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025-04-14 作者:玉翎燕 来源:玉翎燕作品集 点击:
淳于洛虽然小心翼翼地将田荷拿出来了,老实说还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田荷,因为陈人凤并没有中火毒。
公孙大娘对冷翠点点头说道:“冷翠,去找一个汤碗,盛一碗水来。”
冷翠很快地端来一碗水,公孙大娘用食指与拇指拈起一叶田荷,小心翼翼,唯恐弄碎掉,将之放在碗里,不到片刻工夫,一碗清水变成浓浓的黄汁。
公孙大娘从头上拔下一根银针,挑起田荷,放在银盒子上面。再从衣襟上撕下一小块布,沾着那浓浓的黄汁,在陈人凤的脸上轻轻地,一遍一遍地涂抹着。
而涂抹过两三遍之后,陈人凤的脸上渐渐起了变化,脸上变得焦黄,而且额上和眼角,出现了皱纹,简直就成了一位中年妇人。
冷翠眼见着这种情形,忍不住有些惊慌,连忙问道:“小姐她……”
公孙大娘微笑说道:“这只是一种极为简单的易容术,你现在看看,可还认得出是你们家小姐?”
的确,这个变化,真没有办法能认得出躺在地上的人,就是绮年玉貌的陈人凤姑娘,分明是一位病情恹恹面容憔悴的妇人。
连冷翠都认不出,那些搜查的兵士们怎么能认得她就是御史府里的小姐呢?
可是让冷翠耽心的,把美丽的小姐变成这样又老又丑,就算是逃出樊笼,那尔后的日子又如何能过?
公孙大娘早就看透了冷翠的心事,对她点点头说道:“你休要替你们小姐担心,只要逃到城外,老婆子可以还给你一位美貌如昔的小姐。”
冷翠是一位十分聪明的姑娘,她立即明白自己对江湖上的事,所知太有限,只要一切听这几位高人,准保错不了。她当时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叩头谢道:“太师母对我们小姐恩重如山,婢子特在这里代我们小姐叩谢。”
公孙大娘倒是一怔问道:“冷翠,你叫我老婆子什么?”
冷翠说道:“太师母是我们小姐恩师,婢子只有斗胆尊你老人家为太师母。”
公孙大娘十分喜悦说道:“好一个乖孩子,大概这又是我说的,咱们娘儿俩有缘份。孩子,你不要将我老婆子叫得太老,还是跟你们小姐一样,叫我一声师父,也就可以了。”
冷翠一听,真是大出意外,愕在那里,道不上话来。
瞎扁鹊淳于洛笑呵呵地说道:“老伴儿,你这样一说可把人家孩子吓呆了。还是快些为冷翠易容吧!天已经快亮了。”
在佛堂一角打盹的半月老和尚,真的只打了个盹,忽然站起身来,说道:“我要先走了!等我到东城现身,应该天已经大亮,你们也应该趁这黎明的时刻,及早上车,离开御史府第远些,相机行事。”
淳于洛也对公孙大娘说道:“老伴儿,水西门外水月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我会和老胖子云游西南,我们会见面的。”
公孙大娘想了一下说道:“随你们的便,京城里我还有一件要事,不办妥我是不会离开的。”
淳于洛点点头,对于公孙大娘的决定,他从来没有改变她的念头,但是,京师闹过这次事情之后,必然戒备森严,东厂的高手,听说愈来愈多。有许多不曾出世的各路高人,都是敕令皇封与荣华富贵的引诱之下,纷纷投入了东厂的行列。公孙大娘孤单一个人,是不是有几分危险。
几十年的夫妻,尽管大家都老了,而且平日也都调佩惯了,到这种时候,那份关切、那份牵肠挂肚。还是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半月老和尚呵呵笑道:“老瞎子,用不着耽心老嫂子,我们两个加在一块,也比不上她的机灵。再说,能在公孙大娘剑下走个三五十招的人,还数不上几个。走吧!别再跟真的一样儿女情长似的。”
淳于洛骂道:“你这个老胖子,瞧你那里还有一点像是出家人。”
他还没有骂完,老和尚早已经跑得人影不见了!
淳于洛可不敢怠慢,匆匆说了一声:“多保重!”
便携带着药箱,和他那一套吃饭的幌子,一付“铁口神断”的布招,一根油光水滑的明杖,快步走出佛堂,跃出墙外,急追出去。
天色已经大亮了,京城里正从睡梦中苏醒过来。
对那些巡城查哨的人来说,辛苦了一整夜,这正是精疲力竭的时候,拖着疲倦的脚步,正要归营。
倒是守城的人,打起精神,开始盘查一干行人。每个城门,都增加了人手,最明显的莫过于坐在城门一侧,虎视眈眈的四个人,尽管他们是穿着普通衣服,住在京城里稍久一些的人,任谁都会知道,那是东厂里的锦衣卫,个个都是武功高强,真要碰到他们的手上,死伤都只有自认倒楣。
正是行人逐渐增多的时刻,远远看到一位矮胖老和尚蹒跚地走将过来。
相距门东不多,一队兵勇荷枪佩刀正走过来,领头的骑着一匹马,本来大家都有些懒洋洋地,远远地一看到老和尚立即精神一振,人在马上一吆喝,二十多个兵士即刻从街道的两边冲将过去,吓得路旁的行人,纷纷躲避不迭。
这一队兵士冲到老和尚跟前,每个人端起红缨枪,围住老和尚,可是并没有一个人敢再逼上前一步。
老和尚一点也没有惊吓的样子,笑嘻嘻地望着身子四周那闪亮亮的枪尖,不经意地问道:“各位施主,你们这样拦住我和尚,是为了什么呀?”
说着话,那骑马的军爷已经来到近前,喝道:“马上给我带走!”
这位胖胖的老和尚还是那么笑嘻嘻地说道:“要带我和尚到那里去啊?要布施一顿斋饭吗?现在还不是吃饭的时候,人在不饿的时候,吃白米饭是暴殄天物,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老和尚--面说着话,一面向前走,那二十名兵卒,端持着红缨枪,也只有一步一步退着走。
骑在马上的官,忍不住叱喝骂道:“混账东西,叫你们给我带走,你们这是做什么?”
二十个兵卒一声呐喊,举手执枪,另一只手就上前拿人。这些本来都是巡城的兵勇,拿人比衙门里面的捕快还要内行,手里青索子一抖,两个人一合作,顷刻之间把老和尚五花大绑,捆得像个粽子。留下一根索头,让人牵着,后面就有人拿着枪掉转头来,边打边赶。
老和尚本来是走着的,这会儿突然他站住了,笑嘻嘻地朝着那骑马的官儿说道:“你叫人捆绑起我和尚,我和尚到底犯了什么罪呀?京城之内,可是个有王法的地方。天子脚下,如果你们要仗势欺人,回头你可吃不了兜着走哇!”
那名官儿大概也是游击把总之流的,瞪着眼睛喝道:“管你犯了什么罪?见了和尚就要抓进去坐牢。”
老和尚连忙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和尚是出家人,礼佛诵经,为什么见到和尚就抓进去坐牢呢?再说,太祖高皇帝也是和尚出身啊!”
那官儿大喝道:“老秃驴,你要死了,你一点也不忌讳,拉着他走,送到大牢里去,让他尝尝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看他这张老嘴可还硬得下去!”
那二十名兵卒更是齐声吆喝,拉的拉,推的推。
衙役拿人,最厉害的一招便是五花大绑之后,青索子套在脖子上,一经扣紧,你不走都不行。这些巡城的兵卒比衙役还狠,在脖子上套个双活扣,只要人一挣扎,便立即透不过气来,再加上掉转枪杆子当棍子打。
可是兵卒这样一推一拉,老和尚站在那里动也不动,反而笑嘻嘻地说道:“要是你们不说出罪名来。我和尚可不能随随便便地去认罪!”
这些兵卒一愕,索性二十个人一齐发喊,四十只手连拉带推,结果大家挣得满脸通红、青筋暴露,有的人连脚上的靴子都挣裂了,老和尚站在那里笑嘻嘻地纹风不动,变成了蜻蜓撼石柱!
这条大街是行人熙攘的大道,这些兵卒如此一折腾,围观的人可多了。
大家一看老和尚站在那里,若无其事,大家竟然忘情地轰然喝采叫好。
骑在马上的官儿,脸上可就挂不住了。人从马背上跃下来,骂道:“你们这些混帐东西,平日只知道吃喝玩乐,到了有事的时候,连一个人都拿不走,闪开!”
大家果然闪开,只见他上前伸手刁住老和尚右腕脉门,全力一使劲,断喝一声:“你们给我们拉着走!”
大凡一个会武功的人,如果被人刁住脉门,可以使气血逆流、劲道全失。
看样子这个官儿还是个会家子。
可是他这样一声断喝,那些兵卒呐喊一声,人还没有拥上来,突然间只见那个官儿右手一弹而起。仿佛被一股力量疾弹而起,他自己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臂,只听得“啪”地一声,右掌反弹击中了自己的右颊。
这一声真响,自己脸上留下了一掌血痕,连嘴角都流出了血丝。
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轻侮三宝弟子,本来是要遭天谴的,如今你能自己责打自己,将来死后,可以少下一层地狱!”
和尚此话一出,四周的百姓,哄然大笑。
人是越来越多,大街上变成看热闹的地方。
那个官儿这会可要疯了,尤其是他一张嘴,掉下三颗大牙!
他伸手一拔腰刀,骂道:“本官今天不杀你这个老秃驴,誓不为人。”
冲上前来,挥刀照头就砍。
老和尚双手可是被绑着的,这样迎头一刀,眼看着就要劈开两个葫芦瓢。
说时迟,那时快,不知怎么没有看清楚。老和尚的右肩晃了一下,只听得铮地一声作响,那柄腰刀脱手而飞,落到三丈多远,引起人群里一阵骚动惊叫。
再就看到老和尚一伸右脚,那官儿立即跌了个狗吃粪,趴在地上站不起来。
二十名兵卒,不敢怠慢,二十根红缨枪,一齐扎过来,老和尚笑嘻嘻地一抬双手,捆在身上的青索子,就像被利刀割的寸寸断落在地上,二十根红缨枪头,断了十双。
四周的人看得清楚,立即响起如雷的彩声。
老和尚还是那么笑嘻嘻地说道:“人在公门好修行,不要轻易地仗势欺人。今天幸亏是碰上另外的人,你们的命丢了,岂不是冤枉!”
他摇晃着那大脑袋,说道:“多做好事,少欺善良,保你们长命百岁,佛菩萨保佑,要不然,想在床上咽气,恐怕是办不到的了!”
这几句话又立即赢得四周的人一阵喝采。虽然四周的人没有说什么,却充分说明在京城里面,这些官兵平日是如何鱼肉人民。燕王登基之后的杀戮作风,是如何引起人们对往昔的怀念。
那二十个兵卒那里还敢多说一个字,缩在两边,手里拿着断了头的枪杆,呆在那里发楞。
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各位施主请回吧!这种热闹看不得,万一惹祸上身,湿手抓面,摔它不脱。”
说着他迳自朝着金川门那头走去。
还没有走上几十步,只听得“嗖、嗖、嗖”一声几条人影飞掠起落,衣袂飘风,分明是有人追赶而来。
老和尚依然是若无其事,缓缓而行。
看热闹的人有不少好事之徒,远远地围在四周,跟着老和尚走,仿佛还有热闹可看,舍不得离开。
也有的人听到老和尚的忠告,悄悄地走了,尤其是大街上一连三条人影兔起鹘落,追赶而来,使人想起可怕的锦衣卫,即令想看热闹,也缩了回去。
这时候忽然传来“当当”两声,有人吆喝着:“算命卜卦!”
老和尚心里顿时一喜:“老瞎子还真的跟上来了。”
闹着玩的童心,忍不住又要跟盲扁鹊开玩笑了。
他停下脚步,回头对着人丛中敲着明杖,点着招布高出一般人的淳于洛说道:“这位瞎施主,算命卜卦到底灵是不灵?”
盲扁鹊淳于洛心里骂道:“该死的老胖子,我这报君知的声音,为的是让你安心,并且告诉你高手追来了,你还是找我开玩笑。”
他翻着那白多黑少的眼睛,说道:“听你说话口气,分明是位吃四方的出家人,你要卜卦算命,老夫不取分文。”
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那就有劳先生给我和尚算算看,流年生辰可有什么不利么?”
淳于洛居然敲了一下“报君知”说道:“一个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还谈什么流年生辰八字,不过,照你说话的声音听起来,你眼前就有一场大祸。”
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先生的话,自己有了漏洞,既然说是出家人不论流年,又说什么眼前有什么大祸?我和尚就是有什么大祸,佛祖也会保佑的。”
淳于洛说道:“但愿佛菩萨保佑你。”
他敲着明杖,响着“报君知”,慢慢地向人丛中走去。
这时候就听到有人呵呵笑声,带着几分嘲弄的语气说道:“这位先生推断得很灵,这个不安份的出家人,眼前就有一场大祸。不过,你愿佛祖菩萨保佑他,我看今天就是把玉皇大帝请下来,也保佑不了他了!”
淳于洛翻翻他那双白多黑少的眼睛,早已经打量了来人,心里暗暗吃惊。
来人三十多岁,长得眉清目秀,头上没有戴头巾,只是用一枚玉环将浓浓的头发束在头顶,样子十分特别。
穿着一身紫色缎子的长衣,外加湛蓝的坎肩,拦腰札着同色的腰带,格外显得宽肩蜂腰,十分精神。脚登薄牛皮的快靴。
是一位非常英俊的人物。
只是那个稍嫌尖的鼻子,太明亮的眼睛,使人有鹰隼的印象,多少破坏了他那英挺俊拔的形象。
他徒着一双手,没有携带武器,可是跟在身后的两个人,怀抱着宝剑。
因为他是迎面而来,拦住半月老和尚的去路。
老和尚眯着眼睛说道:“佛祖菩萨不保佑我和尚,还保佑你们这等人不成?”
淳于洛认识这个人,看上去虽然只有三十多岁,实际上年逾花甲也不止了。此人姓尹,名叫子迁,因为他人长得英俊挺拔,而且看上去长春不老,江湖上送他一个外号叫“玉雕鹰”。
没有人知道尹子迁的师承,但是他的一柄宝剑,外带一十三枚鹰爪连环镖,江湖上很有名气。
尹子迁虽是江湖上的人,却十分热衷名利。他被当今网罗至东厂当一名特等锦衣卫,那是很正常的事。
盲扁鹊淳于洛怕的是老和尚不知道对手是谁,万一轻敌就会吃亏。当时心里一急,便接口说道:“这位大师父把话说差了,佛祖菩萨普渡众生,连畜牲都有怜悯之意,何况是这位……”
尹子迁哈哈大笑说道:“老瞎子,你不要帮助这位老和尚拐着弯骂人,你虽然装得跟瞎子一样,也应该知道我尹子迁不是省油的灯。”
盲扁鹊淳于洛一听:“原来人家早就知道了他的身份,看样子今天有一场狠斗。”
尹子迁指着半月老和尚说道:“老和尚,其实你就是帮助了陈御史的女儿,至多也只是夜闯府邸,帮助叛逆,实际上陈瑛的女儿已经自戕,你也只不过是带走她的尸体罢了,还算不得是帮助叛逆!”
半月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你说完了没有?”
尹子迁说道:“没有,我还要告诉你,你的罪名不重,而且你又是一位出家人,更可以减轻罪刑。”
老和尚笑道:“喝,好处还真多,还有吗?”
尹子迁说道:“只要你跟我去,说明你不是有意的,也不是有同伙的,只是一时激动,这件事也就算了。”
半月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照我和尚的看法,还是你跟我和尚走的好。如果你跟我和尚去,替你落发,皈依三宝,保你祛三灾、免八难,就跟我和尚一样,遇事逢凶化吉。”
玉雕鹰尹子迁是个深沉的人物,他看到盲扁鹊淳于洛的出现,便知道是跟和尚一伙的,他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高人。同时也不晓得老和尚有多高的功力。
他的心里一转,立即下定决心,打定主意,回头吩咐身后两个年轻人:“你们两个去请和尚!”
这两个年轻人应了声“是”。右边这两个双手将宝剑递给尹子迁,左边这个从腰间解下一个皮囊,露在外面的是红色“鹰爪钩头”,也递交给尹子迁。
然后,两个人双双跨步,走近老和尚身边说道:“大师父,请吧!”
老和尚笑着说道:“就这样走呢?还是请我和尚骑马或坐轿子?”
这两个人不待第二句话,互相一递眼色,各人双手一伸,配合得十分巧妙,一个曲肘绕脖锁喉,一个刁腕回肘抢背。
任何一个强狠的人,只要一着上这两招,也只有束手被擒的份儿。
老和尚似乎没有反抗,乖乖地被锁喉、曲肘、抢背,矮矮的身裁,如此一勾一扭,两只脚几乎离了地。
玉雕鹰尹子迁笑笑说道:“总算还识时务,你要抗拒,恐怕脖子就已经断了。”
他朝着人丛中的窗扁鹊淳于洛也笑笑说道:“老瞎子,虽然没有看到公孙大娘,不过相信她在不远的地方,你们夫妇俩一向是公不离婆的。我要告诉你,不要打算动歪心思。”
淳于洛站在那里面带着微笑,一直没有说话。
公孙大娘对冷翠点点头说道:“冷翠,去找一个汤碗,盛一碗水来。”
冷翠很快地端来一碗水,公孙大娘用食指与拇指拈起一叶田荷,小心翼翼,唯恐弄碎掉,将之放在碗里,不到片刻工夫,一碗清水变成浓浓的黄汁。
公孙大娘从头上拔下一根银针,挑起田荷,放在银盒子上面。再从衣襟上撕下一小块布,沾着那浓浓的黄汁,在陈人凤的脸上轻轻地,一遍一遍地涂抹着。
而涂抹过两三遍之后,陈人凤的脸上渐渐起了变化,脸上变得焦黄,而且额上和眼角,出现了皱纹,简直就成了一位中年妇人。
冷翠眼见着这种情形,忍不住有些惊慌,连忙问道:“小姐她……”
公孙大娘微笑说道:“这只是一种极为简单的易容术,你现在看看,可还认得出是你们家小姐?”
的确,这个变化,真没有办法能认得出躺在地上的人,就是绮年玉貌的陈人凤姑娘,分明是一位病情恹恹面容憔悴的妇人。
连冷翠都认不出,那些搜查的兵士们怎么能认得她就是御史府里的小姐呢?
可是让冷翠耽心的,把美丽的小姐变成这样又老又丑,就算是逃出樊笼,那尔后的日子又如何能过?
公孙大娘早就看透了冷翠的心事,对她点点头说道:“你休要替你们小姐担心,只要逃到城外,老婆子可以还给你一位美貌如昔的小姐。”
冷翠是一位十分聪明的姑娘,她立即明白自己对江湖上的事,所知太有限,只要一切听这几位高人,准保错不了。她当时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叩头谢道:“太师母对我们小姐恩重如山,婢子特在这里代我们小姐叩谢。”
公孙大娘倒是一怔问道:“冷翠,你叫我老婆子什么?”
冷翠说道:“太师母是我们小姐恩师,婢子只有斗胆尊你老人家为太师母。”
公孙大娘十分喜悦说道:“好一个乖孩子,大概这又是我说的,咱们娘儿俩有缘份。孩子,你不要将我老婆子叫得太老,还是跟你们小姐一样,叫我一声师父,也就可以了。”
冷翠一听,真是大出意外,愕在那里,道不上话来。
瞎扁鹊淳于洛笑呵呵地说道:“老伴儿,你这样一说可把人家孩子吓呆了。还是快些为冷翠易容吧!天已经快亮了。”
在佛堂一角打盹的半月老和尚,真的只打了个盹,忽然站起身来,说道:“我要先走了!等我到东城现身,应该天已经大亮,你们也应该趁这黎明的时刻,及早上车,离开御史府第远些,相机行事。”
淳于洛也对公孙大娘说道:“老伴儿,水西门外水月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我会和老胖子云游西南,我们会见面的。”
公孙大娘想了一下说道:“随你们的便,京城里我还有一件要事,不办妥我是不会离开的。”
淳于洛点点头,对于公孙大娘的决定,他从来没有改变她的念头,但是,京师闹过这次事情之后,必然戒备森严,东厂的高手,听说愈来愈多。有许多不曾出世的各路高人,都是敕令皇封与荣华富贵的引诱之下,纷纷投入了东厂的行列。公孙大娘孤单一个人,是不是有几分危险。
几十年的夫妻,尽管大家都老了,而且平日也都调佩惯了,到这种时候,那份关切、那份牵肠挂肚。还是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半月老和尚呵呵笑道:“老瞎子,用不着耽心老嫂子,我们两个加在一块,也比不上她的机灵。再说,能在公孙大娘剑下走个三五十招的人,还数不上几个。走吧!别再跟真的一样儿女情长似的。”
淳于洛骂道:“你这个老胖子,瞧你那里还有一点像是出家人。”
他还没有骂完,老和尚早已经跑得人影不见了!
淳于洛可不敢怠慢,匆匆说了一声:“多保重!”
便携带着药箱,和他那一套吃饭的幌子,一付“铁口神断”的布招,一根油光水滑的明杖,快步走出佛堂,跃出墙外,急追出去。
天色已经大亮了,京城里正从睡梦中苏醒过来。
对那些巡城查哨的人来说,辛苦了一整夜,这正是精疲力竭的时候,拖着疲倦的脚步,正要归营。
倒是守城的人,打起精神,开始盘查一干行人。每个城门,都增加了人手,最明显的莫过于坐在城门一侧,虎视眈眈的四个人,尽管他们是穿着普通衣服,住在京城里稍久一些的人,任谁都会知道,那是东厂里的锦衣卫,个个都是武功高强,真要碰到他们的手上,死伤都只有自认倒楣。
正是行人逐渐增多的时刻,远远看到一位矮胖老和尚蹒跚地走将过来。
相距门东不多,一队兵勇荷枪佩刀正走过来,领头的骑着一匹马,本来大家都有些懒洋洋地,远远地一看到老和尚立即精神一振,人在马上一吆喝,二十多个兵士即刻从街道的两边冲将过去,吓得路旁的行人,纷纷躲避不迭。
这一队兵士冲到老和尚跟前,每个人端起红缨枪,围住老和尚,可是并没有一个人敢再逼上前一步。
老和尚一点也没有惊吓的样子,笑嘻嘻地望着身子四周那闪亮亮的枪尖,不经意地问道:“各位施主,你们这样拦住我和尚,是为了什么呀?”
说着话,那骑马的军爷已经来到近前,喝道:“马上给我带走!”
这位胖胖的老和尚还是那么笑嘻嘻地说道:“要带我和尚到那里去啊?要布施一顿斋饭吗?现在还不是吃饭的时候,人在不饿的时候,吃白米饭是暴殄天物,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老和尚--面说着话,一面向前走,那二十名兵卒,端持着红缨枪,也只有一步一步退着走。
骑在马上的官,忍不住叱喝骂道:“混账东西,叫你们给我带走,你们这是做什么?”
二十个兵卒一声呐喊,举手执枪,另一只手就上前拿人。这些本来都是巡城的兵勇,拿人比衙门里面的捕快还要内行,手里青索子一抖,两个人一合作,顷刻之间把老和尚五花大绑,捆得像个粽子。留下一根索头,让人牵着,后面就有人拿着枪掉转头来,边打边赶。
老和尚本来是走着的,这会儿突然他站住了,笑嘻嘻地朝着那骑马的官儿说道:“你叫人捆绑起我和尚,我和尚到底犯了什么罪呀?京城之内,可是个有王法的地方。天子脚下,如果你们要仗势欺人,回头你可吃不了兜着走哇!”
那名官儿大概也是游击把总之流的,瞪着眼睛喝道:“管你犯了什么罪?见了和尚就要抓进去坐牢。”
老和尚连忙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和尚是出家人,礼佛诵经,为什么见到和尚就抓进去坐牢呢?再说,太祖高皇帝也是和尚出身啊!”
那官儿大喝道:“老秃驴,你要死了,你一点也不忌讳,拉着他走,送到大牢里去,让他尝尝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看他这张老嘴可还硬得下去!”
那二十名兵卒更是齐声吆喝,拉的拉,推的推。
衙役拿人,最厉害的一招便是五花大绑之后,青索子套在脖子上,一经扣紧,你不走都不行。这些巡城的兵卒比衙役还狠,在脖子上套个双活扣,只要人一挣扎,便立即透不过气来,再加上掉转枪杆子当棍子打。
可是兵卒这样一推一拉,老和尚站在那里动也不动,反而笑嘻嘻地说道:“要是你们不说出罪名来。我和尚可不能随随便便地去认罪!”
这些兵卒一愕,索性二十个人一齐发喊,四十只手连拉带推,结果大家挣得满脸通红、青筋暴露,有的人连脚上的靴子都挣裂了,老和尚站在那里笑嘻嘻地纹风不动,变成了蜻蜓撼石柱!
这条大街是行人熙攘的大道,这些兵卒如此一折腾,围观的人可多了。
大家一看老和尚站在那里,若无其事,大家竟然忘情地轰然喝采叫好。
骑在马上的官儿,脸上可就挂不住了。人从马背上跃下来,骂道:“你们这些混帐东西,平日只知道吃喝玩乐,到了有事的时候,连一个人都拿不走,闪开!”
大家果然闪开,只见他上前伸手刁住老和尚右腕脉门,全力一使劲,断喝一声:“你们给我们拉着走!”
大凡一个会武功的人,如果被人刁住脉门,可以使气血逆流、劲道全失。
看样子这个官儿还是个会家子。
可是他这样一声断喝,那些兵卒呐喊一声,人还没有拥上来,突然间只见那个官儿右手一弹而起。仿佛被一股力量疾弹而起,他自己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臂,只听得“啪”地一声,右掌反弹击中了自己的右颊。
这一声真响,自己脸上留下了一掌血痕,连嘴角都流出了血丝。
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轻侮三宝弟子,本来是要遭天谴的,如今你能自己责打自己,将来死后,可以少下一层地狱!”
和尚此话一出,四周的百姓,哄然大笑。
人是越来越多,大街上变成看热闹的地方。
那个官儿这会可要疯了,尤其是他一张嘴,掉下三颗大牙!
他伸手一拔腰刀,骂道:“本官今天不杀你这个老秃驴,誓不为人。”
冲上前来,挥刀照头就砍。
老和尚双手可是被绑着的,这样迎头一刀,眼看着就要劈开两个葫芦瓢。
说时迟,那时快,不知怎么没有看清楚。老和尚的右肩晃了一下,只听得铮地一声作响,那柄腰刀脱手而飞,落到三丈多远,引起人群里一阵骚动惊叫。
再就看到老和尚一伸右脚,那官儿立即跌了个狗吃粪,趴在地上站不起来。
二十名兵卒,不敢怠慢,二十根红缨枪,一齐扎过来,老和尚笑嘻嘻地一抬双手,捆在身上的青索子,就像被利刀割的寸寸断落在地上,二十根红缨枪头,断了十双。
四周的人看得清楚,立即响起如雷的彩声。
老和尚还是那么笑嘻嘻地说道:“人在公门好修行,不要轻易地仗势欺人。今天幸亏是碰上另外的人,你们的命丢了,岂不是冤枉!”
他摇晃着那大脑袋,说道:“多做好事,少欺善良,保你们长命百岁,佛菩萨保佑,要不然,想在床上咽气,恐怕是办不到的了!”
这几句话又立即赢得四周的人一阵喝采。虽然四周的人没有说什么,却充分说明在京城里面,这些官兵平日是如何鱼肉人民。燕王登基之后的杀戮作风,是如何引起人们对往昔的怀念。
那二十个兵卒那里还敢多说一个字,缩在两边,手里拿着断了头的枪杆,呆在那里发楞。
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各位施主请回吧!这种热闹看不得,万一惹祸上身,湿手抓面,摔它不脱。”
说着他迳自朝着金川门那头走去。
还没有走上几十步,只听得“嗖、嗖、嗖”一声几条人影飞掠起落,衣袂飘风,分明是有人追赶而来。
老和尚依然是若无其事,缓缓而行。
看热闹的人有不少好事之徒,远远地围在四周,跟着老和尚走,仿佛还有热闹可看,舍不得离开。
也有的人听到老和尚的忠告,悄悄地走了,尤其是大街上一连三条人影兔起鹘落,追赶而来,使人想起可怕的锦衣卫,即令想看热闹,也缩了回去。
这时候忽然传来“当当”两声,有人吆喝着:“算命卜卦!”
老和尚心里顿时一喜:“老瞎子还真的跟上来了。”
闹着玩的童心,忍不住又要跟盲扁鹊开玩笑了。
他停下脚步,回头对着人丛中敲着明杖,点着招布高出一般人的淳于洛说道:“这位瞎施主,算命卜卦到底灵是不灵?”
盲扁鹊淳于洛心里骂道:“该死的老胖子,我这报君知的声音,为的是让你安心,并且告诉你高手追来了,你还是找我开玩笑。”
他翻着那白多黑少的眼睛,说道:“听你说话口气,分明是位吃四方的出家人,你要卜卦算命,老夫不取分文。”
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那就有劳先生给我和尚算算看,流年生辰可有什么不利么?”
淳于洛居然敲了一下“报君知”说道:“一个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还谈什么流年生辰八字,不过,照你说话的声音听起来,你眼前就有一场大祸。”
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先生的话,自己有了漏洞,既然说是出家人不论流年,又说什么眼前有什么大祸?我和尚就是有什么大祸,佛祖也会保佑的。”
淳于洛说道:“但愿佛菩萨保佑你。”
他敲着明杖,响着“报君知”,慢慢地向人丛中走去。
这时候就听到有人呵呵笑声,带着几分嘲弄的语气说道:“这位先生推断得很灵,这个不安份的出家人,眼前就有一场大祸。不过,你愿佛祖菩萨保佑他,我看今天就是把玉皇大帝请下来,也保佑不了他了!”
淳于洛翻翻他那双白多黑少的眼睛,早已经打量了来人,心里暗暗吃惊。
来人三十多岁,长得眉清目秀,头上没有戴头巾,只是用一枚玉环将浓浓的头发束在头顶,样子十分特别。
穿着一身紫色缎子的长衣,外加湛蓝的坎肩,拦腰札着同色的腰带,格外显得宽肩蜂腰,十分精神。脚登薄牛皮的快靴。
是一位非常英俊的人物。
只是那个稍嫌尖的鼻子,太明亮的眼睛,使人有鹰隼的印象,多少破坏了他那英挺俊拔的形象。
他徒着一双手,没有携带武器,可是跟在身后的两个人,怀抱着宝剑。
因为他是迎面而来,拦住半月老和尚的去路。
老和尚眯着眼睛说道:“佛祖菩萨不保佑我和尚,还保佑你们这等人不成?”
淳于洛认识这个人,看上去虽然只有三十多岁,实际上年逾花甲也不止了。此人姓尹,名叫子迁,因为他人长得英俊挺拔,而且看上去长春不老,江湖上送他一个外号叫“玉雕鹰”。
没有人知道尹子迁的师承,但是他的一柄宝剑,外带一十三枚鹰爪连环镖,江湖上很有名气。
尹子迁虽是江湖上的人,却十分热衷名利。他被当今网罗至东厂当一名特等锦衣卫,那是很正常的事。
盲扁鹊淳于洛怕的是老和尚不知道对手是谁,万一轻敌就会吃亏。当时心里一急,便接口说道:“这位大师父把话说差了,佛祖菩萨普渡众生,连畜牲都有怜悯之意,何况是这位……”
尹子迁哈哈大笑说道:“老瞎子,你不要帮助这位老和尚拐着弯骂人,你虽然装得跟瞎子一样,也应该知道我尹子迁不是省油的灯。”
盲扁鹊淳于洛一听:“原来人家早就知道了他的身份,看样子今天有一场狠斗。”
尹子迁指着半月老和尚说道:“老和尚,其实你就是帮助了陈御史的女儿,至多也只是夜闯府邸,帮助叛逆,实际上陈瑛的女儿已经自戕,你也只不过是带走她的尸体罢了,还算不得是帮助叛逆!”
半月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你说完了没有?”
尹子迁说道:“没有,我还要告诉你,你的罪名不重,而且你又是一位出家人,更可以减轻罪刑。”
老和尚笑道:“喝,好处还真多,还有吗?”
尹子迁说道:“只要你跟我去,说明你不是有意的,也不是有同伙的,只是一时激动,这件事也就算了。”
半月老和尚笑嘻嘻地说道:“照我和尚的看法,还是你跟我和尚走的好。如果你跟我和尚去,替你落发,皈依三宝,保你祛三灾、免八难,就跟我和尚一样,遇事逢凶化吉。”
玉雕鹰尹子迁是个深沉的人物,他看到盲扁鹊淳于洛的出现,便知道是跟和尚一伙的,他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高人。同时也不晓得老和尚有多高的功力。
他的心里一转,立即下定决心,打定主意,回头吩咐身后两个年轻人:“你们两个去请和尚!”
这两个年轻人应了声“是”。右边这两个双手将宝剑递给尹子迁,左边这个从腰间解下一个皮囊,露在外面的是红色“鹰爪钩头”,也递交给尹子迁。
然后,两个人双双跨步,走近老和尚身边说道:“大师父,请吧!”
老和尚笑着说道:“就这样走呢?还是请我和尚骑马或坐轿子?”
这两个人不待第二句话,互相一递眼色,各人双手一伸,配合得十分巧妙,一个曲肘绕脖锁喉,一个刁腕回肘抢背。
任何一个强狠的人,只要一着上这两招,也只有束手被擒的份儿。
老和尚似乎没有反抗,乖乖地被锁喉、曲肘、抢背,矮矮的身裁,如此一勾一扭,两只脚几乎离了地。
玉雕鹰尹子迁笑笑说道:“总算还识时务,你要抗拒,恐怕脖子就已经断了。”
他朝着人丛中的窗扁鹊淳于洛也笑笑说道:“老瞎子,虽然没有看到公孙大娘,不过相信她在不远的地方,你们夫妇俩一向是公不离婆的。我要告诉你,不要打算动歪心思。”
淳于洛站在那里面带着微笑,一直没有说话。
相关热词搜索:金兰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