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追捕大盗 中伏受伤
2025-09-17  作者:吴道子  来源:吴道子作品集  点击:

  变成和尚的金大为脑袋再也不能领赏,这话只有呆子才会相信。
  事实上,即使是一个羊头,只要他猎鹰是一口咬定是金大为首级,官府便会乖乖的付钱,那敢多问。
  但为何楚三郞不动手?这问题连他自己也解答不来。
  一个万死不足赎罪的绿林悍匪,是否在大彻大悟,改过向善后便能洗脱昔日所做的罪孽,逃过应得之惩罚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大明朝代时,杀了人后,只要跑去当和尚便能摆脱惩罚,简直可笑!
  杀人必须填命,这是天经地义之事,否则天下定会大乱。
  但是,楚三郞放过了金老大,也放过了王老二!
  唯一的解释,是他不忍心出手,不忍心杀死两个真正改过自新的人,不忍心杀死两个毫不反抗,闭目待毙的人。
  他轻叹一声:“一失足成千古恨,可堪回首有几人?”
  然而叹息过后,另一问题便困扰着他:“是谁要把他置诸死地,不惜花费大笔金钱雇用铁剑门来对付他?”
  以金老大与王老二刚才的表现,应不会是他们,那么是谁?
  可能性只有一个。
  楚三郞从来不牵涉在江湖恩怨中,所以问题必定出自那些被官府通缉的绿林悍匪身上。
  把他楚三郞恨之入骨的,不外是两种人,其一是他杀死或缉获的悍贼后人,不惜出重金来杀他为亲人报仇。
  除了这些被杀悍贼亲友外,便是他现在追缉着的凶人了。这些人不甘心被他日以继夜地到处追缉,先下手为强,雇请杀手把他解决,但求一劳永逸,实在是非常有可能之事。
  十年以来,被他杀死及缉获的凶徒实在数不胜数,楚三郞难以想出谁的后人会这般仇恨他这“创子手”。
  近半年来,他到处找寻的凶徒只有五个人:樊雄、金大为、姚立德、赫连培及阮绍昌。他打算缉获这五个人后便从此收山。
  樊雄已被诛,金大为洗心革面,楚三郎之名单上实际只余下三人。而这三人之中,谁的嫌疑最大呢?
  三人均是无恶不作,犯案累累。每颗人头均价值三千两之上,这只不过是官府之悬红,尚不曾计算一些苦主所出之私人赏金。因此,楚三郞在这半年来,锲而不舍的追踪着三人,把他们逼得到处逃亡,如丧家犬般。
  换言之,这三人都有嫌疑聘请铁剑门来对付他。
  楚三郞对此实在不胜烦扰,他并不是对铁剑门有所畏惧,只因如此一来,他的如意算盘便受到破坏。
  铁剑门这组织正在威胁着他生命安危,他怎能无牵无挂地找个地方安居,从此脱出江湖呢?当然不能,除非他和铁剑门两者之一倒下。
  想起曹操,曹操便到!
  挡在楚三郞跟前的,是四名黑衣蒙面人,传统式铁剑门杀手打扮。
  人数比上一次少了,但是否比上次容易应付呢?
  答案当然是不!十多人办不来的事,四个人胆敢来接手,这四人定自信比那十多人来得强。而自信心往往是需要实力来支持的。
  楚三郞一看四人所站的方位,以及他们握剑的姿势,已知这一仗很吃力。
  他也明白到在此环境之下和面对这些杀手,说甚么也是白费唇舌。
  最干脆的办法便是动手。
  楚三郞翻身下马之际,刀已出鞘,斜斜的指向地上,刀锋向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方之动态。
  四名黑衣人好像也深明言多必失的道理,不发一言便齐齐出剑。
  四柄长剑,挟着雷霆万钧之势,同一时间袭向楚三郞上、下、左、右。
  飞禽中,以鹰的眼睛最为锐利,楚三郞既然号称猎鹰,这方面的本领自然有过人之长。他一眼已看出四人之剑招虽然凌厉非常,却有极大之破绽。
  不论任何招式,均有其破绽弱点,只要在这破绽消失之前察觉其所在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向这弱点,便能轻易克敌。
  多年来,楚三郞便是以这方法把无数对手击倒。他的刀法没有花巧夺目的招式,只是实用。他的致胜要诀在于眼明、刀快;而他出刀之快,实在匪夷所思,往往在对手未能看清楚他的刀影的前便已把敌人击倒,一刀奏效。
  这方法说来很简单,但做出来却是极不容易。大凡高手过招,招式中的破绽往往一瞬即逝,若不能把握那机会的话,随时会被对手后继而来的攻势所乘。
  如今,楚三郞面对四柄长剑,虽能看出对方弱点所在,却也不敢贸然反击。因为这四名高手武功实在强劲,他只有击倒其中一人的把握,而击倒敌人的同时,他自己亦会受到余下三柄长剑的无情攻击,难于闪避。
  因此,他只能沉着应战,稳守突击,等候一个更佳机会,等候着对手出错。
  这四名黑衣蒙面人的身手虽高,但若是单打独斗,楚三郞有信心一刀便可以把对方解决,但四人联手,每个人的弱点都有其余三人照应着,情况便大为不同。
  近半个时辰的苦战,楚三郞仍未能找到一个反击的机会,而他的真力却消耗了不少,若如此下去,纵使不被对手击倒,也会活生生的累死。
  楚三郞眉头一皱,便要动用自出道以来从不曾有机会施展的法宝飞刀。
  交手中使用暗器,乃白道中人所不耻的行为。但在这场合中,对手既然不顾武林规矩,以众凌寡,楚三郞又何须理会这些规矩?
  他的手指还不曾接触藏在腰间的柳叶飞刀,便已改变主意,因为他已察觉到对手们的攻势,竟有着缓慢下来的趋势。,
  这只有一个解释,对手内力不继!
  力为招的本,若内力不足,任何绝妙的招式也不能发挥应有的威力,反之,更会导致破绽百出,给予对方有机可乘。所以,有上乘武功的人,必从练气入手,务求扎稳根基,只消内功达到某种境界,随手挥来便是无懈可击的绝招。
  对手既然气势转弱,楚三郞自是不会错失机会,连忙反守为攻,以快而狠之刀法频频向四名黑衣蒙面人的要害招呼。
  一刀紧接一刀,一浪跟着一浪的攻势,登时把四名黑衣人逼得喘不过气来,再也不能互相照应。
  楚三郞窥准一个机会,刷、刷、刷连续三刀,劈向其中三名对手,把背部空门暴露于余下的第四名黑衣人眼中。
  那人为之大喜,还道楚三郞求胜心切之下把他遗忘了,不假思索便飞扑而上,手中剑射向楚三郞背心。
  谁知楚三郞早已料到有此变化,一切均在他意料之中,而他刚才那三刀亦只是虚招,旨在把三名对手逼退两步,使他们来不及接应身后自投罗网的第四人。
  只见他身形蓦然向下挫,头也不回地便反手一刀劈出。
  跟着便响起一声惨叫。
  楚三郞不用回首细看,也能从对方扑来之势知道自己的刀砸在那个部位之上。他顺势抽刀前扑,把余下三人笼罩在刀影之下。
  四去其一,楚三郞自然是轻松得多了,不需一顿饭工夫,已再有两人伤在他的刀下。余下那黑衣人见状大惊,也顾不得同伴之生死,落荒而逃。
  他这选择倒也正确非常,只因楚三郞出刀,招招致命,只要被他击中,绝无生理。那人若不逃跑,也不过是赔多一条生命。
  楚三郞也不是赶尽杀绝的人,何况杀死这些鐡剑门人对他来说并无真正得益哩!所以他也不追杀,只缓缓收刀入鞘。
  他刚要找回坐骑之际,便看见第五个黑衣蒙面人。
  这人的服饰,与刚才那四个人一模一样,但肯定不是刚才逃掉的那一个,因为身形有所差别外,那散发出来的杀气更是楚三郞出道以来所见之最。
  楚三郞感觉到这人很可能便是他毕生所遇最厉害的高手,而他自己却是在损耗了不少真力后才遇上。
  这是他运气差,还是对方刻意做成的?
  楚三郞实在无暇思索,事实上他连运功恢复部份真力的时间也没有。
  那黑衣蒙面人已拔出长剑,一步一步的走向楚三郞,在他身前约三丈处停下。
  楚三郞借此机会尽量调息,对付高手,多一分真力便多一分胜算。
  黑衣蒙面人也是高手一名,怎会看不出楚三郞的心意?他驱使四名杀手来消耗楚三郞的体力,使自己胜算的机会增强,又怎会给予他运功调息的机会?
  黑衣人气运全身,真力贯注剑身,登时响起一声龙吟,随即见他凌空射向楚三郞,刺出石破天惊一剑。
  楚三郞猛吸一口真气,迎着来势,也劈出了鬼哭神泣的一刀。
  表面上,这是剑招与刀法之争;事实上,这是内力高低之比较。
  砰然一声过后,人影乍分,两人手中之刀与剑均只剩下手把,其余部份则已被那强劲之气旋绞断。
  楚三郞胸口起伏不停,咀角溢着鲜血。
  黑衣人面罩黑布,看不出伤势轻重,但从他急促的呼吸喘息看来,伤势并不比楚三郞轻。
  竟是个两败倶伤的局面。
  黑衣蒙面人心里明白,自己以逸待劳,对手却曾经过近一个时辰的苦战,在此情况下仍只能攀成五五局面,他本人的修为与楚三郞相比,实在相差了一截。
  换言之,今天若不能把楚三郞杀死的话,日后之机会将更渺茫。
  他略一调息,把体内翻腾着之血气压下,抛掉没有锋刃的剑柄,挥掌前扑。
  楚三郞双眉深锁,无暇思索这身手奇高的蒙面人究竟是谁,一掌迎上。
  砰的一声,两人各蹬、蹬、蹬的退后三步。楚三郞咀角溢出之鲜血愈来愈多。
  跟着便是第二掌、第三掌……
  毫无花巧,每掌都是硬碰硬。
  楚三郞已喷过数口鲜血,脸色也变得苍白异常。令他略感安慰的是对方脸上的黑巾亦已湿透,掌势愈来愈弱。
  黑衣人仍然不肯罢手!
  楚三郞左手再度伸向腰间,他知道只要飞刀一出,对方难以闪避。
  但他再度停下手来。这是一场公平决斗——表面上看来如此,他怎能以暗器偷袭?
  楚三郞从来没把自己看作武林中人,大可不必理会那些臭规矩,何况现时性命悠关!但是,他绝对不愿意做出有损人格,更会日后心中不安之事。
  所以,他再度迎上击来的第四掌……第五掌……
  终于,两人分别奄奄一息的倒在地上,相隔十余步,谁也没办法提起一口真气爬前去解决对手。
  片刻后,两人差不多同时挣扎站起,以最后一分真力击向对方。
  “砰”的一声!
  楚三郞屹立原地,咀角泛着笑容,因为他看见对手被自己击退数步,倒卧地上,似是昏厥过去。他正在沾沾自喜之际,便感到眼前一黑……

×      ×      ×

  朦胧中,楚三郞恍惚觉得自己像腾云驾雾般,飘到冰山雪地里,眼前只见一片白茫茫,没有林木,没有人迹,只有冰雪。
  他觉得自己牙关抖颤着。冷!冷得令人难以忍受!
  他忍不住便要开口大嚷,可是无论他怎样叫嚷,也没有人现身给予援手,事实上他自己也听不着叫唤声。
  蓦地,眼前景象一变,冰山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片漆黑。
  他再也不觉得寒冷,只感觉体里暖洋洋的,令人有说不出来之舒服。
  可惜这暖洋洋的感受消失得很快,四周温度急剧地上升。
  火!原来四周都是熊熊烈火!他看不见甚么东西在燃烧着,只有一团一团的火把他包围着,吞噬着。
  他丝毫不觉得痛楚,只是热得难受。不过那炽热的感受却是来自体内,像有烈火把五脏六腑烤着似的。
  没多久,烈火也消失了,一切归于平静。
  黑暗逐渐消失,楚三郞眼前出现数条人影,似幻似真。
  他的心凉了一大截,怎么自己竟来到地狱了?原来出现在他身前的,竟是传说中之阎君、判官以及牛头、马脸。
  “大胆楚三,见了本君,还不下跪?”高高在上的阎王大喝。
  楚三郞大吃一惊,不知怎的,双膝不由自主地一屈,跪到阶下。
  “楚三,你知罪吗?”阎王一拍惊堂木,问道。
  楚三郞大为茫然,自忖平生从不曾做过任何亏心事,何罪之有?
  “大胆楚三,至死仍不知错,你可知平生曾杀死多少人?”
  “冤枉,楚某平生杀的全是该死之人,并非滥杀无辜。”楚三郞理直气壮辩道。
  “你还要狡辩?楚三,你以为自己是谁?谁该死、谁不该死是由你来决定的吗?只有本王才有资格决定一个人之生死!亦只有本王指派的人才有权执行勾魂令。无论死的人犯了甚么罪行,你为了钱而杀人便是不对!”
  “冤枉啊,楚某并非为了钱而杀人,只是替官府代劳,领取悬红吧了!”
  “胡说,你这样做还不是为了钱?楚三,本王问你一句,若没有悬红赏金的话,你会这样热心吗?”
  楚三郞登时哑口无言,若没有花红,他会这么辛苦到处缉凶才怪。
  “嘿,嘿,本王说的没有错吧?楚三,你的出发点是钱,最终杀人目的也是为了钱,还敢辩称为官府效力!”阎王得意地道。
  楚三郞正欲呼冤之际,阎王已大喝道:“牛头、马脸,把这家伙抬下去,先斩掉四肢,再施以副心之刑。”
  楚三郞大吃一惊,便要反抗,谁知道四肢却不听使唤,他的绝顶武功在这里竟然一点也派不上用场。
  亮晃晃的鬼头刀已临体,再不反抗便永无机会了,楚三郞用尽最后一分力量,霍然坐起!
  眼前那有什么牛头、马睑、判官、阎王?
  刚才原来只是一个梦!
  “公子,你醒来了吗?那真太好了。”
  映入楚三郞眼廉的,是个美艳绝伦、清丽脱俗,如仙女下凡的少女,身后站着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娇俏丫环。
  “姑娘,这里是甚么地方?楚某为何会在此的?”楚三郞愕然问道。
  “噢,原来是楚公子!这里是藏剑谷,我家小姐因看见你受了重伤,奄奄一息的卧在谷口不远处,所以把你救回来。”娇俏丫环笑道。原来刚才说话的也是这丫环。
  楚三郞这才回忆起昏迷之前所发生之事,便要下床道谢。
  美艳少女衣袖一拂,便有一道无形气劲拦阻着楚三郞,只见她露出一个闭月羞花的笑容,道:“楚公子,你的伤势极重,经贱妾施针后,虽无大碍,但亦不宜走动;必须静养数天,才能恢复体力。”
  楚三郞连忙运功一查,果然正如美女所说般,仍是虚弱万分,当下便道:“姑娘相救之恩,楚某没齿难忘。只是当日还有另外一人与楚某一起,不知那人现在怎样了?”
  美女眉头一皱,道:“楚公子还有同伴?但贱妾却不曾见着啊!只有四名黑衣蒙面人,其中三名已死掉多时,余下一人则奄奄一息,离死不远。”
  楚三郞急道:“姑娘,楚某指的便是那人!”
  美女更是柳眉深锁,道:“楚公子,那人是你朋友吗?”
  楚三郞摇摇头,道:“楚某根本连他是谁也不知道,事实上,楚某是因为与他力拼,才会导致伤重不支,昏厥倒地。”
  美女这才轻吁一口气,道:“原来如此,贱妾还道他是公子的朋友哩。贱妾因见他黑巾蒙面,定不是好人,所以没有救回来。当时他只余下一口气,想必已死掉多时了!”
  楚三郞大为叹息,道:“真是可惜!”
  美女大惑不解,道:“楚公子,他是你的敌人啊,为何你还替他婉惜呢?”
  楚三郞道:“姑娘,实不相瞒,那人是楚某出道以来所遇最强的对手,楚某实在希望能够在真力充沛时与他再决一死战。
  美女恍然大悟,道:“噢,贱妾明白了,这定是你们武林中人所说的:‘得一对手,死而无憾。’是吗?”
  楚三郞道:“楚某也不知道是不是,只不过当日倒下那一刹间,突然渴望有另一机会与他一决雌雄。不过,知己难寻,对手更难寻,这倒是个事实。”
  美女嫣然一笑,道:“楚公子重伤初愈,必须多点休息,贱妾也不骚扰了,如有甚么需要的话,请随便吩咐小诗吧。”说毕便莲步姗姗地离去,留下娇俏丫环陪伴楚三郞。
  楚三郞傻兮兮的瞧着美女之背影出了神,事实上,他的确不曾见过这般美丽的女子,也不曾想像世间竟有如此脱俗的女子。
  娇俏丫环一笑,道:“楚公子,小婢便是小诗,公子可有甚么需要吗?”
  楚三郞这才如梦初醒,连忙道:“小诗姑娘,可有甚么可以吃的吗,楚某实在饿极了!”
  小诗笑道:“公子三天不曾进食,当然肚子饿了,只不过小婢以为公子刚才已饱餐秀色一顿,不再需要吃其他东西吧了。”
  楚三郞脸上一红,道:“小诗姑娘,不知妳家小姐芳名是甚么呢?”
  小诗呶起小咀,道:“楚公子为何不直接问小姐呢?”
  楚三郞为之赧然,苦笑道:“楚某适才忘记了。”
  小诗笑道:“我家小姐姓白,至于芳名嘛,还是留待小姐亲自告诉你了。”说毕便一缕烟般溜出房外。
  房间里只剩下楚三郞一个人,他静静地躺在床上,想着适才的梦境。
  虽然只是一个梦,但阎王那一番话却深深的震撼着楚三郞。
  通常来说,梦里的景象都是虚幻不着边际的,即使有人说话,内容都是玄妙破碎,百思不得其解,绝不会如阎王般紧钉着一个主题。
  莫非楚三郞真的从鬼门关打了一个转回阳?或是他自己心魔作祟?
  事实上,楚三郞早已被这问题困扰多年,只不过他一直逃避着,不敢找出答案。
  他杀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钱吗?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矛盾极了。
  没有悬红的话,他根本不会考虑追缉那些凶徒,这是为钱而杀人。
  但是,有钱也不能驱使他杀人,不论酬劳是如何高。所以楚三郞也可说不是为钱而随便杀人。
  不过,简单地说一句,他确是为钱而杀人,虽然他是有原则地杀人。
  楚三郞想到这里时,不禁苦恼万分。如此说来,他岂不是一个杀手?
  不,这怎可以,楚三郞自负顶天立地,怎可以沦为杀手?
  他一定要重建一个新形象,如何重建呢?首先,他要破除惯例,即使是毫无酬劳,只要是有意义和值得一做之事,他是义不容辞!
  这岂不是那些白道侠士的所作所为?难道楚三郞要把自己改变成为一个大侠?
  当然不是,他从没想过当大侠,只是不希望别人觉得楚三郞是为了钱而杀人。

相关热词搜索:祸水红颜

下一章:第二章 美色引诱 误入圈套

上一章: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