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横征暴敛
2025-05-3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并且贵州省内,山地又多,尤其是股匪出没之地,八寨厅都匀县和几个邻县,简直是没有安定的日子。后来,清廷简派了一位统兵大将,更调集了两江一带精锐的兵力,四万多人,要把贵州省,所有的股匪,完全肃清,倘若再不能把匪患扫平,同省的官吏全要治罪。这次因为兵力既足,布置得法,居然匪患渐渐地消灭下去。可是百姓们,简直是不能再活下去。用兵二月内的时候耗费极大的粮饷,可是再加上一般贪官污吏,统兵的将弁们,到处里招扰敲诈,任凭你多穷苦村庄,也得按时征派,和被土匪抢掠差不多。这史家圩、柳塘、百花乡富庶的情形,早被一般公门中恶吏们看红了眼,可是在平定的时候无法下手,在这种乱离的时候,可给他们造了机会。最后半年来,史家圩这三个村庄,供应了十一次征派,弄得这三村也无法供应,自己本村已然因为办团练乡勇,耗费过巨,已经感觉到捉襟见肘,哪禁得住官家再这么勒索,史湘老人和柳天培司徒静,也弄得愁眉不展,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个村庄中为了供应官差,把村中所有住户人家所存的土布和线全数地征集起来,变卖了算是凑足了摊派,这三个村庄所有的居民百姓对于这种办法,虽则不满,但是见官家征派得严厉,叫村主们也无可如何,真要是抗拒不缴,非得出事不可,可是这次虽则勉力应付下去,绝不就算是至此为止,过境的大兵,尚不时地向村庄要粮要草,在史家圩这三个村庄,眼看着全过起穷苦生活,不止于存的粮全没了,反而来想法子到各处去搜集些食粮,维持现状,这时更是一个青黄不接之时,秋收还有两三个月的光景,这次虽则勉强把庄稼种下来,可是因为种子和耕牛全不齐备了,史家圩三个村庄所种的地,不够往年一半,这样总比一连两年的工夫不能耕种强得多,倒是有了点盼望,农民们可以暂免一冬饥寒之苦。
哪知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竟在这时从黔边一带窜过大股的流匪来,匪势比一二次猖獗,省垣聚集的大兵,立时分头出勤,这一来,所有遭到匪患的地方,和官兵出发的沿途,二次的遭到大劫。这史家圩一带,正当大军经过之处,偏偏地有一位统领三营兵马的寄名提督,黔江总镇,此人是个旗人,他也是隶属在杨威将军哈元善的麾下,名叫扎玉堂。这位总镇他倒是老军务了,带兵多年,在江南北一带大致全知道有这么个带兵官,他对于征杀战守,倒是十分有能力,可是性情暴戾,时时有纵兵殃民的恶名,但是江南一带,年年兵连祸结,他虽然声名这么不好,依然是没有人来劾他,这次他被调到这里来剿匪,他一连打了几个胜仗,消减了十几股土匪,这一来他颇得上峰的信任,此次他带兵出发,沿途上可就尽情招扰,到处里勒索粮饷,查办清乡,已经有多少人屈死在他手下。凡是有通匪的嫌疑落到他手中,简直没个逃出活命来,在离着史家圩附近,竟把大营扎住。可是他竟派出手下亲信弁勇们到史家圩,柳塘、百花乡勒索粮饷,所要的数目漫说在这种时候史家圩这三个村庄无法供应,就是在平常时候,也要落个倾家败产。这一来史湘老人和柳天培司徒静,互相一讨议之下,简直是无法应付,现在三个村庄的乡民,已经全吃不饱穿不全,漫说这么大的数目,现在就是征几十担粮米,也无法筹措。史湘老人和这两个拜弟,商量之下,只有到大营去叩求他恩免捐派,把三个村庄这二年来所遭遇的情形详细向这位总镇陈述一下,更请他派员到这三个村庄仔细调查,绝没有一点存粮,足以供应军需。
史湘老人和柳天培司徒静,更邀集了十几位父老,一同到大营去见这位总镇扎玉堂。史湘老人仔细地一一述说三村的苦情,一般父老们叩求总镇开恩免征,他不止于没有一点怜惜之心,反倒十分震怒,拍着桌子向史湘老人等大闹起来。这般人所谓光棍不斗势,他是一个带兵官,更带着数营兵马驻扎这里,任凭总镇扎玉堂怎样的暴躁,史湘老人一点口风没有,虽则话说得很委婉,可是口风中分明已露出颗粒不交。这一来,总镇他却认为史家圩这三个村庄,安心抗征,他却冷笑着说道:“你们这当村主的,不必在本镇前,弄这种愁眉苦脸的,这附近好几县中谁不知道史家圩、柳塘、百花乡是全省中最富庶之地,并且现在连所有屡次窜过来的股匪,对于三村丝毫没有侵犯,你们所办的团练乡勇,竟比官兵还有能力,现在叫你们对于大半剿匪的大军尽些心力,献纳些粮草,你们竟咬紧牙关,丝毫不肯帮这个忙。很好,我也不强人所难,你们先回去,本镇要察看察看真实的情况,史湘你可要小心些,倘有隐匿粮草的情形,我可朝着你说,因为史家圩这三个村庄,是你做领袖,我劝你在这时好好地赶紧给预备一下,我的队伍不能尽自在此停留,等待下去。”
史湘老人等听到总镇扎玉堂这么交派下来,没有法子再辩别,只好听凭他办理。好在并不怕他下乡清查,就是他把三个村庄整个地搜检了,也搜索不出大宗的粮米来。史湘等带着三村父老回转村庄,可是这位总镇扎玉堂,他因为过去所听到的传言,实在是史家圩三个村庄,名闻于外,富庶异常,他们多少年来,过着极安乐的日子。这总镇扎玉堂认为是一口肥肉,哪知一下手,就碰了头,不止于自己指交摊派的数目,他们不肯交纳,居然敢不顾自己的面子,连一点酬应全没有,这总镇扎玉堂认为史家圩团练乡勇之力,实没把他官兵放在眼中,扎玉堂心里存了这种心意,他对史家圩三个村庄竟起了仇视之心,安心对三个村庄的村主们从严惩治一下。在史湘老人等一般人出了大营之后,总镇扎玉堂,他刻不容缓,立时差派了一队官兵,如飞地赶奔史家圩、柳塘、百花乡,这队官兵分为三处,可不入村,散布开在村子四周下了卡子,无形监视起来,这兵队可出发得快,史湘老人和父老等一回到圩上,村中人全带着惊慌的情形,正自放心不下,此时各在村边张望,一见史湘老人等全安然回来,大家才放了心,因为这是为的村中公益事,有许多村民赶出来迎接,哪知才出村没有十几步,被监视村庄的官兵提刀威吓,竟不准往外再走,说是奉总镇命令,在大营那里没派人查究之前,这三个村庄只许进不许出,总镇是恐怕他们把储存的粮米私自运出村去。史湘老人等对于这种情形,只有招呼着村民们,暂时遵从军令,不要往村子外边去,可是这三个村子的团练乡勇,立刻也把村口保护上,无形中和外面监视的官兵,成了对立的情况。
史湘老人回到村中之后,立刻在乡公所召集村中人,说明了此次去大营的经过,村民们听到这种情形十分愤恨,认为这位总镇太以不体恤民情了,尤其他现在这种举动,他把村庄全监视起来,更叫人看着不惯,对于村庄上简直视同盗匪,村民们愤激异常,史湘老人等恐怕闹出事来,竭力地劝导着村民们对眼前的情形要十分忍耐着,在兵荒马乱之时,就无理可讲,好在我们村庄现在全弄成这种穷苦情形,还怕什么,任凭他搜查好了。村民们在村主压服之下,只好散去。
当日晚间,没有一点动静,赶到第二天天才亮,立刻守在村口的乡勇们,飞报进来,说是大营中已经派人下来,快要到史家圩了,史湘老人嘱咐乡勇们,不要惊慌,自己赶紧带着史家圩几位有年岁的人,到村口去迎接,这位总镇扎玉堂还是亲自前来,除了所率领的两哨人马,随着他身旁,单有二十名护勇小队兵,一个个抱着刀,随护在总镇两旁威风凛凛,一照面,对于村主史湘老人等就连连地呵斥着,那种情形十分蛮横无理,史湘老人等忍着气向前迎接,总镇扎玉堂对于史湘老人等连正眼也不看,走进村口时反向那一带团练乡勇的十分注意,扎玉堂竟自站在村口,向乡勇们问起话来。这种乡下人,虽则他们办了团练,保护本村,可是依然是惧怕官家的,扎玉堂这一问话,史湘在一旁就要替他们回答,哪知道总镇扎玉堂竟自呵斥着:“不用你随便多口,我又没向你问话。”史湘老人,只得诺诺连声,退向一旁,总镇却向乡勇们细问起来,你们一共有多少人,跟股匪交过几次战,乡勇们只有据实回答,可是总镇扎玉堂此时面色十分缓和,口头上更带着奖励的意思,向乡勇们夸奖,你们这三个村庄的团练乡勇,办理得很好,本镇早就闻名,县城里空有许多官兵,但是还没有你们声望大,你们这三个村庄没遭到一点匪患实在难得。乡勇们听总镇这么当面夸奖起来,他们立刻得意忘形地说,以前大队的股匪来抢掠三村,他们如何杀贼,如何追赶股匪,把当时股匪被乡勇打散了,狼狈逃走的情形,说得有声有色,史湘老人,一旁听着本村弟兄这种说法,虽则认为不当,但是总镇不准他从旁说话也无法制止,跟着总镇扎玉堂向村里走来,更向村中几个住户家中察看了一下,史湘老人和村中父老全是小心着随在一旁,最后更请到乡公所中,请总镇歇息。
可是史湘老人此时也测不透总镇扎玉堂,是何心意了,这总镇自从入村察看之下,对于征派粮草的事反倒一字不提,在乡公所中略坐了坐,立刻带着护勇们赶奔柳塘、百花乡两村,照样地巡查一周,并且叫史湘和这几个父老跟随,史湘老人等暗中猜测,总镇或许开了恩,他这一亲自察看一下,倒也很好,反正村中无私无弊,眼前所摆着的情形,他也许看得出,对于摊派的粮草,实无法交纳了。从柳塘村查究之后,更叫柳天培和柳塘村的几位父老也随在身旁一同赶奔百花乡。
在百花乡察看之后,哪知这个总镇突然翻了脸,呵斥着手下的护勇把三村的村主和二十多名有年岁的村民全绑起来,总镇扎玉堂更骂着:“你们这般奸民,如此刁难难惹,你们这么富庶的村庄,竟敢对官家一点力不肯尽,大营中粮草接济不上,关系着士兵剿匪的成败,简直你们完全是和土匪勾结,若不然就凭你村中这点乡勇们,成千成万的股匪,竟会洗劫不了你们,这种情形蒙骗一般乡愚和县城中那一般糊涂虫们,可以骗住了他们,本镇对于你们早就起了疑心,敢情你们竟和土匪勾结,这几个县里凡是股匪到的地方,没有幸免的。唯独你们这三个村庄,竟能够依然地过着快乐的日子,不问可知,过去附近一带所遭的大劫,完全是你们造成。”跟着吩咐手下弁勇们押着这般人回大营审问。
这一来,史湘老人和柳天培司徒静,全是怒冲肺腑,万想不到总镇扎玉堂竟用这种阴险的手段。这不问可知是把弟兄们押到大营去收拾,还是想敲诈勒搜,非如了他愿不可。那柳天培,尤其是怒火万丈,竟自厉声向总镇扎玉堂说道:“总镇大人,小民们在史家圩一带安分守法,大人你指派交纳粮草,小民们在连遭变乱之下,实没有力量供应官差,大人竟诬以通匪之嫌,把小民锁拿,这种无凭无据的就是把小民们置之死地,绝不甘心,求大人你不要这么压迫小民了,我们就是真个犯了法,也得有个证据。”总镇把眼一瞪,厉声呵斥道:“好个刁民,你敢在本镇面前这么说话,足见你们平时横行乡里,你一个平民百姓们,竟敢私立团练,你们立团练乡勇,可有官票公事?我知道仗着你们这种势力,县城中不敢过问,遇到本镇手中,叫你们就难逃法网。”柳天培还要和他争执,可是总镇立刻呵斥着手下兵勇,把他们推了去,只要敢据抗,就按股匪立时斩杀。百花乡一出了这种事立刻村民们全传遍,立刻有许多人就要往外闯,拦道哀求,释放他们村主,可是总镇扎玉堂,立刻吩咐手下所带的官兵,张弓搭箭,预备着只要村民们敢往外闯立时动手,按着乱民处置。村民们虽是不住地高声呼喊着:“求总镇开恩。”可就不敢往外闯了,因为强自往村外走,就得立起是非,群情愤慨下,眼看着总镇带着大队官兵把三位村主和二十多位乡村父老押赴大营,果然不出史湘老人等所料,他竟自令手下的将弁们示意史湘老人,叫三个村庄立刻把所派的粮草预备齐,万事皆休,只要再违抗下去,所有进大营的人,休想活着回去。
史湘老人和柳天培司徒静,认为这种情形,简直是往死处逼迫,本村的情形,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村中绝没有力量筹集粮草,自己身为村主,这种事还用向大家问么,卖孩子卖老婆也来不及。史湘老人认为的末日到了,他这么逼迫真叫无可如何,只有任凭他处置,毫不迟疑地把示意人一口拒绝,可是那总镇扎玉堂,他是安心要在三个村庄发这笔横财,就斩杀了这些人也没用,正在预备人二次到史家土于三个村庄勒搜,要威胁村民,只要不交纳粮草,就要把村子屠了。
可是史家圩、柳塘、百花乡一般村民和乡勇们,见三位村主全被锁拿进大营,这是为了村中大家的事,谁能够坐视不救,村庄上立刻和反乱时一样男男女女互相聚在一处,商量搭救三位村主的办法,可是大家在商量之下别无二条道路可走,虽也明知道献纳粮草就可以免事但是绝难办到的事,并且连少数全筹划不出来,只有大家商量好三村的所有居民连男带女,赶到他大营前跪在那里求他,不放了三位村主大家宁可死在一处,绝不回来。这一商量好,立刻各村中临时推举出为首的人来,由他们领率着,连男带女,老的少的,立时赶奔大营,百花乡和柳塘村这两个村庄的乡民们才往史家圩的村前集合,就在这时,总镇扎玉堂那里已经二次派人下来,正赶上村民大队预备出发,因为人太多,商量好办法,推举出人来领率,就这耽搁了一整天的工夫,直到了太阳落下去,这才了结了一切事情,每一个村庄作一大队,更预备了许多火把,因为到大营时天必然黑下来。
这时大营的人已经到了,赶到村前一看这种情形,所派来的是一名营官带着二十名马队,到了史家圩前,一看这种情形,立刻招呼着三个村庄首领人在马前问话,这时三村的临时首领在营官面前,说明了这三村的百姓们到大营跪求恩典,无论如何也得放了三村的村主,可是这营官仍然地按着总镇扎玉堂所说的情形,交派下来,叫村民们不要自取其祸,赶早是想法子凑集粮草,向大营去献纳,若想用这种办法,去到大营非碰了钉子不可,就许弄出杀身之祸来,可是村民们仍然是苦苦哀求,实在无力缴纳,村民们是决定这么做了,不管总镇答应不答应,也要到大营前请求,营官一看拦止不住,遂向三村中领袖人物安慰着说道:“你们可千万不要胡闹,总镇对于你们三村,已经起了极大的疑心,此时聚众到大营扰乱,恐怕你们非弄个眼前大祸,既然是你们拿定主意非这么不可,本营官愿意成全你们,也足见你们三村的村主有人缘,你们全愿意为他卖命,我给你们陈说一下,试一试看,把这里情形报告总镇,万一总镇恩典下来,你们倒可因祸得福,可是在我没回来之前,千万不要离开这里,我至多在起更前就可以赶回。”这营官立刻把所带来的官兵留在这里,由一名哨官率领着,这位哨官把所带的官兵分散开,监视着史家圩前这大队的乡民。
这营官骑着马,飞驰回营,向总镇报告,说是看情形不稳了,这三村的百姓简宜是要造反,他们三个村庄完全集合一处,请总镇赶紧决定办法。总镇立刻大怒,他竟呵斥着道:“这般该死的东西,既敢抗拒交纳粮草,又敢聚众滋事,我若不把他们惩治一下,官兵在这一带,就没法再镇抚地方了。”这个总镇扎玉堂,他真个是什么万恶的事全敢做,他竟调了一营的兵马,在黄昏时候,派两位营官统率着,赶奔史家圩,把这般乱民为首的人,全行查办,他们只要敢抗拒立时动手,当场格杀,按着股匪办他们。官兵立刻调动好,如临大敌一样,弓上弦,刀出鞘,一直地扑奔了史家土于。可是在军兵移动时,军兵们也是在纷纷谈论着,全认为史家圩、柳塘、百花乡非落个一败涂地不可,这一来不知要死伤多少。村民们,乡勇们,只要抗拒起来,那三个村子,就不要打算再留得一人,非全被屠杀了不可,交头接耳,互相传说,这种事因为总镇他出兵剿匪是有特权的,就这样明目张胆去做,有谁敢问他。
这件事竟传到了被押的三个村主耳中,史湘老人等一听这种话,简直如同沉雷击顶一般,好在弟兄三人是押在一座帐篷内,当时史湘老人向两个拜弟说道:“这可怎么好,官兵一到史家圩一带,村民们非落个血染史家圩。一定被官兵们按乱民对待,我们难道眼睁睁就看他把三村的百姓全置之死地么?”那柳天培尤其急得咬牙切齿,愤然说道:“大哥,事已到此,我们不能再顾忌什么叫违法,眼见得乡里中一般父老兄弟全要死在这个贼官之手,我们不赶紧地设法保护村民,还等待他动起手来杀戮我们么?”史湘老人恨声说道“二弟,三弟,这真是官逼民反,叫我史湘也顾不得许多,咱们做吧!”这时总镇这营中很乱,帐篷前虽则不断有人来往,可是除了帐门外守帐篷一名军兵,别人全是从帐篷门口匆匆走过,对于帐篷里不十分注意,史湘老人向柳天培司徒静低声招呼道:“我们这绳索容易脱,事已紧急,逼迫得我们不得不走这条路,司徒大哥,你看着门口那名军兵,更要看着帐篷门前有三两人走过时,我好脱落这条绳索。”司徒静点点头。
这三人因为才捕进大营,并没有上别的刑具,只倒绑着二臂,司徒静悄悄站起,轻轻地贴近帐篷门口旁,帐篷里也没给点灯,外面反有号灯之光照进里面。
这时史湘老人已经把倒绑着的双臂振动一下,暗暗把丹田气提起,完全贯到双臂上,这时司徒静用脚轻轻地地上点了两下,跟着外面一阵急促脚步之声,有三四个人经过,史湘老人猛然一用力,两个腕子一个往里,一个往外一拧,一个猛劲,嘣的一下,把腕上的绳索崩断,略停了一下,双臂上的绳索全褪了下来,两臂向左右伸缩了一阵,活动血脉,跟着把柳天培司徒静的绑绳全给解下来,这时柳天培就要往外闯,史湘老人伸手把他拉住,附耳低声道:“三弟,这可莽撞不得,第一我们要收拾门口这名军兵,借他的兵刃使用,第二件就是先把出去道路仔细辨认一下,方向不要弄错,我们可不能在大营这一带停留,在任何情势下,我们先要闯出去,赶回史家好,现在我已经万分担心,只怕他们到得早,动了手,三弟,你闪开。”柳天培赶紧撤向一旁。
史湘老人凑到帐门边,从暗影中往外察看,恰好附近一带并没有人来往,有几名小武官也是刚刚地走过,直奔里面,史湘老人这时低声向外招呼:“老哥,你快些进来,有要紧话要你去替我们回复。”
哪知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竟在这时从黔边一带窜过大股的流匪来,匪势比一二次猖獗,省垣聚集的大兵,立时分头出勤,这一来,所有遭到匪患的地方,和官兵出发的沿途,二次的遭到大劫。这史家圩一带,正当大军经过之处,偏偏地有一位统领三营兵马的寄名提督,黔江总镇,此人是个旗人,他也是隶属在杨威将军哈元善的麾下,名叫扎玉堂。这位总镇他倒是老军务了,带兵多年,在江南北一带大致全知道有这么个带兵官,他对于征杀战守,倒是十分有能力,可是性情暴戾,时时有纵兵殃民的恶名,但是江南一带,年年兵连祸结,他虽然声名这么不好,依然是没有人来劾他,这次他被调到这里来剿匪,他一连打了几个胜仗,消减了十几股土匪,这一来他颇得上峰的信任,此次他带兵出发,沿途上可就尽情招扰,到处里勒索粮饷,查办清乡,已经有多少人屈死在他手下。凡是有通匪的嫌疑落到他手中,简直没个逃出活命来,在离着史家圩附近,竟把大营扎住。可是他竟派出手下亲信弁勇们到史家圩,柳塘、百花乡勒索粮饷,所要的数目漫说在这种时候史家圩这三个村庄无法供应,就是在平常时候,也要落个倾家败产。这一来史湘老人和柳天培司徒静,互相一讨议之下,简直是无法应付,现在三个村庄的乡民,已经全吃不饱穿不全,漫说这么大的数目,现在就是征几十担粮米,也无法筹措。史湘老人和这两个拜弟,商量之下,只有到大营去叩求他恩免捐派,把三个村庄这二年来所遭遇的情形详细向这位总镇陈述一下,更请他派员到这三个村庄仔细调查,绝没有一点存粮,足以供应军需。
史湘老人和柳天培司徒静,更邀集了十几位父老,一同到大营去见这位总镇扎玉堂。史湘老人仔细地一一述说三村的苦情,一般父老们叩求总镇开恩免征,他不止于没有一点怜惜之心,反倒十分震怒,拍着桌子向史湘老人等大闹起来。这般人所谓光棍不斗势,他是一个带兵官,更带着数营兵马驻扎这里,任凭总镇扎玉堂怎样的暴躁,史湘老人一点口风没有,虽则话说得很委婉,可是口风中分明已露出颗粒不交。这一来,总镇他却认为史家圩这三个村庄,安心抗征,他却冷笑着说道:“你们这当村主的,不必在本镇前,弄这种愁眉苦脸的,这附近好几县中谁不知道史家圩、柳塘、百花乡是全省中最富庶之地,并且现在连所有屡次窜过来的股匪,对于三村丝毫没有侵犯,你们所办的团练乡勇,竟比官兵还有能力,现在叫你们对于大半剿匪的大军尽些心力,献纳些粮草,你们竟咬紧牙关,丝毫不肯帮这个忙。很好,我也不强人所难,你们先回去,本镇要察看察看真实的情况,史湘你可要小心些,倘有隐匿粮草的情形,我可朝着你说,因为史家圩这三个村庄,是你做领袖,我劝你在这时好好地赶紧给预备一下,我的队伍不能尽自在此停留,等待下去。”
史湘老人等听到总镇扎玉堂这么交派下来,没有法子再辩别,只好听凭他办理。好在并不怕他下乡清查,就是他把三个村庄整个地搜检了,也搜索不出大宗的粮米来。史湘等带着三村父老回转村庄,可是这位总镇扎玉堂,他因为过去所听到的传言,实在是史家圩三个村庄,名闻于外,富庶异常,他们多少年来,过着极安乐的日子。这总镇扎玉堂认为是一口肥肉,哪知一下手,就碰了头,不止于自己指交摊派的数目,他们不肯交纳,居然敢不顾自己的面子,连一点酬应全没有,这总镇扎玉堂认为史家圩团练乡勇之力,实没把他官兵放在眼中,扎玉堂心里存了这种心意,他对史家圩三个村庄竟起了仇视之心,安心对三个村庄的村主们从严惩治一下。在史湘老人等一般人出了大营之后,总镇扎玉堂,他刻不容缓,立时差派了一队官兵,如飞地赶奔史家圩、柳塘、百花乡,这队官兵分为三处,可不入村,散布开在村子四周下了卡子,无形监视起来,这兵队可出发得快,史湘老人和父老等一回到圩上,村中人全带着惊慌的情形,正自放心不下,此时各在村边张望,一见史湘老人等全安然回来,大家才放了心,因为这是为的村中公益事,有许多村民赶出来迎接,哪知才出村没有十几步,被监视村庄的官兵提刀威吓,竟不准往外再走,说是奉总镇命令,在大营那里没派人查究之前,这三个村庄只许进不许出,总镇是恐怕他们把储存的粮米私自运出村去。史湘老人等对于这种情形,只有招呼着村民们,暂时遵从军令,不要往村子外边去,可是这三个村子的团练乡勇,立刻也把村口保护上,无形中和外面监视的官兵,成了对立的情况。
史湘老人回到村中之后,立刻在乡公所召集村中人,说明了此次去大营的经过,村民们听到这种情形十分愤恨,认为这位总镇太以不体恤民情了,尤其他现在这种举动,他把村庄全监视起来,更叫人看着不惯,对于村庄上简直视同盗匪,村民们愤激异常,史湘老人等恐怕闹出事来,竭力地劝导着村民们对眼前的情形要十分忍耐着,在兵荒马乱之时,就无理可讲,好在我们村庄现在全弄成这种穷苦情形,还怕什么,任凭他搜查好了。村民们在村主压服之下,只好散去。
当日晚间,没有一点动静,赶到第二天天才亮,立刻守在村口的乡勇们,飞报进来,说是大营中已经派人下来,快要到史家圩了,史湘老人嘱咐乡勇们,不要惊慌,自己赶紧带着史家圩几位有年岁的人,到村口去迎接,这位总镇扎玉堂还是亲自前来,除了所率领的两哨人马,随着他身旁,单有二十名护勇小队兵,一个个抱着刀,随护在总镇两旁威风凛凛,一照面,对于村主史湘老人等就连连地呵斥着,那种情形十分蛮横无理,史湘老人等忍着气向前迎接,总镇扎玉堂对于史湘老人等连正眼也不看,走进村口时反向那一带团练乡勇的十分注意,扎玉堂竟自站在村口,向乡勇们问起话来。这种乡下人,虽则他们办了团练,保护本村,可是依然是惧怕官家的,扎玉堂这一问话,史湘在一旁就要替他们回答,哪知道总镇扎玉堂竟自呵斥着:“不用你随便多口,我又没向你问话。”史湘老人,只得诺诺连声,退向一旁,总镇却向乡勇们细问起来,你们一共有多少人,跟股匪交过几次战,乡勇们只有据实回答,可是总镇扎玉堂此时面色十分缓和,口头上更带着奖励的意思,向乡勇们夸奖,你们这三个村庄的团练乡勇,办理得很好,本镇早就闻名,县城里空有许多官兵,但是还没有你们声望大,你们这三个村庄没遭到一点匪患实在难得。乡勇们听总镇这么当面夸奖起来,他们立刻得意忘形地说,以前大队的股匪来抢掠三村,他们如何杀贼,如何追赶股匪,把当时股匪被乡勇打散了,狼狈逃走的情形,说得有声有色,史湘老人,一旁听着本村弟兄这种说法,虽则认为不当,但是总镇不准他从旁说话也无法制止,跟着总镇扎玉堂向村里走来,更向村中几个住户家中察看了一下,史湘老人和村中父老全是小心着随在一旁,最后更请到乡公所中,请总镇歇息。
可是史湘老人此时也测不透总镇扎玉堂,是何心意了,这总镇自从入村察看之下,对于征派粮草的事反倒一字不提,在乡公所中略坐了坐,立刻带着护勇们赶奔柳塘、百花乡两村,照样地巡查一周,并且叫史湘和这几个父老跟随,史湘老人等暗中猜测,总镇或许开了恩,他这一亲自察看一下,倒也很好,反正村中无私无弊,眼前所摆着的情形,他也许看得出,对于摊派的粮草,实无法交纳了。从柳塘村查究之后,更叫柳天培和柳塘村的几位父老也随在身旁一同赶奔百花乡。
在百花乡察看之后,哪知这个总镇突然翻了脸,呵斥着手下的护勇把三村的村主和二十多名有年岁的村民全绑起来,总镇扎玉堂更骂着:“你们这般奸民,如此刁难难惹,你们这么富庶的村庄,竟敢对官家一点力不肯尽,大营中粮草接济不上,关系着士兵剿匪的成败,简直你们完全是和土匪勾结,若不然就凭你村中这点乡勇们,成千成万的股匪,竟会洗劫不了你们,这种情形蒙骗一般乡愚和县城中那一般糊涂虫们,可以骗住了他们,本镇对于你们早就起了疑心,敢情你们竟和土匪勾结,这几个县里凡是股匪到的地方,没有幸免的。唯独你们这三个村庄,竟能够依然地过着快乐的日子,不问可知,过去附近一带所遭的大劫,完全是你们造成。”跟着吩咐手下弁勇们押着这般人回大营审问。
这一来,史湘老人和柳天培司徒静,全是怒冲肺腑,万想不到总镇扎玉堂竟用这种阴险的手段。这不问可知是把弟兄们押到大营去收拾,还是想敲诈勒搜,非如了他愿不可。那柳天培,尤其是怒火万丈,竟自厉声向总镇扎玉堂说道:“总镇大人,小民们在史家圩一带安分守法,大人你指派交纳粮草,小民们在连遭变乱之下,实没有力量供应官差,大人竟诬以通匪之嫌,把小民锁拿,这种无凭无据的就是把小民们置之死地,绝不甘心,求大人你不要这么压迫小民了,我们就是真个犯了法,也得有个证据。”总镇把眼一瞪,厉声呵斥道:“好个刁民,你敢在本镇面前这么说话,足见你们平时横行乡里,你一个平民百姓们,竟敢私立团练,你们立团练乡勇,可有官票公事?我知道仗着你们这种势力,县城中不敢过问,遇到本镇手中,叫你们就难逃法网。”柳天培还要和他争执,可是总镇立刻呵斥着手下兵勇,把他们推了去,只要敢据抗,就按股匪立时斩杀。百花乡一出了这种事立刻村民们全传遍,立刻有许多人就要往外闯,拦道哀求,释放他们村主,可是总镇扎玉堂,立刻吩咐手下所带的官兵,张弓搭箭,预备着只要村民们敢往外闯立时动手,按着乱民处置。村民们虽是不住地高声呼喊着:“求总镇开恩。”可就不敢往外闯了,因为强自往村外走,就得立起是非,群情愤慨下,眼看着总镇带着大队官兵把三位村主和二十多位乡村父老押赴大营,果然不出史湘老人等所料,他竟自令手下的将弁们示意史湘老人,叫三个村庄立刻把所派的粮草预备齐,万事皆休,只要再违抗下去,所有进大营的人,休想活着回去。
史湘老人和柳天培司徒静,认为这种情形,简直是往死处逼迫,本村的情形,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村中绝没有力量筹集粮草,自己身为村主,这种事还用向大家问么,卖孩子卖老婆也来不及。史湘老人认为的末日到了,他这么逼迫真叫无可如何,只有任凭他处置,毫不迟疑地把示意人一口拒绝,可是那总镇扎玉堂,他是安心要在三个村庄发这笔横财,就斩杀了这些人也没用,正在预备人二次到史家土于三个村庄勒搜,要威胁村民,只要不交纳粮草,就要把村子屠了。
可是史家圩、柳塘、百花乡一般村民和乡勇们,见三位村主全被锁拿进大营,这是为了村中大家的事,谁能够坐视不救,村庄上立刻和反乱时一样男男女女互相聚在一处,商量搭救三位村主的办法,可是大家在商量之下别无二条道路可走,虽也明知道献纳粮草就可以免事但是绝难办到的事,并且连少数全筹划不出来,只有大家商量好三村的所有居民连男带女,赶到他大营前跪在那里求他,不放了三位村主大家宁可死在一处,绝不回来。这一商量好,立刻各村中临时推举出为首的人来,由他们领率着,连男带女,老的少的,立时赶奔大营,百花乡和柳塘村这两个村庄的乡民们才往史家圩的村前集合,就在这时,总镇扎玉堂那里已经二次派人下来,正赶上村民大队预备出发,因为人太多,商量好办法,推举出人来领率,就这耽搁了一整天的工夫,直到了太阳落下去,这才了结了一切事情,每一个村庄作一大队,更预备了许多火把,因为到大营时天必然黑下来。
这时大营的人已经到了,赶到村前一看这种情形,所派来的是一名营官带着二十名马队,到了史家圩前,一看这种情形,立刻招呼着三个村庄首领人在马前问话,这时三村的临时首领在营官面前,说明了这三村的百姓们到大营跪求恩典,无论如何也得放了三村的村主,可是这营官仍然地按着总镇扎玉堂所说的情形,交派下来,叫村民们不要自取其祸,赶早是想法子凑集粮草,向大营去献纳,若想用这种办法,去到大营非碰了钉子不可,就许弄出杀身之祸来,可是村民们仍然是苦苦哀求,实在无力缴纳,村民们是决定这么做了,不管总镇答应不答应,也要到大营前请求,营官一看拦止不住,遂向三村中领袖人物安慰着说道:“你们可千万不要胡闹,总镇对于你们三村,已经起了极大的疑心,此时聚众到大营扰乱,恐怕你们非弄个眼前大祸,既然是你们拿定主意非这么不可,本营官愿意成全你们,也足见你们三村的村主有人缘,你们全愿意为他卖命,我给你们陈说一下,试一试看,把这里情形报告总镇,万一总镇恩典下来,你们倒可因祸得福,可是在我没回来之前,千万不要离开这里,我至多在起更前就可以赶回。”这营官立刻把所带来的官兵留在这里,由一名哨官率领着,这位哨官把所带的官兵分散开,监视着史家圩前这大队的乡民。
这营官骑着马,飞驰回营,向总镇报告,说是看情形不稳了,这三村的百姓简宜是要造反,他们三个村庄完全集合一处,请总镇赶紧决定办法。总镇立刻大怒,他竟呵斥着道:“这般该死的东西,既敢抗拒交纳粮草,又敢聚众滋事,我若不把他们惩治一下,官兵在这一带,就没法再镇抚地方了。”这个总镇扎玉堂,他真个是什么万恶的事全敢做,他竟调了一营的兵马,在黄昏时候,派两位营官统率着,赶奔史家圩,把这般乱民为首的人,全行查办,他们只要敢抗拒立时动手,当场格杀,按着股匪办他们。官兵立刻调动好,如临大敌一样,弓上弦,刀出鞘,一直地扑奔了史家土于。可是在军兵移动时,军兵们也是在纷纷谈论着,全认为史家圩、柳塘、百花乡非落个一败涂地不可,这一来不知要死伤多少。村民们,乡勇们,只要抗拒起来,那三个村子,就不要打算再留得一人,非全被屠杀了不可,交头接耳,互相传说,这种事因为总镇他出兵剿匪是有特权的,就这样明目张胆去做,有谁敢问他。
这件事竟传到了被押的三个村主耳中,史湘老人等一听这种话,简直如同沉雷击顶一般,好在弟兄三人是押在一座帐篷内,当时史湘老人向两个拜弟说道:“这可怎么好,官兵一到史家圩一带,村民们非落个血染史家圩。一定被官兵们按乱民对待,我们难道眼睁睁就看他把三村的百姓全置之死地么?”那柳天培尤其急得咬牙切齿,愤然说道:“大哥,事已到此,我们不能再顾忌什么叫违法,眼见得乡里中一般父老兄弟全要死在这个贼官之手,我们不赶紧地设法保护村民,还等待他动起手来杀戮我们么?”史湘老人恨声说道“二弟,三弟,这真是官逼民反,叫我史湘也顾不得许多,咱们做吧!”这时总镇这营中很乱,帐篷前虽则不断有人来往,可是除了帐门外守帐篷一名军兵,别人全是从帐篷门口匆匆走过,对于帐篷里不十分注意,史湘老人向柳天培司徒静低声招呼道:“我们这绳索容易脱,事已紧急,逼迫得我们不得不走这条路,司徒大哥,你看着门口那名军兵,更要看着帐篷门前有三两人走过时,我好脱落这条绳索。”司徒静点点头。
这三人因为才捕进大营,并没有上别的刑具,只倒绑着二臂,司徒静悄悄站起,轻轻地贴近帐篷门口旁,帐篷里也没给点灯,外面反有号灯之光照进里面。
这时史湘老人已经把倒绑着的双臂振动一下,暗暗把丹田气提起,完全贯到双臂上,这时司徒静用脚轻轻地地上点了两下,跟着外面一阵急促脚步之声,有三四个人经过,史湘老人猛然一用力,两个腕子一个往里,一个往外一拧,一个猛劲,嘣的一下,把腕上的绳索崩断,略停了一下,双臂上的绳索全褪了下来,两臂向左右伸缩了一阵,活动血脉,跟着把柳天培司徒静的绑绳全给解下来,这时柳天培就要往外闯,史湘老人伸手把他拉住,附耳低声道:“三弟,这可莽撞不得,第一我们要收拾门口这名军兵,借他的兵刃使用,第二件就是先把出去道路仔细辨认一下,方向不要弄错,我们可不能在大营这一带停留,在任何情势下,我们先要闯出去,赶回史家好,现在我已经万分担心,只怕他们到得早,动了手,三弟,你闪开。”柳天培赶紧撤向一旁。
史湘老人凑到帐门边,从暗影中往外察看,恰好附近一带并没有人来往,有几名小武官也是刚刚地走过,直奔里面,史湘老人这时低声向外招呼:“老哥,你快些进来,有要紧话要你去替我们回复。”
相关热词搜索:苗山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