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追赃缉匪 金刚掌联辔下关东
2025-05-3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在一个凌晨中,地上布满着隔夜的严霜,有一行人冒着破晓的寒风,各骑骏马,走在这条道上,铁蹄翻飞下,发出一片声音,清脆异常。这地方已经出了榆关,其实不过秋末冬初,十月还是小阳春的时候,在关里还没到了大寒大冷的季节,可是关外的情形就不同了。因为气候高寒,在十月光景往往就下起雪来,如入严冬。一到了这种时候,关东道上经商做买卖的旅客立见减少。像天才亮后,这行踏上征途的客人,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才这么急于赶路。在平常人不容易看出来,可是在常跑关外的人,他们这种服装相貌,绝不会掩饰过去。
这一行人,一共四人,头里这匹牲口上驮的这个年岁在七旬左右,身量生得不高,虽然在寒风料峭中,他面色红润,皮肤紫中带黑,明显出是奔走风尘的人物。两目深陷,额上的皱纹堆垒,这么冷的气候,依然不戴帽子,头顶半秃,一条花白的小辫拖在脑后,胡须也作花白色,穿着件长才过膝的灰褡裢布夹袄。这种衣服就和这种气候不合,白布高腰袜,双梁青鞋。另一个年约五旬余,也是赤红脸,留着燕尾黑须。他身旁尚有一位年岁不差上下浓眉巨目,鼻直口方,唇上也留着短须,却生得虎背熊腰,一望而知定具好身手。在他身旁有一个少年,年纪也就在二十多岁,白净面皮,剑眉虎目,和前面这三位迥然不同,一望而知,绝不是久在江湖奔走的人物。两眉深锁,从那眉梢眼角看出来似带隐忧。他们这行人,在这种时候远走关东。原来他们全是风尘中任侠尚义的人物和成名江湖的后代,因为他们前面就要分路走,趁这时把他们出身来路叙明。
那年岁最老的名叫金刚掌谷伦,以一身绝顶的功夫,练就了极好的掌力,闯荡关东,凭着侠义道的行为,三十年来,做了不少惊天动地的事业,任侠尚义,济困扶危,在关东三省威名久著。近十年来,已经厌倦了风尘,侠迹屡隐,一般武林同道轻易看不到他的踪迹。那个赤红脸的名叫天外飞鸿秦元豹,也是闯江湖的英雄,他和公主岭矿山老矿主铁掌石崐是生死之交。那一位一望而知是公门中人,和这天外飞鸿秦元豹有同门之谊,论起来是师兄弟,不过同门不同堂,两人受艺的时间差着几年,可全是师门嫡系传出来的,现在当着顺天府的八班总头,在顺天府颇有势力。那个脸带愁容的少年,姓石名玉璞,他就是公主岭矿山老矿主铁掌石崐的独子。他虽然生长关东,可是在关里长起来的,幼承家学。老矿主铁掌石崐以铁指神功在关东三省闯出来的“万儿”,完全是白手成家,凭着一腔血汗和疏财仗义,立起了极大的事业。这公主岭的矿山就是无穷的富源。铁掌石崐,因为自己也是苦朋友出身,早年初到关东三省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自从在公主岭矿山打岀这片天下来,抱定了有饭大家吃,所以对于矿山所领率的数百名工人,竟能够忠实对待他。并且铁掌石崐绝没有负心。没开发公主岭之前,更和白马银枪宋纪创办了一处牧场。这片牧场在吉林张广才岭下,这片牧场立住根基之后,铁掌石崐认定了宋纪是个能够同甘共苦的弟兄,何必埋没了这种人才?自己把全份力量搁在公主岭,叫宋纪发展这双义牧场。两人全能立起事业来,总算是在关东道上没白混,铁掌石崐把双义牧场完全交付宋纪之后,像宋纪这种义利分明的朋友,他哪能不知道这种好意?自己更因为幼遇武林名家,传授了一身本领,以武功威力足以镇慑江湖,他把全份的精神完全搁在双义牧场上,事业焉会不发达?可是这位宋氏当家的,胸怀袒白,义利分明,牧场的账立得清清楚楚。
那时关外的习惯,全是三大节清算一次大账,他把铁掌石崐应得的利益完全提出来,通知拜兄石崐随时提取,更不断地打发人请石崐到牧场来指示他一切。铁掌石崐何尝不明白这个拜弟的心意?知道他是怕落了外间的闲言闲语,拜兄这么安心成全自己,牧场中就是一文钱也要清清楚楚。铁掌石崐却告诉这位宋氏当家的,叫他对于这事不必再放在心上,因为矿山的营业已有盈余,已经足够养家活己了,为什么不趁这种机会,力图发展?尽力地来培植牧场的力量,叫双义牧场在关东三省把握极大的力量,所以竭力地嘱咐宋纪,把自己所得的利益完全存在牧场中,作为基金,任凭宋氏当家的整顿,不必商量。一个闯江湖的朋友,能够交到这种朋友,也觉得快意。何况铁掌石崐又不是贪得无厌的人物。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任凭你多么好的人物,也雄免遇到了想不到的祸患临身。
铁掌石崐是最重视朋友的人,所以他交游颇广,凡是在关东三省走江湖的人物,差不多没有和他没来往的,其中有洮南武师千里追风聂济川。他是一个铺场子的师傅,在洮南一带教了不少的徒弟,和铁掌石崐素有来往。不过,石崐对于这位聂武师那种骄狂自恃的性情,认为十分不当。在关东道上闯江湖的朋友们,所来往的多半是风尘中人物,草野间颇有异人,有本领的太多了,聂武师那么自骄自满,实在是取败之道。铁掌石崐不断地以忠言相劝,为的尽其朋友之义。可是像聂济川这种人物,他竟自认为铁掌石崐轻视了他。重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石崐在公主岭事业发展得出人意外,聂济川虽然树立下一些威名,终归不如石崐有坚固的根基,不易动摇的事业,这其间未免更存一分妒忌之念。这就是那种小人的行为,气人有,笑人无,你事业发展得快,他妒忌之念越深,更时时刻刻地怕你轻视他。
也是合该出事,这位洮南武师千里追风聂济川,忽然和一位初入关东武林同道语言冲突,更因为聂济川手下几个徒弟全是血气方刚之流,从旁再一加煽惑,两下里竟自动起手来。当时,虽幸经好朋友赶到,这场事没掀起来。和千里追风聂济川结怨的这位朋友名叫双刀陆凤洲,偏偏又是下关东来投奔铁掌石崐的。想不到和聂济川这一树敌结怨,赶到陆凤洲到了矿山,早有人把这场事说与铁掌石崐。铁掌石崐一想,这可真糟,陆朋友若不是投奔我公主岭矿山,和我无关,偏偏地他又得长久住在这里,就是我为的躲避嫌疑,把他打发到双义牧场给宋师弟帮忙,纸里包不住火,焉能久瞒下去?要知道,聂武师近年来所收的几个徒弟十分可恶,两下的交情非从这件事上决裂不可了。自己不愿意在这种行将收场的年岁,再和同道们结下仇怨,所以毫不迟疑,立刻打发人请聂济川师徒到公主岭,自己为他两家解释这种闲怨,化敌为友。哪知道铁掌石崐空怀一分善意,白白地抱着一片息事宁人之心。
这千里追风聂济川竟存了成见,来到公主岭之后,桌子面上还当着一般朋友,铁掌石崐婉言相劝,自己更坦然地表岀了双刀陆凤洲和自己有交情,请这位洮南武师聂济川念其江湖同道之义,无论如何给自己留些情面,好在聂武师在洮南也没吃着亏,连一般朋友们劝说着,既没有深仇大怨,又何妨杯酒联欢,言归于好?哪里又想到聂武师他竟丝毫不顾江湖道的义气,语气上十分激烈,丝毫不为他人留余地。这种场面上还最怕的是有这种情形,这叫寒激住火。铁掌石崐一时又不能容忍,认为自己一片好心,以好朋友对付聂济川,竟会抬出他这么无情无理来,这也太蔑视江湖道上的义气了。在座的一般朋友,尽力地破解着,两下终于破了脸。铁掌石崐痛斥聂济川太以不当,姓石的热心交友,反倒抬出你这种无情无理的举动来,难道姓石的真个怕事不成?聂济川他早怀着成见而来,一触即发,竟自当众讥诮铁掌石崐以势力压人,关东三省不想再给朋友们留路,要想独霸关东,姓石的也未免过于狂妄了。
聂济川武功本领实在不弱,可是酒席晏前这几杯酒也算把他毁了,他竟自伸手拉刀,想和石崐动手。石崐也被几杯酒所误,不肯再顾忌一切。石崐所练的铁指神功实有独到之处,座上的一般朋友们,尤其是天外飞鸿秦元豹跟石崐可算生死之交。这位金刚掌谷伦也在座,在聂济川伸手拉刀之下,铁掌石崐竟自奋身向前,向千里追风聂济川冷笑着说道:“聂老师,你真给姓石的不留余地么?依我石崐看,还是算了吧。论武功本领,老朋友,你还未必准成。”
秦元豹、谷伦等一看事情闹大了,立刻向前相劝,可是哪里还来得及?聂济川把刀取在手中,刀还没出鞘,已被铁掌石崐把刀尖连鞘捏住,赶到聂济川用力往外一抽刀,铁掌石崐暗运铁指神功,三寸长的刀尖子竟折在鞘内。聂济川当场受辱,面色铁青,向铁掌石崐道:“石朋友,你果然名不虚传,姓聂的洮南一带无法立足。姓石的,你等待着,我聂济川只要有三寸气在,必要到公主岭二次领教。”聂济川发完了这句话,任凭大家再怎么阻拦,又哪里阻挡得住他?他竟带着满腔羞愤,离开了公主岭。从那时起,洮南一带绝再看不到他的踪迹,这聂济川竟自匿迹潜踪,重修武技,再下功夫,誓欲一洗公主岭断刀之耻。
聂济川师徒走后,一般朋友们全知道他们的事,将来不会有好结果,并且真有交情的,也责备铁掌石崐过分不能容忍,尽力地劝他及早抽身,能够把将来这场事化解了才好。
铁掌石崐在这场事后也十分灰心,自己遂把公主岭矿山完全交付给和自己共事的金开泰,矿山的全权完全交付到他手内。虽然还提不到从此洗手,但是这一离开公主岭,在江湖道上的行为,对于洮南武师聂济川确实算是让了步。离开公主岭之后,带着家小到了北京城,自己就算封刀闭门。在大栅栏开了一爿和生当,安分守己,连矿山上也轻易不打发人去,闭门教子,把自己的武功本领尽力地传授给儿子石玉璞。自己想着,这么甘心让步,避住北京城,在江湖道上的行为,也足算对得起聂济川了。哪又知道,聂济川从洮南走后,他已经下了决心,不雪断刀之耻,绝不再回关东三省,他这种行为就有些赶尽杀绝了。果然十年之后,他竟自练就了一身惊人本领,重返关东访寻铁掌石崐,经过这些年,一般武林中的朋友倒有一多半洗手江湖。石崐更因为和聂济川这场事,终归不了,自己听信一般好友之劝,在北京城这一安分度日,力敛锋芒,把武功本领传与了儿子石玉璞,自己的打算就是在北京城终老天年,在江湖道上所挣来这点家业,也足敷妻、子的温饱。何况自己更没有贪得无厌之心?公主岭矿山事务,轻易是不闻不问。那金开泰一晃三年的工夫,不交大账。铁掌石崐绝不肯打发人去追问他,自己认为疑人莫托,金开泰在自己手下也是开疆辟土的功臣,矿山交付到他手中,完全是各凭良心了。不过,铁掌石崐不大放心的地方,因为最后二三年来,听得拜弟天外飞鸿秦元豹的报告,金开泰颇有些性情改变,对付矿山的弟兄们绝不像从前来,很有些压榨剥削的地方,铁掌石崐痛心已极。但是自己一心避仇归隐,绝不能再去关东,遂详细地写了一封信,对于矿山上,向金开泰谆谆告诫,力劝他对于一般共患难的弟兄、卖血汗的朋友,万不能过起贪心,无论如何也不能忘了过去创业的艰难。以矿山上所得养家肥己又有何难?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一榻,良田千顷也不过日食三餐,人生不过百年中。还是对于一般以血汗谋生的弟兄们多存些善意,关东三省,凡是闯江湖的朋友们,没有轻财尚义的气节,恐怕终归不能够立足。铁掌石崐更暗中给双义牧场白马银枪宋纪一封信,除了勉励他对于牧场尽力发展之外,暗中对于公主岭矿山也要留些意,我们以血汗谋生的弟兄们,不容易地立下根基、立下事业,倘若一旦被贪得无厌的朋友们一手毁掉,太觉痛心。所以叫白马银枪宋纪要暗地保全着公主岭的矿山,自己总盼着不像那种传言,金开泰不会忘恩背叛,把当日共患难的情形置于不顾。可是铁掌石崐这封信写出去,已经太晚了,可惜惨淡经营的事业,托付不得人,完全要毁在这种小人之手。万想不到,更危及自己的后人,可见交朋友之难了。
千里追风聂济川怀仇报复,铁掌石崐隐匿在这种明显的地方,哪会再逃出他手去?这聂济川终于访到北京城,更有两个恶徒推波助澜,他这两个徒弟一个叫飞星子祝敏,一个叫铁臂焦平,已经全流入绿林道内。可是千里追风聂济川来到北京城之后,铁掌石崐已经物化三年了,这聂济川引为毕生恨事。不过按着闯江湖的规矩,对头人一死,一了百了,没有杀妻之仇、夺子之恨,绝不能再危及对头的后人。可是聂济川竟自狠心辣手,他依然不肯放手,定然要在铁掌石崐单传的一脉身上下毒手。他师徒来到北京城时,正赶上天外飞鸿秦元豹在石宅小住,秦元豹跟石崐是生死之交,更受托孤之重,秦武师对于保全石玉璞责无旁贷。可是聂济川手段也够厉害的,竟在大栅栏和生当插刀示警,叫铁掌石崐的后代以子擎父业的手段,出头承当。石玉璞虽然是家学传授,但是铁掌石崐的铁指神功为武林中独有的一种绝技,这种功夫不是任何人全能练的,既得有好天资,更得有好体格,并且还得有坚忍不拔之志,有极深的火候才能练成。石玉璞限于天赋,更没得到长久的时间,这种绝传的功夫哪会得到?可是论到他一身本领,武林中也算交代得下去了。千里追风聂济川插刀示警之下,更用尽了种种的手段和生当的营业,几乎为他停顿。他竟在一夜间,把当铺的库房所当的衣物,号签等标记,完全消灭,门窗户壁一丝未动。
这种承平之下,足以震骇听闻。幸亏是金刚掌谷伦老前辈在同时来到北京城,看望旧友石崐,虽是好友已然逝去,石玉璞对于这一般父执前辈,全是诚敬备至,这般武林前辈们念在亡友的旧交,全是十分看顾他。金刚掌谷伦略试身手,敢情当铺里库房消灭号签标记不过逞一时之狡狯而已,可是那种轻身术已非一般平常武师所能为。在保全了和生当之下,金刚掌谷伦和天外飞鸿秦元豹已侦知聂武师来意不善,不容易化解这场冤仇,终于是在铁掌石崐的墓前相见。可是石玉璞终因为缺欠江湖上的阅历和经验,他自知恐非聂济川师徒的敌手,竟自把铁掌石崐焜一生不肯轻用的暗器带去,以致铸成大错,无法挽回。他所收藏的一筒七星透钉,为武林中绝传的暗器,千里追风聂济川虽是武功精湛,可也几为所伤。更在金刚掌谷伦以两臂的神力,断枯松震退了敌人,聂济川师徒含羞退去。他们师徒三人竟在北京城施展开手段,用嫁祸于人之法,御王府盗去奇珍,石玉璞几遭灭门之祸。幸而仗着金刚掌谷伦、天外飞鸿秦元豹破死命和敌人周旋之下,才得到御亲王的谅解。同时更遇到天外飞鸿秦元豹多年不见的师兄顺天府大班头张元凯,知道了石玉璞被人陷害之情,念师门旧谊,对于秦元豹等尽力相助,才免了立时查抄之祸。顺天府更赏了海捕公文,令这几人依限缉捕贼人归案。大班头张元凯这才随着金刚掌谷伦、天外飞鸿秦元豹、少东家石玉璞仗义下关东访寻盗迹。这种形同大海捞针本不易着手,幸仗着金刚掌谷伦等深知这聂济川出身来历,知道他的势力走不出关东三省,并且他怀着斩草除根之念,定要用赶尽杀绝的手段,连矿山带牧场全不易保全。
岀了榆关之后,遵着金刚掌谷伦、天外飞鸿秦元豹、大班头张元凯的计划,躲避着敌人跟缀,离开榆关之后,商量好,分路而行,在公主岭矿山集合相见。这四人遂由金刚掌谷伦主张着,这位老英雄是单独作一路走,秦元豹和石玉璞爷两个作为一路,顺天府大班头张元凯单独地作一路。这么走法,一路上可以隐蔽着形迹,更可以暗中侦察聂济川师徒的踪迹,无论哪一咱遇到意外的情形,在落脚的地方,务必地留下暗记,后路赶到的,可以集合接应。
在绥中县这一分开,内中单提大班头张元凯。他连走出四五站,已经到绵西,渡大凌河,快到了沟帮子,访不见聂济川师徒的一点踪迹。大班头张元凯对于他师徒三人,虽则全没会过面,但是他们形容相貌,已经由秦元豹详细地说过,张元凯又是在顺天府办案多年,比较一般捕快们经验丰富,眼睛也鉴别得厉害,这一来大班头张元凯十分失望。因为沿途上每到了一大站,大班头张元凯必要在各处里访查一番。过了沟帮子后,天气突然变了,竟自下起雪来,气候变得十分寒冷。这一站正是奔北镇,从沟帮子到北镇是一大站,这一站足够一百二十里。在这种时候天气又极短,在这场雪下过之后,雪虽住了,天还没晴。大班头张元凯因为沿路上耽搁不少日子,遂不再等候天气放晴,好在所有骑的牲口还十分骠健,走在关外的道路上,冲寒冒冷,这种牲口还不甚介意。自己也是从少年闯江湖出身,对于吃些苦,算不得一件事。从沟帮子起身后,一气儿就出来六十多里,中途打过尖后,稍微地缓息一下,仍然赶路。走到未末申初,这时正是一片旷野之地,突然从凌河驿的一条岔路上有两个客人也各骑着牲口转奔了北镇的这条大路。虽则从路角一转之间,大班头张元凯目光锐利,看到这两人的形神相貌和秦元豹所说的聂济川的两个恶徒颇为相似。因为大雪之后,路上真是路静人稀,自己对于这两人一起怀疑之心,反把牲口放慢了,不肯欺近了他们,相隔着也就是三四丈远。前面的两匹牲口走得也不甚疾,这两人一边走着一边说着话,张元凯虽则听不真切,但是无意中前面这两人互相招呼,竟自露出姓氏,一个姓祝,一个姓焦,这一来越发认定是聂济川的徒弟无疑了。张元凯心说,这可是冤家路狭,贼子们已经落在张太爷眼中,绝不会叫你们再逃出手去。离着北镇尚有二十多里,天色已经黑暗下来,幸亏遍地积雪未消,道路依稀可辨。大班头张元凯始终随在这两人的后面,前面这两人似乎始终不作理会,对于张元凯并没起什么疑心。赶到了北镇后,已经是起更之后,前面这两匹牲口一直地闯进镇口。张元凯一抖缰绳,紧催牲口也跟踪进镇。这里虽是一个大地方,但天气又冷,到了起更之后,商家铺户多半已上门。大班头张元凯远远地望到了前面那两人竟自从路东的一座店房门口下了牲口,看那情形,一定是在那里落店了。张元凯牲口不停,一直地从这座店门前冲过,看到粉墙上所写的是福和老店。因为这么大的地方,绝不会是一家店房,张元凯恐怕他们起疑心,连头也不回,从福和老店的店门前过来,仍然往北紧催牲口。自己走出没多远来,耳中已听得福和老店那里店门开启,人马进店之声。
张元凯越过了数十家铺面,果然路东里更有一座大店,字号是三星,店门也闭了。张元凯翻身下马,叩打店门。里面店伙答应着把门开了,店伙举着灯笼看到张元凯这种气魄相貌,店里不当伙计的,他们一望而知,不是平常买卖商人,满脸赔着笑地向里面招呼,把店门大开,牲口给牵进去,把张元凯引领着到东跨院,给开了两间北房,房间颇为宽敞。这个三星老店,买卖也真够大的,有五十六间客房。张元凯进得屋中,暖气扑面,敢情靠里面一铺大炕已经烧好,这就是店房的买卖做得大,不算计这么小费,接了客人进来,用不着临时地去烧炕取暖,使客人感到不快。店家照顾着打净面水泡茶,虽则在起更之后,可是这种店房厨房中的大灶未落,给张元凯预备了酒饭。不过在关东道上像这种店房,走三两里站不准见到一家,这种店叫客人真感觉到宾至如归。张元凯在酒足饭饱之后,算计着聂济川这两个徒弟落店之后,绝不会早早就歇息下,自己正可以趁这旮暗地里探查他们一下,听听他们究竟是打算奔哪里。随即吩咐伙计,自己一路劳乏,要早早安歇,叫伙计不用再进来了,店伙答应退去。张元凯看了看门外,这道跨院中十分清静,还有两间东房,客人似乎早已睡下。自己略微沉了一刻,把身上收拾一下,把桌上的灯拨得仅留点微焰,出一屋门,仍然把门掩好,从角门那里往前面看了看,院中也是寂静无人。张元凯一翻身,蹿上自己所住的北房屋顶,略辨四下的形势,遂往屋面上蹿房越脊,纵跃如飞,扑奔正南,相隔本不甚远,眨眼间已经到了福和店的北墙外,翻上墙头,先往里面张望了一下。这座福和店也有两三层院落,这北墙内,正是厨房马棚的所在,那马棚挂着纸灯笼,里面拴着不少的牲口,马棚上尚放着三辆轿车。那厨房中灯光很亮,刀刃尚在响着。想见这座店房,晚来的客人不止一拨。张元凯轻轻地纵上了厨房的屋顶,从屋顶上看到脚下正是两道跨院,偏着西边一道跨院内,黑沉沉,一点灯光没有,靠东边一道跨院,是东上房的房间,那东房的窗上灯光甚亮,店伙们还不断地岀入着,屋中的客人正在吃着夜饭。张元凯蹿上跨院的屋顶,伏身檐头,侧耳细听,虽则没看到屋中的人,听口音话锋,绝不是自己跟缀的那两人,因为他们所说的话,全是镖行的事,定然是一伙镖客了。自己十分谨慎着,不叫脚底下带出一些声息来,免得引起意外的是非。从东上房屋顶上,往南越过一道短墙,前面是一道大院落,三面全是客房,足有四十余间。自己正察看下面各房的情形,由北边角门走出两个店伙,一个手里托着一个木盘,木盘内放着杯碗,上面全用铁罩盖着,后面还有一名伙计,提着一壶水。那个托木盘的伙计向身后那个同伴说道:“我今天真是晦气,一早晨和那个客人找了一肚子别扭,想不到会上了店门之后,又来了这么两个丧门神。我有心豁出这份伙计不干,跟这两个小子较量较量,我们不是平白地赚他钱,又是房间,又是人力,这两个小子那派蛮横的情形,真叫人喘不过气来。拍桌子瞪眼,扬手就要打人,那个自称焦二爷的,更不是东西,我今夜不定怎么样,他们若过分地和我动蛮横,我杨二也许就破出这条命去,先给他闹开了。北镇这个地方,还不至于叫他闹出手去。”两人谈着话,已经走到院当中,那个提着壶的伙计,已经转身够奔柜房,扭着头说道:“杨二,咱们当一份伙计,赚几个辛苦钱,犯不上跟客人认这种真。再说店房什么客人全许愚上,好在他不能埋在店内,住个一两天打发走,就完了,何必自找麻烦,再给掌柜的惹事?”说话间,两人已经分开,托木盘这个伙计奔了这大院中的东南角角门走去。大班头张元凯在屋顶上一听说话的情形,这分明是自己跟缀的那两人无疑了,索性容这伙计走进角门之后,自己从东上房绕过来,够奔南边这道跨院。果然这道跨院内,靠南边两间厢房,纸窗上的灯光很亮,屋中的客人正在说着话,话声强暴异常,似乎嫌那伙计给预备的菜不合口味。
张元凯看了看这院中的形势,这跨院后一条极长的夹道,是店房中打更巡夜所走的地方。这两间南房,后面有两个后窗,不过在严冬的时节,窗纸糊得极严,想往里面张望,不大容易。张元凯更听秦元豹说过,聂济川师徒三人,一个比一个狡诈,自己不敢过分地轻视了他们。因为在关外一带糊这种纸窗,多半是用桑皮纸,想用江湖道的手段,去点破它,极容易发岀声息来,屋中的人又是久走江湖的狡猾之徒,稍有一点响动就易被他们发觉。张元凯看了看后窗,离着地有七尺多高,自己提着气轻轻地往起一飘身,双手抓住了后窗的砖,再把右臂往窗台上一横,左手牢抓着后窗的木框,贴近了窗纸,听屋中人讲说些什么。这时,那伙计似乎已走出屋去,听得一个声音粗暴地说道:“祝师弟,你这种性情,走到什么地方也得吃亏。这种店房的伙计一个好东西没有,我是恨透了他们,无论走到哪里,焦二爷也得给他们些颜色看,你想买他们的好脸,那除非是老实客商,公子哥儿没岀过门,胆小怕事,拿钱买道走。我们一个闯江湖的就不能买他们这个账,他总觉得打怕了比哄怕了顺气得多。”这时,另一人却在让着酒道:“师兄,你量真好,放着痛快酒不喝,何必跟他们找这种闲气呢?再说,我们进店的时候也太晚了,幸亏是这种大房屋,要是小一些店房,恐怕连这点预备也不容易找到,师兄你就将就一些吧!等我们赶到盛京之后,我好好地请师兄喝一顿。”这时,先前说话的那人,却带着恨声说道:“老爷子这回事情,办得真叫人有些替他不忿,依我看起来,又何必费这种手脚,把这几个小辈们收拾了,费不了什么事,也不过多耽搁几日而已。弄了这点东西,又闹得惊天动地,还得跑到盛京和公主岭矿山去。说不定人家就许跟缀下来,到那时也是一样得伸手对付他们,又何必多找这一场麻烦?”两人说到这儿,把话锋一转,并不提他们这件事,竟自天南地北地说起在江湖道上成名露脸的事来。张元凯知道他们从这里奔盛京,自己认为只要从这里跟缀着,总可以找到那聂济川。听这两个恶徒口头所说,那几件珍宝完全在聂济川身上。这一来倒不宜打草惊蛇,把这两个贼子一闹惊了,连聂济川恐怕也不容易追缉了。这两人的情形一时还不会歇息下,自己也不便在这里守着他们,一路劳乏,还是回店歇息。好在他们只要从这福和店起身,必从三星店前经过,天明后嘱咐店中伙计留些意,他们只要起身走,自己跟踪下去,难道落到手中的点儿,还会走脱了么?张元凯打定主意,轻轻飘身落在地上,自己能够无意中得到这两个人的踪迹,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张元凯遂高高兴兴回转三星店。
到了店房中,也真觉着连日奔波过分劳累,心情舒展下,炕又烧得很暖,张元凯竟自沉沉睡去。一个走江湖的人,在旅途中,像大班头张元凯今夜这个睡法,就有些犯忌了。因为此行下关东,是有所图谋而来,虽然所缉捕的点儿和自己没对过盘,但是江湖道上的事,是千变万化,防不胜防,总得时时地提防着恐怕随时有意外事发生,所以夜间睡眠时,必得时时惊醒。张元凯一来因为在这种寒冷的天气奔波道途,过分劳累,自己在北京城顺天府当差,虽是顶着一名捕头的名义,平时轻易用不着自己亲自出马。他那个大班头,养尊处优,真比一个县太爷舒服得多。此次既然为公事,更为师门的义气,在他本身算是吃了极大的辛苦,这一踩迹上贼人的踪迹,心情舒展之下,未免放纵。
也不知睡了有多大的时候,突然觉得冷飕飕地,寒风扑面,张元凯才从梦中惊醒,觉出冷得奇怪。因为屋中门窗极严,没有进风的地方,翻身坐起,桌上的油灯临睡时留得一半灯焰未熄,此时灯焰摇摇欲灭,张元凯才知情形不对。张元凯一抬头,看到了门头上的横窗竟自活动着,外面的风一阵阵地吹得那横窗不住往里闪动。张元凯就知道自己算露了空,好在是和衣而卧,赶紧翻身下地,把鞋提上,伸手从枕头底下把刀取到手中,可是一抬头,看到炕里边墙头所挂的包裹不翼而飞。这一来,张元凯吓得惊魂千里,自己不禁跺脚咳了一声道:“张元凯,你算完了,海捕公文被人盗去,这条命全不易保了!”情急之下,把屋门开了,闯到院中。院中静悄悄,没有一点异状。飞身蹿上屋顶,往四下里察看,前面的大院落中,一点形迹看不岀可疑来。翻身来,往店后一带仔细察看时,这时,因为天气虽然是阴沉着可是所有民家的住房上面,多半还蒙着一层雪,扫得干净的也不过是十分一二,借着雪光反映,能看出一二十丈去,渺茫之时见偏着东南似乎有一条黑影在闪动。张元凯此时已经到了自己的生死关头,哪还再顾忌一切?就是脚底下带出响声来,惊动了下面居民,也顾不得了,蹿房越脊,纵跃如飞,一直地紧追了下来。可是出来有二三十丈远,已经到了镇甸边上,张元凯这一路紧赶,已经追近了些,看清楚了果然是个夜行人。自己心中在怀疑之下,认为盗自己海捕公文的除了和公文上有关的人,关东道上没有仇人,别人何至于对自己下这种毒手?若是福和店所住的那两个贼子,他们得手之后,当时又知道我毫未发觉,定然是回店。可是现在竟自扑奔了镇甸外前面一片荒郊,这是什么缘故?心中虽则这么怀疑,脚下可是毫不停留,眨眼间已经到了镇甸外。只见前面那夜行人顺着郊外的一条小路,仍然扑奔东南。张元凯赶到追到离着他七八丈远,这才发觉前面尚有一人,已经到了相隔不远的一片松林前,自己所追的这个,竟自猛扑到松林前,撤背上的兵刃和前面那人动上手。大班头张元凯此时闹得迷离莫测,自己倒不敢断定准是盗自己公文的贼人了,因为江湖道上寻仇报复,狭路相逢是常有的事。可是既然跟缀下来,不管他是怎样情形,也得查问个水落石出,方肯罢手。自己刚往前猛扑过来,可是动手的两人,竟自顺着树林前追逐着从松林的南头转了过去,两下的脚底下功夫全很快,一起一落就是好几丈远。张元凯赶至扑到近前,顺着松林的转角搜寻过来,哪知那两人踪迹已失。张元凯不由得怔在那里,往野地里察看时,往西南去,是一带重岗峻岭,不过相隔很远,刹那间也不会就逃进山去。靠正东一带,一片乱草塘,也看不到什么,只有那芦草不时地发出响声。张元凯此时痛恨之下,认为不但于公事没法交代,更有何面目再见师弟秦元豹等?正在无计可施之下,猛然听得身后的松林内有人发话道:“大班头,海捕公文就在你身后,请你前途上多加小心。莫以为你已侦得贼子们踪迹,其实你已落在他们眼中,一切谨慎小心为是。”张元凯一回身,喝问,“什么人?”自己压刀要往树林里追时,因为说话的人听声不像一个男人,并且对自己十分轻视,可是在转身回头之间,见一根较矮的树杈子上面,垂着一件黑乎乎的东西,被风吹得不住摇摆。自己赶紧往前抢了一步,用力一挑,敢情正是自己的包裹。张元凯是又惊又愧,凭自己师门学艺,出艺之后,在镖行中也干过多年,后来因为和同人负气离开镖行,不再吃那碗饭,入顺天府效力,从一名捕快连着露了几手,竟自升为大班头,始终没有栽在外面。想不到这次下关东,竟自栽了这么个大的。此时张元凯不暇细看包裹,仍然想搜寻发话之人,提着刀穿林而过,整围着树林转了一周,始终找不到一些踪迹。张元凯这才把包裹打开,仔细看了看,海捕公文和银两衣物一些不短。这才放了心,认为自己总是多年没岀外办案,总算是自己疏忽,这种重要公文,不该放在包裹内,遂赶紧把公文藏在贴身后,灰心丧气地回转店房。
自己反倒恐怕店伙追问上面横窗开开的缘故,把横窗关好。想到来人身手实不可轻视,这么高的地方出入自如,自己虽然睡得沉一些,但是窗口全有纸糊着,他用刀划开,身形没有着实之地,完全悬空,这种轻身的功夫,自己实在望尘莫及。张元凯从此倒存了一分警戒之心,知道江湖道上到处有高人,绿林中的能手也正多,关东三省尤其是绿林道盘踞之地,自己此番随着师弟下关东,真要是能把案办好回去,真得在师祖爷前烧香。只怕聂济川师徒也够扎手的了。
赶到天明以后,自己因为夜间的事,不能断定是何人所为,仍然嘱咐伙计们,告诉柜房里面,门前若是过去两个骑牲口的客人,务必要赶紧地进来告诉我一声。可是张元凯等到辰时过后,店家也没进来,遂把店伙招呼进来,叫他到柜房去问,是否没注意外面过往的客人?店伙回来告诉张元凯,说是柜房里始终就没听见有骑牲口的客人从店门前经过。张元凯好生疑心,此时遂拿公门中的手段向伙计说道:“实不相瞒,我们是从连山站跟缀下来两个点儿,昨夜落在福和店。好在你们是同行,你赶紧去到福和店柜房问一声,那姓祝的、姓焦的客人走了没有?”伙计诺诺连声地答应着,赶紧去给探问,工夫不大回来,向张元凯说道:“业已问明,那两个客人在四更左右说是有要紧事,立刻起身,他们又骑着牲口,,这时大约五十里地已经走出去了。”张元凯一听这种情形,夜间的事,多半是他们所为了。但是失而复得,不知是何人能够这么仗义相助,松林后发话的颇似女子的声音,这种怪事,全叫我张元凯遇上了。自己不便再向店伙多问,算清店账,立刻起身。
这一行人,一共四人,头里这匹牲口上驮的这个年岁在七旬左右,身量生得不高,虽然在寒风料峭中,他面色红润,皮肤紫中带黑,明显出是奔走风尘的人物。两目深陷,额上的皱纹堆垒,这么冷的气候,依然不戴帽子,头顶半秃,一条花白的小辫拖在脑后,胡须也作花白色,穿着件长才过膝的灰褡裢布夹袄。这种衣服就和这种气候不合,白布高腰袜,双梁青鞋。另一个年约五旬余,也是赤红脸,留着燕尾黑须。他身旁尚有一位年岁不差上下浓眉巨目,鼻直口方,唇上也留着短须,却生得虎背熊腰,一望而知定具好身手。在他身旁有一个少年,年纪也就在二十多岁,白净面皮,剑眉虎目,和前面这三位迥然不同,一望而知,绝不是久在江湖奔走的人物。两眉深锁,从那眉梢眼角看出来似带隐忧。他们这行人,在这种时候远走关东。原来他们全是风尘中任侠尚义的人物和成名江湖的后代,因为他们前面就要分路走,趁这时把他们出身来路叙明。
那年岁最老的名叫金刚掌谷伦,以一身绝顶的功夫,练就了极好的掌力,闯荡关东,凭着侠义道的行为,三十年来,做了不少惊天动地的事业,任侠尚义,济困扶危,在关东三省威名久著。近十年来,已经厌倦了风尘,侠迹屡隐,一般武林同道轻易看不到他的踪迹。那个赤红脸的名叫天外飞鸿秦元豹,也是闯江湖的英雄,他和公主岭矿山老矿主铁掌石崐是生死之交。那一位一望而知是公门中人,和这天外飞鸿秦元豹有同门之谊,论起来是师兄弟,不过同门不同堂,两人受艺的时间差着几年,可全是师门嫡系传出来的,现在当着顺天府的八班总头,在顺天府颇有势力。那个脸带愁容的少年,姓石名玉璞,他就是公主岭矿山老矿主铁掌石崐的独子。他虽然生长关东,可是在关里长起来的,幼承家学。老矿主铁掌石崐以铁指神功在关东三省闯出来的“万儿”,完全是白手成家,凭着一腔血汗和疏财仗义,立起了极大的事业。这公主岭的矿山就是无穷的富源。铁掌石崐,因为自己也是苦朋友出身,早年初到关东三省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自从在公主岭矿山打岀这片天下来,抱定了有饭大家吃,所以对于矿山所领率的数百名工人,竟能够忠实对待他。并且铁掌石崐绝没有负心。没开发公主岭之前,更和白马银枪宋纪创办了一处牧场。这片牧场在吉林张广才岭下,这片牧场立住根基之后,铁掌石崐认定了宋纪是个能够同甘共苦的弟兄,何必埋没了这种人才?自己把全份力量搁在公主岭,叫宋纪发展这双义牧场。两人全能立起事业来,总算是在关东道上没白混,铁掌石崐把双义牧场完全交付宋纪之后,像宋纪这种义利分明的朋友,他哪能不知道这种好意?自己更因为幼遇武林名家,传授了一身本领,以武功威力足以镇慑江湖,他把全份的精神完全搁在双义牧场上,事业焉会不发达?可是这位宋氏当家的,胸怀袒白,义利分明,牧场的账立得清清楚楚。
那时关外的习惯,全是三大节清算一次大账,他把铁掌石崐应得的利益完全提出来,通知拜兄石崐随时提取,更不断地打发人请石崐到牧场来指示他一切。铁掌石崐何尝不明白这个拜弟的心意?知道他是怕落了外间的闲言闲语,拜兄这么安心成全自己,牧场中就是一文钱也要清清楚楚。铁掌石崐却告诉这位宋氏当家的,叫他对于这事不必再放在心上,因为矿山的营业已有盈余,已经足够养家活己了,为什么不趁这种机会,力图发展?尽力地来培植牧场的力量,叫双义牧场在关东三省把握极大的力量,所以竭力地嘱咐宋纪,把自己所得的利益完全存在牧场中,作为基金,任凭宋氏当家的整顿,不必商量。一个闯江湖的朋友,能够交到这种朋友,也觉得快意。何况铁掌石崐又不是贪得无厌的人物。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任凭你多么好的人物,也雄免遇到了想不到的祸患临身。
铁掌石崐是最重视朋友的人,所以他交游颇广,凡是在关东三省走江湖的人物,差不多没有和他没来往的,其中有洮南武师千里追风聂济川。他是一个铺场子的师傅,在洮南一带教了不少的徒弟,和铁掌石崐素有来往。不过,石崐对于这位聂武师那种骄狂自恃的性情,认为十分不当。在关东道上闯江湖的朋友们,所来往的多半是风尘中人物,草野间颇有异人,有本领的太多了,聂武师那么自骄自满,实在是取败之道。铁掌石崐不断地以忠言相劝,为的尽其朋友之义。可是像聂济川这种人物,他竟自认为铁掌石崐轻视了他。重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石崐在公主岭事业发展得出人意外,聂济川虽然树立下一些威名,终归不如石崐有坚固的根基,不易动摇的事业,这其间未免更存一分妒忌之念。这就是那种小人的行为,气人有,笑人无,你事业发展得快,他妒忌之念越深,更时时刻刻地怕你轻视他。
也是合该出事,这位洮南武师千里追风聂济川,忽然和一位初入关东武林同道语言冲突,更因为聂济川手下几个徒弟全是血气方刚之流,从旁再一加煽惑,两下里竟自动起手来。当时,虽幸经好朋友赶到,这场事没掀起来。和千里追风聂济川结怨的这位朋友名叫双刀陆凤洲,偏偏又是下关东来投奔铁掌石崐的。想不到和聂济川这一树敌结怨,赶到陆凤洲到了矿山,早有人把这场事说与铁掌石崐。铁掌石崐一想,这可真糟,陆朋友若不是投奔我公主岭矿山,和我无关,偏偏地他又得长久住在这里,就是我为的躲避嫌疑,把他打发到双义牧场给宋师弟帮忙,纸里包不住火,焉能久瞒下去?要知道,聂武师近年来所收的几个徒弟十分可恶,两下的交情非从这件事上决裂不可了。自己不愿意在这种行将收场的年岁,再和同道们结下仇怨,所以毫不迟疑,立刻打发人请聂济川师徒到公主岭,自己为他两家解释这种闲怨,化敌为友。哪知道铁掌石崐空怀一分善意,白白地抱着一片息事宁人之心。
这千里追风聂济川竟存了成见,来到公主岭之后,桌子面上还当着一般朋友,铁掌石崐婉言相劝,自己更坦然地表岀了双刀陆凤洲和自己有交情,请这位洮南武师聂济川念其江湖同道之义,无论如何给自己留些情面,好在聂武师在洮南也没吃着亏,连一般朋友们劝说着,既没有深仇大怨,又何妨杯酒联欢,言归于好?哪里又想到聂武师他竟丝毫不顾江湖道的义气,语气上十分激烈,丝毫不为他人留余地。这种场面上还最怕的是有这种情形,这叫寒激住火。铁掌石崐一时又不能容忍,认为自己一片好心,以好朋友对付聂济川,竟会抬出他这么无情无理来,这也太蔑视江湖道上的义气了。在座的一般朋友,尽力地破解着,两下终于破了脸。铁掌石崐痛斥聂济川太以不当,姓石的热心交友,反倒抬出你这种无情无理的举动来,难道姓石的真个怕事不成?聂济川他早怀着成见而来,一触即发,竟自当众讥诮铁掌石崐以势力压人,关东三省不想再给朋友们留路,要想独霸关东,姓石的也未免过于狂妄了。
聂济川武功本领实在不弱,可是酒席晏前这几杯酒也算把他毁了,他竟自伸手拉刀,想和石崐动手。石崐也被几杯酒所误,不肯再顾忌一切。石崐所练的铁指神功实有独到之处,座上的一般朋友们,尤其是天外飞鸿秦元豹跟石崐可算生死之交。这位金刚掌谷伦也在座,在聂济川伸手拉刀之下,铁掌石崐竟自奋身向前,向千里追风聂济川冷笑着说道:“聂老师,你真给姓石的不留余地么?依我石崐看,还是算了吧。论武功本领,老朋友,你还未必准成。”
秦元豹、谷伦等一看事情闹大了,立刻向前相劝,可是哪里还来得及?聂济川把刀取在手中,刀还没出鞘,已被铁掌石崐把刀尖连鞘捏住,赶到聂济川用力往外一抽刀,铁掌石崐暗运铁指神功,三寸长的刀尖子竟折在鞘内。聂济川当场受辱,面色铁青,向铁掌石崐道:“石朋友,你果然名不虚传,姓聂的洮南一带无法立足。姓石的,你等待着,我聂济川只要有三寸气在,必要到公主岭二次领教。”聂济川发完了这句话,任凭大家再怎么阻拦,又哪里阻挡得住他?他竟带着满腔羞愤,离开了公主岭。从那时起,洮南一带绝再看不到他的踪迹,这聂济川竟自匿迹潜踪,重修武技,再下功夫,誓欲一洗公主岭断刀之耻。
聂济川师徒走后,一般朋友们全知道他们的事,将来不会有好结果,并且真有交情的,也责备铁掌石崐过分不能容忍,尽力地劝他及早抽身,能够把将来这场事化解了才好。
铁掌石崐在这场事后也十分灰心,自己遂把公主岭矿山完全交付给和自己共事的金开泰,矿山的全权完全交付到他手内。虽然还提不到从此洗手,但是这一离开公主岭,在江湖道上的行为,对于洮南武师聂济川确实算是让了步。离开公主岭之后,带着家小到了北京城,自己就算封刀闭门。在大栅栏开了一爿和生当,安分守己,连矿山上也轻易不打发人去,闭门教子,把自己的武功本领尽力地传授给儿子石玉璞。自己想着,这么甘心让步,避住北京城,在江湖道上的行为,也足算对得起聂济川了。哪又知道,聂济川从洮南走后,他已经下了决心,不雪断刀之耻,绝不再回关东三省,他这种行为就有些赶尽杀绝了。果然十年之后,他竟自练就了一身惊人本领,重返关东访寻铁掌石崐,经过这些年,一般武林中的朋友倒有一多半洗手江湖。石崐更因为和聂济川这场事,终归不了,自己听信一般好友之劝,在北京城这一安分度日,力敛锋芒,把武功本领传与了儿子石玉璞,自己的打算就是在北京城终老天年,在江湖道上所挣来这点家业,也足敷妻、子的温饱。何况自己更没有贪得无厌之心?公主岭矿山事务,轻易是不闻不问。那金开泰一晃三年的工夫,不交大账。铁掌石崐绝不肯打发人去追问他,自己认为疑人莫托,金开泰在自己手下也是开疆辟土的功臣,矿山交付到他手中,完全是各凭良心了。不过,铁掌石崐不大放心的地方,因为最后二三年来,听得拜弟天外飞鸿秦元豹的报告,金开泰颇有些性情改变,对付矿山的弟兄们绝不像从前来,很有些压榨剥削的地方,铁掌石崐痛心已极。但是自己一心避仇归隐,绝不能再去关东,遂详细地写了一封信,对于矿山上,向金开泰谆谆告诫,力劝他对于一般共患难的弟兄、卖血汗的朋友,万不能过起贪心,无论如何也不能忘了过去创业的艰难。以矿山上所得养家肥己又有何难?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一榻,良田千顷也不过日食三餐,人生不过百年中。还是对于一般以血汗谋生的弟兄们多存些善意,关东三省,凡是闯江湖的朋友们,没有轻财尚义的气节,恐怕终归不能够立足。铁掌石崐更暗中给双义牧场白马银枪宋纪一封信,除了勉励他对于牧场尽力发展之外,暗中对于公主岭矿山也要留些意,我们以血汗谋生的弟兄们,不容易地立下根基、立下事业,倘若一旦被贪得无厌的朋友们一手毁掉,太觉痛心。所以叫白马银枪宋纪要暗地保全着公主岭的矿山,自己总盼着不像那种传言,金开泰不会忘恩背叛,把当日共患难的情形置于不顾。可是铁掌石崐这封信写出去,已经太晚了,可惜惨淡经营的事业,托付不得人,完全要毁在这种小人之手。万想不到,更危及自己的后人,可见交朋友之难了。
千里追风聂济川怀仇报复,铁掌石崐隐匿在这种明显的地方,哪会再逃出他手去?这聂济川终于访到北京城,更有两个恶徒推波助澜,他这两个徒弟一个叫飞星子祝敏,一个叫铁臂焦平,已经全流入绿林道内。可是千里追风聂济川来到北京城之后,铁掌石崐已经物化三年了,这聂济川引为毕生恨事。不过按着闯江湖的规矩,对头人一死,一了百了,没有杀妻之仇、夺子之恨,绝不能再危及对头的后人。可是聂济川竟自狠心辣手,他依然不肯放手,定然要在铁掌石崐单传的一脉身上下毒手。他师徒来到北京城时,正赶上天外飞鸿秦元豹在石宅小住,秦元豹跟石崐是生死之交,更受托孤之重,秦武师对于保全石玉璞责无旁贷。可是聂济川手段也够厉害的,竟在大栅栏和生当插刀示警,叫铁掌石崐的后代以子擎父业的手段,出头承当。石玉璞虽然是家学传授,但是铁掌石崐的铁指神功为武林中独有的一种绝技,这种功夫不是任何人全能练的,既得有好天资,更得有好体格,并且还得有坚忍不拔之志,有极深的火候才能练成。石玉璞限于天赋,更没得到长久的时间,这种绝传的功夫哪会得到?可是论到他一身本领,武林中也算交代得下去了。千里追风聂济川插刀示警之下,更用尽了种种的手段和生当的营业,几乎为他停顿。他竟在一夜间,把当铺的库房所当的衣物,号签等标记,完全消灭,门窗户壁一丝未动。
这种承平之下,足以震骇听闻。幸亏是金刚掌谷伦老前辈在同时来到北京城,看望旧友石崐,虽是好友已然逝去,石玉璞对于这一般父执前辈,全是诚敬备至,这般武林前辈们念在亡友的旧交,全是十分看顾他。金刚掌谷伦略试身手,敢情当铺里库房消灭号签标记不过逞一时之狡狯而已,可是那种轻身术已非一般平常武师所能为。在保全了和生当之下,金刚掌谷伦和天外飞鸿秦元豹已侦知聂武师来意不善,不容易化解这场冤仇,终于是在铁掌石崐的墓前相见。可是石玉璞终因为缺欠江湖上的阅历和经验,他自知恐非聂济川师徒的敌手,竟自把铁掌石崐焜一生不肯轻用的暗器带去,以致铸成大错,无法挽回。他所收藏的一筒七星透钉,为武林中绝传的暗器,千里追风聂济川虽是武功精湛,可也几为所伤。更在金刚掌谷伦以两臂的神力,断枯松震退了敌人,聂济川师徒含羞退去。他们师徒三人竟在北京城施展开手段,用嫁祸于人之法,御王府盗去奇珍,石玉璞几遭灭门之祸。幸而仗着金刚掌谷伦、天外飞鸿秦元豹破死命和敌人周旋之下,才得到御亲王的谅解。同时更遇到天外飞鸿秦元豹多年不见的师兄顺天府大班头张元凯,知道了石玉璞被人陷害之情,念师门旧谊,对于秦元豹等尽力相助,才免了立时查抄之祸。顺天府更赏了海捕公文,令这几人依限缉捕贼人归案。大班头张元凯这才随着金刚掌谷伦、天外飞鸿秦元豹、少东家石玉璞仗义下关东访寻盗迹。这种形同大海捞针本不易着手,幸仗着金刚掌谷伦等深知这聂济川出身来历,知道他的势力走不出关东三省,并且他怀着斩草除根之念,定要用赶尽杀绝的手段,连矿山带牧场全不易保全。
岀了榆关之后,遵着金刚掌谷伦、天外飞鸿秦元豹、大班头张元凯的计划,躲避着敌人跟缀,离开榆关之后,商量好,分路而行,在公主岭矿山集合相见。这四人遂由金刚掌谷伦主张着,这位老英雄是单独作一路走,秦元豹和石玉璞爷两个作为一路,顺天府大班头张元凯单独地作一路。这么走法,一路上可以隐蔽着形迹,更可以暗中侦察聂济川师徒的踪迹,无论哪一咱遇到意外的情形,在落脚的地方,务必地留下暗记,后路赶到的,可以集合接应。
在绥中县这一分开,内中单提大班头张元凯。他连走出四五站,已经到绵西,渡大凌河,快到了沟帮子,访不见聂济川师徒的一点踪迹。大班头张元凯对于他师徒三人,虽则全没会过面,但是他们形容相貌,已经由秦元豹详细地说过,张元凯又是在顺天府办案多年,比较一般捕快们经验丰富,眼睛也鉴别得厉害,这一来大班头张元凯十分失望。因为沿途上每到了一大站,大班头张元凯必要在各处里访查一番。过了沟帮子后,天气突然变了,竟自下起雪来,气候变得十分寒冷。这一站正是奔北镇,从沟帮子到北镇是一大站,这一站足够一百二十里。在这种时候天气又极短,在这场雪下过之后,雪虽住了,天还没晴。大班头张元凯因为沿路上耽搁不少日子,遂不再等候天气放晴,好在所有骑的牲口还十分骠健,走在关外的道路上,冲寒冒冷,这种牲口还不甚介意。自己也是从少年闯江湖出身,对于吃些苦,算不得一件事。从沟帮子起身后,一气儿就出来六十多里,中途打过尖后,稍微地缓息一下,仍然赶路。走到未末申初,这时正是一片旷野之地,突然从凌河驿的一条岔路上有两个客人也各骑着牲口转奔了北镇的这条大路。虽则从路角一转之间,大班头张元凯目光锐利,看到这两人的形神相貌和秦元豹所说的聂济川的两个恶徒颇为相似。因为大雪之后,路上真是路静人稀,自己对于这两人一起怀疑之心,反把牲口放慢了,不肯欺近了他们,相隔着也就是三四丈远。前面的两匹牲口走得也不甚疾,这两人一边走着一边说着话,张元凯虽则听不真切,但是无意中前面这两人互相招呼,竟自露出姓氏,一个姓祝,一个姓焦,这一来越发认定是聂济川的徒弟无疑了。张元凯心说,这可是冤家路狭,贼子们已经落在张太爷眼中,绝不会叫你们再逃出手去。离着北镇尚有二十多里,天色已经黑暗下来,幸亏遍地积雪未消,道路依稀可辨。大班头张元凯始终随在这两人的后面,前面这两人似乎始终不作理会,对于张元凯并没起什么疑心。赶到了北镇后,已经是起更之后,前面这两匹牲口一直地闯进镇口。张元凯一抖缰绳,紧催牲口也跟踪进镇。这里虽是一个大地方,但天气又冷,到了起更之后,商家铺户多半已上门。大班头张元凯远远地望到了前面那两人竟自从路东的一座店房门口下了牲口,看那情形,一定是在那里落店了。张元凯牲口不停,一直地从这座店门前冲过,看到粉墙上所写的是福和老店。因为这么大的地方,绝不会是一家店房,张元凯恐怕他们起疑心,连头也不回,从福和老店的店门前过来,仍然往北紧催牲口。自己走出没多远来,耳中已听得福和老店那里店门开启,人马进店之声。
张元凯越过了数十家铺面,果然路东里更有一座大店,字号是三星,店门也闭了。张元凯翻身下马,叩打店门。里面店伙答应着把门开了,店伙举着灯笼看到张元凯这种气魄相貌,店里不当伙计的,他们一望而知,不是平常买卖商人,满脸赔着笑地向里面招呼,把店门大开,牲口给牵进去,把张元凯引领着到东跨院,给开了两间北房,房间颇为宽敞。这个三星老店,买卖也真够大的,有五十六间客房。张元凯进得屋中,暖气扑面,敢情靠里面一铺大炕已经烧好,这就是店房的买卖做得大,不算计这么小费,接了客人进来,用不着临时地去烧炕取暖,使客人感到不快。店家照顾着打净面水泡茶,虽则在起更之后,可是这种店房厨房中的大灶未落,给张元凯预备了酒饭。不过在关东道上像这种店房,走三两里站不准见到一家,这种店叫客人真感觉到宾至如归。张元凯在酒足饭饱之后,算计着聂济川这两个徒弟落店之后,绝不会早早就歇息下,自己正可以趁这旮暗地里探查他们一下,听听他们究竟是打算奔哪里。随即吩咐伙计,自己一路劳乏,要早早安歇,叫伙计不用再进来了,店伙答应退去。张元凯看了看门外,这道跨院中十分清静,还有两间东房,客人似乎早已睡下。自己略微沉了一刻,把身上收拾一下,把桌上的灯拨得仅留点微焰,出一屋门,仍然把门掩好,从角门那里往前面看了看,院中也是寂静无人。张元凯一翻身,蹿上自己所住的北房屋顶,略辨四下的形势,遂往屋面上蹿房越脊,纵跃如飞,扑奔正南,相隔本不甚远,眨眼间已经到了福和店的北墙外,翻上墙头,先往里面张望了一下。这座福和店也有两三层院落,这北墙内,正是厨房马棚的所在,那马棚挂着纸灯笼,里面拴着不少的牲口,马棚上尚放着三辆轿车。那厨房中灯光很亮,刀刃尚在响着。想见这座店房,晚来的客人不止一拨。张元凯轻轻地纵上了厨房的屋顶,从屋顶上看到脚下正是两道跨院,偏着西边一道跨院内,黑沉沉,一点灯光没有,靠东边一道跨院,是东上房的房间,那东房的窗上灯光甚亮,店伙们还不断地岀入着,屋中的客人正在吃着夜饭。张元凯蹿上跨院的屋顶,伏身檐头,侧耳细听,虽则没看到屋中的人,听口音话锋,绝不是自己跟缀的那两人,因为他们所说的话,全是镖行的事,定然是一伙镖客了。自己十分谨慎着,不叫脚底下带出一些声息来,免得引起意外的是非。从东上房屋顶上,往南越过一道短墙,前面是一道大院落,三面全是客房,足有四十余间。自己正察看下面各房的情形,由北边角门走出两个店伙,一个手里托着一个木盘,木盘内放着杯碗,上面全用铁罩盖着,后面还有一名伙计,提着一壶水。那个托木盘的伙计向身后那个同伴说道:“我今天真是晦气,一早晨和那个客人找了一肚子别扭,想不到会上了店门之后,又来了这么两个丧门神。我有心豁出这份伙计不干,跟这两个小子较量较量,我们不是平白地赚他钱,又是房间,又是人力,这两个小子那派蛮横的情形,真叫人喘不过气来。拍桌子瞪眼,扬手就要打人,那个自称焦二爷的,更不是东西,我今夜不定怎么样,他们若过分地和我动蛮横,我杨二也许就破出这条命去,先给他闹开了。北镇这个地方,还不至于叫他闹出手去。”两人谈着话,已经走到院当中,那个提着壶的伙计,已经转身够奔柜房,扭着头说道:“杨二,咱们当一份伙计,赚几个辛苦钱,犯不上跟客人认这种真。再说店房什么客人全许愚上,好在他不能埋在店内,住个一两天打发走,就完了,何必自找麻烦,再给掌柜的惹事?”说话间,两人已经分开,托木盘这个伙计奔了这大院中的东南角角门走去。大班头张元凯在屋顶上一听说话的情形,这分明是自己跟缀的那两人无疑了,索性容这伙计走进角门之后,自己从东上房绕过来,够奔南边这道跨院。果然这道跨院内,靠南边两间厢房,纸窗上的灯光很亮,屋中的客人正在说着话,话声强暴异常,似乎嫌那伙计给预备的菜不合口味。
张元凯看了看这院中的形势,这跨院后一条极长的夹道,是店房中打更巡夜所走的地方。这两间南房,后面有两个后窗,不过在严冬的时节,窗纸糊得极严,想往里面张望,不大容易。张元凯更听秦元豹说过,聂济川师徒三人,一个比一个狡诈,自己不敢过分地轻视了他们。因为在关外一带糊这种纸窗,多半是用桑皮纸,想用江湖道的手段,去点破它,极容易发岀声息来,屋中的人又是久走江湖的狡猾之徒,稍有一点响动就易被他们发觉。张元凯看了看后窗,离着地有七尺多高,自己提着气轻轻地往起一飘身,双手抓住了后窗的砖,再把右臂往窗台上一横,左手牢抓着后窗的木框,贴近了窗纸,听屋中人讲说些什么。这时,那伙计似乎已走出屋去,听得一个声音粗暴地说道:“祝师弟,你这种性情,走到什么地方也得吃亏。这种店房的伙计一个好东西没有,我是恨透了他们,无论走到哪里,焦二爷也得给他们些颜色看,你想买他们的好脸,那除非是老实客商,公子哥儿没岀过门,胆小怕事,拿钱买道走。我们一个闯江湖的就不能买他们这个账,他总觉得打怕了比哄怕了顺气得多。”这时,另一人却在让着酒道:“师兄,你量真好,放着痛快酒不喝,何必跟他们找这种闲气呢?再说,我们进店的时候也太晚了,幸亏是这种大房屋,要是小一些店房,恐怕连这点预备也不容易找到,师兄你就将就一些吧!等我们赶到盛京之后,我好好地请师兄喝一顿。”这时,先前说话的那人,却带着恨声说道:“老爷子这回事情,办得真叫人有些替他不忿,依我看起来,又何必费这种手脚,把这几个小辈们收拾了,费不了什么事,也不过多耽搁几日而已。弄了这点东西,又闹得惊天动地,还得跑到盛京和公主岭矿山去。说不定人家就许跟缀下来,到那时也是一样得伸手对付他们,又何必多找这一场麻烦?”两人说到这儿,把话锋一转,并不提他们这件事,竟自天南地北地说起在江湖道上成名露脸的事来。张元凯知道他们从这里奔盛京,自己认为只要从这里跟缀着,总可以找到那聂济川。听这两个恶徒口头所说,那几件珍宝完全在聂济川身上。这一来倒不宜打草惊蛇,把这两个贼子一闹惊了,连聂济川恐怕也不容易追缉了。这两人的情形一时还不会歇息下,自己也不便在这里守着他们,一路劳乏,还是回店歇息。好在他们只要从这福和店起身,必从三星店前经过,天明后嘱咐店中伙计留些意,他们只要起身走,自己跟踪下去,难道落到手中的点儿,还会走脱了么?张元凯打定主意,轻轻飘身落在地上,自己能够无意中得到这两个人的踪迹,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张元凯遂高高兴兴回转三星店。
到了店房中,也真觉着连日奔波过分劳累,心情舒展下,炕又烧得很暖,张元凯竟自沉沉睡去。一个走江湖的人,在旅途中,像大班头张元凯今夜这个睡法,就有些犯忌了。因为此行下关东,是有所图谋而来,虽然所缉捕的点儿和自己没对过盘,但是江湖道上的事,是千变万化,防不胜防,总得时时地提防着恐怕随时有意外事发生,所以夜间睡眠时,必得时时惊醒。张元凯一来因为在这种寒冷的天气奔波道途,过分劳累,自己在北京城顺天府当差,虽是顶着一名捕头的名义,平时轻易用不着自己亲自出马。他那个大班头,养尊处优,真比一个县太爷舒服得多。此次既然为公事,更为师门的义气,在他本身算是吃了极大的辛苦,这一踩迹上贼人的踪迹,心情舒展之下,未免放纵。
也不知睡了有多大的时候,突然觉得冷飕飕地,寒风扑面,张元凯才从梦中惊醒,觉出冷得奇怪。因为屋中门窗极严,没有进风的地方,翻身坐起,桌上的油灯临睡时留得一半灯焰未熄,此时灯焰摇摇欲灭,张元凯才知情形不对。张元凯一抬头,看到了门头上的横窗竟自活动着,外面的风一阵阵地吹得那横窗不住往里闪动。张元凯就知道自己算露了空,好在是和衣而卧,赶紧翻身下地,把鞋提上,伸手从枕头底下把刀取到手中,可是一抬头,看到炕里边墙头所挂的包裹不翼而飞。这一来,张元凯吓得惊魂千里,自己不禁跺脚咳了一声道:“张元凯,你算完了,海捕公文被人盗去,这条命全不易保了!”情急之下,把屋门开了,闯到院中。院中静悄悄,没有一点异状。飞身蹿上屋顶,往四下里察看,前面的大院落中,一点形迹看不岀可疑来。翻身来,往店后一带仔细察看时,这时,因为天气虽然是阴沉着可是所有民家的住房上面,多半还蒙着一层雪,扫得干净的也不过是十分一二,借着雪光反映,能看出一二十丈去,渺茫之时见偏着东南似乎有一条黑影在闪动。张元凯此时已经到了自己的生死关头,哪还再顾忌一切?就是脚底下带出响声来,惊动了下面居民,也顾不得了,蹿房越脊,纵跃如飞,一直地紧追了下来。可是出来有二三十丈远,已经到了镇甸边上,张元凯这一路紧赶,已经追近了些,看清楚了果然是个夜行人。自己心中在怀疑之下,认为盗自己海捕公文的除了和公文上有关的人,关东道上没有仇人,别人何至于对自己下这种毒手?若是福和店所住的那两个贼子,他们得手之后,当时又知道我毫未发觉,定然是回店。可是现在竟自扑奔了镇甸外前面一片荒郊,这是什么缘故?心中虽则这么怀疑,脚下可是毫不停留,眨眼间已经到了镇甸外。只见前面那夜行人顺着郊外的一条小路,仍然扑奔东南。张元凯赶到追到离着他七八丈远,这才发觉前面尚有一人,已经到了相隔不远的一片松林前,自己所追的这个,竟自猛扑到松林前,撤背上的兵刃和前面那人动上手。大班头张元凯此时闹得迷离莫测,自己倒不敢断定准是盗自己公文的贼人了,因为江湖道上寻仇报复,狭路相逢是常有的事。可是既然跟缀下来,不管他是怎样情形,也得查问个水落石出,方肯罢手。自己刚往前猛扑过来,可是动手的两人,竟自顺着树林前追逐着从松林的南头转了过去,两下的脚底下功夫全很快,一起一落就是好几丈远。张元凯赶至扑到近前,顺着松林的转角搜寻过来,哪知那两人踪迹已失。张元凯不由得怔在那里,往野地里察看时,往西南去,是一带重岗峻岭,不过相隔很远,刹那间也不会就逃进山去。靠正东一带,一片乱草塘,也看不到什么,只有那芦草不时地发出响声。张元凯此时痛恨之下,认为不但于公事没法交代,更有何面目再见师弟秦元豹等?正在无计可施之下,猛然听得身后的松林内有人发话道:“大班头,海捕公文就在你身后,请你前途上多加小心。莫以为你已侦得贼子们踪迹,其实你已落在他们眼中,一切谨慎小心为是。”张元凯一回身,喝问,“什么人?”自己压刀要往树林里追时,因为说话的人听声不像一个男人,并且对自己十分轻视,可是在转身回头之间,见一根较矮的树杈子上面,垂着一件黑乎乎的东西,被风吹得不住摇摆。自己赶紧往前抢了一步,用力一挑,敢情正是自己的包裹。张元凯是又惊又愧,凭自己师门学艺,出艺之后,在镖行中也干过多年,后来因为和同人负气离开镖行,不再吃那碗饭,入顺天府效力,从一名捕快连着露了几手,竟自升为大班头,始终没有栽在外面。想不到这次下关东,竟自栽了这么个大的。此时张元凯不暇细看包裹,仍然想搜寻发话之人,提着刀穿林而过,整围着树林转了一周,始终找不到一些踪迹。张元凯这才把包裹打开,仔细看了看,海捕公文和银两衣物一些不短。这才放了心,认为自己总是多年没岀外办案,总算是自己疏忽,这种重要公文,不该放在包裹内,遂赶紧把公文藏在贴身后,灰心丧气地回转店房。
自己反倒恐怕店伙追问上面横窗开开的缘故,把横窗关好。想到来人身手实不可轻视,这么高的地方出入自如,自己虽然睡得沉一些,但是窗口全有纸糊着,他用刀划开,身形没有着实之地,完全悬空,这种轻身的功夫,自己实在望尘莫及。张元凯从此倒存了一分警戒之心,知道江湖道上到处有高人,绿林中的能手也正多,关东三省尤其是绿林道盘踞之地,自己此番随着师弟下关东,真要是能把案办好回去,真得在师祖爷前烧香。只怕聂济川师徒也够扎手的了。
赶到天明以后,自己因为夜间的事,不能断定是何人所为,仍然嘱咐伙计们,告诉柜房里面,门前若是过去两个骑牲口的客人,务必要赶紧地进来告诉我一声。可是张元凯等到辰时过后,店家也没进来,遂把店伙招呼进来,叫他到柜房去问,是否没注意外面过往的客人?店伙回来告诉张元凯,说是柜房里始终就没听见有骑牲口的客人从店门前经过。张元凯好生疑心,此时遂拿公门中的手段向伙计说道:“实不相瞒,我们是从连山站跟缀下来两个点儿,昨夜落在福和店。好在你们是同行,你赶紧去到福和店柜房问一声,那姓祝的、姓焦的客人走了没有?”伙计诺诺连声地答应着,赶紧去给探问,工夫不大回来,向张元凯说道:“业已问明,那两个客人在四更左右说是有要紧事,立刻起身,他们又骑着牲口,,这时大约五十里地已经走出去了。”张元凯一听这种情形,夜间的事,多半是他们所为了。但是失而复得,不知是何人能够这么仗义相助,松林后发话的颇似女子的声音,这种怪事,全叫我张元凯遇上了。自己不便再向店伙多问,算清店账,立刻起身。
相关热词搜索:矿山喋血
下一章:第二回 分道扬镳 热酒棚捕头逢异叟
上一章: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