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五虎旗
2025-07-03 作者:朱贞木 来源:朱贞木作品集 点击:
上面叶晓芙拜师的经过,原是从老武师公孙龙口中,说与他大弟子纪大纲听的。纪大纲知道这位叶师弟,是师娘非常器重的,而且投师已近一年光景,从诸位师弟口中,没有一个不说叶师弟真用功、真和气,可是这位老师还没有去掉疑心,而且还叫自己参详参详,这叫自己说什么才好呢?
老武师说明了叶晓芙经过,瞧得纪大纲半天不开声,脸上现出为难之色,苦笑道:“我这份疑心,也只有和你私下说说,在你师娘面前,我都没法提,她对这孩子,非常爱护,老说我越老越糊涂,瞎起疑。但是你知道,我们两老,从前在江湖走动,难免和人结下梁子,不能不处处提防,我这份心意,也是为了大家平安呀。再说,我对这孩子,除出他的来历很有可疑以外,还有他手头非常宽裕,银钱用得非常散漫,好像老用不完似的。他到此将近一年光景,既没有亲友来看他,也没见他回家或出门远行一次,这许多银子从哪里来的呢?我做师长的,也不便暗地查问他银钱来源,他又确是规规矩矩的,一点破绽没有,他师兄弟们,逢着这位手头散漫的同门,自然沾光不少,当然都说他好了。因此我又疑心他,故意用银钱笼络人心。有这几层原因,你想,不由我不暗地里多了一份心。我怕的是,老也老了,还在阴沟里翻船。”
纪大纲说:“哦!这也难怪师父多加了一份小心,弟子想,师母见多识广,也够细心的,这种情形,她老人家不会不体察到的。”
纪大纲这种犹移两可之词,等于没有意见,而且显得他非常世故。老武师听了纪大纲这种回答,有点不以为然,淡笑了一笑,点了一袋烟,半晌没有开口。
门口帘子一动,他的爱女小凤姑娘闪进来了。这间屋子,除出公孙大娘之外,也只有这位掌珠,可以随意进出。
小凤姑娘一进屋内,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向两人瞧了瞧,嘴角上满露着笑意地说:“大师哥,你来时,送了我许多京绣的东西,别位师哥身上,你也花了不少钱,我们实在过意不去。听说你后天要回家去,不久便要回京去了,我们也有点小意思,爪子虽小,也是一点人心,你可不许驳,我们大家凑了个小公份,拜托七师哥明天上凤城去办礼物。”
小凤口上的七师哥,便是叶晓芙。照师门拜师先后,叶晓芙还在小凤肩下,应该称为师弟,但是小凤在老武师夫妇俩膝下,是个最钟爱的女儿,年纪也比别人小,平时对待男同门,一律喊着“师哥”,不在排行之列。
纪大纲一听师弟师妹们,要送礼饯行,忙说:“师妹,愚兄大小有个事由儿顶着,偶然回来一趟,千里鹅毛,略表人心,如若劳动师弟师妹们破费,便不敢当了。师妹,费心费心,快替我去阻止一下。”
小凤身子一扭,转身便走,口上笑着说:“你说你的,我们办我们的。”
老武师笑道:"他们鬼灵精似的,会掏腰包才怪哩。出钱出力,还不是晓芙一人大包大揽了去,我猜得半点不会错。”
小凤已走到房门口,一手推着帘子,转过脸来,哧哧一笑,悄悄地说:“七师哥乐意,管得着么?”说着,小麻雀似的跳出去了。
纪大纲的家,在凤城南门外八里铺。从八里铺到公孙庄,也有三十多里路。第二天清早,叶晓芙禀明了师傅师母,先到三岔镇上五师兄张宏骡马行里,借了匹牲口,骑着上凤城去办礼品去了。原定当天赶回,晚上预备公饯大师兄纪大纲,因为纪大纲决定第二天回八里铺了。
到了太阳过了西山尖,叶晓芙还没有回来。后面厨房里,小凤姑娘亲自下厨提调,晚上应用的酒菜,都预备齐全了。小凤姑娘不断地到前面来,打听七师兄回来没有,又打发他二哥守义到三岔驵五师哥张宏店里去守候。她又出主意,搬了一张大圆桌到把式场中,太阳一落下山,大家在把式场里吃喝,又宽敞,又凉爽,天气又好,恰喜逢到月圆之夜,大家围坐喝酒谈心,还带着赏月。小凤姑娘主意不错,连公孙龙老夫妇俩,都满赞成。
落山的太阳,已经没在西山背后,只剩了半天晚霞。把式场上早已泼过一层水,山风阵阵地飘过,便觉得凉飕飕的精神一爽。小凤姑娘指挥一切,桌凳杯筷,满张罗齐全,连几个凉碟也端上了,可是叶晓芙还没影儿,急得小凤姑娘常到大门口探头,一张小嘴也噘起来了。
片时,守义和张宏从三岔驵回来了,后面却没跟着叶晓芙。大家便瞎猜叶晓芙怎的还没回来。
小凤姑娘虽然噘起了嘴,却另有想头。她说:“七师哥是个精细人,出手又大方,定然在凤城各店铺里,千挑万选,想挑选几件出色礼物,送与大师兄,也许因此耽误了一点时候。我们不如先请两位老人家和大师兄吃喝起来,免得许多人等候一个人。我想七师哥这当口,也许已到了三岔驵了。”
小凤姑娘盼望叶晓芙早点回来,是希望乘着天光还亮,大家可以看看他采办的几件出色礼物。这算是公事,并不是她一人盼望着。她另外还盼望着她私下里的一点夹带,叶晓芙动身时,小凤姑娘背着人,托他代买几样脂粉和绣帕,名目是托他代买,当然是叶晓芙报销,便是小凤姑娘没有托他,也要悄悄地说:“师妹,你要什么,我替你带来好了。”所以小凤姑娘焦急得噘起小嘴来,是盼望着自己夹带的脂粉和绣帕。
老武师夫妇俩和大师兄纪大纲,已被众同门请到露天酒席上。酒菜已摆满了一桌,下面陪席的是老武师长子守仁,次子守义,族侄守廉,第五位门徒张宏,第六位门徒魏杰。小凤姑娘坐在她母亲肩下,不断地站起来斟酒布菜,百忙里还留神门户,七师哥回来没有。
这席酒一门团聚,师兄弟聊欢,吃得非常有兴头。老武师回乡以后开了戒,每天要喝几杯烈酒,今天席上又是张宏送来新开坛的真正远陈汾酒,扑鼻喷香,老武师更喝得兴高采烈,谈笑风生。
谈话之间,张宏偶然谈起:“今天镇上来了几个外路口音的客人,有老有少,都骑着有脚程的好马,却瞧不出是干营生的,雄赳赳,气昂昂,好像身上都有功夫似的,有几个还背着黄包袱。从前我听师父说过,走远道,背黄包袱的,不是帮会的头儿脑儿,便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所以我留了意,这班人大约从雷坝这条路上来的,在镇上没有多停留,便向凤城路上走了。”
张宏随意一说,公孙龙老夫妇俩却立时注了意。公孙龙便问道:“你是什么时候看见这班人的?你听得是哪一省口音呢?”
张宏说:“今天一早,我刚在店门口,送走了七师弟上凤城,这班人便骑着马到了镇上,听他们马上谈话,似乎是川音,在酒铺里打了个早尖,便也向凤城去了。”
老武师口中“哦”了一声,放下酒杯,抬头向东面看了看,一轮淡淡的月影,已从东山尖上现出来了,西面山影背后,还留着几抹残霞。
老武师转脸向他夫人道:“奇怪,晓芙这孩子,从来没有这么荒唐过,怎的此刻还没回来呢?恐怕其中有事吧?”
公孙大娘朝他脸上瞅了瞅,并没搭理,却向张宏说道:“你饭后先走一步,你是镇上老住户,背黄包袱在酒铺里打尖的几个人,你替我向那酒铺探听一下,这班人露出什么口风?有什么可疑之处?马上给我一个回音,顺便在你店中派个精明伙计,向凤城这条路上探一探你七师弟的下落,你明白我的话没有?”
张宏站了起来说:“师母,我素来不喝酒,饭早下肚了,不如我马上去办一下。”
公孙大娘微一点头,张宏便离席回三岔驵去了。
很兴头的一席酒,被张宏几句话,引起了老夫妇俩的注意,正喝得谈笑风生的老武师,顿时变了沉默态度,昂着头若有所思。纪大纲跟着老夫妇俩,走过不少省份,略微有点觉察,而且明白这位师傅对于七师弟迟迟不归,也突然加重了疑心了。事情却也奇怪,平时规行矩步的七师弟,今天怎的变了样,难道其中真有可疑之处吗?
这时非但纪大纲如此推想,守仁、守义、守廉三人也是满腹疑云,小凤姑娘蛾眉紧蹙,有点食不知味。唯独公孙大娘态度如常,不过有点沉默寡言罢了。这一来,这桌很兴头的酒,便草草终席了。
散席以后,天已黑了下来,一轮皎洁的明月,却已高挂天空。客座内点起了灯火,公孙龙夫妇俩和纪大纲进了这间房内,小凤姑娘亲自送了几盏香茗进来,在她母亲耳边低低地说了几句,公孙大娘向纪大纲说:“晓芙这孩子,此刻还没回来,也许他在凤城遇上他乡亲乡眷了?”
小凤姑娘忍不住说道:“娘!七师哥是办礼物去的,他也知道大师哥明天一早要回府的,便是遇上熟人,也不会直到此刻还不回来的。”
刚说着,张宏从三岔驵回来了,而且是骑着马来的,站在帘外喊了声:“师母,师父。”
公孙大娘说:“你进来!”
张宏一进房门,便说:“师母,果真被我探出一点差异来了……”
公孙龙一听到这话,浓眉一耸,手上旱烟袋一放,倏地从座上站了起来,问道:“怎么?那几个川音背着黄包袱的客人,路道不对吗?”
张宏说:“据镇上酒铺里的人说,那般人在他铺里喝酒时,有意无意地问起公孙庄有多远,庄内有几家住户,但也只问了这几句,别的也没有多问……”一语未毕,听得外面大门口,砰砰地直敲门。
小凤姑娘三脚两步便往外走,嘴上说着:“好了!定是七师哥回来了。”
小凤姑娘走出前廊,已瞧见大门开处,进来的却是伏虎寺慧明和尚。慧明和尚从来没有在晚上来访老武师过,这又令小凤姑娘吃了一惊,慌一闪身,避在暗处。只听得慧明和尚进门便向她两位哥哥问:“你们那位叶师弟呢?”
守仁、守义说出一早到凤城去,还没回来,慧明似乎很惊异地“哦”了一声。这时老武师已迎出来了,把慧明邀入客座。慧明进房,和公孙大娘纪大纲见过礼,大家落座。
慧明不等人家问他来意,便慌不及地说:“小僧在每天日落时,照例要到莲花峪左右山冈上遛个圈儿,今天出去得晚一点,走上山冈时,落山太阳已没了影儿,冈上松林内,没有了斜阳反照,显得黑沉沉的,我在冈头上站了会儿,忽听得林内深处,呼咧咧的几声马嘶,似乎不止一匹。
“这是从来没有的事,从来没有骑马上这条路上来的,而且日影落山,却把几匹马拴在黑沉沉的松林内,更是奇怪。不瞒诸位说,小僧自从经过那回海豹周四的事,吓破了胆,不管林内那几匹马是何路道,慌不及跑下山冈,便向伏虎寺奔回去。
“路上倒静悄悄的,没碰见一个人。到了寺门口,忽见从寺里走出一个人来,年纪大约也有五十相近,背着一个黄包袱,头上一顶宽边遮阳凉帽掀在脑后,露出一张漆黑的横宽面孔,鹰眼钩鼻,满颊连须胡子,一脸杀气,见了小僧,却迎面抱拳,呵呵怪笑道:‘老方丈,我知道你上下是慧明两个字,而且也知道你和公孙庄的公孙龙是好友,因此我专诚到此拜访,不料你寺里,一个人也没得,这地方倒真清静。'
“我慌合掌问讯,便问:‘施主到此有何贵干?上下怎样称呼?'
“他说:‘我专诚到此,是想借你宝刹,会一会多年不见的老友,而且还要你辛苦一趟,替我捎一样东西去。'
“他一面说,一面从他怀里掏出一个尺许长的布套来,递在我手里,又说道:‘我想会的老友,便是公孙龙夫妇,请你把这东西交到他们夫妇手上,便知我是谁了。顺便你替我捎个口信与他,我为什么要借你宝刹会一会他们两位呢?因为公孙庄不止他们一家,免得惊动左邻右舍,请他们到此相会,再合适没有,我想公孙龙夫妇也愿意这样办的。但是我在此恭候他们,以今晚二更时分为限,过了二更,他们不来,那不怨我不懂江湖规矩,只好到他们府上相会,万一惊动了他们高邻,休得怪我无礼。’说罢,昂头怪笑,一种桀骜凶恶之相,咄咄逼人。
“小僧听得吃了一惊,明白这人来意不善,立时想起那松林内几匹马,来的绝不是这一位。
“这人看我怔柯柯的半晌没开口,突又厉声喝道:‘这里没有你的事,你这破庙内,缺少一草一木,都有我担待,我只托你辛苦一下,马上替我到公孙庄跑一趟,你和我没交情,你只看在公孙龙好友面上,也得去报个信呀,去吧。'
“我手里捏着那布套儿,心里直打鼓,这人口气,又这样张横,我明知不是好事,任话不说,便转身向这儿跑来了。这里面究竟怎么一回事呀?我本想先和叶老弟商量一下,他比我心细,能不能向老施主直说出来,让他替我酌量一下,不料他偏没在家。”
公孙龙这时已虎目圆睁,跳起身来,伸着手掌,向慧明大声地说:“快把那布套儿拿出来给我瞧。”
慧明伸手从僧袍大袖兜内,掏出那个布套,公孙龙劈手抢了过去,解开布套,从里面抽出一面小小的白布尖角旗来,旗上画着五只黄老虎,可是五只虎之中,有两只虎用浓墨涂得黑黑的了。
公孙龙一见旗上五虎,脸上立时变了色,嘴上却不断地冷笑。这时公孙大娘和纪大纲也站起来,凑在一处,都瞧清了公孙龙手上的五虎旗。纪大纲对于这张五虎旗的来历,大约有点明白,也惊得“啊呀!”一声喊了出来。
公孙大娘向公孙龙、纪大纲两人看了一眼,并没动貌动色,悄没声地回到座上,拿起她的紫竹细长旱烟管,慢条斯理地装了一筒兰花烟,一个劲儿在那儿抽烟,鼻管下面两条烟龙,喷得笔直。纪大纲知道,碰到师母心里有急事,暗地划策,鼻管里出来的两条烟龙,便和平常不一样。
公孙龙突然高声说道:“慧明和尚,咱们平时有个交往,相处怪不错的,这一次,你却把我害苦了。”
慧明听得一愣,摸不着头脑,心想我这一报信,难道其中有错吗?慌不及说道:“老施主,我不明白里面的事,难道这面旗子,不应该拿来吗?”
公孙龙道:“谁说这个?你荐的好徒弟,姓叶的今天一早出去,此刻没露面,我们已经疑惑,果然他一出门,仇家便摸上门来了,非但摸上门来,而且知道你伏虎寺地势僻静,你我有点交往,你想外路来的仇人,哪会知道得这样清楚?不是姓叶的做的手脚,还有哪一个?我对于姓叶这小子,本来起疑,这一来,便显出这小子特地到此来卧底的了。你还要替他们送这面断命旗子,幸而我清楚,你和那姓叶的确是初交,一半也怨我们家里都大意一点,否则……哼!”
这几句话,却把慧明吓傻了,脸也变成白纸了,哆哆嗦嗦的,不断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这等事,怎好……怎好……”
这时,房门外,穿堂里,也有人嘁嘁哇哇起了争执,忽听得小凤姑娘提高了嫩嗓门,娇喊着:“你们休得乱说,爹虽然这么说,事情还没到真个水落石出,我总觉七师哥平日为人,不至于做出这样事来。”
又有一个人说道:“我也以为师妹说得有道理,我和老七住在一屋子内,除出他的身世来历守口如瓶以外,无话不谈,我敢担保他,绝没有背师欺祖的事。不过今天的事情真奇怪,我怕的是,他遇上意外了。”说话的是六师弟魏杰。
帘外同门正在纷纷争论,却听得房内公孙大娘喊道:“小凤,你叫他们都进来。”
小凤和她两位哥哥守仁、守义,族兄守廉,五师兄张宏,六师兄魏杰一齐进房。
公孙大娘脸上罩了一层青霜,俨然说道:“我们两老当年和五虎旗结梁子的经过,只有你们大师哥知道一点,你们大约连五虎旗的来历,都还没听说过,这时对付仇人要紧,没有工夫和你们细说,将来你们问大师哥好了。今晚仇人拿了当年信号旗来约我们到伏虎寺见面,我们两老,当然到时赴约,倒要瞧瞧现在五虎旗门下,出了什么厉害人物,敢到虎口上来捋毛,但是你们一个不许乱动,跟着大师哥,好好地守在家里,听见没有?”
子弟们对于这位公孙大娘,比公孙龙还敬畏,嘴上不敢不齐声应“是”,却一齐用眼瞅大师兄纪大纲。
纪大纲笑着说:“师母,这事师母还得慎重一点,况且有事弟子服其劳,总得带几个人去,弟子愿跟着师父、师母前往,弟子脸上也好看一点。”
公孙大娘冷笑道:“你们还没有看透敌人的来意。大纲,你不应该不知道,五虎旗门下这般恶徒,出名的奸毒狠辣,事隔多年,忽然找上门来,当然有几分有恃无恐,才敢找上门来。如果来的人,本领异常,连我们两老都对付不了,何苦把你师弟们垫在里面?如果来人稀松平常,有我们两老出场,便可打发,何苦多带人去,被人耻笑?这还不是我的正主意。这般出名刁凶的恶徒,今晚居然讲究外场,不愿到此惊动无辜的左右邻居,这话你相信吗?摆明着一计两用,一面是在伏虎寺僻静之地,埋伏停当,想把我们两老置诸死地,一面却是调虎离山,分出几个党徒来,到我家来行绝户计,想把我全家毁个净尽,你想他们主意歹毒不歹毒?我料定了他们要这样下手,所以把你师弟们留下看家,他们毕竟年轻,功夫阅历都不够应付,没有你领着他们给我看家,我还真不放心。大纲,今晚我这份破家,全仗着你了。”
纪大纲一听她的话,暗暗吃惊,半晌作声不得。屋内站在一旁的同门们,也觉得今晚事态严重。
小凤姑娘在她母亲身后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偏偏七师哥还不回来,有他跟着两位老人家去,倒是个帮手。”
这一句话,却被公孙龙听见了,厉声喝道:“谁是你七师哥?你们记住,我们两老走后,万一这小子暗地引着恶徒摸上门来,千万不要被他花言巧语蒙住了,能够活擒他待我回来发落最好,否则不要留情,宰了他也不冤枉。”
公孙大娘朝他丈夫盯了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缓缓说道:“果真叶晓芙是五虎旗门下派来卧底的,谅他也难逃我们掌心。不久真相便明,我们办正事要紧。”
这时,慧明和尚坐在一旁,实在难过极了,忍不住站了起来,合着掌,连连向公孙龙夫妇和南,口中哆哆嗦嗦地说:“阿弥陀佛!叶晓芙是小僧求老施主收留的,如果今晚祸事,真有姓叶的在内作祟,小僧罪有应得,而且有话在先,小僧甘愿同罪,但是小僧还得求两位仔细安排一下,贵宅当然也得留人守护,两位也得酌带几位小弟兄们去。常言道,好汉敌不过人多,谁知道那班恶徒摆着什么阵势,小僧谈不到功夫,最不济替两位跑腿报信,也可凑个数,可是两位总得带几个人去,千万大意不得。”
慧明和尚苦苦相劝,几乎声泪俱下。纪大纲也乘机劝说,其实公孙龙也主张带人去,无奈自己夫人说在头里,弄得不便开口。此刻经慧明苦苦相劝,公孙大娘才勉强挑选了魏杰,随同前往,又吩咐纪大纲率领守仁、守义和小凤守护家门,守廉和张宏到外面随时巡视庄前庄后,如瞧着恶徒们身影,飞速回宅报信,听大师兄调度,守护全宅,尤其要防贼人们纵火烧房。又嘱咐慧明快回伏虎寺,通知贼徒信已送到,公孙龙夫妇如约必至,冷眼瞧瞧贼人们人数,有什么诡计,自己也可借此表明事外之人,免留后患。慧明领命,便踏着月光,先回他伏虎寺去了。
慧明和尚明知自己是事外之人,但是他经过了海豹周四一场大难,变成了惊弓之鸟,一个人回伏虎寺去,手心里也捏着两把汗,一面走,一面心里老惦着公孙龙那句“害苦了他”的话。知人知面不知心,万想不到姓叶的是贼人一党,到此卧底的,自己干系不轻,如何是好?他越想越难受,迷迷糊糊地到了伏虎寺,留神山门外四面松声如涛,地上月光如水,一个人影也没有。
他这座独僧孤庙,除出就近几个安分山农以外,绝少有外来的人们,进莲花峪来的,更少有上他寺里烧香还愿的人。所以他外面的山门,里面的殿门,不论白天晚上,从来没有关过门,只有后院他自己一间卧室的门,离庙时,掩上了一扇薄板破门,加上一具破铁锁。其实他这座破庙,连殿上的一具香炉,还是石头雕成,而且和石桌连根的,还有什么可偷的呢?
他进了山门,绝不愁寺内有偷儿藏着,却怕着交他五虎旗的贼人们,占着他这座破庙,借地杀人,今晚算计公孙龙夫妇。哪知道他想得满不对,前后转了个身,寺内也一样地鬼影俱无。他又走到山门口,抬头看看天上星月,大约二更未到,头更似已早过,暗想这是怎么一回事,贼人们既然约此会面,怎会人影俱无,痴痴地立在山门口,暗地不断地念“阿弥陀佛”,希望菩萨保佑,贼人们知难而退,风平浪静地度过这一宵。
他立得脚酸,便坐在门前石阶上,不断地留神地上的月影。在平时他早已高卧,今晚一颗心提在腔子里,忘掉了睡觉这一档事,而且惭愧自己年衰力弱,壮年一点微末武功,都丢掉得一干二净,坐在山门口,白白地干着急,没法帮人家一点忙,这还算哪道朋友。他心头起落,六神无主地坐了不少工夫,蓦地看得月影移动的距离,大约已过了二更,非但贼人们一个不见面,连如约必到的公孙龙夫妇,也人影全无。
他怔怔的猜不透怎么一回事,想着,想着……蓦地想起了公孙大娘和纪大纲师兄弟们说的那番话,蓦地喊声:“啊呀!不好!”身子也直跳了起来,背脊上还冒了冷汗,心里风车似的乱转,自言自语地说,“不对!我不能在这儿待着,我得瞧瞧去,为朋友舍命,也得去,何况里面还有姓叶的事。”
他想出了主意,正想转身回房去,拿他久已不用,满身长锈的一柄破单刀,蓦又听得林外一条窄窄的山径上,一阵轻微的急步声音。一会儿,月光下显出一条黑影,一溜烟似的向山门直奔过来。到了跟前,来人见了慧明微一停身。
慧明一见这人,立时变貌变色,张口结舌地伸着指头,直指到来人面上,气急败坏地说:“你、你……小冤家,你来了,你可把我害苦了。”
原来这人正是公孙龙一口断定替仇人卧底的第七门徒叶晓芙,似乎这时奔走了不少道路,弄得一身黄土,满脸油汗,一见慧明这副形状,又劈面说出这几句话,似乎也吃了一惊,急匆匆地问道:“你说什么?我不懂,有什么事,回头再说,我此刻没有工夫。我问你,我寄存的一只小箱子,在你房里么?快,快,请你替我拿出来,我有用。”
慧明冷笑道:“不错,你的宝贝箱子在我屋里,我明白你箱内藏着你杀人的利器,好!你去拿吧,你去拿来,先把我杀掉了再说。”
叶晓芙这时也急了,一对俊目瞪得老大,连连跺着脚说:“你今天怎么一回事?你疯了不成?”说罢,拔脚便往寺内跑,大约这时他也急得了不得,再也没有工夫,细详慧明的举动和语气,一心只顾往后院奔去,到了慧明房门口,一瞧还套着破铁锁(刚才慧明回寺,只在后院转了个身,没有进房,所以铁锁还套着),心急之下,顾不得什么,一伸手,咔嚓一声,便把破铁锁扭断,掷向地上,跳进房去。耳边还听得慧明在前殿,岔着嗓音,跳脚大喊:“小冤家,你出来,我等着你,先把我杀了,再去不迟。”
慧明在前殿,发疯般直着嗓子喊了半天,始终没见叶晓芙出来,心里大疑,慌不及赶向后院,进了自己卧室,摸着火种,点起了一盏油灯,仔细一看,房内哪有叶晓芙影子?地上搁着寄存的一只精致的长形皮箱,箱内已空无一物。最奇的叶晓芙身上穿的外面一件长衣服,和里面一套裤褂,统统脱下来,丢在慧明睡觉的一张破床上。
慧明从前只听叶晓芙说过:“到公孙庄初次拜师,不便带着家伙,自己原用的一口剑,和这箱子,暂存寺内,用时再取。”所以慧明知道这箱内藏着一口剑,箱内有什么东西,他便不知道了。这时叶晓芙拿剑而去,并不稀奇,奇怪的是他把内外衣服脱得精光,难道光着屁股,和贼人们去杀师父、师娘一家老幼吗?这里面道理,慧明再也想不出来。可是今晚事情凶险万分,这是明摆着的。小冤家怕我在前殿阻拦缠绕,定然提着剑越墙而走。这时公孙庄定已闹得翻天覆地,从此我这老和尚已没面目见人,还不如先把这条老命送在贼人手上,也许姓叶的也是父母生养的人,多少总有点天良,瞧见我老和尚拼命挤在里面,或者有点顾忌,对,我非赶去不可。
他一想到这儿,立时跳上床去,伸手摘下了壁上挂了许多年,满身灰尘的一柄带鞘单刀,跳下床来,一手执鞘,一手握着刀把,想拔出刀来,一下子没有拔动。原来鞘口和刀片儿锈上了,死劲地拔了半天,空自累出一身汗,也没有拔动半分,一赌气,掷在床上,拿起平日出门溜达当拐杖用的一根短木棍,一口气吹灭了油灯,急急地往寺外走,死命地往公孙庄这条路上奔去。他这一锐身赴难,真个几乎送掉了老和尚的残生,而且公孙庄上,也真个和他猜想一般,已经闹得翻天覆地了。
公孙龙夫妇俩,在慧明走后,那时也不过起更时分,老夫妇俩又仔细嘱咐纪大纲一般人谨慎看家护院以后,待到将近二更,老夫妇俩带着魏杰,各自扎缚停当,备好兵刃暗器,越墙而出,离了自己家中,向莲花峪、伏虎寺前进。
公孙庄到伏虎寺约莫有五里多山路,在有武功的脚下,原不算什么,可是也得翻过两层高岗子。这种偏僻山路,确磕不平,非常难走,夜里走这种高低不平的山道,虽然天上有一轮月亮,脚下也得当心,一个不小心,便会失足滑到山沟深涧里去。
三人走出二里多路,走上了第一层山冈。这层岗子,地形较高,公孙龙夫妇心里惦着家中,不免站在岗尖上,转过身去。这一转身坏了,立时远远瞧见西面,现出了冲天的红光,而且还夹着隐隐的锣声,那面正是自己公孙庄所在。
公孙大娘气得跺着脚说:“坏了,果然不出我所料,还是中了他们调虎离山计。”
公孙龙说:“看情形纪大纲们不济事,我们快回去。”
公孙大娘铁青着脸,厉声喝道:“你和魏杰快走,我料定贼徒们计毒心辣,两面都有人,便是把我家毁了,我也不能输这口气。你们快回去,我要到伏虎寺搜索贼徒们,今晚不杀贼徒,难泄我心头之恨。”
公孙龙知道自己夫人的性情,平时仿佛和善慈祥,一经发怒,宁折不弯,谁也驳不了,伏虎寺那面,万一有人等着,也得应点,他夫人的本领,又是平时五体投地地悦服的,便说:“这也好,我和魏杰回去救应,你自己当心一二,倘贼人们言而无信,你赶快回家。”
公孙大娘咬着牙喝道:“哪有这些废话,快走!”
这时魏杰觉得师娘单身赴敌,虽然本领出奇,毕竟上了岁数,满心想跟着师娘,无奈她一个劲催着快走,自己不敢多说,只好跟着公孙龙加紧脚步,飞一般驰回公孙庄去了。
公孙龙师徒二人走后,公孙大娘立时翻过这层山岗子,展开陆地飞腾之术,像一溜青烟似的向岗下驰去,从这层山冈,到第二重山冈,中间有一段短短的山道,左右也是高高低低的土坡脚子,长着一层层的杂树林。
公孙大娘在这段道上,正向对面第二重岗脚奔去,蓦地听得左面黑林内,有人哈哈笑道:“老婆子,算你有胆量,居然敢单身前来,现在我们选了这块好风水,做你葬身之地。你就不必远远地跑到伏虎寺去了。”
公孙大娘立时往右面一退,闪在右面坡脚一株大树后面,因为自己身子露在月光底下,左面林内发话所在,却是林深地黑,瞧不出什么来,先隐住了身形,才厉声喝道:“恶徒通名,既然有意在此相会,走出来光明正大地说话,掩掩藏藏的,算什么人物。”
原来发话所在,倒没有人回答,另一处地方,有人冷笑了一声,接口道:“老乞婆,你急什么?今晚是五虎旗和双龙旗算清旧账的日子,想不见面还不成,你有胆量进林来,翻过这层山坡,便是你葬身之地,你放心,不到你葬身之地,绝不会暗算你的。”
公孙大娘立时应声道:“好,让我老婆子见识见识小辈们有多大本领。”便在这应声答话当中,一矮身,一个“龙形穿掌”,人像一条线似的,从右面坡脚窜出来,直飞入左面林内。
不料她刚一窜上左面坡脚,右边林心有人大笑道:“傻婆子,死也死在明处,这儿便是你现成的葬身处,还奔什么命?”
公孙大娘大怒,倏一停身,回身向右边坡脚留神,无奈两边坡脚,都是月光不透的黑林子,闻声不见人,一时间搜索敌踪,颇非容易。她虽然盛怒之下,略一思索,顿时醒悟,贼人不敢明斗,故意藏在暗处,声东击西地戏侮,一半也许借此牵制住自己身子,心里一转,随手拾起一块小石子,抖手向右面林中发出,口中喝了一声:“小辈,看你往哪儿跑?”身子却不动。
果然,贼党以为她中计,又向右边坡脚追去了,不远处所一株松树背后,闪出一个黑影来,笑道:“老乞婆,替我回来,想会你的正主在这儿呢……”一语未毕,他身后一声冷笑,掌风飒然,业已袭到。
这人虽然吃惊不小,却也机警非常,身法也颇矫捷,一觉到背后掌风袭来,便觉厉害,不论回身迎敌,或往前一窜,都逃不脱来人掌下。他竟利用近身地形和几株合抱的松树,旋风似的一转身,竟被他闪入近身一株松后,接连几转,躲入暗处。
在他身后暗袭的,正是公孙大娘,一看这人又贼又滑,竟被他逃出手去,怒喝道:“小辈,你便逃入地狱,也要追你鬼魂回来。”喝声未绝,猛觉脑后一缕尖风袭到,一伏身,嚓的一声,一支钢镖钉在身前松树上。她伏下身去时,早已转脸看见十几步外松树根下,蹿起一人。
公孙大娘怒从心起,身手如电,只一招手工夫,钉在树上的钢镖早已入手,随手一扬,只听得那面松根下“啊呀”一声,一人业已跌倒,另有一个贼党,身影一晃,拼命窜出林去,往道上便跑。
公孙大娘分不开身来,一个箭步,纵到中镖摔倒的贼党跟前,一脚踏住,正待喝问情由,蓦又听得林外道上步履腾踔,刀剑叮当几声响处,一声惨吼,吧嗒地倒了一个,便有一人怒喝道:“凭你们几个窝囊废,也敢到公孙庄上寻事,先叫你尝尝小爷宝剑的滋味。”公孙大娘听得奇怪,这人是谁,难道魏杰又回来了,口音却不像,倒像叶晓芙。
她急于要见道上的人,脚下一用劲,被他踏着的贼党,本来镖伤不轻,怎经得起她脚上又一使劲,马上“吭”的一声,晕死过去。公孙大娘一转身,几个起落,窜出林外坡脚下,到了山道上,只见前面二十步以外,立着从头到脚一身黑的人,手上横着一柄剑,映着月光,一闪一闪地发出异样的寒辉。
公孙大娘看得奇怪,这人是谁?哪儿得来的这样好剑?心里暗暗称奇,一顿足,身子已到那人跟前,这才瞧清这人非但一身紧身利落的玄色夜行衣,脸上还蒙着黑帕,只露眼鼻口几个窟窿。地上直挺挺躺着一个一身紫花布,骨瘦如柴的年轻汉子,肩窝上血污了一大块,嘴上不断地哼着,一柄鬼头刀,掉在脚边。
在这一转瞬间,蒙面汉子一见公孙大娘现身,似乎也吃了一惊,立时惊喊道:“师母!你……你怎不留在家里抵挡仇人,怎的来到此地?”
这人一惊喊,公孙大娘听出是谁来了,心里又惊又喜,指着他说:“孩子,我老悬着一份心,现在我可心定了。孩子,我们一家人,也只有我老婆子和凤儿看清了你品性行为,但是,好孩子,你怎一整天藏在哪儿去了?你蒙着脸为什么?”
叶晓芙听得一怔,点点头说:“唔!我有点明白了,怪不得老和尚疯言疯语……”刚刚说了一句,慌把话截住,把手上宝剑,向背上剑鞘一插,急急说道:“师母,我们现在没有工夫说闲白儿,这儿几个贼崽子不算什么,大约厉害的都上家去了,我早知道你不在家,我也不先到伏虎寺了,我们快先回家打接应要紧,师母!我们快走!”
公孙大娘暗想,听他口气,平时心里只敬服我,对于他师父,未必十分心服,嘴上却说道:“好,但是,我在左面坡脚上,也制住一个贼党,这两个人怎们办?”
叶晓芙说:“这两个人自作自受,喂狼也活该,我们回家要紧。”
正说着,猛听得前面第二重岗腰上,起了几声吆喝,接着又是一声惊喊。
公孙大娘说道:“噫!前面岗上又出事,晓芙,你先赶回家去,我上岗去瞧一瞧,马上回来。”说罢,一伏身,人已窜出两丈开外,向上岗的一条路上,飞一般地奔去了。
老武师说明了叶晓芙经过,瞧得纪大纲半天不开声,脸上现出为难之色,苦笑道:“我这份疑心,也只有和你私下说说,在你师娘面前,我都没法提,她对这孩子,非常爱护,老说我越老越糊涂,瞎起疑。但是你知道,我们两老,从前在江湖走动,难免和人结下梁子,不能不处处提防,我这份心意,也是为了大家平安呀。再说,我对这孩子,除出他的来历很有可疑以外,还有他手头非常宽裕,银钱用得非常散漫,好像老用不完似的。他到此将近一年光景,既没有亲友来看他,也没见他回家或出门远行一次,这许多银子从哪里来的呢?我做师长的,也不便暗地查问他银钱来源,他又确是规规矩矩的,一点破绽没有,他师兄弟们,逢着这位手头散漫的同门,自然沾光不少,当然都说他好了。因此我又疑心他,故意用银钱笼络人心。有这几层原因,你想,不由我不暗地里多了一份心。我怕的是,老也老了,还在阴沟里翻船。”
纪大纲说:“哦!这也难怪师父多加了一份小心,弟子想,师母见多识广,也够细心的,这种情形,她老人家不会不体察到的。”
纪大纲这种犹移两可之词,等于没有意见,而且显得他非常世故。老武师听了纪大纲这种回答,有点不以为然,淡笑了一笑,点了一袋烟,半晌没有开口。
门口帘子一动,他的爱女小凤姑娘闪进来了。这间屋子,除出公孙大娘之外,也只有这位掌珠,可以随意进出。
小凤姑娘一进屋内,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向两人瞧了瞧,嘴角上满露着笑意地说:“大师哥,你来时,送了我许多京绣的东西,别位师哥身上,你也花了不少钱,我们实在过意不去。听说你后天要回家去,不久便要回京去了,我们也有点小意思,爪子虽小,也是一点人心,你可不许驳,我们大家凑了个小公份,拜托七师哥明天上凤城去办礼物。”
小凤口上的七师哥,便是叶晓芙。照师门拜师先后,叶晓芙还在小凤肩下,应该称为师弟,但是小凤在老武师夫妇俩膝下,是个最钟爱的女儿,年纪也比别人小,平时对待男同门,一律喊着“师哥”,不在排行之列。
纪大纲一听师弟师妹们,要送礼饯行,忙说:“师妹,愚兄大小有个事由儿顶着,偶然回来一趟,千里鹅毛,略表人心,如若劳动师弟师妹们破费,便不敢当了。师妹,费心费心,快替我去阻止一下。”
小凤身子一扭,转身便走,口上笑着说:“你说你的,我们办我们的。”
老武师笑道:"他们鬼灵精似的,会掏腰包才怪哩。出钱出力,还不是晓芙一人大包大揽了去,我猜得半点不会错。”
小凤已走到房门口,一手推着帘子,转过脸来,哧哧一笑,悄悄地说:“七师哥乐意,管得着么?”说着,小麻雀似的跳出去了。
纪大纲的家,在凤城南门外八里铺。从八里铺到公孙庄,也有三十多里路。第二天清早,叶晓芙禀明了师傅师母,先到三岔镇上五师兄张宏骡马行里,借了匹牲口,骑着上凤城去办礼品去了。原定当天赶回,晚上预备公饯大师兄纪大纲,因为纪大纲决定第二天回八里铺了。
到了太阳过了西山尖,叶晓芙还没有回来。后面厨房里,小凤姑娘亲自下厨提调,晚上应用的酒菜,都预备齐全了。小凤姑娘不断地到前面来,打听七师兄回来没有,又打发他二哥守义到三岔驵五师哥张宏店里去守候。她又出主意,搬了一张大圆桌到把式场中,太阳一落下山,大家在把式场里吃喝,又宽敞,又凉爽,天气又好,恰喜逢到月圆之夜,大家围坐喝酒谈心,还带着赏月。小凤姑娘主意不错,连公孙龙老夫妇俩,都满赞成。
落山的太阳,已经没在西山背后,只剩了半天晚霞。把式场上早已泼过一层水,山风阵阵地飘过,便觉得凉飕飕的精神一爽。小凤姑娘指挥一切,桌凳杯筷,满张罗齐全,连几个凉碟也端上了,可是叶晓芙还没影儿,急得小凤姑娘常到大门口探头,一张小嘴也噘起来了。
片时,守义和张宏从三岔驵回来了,后面却没跟着叶晓芙。大家便瞎猜叶晓芙怎的还没回来。
小凤姑娘虽然噘起了嘴,却另有想头。她说:“七师哥是个精细人,出手又大方,定然在凤城各店铺里,千挑万选,想挑选几件出色礼物,送与大师兄,也许因此耽误了一点时候。我们不如先请两位老人家和大师兄吃喝起来,免得许多人等候一个人。我想七师哥这当口,也许已到了三岔驵了。”
小凤姑娘盼望叶晓芙早点回来,是希望乘着天光还亮,大家可以看看他采办的几件出色礼物。这算是公事,并不是她一人盼望着。她另外还盼望着她私下里的一点夹带,叶晓芙动身时,小凤姑娘背着人,托他代买几样脂粉和绣帕,名目是托他代买,当然是叶晓芙报销,便是小凤姑娘没有托他,也要悄悄地说:“师妹,你要什么,我替你带来好了。”所以小凤姑娘焦急得噘起小嘴来,是盼望着自己夹带的脂粉和绣帕。
老武师夫妇俩和大师兄纪大纲,已被众同门请到露天酒席上。酒菜已摆满了一桌,下面陪席的是老武师长子守仁,次子守义,族侄守廉,第五位门徒张宏,第六位门徒魏杰。小凤姑娘坐在她母亲肩下,不断地站起来斟酒布菜,百忙里还留神门户,七师哥回来没有。
这席酒一门团聚,师兄弟聊欢,吃得非常有兴头。老武师回乡以后开了戒,每天要喝几杯烈酒,今天席上又是张宏送来新开坛的真正远陈汾酒,扑鼻喷香,老武师更喝得兴高采烈,谈笑风生。
谈话之间,张宏偶然谈起:“今天镇上来了几个外路口音的客人,有老有少,都骑着有脚程的好马,却瞧不出是干营生的,雄赳赳,气昂昂,好像身上都有功夫似的,有几个还背着黄包袱。从前我听师父说过,走远道,背黄包袱的,不是帮会的头儿脑儿,便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所以我留了意,这班人大约从雷坝这条路上来的,在镇上没有多停留,便向凤城路上走了。”
张宏随意一说,公孙龙老夫妇俩却立时注了意。公孙龙便问道:“你是什么时候看见这班人的?你听得是哪一省口音呢?”
张宏说:“今天一早,我刚在店门口,送走了七师弟上凤城,这班人便骑着马到了镇上,听他们马上谈话,似乎是川音,在酒铺里打了个早尖,便也向凤城去了。”
老武师口中“哦”了一声,放下酒杯,抬头向东面看了看,一轮淡淡的月影,已从东山尖上现出来了,西面山影背后,还留着几抹残霞。
老武师转脸向他夫人道:“奇怪,晓芙这孩子,从来没有这么荒唐过,怎的此刻还没回来呢?恐怕其中有事吧?”
公孙大娘朝他脸上瞅了瞅,并没搭理,却向张宏说道:“你饭后先走一步,你是镇上老住户,背黄包袱在酒铺里打尖的几个人,你替我向那酒铺探听一下,这班人露出什么口风?有什么可疑之处?马上给我一个回音,顺便在你店中派个精明伙计,向凤城这条路上探一探你七师弟的下落,你明白我的话没有?”
张宏站了起来说:“师母,我素来不喝酒,饭早下肚了,不如我马上去办一下。”
公孙大娘微一点头,张宏便离席回三岔驵去了。
很兴头的一席酒,被张宏几句话,引起了老夫妇俩的注意,正喝得谈笑风生的老武师,顿时变了沉默态度,昂着头若有所思。纪大纲跟着老夫妇俩,走过不少省份,略微有点觉察,而且明白这位师傅对于七师弟迟迟不归,也突然加重了疑心了。事情却也奇怪,平时规行矩步的七师弟,今天怎的变了样,难道其中真有可疑之处吗?
这时非但纪大纲如此推想,守仁、守义、守廉三人也是满腹疑云,小凤姑娘蛾眉紧蹙,有点食不知味。唯独公孙大娘态度如常,不过有点沉默寡言罢了。这一来,这桌很兴头的酒,便草草终席了。
散席以后,天已黑了下来,一轮皎洁的明月,却已高挂天空。客座内点起了灯火,公孙龙夫妇俩和纪大纲进了这间房内,小凤姑娘亲自送了几盏香茗进来,在她母亲耳边低低地说了几句,公孙大娘向纪大纲说:“晓芙这孩子,此刻还没回来,也许他在凤城遇上他乡亲乡眷了?”
小凤姑娘忍不住说道:“娘!七师哥是办礼物去的,他也知道大师哥明天一早要回府的,便是遇上熟人,也不会直到此刻还不回来的。”
刚说着,张宏从三岔驵回来了,而且是骑着马来的,站在帘外喊了声:“师母,师父。”
公孙大娘说:“你进来!”
张宏一进房门,便说:“师母,果真被我探出一点差异来了……”
公孙龙一听到这话,浓眉一耸,手上旱烟袋一放,倏地从座上站了起来,问道:“怎么?那几个川音背着黄包袱的客人,路道不对吗?”
张宏说:“据镇上酒铺里的人说,那般人在他铺里喝酒时,有意无意地问起公孙庄有多远,庄内有几家住户,但也只问了这几句,别的也没有多问……”一语未毕,听得外面大门口,砰砰地直敲门。
小凤姑娘三脚两步便往外走,嘴上说着:“好了!定是七师哥回来了。”
小凤姑娘走出前廊,已瞧见大门开处,进来的却是伏虎寺慧明和尚。慧明和尚从来没有在晚上来访老武师过,这又令小凤姑娘吃了一惊,慌一闪身,避在暗处。只听得慧明和尚进门便向她两位哥哥问:“你们那位叶师弟呢?”
守仁、守义说出一早到凤城去,还没回来,慧明似乎很惊异地“哦”了一声。这时老武师已迎出来了,把慧明邀入客座。慧明进房,和公孙大娘纪大纲见过礼,大家落座。
慧明不等人家问他来意,便慌不及地说:“小僧在每天日落时,照例要到莲花峪左右山冈上遛个圈儿,今天出去得晚一点,走上山冈时,落山太阳已没了影儿,冈上松林内,没有了斜阳反照,显得黑沉沉的,我在冈头上站了会儿,忽听得林内深处,呼咧咧的几声马嘶,似乎不止一匹。
“这是从来没有的事,从来没有骑马上这条路上来的,而且日影落山,却把几匹马拴在黑沉沉的松林内,更是奇怪。不瞒诸位说,小僧自从经过那回海豹周四的事,吓破了胆,不管林内那几匹马是何路道,慌不及跑下山冈,便向伏虎寺奔回去。
“路上倒静悄悄的,没碰见一个人。到了寺门口,忽见从寺里走出一个人来,年纪大约也有五十相近,背着一个黄包袱,头上一顶宽边遮阳凉帽掀在脑后,露出一张漆黑的横宽面孔,鹰眼钩鼻,满颊连须胡子,一脸杀气,见了小僧,却迎面抱拳,呵呵怪笑道:‘老方丈,我知道你上下是慧明两个字,而且也知道你和公孙庄的公孙龙是好友,因此我专诚到此拜访,不料你寺里,一个人也没得,这地方倒真清静。'
“我慌合掌问讯,便问:‘施主到此有何贵干?上下怎样称呼?'
“他说:‘我专诚到此,是想借你宝刹,会一会多年不见的老友,而且还要你辛苦一趟,替我捎一样东西去。'
“他一面说,一面从他怀里掏出一个尺许长的布套来,递在我手里,又说道:‘我想会的老友,便是公孙龙夫妇,请你把这东西交到他们夫妇手上,便知我是谁了。顺便你替我捎个口信与他,我为什么要借你宝刹会一会他们两位呢?因为公孙庄不止他们一家,免得惊动左邻右舍,请他们到此相会,再合适没有,我想公孙龙夫妇也愿意这样办的。但是我在此恭候他们,以今晚二更时分为限,过了二更,他们不来,那不怨我不懂江湖规矩,只好到他们府上相会,万一惊动了他们高邻,休得怪我无礼。’说罢,昂头怪笑,一种桀骜凶恶之相,咄咄逼人。
“小僧听得吃了一惊,明白这人来意不善,立时想起那松林内几匹马,来的绝不是这一位。
“这人看我怔柯柯的半晌没开口,突又厉声喝道:‘这里没有你的事,你这破庙内,缺少一草一木,都有我担待,我只托你辛苦一下,马上替我到公孙庄跑一趟,你和我没交情,你只看在公孙龙好友面上,也得去报个信呀,去吧。'
“我手里捏着那布套儿,心里直打鼓,这人口气,又这样张横,我明知不是好事,任话不说,便转身向这儿跑来了。这里面究竟怎么一回事呀?我本想先和叶老弟商量一下,他比我心细,能不能向老施主直说出来,让他替我酌量一下,不料他偏没在家。”
公孙龙这时已虎目圆睁,跳起身来,伸着手掌,向慧明大声地说:“快把那布套儿拿出来给我瞧。”
慧明伸手从僧袍大袖兜内,掏出那个布套,公孙龙劈手抢了过去,解开布套,从里面抽出一面小小的白布尖角旗来,旗上画着五只黄老虎,可是五只虎之中,有两只虎用浓墨涂得黑黑的了。
公孙龙一见旗上五虎,脸上立时变了色,嘴上却不断地冷笑。这时公孙大娘和纪大纲也站起来,凑在一处,都瞧清了公孙龙手上的五虎旗。纪大纲对于这张五虎旗的来历,大约有点明白,也惊得“啊呀!”一声喊了出来。
公孙大娘向公孙龙、纪大纲两人看了一眼,并没动貌动色,悄没声地回到座上,拿起她的紫竹细长旱烟管,慢条斯理地装了一筒兰花烟,一个劲儿在那儿抽烟,鼻管下面两条烟龙,喷得笔直。纪大纲知道,碰到师母心里有急事,暗地划策,鼻管里出来的两条烟龙,便和平常不一样。
公孙龙突然高声说道:“慧明和尚,咱们平时有个交往,相处怪不错的,这一次,你却把我害苦了。”
慧明听得一愣,摸不着头脑,心想我这一报信,难道其中有错吗?慌不及说道:“老施主,我不明白里面的事,难道这面旗子,不应该拿来吗?”
公孙龙道:“谁说这个?你荐的好徒弟,姓叶的今天一早出去,此刻没露面,我们已经疑惑,果然他一出门,仇家便摸上门来了,非但摸上门来,而且知道你伏虎寺地势僻静,你我有点交往,你想外路来的仇人,哪会知道得这样清楚?不是姓叶的做的手脚,还有哪一个?我对于姓叶这小子,本来起疑,这一来,便显出这小子特地到此来卧底的了。你还要替他们送这面断命旗子,幸而我清楚,你和那姓叶的确是初交,一半也怨我们家里都大意一点,否则……哼!”
这几句话,却把慧明吓傻了,脸也变成白纸了,哆哆嗦嗦的,不断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这等事,怎好……怎好……”
这时,房门外,穿堂里,也有人嘁嘁哇哇起了争执,忽听得小凤姑娘提高了嫩嗓门,娇喊着:“你们休得乱说,爹虽然这么说,事情还没到真个水落石出,我总觉七师哥平日为人,不至于做出这样事来。”
又有一个人说道:“我也以为师妹说得有道理,我和老七住在一屋子内,除出他的身世来历守口如瓶以外,无话不谈,我敢担保他,绝没有背师欺祖的事。不过今天的事情真奇怪,我怕的是,他遇上意外了。”说话的是六师弟魏杰。
帘外同门正在纷纷争论,却听得房内公孙大娘喊道:“小凤,你叫他们都进来。”
小凤和她两位哥哥守仁、守义,族兄守廉,五师兄张宏,六师兄魏杰一齐进房。
公孙大娘脸上罩了一层青霜,俨然说道:“我们两老当年和五虎旗结梁子的经过,只有你们大师哥知道一点,你们大约连五虎旗的来历,都还没听说过,这时对付仇人要紧,没有工夫和你们细说,将来你们问大师哥好了。今晚仇人拿了当年信号旗来约我们到伏虎寺见面,我们两老,当然到时赴约,倒要瞧瞧现在五虎旗门下,出了什么厉害人物,敢到虎口上来捋毛,但是你们一个不许乱动,跟着大师哥,好好地守在家里,听见没有?”
子弟们对于这位公孙大娘,比公孙龙还敬畏,嘴上不敢不齐声应“是”,却一齐用眼瞅大师兄纪大纲。
纪大纲笑着说:“师母,这事师母还得慎重一点,况且有事弟子服其劳,总得带几个人去,弟子愿跟着师父、师母前往,弟子脸上也好看一点。”
公孙大娘冷笑道:“你们还没有看透敌人的来意。大纲,你不应该不知道,五虎旗门下这般恶徒,出名的奸毒狠辣,事隔多年,忽然找上门来,当然有几分有恃无恐,才敢找上门来。如果来的人,本领异常,连我们两老都对付不了,何苦把你师弟们垫在里面?如果来人稀松平常,有我们两老出场,便可打发,何苦多带人去,被人耻笑?这还不是我的正主意。这般出名刁凶的恶徒,今晚居然讲究外场,不愿到此惊动无辜的左右邻居,这话你相信吗?摆明着一计两用,一面是在伏虎寺僻静之地,埋伏停当,想把我们两老置诸死地,一面却是调虎离山,分出几个党徒来,到我家来行绝户计,想把我全家毁个净尽,你想他们主意歹毒不歹毒?我料定了他们要这样下手,所以把你师弟们留下看家,他们毕竟年轻,功夫阅历都不够应付,没有你领着他们给我看家,我还真不放心。大纲,今晚我这份破家,全仗着你了。”
纪大纲一听她的话,暗暗吃惊,半晌作声不得。屋内站在一旁的同门们,也觉得今晚事态严重。
小凤姑娘在她母亲身后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偏偏七师哥还不回来,有他跟着两位老人家去,倒是个帮手。”
这一句话,却被公孙龙听见了,厉声喝道:“谁是你七师哥?你们记住,我们两老走后,万一这小子暗地引着恶徒摸上门来,千万不要被他花言巧语蒙住了,能够活擒他待我回来发落最好,否则不要留情,宰了他也不冤枉。”
公孙大娘朝他丈夫盯了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缓缓说道:“果真叶晓芙是五虎旗门下派来卧底的,谅他也难逃我们掌心。不久真相便明,我们办正事要紧。”
这时,慧明和尚坐在一旁,实在难过极了,忍不住站了起来,合着掌,连连向公孙龙夫妇和南,口中哆哆嗦嗦地说:“阿弥陀佛!叶晓芙是小僧求老施主收留的,如果今晚祸事,真有姓叶的在内作祟,小僧罪有应得,而且有话在先,小僧甘愿同罪,但是小僧还得求两位仔细安排一下,贵宅当然也得留人守护,两位也得酌带几位小弟兄们去。常言道,好汉敌不过人多,谁知道那班恶徒摆着什么阵势,小僧谈不到功夫,最不济替两位跑腿报信,也可凑个数,可是两位总得带几个人去,千万大意不得。”
慧明和尚苦苦相劝,几乎声泪俱下。纪大纲也乘机劝说,其实公孙龙也主张带人去,无奈自己夫人说在头里,弄得不便开口。此刻经慧明苦苦相劝,公孙大娘才勉强挑选了魏杰,随同前往,又吩咐纪大纲率领守仁、守义和小凤守护家门,守廉和张宏到外面随时巡视庄前庄后,如瞧着恶徒们身影,飞速回宅报信,听大师兄调度,守护全宅,尤其要防贼人们纵火烧房。又嘱咐慧明快回伏虎寺,通知贼徒信已送到,公孙龙夫妇如约必至,冷眼瞧瞧贼人们人数,有什么诡计,自己也可借此表明事外之人,免留后患。慧明领命,便踏着月光,先回他伏虎寺去了。
慧明和尚明知自己是事外之人,但是他经过了海豹周四一场大难,变成了惊弓之鸟,一个人回伏虎寺去,手心里也捏着两把汗,一面走,一面心里老惦着公孙龙那句“害苦了他”的话。知人知面不知心,万想不到姓叶的是贼人一党,到此卧底的,自己干系不轻,如何是好?他越想越难受,迷迷糊糊地到了伏虎寺,留神山门外四面松声如涛,地上月光如水,一个人影也没有。
他这座独僧孤庙,除出就近几个安分山农以外,绝少有外来的人们,进莲花峪来的,更少有上他寺里烧香还愿的人。所以他外面的山门,里面的殿门,不论白天晚上,从来没有关过门,只有后院他自己一间卧室的门,离庙时,掩上了一扇薄板破门,加上一具破铁锁。其实他这座破庙,连殿上的一具香炉,还是石头雕成,而且和石桌连根的,还有什么可偷的呢?
他进了山门,绝不愁寺内有偷儿藏着,却怕着交他五虎旗的贼人们,占着他这座破庙,借地杀人,今晚算计公孙龙夫妇。哪知道他想得满不对,前后转了个身,寺内也一样地鬼影俱无。他又走到山门口,抬头看看天上星月,大约二更未到,头更似已早过,暗想这是怎么一回事,贼人们既然约此会面,怎会人影俱无,痴痴地立在山门口,暗地不断地念“阿弥陀佛”,希望菩萨保佑,贼人们知难而退,风平浪静地度过这一宵。
他立得脚酸,便坐在门前石阶上,不断地留神地上的月影。在平时他早已高卧,今晚一颗心提在腔子里,忘掉了睡觉这一档事,而且惭愧自己年衰力弱,壮年一点微末武功,都丢掉得一干二净,坐在山门口,白白地干着急,没法帮人家一点忙,这还算哪道朋友。他心头起落,六神无主地坐了不少工夫,蓦地看得月影移动的距离,大约已过了二更,非但贼人们一个不见面,连如约必到的公孙龙夫妇,也人影全无。
他怔怔的猜不透怎么一回事,想着,想着……蓦地想起了公孙大娘和纪大纲师兄弟们说的那番话,蓦地喊声:“啊呀!不好!”身子也直跳了起来,背脊上还冒了冷汗,心里风车似的乱转,自言自语地说,“不对!我不能在这儿待着,我得瞧瞧去,为朋友舍命,也得去,何况里面还有姓叶的事。”
他想出了主意,正想转身回房去,拿他久已不用,满身长锈的一柄破单刀,蓦又听得林外一条窄窄的山径上,一阵轻微的急步声音。一会儿,月光下显出一条黑影,一溜烟似的向山门直奔过来。到了跟前,来人见了慧明微一停身。
慧明一见这人,立时变貌变色,张口结舌地伸着指头,直指到来人面上,气急败坏地说:“你、你……小冤家,你来了,你可把我害苦了。”
原来这人正是公孙龙一口断定替仇人卧底的第七门徒叶晓芙,似乎这时奔走了不少道路,弄得一身黄土,满脸油汗,一见慧明这副形状,又劈面说出这几句话,似乎也吃了一惊,急匆匆地问道:“你说什么?我不懂,有什么事,回头再说,我此刻没有工夫。我问你,我寄存的一只小箱子,在你房里么?快,快,请你替我拿出来,我有用。”
慧明冷笑道:“不错,你的宝贝箱子在我屋里,我明白你箱内藏着你杀人的利器,好!你去拿吧,你去拿来,先把我杀掉了再说。”
叶晓芙这时也急了,一对俊目瞪得老大,连连跺着脚说:“你今天怎么一回事?你疯了不成?”说罢,拔脚便往寺内跑,大约这时他也急得了不得,再也没有工夫,细详慧明的举动和语气,一心只顾往后院奔去,到了慧明房门口,一瞧还套着破铁锁(刚才慧明回寺,只在后院转了个身,没有进房,所以铁锁还套着),心急之下,顾不得什么,一伸手,咔嚓一声,便把破铁锁扭断,掷向地上,跳进房去。耳边还听得慧明在前殿,岔着嗓音,跳脚大喊:“小冤家,你出来,我等着你,先把我杀了,再去不迟。”
慧明在前殿,发疯般直着嗓子喊了半天,始终没见叶晓芙出来,心里大疑,慌不及赶向后院,进了自己卧室,摸着火种,点起了一盏油灯,仔细一看,房内哪有叶晓芙影子?地上搁着寄存的一只精致的长形皮箱,箱内已空无一物。最奇的叶晓芙身上穿的外面一件长衣服,和里面一套裤褂,统统脱下来,丢在慧明睡觉的一张破床上。
慧明从前只听叶晓芙说过:“到公孙庄初次拜师,不便带着家伙,自己原用的一口剑,和这箱子,暂存寺内,用时再取。”所以慧明知道这箱内藏着一口剑,箱内有什么东西,他便不知道了。这时叶晓芙拿剑而去,并不稀奇,奇怪的是他把内外衣服脱得精光,难道光着屁股,和贼人们去杀师父、师娘一家老幼吗?这里面道理,慧明再也想不出来。可是今晚事情凶险万分,这是明摆着的。小冤家怕我在前殿阻拦缠绕,定然提着剑越墙而走。这时公孙庄定已闹得翻天覆地,从此我这老和尚已没面目见人,还不如先把这条老命送在贼人手上,也许姓叶的也是父母生养的人,多少总有点天良,瞧见我老和尚拼命挤在里面,或者有点顾忌,对,我非赶去不可。
他一想到这儿,立时跳上床去,伸手摘下了壁上挂了许多年,满身灰尘的一柄带鞘单刀,跳下床来,一手执鞘,一手握着刀把,想拔出刀来,一下子没有拔动。原来鞘口和刀片儿锈上了,死劲地拔了半天,空自累出一身汗,也没有拔动半分,一赌气,掷在床上,拿起平日出门溜达当拐杖用的一根短木棍,一口气吹灭了油灯,急急地往寺外走,死命地往公孙庄这条路上奔去。他这一锐身赴难,真个几乎送掉了老和尚的残生,而且公孙庄上,也真个和他猜想一般,已经闹得翻天覆地了。
公孙龙夫妇俩,在慧明走后,那时也不过起更时分,老夫妇俩又仔细嘱咐纪大纲一般人谨慎看家护院以后,待到将近二更,老夫妇俩带着魏杰,各自扎缚停当,备好兵刃暗器,越墙而出,离了自己家中,向莲花峪、伏虎寺前进。
公孙庄到伏虎寺约莫有五里多山路,在有武功的脚下,原不算什么,可是也得翻过两层高岗子。这种偏僻山路,确磕不平,非常难走,夜里走这种高低不平的山道,虽然天上有一轮月亮,脚下也得当心,一个不小心,便会失足滑到山沟深涧里去。
三人走出二里多路,走上了第一层山冈。这层岗子,地形较高,公孙龙夫妇心里惦着家中,不免站在岗尖上,转过身去。这一转身坏了,立时远远瞧见西面,现出了冲天的红光,而且还夹着隐隐的锣声,那面正是自己公孙庄所在。
公孙大娘气得跺着脚说:“坏了,果然不出我所料,还是中了他们调虎离山计。”
公孙龙说:“看情形纪大纲们不济事,我们快回去。”
公孙大娘铁青着脸,厉声喝道:“你和魏杰快走,我料定贼徒们计毒心辣,两面都有人,便是把我家毁了,我也不能输这口气。你们快回去,我要到伏虎寺搜索贼徒们,今晚不杀贼徒,难泄我心头之恨。”
公孙龙知道自己夫人的性情,平时仿佛和善慈祥,一经发怒,宁折不弯,谁也驳不了,伏虎寺那面,万一有人等着,也得应点,他夫人的本领,又是平时五体投地地悦服的,便说:“这也好,我和魏杰回去救应,你自己当心一二,倘贼人们言而无信,你赶快回家。”
公孙大娘咬着牙喝道:“哪有这些废话,快走!”
这时魏杰觉得师娘单身赴敌,虽然本领出奇,毕竟上了岁数,满心想跟着师娘,无奈她一个劲催着快走,自己不敢多说,只好跟着公孙龙加紧脚步,飞一般驰回公孙庄去了。
公孙龙师徒二人走后,公孙大娘立时翻过这层山岗子,展开陆地飞腾之术,像一溜青烟似的向岗下驰去,从这层山冈,到第二重山冈,中间有一段短短的山道,左右也是高高低低的土坡脚子,长着一层层的杂树林。
公孙大娘在这段道上,正向对面第二重岗脚奔去,蓦地听得左面黑林内,有人哈哈笑道:“老婆子,算你有胆量,居然敢单身前来,现在我们选了这块好风水,做你葬身之地。你就不必远远地跑到伏虎寺去了。”
公孙大娘立时往右面一退,闪在右面坡脚一株大树后面,因为自己身子露在月光底下,左面林内发话所在,却是林深地黑,瞧不出什么来,先隐住了身形,才厉声喝道:“恶徒通名,既然有意在此相会,走出来光明正大地说话,掩掩藏藏的,算什么人物。”
原来发话所在,倒没有人回答,另一处地方,有人冷笑了一声,接口道:“老乞婆,你急什么?今晚是五虎旗和双龙旗算清旧账的日子,想不见面还不成,你有胆量进林来,翻过这层山坡,便是你葬身之地,你放心,不到你葬身之地,绝不会暗算你的。”
公孙大娘立时应声道:“好,让我老婆子见识见识小辈们有多大本领。”便在这应声答话当中,一矮身,一个“龙形穿掌”,人像一条线似的,从右面坡脚窜出来,直飞入左面林内。
不料她刚一窜上左面坡脚,右边林心有人大笑道:“傻婆子,死也死在明处,这儿便是你现成的葬身处,还奔什么命?”
公孙大娘大怒,倏一停身,回身向右边坡脚留神,无奈两边坡脚,都是月光不透的黑林子,闻声不见人,一时间搜索敌踪,颇非容易。她虽然盛怒之下,略一思索,顿时醒悟,贼人不敢明斗,故意藏在暗处,声东击西地戏侮,一半也许借此牵制住自己身子,心里一转,随手拾起一块小石子,抖手向右面林中发出,口中喝了一声:“小辈,看你往哪儿跑?”身子却不动。
果然,贼党以为她中计,又向右边坡脚追去了,不远处所一株松树背后,闪出一个黑影来,笑道:“老乞婆,替我回来,想会你的正主在这儿呢……”一语未毕,他身后一声冷笑,掌风飒然,业已袭到。
这人虽然吃惊不小,却也机警非常,身法也颇矫捷,一觉到背后掌风袭来,便觉厉害,不论回身迎敌,或往前一窜,都逃不脱来人掌下。他竟利用近身地形和几株合抱的松树,旋风似的一转身,竟被他闪入近身一株松后,接连几转,躲入暗处。
在他身后暗袭的,正是公孙大娘,一看这人又贼又滑,竟被他逃出手去,怒喝道:“小辈,你便逃入地狱,也要追你鬼魂回来。”喝声未绝,猛觉脑后一缕尖风袭到,一伏身,嚓的一声,一支钢镖钉在身前松树上。她伏下身去时,早已转脸看见十几步外松树根下,蹿起一人。
公孙大娘怒从心起,身手如电,只一招手工夫,钉在树上的钢镖早已入手,随手一扬,只听得那面松根下“啊呀”一声,一人业已跌倒,另有一个贼党,身影一晃,拼命窜出林去,往道上便跑。
公孙大娘分不开身来,一个箭步,纵到中镖摔倒的贼党跟前,一脚踏住,正待喝问情由,蓦又听得林外道上步履腾踔,刀剑叮当几声响处,一声惨吼,吧嗒地倒了一个,便有一人怒喝道:“凭你们几个窝囊废,也敢到公孙庄上寻事,先叫你尝尝小爷宝剑的滋味。”公孙大娘听得奇怪,这人是谁,难道魏杰又回来了,口音却不像,倒像叶晓芙。
她急于要见道上的人,脚下一用劲,被他踏着的贼党,本来镖伤不轻,怎经得起她脚上又一使劲,马上“吭”的一声,晕死过去。公孙大娘一转身,几个起落,窜出林外坡脚下,到了山道上,只见前面二十步以外,立着从头到脚一身黑的人,手上横着一柄剑,映着月光,一闪一闪地发出异样的寒辉。
公孙大娘看得奇怪,这人是谁?哪儿得来的这样好剑?心里暗暗称奇,一顿足,身子已到那人跟前,这才瞧清这人非但一身紧身利落的玄色夜行衣,脸上还蒙着黑帕,只露眼鼻口几个窟窿。地上直挺挺躺着一个一身紫花布,骨瘦如柴的年轻汉子,肩窝上血污了一大块,嘴上不断地哼着,一柄鬼头刀,掉在脚边。
在这一转瞬间,蒙面汉子一见公孙大娘现身,似乎也吃了一惊,立时惊喊道:“师母!你……你怎不留在家里抵挡仇人,怎的来到此地?”
这人一惊喊,公孙大娘听出是谁来了,心里又惊又喜,指着他说:“孩子,我老悬着一份心,现在我可心定了。孩子,我们一家人,也只有我老婆子和凤儿看清了你品性行为,但是,好孩子,你怎一整天藏在哪儿去了?你蒙着脸为什么?”
叶晓芙听得一怔,点点头说:“唔!我有点明白了,怪不得老和尚疯言疯语……”刚刚说了一句,慌把话截住,把手上宝剑,向背上剑鞘一插,急急说道:“师母,我们现在没有工夫说闲白儿,这儿几个贼崽子不算什么,大约厉害的都上家去了,我早知道你不在家,我也不先到伏虎寺了,我们快先回家打接应要紧,师母!我们快走!”
公孙大娘暗想,听他口气,平时心里只敬服我,对于他师父,未必十分心服,嘴上却说道:“好,但是,我在左面坡脚上,也制住一个贼党,这两个人怎们办?”
叶晓芙说:“这两个人自作自受,喂狼也活该,我们回家要紧。”
正说着,猛听得前面第二重岗腰上,起了几声吆喝,接着又是一声惊喊。
公孙大娘说道:“噫!前面岗上又出事,晓芙,你先赶回家去,我上岗去瞧一瞧,马上回来。”说罢,一伏身,人已窜出两丈开外,向上岗的一条路上,飞一般地奔去了。
相关热词搜索:庶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