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天比翼在地连理
2025-07-03 作者:朱贞木 来源:朱贞木作品集 点击:
上面公孙龙夫妇弃官职、当镖头,在川滇道上和五虎旗严氏弟兄怨仇固结的经过,原是从公孙龙夫妇门下大师兄纪大纲嘴上说出来的(与第二集第二章章尾接笋)。当时师兄弟们守义、守廉、张宏、魏杰、叶晓芙等听得当年老武师结怨种祸的前因,都有点感慨万分。
当年事由一面双龙镖旗所起,骨子里并非想在川滇道上争雄夺利,结果弄得血海深仇,两败俱伤。假使当年二镖头铁龙媒和严四虎,双方都退后一步,把意气之争压一压,心平气和地想个平和办法,使双方都过得去,何致闹成这样怨仇固结的局面?所以纪大纲说出“练功夫壮实身体则可,凭功夫在江湖上混饭吃,这条路走不得……”的话,实在是有得之言。因为纪大纲拜列老武师门墙,正值五虎旗两次落了下风以后,双龙镖旗在川滇道上赫赫称雄当口,见闻较详,才明白这事的因果。
纪大纲本来要动身回京,老武师家中突然出了这样逆事,才多留了几天,等到老武师大儿子守仁葬事告竣,老武师黑虎钉创伤已日见复原,五虎旗贼党确已远走高飞,才安心辞别师傅、师母和师兄弟们,动身先回凤城南门外八里铺家中,再起程返京。
老武师公孙龙经过这番祸事以后,精神上似乎受了极大打击,虽然创伤日见平复,行动已无大碍,兴致却非常颓唐,终日沉默寡言,一个人在静室内,往往一炉佛香,枯坐如僧,好像悔不当初,暗自忏悔一般,弟子们日常武课,一股脑儿都由公孙大娘督教,很少到把式场中指点弟子们的功夫。
可是公孙大娘的举动,和她丈夫大不相同,精神奕奕地督教子弟们功夫,格外加紧,丝毫没有放松,恨不得把自己一身本领,都教给他们。但是武功一道,不是填鸭子般填得进去的,师母把压底本领都抖搂出来,弟子们资质不同,未必个个都心领神悟,突飞猛进。
这几位门弟子里边,要推叶晓芙、魏杰两人成绩最好,叶晓芙专心一志于绵掌、梅花针两手绝顶功夫,已有相当的造诣,魏杰却把公孙大娘当年逞雄川滇道上那手“杀虎绳”的绝技,得到手中,其余守义、守廉、张宏三位师兄,虽然功夫日见长进,比起叶晓芙、魏杰来便差得多,倒是小凤姑娘志气很坚,常常想起那晚五虎旗贼党钻天鹞子把自己赶罗得走投无路,深知自己武功太薄弱了,每天跟着几位师兄下了苦功。公孙大娘只有这个爱女,平常最为爱惜,看她每天苦练苦学,反而劝她不要这样傻练,文、武两道都得按着各人禀赋,循序而进,贪多嚼不碎,反而于身体有碍。
光阴飞快,转瞬又过了两个年头。皇天不负苦心人,小凤姑娘在这两年内下的二五更工夫,真得亏她,一点没有白下苦功,而且后来居上,她哥哥守义、族兄守廉还有五师哥张宏,都觉有点不如她了。
小凤姑娘最得意的,瞒着众人,偷偷地向叶晓芙讨教独门燕尾追魂针的手法,这一筒厉害暗器,原是和“赛棠夷”“赛鱼肠”"寒辉剑”三件宝物做一箱子藏着,又是叶晓芙托她代收藏的,她瞧得叶晓芙在这两年内,已把自己母亲传授他的梅花针练得到了火候,自己母亲常常夸赞他:“终南派绵掌、梅花针两手顶门功夫,上一辈的传人是自己,铁氏双雄和你父亲都没有练到家,下一辈大约只有你七师哥了。”小凤姑娘听得暗暗高兴,虽然家传梅花针,自己和哥哥都练不到功候,反被外人得去,心里却没有失望。
她芳心里早把叶晓芙不当外人,这两年内,和叶晓芙的感情,愈来愈亲密,在人面前叫着“七师哥”,没有第三人在面前时,只叫一声:“哥!”或者喊声:“你!”有时连“哥”和“你”都用不着,彼此心心相印,小凤姑娘柳眉一展,樱唇一动,叶晓芙便知她要什么。反过来说,叶晓芙一举一动,别人不清楚,小凤姑娘便莫逆于心,彻底了解。
小凤姑娘背着人和叶晓芙说:“哥!梅花针这手功夫,没法子,只好让你逞能,我练不到家,已死了这条心,你得教我那筒独门燕尾追魂针。”
叶晓芙慌说:“只要你爱练,我非但把一切手法都教给你,从此连那筒独门燕尾追魂针,一起奉送,从此那筒暗器是你的了。”
小凤姑娘欢喜得合不拢嘴,嘴上却一个“谢”字都不说,却说:“我有了这筒暗器,我娘面前暂时不要说,等我练到家时再提,你教我时,也不要在人面前教,咱们到庄外悄悄地练去。"
叶晓芙对于小凤姑娘百依百顺,果真依着她,偷偷地传给她燕尾追魂针的手法。小凤姑娘本来天生的一对夜能视物的秋波,从小弹弓百发百中,这两年武功大进,加上叶晓芙暗中尽心指导,没有多久,便把这件燕尾追魂针,练得如愿以偿,得心应手了。
她和他这样背着人偷偷地练习暗器,以及平常问寒嘘暖的亲密举动,当局者迷,以为别人没觉察,其实师兄弟们早已瞧得一清二楚,关心儿女的公孙大娘,岂有不明白之理?只有老武师公孙龙自从受伤病愈以后,一切心灰意懒,百事不问,全凭公孙大娘主持,自己整天不是静坐念佛,便是到莲花峪伏虎寺,和慧明和尚盘桓在一起,连儿女的功夫,和将来男婚女嫁的事,都像一毫不在心上了。
有一天晚上,老武师独个儿在静室打坐参禅,守廉、张宏早已各自返家,守义、魏杰两人,在白天被公孙大娘派到她娘家凤翔姬家寨办事去了,要过两天才能回来,公孙庄上师兄弟们,只有叶晓芙和小凤姑娘两人了。这时小凤姑娘已把追魂针练得烂熟,原不必拉着叶晓芙到庄外偷偷学习了,可是不学习暗器,在这清静的黄昏,两人也不肯放过机会,借着月下练习晚课做幌子,也得悄悄地密谈一阵。
两人在把式场中,离开了正面老武师静室,从外面一块地方,绕过墙角,东面靠后院的圆洞门外,也是把式场,一块狭长形的余地,两面砌着花墙,较为静僻,两人便在这地方喁喁私语。一听到圆洞门内脚步响时,两人不约而同地会伸拳抬腿,亮出练习武功的架势来,人家一看,好像师兄妹一心一意在月地下研究武功,其实他们两人心不在焉,两对耳朵,一听刚才的脚步声,并没到把式场来,立时又不约而同地扑哧一笑,彼此心照不宣,把伸出的拳、抬起的腿自然而然地放下来,继续他们一辈子讲不尽、谈不完的心曲了。
“晓芙!小凤!你们到我房里来!”这一声呼唤,从月洞门内传了出来,是公孙大娘的口音,而且带着一点脚步声,回到后院去了。两人正悄悄地谈得情致缠绵当口,突然被这一声呼唤惊醒,彼此立时心头乱跳。
叶晓芙忙应了一声:“师母!我们就来!”
小凤姑娘把晓芙袖口一拉,悄悄地说:“听脚步声,娘在月洞门内站了半天了。娘是爱我们两人的,我们也没有对不起上人的事,咱们大方一点,走!上我娘屋里去,近来我父亲常一人睡在前院静室内,娘定有体己话对我们说。瞧你这畏畏缩缩的,我还不害臊呢。”
两人进了后院公孙大娘的卧室,瞧见公孙大娘盘膝坐在炕沿上,手上拿着紫竹细长旱烟袋,静静地吸着自薰兰花细烟丝,偷瞧她鼻管里两条烟龙,没有喷得笔直,叶晓芙便放了心。公孙大娘瞧见他们两人进屋,脸上不断地露出笑容,瞧瞧小凤,又瞧了瞧叶晓芙,满脸春风地不住点头。
叶晓芙被她瞧得有点发毛,小凤却娇喊一声:“娘!刚才请七师哥指点我绵掌的精奥处,我真笨,梅花针练不到家,绵掌和七师哥比起来,还差得远,吃亏的还是内五行根基没筑实……”嘴上说着,一歪身,撒娇似的靠着她母亲坐在炕沿上了,情不自禁地指着炕边一张椅子上,低低喊了一声,“哥!坐!”
公孙大娘微微一笑,用手上烟管一指身边椅子说:“晓芙!今晚清静,咱们娘儿三个谈谈家常事。”
叶晓芙面孔一红,侧身坐下,公孙大娘转脸笑道:“小凤!这一阵你偷偷地练习燕尾追魂针,练得怎么样了?”
小凤一声惊喊:“咦!娘知道了!娘!我不是瞒着你,我怕你责备我,贪多嚼不碎,乱学一气,又怕学不完全,被人耻笑,可是到底被我学会了,而且他把这件宝贝东西送了女儿,从此我家梅花针以外,又多了这件厉害暗器了。”
小凤姑娘这么一说,公孙大娘却面色一沉,说道:“你这孩子,年纪也不小了,不知轻重地只逼着你七师哥教这样、教那样,你哪知道这件暗器的来历。照说叶晓芙不能把这件暗器的手法,随便传授,何况连师传独门暗器都送给人……晓芙!你自己想一想,这一桩事,是不是有点违背你先师的遗训呢?”
叶晓芙听得吃了一惊,刚要张嘴,小凤姑娘撒娇道:“娘!女儿和他是师兄妹,我又不是歹人,人家好心好意教给我,送给我,娘还责备他不应该教我、送我,娘也未免……”
公孙大娘笑骂道:“痴丫头!你懂得什么?他送你的那件宝贝暗器呢?你拿出来,让我瞧瞧,我再说与你们听。”
小凤姑娘从炕沿上跳下地来,背过身去,把左膀衫袖捋上去,解下那件暗器来。她常常把这件暗器绑在左臂上,并不是天天仗着这件东西防身,一半是爱得紧,视同性命一般,不肯去身;一半是因物及人,她小心眼儿另有一种想头,她此刻在她母亲面前解下来,想到因物及人的一种作用上,有点难以为情,偷眼向她母亲和叶晓芙都看了一眼,面孔不由得红了起来,其实她这种痴想头,她母亲未必注意得到的。
小凤姑娘从左臂上解下来的燕尾追魂针箭筒,和普通圆形袖箭筒不同,做得非常精巧玲珑,是用风磨铜打就一个微带瓦栊形的东西,因为它是瓦栊形的,绑在臂上最合适,头上有三排梯形极细小的匾形针眼,每一排十二个针孔,一共有三十六个针孔,里面可以喂上三十六枚燕尾追魂针,针只二寸半长,针尾有一个扁扁的小叉,形似燕尾,这个扁叉形针尾,原是风舵,一经入肉,也无异倒钩,极难拔出来,而且这种纯钢锋利的短针,一经筒内做就的弹簧放射,可以透骨,目力难辨,每发五针,可发七次,还留着最后一支保命毒针。这种奇形的暗器,厉害之处全在头上放射出去的针孔,是三层瓦栊式带梯形排列的,里面又做就精巧的机关,针一发出,到了敌人身前,五支燕尾针变成扇面形,如果发出时,一使手法,臂上略有转侧高低,射出的部位,便又起了无穷变化,敌人更难防护周密,所以这种暗器,江湖上闻名丧胆。江湖上晚几辈的人物,不用说瞧见这东西,连燕尾追魂针的名头,都难得听到,因为这件东西是叶晓芙先师独创的暗器,连本人也只用过一二次,江湖上不是见多识广的老前辈,自然不易知道了。
公孙大娘拿着燕尾追魂针的发射机筒,仔细瞧了瞧,叹口气说:“这件东西,从前只听我老师讲起过它的来历,谁也没有瞧见过这件东西,两年前晓芙用这件东西,杀伤严氏弟兄,救了你师父一命,后来我明知晓芙把这件东西,和那几件宝物,交小凤收藏着,我也不愿叫小凤拿出来赏鉴一下,因为一瞧这东西,便要想起那年我公孙庄一件糟心的事,被老头子瞧见,更惹得他难过半天,直到现在,我在暗中知道小凤学会了这件暗器,晓芙又把师传遗物,很随便地送了小凤,我心里有许多话,想和你们说,没法子不叫你们拿出这件东西来了,好在今晚此地只有我们娘儿三个人,什么话都可以说……晓芙!你是个聪明知礼、懂得尺寸的人,极不肯把先师遗传和遗物,轻易传授别人、送给别人的,你很慷慨地送给小凤,绝不是因为小凤是你师妹,不好意思不送,假使换了别个师兄弟,大约你未必这样慷慨。晓芙!咱们不是普通师生关系,这两年内,我看待你也和别人不同,我重视你比我亲生儿子还强几分,大约你也看得出来,小凤更应该明白,你们有话,趁这时候清静,只管对我说……”
公孙大娘平时对于叶晓芙、小凤两人亲热的情形,假作痴聋,也可以说是故意放任,聪明的小凤姑娘,平时也未必不明白,正惟她明白母亲的心意,自己有了把握,才和叶晓芙不避嫌疑,嘘寒问暖。但也不料今晚自己母亲突然借着燕尾追魂针一档事,说出这样露骨的话来,臊得她低着头,站在一边,没法出声,本想一溜烟地逃出房去,心眼内却觉得机会到了,想听一听叶晓芙怎样对答自己母亲的话。
但是叶晓芙也窘得一张脸像大红布一般,心头一个劲儿乱跳,嗓子眼里像贴上封皮一般,不知说什么才好!当面锣,对面鼓,这话怎么出得了口呢?从什么地方说起来最得体呢?心乱如麻,反而变成哑子一般。
公孙大娘大马金刀地坐在炕上,瞧着一边一个像木头人似的一男一女,心里暗暗好笑,却又不忍再窘他们,面色一整,故意把这僵局打开一下,改变了话头,悠悠地叹了口气,说道:“这个燕尾追魂针,狠毒霸道,比我们凭内功打出去的梅花针还厉害得多。这种暗器,任凭一等一的武功,事先没有觉察,猝不及防地碰着这种霸道暗器,也极难躲闪,如果你没用这件毒辣暗器,救过你师父、救过你师妹和我们全家,我一定不许你用,也一定不准小凤练习。如果你把这东西送给小凤,我还要恨你,也要骂她,现在可教我说什么呢?这好比一件毒药,用来毒人,就是罪恶;用来毒死吃人的虎豹,便是佛心了。现在小凤已经学会这件东西,她又把这件东西,当作性命似的带在身上,五虎旗对我家仇恨越结越深,不知哪一天,也许还要寻上门来,我没法禁止小凤不用,只能常常告诫她,不能乱用,到了万不得已时才许用它,我们终南派祖师有一句名言传下来:‘学得镖法,能不伤一人,便是镖佛;学得剑法,能够剑不染点血,便是剑仙。’你们两人,千万记住我这几句话,我们两老和五虎旗怨仇固结,一世难解,便是你们前车之鉴。”
叶晓芙慌站起来说:“弟子终身谨记师训。”
小凤也说:“娘!女儿没有七师哥救我,早落贼党之手,女儿天天备防着五虎旗再来寻仇,才背着娘学这件暗器。娘和爹一年比一年老,两老跟前最得力的徒弟,只有七师哥,次之是六师哥,两位师哥学成了本领,总有一天要离开我家的。七师哥送我这件东西,他嘴上不说,女儿知道他存着深意,为的是女儿有了这件东西,非但防身,还可保家,人家一番好心,娘还一个劲儿追问他,教人家能说什么呢?”
聪明的小凤姑娘,灵机一动,忽然抓住机会,移花接木,巧为叶晓芙解脱刚才一番窘境,不料公孙大娘笑道:“痴丫头!你自己呢?你一年大似一年,也有一天要离开你娘的呀!”
小凤姑娘万不防她母亲说出这话来,只一转,又归到切身的本题上去了,这又使她低下头,没法再搭腔了。
公孙大娘不去睬她,转脸向叶晓芙说:“晓芙!我刚才问你的话,关系非轻,我平日冷眼瞧清楚了,才敢当面问你,你却年轻面嫩,答不出话来,其实我们这种人,讲究一个干脆爽利,不必拘泥世俗的虚伪排场,也不必转弯抹角,扭扭捏捏,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只要听你一句话,我就有了安排的主意了。”
叶晓芙一听这话,心头一激灵,突然哧溜地向公孙大娘双膝一屈,飞红着脸,嗫嚅了半天,才说道:“师母!可怜弟子父母双亡,肩上肩下,并无兄弟姊妹,连一个靠近的亲友都没有,当年弟子相依为命之人,便是去世的那位恩师,现在终身感戴,视同慈母的,便是师母您。可怜四海虽大,弟子已无家可归,不过我虽孑然一身,却掌握着无穷的金珠财宝……”
“哦!你这批金珠财宝,定然另有秘藏之处,以我猜想,大约也是你去世恩师的遗留吧?”公孙大娘抢着急问财宝的来历,小凤姑娘也耸然惊异,心想他这人真怪,年纪轻轻,有了这许多财宝,还肯寻师学本领,苦求深造,实在是不易的。
却听叶晓芙说道:“师母圣明不过,大约师母看到先师留给我几件随身宝物,师母早已明白那位先师是何许人物了。弟子有了大批财宝,如果想成家立业,坐享其成,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弟子有两大心愿:第一件,誓报父母不共戴天之仇;第二件,欲继先师未竟之志,想把这批财宝,救济穷苦无告的人民。当年先师从一班贪官污吏囊中搜刮来的财宝,替他散给穷人们,也是合乎天理人情的事,至于……"
他“至于”了半天,似乎下文难以出口,忽地剑眉一轩,终于挣出几句话来:“至于弟子和师妹,日亲日近,性情相投,难逃您老人家眼下,但是自问发乎情,止乎礼,只把师妹当作平生知己,情逾骨肉,弟子把燕尾追魂针传给师妹,除去刚才师妹所说借此防身保家以外,弟子心里存着非分妄想,只要弟子第一件心愿事了,便想偕同师妹,处理我先师秘藏的大批财宝,完我第二件心愿。师妹既然是道同志合,帮我继续先师未竞之志,把先师遗留的燕尾追魂针,传给师妹,似乎对于先师在天之灵,可告无罪……”
公孙大娘不等他再说下去,一伸手,把地上跪着的叶晓芙拉了起来,却向小凤问道:“他此刻说出来的主意,平时对你说过没有?”
小凤姑娘红着脸说:“说过的,但是我问他害你父母的仇人是谁?你去世的恩师,究竟是哪一位前辈英雄?娘!你猜怎么着?他这人真有主意,无论怎样问他,他咬定牙根,不吐一句口风,他此刻在娘面前又说女儿是他知己,女儿却有点信不及,现在娘在这儿,我倒要问问他,既然把我当作知己,一问到他身世来历,为什么不肯告诉我呢?这不是信不及女儿么?女儿为了此事,常常暗中流泪……”
小凤说到这儿,眼圈红红的,竟有掉泪的光景。
公孙大娘笑道:“你还是孩子气,你懂得什么?他不是信不及你,定然因为关系重大,机会未到,不能随便出口。你只要想一想,他对于我这老婆子,平时何等信服我,尊敬我,这些年他也绝口不提此事,我明知他有难言之隐,也绝口不去问他,免得他心里难过,你这孩子,不知轻重,只想自己这一面,只怨他不肯对你说,却没想一想他说出以后,你能帮他了这第一件心愿么?”
小凤姑娘急道:“怎么不能!只就我们师兄妹情分来说,这样大事,他不叫我跟着,我也得一块儿去。”
公孙大娘笑道:“这又是孩子话,你有多大本领,敢说帮他报仇?如果他仇人庸碌之辈,不必人帮他,早已自己了此心愿了,何必直到现在?你功夫比他差得多,报仇机会未到,对你不是白说么,何必叫你也添一重心事呢?他不对你说,正是他有主张、有见识的地方……这些话且不提他,现在我听晓芙话里话外,已经表明了心意,要等报了父母之仇,才能谈到别的,晓芙!是不是这意思?”
叶晓芙应声:“是!”
公孙大娘说:“好!有志气!但是我女儿终身大事,也不能含糊,咱们也不必男媒女媒,一个是我爱女,一个是我爱徒,巧言不如直道,晓芙!丈夫一言,我听你们一句话,我一定要成全你志愿的。”
小凤姑娘一听自己母亲突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顿时心头乱跳,站又不是,坐又不是,躲出去又不甘心,羞得背转了身,全仗着一对耳朵,急于想听叶晓芙对答出什么来?
只听他清清楚楚地说道:“师母!弟子斗胆,只求师母替弟子做主,只要弟子报了不共戴天之仇,愿和师妹在天比翼,在地连理,此心不二,神灵共鉴!”
小凤姑娘一听这几句话,心神大定,一张樱桃小嘴,使劲地想闭得严严的,却不听她做主,两片朱唇不由得合不拢来,好在她背着身,面着墙,谁也瞧不见她脸上的表情。
叶晓芙说出心意以后,公孙大娘立时接口道:“好!一言为定,现在你既然心愿未了,这事暂且搁在一边,你师傅面前,我暂时不提。现在你是我爱徒兼爱婿,照说我得问问你身世来历和你的仇人,但是我有点明白,你绝非普通人家的子弟,你的仇人也绝非江湖上普通的仇人,你不便说时,我们也不便硬逼着你说,你自己酌量着,到了应该使我们母女俩知道的时候,再说出来也未始不可。不过你要明白,现在我们和你是休戚相关的人,你的仇人便是小凤的仇人,独木不成林,一旦报仇机会到来时候,我老婆子还能替你担当一下,你可不能瞒着我母女俩,犯了糊涂,去冒不测之险。”
叶晓芙慌不及应道:“谨遵师母吩咐!”
公孙大娘又说道:“还有一节,你父母之仇,暂时我们不便打听,但是你去世的恩师的来历,从你那只箱内几件法宝,和这个燕尾追魂针身上,我却有点知道,此人便是当年平西王吴三桂手下第一勇士保柱,平西王反清失败,身死军中,部下星散,这位勇士名望大一点,清廷出了重重的赏格,下了海捕公文,到处搜捕,变成了重要的钦犯。可是此人武功超群,隐迹江湖,成了一个神鬼不测的侠盗,江湖上传说的燕尾生,便是此人隐迹以后的别号。官府虽然聘了许多名手,各处踩缉搜索,依然劳而无功,此人的本领和独来独往的奇怪举动,早年江湖上可算一绝,万想不到你和他有这样深厚的渊源,此人谁也没有当面见过,谁也得佩服敬畏,别的我不便打听,你怎样会和他在一起?而且还得到他全部遗留的东西,你和此公定有异乎寻常的关系。此刻出你之口,入我母女俩之耳,便是其中有点关碍,大约此事和你父母之仇,毕竟差一点,大约不至于拒绝不谈吧?”
公孙大娘说这话时,小凤姑娘乘机转过身来,向叶晓芙瞧了瞧,衬着她母亲的话风,说道:“娘这样问你,你还守口如瓶么?”
叶晓芙慌不及说:“师妹!你莫急,听我慢慢地说呀!唉!说起我先师的事,整天整夜讲不完,以前的事,师母大约知道,且不说他,只说我和他在一起以后的事。”
于是叶晓芙把他先师燕尾生奇怪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当年事由一面双龙镖旗所起,骨子里并非想在川滇道上争雄夺利,结果弄得血海深仇,两败俱伤。假使当年二镖头铁龙媒和严四虎,双方都退后一步,把意气之争压一压,心平气和地想个平和办法,使双方都过得去,何致闹成这样怨仇固结的局面?所以纪大纲说出“练功夫壮实身体则可,凭功夫在江湖上混饭吃,这条路走不得……”的话,实在是有得之言。因为纪大纲拜列老武师门墙,正值五虎旗两次落了下风以后,双龙镖旗在川滇道上赫赫称雄当口,见闻较详,才明白这事的因果。
纪大纲本来要动身回京,老武师家中突然出了这样逆事,才多留了几天,等到老武师大儿子守仁葬事告竣,老武师黑虎钉创伤已日见复原,五虎旗贼党确已远走高飞,才安心辞别师傅、师母和师兄弟们,动身先回凤城南门外八里铺家中,再起程返京。
老武师公孙龙经过这番祸事以后,精神上似乎受了极大打击,虽然创伤日见平复,行动已无大碍,兴致却非常颓唐,终日沉默寡言,一个人在静室内,往往一炉佛香,枯坐如僧,好像悔不当初,暗自忏悔一般,弟子们日常武课,一股脑儿都由公孙大娘督教,很少到把式场中指点弟子们的功夫。
可是公孙大娘的举动,和她丈夫大不相同,精神奕奕地督教子弟们功夫,格外加紧,丝毫没有放松,恨不得把自己一身本领,都教给他们。但是武功一道,不是填鸭子般填得进去的,师母把压底本领都抖搂出来,弟子们资质不同,未必个个都心领神悟,突飞猛进。
这几位门弟子里边,要推叶晓芙、魏杰两人成绩最好,叶晓芙专心一志于绵掌、梅花针两手绝顶功夫,已有相当的造诣,魏杰却把公孙大娘当年逞雄川滇道上那手“杀虎绳”的绝技,得到手中,其余守义、守廉、张宏三位师兄,虽然功夫日见长进,比起叶晓芙、魏杰来便差得多,倒是小凤姑娘志气很坚,常常想起那晚五虎旗贼党钻天鹞子把自己赶罗得走投无路,深知自己武功太薄弱了,每天跟着几位师兄下了苦功。公孙大娘只有这个爱女,平常最为爱惜,看她每天苦练苦学,反而劝她不要这样傻练,文、武两道都得按着各人禀赋,循序而进,贪多嚼不碎,反而于身体有碍。
光阴飞快,转瞬又过了两个年头。皇天不负苦心人,小凤姑娘在这两年内下的二五更工夫,真得亏她,一点没有白下苦功,而且后来居上,她哥哥守义、族兄守廉还有五师哥张宏,都觉有点不如她了。
小凤姑娘最得意的,瞒着众人,偷偷地向叶晓芙讨教独门燕尾追魂针的手法,这一筒厉害暗器,原是和“赛棠夷”“赛鱼肠”"寒辉剑”三件宝物做一箱子藏着,又是叶晓芙托她代收藏的,她瞧得叶晓芙在这两年内,已把自己母亲传授他的梅花针练得到了火候,自己母亲常常夸赞他:“终南派绵掌、梅花针两手顶门功夫,上一辈的传人是自己,铁氏双雄和你父亲都没有练到家,下一辈大约只有你七师哥了。”小凤姑娘听得暗暗高兴,虽然家传梅花针,自己和哥哥都练不到功候,反被外人得去,心里却没有失望。
她芳心里早把叶晓芙不当外人,这两年内,和叶晓芙的感情,愈来愈亲密,在人面前叫着“七师哥”,没有第三人在面前时,只叫一声:“哥!”或者喊声:“你!”有时连“哥”和“你”都用不着,彼此心心相印,小凤姑娘柳眉一展,樱唇一动,叶晓芙便知她要什么。反过来说,叶晓芙一举一动,别人不清楚,小凤姑娘便莫逆于心,彻底了解。
小凤姑娘背着人和叶晓芙说:“哥!梅花针这手功夫,没法子,只好让你逞能,我练不到家,已死了这条心,你得教我那筒独门燕尾追魂针。”
叶晓芙慌说:“只要你爱练,我非但把一切手法都教给你,从此连那筒独门燕尾追魂针,一起奉送,从此那筒暗器是你的了。”
小凤姑娘欢喜得合不拢嘴,嘴上却一个“谢”字都不说,却说:“我有了这筒暗器,我娘面前暂时不要说,等我练到家时再提,你教我时,也不要在人面前教,咱们到庄外悄悄地练去。"
叶晓芙对于小凤姑娘百依百顺,果真依着她,偷偷地传给她燕尾追魂针的手法。小凤姑娘本来天生的一对夜能视物的秋波,从小弹弓百发百中,这两年武功大进,加上叶晓芙暗中尽心指导,没有多久,便把这件燕尾追魂针,练得如愿以偿,得心应手了。
她和他这样背着人偷偷地练习暗器,以及平常问寒嘘暖的亲密举动,当局者迷,以为别人没觉察,其实师兄弟们早已瞧得一清二楚,关心儿女的公孙大娘,岂有不明白之理?只有老武师公孙龙自从受伤病愈以后,一切心灰意懒,百事不问,全凭公孙大娘主持,自己整天不是静坐念佛,便是到莲花峪伏虎寺,和慧明和尚盘桓在一起,连儿女的功夫,和将来男婚女嫁的事,都像一毫不在心上了。
有一天晚上,老武师独个儿在静室打坐参禅,守廉、张宏早已各自返家,守义、魏杰两人,在白天被公孙大娘派到她娘家凤翔姬家寨办事去了,要过两天才能回来,公孙庄上师兄弟们,只有叶晓芙和小凤姑娘两人了。这时小凤姑娘已把追魂针练得烂熟,原不必拉着叶晓芙到庄外偷偷学习了,可是不学习暗器,在这清静的黄昏,两人也不肯放过机会,借着月下练习晚课做幌子,也得悄悄地密谈一阵。
两人在把式场中,离开了正面老武师静室,从外面一块地方,绕过墙角,东面靠后院的圆洞门外,也是把式场,一块狭长形的余地,两面砌着花墙,较为静僻,两人便在这地方喁喁私语。一听到圆洞门内脚步响时,两人不约而同地会伸拳抬腿,亮出练习武功的架势来,人家一看,好像师兄妹一心一意在月地下研究武功,其实他们两人心不在焉,两对耳朵,一听刚才的脚步声,并没到把式场来,立时又不约而同地扑哧一笑,彼此心照不宣,把伸出的拳、抬起的腿自然而然地放下来,继续他们一辈子讲不尽、谈不完的心曲了。
“晓芙!小凤!你们到我房里来!”这一声呼唤,从月洞门内传了出来,是公孙大娘的口音,而且带着一点脚步声,回到后院去了。两人正悄悄地谈得情致缠绵当口,突然被这一声呼唤惊醒,彼此立时心头乱跳。
叶晓芙忙应了一声:“师母!我们就来!”
小凤姑娘把晓芙袖口一拉,悄悄地说:“听脚步声,娘在月洞门内站了半天了。娘是爱我们两人的,我们也没有对不起上人的事,咱们大方一点,走!上我娘屋里去,近来我父亲常一人睡在前院静室内,娘定有体己话对我们说。瞧你这畏畏缩缩的,我还不害臊呢。”
两人进了后院公孙大娘的卧室,瞧见公孙大娘盘膝坐在炕沿上,手上拿着紫竹细长旱烟袋,静静地吸着自薰兰花细烟丝,偷瞧她鼻管里两条烟龙,没有喷得笔直,叶晓芙便放了心。公孙大娘瞧见他们两人进屋,脸上不断地露出笑容,瞧瞧小凤,又瞧了瞧叶晓芙,满脸春风地不住点头。
叶晓芙被她瞧得有点发毛,小凤却娇喊一声:“娘!刚才请七师哥指点我绵掌的精奥处,我真笨,梅花针练不到家,绵掌和七师哥比起来,还差得远,吃亏的还是内五行根基没筑实……”嘴上说着,一歪身,撒娇似的靠着她母亲坐在炕沿上了,情不自禁地指着炕边一张椅子上,低低喊了一声,“哥!坐!”
公孙大娘微微一笑,用手上烟管一指身边椅子说:“晓芙!今晚清静,咱们娘儿三个谈谈家常事。”
叶晓芙面孔一红,侧身坐下,公孙大娘转脸笑道:“小凤!这一阵你偷偷地练习燕尾追魂针,练得怎么样了?”
小凤一声惊喊:“咦!娘知道了!娘!我不是瞒着你,我怕你责备我,贪多嚼不碎,乱学一气,又怕学不完全,被人耻笑,可是到底被我学会了,而且他把这件宝贝东西送了女儿,从此我家梅花针以外,又多了这件厉害暗器了。”
小凤姑娘这么一说,公孙大娘却面色一沉,说道:“你这孩子,年纪也不小了,不知轻重地只逼着你七师哥教这样、教那样,你哪知道这件暗器的来历。照说叶晓芙不能把这件暗器的手法,随便传授,何况连师传独门暗器都送给人……晓芙!你自己想一想,这一桩事,是不是有点违背你先师的遗训呢?”
叶晓芙听得吃了一惊,刚要张嘴,小凤姑娘撒娇道:“娘!女儿和他是师兄妹,我又不是歹人,人家好心好意教给我,送给我,娘还责备他不应该教我、送我,娘也未免……”
公孙大娘笑骂道:“痴丫头!你懂得什么?他送你的那件宝贝暗器呢?你拿出来,让我瞧瞧,我再说与你们听。”
小凤姑娘从炕沿上跳下地来,背过身去,把左膀衫袖捋上去,解下那件暗器来。她常常把这件暗器绑在左臂上,并不是天天仗着这件东西防身,一半是爱得紧,视同性命一般,不肯去身;一半是因物及人,她小心眼儿另有一种想头,她此刻在她母亲面前解下来,想到因物及人的一种作用上,有点难以为情,偷眼向她母亲和叶晓芙都看了一眼,面孔不由得红了起来,其实她这种痴想头,她母亲未必注意得到的。
小凤姑娘从左臂上解下来的燕尾追魂针箭筒,和普通圆形袖箭筒不同,做得非常精巧玲珑,是用风磨铜打就一个微带瓦栊形的东西,因为它是瓦栊形的,绑在臂上最合适,头上有三排梯形极细小的匾形针眼,每一排十二个针孔,一共有三十六个针孔,里面可以喂上三十六枚燕尾追魂针,针只二寸半长,针尾有一个扁扁的小叉,形似燕尾,这个扁叉形针尾,原是风舵,一经入肉,也无异倒钩,极难拔出来,而且这种纯钢锋利的短针,一经筒内做就的弹簧放射,可以透骨,目力难辨,每发五针,可发七次,还留着最后一支保命毒针。这种奇形的暗器,厉害之处全在头上放射出去的针孔,是三层瓦栊式带梯形排列的,里面又做就精巧的机关,针一发出,到了敌人身前,五支燕尾针变成扇面形,如果发出时,一使手法,臂上略有转侧高低,射出的部位,便又起了无穷变化,敌人更难防护周密,所以这种暗器,江湖上闻名丧胆。江湖上晚几辈的人物,不用说瞧见这东西,连燕尾追魂针的名头,都难得听到,因为这件东西是叶晓芙先师独创的暗器,连本人也只用过一二次,江湖上不是见多识广的老前辈,自然不易知道了。
公孙大娘拿着燕尾追魂针的发射机筒,仔细瞧了瞧,叹口气说:“这件东西,从前只听我老师讲起过它的来历,谁也没有瞧见过这件东西,两年前晓芙用这件东西,杀伤严氏弟兄,救了你师父一命,后来我明知晓芙把这件东西,和那几件宝物,交小凤收藏着,我也不愿叫小凤拿出来赏鉴一下,因为一瞧这东西,便要想起那年我公孙庄一件糟心的事,被老头子瞧见,更惹得他难过半天,直到现在,我在暗中知道小凤学会了这件暗器,晓芙又把师传遗物,很随便地送了小凤,我心里有许多话,想和你们说,没法子不叫你们拿出这件东西来了,好在今晚此地只有我们娘儿三个人,什么话都可以说……晓芙!你是个聪明知礼、懂得尺寸的人,极不肯把先师遗传和遗物,轻易传授别人、送给别人的,你很慷慨地送给小凤,绝不是因为小凤是你师妹,不好意思不送,假使换了别个师兄弟,大约你未必这样慷慨。晓芙!咱们不是普通师生关系,这两年内,我看待你也和别人不同,我重视你比我亲生儿子还强几分,大约你也看得出来,小凤更应该明白,你们有话,趁这时候清静,只管对我说……”
公孙大娘平时对于叶晓芙、小凤两人亲热的情形,假作痴聋,也可以说是故意放任,聪明的小凤姑娘,平时也未必不明白,正惟她明白母亲的心意,自己有了把握,才和叶晓芙不避嫌疑,嘘寒问暖。但也不料今晚自己母亲突然借着燕尾追魂针一档事,说出这样露骨的话来,臊得她低着头,站在一边,没法出声,本想一溜烟地逃出房去,心眼内却觉得机会到了,想听一听叶晓芙怎样对答自己母亲的话。
但是叶晓芙也窘得一张脸像大红布一般,心头一个劲儿乱跳,嗓子眼里像贴上封皮一般,不知说什么才好!当面锣,对面鼓,这话怎么出得了口呢?从什么地方说起来最得体呢?心乱如麻,反而变成哑子一般。
公孙大娘大马金刀地坐在炕上,瞧着一边一个像木头人似的一男一女,心里暗暗好笑,却又不忍再窘他们,面色一整,故意把这僵局打开一下,改变了话头,悠悠地叹了口气,说道:“这个燕尾追魂针,狠毒霸道,比我们凭内功打出去的梅花针还厉害得多。这种暗器,任凭一等一的武功,事先没有觉察,猝不及防地碰着这种霸道暗器,也极难躲闪,如果你没用这件毒辣暗器,救过你师父、救过你师妹和我们全家,我一定不许你用,也一定不准小凤练习。如果你把这东西送给小凤,我还要恨你,也要骂她,现在可教我说什么呢?这好比一件毒药,用来毒人,就是罪恶;用来毒死吃人的虎豹,便是佛心了。现在小凤已经学会这件东西,她又把这件东西,当作性命似的带在身上,五虎旗对我家仇恨越结越深,不知哪一天,也许还要寻上门来,我没法禁止小凤不用,只能常常告诫她,不能乱用,到了万不得已时才许用它,我们终南派祖师有一句名言传下来:‘学得镖法,能不伤一人,便是镖佛;学得剑法,能够剑不染点血,便是剑仙。’你们两人,千万记住我这几句话,我们两老和五虎旗怨仇固结,一世难解,便是你们前车之鉴。”
叶晓芙慌站起来说:“弟子终身谨记师训。”
小凤也说:“娘!女儿没有七师哥救我,早落贼党之手,女儿天天备防着五虎旗再来寻仇,才背着娘学这件暗器。娘和爹一年比一年老,两老跟前最得力的徒弟,只有七师哥,次之是六师哥,两位师哥学成了本领,总有一天要离开我家的。七师哥送我这件东西,他嘴上不说,女儿知道他存着深意,为的是女儿有了这件东西,非但防身,还可保家,人家一番好心,娘还一个劲儿追问他,教人家能说什么呢?”
聪明的小凤姑娘,灵机一动,忽然抓住机会,移花接木,巧为叶晓芙解脱刚才一番窘境,不料公孙大娘笑道:“痴丫头!你自己呢?你一年大似一年,也有一天要离开你娘的呀!”
小凤姑娘万不防她母亲说出这话来,只一转,又归到切身的本题上去了,这又使她低下头,没法再搭腔了。
公孙大娘不去睬她,转脸向叶晓芙说:“晓芙!我刚才问你的话,关系非轻,我平日冷眼瞧清楚了,才敢当面问你,你却年轻面嫩,答不出话来,其实我们这种人,讲究一个干脆爽利,不必拘泥世俗的虚伪排场,也不必转弯抹角,扭扭捏捏,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只要听你一句话,我就有了安排的主意了。”
叶晓芙一听这话,心头一激灵,突然哧溜地向公孙大娘双膝一屈,飞红着脸,嗫嚅了半天,才说道:“师母!可怜弟子父母双亡,肩上肩下,并无兄弟姊妹,连一个靠近的亲友都没有,当年弟子相依为命之人,便是去世的那位恩师,现在终身感戴,视同慈母的,便是师母您。可怜四海虽大,弟子已无家可归,不过我虽孑然一身,却掌握着无穷的金珠财宝……”
“哦!你这批金珠财宝,定然另有秘藏之处,以我猜想,大约也是你去世恩师的遗留吧?”公孙大娘抢着急问财宝的来历,小凤姑娘也耸然惊异,心想他这人真怪,年纪轻轻,有了这许多财宝,还肯寻师学本领,苦求深造,实在是不易的。
却听叶晓芙说道:“师母圣明不过,大约师母看到先师留给我几件随身宝物,师母早已明白那位先师是何许人物了。弟子有了大批财宝,如果想成家立业,坐享其成,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弟子有两大心愿:第一件,誓报父母不共戴天之仇;第二件,欲继先师未竟之志,想把这批财宝,救济穷苦无告的人民。当年先师从一班贪官污吏囊中搜刮来的财宝,替他散给穷人们,也是合乎天理人情的事,至于……"
他“至于”了半天,似乎下文难以出口,忽地剑眉一轩,终于挣出几句话来:“至于弟子和师妹,日亲日近,性情相投,难逃您老人家眼下,但是自问发乎情,止乎礼,只把师妹当作平生知己,情逾骨肉,弟子把燕尾追魂针传给师妹,除去刚才师妹所说借此防身保家以外,弟子心里存着非分妄想,只要弟子第一件心愿事了,便想偕同师妹,处理我先师秘藏的大批财宝,完我第二件心愿。师妹既然是道同志合,帮我继续先师未竞之志,把先师遗留的燕尾追魂针,传给师妹,似乎对于先师在天之灵,可告无罪……”
公孙大娘不等他再说下去,一伸手,把地上跪着的叶晓芙拉了起来,却向小凤问道:“他此刻说出来的主意,平时对你说过没有?”
小凤姑娘红着脸说:“说过的,但是我问他害你父母的仇人是谁?你去世的恩师,究竟是哪一位前辈英雄?娘!你猜怎么着?他这人真有主意,无论怎样问他,他咬定牙根,不吐一句口风,他此刻在娘面前又说女儿是他知己,女儿却有点信不及,现在娘在这儿,我倒要问问他,既然把我当作知己,一问到他身世来历,为什么不肯告诉我呢?这不是信不及女儿么?女儿为了此事,常常暗中流泪……”
小凤说到这儿,眼圈红红的,竟有掉泪的光景。
公孙大娘笑道:“你还是孩子气,你懂得什么?他不是信不及你,定然因为关系重大,机会未到,不能随便出口。你只要想一想,他对于我这老婆子,平时何等信服我,尊敬我,这些年他也绝口不提此事,我明知他有难言之隐,也绝口不去问他,免得他心里难过,你这孩子,不知轻重,只想自己这一面,只怨他不肯对你说,却没想一想他说出以后,你能帮他了这第一件心愿么?”
小凤姑娘急道:“怎么不能!只就我们师兄妹情分来说,这样大事,他不叫我跟着,我也得一块儿去。”
公孙大娘笑道:“这又是孩子话,你有多大本领,敢说帮他报仇?如果他仇人庸碌之辈,不必人帮他,早已自己了此心愿了,何必直到现在?你功夫比他差得多,报仇机会未到,对你不是白说么,何必叫你也添一重心事呢?他不对你说,正是他有主张、有见识的地方……这些话且不提他,现在我听晓芙话里话外,已经表明了心意,要等报了父母之仇,才能谈到别的,晓芙!是不是这意思?”
叶晓芙应声:“是!”
公孙大娘说:“好!有志气!但是我女儿终身大事,也不能含糊,咱们也不必男媒女媒,一个是我爱女,一个是我爱徒,巧言不如直道,晓芙!丈夫一言,我听你们一句话,我一定要成全你志愿的。”
小凤姑娘一听自己母亲突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顿时心头乱跳,站又不是,坐又不是,躲出去又不甘心,羞得背转了身,全仗着一对耳朵,急于想听叶晓芙对答出什么来?
只听他清清楚楚地说道:“师母!弟子斗胆,只求师母替弟子做主,只要弟子报了不共戴天之仇,愿和师妹在天比翼,在地连理,此心不二,神灵共鉴!”
小凤姑娘一听这几句话,心神大定,一张樱桃小嘴,使劲地想闭得严严的,却不听她做主,两片朱唇不由得合不拢来,好在她背着身,面着墙,谁也瞧不见她脸上的表情。
叶晓芙说出心意以后,公孙大娘立时接口道:“好!一言为定,现在你既然心愿未了,这事暂且搁在一边,你师傅面前,我暂时不提。现在你是我爱徒兼爱婿,照说我得问问你身世来历和你的仇人,但是我有点明白,你绝非普通人家的子弟,你的仇人也绝非江湖上普通的仇人,你不便说时,我们也不便硬逼着你说,你自己酌量着,到了应该使我们母女俩知道的时候,再说出来也未始不可。不过你要明白,现在我们和你是休戚相关的人,你的仇人便是小凤的仇人,独木不成林,一旦报仇机会到来时候,我老婆子还能替你担当一下,你可不能瞒着我母女俩,犯了糊涂,去冒不测之险。”
叶晓芙慌不及应道:“谨遵师母吩咐!”
公孙大娘又说道:“还有一节,你父母之仇,暂时我们不便打听,但是你去世的恩师的来历,从你那只箱内几件法宝,和这个燕尾追魂针身上,我却有点知道,此人便是当年平西王吴三桂手下第一勇士保柱,平西王反清失败,身死军中,部下星散,这位勇士名望大一点,清廷出了重重的赏格,下了海捕公文,到处搜捕,变成了重要的钦犯。可是此人武功超群,隐迹江湖,成了一个神鬼不测的侠盗,江湖上传说的燕尾生,便是此人隐迹以后的别号。官府虽然聘了许多名手,各处踩缉搜索,依然劳而无功,此人的本领和独来独往的奇怪举动,早年江湖上可算一绝,万想不到你和他有这样深厚的渊源,此人谁也没有当面见过,谁也得佩服敬畏,别的我不便打听,你怎样会和他在一起?而且还得到他全部遗留的东西,你和此公定有异乎寻常的关系。此刻出你之口,入我母女俩之耳,便是其中有点关碍,大约此事和你父母之仇,毕竟差一点,大约不至于拒绝不谈吧?”
公孙大娘说这话时,小凤姑娘乘机转过身来,向叶晓芙瞧了瞧,衬着她母亲的话风,说道:“娘这样问你,你还守口如瓶么?”
叶晓芙慌不及说:“师妹!你莫急,听我慢慢地说呀!唉!说起我先师的事,整天整夜讲不完,以前的事,师母大约知道,且不说他,只说我和他在一起以后的事。”
于是叶晓芙把他先师燕尾生奇怪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相关热词搜索:庶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