁。
略事调息之后,再行飞坠,平稳地落在地面。
这几乎夺造化之奇的神功,使他想张口欢呼,太玄妙了,“造化老人”的功力,恐怕是江湖六大巨头之冠,想师父“血剑令主”虽技有独尊,在这方面也将逊色。
极自然地他又奔向那株山菜,贪馋地饱食了一顿。
蓦地,他发现一条娇小的身影,如行云流水般直奔“断阳峰”下,好奇之念又生,这人影是何来路,奔此何为?
心念之间,悄然掩了过去。
由于修习了“御处神功”,身轻如燕,这一施展身法,简直如浮光掠影,连自己也感到惊异人影停在峰脚数丈之处,仰首上望,赫然是个宫装女子。
文天浩一敛身法,看清来人,不由心跳面熟,脑海里顿呈混一片。
她,赫然正是慕容倩。
文天浩额头上渗出了冷汗,该与她见面么?还是悄然离去?
见了面,有什么话好说呢?
昨天,在“碧玉宫”中拒了婚约,虽是出于不得已,但对一个少女,打击是很大的,离开时,是伯娘“黑风女”焦如英相送,她避不见面,此刻如与她朝了相,岂不尴尬,抑或她说几句不好听的话,自己又何地自容?
离开,趁她没有发觉!
心里如此想,脚步却无法移动,似已生了根。
人非太上,孰能忘情!
文天浩整个人都痴了,想了又想,觉得躲避不是办法,更不是一个武士应有的风度。
自己蒙她垂青于前,受她母女教治之恩于后,既然这么巧碰上了,应该当面坦白的交代几句,才是正理。
心念之间,口一张,但却叫不出声来,是心虚,还是情怯?
慕容倩仰首张望那峰头石像,似已出了神。
这“断肠峰”距“碧玉宫”不远,难道她也想揭开这谜底?
这石像在此的年月,比她的年纪还大许多,“碧玉宫”不乏高手,难道一直不会设法登峰揭开谜底?
慕容倩幽幽回过娇躯……
文天浩心弦一颤,下意识地回身举步。
一声娇喝,传了过来。
“什么人?”
文天浩背对着她,不好答腔,又不敢回身,僵在当场,不知如何是好?
微风飒然,他知道慕容倩已到了身后,一颗心几乎跳出口来。
“是你……你还没离山?”
文天浩一横心,硬起头皮回转身去,俊面热烘烘地,连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慕容倩站在两丈不到之处,玉脸冷冰冰地像罩了一层霜。
文天浩鼓足力气,叫了一声:“慕容姑娘!”
两人之间,已划了一条无形的鸿沟,显得那么的陌生与不自然。
慕容倩仿佛换了另一个人,那引人遐思的眸光,已变了刺人的冷芒,令人沉醉的玉靥,一片一日之间,多么的不同啊!
文天浩有些后悔,不该与她见面的,保留原来的印象多好,现在,美的记忆被破碎了。
慕容倩淡淡地道:“文少侠为何还不走?”
文天浩一时竟答不上话来,登临“断肠峰”的事,自不便说出,但待在这里一天一夜如何解释呢?情急智生,避重就轻地应道“在下希望能有机会向姑娘当面解释几句!”
这话,使慕容为之动容,但也只那么一瞬,又回复到了先前的冷漠,道:“少侠是留在山中等我?”
“这个……唔……”
“少侠怎知我会出来?”
“这当然无法预料,在下正要准备离开。”
慕容倩冷漠无情地道:“那就请吧!”
文天浩俊面直到耳根,他从小到这么大,还不会被女孩子以这种态度对待过,但曲在自己,夫复何言,受不了也得受,当下尴尬地一笑道:“姑娘不愿听在下解释么?”
“无此必要,焦使者已说得很清楚。”
“至少,在下要面谢疗伤之德。”
“也用不着,那是我自己愿意这样做,并非你求我。”
“姑娘,身为武士,自应恩怨分明,这笔人情在下会牢记心头。”
“大可不必!”
至此,已再无话可说了,文天浩正值年轻气盛之年,这样已是够委屈的了,脸皮再厚,也不能再待下去,他本待要探问的一下有关石像的事,也许会与近在咫尺的“碧玉宫”有关,现在什么也问不出口了。
当下,双手一拱,道:“那在下吿辞!”
说完,转身便走。
慕容情纤手一抬,樱口半张,似有意要唤住文天浩,但少女的矜持,使她唤不出口,美目闪动之间,滚出了两粒晶莹的泪珠。
文天浩走出了一段距离之后,才开始加速身形,身形愈来愈快,最后成了一抹淡烟。
薄暮时分,来到一座山边小镇,信步进入一家小酒店打尖,在这里偏僻集镇,当然谈不上美酒佳肴,文天浩要了一盘熟切羊肉,一盘烧腊,两壶白干,便自斟自饮起来,像文天浩这等俊逸潇洒的人物,可能也极少光临,是以招来了不少惊奇的目光。
文天浩倒不去管这些,现在他要考虑的是行止问题。
由此北上是师,南下经伊阳一路可达伏牛山区,赴桐柏山可就远了。如果此番不碰上这意外事件,他是准备先赴桐柏山查探一“谷中凤”下落的,原本与欧阳公子约定也是如此,既经这一岔,只有顺道先赴伏牛山了。
照方伯父留在“百了大师”处的密来指示,该赴伏牛山雁谷,掘无名氏之塜,久悬心头的仇家之谜,必须早早揭开,十多年了,如果仇家业已不在人世,岂非无可挽回的大憾事,于是,他决定先奔伏牛山,事完之后,再到桐柏山找“谷中凤”。
想到了“谷中凤”,不由顿感忧心忡忡,她到桐柏山找不到自己,就该回头,她没理由逗留在山中,最可虑的是遭遇了意外,但以她的身手而论,遭意外的可能性极小,那她的下落不明,便难以索解了。
用罢酒饭,已是起更时分,想到这小镇上的旅店必然嘈杂转乱,住一宿等于受罪,不如夜赶路的好。
于是,他付了酒资,连夜上路西行。
伏牛山,回雁谷。
重峦叠嶂之中,一个开朗的谷地,谷地中央,现出一个长方形的寒潭,潭边,丰茂的芦草围环,这便是回雅谷。
一个青衫佩的书生,在谷地中徘徊,他,便是文天浩。
时当正午,艳阳高悬谷顶,微风拂动下,芦花翻白,潭面闪烁着滟滟波光。
文天浩已在谷中巡行了两匝,就是找不到无名氏之冢。
既然遣简如此说,当然这墓冢是一定有的,会不会年深日久,湮没了呢?不管如何,无名氏之冢非找到不可,不然仇家之谜便无法揭开。
但这谷地一个寒潭占了十之七八,全谷总长也不过三里左右,业已搜寻了两遍,连类似墓塜之物,都不曾发现,这可真是怪事了。
心念之中,开始了第三遍搜索。
他不放过任何一处可疑的地方,一步一步慢慢地搜向谷底。
这样的搜找,相当费时,搜完了第三遍,日头已歇在山巅,文天浩自幼随“诛心剑客”方世堃山居,对山中的情况十分熟稔,山间夜来得早,日落夜临,得趁早寻个渡夜之处。
无名氏之冢既非找到不可,说不定还有几天的耽搁。
于是,他暂时放弃搜寻,开始寻找安身之处。
靠峰脚,连半个堪以容身的洞穴都没有,只好向谷壁上打主意,终于被他寻到了一个壁间石穴,距地约莫三丈余,倒也干澡。
他用草叶把石穴清理了一番。然后坐下来食用带来的干粮。
不久,瞑气四合,已是入夜了。
他在石穴里苦苦地想,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无名氏之冢?
突地……
一个悲悲切切的女人哭声,破空传来,文天浩不由心头大震,移身穴口,发现哭声发自穴下不远的谷底,这就奇了,此时此地,怎会有女人在此悲泣?
运足目光望去,只见一块突石之上,端坐着一个黑衣蒙面女人,哭声便是从她口里发出,凄凄惨惨,若断若续,令人听了有摧肝断肠之感。
是她“断肠鬼泣”的传人,她怎会到了这里呢?
文天浩大是激动,黑衣蒙面女自称“薄命花”,与赵妍霜情同手足,在“天庆帮”总舵,她被炸伤,自己会救她逃离,彼此敌忾同仇,说起来多少还有点渊源,该不该与她见面呢?
对了,也许她师徒便隐居在这谷中,或是附近,说不定她可指引自己找到无名氏之冢,这倒是个机会。
心念之间,正待现身下谷
另一边,却响起了一个苍劲的歌声:
“弹长铗而歌兮,强梁丧胆!
挥血剑而舞兮,宵小夺魄!
以杀止杀兮,正义伸。”
文天浩登时热血沸腾起来,这可巧,冒牌的“血剑令主”居然也来了,这真是千载一时之机,今晚非要他现身出原形不可。
他随即想起“血创盟”秘舵,是在伏牛与熊耳两山交界之间,此地是伏牛山深处,对方在此现身,毫不足怪。奇的是“薄命花”也现身此间。难道双方……
歌声哭声,同时停止,黑衣蒙面女身前,多了一个灰袍蒙面人。
只听灰袍蒙面人冷厉地道:“芳驾想已接到本令的照会了?”
黑衣面女幽幽地道:“不错,老身已接到了!”
文天浩一听声口不对,转念一想,恍悟这黑衣蒙面的不是“薄命花”而是她的师父“断肠鬼巫”本人。
灰袍蒙面人冷声道:“既已接到,芳驾就该另觅栖所!”
“断肠鬼巫”口里发出一阵刺耳的阴笑,道:“什么,你要赶老身走?”
“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这是江湖尽人皆知的规矩,芳驾是江湖中的先进,不会不懂这禁忌吧?”
“老身迁此已经五年,你呢?”
“数倍于芳驾!”
“血剑盟开舵多久?”
“那不关开舵。”
“老身不在乎你什么‘血剑令主’”
“看来只有手底下见真章了?”
“呱呱呱呱!”
怪笑声中,“断肠鬼巫”长身而起,下了突石。
这一下文天浩可看清楚了,“断肠鬼巫”的身材比她的传人“薄命花”高了半头,最头眼的是脑后散披的白发。
文天浩心念疾转:“先作壁上观,还是以‘血剑令主’面目立刻现身,戳穿他的真面目,完成师父交代的头一件任务?”
灰袍蒙面人阴森森地道:“芳驾还请三思!”
“断肠鬼巫”寒声道:“老身还有什么好三思四思的?”
灰袍蒙面人道:“俗语说得好,世上难逢百岁人,芳驾年岁业已过百,应该珍惜天年,如果芳驾毁于本令的‘血剑留痕’,岂非件令人扼腕的事?”
文天浩心内暗忖:“这老匹夫冒充一血剑令主”,天下只有一柄血剑,他的血剑何来‘血剑留痕’是不传之密,难道他也会?这倒要先看个明白……”
“断肠鬼巫”声道:“你准知老身挡不了你的‘血剑留痕’?”
“本令出道以来,从未逢过敌手,也许今晚芳驾会破这数十年之例!”
“老身的‘鬼手功’也从无人接下过,今晚你可以试试!”
“芳驾不愿再考虑了?”
“无此必要!”
灰袍蒙面人“嘿嘿!”一声冷笑,道:“芳驾恐怕要后悔……”
“断肠鬼巫”又是一声“呱呱!”怪笑,道:“老身从不知后悔为何物!”
“但今晚可能例外?”
“废话少讲,拔剑,让老身见识一下江湖第一令的能耐!”
“芳驾听真了,血剑出鞘,见死方回……”
“哼!”
灰袍蒙面人缓缓拔剑在手,斜斜扬起。
文天浩极目睨视,相距太远,加之在暗夜之中,色彩无法分辨远望那剑,黑为黝的不知是否赤色,但有一点可异,剑尖无芒,与真的血剑大不相同。
“断肠鬼巫”双掌也上提平胸。
文天浩心想:“且让两魔相争,看这冒充者如何出手?”
突地,只见“断肠鬼巫”连退数步,口里厉声道:“你敢用毒?”
用毒两个字使文天浩骇然心震,想不到这冒充者竟然会施毒,为什么他剑未出手,却先施毒莫非他自忖没把握以剑对付“断肠鬼巫”?此僚不除,“血剑令主”的英名将丧尽了。
灰袍蒙面人持剑兀立如故,不言不动。
“断肠鬼巫”厉笑了一声道:“血剑令主,你的毒果然厉害,但老身还不在乎,堂堂江湖第一令,却原是个卑鄙小人!”话声中,欺身上步,回到原来位置。
灰袍蒙面人意外地竟然把上扬的剑放了下来,口里打了个哈哈道:“传言不虚,芳驾果然有辟毒之能!”
“鬼话,老身数十年不曾与人动过手,哪来的传言?”
“芳驾这一身玄功,失传了岂不可惜”
“慢着!”
“你怕了么?”
“笑话,只是还有件事要提醒芳驾!”
“有屁快放?”
“芳驾这大岁数,别口不择言,芳驾不虑绝技失传么?”
文天浩觉察出这冒充者为人相当诡诈,不知他想玩什么花样?
“断肠鬼巫”似已发觉对方话中有话,不由怔了一怔,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灰袍蒙面人好整以暇地道:“芳驾似会收了一个传人?”
“不错怎样?”
“她年纪不大,但已得了芳驾的六七成真传。”
“断肠鬼巫”陡地前欺一步,道:“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灰袍蜡面人语意森森地道:“本令说过芳驾要后悔。便是指此而言!”
文天浩在暗中不由“怦!”然心惊,难道“薄命花”已落入他的手中?
“断肠鬼巫”双目射出了森森碧芒,暴声道:“什么指此而言?”
灰袍蒙面人阴声道:“很不巧,芳驾的传人冒犯了本令……”
“断肠鬼巫”怪叫道:“你把她怎样了?”
“不怎么样,冲着芳驾的面子,本令未损她一毫一发,只派人看住。”
“她现在何处?”
“附近不远!”
文天浩不由暗自发指,怪不得这厮东扯西拉,原来他已挟“薄命花”作为人质,这倒要看看“断肠鬼巫”如何应付?
只听“断肠鬼巫”咬牙切齿地道:“你最好放了她?”
灰袍缘面人得意地一笑道:“当然,只要芳驾一句话,本令不为已甚,不过,本令也有个要求!”
“断肠鬼巫”重重地哼了一声,气呼呼地道:“什么要求?”
“请芳驾另觅洞天福地,退出伏牛山!”
“你以此要挟老身?”
“说不上是要挟彼此互惠而已!”
“办不到!”
“那芳驾将失去传衣钵的人。”
这句话,极尽威胁之能事。
“断肠鬼巫”厉哼了一声,双掌暴扬,作势就要出手,但随即又放了下来,显然她不愿失去传人,但气得连声都走了样,栗声道:“老身先见了人再说!”
灰袍蒙面人丝毫不放地道:“芳驾算是答应了?”
“先见人,再谈件!”
“先谈妥条件,本令立即放人!”
文天浩心中一动,转向另一方望去,居高临下,视线毫不受阻,只见五丈外的石堆之后,似有人影蠕动,略一思索,立即飞身扑去。
石堆后,一个黑衣少女被两名中年汉子挟持,另有两名武士装束的汉子,不断探头观看谷底现场的情况。
文天浩鬼魅到了四人身后,双手轻抬,只听“嗯!嗯!”两声低沉而短的参哼,两名挟持黑衣女子的中年汉,双双松手栽了下去。
黑衣女子也随着栽倒。
另两名闻声回顾,连人影都不曾看清,便被点了死穴,随着同伴一道赴酆都城报到去了。
文天浩急朝黑衣少女道:“姑娘是被点了穴道么?”
黑衣少女没有答话,只四肢动了动。
那边场内传来了灰袍面人的声音:“把人带过来!”
文天浩心念一转,双手平托起黑衣少女,缓缓朝现场走去。走到距灰袍蒙面人身后,约三丈之处,故意停了步子。
“断肠鬼巫”似乎心急衣钵人安危,迫不及待地作势弹身……
灰袍家面人手中剑一横,道:“芳驾少安毋躁,先把话说定,本令所提的条件如何?”
文天浩按住狂跳的心,索性登上了平台,心弦却抽得老紧,忐忑不安地又道:“老前辈,请恕冒凟之罪!”
老人依然故我,不言亦不动。
文天浩呆呆地站在老人身后,不知如何是好,目光无意中透过石像的眼孔,夕阳出中,隐在遥远松林内的“碧玉宫”,清晰入目,碧瓦在晚霞映照下,幻出了丝丝缕耀目的光华。这老人是怎么回事?
文天浩待了许久,忍不住转到侧面,想看看老人家的脸孔,只见老人眉俱白,双目圆,却没有神。
再仔细一审视,不由汗毛直起来,敢情这只是一个遗蜕,老人早死了,轻轻伸手一摸,衣袍着指成灰。
文天浩疾退两步,背贴像身石壁,心中的骇异,简直无法以言语形容。
衣物着指成灰,证明此老丧命的年日已不短,至少在十年以上,但遗体何以不见朽坏呢?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此峰名为“断肠峰”,显系死者的命名,其中有什么秘密呢?
石背面人镌刻的“功参造化,造化弄人!”应作何解?
如果那八个字照字面的意义来解释,“功参造化”当是指此老功力已达超凡入圣之境,而“造化弄人”该说虽然功力已参造化,但命运乃操诸造物主之手,前四字是自翻,后四字是自叹的把“造化弄人”四个字,参之以“断肠峰”之名,已点出了一个动人故事的大略。夕阳收敛了最后的光晕,石像之内顿呈幽暗。
文天浩再次挪身到老人遗体的斜侧方,仔细端详老人的面貌,除了双目无神之外,面相栩栩如生。
这老人到底是何许人物呢?
死者为尊,不可亵凟,文天浩心怀凛惧,不敢再碰触遗蜕,心内忖:“天色已晚,这峰头倒也清静,不如将就过夜,明早再下峰山。”
心念之间,正待起身出像,忽地警见壁上似有字迹,顿时精神为之大振,也许这些字迹,可以解开石像之谜,当下忙凑近前去。
只见上面写的是:“天数已尽,此恨未终,魂销目断,万事皆空!”
字是“金刚指功”所刻,工整苍劲,笔笔入石三分,后面另起一行:“能登临此峰者,必系当世之雄,石像左耳之内,有残玦半面,请持以交‘瑶池玉女’,后列‘御虚神功’,乃老夫二十年静悟所得,举以为酬。”
最后署名是“造化弄人”。
文天浩顿感激动无比,想不到死者便是江湖盛传的四句歌谣中的第三句“谁云造化奇”的“造化老人”。
这的确是一桩武林秘辛,除了自己之外,武林中恐无第二人知道“造化老人”业已坐化在这“断肠峰”的石像之内。
不过,谜仍然是谜,堂堂一代奇人,怎会如此下场呢?
“瑶池玉女”,又系何许人物?
从留字中的“二十年静悟”几个字,证明此老勾留此峰当在二十年之上,也许三十年、四十年亦未可知。
这巨石像是他所雕琢的么?用意何在?
他定了神,再往下看,是一些练功的口诀,还有图解说明,不难参悟从这武功的名称而论,这“御虚神功”当是一种极其玄妙的身法,古有凌虚御风之说,名称的由来当本于此。
车转身,在石像的左耳内一摸,一样东西触手十分滑润,取出一看,果是半片玉玦,玦上有些条纹,细如发丝可不知道有何作用?
既然死者遗言重托,当然要替他办到,于是,把残玦纳入贴身锦袋。
现在,他要考虑的是该否接受“造化老人”遗赠武功的问题了。
思索了一阵之后,决定先审视一遍口诀,如果旷日持久,便把口诀默记于心,以后慢慢再练
,或者干脆放弃。如果易成,便定心参修。
于是,他摒除杂念凝神细看。
石像内业已昏昧得不辨五指,但文天浩功力已达常人无法企及的境界,视力自不同凡响,借着石像五官孔洞透入的些微天光,字迹仍可清楚辨认。
这一看,不觉入了神。
“御虚神功”太过玄妙,使他不忍释目,一字一句地揣摩,再参照圆解,发觉并不怎样难解一方面是他的资质过人,一方面是功力已到了某一极限,根基深厚,任何常人看来艰深的武功,在他只要悟透秘诀,便已成了大半。
那极富惑的口诀,使他忘了时间,也忘了自我,完全浸淫在其中。
参完最后一句口诀,才发觉已是第二天的早晨,阳光穿过孔洞,照得石像内一片通明,他深长吐了一口气。
口诀之后,还注有一行小字:“口诀参毕,即予抹除。”
文天浩再从头审视了一遍,然后依照留言,把所有字迹,全部用手掌抹平,恭谨地朝老人遗蜕拜了三拜,步出石像。
白昼视物,与晚上又自不同,远近景物,一览无余,最醒目的,当是那座“碧玉宫”,他不期然地又想起了美若天仙的慕容倩,禁不住一阵意马心猿。
怅然了良久,心念才又回复到了新修的武功上。
他拣了个平坦光洁的地方,盘膝趺坐,照所悟口诀行功,数个时辰之后,渐入佳境,一个身躯,有若无物,飘然欲举。
他根本忘了饥渴,全神贯注在“御虚神功”之上。
若没有他百年以上的真元配合,纵使参透了口诀,亦属徒然,“造化老人”这一着是算定了上峰之人,必然是功力超凡之辈。
功圆果满,起身一看,又已是日头平西的时分,算来已将十二个时辰了。
峰上,已无可再留。
于是,他朝石像,遥遥即别“造化弄人”的遗蜕,然后移身到了侧方峰沿,现在朝下望去,才切实的感觉到自己委实太过冒险,上峰容易下峰难,万一不巧失了手,非粉身碎骨不可,昨晚根本就没想到这一点。
于此,可以想象得到“造化弄人”故意留下这一门神功,便是针对来人可能无法安然下峰而峰顶寸草不生,冥想当年“造化弄人”赖以什么为生呢?只有下峰取食一途,能上下自如,所谓功参造化,就不是自翻了。
既能上下自如,何以他选择了这绝地作归宿之所,还凿了这石像,遗言送残玦,他自己不能去做么?实在令人百思莫解。
心念之中,运起了“御虚神功”,顿觉身躯轻如鸿毛,足蹬岩面,飘然而起,藉旋浪之势,徐徐下坠。
到了半峰,四肢伸张,粘贴于壁面,俨若一团飞絮附壁。
略事调息之后,再行飞坠,平稳地落在地面。
这几乎夺造化之奇的神功,使他想张口欢呼,太玄妙了,“造化老人”的功力,恐怕是江湖六大巨头之冠,想师父“血剑令主”虽技有独尊,在这方面也将逊色。
极自然地他又奔向那株山菜,贪馋地饱食了一顿。
蓦地,他发现一条娇小的身影,如行云流水般直奔“断阳峰”下,好奇之念又生,这人影是何来路,奔此何为?
心念之间,悄然掩了过去。
由于修习了“御处神功”,身轻如燕,这一施展身法,简直如浮光掠影,连自己也感到惊异人影停在峰脚数丈之处,仰首上望,赫然是个宫装女子。
文天浩一敛身法,看清来人,不由心跳面熟,脑海里顿呈混一片。
她,赫然正是慕容倩。
文天浩额头上渗出了冷汗,该与她见面么?还是悄然离去?
见了面,有什么话好说呢?
昨天,在“碧玉宫”中拒了婚约,虽是出于不得已,但对一个少女,打击是很大的,离开时,是伯娘“黑风女”焦如英相送,她避不见面,此刻如与她朝了相,岂不尴尬,抑或她说几句不好听的话,自己又何地自容?
离开,趁她没有发觉!
心里如此想,脚步却无法移动,似已生了根。
人非太上,孰能忘情!
文天浩整个人都痴了,想了又想,觉得躲避不是办法,更不是一个武士应有的风度。
自己蒙她垂青于前,受她母女教治之恩于后,既然这么巧碰上了,应该当面坦白的交代几句,才是正理。
心念之间,口一张,但却叫不出声来,是心虚,还是情怯?
慕容倩仰首张望那峰头石像,似已出了神。
这“断肠峰”距“碧玉宫”不远,难道她也想揭开这谜底?
这石像在此的年月,比她的年纪还大许多,“碧玉宫”不乏高手,难道一直不会设法登峰揭开谜底?
慕容倩幽幽回过娇躯……
文天浩心弦一颤,下意识地回身举步。
一声娇喝,传了过来。
“什么人?”
文天浩背对着她,不好答腔,又不敢回身,僵在当场,不知如何是好?
微风飒然,他知道慕容倩已到了身后,一颗心几乎跳出口来。
“是你……你还没离山?”
文天浩一横心,硬起头皮回转身去,俊面热烘烘地,连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慕容倩站在两丈不到之处,玉脸冷冰冰地像罩了一层霜。
文天浩鼓足力气,叫了一声:“慕容姑娘!”
两人之间,已划了一条无形的鸿沟,显得那么的陌生与不自然。
慕容倩仿佛换了另一个人,那引人遐思的眸光,已变了刺人的冷芒,令人沉醉的玉靥,一片一日之间,多么的不同啊!
文天浩有些后悔,不该与她见面的,保留原来的印象多好,现在,美的记忆被破碎了。
慕容倩淡淡地道:“文少侠为何还不走?”
文天浩一时竟答不上话来,登临“断肠峰”的事,自不便说出,但待在这里一天一夜如何解释呢?情急智生,避重就轻地应道“在下希望能有机会向姑娘当面解释几句!”
这话,使慕容为之动容,但也只那么一瞬,又回复到了先前的冷漠,道:“少侠是留在山中等我?”
“这个……唔……”
“少侠怎知我会出来?”
“这当然无法预料,在下正要准备离开。”
慕容倩冷漠无情地道:“那就请吧!”
文天浩俊面直到耳根,他从小到这么大,还不会被女孩子以这种态度对待过,但曲在自己,夫复何言,受不了也得受,当下尴尬地一笑道:“姑娘不愿听在下解释么?”
“无此必要,焦使者已说得很清楚。”
“至少,在下要面谢疗伤之德。”
“也用不着,那是我自己愿意这样做,并非你求我。”
“姑娘,身为武士,自应恩怨分明,这笔人情在下会牢记心头。”
“大可不必!”
至此,已再无话可说了,文天浩正值年轻气盛之年,这样已是够委屈的了,脸皮再厚,也不能再待下去,他本待要探问的一下有关石像的事,也许会与近在咫尺的“碧玉宫”有关,现在什么也问不出口了。
当下,双手一拱,道:“那在下吿辞!”
说完,转身便走。
慕容情纤手一抬,樱口半张,似有意要唤住文天浩,但少女的矜持,使她唤不出口,美目闪动之间,滚出了两粒晶莹的泪珠。
文天浩走出了一段距离之后,才开始加速身形,身形愈来愈快,最后成了一抹淡烟。
薄暮时分,来到一座山边小镇,信步进入一家小酒店打尖,在这里偏僻集镇,当然谈不上美酒佳肴,文天浩要了一盘熟切羊肉,一盘烧腊,两壶白干,便自斟自饮起来,像文天浩这等俊逸潇洒的人物,可能也极少光临,是以招来了不少惊奇的目光。
文天浩倒不去管这些,现在他要考虑的是行止问题。
由此北上是师,南下经伊阳一路可达伏牛山区,赴桐柏山可就远了。如果此番不碰上这意外事件,他是准备先赴桐柏山查探一“谷中凤”下落的,原本与欧阳公子约定也是如此,既经这一岔,只有顺道先赴伏牛山了。
照方伯父留在“百了大师”处的密来指示,该赴伏牛山雁谷,掘无名氏之塜,久悬心头的仇家之谜,必须早早揭开,十多年了,如果仇家业已不在人世,岂非无可挽回的大憾事,于是,他决定先奔伏牛山,事完之后,再到桐柏山找“谷中凤”。
想到了“谷中凤”,不由顿感忧心忡忡,她到桐柏山找不到自己,就该回头,她没理由逗留在山中,最可虑的是遭遇了意外,但以她的身手而论,遭意外的可能性极小,那她的下落不明,便难以索解了。
用罢酒饭,已是起更时分,想到这小镇上的旅店必然嘈杂转乱,住一宿等于受罪,不如夜赶路的好。
于是,他付了酒资,连夜上路西行。
× × ×
伏牛山,回雁谷。
重峦叠嶂之中,一个开朗的谷地,谷地中央,现出一个长方形的寒潭,潭边,丰茂的芦草围环,这便是回雅谷。
一个青衫佩的书生,在谷地中徘徊,他,便是文天浩。
时当正午,艳阳高悬谷顶,微风拂动下,芦花翻白,潭面闪烁着滟滟波光。
文天浩已在谷中巡行了两匝,就是找不到无名氏之冢。
既然遣简如此说,当然这墓冢是一定有的,会不会年深日久,湮没了呢?不管如何,无名氏之冢非找到不可,不然仇家之谜便无法揭开。
但这谷地一个寒潭占了十之七八,全谷总长也不过三里左右,业已搜寻了两遍,连类似墓塜之物,都不曾发现,这可真是怪事了。
心念之中,开始了第三遍搜索。
他不放过任何一处可疑的地方,一步一步慢慢地搜向谷底。
这样的搜找,相当费时,搜完了第三遍,日头已歇在山巅,文天浩自幼随“诛心剑客”方世堃山居,对山中的情况十分熟稔,山间夜来得早,日落夜临,得趁早寻个渡夜之处。
无名氏之冢既非找到不可,说不定还有几天的耽搁。
于是,他暂时放弃搜寻,开始寻找安身之处。
靠峰脚,连半个堪以容身的洞穴都没有,只好向谷壁上打主意,终于被他寻到了一个壁间石穴,距地约莫三丈余,倒也干澡。
他用草叶把石穴清理了一番。然后坐下来食用带来的干粮。
不久,瞑气四合,已是入夜了。
他在石穴里苦苦地想,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无名氏之冢?
突地……
一个悲悲切切的女人哭声,破空传来,文天浩不由心头大震,移身穴口,发现哭声发自穴下不远的谷底,这就奇了,此时此地,怎会有女人在此悲泣?
运足目光望去,只见一块突石之上,端坐着一个黑衣蒙面女人,哭声便是从她口里发出,凄凄惨惨,若断若续,令人听了有摧肝断肠之感。
是她“断肠鬼泣”的传人,她怎会到了这里呢?
文天浩大是激动,黑衣蒙面女自称“薄命花”,与赵妍霜情同手足,在“天庆帮”总舵,她被炸伤,自己会救她逃离,彼此敌忾同仇,说起来多少还有点渊源,该不该与她见面呢?
对了,也许她师徒便隐居在这谷中,或是附近,说不定她可指引自己找到无名氏之冢,这倒是个机会。
心念之间,正待现身下谷
另一边,却响起了一个苍劲的歌声:
“弹长铗而歌兮,强梁丧胆!
挥血剑而舞兮,宵小夺魄!
以杀止杀兮,正义伸。”
文天浩登时热血沸腾起来,这可巧,冒牌的“血剑令主”居然也来了,这真是千载一时之机,今晚非要他现身出原形不可。
他随即想起“血创盟”秘舵,是在伏牛与熊耳两山交界之间,此地是伏牛山深处,对方在此现身,毫不足怪。奇的是“薄命花”也现身此间。难道双方……
歌声哭声,同时停止,黑衣蒙面女身前,多了一个灰袍蒙面人。
只听灰袍蒙面人冷厉地道:“芳驾想已接到本令的照会了?”
黑衣面女幽幽地道:“不错,老身已接到了!”
文天浩一听声口不对,转念一想,恍悟这黑衣蒙面的不是“薄命花”而是她的师父“断肠鬼巫”本人。
灰袍蒙面人冷声道:“既已接到,芳驾就该另觅栖所!”
“断肠鬼巫”口里发出一阵刺耳的阴笑,道:“什么,你要赶老身走?”
“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这是江湖尽人皆知的规矩,芳驾是江湖中的先进,不会不懂这禁忌吧?”
“老身迁此已经五年,你呢?”
“数倍于芳驾!”
“血剑盟开舵多久?”
“那不关开舵。”
“老身不在乎你什么‘血剑令主’”
“看来只有手底下见真章了?”
“呱呱呱呱!”
怪笑声中,“断肠鬼巫”长身而起,下了突石。
这一下文天浩可看清楚了,“断肠鬼巫”的身材比她的传人“薄命花”高了半头,最头眼的是脑后散披的白发。
文天浩心念疾转:“先作壁上观,还是以‘血剑令主’面目立刻现身,戳穿他的真面目,完成师父交代的头一件任务?”
灰袍蒙面人阴森森地道:“芳驾还请三思!”
“断肠鬼巫”寒声道:“老身还有什么好三思四思的?”
灰袍蒙面人道:“俗语说得好,世上难逢百岁人,芳驾年岁业已过百,应该珍惜天年,如果芳驾毁于本令的‘血剑留痕’,岂非件令人扼腕的事?”
文天浩心内暗忖:“这老匹夫冒充一血剑令主”,天下只有一柄血剑,他的血剑何来‘血剑留痕’是不传之密,难道他也会?这倒要先看个明白……”
“断肠鬼巫”声道:“你准知老身挡不了你的‘血剑留痕’?”
“本令出道以来,从未逢过敌手,也许今晚芳驾会破这数十年之例!”
“老身的‘鬼手功’也从无人接下过,今晚你可以试试!”
“芳驾不愿再考虑了?”
“无此必要!”
灰袍蒙面人“嘿嘿!”一声冷笑,道:“芳驾恐怕要后悔……”
“断肠鬼巫”又是一声“呱呱!”怪笑,道:“老身从不知后悔为何物!”
“但今晚可能例外?”
“废话少讲,拔剑,让老身见识一下江湖第一令的能耐!”
“芳驾听真了,血剑出鞘,见死方回……”
“哼!”
灰袍蒙面人缓缓拔剑在手,斜斜扬起。
文天浩极目睨视,相距太远,加之在暗夜之中,色彩无法分辨远望那剑,黑为黝的不知是否赤色,但有一点可异,剑尖无芒,与真的血剑大不相同。
“断肠鬼巫”双掌也上提平胸。
文天浩心想:“且让两魔相争,看这冒充者如何出手?”
突地,只见“断肠鬼巫”连退数步,口里厉声道:“你敢用毒?”
用毒两个字使文天浩骇然心震,想不到这冒充者竟然会施毒,为什么他剑未出手,却先施毒莫非他自忖没把握以剑对付“断肠鬼巫”?此僚不除,“血剑令主”的英名将丧尽了。
灰袍蒙面人持剑兀立如故,不言不动。
“断肠鬼巫”厉笑了一声道:“血剑令主,你的毒果然厉害,但老身还不在乎,堂堂江湖第一令,却原是个卑鄙小人!”话声中,欺身上步,回到原来位置。
灰袍蒙面人意外地竟然把上扬的剑放了下来,口里打了个哈哈道:“传言不虚,芳驾果然有辟毒之能!”
“鬼话,老身数十年不曾与人动过手,哪来的传言?”
“芳驾这一身玄功,失传了岂不可惜”
“慢着!”
“你怕了么?”
“笑话,只是还有件事要提醒芳驾!”
“有屁快放?”
“芳驾这大岁数,别口不择言,芳驾不虑绝技失传么?”
文天浩觉察出这冒充者为人相当诡诈,不知他想玩什么花样?
“断肠鬼巫”似已发觉对方话中有话,不由怔了一怔,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灰袍蒙面人好整以暇地道:“芳驾似会收了一个传人?”
“不错怎样?”
“她年纪不大,但已得了芳驾的六七成真传。”
“断肠鬼巫”陡地前欺一步,道:“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灰袍蜡面人语意森森地道:“本令说过芳驾要后悔。便是指此而言!”
文天浩在暗中不由“怦!”然心惊,难道“薄命花”已落入他的手中?
“断肠鬼巫”双目射出了森森碧芒,暴声道:“什么指此而言?”
灰袍蒙面人阴声道:“很不巧,芳驾的传人冒犯了本令……”
“断肠鬼巫”怪叫道:“你把她怎样了?”
“不怎么样,冲着芳驾的面子,本令未损她一毫一发,只派人看住。”
“她现在何处?”
“附近不远!”
文天浩不由暗自发指,怪不得这厮东扯西拉,原来他已挟“薄命花”作为人质,这倒要看看“断肠鬼巫”如何应付?
只听“断肠鬼巫”咬牙切齿地道:“你最好放了她?”
灰袍缘面人得意地一笑道:“当然,只要芳驾一句话,本令不为已甚,不过,本令也有个要求!”
“断肠鬼巫”重重地哼了一声,气呼呼地道:“什么要求?”
“请芳驾另觅洞天福地,退出伏牛山!”
“你以此要挟老身?”
“说不上是要挟彼此互惠而已!”
“办不到!”
“那芳驾将失去传衣钵的人。”
这句话,极尽威胁之能事。
“断肠鬼巫”厉哼了一声,双掌暴扬,作势就要出手,但随即又放了下来,显然她不愿失去传人,但气得连声都走了样,栗声道:“老身先见了人再说!”
灰袍蒙面人丝毫不放地道:“芳驾算是答应了?”
“先见人,再谈件!”
“先谈妥条件,本令立即放人!”
文天浩心中一动,转向另一方望去,居高临下,视线毫不受阻,只见五丈外的石堆之后,似有人影蠕动,略一思索,立即飞身扑去。
石堆后,一个黑衣少女被两名中年汉子挟持,另有两名武士装束的汉子,不断探头观看谷底现场的情况。
文天浩鬼魅到了四人身后,双手轻抬,只听“嗯!嗯!”两声低沉而短的参哼,两名挟持黑衣女子的中年汉,双双松手栽了下去。
黑衣女子也随着栽倒。
另两名闻声回顾,连人影都不曾看清,便被点了死穴,随着同伴一道赴酆都城报到去了。
文天浩急朝黑衣少女道:“姑娘是被点了穴道么?”
黑衣少女没有答话,只四肢动了动。
那边场内传来了灰袍面人的声音:“把人带过来!”
文天浩心念一转,双手平托起黑衣少女,缓缓朝现场走去。走到距灰袍蒙面人身后,约三丈之处,故意停了步子。
“断肠鬼巫”似乎心急衣钵人安危,迫不及待地作势弹身……
灰袍家面人手中剑一横,道:“芳驾少安毋躁,先把话说定,本令所提的条件如何?”
相关热词搜索:血剑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