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起死回生
2025-05-3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这时乡老们全叩着头,妙真又到了妙清大师的轿边,可是妙清大师不等她说话,立时吩咐把轿帘打起,向崔家寨乡长张德元道:“你们所请求的事,我已经听得明白,我已经默运玄机,详察一切。张善士你的话说得很明白,这种事一半是外邪侵扰,一半还得说是他个人的寿命,现在我细查这个侯福,他的寿命不该绝,并且你们崔家寨这班善士们一片慈心,这样出于本心的善念,是极大功德,我焉能不助你们完成善举。好,乡长们引路。”这些乡长们一听妙清大师爽快地答应了,齐声高喊着:“谢大师的慈悲。”他们立刻叩头站起,转身引路,一直奔向崔家寨。相隔没有多远,也就是半里地,不大工夫,已到了崔家寨。这个侯福就住在镇甸边上,两间破草房,连个院子也没有,真是极寒苦的人家。这些人围随着五乘轿,到了镇边,妙清大师等全下了轿,乡长张德元指着这两间草房道:“侯福就住在这里。”
只见草房门边放着一口薄皮的棺材,乡长张德元向跟随的一班人说道:“大家可别往里挤,病人的情形很厉害,大家全在外面等候。”这时他却先走进草房内,跟着转身出来,向妙清大师行着礼道:“大师,这个地方可太脏了,大师可能将就进去看看么?”妙清大师此时和四个女弟子全是容色整肃,妙清大师向乡长张德元道:“善士说哪里话来?圣母座下的人以慈悲为本,善念为门,做佛门功德事,要普惠万方,同登寿域。完全看个人的福缘因果,对于贫富是没有分别。”说着向张德元一挥手,张德元头里引路,妙清大师带着四个女弟子走进屋中。李有财张大户也跟随进来。
进得屋中,里面一片潮湿之气。两间屋还是明敞着,屋中地方倒是不少,可是四壁萧然,到处里尘封土迹。一张破木桌子,靠在墙角,上面放着许多盆碗,也全没有一件完整。靠前面还有一个土锅台,靠前窗一带,黑烟子熏得一片漆黑。偏着西半边一铺土炕,上面只铺着一条席子,还是破的。那侯福就在炕的里半边躺着。一个老婆婆头发已经白了,泪眼模糊,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烂不堪。这种情形真是已经苦到极处,这也就和讨饭的差不多了。那个张德元却招呼着:“侯妈妈,天妃宫大师来救你儿子了。”
这个侯妈妈摇摇摆摆地站起来,一手扶着旁边的破桌子,她却痴瞪着两眼,向张德元道:“大爷,我哪里还有儿子,完了,任什么没有了。还是得饿死,我老婆子苦哇!”这个老婆婆牙已经没了,说话也不清楚,乡长张德元回头向妙清大师道:“大师,这个老婆婆简直是不懂事了,没法和她说话。”妙清大师口中说道:“无量佛,可怜,可怜,可怜的老婆婆,这般年岁叫她受到这样苦恼,哪还说清楚话?不要去问她了。”
这时炕上躺着的侯福,脸色焦黄,两只眼好像两个黑窟窿,眼皮全是青色的,此时却听他不住地招呼:“妈妈,妈妈,你救我,他要我的命,我不能跟他去,我去了妈妈就没人管了。”妙清大师凑到炕边,看了看,点头叹息道:“我若不搭救此人,真是罪孽了。他到了这般地步,心中仍然不忘老母,只这一点孝心,就能感动天地。”这时张德元在一旁说道:“全仗着大师的慈悲,圣母的护佑。我听这个侯福说过,当初他们在故乡,也是有极大家产的,骡马成群,有园子有地,只是从他一懂事,这家里连年出事,一直到他长大起来,弄个赤手空拳,极大的一片家业就全完了,只有带着老母流落各处,他是受尽了苦,受尽了罪,这是一个苦命人啊。”妙清大师道:“此中有因果在,非你等所知,此人以他这点孝心,他就决不会做恶事,这完全是他前生带来的冤孽,所以这些年来,弄得他家不成家,业不成业,流落异乡,因为他前生有一件极大的冤孽事,里面牵涉着两条人命,冤魂不散,只是他个人此生没做过一件恶事,他的阳寿很长,可是这两个冤魂竟这么折磨他,就是叫他活在世上,也如同在地狱中一般,永远摆脱不了苦恼。这也是他自己的孝心感动,来到曲阜县。现在我要尽极大的力量,把这两个冤魂带走,求圣母发大慈悲,给他们解冤释怨。这件事需要在天妃宫设坛七日,从半夜子时到天明,求圣母发大慈悲,把这两个冤魂渡脱了,也就不再向他缠扰,这件事需要他自己去做,但是他贫寒到了这般地步,哪还有力量再做这种功德。但这两个冤魂带走之后,崔家寨也就从此相安了。”
乡长张德元毫不迟疑地答道:“只要大师能救他,能保佑崔家寨平安,天妃宫七天道场的费用,我愿意独力担当,不募不化,弟子盼望着圣母能多保佑我,我就感激不尽了。”妙清大师点点头道:“好吧,张大善士能够做这种大功德,这正是修你未来之福,赶快预备一下。”说着回头向背着黄包裹的妙珠女弟子道:“你看看所带的符箓和求圣母的信香,可还够用么?”妙珠赶紧把包袱解下来,放在破桌子上,打开看了一下,忙答道:“香和符箓黄表全够用的。”妙清大师向张德元道:“你赶快预备香炉蜡台,焚化符箓的灰盆,可要干净,完全要你们所用香炉的炉灰,把铜盆铺满,此外再预备三杯净水,旁的什么也不用了,越快越好。”这点事在这里很容易办,立刻外面的父老,把所用的取来。这时那个老婆婆还在哭哭啼啼,也不知她嘴里胡说些什么,妙清大师叫李有财、张大户把她架到屋角一旁躲开。此时香炉蜡台摆好了,两支红烛也点起来了,三杯净水放在炉前。妙清大师告诉李有财、张大户和乡长张德元:“把门口闪开,门外的人退得远些,因为这两个冤魂,就在屋中,把轿子预备好,除去轿夫之外,我们走任何人不准跟随,你们随在轿边颇为不利。”
乡长张德元答应着,招呼门外的人,全把门口闪开。这时妙清大师把黄包裹中的符箓黄表取出来,并取出一束香来燃起,把那铁牌铁铃等仍然包裹起来,叫妙珠背在身上,香炉旁放着三道神符,另外一份黄表和十几道符箓全堆在那个灰盆内。等到香燃得旺了,四个女弟子各站在两旁,妙清大师举着这束香,从门边转到香案前,烧着这个灰盆,连转了三周,往上一举这束香,口中祝告道:“请天妃圣母发大慈悲,为孝子侯福解冤释怨,收此两冤魂。”跟着把这束香往炉中一插,立刻伸手抽出背后的剑,把香炉旁第一道符穿在剑上,躺在炕上的那个侯福,此时却怪叫着,他可是嗓音变了,他原本是山东德州的人,此时口中却完全说的南边话,他不住高喊着:“不要杀我,我冤枉。”这时妙清大师已把这道符燃着,顺着剑尖一甩,这道符正好落在侯福的身上,侯福怪叫着往起一挣扎,几乎整个地从床上跳起来,把一床破被子也抖开。妙清大师却用宝剑一指,口中喝了个“敕”字。
这个侯福咕咚一声,又倒了下去。妙清大师立刻将第二道符燃起,侯福此时嗓音低微,却变成了女人的声音,好像河北一带人说话的情形,连喊着:“你不偿命不行。”此时妙清大师把这二道符甩出去,那侯福却哎呀一声。妙清大师第三道符在香火上燃着之后,往这灰盆上黄表符箓上一落,里面的黄表符箓全行引着,这时妙清大师在灰盆的火光上面,用宝剑连挥了三下,炕上的侯福连喊着饶命。忽然火盆里哧哧的冒起两道黑烟,一直蹿到房顶子,这时妙清大师把当中的一杯水取起,喝进口中,噗的一口,向火盆里的黑烟喷去,火焰略息,黑烟不散,但是香烟冒起来,屋中充满一股子浓香之气。跟着第二杯水喷去,黑烟已散,里面的符箓黄表全烧完了。跟着把第三杯水取起,却向炕上侯福喷去,只听侯福大声的哎呀一声,妙清大师说:“侯福,我给你解冤释怨了!”转身来向妙真妙玄道:“把铜盆取去,放入我轿内。”这两个女弟子赶忙地把这铜盆端起,紧走到外面,把铜盆送入妙清轿内的座位底下。
妙清大师提着剑一直紧走出去,妙慧妙珠也紧随着出了草房,各自上轿。那妙清大师神色庄重,走入轿中之后,连话也不说,只向轿夫们挥了一下手。李有财、张德元、张大户,因为事先经过妙清大师的嘱咐,不准再往外送了,大家只在门外跪在地上叩头。轿夫们早在这里伺候着,他们在草房外听得真真切切,知道轿内灰盆中带着两个冤魂,幸而是在白天,要是在夜晚,他们早已腿软了,此时谁也不敢说话,都怕这个冤魂找到自己身上。轿夫们抬着轿子,真是健步如飞,气也不喘。小伙子们也是真有气力,更兼这十个轿夫,全是一样的心思,怕中途一停留,再把冤魂撂在半路上,仍然要为害一方,那不了得?他们脚下不停,二十多里路程,一直跑上尼山天妃宫,送妙清大师等回宫不提。
崔家寨这里在妙清大师等走后,李有财、张大户、乡长张德元又回到屋中,本镇几个有年岁的人也跟进来。真是怪事,那个侯福竟坐起来,口中不住喊着:“老娘,我可好了。”他抓着那个破被子,不住地擦着头上的汗。此时屋中尚有香烟缭绕,侯福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连脸上的颜色也变过来了。乡长张德元在炕前拉着他的手道:“侯福,你可真好了?”侯福道:“老当家的,我真如做了一场噩梦,可把我吓死了,我也不知道经过多少时候,一个男鬼,一个女鬼,整天围绕着我,向我要命,方才忽然有一位提着宝剑的女仙,把这两个恶鬼抓去,我浑身才轻松了,究竟是谁救了我?我老娘在哪里?”张德元忙安慰道:“侯福,你不用害怕,一定能好了,你老娘在这里。这些日来,把她全吓傻了。我们因为你平时又老实,又规矩,吃苦耐劳,孝养老母,所以自从你病倒之后,大家来照顾你,恰巧天妃宫的大师到李家集斩妖狐,我们大家一商量,这才拦路叩求,把大师请了来,真是道法无边,把两个冤魂拘去,还要在天妃宫建七天的道场,为你解冤释怨,你从此就算得到了好处,圣母全慈悲你,足见你是个好人了,这是你前世的冤孽,你想,任凭谁的力量也没办法。回头我们给你送些柴米来,天妃宫启建道场的事,我已经全部担承,不要你管,你只要好了能行走,去叩谢天妃圣母就是了。”
这时,侯福老娘已被李有财带到炕边,侯福拉着她的手道:“娘,我可好了,我又可以活下去了,险些儿咱娘两个分离。”这个老婆婆坐在炕边说道:“你好了,这就得了,我不至于饿死了。”大家见他娘两个这种可怜的情形,商量好,回头给他送些柴米。可是侯福已经下了地,他告诉大家,自己根本没有病,是那天夜间在村边走动,忽然听得一声:“我可找到了你。”就见黑乎乎的一个人向身上扑来,打了一个冷战,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中的,现在只不过觉得腿脚软些。心里一点病也没有了。接着他给这一班人叩头道谢,大家也是十分高兴,这么一个已经往棺材里搭的人,竟会好得这么快,这真是起死回生,除了天妃圣母,什么人有这种力量?大家赶紧把那口空棺材搭到镇甸外的土地庙里存放,留着施舍给穷人。众人回去之后,打发人送柴送米,侯福倒真个因祸得福。
敢情一个人遭此厄运,不死也揭一层皮,侯福闯过灾难,天妃宫还真个为他建起道场,山边的人,每夜都听到天妃宫整夜响着法器和念经声,替侯福解灾释怨。到了第七天,乡长们带着侯福到天妃宫叩谢。侯福特蒙大师允许,叫他到乩坛跟着别人去听训。坛上训示下来,十分嘉许他是个孝子,告诉他两个宿世冤家已经全给他度脱了,叫侯福一心向善,多做好事,好好地孝顺老母,不只没有祸,眼前还有福。这个侯福不过是一个卖苦力气的,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在别人看来,他即使能够发达,也是将来的事。哪知回了崔家寨之后,他照样地去大户操作,忽然有两个外乡客人到来,到处打听德州人侯福。有人立刻从大户人家把他找来,这真是时来运转,敢情他的一个本家,一门一姓,有一支是很大的财产,却是绝户,应该是侯福入继,承继这片家业。这个大财主派出多少人到处访他,好容易在曲阜县找到了他,立刻接他回原籍。当天这个侯福和这老婆婆就全变了样。来人是很有钱,立刻到城里给他们娘两个置备了衣服铺盖,样样齐全。侯福领着来人,挨家挨户道谢辞行,自己说回转家乡之后,只要把承继的事办理完了,决不忘大家救命之恩,必来看望乡长们。两辆轿车把侯福接走,侯福立刻显得福催貌转。母子二人和来人全坐在两辆轿车上,这和当初他们逃难到这里来的情形,真是天地之别了。乡长们把他直送出镇甸。这件事使得人人羡慕,人人感叹,都归功于天妃圣母,认为若非圣母大慈悲把他救了,他哪还有今日。天妃圣母这么大的灵异,只苦了崔家寨的朱绍文,虽是儿子突然失踪,毫无下落,算是绝望了,想来想去,也只好认为儿子命该如此,凭天妃圣母那么大法力,死人全能救活了,自己的儿子却保不住,一定是他的阳寿已终,该遭这步劫难。这件事过去之后,更是家家在传说着,附近镇甸所有不安静的地方,也渐渐地安静下来,于是这一心道便遍传于兖州一带,无论多远的乡村,多荒僻的地方,也有一心道的门徒,对于这位真仙转世的天妃圣母,人人敬奉备至,就连私下里没有一个不敬仰的。王太冲和陆蛟来到这里,正是这天妃宫香火最盛的时期。
齐寿山把天妃宫的一切灵迹,从头至尾,讲了这半日工夫。王太冲听了之后,觉得事太离奇,有些玄虚。可齐寿山说这些事都是他亲眼所见,绝不是听自传闻。王太冲当时只有点头赞叹,自己可丝毫不敢再说怀疑的话。因为他们所经所见,有的事情实在是非人力所能为,以邪术骗财的,到处都有,可是兖州府一带不是穷乡僻壤,全府全县不会尽是傻子,自己更亲眼看见府县亲自到天妃宫进香,这要是没有一点灵异的地方,不会把这班人全惊动到的。可是自己入了兖州府境内,眼中看到的情形,又有许多事不近情理,天妃圣母既是这么佛法无边,本着救世度人而来,应该保佑这带地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万民乐业,可是这里却是商业凋零,农村穷困,到处里穷人很多,只这眼前就是一个极大的证明,齐寿山好好的一片家业,自从得到天妃圣母的保佑,家业可完全送进天妃宫去了。这种理太讲不通了,应该地方上一天比一天富庶,怎么地方上一天比一天穷?这里面恐怕是有极大的毛病。自己在江湖奔走一生,始终不信这些事,全是虚无缥缈,无凭无据。王太冲疑心是只管疑心,却丝毫不肯说破。
晚间,齐寿山果真预备了丰盛的酒菜来款待王太冲、陆蛟,并且安置了他们爷儿两个住的地方。在西跨院有三间空房,已经收拾出来。王太冲在齐寿山家中住了下来,三天之后,陆蛟暗中对王太冲说:“表叔,咱们没有事还是早些走吧,这个地方再住下来,我嫌头疼,这位老当家的简直是入了魔,你看他整天没有别的事做,除了念经就是劝善,头上顶着天妃圣母,口中含着天妃圣母,开口闭口比那吃十八方的僧道还厉害,只是劝善,这样住下去有什么意思,赶紧往济南府游玩几天回去吧。”王太冲道:“陆蛟,我不想回去。你也不许谤道,你这是和我说,若和他家中人这样说话,他们可就要恼你了。劝人学好,劝人行善,难道不对么?我还想咱们爷儿两个也入道,保佑咱们延年益寿,多活些年不好么?”陆蛟扑哧一笑道:“表叔,你怎么也信起这个来,这些事只能骗鬼,活人没有信这个的。”王太冲道:“陆蛟,你的话说得越发没理了,要是能骗鬼,那不更能信了么?我想我们一个异乡客人要想常往天妃宫去,是决不许的,咱们也入了一心道,做了他道门下的信徒,可以常常到天妃宫进香,求福求寿,定能得到圣母慈悲。”陆蛟正颜厉色地向王太冲道:“表叔,你这个话是真是假?你要想出家,也得另找地方,天妃宫是女道士。我不怕雷劈了,我就是不信这些事。”
只见草房门边放着一口薄皮的棺材,乡长张德元向跟随的一班人说道:“大家可别往里挤,病人的情形很厉害,大家全在外面等候。”这时他却先走进草房内,跟着转身出来,向妙清大师行着礼道:“大师,这个地方可太脏了,大师可能将就进去看看么?”妙清大师此时和四个女弟子全是容色整肃,妙清大师向乡长张德元道:“善士说哪里话来?圣母座下的人以慈悲为本,善念为门,做佛门功德事,要普惠万方,同登寿域。完全看个人的福缘因果,对于贫富是没有分别。”说着向张德元一挥手,张德元头里引路,妙清大师带着四个女弟子走进屋中。李有财张大户也跟随进来。
进得屋中,里面一片潮湿之气。两间屋还是明敞着,屋中地方倒是不少,可是四壁萧然,到处里尘封土迹。一张破木桌子,靠在墙角,上面放着许多盆碗,也全没有一件完整。靠前面还有一个土锅台,靠前窗一带,黑烟子熏得一片漆黑。偏着西半边一铺土炕,上面只铺着一条席子,还是破的。那侯福就在炕的里半边躺着。一个老婆婆头发已经白了,泪眼模糊,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烂不堪。这种情形真是已经苦到极处,这也就和讨饭的差不多了。那个张德元却招呼着:“侯妈妈,天妃宫大师来救你儿子了。”
这个侯妈妈摇摇摆摆地站起来,一手扶着旁边的破桌子,她却痴瞪着两眼,向张德元道:“大爷,我哪里还有儿子,完了,任什么没有了。还是得饿死,我老婆子苦哇!”这个老婆婆牙已经没了,说话也不清楚,乡长张德元回头向妙清大师道:“大师,这个老婆婆简直是不懂事了,没法和她说话。”妙清大师口中说道:“无量佛,可怜,可怜,可怜的老婆婆,这般年岁叫她受到这样苦恼,哪还说清楚话?不要去问她了。”
这时炕上躺着的侯福,脸色焦黄,两只眼好像两个黑窟窿,眼皮全是青色的,此时却听他不住地招呼:“妈妈,妈妈,你救我,他要我的命,我不能跟他去,我去了妈妈就没人管了。”妙清大师凑到炕边,看了看,点头叹息道:“我若不搭救此人,真是罪孽了。他到了这般地步,心中仍然不忘老母,只这一点孝心,就能感动天地。”这时张德元在一旁说道:“全仗着大师的慈悲,圣母的护佑。我听这个侯福说过,当初他们在故乡,也是有极大家产的,骡马成群,有园子有地,只是从他一懂事,这家里连年出事,一直到他长大起来,弄个赤手空拳,极大的一片家业就全完了,只有带着老母流落各处,他是受尽了苦,受尽了罪,这是一个苦命人啊。”妙清大师道:“此中有因果在,非你等所知,此人以他这点孝心,他就决不会做恶事,这完全是他前生带来的冤孽,所以这些年来,弄得他家不成家,业不成业,流落异乡,因为他前生有一件极大的冤孽事,里面牵涉着两条人命,冤魂不散,只是他个人此生没做过一件恶事,他的阳寿很长,可是这两个冤魂竟这么折磨他,就是叫他活在世上,也如同在地狱中一般,永远摆脱不了苦恼。这也是他自己的孝心感动,来到曲阜县。现在我要尽极大的力量,把这两个冤魂带走,求圣母发大慈悲,给他们解冤释怨。这件事需要在天妃宫设坛七日,从半夜子时到天明,求圣母发大慈悲,把这两个冤魂渡脱了,也就不再向他缠扰,这件事需要他自己去做,但是他贫寒到了这般地步,哪还有力量再做这种功德。但这两个冤魂带走之后,崔家寨也就从此相安了。”
乡长张德元毫不迟疑地答道:“只要大师能救他,能保佑崔家寨平安,天妃宫七天道场的费用,我愿意独力担当,不募不化,弟子盼望着圣母能多保佑我,我就感激不尽了。”妙清大师点点头道:“好吧,张大善士能够做这种大功德,这正是修你未来之福,赶快预备一下。”说着回头向背着黄包裹的妙珠女弟子道:“你看看所带的符箓和求圣母的信香,可还够用么?”妙珠赶紧把包袱解下来,放在破桌子上,打开看了一下,忙答道:“香和符箓黄表全够用的。”妙清大师向张德元道:“你赶快预备香炉蜡台,焚化符箓的灰盆,可要干净,完全要你们所用香炉的炉灰,把铜盆铺满,此外再预备三杯净水,旁的什么也不用了,越快越好。”这点事在这里很容易办,立刻外面的父老,把所用的取来。这时那个老婆婆还在哭哭啼啼,也不知她嘴里胡说些什么,妙清大师叫李有财、张大户把她架到屋角一旁躲开。此时香炉蜡台摆好了,两支红烛也点起来了,三杯净水放在炉前。妙清大师告诉李有财、张大户和乡长张德元:“把门口闪开,门外的人退得远些,因为这两个冤魂,就在屋中,把轿子预备好,除去轿夫之外,我们走任何人不准跟随,你们随在轿边颇为不利。”
乡长张德元答应着,招呼门外的人,全把门口闪开。这时妙清大师把黄包裹中的符箓黄表取出来,并取出一束香来燃起,把那铁牌铁铃等仍然包裹起来,叫妙珠背在身上,香炉旁放着三道神符,另外一份黄表和十几道符箓全堆在那个灰盆内。等到香燃得旺了,四个女弟子各站在两旁,妙清大师举着这束香,从门边转到香案前,烧着这个灰盆,连转了三周,往上一举这束香,口中祝告道:“请天妃圣母发大慈悲,为孝子侯福解冤释怨,收此两冤魂。”跟着把这束香往炉中一插,立刻伸手抽出背后的剑,把香炉旁第一道符穿在剑上,躺在炕上的那个侯福,此时却怪叫着,他可是嗓音变了,他原本是山东德州的人,此时口中却完全说的南边话,他不住高喊着:“不要杀我,我冤枉。”这时妙清大师已把这道符燃着,顺着剑尖一甩,这道符正好落在侯福的身上,侯福怪叫着往起一挣扎,几乎整个地从床上跳起来,把一床破被子也抖开。妙清大师却用宝剑一指,口中喝了个“敕”字。
这个侯福咕咚一声,又倒了下去。妙清大师立刻将第二道符燃起,侯福此时嗓音低微,却变成了女人的声音,好像河北一带人说话的情形,连喊着:“你不偿命不行。”此时妙清大师把这二道符甩出去,那侯福却哎呀一声。妙清大师第三道符在香火上燃着之后,往这灰盆上黄表符箓上一落,里面的黄表符箓全行引着,这时妙清大师在灰盆的火光上面,用宝剑连挥了三下,炕上的侯福连喊着饶命。忽然火盆里哧哧的冒起两道黑烟,一直蹿到房顶子,这时妙清大师把当中的一杯水取起,喝进口中,噗的一口,向火盆里的黑烟喷去,火焰略息,黑烟不散,但是香烟冒起来,屋中充满一股子浓香之气。跟着第二杯水喷去,黑烟已散,里面的符箓黄表全烧完了。跟着把第三杯水取起,却向炕上侯福喷去,只听侯福大声的哎呀一声,妙清大师说:“侯福,我给你解冤释怨了!”转身来向妙真妙玄道:“把铜盆取去,放入我轿内。”这两个女弟子赶忙地把这铜盆端起,紧走到外面,把铜盆送入妙清轿内的座位底下。
妙清大师提着剑一直紧走出去,妙慧妙珠也紧随着出了草房,各自上轿。那妙清大师神色庄重,走入轿中之后,连话也不说,只向轿夫们挥了一下手。李有财、张德元、张大户,因为事先经过妙清大师的嘱咐,不准再往外送了,大家只在门外跪在地上叩头。轿夫们早在这里伺候着,他们在草房外听得真真切切,知道轿内灰盆中带着两个冤魂,幸而是在白天,要是在夜晚,他们早已腿软了,此时谁也不敢说话,都怕这个冤魂找到自己身上。轿夫们抬着轿子,真是健步如飞,气也不喘。小伙子们也是真有气力,更兼这十个轿夫,全是一样的心思,怕中途一停留,再把冤魂撂在半路上,仍然要为害一方,那不了得?他们脚下不停,二十多里路程,一直跑上尼山天妃宫,送妙清大师等回宫不提。
崔家寨这里在妙清大师等走后,李有财、张大户、乡长张德元又回到屋中,本镇几个有年岁的人也跟进来。真是怪事,那个侯福竟坐起来,口中不住喊着:“老娘,我可好了。”他抓着那个破被子,不住地擦着头上的汗。此时屋中尚有香烟缭绕,侯福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连脸上的颜色也变过来了。乡长张德元在炕前拉着他的手道:“侯福,你可真好了?”侯福道:“老当家的,我真如做了一场噩梦,可把我吓死了,我也不知道经过多少时候,一个男鬼,一个女鬼,整天围绕着我,向我要命,方才忽然有一位提着宝剑的女仙,把这两个恶鬼抓去,我浑身才轻松了,究竟是谁救了我?我老娘在哪里?”张德元忙安慰道:“侯福,你不用害怕,一定能好了,你老娘在这里。这些日来,把她全吓傻了。我们因为你平时又老实,又规矩,吃苦耐劳,孝养老母,所以自从你病倒之后,大家来照顾你,恰巧天妃宫的大师到李家集斩妖狐,我们大家一商量,这才拦路叩求,把大师请了来,真是道法无边,把两个冤魂拘去,还要在天妃宫建七天的道场,为你解冤释怨,你从此就算得到了好处,圣母全慈悲你,足见你是个好人了,这是你前世的冤孽,你想,任凭谁的力量也没办法。回头我们给你送些柴米来,天妃宫启建道场的事,我已经全部担承,不要你管,你只要好了能行走,去叩谢天妃圣母就是了。”
这时,侯福老娘已被李有财带到炕边,侯福拉着她的手道:“娘,我可好了,我又可以活下去了,险些儿咱娘两个分离。”这个老婆婆坐在炕边说道:“你好了,这就得了,我不至于饿死了。”大家见他娘两个这种可怜的情形,商量好,回头给他送些柴米。可是侯福已经下了地,他告诉大家,自己根本没有病,是那天夜间在村边走动,忽然听得一声:“我可找到了你。”就见黑乎乎的一个人向身上扑来,打了一个冷战,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中的,现在只不过觉得腿脚软些。心里一点病也没有了。接着他给这一班人叩头道谢,大家也是十分高兴,这么一个已经往棺材里搭的人,竟会好得这么快,这真是起死回生,除了天妃圣母,什么人有这种力量?大家赶紧把那口空棺材搭到镇甸外的土地庙里存放,留着施舍给穷人。众人回去之后,打发人送柴送米,侯福倒真个因祸得福。
敢情一个人遭此厄运,不死也揭一层皮,侯福闯过灾难,天妃宫还真个为他建起道场,山边的人,每夜都听到天妃宫整夜响着法器和念经声,替侯福解灾释怨。到了第七天,乡长们带着侯福到天妃宫叩谢。侯福特蒙大师允许,叫他到乩坛跟着别人去听训。坛上训示下来,十分嘉许他是个孝子,告诉他两个宿世冤家已经全给他度脱了,叫侯福一心向善,多做好事,好好地孝顺老母,不只没有祸,眼前还有福。这个侯福不过是一个卖苦力气的,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在别人看来,他即使能够发达,也是将来的事。哪知回了崔家寨之后,他照样地去大户操作,忽然有两个外乡客人到来,到处打听德州人侯福。有人立刻从大户人家把他找来,这真是时来运转,敢情他的一个本家,一门一姓,有一支是很大的财产,却是绝户,应该是侯福入继,承继这片家业。这个大财主派出多少人到处访他,好容易在曲阜县找到了他,立刻接他回原籍。当天这个侯福和这老婆婆就全变了样。来人是很有钱,立刻到城里给他们娘两个置备了衣服铺盖,样样齐全。侯福领着来人,挨家挨户道谢辞行,自己说回转家乡之后,只要把承继的事办理完了,决不忘大家救命之恩,必来看望乡长们。两辆轿车把侯福接走,侯福立刻显得福催貌转。母子二人和来人全坐在两辆轿车上,这和当初他们逃难到这里来的情形,真是天地之别了。乡长们把他直送出镇甸。这件事使得人人羡慕,人人感叹,都归功于天妃圣母,认为若非圣母大慈悲把他救了,他哪还有今日。天妃圣母这么大的灵异,只苦了崔家寨的朱绍文,虽是儿子突然失踪,毫无下落,算是绝望了,想来想去,也只好认为儿子命该如此,凭天妃圣母那么大法力,死人全能救活了,自己的儿子却保不住,一定是他的阳寿已终,该遭这步劫难。这件事过去之后,更是家家在传说着,附近镇甸所有不安静的地方,也渐渐地安静下来,于是这一心道便遍传于兖州一带,无论多远的乡村,多荒僻的地方,也有一心道的门徒,对于这位真仙转世的天妃圣母,人人敬奉备至,就连私下里没有一个不敬仰的。王太冲和陆蛟来到这里,正是这天妃宫香火最盛的时期。
齐寿山把天妃宫的一切灵迹,从头至尾,讲了这半日工夫。王太冲听了之后,觉得事太离奇,有些玄虚。可齐寿山说这些事都是他亲眼所见,绝不是听自传闻。王太冲当时只有点头赞叹,自己可丝毫不敢再说怀疑的话。因为他们所经所见,有的事情实在是非人力所能为,以邪术骗财的,到处都有,可是兖州府一带不是穷乡僻壤,全府全县不会尽是傻子,自己更亲眼看见府县亲自到天妃宫进香,这要是没有一点灵异的地方,不会把这班人全惊动到的。可是自己入了兖州府境内,眼中看到的情形,又有许多事不近情理,天妃圣母既是这么佛法无边,本着救世度人而来,应该保佑这带地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万民乐业,可是这里却是商业凋零,农村穷困,到处里穷人很多,只这眼前就是一个极大的证明,齐寿山好好的一片家业,自从得到天妃圣母的保佑,家业可完全送进天妃宫去了。这种理太讲不通了,应该地方上一天比一天富庶,怎么地方上一天比一天穷?这里面恐怕是有极大的毛病。自己在江湖奔走一生,始终不信这些事,全是虚无缥缈,无凭无据。王太冲疑心是只管疑心,却丝毫不肯说破。
晚间,齐寿山果真预备了丰盛的酒菜来款待王太冲、陆蛟,并且安置了他们爷儿两个住的地方。在西跨院有三间空房,已经收拾出来。王太冲在齐寿山家中住了下来,三天之后,陆蛟暗中对王太冲说:“表叔,咱们没有事还是早些走吧,这个地方再住下来,我嫌头疼,这位老当家的简直是入了魔,你看他整天没有别的事做,除了念经就是劝善,头上顶着天妃圣母,口中含着天妃圣母,开口闭口比那吃十八方的僧道还厉害,只是劝善,这样住下去有什么意思,赶紧往济南府游玩几天回去吧。”王太冲道:“陆蛟,我不想回去。你也不许谤道,你这是和我说,若和他家中人这样说话,他们可就要恼你了。劝人学好,劝人行善,难道不对么?我还想咱们爷儿两个也入道,保佑咱们延年益寿,多活些年不好么?”陆蛟扑哧一笑道:“表叔,你怎么也信起这个来,这些事只能骗鬼,活人没有信这个的。”王太冲道:“陆蛟,你的话说得越发没理了,要是能骗鬼,那不更能信了么?我想我们一个异乡客人要想常往天妃宫去,是决不许的,咱们也入了一心道,做了他道门下的信徒,可以常常到天妃宫进香,求福求寿,定能得到圣母慈悲。”陆蛟正颜厉色地向王太冲道:“表叔,你这个话是真是假?你要想出家,也得另找地方,天妃宫是女道士。我不怕雷劈了,我就是不信这些事。”
相关热词搜索:尼山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