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志短卖剑
2025-10-16 作者:孙玉鑫 来源:孙玉鑫作品集 点击:
胡文宗旋将武昌之行,拣重要的对老城主叙述了一遍!
内容包括夜访“四海镖局”武昌分店遇池帅,往“丁氏桥”暗查“四海镖局”出事实况,武昌“红山公墓”一切所见,青衫蒙面人感释生之恩,再至武昌分城道出胡,裴二人姓名诸事。
叙述中,起始,老城主眉畅展,似在称赞胡文宗办事才华,继而,白眉倏颤复锁终而目中暴闪威凌,面布寒霜。
老城主眉不动目不转,寒目凝思良久,然后一敛目中煞芒,面上又恢复了慈祥笑意。
片刻间的表情,有赞、有惊、有疑、有恨、有恼,变得很快,令人难以捉摸。
老城主诸般神态变化虽快,却毫未逃过胡文宗的眼神。
事怕有心人,尤其像胡文宗这样智慧超人的角色,老城主眉动目闪而一寒,对胡文宗来说,那不啻是一段极为详细的道白,加上他内心原有的假设互一参照,他已猜出事态十之八九。
这足以证实,“四海镖局”托辞丢镖丧人,委请“无不城”出而破案,其宗旨在摸清“无不城”的底细!
事情越大,情势越复杂,“无不城”则必越感辣手,“四海镖局”一方面向催破案情,一方面派人至“无不城”武昌分城送那封极尽逼协的信柬,如此,不但可乱“无不城”视听,且可在“无不城”束手无策之际,逼出“无不城”主脑人物,以释其“四海镖局”主脑人物对“无不城”主脑人物心中之疑。
“四海镖局”阴谋已被胡文宗予以证实,则老城主自然而然地想到“四海镖局”何以动此阴谋,于是脑海中也忆及某些人,不言可喻,他对“四海镖局”主脑人物,也产生了可怕的怀疑,而老城主设此“无不城”,及限定城众与外界接触俱以蒙面之诸事,极可能与他脑中所疑之人之事有关。
“无不城”内竟潜伏“四海镖局”方面的奸细,老城主更感骨悚,震怒而心寒!
但老城主面部一阵闪变后,竟能即时恢复慈祥笑容,确乎超出胡文宗想像之外,且内心骇极惧极!
一阵疑思,老城主慈祥地对胡文宗笑道:“想不到‘四海镖局’原来是虚报案情,却非……”
胡文宗剑眉一挑,道:“其实他们这着棋下得很差,文宗在抵达武昌的第二天,就已料想到伯父早有所觉!。
唐子桐闻言双眉倏皱,而呈异色。老城主闻言却心头巨震,目芒深注道:“哦!贤侄你倒是说说看,何以有此料想!”
胡文宗一笑,道:“以伯父睿智,您既驾临武昌,不可能不去一趟‘丁氏桥’,以求了解‘四海镖局’丢镖丧人的实况,只要去过‘丁氏桥’,他们丢镖丧人是真是诈,就不难一目了然!再者,伯父对他们将七名镖局草草葬在武昌,也断无不存疑念可能!”
话音甫落,老城主奇采凝射的双目,紧盯胡文宗久久,对胡文宗心机之深,既佩又惧!
半晌,老城主又问道:“老夫设若早有所觉,又何必劳动贤侄来往奔波呢?”
不错,这话很有道理。
胡文宗剑眉微挑,道:“伯父虽早有所觉,但却不能确定,谕令文宗前往武昌,旨在证实伯父心中设想!”
老城主默然刹那,继之一叹道:“好孩子,老夫真佩服你这份天质好象什么事也不能瞒过你!”
话锋微顿,目芒深注道:“不错,全被孩子你料中了,再说说看,‘四海镖局’何故出此阴谋?”
这个问题并不太难,但老城主却愿胡文宗答之不出!
胡文宗可是存了心,淡然道:“这是最简单的问题,不过,文宗在回禀此问之前,却有一问必须先拜询伯父,不知可否?”
老城主道:“孩子你问吧?”
胡文宗道:“伯父是否与四海镖局有仇有怨?”
老城主混身一震,道:“就老夫记忆所及,自本城开业迄令,这次是与‘四海镖局’首次交往,所以与他们可说是无仇无怨!”
胡文宗紧问着道:“本城开业以前呢?”
老城主微合双目道:“据说‘四海镖局’局主是位不谙武学的女子,而且姓名也甚是陌生,按说也谈不上仇和怨!”
胡文宗双眉一挑,肯定地道:“如此说来,‘四海镖局’局主或是某一位主脑人物,必然已将老城主或是本城某位重要人物,疑作他的仇人,而且这个仇可能还结得很早很远!因本城向不以真面与世人谋事,是以才煞费周章,动用阴谋,其用心不言可知,只在证实所想!”
这几句话,震得老城主心悸难止,双目煞芒倏闪即逝,老实说,他真想一掌将胡文宗毙于当场,他对胡文宗的这份聪智,既怕更爱!
唐子桐闻言甚惊,当他意及他父亲那晚对他说过的话,他曾说过他怕极了一个人,那人可能要得了他的老命!
胡文宗不傻,早已疑聚了全身真力,以待不测之变!
要想进一步证实所想,他认为这个险值得一冒。
室内气氛却是紧张至极。
片刻沉默,室内落针可闻。终于慈云来,阴森去,老城主面上复现祥和之色,随之,胡文宗收敛了暗提的功力,暗自吐了口气。
唐子桐虽亦有所觉,但由于乃父甚少告彼昔日结仇往事,故对胡文宗所言,并无多大惊骇感触。
亲蔼一笑,老城主目注胡文宗道:“孩子如改行相命术士,必是金字招牌一块,不瞒你说,老夫听完你武昌经过后,确已对‘四海镖局’主脑人物,产生了深疑。不错,老夫昔日走动江湖时际,难免与人结下了仇怨,可是,真正达到要得了老夫之命的,却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人,想必正在海角天涯追索老夫的行踪,这人今日的武学功力,瞩目当今武林,只怕少有人敌,他虽在追索老夫残命,老实说,老夫也正在对他展开搜索,也就是说,老夫也饶不了他。”
话到此处,双目连闪煞芒,满面倏罩寒霜,狰狞之色,使人入目胆战心寒。
胡文宗唐子桐二人,遍体周身毛骨皆悚。
刹那,竟然敛神一叹,面呈愧色的道:“其中另外一人,必然也在四海八荒,追寻老夫落脚之处,此人功力……”
语锋一歇,颇具深意地瞥了胡文宗一眼,继续又道:“此人功力或较前者尚犹过之,不过,容或此人功力不到上乘,只要他发现老夫是谁,或者老夫察觉他是谁,坦白说,老夫决无选择,定然合目自缚,毅然就死而无怨言!当然,老夫并非毫无所求,今日老夫唯一的心愿,但祈皇天有眼,容我先寻出前面那人,手刃万毒魔煞后,再遇后面那人,老夫就死而无憾了!”
说到此处,老城主目中神光湛然,面呈肃穆之色。最后这段话,慷慨激昂,大义凛然。显然,老城主必有一件极不平凡的往事。
这些话,却使胡文宗陡生疑念,问道:“敢问伯父,这二人之间,是否互有关联?”
老城主双眉一阵颤抖,旋又一叹道:“关联一世!上苍设若少降其中任何一人,则老夫当不致被这无边愧、恨折磨半生!”
这简单的答复,顿使胡文宗迷路失径,疑云密布!
记忆所及,老父对他追叙昔日惨案经过,诸般情态似与老城主如今所叙大相径庭,莫非老城主不是他胡文宗所疑之人?!
事态演变,似已超出胡文宗意料之外。如此,他用尽心机深入“无不城。”岂非白费了?
老城主深注了胡文宗一眼,内心一动,道:“孩子你在想什么?”
胡文宗闻言一凛,忙自收神,道:“哦!小侄正在构想伯父昔年,与那二人之间所发生的可能情势!”
很妙,未容老城主答话。又道:“是以伯父才建此‘无所不能城’,藉与各色武林人物接触机会,暗查那两位的行踪,达到雪恨受殉的目的!限定城众不以真面与外界接触,对伯父意欲戮除的那人来说,用意在敌明我暗,对伯父甘愿任其索命的那人来说,用意使他晚一步发觉伯父踪迹,对他们两人共同来说,因为现有城众大部份与他们并不陌生!”
老城主开颜一笑道:“孩子你真厉害,全叫你一言中的,可是事情复杂出人意表,你也不必揣测了,老实说,这件事子桐也毫无所知,只要机缘到来,老夫定会让你们知道的。”
沉思刹那,胡文宗杞人忧天地道:“伯父适才曾说那魔煞功力少有人敌……”
老城主一笑,继之目闪威凌道:“这魔煞功力虽高,老夫自信尚能凭藉本身所学,手刃此獠!”
能以手刃“少有人敌”之人,老城主不必自夸无敌者流,其本身功力多深多高,尽在不言之中。
这话唐子桐深信不疑,胡文宗却是信疑参半。
半晌,老城主黯然一叹,一指悬空面前圆形小球道:“孩子你可知此系何物?”
胡文宗自进入这“悔非洞天”,早已发现此物,着实不知何物,如今见问,内心不禁一动,忙道:“小侄猜不透究是何物。”
老城主一瞥乃子道:“子桐你呢?”
唐子桐正在沉思,闻言茫然摇首,身为人子者竟不知何物,这可真怪。
老城主视线一收,当即正身肃色,目芒凝注圆形小球道:“古昔越王为不忘国仇家恨,卧柴薪,尝苦胆,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勉励国人,矢志复仇,终灭仇者,达成心愿!老夫虽一介江湖武夫,然亦为昔日痛心恨事,尝此苦胆将已廿载矣!唉!魔煞何日就诛?愧愿何日得了?上苍还能假我……几年呢?”
话音落际,细如蚊哼,皓首低垂闭目神伤!
沉痛哀伤的话语中,显示出老城主为昔日往事,无日稍忘,为恨而切齿,为愧而祈愿,可惜,已近就木之年,恨、愧未了,死亦不得瞑目也。
唐子桐自晓事以来,乃父如此悲伤,绝望的神情,尚还是首次目见。父子连心,他不免为乃父之恨而恨,为乃父之愧而愧,但内心是迷惘一片,有似白纸一张。
胡文宗至仁至义之人,见情深心感慨无已,可是,老城主“尝此苦胆将已廿载矣”之言,却又深自扣紧他的心弦。昔日武林二圣三圣遭劫,不正是发生于二十年前吗?
世间那有这般奇巧的怪事?被他所疑而刚自释疑的老城主,在二十年前也有过一伤心恨事?!
雾样的迷疑胡文宗不禁为之垂首深思。奇峰陡起,胡文宗再被“意外”困扰。
三人俱皆深陷沉思,但思绪却隔如天渊,片刻……久久。
胡文宗目中奇采一闪,心得两全之计,轻咳了一声,面朝老城主道:“唐伯父,小侄心存一言,不知当讲否?”
老城主闻言敛态,道:“孩子,老夫并没将你看成外人,话无不可讲者!”
胡文宗剑眉一扬,虔声道:“小侄深感伯父知遇之恩,是以有言不吐不快,设若话出有错,尚请垂谅。”
深施一礼,继续道:“如今本城之中,已潜伏‘四海镖局’奸细,奸细是谁不得而知,伯父虽怀无敌神技,但敌暗我明,防不胜防,况‘四海镖局’既已向本城委托案情,因其有许,则势必形成悬案,且影响本成声誉至,设若彼等旧技重施,如此纠缠不清何时可了?恨,愧两事总有了断之时,是福不是祸,是祸也身不脱,要来的耽不了还是要来,小侄浅见,不如取消本城城众不以真面与外界接触的限规,伯父具柬邀请当今武林各大门派,及江湖黑白两道来本城参加正式开业大典,如此天下黑白两道集聚一堂,伯父既以真面接待天下英豪,仇者怨者自可断知伯父是谁,有仇扫仇有怨报怨,能化解就化解,免得暗处探索,枝节丛生,如此既收一劳永逸之效,且可免去伯父天年之忧,小侄言出至诚,当否之处尚请伯父睿智以决!”
这番话有声有色,对老城主而言益多害小,且限于老城主天年之忧,这事儿只怕可有九成。
对胡文宗而言,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老城主设系昔日惨杀二圣三圣的凶手,其罪自当一死,“无不城”正式开业大典之际,二圣胡家三圣葛家亦可指名索仇,胡承奇父子亦可指名索冤,则胡文宗今日所用心机,对当死的恶者而言,当无愧怍。
设若老城主与昔日二圣三圣惨案无关,则可断定老城主绝非歹毒者流,届时,胡文宗当挺身力助老成主一臂,共雪恨仇,化解怨愧,如此胡文宗今日所用心机,更无愧怍可言。
唐子桐目呈乞色凝注着乃父,显然,他也赞同胡文宗的主意。
几经天人交战,老成主皓首倏扬,神光湛然的目芒一瞥胡文宗,道:“孩子,我们真是相见恨晚,老夫愿意接受你的宝贵卓见。”
胡文宗那几句话的魔力可真大。唐子桐愁容开展,感激地投注了胡文宗几眼。
胡文宗闻言心喜肃容正色道:“贺喜伯父明智抉择,不过小侄另有恳求!本城素被天下武林视为神秘组织,由于接纳主顾善恶不分,致令城名毁誉参半,小侄以为自今日起,本城业务必须整顿,使之成为武林正义总舵,凡属违悖天理仁心的案件,万恶不知悔改之徒的托庇,一概拒千里之外,倘有不愤不服者,本城不惜血洒十丈,为武林道风除彼败类,为芸芸众生除彼孽害,果如此,本城大业方能昌运宏达,果如此,天下群豪方能欣然赴我开业大典之会。”
胡文宗侃侃道来,正义凛然,老城主父子频频颔首,由衷敬服。老城主沉思刹那,慨然而允道:“好吧,这事就如此决定,老夫虚渡一生,但愿在此垂暮晚年,为江湖为众生做点事情。”
话锋一转,侧顾乃子道:“子桐,本城受托事件,迄至今日为止,尚有多少未了案情?”
唐子桐略一思索,道:“孩儿前日清查过一次,尚有七十四件!”
老城主沉吟片刻,又对胡文宗道:“老夫心意已决,一切照孩子你的意思去办,不过要待完结这七十四件存案后再付实行,如何?”
胡文宗道:“这样很好,小侄也可乘此出城办点私事,半年后再返城听候伯父差使!”
老城主笑道:“可以,不过在这半年之间,老夫想给你一次苦差使,你愿意吗?”
胡文宗默然刹那道:“但不知是什么事要小侄效力的?”
老城主含笑道:“本城城众不下数百之众,老一辈的俱是老夫旧友知交,少一辈的也俱他们先后引介入城者,以这次出了奸细而言,老夫对他们平日作为难以放心,因而想乘你外游之便,暗处探查一番,这对今后大业根基关系很大。”
双眉微挑,胡文宗欣然道:“小侄遵命,敌暗我明,暗箭难防,尚望伯父不要大意。”
老城主笑道:“量他还没这个狗胆。”
几天后,胡承奇恢复真面飘然进入金陵城内。
一天,约莫晌午时际,胡文宗飘然来到南朝遗迹“胭脂井”处!“胭脂井”边荒颓乱石上,早坐着一人。
看样子,胡承奇与此人事先有约?
胡承奇尚未走近“胭脂井”早先坐在井边的那人,一跃急走过来,埋怨地说:“我的好大弟,你可把艾老四害惨了!”
听称呼,这人原来是“四天王”之艾一风。
胡承奇笑道:“四叔,您是叫承奇背上逆伦罪名了!”
艾一风神色起始一怔,继而一沉道:“这是什么话,老人家昔日……”
胡承奇正色接口道:“您总是家父同一辈的长者,承奇岂可逾礼失伦,这称呼您务必改过来,否则您可别再管寒家之事。”
艾一风一阵沉默,终于道:“四叔真服你了,好吧,咱们就这么办!你怎么现在才来?”
胡文宗目光深注地道:“承奇与您约定是今日会面,可也没硬性指定何时,莫非有什么急事?”
艾一风一叹,道:“你可知与老人家素称莫逆的,谁住在苏州?”
胡承奇愕然道:“您是说董叔……”
艾一风忙自截口催着道:“可不就是这位老人家,走吧,迟了恐怕救之不及!”
说着拉着胡承奇,迈步就走。
胡承奇闻言心惊,忙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您先说说看!”
说着拦住艾一凤出手如电,阻住了艾一风的去势。
艾一风急声道:“说来话长,边走边谈,你还怕来不及?”
胡承奇道:“再急也不在一时,而且承奇尚有要事相询四叔。”
艾一风一叹道:“唉!真个急惊风遇上慢郎中,好,你说吧!”
胡承奇一笑,道:“大叔、二叔、三……”
艾一风心里火急,忙截口道:“老大去洞庭,老二入鲁到大明湖,老三在金陵我没找到,今天我刚由北京飞骑赶来此处!”
真是火性子,不要人问,一口气儿全抖出来了。
胡承奇道:“家父……”
艾一风跌足恨声道:“怎么啦承奇,这些话难道路上不能谈?”
胡承奇笑道:“金陵有事,承奇想请四叔暂时留在此处,话说完了,承奇马上赶往苏州,该行了吧四叔!”
艾一风愕然道:“你是说……”
胡承奇笑着接口道:“您与三叔暂时留在金陵,承奇独自赶往苏州,天大的事儿,大概承奇自信还招呼得了!”
好大的口气。艾一风丧气无奈的道:“好吧,据北京郊外古刹中的老和尚说,老人家目下已有所发现,下月中旬,可能会在苏杭一带出现,除此没别的交待!”
胡承奇沉吟刹那,道:“大叔他们何时离开景德镇,您……”
艾一风忙道:“他们大约在景德镇将那些黄的白的送完后就走了,我在你离去当天午后,就已直奔北京!”
原来景德镇出现的几位财神爷,是艾老大艾老二艾老三他们三位。
这时,“胭指井”边,又来了几位探寻名胜古迹的游客雅士!至此,胡承奇二人话声已转低沉。
约莫盏茶光景,二人话毕。
胡承奇临去又嘱咐道:“四叔,金陵的事儿,交给您与三叔了。”
艾一风双眉一扬,道:“放心,包准错不了,你请吧,少爷那边急得很!”
胡承奇欣慰地一笑,告别而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形容苏杭景色幽绝,在天底下首一无双的意思,这句话,这意思,没人不知没人不晓。
苏州里外,四乡田野,更是湖河交错,清流荡漾,田畦碧波,炊烟袅袅,是以苏州又有“水乡泽国”之称。
这一天,苏州地面,来了一位陌生客。这人一袭白儒衫,腰悬长剑神态飘逸,年约二十二三,好一位英俊洒脱的人物!当天晚上,这人在苏州南郊忙了一阵,直到四更夜深,才返回旅居客栈就寝!
这一晚他没白忙,替善者解决了万难之事,对恶者挡了驾,恶者不知他是谁,善者还不知有这么回事儿。翌日凌晨,这人悄然走进苏州城里一家茶楼。这儒衫人物进入茶楼时,也许尚早,里面茶客还不多。
他在楼下与掌柜的一阵交谈后,即解下腰上长剑交给掌管的,自个则拾级上了楼,上楼后,楼上茶客并不多,就在西边面窗处拣了一个座头坐下。
茶倌“照子”很够亮,几曾见过如此洒脱高贵的人物,笑容哈腰地侍候上了,道:“大爷您是要龙井铁观音,还是……”
儒衫人物笑着道:“铁观音好了,这儿有什么好吃的?”
茶倌哈着腰,如数家珍地念道:“点心多得是,小笼八件,苏州麻酥,甜面鱼酥,烧卖,油豆鼓粉丝……”
儒衫人物笑道:“再数下去我就饱了,就跟我来小笼八件加上一碟苏州麻酥吧!”
茶倌正数得口沫四溅,叫人家如此一说,不禁卟嗤笑了起来,说了一声“您稍待”就下楼去了。
不一会,儒衫人物那只长剑,有人将之高悬楼上梯口处醒目之极,凡楼上茶客,俱能一目了然。
剑长三尺,剑鞘色呈铜斑,唯一奇特异常者,剑柄中心嵌着一颗晶红宝石,鞘身附悬一张纸条,两面写着:“秦琼落魄卖马、本人志短售剑。”
敢情好,儒衫人物衣冠楚楚,想不到还会“志短售剑”。
武人视自己兵刃如命,志再短何会售剑,一只剑又值几何?但这只剑却非常剑,其价无法估计,可是绝非因为那颗晶红宝石之故。刹那,茶、点送上桌,儒衫人边吃边饮起来。
这时,茶客们纷纷上楼,各色人物拥塞一楼,谈笑风生,还带吱吱鸟叫。悬在楼梯口的那只剑,所有茶客都见着了,但是对它最注意的最感兴趣的,却只有三个桌位上的茶客。
楼梯口近旁,桌上有两位茶客,年岁俱在五旬上下,衣着讲究,一人手玩铁弹,桌上放着鸟,鸟笼内一只黄毛画眉,跳跃不停轻灵可爱。
这二人,可能是苏州地面上,大爷二爷一流的人物。二人边吃边谈,所谈范围,正是那只悬空长剑。南窗近处桌位上三位茶客,论衣饰装束举止长像,全是江湖人物。
对窗之人,灰衫、佩剑,年约五旬,山羊胡须残鹰鼻,貌相阴冷无情,双目寒光慑人,身材瘦小,一眼即知,此人不好斗得很。
面东那人,身材魁伟,凶眉盆口,年约三旬出头。
北边坐上人,貌容还算清俊,目闪阴鸷冷芒,手握折扇,文士装束,您只看他一眼,准知此人是位阴残狡狯的狠人。
他们所谈,也是那只求售长剑。
另外中间那付座头上,坐着两名地痞似的无赖,歪带帽斜穿衣,鼠目薄唇,抬举他们一点算得上江湖末流小丑。异想天开,也想动那只长剑的歪主意。这些人脑筋最简单,但却是说做就做。二人略一商量,歪帽小伙起了身,一一拍手,茶倌胆一寒,乖乖地走了过来。
茶倌哈着腰,一付假笑脸,没待开口,却听歪帽小伙道:“小三子,怎么卖剑卖到茶楼来了?”
茶倌摇着头迎笑道:“这个小的不知道,周大哥问掌柜的就知道了。”
没起身的斜衣小伙道:“剑主是谁?”
茶倌早已掌柜的知会过,一指那儒衫人物道:“是那位大爷的,张大哥想买可以直接找他。”
歪帽小伙一挥手,边坐下去边说道:“好,没你的事儿了。”
茶倌一躬身,招呼别的顾客去了。
歪帽小伙压着嗓门道:“怎么样张老大,五爷生日咱们哥儿俩可找到寿礼啦!”
斜衣小伙瞥了丈外的儒衫人物一眼,皱眉低声道:“玩艺儿是不错,不过我看这小子有点扎手!”
歪帽小伙眼一瞪,道:“怎么啦?凭咱们哥儿俩在苏州的名头,还抢他的不成?要钱给钱,管他扎不扎手!”
斜衣小伙道:“冲着那颗红宝石,兄弟看这口剑,只怕用白的算太重,黄的算咱们手头上又紧……”
白的是银子,黄的指得是金无宝。
歪帽小伙嘿嘿一笑道:“给白的是咱们哥儿俩的意思,给他露了脸,这小子要真不开眼,就凭咱们还怕摆不了他?”
言毕,起身走近儒衫人物桌边,不请就坐在儒衫人物邻座,笑道:“兄弟周武雄,苏州秦大爷手下……”
没谈斤两,就想抖字号。
儒衫人物冷冷地道:“咱们不必来这在套,想买剑是吗?”
歪帽小伙忍住火,笑道:“不错,朋友开个价吧。”
儒衫人物斜眼,道:“阁下是那位秦大爷的手下?”
歪帽小伙来了劲儿,姆指一竖,道:“不错,兄弟正是西门秦大爷……”
儒衫人物一摆手,截住道:“够了,当大爷的人可能买得起,阁下么……恐怕还不够份量。”
歪帽小伙面色倏变,怒道:“怎么?朋友敢瞧不上眼我姓周……”
儒衫人物一笑,道:“这剑太贵我怕阁下出不起价!”
歪帽小伙一拍桌面,气呼呼地道:“笑话,姓周的还没坍过台,朋友出价吧!”
这一拍桌面,全楼上茶客都听清楚了,纷纷向这边投目,有的已经在打主意开溜。
儒衫人物没讲话,右掌食指一伸!出了价!
歪帽小伙一惊,道:“一百两!”
这次儒衫人物开了口,但话声可气人:“对别的大爷是一千两,对阁下这样儿的,就算一百两吧!”
交易不成仁义在,这话说得可太气人,大庭广众下姓周的面孔往那儿摆,咬着牙道:“这也算不了什么,朋友等一下吧!”
说着,离座扭头就走!
适时,儒衫人物冷冷地道:“阁下不要拿错了,要带黄的,可不是白的!”
歪帽小伙闻言心凉,鼠眼赤红霍转身形愤声道:“朋友你这做什么,意思先怎么不说明?”
儒衫人物笑道:“现在说也不迟嘛!”
歪帽小伙杀机已上眉梢,道:“朋友要存心要人,‘照子’也该放亮一点!”
儒衫人物道:“这是什么话,卖剑要钱,难道错了?”
歪帽小伙发了横,寒声道:“不管你怎么说,这剑我买定了!”
儒衫人物笑道:“这不就结了吗?我要黄金百两,阁下得剑,本人拿钱,皆大欢喜!”
歪帽小伙内心气结,已安了坏心眼,冷笑道:“朋友真是见钱眼开,你不怕钱多丢命?”
儒衫人物冷冷地道:“那是本人自个儿的事,阁下要买剑就得拿黄金百两来,否则,阁下请便!”
话讲绝了,歪帽小伙一翻眼阴阴的道:“给你脸真不要?”
儒衫人物冷笑道:“本人不想露这个脸,苏州是个有王法的地方,二位莫非还真想摆平了本人?”
嘿好啊!歪帽、斜衣两个小伙刚才那段低声交谈,全叫儒衫人物听去啦!
歪帽小伙子闻言心凛,至此他还不信邪不醒悟,转身对那斜衣小伙施了个眼色!
斜衣小伙颔首会意,离座朝向悬空长剑走了过去!
歪帽小伙那还能闲着,双掌正等劈出……
“站住!”
一声寒叱,两条身形一扑楼梯口截住斜衣小伙,另一条身形快如电闪托住了歪帽小伙双掌!
这二人正是坐于梯口附近,桌上有鸟笼手中握铁弹的两名爷字号的人物!
斜衣小伙看清了截住他的人,机伶一颤,没吭气儿。转身走向歪帽小伙,截住他的那人也跟过来!
这一闹,楼上茶客全惊动了,丢下钱,一窝风溜了!只有南窗附近桌上之人,稳坐在那儿没动边吃边谈边看。
歪帽小伙双掌一收,鼠目一瞥托他双掌之人,心内一寒,但仍撑着面子道:“熊大爷您这算干什么,他竟要……”
姓熊的大爷一摆手,道:“不要说了,老夫全都清楚,回去吧!”
歪帽小伙因心有所恃,鼠眼一翻道:“回去,回那儿去,除非他将剑留下,否则今天非摆平他不可!”
儒衫人物坐在原处神色自若,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姓熊的大爷脸色一沉,寒声道:“周武雄,你怎么这样不识相,去!”
这时,斜衣小伙与那人已走到桌边。
歪帽小伙内心虽凛,表面却也不含糊质问着道:“熊大爷,您平时来西门,我们兄弟对您可是以礼相待,怎么今儿个还想强龙压主?”
姓熊的大爷冷笑道:“你还懂得强龙压主,老夫看不起你们这种宵小行为怎么样?”
斜衣小伙没敢回嘴,歪帽小伙也冷笑道:“那您是存心想挑秦大爷的地盘了!”
姓熊的大爷目中冷芒一闪,语气威凌的道:“周武雄你少动歪心眼,你只说走不走吧!”
歪帽小伙嘿嘿一笑,心一横牙一咬,拉开了势子,决然道:“就这样的走法,嘿嘿……办不到!”
内容包括夜访“四海镖局”武昌分店遇池帅,往“丁氏桥”暗查“四海镖局”出事实况,武昌“红山公墓”一切所见,青衫蒙面人感释生之恩,再至武昌分城道出胡,裴二人姓名诸事。
叙述中,起始,老城主眉畅展,似在称赞胡文宗办事才华,继而,白眉倏颤复锁终而目中暴闪威凌,面布寒霜。
老城主眉不动目不转,寒目凝思良久,然后一敛目中煞芒,面上又恢复了慈祥笑意。
片刻间的表情,有赞、有惊、有疑、有恨、有恼,变得很快,令人难以捉摸。
老城主诸般神态变化虽快,却毫未逃过胡文宗的眼神。
事怕有心人,尤其像胡文宗这样智慧超人的角色,老城主眉动目闪而一寒,对胡文宗来说,那不啻是一段极为详细的道白,加上他内心原有的假设互一参照,他已猜出事态十之八九。
这足以证实,“四海镖局”托辞丢镖丧人,委请“无不城”出而破案,其宗旨在摸清“无不城”的底细!
事情越大,情势越复杂,“无不城”则必越感辣手,“四海镖局”一方面向催破案情,一方面派人至“无不城”武昌分城送那封极尽逼协的信柬,如此,不但可乱“无不城”视听,且可在“无不城”束手无策之际,逼出“无不城”主脑人物,以释其“四海镖局”主脑人物对“无不城”主脑人物心中之疑。
“四海镖局”阴谋已被胡文宗予以证实,则老城主自然而然地想到“四海镖局”何以动此阴谋,于是脑海中也忆及某些人,不言可喻,他对“四海镖局”主脑人物,也产生了可怕的怀疑,而老城主设此“无不城”,及限定城众与外界接触俱以蒙面之诸事,极可能与他脑中所疑之人之事有关。
“无不城”内竟潜伏“四海镖局”方面的奸细,老城主更感骨悚,震怒而心寒!
但老城主面部一阵闪变后,竟能即时恢复慈祥笑容,确乎超出胡文宗想像之外,且内心骇极惧极!
一阵疑思,老城主慈祥地对胡文宗笑道:“想不到‘四海镖局’原来是虚报案情,却非……”
胡文宗剑眉一挑,道:“其实他们这着棋下得很差,文宗在抵达武昌的第二天,就已料想到伯父早有所觉!。
唐子桐闻言双眉倏皱,而呈异色。老城主闻言却心头巨震,目芒深注道:“哦!贤侄你倒是说说看,何以有此料想!”
胡文宗一笑,道:“以伯父睿智,您既驾临武昌,不可能不去一趟‘丁氏桥’,以求了解‘四海镖局’丢镖丧人的实况,只要去过‘丁氏桥’,他们丢镖丧人是真是诈,就不难一目了然!再者,伯父对他们将七名镖局草草葬在武昌,也断无不存疑念可能!”
话音甫落,老城主奇采凝射的双目,紧盯胡文宗久久,对胡文宗心机之深,既佩又惧!
半晌,老城主又问道:“老夫设若早有所觉,又何必劳动贤侄来往奔波呢?”
不错,这话很有道理。
胡文宗剑眉微挑,道:“伯父虽早有所觉,但却不能确定,谕令文宗前往武昌,旨在证实伯父心中设想!”
老城主默然刹那,继之一叹道:“好孩子,老夫真佩服你这份天质好象什么事也不能瞒过你!”
话锋微顿,目芒深注道:“不错,全被孩子你料中了,再说说看,‘四海镖局’何故出此阴谋?”
这个问题并不太难,但老城主却愿胡文宗答之不出!
胡文宗可是存了心,淡然道:“这是最简单的问题,不过,文宗在回禀此问之前,却有一问必须先拜询伯父,不知可否?”
老城主道:“孩子你问吧?”
胡文宗道:“伯父是否与四海镖局有仇有怨?”
老城主混身一震,道:“就老夫记忆所及,自本城开业迄令,这次是与‘四海镖局’首次交往,所以与他们可说是无仇无怨!”
胡文宗紧问着道:“本城开业以前呢?”
老城主微合双目道:“据说‘四海镖局’局主是位不谙武学的女子,而且姓名也甚是陌生,按说也谈不上仇和怨!”
胡文宗双眉一挑,肯定地道:“如此说来,‘四海镖局’局主或是某一位主脑人物,必然已将老城主或是本城某位重要人物,疑作他的仇人,而且这个仇可能还结得很早很远!因本城向不以真面与世人谋事,是以才煞费周章,动用阴谋,其用心不言可知,只在证实所想!”
这几句话,震得老城主心悸难止,双目煞芒倏闪即逝,老实说,他真想一掌将胡文宗毙于当场,他对胡文宗的这份聪智,既怕更爱!
唐子桐闻言甚惊,当他意及他父亲那晚对他说过的话,他曾说过他怕极了一个人,那人可能要得了他的老命!
胡文宗不傻,早已疑聚了全身真力,以待不测之变!
要想进一步证实所想,他认为这个险值得一冒。
室内气氛却是紧张至极。
片刻沉默,室内落针可闻。终于慈云来,阴森去,老城主面上复现祥和之色,随之,胡文宗收敛了暗提的功力,暗自吐了口气。
唐子桐虽亦有所觉,但由于乃父甚少告彼昔日结仇往事,故对胡文宗所言,并无多大惊骇感触。
亲蔼一笑,老城主目注胡文宗道:“孩子如改行相命术士,必是金字招牌一块,不瞒你说,老夫听完你武昌经过后,确已对‘四海镖局’主脑人物,产生了深疑。不错,老夫昔日走动江湖时际,难免与人结下了仇怨,可是,真正达到要得了老夫之命的,却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人,想必正在海角天涯追索老夫的行踪,这人今日的武学功力,瞩目当今武林,只怕少有人敌,他虽在追索老夫残命,老实说,老夫也正在对他展开搜索,也就是说,老夫也饶不了他。”
话到此处,双目连闪煞芒,满面倏罩寒霜,狰狞之色,使人入目胆战心寒。
胡文宗唐子桐二人,遍体周身毛骨皆悚。
刹那,竟然敛神一叹,面呈愧色的道:“其中另外一人,必然也在四海八荒,追寻老夫落脚之处,此人功力……”
语锋一歇,颇具深意地瞥了胡文宗一眼,继续又道:“此人功力或较前者尚犹过之,不过,容或此人功力不到上乘,只要他发现老夫是谁,或者老夫察觉他是谁,坦白说,老夫决无选择,定然合目自缚,毅然就死而无怨言!当然,老夫并非毫无所求,今日老夫唯一的心愿,但祈皇天有眼,容我先寻出前面那人,手刃万毒魔煞后,再遇后面那人,老夫就死而无憾了!”
说到此处,老城主目中神光湛然,面呈肃穆之色。最后这段话,慷慨激昂,大义凛然。显然,老城主必有一件极不平凡的往事。
这些话,却使胡文宗陡生疑念,问道:“敢问伯父,这二人之间,是否互有关联?”
老城主双眉一阵颤抖,旋又一叹道:“关联一世!上苍设若少降其中任何一人,则老夫当不致被这无边愧、恨折磨半生!”
这简单的答复,顿使胡文宗迷路失径,疑云密布!
记忆所及,老父对他追叙昔日惨案经过,诸般情态似与老城主如今所叙大相径庭,莫非老城主不是他胡文宗所疑之人?!
事态演变,似已超出胡文宗意料之外。如此,他用尽心机深入“无不城。”岂非白费了?
老城主深注了胡文宗一眼,内心一动,道:“孩子你在想什么?”
胡文宗闻言一凛,忙自收神,道:“哦!小侄正在构想伯父昔年,与那二人之间所发生的可能情势!”
很妙,未容老城主答话。又道:“是以伯父才建此‘无所不能城’,藉与各色武林人物接触机会,暗查那两位的行踪,达到雪恨受殉的目的!限定城众不以真面与外界接触,对伯父意欲戮除的那人来说,用意在敌明我暗,对伯父甘愿任其索命的那人来说,用意使他晚一步发觉伯父踪迹,对他们两人共同来说,因为现有城众大部份与他们并不陌生!”
老城主开颜一笑道:“孩子你真厉害,全叫你一言中的,可是事情复杂出人意表,你也不必揣测了,老实说,这件事子桐也毫无所知,只要机缘到来,老夫定会让你们知道的。”
沉思刹那,胡文宗杞人忧天地道:“伯父适才曾说那魔煞功力少有人敌……”
老城主一笑,继之目闪威凌道:“这魔煞功力虽高,老夫自信尚能凭藉本身所学,手刃此獠!”
能以手刃“少有人敌”之人,老城主不必自夸无敌者流,其本身功力多深多高,尽在不言之中。
这话唐子桐深信不疑,胡文宗却是信疑参半。
半晌,老城主黯然一叹,一指悬空面前圆形小球道:“孩子你可知此系何物?”
胡文宗自进入这“悔非洞天”,早已发现此物,着实不知何物,如今见问,内心不禁一动,忙道:“小侄猜不透究是何物。”
老城主一瞥乃子道:“子桐你呢?”
唐子桐正在沉思,闻言茫然摇首,身为人子者竟不知何物,这可真怪。
老城主视线一收,当即正身肃色,目芒凝注圆形小球道:“古昔越王为不忘国仇家恨,卧柴薪,尝苦胆,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勉励国人,矢志复仇,终灭仇者,达成心愿!老夫虽一介江湖武夫,然亦为昔日痛心恨事,尝此苦胆将已廿载矣!唉!魔煞何日就诛?愧愿何日得了?上苍还能假我……几年呢?”
话音落际,细如蚊哼,皓首低垂闭目神伤!
沉痛哀伤的话语中,显示出老城主为昔日往事,无日稍忘,为恨而切齿,为愧而祈愿,可惜,已近就木之年,恨、愧未了,死亦不得瞑目也。
唐子桐自晓事以来,乃父如此悲伤,绝望的神情,尚还是首次目见。父子连心,他不免为乃父之恨而恨,为乃父之愧而愧,但内心是迷惘一片,有似白纸一张。
胡文宗至仁至义之人,见情深心感慨无已,可是,老城主“尝此苦胆将已廿载矣”之言,却又深自扣紧他的心弦。昔日武林二圣三圣遭劫,不正是发生于二十年前吗?
世间那有这般奇巧的怪事?被他所疑而刚自释疑的老城主,在二十年前也有过一伤心恨事?!
雾样的迷疑胡文宗不禁为之垂首深思。奇峰陡起,胡文宗再被“意外”困扰。
三人俱皆深陷沉思,但思绪却隔如天渊,片刻……久久。
胡文宗目中奇采一闪,心得两全之计,轻咳了一声,面朝老城主道:“唐伯父,小侄心存一言,不知当讲否?”
老城主闻言敛态,道:“孩子,老夫并没将你看成外人,话无不可讲者!”
胡文宗剑眉一扬,虔声道:“小侄深感伯父知遇之恩,是以有言不吐不快,设若话出有错,尚请垂谅。”
深施一礼,继续道:“如今本城之中,已潜伏‘四海镖局’奸细,奸细是谁不得而知,伯父虽怀无敌神技,但敌暗我明,防不胜防,况‘四海镖局’既已向本城委托案情,因其有许,则势必形成悬案,且影响本成声誉至,设若彼等旧技重施,如此纠缠不清何时可了?恨,愧两事总有了断之时,是福不是祸,是祸也身不脱,要来的耽不了还是要来,小侄浅见,不如取消本城城众不以真面与外界接触的限规,伯父具柬邀请当今武林各大门派,及江湖黑白两道来本城参加正式开业大典,如此天下黑白两道集聚一堂,伯父既以真面接待天下英豪,仇者怨者自可断知伯父是谁,有仇扫仇有怨报怨,能化解就化解,免得暗处探索,枝节丛生,如此既收一劳永逸之效,且可免去伯父天年之忧,小侄言出至诚,当否之处尚请伯父睿智以决!”
这番话有声有色,对老城主而言益多害小,且限于老城主天年之忧,这事儿只怕可有九成。
对胡文宗而言,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老城主设系昔日惨杀二圣三圣的凶手,其罪自当一死,“无不城”正式开业大典之际,二圣胡家三圣葛家亦可指名索仇,胡承奇父子亦可指名索冤,则胡文宗今日所用心机,对当死的恶者而言,当无愧怍。
设若老城主与昔日二圣三圣惨案无关,则可断定老城主绝非歹毒者流,届时,胡文宗当挺身力助老成主一臂,共雪恨仇,化解怨愧,如此胡文宗今日所用心机,更无愧怍可言。
唐子桐目呈乞色凝注着乃父,显然,他也赞同胡文宗的主意。
几经天人交战,老成主皓首倏扬,神光湛然的目芒一瞥胡文宗,道:“孩子,我们真是相见恨晚,老夫愿意接受你的宝贵卓见。”
胡文宗那几句话的魔力可真大。唐子桐愁容开展,感激地投注了胡文宗几眼。
胡文宗闻言心喜肃容正色道:“贺喜伯父明智抉择,不过小侄另有恳求!本城素被天下武林视为神秘组织,由于接纳主顾善恶不分,致令城名毁誉参半,小侄以为自今日起,本城业务必须整顿,使之成为武林正义总舵,凡属违悖天理仁心的案件,万恶不知悔改之徒的托庇,一概拒千里之外,倘有不愤不服者,本城不惜血洒十丈,为武林道风除彼败类,为芸芸众生除彼孽害,果如此,本城大业方能昌运宏达,果如此,天下群豪方能欣然赴我开业大典之会。”
胡文宗侃侃道来,正义凛然,老城主父子频频颔首,由衷敬服。老城主沉思刹那,慨然而允道:“好吧,这事就如此决定,老夫虚渡一生,但愿在此垂暮晚年,为江湖为众生做点事情。”
话锋一转,侧顾乃子道:“子桐,本城受托事件,迄至今日为止,尚有多少未了案情?”
唐子桐略一思索,道:“孩儿前日清查过一次,尚有七十四件!”
老城主沉吟片刻,又对胡文宗道:“老夫心意已决,一切照孩子你的意思去办,不过要待完结这七十四件存案后再付实行,如何?”
胡文宗道:“这样很好,小侄也可乘此出城办点私事,半年后再返城听候伯父差使!”
老城主笑道:“可以,不过在这半年之间,老夫想给你一次苦差使,你愿意吗?”
胡文宗默然刹那道:“但不知是什么事要小侄效力的?”
老城主含笑道:“本城城众不下数百之众,老一辈的俱是老夫旧友知交,少一辈的也俱他们先后引介入城者,以这次出了奸细而言,老夫对他们平日作为难以放心,因而想乘你外游之便,暗处探查一番,这对今后大业根基关系很大。”
双眉微挑,胡文宗欣然道:“小侄遵命,敌暗我明,暗箭难防,尚望伯父不要大意。”
老城主笑道:“量他还没这个狗胆。”
几天后,胡承奇恢复真面飘然进入金陵城内。
一天,约莫晌午时际,胡文宗飘然来到南朝遗迹“胭脂井”处!“胭脂井”边荒颓乱石上,早坐着一人。
看样子,胡承奇与此人事先有约?
胡承奇尚未走近“胭脂井”早先坐在井边的那人,一跃急走过来,埋怨地说:“我的好大弟,你可把艾老四害惨了!”
听称呼,这人原来是“四天王”之艾一风。
胡承奇笑道:“四叔,您是叫承奇背上逆伦罪名了!”
艾一风神色起始一怔,继而一沉道:“这是什么话,老人家昔日……”
胡承奇正色接口道:“您总是家父同一辈的长者,承奇岂可逾礼失伦,这称呼您务必改过来,否则您可别再管寒家之事。”
艾一风一阵沉默,终于道:“四叔真服你了,好吧,咱们就这么办!你怎么现在才来?”
胡文宗目光深注地道:“承奇与您约定是今日会面,可也没硬性指定何时,莫非有什么急事?”
艾一风一叹,道:“你可知与老人家素称莫逆的,谁住在苏州?”
胡承奇愕然道:“您是说董叔……”
艾一风忙自截口催着道:“可不就是这位老人家,走吧,迟了恐怕救之不及!”
说着拉着胡承奇,迈步就走。
胡承奇闻言心惊,忙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您先说说看!”
说着拦住艾一凤出手如电,阻住了艾一风的去势。
艾一风急声道:“说来话长,边走边谈,你还怕来不及?”
胡承奇道:“再急也不在一时,而且承奇尚有要事相询四叔。”
艾一风一叹道:“唉!真个急惊风遇上慢郎中,好,你说吧!”
胡承奇一笑,道:“大叔、二叔、三……”
艾一风心里火急,忙截口道:“老大去洞庭,老二入鲁到大明湖,老三在金陵我没找到,今天我刚由北京飞骑赶来此处!”
真是火性子,不要人问,一口气儿全抖出来了。
胡承奇道:“家父……”
艾一风跌足恨声道:“怎么啦承奇,这些话难道路上不能谈?”
胡承奇笑道:“金陵有事,承奇想请四叔暂时留在此处,话说完了,承奇马上赶往苏州,该行了吧四叔!”
艾一风愕然道:“你是说……”
胡承奇笑着接口道:“您与三叔暂时留在金陵,承奇独自赶往苏州,天大的事儿,大概承奇自信还招呼得了!”
好大的口气。艾一风丧气无奈的道:“好吧,据北京郊外古刹中的老和尚说,老人家目下已有所发现,下月中旬,可能会在苏杭一带出现,除此没别的交待!”
胡承奇沉吟刹那,道:“大叔他们何时离开景德镇,您……”
艾一风忙道:“他们大约在景德镇将那些黄的白的送完后就走了,我在你离去当天午后,就已直奔北京!”
原来景德镇出现的几位财神爷,是艾老大艾老二艾老三他们三位。
这时,“胭指井”边,又来了几位探寻名胜古迹的游客雅士!至此,胡承奇二人话声已转低沉。
约莫盏茶光景,二人话毕。
胡承奇临去又嘱咐道:“四叔,金陵的事儿,交给您与三叔了。”
艾一风双眉一扬,道:“放心,包准错不了,你请吧,少爷那边急得很!”
胡承奇欣慰地一笑,告别而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形容苏杭景色幽绝,在天底下首一无双的意思,这句话,这意思,没人不知没人不晓。
苏州里外,四乡田野,更是湖河交错,清流荡漾,田畦碧波,炊烟袅袅,是以苏州又有“水乡泽国”之称。
这一天,苏州地面,来了一位陌生客。这人一袭白儒衫,腰悬长剑神态飘逸,年约二十二三,好一位英俊洒脱的人物!当天晚上,这人在苏州南郊忙了一阵,直到四更夜深,才返回旅居客栈就寝!
这一晚他没白忙,替善者解决了万难之事,对恶者挡了驾,恶者不知他是谁,善者还不知有这么回事儿。翌日凌晨,这人悄然走进苏州城里一家茶楼。这儒衫人物进入茶楼时,也许尚早,里面茶客还不多。
他在楼下与掌柜的一阵交谈后,即解下腰上长剑交给掌管的,自个则拾级上了楼,上楼后,楼上茶客并不多,就在西边面窗处拣了一个座头坐下。
茶倌“照子”很够亮,几曾见过如此洒脱高贵的人物,笑容哈腰地侍候上了,道:“大爷您是要龙井铁观音,还是……”
儒衫人物笑着道:“铁观音好了,这儿有什么好吃的?”
茶倌哈着腰,如数家珍地念道:“点心多得是,小笼八件,苏州麻酥,甜面鱼酥,烧卖,油豆鼓粉丝……”
儒衫人物笑道:“再数下去我就饱了,就跟我来小笼八件加上一碟苏州麻酥吧!”
茶倌正数得口沫四溅,叫人家如此一说,不禁卟嗤笑了起来,说了一声“您稍待”就下楼去了。
不一会,儒衫人物那只长剑,有人将之高悬楼上梯口处醒目之极,凡楼上茶客,俱能一目了然。
剑长三尺,剑鞘色呈铜斑,唯一奇特异常者,剑柄中心嵌着一颗晶红宝石,鞘身附悬一张纸条,两面写着:“秦琼落魄卖马、本人志短售剑。”
敢情好,儒衫人物衣冠楚楚,想不到还会“志短售剑”。
武人视自己兵刃如命,志再短何会售剑,一只剑又值几何?但这只剑却非常剑,其价无法估计,可是绝非因为那颗晶红宝石之故。刹那,茶、点送上桌,儒衫人边吃边饮起来。
这时,茶客们纷纷上楼,各色人物拥塞一楼,谈笑风生,还带吱吱鸟叫。悬在楼梯口的那只剑,所有茶客都见着了,但是对它最注意的最感兴趣的,却只有三个桌位上的茶客。
楼梯口近旁,桌上有两位茶客,年岁俱在五旬上下,衣着讲究,一人手玩铁弹,桌上放着鸟,鸟笼内一只黄毛画眉,跳跃不停轻灵可爱。
这二人,可能是苏州地面上,大爷二爷一流的人物。二人边吃边谈,所谈范围,正是那只悬空长剑。南窗近处桌位上三位茶客,论衣饰装束举止长像,全是江湖人物。
对窗之人,灰衫、佩剑,年约五旬,山羊胡须残鹰鼻,貌相阴冷无情,双目寒光慑人,身材瘦小,一眼即知,此人不好斗得很。
面东那人,身材魁伟,凶眉盆口,年约三旬出头。
北边坐上人,貌容还算清俊,目闪阴鸷冷芒,手握折扇,文士装束,您只看他一眼,准知此人是位阴残狡狯的狠人。
他们所谈,也是那只求售长剑。
另外中间那付座头上,坐着两名地痞似的无赖,歪带帽斜穿衣,鼠目薄唇,抬举他们一点算得上江湖末流小丑。异想天开,也想动那只长剑的歪主意。这些人脑筋最简单,但却是说做就做。二人略一商量,歪帽小伙起了身,一一拍手,茶倌胆一寒,乖乖地走了过来。
茶倌哈着腰,一付假笑脸,没待开口,却听歪帽小伙道:“小三子,怎么卖剑卖到茶楼来了?”
茶倌摇着头迎笑道:“这个小的不知道,周大哥问掌柜的就知道了。”
没起身的斜衣小伙道:“剑主是谁?”
茶倌早已掌柜的知会过,一指那儒衫人物道:“是那位大爷的,张大哥想买可以直接找他。”
歪帽小伙一挥手,边坐下去边说道:“好,没你的事儿了。”
茶倌一躬身,招呼别的顾客去了。
歪帽小伙压着嗓门道:“怎么样张老大,五爷生日咱们哥儿俩可找到寿礼啦!”
斜衣小伙瞥了丈外的儒衫人物一眼,皱眉低声道:“玩艺儿是不错,不过我看这小子有点扎手!”
歪帽小伙眼一瞪,道:“怎么啦?凭咱们哥儿俩在苏州的名头,还抢他的不成?要钱给钱,管他扎不扎手!”
斜衣小伙道:“冲着那颗红宝石,兄弟看这口剑,只怕用白的算太重,黄的算咱们手头上又紧……”
白的是银子,黄的指得是金无宝。
歪帽小伙嘿嘿一笑道:“给白的是咱们哥儿俩的意思,给他露了脸,这小子要真不开眼,就凭咱们还怕摆不了他?”
言毕,起身走近儒衫人物桌边,不请就坐在儒衫人物邻座,笑道:“兄弟周武雄,苏州秦大爷手下……”
没谈斤两,就想抖字号。
儒衫人物冷冷地道:“咱们不必来这在套,想买剑是吗?”
歪帽小伙忍住火,笑道:“不错,朋友开个价吧。”
儒衫人物斜眼,道:“阁下是那位秦大爷的手下?”
歪帽小伙来了劲儿,姆指一竖,道:“不错,兄弟正是西门秦大爷……”
儒衫人物一摆手,截住道:“够了,当大爷的人可能买得起,阁下么……恐怕还不够份量。”
歪帽小伙面色倏变,怒道:“怎么?朋友敢瞧不上眼我姓周……”
儒衫人物一笑,道:“这剑太贵我怕阁下出不起价!”
歪帽小伙一拍桌面,气呼呼地道:“笑话,姓周的还没坍过台,朋友出价吧!”
这一拍桌面,全楼上茶客都听清楚了,纷纷向这边投目,有的已经在打主意开溜。
儒衫人物没讲话,右掌食指一伸!出了价!
歪帽小伙一惊,道:“一百两!”
这次儒衫人物开了口,但话声可气人:“对别的大爷是一千两,对阁下这样儿的,就算一百两吧!”
交易不成仁义在,这话说得可太气人,大庭广众下姓周的面孔往那儿摆,咬着牙道:“这也算不了什么,朋友等一下吧!”
说着,离座扭头就走!
适时,儒衫人物冷冷地道:“阁下不要拿错了,要带黄的,可不是白的!”
歪帽小伙闻言心凉,鼠眼赤红霍转身形愤声道:“朋友你这做什么,意思先怎么不说明?”
儒衫人物笑道:“现在说也不迟嘛!”
歪帽小伙杀机已上眉梢,道:“朋友要存心要人,‘照子’也该放亮一点!”
儒衫人物道:“这是什么话,卖剑要钱,难道错了?”
歪帽小伙发了横,寒声道:“不管你怎么说,这剑我买定了!”
儒衫人物笑道:“这不就结了吗?我要黄金百两,阁下得剑,本人拿钱,皆大欢喜!”
歪帽小伙内心气结,已安了坏心眼,冷笑道:“朋友真是见钱眼开,你不怕钱多丢命?”
儒衫人物冷冷地道:“那是本人自个儿的事,阁下要买剑就得拿黄金百两来,否则,阁下请便!”
话讲绝了,歪帽小伙一翻眼阴阴的道:“给你脸真不要?”
儒衫人物冷笑道:“本人不想露这个脸,苏州是个有王法的地方,二位莫非还真想摆平了本人?”
嘿好啊!歪帽、斜衣两个小伙刚才那段低声交谈,全叫儒衫人物听去啦!
歪帽小伙子闻言心凛,至此他还不信邪不醒悟,转身对那斜衣小伙施了个眼色!
斜衣小伙颔首会意,离座朝向悬空长剑走了过去!
歪帽小伙那还能闲着,双掌正等劈出……
“站住!”
一声寒叱,两条身形一扑楼梯口截住斜衣小伙,另一条身形快如电闪托住了歪帽小伙双掌!
这二人正是坐于梯口附近,桌上有鸟笼手中握铁弹的两名爷字号的人物!
斜衣小伙看清了截住他的人,机伶一颤,没吭气儿。转身走向歪帽小伙,截住他的那人也跟过来!
这一闹,楼上茶客全惊动了,丢下钱,一窝风溜了!只有南窗附近桌上之人,稳坐在那儿没动边吃边谈边看。
歪帽小伙双掌一收,鼠目一瞥托他双掌之人,心内一寒,但仍撑着面子道:“熊大爷您这算干什么,他竟要……”
姓熊的大爷一摆手,道:“不要说了,老夫全都清楚,回去吧!”
歪帽小伙因心有所恃,鼠眼一翻道:“回去,回那儿去,除非他将剑留下,否则今天非摆平他不可!”
儒衫人物坐在原处神色自若,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姓熊的大爷脸色一沉,寒声道:“周武雄,你怎么这样不识相,去!”
这时,斜衣小伙与那人已走到桌边。
歪帽小伙内心虽凛,表面却也不含糊质问着道:“熊大爷,您平时来西门,我们兄弟对您可是以礼相待,怎么今儿个还想强龙压主?”
姓熊的大爷冷笑道:“你还懂得强龙压主,老夫看不起你们这种宵小行为怎么样?”
斜衣小伙没敢回嘴,歪帽小伙也冷笑道:“那您是存心想挑秦大爷的地盘了!”
姓熊的大爷目中冷芒一闪,语气威凌的道:“周武雄你少动歪心眼,你只说走不走吧!”
歪帽小伙嘿嘿一笑,心一横牙一咬,拉开了势子,决然道:“就这样的走法,嘿嘿……办不到!”
相关热词搜索:情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