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小憩南湖 铁箫侠惊闻噩耗
2025-06-0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浙江省嘉兴府附近地名南湖。这地方风景绝佳,在近水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村落,村落名叫柳林湾。这个地方所住的人多半是上流人,除了读书的士子,就是富家翁拥有财产的,全爱这里山水秀丽,景物清幽,在这里盖了许多别墅,做他们消夏息游之地。
这柳林湾成了名胜之区,像这里的胡氏花园、蓝家别墅、鲍氏竹楼,在这南湖一带已经出名了。柳林湾的柳林,因为土脉的关系,长得比别的地方各别的茂密。在春夏之间,这柳林湾一带,远远在水面上望着,万株垂柳,临风摇曳,细柳如丝,青翠欲滴。看到这里的垂柳,足可以想象当年灵和殿上,以殿前的疏柳去形容张绪的风流,这柳林湾的垂柳,在风和日暖之下,摇曳在微风细雨之中,足以媲美当年的张绪。
在这柳林湾临流的地方,有一处清雅的住宅,前后不过是十几间房子,一片小小的花园,四周盖起一段石墙,房子全是朴素异常,全宅没有假油饰的地方,茅草做屋顶,竹木制窗门,以至于一亭一榭,全是很朴素的,可是越显得这所宅子高洁古雅、不染纤尘。这宅中的主人是一个年过五旬、气度沉穆、语言安详、待人谦和的老者,看他的情形既像个饱学的老儒,又像个退隐的官僚。这个地方住户非常整齐,虽是也有些小户人家,但是平常的农家贫民,在这里住不了。因为柳林湾所住的这般人,全是另个阶层的,言语行动和他们格格不入。散在柳林湾外倒有十几户渔家,他们在这林边水际搭盖着二十几座芦棚,可是他们全做着浮家泛宅的生涯,只有封河的时候,以及天旱的时候,他们登陆住个一两个月,终年还是在水面上时候多。柳林湾中所住的这般渔人,因为他们在柳林湾搭盖这些芦棚,倒给柳林湾点缀了不少风景,所以任他们住下去,没有人来干涉他们。
这石墙内的宅主人,姓陆名熙民。他本是终南派的剑客,终南派到他这本身,是师兄弟掌着终南派的门户,师兄名紫髯叟裘子谦,他名叫铁箫侠陆熙民,江湖上称他们为终南双剑。他们师兄弟二人全得着终南派的嫡传心法,练就一身软硬轻三功,他们的剑术武功无须细述,他们全是掌门户的人,自有超群的绝技,过人的功夫。
终南大侠紫髯叟裘子谦,就在终南山玉柱峰下,掌着终南派的门户。他有一个女儿裘冷艳,还有一般门弟子,随着这位紫髯叟裘子谦住在玉柱峰下。这位二侠铁箫侠陆熙民,他原本是南湖柳林湾的人,一子一女,全随他在玉柱峰练了一年多的功夫,到他回转故乡之后,把女儿陆雪艳、儿子陆英方全留在终南山上,依然随着师伯紫髯叟裘子谦练着功夫,未曾随父亲铁箫侠陆熙民回转故乡。这紫髯叟裘子谦身边有五个徒弟,二弟子公冶英珠,三弟子唐英华,五弟子卢英秀,六弟子就是二侠的儿子陆英方,八弟子俞英俊,全跟这位紫髯叟锻炼着功夫。紫髯叟的女儿裘冷艳,已经十九岁,陆熙民的女儿陆雪艳今年十七岁,这姐两个貌美如花,虽然住在终南山上,但是因为她们天赋的聪明过人的灵慧,各练就一身好功夫,颇得紫髯叟的欢心,对于这个女儿和这个侄女,疼爱她们,绝没有差别。
这位裘大侠归入终南门户,已经三十多年,自从他夫人何氏生了这个女儿裘冷艳,即行逝世,那时紫髯叟尚未入终南山,可是他是终南派的大弟子,师门正在找他,他遂带着女儿归隐终南,自己把这种痛切无聊的心情,完全寄托在这个女儿的身上。
那时二侠陆熙民也在终南山师门中锻炼着功夫,赶到恩师死去,这师兄弟二人接掌门户,冷艳、雪艳全得着陆熙民的真传,这已是十八年前的事,这两个女孩子全算在终南山上长起来的。
陆熙民先本不想回浙江原籍,只是自己的家中尚有人在,更有一片家产,三年前因为有族人谋夺他的产业,老婶母不能应付,自己为保全祖宗的庐墓起见,不能不回归故里,料理这片事。可是他女儿陆雪艳、儿子陆英方全是很有志气,心气高,恨不得把本门中的功夫全得着神髓,所以不肯回去,要随着师伯紫髯叟裘子谦再练个三年五载,有了成就,才肯回家。那紫髯叟裘子谦的女儿裘冷艳,她也不愿师妹雪艳回去,这姐弟两个人遂在终南山玉柱峰下住了下来。陆雪艳、陆英方姐弟二人,在终南山上和一般师兄弟们锻炼着功夫,倒也不想他们父亲了。
铁箫侠陆熙民在南湖柳林湾度着悠闲岁月,家中有这些个稻田,足可以养生,不求名,不求利,住在这种景物清幽之地,不啻陆地神仙。
这时正当初夏,在一天傍晚的时候,这位铁箫侠陆熙民驾了一叶扁舟,自己又擅操舟术,泛舟荡漾,容与中流。铁箫侠陆熙民更做渔家打扮,穿着一件短脚裤,赤着双足,上身穿一件蓝衫儿,头上戴着一顶大草笠,一壶美酒,两样清淡的酒菜,放在舱板上,一支铁箫横在面前,把这只小舰儿,直荡到南湖柳堤下。夕阳返照着,绿森森的柳林间,射进来已快坠落西山的阳光,鲜红似火,水面上波光如镜,反射的夕阳映入水中,幻出一片形容不出的色彩,这种时光是铁箫侠最爱赏玩的。不过美景不常,刹那间这种色彩敛去,倦鸟归林,渔舟收网。客航停泊,农夫归家。
这位铁箫侠陆熙民,在这柳堤下如镜的波面上,把这一叶扁舟停住,坐在船板上,把一壶美酒放在面前,也不用酒杯,对着波心看看水中的游鱼,瞧瞧归巢的倦鸟,看看远山的暮景,听听牧童牛背上的歌声,悦耳怡情,胸怀舒畅,自己不禁把铁箫拿起,右腿盘着,右脚蹬在船舷上,箫尾向着波心,吹起一段凄凉的古调。
他这支铁箫特殊的地方,越是舒雅之地,声音越发地悠远。这种铁箫宜于悲壮的调子,可是铁箫侠陆熙民本是很高兴出来的,喜欢今天天气好,气候也不热,赏玩南湖的美景,心情本是很愉快的。那时忽然这支铁箫越吹越觉着不得劲,自己听着全觉今日竟这么不入耳,连变换了几个调子,只是哪一个调子也吹得够不上节拍。自己一阵浮躁,把铁箫放在船板上,暗自怀疑,这是怎么讲?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气不守中,神不守舍,心情缭乱,十分繁杂起来?
铁箫侠陆熙民是一个内功很有根底的人,时时最能担当事,任凭多重大的事,自己能够稳定自己的性灵,不为外物所摇。可是今日的情形叫自己也有些莫名其妙起来,游山玩水,完全是仗着心情愉快,任谁也知道,景物是随着心情变幻,在你心灵舒畅的时候,玩赏着景物,在你眼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越看越美妙,更能赏玩到旁人看不出的美妙处。可是在你心情杂乱,还是一样的景物,映入眼中,竟变成了另一种景界,虽不引起你的厌烦,也引不起你的兴致,有时倒反增加了伤感悲痛,这跟佛家所说的相由心生是一样的。此时铁箫侠陆熙民再没心情赏玩这暮景,拨转船头,顺流归棹,在这烟树苍茫、暮烟四合之下,回转柳林湾。小船系到水边树干上,用竹篮装着烟具,拿着箫回转他的家中。
他这住宅中地势很大,人可是极少,二侠的夫人早死,他这家中只有一位孀居的老婶母,年纪已有八旬多,两个大丫鬟伺候着,帮着服侍陆熙民。这位铁箫侠身边还有一个弟子,这是他从终南山带回来,按本门中是第九个徒弟,名叫司徒英奇,是他自己收的,因这孩子十分聪明,无家无业,遭遇太惨,骨格非常好,只为后天失于调养,空把先天带来的骨格、气质、聪慧,全给戕丧了。铁箫侠陆熙民十分的爱他,至于收录这孩子的情形,现在先无暇叙述,后文再表白他。陆熙民是个爱才如命的人,疼爱这孩子有很好的天资,若是把他埋没了实在可惜,收录下以后,就跟师兄说过,莫看这孩予这么孱弱,我要凭我的力量恢复他先天的体格,发挥他原有的本质,传授他终南派的基本功夫,锻炼出一个极好弟子来,也是我门户之幸。因为收录这孩子时,司徒正在形如痨疾的,任谁看了全不易活,可是铁箫侠陆熙民独具慧眼,认定了人力能胜天,自己绝不用师兄管,药物人力兼施,居然奏效,这司徒英奇体质居然渐渐地康复。哪知这位铁箫侠陆熙民竟因家中有事,不能在终南山待下去,这个弟子要交给师兄紫髯叟裘子谦,自己真有些不放心,遂和师兄说明,带着这孩子回转浙江。一晃三四年的工夫,这司徒英奇,仗着师父这么培养、调摄、锻炼,和从前判若两人,这才发挥出来他先天的本质,骨格既然清奇,相貌而又俊秀,身量还是不像个十四岁的孩子,聪明伶俐,善体师父的心意,功夫练得也颇有突飞猛进之势。
这司徒英奇在二侠陆熙民家中,尤其是那位龙钟老迈的老太太,更喜欢他,不时地招呼到面前和他说些家常闲话,只是每提到这种家庭天伦之乐,司徒英奇立刻就眼泪在眼中含着,非常伤心难过。这位老太太日子长了,也听侄儿说过他的身世,当着他再不肯提起那些母慈子孝的事。这位老太太有了什么新鲜的东西,必要留给他一份,招呼到面前,看着他吃,简直拿着司徒英奇当亲孙儿看待。这位陆熙民身旁有了这个爱徒,虽然子女不在面前,倒也解了不少的寂寞。
这天陆熙民回来,神情这么不快,司徒英奇迎了出来,把大草笠接过去,看出师父的神色,只招呼了声“师父”,一句话不敢多说,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也就是铁箫侠陆熙民特别喜欢他的地方。来到后院小书房中,这是陆熙民起坐的地方,明窗净几,一道小院中,仅有这两间茅屋,可是连院中带这两间房子,如同拿清水洗过似的,一点纤尘不染,在窗前种着十几根翠竹,台阶两旁满种着花草。平日这位陆熙民就在这里读书习字,舞剑吹箫,晚间却带着司徒英奇到后面小花园中教授武功,直到二更以后,三更以前,才回到前面,陆熙民在内宅歇息,和他的老婶母住在一个院子里,司徒英奇却住在这小书房中。这师徒和他家中简单的几口人,生活是十分有规律。今日陆熙民回来,和往日十分不同。平时只要出游回来,谈笑风生,和徒弟必要畅谈一阵,今天是一语不发,司徒英奇赶紧给打了盆脸水,请师父净过面,又给倒上一碗茶,悄悄地跑到厨房,告诉厨师傅,赶紧给主人预备饭开上去,厨师傅早给预备好了,立刻开了来。
这位铁箫侠陆熙民最喜欢清淡的菜肴,他这家中人少,没有多少菜可做,可是这个厨师傅却是很好的一把能手,专会做极精致的肴馔,陆熙民很是喜欢他,总是特别地赏给他钱,叫他在这里伺候自己。饭开上来,全摆好了,司徒英奇才招呼声:“师父,天不早了,你老喝几杯酒用饭吧。”铁箫侠陆熙民点了点头说道:“你吃过了么?”司徒英奇答道:“我等着师父呢!”铁箫侠陆熙民说了声:“好,坐下和我一同吃吧。”司徒英奇给师父斟上一杯酒,自己吃着饭陪着师父,不时地偷着看看师父的神色。铁箫侠陆熙民饮了三杯酒,停杯不饮,沉吟了半晌,向司徒英奇道:“我今日这晚半天心神不安,十分浮躁,不知是怎么缘故,我历来没有这种毛病,感觉着我眼前或者许有什么事发生。但是我仔细思想了许久,我在江湖行道二十余年,也经过不少风波,还没有这么心神不定过,难道我闭门家中坐,或有什么祸事发生么?英奇你说怪不怪?”
司徒英奇忙赔着笑脸说道:“师父不必多疑,绝不会有什么事的,我们现在住在这里,任凭什么人没有结过嫌怨。至于江湖上,师父在早年倒是免不掉地和一般强梁不法之徒结过仇、对过敌,可是我们是终南派,终南山玉柱峰明立着门户,师伯掌着终南派,就是有那一般无知之辈,想要干犯师父,他也就到终南山去找了,师父住在家中知道的人很少,哪会到这里来捋虎须?我看师父这几日是把调息打坐的功夫丢下了,所以显得身体不舒适起来,师父不必多疑,弟子看是没有什么事的。”
铁箫侠陆熙民听到司徒英奇的话,点点头道:“我倒也是这样想过,不过你雪艳师姐、英方师哥,在你裘师伯那里,怕是有什么事了么?你说我现在关心的事还有什么?”司徒英奇笑道:“师父这更是多虑了。我师姐、师哥在师伯那里,更不用你老担心了,我师伯还不会照应他们,保护他们?何况这几年师姐、师哥武功全练得有过人的本领,哪会再有什么事故发生?师父不必想这些事才好,师父若是酒够了,吃过了饭随弟子可陪着到花园中运动运动,一定好了。”铁箫侠陆熙民又斟了一杯酒喝了下去,点点头道:“但愿如你的话,他们姐弟两个,没有让我着急的事,才是我的心愿呢。”说着话酒已用好,推开酒杯,拿过一碗饭去,在举箸欲食的工夫,铁箫侠陆熙民忽然神色上一惊,把伸向菜盘中的筷子停住,侧耳向窗外细听,突然喝声:“什么人?敢入我陆熙民的家宅!”说了这话,外边没有答话的,陆熙民一怒之间,把一只竹箸穿窗打出去。司徒英奇也因为这宅中竟有人侵入,事出意外,正要把桌案上的灯火吹灭,外面竟自发了话道:“师徒之义才断,怎么父女之情也不留了?”这话声凄惨,铁箫侠陆熙民和司徒英奇全惊奇地“咦”了一声,听出来的声音正是雪艳姑娘。
铁箫侠陆熙民惊呼道:“雪儿,你怎么这时来到柳林湾,还不快快进来!”司徒英奇也把遮灯的手缩了回来,转身向外迎了去。这时门儿一开,陆熙民这个爱女陆雪艳已经闯进屋来,司徒英奇招呼了声:“师姐,你这是从哪儿来?”陆雪艳满面风尘,形容上十分惨淡,蛾眉紧蹙,眼中含着汪泪。铁箫侠陆熙民是一个成名的武师,终南派的掌门人,久历江湖,饱经世故,什么大风大浪,全经遇见过,是一个极能担当事的人,今夜的事情,可把这位老英雄急坏了。爱女雪艳在终南山,随着师兄紫髯叟裘子谦身旁,和她师姐裘冷艳,一同锻炼武功,远隔数千里,蓦然间来到南湖,不问可知是终南山那里发生了重大的事情,何况来的又是她一人,儿子英方也没跟随来,这尤其叫铁箫侠陆熙民惊骇万分。自己只有这一子一女,把他们放到终南山练习武功、剑术,自己并非天性情薄的人,一个行道江湖的武林名手,讲究做的是济困扶危、任侠尚义的事,这种人全是有至情至性的,对于自己的儿女,更是比较常人骨肉情重,陆熙民把陆英方、陆雪艳打发到终南学艺,自己并不是不挂念他们,这不过是往大处着想,为他们将来打算,如今眼前看到这种情形,一时间精神竟慌乱起来,向女儿问道:“雪艳,你怎么这种情形?你弟弟呢?有什么变故发生,快快说与我,难道英方他遇了意外吗?你师伯呢?”陆熙民这么连续着问。
陆雪艳忙向前给父亲行了礼,遂说道:“父亲放心!英方哥哥好端端地没有什么事,我二师哥公冶英珠他难道没往这里来吗?”陆熙民道:“他往这里做什么来?看你这情形奔走了好远的道,坐下慢慢地讲。”陆雪艳把背后的小包裹和宝剑全解下来,放在一旁。
这时,铁箫侠陆熙民和司徒英奇哪还吃得下饭去?司徒英奇赶紧把桌子的碗盏撤去,先放在一旁,可不敢招呼厨师来收拾,恐怕这里有什么事,不宜叫他听,自己给师姐倒了一杯茶,退立一旁。陆雪艳这才说起了,“自己从终南山赶到南湖,就是为的是二师兄公冶英珠,弄出一场大祸来!他竟做出背叛门规、欺天灭理,犯了本门中最大的戒条,对师姐裘冷艳竟起了恶念,师姐现在还生死不知,师伯因为掌着终南门户,自己又担心着把师姐冷艳抛下不管,更有危险,公冶英珠畏罪逃匿,裘师伯在震怒之下,把所有的弟子全遣派下山,老人家几乎给急病了,一身之羞,已经难容,难道终南派的门户,就被这逆徒一人给断送了?出事之后,分头追赶了他一程,没有一点踪迹,我裘师伯在祖师面前,发下誓愿,不把这逆徒公冶英珠擒回终南,自己也不愿意活在世上,终南派的门户也不便再往下传,情愿放火烧山,裘师伯与终南派同化灰烬。女儿想到这件事,实在无地自容,二师兄公冶英珠是父亲收的弟子,他竟做出这种事来,我们父女实对不起师伯了。女儿知道,父亲是深爱二师哥,他的聪明、骨格、武功造诣,恐怕他再生什么恶念。趁着父亲尚不知道什么信息,逃奔到这里有什么举动,那一来我们父女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师伯?因此女儿昼夜兼程,赶回南湖,到这里看看,并且请父亲赶奔终南,给裘师伯一个办法,倘若真把他老人家给急死,我们不止于这件事无以对本门的祖师,即在江湖上我们也交代不下去了,所以女儿赶到这里,连门也不及叫,请父亲速作主张。”
铁箫侠陆熙民虽然还没听到事情的原委,可是已如钢刀刺心,自己是一身冷汗,竟急得惨然泪下,仰天长叹,惨呼道:“我陆熙民是一生侠肝义胆,没做过亏心负人的事,怎竟叫我遭遇这种恶报!公冶英珠他敢蔑视我终南派门户中的规诫,敢犯恶行,做这样欺人欺天的事,我陆熙民不把他锉骨扬灰,我枉生在人世之间。我要仗剑下江湖,亲手去擒他,看他能否逃出老夫的掌握。”可是说到这里,稍顿一顿,用衣袖拭了拭泪痕,向一旁的司徒英奇看了一看,冷笑一声,向雪艳女儿道:“雪儿,我以鲜红的血心,来成全有骨骼、有志气的后生之辈,他们纵然不念师门恩重,也不应该这样报答我,这可要叫我灰心了,我陆熙民从此可不敢再收徒弟了,我没种恶因,反收恶果,这个理由,叫我至死不会明白。”
司徒英奇看到师父瞧他,又听到师父发出这片牢骚话来,自己想到本身是受师父的深恩,救了自己的性命,传授自己武功,亲如父子,形同骨肉,师徒之间可以说是恩深义重,可是二师兄何尝不是他心爱的徒弟?如今反得他这样的报答,师父是寒心了,对我司徒英奇也怀疑了,此后自己在师父门中,恐怕不易再得到以往的恩情。想到这里,不敢再迟缓,忙向师父面前一跪,此时司徒英奇倒不是因为二师兄的事,完全是念到自己的身世可怜,流着泪说道:“师父你现在难怪收徒弟要寒心了!这种禽兽不如的人,人神共愤,天地难容,可是弟子不仅对师门有师徒之情,弟子还受着生死之恩,弟子自今日今夜起,无论到了什么年月,什么地步,莫说是欺心违理的事不敢做,只要稍忘师门的恩义,弟子定要落到死无葬身之地。万劫不复之惨。今日当着恩师和师姐面,弟子略明心意。”说到这里,向铁箫侠陆熙民连叩了三个头,又向师姐陆雪艳叩了一个头,那陆雪艳忙地站起还了半礼,铁箫侠陆熙民点点头说道:“你我师徒各本天良,将来的行为,但凭于你。英奇,你可要知道,公冶英珠他敢这样丧心病狂,可是他终不会逃出我们的剑下,血染青锋,他再后悔已迟,起来吧!你安心好好地练功夫。”说到这句,遂向女儿雪艳问道:“你所说的事倒是怎么个起因和缘故,快快说与我,我们也就要起身了。”陆雪艳把终南山所发生的事情,从头至尾说了一遍,把个铁箫侠陆熙民听得肝胆欲裂。
原来,自从铁箫侠陆熙民回转南湖之后,由紫髯叟裘子谦掌着这终南派的门户,督促着一门户弟子,锻炼些软硬轻功夫,倒也相安无事。这位紫髯叟裘子谦行为端正,做事是一丝不苟,门规执掌极严厉,可是细微小节,他绝不能吹毛求疵,他看着有不当的地方,他可也不容情,门弟子中不论是男是女,一律地看待,绝无偏厚,就连女儿裘冷艳,侄女陆雪艳,武功练得不好,或是稍犯规矩,这位老师绝不肯宽容,一样地叫到面前,严加申斥。所以这般门弟子,全是谨守门规,极不敢稍有干犯,招这位掌门人的责罚不快。
随在他身边的徒弟,就是二徒弟公冶英珠,年岁最长,武功也是他最好。大弟子祝英飞是已经出艺,奉师命闯荡江湖,离开终南山已经两三年了,三弟子唐英华是一个拘谨方正的青年,四弟子也已经岀艺,回转故乡,他是直隶沧州人氏,名叫齐英杰,五弟子卢英秀,六弟子陆英方,也就是铁箫侠陆熙民的儿子,七弟子周英茂,是被四弟子带走,八弟子俞英俊,九弟子就是司徒英奇,以外就是这两个女门徒,紫冉叟女儿裘冷艳,铁箫侠的女儿陆雪艳。本门中尚有和掌门人平辈的几位师兄弟,不过不是常来常往,他们是各人图谋,各有事业,不常到终南山来,紫髯叟裘子谦督促着这般门弟子锻炼功夫,每天全有一定的时间。
终南山的玉柱峰下也是一个风景最佳的所在,这终南派掌门户的地方,除去一座祖师的祠堂,倚着玉柱峰下筑起一片山庄。这里是终南山的最高处,每年间就是春夏之间最好,一入秋冬气候非常寒冷,这般门弟子中除了掌门人裘子谦,看着他们练习武功剑术,有的时候,他们就散在玉柱峰,锻炼他们的轻身术,这是裘子谦不管束他们的时候。
他这本门中大弟子祝英飞离开师门,就得说是公冶英珠,算是这一辈同门师弟中最长的师兄。这公冶英珠,他是铁箫侠陆熙民收录的,少年英俊,品貌好,身形、骨格全看着有一份清奇之气,不仅是铁箫侠陆熙民爱惜他这个材料,认为他是将来做终南派的传人最有希望的,连紫髯叟裘子谦也十分爱他。到现在,他已经应该算出艺的弟子了。不过,练武功一门,没有年限,比读书还难,武功是没有止境,练到老学到老,多一年的功夫,是多一年的火候,不论哪一门哪一派是一样,遇到了收着好徒弟,这是师门最快意的事,做师父的愿意下十二分的辛苦,把他教出来,顶门立户,给自己这门户中增光,所以出艺是没有年限的。
公冶英珠论起来武功本领在一般少年中,足可以说是高人一筹,论起来足可以离开师门,不过铁箫侠陆熙民和紫髯叟裘子谦,全不愿意叫他走,留他在终南山求武功的深造,掌门人更要传授他终南剑术上最精纯的功夫。好在公冶英珠,他家中是河南省的富商,弟兄又多,他也不急于回家,他在师父门中,倒是轻易地没有过错。不过他的为人,外边看着他很是和蔼过人,可是他的天性中有着一种不可捉摸的性格,他虽然年轻,颇有心胸,练功夫和与师弟、师妹们相处,你绝不能说出他有怎么不好,他的武功本领,也真比别人高,所以在练功夫时,对于这一般师弟们,倒不时地被他指点着。公冶英珠常常替师伯教授一般师弟们,他对于这两个师妹裘冷艳、陆雪艳,非常亲切,可是非常有礼貌,从这种一星半点的小枝节上,看出他性情十分端正,行为十分检点,裘子谦更对他十分的器重。这时他们的武功全是各有成就,内中除了八弟子俞英俊,功夫软弱,所有曾在终南山的这般弟子中,以三弟子唐英华和五弟子卢英秀两人的武功剑术全是很有根基,公冶英珠是这一般师弟妹中的领袖,他的功夫尤其在一般师弟之上。终南派也就是现在所传到各地的形意派,这门武功以终南开派,传布到大河南北,山左山右,颇得武林中的推崇景仰。
这公冶英珠天性那么聪明,他虽是铁箫侠陆熙民所收的弟子,可是他的武功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却是紫髯叟裘子谦传授他一切,所以他本身虽未能尽窥终南派的深奥,可也算是登堂入室。
这时正是清禾香节,可也正是终南山气候最好的时候,这一般门弟子每天在天一亮就起来,不等掌门人到来练武场中,已收拾得干干净净。凡是操作这种事,掌门人全不叫手下的用人来做,完全叫这般弟子自己去料理,不愿意养成他们那种骄傲懒惰的习惯,凡是打扫收拾武场子,和擦磨兵刃器械,全要他们亲手去干,就连裘冷艳、陆雪艳,也不准她们摆小姐的身份。这姐两个也是早早地来到场子里,擦兵刃架子、拭剑,和师兄弟们一块儿操作。
太阳刚出来,掌门人裘子谦也跟着到了,什么功夫不叫练,先叫他们迎着阳光调节呼吸,站架子,按着所教的方法,把这第一步练完,一个个精神饱满,这种山上清晨的气候,不要说还有这种真传的功夫,就是一个平常人在这种地方待惯了,也会康健起来,呼吸气全调理完了,这才各自练习拳术。拳术练过以后,由裘子谦分派师兄弟成对儿练对手的功夫,过招换掌,他们这种正规的武术,绝不是花拳绣腿一流,一练什么功夫,就是正套的,死封死架,死打死挨,那全是套子活,就是两人用整套的拳术,一招跟一招地彼此擦一趟拳,对一趟掌,那样练,就是练到白了头发,依然是没用,不过也不能说一点功夫没有,也能收着些效果,只是落个手脚利落,拳脚干净,到了真有功夫的手里,一动手就完。
终南派这种武功,你要是外行看在眼内,简直不知道它的好在哪里,两下动手过招,各人所学,全得拆开了变化运用。临到掌门人指定了两人动手过招,发招接招,要凭你自己的聪明机警,眼力、手法,随机应变,见招拆招,随招变式,完全由你意思,不受整套拳术的牵制,就连掌门人全不得主张那种地方,应该用什么招数去拆、去破,有时两人的武功,本是平着,相差不多,若是有一个真吃了亏,挨了打、挨了摔时,掌门人必要亲自教给他那一招应该怎样拆、怎样破,详细指教,以自己的本身给他喂招,教他要得着这种招数的巧妙地方。这种传授武功,进步最速,得这种功夫,根基也砸得非常坚固,聪明的更能从这种地方悟化出其他的招数,可是他们在动手过招,绝不要故意地张狂卖莽,这一般师兄弟们,彼此全不断地互相操练手法。内中只有裘冷艳、陆雪艳两位姑娘,轻易不能和一般师兄弟们过招动手,她们要是练到拆招打招,双人对拳的时候,掌门谕只叫她们姐妹两个换招拆招。这裘冷艳和陆雪艳对于掌门人这种办法,十分不高兴,不断地要求掌门人把男女的界限去掉了,任凭她们和师兄弟们一块对手拆招,锻炼拳术。裘子谦的门规严,可是她们有这种心意,完全出于正当的请求,她们心目中对于练武功,没有男女的界限。这裘子谦看着这般门弟子守规矩的守规矩,完全是一片天真的孩子气,自己又不便拦她们的高兴,更兼这两个姑娘武功的造就很好,两人的拳术、剑术全有极好的功夫,遂不再拦阻她们,不过只准她姐两个和二师兄对拳换掌。这裘冷艳武功好,也是精神有些高傲,这二师兄公冶英珠素日因为练功夫,督促师弟们没有丝毫的宽容,不管什么叫难堪,常常地给师弟们苦子吃,然后最诚心诚意地教授师弟们,裘冷艳早就有些不满意他,只不过那公冶英珠行为上很谨慎,裘冷艳找不着他的错处,裘子谦只顾这一含糊,竟铸成了大错。
裘冷艳每逢练习两人过招的时候,她必要和二师兄过掌换招,她总算计着让二师兄吃些苦子,也叫他少敛锋芒。不过事情赶到做出来,绝不和她所想的一样,公冶英珠功夫实比裘冷艳高得多,可是和这位师妹换手对招时,他自己不仅十分谨慎,他不止于把自己的身份保住了,并且还能体会到师妹的心灵,保全着师妹的面子,明是这一招已经胜了裘冷艳,可是他却能不露一点形迹地,把手底下变化了,不来扫师妹的面子,口头上还是十分谦恭,叫别的师弟们丝毫看不出故意相让。这种地方,裘冷艳和陆雪艳也不能说不明白师兄的这番意思了。这一来把素日对于师兄那种不满意的情形,渐渐去掉。每天下场子操练功夫,这陆雪艳虽然和裘冷艳只差着两岁,但是在行动举止上,看起来陆雪艳小得多,雪艳姑娘还有一派的孩子气,她的心目中可谓一片纯洁无邪。那裘冷艳呢?虽是个女子,颇有乃父之风,行为举动,处处大方,态度光明磊落,也没有一点小家气,只是她把那孩子气可没有了,好似比雪艳师妹大着好几岁,不过这时不止于陆雪艳对于师兄是坦白的,那裘冷艳心目中也绝没有一点邪念,只是慢慢地,于形迹上略有出入,这种动手拆招,别管是拳脚、兵刃,难免有接触的地方,她也是实事上无法避免的事。在陆雪艳本身,她尤其是一点顾忌没有,越是这样,越显着她心目中只有功夫,把男女的界限忘得干干净净。
师姐裘冷艳可就不同了,心中多少有了一点杂念,有的地方两下里头动手过招,用的招数过疾,变幻得过快,两对手发的招,有不合宜之处,裘冷艳收敛拳脚,带出形迹来。这种地方越发地叫公冶英珠更多了一份检点,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是上乘功果”,也就是那“胸中有物”的四个字,他胸中有物,就是处处顾忌检点。按说这不是好吗?无形之间兄妹两方面暗中全有了痕迹,也就是肇事的起因。
公冶英珠他这人任凭你多高的眼力,轻易让你看不出来他的心意来,谁知道他暗中已蓄有野心。这天清晨操练了各种功夫之后,师兄妹们全是很认真的,在掌门人监视之下,努力操练自己应练的功夫,在掌门人面前,全是争先恐后地求掌门人竭力地指点拳功器械的诀要。赶到功夫练完,掌门人因为这早晨师兄弟各个全赶到一处,全得亲自教授他们软硬功夫和几样器械,临到全教完了,讲解完了,掌门人也累了。紫冉叟裘子谦对于传授门弟子,又是丝毫不肯含糊,尤其是给弟子们讲解武功上的诀要,便是一个字少有脱略,处处唯恐自己讲解得不明白,他们听得不透彻,必要反复地说明,以身作则,运用到哪一招拳招,必要亲手地给演岀来,为的是让弟子们心领神会,自己方才算完。在这种门户中,赶到这种师父传授武学,在武林中实在是难得,所以终南派无论南支北支,所传出来的弟子,他们所得的功夫,全是十分认真,对于拳术中的诀要,没有不明白得透彻的。
这紫髯叟裘子谦把功夫教完,自己也有些精神疲倦,遂回屋去稍微调息精神,缓和缓和气力。可是这般弟子一个个还在兴致勃勃,大家见掌门人一走,跟师兄说:“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何妨操练操练轻功提纵法?”大家是全愿意,公冶英珠也是很高兴的,说是:“大家应该这样。”向师弟、师妹们说,“师父今天受着多大的辛苦给我们讲解指点,所以我平日和师弟们说,师门恩情厚,我们提到报答师父的厚恩,那是将来的事。但凭做徒弟的心田,我们现在看到恩师在我们身上这样下功夫,不辞劳苦,不嫌麻烦,咱们说句天良的话,师父绝不指着我们将来报恩报德,师父这样只是盼我们不辜负他这片苦心,好好用功,好好锻炼,只愿意我们能够不白叫他老人家费了心血,师父再受些辛苦,也是高兴的。我们现在唯有仰体师父这般心意,好好地用功,加紧地锻炼,才对得起师父呢!”公冶英珠这番话,一般师弟们倒大为感动,知道师兄所说这番话满是实情,全都不禁点头答应。那裘冷艳听到公冶师兄这番鼓励师弟们的话,也十分欢喜,不过自己是掌门人的女儿,这种地方不便有所表示,对于公冶英珠的话,也和旁人一样,恭敬地听着,等他把话说完,由他领率着一般师弟们全奔了玉柱峰。
这一带非常幽雅,轻意没有人到这里,这一般男女弟子全散布开,各自操练自己的轻功提纵术。裘冷艳和陆雪艳这姐两个飞奔一条峻岭,要在这险峻的地方,互相试一试身法,两人这一把身形散开,各自把个人的本领尽情施展出来,飞纵追逐,或攻或守,起落进退,竟向岭上最高地方展开身手。这是常人好胜之心,谁也不能免掉,陆雪艳和裘冷艳姐两个,虽全是那么好的功夫,可是任凭素日感情多么好,临到在武技较量之下,谁也不肯再让谁。在峰头一带,尤其是苔深石滑,着脚时,危险万分。陆雪艳一方面和师姐追逐闪避,时时有着戏弄之意,裘冷艳倒也不和她一般见识,可是两人是越走越远,转瞬间已离开大家。
这时公冶英珠见两个师妹在这最高处的峰头上互较轻功,公冶英珠向三师弟唐英华招呼声:“师弟,你在这里关照他们,两位师妹竟这样任性胡来,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我在师父面前怎么去交代?我得赶上去把她们叫下来,免得弄出事来,大家也跟着糟心。”
三弟子唐英华点点头道:“师兄说的一点也不差,我们但盼师姐们别出事,师兄快去吧!”公冶英珠安排好了,也展动身形,如飞似的追赶了去。
在玉柱峰怪石嵯峨,古树参天,稍远一点,就容易隐去形迹,不易被人发觉。公冶英珠穿着一片片的树木,看准了师妹们所去的方向,口中还在招呼着:“师妹们,可千万要留神,还是赶紧地回来吧!不要再往上走了。”可是公冶英珠把一身本领全施展开,身形这份轻灵巧快,他的造诣,一般师弟们任谁也比不上,他口中这么喊着,脚下一步也没停,渐渐地和两位师妹相隔不远。他突然心中一动,不再招呼,仔细看时,这姐两个,正在一片壁立如屏的山岭上,时起时伏,忽前忽后,两人斗得正酣。可是公冶英珠更把脚步放慢些,这时相隔可没有多远了,就因为草深林密,何况这上面风吹草木,时时发着怪声,公冶英珠莫说还没有声音,并且在这种时候,姐两个虽然是争强斗胜,谁也不肯相让,可是一个清晨,所上来的人全是本门的人,用不着提防什么,顾及什么,哪还会防备这暗中有人窥探侦视?所以在先公冶英珠招呼她们是绝没听见,现在公冶英珠已到近前,她们更是丝毫不知。
这时,裘冷艳正在腾身飞耸上一个耸立的岭头,这地方虽然不高,但是这峰头满布着苍苔,那陆雪艳正在追逐着她师姐,一步也不肯放松,也飞耸上去,口中还唤着:“师姐,这你还往哪儿逃?下去吧!”可是裘冷艳恐怕被她抓上,脚底下一用力,原想是从峰头上飞耸下来,可是一脚登滑了,身躯的重力这一偏,立刻拿不住劲,往下滑了来。还幸亏功夫上得的是名家传授,父亲所教的,自己所练的,但是武功中最高妙的诀法。她们这种功夫不求好,先得处处追寻施展那一身功夫有失招露空的地方,什么地方易于为人所乘,什么地方容易为人所制,用哪一手功夫失了一招,怎么解救,怎样保全。轻功提纵法中,遇到什么危险的时候,得用什么法子解救,全是曾受过这么样认真地锻炼过,所以这时裘冷艳脚底下这一滑下来,好在解救的方法已经施用上。从这壁立的山峰翻下来时,身躯始终没让她离开山峰,可是虽然是这样,赶到离着落脚处,还有六七尺,已经拿不住劲,身躯斜翻下来,这若是往下一倒,虽不致废命,只怕也得受了重伤。这时公冶英珠看到这种意外的情形,忽然脚下一点地,从一排古树后耸身飞腾,已落在这座小峰下,他这身形一落,也正是裘冷艳踉跄地从上面栽下来,将将地脚登着一块乱石,半斜着身躯,往左倒下来。公冶英珠把臂一横,把裘冷艳的身躯拦着,但是猛然下栽的式子过猛过疾,裘冷艳凭功夫多好,拼命挣扎已经力尽筋疲,此时哪还有力量再把身躯振作起来,整个地把上身倒入公冶英珠的怀内。这时陆雪艳也从峰上飞耸下来,公冶英珠忙喊道:“师妹,快来扶一把,裘师妹几乎摔死。”
陆雪艳身躯翻下来,看到这种情形,自己赶紧过来伸手把裘冷艳扶住,公冶英珠忙说:“叫她坐在地上,缓一缓,你看她险些晕过去呢!”陆雪艳这才扶着裘冷艳坐在地上。裘冷艳这时两眼紧闭,面色惨白,气喘吁吁,坐在那儿一声不响。公冶英珠退到一旁,看着师妹这种情形,其实他已看清从峰上跌下来,定全是陆师妹一人害她的,自己还是故作不知,反向陆雪艳问:“师妹,这是怎么回事?裘师妹轻功很有根基,今日怎么这么疏忽,竟自失脚?”
陆雪艳的脸一红,幸喜是师兄是没有看见,含糊地答应道:“峰头太滑,苍苔也太厚,宿露也未消,师姐慌忙一点,才有这种错误,好在没受什么伤,这还算万幸呢!”陆雪艳这么说着,裘冷艳已经睁开眼,看见师兄在面前站着,陆雪艳也在一旁,自己叹息了一声,向陆雪艳说道:“师妹,这点事不用放在心上,怨我自己不小心。”说这句话时她是乍一跌下来,神志已昏,眼前已有些模糊,这时忽然想起一事,她那惨白的面上忽然红起来,非常羞愧地向公冶英珠道:“师兄你早来了,我怎么没有看见你呢?师兄你在什么地方停留?”公冶英珠被她一问,不由得脸上一红,向裘冷艳说道:“我是刚刚赶到,我见师妹们往这一带来,过于危险,就怕你们遇上毒蛇野兽,或是失脚遇到危险,招呼了你们好些声,只是听不见师妹们答应我,十分着急,才从树林子窜出来。正赶上师妹你跌下峰头,若不是我来得凑巧,就是不致有过甚的危险,也得受了重伤,若非我来架了你一下,现在就不堪设想了。”
裘冷艳点点头,自己叹息了一声,又看了看陆雪艳师妹,见她也是面有愧色,裘冷艳向四下里看了看,这一带也太以地荒僻了,自己遂站起来,陆雪艳赶紧扶着她,裘冷艳道:“师妹,用不着扶我,我若是得用架着走也就毁了。”可是说着话依然是一手搭在雪艳的肩头上,脚下慢慢地往前移动着。这裘冷艳心有所思,只是低着头不说一句话,公冶英珠跟在身旁,一同往前走着,他也是精神不属地,不是平时那样谈笑自如,时时地偷眼注视着师妹。裘冷艳忽地说道:“什么事全得亲身经历,像方才的事,师兄这么解救我这场大难,叫我好生惭愧。不过我们同门学艺,不能顾及那些个,瓜田李下之嫌,我们是不能讲究,好在终南派门户中门规那么严,门下弟子又全是规规矩矩的,所以绝没有什么嫌疑。可说师兄你所念过的书还记得么?《四书》上有几句我想师兄不会忘掉。”公冶英珠忙答道:“师妹,我的书念得可不多,大半是全忘了。”裘冷艳道:“不会忘的吧?师兄可记得,嫂溺不援是豺狼,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媳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是告诉人们,遇到事须要通权达变,这几句话我现在想起来实在是一点不差。”
公冶英珠听说师妹裘冷艳这番话,蓦然一惊,脸现微红,但是他跟着把神情回复常态,正颜厉色地向师妹裘冷艳说道:“师妹,这各别倒是不差。不过我另有一种想法,无论在什么急的时候,遇到非常的事情,一个人把脚步站稳,心地光明,任凭怎样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一个人的心怀坦白,总然他所做的事,在旁人的眼中看来,就是有什么说不下去的地方,那也只好由他。我们现在全在师门中还不怎样,假若身入江湖行道,什么离奇巧合的事全许遇上,若是处处被小节拘束住,反倒失去豪侠的本色。师妹我年岁虽然不大,但是我身入终南派,受师门厚恩,我虽然不能报答,可是我这颗良心时时地管着自己,为师门保全清名,不敢忘师门的深恩厚义。凡是我们同门师兄弟们,全是情同手足,没有一点隔膜,所以我对于一般师弟们,素日的情形有许多地方,令人看着我这做师兄的太爱多管闲事。其实我是时时在关心着所有一般师兄弟们,动静安危,我全看成我切身的事,这也是我对于同门看得重的地方。至于我有什么不周之处,行为上有不检点之处,我问心无愧,他人的责难我就不管了。”
公冶英珠说到这儿,那陆雪艳抬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裘冷艳,遂向公冶英珠道:“师兄、师姐,你们这两人可了不得,武功本领比我们好,可是你们这么道学起来,无故地不是讲起《四书》,就是发挥起大道理来,这些话叫人听着多头疼。师兄,照这样,弃武习文,不愁有个官儿做呢。”
裘冷艳任凭雪艳师妹这么说着,她扶着雪艳的肩头,往前走着,自己在心中默然盘算着,容得陆雪艳说话停住,抬起头来看着一旁跟着走的公冶英珠,点头说道:“师兄所说的这番道理,我倒很明白,我们全是终南派的门下,大师兄祝英飞已经入江湖行道,现在就是公冶师兄你是我们这般弟子中最长的人。我们武林中的习惯,不论亲疏远近,以武功品性来定优劣,我深盼师兄所说的师兄弟间总是没有一种隔膜,总要以坦白之心互见,绝不会有什么责难。我虽然和雪艳妹妹是两位掌门人的女儿,但是我父亲那种情形,师兄你这些年来还看不清楚吗?对待我们姐妹两人比较一般弟子中尤其严,所以我们行为上竭力地谨慎着,还怕落了不是。生为女儿身,有许多的地方叫你好生地难以应付,这也是我最痛恨的事,其实男女有什么分别,只要心地上干干净净还不是一样么?不过……”
说到这儿,裘冷艳把话顿住,看了看陆雪艳。公冶英珠却很坦然地问:“师妹,不过什么……怎么不说下去?”
陆雪艳一边扶着师姐走,也听得她所说的话含着另种意思,也在一旁问:“师姐,你今天的话怎么这样各别?我和师兄全是这些年的相聚一处,没有丝毫隔膜的地方,怎么师姐竟自这么吞吞吐吐起来?你爽快些说吧!”
裘冷艳咳了一声,向公冶英珠说道:“师兄,我这人心里历来不能容事,我是有什么说什么。像方才玉柱峰下我失脚下来,险些葬身在峰的下面,师兄你竟会这么巧来在了这里,把我救了,叫我怎会忘了师兄的恩德?好在是师妹亲眼目睹,什么事要是巧了,反倒能生误会。当时要是叫来晚了一步的人看见我这般的情形,就该不知说些什么了。遇到这种情形,师兄你说叫人可怕不可怕?”
公冶英珠冷笑一声道:“师妹,你大约被摔了这下子,精神上受伤,叫我看你过于疑心,过于多想了。漫说我们还是亲师兄妹,同堂学艺,情同手足,遇到这样情形,焉能见死不救?就是陌路人,我们身在侠义道门户中,也不能避忌这男女之嫌,把他人的死生,置之不顾,世上哪有这种忍心人?至于我来得过分凑巧,这种事我是无法来说,我公冶英珠可不是对师妹面前任意放肆,我绝不是专指着今日的事说。我在终南门户中,只要有忘却师恩,稍生恶念,我公冶英珠定遭到乱箭分尸之惨!师妹,我的话只好这么说岀来,对与不对,请师妹们要多多地担待。我的心既表明,我可要跟师妹说了,今日到这一带锻炼轻功,这可不是初次,无论掌门人跟着不跟着,人理一样,我蒙掌门人的重视,叫我关照着一般师弟们,我们只盼着不要有什么意外的波折,倘若生出什么事故来,只怕掌门人再不许我们离开把式一步了,那不啻是自己给自己锻炼轻功上加上阻碍。这种地方我是很愿意常常来的,师妹也全练了这些年功夫,自己也定会觉察岀,在这玉柱峰一带来运用轻功提纵法,进境上,实有突飞猛进之势,我们得到这种地方,既没有外人来扰乱,又有这天然险峻的地方,实在难得。师妹们对于今天玉柱峰下的事,据我看,尽可从此不谈,好在师妹也没受什么重伤,尽可以掩饰下去。其实我们问心无愧,师妹也是年轻好胜,无意中失脚,可是这种情形被掌门人知道了,万一从此不叫我们再在这外面操练轻功,我们岂不是自误?”公冶英珠说到这儿,裘冷艳尚未答话,五师弟卢英秀远远跑来,招呼道:“师兄、师姐全到哪里去了?”
那裘冷艳却抢着招呼道:“卢师弟,我和雪艳师妹比较轻功提纵术,在玉柱峰下转了好几周,我险些没掉在山涧里,师哥也来找我们呢,这才刚遇到一处,师弟你又来了,咱们今天出来的工夫可不小了,大约午饭早熟了,快回去吃饭吧。”一边说着,裘冷艳已把雪艳师妹推开,这种说话的情形,公冶英珠怎会看不出来,她已经听从了自己的嘱咐,她已颇把玉柱峰下的事完全地掩饰过去,不再提它,和一般师弟们聚在一处,一同回转山庄,把这件事就算隔过去,不再提它一字。
光阴荏苒,转瞬间已经到了榴红似火的时候,节近端阳,虽然是山居习武,但是遇到这种佳节,也不能免俗,尤其是裘冷艳、陆雪艳她们姐两个,终是女儿家,更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和掌门人说了,在端阳节这天,要请掌门人破例地准许大家快乐一天。因为终南派门户下,操行上非常严厉,饮食上非常近于道家,领率一般门弟子,布衣蔬食,平日间饮食一切,只求洁净充饥,能够温饱,鲜衣美食是谈不到的。裘冷艳和陆雪艳跟掌门人说着,打发烧火的下山买办食物,这次紫髯叟裘子谦倒也不再固执。老英雄也有他的心意,因为门弟子中又有两三人行将出艺下山,那么今年端阳节过去,明年师徒们就许不能再聚会了,且因为公冶英珠也是规定本年年终下山,自己遂拿岀些钱来,打发烧火的去买酒肉菜蔬。更由裘冷艳、陆雪艳两人自己拿出钱来,叫烧火的给她们买来枣芦叶子,自己包角黍,请师兄、师弟们共庆端阳。烧火的下山把所用的一切买办了来,这姐两个高高兴兴地帮助烧火的收拾菜肴。两天来裘冷艳和陆雪艳连日常的功课都顾不得去做,尽自忙起这些事来,这姐俩高兴到十分,连小师弟们也全偷着凑到厨房中,帮助师姐包角黍。山居习武就是过年过节无论师门中怎样宽容不拘束,但是像这样快乐的事实不容易得到,若全是一般男孩子们,他们绝不会做这些事情,这个端阳节完全是过在裘冷艳、陆雪艳的身上,一切全预备妥当。
端阳节这天,天气非常好,天也暖和,这终南派又设立在这样名山胜地中。赶到这天,一般门下弟子全是早早地梳洗完了,各自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冷艳、雪艳这姐两个,虽然因为师门中在学功夫期间,不准像住家的女儿涂脂抹对,可是也会雅淡地梳妆,可体的衣服,越显得静雅宜人,越显得天然的韵秀。大家聚在一起已经商量好了,先给掌门人叩节,然后师兄弟们互相拜节,在客堂中早已摆好了桌位,紫髯叟裘子谦传话一般弟子,说明终南山今日师徒共庆佳节,得先给祖师焚香礼拜,回头再一同庆祝端节。公冶英珠领导着师弟们,先行布置了一番,把祖师的神堂中全预备得十分整齐,这才请掌门人到来,一同拈香叩拜。礼毕,后由掌门人紫髯叟裘子谦率领着一般门弟子,一同回转客堂。这时烧火的已把新煮好的角黍摆上来,掌门人裘子谦更告诉大家,今日是无须拘束,大家尽情欢乐一天,过了今日,仍然要收敛身心,好好地去用功夫,大家欢欢喜喜地彼此谈谈讲讲,十分畅快,把所预备的菜肴摆上来,由掌门人各自赐了一杯酒。这是一般门弟子,入师门学艺数年,所不易见到的事。在这顿饭吃完,已经午时过,大家是酒足饭饱,离席而起,掌门人裘子谦因为自己在座,他们未免拘束,自己早早地回归静室去歇息,不再管他们,掌门人哪会料到这个佳节竟是爱女遭劫之日呢?
这柳林湾成了名胜之区,像这里的胡氏花园、蓝家别墅、鲍氏竹楼,在这南湖一带已经出名了。柳林湾的柳林,因为土脉的关系,长得比别的地方各别的茂密。在春夏之间,这柳林湾一带,远远在水面上望着,万株垂柳,临风摇曳,细柳如丝,青翠欲滴。看到这里的垂柳,足可以想象当年灵和殿上,以殿前的疏柳去形容张绪的风流,这柳林湾的垂柳,在风和日暖之下,摇曳在微风细雨之中,足以媲美当年的张绪。
在这柳林湾临流的地方,有一处清雅的住宅,前后不过是十几间房子,一片小小的花园,四周盖起一段石墙,房子全是朴素异常,全宅没有假油饰的地方,茅草做屋顶,竹木制窗门,以至于一亭一榭,全是很朴素的,可是越显得这所宅子高洁古雅、不染纤尘。这宅中的主人是一个年过五旬、气度沉穆、语言安详、待人谦和的老者,看他的情形既像个饱学的老儒,又像个退隐的官僚。这个地方住户非常整齐,虽是也有些小户人家,但是平常的农家贫民,在这里住不了。因为柳林湾所住的这般人,全是另个阶层的,言语行动和他们格格不入。散在柳林湾外倒有十几户渔家,他们在这林边水际搭盖着二十几座芦棚,可是他们全做着浮家泛宅的生涯,只有封河的时候,以及天旱的时候,他们登陆住个一两个月,终年还是在水面上时候多。柳林湾中所住的这般渔人,因为他们在柳林湾搭盖这些芦棚,倒给柳林湾点缀了不少风景,所以任他们住下去,没有人来干涉他们。
这石墙内的宅主人,姓陆名熙民。他本是终南派的剑客,终南派到他这本身,是师兄弟掌着终南派的门户,师兄名紫髯叟裘子谦,他名叫铁箫侠陆熙民,江湖上称他们为终南双剑。他们师兄弟二人全得着终南派的嫡传心法,练就一身软硬轻三功,他们的剑术武功无须细述,他们全是掌门户的人,自有超群的绝技,过人的功夫。
终南大侠紫髯叟裘子谦,就在终南山玉柱峰下,掌着终南派的门户。他有一个女儿裘冷艳,还有一般门弟子,随着这位紫髯叟裘子谦住在玉柱峰下。这位二侠铁箫侠陆熙民,他原本是南湖柳林湾的人,一子一女,全随他在玉柱峰练了一年多的功夫,到他回转故乡之后,把女儿陆雪艳、儿子陆英方全留在终南山上,依然随着师伯紫髯叟裘子谦练着功夫,未曾随父亲铁箫侠陆熙民回转故乡。这紫髯叟裘子谦身边有五个徒弟,二弟子公冶英珠,三弟子唐英华,五弟子卢英秀,六弟子就是二侠的儿子陆英方,八弟子俞英俊,全跟这位紫髯叟锻炼着功夫。紫髯叟的女儿裘冷艳,已经十九岁,陆熙民的女儿陆雪艳今年十七岁,这姐两个貌美如花,虽然住在终南山上,但是因为她们天赋的聪明过人的灵慧,各练就一身好功夫,颇得紫髯叟的欢心,对于这个女儿和这个侄女,疼爱她们,绝没有差别。
这位裘大侠归入终南门户,已经三十多年,自从他夫人何氏生了这个女儿裘冷艳,即行逝世,那时紫髯叟尚未入终南山,可是他是终南派的大弟子,师门正在找他,他遂带着女儿归隐终南,自己把这种痛切无聊的心情,完全寄托在这个女儿的身上。
那时二侠陆熙民也在终南山师门中锻炼着功夫,赶到恩师死去,这师兄弟二人接掌门户,冷艳、雪艳全得着陆熙民的真传,这已是十八年前的事,这两个女孩子全算在终南山上长起来的。
陆熙民先本不想回浙江原籍,只是自己的家中尚有人在,更有一片家产,三年前因为有族人谋夺他的产业,老婶母不能应付,自己为保全祖宗的庐墓起见,不能不回归故里,料理这片事。可是他女儿陆雪艳、儿子陆英方全是很有志气,心气高,恨不得把本门中的功夫全得着神髓,所以不肯回去,要随着师伯紫髯叟裘子谦再练个三年五载,有了成就,才肯回家。那紫髯叟裘子谦的女儿裘冷艳,她也不愿师妹雪艳回去,这姐弟两个人遂在终南山玉柱峰下住了下来。陆雪艳、陆英方姐弟二人,在终南山上和一般师兄弟们锻炼着功夫,倒也不想他们父亲了。
铁箫侠陆熙民在南湖柳林湾度着悠闲岁月,家中有这些个稻田,足可以养生,不求名,不求利,住在这种景物清幽之地,不啻陆地神仙。
这时正当初夏,在一天傍晚的时候,这位铁箫侠陆熙民驾了一叶扁舟,自己又擅操舟术,泛舟荡漾,容与中流。铁箫侠陆熙民更做渔家打扮,穿着一件短脚裤,赤着双足,上身穿一件蓝衫儿,头上戴着一顶大草笠,一壶美酒,两样清淡的酒菜,放在舱板上,一支铁箫横在面前,把这只小舰儿,直荡到南湖柳堤下。夕阳返照着,绿森森的柳林间,射进来已快坠落西山的阳光,鲜红似火,水面上波光如镜,反射的夕阳映入水中,幻出一片形容不出的色彩,这种时光是铁箫侠最爱赏玩的。不过美景不常,刹那间这种色彩敛去,倦鸟归林,渔舟收网。客航停泊,农夫归家。
这位铁箫侠陆熙民,在这柳堤下如镜的波面上,把这一叶扁舟停住,坐在船板上,把一壶美酒放在面前,也不用酒杯,对着波心看看水中的游鱼,瞧瞧归巢的倦鸟,看看远山的暮景,听听牧童牛背上的歌声,悦耳怡情,胸怀舒畅,自己不禁把铁箫拿起,右腿盘着,右脚蹬在船舷上,箫尾向着波心,吹起一段凄凉的古调。
他这支铁箫特殊的地方,越是舒雅之地,声音越发地悠远。这种铁箫宜于悲壮的调子,可是铁箫侠陆熙民本是很高兴出来的,喜欢今天天气好,气候也不热,赏玩南湖的美景,心情本是很愉快的。那时忽然这支铁箫越吹越觉着不得劲,自己听着全觉今日竟这么不入耳,连变换了几个调子,只是哪一个调子也吹得够不上节拍。自己一阵浮躁,把铁箫放在船板上,暗自怀疑,这是怎么讲?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气不守中,神不守舍,心情缭乱,十分繁杂起来?
铁箫侠陆熙民是一个内功很有根底的人,时时最能担当事,任凭多重大的事,自己能够稳定自己的性灵,不为外物所摇。可是今日的情形叫自己也有些莫名其妙起来,游山玩水,完全是仗着心情愉快,任谁也知道,景物是随着心情变幻,在你心灵舒畅的时候,玩赏着景物,在你眼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越看越美妙,更能赏玩到旁人看不出的美妙处。可是在你心情杂乱,还是一样的景物,映入眼中,竟变成了另一种景界,虽不引起你的厌烦,也引不起你的兴致,有时倒反增加了伤感悲痛,这跟佛家所说的相由心生是一样的。此时铁箫侠陆熙民再没心情赏玩这暮景,拨转船头,顺流归棹,在这烟树苍茫、暮烟四合之下,回转柳林湾。小船系到水边树干上,用竹篮装着烟具,拿着箫回转他的家中。
他这住宅中地势很大,人可是极少,二侠的夫人早死,他这家中只有一位孀居的老婶母,年纪已有八旬多,两个大丫鬟伺候着,帮着服侍陆熙民。这位铁箫侠身边还有一个弟子,这是他从终南山带回来,按本门中是第九个徒弟,名叫司徒英奇,是他自己收的,因这孩子十分聪明,无家无业,遭遇太惨,骨格非常好,只为后天失于调养,空把先天带来的骨格、气质、聪慧,全给戕丧了。铁箫侠陆熙民十分的爱他,至于收录这孩子的情形,现在先无暇叙述,后文再表白他。陆熙民是个爱才如命的人,疼爱这孩子有很好的天资,若是把他埋没了实在可惜,收录下以后,就跟师兄说过,莫看这孩予这么孱弱,我要凭我的力量恢复他先天的体格,发挥他原有的本质,传授他终南派的基本功夫,锻炼出一个极好弟子来,也是我门户之幸。因为收录这孩子时,司徒正在形如痨疾的,任谁看了全不易活,可是铁箫侠陆熙民独具慧眼,认定了人力能胜天,自己绝不用师兄管,药物人力兼施,居然奏效,这司徒英奇体质居然渐渐地康复。哪知这位铁箫侠陆熙民竟因家中有事,不能在终南山待下去,这个弟子要交给师兄紫髯叟裘子谦,自己真有些不放心,遂和师兄说明,带着这孩子回转浙江。一晃三四年的工夫,这司徒英奇,仗着师父这么培养、调摄、锻炼,和从前判若两人,这才发挥出来他先天的本质,骨格既然清奇,相貌而又俊秀,身量还是不像个十四岁的孩子,聪明伶俐,善体师父的心意,功夫练得也颇有突飞猛进之势。
这司徒英奇在二侠陆熙民家中,尤其是那位龙钟老迈的老太太,更喜欢他,不时地招呼到面前和他说些家常闲话,只是每提到这种家庭天伦之乐,司徒英奇立刻就眼泪在眼中含着,非常伤心难过。这位老太太日子长了,也听侄儿说过他的身世,当着他再不肯提起那些母慈子孝的事。这位老太太有了什么新鲜的东西,必要留给他一份,招呼到面前,看着他吃,简直拿着司徒英奇当亲孙儿看待。这位陆熙民身旁有了这个爱徒,虽然子女不在面前,倒也解了不少的寂寞。
这天陆熙民回来,神情这么不快,司徒英奇迎了出来,把大草笠接过去,看出师父的神色,只招呼了声“师父”,一句话不敢多说,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也就是铁箫侠陆熙民特别喜欢他的地方。来到后院小书房中,这是陆熙民起坐的地方,明窗净几,一道小院中,仅有这两间茅屋,可是连院中带这两间房子,如同拿清水洗过似的,一点纤尘不染,在窗前种着十几根翠竹,台阶两旁满种着花草。平日这位陆熙民就在这里读书习字,舞剑吹箫,晚间却带着司徒英奇到后面小花园中教授武功,直到二更以后,三更以前,才回到前面,陆熙民在内宅歇息,和他的老婶母住在一个院子里,司徒英奇却住在这小书房中。这师徒和他家中简单的几口人,生活是十分有规律。今日陆熙民回来,和往日十分不同。平时只要出游回来,谈笑风生,和徒弟必要畅谈一阵,今天是一语不发,司徒英奇赶紧给打了盆脸水,请师父净过面,又给倒上一碗茶,悄悄地跑到厨房,告诉厨师傅,赶紧给主人预备饭开上去,厨师傅早给预备好了,立刻开了来。
这位铁箫侠陆熙民最喜欢清淡的菜肴,他这家中人少,没有多少菜可做,可是这个厨师傅却是很好的一把能手,专会做极精致的肴馔,陆熙民很是喜欢他,总是特别地赏给他钱,叫他在这里伺候自己。饭开上来,全摆好了,司徒英奇才招呼声:“师父,天不早了,你老喝几杯酒用饭吧。”铁箫侠陆熙民点了点头说道:“你吃过了么?”司徒英奇答道:“我等着师父呢!”铁箫侠陆熙民说了声:“好,坐下和我一同吃吧。”司徒英奇给师父斟上一杯酒,自己吃着饭陪着师父,不时地偷着看看师父的神色。铁箫侠陆熙民饮了三杯酒,停杯不饮,沉吟了半晌,向司徒英奇道:“我今日这晚半天心神不安,十分浮躁,不知是怎么缘故,我历来没有这种毛病,感觉着我眼前或者许有什么事发生。但是我仔细思想了许久,我在江湖行道二十余年,也经过不少风波,还没有这么心神不定过,难道我闭门家中坐,或有什么祸事发生么?英奇你说怪不怪?”
司徒英奇忙赔着笑脸说道:“师父不必多疑,绝不会有什么事的,我们现在住在这里,任凭什么人没有结过嫌怨。至于江湖上,师父在早年倒是免不掉地和一般强梁不法之徒结过仇、对过敌,可是我们是终南派,终南山玉柱峰明立着门户,师伯掌着终南派,就是有那一般无知之辈,想要干犯师父,他也就到终南山去找了,师父住在家中知道的人很少,哪会到这里来捋虎须?我看师父这几日是把调息打坐的功夫丢下了,所以显得身体不舒适起来,师父不必多疑,弟子看是没有什么事的。”
铁箫侠陆熙民听到司徒英奇的话,点点头道:“我倒也是这样想过,不过你雪艳师姐、英方师哥,在你裘师伯那里,怕是有什么事了么?你说我现在关心的事还有什么?”司徒英奇笑道:“师父这更是多虑了。我师姐、师哥在师伯那里,更不用你老担心了,我师伯还不会照应他们,保护他们?何况这几年师姐、师哥武功全练得有过人的本领,哪会再有什么事故发生?师父不必想这些事才好,师父若是酒够了,吃过了饭随弟子可陪着到花园中运动运动,一定好了。”铁箫侠陆熙民又斟了一杯酒喝了下去,点点头道:“但愿如你的话,他们姐弟两个,没有让我着急的事,才是我的心愿呢。”说着话酒已用好,推开酒杯,拿过一碗饭去,在举箸欲食的工夫,铁箫侠陆熙民忽然神色上一惊,把伸向菜盘中的筷子停住,侧耳向窗外细听,突然喝声:“什么人?敢入我陆熙民的家宅!”说了这话,外边没有答话的,陆熙民一怒之间,把一只竹箸穿窗打出去。司徒英奇也因为这宅中竟有人侵入,事出意外,正要把桌案上的灯火吹灭,外面竟自发了话道:“师徒之义才断,怎么父女之情也不留了?”这话声凄惨,铁箫侠陆熙民和司徒英奇全惊奇地“咦”了一声,听出来的声音正是雪艳姑娘。
铁箫侠陆熙民惊呼道:“雪儿,你怎么这时来到柳林湾,还不快快进来!”司徒英奇也把遮灯的手缩了回来,转身向外迎了去。这时门儿一开,陆熙民这个爱女陆雪艳已经闯进屋来,司徒英奇招呼了声:“师姐,你这是从哪儿来?”陆雪艳满面风尘,形容上十分惨淡,蛾眉紧蹙,眼中含着汪泪。铁箫侠陆熙民是一个成名的武师,终南派的掌门人,久历江湖,饱经世故,什么大风大浪,全经遇见过,是一个极能担当事的人,今夜的事情,可把这位老英雄急坏了。爱女雪艳在终南山,随着师兄紫髯叟裘子谦身旁,和她师姐裘冷艳,一同锻炼武功,远隔数千里,蓦然间来到南湖,不问可知是终南山那里发生了重大的事情,何况来的又是她一人,儿子英方也没跟随来,这尤其叫铁箫侠陆熙民惊骇万分。自己只有这一子一女,把他们放到终南山练习武功、剑术,自己并非天性情薄的人,一个行道江湖的武林名手,讲究做的是济困扶危、任侠尚义的事,这种人全是有至情至性的,对于自己的儿女,更是比较常人骨肉情重,陆熙民把陆英方、陆雪艳打发到终南学艺,自己并不是不挂念他们,这不过是往大处着想,为他们将来打算,如今眼前看到这种情形,一时间精神竟慌乱起来,向女儿问道:“雪艳,你怎么这种情形?你弟弟呢?有什么变故发生,快快说与我,难道英方他遇了意外吗?你师伯呢?”陆熙民这么连续着问。
陆雪艳忙向前给父亲行了礼,遂说道:“父亲放心!英方哥哥好端端地没有什么事,我二师哥公冶英珠他难道没往这里来吗?”陆熙民道:“他往这里做什么来?看你这情形奔走了好远的道,坐下慢慢地讲。”陆雪艳把背后的小包裹和宝剑全解下来,放在一旁。
这时,铁箫侠陆熙民和司徒英奇哪还吃得下饭去?司徒英奇赶紧把桌子的碗盏撤去,先放在一旁,可不敢招呼厨师来收拾,恐怕这里有什么事,不宜叫他听,自己给师姐倒了一杯茶,退立一旁。陆雪艳这才说起了,“自己从终南山赶到南湖,就是为的是二师兄公冶英珠,弄出一场大祸来!他竟做出背叛门规、欺天灭理,犯了本门中最大的戒条,对师姐裘冷艳竟起了恶念,师姐现在还生死不知,师伯因为掌着终南门户,自己又担心着把师姐冷艳抛下不管,更有危险,公冶英珠畏罪逃匿,裘师伯在震怒之下,把所有的弟子全遣派下山,老人家几乎给急病了,一身之羞,已经难容,难道终南派的门户,就被这逆徒一人给断送了?出事之后,分头追赶了他一程,没有一点踪迹,我裘师伯在祖师面前,发下誓愿,不把这逆徒公冶英珠擒回终南,自己也不愿意活在世上,终南派的门户也不便再往下传,情愿放火烧山,裘师伯与终南派同化灰烬。女儿想到这件事,实在无地自容,二师兄公冶英珠是父亲收的弟子,他竟做出这种事来,我们父女实对不起师伯了。女儿知道,父亲是深爱二师哥,他的聪明、骨格、武功造诣,恐怕他再生什么恶念。趁着父亲尚不知道什么信息,逃奔到这里有什么举动,那一来我们父女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师伯?因此女儿昼夜兼程,赶回南湖,到这里看看,并且请父亲赶奔终南,给裘师伯一个办法,倘若真把他老人家给急死,我们不止于这件事无以对本门的祖师,即在江湖上我们也交代不下去了,所以女儿赶到这里,连门也不及叫,请父亲速作主张。”
铁箫侠陆熙民虽然还没听到事情的原委,可是已如钢刀刺心,自己是一身冷汗,竟急得惨然泪下,仰天长叹,惨呼道:“我陆熙民是一生侠肝义胆,没做过亏心负人的事,怎竟叫我遭遇这种恶报!公冶英珠他敢蔑视我终南派门户中的规诫,敢犯恶行,做这样欺人欺天的事,我陆熙民不把他锉骨扬灰,我枉生在人世之间。我要仗剑下江湖,亲手去擒他,看他能否逃出老夫的掌握。”可是说到这里,稍顿一顿,用衣袖拭了拭泪痕,向一旁的司徒英奇看了一看,冷笑一声,向雪艳女儿道:“雪儿,我以鲜红的血心,来成全有骨骼、有志气的后生之辈,他们纵然不念师门恩重,也不应该这样报答我,这可要叫我灰心了,我陆熙民从此可不敢再收徒弟了,我没种恶因,反收恶果,这个理由,叫我至死不会明白。”
司徒英奇看到师父瞧他,又听到师父发出这片牢骚话来,自己想到本身是受师父的深恩,救了自己的性命,传授自己武功,亲如父子,形同骨肉,师徒之间可以说是恩深义重,可是二师兄何尝不是他心爱的徒弟?如今反得他这样的报答,师父是寒心了,对我司徒英奇也怀疑了,此后自己在师父门中,恐怕不易再得到以往的恩情。想到这里,不敢再迟缓,忙向师父面前一跪,此时司徒英奇倒不是因为二师兄的事,完全是念到自己的身世可怜,流着泪说道:“师父你现在难怪收徒弟要寒心了!这种禽兽不如的人,人神共愤,天地难容,可是弟子不仅对师门有师徒之情,弟子还受着生死之恩,弟子自今日今夜起,无论到了什么年月,什么地步,莫说是欺心违理的事不敢做,只要稍忘师门的恩义,弟子定要落到死无葬身之地。万劫不复之惨。今日当着恩师和师姐面,弟子略明心意。”说到这里,向铁箫侠陆熙民连叩了三个头,又向师姐陆雪艳叩了一个头,那陆雪艳忙地站起还了半礼,铁箫侠陆熙民点点头说道:“你我师徒各本天良,将来的行为,但凭于你。英奇,你可要知道,公冶英珠他敢这样丧心病狂,可是他终不会逃出我们的剑下,血染青锋,他再后悔已迟,起来吧!你安心好好地练功夫。”说到这句,遂向女儿雪艳问道:“你所说的事倒是怎么个起因和缘故,快快说与我,我们也就要起身了。”陆雪艳把终南山所发生的事情,从头至尾说了一遍,把个铁箫侠陆熙民听得肝胆欲裂。
原来,自从铁箫侠陆熙民回转南湖之后,由紫髯叟裘子谦掌着这终南派的门户,督促着一门户弟子,锻炼些软硬轻功夫,倒也相安无事。这位紫髯叟裘子谦行为端正,做事是一丝不苟,门规执掌极严厉,可是细微小节,他绝不能吹毛求疵,他看着有不当的地方,他可也不容情,门弟子中不论是男是女,一律地看待,绝无偏厚,就连女儿裘冷艳,侄女陆雪艳,武功练得不好,或是稍犯规矩,这位老师绝不肯宽容,一样地叫到面前,严加申斥。所以这般门弟子,全是谨守门规,极不敢稍有干犯,招这位掌门人的责罚不快。
随在他身边的徒弟,就是二徒弟公冶英珠,年岁最长,武功也是他最好。大弟子祝英飞是已经出艺,奉师命闯荡江湖,离开终南山已经两三年了,三弟子唐英华是一个拘谨方正的青年,四弟子也已经岀艺,回转故乡,他是直隶沧州人氏,名叫齐英杰,五弟子卢英秀,六弟子陆英方,也就是铁箫侠陆熙民的儿子,七弟子周英茂,是被四弟子带走,八弟子俞英俊,九弟子就是司徒英奇,以外就是这两个女门徒,紫冉叟女儿裘冷艳,铁箫侠的女儿陆雪艳。本门中尚有和掌门人平辈的几位师兄弟,不过不是常来常往,他们是各人图谋,各有事业,不常到终南山来,紫髯叟裘子谦督促着这般门弟子锻炼功夫,每天全有一定的时间。
终南山的玉柱峰下也是一个风景最佳的所在,这终南派掌门户的地方,除去一座祖师的祠堂,倚着玉柱峰下筑起一片山庄。这里是终南山的最高处,每年间就是春夏之间最好,一入秋冬气候非常寒冷,这般门弟子中除了掌门人裘子谦,看着他们练习武功剑术,有的时候,他们就散在玉柱峰,锻炼他们的轻身术,这是裘子谦不管束他们的时候。
他这本门中大弟子祝英飞离开师门,就得说是公冶英珠,算是这一辈同门师弟中最长的师兄。这公冶英珠,他是铁箫侠陆熙民收录的,少年英俊,品貌好,身形、骨格全看着有一份清奇之气,不仅是铁箫侠陆熙民爱惜他这个材料,认为他是将来做终南派的传人最有希望的,连紫髯叟裘子谦也十分爱他。到现在,他已经应该算出艺的弟子了。不过,练武功一门,没有年限,比读书还难,武功是没有止境,练到老学到老,多一年的功夫,是多一年的火候,不论哪一门哪一派是一样,遇到了收着好徒弟,这是师门最快意的事,做师父的愿意下十二分的辛苦,把他教出来,顶门立户,给自己这门户中增光,所以出艺是没有年限的。
公冶英珠论起来武功本领在一般少年中,足可以说是高人一筹,论起来足可以离开师门,不过铁箫侠陆熙民和紫髯叟裘子谦,全不愿意叫他走,留他在终南山求武功的深造,掌门人更要传授他终南剑术上最精纯的功夫。好在公冶英珠,他家中是河南省的富商,弟兄又多,他也不急于回家,他在师父门中,倒是轻易地没有过错。不过他的为人,外边看着他很是和蔼过人,可是他的天性中有着一种不可捉摸的性格,他虽然年轻,颇有心胸,练功夫和与师弟、师妹们相处,你绝不能说出他有怎么不好,他的武功本领,也真比别人高,所以在练功夫时,对于这一般师弟们,倒不时地被他指点着。公冶英珠常常替师伯教授一般师弟们,他对于这两个师妹裘冷艳、陆雪艳,非常亲切,可是非常有礼貌,从这种一星半点的小枝节上,看出他性情十分端正,行为十分检点,裘子谦更对他十分的器重。这时他们的武功全是各有成就,内中除了八弟子俞英俊,功夫软弱,所有曾在终南山的这般弟子中,以三弟子唐英华和五弟子卢英秀两人的武功剑术全是很有根基,公冶英珠是这一般师弟妹中的领袖,他的功夫尤其在一般师弟之上。终南派也就是现在所传到各地的形意派,这门武功以终南开派,传布到大河南北,山左山右,颇得武林中的推崇景仰。
这公冶英珠天性那么聪明,他虽是铁箫侠陆熙民所收的弟子,可是他的武功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却是紫髯叟裘子谦传授他一切,所以他本身虽未能尽窥终南派的深奥,可也算是登堂入室。
这时正是清禾香节,可也正是终南山气候最好的时候,这一般门弟子每天在天一亮就起来,不等掌门人到来练武场中,已收拾得干干净净。凡是操作这种事,掌门人全不叫手下的用人来做,完全叫这般弟子自己去料理,不愿意养成他们那种骄傲懒惰的习惯,凡是打扫收拾武场子,和擦磨兵刃器械,全要他们亲手去干,就连裘冷艳、陆雪艳,也不准她们摆小姐的身份。这姐两个也是早早地来到场子里,擦兵刃架子、拭剑,和师兄弟们一块儿操作。
太阳刚出来,掌门人裘子谦也跟着到了,什么功夫不叫练,先叫他们迎着阳光调节呼吸,站架子,按着所教的方法,把这第一步练完,一个个精神饱满,这种山上清晨的气候,不要说还有这种真传的功夫,就是一个平常人在这种地方待惯了,也会康健起来,呼吸气全调理完了,这才各自练习拳术。拳术练过以后,由裘子谦分派师兄弟成对儿练对手的功夫,过招换掌,他们这种正规的武术,绝不是花拳绣腿一流,一练什么功夫,就是正套的,死封死架,死打死挨,那全是套子活,就是两人用整套的拳术,一招跟一招地彼此擦一趟拳,对一趟掌,那样练,就是练到白了头发,依然是没用,不过也不能说一点功夫没有,也能收着些效果,只是落个手脚利落,拳脚干净,到了真有功夫的手里,一动手就完。
终南派这种武功,你要是外行看在眼内,简直不知道它的好在哪里,两下动手过招,各人所学,全得拆开了变化运用。临到掌门人指定了两人动手过招,发招接招,要凭你自己的聪明机警,眼力、手法,随机应变,见招拆招,随招变式,完全由你意思,不受整套拳术的牵制,就连掌门人全不得主张那种地方,应该用什么招数去拆、去破,有时两人的武功,本是平着,相差不多,若是有一个真吃了亏,挨了打、挨了摔时,掌门人必要亲自教给他那一招应该怎样拆、怎样破,详细指教,以自己的本身给他喂招,教他要得着这种招数的巧妙地方。这种传授武功,进步最速,得这种功夫,根基也砸得非常坚固,聪明的更能从这种地方悟化出其他的招数,可是他们在动手过招,绝不要故意地张狂卖莽,这一般师兄弟们,彼此全不断地互相操练手法。内中只有裘冷艳、陆雪艳两位姑娘,轻易不能和一般师兄弟们过招动手,她们要是练到拆招打招,双人对拳的时候,掌门谕只叫她们姐妹两个换招拆招。这裘冷艳和陆雪艳对于掌门人这种办法,十分不高兴,不断地要求掌门人把男女的界限去掉了,任凭她们和师兄弟们一块对手拆招,锻炼拳术。裘子谦的门规严,可是她们有这种心意,完全出于正当的请求,她们心目中对于练武功,没有男女的界限。这裘子谦看着这般门弟子守规矩的守规矩,完全是一片天真的孩子气,自己又不便拦她们的高兴,更兼这两个姑娘武功的造就很好,两人的拳术、剑术全有极好的功夫,遂不再拦阻她们,不过只准她姐两个和二师兄对拳换掌。这裘冷艳武功好,也是精神有些高傲,这二师兄公冶英珠素日因为练功夫,督促师弟们没有丝毫的宽容,不管什么叫难堪,常常地给师弟们苦子吃,然后最诚心诚意地教授师弟们,裘冷艳早就有些不满意他,只不过那公冶英珠行为上很谨慎,裘冷艳找不着他的错处,裘子谦只顾这一含糊,竟铸成了大错。
裘冷艳每逢练习两人过招的时候,她必要和二师兄过掌换招,她总算计着让二师兄吃些苦子,也叫他少敛锋芒。不过事情赶到做出来,绝不和她所想的一样,公冶英珠功夫实比裘冷艳高得多,可是和这位师妹换手对招时,他自己不仅十分谨慎,他不止于把自己的身份保住了,并且还能体会到师妹的心灵,保全着师妹的面子,明是这一招已经胜了裘冷艳,可是他却能不露一点形迹地,把手底下变化了,不来扫师妹的面子,口头上还是十分谦恭,叫别的师弟们丝毫看不出故意相让。这种地方,裘冷艳和陆雪艳也不能说不明白师兄的这番意思了。这一来把素日对于师兄那种不满意的情形,渐渐去掉。每天下场子操练功夫,这陆雪艳虽然和裘冷艳只差着两岁,但是在行动举止上,看起来陆雪艳小得多,雪艳姑娘还有一派的孩子气,她的心目中可谓一片纯洁无邪。那裘冷艳呢?虽是个女子,颇有乃父之风,行为举动,处处大方,态度光明磊落,也没有一点小家气,只是她把那孩子气可没有了,好似比雪艳师妹大着好几岁,不过这时不止于陆雪艳对于师兄是坦白的,那裘冷艳心目中也绝没有一点邪念,只是慢慢地,于形迹上略有出入,这种动手拆招,别管是拳脚、兵刃,难免有接触的地方,她也是实事上无法避免的事。在陆雪艳本身,她尤其是一点顾忌没有,越是这样,越显着她心目中只有功夫,把男女的界限忘得干干净净。
师姐裘冷艳可就不同了,心中多少有了一点杂念,有的地方两下里头动手过招,用的招数过疾,变幻得过快,两对手发的招,有不合宜之处,裘冷艳收敛拳脚,带出形迹来。这种地方越发地叫公冶英珠更多了一份检点,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是上乘功果”,也就是那“胸中有物”的四个字,他胸中有物,就是处处顾忌检点。按说这不是好吗?无形之间兄妹两方面暗中全有了痕迹,也就是肇事的起因。
公冶英珠他这人任凭你多高的眼力,轻易让你看不出来他的心意来,谁知道他暗中已蓄有野心。这天清晨操练了各种功夫之后,师兄妹们全是很认真的,在掌门人监视之下,努力操练自己应练的功夫,在掌门人面前,全是争先恐后地求掌门人竭力地指点拳功器械的诀要。赶到功夫练完,掌门人因为这早晨师兄弟各个全赶到一处,全得亲自教授他们软硬功夫和几样器械,临到全教完了,讲解完了,掌门人也累了。紫冉叟裘子谦对于传授门弟子,又是丝毫不肯含糊,尤其是给弟子们讲解武功上的诀要,便是一个字少有脱略,处处唯恐自己讲解得不明白,他们听得不透彻,必要反复地说明,以身作则,运用到哪一招拳招,必要亲手地给演岀来,为的是让弟子们心领神会,自己方才算完。在这种门户中,赶到这种师父传授武学,在武林中实在是难得,所以终南派无论南支北支,所传出来的弟子,他们所得的功夫,全是十分认真,对于拳术中的诀要,没有不明白得透彻的。
这紫髯叟裘子谦把功夫教完,自己也有些精神疲倦,遂回屋去稍微调息精神,缓和缓和气力。可是这般弟子一个个还在兴致勃勃,大家见掌门人一走,跟师兄说:“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何妨操练操练轻功提纵法?”大家是全愿意,公冶英珠也是很高兴的,说是:“大家应该这样。”向师弟、师妹们说,“师父今天受着多大的辛苦给我们讲解指点,所以我平日和师弟们说,师门恩情厚,我们提到报答师父的厚恩,那是将来的事。但凭做徒弟的心田,我们现在看到恩师在我们身上这样下功夫,不辞劳苦,不嫌麻烦,咱们说句天良的话,师父绝不指着我们将来报恩报德,师父这样只是盼我们不辜负他这片苦心,好好用功,好好锻炼,只愿意我们能够不白叫他老人家费了心血,师父再受些辛苦,也是高兴的。我们现在唯有仰体师父这般心意,好好地用功,加紧地锻炼,才对得起师父呢!”公冶英珠这番话,一般师弟们倒大为感动,知道师兄所说这番话满是实情,全都不禁点头答应。那裘冷艳听到公冶师兄这番鼓励师弟们的话,也十分欢喜,不过自己是掌门人的女儿,这种地方不便有所表示,对于公冶英珠的话,也和旁人一样,恭敬地听着,等他把话说完,由他领率着一般师弟们全奔了玉柱峰。
这一带非常幽雅,轻意没有人到这里,这一般男女弟子全散布开,各自操练自己的轻功提纵术。裘冷艳和陆雪艳这姐两个飞奔一条峻岭,要在这险峻的地方,互相试一试身法,两人这一把身形散开,各自把个人的本领尽情施展出来,飞纵追逐,或攻或守,起落进退,竟向岭上最高地方展开身手。这是常人好胜之心,谁也不能免掉,陆雪艳和裘冷艳姐两个,虽全是那么好的功夫,可是任凭素日感情多么好,临到在武技较量之下,谁也不肯再让谁。在峰头一带,尤其是苔深石滑,着脚时,危险万分。陆雪艳一方面和师姐追逐闪避,时时有着戏弄之意,裘冷艳倒也不和她一般见识,可是两人是越走越远,转瞬间已离开大家。
这时公冶英珠见两个师妹在这最高处的峰头上互较轻功,公冶英珠向三师弟唐英华招呼声:“师弟,你在这里关照他们,两位师妹竟这样任性胡来,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我在师父面前怎么去交代?我得赶上去把她们叫下来,免得弄出事来,大家也跟着糟心。”
三弟子唐英华点点头道:“师兄说的一点也不差,我们但盼师姐们别出事,师兄快去吧!”公冶英珠安排好了,也展动身形,如飞似的追赶了去。
在玉柱峰怪石嵯峨,古树参天,稍远一点,就容易隐去形迹,不易被人发觉。公冶英珠穿着一片片的树木,看准了师妹们所去的方向,口中还在招呼着:“师妹们,可千万要留神,还是赶紧地回来吧!不要再往上走了。”可是公冶英珠把一身本领全施展开,身形这份轻灵巧快,他的造诣,一般师弟们任谁也比不上,他口中这么喊着,脚下一步也没停,渐渐地和两位师妹相隔不远。他突然心中一动,不再招呼,仔细看时,这姐两个,正在一片壁立如屏的山岭上,时起时伏,忽前忽后,两人斗得正酣。可是公冶英珠更把脚步放慢些,这时相隔可没有多远了,就因为草深林密,何况这上面风吹草木,时时发着怪声,公冶英珠莫说还没有声音,并且在这种时候,姐两个虽然是争强斗胜,谁也不肯相让,可是一个清晨,所上来的人全是本门的人,用不着提防什么,顾及什么,哪还会防备这暗中有人窥探侦视?所以在先公冶英珠招呼她们是绝没听见,现在公冶英珠已到近前,她们更是丝毫不知。
这时,裘冷艳正在腾身飞耸上一个耸立的岭头,这地方虽然不高,但是这峰头满布着苍苔,那陆雪艳正在追逐着她师姐,一步也不肯放松,也飞耸上去,口中还唤着:“师姐,这你还往哪儿逃?下去吧!”可是裘冷艳恐怕被她抓上,脚底下一用力,原想是从峰头上飞耸下来,可是一脚登滑了,身躯的重力这一偏,立刻拿不住劲,往下滑了来。还幸亏功夫上得的是名家传授,父亲所教的,自己所练的,但是武功中最高妙的诀法。她们这种功夫不求好,先得处处追寻施展那一身功夫有失招露空的地方,什么地方易于为人所乘,什么地方容易为人所制,用哪一手功夫失了一招,怎么解救,怎样保全。轻功提纵法中,遇到什么危险的时候,得用什么法子解救,全是曾受过这么样认真地锻炼过,所以这时裘冷艳脚底下这一滑下来,好在解救的方法已经施用上。从这壁立的山峰翻下来时,身躯始终没让她离开山峰,可是虽然是这样,赶到离着落脚处,还有六七尺,已经拿不住劲,身躯斜翻下来,这若是往下一倒,虽不致废命,只怕也得受了重伤。这时公冶英珠看到这种意外的情形,忽然脚下一点地,从一排古树后耸身飞腾,已落在这座小峰下,他这身形一落,也正是裘冷艳踉跄地从上面栽下来,将将地脚登着一块乱石,半斜着身躯,往左倒下来。公冶英珠把臂一横,把裘冷艳的身躯拦着,但是猛然下栽的式子过猛过疾,裘冷艳凭功夫多好,拼命挣扎已经力尽筋疲,此时哪还有力量再把身躯振作起来,整个地把上身倒入公冶英珠的怀内。这时陆雪艳也从峰上飞耸下来,公冶英珠忙喊道:“师妹,快来扶一把,裘师妹几乎摔死。”
陆雪艳身躯翻下来,看到这种情形,自己赶紧过来伸手把裘冷艳扶住,公冶英珠忙说:“叫她坐在地上,缓一缓,你看她险些晕过去呢!”陆雪艳这才扶着裘冷艳坐在地上。裘冷艳这时两眼紧闭,面色惨白,气喘吁吁,坐在那儿一声不响。公冶英珠退到一旁,看着师妹这种情形,其实他已看清从峰上跌下来,定全是陆师妹一人害她的,自己还是故作不知,反向陆雪艳问:“师妹,这是怎么回事?裘师妹轻功很有根基,今日怎么这么疏忽,竟自失脚?”
陆雪艳的脸一红,幸喜是师兄是没有看见,含糊地答应道:“峰头太滑,苍苔也太厚,宿露也未消,师姐慌忙一点,才有这种错误,好在没受什么伤,这还算万幸呢!”陆雪艳这么说着,裘冷艳已经睁开眼,看见师兄在面前站着,陆雪艳也在一旁,自己叹息了一声,向陆雪艳说道:“师妹,这点事不用放在心上,怨我自己不小心。”说这句话时她是乍一跌下来,神志已昏,眼前已有些模糊,这时忽然想起一事,她那惨白的面上忽然红起来,非常羞愧地向公冶英珠道:“师兄你早来了,我怎么没有看见你呢?师兄你在什么地方停留?”公冶英珠被她一问,不由得脸上一红,向裘冷艳说道:“我是刚刚赶到,我见师妹们往这一带来,过于危险,就怕你们遇上毒蛇野兽,或是失脚遇到危险,招呼了你们好些声,只是听不见师妹们答应我,十分着急,才从树林子窜出来。正赶上师妹你跌下峰头,若不是我来得凑巧,就是不致有过甚的危险,也得受了重伤,若非我来架了你一下,现在就不堪设想了。”
裘冷艳点点头,自己叹息了一声,又看了看陆雪艳师妹,见她也是面有愧色,裘冷艳向四下里看了看,这一带也太以地荒僻了,自己遂站起来,陆雪艳赶紧扶着她,裘冷艳道:“师妹,用不着扶我,我若是得用架着走也就毁了。”可是说着话依然是一手搭在雪艳的肩头上,脚下慢慢地往前移动着。这裘冷艳心有所思,只是低着头不说一句话,公冶英珠跟在身旁,一同往前走着,他也是精神不属地,不是平时那样谈笑自如,时时地偷眼注视着师妹。裘冷艳忽地说道:“什么事全得亲身经历,像方才的事,师兄这么解救我这场大难,叫我好生惭愧。不过我们同门学艺,不能顾及那些个,瓜田李下之嫌,我们是不能讲究,好在终南派门户中门规那么严,门下弟子又全是规规矩矩的,所以绝没有什么嫌疑。可说师兄你所念过的书还记得么?《四书》上有几句我想师兄不会忘掉。”公冶英珠忙答道:“师妹,我的书念得可不多,大半是全忘了。”裘冷艳道:“不会忘的吧?师兄可记得,嫂溺不援是豺狼,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媳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是告诉人们,遇到事须要通权达变,这几句话我现在想起来实在是一点不差。”
公冶英珠听说师妹裘冷艳这番话,蓦然一惊,脸现微红,但是他跟着把神情回复常态,正颜厉色地向师妹裘冷艳说道:“师妹,这各别倒是不差。不过我另有一种想法,无论在什么急的时候,遇到非常的事情,一个人把脚步站稳,心地光明,任凭怎样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一个人的心怀坦白,总然他所做的事,在旁人的眼中看来,就是有什么说不下去的地方,那也只好由他。我们现在全在师门中还不怎样,假若身入江湖行道,什么离奇巧合的事全许遇上,若是处处被小节拘束住,反倒失去豪侠的本色。师妹我年岁虽然不大,但是我身入终南派,受师门厚恩,我虽然不能报答,可是我这颗良心时时地管着自己,为师门保全清名,不敢忘师门的深恩厚义。凡是我们同门师兄弟们,全是情同手足,没有一点隔膜,所以我对于一般师弟们,素日的情形有许多地方,令人看着我这做师兄的太爱多管闲事。其实我是时时在关心着所有一般师兄弟们,动静安危,我全看成我切身的事,这也是我对于同门看得重的地方。至于我有什么不周之处,行为上有不检点之处,我问心无愧,他人的责难我就不管了。”
公冶英珠说到这儿,那陆雪艳抬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裘冷艳,遂向公冶英珠道:“师兄、师姐,你们这两人可了不得,武功本领比我们好,可是你们这么道学起来,无故地不是讲起《四书》,就是发挥起大道理来,这些话叫人听着多头疼。师兄,照这样,弃武习文,不愁有个官儿做呢。”
裘冷艳任凭雪艳师妹这么说着,她扶着雪艳的肩头,往前走着,自己在心中默然盘算着,容得陆雪艳说话停住,抬起头来看着一旁跟着走的公冶英珠,点头说道:“师兄所说的这番道理,我倒很明白,我们全是终南派的门下,大师兄祝英飞已经入江湖行道,现在就是公冶师兄你是我们这般弟子中最长的人。我们武林中的习惯,不论亲疏远近,以武功品性来定优劣,我深盼师兄所说的师兄弟间总是没有一种隔膜,总要以坦白之心互见,绝不会有什么责难。我虽然和雪艳妹妹是两位掌门人的女儿,但是我父亲那种情形,师兄你这些年来还看不清楚吗?对待我们姐妹两人比较一般弟子中尤其严,所以我们行为上竭力地谨慎着,还怕落了不是。生为女儿身,有许多的地方叫你好生地难以应付,这也是我最痛恨的事,其实男女有什么分别,只要心地上干干净净还不是一样么?不过……”
说到这儿,裘冷艳把话顿住,看了看陆雪艳。公冶英珠却很坦然地问:“师妹,不过什么……怎么不说下去?”
陆雪艳一边扶着师姐走,也听得她所说的话含着另种意思,也在一旁问:“师姐,你今天的话怎么这样各别?我和师兄全是这些年的相聚一处,没有丝毫隔膜的地方,怎么师姐竟自这么吞吞吐吐起来?你爽快些说吧!”
裘冷艳咳了一声,向公冶英珠说道:“师兄,我这人心里历来不能容事,我是有什么说什么。像方才玉柱峰下我失脚下来,险些葬身在峰的下面,师兄你竟会这么巧来在了这里,把我救了,叫我怎会忘了师兄的恩德?好在是师妹亲眼目睹,什么事要是巧了,反倒能生误会。当时要是叫来晚了一步的人看见我这般的情形,就该不知说些什么了。遇到这种情形,师兄你说叫人可怕不可怕?”
公冶英珠冷笑一声道:“师妹,你大约被摔了这下子,精神上受伤,叫我看你过于疑心,过于多想了。漫说我们还是亲师兄妹,同堂学艺,情同手足,遇到这样情形,焉能见死不救?就是陌路人,我们身在侠义道门户中,也不能避忌这男女之嫌,把他人的死生,置之不顾,世上哪有这种忍心人?至于我来得过分凑巧,这种事我是无法来说,我公冶英珠可不是对师妹面前任意放肆,我绝不是专指着今日的事说。我在终南门户中,只要有忘却师恩,稍生恶念,我公冶英珠定遭到乱箭分尸之惨!师妹,我的话只好这么说岀来,对与不对,请师妹们要多多地担待。我的心既表明,我可要跟师妹说了,今日到这一带锻炼轻功,这可不是初次,无论掌门人跟着不跟着,人理一样,我蒙掌门人的重视,叫我关照着一般师弟们,我们只盼着不要有什么意外的波折,倘若生出什么事故来,只怕掌门人再不许我们离开把式一步了,那不啻是自己给自己锻炼轻功上加上阻碍。这种地方我是很愿意常常来的,师妹也全练了这些年功夫,自己也定会觉察岀,在这玉柱峰一带来运用轻功提纵法,进境上,实有突飞猛进之势,我们得到这种地方,既没有外人来扰乱,又有这天然险峻的地方,实在难得。师妹们对于今天玉柱峰下的事,据我看,尽可从此不谈,好在师妹也没受什么重伤,尽可以掩饰下去。其实我们问心无愧,师妹也是年轻好胜,无意中失脚,可是这种情形被掌门人知道了,万一从此不叫我们再在这外面操练轻功,我们岂不是自误?”公冶英珠说到这儿,裘冷艳尚未答话,五师弟卢英秀远远跑来,招呼道:“师兄、师姐全到哪里去了?”
那裘冷艳却抢着招呼道:“卢师弟,我和雪艳师妹比较轻功提纵术,在玉柱峰下转了好几周,我险些没掉在山涧里,师哥也来找我们呢,这才刚遇到一处,师弟你又来了,咱们今天出来的工夫可不小了,大约午饭早熟了,快回去吃饭吧。”一边说着,裘冷艳已把雪艳师妹推开,这种说话的情形,公冶英珠怎会看不出来,她已经听从了自己的嘱咐,她已颇把玉柱峰下的事完全地掩饰过去,不再提它,和一般师弟们聚在一处,一同回转山庄,把这件事就算隔过去,不再提它一字。
光阴荏苒,转瞬间已经到了榴红似火的时候,节近端阳,虽然是山居习武,但是遇到这种佳节,也不能免俗,尤其是裘冷艳、陆雪艳她们姐两个,终是女儿家,更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和掌门人说了,在端阳节这天,要请掌门人破例地准许大家快乐一天。因为终南派门户下,操行上非常严厉,饮食上非常近于道家,领率一般门弟子,布衣蔬食,平日间饮食一切,只求洁净充饥,能够温饱,鲜衣美食是谈不到的。裘冷艳和陆雪艳跟掌门人说着,打发烧火的下山买办食物,这次紫髯叟裘子谦倒也不再固执。老英雄也有他的心意,因为门弟子中又有两三人行将出艺下山,那么今年端阳节过去,明年师徒们就许不能再聚会了,且因为公冶英珠也是规定本年年终下山,自己遂拿岀些钱来,打发烧火的去买酒肉菜蔬。更由裘冷艳、陆雪艳两人自己拿出钱来,叫烧火的给她们买来枣芦叶子,自己包角黍,请师兄、师弟们共庆端阳。烧火的下山把所用的一切买办了来,这姐两个高高兴兴地帮助烧火的收拾菜肴。两天来裘冷艳和陆雪艳连日常的功课都顾不得去做,尽自忙起这些事来,这姐俩高兴到十分,连小师弟们也全偷着凑到厨房中,帮助师姐包角黍。山居习武就是过年过节无论师门中怎样宽容不拘束,但是像这样快乐的事实不容易得到,若全是一般男孩子们,他们绝不会做这些事情,这个端阳节完全是过在裘冷艳、陆雪艳的身上,一切全预备妥当。
端阳节这天,天气非常好,天也暖和,这终南派又设立在这样名山胜地中。赶到这天,一般门下弟子全是早早地梳洗完了,各自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冷艳、雪艳这姐两个,虽然因为师门中在学功夫期间,不准像住家的女儿涂脂抹对,可是也会雅淡地梳妆,可体的衣服,越显得静雅宜人,越显得天然的韵秀。大家聚在一起已经商量好了,先给掌门人叩节,然后师兄弟们互相拜节,在客堂中早已摆好了桌位,紫髯叟裘子谦传话一般弟子,说明终南山今日师徒共庆佳节,得先给祖师焚香礼拜,回头再一同庆祝端节。公冶英珠领导着师弟们,先行布置了一番,把祖师的神堂中全预备得十分整齐,这才请掌门人到来,一同拈香叩拜。礼毕,后由掌门人紫髯叟裘子谦率领着一般门弟子,一同回转客堂。这时烧火的已把新煮好的角黍摆上来,掌门人裘子谦更告诉大家,今日是无须拘束,大家尽情欢乐一天,过了今日,仍然要收敛身心,好好地去用功夫,大家欢欢喜喜地彼此谈谈讲讲,十分畅快,把所预备的菜肴摆上来,由掌门人各自赐了一杯酒。这是一般门弟子,入师门学艺数年,所不易见到的事。在这顿饭吃完,已经午时过,大家是酒足饭饱,离席而起,掌门人裘子谦因为自己在座,他们未免拘束,自己早早地回归静室去歇息,不再管他们,掌门人哪会料到这个佳节竟是爱女遭劫之日呢?
相关热词搜索:五英双绝
下一章:第二回 游山遇险 裘冷艳受辱险失身
上一章: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