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小村旷野展侠风
2025-07-16 作者:王度庐 来源:王度庐作品集 点击:
这田野间有许多农人正在割收麦子,离着李翠秀很近的是一个年轻的农人和一个也就是二十来岁的农妇,他们像是夫妇。两人一边辛勤地工作,一边还互相笑着,看他们似是新婚不久,表现出一种甜蜜的爱情。他们一起在这大自然里劳作,把那黄金般的麦子一棵棵地刈断,放在一旁。蝴蝶儿向着那农妇的头上飞绕,因为虽然她的头上是罩着一块蓝布,头发上大概还是抹了芬芳的头油;这更可以看出她是当了新妇未久,而且她在田间操作着,脸上还擦着胭脂呢。
李翠秀又有点妒忌似的,其实她是真羡慕人家,她觉着无论什么人都比她过得好,都比她生活得快乐。不但人家的工作都比她强,人家也都快乐,还都能得到爱情,而自己是什么也没有的,并且好像也永远得不到了!她心里更觉着烦恼,转身就要走,那位农家少妇却说:“哎呀!这个大姑娘,不是咱们村里的吧?你看辫子有多么长呀!”
李翠秀更怕人看,转身就疾疾地走。但是这时,村子里又有一个年轻的男子推着一辆独轮小车来了,也把她不住地看,并且还仿佛显出一种惊疑的样子。这人也是乡下人的打扮,比那边正在刈麦子的农人还要年轻些,也就是不到二十岁的样子,不仅健壮,眉目也长得很好。李翠秀也不知是为什么原因,突然就觉着脸上发热了。这要是在城里,尤其是在天桥,倘若有男子像这样目不转睛地恨不得把眼睛贴在她的脸上来看她,她一定要生气了,纵不抡起巴掌打去,也得骂几声“讨厌缺德”。天桥就是那么一个地方,姑娘们在那里,要是不那么厉害,就得天天受人的欺负。但是在这里,李翠秀竟好像是一点儿气也不敢发泄了,她也实在不太觉着生气,倒觉着有一些惭愧与害羞。她躲开了这推车男子的目光,又转过身来,走回到那农妇的近前,没话找话地带笑问说:“大嫂子,你也是在这村里住吗?”
这农妇也含着笑回答说:“对啦!我们就在这挂甲屯住,我可是上一个月才娶过来的,我的娘家不在这儿,是在香山后边,也是种地的。姑娘,你是从城里来这儿看亲戚吗?”翠秀点了点头,这农妇又问说:“你姓什么呀?这村里哪一家是你的亲戚呀?”
翠秀还没有回答,因为她并没想在这儿跟人家拉扯闲话儿,她只是为躲避那推小车的,那个人把她看得太厉害了。想不到那小车吱吱扭扭的响声,此刻竟已来到了近前,翠秀就连头也不敢回了。仿佛小车已经停住了,那人就把这夫妇刈下来的麦子,抱起来往小车上去放,原来那人是给他们帮忙的。
这农妇倒很爱谈闲话儿,立时就都向翠秀介绍,她指着那正在刈麦的青年农人,说是她的“当家的”,姓纪;又指指身后推小车的男子说,那是她的娘家弟弟,名叫张勤,是住在在香山后面,他将自己种的麦子收割完了,又来给他姐姐帮忙。
翠秀想不到他们都是亲戚,于是就说自己是来这儿看舅母。这位“纪大嫂”一听,立时就说:“你是刘大妈家的亲戚吧?我昨晚就听说她家里来了几个客。”
翠秀点了点头,心里可想着:叫胡丽仙她们在这儿住着可也不好,因为这村子太小,谁的家里来了客,邻舍们就都知道了。可是,别人大概还不晓得我们来到这儿是为什么事吧?没有人认识我是谁吧?这大概也不要紧。
她这样地想着,可是身后推小车来的张勤,这个年轻人竟然说话了:“这位姑娘我认识,她是在天桥变戏法的。”
李翠秀吃了一惊,就带着气把头一回,用眼去瞪他,而这个小张勤却又笑着说:“过新年的时候,我进城去买东西,到天桥去玩了一整天。就看见这位姑娘跟着一个老头儿,还有一个小孩儿,在一块变戏法,这位姑娘拿大顶可拿得真好……”
李翠秀当时就怒声问说:“怎么?你认得我吗?”
诚朴的小张勤点了点头,笑着说:“我看你练过一回,我就认识你啦!我小的时候也拿过大顶,可没有你拿的那么好,我不会在桌子上练⋯⋯”
他的姐姐赶紧拦阻他说:“你就是认识人家,可也不应当这么说,人家⋯⋯人家是一位姑娘!”
小张勤点头笑着说:“我知道,我也没说姑娘的坏话呀!我就说我认识她,我佩服她的本事大;她拿的那大顶,我练一年也学不会,真不是容易的事。姐姐姐夫,你们都没看过就是啦,将来等这姑娘再练的时候,我带着你们进城开开眼去!”
他的姐姐说:“你快去一边儿去吧!说话真不知道深浅,你看,招得这位姑娘都生了气啦!”又向翠秀赔罪似的说:“姑娘可别生气!我这娘家兄弟是山后头长大的野孩子,他什么都不懂得,又傻又怔,还没娶媳妇啦!都十九岁了,可还像是个小孩子。”
翠秀冷笑说:“我生什么气?本来他没认错人吗?我是在天桥变戏法的,我是会拿大顶,可是那也不算是寒碜!”说到这里,自己又仿佛很伤心。
小张勤更高兴了,说:“那一回,我看了你拿的大顶,练的玩意儿,我就回家跟我们香山后全村里的人说了。嘿!你猜怎么着?他们有的人还不信!说女的不能有那么大的本事,气得我直要跟他们打架。我叫他们进城到天桥去看看,他们可又怕驴进了城,看见汽车就惊着。我跟他们打赌,我说是真的,他们可还摇头。你有工夫没有?你几儿有工夫,我就几儿带你到香山后,你练几下子,叫他们瞧一瞧!”
他的姐夫在远处嚷着说:“你就别净顾了聊天啦!快往车上堆香麦子吧!”小张勤就笑着,高兴着,他的姐姐、姐夫在刈麦,他就抱山着向车上去堆。他的话可还不断,又向翠秀说:“我也是好练把式侠女的,我会打猴拳,我还会爬山、上树,还会浮水,等明儿,我再叫你看看我的功夫!”
翠秀竟被他说得呆了,心里一点儿也不生气,一点儿也不觉着这个小张勤讨厌。
小张勤逞能似的一边抱着麦子,一边又说:“其实把我会练的那些把式,拿到天桥那地方去练一练,比那儿卖艺的‘鼻子董’,保准还练得好。可是我就是不去练,种地比什么不好?卖艺,在天桥那个地方,日子长了,好人也都变成坏人了。”
这话叫翠秀听了,更觉着他说得对,因为翠秀也确实早就厌烦了天桥,早就厌烦了那种卖艺的生活了。以前她曾羡慕过胡丽仙能够在学堂里做事,现在她又喜爱这田野了。她妒忌过胡丽仙能有梁普润那样斯文的又有正当职业的人爱着,现在她忽然又想到,能够得到小张勤这样一个人的爱,能够在一起,像张勤的姐姐跟姐夫这样生活,这样劳作,这样相好,她也甘心愿意而且快乐。只要能如此,就永远也不上天桥,永远不再去卖艺,可是当离开天桥的那天,自己也誓必要把那崔大爷剪除、弄死,以使那个地方永远不会有恶人再欺负好人!
翠秀心里这样想着,嘴里自然不能够说出来,她就不由得欣悦地望着那边的小张勤,仿佛也要去帮一帮忙。张勤一边向车上搬麦子,一边也不住地向她来看,仿佛也是在心里跟她说话似的。两个人就这么相对着,相视着,无声地传递着言语,竟也像是越来越密切了;他们当然不会想起来那四个字,这应当叫作“一见倾心”。青春,夏初,在这无边的旷野上,早麦都已成熟了,蝴蝶也寻到伴侣了,野花儿都结了籽了。云朵在天空中轻柔地飘着,热风阵阵吹来,远处的小河那么活泼地流淌着,处处都流露着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年轻的男女,即使是最天真质朴的,可也怎能不心生萌动,而去追求他们的美丽梦幻呢!
然而在那边的村里,还有一对经过风波的年轻的爱侣——胡丽仙与梁普润,他们在那小屋里,还是不得机会说话儿吗?李翠秀的心里才这么一想,便又斟酌着:我是不是应当回去看看他们有什么事没有,但我一回去,他们一定更觉不方便啦!为什么不叫人家多说几句话儿呢?人家的心里一定都有不少的话急着要说啦,我还是在这儿再多待一会儿吧!
在这时候,忽然地就见那边有个人跑了过来,正是胡丽仙,她惊慌得就如被猎犬追逐,仓促而逃来的小兔似的,随跑随喊着:“李大妹妹!翠秀……”她喘得说不出整句的话来。
李翠秀这时忽地就把自己的思绪打断了,她跑着迎了过去,急问说:“怎么啦?什么事情?”
胡丽仙战战兢兢地回手指着说:“他们那些人⋯⋯来啦!都来啦!拿着刀,拿着枪……”
李翠秀一听这话,当时眼睛就瞪起来了,说:“你不用害怕!我去看看,姓崔的来了没有?拿着刀,拿着枪,就唬得住人吗?”
小张勤是已经把麦子堆满了一小车,可也顾不得推走了,连他的姐姐和姐夫全都站了起来,问说:“是什么事?怎么啦?”
李翠秀还没有回答,她正急急地要往村那边去走,可是那边,梁普润也慌慌张张地跑来了。跟在梁普润后面的就有六个人,但是他们拿着的不过是扎枪、单刀、宝剑、虎头钩、匕首和梢子棍,在前头走的拿扎枪的就正是“鼻子董”。
小张勤就大声嚷着说:“啊呀!天桥练把式的全都来啦!这是怎么回事呀?”
李翠秀先将胡丽仙拉到一边,她疾速地跑向前,揪着梁普润说:“你跟胡大姐都往西边去,一点儿也不用害怕!”梁普润这时的脸可都吓白了,气喘得也很厉害。
李翠秀又向那边高声叫着说:“董二叔!你到这儿干什么来啦?拿着枪,这么厉害,怎么又像是那晚上打不平,去找姓崔的似的?”
“鼻子董”本来耀武扬威地跑在最前面,他瞪着两只凶眼,手握着梨花扎枪,仿佛就要先一枪戮死梁普润,再一枪吓住胡丽仙,然后抓她回去交给他的“主子”崔大爷去请赏似的。然而他没有想到李翠秀竟在这儿了,而且迎着他来了,他立时就威风顿失,扎枪也有点挺不起来了,脸通红,鼻子上的那些疙瘩,更红得像是一堆樱桃。
他想要回身避开,但是李翠秀先还拿话损他,此时却走过来了,就指着他的脸大骂,说:“董二叔你可识相些!我叫你二叔,还是拿你当个人,你可也得自己尊重一点,别叫我骂你是给姓崔的当三孙子,帮助他欺负人家老实人,抢夺良家妇女,是打手、碎催、狗仗人势的忘八蛋!你得拍拍良心!你想想,人家梁先生、胡大姑娘跟你有什么仇?胡大姑娘的爸爸早先也照应过你,她师哥刘宝成还都跟你有过交情。你这小子占了点便宜,得了姓崔的一点脸,就来欺负人,还赶人赶到了这儿?”
“鼻子董”说:“大姑娘你不知道!胡家这丫头是个放鹰的,她在崔大爷家里那几天,拐了人家不少钱……”
李翠秀冷笑着说:“又是这套!姓崔的还会编造出什么来,给人栽赃?他耍无赖,净耍这一套,也太贫啦!也太不新鲜啦!再说真要是拐了他家的什么东西,为什么不告去?他为什么不自己来?用得着你姓董的,,舰着脸给他当这条狗,真是一点人味儿没有!”
“鼻子董”可把脸沉下来了,叫着李翠秀的小名说:“秀子!你怎么敢骂我了?我回去可告诉你爸爸去!”
李翠秀愤怒地拍着胸脯,往前逼进一步,说:“是我爸爸叫我来的,叫我来保护着我胡大姐和梁先生躲一躲姓崔的;也不是怕他,是暂时还跟他合不着、犯不上,将来反正饶不了他!你去告诉他,别再这么倚势横行!你自己也打算打算,我今儿还理你,还认识你是个老街坊,在天桥是混人熟饭的,这就是面子;你还提什么我爸爸,我爸爸不认识你这狗杂碎!”
“鼻子董”又勉强地笑着,说:“秀子姑娘你骂我什么,我今天也不还言。因为我跟你爸爸是多年的朋友,咱们又住了好几年街坊,我是你的长辈⋯⋯”
李翠秀啐着说:“呸!你是谁的长辈?我告诉你,你们趁早儿滚!别找着不自在,废话都别说。”
“鼻子董”又假笑着,低声说:“姑娘你可千万别这样儿!告诉你,昨儿晚上你们一走,我就知道你是把他们带到这儿来啦!人家崔大爷可也早就有人跟下你们来啦!今天崔大爷本想打电话叫衙门派几个巡捕,他再派几个护兵、马弁来。我知道你还没回去,我怕连你也叫他们抓了去,那我就对不起你爸爸了;我这才去见崔大爷央求了半天,我自告奋勇,还请来了这几位⋯⋯”说时用手一指他带来的那五个人。
这五个人李翠秀就认识多一半,一个叫小庞,一个叫“沙螃蟹”,一个叫“天不怕”。外两个横眉立目的小子虽然觉着面生,可是知道也是平日在天桥连“把式”也不练,专门游手好闲,喝茶酗酒,调戏妇女,欺负老实人的,他们的职业就是当崔大爷的爪牙、帮凶;崔大爷现时虽已做了官,却依然豢养着他们,指使、纵庇他们在天桥横行。
这几个人之中,以那“天不怕”最为刁恶,他手里抽出来一把光闪闪的匕首,这家伙大概还是西洋货,俗名儿叫作“电刀”,是又尖又快。他嘴里骂骂咧咧的,小声说:“他妈的!一个‘快手李’养活的丫头,竟他妈的敢在这儿叫字号?”他将匕首暗藏,趁着李翠秀生着气跟“鼻子董”说话的时候,他就悄悄地过来,走到临近,突然就扬起匕首,向着翠秀的后腰凶狠地刺去。不料人家早有准备,只听吧的一声,李翠秀翻身扬手,就揪住了他的腕子。
“天不怕”说:“哦喝!你要怎么样?你个小丫头,还真个了得?”
见翠秀灵便地将匕首夺在手中,“鼻子董”忙摇起扎枪来威吓着说:“秀子你可不准胡来,这都是你的长辈!”
此时,“天不怕”手里没有了家伙,就知道要糟糕,这个在天桥有名的变戏法的姑娘,果然有两下子!他回身要跑,不料翠秀一把就将他的脖子揪住了,顺手儿就一匕首扎去。“天不怕”杀猪似的怪叫着:“哎哟……”他的肩膀就流出血来,吓得那边的胡丽仙用胳臂挡住了眼睛,不敢往这边看,梁普润也惊惶着,脸色更白了。
那小张勤却高兴地跳了起来,喊了一声:“好!好姑娘!真痛快!”他并且由地下拾起来一根粗木棍,抡舞着,过来又向“天不怕”的秃脑袋上嘣地猛砸了一下。小庞抡着单刀,“沙螃蟹”耍起来虎头钩,齐来问说:“你是干什么的?”小张勤却不言语,木棍飞舞,就跟这两个人厮杀起来。
另两个恶徒,一个使宝剑的,一个抡着梢子棍,就都奔向了李翠秀。李翠秀以短短的匕首力敌二人,两三合她就又把梢子棍抢到手里了;吧吧地打去,打得小庞的耳朵都肿啦,使宝剑的那个人鼻子也破啦。李翠秀真是十分奋勇,她手快力大,身子也极为敏捷,只见她脚不沾地,飞扑着紧追着那几个人,就是一阵毒打。她一只手里闪烁着匕首,这东西她用得颇为谨慎,似乎还不愿意杀人;另一只手中哗啦哗啦飞舞着的梢子棍,打下来可真是无情,就如同打狗似的。
张勤这勇悍的小伙子抡着木棍来帮助李翠秀,“沙螃蟹”问他:“喂!你算是干吗的?你是哪儿来的?”小张勤不容分说,横抡一棍,就打在他的腿上。“沙螃蟹”痛得差点没爬下,刚要抡钩去钩,不防李翠秀又自旁一棍,打得他甩着手叫了声:“哎呀!”两只钩就全都扔在地下了。
小庞怒喊着说:“这还行?咱们这几个大人都白活啦,来到这儿栽在一个丫头的手里?”他的单刀用的是“连环双绕追风劈”,刀光急,势派确是可观。不料张勤拦腰就是一木棍,李翠秀又用左手的梢子棍压住了他的刀,斜着一脚踹去,小庞当时就坐在地下了。然而他趁势一滚,想要来一套“地趟刀”,以刀去扫翠秀和张勤的腰,但他却没得施展开。李翠秀腾身一跳,顺手又向下砸了一棍,小庞骂了声:“妈的⋯⋯”再骂他却骂不出来了,连嘴里的牙都被梢子棍打落了几个,顺着嘴流血。可是他还不扔下刀,又站了起来,想要做“困兽之斗”。
李翠秀气得扑上前就要用匕首扎他,梁普润就在那边大声惊喊道:“可千万别杀了人!”远处的一些农夫、农妇,尤其是小张勤的姐姐和姐夫,也都跑过来一齐又拦又劝,都说:“算了吧!叫他们知道这儿不是好欺负的,也就行啦,别真弄出官司来!”李翠秀仍一手紧握着匕首,一手高举着梢子棍,咬着牙,沉着脸,仿佛是在说:“出了官司我也不怕!”但是小庞早就一边擦着嘴上的血,一边还表示着不服气似的,回身跑了。
那边的“天不怕”是受伤最重,得叫“鼻子董”搀着他。“鼻子董”是根本就没和翠秀动手,他只是吆喝着:“快走吧!快走吧!不能够管的事情,咱们就不管啦!姓崔的又不是咱们的爸爸,咱们犯不上为他丢这个人。好在翠秀是‘快手李’的女儿,都有交情,挨她两下子,就算是倒霉了还不行吗?走吧!走吧!”由他拉着扯着,搀着拽着的,他们这几个人就“狼狈而逃”了。
李翠秀还向他们越走越远的背影,怒目而视,旁边的小张勤却笑着夸赞她,说:“姑娘你可真高!你真行!”她转头看了看张勤,抿着嘴儿,没说什么话,但脸上又有点儿红,心里也似乎有一种爱慕、愉悦之情。
李翠秀又有点妒忌似的,其实她是真羡慕人家,她觉着无论什么人都比她过得好,都比她生活得快乐。不但人家的工作都比她强,人家也都快乐,还都能得到爱情,而自己是什么也没有的,并且好像也永远得不到了!她心里更觉着烦恼,转身就要走,那位农家少妇却说:“哎呀!这个大姑娘,不是咱们村里的吧?你看辫子有多么长呀!”
李翠秀更怕人看,转身就疾疾地走。但是这时,村子里又有一个年轻的男子推着一辆独轮小车来了,也把她不住地看,并且还仿佛显出一种惊疑的样子。这人也是乡下人的打扮,比那边正在刈麦子的农人还要年轻些,也就是不到二十岁的样子,不仅健壮,眉目也长得很好。李翠秀也不知是为什么原因,突然就觉着脸上发热了。这要是在城里,尤其是在天桥,倘若有男子像这样目不转睛地恨不得把眼睛贴在她的脸上来看她,她一定要生气了,纵不抡起巴掌打去,也得骂几声“讨厌缺德”。天桥就是那么一个地方,姑娘们在那里,要是不那么厉害,就得天天受人的欺负。但是在这里,李翠秀竟好像是一点儿气也不敢发泄了,她也实在不太觉着生气,倒觉着有一些惭愧与害羞。她躲开了这推车男子的目光,又转过身来,走回到那农妇的近前,没话找话地带笑问说:“大嫂子,你也是在这村里住吗?”
这农妇也含着笑回答说:“对啦!我们就在这挂甲屯住,我可是上一个月才娶过来的,我的娘家不在这儿,是在香山后边,也是种地的。姑娘,你是从城里来这儿看亲戚吗?”翠秀点了点头,这农妇又问说:“你姓什么呀?这村里哪一家是你的亲戚呀?”
翠秀还没有回答,因为她并没想在这儿跟人家拉扯闲话儿,她只是为躲避那推小车的,那个人把她看得太厉害了。想不到那小车吱吱扭扭的响声,此刻竟已来到了近前,翠秀就连头也不敢回了。仿佛小车已经停住了,那人就把这夫妇刈下来的麦子,抱起来往小车上去放,原来那人是给他们帮忙的。
这农妇倒很爱谈闲话儿,立时就都向翠秀介绍,她指着那正在刈麦的青年农人,说是她的“当家的”,姓纪;又指指身后推小车的男子说,那是她的娘家弟弟,名叫张勤,是住在在香山后面,他将自己种的麦子收割完了,又来给他姐姐帮忙。
翠秀想不到他们都是亲戚,于是就说自己是来这儿看舅母。这位“纪大嫂”一听,立时就说:“你是刘大妈家的亲戚吧?我昨晚就听说她家里来了几个客。”
翠秀点了点头,心里可想着:叫胡丽仙她们在这儿住着可也不好,因为这村子太小,谁的家里来了客,邻舍们就都知道了。可是,别人大概还不晓得我们来到这儿是为什么事吧?没有人认识我是谁吧?这大概也不要紧。
她这样地想着,可是身后推小车来的张勤,这个年轻人竟然说话了:“这位姑娘我认识,她是在天桥变戏法的。”
李翠秀吃了一惊,就带着气把头一回,用眼去瞪他,而这个小张勤却又笑着说:“过新年的时候,我进城去买东西,到天桥去玩了一整天。就看见这位姑娘跟着一个老头儿,还有一个小孩儿,在一块变戏法,这位姑娘拿大顶可拿得真好……”
李翠秀当时就怒声问说:“怎么?你认得我吗?”
诚朴的小张勤点了点头,笑着说:“我看你练过一回,我就认识你啦!我小的时候也拿过大顶,可没有你拿的那么好,我不会在桌子上练⋯⋯”
他的姐姐赶紧拦阻他说:“你就是认识人家,可也不应当这么说,人家⋯⋯人家是一位姑娘!”
小张勤点头笑着说:“我知道,我也没说姑娘的坏话呀!我就说我认识她,我佩服她的本事大;她拿的那大顶,我练一年也学不会,真不是容易的事。姐姐姐夫,你们都没看过就是啦,将来等这姑娘再练的时候,我带着你们进城开开眼去!”
他的姐姐说:“你快去一边儿去吧!说话真不知道深浅,你看,招得这位姑娘都生了气啦!”又向翠秀赔罪似的说:“姑娘可别生气!我这娘家兄弟是山后头长大的野孩子,他什么都不懂得,又傻又怔,还没娶媳妇啦!都十九岁了,可还像是个小孩子。”
翠秀冷笑说:“我生什么气?本来他没认错人吗?我是在天桥变戏法的,我是会拿大顶,可是那也不算是寒碜!”说到这里,自己又仿佛很伤心。
小张勤更高兴了,说:“那一回,我看了你拿的大顶,练的玩意儿,我就回家跟我们香山后全村里的人说了。嘿!你猜怎么着?他们有的人还不信!说女的不能有那么大的本事,气得我直要跟他们打架。我叫他们进城到天桥去看看,他们可又怕驴进了城,看见汽车就惊着。我跟他们打赌,我说是真的,他们可还摇头。你有工夫没有?你几儿有工夫,我就几儿带你到香山后,你练几下子,叫他们瞧一瞧!”
他的姐夫在远处嚷着说:“你就别净顾了聊天啦!快往车上堆香麦子吧!”小张勤就笑着,高兴着,他的姐姐、姐夫在刈麦,他就抱山着向车上去堆。他的话可还不断,又向翠秀说:“我也是好练把式侠女的,我会打猴拳,我还会爬山、上树,还会浮水,等明儿,我再叫你看看我的功夫!”
翠秀竟被他说得呆了,心里一点儿也不生气,一点儿也不觉着这个小张勤讨厌。
小张勤逞能似的一边抱着麦子,一边又说:“其实把我会练的那些把式,拿到天桥那地方去练一练,比那儿卖艺的‘鼻子董’,保准还练得好。可是我就是不去练,种地比什么不好?卖艺,在天桥那个地方,日子长了,好人也都变成坏人了。”
这话叫翠秀听了,更觉着他说得对,因为翠秀也确实早就厌烦了天桥,早就厌烦了那种卖艺的生活了。以前她曾羡慕过胡丽仙能够在学堂里做事,现在她又喜爱这田野了。她妒忌过胡丽仙能有梁普润那样斯文的又有正当职业的人爱着,现在她忽然又想到,能够得到小张勤这样一个人的爱,能够在一起,像张勤的姐姐跟姐夫这样生活,这样劳作,这样相好,她也甘心愿意而且快乐。只要能如此,就永远也不上天桥,永远不再去卖艺,可是当离开天桥的那天,自己也誓必要把那崔大爷剪除、弄死,以使那个地方永远不会有恶人再欺负好人!
翠秀心里这样想着,嘴里自然不能够说出来,她就不由得欣悦地望着那边的小张勤,仿佛也要去帮一帮忙。张勤一边向车上搬麦子,一边也不住地向她来看,仿佛也是在心里跟她说话似的。两个人就这么相对着,相视着,无声地传递着言语,竟也像是越来越密切了;他们当然不会想起来那四个字,这应当叫作“一见倾心”。青春,夏初,在这无边的旷野上,早麦都已成熟了,蝴蝶也寻到伴侣了,野花儿都结了籽了。云朵在天空中轻柔地飘着,热风阵阵吹来,远处的小河那么活泼地流淌着,处处都流露着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年轻的男女,即使是最天真质朴的,可也怎能不心生萌动,而去追求他们的美丽梦幻呢!
然而在那边的村里,还有一对经过风波的年轻的爱侣——胡丽仙与梁普润,他们在那小屋里,还是不得机会说话儿吗?李翠秀的心里才这么一想,便又斟酌着:我是不是应当回去看看他们有什么事没有,但我一回去,他们一定更觉不方便啦!为什么不叫人家多说几句话儿呢?人家的心里一定都有不少的话急着要说啦,我还是在这儿再多待一会儿吧!
在这时候,忽然地就见那边有个人跑了过来,正是胡丽仙,她惊慌得就如被猎犬追逐,仓促而逃来的小兔似的,随跑随喊着:“李大妹妹!翠秀……”她喘得说不出整句的话来。
李翠秀这时忽地就把自己的思绪打断了,她跑着迎了过去,急问说:“怎么啦?什么事情?”
胡丽仙战战兢兢地回手指着说:“他们那些人⋯⋯来啦!都来啦!拿着刀,拿着枪……”
李翠秀一听这话,当时眼睛就瞪起来了,说:“你不用害怕!我去看看,姓崔的来了没有?拿着刀,拿着枪,就唬得住人吗?”
小张勤是已经把麦子堆满了一小车,可也顾不得推走了,连他的姐姐和姐夫全都站了起来,问说:“是什么事?怎么啦?”
李翠秀还没有回答,她正急急地要往村那边去走,可是那边,梁普润也慌慌张张地跑来了。跟在梁普润后面的就有六个人,但是他们拿着的不过是扎枪、单刀、宝剑、虎头钩、匕首和梢子棍,在前头走的拿扎枪的就正是“鼻子董”。
小张勤就大声嚷着说:“啊呀!天桥练把式的全都来啦!这是怎么回事呀?”
李翠秀先将胡丽仙拉到一边,她疾速地跑向前,揪着梁普润说:“你跟胡大姐都往西边去,一点儿也不用害怕!”梁普润这时的脸可都吓白了,气喘得也很厉害。
李翠秀又向那边高声叫着说:“董二叔!你到这儿干什么来啦?拿着枪,这么厉害,怎么又像是那晚上打不平,去找姓崔的似的?”
“鼻子董”本来耀武扬威地跑在最前面,他瞪着两只凶眼,手握着梨花扎枪,仿佛就要先一枪戮死梁普润,再一枪吓住胡丽仙,然后抓她回去交给他的“主子”崔大爷去请赏似的。然而他没有想到李翠秀竟在这儿了,而且迎着他来了,他立时就威风顿失,扎枪也有点挺不起来了,脸通红,鼻子上的那些疙瘩,更红得像是一堆樱桃。
他想要回身避开,但是李翠秀先还拿话损他,此时却走过来了,就指着他的脸大骂,说:“董二叔你可识相些!我叫你二叔,还是拿你当个人,你可也得自己尊重一点,别叫我骂你是给姓崔的当三孙子,帮助他欺负人家老实人,抢夺良家妇女,是打手、碎催、狗仗人势的忘八蛋!你得拍拍良心!你想想,人家梁先生、胡大姑娘跟你有什么仇?胡大姑娘的爸爸早先也照应过你,她师哥刘宝成还都跟你有过交情。你这小子占了点便宜,得了姓崔的一点脸,就来欺负人,还赶人赶到了这儿?”
“鼻子董”说:“大姑娘你不知道!胡家这丫头是个放鹰的,她在崔大爷家里那几天,拐了人家不少钱……”
李翠秀冷笑着说:“又是这套!姓崔的还会编造出什么来,给人栽赃?他耍无赖,净耍这一套,也太贫啦!也太不新鲜啦!再说真要是拐了他家的什么东西,为什么不告去?他为什么不自己来?用得着你姓董的,,舰着脸给他当这条狗,真是一点人味儿没有!”
“鼻子董”可把脸沉下来了,叫着李翠秀的小名说:“秀子!你怎么敢骂我了?我回去可告诉你爸爸去!”
李翠秀愤怒地拍着胸脯,往前逼进一步,说:“是我爸爸叫我来的,叫我来保护着我胡大姐和梁先生躲一躲姓崔的;也不是怕他,是暂时还跟他合不着、犯不上,将来反正饶不了他!你去告诉他,别再这么倚势横行!你自己也打算打算,我今儿还理你,还认识你是个老街坊,在天桥是混人熟饭的,这就是面子;你还提什么我爸爸,我爸爸不认识你这狗杂碎!”
“鼻子董”又勉强地笑着,说:“秀子姑娘你骂我什么,我今天也不还言。因为我跟你爸爸是多年的朋友,咱们又住了好几年街坊,我是你的长辈⋯⋯”
李翠秀啐着说:“呸!你是谁的长辈?我告诉你,你们趁早儿滚!别找着不自在,废话都别说。”
“鼻子董”又假笑着,低声说:“姑娘你可千万别这样儿!告诉你,昨儿晚上你们一走,我就知道你是把他们带到这儿来啦!人家崔大爷可也早就有人跟下你们来啦!今天崔大爷本想打电话叫衙门派几个巡捕,他再派几个护兵、马弁来。我知道你还没回去,我怕连你也叫他们抓了去,那我就对不起你爸爸了;我这才去见崔大爷央求了半天,我自告奋勇,还请来了这几位⋯⋯”说时用手一指他带来的那五个人。
这五个人李翠秀就认识多一半,一个叫小庞,一个叫“沙螃蟹”,一个叫“天不怕”。外两个横眉立目的小子虽然觉着面生,可是知道也是平日在天桥连“把式”也不练,专门游手好闲,喝茶酗酒,调戏妇女,欺负老实人的,他们的职业就是当崔大爷的爪牙、帮凶;崔大爷现时虽已做了官,却依然豢养着他们,指使、纵庇他们在天桥横行。
这几个人之中,以那“天不怕”最为刁恶,他手里抽出来一把光闪闪的匕首,这家伙大概还是西洋货,俗名儿叫作“电刀”,是又尖又快。他嘴里骂骂咧咧的,小声说:“他妈的!一个‘快手李’养活的丫头,竟他妈的敢在这儿叫字号?”他将匕首暗藏,趁着李翠秀生着气跟“鼻子董”说话的时候,他就悄悄地过来,走到临近,突然就扬起匕首,向着翠秀的后腰凶狠地刺去。不料人家早有准备,只听吧的一声,李翠秀翻身扬手,就揪住了他的腕子。
“天不怕”说:“哦喝!你要怎么样?你个小丫头,还真个了得?”
见翠秀灵便地将匕首夺在手中,“鼻子董”忙摇起扎枪来威吓着说:“秀子你可不准胡来,这都是你的长辈!”
此时,“天不怕”手里没有了家伙,就知道要糟糕,这个在天桥有名的变戏法的姑娘,果然有两下子!他回身要跑,不料翠秀一把就将他的脖子揪住了,顺手儿就一匕首扎去。“天不怕”杀猪似的怪叫着:“哎哟……”他的肩膀就流出血来,吓得那边的胡丽仙用胳臂挡住了眼睛,不敢往这边看,梁普润也惊惶着,脸色更白了。
那小张勤却高兴地跳了起来,喊了一声:“好!好姑娘!真痛快!”他并且由地下拾起来一根粗木棍,抡舞着,过来又向“天不怕”的秃脑袋上嘣地猛砸了一下。小庞抡着单刀,“沙螃蟹”耍起来虎头钩,齐来问说:“你是干什么的?”小张勤却不言语,木棍飞舞,就跟这两个人厮杀起来。
另两个恶徒,一个使宝剑的,一个抡着梢子棍,就都奔向了李翠秀。李翠秀以短短的匕首力敌二人,两三合她就又把梢子棍抢到手里了;吧吧地打去,打得小庞的耳朵都肿啦,使宝剑的那个人鼻子也破啦。李翠秀真是十分奋勇,她手快力大,身子也极为敏捷,只见她脚不沾地,飞扑着紧追着那几个人,就是一阵毒打。她一只手里闪烁着匕首,这东西她用得颇为谨慎,似乎还不愿意杀人;另一只手中哗啦哗啦飞舞着的梢子棍,打下来可真是无情,就如同打狗似的。
张勤这勇悍的小伙子抡着木棍来帮助李翠秀,“沙螃蟹”问他:“喂!你算是干吗的?你是哪儿来的?”小张勤不容分说,横抡一棍,就打在他的腿上。“沙螃蟹”痛得差点没爬下,刚要抡钩去钩,不防李翠秀又自旁一棍,打得他甩着手叫了声:“哎呀!”两只钩就全都扔在地下了。
小庞怒喊着说:“这还行?咱们这几个大人都白活啦,来到这儿栽在一个丫头的手里?”他的单刀用的是“连环双绕追风劈”,刀光急,势派确是可观。不料张勤拦腰就是一木棍,李翠秀又用左手的梢子棍压住了他的刀,斜着一脚踹去,小庞当时就坐在地下了。然而他趁势一滚,想要来一套“地趟刀”,以刀去扫翠秀和张勤的腰,但他却没得施展开。李翠秀腾身一跳,顺手又向下砸了一棍,小庞骂了声:“妈的⋯⋯”再骂他却骂不出来了,连嘴里的牙都被梢子棍打落了几个,顺着嘴流血。可是他还不扔下刀,又站了起来,想要做“困兽之斗”。
李翠秀气得扑上前就要用匕首扎他,梁普润就在那边大声惊喊道:“可千万别杀了人!”远处的一些农夫、农妇,尤其是小张勤的姐姐和姐夫,也都跑过来一齐又拦又劝,都说:“算了吧!叫他们知道这儿不是好欺负的,也就行啦,别真弄出官司来!”李翠秀仍一手紧握着匕首,一手高举着梢子棍,咬着牙,沉着脸,仿佛是在说:“出了官司我也不怕!”但是小庞早就一边擦着嘴上的血,一边还表示着不服气似的,回身跑了。
那边的“天不怕”是受伤最重,得叫“鼻子董”搀着他。“鼻子董”是根本就没和翠秀动手,他只是吆喝着:“快走吧!快走吧!不能够管的事情,咱们就不管啦!姓崔的又不是咱们的爸爸,咱们犯不上为他丢这个人。好在翠秀是‘快手李’的女儿,都有交情,挨她两下子,就算是倒霉了还不行吗?走吧!走吧!”由他拉着扯着,搀着拽着的,他们这几个人就“狼狈而逃”了。
李翠秀还向他们越走越远的背影,怒目而视,旁边的小张勤却笑着夸赞她,说:“姑娘你可真高!你真行!”她转头看了看张勤,抿着嘴儿,没说什么话,但脸上又有点儿红,心里也似乎有一种爱慕、愉悦之情。
相关热词搜索:香山侠女
下一章:第十回 湖山风雨宿鸳鸯
上一章:第八回 再遇“崔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