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25-10-26 作者:古桧 来源:古桧作品集 点击:
巫山脚下,青江河畔,错落间住着几十户人家。
这个山村水乡,地名圩头,紧傍着巫山东北麓,村前溪流如带,沿村而流,水声潺潺,入耳清柔。
仲秋季节,正是天凉未寒时,平畴绿野,水碧山青,夹岸绿柳成荫,日光映水翻鳞,倍增幽趣。
傍晚时分,残照欲收之际,村舍中升起了炊烟袅袅,暝色昏黄间飞回来归鸦阵阵。
“呜哩……呜……呜哩……”
远处传来牧笛三四声,是牧牛童儿,赶牛回来了……
就在这村舍中有个麦场,也是村童们唯一的运动场。
村舍中的牧童,他们都聚在这打麦场上,捉迷藏、扑老虾、滚球、踢石头子儿……
“哈……哈哈……”
牧童的笑声,荡漾在四周,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呜哩……呜……”
牧笛声传来,引起了贪玩中孩子们的注意,嘈杂的笑声停止了……
一个头扎红头绳,名叫小三子的孩子,嚷道:“嘿!牛儿回来了。”
“他回来有什么了不起?没爹没娘的野种!”
答腔的是个名叫虎儿的孩子,他仗着父亲是这个小村的村董,素常就有点傲气凌人。
他越是这样,就有许多孩子越看不惯。
维护弱者,好像是人之天性,所以大家都和这个叫牛儿的孩子,玩得很好。
小三子一听虎儿骂牛儿,就有些不平,抗声道:“虎儿你有什么了不起,牛儿就比你会玩,你只会欺负人。”
虎儿闻言气哼哼的道:“小三子!我几时欺负你了,你说,说不出来可得小心我打烂你的头。”
小三子看到虎儿这份凶劲,吓得他退后了两步,呆看着虎儿,畏怯的不敢说话。
另一个叫柱子的孩子,理直气壮的大声道:“你上次在我小褂里,放了一条蜈蚣,吓得我要死,那就是欺负人。”
群童立即响应,齐声喊道;“对!吓唬人就是欺负人。”
虎儿强辩着道:“你们都是傻子,那蜈蚣已被我摘去钩爪的呀!哪还会咬人……”
小三子嗫嚅着,道:“那……那你吓唬我,就是欺负我……”
虎儿道:“可是,牛儿也用蜈蚣吓过你们的呀!”
一个叫狗儿的孩子插口道:“他和你不一样,牛儿把蜈蚣放在自己头上,是吓他自己……”
这一提起牛儿玩蜈蚣,孩子们都有了兴致,就有的嚷道:“那真好玩,牛儿吓他自己,哈哈!哈哈……”
原来有一次,牛儿也捉到了一只蜈蚣,摘去了钩爪,暗藏在袖子里,趁大家玩得正高兴时,他忽倒地嚎啕大哭起来。
大家不知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一齐围了过去看时,就见他额头上爬着一条两三寸长的大蜈蚣。
这还得了,被蜈蚣螫着是会毒死人的,大家都惊慌失措,同时也惊动了大人。
就在大家七手八脚为他施救的当儿,他,牛儿,忽然破啼大笑起来,伸手抓起额头上的蜈蚣,一溜烟的跑走了。
这件事,闹得他们笑了好几天,就是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情景,也忍不住哈哈又笑了起来。
说笑之间,又传来几响笛声,跟着就见从柳荫深处,转出来一只老牛,牛背上斜坐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唇横短笛,“呜!呜哩……”走了过来。
这小孩衣衫褴褛,半裸着上身,看出来肌肉生得很结实,脸色黄黄的,眼睛中闪着活泼的,清亮的光。
他一看到了这一群小朋友,立时跳下牛背,让老牛自个儿踱回家去,他却参加了玩伴群中。
小牛儿这一来,立时就起了风波,小三子先迎了上去,搬弄是非,点燃战火,喊道:“牛儿,你快来,他们都在骂你哩!”
牛儿闻言,大眼睛一阵溜转,冷冷的道:“谁!我又不惹他,骂我干什么?”
他在说着话,眼光就扫向了那叫虎儿的孩子。但他并不立时发作,慢慢的走了过去,一指那潺潺溪流,道:“嘿!谁有种敢下河去泅上一转?背后骂人,又算是什么种?”
入秋的季节,虽然天凉未寒,但一早一晚,也都有些冷意,下水去当然是更凉啦!
所以,群童没有一个答腔的,尤其那虎儿、龙儿两弟兄,更是掉头别顾,理也不理……
牛儿存心生事,他猜知背后骂他的,除了虎儿、龙儿两弟兄,旁的没人,所以找的也是他们。
一见人家不理,他倏的两眼一瞪,腮帮鼓得紧紧的,分明是已生了气,欺进两步,逼近了虎儿,道:“嘿!怎么?我跟你说话哩,听到没有呀?”
虎儿他可知道牛儿的厉害,他们曾为老虎和牛谁厉害的问题,打过好几架了,结果老虎没有打过牛。
他见牛儿气势汹汹的逼了上来,知道如不答腔的话,小牛儿就要动武,自己既打不过他,众同伴也不帮自己。
于是转脸笑道:“牛儿!你怎么老找我呢?这么凉的天,下河去泡一阵,准得生病,咱们玩旁的不行吗?”
牛儿笑道:“我瞧你这样就没种,只会背后骂人……”
龙儿见他哥哥受辱,心中气愤不过,插口道:“你有种就下水去泅个样儿我们看!尽逼人家下水,又算是什么种?”
牛儿闻言一瞪眼,道;“下去就下去,怕什么?”
他说着话,连衣服鞋袜都未脱,小身子往下微微一蹲,猛的又长身,就朝河中心窜去。
“呼隆”一声,水花溅起好高……
是天寒的时候了,河水真个的寒冽刺骨。
牛儿就有那么大的狠劲,他咬牙强忍着,仍然一个劲的喊道:“嘿!这水一点都不冷嘛!小龙!你可敢下来?”
龙儿摇手笑道:“我呀!我才不那么傻呢!……”
他一语未毕,倏觉脚下一紧,重心顿失,方哎呀的一声,人就朝河中栽下。
“扑通”声响,水花四溅,跟着又是群童的惊呼声。
原来牛儿借着和龙儿说话,冷不防扔起一把水草,缠住了他的小脚,用力一拉,就拖下了河水。
虎儿见弟弟被人拖下了水,哪有不急的,喝骂道:“小野种,你怎么可以这样胡闹……”
话没说完,蓦地眼前掠到一团黑影,“吧”的一声,打了他一个满脸开花,乃是一团臭泥。
这一来群童大哗,有惊叫的,也有大笑的,嘈杂的声音荡漾在这打麦场上。
“哇”的一声,是那龙儿大声的哭了。
那龙儿素常虽也是个淘气的孩子,但他没有牛儿坚强,一落下水去被寒水一浸,登时面目变色,冷得他嘴唇都发了青,好不容易爬上了岸来,落汤鸡样的浑身乱抖。
牛儿也禁不住水寒刺骨,爬上了岸来,他一样也冷得难受,但仍硬撑着,小胸脯一挺,笑向龙儿道:“哭什么?真没种,亏你还叫龙呢?连水都怕……”
虎儿在这群孩子中,算他最大,也最好惹事。
他被牛儿一团臭泥,打得正冒火,一听弟弟龙儿又哭了,哪还忍得住,喝骂道:“也不知是谁没种,连个准姓都没有,你算什么种?”
龙儿哽咽着骂道:“他是个野种……哽…哽……”
立有几个和他们要好的村童,应和着喊道:“对!牛儿是个野种。”
牛儿对于他自己的身世,也多少知道点,自己是刘老实收养的孩子,但是父母是谁,不知道,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一个叫狗儿的孩子,插口道:“我听我爹说过,牛儿是尼姑生的,尼姑生的孩子,不是野种是什么?”
牛儿早已气红了眼,紧握着两只小拳头,瞪着虎儿蓄势以待。
小三子接口抗辩道:“尼姑生的才不是野种呢!是不是?柱子噢!”
柱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尼姑、道士、和尚,但他是向着牛儿这一边的,忙道:“是的!尼姑生的不是野种。”
“是野种!”对方起了反驳。
“不是的。”柱子起了抗辩……
一个战争发起之前,是必经过一番争执的,争执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继之而来的就是武力。
孩子们虽不懂得战争,但他们的行动,却是与战争原理不谋而合。
于是,在他们强烈的争执了一阵之后,战争爆发了。
先是虎儿攘臂一挥,喊道:“咱们圩头村不要野种,把他赶出去。”
接着有几个孩子们响应,道:“打死这个小野种,丢到山上喂狗去。”
喊嚷着,一个个挽袖子抡拳扑了上去。
牛儿这方面的几个孩子,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喊骂着迎击,刹时间,打麦场上战云匝地,杀气冲天。
别瞧牛儿年纪小个儿也不大,他是能打也能挨,两只小拳头,铁锤也似的,砸上一下都不轻。
开始,他以一敌三,力斗虎儿、龙儿、狗儿,一拳过去,就捣中了狗儿的鼻子。
狗儿鼻头挨了一下,立觉奇痛奇酸,抬手一抹,鼻血喷涌而出,一见血,他害怕了,“哇”的一声,大声哭起来。
众顽童见状,登起四散跑走,场中剩下了虎儿龙儿两弟兄,仍在和牛儿拼斗。
“嘭”的一声,龙儿小肚子上挨了一脚,“哇”的一声,也哭了,并且在地上打滚撒泼。
这一来,立即惊动了大人,先来的是狗儿他爹赖财,和他两个哥哥赖金、赖银。
一见小狗儿流了血,满脸花红一片,先就慌了,赶过去一看,见是鼻血,并不碍事,但却气恨小牛儿太狠,立向他两个儿子道:“你们上,把那小野种结实的打一顿好了。”
赖金赖银,都已是十三四岁的大孩子了,以他们去打一个八九岁的牛儿,当然是得心应手,何况加上一个正在拼斗中的虎儿,三打一,牛儿哪能敌得了。
任他牛儿天生神力,才只有八九岁的孩子,又是以寡击众,身上已挨了好几下重的。
可是,小牛儿并不怕,更激发了凶性,虎吼一声,双拳抡起,左冲右突,宛如一头小疯虎,发狂的狠斗下去。
接着,又出来了虎儿他爹,村董吴新乾,人家都叫他无心肝,他也真的无心肝,旁的不说,就看着这四个孩子打架,三个大孩子打人家一个小幼童,他又是村董的身份,最低限度也得喝住他们,问一问是为什么打起来的?
但他不闻不问,反而倒背着两只手,看起热闹来了。
“牛儿,你怎么又和人家打起架来了,让哥哥们打几下出出气,可不准你还手。”
喊声中,气急败坏的跑来了一个老头儿。
他就是刘老实,牛儿的义父,打从牛儿满月那天起,收养过来,养到了这么大,虽然不是亲生,但他无儿无女,视牛儿比亲生还疼爱。
他是人如其名,真的老实,遇事宁可自己吃亏。
眼看着,三个大孩子围打一个小牛儿,他是痛在心里,狠在嘴上,一个劲的还喊着,不让牛儿还手。
牛儿一听见他义父来了,他竟是十分的听话,真的不动手了,任由赖金、赖银和虎儿三人打个够。
人越聚越多了,圩头村的人,差不多全都出来了,瞪眼看着小牛儿挨打,就没有一个人去喝止住他们。
村南头的张老大,实在看不过去了,方上前走了两步,吴新乾喝道:“张老大,你要干什么?”
张老大闻声停下了脚步,轻叹了一口气,退了回来。
吴新乾扫了众人一眼,转向刘老实道:“刘老实,你真有福气,捡了这么个有出息的孩子,他既然有胆量打架,就让他们打去,我们做大人的,又何必去管小孩子的事,你说对吗?”
刘老实诺诺连声,他哪敢说个不对。
在这时,牛儿因为他义父吩咐不准还手,就成了挨死打的态势,在拳脚交加之下,已被打得口鼻流血了。
但他就有那股狠劲,一声不哼,硬挺着挨打。
刘老实心中,痛如刀绞眼看着儿子挨打,既不敢上前劝解,更不敢开腔招呼。
在场的人,有不少的人看不过去,可是,敢怒而不敢言,谁也不敢出头。
情形越来越糟,牛儿越来也越支持不住了,已然被打得倒在地上,无情的拳脚,仍然不稍松。
才八九岁的孩子,再硬的也经不起这顿打,何况又是不还手,挨死打呢!实在也怪他自己太淘气了。
忽然起了一阵大风,从西山头上升起了一片乌云,遮住了方露面的新月。
风势来得突然,那片乌云也升起的奇怪,刹那间,黑暗罩住了这片打麦场。
“哇!哇!”天边响起了两声怪叫。
村民们对这怪叫的声音,并不陌生,闻声都被吓破了胆、知道是半年前所发现的怪鸟,可能是为报仇而来,哪个还管小童们打架的事,发一声喊,各自四散逃走。
方才嘈杂的打麦场,刹时间,沉寂如死。
但却有两人没有逃走,那是良善懦弱的刘老实,和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小牛儿。
风住了,乌云也不见了,但在二人身边,却立着一只怪鸟。
乍看之下,刘老实几乎吓昏了过去。
因为那怪鸟形相十分怪异,似鹰非鹰,一身银灰色的羽毛,由头至尾,生着一条钢刺一样的长翎,脚爪大如蒲扇,双翼伸张,少说也有两丈多宽。
再定神仔细打量,他不但不怕,反而高兴了,他想起了这鸟的来历,自己曾救过它,是不会伤害自己的。
那是半年前的事了,正是春二三月艳阳天的季节。
一日,村民们结队入山打猎,忽然间起了一阵怪风,仰望上空,见是一片灰云飞到,竟然是一只从未见过的大鸟,掠空而过。
那鸟大得出奇,在它掠过的当儿,地上日光,都被遮了一大片,草木也全被它两翼风力,扇得呼呼乱响,起伏如潮。
这一支狩猎的队伍,本是由村董吴新乾领着来的。
因为吴新乾当年曾在西陵峡阎王堡,干过几年喽兵头目,手底下也有两手功夫,寻常三五个人,近不了他的身,于是,他就成了圩头村的人物,这一支狩猎队的队长。
他一看到这只怪鸟凌空掠过,就向众人道:“这样大的怪鸟,我吴新乾跑了那么多年的江湖,从来未见过,看它那神气,就是一只水牛,也会被它抓去,日后咱们再入山打猎,可得防着点。”
一人接口道:“吴大哥,你这话是白说,咱们防得了吗?”
另一人道:“干脆趁这个时候,干掉了它,省得日后相遇,被它伤害。”
刘老实在数年前,收养牛儿时,在巫山白云庵,曾见过这怪鸟一次,只是那时所见是两只,匆匆一瞥,也没有看得清楚。
今日再见到这怪鸟,心中一动,就想起了白云庵那两只鸟来,忙拦住众人道:“何必无事生事呢,我想那怪鸟既然长得那么大,必然通灵,咱们不去招惹它,它是不会来犯我们的。”
吴新乾接口笑道:“刘老实,我就看不惯你这么婆婆妈妈的,没出息到家啦!难怪你这一辈子讨不到老婆,你想,谁家的姑娘会嫁给你这窝囊废,也只有捡个野生小子,来替你接烟火啦!”
刘老实没有阻住众人,反被讥笑了一阵,也就不说话了。
在这时,那怪鸟又由侧面飞来,离地不甚高,威势却越发惊人。
但见它凌空下掠,轻鼓双翼,似风卷,山石滚下崖,石落崖地,哗啦啦,连声巨响,有若山崩地裂。
众人在吴新乾指挥下,各借崖穴隐身聚精会神,准备下手。
怪鸟本是巫山白云庵大慈神尼坐下神禽,素常是不轻离白云庵一步的。
最近两年来,它们似乎有了一种不安的现象,时常都想凌空飞翔一阵,又值神尼闭关,没有了管头,就更活动了。
初时,也只是在西南山一带飞游,后来在无意间,发现了牛儿。
人鸟之间,似乎前生有缘,牛儿并不因怪鸟生相凶恶而害怕,而怪鸟见了牛儿,竟是十分驯服。
从此以后,怪鸟也就常在东山麓出现,牛儿就把自己的牛赶来这里,放开去吃青草,他却去和怪鸟玩,人鸟相处甚得。
所以牛儿回家的时候,也较其他的村童晚上一个时辰。
此际怪鸟本是飞翔着在找牛儿,没料到暗中有人对它施毒手。
就在它庞大的身躯方一掠下,那队狩猎的村民们,突然发难,各用鸟枪向上打去。
轰然一声大响过处,怪鸟竟被击中。
“哇哇”两声惨叫,跌下地来。
怪鸟落处,恰是一堆乱石,和一些高可及人的矮树丰草。
它身负重伤,“哇哇”连声惨叫,暴怒的向地上乱扒乱扑,几尺方圆的山石,被她一爪搭下,立即粉碎,许多小树,也被折断,有的竟被连根拔起。
偌大的一片山坡,不到片刻工夫,被那怪鸟弄得石碎沙飞,草木无存,威势端的是惊人。
就这样,那怪鸟在山坡上,起落翻腾有大半个时辰,“哇”的一声长鸣,方才怒啸飞去。
看样子伤得不轻,起飞时似极困难,连着扑腾起落有八九次,方始飞起。
几声哀鸣过处,穿入半峰云层之中,便自不见。
众村民在那怪鸟发威之时,见被它抓起来的碎石,暴雨样的四下飞溅,如不是有崖穴遮蔽,差一点就被击中。
没一个人没被那威势吓得胆颤心惊,唯恐被怪鸟发现,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一直等到那怪鸟走了,方始如释重负般,爬出崖穴来,不约而同的,吁出了一口大气。
刘老实的心中,却在为那怪鸟担着心,生怕那怪鸟就此因伤死去,而另一只怪鸟来到村中报复。
哪知,从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怪鸟的生死自是不知,但也没有发现另一只怪鸟。
村中的人,仍有余悸在心,打猎不敢深入山中,只在周遭猎些野兔、野雉之类。
只有牛儿,每天仍将牛赶到山脚下去等,但却再也见不到鸟儿的影子了。
但他仍然每天的等,企图有一天会再见到鸟儿。
几个月过去了,牛儿的心并不死。
哪知,就在这一天,他一回来就遇上了麻烦,打了一场好的,也挨了一顿狠的。
微睁两眼,一下就看到了那怪鸟,也顾不得身上疼痛,翻身扑了过去,抱住鸟儿的长脖子,喘着气道:“鸟儿!鸟儿,这么久你跑到哪里去了嘛?”
刘老实也含着泪道:“鸟菩萨!你看这孩子被人家打得多可怜。”
“哇哇”两声,鸟头啄了一下刘老实的衣袖,又偏头在牛儿身上揉了揉,探爪一把抓住牛儿腰带,又是一声长鸣,振翅而起,转眼间已穿入云中。
这一来可急坏了刘老实,抢天呼地,大哭大叫,道:“牛儿……牛儿……鸟菩萨你不能带他走呀!”
任他哭得死去活来,怪鸟和牛儿早已没了踪影,就是那些邻里们,也没人敢出来看一下。
这也难怪,村民们都被怪鸟吓破了胆,再听刘老实这一大哭号叫,以为必是怪鸟在吃人,更不敢出来了。
刘老实年老无子,牛儿虽不是他亲生,但由他扶养了这么大,可也不易,眼看着挨打,已是够心痛的了,这又被怪鸟攫去,更是痛不欲生了。
圩头村自从失去了牛儿,牧童群中也失去了活力,任是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在他们心底深处,仍然怀念着那个淘气的孩子。
回黄转绿,又是春回大地了。
是早晨炊烟方起的时候,村上的人,全都聚在打麦场上闲聊,商量着今日打猎的方向。
忽然间呼呼风响,眼前日光立暗,上空又飞来年前所遇的怪鸟,掠空而至。
各人不禁大惊,以为是报复来的,只须它铁翼轻卷,本村房屋,立即被它夷为平地。
到了这个地步,只有实行先下手为强,用火枪打死它,为本村除去未来的大患。
大家主意一定,互相打个招呼,个个准备火枪镖箭,,看到怪鸟扑到,一声吆喝,便把火枪点燃。
“轰”然一声大震,火热的铅沙子,满空飞舞,其余的人,也是缥箭齐发。
须知这些火枪枪筒,均经特制,火力极强,塞满铅子,一轰而出。
那怪鸟虽极灵警,无奈火枪的威力太大,何况又是几十支枪齐发。
就在轰然响处,已被打中,伤势较上次更重,头尾脚爪,也各自中了几支毒箭。
众村民见打中了怪鸟,提防它像上次一样,飞落下来,乱扑乱抓,纷纷都跳下河中,泅得远远的观看动静,妇女小孩,更是紧闭房门,躲在屋中,提心吊胆,恐怕怪鸟扑来,一个也休想活命。
可是,那怪鸟吃了苦头之下,并不飞落,哀鸣声中,双翼微侧,便向山顶飞去。
一直过了大半天,不见动静,有几个胆大的人,才试着回来探看,但见村前村后,到处都洒有血渍,才招呼众人回来。
经过了这一场人鸟战争,圩头村所有的十几支火枪中,倒有五六支,因火力太猛,枪筒烧坏,不能再用。
好在以情形判断,怪鸟是死多活少,才算稍微安心。
可是,那只是一种猜想,谁也没办法证明那怪鸟已死,担心着它会再来报仇……
就这样,战战兢兢,过了两日,祸事终于来了。
怪鸟终于又飞临到圩头村,展动两只铁翼,掀房倒屋,抓毙牛羊。
他们仔细的看去,认出来不是原来的那只鸟,因为它没有那只鸟体躯大,而且也比那只鸟凶猛得多,更较那只鸟灵慧。
圩头村中的鸟枪火筒失去了效力,因为它已得到了原先那只鸟的经验,任从村中防御设置怎样严密,火力怎样的强法,伤它却是不易了。
怪鸟一次又一次的侵犯圩头村,闹得村民惶惶不可终日,日夜戒备,如临大敌。
恰在这时,村中突然来了一人,是个折扇儒巾的书生。
他在刘老实导引下,去见村董吴新乾。
那时民间最重读书人,任他吴新乾那样一个嚣张的人,但在看到那儒生时,心中不由一怔。
他虽不敢开罪那儒生,却向那刘老实瞪起了眼,冷冷的道:“刘老实,你这是干什么?我没找你,你倒找上我的头上了,请个读书人来,就能降住我吗?”
刘老实嗫嚅着道:“吴……吴大爷,是他要我带他来的呀?”
吴新乾倏的一瞪眼,道:“我不管你这些,只问你和那怪鸟什么交情?”
刘老实道:“它是鸟,我是人,鸟和人怎么会有交情呢?吴……吴大爷别说笑话了。”
吴新乾冷笑了一声,道:“说笑话?哼!谁和你说笑话!第一次我们在收拾那东西时,是你拦着,要不早被我们打死了。”
刘老实道:“我只是一念善心,但并没有拦住呀!”
吴新乾更是生气,怒冲冲的道:“你一念善心,难道我是恶心,我问你,最近那怪鸟连着来了多少次,全村的房屋都被掀了,怎么你的却是好好的呢,你说!”
刘老实道:“大爷,这个我怎么会知道呢?”
“不知道?哼!”
吴新乾冷哼了一声,道:“我这就叫你知道!”
他说着,立时就向身后招呼道:“赖二,去把刘老实给吊起来。”
这个山村水乡,地名圩头,紧傍着巫山东北麓,村前溪流如带,沿村而流,水声潺潺,入耳清柔。
仲秋季节,正是天凉未寒时,平畴绿野,水碧山青,夹岸绿柳成荫,日光映水翻鳞,倍增幽趣。
傍晚时分,残照欲收之际,村舍中升起了炊烟袅袅,暝色昏黄间飞回来归鸦阵阵。
“呜哩……呜……呜哩……”
远处传来牧笛三四声,是牧牛童儿,赶牛回来了……
就在这村舍中有个麦场,也是村童们唯一的运动场。
村舍中的牧童,他们都聚在这打麦场上,捉迷藏、扑老虾、滚球、踢石头子儿……
“哈……哈哈……”
牧童的笑声,荡漾在四周,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呜哩……呜……”
牧笛声传来,引起了贪玩中孩子们的注意,嘈杂的笑声停止了……
一个头扎红头绳,名叫小三子的孩子,嚷道:“嘿!牛儿回来了。”
“他回来有什么了不起?没爹没娘的野种!”
答腔的是个名叫虎儿的孩子,他仗着父亲是这个小村的村董,素常就有点傲气凌人。
他越是这样,就有许多孩子越看不惯。
维护弱者,好像是人之天性,所以大家都和这个叫牛儿的孩子,玩得很好。
小三子一听虎儿骂牛儿,就有些不平,抗声道:“虎儿你有什么了不起,牛儿就比你会玩,你只会欺负人。”
虎儿闻言气哼哼的道:“小三子!我几时欺负你了,你说,说不出来可得小心我打烂你的头。”
小三子看到虎儿这份凶劲,吓得他退后了两步,呆看着虎儿,畏怯的不敢说话。
另一个叫柱子的孩子,理直气壮的大声道:“你上次在我小褂里,放了一条蜈蚣,吓得我要死,那就是欺负人。”
群童立即响应,齐声喊道;“对!吓唬人就是欺负人。”
虎儿强辩着道:“你们都是傻子,那蜈蚣已被我摘去钩爪的呀!哪还会咬人……”
小三子嗫嚅着,道:“那……那你吓唬我,就是欺负我……”
虎儿道:“可是,牛儿也用蜈蚣吓过你们的呀!”
一个叫狗儿的孩子插口道:“他和你不一样,牛儿把蜈蚣放在自己头上,是吓他自己……”
这一提起牛儿玩蜈蚣,孩子们都有了兴致,就有的嚷道:“那真好玩,牛儿吓他自己,哈哈!哈哈……”
原来有一次,牛儿也捉到了一只蜈蚣,摘去了钩爪,暗藏在袖子里,趁大家玩得正高兴时,他忽倒地嚎啕大哭起来。
大家不知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一齐围了过去看时,就见他额头上爬着一条两三寸长的大蜈蚣。
这还得了,被蜈蚣螫着是会毒死人的,大家都惊慌失措,同时也惊动了大人。
就在大家七手八脚为他施救的当儿,他,牛儿,忽然破啼大笑起来,伸手抓起额头上的蜈蚣,一溜烟的跑走了。
这件事,闹得他们笑了好几天,就是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情景,也忍不住哈哈又笑了起来。
说笑之间,又传来几响笛声,跟着就见从柳荫深处,转出来一只老牛,牛背上斜坐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唇横短笛,“呜!呜哩……”走了过来。
这小孩衣衫褴褛,半裸着上身,看出来肌肉生得很结实,脸色黄黄的,眼睛中闪着活泼的,清亮的光。
他一看到了这一群小朋友,立时跳下牛背,让老牛自个儿踱回家去,他却参加了玩伴群中。
小牛儿这一来,立时就起了风波,小三子先迎了上去,搬弄是非,点燃战火,喊道:“牛儿,你快来,他们都在骂你哩!”
牛儿闻言,大眼睛一阵溜转,冷冷的道:“谁!我又不惹他,骂我干什么?”
他在说着话,眼光就扫向了那叫虎儿的孩子。但他并不立时发作,慢慢的走了过去,一指那潺潺溪流,道:“嘿!谁有种敢下河去泅上一转?背后骂人,又算是什么种?”
入秋的季节,虽然天凉未寒,但一早一晚,也都有些冷意,下水去当然是更凉啦!
所以,群童没有一个答腔的,尤其那虎儿、龙儿两弟兄,更是掉头别顾,理也不理……
牛儿存心生事,他猜知背后骂他的,除了虎儿、龙儿两弟兄,旁的没人,所以找的也是他们。
一见人家不理,他倏的两眼一瞪,腮帮鼓得紧紧的,分明是已生了气,欺进两步,逼近了虎儿,道:“嘿!怎么?我跟你说话哩,听到没有呀?”
虎儿他可知道牛儿的厉害,他们曾为老虎和牛谁厉害的问题,打过好几架了,结果老虎没有打过牛。
他见牛儿气势汹汹的逼了上来,知道如不答腔的话,小牛儿就要动武,自己既打不过他,众同伴也不帮自己。
于是转脸笑道:“牛儿!你怎么老找我呢?这么凉的天,下河去泡一阵,准得生病,咱们玩旁的不行吗?”
牛儿笑道:“我瞧你这样就没种,只会背后骂人……”
龙儿见他哥哥受辱,心中气愤不过,插口道:“你有种就下水去泅个样儿我们看!尽逼人家下水,又算是什么种?”
牛儿闻言一瞪眼,道;“下去就下去,怕什么?”
他说着话,连衣服鞋袜都未脱,小身子往下微微一蹲,猛的又长身,就朝河中心窜去。
“呼隆”一声,水花溅起好高……
是天寒的时候了,河水真个的寒冽刺骨。
牛儿就有那么大的狠劲,他咬牙强忍着,仍然一个劲的喊道:“嘿!这水一点都不冷嘛!小龙!你可敢下来?”
龙儿摇手笑道:“我呀!我才不那么傻呢!……”
他一语未毕,倏觉脚下一紧,重心顿失,方哎呀的一声,人就朝河中栽下。
“扑通”声响,水花四溅,跟着又是群童的惊呼声。
原来牛儿借着和龙儿说话,冷不防扔起一把水草,缠住了他的小脚,用力一拉,就拖下了河水。
虎儿见弟弟被人拖下了水,哪有不急的,喝骂道:“小野种,你怎么可以这样胡闹……”
话没说完,蓦地眼前掠到一团黑影,“吧”的一声,打了他一个满脸开花,乃是一团臭泥。
这一来群童大哗,有惊叫的,也有大笑的,嘈杂的声音荡漾在这打麦场上。
“哇”的一声,是那龙儿大声的哭了。
那龙儿素常虽也是个淘气的孩子,但他没有牛儿坚强,一落下水去被寒水一浸,登时面目变色,冷得他嘴唇都发了青,好不容易爬上了岸来,落汤鸡样的浑身乱抖。
牛儿也禁不住水寒刺骨,爬上了岸来,他一样也冷得难受,但仍硬撑着,小胸脯一挺,笑向龙儿道:“哭什么?真没种,亏你还叫龙呢?连水都怕……”
虎儿在这群孩子中,算他最大,也最好惹事。
他被牛儿一团臭泥,打得正冒火,一听弟弟龙儿又哭了,哪还忍得住,喝骂道:“也不知是谁没种,连个准姓都没有,你算什么种?”
龙儿哽咽着骂道:“他是个野种……哽…哽……”
立有几个和他们要好的村童,应和着喊道:“对!牛儿是个野种。”
牛儿对于他自己的身世,也多少知道点,自己是刘老实收养的孩子,但是父母是谁,不知道,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一个叫狗儿的孩子,插口道:“我听我爹说过,牛儿是尼姑生的,尼姑生的孩子,不是野种是什么?”
牛儿早已气红了眼,紧握着两只小拳头,瞪着虎儿蓄势以待。
小三子接口抗辩道:“尼姑生的才不是野种呢!是不是?柱子噢!”
柱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尼姑、道士、和尚,但他是向着牛儿这一边的,忙道:“是的!尼姑生的不是野种。”
“是野种!”对方起了反驳。
“不是的。”柱子起了抗辩……
一个战争发起之前,是必经过一番争执的,争执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继之而来的就是武力。
孩子们虽不懂得战争,但他们的行动,却是与战争原理不谋而合。
于是,在他们强烈的争执了一阵之后,战争爆发了。
先是虎儿攘臂一挥,喊道:“咱们圩头村不要野种,把他赶出去。”
接着有几个孩子们响应,道:“打死这个小野种,丢到山上喂狗去。”
喊嚷着,一个个挽袖子抡拳扑了上去。
牛儿这方面的几个孩子,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喊骂着迎击,刹时间,打麦场上战云匝地,杀气冲天。
别瞧牛儿年纪小个儿也不大,他是能打也能挨,两只小拳头,铁锤也似的,砸上一下都不轻。
开始,他以一敌三,力斗虎儿、龙儿、狗儿,一拳过去,就捣中了狗儿的鼻子。
狗儿鼻头挨了一下,立觉奇痛奇酸,抬手一抹,鼻血喷涌而出,一见血,他害怕了,“哇”的一声,大声哭起来。
众顽童见状,登起四散跑走,场中剩下了虎儿龙儿两弟兄,仍在和牛儿拼斗。
“嘭”的一声,龙儿小肚子上挨了一脚,“哇”的一声,也哭了,并且在地上打滚撒泼。
这一来,立即惊动了大人,先来的是狗儿他爹赖财,和他两个哥哥赖金、赖银。
一见小狗儿流了血,满脸花红一片,先就慌了,赶过去一看,见是鼻血,并不碍事,但却气恨小牛儿太狠,立向他两个儿子道:“你们上,把那小野种结实的打一顿好了。”
赖金赖银,都已是十三四岁的大孩子了,以他们去打一个八九岁的牛儿,当然是得心应手,何况加上一个正在拼斗中的虎儿,三打一,牛儿哪能敌得了。
任他牛儿天生神力,才只有八九岁的孩子,又是以寡击众,身上已挨了好几下重的。
可是,小牛儿并不怕,更激发了凶性,虎吼一声,双拳抡起,左冲右突,宛如一头小疯虎,发狂的狠斗下去。
接着,又出来了虎儿他爹,村董吴新乾,人家都叫他无心肝,他也真的无心肝,旁的不说,就看着这四个孩子打架,三个大孩子打人家一个小幼童,他又是村董的身份,最低限度也得喝住他们,问一问是为什么打起来的?
但他不闻不问,反而倒背着两只手,看起热闹来了。
“牛儿,你怎么又和人家打起架来了,让哥哥们打几下出出气,可不准你还手。”
喊声中,气急败坏的跑来了一个老头儿。
他就是刘老实,牛儿的义父,打从牛儿满月那天起,收养过来,养到了这么大,虽然不是亲生,但他无儿无女,视牛儿比亲生还疼爱。
他是人如其名,真的老实,遇事宁可自己吃亏。
眼看着,三个大孩子围打一个小牛儿,他是痛在心里,狠在嘴上,一个劲的还喊着,不让牛儿还手。
牛儿一听见他义父来了,他竟是十分的听话,真的不动手了,任由赖金、赖银和虎儿三人打个够。
人越聚越多了,圩头村的人,差不多全都出来了,瞪眼看着小牛儿挨打,就没有一个人去喝止住他们。
村南头的张老大,实在看不过去了,方上前走了两步,吴新乾喝道:“张老大,你要干什么?”
张老大闻声停下了脚步,轻叹了一口气,退了回来。
吴新乾扫了众人一眼,转向刘老实道:“刘老实,你真有福气,捡了这么个有出息的孩子,他既然有胆量打架,就让他们打去,我们做大人的,又何必去管小孩子的事,你说对吗?”
刘老实诺诺连声,他哪敢说个不对。
在这时,牛儿因为他义父吩咐不准还手,就成了挨死打的态势,在拳脚交加之下,已被打得口鼻流血了。
但他就有那股狠劲,一声不哼,硬挺着挨打。
刘老实心中,痛如刀绞眼看着儿子挨打,既不敢上前劝解,更不敢开腔招呼。
在场的人,有不少的人看不过去,可是,敢怒而不敢言,谁也不敢出头。
情形越来越糟,牛儿越来也越支持不住了,已然被打得倒在地上,无情的拳脚,仍然不稍松。
才八九岁的孩子,再硬的也经不起这顿打,何况又是不还手,挨死打呢!实在也怪他自己太淘气了。
忽然起了一阵大风,从西山头上升起了一片乌云,遮住了方露面的新月。
风势来得突然,那片乌云也升起的奇怪,刹那间,黑暗罩住了这片打麦场。
“哇!哇!”天边响起了两声怪叫。
村民们对这怪叫的声音,并不陌生,闻声都被吓破了胆、知道是半年前所发现的怪鸟,可能是为报仇而来,哪个还管小童们打架的事,发一声喊,各自四散逃走。
方才嘈杂的打麦场,刹时间,沉寂如死。
但却有两人没有逃走,那是良善懦弱的刘老实,和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小牛儿。
风住了,乌云也不见了,但在二人身边,却立着一只怪鸟。
乍看之下,刘老实几乎吓昏了过去。
因为那怪鸟形相十分怪异,似鹰非鹰,一身银灰色的羽毛,由头至尾,生着一条钢刺一样的长翎,脚爪大如蒲扇,双翼伸张,少说也有两丈多宽。
再定神仔细打量,他不但不怕,反而高兴了,他想起了这鸟的来历,自己曾救过它,是不会伤害自己的。
那是半年前的事了,正是春二三月艳阳天的季节。
一日,村民们结队入山打猎,忽然间起了一阵怪风,仰望上空,见是一片灰云飞到,竟然是一只从未见过的大鸟,掠空而过。
那鸟大得出奇,在它掠过的当儿,地上日光,都被遮了一大片,草木也全被它两翼风力,扇得呼呼乱响,起伏如潮。
这一支狩猎的队伍,本是由村董吴新乾领着来的。
因为吴新乾当年曾在西陵峡阎王堡,干过几年喽兵头目,手底下也有两手功夫,寻常三五个人,近不了他的身,于是,他就成了圩头村的人物,这一支狩猎队的队长。
他一看到这只怪鸟凌空掠过,就向众人道:“这样大的怪鸟,我吴新乾跑了那么多年的江湖,从来未见过,看它那神气,就是一只水牛,也会被它抓去,日后咱们再入山打猎,可得防着点。”
一人接口道:“吴大哥,你这话是白说,咱们防得了吗?”
另一人道:“干脆趁这个时候,干掉了它,省得日后相遇,被它伤害。”
刘老实在数年前,收养牛儿时,在巫山白云庵,曾见过这怪鸟一次,只是那时所见是两只,匆匆一瞥,也没有看得清楚。
今日再见到这怪鸟,心中一动,就想起了白云庵那两只鸟来,忙拦住众人道:“何必无事生事呢,我想那怪鸟既然长得那么大,必然通灵,咱们不去招惹它,它是不会来犯我们的。”
吴新乾接口笑道:“刘老实,我就看不惯你这么婆婆妈妈的,没出息到家啦!难怪你这一辈子讨不到老婆,你想,谁家的姑娘会嫁给你这窝囊废,也只有捡个野生小子,来替你接烟火啦!”
刘老实没有阻住众人,反被讥笑了一阵,也就不说话了。
在这时,那怪鸟又由侧面飞来,离地不甚高,威势却越发惊人。
但见它凌空下掠,轻鼓双翼,似风卷,山石滚下崖,石落崖地,哗啦啦,连声巨响,有若山崩地裂。
众人在吴新乾指挥下,各借崖穴隐身聚精会神,准备下手。
怪鸟本是巫山白云庵大慈神尼坐下神禽,素常是不轻离白云庵一步的。
最近两年来,它们似乎有了一种不安的现象,时常都想凌空飞翔一阵,又值神尼闭关,没有了管头,就更活动了。
初时,也只是在西南山一带飞游,后来在无意间,发现了牛儿。
人鸟之间,似乎前生有缘,牛儿并不因怪鸟生相凶恶而害怕,而怪鸟见了牛儿,竟是十分驯服。
从此以后,怪鸟也就常在东山麓出现,牛儿就把自己的牛赶来这里,放开去吃青草,他却去和怪鸟玩,人鸟相处甚得。
所以牛儿回家的时候,也较其他的村童晚上一个时辰。
此际怪鸟本是飞翔着在找牛儿,没料到暗中有人对它施毒手。
就在它庞大的身躯方一掠下,那队狩猎的村民们,突然发难,各用鸟枪向上打去。
轰然一声大响过处,怪鸟竟被击中。
“哇哇”两声惨叫,跌下地来。
怪鸟落处,恰是一堆乱石,和一些高可及人的矮树丰草。
它身负重伤,“哇哇”连声惨叫,暴怒的向地上乱扒乱扑,几尺方圆的山石,被她一爪搭下,立即粉碎,许多小树,也被折断,有的竟被连根拔起。
偌大的一片山坡,不到片刻工夫,被那怪鸟弄得石碎沙飞,草木无存,威势端的是惊人。
就这样,那怪鸟在山坡上,起落翻腾有大半个时辰,“哇”的一声长鸣,方才怒啸飞去。
看样子伤得不轻,起飞时似极困难,连着扑腾起落有八九次,方始飞起。
几声哀鸣过处,穿入半峰云层之中,便自不见。
众村民在那怪鸟发威之时,见被它抓起来的碎石,暴雨样的四下飞溅,如不是有崖穴遮蔽,差一点就被击中。
没一个人没被那威势吓得胆颤心惊,唯恐被怪鸟发现,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一直等到那怪鸟走了,方始如释重负般,爬出崖穴来,不约而同的,吁出了一口大气。
刘老实的心中,却在为那怪鸟担着心,生怕那怪鸟就此因伤死去,而另一只怪鸟来到村中报复。
哪知,从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怪鸟的生死自是不知,但也没有发现另一只怪鸟。
村中的人,仍有余悸在心,打猎不敢深入山中,只在周遭猎些野兔、野雉之类。
只有牛儿,每天仍将牛赶到山脚下去等,但却再也见不到鸟儿的影子了。
但他仍然每天的等,企图有一天会再见到鸟儿。
几个月过去了,牛儿的心并不死。
哪知,就在这一天,他一回来就遇上了麻烦,打了一场好的,也挨了一顿狠的。
微睁两眼,一下就看到了那怪鸟,也顾不得身上疼痛,翻身扑了过去,抱住鸟儿的长脖子,喘着气道:“鸟儿!鸟儿,这么久你跑到哪里去了嘛?”
刘老实也含着泪道:“鸟菩萨!你看这孩子被人家打得多可怜。”
“哇哇”两声,鸟头啄了一下刘老实的衣袖,又偏头在牛儿身上揉了揉,探爪一把抓住牛儿腰带,又是一声长鸣,振翅而起,转眼间已穿入云中。
这一来可急坏了刘老实,抢天呼地,大哭大叫,道:“牛儿……牛儿……鸟菩萨你不能带他走呀!”
任他哭得死去活来,怪鸟和牛儿早已没了踪影,就是那些邻里们,也没人敢出来看一下。
这也难怪,村民们都被怪鸟吓破了胆,再听刘老实这一大哭号叫,以为必是怪鸟在吃人,更不敢出来了。
刘老实年老无子,牛儿虽不是他亲生,但由他扶养了这么大,可也不易,眼看着挨打,已是够心痛的了,这又被怪鸟攫去,更是痛不欲生了。
圩头村自从失去了牛儿,牧童群中也失去了活力,任是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在他们心底深处,仍然怀念着那个淘气的孩子。
回黄转绿,又是春回大地了。
是早晨炊烟方起的时候,村上的人,全都聚在打麦场上闲聊,商量着今日打猎的方向。
忽然间呼呼风响,眼前日光立暗,上空又飞来年前所遇的怪鸟,掠空而至。
各人不禁大惊,以为是报复来的,只须它铁翼轻卷,本村房屋,立即被它夷为平地。
到了这个地步,只有实行先下手为强,用火枪打死它,为本村除去未来的大患。
大家主意一定,互相打个招呼,个个准备火枪镖箭,,看到怪鸟扑到,一声吆喝,便把火枪点燃。
“轰”然一声大震,火热的铅沙子,满空飞舞,其余的人,也是缥箭齐发。
须知这些火枪枪筒,均经特制,火力极强,塞满铅子,一轰而出。
那怪鸟虽极灵警,无奈火枪的威力太大,何况又是几十支枪齐发。
就在轰然响处,已被打中,伤势较上次更重,头尾脚爪,也各自中了几支毒箭。
众村民见打中了怪鸟,提防它像上次一样,飞落下来,乱扑乱抓,纷纷都跳下河中,泅得远远的观看动静,妇女小孩,更是紧闭房门,躲在屋中,提心吊胆,恐怕怪鸟扑来,一个也休想活命。
可是,那怪鸟吃了苦头之下,并不飞落,哀鸣声中,双翼微侧,便向山顶飞去。
一直过了大半天,不见动静,有几个胆大的人,才试着回来探看,但见村前村后,到处都洒有血渍,才招呼众人回来。
经过了这一场人鸟战争,圩头村所有的十几支火枪中,倒有五六支,因火力太猛,枪筒烧坏,不能再用。
好在以情形判断,怪鸟是死多活少,才算稍微安心。
可是,那只是一种猜想,谁也没办法证明那怪鸟已死,担心着它会再来报仇……
就这样,战战兢兢,过了两日,祸事终于来了。
怪鸟终于又飞临到圩头村,展动两只铁翼,掀房倒屋,抓毙牛羊。
他们仔细的看去,认出来不是原来的那只鸟,因为它没有那只鸟体躯大,而且也比那只鸟凶猛得多,更较那只鸟灵慧。
圩头村中的鸟枪火筒失去了效力,因为它已得到了原先那只鸟的经验,任从村中防御设置怎样严密,火力怎样的强法,伤它却是不易了。
怪鸟一次又一次的侵犯圩头村,闹得村民惶惶不可终日,日夜戒备,如临大敌。
恰在这时,村中突然来了一人,是个折扇儒巾的书生。
他在刘老实导引下,去见村董吴新乾。
那时民间最重读书人,任他吴新乾那样一个嚣张的人,但在看到那儒生时,心中不由一怔。
他虽不敢开罪那儒生,却向那刘老实瞪起了眼,冷冷的道:“刘老实,你这是干什么?我没找你,你倒找上我的头上了,请个读书人来,就能降住我吗?”
刘老实嗫嚅着道:“吴……吴大爷,是他要我带他来的呀?”
吴新乾倏的一瞪眼,道:“我不管你这些,只问你和那怪鸟什么交情?”
刘老实道:“它是鸟,我是人,鸟和人怎么会有交情呢?吴……吴大爷别说笑话了。”
吴新乾冷笑了一声,道:“说笑话?哼!谁和你说笑话!第一次我们在收拾那东西时,是你拦着,要不早被我们打死了。”
刘老实道:“我只是一念善心,但并没有拦住呀!”
吴新乾更是生气,怒冲冲的道:“你一念善心,难道我是恶心,我问你,最近那怪鸟连着来了多少次,全村的房屋都被掀了,怎么你的却是好好的呢,你说!”
刘老实道:“大爷,这个我怎么会知道呢?”
“不知道?哼!”
吴新乾冷哼了一声,道:“我这就叫你知道!”
他说着,立时就向身后招呼道:“赖二,去把刘老实给吊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飞天牛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