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访金霞 月夜走荒山
2025-06-0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滇中剑门玉龙山望江崖下,一个很幽静的山环里,四无居邻,只有一家人家,孤零零的住在这里,依山建屋,编竹为篱,林木掩映,山花铺满了篱边。这种人家,住在这么一个幽静的地方,颇显得像一个隐逸之士隐居之地。
这时,正当是深秋时节,夜已深了,已经到了三更之后,又在上弦的时候,斜月疏星。这段幽静的山环里,更显得各别的幽暗荒寂,一阵阵的金风刮进山道里。云南的气候温暖,虽然到了深秋,花木还没有凋零,被这夜风吹拂着,借着天上这点点星月的微光,尚在闪烁照耀,各逞着它的娇艳,轻摇款摆着显示它们的骄傲。这一所房屋中,在这种寂寂的深夜中,从竹篱内不时地发出轻微呻吟叹息之声。你道这居住的竟是什么人呢?原来这屋中的主人,是一位武林名家,太极派的有绝传的老武师上官庸,他家人口极少,无妻无子,只带着一个女儿上官贞和一个老仆焦义,住在这里已有数年。
这上官庸虽为武师,年纪已经六旬左右,但是你看到他的相貌和举动,实不像一个练武的人,身量也不高,清瘤瘦小,一派文人的举动,颇像一个老学究。住在这玉龙山下,终日只有游山玩景,有时候拿着书本子,拣那峰峦滴翠的地方,一坐就是半日,这种神静气凝之态,颇叫人难以模仿。这女儿上官贞却是各别的精神活泼,已经十九岁,长得亭亭玉立,眉目俊秀,虽然是因为常常在外边走,衣服十分朴素,竭力掩饰着少女之婀娜风姿,但是这种天然的秀丽,无形中就要显露出来的。有时候高兴起来,在这山头上追逐些飞禽走兽,身手异常矫捷,被那山中的猎户看到,全退避三舍,自愧不如,渐渐的全知道就是住在玉龙山下竹篱中那个姓上官的斯文老先生的女儿。日子久了,这般猎户是常进山的,看她这般好身手,全管她叫侠女。这位上官庸,从他口音中已经听出他不是这云南的土著,父女老仆,住在这里,也没有亲朋来往。这位老武师有时更仰首长叹,似怀有满腹隐忧,有难言之痛,这上官贞侍欢膝下,颇能曲尽孝意,能得老父的欢心,上官庸稍解愁怀的,也就仗着他这聪敏可爱的女儿呢。老仆焦义也是十分忠实老成,烧饭烧菜,全由他承当,轻易不离开家中,只有隔三两天出山到镇上去买些日用必需之物品,平常仅仅是在竹篱外闲立一会儿。他们这么孤独无依,也没人来和他们谈谈讲讲。这个老仆人整天地不见得说几句话,只有这个侠女上官贞,倒有些巾帼须眉的豪爽性格,不作小儿女的态度,这是他的家中情形。
这天深夜中,这屋中的情形可就凄惨了。他们所住的一排五间的住房,尚有两间厢房,作家人焦义住宿的地方和厨灶,这迎面五间房子,是三间作老武师上官庸住,那两间是上官贞自己住的屋子。这三间房子内是两间明着,断出一间暗间,这明间里虽然也没有什么珍贵的陈设,却布置得雅洁异常,琴棋书画,衬托着这屋里颇显着有高雅之气,里面断开的这个暗间,正是上官庸老武师休息的地方。此时里外的灯光全点着,靠里面的后山墙下,有一个床铺,正躺着这位武师上官庸,面色苍白,胸口不住地起伏,喘息有些紧促,枕边已经沾了许多血迹。油灯在靠窗子这边,对着床铺,这位女侠上官贞,偏着身子,为是不致把灯光挡上,手中拿着一条方用热水绞过的手巾,正在半伏着身子,轻轻地给她老父擦着血痕。这上官贞满面凄凉、悲愤,泪痕犹湿,把上官庸口角的血全慢慢擦拭干净,把手巾扔在床边的茶几上,伸手握着老父的手,低低地叫道:“父亲,你老这时怎么样,气可以沉下去么?但凡可以,你自己明白,要竭力地把中元之气保住了。伤虽然重;女儿有法子,还可以救治得了,只是必须父亲能够等待得了,难道四十多年的内家的功夫,就不能支持了么?我看药可以多服一些,虽治不了这种伤,女儿想多少总有些益处。”上官贞沉着气,一字一顿,向父亲耳边说着。
这屋中寂静的情形,真是难以形容,越发显着阴森悲惨。这时,什么声息也没有,只有老武师上官庸胸头喘息的可以听得出。那外屋明间里,尚站着一个老仆焦义,他也不敢出声,不敢移动,像一尊木像,痴立在那里,可是他咬牙切齿,不时地从口中发出咯吱吱响声,似已愤怒到极处,无计可施,咬牙痛恨,暗自着急。
那位武师上官庸,在女儿上官贞话说完后,停了半晌,方把头往枕边微偏了偏,倦眼微睁,看了看床前侍立的女儿,微微地叹息了一声,眼角滴下泪来。这位侠女上官贞忙用绢帕拭了拭老父眼边的泪痕,忙安慰地说道:“父亲不必难过,女儿觉得还没到了束手无策的时候,总有办法可想呢!”老武师上官庸唉了一声,低微的声音说道:“好孩子,不做那种指望了,我还能回到家中,看到我心爱的女儿,这样了结了我一生,你能够给我埋骨剑门,我倒没有什么难过了。我现在觉得心内空洞异常,别无挂念,只有担心你和焦义将来如何过下去?我和这凶僧素昧平生,我们这次可叫前生冤孽,不过我不明白这凶僧究竟挟着什么恶念,对我施用这种辣手,这是我至死糊涂的地方。我这人也在江湖上闯荡了半生,走遍了中原,世上的事我看得清清楚楚,把我一生恩怨早已打算下,在我末日到临的时候,随着我一笔勾销,任凭它是恩是怨,全叫它来世和我上官庸去清算,我愿意干干净净全把它带走,不为我女儿留下分毫。我只是不能闭眼的是,你此后孤零零的住在这里,颇不相宜,我打算叫你投奔一个去处,不知你肯去不肯去?”侠女上官贞听到他老父这种话时,父女相依为命,应当是痛断肝肠,应该痛哭流泪,可是这时,她竟出人意料的却毫无悲戚之容,反倒微笑了笑,向老父说道:“父亲,我拦你老的好意,这些话请你不必讲下去。父亲真若是有这些情形,我也就不能再叫你老垂老之身,为我担心,现在还不是说这些事的时候,请老人家不必为我这个不孝女儿挂念。真到了不可解的时候,我已是十九岁的人,难道还用父亲给我打算么?我自有主张,现在父亲不至于死,你这女儿也不能叫你死,可是这可得问父亲你自己了。唯一办法,是我们得赶紧找这种治内伤的药,把父亲这条命留下,我们父女全是得内家传授,练气练神,这是我们根本的功夫。父亲的伤虽是重,绝不是丝毫无望的,只可惜我们手底下没有这种灵药,真是恨事。父亲你能等待我三日三夜,我要到一个去处,乞求灵丹,为父亲续命,伤是能治,父亲的命就能保了。只是这三日三夜的工夫,你老能等待得及么?”
老武师上官庸一听女儿说出这种话来,他似乎也想起什么事来,脸上也现出迟疑惊愕的神气,两只倦眼,看着女儿,口角微动,似要说什么,但是立刻那种精神又松懈下去,把头往里面微转,唉了一声道:“傻孩子,不要做这种痴想了。我虽然伤痕重,重伤之下,脑筋混乱,灵机已敛,但是我还不会一切全忘记了。我这种内伤,不错,是有药可医,有人可治,傻孩子,你不要忘了,我们是住在玉龙山,我们所知道能够有这种人,有这种药的去处,不是远隔千里,就是多年音信隔绝,不知此人是不是尚在人间?或是依然住在那里?你怎能去?他们怎能来?哪有三日三夜的工夫来留我这条命?与其叫你在我这最后的一刹那离开我身边,做那没有希望的奔走,还不如你亲自送老父归去呢!”老武师上官庸说了这话,大约是人生到了万念皆消、心灰意冷之时。侠女上官贞忙叫道:“父亲,你不要这么灰心,这么失望。女儿绝不糊涂,父亲的生死关头,我焉能办那没指望的事?父亲,这大竹山金霞观,观主那里,难道就不能救父亲这劫难么?”
上官庸听到女儿的话,在万念俱灰,只有等待去幽冥的道路之时,竟给他一个能挽回大劫的希望,精神一振,生气立刻恢复,把头偏过来,倦眼睁开,且很有精神,看着女儿上官贞只是尚待答话,眉头微皱了皱,眸子左右动了动,似在思索着什么。剑门侠女上官贞复又凑到和父亲的脸稍近些问道:“父亲,难道还想不起么?我还是他的记名徒孙呢。”老武师上官庸在枕上把头略点了点,嘶哑的声音说道:“我真是该死,怎的竟把这位观主忘了呢?他有九转丹砂,可以续我这条老命,我倒真把他忘了。”说了这两句,把眉头一皱,又向女儿上官贞说道:“此去大竹山,三日三夜七百多里的道路,你能赶回么?”剑门侠女上官贞忙答道:“父亲,不用问我回得来回不来,我父女相依为命,现在父亲身遭惨祸,女儿生趣竟无,父亲有个好歹,女儿也不再留恋在红尘。女儿已经拿着这必死之心,为老父挣最后的存亡,我不信有做不到的事,何况我力所能及,还不至于就令父亲真个死于凶僧掌下。”老武师上官庸略一沉吟,暗自凄然落泪,遂说道:“好吧,我明知道你要以自己的性命不顾生死来救我这条老命,我何尝愿意此时撒手人间,抛下你不管?我未了的心愿一些还没办呢!现在只好依你,你就赶奔金霞观。但是李镜虚观主可不是好讲话的人物,我和他没有深的交情,不过只是他到玉龙山游玩来过,我同他游山观景,留连半日的工夫,叙起武林宗派来,我和他的门弟子论起来,是师兄弟的名分。那时你的年纪还小,他看你聪明爱人,我不过信口一句话,请观主慈悲你,照应你,他才随口说了声,叫你做他掌门弟子的徒弟,事隔七八年的工夫,我怕他早已把咱们忘掉。他那九转丹砂,是他玄门中最珍贵的三种丹药之一,轻易不肯出手。你此去,他能慷慨地给你么?”说了这些话时,上官庸是强提着精神,已经不住地作喘,胸头起伏不止。
侠女上官贞她心中却不是像父亲这样想,因为这位金霞观主,当日和自己相见的情形,自己年岁虽小,但是颇看出来对自己十分喜爱,也十分诚恳,那真挚的劲儿,不是一般朋友可比。自己虽和他见过一面,但是印象很深,现在虽然事隔多年,而那种慈祥亲切的声容,宛然犹在,也说不出怎么一个原因,对于老观主颇感依恋之情。那时曾记得老观主拉着自己的手说,对于我,默中似有一段夙缘,只是金霞观没有女弟子,不能把我收在身边。那情形,颇有要传授我竹山派剑术的意思,只是他既不能在玉龙山望江崖常留下去,我又不能跟了他去,老观主空怀这种心意,也是无可如何。自己总是怀疑着,“金霞观主对于自己既是这么垂青,为什么七八年的工夫,不肯再到玉龙山望江崖来一趟呢?这是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向把这件事蕴蓄在心中,耿耿不忘。此次遇到这种急难生死关头,自己赶了去,觉着有几分把握,看在武林道义和我这记名徒弟身上,他不能不救我父亲这条命。
剑门侠女心中这么盘算着,听到父亲这么怀疑的话,自己已有这种打算,遂忙向父亲说道:“父亲只管放心,女儿和老观主似有夙缘,觉得此事有十分的把握。倘然我父女命不该绝,你能等到三天三夜的工夫,我必然能赶回玉龙山望江崖,把父亲的命救了,我们再议复仇之策。女儿如不能把这件事做到,或是耽误时限,我也就没脸再回至玉龙山望江崖,我父女也只好在幽冥相会了。”
上官贞说的话斩钉截铁,老武师上官庸似被女儿这份孝烈温厚的至性感动得眼前生出一片光明,觉得似乎可以挽回这步劫难,向女儿上官贞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有这般孝心,神灵自能护助你完成这种孝道。但是倘生意外波折,不是你力所能及,你也不要怀那种愚傻的念头,怎么叫无面回玉龙山望江崖,没有脸再见我?就是我不能脱这步难,我还盼望你亲手给老父埋骨地下。并且我上官庸到现在只有你这一点骨血,虽没有儿子接续祖宗的香火,但是你能够克尽子职,不也是一样么?现在我说出最后的话来,你可不要伤心,因为我现在很知道,有回生之望,能够至金霞观取得丹砂,我这条命自然能保住了,不过我这备而不用的话,似乎说了也好。倘若我不能挽回,那不是你力量能做得到的,那么你把我身后事料理完了,你赶紧带着咱们这老伙伴焦义离开玉龙山望江崖,这里绝不是你再能留恋之地,你赶紧投奔陕西省华阴县,那里有我太极门一位兄弟,当初我和他情感最厚,可是我们已经有三十年没有再见面了。他本是一个世家之子,武功成就之后,遭到一件最大的失意事、最痛心的事,从此他回转华阴县,闭门读书,绝口不谈武事,不过他何尝把武功抛下?三十年来,大约已是我太极门中最杰出的人才,只是外人不知而已。他这些年来,读书教子,连他是太极门的人他全不承认。这些年来,他只跟着诗酒书画为伴,就是他华阴县一般亲朋,也把他少年时的事忘了个干净。因为他已经退出武林,也不和过去所交往的人来往,从来没有人提起他。此人姓于,名志号,叫子川,住在华阴县本城内。这人很好义,他是一个富绅,将来你带着焦义投奔他去,我们虽然是三十多年不见面,你把你的出身来历向他说明之后,他若和你故作痴憨,不承认时,你只向他说一句话,我准保他把你主仆收留,看作亲女儿一样。”
剑门侠女听父亲说出这种离奇的话来,自己心中颇有些怀疑,恐怕是父亲重伤之下,精神上不十分清楚。三十年不见的师兄弟,这位师伯又是一心和当年同门的人断绝来往,自己出生的年月晚,他连听说有我这个上官贞全不曾听说,日暮途穷之下,主仆全要投奔人家去,只是一句话这真成了一语千金,什么话有这么重要?自己怀疑之下,遂向父亲问道:“父亲,你既有这种主张,我不愿叫你过分伤心,违你的命。只是我这师伯既是连师兄弟全不肯认了,哪肯就那么收留我们?父亲说,只要向他说一句话,倒是什么话呢?”上官庸带着苦笑说道:“傻孩子,没有十分把握,不能依靠的去处,我能打发你去么?你不是男孩子,虽有一身本领,终是女子,稍微差着的地方,父亲哪会那么荒唐,叫你去投奔,以你主仆生命相托呢?现在我的精神没有那么多了,不能对你细说,但也不愿谈这件事,将来万一得用着我的话,你投奔去,你只向他说,我父亲叫我向师伯问,季家湾三林塘那件未了的事,师伯还记得么?旁的话不必多说,只告诉他,这是我临死的遗言,他定能把你主仆好好地安置。”
听了这番话,剑门侠女上官贞默不作声,把这话记下,但是心中可好生疑惑,这些年来就没听他老人家提过这位师伯,今夜老父说起这件事来,看他现在这种情形,清清楚楚,绝不是昏乱之语,那么这里边定有一件不可告人的事了。父亲对自己是一番善意,恐怕自己落到孤苦无依的地步,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足以相依之处。老父之心,也算够苦了,爱女情殷,自己岂能再伤他的心?并且父亲说这话时,也有许多地方,言辞闪烁。何况他精神十分疲倦,对自己说了这番话,他已是强自挣扎,更不便追问了,只得点头答应道:“父亲,你这番疼女儿的心,太苦了你了,但愿苍天保佑我们逢凶化吉,父亲所嘱咐的话,完全用不上,那就是女儿和焦义之福。不过父亲现在觉得心中怎样?女儿不能耽搁,我得跟着起身啊。”
老武师上官庸倦眼重睁,看了看女儿上官贞,在炕上微把头点了点说道:“好,我这时觉着很好。你要走么?那么你就走吧,兵刃暗器全要预备在手底下,可惜我们身边没有好马,若是有一匹骏马代步,省得你受多少辛苦。唉,我说这话有什么用呢?父女的生死关头,我不愿多嘱咐你了,你自管去吧。”老武师上官庸说完这句,把眼又闭上,可是从眼角竟流下泪来。
这位侠女上官贞虽是个女子,平日总是以巾帼须眉自居,不服气自己是一个平常女子,更兼有一身本领,得家门武学,行动做事,也颇有丈夫气,从来不作小儿女的态度,可是今夜上官贞实没有那种勇气支持了,见老父叫自己走,他分明难割难舍,口中说着硬话,可是他是否内里的伤痕已至很厉害地发作,自己也看不出来。虽然他只是说不妨事,很好,忍着痛泪,只怕我伤心,自己何尝忍心至这种时候离开他身边?但是察看着情形,按着父亲这些年锻炼的功夫,似乎能支持短短的时日。但是自己这次搭救老父的办法,也十分危险,简直是赌命运,真要是自己离开了玉龙山望江崖,父亲的伤稍有变化,就难挽救了,自己不能看着送他的终,岂不抱恨终天?不走难道就这么看着父亲等死?走又没有十分把握,父亲分明是不愿意叫自己走,舍不得叫自己离开他,他不肯说出来,这种情形,叫人肝肠痛断,眼泪像断线珍珠似的落下来。
上官贞尚拉父亲的手没撒开,泪珠儿竟滴在父亲的胳膊上。上官庸又睁开眼,把头往里边偏了偏,叹息了声道:“你又哭什么呢?既有救老父之心,你是觉着怎样,赶紧怎样去做,不要像那俗人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暂时离别有什么伤心?苍天保佑,万一你真能大竹山乞得灵丹,续老父之命,那岂不是我父女之福?现在徒悲何益?好孩子,快快收拾去吧,你看我还不伤心呢。”老武师上官庸把女儿的手撒开,把眼又闭上,不住地摆着手,叫侠女上官贞赶紧走。
上官贞此时也只好紧咬牙关,低低向外招呼:“焦义你进来。”老仆焦义已经是老泪涟涟的走进来,轻着脚步,凑到床前,问声:“姑娘叫我做什么?”上官贞对焦义道:“我和爹爹说的话,你大约也听见了,我要立刻起身,赶奔大竹山,这家中的事,全靠你了,你好好地服侍主人,我最多走三日夜必可赶回。熬些稀粥预备着,这太极回生散药瓶子,就在茶几上,一天三次,别忘了给我父亲服用,只要伤热没有变化,绝不妨事。我们自己家中人用不着我来托付你了,好好地尽心照顾吧。”焦义却低声答道:“姑娘,你走着好么?我看不大妥当。主人的伤痕太重,没有亲丁骨肉,只有姑娘你一人,倘若主人的病势变化,叫我这做奴才的怎样办?还有那凶僧碧空和尚,万一还不肯甘心,找上门来,又该如何?”上官贞微把头摇了摇说道:“你放心吧,那凶僧真个能前来,我也就不敢离开这里了。他也被我父亲掌力震伤,他就是能行动,多者就是百日,最快也得一月后,所以我才放心前去,也就是知道现在他绝不能来,你不用为这种事担心。”焦义听了不住地点点头,用衣袖拭了拭眼泪,侧着身,往床上看了看主人,把头摇了摇,不再说什么,随问:“姑娘,你几时走?”上官贞向焦义说了声:“你在这看一会儿,我来收拾收拾。”焦义答应着。
上官贞匆匆出去,到自己屋中去收拾打点。跟着翻回来,仍回到这屋里,已经换成疾装劲服,头上用青绢包起,一身平常的衣服,仅及膝盖,用白腰巾子束着腰,斜挎鹿皮囊,里面暗藏二十四粒太极珠和些零碎应用的东西,背后斜背宝剑,更有一个小包裹,也勒在身上,收拾得身上颇为利落,重又来到老父的床前。焦义闪在一旁,上官贞拉住老父的手,招呼了一声:“父亲,我要走啦,你可等待着我,父亲心中可不要难过,女儿这真要走,我觉出来父亲定是命不该绝,五行有救,女儿此去定能救得老父。这不是我安慰你,无形中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暗示,对于现在的情形,女儿一些也不感觉伤感,定然是有十分的希望。父亲我要赶紧去了。”上官庸把眼睁开看了看爱女,见焦义也站在面前,自己也点了点头向上官贞说道:“好,那赶是好。我们盼什么呢?路上多多小心,遇到什么事,不要多管。你只把式已垂危的老父放在心头,什么不入眼的事,也不要去管它了。赶到金霞观见到观主李镜虚,无论他赐给丹药不赐给,你要赶紧回来,我这里等着你了。”侠女上官贞诺诺连声地答应着,更显得精神十分振奋,脸上绝没有什么悲伤的情形,又招呼了声:“父亲,我定然早去早回。凭我们内家的功夫,你把气提住了,我定不叫你失望,我也绝不会徒自奔波,父亲我走了。”说罢这话,向老仆焦义点点头,把父亲的手放下,毫无留恋地往外就走。可是这位侠女上官贞身形一转过来,眼角上两行珠泪又滴下来,紧走了两步,挑软帘,赶紧出了里间,自己银牙紧咬,转身来掀着已放下的软帘,怔了一阵。自己在万难割舍之下,只好铁着心肠走出屋来。
这时已到半夜,被外面的凉风一吹,这位侠女上官贞精神一振,想到此去大竹山,虽是在父亲面前告了这种奋勇,自己可是情实没有这种把握,只有看老父的寿命如何了。这一离开玉龙山,和老父生离死别,自己虽则学了一身武功,但是从七岁母亲就故去,随着老父长起来,一时也没离开过,他生离死别哪易割舍?自己真不忍离开这个家中,已经走到台阶下,忽地转身回来,想重进屋中,但是实没有那种勇气了,略一迟疑,竟奔了父亲住的里间窗外,用手指轻轻把窗纸点破了点儿,往里看。老仆焦义站在床前,老父躺在床上,面色如一张白纸,眼闭着,这时,忽睁开了眼,把头向外偏了偏,看见焦义却向他招呼:“焦义,你在这里了,姑娘走了么?”焦义忙答道:“姑娘已经走了,可还有事么?”上官庸答道:“没有事,不用招呼她,她这不是傻闹么?三日内,要往返大竹山,只怕她白白下这番辛苦,只是她一番孝心,我怎好拦她呢?只好由她去吧!”焦义一旁答道:“主人,别竟自往这上想。姑娘非比寻常女子,此去或者就许能求得灵丹来。主人你不能小看她,我认为她这件事一定能做到的。”焦义说这话时,上官庸只有微微地叹息着,不再说什么。
窗外偷听的上官贞心如刀割,不忍再看下去,一咬牙关,转身来从院中紧走着到了前面,却不再开门,飞身跃出院去,顺着寂静无人的山道,直奔山口。这一带原是很清静,此时又在深夜中,更是没有人迹,静荡荡的一片青翠峰峦矗立半空,在夜色中看着这种雄伟高峻的峰峦,越显得气象森严。侠女上官贞施展开夜行术的功夫,直奔玉龙山口。
这时距天明也就是两个时辰,上官贞她此时的心念中,只有这垂危待救的老父摆在心中,恨不得一步迈到大竹山,但是隔着这么远的路程,不过空怀一番痴念。可是她脚底下真快,天光才亮,已经赶到富国驿附近。自己找到一个僻静的所在,把身上的剑解下来,肋下所挎的麟囊,也藏在里面,把剑勒在包裹一处,提在手中,因为这已是有城市乡镇的地方,只好先按着正式道路走,暂时可以雇一个脚程,这白天也好紧赶些路。反正自己打定主意,任凭是死是活,也要紧赶到大竹山盘松岭,重回玉龙山,即或老父已等不及撒手人寰,自己也追随他地下,总算做女儿的心已经做到,虽落个劳而无功,父女同归于尽,也就甘心瞑目了。所以她丝毫不敢耽搁,只在一个乡镇上进了些饮食,不顾什么奔波劳碌,半夜一天的工夫,只有在路上打尖,算是略微歇息了一会儿,又是整整一天的工夫。
到这时,本应该落店歇息,可是上官贞哪敢白白放过这一夜?认为一住店,就有许多麻烦,反倒多耽搁工夫,不如多吃些苦头,在这荒村郊外随意歇息一会儿,候着星斗出全了,立刻起身,紧赶这一夜,又可多走出一百八十里去。所以连乡村住的人家里全不肯去,自己把小包裹放在身边,找了一棵大树,遂坐在树下,倚着树根,闭目养神。
自己这一天半夜的工夫,也情实有些累了,坐在树林中,竟自蒙胧睡去。天已经黑了,这一带树木丛生,被这夜风吹得摇动着,树叶在不住响着。这上官贞睡了好一刻,身上觉着冷飕飕的把她吹醒了,身上已经有许多落叶。自己抬头看了看,黑沉沉的天空里,非到后半夜才可以见着那斜月微光,借着天上的星光,倒也依稀地可以辨出眼前的一切。上官贞站了起来,看了看天上星光,自己长叹一声,暗自想着,“老父这时不知怎么样了?”自己想到这关心的事,立如芒刺在背,把一切劳累全忘了。立刻又照昨夜起身时的情形,收拾好身上,紧趁利落。出了这片树林,借着星斗之光,辨着方向,思索所走的途程,自己歇息的这地方,大约在永定府西北,按着路程说,得赶奔黄花驿。在这种黑夜,路径又不熟,可是方向是绝不至于差了,这是出门走江湖必须懂得的方法,能辨星斗的位置,知道所走的方向。上官贞在这沉沉黑夜中,顺着这荒凉的野地,越绕着一片片的村庄,疾走如飞,这一气儿约莫已经到三更过后,已到了黄花驿的地方。不过这里侠女上官贞她可不知道,并且这一带的道路她也不认识,只有按着方向走。
这黄花驿地方很大,有好几千户人家。侠女走进了这个地方,已听到一阵阵野犬在吠,自己不敢进这个镇甸,依然是绕荒野走,不过这时得从黄花驿的镇口外绕过去,不便往里走,只是多绕着半里路而已。上官贞才从镇口转到东北的角落上,蓦然间从镇甸里面一家民房上翻下一条黑影,身形轻,行动矫捷。侠女上官贞猛然地往地下一俯身,是不愿意叫他们看见自己。里面翻出这人往地上一落,跟着他一长身,上官贞认为他是奔野地里走,哪知他轻轻击了一掌,上官贞知道他这是呼人的暗号,果然从一片小树丛中竟自有人接了声,眨眼间,一个身穿短小衣服,背后插着明晃晃的一口扑刀,和村中翻出这人聚在一处,非常的鬼祟。侠女上官贞她虽说是现在本身已是生死关头,恨不得立刻赶到大竹山,乞灵丹救老父,任什么不能管了,不过天生来的侠肝义胆,看到了岔眼的、不平的事情,不由己地她就要注意,就想伸手,这是天性所使,任凭到了什么时候也不容易把这种性情改变了。上官贞此时倒是不敢多管闲事,只为看到眼中,总觉得,“要知道知道他们在这里有什么举动。”心念一动,就不肯撤身再走。
这里那两个夜行人竟自一同从黄花驿驿镇的东北角,仍然翻回去。侠女上官贞跟踪赶了来,自己想着,“好在没有什么耽搁,看看这两个夜行人是怎么个道路,自己能不多管闲事,一定不去管他,紧赶自己的路。”进了驿镇,完全从民房上任意蹿房越脊,一边还隐住身形,恐怕那两个人觉察。这驿镇甸内一片黑沉沉,所有的铺户人家全早入了睡乡,只有梆锣的声音和野犬的吠声,点缀着这死沉沉的驿镇。那两个夜行人沿着一带驿镇边上的民房,往北出来很远,在上面已经显出驿镇的街道很长。侠女始终是缀着两人的踪迹,不让他们走脱了,隐约地见前面已是这镇甸的北口,这两条黑影径到了一所住宅前停身不动,似乎互打招呼,聚在一处,两人附耳低声,商量了一阵,径自奔上这所住宅的房上。侠女一打量附近的情形,这个人家所住的这所宅子,按形势上说,是一个大户人家模样,前后总有三四进房子,只是这片房子内一片漆黑,看不见灯光。那两个夜行人已经翻进宅内,侠女上官贞跟踪赶到,自己离开他们数丈远,好在这时非常黑暗,跟着翻进这宅子时,约略看出这是一个败落人家,房子很大,已经年久失修,连墙头上的砖块全剥落得不整齐了,那屋上瓦垄中,已经生着很多的草,这就十足代表这人家已经是日趋衰落没有什么人来管了。“只是这两个夜行人若是绿林盗寇作案,他应该找那富庶人家下手,何故单找这么一个人家?这倒是怪事。”上官贞越发不肯舍却他们走去,索性倒要看看他们究竟到这里有什么图谋。已进入这宅子内,侠女上官贞倒容易隐身,他们所进来的地方,正是这所宅子的前院,高大的一所客厅,虽然看不清门窗的情形,可是檐头的瓦,差不多有一半全没有了。翻过一道院子,有的地方为的往下面易于隐身,更看到所有的房子土蔽尘封,蛛网密布,全是空闲已久的样子。直往后翻过去三道院落,见那两个夜行人竟扑奔了一道有灯光的院内。
这所院子地势很大,五间上房,六间厢房,只有上房两边的连房窗上现出暗淡的灯光,这两个夜行人竟自飘身落在院中。上官贞跟随这一阵,看出这两人的路道,实不是好人,定是绿林盗无疑。他们到了上房的窗下,竟自把窗纸点破,往里偷看。上官贞看到这种情形,认为这两人要在这里作案,更加对他们疑心,这种情形于情理不合,可是此时就无法下去察看屋中的情形,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家?忽然这两个夜行人匆匆地离开窗下,一个飞身蹿上西厢房,那一个却隐身到上房的东间窗下黑暗之处。上官贞见他们这种举动,定是屋中有人出来。
果然,跟着上房的屋门一开,从屋中走出一人。上官贞仔细看时,却是一个年岁和自己相仿的姑娘,在这暗影中,看不清楚面貌,但是身材十分苗条,见她站在廊檐下向东厢房招呼道:“阿妈,你这么早就睡了么?来帮助我做些事。”这姑娘连招呼了两声,才听得东厢房一个老妇人的声音答道:“姑娘,你还不睡么?竟自熬着有什么用?我这屋里灯油已尽,摸着黑你还叫我坐着么?”那位姑娘并不听她的话,转身进去,跟着这东厢房里一阵作响,听着是一架竹床震得声音,更因为她屋中没有灯,身躯撞到什么一阵乱响,门开处,从厢房里走出一个老妇人,脚底下很是迟慢,踉踉跄跄口中还嘟嘟囔囔奔上房。两个夜行人各自俯身不动,上官贞也早已隐身在东房的东南山墙的脊后,看着下面,留神着两个夜行人。
这时,下面上房的门已经敲开,那个老婆子从屋中搬出一个茶几,来到院中放在当中,又转身回去,竟搬出香烟、烛台,全摆在茶几上,两只烛台上各有半段残烛,还是一高一矮。这个老太婆已把这两只烛台燃着,院中虽然地势大,但是烛光照着,倒足以看清一切。果然是一点不差,这宅子当初必是一个缙绅人家,这时家道中落,门户衰败,这情形到现在已经到了穷困的时候,房子的格局很好,门窗的装饰全是很精巧的工程,只现在已经不成样子了,油漆剥落得看不出是什么颜色来,地上的砖地全是凸凹不平,好好的一个宽大庭院,竟弄成了道路坎坷。在这烛光下,见那老婆婆已有六七十岁的光景,面目苍老,并且形容灰败,好像带着病,身上的衣服也是破旧不堪,在那茶几上拿起一束香,缠香的纸,全划开,把香放在炉旁,跟着向上房招呼道:“锦姑,全给你收拾好了,你来吧。”屋中的人答应着,跟着走出来,向这边招呼道:"阿妈,放在这儿你不用管了,你去歇息吧,明天早晨你再收拾。”那老婆婆却说道:“那是何必呢?你现在再叫我睡也睡不着了。锦姑,我在这等你烧完了香,收拾完了,再去歇息吧。”这时,上房屋中那位姑娘已经来到院中。侠女上官贞这时看了这位姑娘的身形面貌,见这位姑娘身材适中,年岁却和自己不差上下,一张瓜子脸,杏眼柳眉,生得十分俊秀,一团凛凛不可犯的正气,真是艳如桃李,凛若冰霜,身上的衣着,十分朴素雅淡,只是满面愁容,眼角上隐约似有泪痕。她来到茶几前,向老婆婆说道:“阿妈,你还是快去吧,我这用不着你呢,你若真不愿意睡去,到上房找老太太说话去,我上香的时候,不愿意有人在一旁看着。”那老婆婆被这姑娘说着很不高兴地回转厢房。这位姑娘容老太太走后,却把茶几上那束香拿起,就着那蜡烛上把香点着了,慢慢地捻开,容得香着旺,这位姑娘高高举起,似乎很诚敬地默然祷告了句什么,把那束香插在炉内,竟自跪在地上,叩起头来。这位姑娘行完了礼,却没站起来,她注视着炉中的香烛,祷告道:“皇天在上,难女邱静娴谨以一瓣心香,虔诚祷祝过往神灵,查难女愚诚,保佑我父亲脱却这场大祸,我父亲为官清正,廉洁自守,被小人陷害,蒙不白冤枉,破家荡产,身入囹圄,现在呼吁无门,走投无路,是我邱氏全家已经身临绝地,现在把家中所有变卖净,只剩祖宗的庐墓了,不能再卖宅,凑齐了这笔钱,为我父亲赎命。我母女现在已到了贫无立锥之地,我们只求把老父救出,难女情愿以死相代,绝不顾一切。只求神灵默佑,仇家稍微放手,使我父母家人重行欢聚,不怕是乞讨生活,也感神灵的默佑。”这位姑娘一边说着,一边那眼泪像断线珍珠一样,不禁地哭起来。侠女上官贞自己暗暗心惊,心中想:“自己遭到父女生离死别的时候,造化弄人,竟叫我遇上这种离奇的事,触景伤情,叫自己好生痛心。不过她虽然只这几句话,大概地已经明白她的父亲还是一个官宦,现在因为得了什么罪名,必须他家中变款去赎。可是这两个夜行人来到这里,分明是想对这个人家伸手作案。我上官贞既已看在眼内,怎能见死不救?这两个恶徒十分可恨,稍有人心,你看到这姑娘这种情形祝天祝地,虽然是一种无聊的举动,一点用处也没有,但是你们既是江湖道中人,什么事看到眼中不能明白?她分明是已经没有门路可投,其行虽愚,其心可悯,你们就应该赶紧罢手。恶徒你只要敢行动手,这样的孝女,我上官贞绝不能叫你再逞恶行,休想逃出我手去。”这位姑娘祷告完了,慢吞吞站起来,把那蜡烛吹灭了一支,却拿了一支蜡烛回到上房。
上官贞看到她已经进屋,心想,“这种屋子,盖得这么讲究!”想到这家人当年盛况,心中一动,想着他这种屋或许有后窗,我倒要看看,等待这两个恶人,看他们怎样动手,于是自己从山墙脊后绕过去。这时,两个匪徒已全落到院中,仍奔上房窗下。侠女上官贞已经绕到房后,他这房子不仅有后窗,还有后罩房,后面更通着一段小小的院落,也是黑沉沉,一些光亮也没有。上官贞打量了形势,先奔到西边一个后窗下,这只后窗大约是久已没有开启,上面窗纸已经破得七孔八洞,里面还有一层绿纱,已经不是绿的颜色,更也破得一缕缕在窗上垂着。上官贞稍一纵身,翻着窗口,身躯隐在后窗下。从后窗口往里看时,屋中十分宽大,只是灯光太暗,所看到眼中的只是那种破旧家庭什么事没人管、没人问的情形,凌乱异常。靠里面西墙下,有一座木床,上面悬着蚊帐,也全成了灰色,在床上坐着一位老妇人,年纪并不甚大,看那情形,也不过五旬余,只是精神萎败,也是带着满面泪容,托着一支水烟袋,吱喽吱喽正在吸着。那位姑娘这时已走进屋中,那位老妇人把水烟袋放下,向那姑娘招呼道:“锦姑,你又难过了,现在不是有这点办法么?你整天这么伤心,饮食也不好好地用,一个人禁得住这么折磨么?好孩子,你要明白,现在一切事全指着你了。你若再急出毛病,我们这家人还能活下去么?好孩子,你要听娘的话,打起精神来,只要你父亲能出来,咱们不是全活了么?”这时,那姑娘已凑到床前,斜着身坐在老妇人身旁道:“娘,这些事,我想不难过,只是由不得我呢!你老现在好好地养自己的病,女儿身上的事,你不必挂念,我明天一早就走,叫邱升跟我去,三两天的工夫就可回来了。我想我们现在凑出这几千银子来,怎么也可以把父亲救出来,连上次所交上去的那笔款,不是已经两万多了么?这种暗无天日的事,想起来,就真不能叫人活下去。地方官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家产尽净,算是任什么没有了,我们所凑的款子,除了补上父亲亏空的数目,还有富余,他们再若刁难,他们再若刁难,女儿没想再活下去,索性我替父亲还了债吧。”那老妇人用衣袖拭了拭泪痕,向这姑娘说道:“总是说天无绝人之路,难道老天爷就这么不公平?我们问心无愧,你父亲没有贪赃枉法,做了几任官人,全可以买房置地,我们任什么没有见着。现在把祖遗的房地全折变了。我你居心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国家,绝没有亏心的地方,我们竟会遭这种恶报,这是怎么讲呢?我总认为我们一家人现在受了这种折磨,总有翻身之日,我们自问良心不坏。好孩子,不要想那种傻念头,我们老夫妇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难得这一点依靠,全不许有么?好好地把这笔款交上,你父亲放得出来放不出来,不必管他,听天由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净看着他们有天理的话,他们这么昧去天良,害得我们这样地步,不会不遭报的。”说了这话,自己也止不住地哭起来。这位姑娘霍然站起,向这位老妇人说道:“娘,你不是不叫我难过么,你又哭什么?我们母女打起精神来,好好地料理这件事,我趁这时收拾好了,天亮时,我们要赶路呢。”那老妇人才止住悲声。这姑娘从一个立柜里提出一个很重的包裹,把它放在床边,已经累得喘吁吁的,一边打着这包裹,向那老妇人说道:“幸亏那五千银子全换了庄票,要不然这种死沉的东西,就是雇车也麻烦呢,这十封现银,就够累赘的了。”边说着,把这个银包重新扎裹好。本来那种年月,若是有一千两现银,五十两元宝就是二十锭,一个健壮汉子携带它全费事呢,它这包裹是五百现银,这姑娘是一个深闺弱质,这三十多斤,也就够拿的了。这时问老妇人说:“娘,还不歇着么?天不早了,我把这笔款子放到我屋里去,我还要收拾两件零碎,娘也跟着歇息吧。”一边说着,把这个包裹抱起向外面走去。把个侠女上官贞看得十分伤感,这母女遭到这种惨局,可是母女之情,天伦之爱,绝不少减。想到自己本身从七岁母亲就死去,跟随在老父身旁,虽然父亲把自己也爱如掌珠,可是究竟是没有娘的女儿,处处感到孤苦无依,每想起母亲的音容,即觉是一件终身遗恨。
这时,侠女上官贞也飘身落在下面,也随着赶奔房东间的后墙窗下,仍然是在窗外察看这姑娘的动作,和外面潜伏的两个夜行人举动。见这屋中虽没有什么富丽的陈设,收拾得倒还干干净净,迎着门一架竹床,衾枕十分干净,这屋中和她母亲那里一比,实有天渊之别。见那姑娘把那银包袱放在床旁一个梧桐柜内,跟着从里面取出两件衣服,和些零用的东西,全放在一个包裹内,又从床铺枕席下拿出一把锋利的剪子,分明是尚没用过的东西,这邱静娴姑娘拿着这把剪子,向它点点头,咳的叹息一声,却把它放在包裹内。上官贞在窗外暗暗点头,知道这位姑娘已安着必死之心,她父亲救不回来,她是不想回来了。这时,她把这小包也全打点好,仍然放在梧桐柜内,却把面前的油灯拨亮了,坐在那桌前现成的文具,看情形是常用的,抻纸搦管至灯下写起什么来,字并不多,写得也十分快,把两张信纸写完,她自己也看了看。虽然她和上官贞是背着身子,因为这姑娘是面向着前窗,但是泪水明明是滴到纸上,她随用手帕把脸上的泪拭了拭,又拿起一个信封来,写好,把信笺装上封好了,折叠一下,收入怀内。站起来,却走向床边,把卧具整理了一下,把油灯放在床边,正在把衣扣解开,预备安歇。
就在这时,前檐的窗扇一响,已被人掀起,一个一身短装的匪徒,矫捷的身形踊身而入。这邱静娴姑娘见有人落在桌上,突的一声惊呼,倒坐在床上,战兢兢浑身颤抖,那竹床也在嘎吱吱地响着。这匪徒好生大胆,轻轻一跃,落在地上,向那邱静娴姑娘呵斥道:“姑娘你不用害怕,二太爷在这黄花驿缺少路费,向你们借一点钱用,我们是要钱不要命,好好地把那包裹拿出来,万事皆休。现在我们是赶到这种时候,没有法子了。二太爷全是江湖上的好朋友,不愿意欺负你们这种懦弱的女流,三两天我们如数奉还,还许帮助你,叫你得些好处。听明白没有?没工夫耽搁,你要叫我们费事,那可是你自找苦吃。”这时,倒坐在床上的邱静娴姑娘忽然把银牙一咬,立刻站起来指着这匪徒说道:“你这贼人,真也瞎眼瞎心,你想要钱。难得你还找到我们这种人家?我现在全家身遭大难,这几千银子是我一家人买命的钱,你们绿林人也得有人心,求你饶我一家人的命吧!你若把这点银子拿去,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把我母女全杀了。”那匪徒一声冷笑道:“别处的我倒是也能拿,不过二太爷是急用,没有你这里方便,没有那些废话可说,我早已看明,难道还用得着你替我取出来么?我自己取也是一样。”这匪徒伸手拉刀就奔那个梧桐柜,邱静娴姑娘竟自往地上一跪,哀声求告道:“你等着我给你拿出来,只是你再容我说两句话,连钱带命全由着你发落吧。”那匪徒已把刀掣下来。这邱静娴姑娘此时似乎已经把生死抛于度外,绝没有丝毫害怕了,向这匪徒说道:“好汉,也请你开一线之恩。我父亲是做官的人,遭到冤枉的官司,是陷身在囹圄,我家中这种情形,你们看不出来么?把田产变卖净尽,折变了这点银子,为我爹爹赎命。请你可怜我们这家人已经是鬼门关上的人,你何必再把我们陷到这种地步?这点银子就是我母女的性命,请你到别处尽有那富厚之家,何必非这么赶尽杀绝,在我们这已经身临绝地的人上造这种孽?请你们开恩吧!”说着连连叩头。那匪徒好似心如铁石,邱静娴姑娘这么哀求他,他是毫不动心,一扭头抡起刀来,照那梧桐柜的锁上劈去。但是这邱家虽是破落的家庭,但屋中所残余的动用东西,全是上等人家使用的,非常坚固,那铜锁竟没被他劈落,梧桐柜门也没被他劈开,他一刀没劈开,立刻愤怒,抬脚就要踹这梧桐柜的柜门。邱静娴姑娘见这匪徒非要把那银子抢走不可,想到已经没有活路,哪还顾得什么?竟自站起来,回手在床边的茶几上抓起一把茶壶,猛然向这匪徒砸去。这一手正是出其不意,那匪徒毫未提防,他猛然用刀往外一撩,但是壶中的茶水已然溅了他一脸,茶壶落到地上,声音很大,连房里静娴的老母也听见,连厢房里静娴姑娘的乳母也被惊醒。这边隔着屋子,就招呼:“锦姑,怎么了?这是什么响?”厢房里乳母杨氏也在隔着屋子问:“上房屋里这是什么事?”可是静娴姑娘也在喊着:“你们快来!有贼!”这匪徒一边撩着脸上的水点,一边冷笑道:“好丫头,和你好说好道,你反倒敢动起手来。你只管喊,看你喊破了喉咙,谁敢管你二太爷的事?这可是你自己找到二太爷照顾你,我现在是连人带钱全要了。姑娘不用你再费事救你爹爹,我就是你们家里顶门立户人。”他说了几句,猛然往前一扑,却伸手把静娴姑娘的腕子抓住喝声:“你敢挣扎,我先宰了你。”跟着把明晃晃的钢刀往静娴姑娘脸上一晃。静娴姑娘再往后躲,但是身躯已到窗口,那里后面没地方再退,情急之下,手底上是有什么算什么了,竟把窗台上放的双镜匣抓起,往匪徒的身上砸来。但是她一个懦弱的女流,在一个凶暴的匪徒手里,哪会讨了好去?没容她抡起来,已被这匪徒用刀往外一拨,打在地上。这匪徒却在喊着:“于老三,‘把合’着点,今夜我做点好事。”他口中说着,把静娴往回下一带,竟自把她按倒在床上。匪徒好生万恶,真是胆大包天,连上房和厢房全听着声音不对,不住地招呼着,可是毫无所惧,反把手中的刀往桌上一掷,回身竟扑到床前。姑娘又挣扎着起来,可是已被他一把抓住,又被他推倒在床上。
后窗暗中监视着的侠女上官贞看到这时,一面敬服这位邱静娴姑娘,一边痛恨匪徒的万恶,知道姑娘是一个烈性女儿,再容这匪徒逞凶,姑娘的命就不易得了。手中已撮到两粒太极珠,口中只猛斥了声打,就着窗上原有的破洞,把太极珠奔匪徒的左太阳穴打来。那匪徒突然遭到暗算,一低头可是这粒太极珠已经打在他的头上,虽然没有打实了,但是匪徒头皮上已被划伤。这时他伸手把刀抓在手中,口中喝着:“什么人敢暗算二太爷?”侠女上官贞喝声:“狂徒,你出来领死。”匪徒听到是后窗有人发话,他一回头,上官贞的第二粒太极珠也跟着打到。这一粒正奔他面门,他紧自往下一低头,但是已经闪不开,就在天庭上打了一个正着,立时他头顶上肿起一个大包。这匪徒幸而是已然被伤,他耸身一纵,上了条案,口中却喊着:“于老三,还不亮青子动手?房后有人了。”他随手把窗扇抓住,伸手猛然地把这窗扇一带,咔嚓一声拉了下来,回手一甩却把这窗扇向后甩去,他一纵身,跃出窗外。外面给这匪徒巡风的同党听他这一喊房后有人,已经飞身蹿上房坡。这时,侠女上官贞也把背上的白虹剑亮出来,翻到正房屋脊上,跟上房来。这匪徒见正房上现身的是一个女流,不觉把胆量放大,呵斥道:“你是什么人?敢破坏你于三爷的买卖。”侠女上官贞尚没答话,屋中那个匪徒头上受伤,更是痛恨十分,也提刀纵上房来,脚蹬檐边,他早怀恶意,掌中执着一支钢镖,一照面一声不响,一挥手向侠女的胸前打去,手上还是用的十足力气。侠女一声冷笑,掌中剑轻轻往外一拨,把这支镖打落到房坡上,向这匪徒呵斥道:“狂徒站着,你们这两个万恶的绿林人,要劫夺这种人家,已不是江湖上好朋友所为,更要做欺天灭理的事,你就认为江湖道上没有处置你们的人么?不肯认罪领死。这类良善人家,不要你们这种恶人的血污了人家的清白。不服的随我来。”说罢,不等他两人答话,侠女上官贞转身飞纵,已从上房的后坡翻到小房上。这两个匪徒见已经到手的买卖,被这位侠女搅散,并且受伤,哪肯甘心?喝道:“好。”两人随后追赶了来。侠女上官贞是故意地把这两个匪徒引出宅子,因为这种良善人家,又没有男子,在他家中处置这两个匪徒,颇有不便,故此安心把他们引出镇甸外。
上官贞翻出这所宅子,顺着民房上往西引着两个匪徒来到镇甸外。这一带是一片荒郊,侠女上官贞倏然转身站住,用手一指道:“小辈们,报上名来,我要为江湖上除此恶徒。你们寄身绿林,已是侠义门中所难容,更这般欺凌孤弱,欺天灭理,对于这种可怜的孤女,竟妄加以暴行,你们真是禽兽不如。想放你们逃得活命,须跪在这里,对天盟誓,从此痛改前非,一生不再做这种恶事,我放你们逃命。敢违背我的话,今夜就是你们报应的日子到了。”在屋中动手的匪徒嘻嘻的一声冷笑道:“你是什么人,敢说这种狂言大语?侯二爷从入江湖以来,就是为所欲为,从没有人敢拦挡我的好事。看你这情形,定是手底下有两下子,我侯元化虽则年岁比你大些,但是我还没成家立业,正好找你这么个有本领的女流,跟侯二太爷成双配对,咱们是一双两好。我和你好说好道,你是赶紧答应,你只要叫我多费手脚,别说二太爷先给你一个下马威,给你点苦子吃,也叫你尝尝二太爷手底下是什么滋味?”他这种秽语污言,侠女上官贞哪里听得下去?骂了声:"江湖败类,你这叫恶贯满盈,我给你一个现时现报,也叫你看看世界尚有天理。”她说到这,白虹剑早已出鞘,往前一纵身,已到了侯元化匪徒面前。侠女掌中这口剑,虽然不是什么宝刀,但也是纯钢打造,算得一口利器,往前一探身,这侯元化心里也是一惊,他往旁一纵身,口中喝道:“既想动手,今夜你死我活,侯二爷绝不会在你这女流之辈手底下栽了。你究属何人名下?可敢在侯二爷面前报名么?”侠女上官贞道:“万恶狂徒,侠女的姓名本不屑告诉你,只是叫你死个明白,我乃侠女上官贞。小辈们,你们也报上名来!”这侯元化道:“二太爷们在江湖南道上,小小的有个名儿,我叫飞毛腿侯元化,他叫花刀于成,这总叫你死个明白。”侠女上官贞知道,这全是下五门的绿林,留着他们全是江湖上的大害,这种东西们无可感化。剑走轻虚,猱身而进,往前一欺身,右脚往前一点地,左足在后,白虹剑在自己胸前着,左手掐着剑诀,往外一探右臂,“仙人指路”式,直往这飞毛腿侯元化的胸前点去。侯元化见侠女上官贞一亮招,手底下是真快,人到,剑到,招到,自己往左微一斜身,掌中刀迫腕子,刀刃向上往后一带,硬往剑上挂来。侠女身形往回一缩,剑尖往下一沉,玉腕轻翻,剑招骤变,反手刺扎,点小腹挂两腋,招数是真快。这飞毛腿侯元化急忙往后一撤步,刀往下一沉,由右往左往剑身上横撩,但他已经晚了一招,已被侠女上官贞的白虹剑剑尖扫在右腿,虽则闪避得快,他的刀已经封到,可是中衣已划破,腿上已被划伤。这时,他的同党花刀于成已经从上官贞背后袭到,递刀往侠女上官贞背上便扎。这匪徒身式还是非常轻灵,手底下还是真准,他的刀递到,算是把飞毛腿侯元化的命救了,若不然,上官贞的剑下已足可以了却他的性命。侠女上官贞已觉察背后这匪徒暗算,这一动手,虽然连递了两招,侠女是原式没动,这时左脚在后,往自己的身右边一探,猝然一拧身,这柄白虹剑已经是“蛰龙升天”式倏然从下往上一翻,这花刀于成所递过来的刀被侠女上官贞撩了个正着,嘘的一声,火星四溅,把他的刀已经削伤。这于成惊魂千里,往后一纵身,来得快,逃得快。侠女上官贞哪还容他走?身随剑走,跟踪追赶过来。飞毛腿侯元化虽则腿上受伤,知道若是不和这侠女拼个最后高低,也不易逃出她手去,腿上虽则受伤,好在伤痕不重,抡刀二次追过来。侠女上官贞已和花刀于成动手,这两个匪徒两口刀双战上官贞,这时,手底下谁也不肯再容情。这两个匪徒武功本领还是真受过真传,这两口刀上下翻飞,崩、扎、窝、挑、删、砍、劈、缠,是一招紧似一招,一式紧似一式,全往致命处下手,手底下全不肯留情。侠女上官贞不愿和他们竟自纠缠,也把手底下的招数展开。上官贞这趟太极剑,是家传的绝学,点、崩、截、挑、刺、扎,剑点上实有独到的功夫,吞吐撒放,封拦刺击,有轻灵、沉实、巧快、稳健之妙,真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伏如处女,动如脱兔,静如小岳,行似江河,变化处如电光石火,紧妙处如沉雷惊天。这种剑术,这两个匪徒,哪里还是敌手?这两人勉强应付走了十几招。侠女上官贞正在一剑向花刀于成劈去,这飞毛腿侯元化见有隙可乘,运足了臂力,一刀向侠女上官贞的腰上扎来。这一刀若是被他伤着,休想逃得活命。这次上官贞追赶于成,已提防到背后,剑劈出去,花刀于成已纵身逃开,飞毛腿侯元化的刀到。侠女上官贞右手的剑往前面探,左手的剑诀正伸在左肋后,容待飞毛腿侯元化的刀到,已经堪堪扎到自己的衣服上,猛然地身躯往起一拔,左足点地,身形一个“鹞子翻身”,已经从右往后转过来,闪的这一刀,闪得可是真险,身形可是砍近他的刀锋半尺,虽则把后腰闪开,这一翻身,自己的右肋仍然贴着他的刀尖了。可是掌中的白虹剑已经从上微斜着往下一落,是正斩飞毛腿侯元化的双臂。这侯元化拼命地往下一俯首,跟着一拧身,往后纵出去逃命。但是侠女上官贞哪里还能容他再走开?掌中剑“苍龙归海”,往下一翻,向侯元化的双腿上削来。他拼命地往外一纵,只把左腿闪开,这一剑哧的一声,这飞毛腿侯元化一声惨嚎,身躯摔了出去,倒在地上,这条腿全被剑砍断。花刀于成见侯元化已经毁在上官贞的剑下,他不顾一切地奋身一纵,蹿了过来,举刀恶狠狠往侠女上官贞的背后便劈。侠女上官贞剑伤侯元化之下,觉得背后风声扑到,知道这个匪党依然不肯甘心,往起一长身,右足点地,左手的剑诀招到自己的眉际,“金鸡独立”式,微往后一拧身,花刀于成的刀已经探着侠女上官贞的右眉头劈空。上官贞的剑已经翻过来,向他的右肩头点去。花刀于成把刀往下一沉,想用翻身横斩。可是侠女上官贞一声轻斥,掌中白虹剑“腕底翻云”已到了他的头上,这还算剑下留情,轻轻一颤剑尖,哧地把花刀于成的左手削掉,连他的左肩头也被割伤。这于成一声怪叫,扔刀手抚着伤口,拼命地蹿出去,也摔在地上。侠女上官贞把剑柄往上一提,剑尖向下,剑尖上所沾的血立刻尽流下去。这于成按着左手,血流如注,不住地哎哟。侠女上官贞厉声呵斥道:“贼子,今日我上官贞算是慈悲你等,留你这两条狗命,叫你知道任意作恶终有报应,那万恶淫徒右腿已断,这一世叫他做了废人,你这匹夫削去一手,算是留了记号。从此痛改前非,脱离绿林,尚可叫你多活几时,只要怙恶不悛,你早晚逃不开上官贞的剑下。这里是一个荒郊野地,逃不逃任凭你们,我上官贞没有工夫和你们耽搁了。”说罢,翻身纵跃如飞,仍然赶回黄花驿的镇甸。自己不放心邱家的孝女邱静娴,仍要赶奔她这住宅,翻墙而入,直奔她这后院,已经隐隐的听得一片哭声。
这时,正当是深秋时节,夜已深了,已经到了三更之后,又在上弦的时候,斜月疏星。这段幽静的山环里,更显得各别的幽暗荒寂,一阵阵的金风刮进山道里。云南的气候温暖,虽然到了深秋,花木还没有凋零,被这夜风吹拂着,借着天上这点点星月的微光,尚在闪烁照耀,各逞着它的娇艳,轻摇款摆着显示它们的骄傲。这一所房屋中,在这种寂寂的深夜中,从竹篱内不时地发出轻微呻吟叹息之声。你道这居住的竟是什么人呢?原来这屋中的主人,是一位武林名家,太极派的有绝传的老武师上官庸,他家人口极少,无妻无子,只带着一个女儿上官贞和一个老仆焦义,住在这里已有数年。
这上官庸虽为武师,年纪已经六旬左右,但是你看到他的相貌和举动,实不像一个练武的人,身量也不高,清瘤瘦小,一派文人的举动,颇像一个老学究。住在这玉龙山下,终日只有游山玩景,有时候拿着书本子,拣那峰峦滴翠的地方,一坐就是半日,这种神静气凝之态,颇叫人难以模仿。这女儿上官贞却是各别的精神活泼,已经十九岁,长得亭亭玉立,眉目俊秀,虽然是因为常常在外边走,衣服十分朴素,竭力掩饰着少女之婀娜风姿,但是这种天然的秀丽,无形中就要显露出来的。有时候高兴起来,在这山头上追逐些飞禽走兽,身手异常矫捷,被那山中的猎户看到,全退避三舍,自愧不如,渐渐的全知道就是住在玉龙山下竹篱中那个姓上官的斯文老先生的女儿。日子久了,这般猎户是常进山的,看她这般好身手,全管她叫侠女。这位上官庸,从他口音中已经听出他不是这云南的土著,父女老仆,住在这里,也没有亲朋来往。这位老武师有时更仰首长叹,似怀有满腹隐忧,有难言之痛,这上官贞侍欢膝下,颇能曲尽孝意,能得老父的欢心,上官庸稍解愁怀的,也就仗着他这聪敏可爱的女儿呢。老仆焦义也是十分忠实老成,烧饭烧菜,全由他承当,轻易不离开家中,只有隔三两天出山到镇上去买些日用必需之物品,平常仅仅是在竹篱外闲立一会儿。他们这么孤独无依,也没人来和他们谈谈讲讲。这个老仆人整天地不见得说几句话,只有这个侠女上官贞,倒有些巾帼须眉的豪爽性格,不作小儿女的态度,这是他的家中情形。
这天深夜中,这屋中的情形可就凄惨了。他们所住的一排五间的住房,尚有两间厢房,作家人焦义住宿的地方和厨灶,这迎面五间房子,是三间作老武师上官庸住,那两间是上官贞自己住的屋子。这三间房子内是两间明着,断出一间暗间,这明间里虽然也没有什么珍贵的陈设,却布置得雅洁异常,琴棋书画,衬托着这屋里颇显着有高雅之气,里面断开的这个暗间,正是上官庸老武师休息的地方。此时里外的灯光全点着,靠里面的后山墙下,有一个床铺,正躺着这位武师上官庸,面色苍白,胸口不住地起伏,喘息有些紧促,枕边已经沾了许多血迹。油灯在靠窗子这边,对着床铺,这位女侠上官贞,偏着身子,为是不致把灯光挡上,手中拿着一条方用热水绞过的手巾,正在半伏着身子,轻轻地给她老父擦着血痕。这上官贞满面凄凉、悲愤,泪痕犹湿,把上官庸口角的血全慢慢擦拭干净,把手巾扔在床边的茶几上,伸手握着老父的手,低低地叫道:“父亲,你老这时怎么样,气可以沉下去么?但凡可以,你自己明白,要竭力地把中元之气保住了。伤虽然重;女儿有法子,还可以救治得了,只是必须父亲能够等待得了,难道四十多年的内家的功夫,就不能支持了么?我看药可以多服一些,虽治不了这种伤,女儿想多少总有些益处。”上官贞沉着气,一字一顿,向父亲耳边说着。
这屋中寂静的情形,真是难以形容,越发显着阴森悲惨。这时,什么声息也没有,只有老武师上官庸胸头喘息的可以听得出。那外屋明间里,尚站着一个老仆焦义,他也不敢出声,不敢移动,像一尊木像,痴立在那里,可是他咬牙切齿,不时地从口中发出咯吱吱响声,似已愤怒到极处,无计可施,咬牙痛恨,暗自着急。
那位武师上官庸,在女儿上官贞话说完后,停了半晌,方把头往枕边微偏了偏,倦眼微睁,看了看床前侍立的女儿,微微地叹息了一声,眼角滴下泪来。这位侠女上官贞忙用绢帕拭了拭老父眼边的泪痕,忙安慰地说道:“父亲不必难过,女儿觉得还没到了束手无策的时候,总有办法可想呢!”老武师上官庸唉了一声,低微的声音说道:“好孩子,不做那种指望了,我还能回到家中,看到我心爱的女儿,这样了结了我一生,你能够给我埋骨剑门,我倒没有什么难过了。我现在觉得心内空洞异常,别无挂念,只有担心你和焦义将来如何过下去?我和这凶僧素昧平生,我们这次可叫前生冤孽,不过我不明白这凶僧究竟挟着什么恶念,对我施用这种辣手,这是我至死糊涂的地方。我这人也在江湖上闯荡了半生,走遍了中原,世上的事我看得清清楚楚,把我一生恩怨早已打算下,在我末日到临的时候,随着我一笔勾销,任凭它是恩是怨,全叫它来世和我上官庸去清算,我愿意干干净净全把它带走,不为我女儿留下分毫。我只是不能闭眼的是,你此后孤零零的住在这里,颇不相宜,我打算叫你投奔一个去处,不知你肯去不肯去?”侠女上官贞听到他老父这种话时,父女相依为命,应当是痛断肝肠,应该痛哭流泪,可是这时,她竟出人意料的却毫无悲戚之容,反倒微笑了笑,向老父说道:“父亲,我拦你老的好意,这些话请你不必讲下去。父亲真若是有这些情形,我也就不能再叫你老垂老之身,为我担心,现在还不是说这些事的时候,请老人家不必为我这个不孝女儿挂念。真到了不可解的时候,我已是十九岁的人,难道还用父亲给我打算么?我自有主张,现在父亲不至于死,你这女儿也不能叫你死,可是这可得问父亲你自己了。唯一办法,是我们得赶紧找这种治内伤的药,把父亲这条命留下,我们父女全是得内家传授,练气练神,这是我们根本的功夫。父亲的伤虽是重,绝不是丝毫无望的,只可惜我们手底下没有这种灵药,真是恨事。父亲你能等待我三日三夜,我要到一个去处,乞求灵丹,为父亲续命,伤是能治,父亲的命就能保了。只是这三日三夜的工夫,你老能等待得及么?”
老武师上官庸一听女儿说出这种话来,他似乎也想起什么事来,脸上也现出迟疑惊愕的神气,两只倦眼,看着女儿,口角微动,似要说什么,但是立刻那种精神又松懈下去,把头往里面微转,唉了一声道:“傻孩子,不要做这种痴想了。我虽然伤痕重,重伤之下,脑筋混乱,灵机已敛,但是我还不会一切全忘记了。我这种内伤,不错,是有药可医,有人可治,傻孩子,你不要忘了,我们是住在玉龙山,我们所知道能够有这种人,有这种药的去处,不是远隔千里,就是多年音信隔绝,不知此人是不是尚在人间?或是依然住在那里?你怎能去?他们怎能来?哪有三日三夜的工夫来留我这条命?与其叫你在我这最后的一刹那离开我身边,做那没有希望的奔走,还不如你亲自送老父归去呢!”老武师上官庸说了这话,大约是人生到了万念皆消、心灰意冷之时。侠女上官贞忙叫道:“父亲,你不要这么灰心,这么失望。女儿绝不糊涂,父亲的生死关头,我焉能办那没指望的事?父亲,这大竹山金霞观,观主那里,难道就不能救父亲这劫难么?”
上官庸听到女儿的话,在万念俱灰,只有等待去幽冥的道路之时,竟给他一个能挽回大劫的希望,精神一振,生气立刻恢复,把头偏过来,倦眼睁开,且很有精神,看着女儿上官贞只是尚待答话,眉头微皱了皱,眸子左右动了动,似在思索着什么。剑门侠女上官贞复又凑到和父亲的脸稍近些问道:“父亲,难道还想不起么?我还是他的记名徒孙呢。”老武师上官庸在枕上把头略点了点,嘶哑的声音说道:“我真是该死,怎的竟把这位观主忘了呢?他有九转丹砂,可以续我这条老命,我倒真把他忘了。”说了这两句,把眉头一皱,又向女儿上官贞说道:“此去大竹山,三日三夜七百多里的道路,你能赶回么?”剑门侠女上官贞忙答道:“父亲,不用问我回得来回不来,我父女相依为命,现在父亲身遭惨祸,女儿生趣竟无,父亲有个好歹,女儿也不再留恋在红尘。女儿已经拿着这必死之心,为老父挣最后的存亡,我不信有做不到的事,何况我力所能及,还不至于就令父亲真个死于凶僧掌下。”老武师上官庸略一沉吟,暗自凄然落泪,遂说道:“好吧,我明知道你要以自己的性命不顾生死来救我这条老命,我何尝愿意此时撒手人间,抛下你不管?我未了的心愿一些还没办呢!现在只好依你,你就赶奔金霞观。但是李镜虚观主可不是好讲话的人物,我和他没有深的交情,不过只是他到玉龙山游玩来过,我同他游山观景,留连半日的工夫,叙起武林宗派来,我和他的门弟子论起来,是师兄弟的名分。那时你的年纪还小,他看你聪明爱人,我不过信口一句话,请观主慈悲你,照应你,他才随口说了声,叫你做他掌门弟子的徒弟,事隔七八年的工夫,我怕他早已把咱们忘掉。他那九转丹砂,是他玄门中最珍贵的三种丹药之一,轻易不肯出手。你此去,他能慷慨地给你么?”说了这些话时,上官庸是强提着精神,已经不住地作喘,胸头起伏不止。
侠女上官贞她心中却不是像父亲这样想,因为这位金霞观主,当日和自己相见的情形,自己年岁虽小,但是颇看出来对自己十分喜爱,也十分诚恳,那真挚的劲儿,不是一般朋友可比。自己虽和他见过一面,但是印象很深,现在虽然事隔多年,而那种慈祥亲切的声容,宛然犹在,也说不出怎么一个原因,对于老观主颇感依恋之情。那时曾记得老观主拉着自己的手说,对于我,默中似有一段夙缘,只是金霞观没有女弟子,不能把我收在身边。那情形,颇有要传授我竹山派剑术的意思,只是他既不能在玉龙山望江崖常留下去,我又不能跟了他去,老观主空怀这种心意,也是无可如何。自己总是怀疑着,“金霞观主对于自己既是这么垂青,为什么七八年的工夫,不肯再到玉龙山望江崖来一趟呢?这是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向把这件事蕴蓄在心中,耿耿不忘。此次遇到这种急难生死关头,自己赶了去,觉着有几分把握,看在武林道义和我这记名徒弟身上,他不能不救我父亲这条命。
剑门侠女心中这么盘算着,听到父亲这么怀疑的话,自己已有这种打算,遂忙向父亲说道:“父亲只管放心,女儿和老观主似有夙缘,觉得此事有十分的把握。倘然我父女命不该绝,你能等到三天三夜的工夫,我必然能赶回玉龙山望江崖,把父亲的命救了,我们再议复仇之策。女儿如不能把这件事做到,或是耽误时限,我也就没脸再回至玉龙山望江崖,我父女也只好在幽冥相会了。”
上官贞说的话斩钉截铁,老武师上官庸似被女儿这份孝烈温厚的至性感动得眼前生出一片光明,觉得似乎可以挽回这步劫难,向女儿上官贞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有这般孝心,神灵自能护助你完成这种孝道。但是倘生意外波折,不是你力所能及,你也不要怀那种愚傻的念头,怎么叫无面回玉龙山望江崖,没有脸再见我?就是我不能脱这步难,我还盼望你亲手给老父埋骨地下。并且我上官庸到现在只有你这一点骨血,虽没有儿子接续祖宗的香火,但是你能够克尽子职,不也是一样么?现在我说出最后的话来,你可不要伤心,因为我现在很知道,有回生之望,能够至金霞观取得丹砂,我这条命自然能保住了,不过我这备而不用的话,似乎说了也好。倘若我不能挽回,那不是你力量能做得到的,那么你把我身后事料理完了,你赶紧带着咱们这老伙伴焦义离开玉龙山望江崖,这里绝不是你再能留恋之地,你赶紧投奔陕西省华阴县,那里有我太极门一位兄弟,当初我和他情感最厚,可是我们已经有三十年没有再见面了。他本是一个世家之子,武功成就之后,遭到一件最大的失意事、最痛心的事,从此他回转华阴县,闭门读书,绝口不谈武事,不过他何尝把武功抛下?三十年来,大约已是我太极门中最杰出的人才,只是外人不知而已。他这些年来,读书教子,连他是太极门的人他全不承认。这些年来,他只跟着诗酒书画为伴,就是他华阴县一般亲朋,也把他少年时的事忘了个干净。因为他已经退出武林,也不和过去所交往的人来往,从来没有人提起他。此人姓于,名志号,叫子川,住在华阴县本城内。这人很好义,他是一个富绅,将来你带着焦义投奔他去,我们虽然是三十多年不见面,你把你的出身来历向他说明之后,他若和你故作痴憨,不承认时,你只向他说一句话,我准保他把你主仆收留,看作亲女儿一样。”
剑门侠女听父亲说出这种离奇的话来,自己心中颇有些怀疑,恐怕是父亲重伤之下,精神上不十分清楚。三十年不见的师兄弟,这位师伯又是一心和当年同门的人断绝来往,自己出生的年月晚,他连听说有我这个上官贞全不曾听说,日暮途穷之下,主仆全要投奔人家去,只是一句话这真成了一语千金,什么话有这么重要?自己怀疑之下,遂向父亲问道:“父亲,你既有这种主张,我不愿叫你过分伤心,违你的命。只是我这师伯既是连师兄弟全不肯认了,哪肯就那么收留我们?父亲说,只要向他说一句话,倒是什么话呢?”上官庸带着苦笑说道:“傻孩子,没有十分把握,不能依靠的去处,我能打发你去么?你不是男孩子,虽有一身本领,终是女子,稍微差着的地方,父亲哪会那么荒唐,叫你去投奔,以你主仆生命相托呢?现在我的精神没有那么多了,不能对你细说,但也不愿谈这件事,将来万一得用着我的话,你投奔去,你只向他说,我父亲叫我向师伯问,季家湾三林塘那件未了的事,师伯还记得么?旁的话不必多说,只告诉他,这是我临死的遗言,他定能把你主仆好好地安置。”
听了这番话,剑门侠女上官贞默不作声,把这话记下,但是心中可好生疑惑,这些年来就没听他老人家提过这位师伯,今夜老父说起这件事来,看他现在这种情形,清清楚楚,绝不是昏乱之语,那么这里边定有一件不可告人的事了。父亲对自己是一番善意,恐怕自己落到孤苦无依的地步,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足以相依之处。老父之心,也算够苦了,爱女情殷,自己岂能再伤他的心?并且父亲说这话时,也有许多地方,言辞闪烁。何况他精神十分疲倦,对自己说了这番话,他已是强自挣扎,更不便追问了,只得点头答应道:“父亲,你这番疼女儿的心,太苦了你了,但愿苍天保佑我们逢凶化吉,父亲所嘱咐的话,完全用不上,那就是女儿和焦义之福。不过父亲现在觉得心中怎样?女儿不能耽搁,我得跟着起身啊。”
老武师上官庸倦眼重睁,看了看女儿上官贞,在炕上微把头点了点说道:“好,我这时觉着很好。你要走么?那么你就走吧,兵刃暗器全要预备在手底下,可惜我们身边没有好马,若是有一匹骏马代步,省得你受多少辛苦。唉,我说这话有什么用呢?父女的生死关头,我不愿多嘱咐你了,你自管去吧。”老武师上官庸说完这句,把眼又闭上,可是从眼角竟流下泪来。
这位侠女上官贞虽是个女子,平日总是以巾帼须眉自居,不服气自己是一个平常女子,更兼有一身本领,得家门武学,行动做事,也颇有丈夫气,从来不作小儿女的态度,可是今夜上官贞实没有那种勇气支持了,见老父叫自己走,他分明难割难舍,口中说着硬话,可是他是否内里的伤痕已至很厉害地发作,自己也看不出来。虽然他只是说不妨事,很好,忍着痛泪,只怕我伤心,自己何尝忍心至这种时候离开他身边?但是察看着情形,按着父亲这些年锻炼的功夫,似乎能支持短短的时日。但是自己这次搭救老父的办法,也十分危险,简直是赌命运,真要是自己离开了玉龙山望江崖,父亲的伤稍有变化,就难挽救了,自己不能看着送他的终,岂不抱恨终天?不走难道就这么看着父亲等死?走又没有十分把握,父亲分明是不愿意叫自己走,舍不得叫自己离开他,他不肯说出来,这种情形,叫人肝肠痛断,眼泪像断线珍珠似的落下来。
上官贞尚拉父亲的手没撒开,泪珠儿竟滴在父亲的胳膊上。上官庸又睁开眼,把头往里边偏了偏,叹息了声道:“你又哭什么呢?既有救老父之心,你是觉着怎样,赶紧怎样去做,不要像那俗人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暂时离别有什么伤心?苍天保佑,万一你真能大竹山乞得灵丹,续老父之命,那岂不是我父女之福?现在徒悲何益?好孩子,快快收拾去吧,你看我还不伤心呢。”老武师上官庸把女儿的手撒开,把眼又闭上,不住地摆着手,叫侠女上官贞赶紧走。
上官贞此时也只好紧咬牙关,低低向外招呼:“焦义你进来。”老仆焦义已经是老泪涟涟的走进来,轻着脚步,凑到床前,问声:“姑娘叫我做什么?”上官贞对焦义道:“我和爹爹说的话,你大约也听见了,我要立刻起身,赶奔大竹山,这家中的事,全靠你了,你好好地服侍主人,我最多走三日夜必可赶回。熬些稀粥预备着,这太极回生散药瓶子,就在茶几上,一天三次,别忘了给我父亲服用,只要伤热没有变化,绝不妨事。我们自己家中人用不着我来托付你了,好好地尽心照顾吧。”焦义却低声答道:“姑娘,你走着好么?我看不大妥当。主人的伤痕太重,没有亲丁骨肉,只有姑娘你一人,倘若主人的病势变化,叫我这做奴才的怎样办?还有那凶僧碧空和尚,万一还不肯甘心,找上门来,又该如何?”上官贞微把头摇了摇说道:“你放心吧,那凶僧真个能前来,我也就不敢离开这里了。他也被我父亲掌力震伤,他就是能行动,多者就是百日,最快也得一月后,所以我才放心前去,也就是知道现在他绝不能来,你不用为这种事担心。”焦义听了不住地点点头,用衣袖拭了拭眼泪,侧着身,往床上看了看主人,把头摇了摇,不再说什么,随问:“姑娘,你几时走?”上官贞向焦义说了声:“你在这看一会儿,我来收拾收拾。”焦义答应着。
上官贞匆匆出去,到自己屋中去收拾打点。跟着翻回来,仍回到这屋里,已经换成疾装劲服,头上用青绢包起,一身平常的衣服,仅及膝盖,用白腰巾子束着腰,斜挎鹿皮囊,里面暗藏二十四粒太极珠和些零碎应用的东西,背后斜背宝剑,更有一个小包裹,也勒在身上,收拾得身上颇为利落,重又来到老父的床前。焦义闪在一旁,上官贞拉住老父的手,招呼了一声:“父亲,我要走啦,你可等待着我,父亲心中可不要难过,女儿这真要走,我觉出来父亲定是命不该绝,五行有救,女儿此去定能救得老父。这不是我安慰你,无形中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暗示,对于现在的情形,女儿一些也不感觉伤感,定然是有十分的希望。父亲我要赶紧去了。”上官庸把眼睁开看了看爱女,见焦义也站在面前,自己也点了点头向上官贞说道:“好,那赶是好。我们盼什么呢?路上多多小心,遇到什么事,不要多管。你只把式已垂危的老父放在心头,什么不入眼的事,也不要去管它了。赶到金霞观见到观主李镜虚,无论他赐给丹药不赐给,你要赶紧回来,我这里等着你了。”侠女上官贞诺诺连声地答应着,更显得精神十分振奋,脸上绝没有什么悲伤的情形,又招呼了声:“父亲,我定然早去早回。凭我们内家的功夫,你把气提住了,我定不叫你失望,我也绝不会徒自奔波,父亲我走了。”说罢这话,向老仆焦义点点头,把父亲的手放下,毫无留恋地往外就走。可是这位侠女上官贞身形一转过来,眼角上两行珠泪又滴下来,紧走了两步,挑软帘,赶紧出了里间,自己银牙紧咬,转身来掀着已放下的软帘,怔了一阵。自己在万难割舍之下,只好铁着心肠走出屋来。
这时已到半夜,被外面的凉风一吹,这位侠女上官贞精神一振,想到此去大竹山,虽是在父亲面前告了这种奋勇,自己可是情实没有这种把握,只有看老父的寿命如何了。这一离开玉龙山,和老父生离死别,自己虽则学了一身武功,但是从七岁母亲就故去,随着老父长起来,一时也没离开过,他生离死别哪易割舍?自己真不忍离开这个家中,已经走到台阶下,忽地转身回来,想重进屋中,但是实没有那种勇气了,略一迟疑,竟奔了父亲住的里间窗外,用手指轻轻把窗纸点破了点儿,往里看。老仆焦义站在床前,老父躺在床上,面色如一张白纸,眼闭着,这时,忽睁开了眼,把头向外偏了偏,看见焦义却向他招呼:“焦义,你在这里了,姑娘走了么?”焦义忙答道:“姑娘已经走了,可还有事么?”上官庸答道:“没有事,不用招呼她,她这不是傻闹么?三日内,要往返大竹山,只怕她白白下这番辛苦,只是她一番孝心,我怎好拦她呢?只好由她去吧!”焦义一旁答道:“主人,别竟自往这上想。姑娘非比寻常女子,此去或者就许能求得灵丹来。主人你不能小看她,我认为她这件事一定能做到的。”焦义说这话时,上官庸只有微微地叹息着,不再说什么。
窗外偷听的上官贞心如刀割,不忍再看下去,一咬牙关,转身来从院中紧走着到了前面,却不再开门,飞身跃出院去,顺着寂静无人的山道,直奔山口。这一带原是很清静,此时又在深夜中,更是没有人迹,静荡荡的一片青翠峰峦矗立半空,在夜色中看着这种雄伟高峻的峰峦,越显得气象森严。侠女上官贞施展开夜行术的功夫,直奔玉龙山口。
这时距天明也就是两个时辰,上官贞她此时的心念中,只有这垂危待救的老父摆在心中,恨不得一步迈到大竹山,但是隔着这么远的路程,不过空怀一番痴念。可是她脚底下真快,天光才亮,已经赶到富国驿附近。自己找到一个僻静的所在,把身上的剑解下来,肋下所挎的麟囊,也藏在里面,把剑勒在包裹一处,提在手中,因为这已是有城市乡镇的地方,只好先按着正式道路走,暂时可以雇一个脚程,这白天也好紧赶些路。反正自己打定主意,任凭是死是活,也要紧赶到大竹山盘松岭,重回玉龙山,即或老父已等不及撒手人寰,自己也追随他地下,总算做女儿的心已经做到,虽落个劳而无功,父女同归于尽,也就甘心瞑目了。所以她丝毫不敢耽搁,只在一个乡镇上进了些饮食,不顾什么奔波劳碌,半夜一天的工夫,只有在路上打尖,算是略微歇息了一会儿,又是整整一天的工夫。
到这时,本应该落店歇息,可是上官贞哪敢白白放过这一夜?认为一住店,就有许多麻烦,反倒多耽搁工夫,不如多吃些苦头,在这荒村郊外随意歇息一会儿,候着星斗出全了,立刻起身,紧赶这一夜,又可多走出一百八十里去。所以连乡村住的人家里全不肯去,自己把小包裹放在身边,找了一棵大树,遂坐在树下,倚着树根,闭目养神。
自己这一天半夜的工夫,也情实有些累了,坐在树林中,竟自蒙胧睡去。天已经黑了,这一带树木丛生,被这夜风吹得摇动着,树叶在不住响着。这上官贞睡了好一刻,身上觉着冷飕飕的把她吹醒了,身上已经有许多落叶。自己抬头看了看,黑沉沉的天空里,非到后半夜才可以见着那斜月微光,借着天上的星光,倒也依稀地可以辨出眼前的一切。上官贞站了起来,看了看天上星光,自己长叹一声,暗自想着,“老父这时不知怎么样了?”自己想到这关心的事,立如芒刺在背,把一切劳累全忘了。立刻又照昨夜起身时的情形,收拾好身上,紧趁利落。出了这片树林,借着星斗之光,辨着方向,思索所走的途程,自己歇息的这地方,大约在永定府西北,按着路程说,得赶奔黄花驿。在这种黑夜,路径又不熟,可是方向是绝不至于差了,这是出门走江湖必须懂得的方法,能辨星斗的位置,知道所走的方向。上官贞在这沉沉黑夜中,顺着这荒凉的野地,越绕着一片片的村庄,疾走如飞,这一气儿约莫已经到三更过后,已到了黄花驿的地方。不过这里侠女上官贞她可不知道,并且这一带的道路她也不认识,只有按着方向走。
这黄花驿地方很大,有好几千户人家。侠女走进了这个地方,已听到一阵阵野犬在吠,自己不敢进这个镇甸,依然是绕荒野走,不过这时得从黄花驿的镇口外绕过去,不便往里走,只是多绕着半里路而已。上官贞才从镇口转到东北的角落上,蓦然间从镇甸里面一家民房上翻下一条黑影,身形轻,行动矫捷。侠女上官贞猛然地往地下一俯身,是不愿意叫他们看见自己。里面翻出这人往地上一落,跟着他一长身,上官贞认为他是奔野地里走,哪知他轻轻击了一掌,上官贞知道他这是呼人的暗号,果然从一片小树丛中竟自有人接了声,眨眼间,一个身穿短小衣服,背后插着明晃晃的一口扑刀,和村中翻出这人聚在一处,非常的鬼祟。侠女上官贞她虽说是现在本身已是生死关头,恨不得立刻赶到大竹山,乞灵丹救老父,任什么不能管了,不过天生来的侠肝义胆,看到了岔眼的、不平的事情,不由己地她就要注意,就想伸手,这是天性所使,任凭到了什么时候也不容易把这种性情改变了。上官贞此时倒是不敢多管闲事,只为看到眼中,总觉得,“要知道知道他们在这里有什么举动。”心念一动,就不肯撤身再走。
这里那两个夜行人竟自一同从黄花驿驿镇的东北角,仍然翻回去。侠女上官贞跟踪赶了来,自己想着,“好在没有什么耽搁,看看这两个夜行人是怎么个道路,自己能不多管闲事,一定不去管他,紧赶自己的路。”进了驿镇,完全从民房上任意蹿房越脊,一边还隐住身形,恐怕那两个人觉察。这驿镇甸内一片黑沉沉,所有的铺户人家全早入了睡乡,只有梆锣的声音和野犬的吠声,点缀着这死沉沉的驿镇。那两个夜行人沿着一带驿镇边上的民房,往北出来很远,在上面已经显出驿镇的街道很长。侠女始终是缀着两人的踪迹,不让他们走脱了,隐约地见前面已是这镇甸的北口,这两条黑影径到了一所住宅前停身不动,似乎互打招呼,聚在一处,两人附耳低声,商量了一阵,径自奔上这所住宅的房上。侠女一打量附近的情形,这个人家所住的这所宅子,按形势上说,是一个大户人家模样,前后总有三四进房子,只是这片房子内一片漆黑,看不见灯光。那两个夜行人已经翻进宅内,侠女上官贞跟踪赶到,自己离开他们数丈远,好在这时非常黑暗,跟着翻进这宅子时,约略看出这是一个败落人家,房子很大,已经年久失修,连墙头上的砖块全剥落得不整齐了,那屋上瓦垄中,已经生着很多的草,这就十足代表这人家已经是日趋衰落没有什么人来管了。“只是这两个夜行人若是绿林盗寇作案,他应该找那富庶人家下手,何故单找这么一个人家?这倒是怪事。”上官贞越发不肯舍却他们走去,索性倒要看看他们究竟到这里有什么图谋。已进入这宅子内,侠女上官贞倒容易隐身,他们所进来的地方,正是这所宅子的前院,高大的一所客厅,虽然看不清门窗的情形,可是檐头的瓦,差不多有一半全没有了。翻过一道院子,有的地方为的往下面易于隐身,更看到所有的房子土蔽尘封,蛛网密布,全是空闲已久的样子。直往后翻过去三道院落,见那两个夜行人竟扑奔了一道有灯光的院内。
这所院子地势很大,五间上房,六间厢房,只有上房两边的连房窗上现出暗淡的灯光,这两个夜行人竟自飘身落在院中。上官贞跟随这一阵,看出这两人的路道,实不是好人,定是绿林盗无疑。他们到了上房的窗下,竟自把窗纸点破,往里偷看。上官贞看到这种情形,认为这两人要在这里作案,更加对他们疑心,这种情形于情理不合,可是此时就无法下去察看屋中的情形,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家?忽然这两个夜行人匆匆地离开窗下,一个飞身蹿上西厢房,那一个却隐身到上房的东间窗下黑暗之处。上官贞见他们这种举动,定是屋中有人出来。
果然,跟着上房的屋门一开,从屋中走出一人。上官贞仔细看时,却是一个年岁和自己相仿的姑娘,在这暗影中,看不清楚面貌,但是身材十分苗条,见她站在廊檐下向东厢房招呼道:“阿妈,你这么早就睡了么?来帮助我做些事。”这姑娘连招呼了两声,才听得东厢房一个老妇人的声音答道:“姑娘,你还不睡么?竟自熬着有什么用?我这屋里灯油已尽,摸着黑你还叫我坐着么?”那位姑娘并不听她的话,转身进去,跟着这东厢房里一阵作响,听着是一架竹床震得声音,更因为她屋中没有灯,身躯撞到什么一阵乱响,门开处,从厢房里走出一个老妇人,脚底下很是迟慢,踉踉跄跄口中还嘟嘟囔囔奔上房。两个夜行人各自俯身不动,上官贞也早已隐身在东房的东南山墙的脊后,看着下面,留神着两个夜行人。
这时,下面上房的门已经敲开,那个老婆子从屋中搬出一个茶几,来到院中放在当中,又转身回去,竟搬出香烟、烛台,全摆在茶几上,两只烛台上各有半段残烛,还是一高一矮。这个老太婆已把这两只烛台燃着,院中虽然地势大,但是烛光照着,倒足以看清一切。果然是一点不差,这宅子当初必是一个缙绅人家,这时家道中落,门户衰败,这情形到现在已经到了穷困的时候,房子的格局很好,门窗的装饰全是很精巧的工程,只现在已经不成样子了,油漆剥落得看不出是什么颜色来,地上的砖地全是凸凹不平,好好的一个宽大庭院,竟弄成了道路坎坷。在这烛光下,见那老婆婆已有六七十岁的光景,面目苍老,并且形容灰败,好像带着病,身上的衣服也是破旧不堪,在那茶几上拿起一束香,缠香的纸,全划开,把香放在炉旁,跟着向上房招呼道:“锦姑,全给你收拾好了,你来吧。”屋中的人答应着,跟着走出来,向这边招呼道:"阿妈,放在这儿你不用管了,你去歇息吧,明天早晨你再收拾。”那老婆婆却说道:“那是何必呢?你现在再叫我睡也睡不着了。锦姑,我在这等你烧完了香,收拾完了,再去歇息吧。”这时,上房屋中那位姑娘已经来到院中。侠女上官贞这时看了这位姑娘的身形面貌,见这位姑娘身材适中,年岁却和自己不差上下,一张瓜子脸,杏眼柳眉,生得十分俊秀,一团凛凛不可犯的正气,真是艳如桃李,凛若冰霜,身上的衣着,十分朴素雅淡,只是满面愁容,眼角上隐约似有泪痕。她来到茶几前,向老婆婆说道:“阿妈,你还是快去吧,我这用不着你呢,你若真不愿意睡去,到上房找老太太说话去,我上香的时候,不愿意有人在一旁看着。”那老婆婆被这姑娘说着很不高兴地回转厢房。这位姑娘容老太太走后,却把茶几上那束香拿起,就着那蜡烛上把香点着了,慢慢地捻开,容得香着旺,这位姑娘高高举起,似乎很诚敬地默然祷告了句什么,把那束香插在炉内,竟自跪在地上,叩起头来。这位姑娘行完了礼,却没站起来,她注视着炉中的香烛,祷告道:“皇天在上,难女邱静娴谨以一瓣心香,虔诚祷祝过往神灵,查难女愚诚,保佑我父亲脱却这场大祸,我父亲为官清正,廉洁自守,被小人陷害,蒙不白冤枉,破家荡产,身入囹圄,现在呼吁无门,走投无路,是我邱氏全家已经身临绝地,现在把家中所有变卖净,只剩祖宗的庐墓了,不能再卖宅,凑齐了这笔钱,为我父亲赎命。我母女现在已到了贫无立锥之地,我们只求把老父救出,难女情愿以死相代,绝不顾一切。只求神灵默佑,仇家稍微放手,使我父母家人重行欢聚,不怕是乞讨生活,也感神灵的默佑。”这位姑娘一边说着,一边那眼泪像断线珍珠一样,不禁地哭起来。侠女上官贞自己暗暗心惊,心中想:“自己遭到父女生离死别的时候,造化弄人,竟叫我遇上这种离奇的事,触景伤情,叫自己好生痛心。不过她虽然只这几句话,大概地已经明白她的父亲还是一个官宦,现在因为得了什么罪名,必须他家中变款去赎。可是这两个夜行人来到这里,分明是想对这个人家伸手作案。我上官贞既已看在眼内,怎能见死不救?这两个恶徒十分可恨,稍有人心,你看到这姑娘这种情形祝天祝地,虽然是一种无聊的举动,一点用处也没有,但是你们既是江湖道中人,什么事看到眼中不能明白?她分明是已经没有门路可投,其行虽愚,其心可悯,你们就应该赶紧罢手。恶徒你只要敢行动手,这样的孝女,我上官贞绝不能叫你再逞恶行,休想逃出我手去。”这位姑娘祷告完了,慢吞吞站起来,把那蜡烛吹灭了一支,却拿了一支蜡烛回到上房。
上官贞看到她已经进屋,心想,“这种屋子,盖得这么讲究!”想到这家人当年盛况,心中一动,想着他这种屋或许有后窗,我倒要看看,等待这两个恶人,看他们怎样动手,于是自己从山墙脊后绕过去。这时,两个匪徒已全落到院中,仍奔上房窗下。侠女上官贞已经绕到房后,他这房子不仅有后窗,还有后罩房,后面更通着一段小小的院落,也是黑沉沉,一些光亮也没有。上官贞打量了形势,先奔到西边一个后窗下,这只后窗大约是久已没有开启,上面窗纸已经破得七孔八洞,里面还有一层绿纱,已经不是绿的颜色,更也破得一缕缕在窗上垂着。上官贞稍一纵身,翻着窗口,身躯隐在后窗下。从后窗口往里看时,屋中十分宽大,只是灯光太暗,所看到眼中的只是那种破旧家庭什么事没人管、没人问的情形,凌乱异常。靠里面西墙下,有一座木床,上面悬着蚊帐,也全成了灰色,在床上坐着一位老妇人,年纪并不甚大,看那情形,也不过五旬余,只是精神萎败,也是带着满面泪容,托着一支水烟袋,吱喽吱喽正在吸着。那位姑娘这时已走进屋中,那位老妇人把水烟袋放下,向那姑娘招呼道:“锦姑,你又难过了,现在不是有这点办法么?你整天这么伤心,饮食也不好好地用,一个人禁得住这么折磨么?好孩子,你要明白,现在一切事全指着你了。你若再急出毛病,我们这家人还能活下去么?好孩子,你要听娘的话,打起精神来,只要你父亲能出来,咱们不是全活了么?”这时,那姑娘已凑到床前,斜着身坐在老妇人身旁道:“娘,这些事,我想不难过,只是由不得我呢!你老现在好好地养自己的病,女儿身上的事,你不必挂念,我明天一早就走,叫邱升跟我去,三两天的工夫就可回来了。我想我们现在凑出这几千银子来,怎么也可以把父亲救出来,连上次所交上去的那笔款,不是已经两万多了么?这种暗无天日的事,想起来,就真不能叫人活下去。地方官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家产尽净,算是任什么没有了,我们所凑的款子,除了补上父亲亏空的数目,还有富余,他们再若刁难,他们再若刁难,女儿没想再活下去,索性我替父亲还了债吧。”那老妇人用衣袖拭了拭泪痕,向这姑娘说道:“总是说天无绝人之路,难道老天爷就这么不公平?我们问心无愧,你父亲没有贪赃枉法,做了几任官人,全可以买房置地,我们任什么没有见着。现在把祖遗的房地全折变了。我你居心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国家,绝没有亏心的地方,我们竟会遭这种恶报,这是怎么讲呢?我总认为我们一家人现在受了这种折磨,总有翻身之日,我们自问良心不坏。好孩子,不要想那种傻念头,我们老夫妇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难得这一点依靠,全不许有么?好好地把这笔款交上,你父亲放得出来放不出来,不必管他,听天由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净看着他们有天理的话,他们这么昧去天良,害得我们这样地步,不会不遭报的。”说了这话,自己也止不住地哭起来。这位姑娘霍然站起,向这位老妇人说道:“娘,你不是不叫我难过么,你又哭什么?我们母女打起精神来,好好地料理这件事,我趁这时收拾好了,天亮时,我们要赶路呢。”那老妇人才止住悲声。这姑娘从一个立柜里提出一个很重的包裹,把它放在床边,已经累得喘吁吁的,一边打着这包裹,向那老妇人说道:“幸亏那五千银子全换了庄票,要不然这种死沉的东西,就是雇车也麻烦呢,这十封现银,就够累赘的了。”边说着,把这个银包重新扎裹好。本来那种年月,若是有一千两现银,五十两元宝就是二十锭,一个健壮汉子携带它全费事呢,它这包裹是五百现银,这姑娘是一个深闺弱质,这三十多斤,也就够拿的了。这时问老妇人说:“娘,还不歇着么?天不早了,我把这笔款子放到我屋里去,我还要收拾两件零碎,娘也跟着歇息吧。”一边说着,把这个包裹抱起向外面走去。把个侠女上官贞看得十分伤感,这母女遭到这种惨局,可是母女之情,天伦之爱,绝不少减。想到自己本身从七岁母亲就死去,跟随在老父身旁,虽然父亲把自己也爱如掌珠,可是究竟是没有娘的女儿,处处感到孤苦无依,每想起母亲的音容,即觉是一件终身遗恨。
这时,侠女上官贞也飘身落在下面,也随着赶奔房东间的后墙窗下,仍然是在窗外察看这姑娘的动作,和外面潜伏的两个夜行人举动。见这屋中虽没有什么富丽的陈设,收拾得倒还干干净净,迎着门一架竹床,衾枕十分干净,这屋中和她母亲那里一比,实有天渊之别。见那姑娘把那银包袱放在床旁一个梧桐柜内,跟着从里面取出两件衣服,和些零用的东西,全放在一个包裹内,又从床铺枕席下拿出一把锋利的剪子,分明是尚没用过的东西,这邱静娴姑娘拿着这把剪子,向它点点头,咳的叹息一声,却把它放在包裹内。上官贞在窗外暗暗点头,知道这位姑娘已安着必死之心,她父亲救不回来,她是不想回来了。这时,她把这小包也全打点好,仍然放在梧桐柜内,却把面前的油灯拨亮了,坐在那桌前现成的文具,看情形是常用的,抻纸搦管至灯下写起什么来,字并不多,写得也十分快,把两张信纸写完,她自己也看了看。虽然她和上官贞是背着身子,因为这姑娘是面向着前窗,但是泪水明明是滴到纸上,她随用手帕把脸上的泪拭了拭,又拿起一个信封来,写好,把信笺装上封好了,折叠一下,收入怀内。站起来,却走向床边,把卧具整理了一下,把油灯放在床边,正在把衣扣解开,预备安歇。
就在这时,前檐的窗扇一响,已被人掀起,一个一身短装的匪徒,矫捷的身形踊身而入。这邱静娴姑娘见有人落在桌上,突的一声惊呼,倒坐在床上,战兢兢浑身颤抖,那竹床也在嘎吱吱地响着。这匪徒好生大胆,轻轻一跃,落在地上,向那邱静娴姑娘呵斥道:“姑娘你不用害怕,二太爷在这黄花驿缺少路费,向你们借一点钱用,我们是要钱不要命,好好地把那包裹拿出来,万事皆休。现在我们是赶到这种时候,没有法子了。二太爷全是江湖上的好朋友,不愿意欺负你们这种懦弱的女流,三两天我们如数奉还,还许帮助你,叫你得些好处。听明白没有?没工夫耽搁,你要叫我们费事,那可是你自找苦吃。”这时,倒坐在床上的邱静娴姑娘忽然把银牙一咬,立刻站起来指着这匪徒说道:“你这贼人,真也瞎眼瞎心,你想要钱。难得你还找到我们这种人家?我现在全家身遭大难,这几千银子是我一家人买命的钱,你们绿林人也得有人心,求你饶我一家人的命吧!你若把这点银子拿去,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把我母女全杀了。”那匪徒一声冷笑道:“别处的我倒是也能拿,不过二太爷是急用,没有你这里方便,没有那些废话可说,我早已看明,难道还用得着你替我取出来么?我自己取也是一样。”这匪徒伸手拉刀就奔那个梧桐柜,邱静娴姑娘竟自往地上一跪,哀声求告道:“你等着我给你拿出来,只是你再容我说两句话,连钱带命全由着你发落吧。”那匪徒已把刀掣下来。这邱静娴姑娘此时似乎已经把生死抛于度外,绝没有丝毫害怕了,向这匪徒说道:“好汉,也请你开一线之恩。我父亲是做官的人,遭到冤枉的官司,是陷身在囹圄,我家中这种情形,你们看不出来么?把田产变卖净尽,折变了这点银子,为我爹爹赎命。请你可怜我们这家人已经是鬼门关上的人,你何必再把我们陷到这种地步?这点银子就是我母女的性命,请你到别处尽有那富厚之家,何必非这么赶尽杀绝,在我们这已经身临绝地的人上造这种孽?请你们开恩吧!”说着连连叩头。那匪徒好似心如铁石,邱静娴姑娘这么哀求他,他是毫不动心,一扭头抡起刀来,照那梧桐柜的锁上劈去。但是这邱家虽是破落的家庭,但屋中所残余的动用东西,全是上等人家使用的,非常坚固,那铜锁竟没被他劈落,梧桐柜门也没被他劈开,他一刀没劈开,立刻愤怒,抬脚就要踹这梧桐柜的柜门。邱静娴姑娘见这匪徒非要把那银子抢走不可,想到已经没有活路,哪还顾得什么?竟自站起来,回手在床边的茶几上抓起一把茶壶,猛然向这匪徒砸去。这一手正是出其不意,那匪徒毫未提防,他猛然用刀往外一撩,但是壶中的茶水已然溅了他一脸,茶壶落到地上,声音很大,连房里静娴的老母也听见,连厢房里静娴姑娘的乳母也被惊醒。这边隔着屋子,就招呼:“锦姑,怎么了?这是什么响?”厢房里乳母杨氏也在隔着屋子问:“上房屋里这是什么事?”可是静娴姑娘也在喊着:“你们快来!有贼!”这匪徒一边撩着脸上的水点,一边冷笑道:“好丫头,和你好说好道,你反倒敢动起手来。你只管喊,看你喊破了喉咙,谁敢管你二太爷的事?这可是你自己找到二太爷照顾你,我现在是连人带钱全要了。姑娘不用你再费事救你爹爹,我就是你们家里顶门立户人。”他说了几句,猛然往前一扑,却伸手把静娴姑娘的腕子抓住喝声:“你敢挣扎,我先宰了你。”跟着把明晃晃的钢刀往静娴姑娘脸上一晃。静娴姑娘再往后躲,但是身躯已到窗口,那里后面没地方再退,情急之下,手底上是有什么算什么了,竟把窗台上放的双镜匣抓起,往匪徒的身上砸来。但是她一个懦弱的女流,在一个凶暴的匪徒手里,哪会讨了好去?没容她抡起来,已被这匪徒用刀往外一拨,打在地上。这匪徒却在喊着:“于老三,‘把合’着点,今夜我做点好事。”他口中说着,把静娴往回下一带,竟自把她按倒在床上。匪徒好生万恶,真是胆大包天,连上房和厢房全听着声音不对,不住地招呼着,可是毫无所惧,反把手中的刀往桌上一掷,回身竟扑到床前。姑娘又挣扎着起来,可是已被他一把抓住,又被他推倒在床上。
后窗暗中监视着的侠女上官贞看到这时,一面敬服这位邱静娴姑娘,一边痛恨匪徒的万恶,知道姑娘是一个烈性女儿,再容这匪徒逞凶,姑娘的命就不易得了。手中已撮到两粒太极珠,口中只猛斥了声打,就着窗上原有的破洞,把太极珠奔匪徒的左太阳穴打来。那匪徒突然遭到暗算,一低头可是这粒太极珠已经打在他的头上,虽然没有打实了,但是匪徒头皮上已被划伤。这时他伸手把刀抓在手中,口中喝着:“什么人敢暗算二太爷?”侠女上官贞喝声:“狂徒,你出来领死。”匪徒听到是后窗有人发话,他一回头,上官贞的第二粒太极珠也跟着打到。这一粒正奔他面门,他紧自往下一低头,但是已经闪不开,就在天庭上打了一个正着,立时他头顶上肿起一个大包。这匪徒幸而是已然被伤,他耸身一纵,上了条案,口中却喊着:“于老三,还不亮青子动手?房后有人了。”他随手把窗扇抓住,伸手猛然地把这窗扇一带,咔嚓一声拉了下来,回手一甩却把这窗扇向后甩去,他一纵身,跃出窗外。外面给这匪徒巡风的同党听他这一喊房后有人,已经飞身蹿上房坡。这时,侠女上官贞也把背上的白虹剑亮出来,翻到正房屋脊上,跟上房来。这匪徒见正房上现身的是一个女流,不觉把胆量放大,呵斥道:“你是什么人?敢破坏你于三爷的买卖。”侠女上官贞尚没答话,屋中那个匪徒头上受伤,更是痛恨十分,也提刀纵上房来,脚蹬檐边,他早怀恶意,掌中执着一支钢镖,一照面一声不响,一挥手向侠女的胸前打去,手上还是用的十足力气。侠女一声冷笑,掌中剑轻轻往外一拨,把这支镖打落到房坡上,向这匪徒呵斥道:“狂徒站着,你们这两个万恶的绿林人,要劫夺这种人家,已不是江湖上好朋友所为,更要做欺天灭理的事,你就认为江湖道上没有处置你们的人么?不肯认罪领死。这类良善人家,不要你们这种恶人的血污了人家的清白。不服的随我来。”说罢,不等他两人答话,侠女上官贞转身飞纵,已从上房的后坡翻到小房上。这两个匪徒见已经到手的买卖,被这位侠女搅散,并且受伤,哪肯甘心?喝道:“好。”两人随后追赶了来。侠女上官贞是故意地把这两个匪徒引出宅子,因为这种良善人家,又没有男子,在他家中处置这两个匪徒,颇有不便,故此安心把他们引出镇甸外。
上官贞翻出这所宅子,顺着民房上往西引着两个匪徒来到镇甸外。这一带是一片荒郊,侠女上官贞倏然转身站住,用手一指道:“小辈们,报上名来,我要为江湖上除此恶徒。你们寄身绿林,已是侠义门中所难容,更这般欺凌孤弱,欺天灭理,对于这种可怜的孤女,竟妄加以暴行,你们真是禽兽不如。想放你们逃得活命,须跪在这里,对天盟誓,从此痛改前非,一生不再做这种恶事,我放你们逃命。敢违背我的话,今夜就是你们报应的日子到了。”在屋中动手的匪徒嘻嘻的一声冷笑道:“你是什么人,敢说这种狂言大语?侯二爷从入江湖以来,就是为所欲为,从没有人敢拦挡我的好事。看你这情形,定是手底下有两下子,我侯元化虽则年岁比你大些,但是我还没成家立业,正好找你这么个有本领的女流,跟侯二太爷成双配对,咱们是一双两好。我和你好说好道,你是赶紧答应,你只要叫我多费手脚,别说二太爷先给你一个下马威,给你点苦子吃,也叫你尝尝二太爷手底下是什么滋味?”他这种秽语污言,侠女上官贞哪里听得下去?骂了声:"江湖败类,你这叫恶贯满盈,我给你一个现时现报,也叫你看看世界尚有天理。”她说到这,白虹剑早已出鞘,往前一纵身,已到了侯元化匪徒面前。侠女掌中这口剑,虽然不是什么宝刀,但也是纯钢打造,算得一口利器,往前一探身,这侯元化心里也是一惊,他往旁一纵身,口中喝道:“既想动手,今夜你死我活,侯二爷绝不会在你这女流之辈手底下栽了。你究属何人名下?可敢在侯二爷面前报名么?”侠女上官贞道:“万恶狂徒,侠女的姓名本不屑告诉你,只是叫你死个明白,我乃侠女上官贞。小辈们,你们也报上名来!”这侯元化道:“二太爷们在江湖南道上,小小的有个名儿,我叫飞毛腿侯元化,他叫花刀于成,这总叫你死个明白。”侠女上官贞知道,这全是下五门的绿林,留着他们全是江湖上的大害,这种东西们无可感化。剑走轻虚,猱身而进,往前一欺身,右脚往前一点地,左足在后,白虹剑在自己胸前着,左手掐着剑诀,往外一探右臂,“仙人指路”式,直往这飞毛腿侯元化的胸前点去。侯元化见侠女上官贞一亮招,手底下是真快,人到,剑到,招到,自己往左微一斜身,掌中刀迫腕子,刀刃向上往后一带,硬往剑上挂来。侠女身形往回一缩,剑尖往下一沉,玉腕轻翻,剑招骤变,反手刺扎,点小腹挂两腋,招数是真快。这飞毛腿侯元化急忙往后一撤步,刀往下一沉,由右往左往剑身上横撩,但他已经晚了一招,已被侠女上官贞的白虹剑剑尖扫在右腿,虽则闪避得快,他的刀已经封到,可是中衣已划破,腿上已被划伤。这时,他的同党花刀于成已经从上官贞背后袭到,递刀往侠女上官贞背上便扎。这匪徒身式还是非常轻灵,手底下还是真准,他的刀递到,算是把飞毛腿侯元化的命救了,若不然,上官贞的剑下已足可以了却他的性命。侠女上官贞已觉察背后这匪徒暗算,这一动手,虽然连递了两招,侠女是原式没动,这时左脚在后,往自己的身右边一探,猝然一拧身,这柄白虹剑已经是“蛰龙升天”式倏然从下往上一翻,这花刀于成所递过来的刀被侠女上官贞撩了个正着,嘘的一声,火星四溅,把他的刀已经削伤。这于成惊魂千里,往后一纵身,来得快,逃得快。侠女上官贞哪还容他走?身随剑走,跟踪追赶过来。飞毛腿侯元化虽则腿上受伤,知道若是不和这侠女拼个最后高低,也不易逃出她手去,腿上虽则受伤,好在伤痕不重,抡刀二次追过来。侠女上官贞已和花刀于成动手,这两个匪徒两口刀双战上官贞,这时,手底下谁也不肯再容情。这两个匪徒武功本领还是真受过真传,这两口刀上下翻飞,崩、扎、窝、挑、删、砍、劈、缠,是一招紧似一招,一式紧似一式,全往致命处下手,手底下全不肯留情。侠女上官贞不愿和他们竟自纠缠,也把手底下的招数展开。上官贞这趟太极剑,是家传的绝学,点、崩、截、挑、刺、扎,剑点上实有独到的功夫,吞吐撒放,封拦刺击,有轻灵、沉实、巧快、稳健之妙,真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伏如处女,动如脱兔,静如小岳,行似江河,变化处如电光石火,紧妙处如沉雷惊天。这种剑术,这两个匪徒,哪里还是敌手?这两人勉强应付走了十几招。侠女上官贞正在一剑向花刀于成劈去,这飞毛腿侯元化见有隙可乘,运足了臂力,一刀向侠女上官贞的腰上扎来。这一刀若是被他伤着,休想逃得活命。这次上官贞追赶于成,已提防到背后,剑劈出去,花刀于成已纵身逃开,飞毛腿侯元化的刀到。侠女上官贞右手的剑往前面探,左手的剑诀正伸在左肋后,容待飞毛腿侯元化的刀到,已经堪堪扎到自己的衣服上,猛然地身躯往起一拔,左足点地,身形一个“鹞子翻身”,已经从右往后转过来,闪的这一刀,闪得可是真险,身形可是砍近他的刀锋半尺,虽则把后腰闪开,这一翻身,自己的右肋仍然贴着他的刀尖了。可是掌中的白虹剑已经从上微斜着往下一落,是正斩飞毛腿侯元化的双臂。这侯元化拼命地往下一俯首,跟着一拧身,往后纵出去逃命。但是侠女上官贞哪里还能容他再走开?掌中剑“苍龙归海”,往下一翻,向侯元化的双腿上削来。他拼命地往外一纵,只把左腿闪开,这一剑哧的一声,这飞毛腿侯元化一声惨嚎,身躯摔了出去,倒在地上,这条腿全被剑砍断。花刀于成见侯元化已经毁在上官贞的剑下,他不顾一切地奋身一纵,蹿了过来,举刀恶狠狠往侠女上官贞的背后便劈。侠女上官贞剑伤侯元化之下,觉得背后风声扑到,知道这个匪党依然不肯甘心,往起一长身,右足点地,左手的剑诀招到自己的眉际,“金鸡独立”式,微往后一拧身,花刀于成的刀已经探着侠女上官贞的右眉头劈空。上官贞的剑已经翻过来,向他的右肩头点去。花刀于成把刀往下一沉,想用翻身横斩。可是侠女上官贞一声轻斥,掌中白虹剑“腕底翻云”已到了他的头上,这还算剑下留情,轻轻一颤剑尖,哧地把花刀于成的左手削掉,连他的左肩头也被割伤。这于成一声怪叫,扔刀手抚着伤口,拼命地蹿出去,也摔在地上。侠女上官贞把剑柄往上一提,剑尖向下,剑尖上所沾的血立刻尽流下去。这于成按着左手,血流如注,不住地哎哟。侠女上官贞厉声呵斥道:“贼子,今日我上官贞算是慈悲你等,留你这两条狗命,叫你知道任意作恶终有报应,那万恶淫徒右腿已断,这一世叫他做了废人,你这匹夫削去一手,算是留了记号。从此痛改前非,脱离绿林,尚可叫你多活几时,只要怙恶不悛,你早晚逃不开上官贞的剑下。这里是一个荒郊野地,逃不逃任凭你们,我上官贞没有工夫和你们耽搁了。”说罢,翻身纵跃如飞,仍然赶回黄花驿的镇甸。自己不放心邱家的孝女邱静娴,仍要赶奔她这住宅,翻墙而入,直奔她这后院,已经隐隐的听得一片哭声。
相关热词搜索:剑门侠女
下一章:第二回 惩强徒 天门全孝义
上一章: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