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书库 郑证因 柳青青 正文

第一回 乔装卖艺
2025-05-3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江苏省淮海道所辖的境内,多半是鱼盐之区,非常富庶,内中以海门县为本道所辖各县最优的县缺。这海门县县境内,物产极丰,土地肥沃,沿海四十余个渔村,有极大的产量,供销各地。有许多大咸鱼庄,全派有专人在海门县坐地采买,他们整船地运走。这时县城中正在中午之后,一条条的长街,商店林立,丝号米店,戏楼饭馆,火炽异常。在县衙门后,名叫物华街,这道长街,足有一里多地,两边的商家铺户,占去一大半。在这条街上有一处玉皇阁,是一座古老的庙宇,在平常时,总是那么繁盛,在庙前有许多小贩终年在这里做生意。庙的香火也盛,游人也多,凡是在这里做买卖的,全能够获利,养活一家老小。更有些走江湖跑码头的,全要到玉皇阁这里赶生意。从一早晨起,这里就锣鼓喧天,尤其是到中午之后,游人最多。这玉皇阁虽则在繁盛的街道上,占的地方颇大,在靠街口是一道大牌坊,到正面山门,足有一箭地长,两边的空地数十亩,也就是这些小贩聚集的所在,无形中把这个地方,做成了城厢商贩聚集之所。无论是本城的,是乡下的,用什么日用生活必需之品,只要到玉皇阁这里转一遭,就能把所要的东西全买到。

  这时在玉皇阁山门右边,一片宽敞的空地上竟来了一拨走江湖卖艺的,并且还是跑马解一流。不过人数较多,一共是有四个人,一捆刀枪把子,另外有几根极粗的大竹竿。这拨跑马解的,来了日子不多,在海门这里轻易看不到这路江湖人,他们一到这里,把玉皇阁的人全引了出来看。这拨人是一个年约六旬的老头子,一个三旬上下的壮汉,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一个十四五岁的幼童,就是这四个人,可也没有牲口。他们这种不伦不类的情形,逛庙的人越发地要看看他们究竟会练什么了。当时这四个人立刻把刀枪把子立好,竟把带来的大竹竿用绳索扎好,接连一处,一共接了三根,可就有四丈多高了,这一绑扎这种竹竿,游人越发地不肯走了。因为也看过跑马戏的翻筋斗,他们所练的那种上刀山是用那种两三丈高的大竹竿,上面有练功夫的架子,凡是立那种场子,全要事先好好地布置,因为是极危险的事。可是现在看到这拨卖艺的所扎的这个架子,也太玄虚了,这种大毛竹竿子,虽则结实,可是连结的一绑上,这种东西再竖立起来,不要说上去人,天空的风稍大一些,这棵竿子就晃动起来。他这棵竹竿的上端,也是横着绑了一根,上面尾端余出四尺左右,成十字形,在这横竿子两端,各挂了一副纤板子。在地下用刀枪刨坑,深也不过三尺左右,可是在埋这棵竹竿子,完全是那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亲自动手,地很坚实,可是他并没费什么事。这个穴眼,也没开多大,只有碗口粗,毛竹竿子下端,也就是将将地能插入。赶到把大竿子竖起后,在所埋的隙缝中,四周插下四根竹筏子,这根四丈高的架子竖起后,上端一阵阵地摇动着。四周的人越聚越多,足有二三百名,可是说什么的全有,有的就说别看他立起这种危险玩意,依我看未必练,不过是引人。你看这竿子立起来,连软梯也没有,这是闹着玩的?看这种玩意儿也险,这么高这么粗的竿子倒下来,非砸个脑浆崩裂不可。看热闹的人口中虽是这么说,可是他也不肯走,此时,这老者壮汉们把四周看了看,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这卖艺的老者,穿着一身蓝布短衫裤,白布高腰袜子,青布软底鞋,腰间扎着一个青洋绉的褡包,两支袖管挽着,看他两只胳膊上,虬筋暴结。这老头子面貌尤其长得骨格清奇,虽则是久走风尘,肉皮子全是黑紫色,可是精神饱满。那个年岁略小些的壮汉,生得虎背熊腰,十分健壮。那个姑娘生得高高的身材,肉皮色也是微黑,显露出是一个久走江湖的女流,脸上不施脂粉,清水脸儿,两道长眉毛,过了眼角,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眼角微往起吊着些,显得带着一股子英风锐气。穿着件青洋绉齐膝盖的绸衫,下面青绸子中衣,白绸子扎腰,下面是一双天足,穿着一双软底靴。那个幼童一身蓝布短衫裤,下面打着裹腿,穿着双沙鞋,看情形虽则也有十四五岁,可是在头顶上竟留着一个冲天杵的小辫,用红绒绳扎起三寸多高,直立在头顶前,显得那么滑稽可爱。这孩子脸上红润润,一双大眼,黑眼珠特别大,眼毛也长,两道黑真真的眉毛,如同刀裁,通官鼻子四字口,大耳垂轮,脸上总是带着笑容。这一阵忙完了,他们四个人站成一字横排,都不约而同地抱拳拱手,向四围作了个罗圈揖,那壮汉和那个小孩姑娘向后退去。

  这个老头子又拱了拱手道:“众位弟兄老师,蒙大家这么赏脸,我们爷儿几个沾光不浅。我们是干什么的,不用交代,大家也就看出来了。俗语说的,人贫当街卖艺,虎饿拦路伤人,我们爷儿几个实不是干这一行的,只为饥寒所迫,流落江湖,把武术撂在土地上,这事给当初教我们练功夫的老师丢人现眼。我们这爷儿几个现在立起这根竿子来,真有久吃这一行的,就不许我们这么办。可是我们爷儿几个也是没有办法,只恐怕只练两套拳脚,对一趟刀枪,大家看看不高兴,弄这点危险玩意儿,好请兄弟老师们帮帮场子。我们把功夫搁在土地上,绝不敢再交代是哪一门哪一派,不过是花拳绣腿,庄稼把式,和这根高竿子上一点俗浅的技能。只要兄弟老师们看看我们爷儿几个还下过几天苦功夫,身边带着零钱的,随便帮帮场子,爷儿几个就叫沾光。我在下姓甘名龙,这是我徒弟和徒孙们,爷儿几个凑在一处,在各码头上,全仗着兄弟老师们捧场。我们爷儿几个知道贵地,很有些位练家子,来到这儿,本当登门拜望,无奈初来到贵地,人地生疏,只有请老师们多担待。既干这行就得交代清楚,可是话说了,兄弟老师们听着也腻烦,净说不练是嘴把式,净练不说是傻把式。话交代明白,我们是会什么练什么,小老儿先给垫垫场子,练一趟拳脚,给他们开开路,反正爷儿四个把身上这点粗浅功夫,全要在兄弟老师面前现丑,哪一招哪一式练得不到家,还得求老师们指教。”说到这,这老头子甘龙却走到场子当中,按着练武的规矩,向四周一行礼,赶着身形微往下一矮,脚站半马桩(这种半马桩就是脚不丁不八)跟着右拳横搭左虎口,手与胸齐,往前进三步,往后退半步。这个老头子一开门户的形势,他可不管看热闹的有行家没有,完全按着门规来亮式,这完全是少林嫡传正宗开门户的架子,跟着身形往下一沉,走行门迈过步,把拳招施展开。这种拳术一施展,就是外行也看出好来。老者竟施展了一趟八仙拳,这种拳术凡是武林正宗教授,完全用醉罗汉式,身形起落进退,摇摇摆摆,可是一进一退,一招一式,身上掌上腿上,全带出风声来。最难就是单人独练,极不容易讨好,可是这老头子练起来,所有围在四周的人们,个个的全被他精神吸引住。这趟拳直打了一盏茶时才收住式,真是气不涌出,面不改色。场子里四面起了喝彩之声,跟着就有那慷慨的主儿,纷纷地大把铜钱往场子里扔,只这一趟拳,就见了好几吊钱。这个老头子,满脸带着笑容,连连向四周道谢,口中更说着:“贵地真是大邦之地,兄弟老师肯这么捧场。”这时那个姑娘和那幼童把场子里的钱全捡起,全放在刀枪把子旁。

  跟着这老头子甘龙却向那壮汉招呼道:“我给你已经垫了场子,这该看你的了,你索性别再练拳,免得叫兄弟老师们看着不起劲,你把大枪练一趟,咱们还是多练功夫,少说话,你练完了,兄弟老师们愿意赏赐的,我们还会不要么?可是你这一趟大枪,就算是谢谢各位,不必再叫大家破费。跟着叫他们姐弟两个上纤板子上练两手,咱们绝没有贪心,众位兄弟老师也不能尽是在这里站着,你们上面练完了,求大家都帮忙,我们呢就算收场,明天换着花样再练新鲜的。”

  这壮汉柳惠答了声:“老师,你说得很对,只是我大枪上太没有功夫,我看得出来,四周很有些位老师们是行家,我这点功夫非叫人家笑话不可。”那老头子甘龙微微一笑道:“柳惠,脸皮厚些,真有老师们看出你练的不对来,那是你的福分,定然要指点告诉你,你也好多长些能为。少说话持家伙练,别说兄弟老师们还这么破费赏钱,就凭大家这么站脚助威,咱们爷们脸上有光,好徒弟,别留偷手,别省力气。”这个壮汉答了声,从刀枪把子中,把一杆大枪撤出来,这班卖艺的一出手,就亮出真功夫来,这大枪在武功器械中和大杆子是一样,最难见功夫,可是若使用花招骗外行成,看看热闹,行家眼里一看,可就一文不值了。这个壮汉柳惠,提着大枪往场子当中一站,口中说了声:“我师父叫我这么练,我不敢不应他的话,大枪上面实没有功夫,兄弟老师们多指教吧。”跟着一立门户,一行礼,身形往下一矮,前后把一合,把这杆大枪唰唰一连捅了三下,枪头下的血挡,甩起来,如同一片红云,足有一把粗的白蜡杆子。赶到再壮汉手中这一开招,整个的枪身好像软了似的,里摔外摔,枪头颤了一个圆周,跟着步眼移动,把这大枪招数施展开,金鸡点头,乌龙卷尾,里三圈外三圈,狸猫扑鼠,流星赶月,招数一招一式施展。这壮汉柳惠,也是一点不肯含糊,按着真实的功夫运用,他把那大枪上滑、拿、崩、拔、压、劈、砸、盖、挑、扎,十字诀连用得恰到好处。他这杆大枪上,虽则还说不上火候纯青,可是没有几年纯功夫,练不到这样。最后这壮汉柳惠,单手握枪钻,使用了手大杆子上的招数,“乌龙穿塔”,这一下子他蹿起足有七八尺高,大枪斜往上送出去,身形纵起来笔直。可是枪往上递时,上半身微往下一俯,脚尖跟枪尖成了斜直线。他这往起一纵身形,正到了西面看热闹的头顶上,吓得这班看热闹的人,呼啦向后一闪,恐怕被他砸伤。可是这个壮汉柳惠枪招递出去,力量用到了,身躯往下一沉,他猛然把大枪往回一坐,身躯随着下坠之势,竟往后退出三尺来,脚尖点地,左手往枪身上一搭,怀中抱月式,身形往下一矮,跟着向四周一行礼,撤身向后,大枪放在地上,四面的彩声又起。那个老头子甘龙方才已经交代过,这一场功夫算白送,不叫看热闹的破钞,可是依然有人抛了不少铜钱,那壮汉柳惠和老头子甘龙齐声说:“兄弟老师们可得多指教,实没有功夫。”

  跟着那姑娘和那幼童,把地上钱捡起,老头子甘龙向四周拱手说道:“兄弟老师们多捧场,谢谢,让这两个孩子练一手,给大家换换口味。我这徒孙女柳青青,小徒孙柳虎,他们可没有真功夫,不过是小巧之技,练得好与不好,请大家多捧场吧。我们可不敢在兄弟老师面前弄那种生意口,一来我们人少,二来实不是干这一行的,也没有那种资本,置备刀山马匹,并且我们也为的避免江湖上的纠缠,我们随便弄这几根竹竿子是这么练法。讲到江湖的规矩,我也不用向大家交代,隔行如隔山,总结一句话,江湖上规矩绝不容触犯。今天我们绝不敢在老师们面前说什么会得多,求大家帮忙,叫两个孩子成心卖命,死了怨他们命苦,上去一个失手失脚,就得脑浆迸裂,骨断筋折。大家这么捧场,不过是为开开心,我们焉能拿危险的事,故意地来在这里卖弄取财?大家只管看没有危险,这上面实情是看着担心,一来他们全有好几年的功夫,弄惯了,如同吃家常便饭一样;二来这种毛竹竿子力量大,还有柔软力,老师们就上眼吧。”说到这,老头子甘龙一扭头,向柳青青柳虎儿这姐弟两人说道:“你们两人看,兄弟老师们全这么等着,就为的看你们最后这一场,两人好好地练几手。你看这种大邦之地多开眼,我们一趟拳脚,一套大枪,就蒙大家这么破费,好好地练,吃的喝的全有了,绝不会叫你两人再吃米糠。”

  那个幼童柳虎儿,眉开眼笑,把脑袋一晃,冲天杵的小辫,在头上来回一摆,他却向老者道:“师爷,你不用嘱咐,我们在这种地方,不好好地练,学了功夫,练了能为上哪儿露去?”柳虎儿说到这一转身,也抱拳向四周拱了拱手说道:“众位叔叔伯伯们,兄弟老师们,我嘴笨不会说话,练不好请老师们指点,教给我比给我钱更承情,我还在学艺的时候呢。”说到这,他一转身,身躯往下一矮,猛往起一耸身,身躯腾起,这瘦小的身躯,往起一耸,嗖地一下子蹿起来,足有七八尺高,往大竹竿子上一碰,可是双手已经抓住两只腿做弓形,用脚心往大竹竿子上一贴,哧哧地竟向上面揉升,真像一头猫。大竹竿子可是连晃带响,可是虽是这样,下面埋的地方,纹丝不动,眨眼间,这个柳虎儿已经到了竹竿上面横架子上,他竟是往偏左边一坐,拍着手低着头,向下招呼:“青姐,你等什么,上来吧。”

  这个柳青青答了声:“来了。”也把身形一矮,往起一纵,口中可在喊着:“小虎子,你坐稳了。”唰啦地这根大竹竿一晃,上面的那个柳虎儿却在喊了声:“真吃劲啊。”这一下子下面所有看练功夫的人,不约而同地全是哟了一声。在这柳青青往起一纵,她是身形用力往竹竿上扑,故意要捉弄她这个弟弟,不过这全是商量好的手法。柳虎儿身形猛往后一翻,好像是被晃得倒翻下去,可是身形翻下去,双腿却紧勾住横竿子,身躯来回晃了四五下,竟是猛往起一甩身,端然正坐在横竿儿上。下面看的人,齐声喝起彩来。这个柳青青也在这时猱升上去,这两人一左一右在横竿子上面。虽说是有老头子甘龙交代明白,决无危险,不过这种情形,看着叫人太担心了,横竿子绑得并不十分牢固,这姐弟二人一左一右,谁用的力量大一点,横竿子就往一边沉。可是柳青青柳虎儿此时各展身手,两人打着招呼,同样的动作,全是身躯挺得笔直,双腿拔起,脚面也绷起来,两人同时身形往下一落,就凭手掌抓住横竿,好像同风车一样,整个身躯全甩起,唰唰地一连就是四五个旋车。两人可是对面,一个脸向南,一个脸向北,所以大毛竹竿子虽则颤动,两人的力量可全扯平了,跟着身形微一停,下身往起一提,全是双足用脚尖勾住横竿,倒挂金钟,反卷帘,正卷帘。这么高的地方,毛竹竿子还不住地晃动着,两人的身形好像粘在上面一样,一连在横竿上练了这几手,看的人真是惊心动魄。

  跟着这姐弟二人竟是到了那两边的纤板子上,这两块板子,全是用粗麻绳挂在横竿的两端,赶到两人一上了纤板子,全是正面的坐当中。身躯渐渐地悠荡起来,越荡越快,忽然把两手离开两边的麻绳,这可就险了,全是双掌合十,做童子拜佛状。猛然听得那个柳青青喊了个“走”字,两人身躯全同时向后一仰,倒挂金钩,两腿勾住了纤板子,身躯倒悬着,在空中飘荡,两人的手全能碰倒当中的大毛竹竿。这时忽然听得那个柳虎儿喊了声:“接住了。”他这次身形用力甩起,那柳青青也是同样的,就在这时,两人同时往大毛竹竿上一碰时,这一下子,把下面看的人吓着了。那个柳虎儿竟把双腿一松,柳青青的右手抓住了虎子的右手,身躯往回悠过来时,这个青青一条单臂提住了柳虎子。可是毛竹竿子咔吱吱直响,靠上半截一晃一晃的,就在来回一连两次悠荡,那柳青青竟在这时把虎子的左手也抓住,一个身躯腾空,一个倒挂纤板子,就这样一连地荡了三次。在第三次虎子的身躯荡回来,双腿一分,正好向当中大毛竹竿子插去。赶到两腿一穿着毛竹竿子,柳青青竟是撒了手,他的身躯荡回去,虎子已经乌龙盘柱式,落在了毛竹竿上。一个顺风扯旗,上半身完全向外斜探着,右腿勾住毛竹竿,左脚向竹竿上一蹬,这种身形巧妙得好看,下面所有看的人,真是矫舌不下。

相关热词搜索:柳青青

下一章:第二回 逮捕渔民

上一章: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