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桔梗河原的怪剑客
2025-08-05 作者:吉川英治 译者: 来源:吉川英治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那天清晨,宫津的剑术教头大月玄蕃从破晓时分就把宅邸的钉门呈八字形推开。
门内,长枪、薙刀、木剑等各种武器威严地排列着。陆续赶来的剑客们,个个身着锁子甲,头戴结实的白色缠头布,门下汇聚了二百多人,气势汹汹地簇拥而来,仿佛要冲破天际。
今天,正是要一举扫去福知山藩的傲气,举行在京极一方期待已久的桔梗河原大比武的日子。
玄蕃不愧是大藩的剑术教头,公认的一刀流高手,十分沉稳。只见他从容地准备完毕,出现在仪式台上,锁子甲藏于身下,身着黑色双层羽织,上面浮织着万字图案,下身搭配绸缎质地的野袴,腰间交错插着白鲛皮刀柄、金象嵌角锷的大小胁差,轻盈地跨上牵来的马,正等待着时刻到来,目付奉行的传令就到了。于是众人立刻排成整齐的长蛇阵,威风凛凛地朝着由良川上游进发。
途中,有一件事让玄蕃颇为挂念,那就是派去春日重蔵道场秘密打探的矢仓传内,至今毫无消息。他觉得今天的比试,福知山的藩士不足为惧,但要是在如意轮寺后见识过身手的春日重蔵出现,那可是不容小觑的强敌。
“无礼之徒,还不速速退下!”
突然,前行的门下众人中爆发出一阵激烈的叫骂声,队伍的脚步顿时停了下来。
玄蕃在马鞍上直起身看去,发现已经沿着由良川的急流前行了大概二里地。他挥动缰绳,喝道:“怎么回事!不快走,时间就来不及了!”
“先生!”一个弟子跑过来,絮絮叨叨地说,“那个浪人坐在岩根处,不但挡住我们的路,还嘲笑我们,说了些无礼的话,我们实在忍无可忍,就把他抓住了。”
“哼,可恶的家伙!”
玄蕃怒目圆睁,只见那浪人,年纪看起来不像老人,头戴深编笠遮住脸,从笠下露出漆黑的关羽式胡须,身着黑色花纹衣服,对骂他的年轻武士们不屑一顾,悠然地坐在路边的岩石上。
“哼,真麻烦,把他当作去空旷比武场的祭品吧!”玄蕃敲打着鞍壶,愤怒地吼道。
“上啊!砍了他!”弓弦松开,剑客们手痒难耐,纷纷拔刀,叫嚷着从前后将浪人围住。
“蠢货,你们以为吓唬一下就能了事?就这点能耐,还想让我给你们点颜色看看?哈哈哈哈!”浪人左手揪着关羽式胡须,右手的铁扇并拢成一条直线,晃着编笠大笑。
“你这疯子,看招!”如烈火般的一人挥舞着大刀,猛地朝浪人砍去,浪人轻轻一拨,纹丝未动。
接着,前后左右的乱刀纷纷砍来,浪人一时间如蜘蛛般灵活地一一挡开。随后,他突然从岩石上站起,随手抓住腰带、衣领,将人一个个扔进由良川的激流中。
有人在奔流的泡沫中惨叫,有人在岩石角落吐血,转眼间不知多少人受伤。浪人如此厉害,众人吓得纷纷后退。
“哼,你们这些没出息的家伙!”玄蕃见状,气得咬牙切齿,催马来到浪人面前,站在鞍壶上大喝一声:“你这无名浪人!”
浪人目光炯炯,尖锐地骂道:“你就是玄蕃?就你这傲慢的样子,今天的比试也没什么胜算。”玄蕃充耳不闻,手握住大刀刀柄,大喊一声“看刀!”,俯身从马上拜击过去,鬼丸包光的大刀划破风声砍向浪人。浪人不慌不忙地闪身躲过,趁着玄蕃挥舞第二刀时,大胆地向前一步,猛地抓住马缰绳根部,用力向上一挑,马嘶鸣着口吐白沫,直立起来。
“趁现在,攻击他!”如浪头般涌来的众人,此时从侧面挥舞着长枪、大刀冲过来。浪人闪过玄蕃的一刀,用铁扇用力拍向马屁股,马如疯牛般冲进人群,众人顿时大乱。
“可恶!”玄蕃拼命拉紧缰绳,才止住狂奔的马,他愤怒的样子十分可怕,大喊道,“你这瘦浪人在哪里!别想逃!”
然而,为时已晚。在遥远的由良川急流中,浪人像踩着湍急水流的鲇鱼或山燕,从一块岩石跳到另一块岩石,很快就消失在对岸了。
当天比武场地选在距离上游福知山和下游宫津各五里半的桔梗河原。这是一片长逾五百米的长方形空地,四周用青竹编的栅栏环绕。带有三扇纹章的幔幕看台上,福知山的领主松平忠房在老臣和近侍的簇拥下就座。另外,在黑色鲸幕的后面,参加比试的剑术高手们屏气敛息,静静等候。
与之东西相对的,是气势豪壮华丽的宫津方看台,看上去仿佛俯瞰着一切。太守京极丹后守的座位处,垂着锦绣帐幕,近侍和小姓们如绮罗繁星般排列两旁。环绕着红白相间幕布的女眷席上,身着白襟桃色衣裳层层叠叠的女仆和女官们,展现出如歌舞伎表演般的华丽,正等待着时刻到来。
“松平那边似乎早已全员到齐,玄蕃他们怎么还没到?”京极丹后守从前排回头看着侍臣,焦虑不已。这时,目付役的人回禀道:“已经看到他们了。”
女仆们偷偷拨开看台的幕布,望向远方。果然,沿着河流匆匆赶来的队伍前方,大月玄蕃骑马的身影渐渐映入眼帘。
大月玄蕃不仅在途中遭遇意外不快,还折损不少人手。在抵达空旷场地之前,他担心众人气势受挫,便强行鼓舞士气,匆匆赶来。进入带有四目结纹章的幕帐休息片刻后,近侍前来传话说:“大月大人,大人召见。”
玄蕃战战兢兢地来到丹后守面前。
“啊,玄蕃,要是再像生田马场那次一样落败,可就大事不妙了,本家的名声恐怕再难挽回。今日的比试,你有把握吗?”
“哈哈,让大人操心,是玄蕃的罪过。不过,与马术不同,说到剑法,即便我不才,身为剑术教头,也绝不会玷污这名号,定会拼上性命,绝不落败。”
“说得好,以你的本事,我本也觉得没问题。是这样,出石藩的仙石大人派密使来找我。玄蕃,你靠近些。”丹后守招手示意,声音压得更低,“倒也没别的,听说最近仙石大人府上有位稀世高手做客。万一福知山那边也藏着厉害角色,我想请仙石大人派这位高手来助助阵,作为我方后盾。这是仙石大人的一番好意,你觉得如何?”
玄蕃一听,心中涌起一贯的自负,觉得自己的本事被小瞧了,不悦地说:“恕我直言,那些四处流浪的浪人,没几个有真本事。尤其是我们怎能因惧怕小藩的势力,就对出石藩的传闻如此在意。今日的比试,还请大人将一切交给在下,我定不辱使命。”
“既然如此,那就交给你了。”明智的丹后守特意这么说,以坚定玄蕃的决心。
“哈哈!”玄蕃俯身行礼,深感自己背负着无论如何都必须取胜的重大责任。不仅如此,一旦失败,说不定还会丢了俸禄——这可是关乎一生荣辱的大事。若能取胜,不仅会加官进爵、名誉大增,还能让小瞧自己的正木作左卫门刮目相看。说不定,绝情的千浪也会为自己的荣耀所倾倒。
正胡思乱想间——
“咚咚咚”,宣告开始的鼓声如雷贯耳,直击心底。
武士们的比试一场场进行着。
栅栏外,数万民众紧张得不敢咳嗽一声。松平侯和京极侯的看台上,众人自然也都全神贯注,每一场比试的胜负都让他们或喜或忧,双方对峙,气氛严肃得如同泼了水一般。
四月的天空比琉璃还要湛蓝。阳光灿烂,宛如君临这场壮观比武的弓矢大武神般闪耀。场地中央,一位剑客傲然挺立,仿佛独揽这荣耀,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无论敌友,数万民众都对他超群的技艺惊叹不已,纷纷咋舌,瞪大了双眼。这位剑客不是别人,正是京极方的大月玄蕃。
亥时下刻左右,福知山藩的剑客君冢龙太郎一连击败宫津藩的家臣、玄蕃的六位门人,展现出旭日般的气势。但第七位出场的大月高徒桐崎武太夫将其击败,随后又打倒了松平家的三四个家臣。紧接着,兼任松平家马回役的剑道师范竹中左次兵卫与武太夫激战,取得漂亮的胜利,之后一度占据优势,无人能敌。直到大月玄蕃出现,一举击败左次兵卫。此后,虽又有三四人上场,但几乎无人能与玄蕃过上五六回合木剑。如今,这最后的荣耀,似乎理所当然该归他所有。京极方爆发出如万雷轰顶般的喝彩声,庆祝胜利。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福知山方却再无勇士出场。啊,难道就这样失败受辱了吗?武名远扬的松平忠房的骄傲,难道就这样被玄蕃的三尺木剑压制了吗?
就在这时,傲慢无礼的大月玄蕃,单手提着木剑,对着安静下来的福知山方看台,张开血红的大嘴,用响彻栅栏尽头的大嗓门喊道:“哼,松平忠房的府上,驯马之术暂且不论,说到武士的剑术,宫津京极丹后守的藩中可是大获全胜。方才我的比试,弓矢八幡大神可都看在眼里,栅栏外的万民也都是见证。今后在武艺方面,你们可别再大放厥词!”说罢,他尽情宣泄着气焰,悠然地往后退了五六步。
就在这一瞬间——
“站住!大月玄蕃!”身后传来如雷般的大喊,直穿他的五脏六腑。
“什么?叫我站住?”
玄蕃心中一紧,却面不改色,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只见松平方的武士聚集处,再次传来那清朗而威严的声音:“哦!稍等一下!”
随后,三扇纹幕被猛地掀开,“嗒嗒嗒嗒嗒”,一个人飞奔而出。此人身着黑色龙纹绢布小袖,系着无花纹的襷带,青月代发型上紧紧缠着白色缠头布,义经袴的裤腿高高挽起,身姿矫健,正是春日重藏。
“还未到规定时限,如今众人都已退场,你却在此大放厥词。虽然在下不才,但身为武士,春日重藏在此,你想宣告胜利,还为时过早!”
“嗯,你就是春日重藏。”玄蕃想起如意轮寺后的恩怨,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尽量平静地说道。
“不错,能与玄蕃你对决,我深感荣幸。”
“不必多说。”
“好,既是武士,就拿出最后的绝技让我看看,你准备好了吗?”
“废话少说!”重藏说着,抽出一尺八寸的小太刀,与此同时,大月玄蕃双手握住赤槠木剑的剑柄。
“来吧!”重藏大喝一声。
“喝啊!”玄蕃也怒吼道。
刹那间,两人如闪电般分开,速度之快,仿佛大地被撕裂,两条巨龙腾空而起,为争夺宝珠般激烈。
此时,大月玄蕃瞬间摆出的架势是:将三尺赤槠木剑举向天空,右手紧握剑柄根部,左手轻托剑柄头部,在双臂画圆的范围内,瞪大双眼,窥视着敌人的破绽,同时双脚拇指紧紧抠住地面,一寸一寸地展开攻势。
若将他比作岩松上的鹫,那春日重藏则如飞湍中的隼,他手持比对手短得多的小太刀,单手持刀,刀刃笔直,身体斜侧,变幻自如,双眸如星辰般澄澈,睫毛都不眨一下,剑尖直指玄蕃的鸠尾处。这青眼架势与玄蕃的大上段架势,两把剑之间,一时间如台风中心般,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就在上段小手露出破绽之时,重藏的小太刀“飒”地画了个圈,迅猛地刺向玄蕃的眉间。刹那间,“嘿呀!”玄蕃怒吼一声,木剑也顺势劈下,顿时火星四溅,两把木剑如绳索般绞在一起,激烈碰撞。紧接着,重藏凝聚全身气力,猛地横削过去,使出真荫的玄妙招式。
“啊!”玄蕃被震得木剑脱手,“嗒嗒嗒嗒”连退两三步,斜着向地面扑去。但作为一刀流磨炼出的机智,他顺势让木剑贴着地面,扫向重藏的脚下。眼看重藏要被绊倒,他却猛地撩起裤脚,一跃而起,挥动无想妙剑,带着一股意念之力,如岩石崩裂般朝玄蕃的脑门劈去。“嗷呜!”陷入绝境的大月玄蕃如豹狼般猛然反击,拼尽全力用剑挡住,交叉的木剑上溅满淋漓的汗珠,他如喷火般喘着粗气,用剑锷奋力抵住。重藏并不强行反抗,而是将尺八寸的小太刀使得如柳枝般柔软。即便如此厉害的玄蕃,脸色也渐渐变得苍白,乱发间闪烁的眼膜泛红,透着疲惫,气息紊乱,这一切都通过相交的木剑,清晰地传达给了重藏。
重藏正寻找机会,准备使出致命一剑。明眼人不难想象结果。福知山众人顿时面露喜色,兴奋得坐不住,甚至有人站起身来。尤其是正面的松平忠房,首次展开愁眉,意味深长地朝身旁的正木作左卫门露出笑容。而宫津藩众人则被不安笼罩,如从极乐的欢喜瞬间坠入地狱的深渊,一片愁云惨淡。
“典膳,典膳!”焦急呼喊近侍的,是宫津太守丹后守。
“是,是……”目付役犬上典膳眼睛盯着比试,嘴唇紧咬,侧身来到丹后守身旁。
但京极丹后守并未察觉,又喊了一声:“犬上典膳——”
“在。典膳就在大人面前。”
“这场比试你怎么看?你瞧,玄蕃脸色都变了。看那春日重藏,剑法丝毫不乱!”
“是,实在令人惋惜。”
“比试结果会怎样?”丹后守咬牙问道。
“这……”典膳忌惮丹后守的脸色,不知如何作答。
“你这蠢货!这比试结果还预判不了吗?快把白石十太夫叫来!快去!”焦急的喊声在四周回荡。
很快,一位老臣疾步上前问:“大人有何吩咐?”
“让大月玄蕃退下!趁他还没被打败,赶紧,赶紧!”
“是!”老臣回应后,立刻从看台向比试奉行传达了平局的指令。
丹后守仍未镇定下来,继续大声呼喊:“雾岛六弥!”
“在。”一名小姓俯身应答。
“派使者!快马赶到出石藩!”
“是。”
“向仙石左京之亮大人请求,让滞留在他府上的剑客速速赶来助战。情况紧急,口头传达即可。”
“是,是!”
“再晚就来不及了,这关乎本家的耻辱。快去,拼命赶路!”
“是。”
雾岛六弥退下后,飞奔下看台,轻盈地跃上拴着的栗色骏马,挥起朱红色鞭梢,“驾”的一声,朝着出石的仙石家绝尘而去。此后,太守京极丹后守仍目不转睛地盯着比试的两人,仿佛忘了自己,不自觉地从褥垫上滑下膝盖。
恰在此时,气息紊乱、奄奄一息的大月玄蕃正集中剩余精力,“嘿呀!”从全身毛孔中爆发出最后一股气势,试图用剑锷抵挡春日重藏的小太刀。
“噢!”重藏闷哼一声,稳稳抵住,腰身如弯弓般后仰,将丹田之力凝聚起来。“嘿呀!嘿呀!”紧接着,一股压倒性的气势压了过来。见时机已到,重藏猛地将招架的太刀往右侧一甩,向后跳开一步。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玄蕃措手不及,他踉跄着对着虚空一阵乱斩,好不容易才如燕子翻身般稳住身形。然而,重藏的小太刀已如闪电般刺来,玄蕃横剑抵挡,手中赤槠木剑“咔嚓”一声折断,七八寸长的一段剑尖飞向空中。
就在这刹那——
“住手!比试暂停,这是上头的意思!”目付奉行喊道。
重藏猛地一怔,仿佛被万斛凉水浇头,手上劲道一松,但小太刀的去势仍直逼玄蕃肩头。玄蕃虽然一脸如释重负,却非但不肯认输,反而满脸不满,嘟囔道:“为何要叫停比试?”
“这是上头的指令。这场比试判定为平局。”
目付役话音未落,京极方的近侍们便纷纷跑了过来,说道:“大月玄蕃大人,主公紧急召见——”
玄蕃见状,虽未表露,但装作十分遗憾地退了下去。
与此同时,福知山藩众人中顿时响起一阵喧哗与非议。家臣们聚集的武士待命处,众人全都站了起来,破口大骂。
栅栏外的人群也喧闹起来,叫骂声和不满声如远方的海啸般骤然涌起。不知是谁,开始朝京极方乱扔沙石,摇着栅栏回骂的宫津城下町人的叫嚷声,也在嘈杂的声音中格外刺耳。
“京极家这做法太奇怪了,说难听点就是卑鄙的手段。”福知山方正面座位上,一直紧盯着事情经过的藩主松平忠房,对前来的正木作左卫门如此说道。
“大人所言极是。我也觉得这实在太不讲理。方才我在目付役在场的情况下,前往京极方交涉,他们称玄蕃身体不适,考虑到比试的庄重,所以叫停。但他们表示会另选一名剑客,与春日重藏大人再次比试,以决出最后的胜负。您看这事该如何处理?”
“嗯,他们的行径实在卑劣,虽让人气愤,但重藏想必也疲惫不堪了。若不同意,他们定会坚称今日的胜利属于他们。”
“确实毫无道理。依在下之见,不如大人您再次下令,让春日大人与他们重新比试……”作左卫门正提出善后之策,一名家臣突然脸色大变,上前跪在他面前。
“家老大人,大事不好!请您快过去!”家臣连气息都急促起来。
“你且冷静。究竟发生了何事?”
“是。方才,待命的剑客们和家中的年轻武士们,都对这场明明胜券在握却被判平局的比试极为不满,他们组建了一支十余人的敢死队,气势汹汹地要持真剑冲进宫津方阵营。家老大人,请您快去平息此事!”
事情愈发严重了。作左卫门沉稳地看向主公。忠房也不禁脸色一变,向他投去目光。
松平家臣竹中左次兵卫、君冢龙太郎等一众年轻武士,对京极家蛮横的专断极为愤怒,怒火在心头熊熊燃烧。他们躲在幕布后,悄悄准备好缠头布和襷带,给大刀的目钉涂上热油,已然下定必死的决心,准备如一阵热风般冲进宫津家阵营。就在此时,正木作左卫门光着脚,穿着白色足袋,大步冲了进来,张开双臂,声音沙哑地怒喝道:“你们这是要造反吗?这是什么行径?难道你们不顾家主的大事了吗?”
“家老大人,京极家的无礼简直令人发指,若就此沉默,定会沦为万民的笑柄。为主公雪耻是臣下的本分,我们已下定决心,要将这些卑鄙怯懦的家伙,如吹泡泡般斩杀殆尽。请您放行!不要阻拦我们!”众人情绪激昂,毫无退缩之意。
“哦,你们的忠义我看到了。好,那就冲进去吧!”作左卫门嘴上虽这么说,却如大磐石般站在原地,继续说道,“但倘若两藩因此拼得你死我活,让这桔梗河原血流成河,大公仪会如何问责?稍有差池,福知山三万石的家业可就毁于一旦!若你们仍坚持以臣下本分相抗,那我这白头的作左卫门就先以血祭旗,冲进去!”
“这可真是个难题,但无论如何,武士的颜面绝不能不顾。请您让开!”
“不行!难道你们不明白主家的危机吗?”
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正在休息处的春日重藏偶然听到这阵骚乱,深知此事关乎天下大局,赶忙与作左卫门一起,安抚住愤怒的众人,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
就这样,有那么一刻,敌友双方都喧闹沸腾,如鼎中热水般喧嚣。但不久后,传令的太鼓再次“咚咚咚”地响起,紧张到极点的众人,如同骤雨降临扑灭了火焰,瞬间恢复了安静。
目付奉行的传令在双方之间奔走,催促着准备第二场大比试。似乎是急使雾岛六弥已成功请来了仙石家那位稀世名剑客。
浑身是汗的雾岛六弥,正在京极丹后守面前复命。
“干得好。仙石大人亲昵的那位剑客在哪儿?快唤他过来。”丹后守难掩喜悦。
六弥面露得意,退下座位后,立刻将那位剑客带到跟前。然而,在场众人的眼中都充满了猜疑与畏惧,看着眼前出现的这位奇异武士。
此人头发梳成黯淡无光的茶筌髻,浅黑色的眼眸炯炯有神,仿佛能睥睨七万石的主公与随臣。他身着沾有污垢的黑色花纹衣服,右手握着一把粗壮的铁扇,左手轻抚着胸前飘动的颚髯,悠然入座。
大月玄蕃一眼看到此人,不禁“啊”地一声,惊讶得呆立当场。他刚从方才的比试中退下,不知为何,丹后守对他只字未提。近侍提醒他,因主公不悦,他最好暂在末座待命,他便只好匆匆躲到一旁,默默不语。
此刻看到这位仙石家的剑客,玄蕃心中暗忖:这不就是今早来此途中,在由良川激流边戏耍,将自己几名弟子如玩物般扔进河里的那个关羽髯浪人吗?看来此人定是剑术高超的高手。想到这儿,玄蕃赶忙躲到前排人的身后,生怕被认出。
“我是京极丹后。劳你一路火急赶来,实是大事。此事关乎本家武名的存亡,希望你全力施为。”
关羽髯浪人深深行了一礼,说道:“大人言重了。剑道本不应以武名荣誉为赌注,争强斗胜,博人观赏。只需将精神修炼至坚不可摧,用以护身即可。不过,仙石左京之亮大人的托付,我实在难以推辞。既然您恳切相邀,比试我便应下,但胜负取决于武运,我可不敢保证一定能赢。”他语气平淡,毫不拖泥带水。
乾坤一掷,两把木剑被放置在广场中央。一方,神态不变的春日重藏静静现身;另一侧,那位还未通名的黑髯武士缓缓走出。
二人走到近前,目光交汇。
“哎呀,我虽非京极家臣,但因义参加此次比试。我是播州船坂山的住民钟卷自斋,以不成气候的富田流剑术,来与您切磋,请多关照。”长髯武士钟卷自斋,行礼之态绝非玄蕃可比。
重藏也郑重回礼,说道:“抱歉,自我介绍迟了。在下是直心荫流的晚辈,春日重藏。还请您手下留情……”
说罢,二人依礼行事,同时握住木剑剑柄。刹那间,一阵疾风刮过,二人的身躯随着激昂的气势猛地分开。重藏单手持小太刀,摆出铁壁般的平青眼架势;钟卷自斋同样摆出中段的立青眼架势,长长的胡须随风飘动,明亮的双眸凝视眉间,紧闭嘴唇,屏住呼吸。
春日重藏从木剑的侧面,仔细观察自斋的架势,心中大为震撼,数十场比试以来,从未见过如此惊人的架势。他的立青眼犹如高耸的山峰,又似坚固的金城,全身毫无破绽。就连鬓角飘动的一丝头发,紧扣地面的脚趾,都彰显着周密的修炼之心。重藏至今见过的高手架势中,从未遇到过如此堪称剑圣的神技。这感觉,就如同仰望圆满的明月,毫无瑕疵,没有丝毫阴霾与动摇。
此人绝非寻常那些平庸的高手可比!重藏心中暗自惊叹,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然而,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重藏心中怀着坚定信念,哪怕眼前站着的是天魔鬼神,也要向弓矢八幡献上生命,务必取胜。此刻,他的双肩背负着武名山阳为之震动的福知山三万石的重大名誉兴衰,以及敢死队众人含泪的信任。自神祖偃武以来,如此盛大的比武场地,一生难得再有。无论钟卷自斋的剑术多么超凡,他都必须取胜,必须战胜对方。经过一番沉思,重藏毅然奋起,展现出勇侠的本性,敢于直面死亡,这正是他的真髓所在。
另一边,钟卷自斋也对重藏惊叹不已。他觉得眼前这位年轻剑客的剑术沉稳扎实,竟有上泉伊势的风范。但看到他木剑与充血的眼膜中透露出的异常杀气,自斋不禁预感到这场比试结果恐怕不妙。如此强烈的杀气,即便自己的剑术再高超,也难保不会出现意外。这将是一场可怕的比试,虽说只是木剑,但与真剑无异。想到这儿,他那如百炼精铁般的肌肤,也不禁泛起一阵寒意。
“哎呀,这不是新九郎大人吗,您这是怎么了?”一位身着笹色绢裙,沐浴在日伞红色光线中的美丽女子,在栅栏外人群稀少处,向一位俯身的年轻武士搭话。
此人正是正木作左卫门的女儿千浪。福知山藩规定,今日比试不许女子公然旁观,所以她只能偷偷在栅栏外,满心激动地观望着。
“您这是怎么了?新九郎大人,新九郎大人。”千浪俯身,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人。
这位尚未完全成年的年轻武士,正是春日新九郎。他终于抬起头,露出一丝微笑,但脸色十分难看,如白琅般苍白。
“您脸色很差啊,都冒冷汗了。我把印笼里的药给您拿出来吧,快,快。”千浪将日伞递给侍女,伸手去拿新九郎腰间的印笼。
“不用,我没事,没事……”
“真没事吗?”
“我就是从一开始看了太激烈的比试,又被众人的喊声一震,有些不舒服而已。我这就回去了。离开这儿应该就能好些。”新九郎说着,按着额头,缓缓起身,迈步离开。
此时,恰是第二次传令太鼓激烈敲响之时。千浪一心牵挂着春日重藏与京极家新对手的最后对决,但又放心不下新九郎,于是避开如潮水般的人群,一边送他,一边踏上归途。若不是牵挂着新九郎,面对人群的狂热,千浪实在难以忍受在此与他分别。二人的恋情,自如意轮寺后的梅月之夜开始,在春天樱花飘落之前,便已热烈升温。
二人逃离热闹的人群,沿着宁静的山路,朝着福知山方向走去。稍稍落后跟在后面的侍女阿常,嫉妒地看着年轻武士新九郎腰间闪烁的太刀镡,以及千浪那金银丝线交织的腰带,两人并肩前行的背影。
“新九郎大人,您脸色看起来好多了,感觉好点了吗?”
“不知怎的,已经没事了。您刚才叫我时,我还感觉像在做梦……”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看来我确实对武艺没什么天赋。先不说这个了,时间还早,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三人在路边的辻堂台阶上坐下。阿常接过日伞,将其收起。周围繁茂的垂柳,恰好挡住了旁人的视线。
琉璃般湛蓝的天空下,久摩山峰如弧线般优美,筒井峠仿佛用群青色的岩绘具堆砌而成,由良川如解开的茧丝,绕着山脚流淌。从这广阔的视野中吹来的风,来到辻堂台阶,轻轻将迟开的牡丹樱花瓣洒落在二人身上。老莺也在此时停歇了鸣叫,稍作休息。
“千浪姑娘,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像这样悠闲地和您聊聊。对了,之前通过阿常姑娘转交给您的信,您看了吗?”新九郎说着,低头看向环抱膝盖、衣袖遮面的千浪,此刻,他眼中除了千浪的魅力,仿佛忘却了整个世界。阿常借口有事,离开此处,不见踪影。
“看了。”千浪说着,抽出一根绣有乱菊图案的金线,在染红指甲的漂亮指尖上绕来绕去,领口也微微泛红。
“那您看了信,有什么回复呢?没有回复,是不是不同意呀?”
“不是。”千浪轻声回答,激动得浑身颤抖,连男子轻轻搭在肩上的手都感觉格外清晰。
“那您能发誓吗?能发誓吗?”
“新九郎大人,您不会是在骗我吧——”
“您觉得我是在骗您吗?”
“不,如果是真心的,我会特别开心啊。”千浪一头乌发如瀑布般甩向新九郎,发丝轻触着他的心跳。
阿常许久未归。然而,沉浸在无上幸福感中的二人,只觉眨眼间,天色便渐渐黯淡。不知不觉,二人已置身于昏暗的暮色之中。
这时,传来如山海啸般汹涌的人声,想必是桔梗河原的比试结束了,抑制不住兴奋的人群,仍在叫嚷着,喧闹着走过。
随后,只听一阵激烈的马蹄声,扬起沙尘,七八匹马朝着城下飞驰而去。紧接着,一队武士垂头丧气,脚步沉重地缓缓归来。武士们中,有的用拳头擦着滂沱的泪水,有的则伏地暗自饮泣。这是怎么回事?只见七八名足轻抬着一块盖着白布的木板,上面仰卧着一名武士,静静地走过。
“哎呀!”正起身张望的新九郎,不由自主地朝着那边飞奔而去。
门内,长枪、薙刀、木剑等各种武器威严地排列着。陆续赶来的剑客们,个个身着锁子甲,头戴结实的白色缠头布,门下汇聚了二百多人,气势汹汹地簇拥而来,仿佛要冲破天际。
今天,正是要一举扫去福知山藩的傲气,举行在京极一方期待已久的桔梗河原大比武的日子。
玄蕃不愧是大藩的剑术教头,公认的一刀流高手,十分沉稳。只见他从容地准备完毕,出现在仪式台上,锁子甲藏于身下,身着黑色双层羽织,上面浮织着万字图案,下身搭配绸缎质地的野袴,腰间交错插着白鲛皮刀柄、金象嵌角锷的大小胁差,轻盈地跨上牵来的马,正等待着时刻到来,目付奉行的传令就到了。于是众人立刻排成整齐的长蛇阵,威风凛凛地朝着由良川上游进发。
途中,有一件事让玄蕃颇为挂念,那就是派去春日重蔵道场秘密打探的矢仓传内,至今毫无消息。他觉得今天的比试,福知山的藩士不足为惧,但要是在如意轮寺后见识过身手的春日重蔵出现,那可是不容小觑的强敌。
“无礼之徒,还不速速退下!”
突然,前行的门下众人中爆发出一阵激烈的叫骂声,队伍的脚步顿时停了下来。
玄蕃在马鞍上直起身看去,发现已经沿着由良川的急流前行了大概二里地。他挥动缰绳,喝道:“怎么回事!不快走,时间就来不及了!”
“先生!”一个弟子跑过来,絮絮叨叨地说,“那个浪人坐在岩根处,不但挡住我们的路,还嘲笑我们,说了些无礼的话,我们实在忍无可忍,就把他抓住了。”
“哼,可恶的家伙!”
玄蕃怒目圆睁,只见那浪人,年纪看起来不像老人,头戴深编笠遮住脸,从笠下露出漆黑的关羽式胡须,身着黑色花纹衣服,对骂他的年轻武士们不屑一顾,悠然地坐在路边的岩石上。
“哼,真麻烦,把他当作去空旷比武场的祭品吧!”玄蕃敲打着鞍壶,愤怒地吼道。
“上啊!砍了他!”弓弦松开,剑客们手痒难耐,纷纷拔刀,叫嚷着从前后将浪人围住。
“蠢货,你们以为吓唬一下就能了事?就这点能耐,还想让我给你们点颜色看看?哈哈哈哈!”浪人左手揪着关羽式胡须,右手的铁扇并拢成一条直线,晃着编笠大笑。
“你这疯子,看招!”如烈火般的一人挥舞着大刀,猛地朝浪人砍去,浪人轻轻一拨,纹丝未动。
接着,前后左右的乱刀纷纷砍来,浪人一时间如蜘蛛般灵活地一一挡开。随后,他突然从岩石上站起,随手抓住腰带、衣领,将人一个个扔进由良川的激流中。
有人在奔流的泡沫中惨叫,有人在岩石角落吐血,转眼间不知多少人受伤。浪人如此厉害,众人吓得纷纷后退。
“哼,你们这些没出息的家伙!”玄蕃见状,气得咬牙切齿,催马来到浪人面前,站在鞍壶上大喝一声:“你这无名浪人!”
浪人目光炯炯,尖锐地骂道:“你就是玄蕃?就你这傲慢的样子,今天的比试也没什么胜算。”玄蕃充耳不闻,手握住大刀刀柄,大喊一声“看刀!”,俯身从马上拜击过去,鬼丸包光的大刀划破风声砍向浪人。浪人不慌不忙地闪身躲过,趁着玄蕃挥舞第二刀时,大胆地向前一步,猛地抓住马缰绳根部,用力向上一挑,马嘶鸣着口吐白沫,直立起来。
“趁现在,攻击他!”如浪头般涌来的众人,此时从侧面挥舞着长枪、大刀冲过来。浪人闪过玄蕃的一刀,用铁扇用力拍向马屁股,马如疯牛般冲进人群,众人顿时大乱。
“可恶!”玄蕃拼命拉紧缰绳,才止住狂奔的马,他愤怒的样子十分可怕,大喊道,“你这瘦浪人在哪里!别想逃!”
然而,为时已晚。在遥远的由良川急流中,浪人像踩着湍急水流的鲇鱼或山燕,从一块岩石跳到另一块岩石,很快就消失在对岸了。
当天比武场地选在距离上游福知山和下游宫津各五里半的桔梗河原。这是一片长逾五百米的长方形空地,四周用青竹编的栅栏环绕。带有三扇纹章的幔幕看台上,福知山的领主松平忠房在老臣和近侍的簇拥下就座。另外,在黑色鲸幕的后面,参加比试的剑术高手们屏气敛息,静静等候。
与之东西相对的,是气势豪壮华丽的宫津方看台,看上去仿佛俯瞰着一切。太守京极丹后守的座位处,垂着锦绣帐幕,近侍和小姓们如绮罗繁星般排列两旁。环绕着红白相间幕布的女眷席上,身着白襟桃色衣裳层层叠叠的女仆和女官们,展现出如歌舞伎表演般的华丽,正等待着时刻到来。
“松平那边似乎早已全员到齐,玄蕃他们怎么还没到?”京极丹后守从前排回头看着侍臣,焦虑不已。这时,目付役的人回禀道:“已经看到他们了。”
女仆们偷偷拨开看台的幕布,望向远方。果然,沿着河流匆匆赶来的队伍前方,大月玄蕃骑马的身影渐渐映入眼帘。
大月玄蕃不仅在途中遭遇意外不快,还折损不少人手。在抵达空旷场地之前,他担心众人气势受挫,便强行鼓舞士气,匆匆赶来。进入带有四目结纹章的幕帐休息片刻后,近侍前来传话说:“大月大人,大人召见。”
玄蕃战战兢兢地来到丹后守面前。
“啊,玄蕃,要是再像生田马场那次一样落败,可就大事不妙了,本家的名声恐怕再难挽回。今日的比试,你有把握吗?”
“哈哈,让大人操心,是玄蕃的罪过。不过,与马术不同,说到剑法,即便我不才,身为剑术教头,也绝不会玷污这名号,定会拼上性命,绝不落败。”
“说得好,以你的本事,我本也觉得没问题。是这样,出石藩的仙石大人派密使来找我。玄蕃,你靠近些。”丹后守招手示意,声音压得更低,“倒也没别的,听说最近仙石大人府上有位稀世高手做客。万一福知山那边也藏着厉害角色,我想请仙石大人派这位高手来助助阵,作为我方后盾。这是仙石大人的一番好意,你觉得如何?”
玄蕃一听,心中涌起一贯的自负,觉得自己的本事被小瞧了,不悦地说:“恕我直言,那些四处流浪的浪人,没几个有真本事。尤其是我们怎能因惧怕小藩的势力,就对出石藩的传闻如此在意。今日的比试,还请大人将一切交给在下,我定不辱使命。”
“既然如此,那就交给你了。”明智的丹后守特意这么说,以坚定玄蕃的决心。
“哈哈!”玄蕃俯身行礼,深感自己背负着无论如何都必须取胜的重大责任。不仅如此,一旦失败,说不定还会丢了俸禄——这可是关乎一生荣辱的大事。若能取胜,不仅会加官进爵、名誉大增,还能让小瞧自己的正木作左卫门刮目相看。说不定,绝情的千浪也会为自己的荣耀所倾倒。
正胡思乱想间——
“咚咚咚”,宣告开始的鼓声如雷贯耳,直击心底。
武士们的比试一场场进行着。
栅栏外,数万民众紧张得不敢咳嗽一声。松平侯和京极侯的看台上,众人自然也都全神贯注,每一场比试的胜负都让他们或喜或忧,双方对峙,气氛严肃得如同泼了水一般。
四月的天空比琉璃还要湛蓝。阳光灿烂,宛如君临这场壮观比武的弓矢大武神般闪耀。场地中央,一位剑客傲然挺立,仿佛独揽这荣耀,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无论敌友,数万民众都对他超群的技艺惊叹不已,纷纷咋舌,瞪大了双眼。这位剑客不是别人,正是京极方的大月玄蕃。
亥时下刻左右,福知山藩的剑客君冢龙太郎一连击败宫津藩的家臣、玄蕃的六位门人,展现出旭日般的气势。但第七位出场的大月高徒桐崎武太夫将其击败,随后又打倒了松平家的三四个家臣。紧接着,兼任松平家马回役的剑道师范竹中左次兵卫与武太夫激战,取得漂亮的胜利,之后一度占据优势,无人能敌。直到大月玄蕃出现,一举击败左次兵卫。此后,虽又有三四人上场,但几乎无人能与玄蕃过上五六回合木剑。如今,这最后的荣耀,似乎理所当然该归他所有。京极方爆发出如万雷轰顶般的喝彩声,庆祝胜利。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福知山方却再无勇士出场。啊,难道就这样失败受辱了吗?武名远扬的松平忠房的骄傲,难道就这样被玄蕃的三尺木剑压制了吗?
就在这时,傲慢无礼的大月玄蕃,单手提着木剑,对着安静下来的福知山方看台,张开血红的大嘴,用响彻栅栏尽头的大嗓门喊道:“哼,松平忠房的府上,驯马之术暂且不论,说到武士的剑术,宫津京极丹后守的藩中可是大获全胜。方才我的比试,弓矢八幡大神可都看在眼里,栅栏外的万民也都是见证。今后在武艺方面,你们可别再大放厥词!”说罢,他尽情宣泄着气焰,悠然地往后退了五六步。
就在这一瞬间——
“站住!大月玄蕃!”身后传来如雷般的大喊,直穿他的五脏六腑。
“什么?叫我站住?”
玄蕃心中一紧,却面不改色,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只见松平方的武士聚集处,再次传来那清朗而威严的声音:“哦!稍等一下!”
随后,三扇纹幕被猛地掀开,“嗒嗒嗒嗒嗒”,一个人飞奔而出。此人身着黑色龙纹绢布小袖,系着无花纹的襷带,青月代发型上紧紧缠着白色缠头布,义经袴的裤腿高高挽起,身姿矫健,正是春日重藏。
“还未到规定时限,如今众人都已退场,你却在此大放厥词。虽然在下不才,但身为武士,春日重藏在此,你想宣告胜利,还为时过早!”
“嗯,你就是春日重藏。”玄蕃想起如意轮寺后的恩怨,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尽量平静地说道。
“不错,能与玄蕃你对决,我深感荣幸。”
“不必多说。”
“好,既是武士,就拿出最后的绝技让我看看,你准备好了吗?”
“废话少说!”重藏说着,抽出一尺八寸的小太刀,与此同时,大月玄蕃双手握住赤槠木剑的剑柄。
“来吧!”重藏大喝一声。
“喝啊!”玄蕃也怒吼道。
刹那间,两人如闪电般分开,速度之快,仿佛大地被撕裂,两条巨龙腾空而起,为争夺宝珠般激烈。
此时,大月玄蕃瞬间摆出的架势是:将三尺赤槠木剑举向天空,右手紧握剑柄根部,左手轻托剑柄头部,在双臂画圆的范围内,瞪大双眼,窥视着敌人的破绽,同时双脚拇指紧紧抠住地面,一寸一寸地展开攻势。
若将他比作岩松上的鹫,那春日重藏则如飞湍中的隼,他手持比对手短得多的小太刀,单手持刀,刀刃笔直,身体斜侧,变幻自如,双眸如星辰般澄澈,睫毛都不眨一下,剑尖直指玄蕃的鸠尾处。这青眼架势与玄蕃的大上段架势,两把剑之间,一时间如台风中心般,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就在上段小手露出破绽之时,重藏的小太刀“飒”地画了个圈,迅猛地刺向玄蕃的眉间。刹那间,“嘿呀!”玄蕃怒吼一声,木剑也顺势劈下,顿时火星四溅,两把木剑如绳索般绞在一起,激烈碰撞。紧接着,重藏凝聚全身气力,猛地横削过去,使出真荫的玄妙招式。
“啊!”玄蕃被震得木剑脱手,“嗒嗒嗒嗒”连退两三步,斜着向地面扑去。但作为一刀流磨炼出的机智,他顺势让木剑贴着地面,扫向重藏的脚下。眼看重藏要被绊倒,他却猛地撩起裤脚,一跃而起,挥动无想妙剑,带着一股意念之力,如岩石崩裂般朝玄蕃的脑门劈去。“嗷呜!”陷入绝境的大月玄蕃如豹狼般猛然反击,拼尽全力用剑挡住,交叉的木剑上溅满淋漓的汗珠,他如喷火般喘着粗气,用剑锷奋力抵住。重藏并不强行反抗,而是将尺八寸的小太刀使得如柳枝般柔软。即便如此厉害的玄蕃,脸色也渐渐变得苍白,乱发间闪烁的眼膜泛红,透着疲惫,气息紊乱,这一切都通过相交的木剑,清晰地传达给了重藏。
重藏正寻找机会,准备使出致命一剑。明眼人不难想象结果。福知山众人顿时面露喜色,兴奋得坐不住,甚至有人站起身来。尤其是正面的松平忠房,首次展开愁眉,意味深长地朝身旁的正木作左卫门露出笑容。而宫津藩众人则被不安笼罩,如从极乐的欢喜瞬间坠入地狱的深渊,一片愁云惨淡。
“典膳,典膳!”焦急呼喊近侍的,是宫津太守丹后守。
“是,是……”目付役犬上典膳眼睛盯着比试,嘴唇紧咬,侧身来到丹后守身旁。
但京极丹后守并未察觉,又喊了一声:“犬上典膳——”
“在。典膳就在大人面前。”
“这场比试你怎么看?你瞧,玄蕃脸色都变了。看那春日重藏,剑法丝毫不乱!”
“是,实在令人惋惜。”
“比试结果会怎样?”丹后守咬牙问道。
“这……”典膳忌惮丹后守的脸色,不知如何作答。
“你这蠢货!这比试结果还预判不了吗?快把白石十太夫叫来!快去!”焦急的喊声在四周回荡。
很快,一位老臣疾步上前问:“大人有何吩咐?”
“让大月玄蕃退下!趁他还没被打败,赶紧,赶紧!”
“是!”老臣回应后,立刻从看台向比试奉行传达了平局的指令。
丹后守仍未镇定下来,继续大声呼喊:“雾岛六弥!”
“在。”一名小姓俯身应答。
“派使者!快马赶到出石藩!”
“是。”
“向仙石左京之亮大人请求,让滞留在他府上的剑客速速赶来助战。情况紧急,口头传达即可。”
“是,是!”
“再晚就来不及了,这关乎本家的耻辱。快去,拼命赶路!”
“是。”
雾岛六弥退下后,飞奔下看台,轻盈地跃上拴着的栗色骏马,挥起朱红色鞭梢,“驾”的一声,朝着出石的仙石家绝尘而去。此后,太守京极丹后守仍目不转睛地盯着比试的两人,仿佛忘了自己,不自觉地从褥垫上滑下膝盖。
恰在此时,气息紊乱、奄奄一息的大月玄蕃正集中剩余精力,“嘿呀!”从全身毛孔中爆发出最后一股气势,试图用剑锷抵挡春日重藏的小太刀。
“噢!”重藏闷哼一声,稳稳抵住,腰身如弯弓般后仰,将丹田之力凝聚起来。“嘿呀!嘿呀!”紧接着,一股压倒性的气势压了过来。见时机已到,重藏猛地将招架的太刀往右侧一甩,向后跳开一步。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玄蕃措手不及,他踉跄着对着虚空一阵乱斩,好不容易才如燕子翻身般稳住身形。然而,重藏的小太刀已如闪电般刺来,玄蕃横剑抵挡,手中赤槠木剑“咔嚓”一声折断,七八寸长的一段剑尖飞向空中。
就在这刹那——
“住手!比试暂停,这是上头的意思!”目付奉行喊道。
重藏猛地一怔,仿佛被万斛凉水浇头,手上劲道一松,但小太刀的去势仍直逼玄蕃肩头。玄蕃虽然一脸如释重负,却非但不肯认输,反而满脸不满,嘟囔道:“为何要叫停比试?”
“这是上头的指令。这场比试判定为平局。”
目付役话音未落,京极方的近侍们便纷纷跑了过来,说道:“大月玄蕃大人,主公紧急召见——”
玄蕃见状,虽未表露,但装作十分遗憾地退了下去。
与此同时,福知山藩众人中顿时响起一阵喧哗与非议。家臣们聚集的武士待命处,众人全都站了起来,破口大骂。
栅栏外的人群也喧闹起来,叫骂声和不满声如远方的海啸般骤然涌起。不知是谁,开始朝京极方乱扔沙石,摇着栅栏回骂的宫津城下町人的叫嚷声,也在嘈杂的声音中格外刺耳。
“京极家这做法太奇怪了,说难听点就是卑鄙的手段。”福知山方正面座位上,一直紧盯着事情经过的藩主松平忠房,对前来的正木作左卫门如此说道。
“大人所言极是。我也觉得这实在太不讲理。方才我在目付役在场的情况下,前往京极方交涉,他们称玄蕃身体不适,考虑到比试的庄重,所以叫停。但他们表示会另选一名剑客,与春日重藏大人再次比试,以决出最后的胜负。您看这事该如何处理?”
“嗯,他们的行径实在卑劣,虽让人气愤,但重藏想必也疲惫不堪了。若不同意,他们定会坚称今日的胜利属于他们。”
“确实毫无道理。依在下之见,不如大人您再次下令,让春日大人与他们重新比试……”作左卫门正提出善后之策,一名家臣突然脸色大变,上前跪在他面前。
“家老大人,大事不好!请您快过去!”家臣连气息都急促起来。
“你且冷静。究竟发生了何事?”
“是。方才,待命的剑客们和家中的年轻武士们,都对这场明明胜券在握却被判平局的比试极为不满,他们组建了一支十余人的敢死队,气势汹汹地要持真剑冲进宫津方阵营。家老大人,请您快去平息此事!”
事情愈发严重了。作左卫门沉稳地看向主公。忠房也不禁脸色一变,向他投去目光。
松平家臣竹中左次兵卫、君冢龙太郎等一众年轻武士,对京极家蛮横的专断极为愤怒,怒火在心头熊熊燃烧。他们躲在幕布后,悄悄准备好缠头布和襷带,给大刀的目钉涂上热油,已然下定必死的决心,准备如一阵热风般冲进宫津家阵营。就在此时,正木作左卫门光着脚,穿着白色足袋,大步冲了进来,张开双臂,声音沙哑地怒喝道:“你们这是要造反吗?这是什么行径?难道你们不顾家主的大事了吗?”
“家老大人,京极家的无礼简直令人发指,若就此沉默,定会沦为万民的笑柄。为主公雪耻是臣下的本分,我们已下定决心,要将这些卑鄙怯懦的家伙,如吹泡泡般斩杀殆尽。请您放行!不要阻拦我们!”众人情绪激昂,毫无退缩之意。
“哦,你们的忠义我看到了。好,那就冲进去吧!”作左卫门嘴上虽这么说,却如大磐石般站在原地,继续说道,“但倘若两藩因此拼得你死我活,让这桔梗河原血流成河,大公仪会如何问责?稍有差池,福知山三万石的家业可就毁于一旦!若你们仍坚持以臣下本分相抗,那我这白头的作左卫门就先以血祭旗,冲进去!”
“这可真是个难题,但无论如何,武士的颜面绝不能不顾。请您让开!”
“不行!难道你们不明白主家的危机吗?”
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正在休息处的春日重藏偶然听到这阵骚乱,深知此事关乎天下大局,赶忙与作左卫门一起,安抚住愤怒的众人,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
就这样,有那么一刻,敌友双方都喧闹沸腾,如鼎中热水般喧嚣。但不久后,传令的太鼓再次“咚咚咚”地响起,紧张到极点的众人,如同骤雨降临扑灭了火焰,瞬间恢复了安静。
目付奉行的传令在双方之间奔走,催促着准备第二场大比试。似乎是急使雾岛六弥已成功请来了仙石家那位稀世名剑客。
浑身是汗的雾岛六弥,正在京极丹后守面前复命。
“干得好。仙石大人亲昵的那位剑客在哪儿?快唤他过来。”丹后守难掩喜悦。
六弥面露得意,退下座位后,立刻将那位剑客带到跟前。然而,在场众人的眼中都充满了猜疑与畏惧,看着眼前出现的这位奇异武士。
此人头发梳成黯淡无光的茶筌髻,浅黑色的眼眸炯炯有神,仿佛能睥睨七万石的主公与随臣。他身着沾有污垢的黑色花纹衣服,右手握着一把粗壮的铁扇,左手轻抚着胸前飘动的颚髯,悠然入座。
大月玄蕃一眼看到此人,不禁“啊”地一声,惊讶得呆立当场。他刚从方才的比试中退下,不知为何,丹后守对他只字未提。近侍提醒他,因主公不悦,他最好暂在末座待命,他便只好匆匆躲到一旁,默默不语。
此刻看到这位仙石家的剑客,玄蕃心中暗忖:这不就是今早来此途中,在由良川激流边戏耍,将自己几名弟子如玩物般扔进河里的那个关羽髯浪人吗?看来此人定是剑术高超的高手。想到这儿,玄蕃赶忙躲到前排人的身后,生怕被认出。
“我是京极丹后。劳你一路火急赶来,实是大事。此事关乎本家武名的存亡,希望你全力施为。”
关羽髯浪人深深行了一礼,说道:“大人言重了。剑道本不应以武名荣誉为赌注,争强斗胜,博人观赏。只需将精神修炼至坚不可摧,用以护身即可。不过,仙石左京之亮大人的托付,我实在难以推辞。既然您恳切相邀,比试我便应下,但胜负取决于武运,我可不敢保证一定能赢。”他语气平淡,毫不拖泥带水。
乾坤一掷,两把木剑被放置在广场中央。一方,神态不变的春日重藏静静现身;另一侧,那位还未通名的黑髯武士缓缓走出。
二人走到近前,目光交汇。
“哎呀,我虽非京极家臣,但因义参加此次比试。我是播州船坂山的住民钟卷自斋,以不成气候的富田流剑术,来与您切磋,请多关照。”长髯武士钟卷自斋,行礼之态绝非玄蕃可比。
重藏也郑重回礼,说道:“抱歉,自我介绍迟了。在下是直心荫流的晚辈,春日重藏。还请您手下留情……”
说罢,二人依礼行事,同时握住木剑剑柄。刹那间,一阵疾风刮过,二人的身躯随着激昂的气势猛地分开。重藏单手持小太刀,摆出铁壁般的平青眼架势;钟卷自斋同样摆出中段的立青眼架势,长长的胡须随风飘动,明亮的双眸凝视眉间,紧闭嘴唇,屏住呼吸。
春日重藏从木剑的侧面,仔细观察自斋的架势,心中大为震撼,数十场比试以来,从未见过如此惊人的架势。他的立青眼犹如高耸的山峰,又似坚固的金城,全身毫无破绽。就连鬓角飘动的一丝头发,紧扣地面的脚趾,都彰显着周密的修炼之心。重藏至今见过的高手架势中,从未遇到过如此堪称剑圣的神技。这感觉,就如同仰望圆满的明月,毫无瑕疵,没有丝毫阴霾与动摇。
此人绝非寻常那些平庸的高手可比!重藏心中暗自惊叹,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然而,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重藏心中怀着坚定信念,哪怕眼前站着的是天魔鬼神,也要向弓矢八幡献上生命,务必取胜。此刻,他的双肩背负着武名山阳为之震动的福知山三万石的重大名誉兴衰,以及敢死队众人含泪的信任。自神祖偃武以来,如此盛大的比武场地,一生难得再有。无论钟卷自斋的剑术多么超凡,他都必须取胜,必须战胜对方。经过一番沉思,重藏毅然奋起,展现出勇侠的本性,敢于直面死亡,这正是他的真髓所在。
另一边,钟卷自斋也对重藏惊叹不已。他觉得眼前这位年轻剑客的剑术沉稳扎实,竟有上泉伊势的风范。但看到他木剑与充血的眼膜中透露出的异常杀气,自斋不禁预感到这场比试结果恐怕不妙。如此强烈的杀气,即便自己的剑术再高超,也难保不会出现意外。这将是一场可怕的比试,虽说只是木剑,但与真剑无异。想到这儿,他那如百炼精铁般的肌肤,也不禁泛起一阵寒意。
“哎呀,这不是新九郎大人吗,您这是怎么了?”一位身着笹色绢裙,沐浴在日伞红色光线中的美丽女子,在栅栏外人群稀少处,向一位俯身的年轻武士搭话。
此人正是正木作左卫门的女儿千浪。福知山藩规定,今日比试不许女子公然旁观,所以她只能偷偷在栅栏外,满心激动地观望着。
“您这是怎么了?新九郎大人,新九郎大人。”千浪俯身,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人。
这位尚未完全成年的年轻武士,正是春日新九郎。他终于抬起头,露出一丝微笑,但脸色十分难看,如白琅般苍白。
“您脸色很差啊,都冒冷汗了。我把印笼里的药给您拿出来吧,快,快。”千浪将日伞递给侍女,伸手去拿新九郎腰间的印笼。
“不用,我没事,没事……”
“真没事吗?”
“我就是从一开始看了太激烈的比试,又被众人的喊声一震,有些不舒服而已。我这就回去了。离开这儿应该就能好些。”新九郎说着,按着额头,缓缓起身,迈步离开。
此时,恰是第二次传令太鼓激烈敲响之时。千浪一心牵挂着春日重藏与京极家新对手的最后对决,但又放心不下新九郎,于是避开如潮水般的人群,一边送他,一边踏上归途。若不是牵挂着新九郎,面对人群的狂热,千浪实在难以忍受在此与他分别。二人的恋情,自如意轮寺后的梅月之夜开始,在春天樱花飘落之前,便已热烈升温。
二人逃离热闹的人群,沿着宁静的山路,朝着福知山方向走去。稍稍落后跟在后面的侍女阿常,嫉妒地看着年轻武士新九郎腰间闪烁的太刀镡,以及千浪那金银丝线交织的腰带,两人并肩前行的背影。
“新九郎大人,您脸色看起来好多了,感觉好点了吗?”
“不知怎的,已经没事了。您刚才叫我时,我还感觉像在做梦……”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看来我确实对武艺没什么天赋。先不说这个了,时间还早,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三人在路边的辻堂台阶上坐下。阿常接过日伞,将其收起。周围繁茂的垂柳,恰好挡住了旁人的视线。
琉璃般湛蓝的天空下,久摩山峰如弧线般优美,筒井峠仿佛用群青色的岩绘具堆砌而成,由良川如解开的茧丝,绕着山脚流淌。从这广阔的视野中吹来的风,来到辻堂台阶,轻轻将迟开的牡丹樱花瓣洒落在二人身上。老莺也在此时停歇了鸣叫,稍作休息。
“千浪姑娘,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像这样悠闲地和您聊聊。对了,之前通过阿常姑娘转交给您的信,您看了吗?”新九郎说着,低头看向环抱膝盖、衣袖遮面的千浪,此刻,他眼中除了千浪的魅力,仿佛忘却了整个世界。阿常借口有事,离开此处,不见踪影。
“看了。”千浪说着,抽出一根绣有乱菊图案的金线,在染红指甲的漂亮指尖上绕来绕去,领口也微微泛红。
“那您看了信,有什么回复呢?没有回复,是不是不同意呀?”
“不是。”千浪轻声回答,激动得浑身颤抖,连男子轻轻搭在肩上的手都感觉格外清晰。
“那您能发誓吗?能发誓吗?”
“新九郎大人,您不会是在骗我吧——”
“您觉得我是在骗您吗?”
“不,如果是真心的,我会特别开心啊。”千浪一头乌发如瀑布般甩向新九郎,发丝轻触着他的心跳。
阿常许久未归。然而,沉浸在无上幸福感中的二人,只觉眨眼间,天色便渐渐黯淡。不知不觉,二人已置身于昏暗的暮色之中。
这时,传来如山海啸般汹涌的人声,想必是桔梗河原的比试结束了,抑制不住兴奋的人群,仍在叫嚷着,喧闹着走过。
随后,只听一阵激烈的马蹄声,扬起沙尘,七八匹马朝着城下飞驰而去。紧接着,一队武士垂头丧气,脚步沉重地缓缓归来。武士们中,有的用拳头擦着滂沱的泪水,有的则伏地暗自饮泣。这是怎么回事?只见七八名足轻抬着一块盖着白布的木板,上面仰卧着一名武士,静静地走过。
“哎呀!”正起身张望的新九郎,不由自主地朝着那边飞奔而去。
相关热词搜索:剑难女难
下一章:三 比武落败,音无濑川
上一章:一 竞逐武名,血洒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