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征尘滚滚递得飞书 墨印油油传来隐语
2025-06-03 作者:姚民哀 来源:姚民哀作品集 点击:
那一天朝上,天霁云开,雪已融净,那时正是仲冬天气,北道上最最严寒时候那有枝无叶的枫树、榆树上栖着六七只饥鸦,一声高一声低地噪着,山中多年的老鹘也飞出来觅食。白庄一共不过三四十家人家,茅舍竹篱上罩着一层浓霜,茅屋檐边结着二三寸长的冰条,颜色都是惨白异常,映得当空的一轮红日也发不出威来,所以日光也变了白淡淡、黄澄澄的了。太阳照得着的墙角边,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席地而坐的,倚墙而立的,蹲在一处不动的,走来走去不定的,种种不一。内中一个老者用手向庄桥外一指道:“你们大家各凭目力,瞧到尽头,不是天和地衔接的了?那云看上去还不及我们晚上轮流守望的那座碉楼高呢……咦!你们瞧上西庄的那条岔路上,老早就有不怕冷的弟兄打猎哩。”
大家留神一看,那条上峄县的大道一望平阳,不见个人影,那条上西庄的小路上果然有一个人,背了支鸟枪,全身穿了猴毛的猎衣,蹬着鹿皮靴,跑得很快地向白庄方面而来。大家疑心是土码子的踩盘,所以格外注意,始而距离太远,看不清楚面目,及至行近,仔细一看,原来是孙家美珠老大。正想到庄桥东堍跟首去迎他首去迎他,那条大路上忽然随风吹来一阵鸾铃声响,留神再一瞧,原来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银蹄雪尾的乌云骓,四蹄放开,正是踏破严霜、踹飞塞土,如同火车一般开过来,风驰电掣,一眨眼已经到了三岔路口。恰巧美珠从小道过来,特地迟行一步,让马先过。谁知马上之人一见美珠,即便勒住马匹,滚鞍下马,走上一步,走到美珠面前,在身畔摸出个信封,一声不响授给美珠。美珠伸手接了那信,那人便退过去,带转马头,扳鞍上骑,只见他两腿一扇,那马又飞一般循着原路去了。这般事情,局外人虽瞧得清清楚楚,却不知此人从何而来,这信是谁寄给美珠,又疑心不是信札,总之莫名其妙。
书中交代,这马上之人乃是美珠太叔丈人崔翰林的护院镖客,唤作一阵风屈德,本来是东三省马贼出身,因为犯了血案,逃入榆关,发誓洗手,在崔家住了四五年了。本来胡子全仗马上功夫,所以骑得出这样好马,这样迅速。此次是崔翰林叫他前来送信给美珠,叮嘱不许多话,恰巧在途中相遇,故此他把信送掉,便翻身而去。美珠见屈德这样匆匆,心上万分疑惑,把那封信姑且在左胁下挂的那口豹皮猎袋内一塞,因为在路上拆观不便,回到家中开拆未迟。两只眼睛却望着马上屈德的背影,也好算是目送飞鸿,直送到看不见了,才向着护庄桥行来。从西边上桥,那东面桥堍上这班曝日闲谈的白叟黄童、村姑农妇,好比接新官上任的衙役三班相似,排列得整整齐齐,有的脱帽弯腰,有的笑嘻嘻道:“大爷今天该是一早就往西庄打牲的吗?听说西庄羊角洼的野兔子和山鸡比着往年多上一半,爷背上口袋里饱满满的,敢莫就是那里的行货吗?”
美珠强笑摇头道:“不就在三里墩打的?”
有一个人接口道:“怪道东方发白之际,被枪声惊醒,吓得我睡都不敢睡,一味提心吊胆,留神碉楼上的钟声。如此说来,就是爷掣着鸟枪上的火绳哩。”
美珠又点点头。一个老年妇人道:“这种天气,五更三点,正下霜时候,爷该保重身子就得了,牲畜值得多少?”
一个壮男忙道:“呸!你认道大爷为了区区银钱起早啊,错了,爷是好玩,借此练熬练熬功夫。若不相信,我们跟爷到府上,爷就把得来的东西赏给我们吃喝也许哩。”
美珠道:“少停煮熟了,便派人分送到各位府上尝尝新,恐怕不好吃。”
说时,已下了东桥堍。这班无事忙的男女便让开一条路,美珠匆忙地进了庄门,一直回到家中,到书房坐下,衣服都不及换,只把鸟枪牲袋等等卸了下来,便在豹皮袋内拿出那封书信观看。却是一个黄色笺纸裱背的信壳,正面用红墨印的一枝梅花,靠上部左角印就一行小行书,乃是“江南无此物,聊赠一枝春”十个字,另外“吉羊楼仿古监造”七个小字。正中间却写着“救急良方”四个铜字大小的黑字,细看笔迹,乃是太叔岳所书。反过来一瞧,并没封口,心中早已十分纳罕,然后把里头所套的一张信笺抽出来,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
千手千眼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救急神方,求得者,照方服药,迟恐不及,切勿自误。
延胡索、胡桃、常山、恶实、人中……白木鳖、菜油、柴胡。
柴胡底下又把朱笔圈了三四个连环圈儿。美珠看了半天,真个莫名其妙,顺手向台上一丢,自言自语道:“敢怕老头儿读书读出了神经病来发疯哩,这算什么呢?我家又没病人,承老头儿的情,一笔工楷,亲手抄录,着派了专人送来,真是倒霉……”忽又转念道:“不,我家太叔岳年纪不能说大,向来做事条清理白,家内无论甚事,务必亲理,大小不行有丝毫错讹,怎会无缘无故来这一张什么救急神方呢?其中定有奥妙。”所以拿起来再看一两遍,还看不出什么道理。姑且向怀中一塞,正想到里面去更换衣服,外边庄客却领了一个人进来了。
大家留神一看,那条上峄县的大道一望平阳,不见个人影,那条上西庄的小路上果然有一个人,背了支鸟枪,全身穿了猴毛的猎衣,蹬着鹿皮靴,跑得很快地向白庄方面而来。大家疑心是土码子的踩盘,所以格外注意,始而距离太远,看不清楚面目,及至行近,仔细一看,原来是孙家美珠老大。正想到庄桥东堍跟首去迎他首去迎他,那条大路上忽然随风吹来一阵鸾铃声响,留神再一瞧,原来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银蹄雪尾的乌云骓,四蹄放开,正是踏破严霜、踹飞塞土,如同火车一般开过来,风驰电掣,一眨眼已经到了三岔路口。恰巧美珠从小道过来,特地迟行一步,让马先过。谁知马上之人一见美珠,即便勒住马匹,滚鞍下马,走上一步,走到美珠面前,在身畔摸出个信封,一声不响授给美珠。美珠伸手接了那信,那人便退过去,带转马头,扳鞍上骑,只见他两腿一扇,那马又飞一般循着原路去了。这般事情,局外人虽瞧得清清楚楚,却不知此人从何而来,这信是谁寄给美珠,又疑心不是信札,总之莫名其妙。
书中交代,这马上之人乃是美珠太叔丈人崔翰林的护院镖客,唤作一阵风屈德,本来是东三省马贼出身,因为犯了血案,逃入榆关,发誓洗手,在崔家住了四五年了。本来胡子全仗马上功夫,所以骑得出这样好马,这样迅速。此次是崔翰林叫他前来送信给美珠,叮嘱不许多话,恰巧在途中相遇,故此他把信送掉,便翻身而去。美珠见屈德这样匆匆,心上万分疑惑,把那封信姑且在左胁下挂的那口豹皮猎袋内一塞,因为在路上拆观不便,回到家中开拆未迟。两只眼睛却望着马上屈德的背影,也好算是目送飞鸿,直送到看不见了,才向着护庄桥行来。从西边上桥,那东面桥堍上这班曝日闲谈的白叟黄童、村姑农妇,好比接新官上任的衙役三班相似,排列得整整齐齐,有的脱帽弯腰,有的笑嘻嘻道:“大爷今天该是一早就往西庄打牲的吗?听说西庄羊角洼的野兔子和山鸡比着往年多上一半,爷背上口袋里饱满满的,敢莫就是那里的行货吗?”
美珠强笑摇头道:“不就在三里墩打的?”
有一个人接口道:“怪道东方发白之际,被枪声惊醒,吓得我睡都不敢睡,一味提心吊胆,留神碉楼上的钟声。如此说来,就是爷掣着鸟枪上的火绳哩。”
美珠又点点头。一个老年妇人道:“这种天气,五更三点,正下霜时候,爷该保重身子就得了,牲畜值得多少?”
一个壮男忙道:“呸!你认道大爷为了区区银钱起早啊,错了,爷是好玩,借此练熬练熬功夫。若不相信,我们跟爷到府上,爷就把得来的东西赏给我们吃喝也许哩。”
美珠道:“少停煮熟了,便派人分送到各位府上尝尝新,恐怕不好吃。”
说时,已下了东桥堍。这班无事忙的男女便让开一条路,美珠匆忙地进了庄门,一直回到家中,到书房坐下,衣服都不及换,只把鸟枪牲袋等等卸了下来,便在豹皮袋内拿出那封书信观看。却是一个黄色笺纸裱背的信壳,正面用红墨印的一枝梅花,靠上部左角印就一行小行书,乃是“江南无此物,聊赠一枝春”十个字,另外“吉羊楼仿古监造”七个小字。正中间却写着“救急良方”四个铜字大小的黑字,细看笔迹,乃是太叔岳所书。反过来一瞧,并没封口,心中早已十分纳罕,然后把里头所套的一张信笺抽出来,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
千手千眼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救急神方,求得者,照方服药,迟恐不及,切勿自误。
延胡索、胡桃、常山、恶实、人中……白木鳖、菜油、柴胡。
柴胡底下又把朱笔圈了三四个连环圈儿。美珠看了半天,真个莫名其妙,顺手向台上一丢,自言自语道:“敢怕老头儿读书读出了神经病来发疯哩,这算什么呢?我家又没病人,承老头儿的情,一笔工楷,亲手抄录,着派了专人送来,真是倒霉……”忽又转念道:“不,我家太叔岳年纪不能说大,向来做事条清理白,家内无论甚事,务必亲理,大小不行有丝毫错讹,怎会无缘无故来这一张什么救急神方呢?其中定有奥妙。”所以拿起来再看一两遍,还看不出什么道理。姑且向怀中一塞,正想到里面去更换衣服,外边庄客却领了一个人进来了。
相关热词搜索:山东响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