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海水春花难忘痛事 京尘小巷寄匿侠踪
2025-07-02 作者:王度庐 来源:王度庐作品集 点击:
这时姜姓的夫妇闻了哭声也一齐赶进屋来,一见人已死了,他们不禁一齐都忧愁。叶允雄也不管人家房主人愿意不愿意,他只是大哭上没有完,都也要哭死了。
这时邻舍的人忽闻了哭声,还以为姜家出了什么事,姜家只有两口人,要是再死上一个,不是糟心吗?所以就有几个人来到这里探头。他们向屋里一探头,可把叶允雄吓了一跳,他还以为又是襄阳城里的那些人找到这里来了呢!他就立时止住了悲声。瞪起泪眼一看,见进屋来的三个男子和两个妇人,都悄声跟他谈话,问是怎么一回事,他才知道这都是这里的近邻,才放了心,便赶紧擦擦眼泪,和蔼地,并且打躬,要求这几位邻居帮忙。
这几位邻居为姜家着想,也不愿意死尸永远停在这里,所以都答应给叶允雄帮忙,一个人并且说:“我们那里有一块空地,风水还顶好,可以借给叶爷用。”叶允雄连连拱手,说:“这可好极了!”他先拿出银钱来分赠众人,众人都喜不自胜,连说:“叶爷太客气了!您一个外来的人走到这儿遭了事,太太病故了,我们当地的人帮忙是应该的,哪敢还接您的钱呢?”
叶允雄见众人都很诚恳,他就索性把自己的来历,大概地说了出来。这几个人听了更都惊讶不止,并有个壮年汉子愤愤地说:“高家那几个弟兄,不但是襄阳府的恶霸,他们简直是湖北一省的魔王!还有那孟三彪,他来到襄阳不久,就做的坏事多极了,幸亏有你大爷替一方除了害。可是你的太太死得未免太惨,难道咱们就这样便宜了他们吗?”叶允雄长叹了一声,别无话说,只说:“求诸位快些进城代我妻办来衣衾棺椁,并求诸位进城时不要对人说我在这里。”
几位热心的邻居都拿着银钱各回各家,取了雨伞往城里去了。当然,有叶允雄的托付,他们在棺材铺、寿衣铺里,不敢道出叶允雄现在何处,及鲁海娥身死之事。同时聚杰镖店里的那些人,因高家弟兄已十有九伤,所以也都没有能力再往各处寻找叶允雄了。
叶允雄这时两眼只呆呆地看着窗纸,泪水如窗外的秋雨,好像没法让它停住。头是绝不敢回的,身后那具凄艳的死尸,他如何敢去看呢?他想到造物无情,弄人太甚,譬如自己若早晓得梅姑娘是在严老奶奶之处,若知道严老奶奶就是海娥之母,那自己何必又来到襄阳,更何必到会仙庄去那一回?想起来真不禁地惆恨。又想起自己当年未娶梅姑娘之时,初见海娥之后,心中曾有过一阵儿犹豫,觉得两美难并,两爱难兼,其后又发愁她们不能相容。如今,海娥倒是对梅姑娘谅解了,但她又惨死,今后只有梅姑娘一人伴随自己了!自然她也有海娥之美及贤德,然而,自己要再走江湖,再遇仇家,恐已再无那样有力的亲近的人相助了!他越想越心窄,而窗外的雨又急流。
待了许久,那几位邻人才回来,并有人抬来了棺材,当下就又来了几位邻居家的妇人,来帮助给死尸换衣服。男人都躲了出去,叶允雄也掩着面哭泣着走出屋,站在檐下,发呆地听着雨流。又少时,屋里的妇人说:“装裹好了。”男人们才将门打开,棺材抬进屋,将鲁海娥的尸身装在棺内。叶允雄欲见海娥最后一面,他就随进屋内,见海娥身穿缎子的衣裙,直挺挺躺在棺内。那些助办丧事的邻妇把她的头发梳得油光,脸上且擦了些脂粉,容颜如生,竟似在梁山泊里新婚时那般的艳丽。
叶允雄对着死尸自然又痛泣了一番。本来因为风雨太大,是不能安葬的,但因为房主姜姓夫妇不愿死人跟棺材久停在他的家里,直恳求邻居们帮忙安葬,所以便于大雨之下,将棺材盖好钉好,又抬到院中。叶允雄也不忍多看这口凄凉的棺木,就也叫人赶紧给抬出去。在离着这里三里地远,一个有高高的白杨树的地方,打了很深的坑,可怜的粉鳞小蛟龙鲁海娥,就一棺附身放进去了。然后众邻人一齐下手,锄镐齐动,掀起来泥土、雨水、青草和娇艳的野花,齐往坑里去填。少时坑就填平了,大家依然继续动手,便在平地上垒起了一座高高的坟堆,雨水顺着坟头依然不住地向下流,似流着眼泪。天地溟蒙,雨水汪洋如海一般,叶允雄的脸上全湿,已经辨不出是雨是泪。他又连连向帮忙的人拱手称谢,几个帮忙的人全都笑着说:“不客气!”就都走了。
叶允雄可仍然站在这里发呆,良久眼前一阵儿昏黑,他几乎摔倒,幸亏扶住了旁边的一棵杨树。他垂着头又悲泣了半天,才渐渐将眼睛睁开,将坟又看了两眼。回身走了几步,将坟的周围,在雨烟弥漫下仔细地辨识了一番,他这才慢慢地跋涉着雨水,走回到姜书生那里。他结了姜书生谢银,姜书生还执意不收,勉强了半天方才收下。姜家夫妇还要留他在此歇息几天,叶允雄却惨然地摇头,就解下了湿淋淋的马,湿淋淋的骑上,随身只有一口钢刀,就别了姜书生离开了这里,在大雨倾盆之下顺着大路走去。
叶允雄也不辨方向,不知时候,直到天黑了,方才找市镇投宿。他本来伤未愈,加以劳顿、刺激、悲痛,已病得不成人样。在这店里一连住了七八日,大雨也整整下了三天。及至他的精神休养过来,心中的痛楚渐渐强压下去,背上的伤也快好了。
天已大晴,这一日他就算清了店账,离了店房,骑马又往北奔回了鲁海娥的坟边,于秋阳枯树之畔,徘徊泣泗了一会儿,便决然离去。寻着了向西去的大路,他催马紧走,又行了几日,就来到了山阳县庙前村严老员外之家。
此时,严老奶奶正急盼着她的女儿,这多日不见叶允雄回来,她已然忧虑得快病了。梅姑娘见叶允雄回来了,便欢欢喜喜地要出去迎接鲁海娥,她以为叶允雄是把海娥带了来了,谁想叶允雄什么也没带来,带来的只是他的两行悲泪、一片伤心,还有简直不敢向严老奶奶说的……鲁海娥的死耗。但这么重大的事情如何瞒得住呢?所以终于被那位老人家知道了,她哭啼加病,一连半个月未能起床。
又过了些日,严老奶奶借村后庙中的地方,请了僧人给她女儿超度了一番。从此,这位老奶奶就永远身体不适,时常地哭泣,卧床的时候多,起床的时候少。梅姑娘越发离不开了,总要不离左右地伺候着她的干祖母,叶允雄因此缘故就也不能离开这里。他住在外面,一天很少与梅姑娘见面。不过左奎倒是常来,在一起与他谈论武艺,及述说金眼张德、铁臂韩宁他们生平的逸闻琐事,并由他的口中知晓那鲁大绅与屠永庆,还有高家的什么人,都已因伤死在襄阳了。
叶允雄倒是放了心,因为冤家均已除去,并且身体渐泰,背伤已痊愈。只是他仍难忘鲁海娥:雪花降落如海娥的衣裳,梅花开放如海娥的娇颊,但江湖噩梦皆消散,人间难觅小蛟龙,逝去的恩情飘去的梦……他的心真因此而伤透了!
快到旧历年了,严老奶奶因病体屡次反复,她越想女儿的一生越是可怜,病势也就越来越重,竟于腊月二十四日那天,奄然长逝。严老奶奶临死时嘱咐将她埋在这里,将海娥也移到这里来,并要叫写一个她的亡夫张德的牌位。于是就先依照严老员外长嫂的身份,设祭开吊,梅姑娘身穿重孝,泣不成声。叶允雄带着左奎和几个人往襄阳,将海娥的棺材起出,运了回来,于万众欢腾的新年之中,他们却凄凉地下了葬。
葬后,那丁四爷也来了。他和严老员外都主张叫叶允雄在此长住,丁四爷并劝叶允雄不要再在江湖上去乱走。叶允雄对这一点倒是满口答应了,而且坚决地表示自己绝不再与人寻仇作对。但是他想送梅姑娘回到娘家去看一看,而且他要往北京去访访旧友,丁四爷和严老员外就也没有怎么拦阻他。
到了灯节,村子里的人正预备着晚间看龙灯,叶允雄却简直不忍得听人家提说到“龙”,他就雇好了一辆车,他仍然骑着马,别了这里的一切人,他们夫妇就走了。由陕南到山东沿海,这是一条数千里的长途,需换车十多次,投宿歇息的次数简直计算不清。沿途叶允雄是处处谨慎小心,无论对待什么人总是温和低蔼。
走了一个多月,方才回到了白石村。原来李大爷爷已于本年死了,黄老婆婆倒还健在,黄小三的渔业也很发达。邻居们都来看梅姑娘,并且带着些怀疑问慰叶允雄。早先,叶允雄教他们念过书的那些学生,一年不见,就像都已长得很高了,也都来看老师。黄铁头挑得顶好的鱼送来,并到镇上沽来酒,给叶允雄接风,并说:“水灵山岛由着咱们跑啦!那鲁家的爸爸、女儿都不知哪儿去啦!”叶允雄听了,又不禁黯然。
除了那曾经鞭打过他的那李小八,是总躲避着叶允雄,不敢照面,其余,全村的人莫不把他们当作贵客、故人,是给地方增光的一对夫妇。梅姑娘就在这儿住着,不觉又到了阳春天气,村中山里的海棠又都开了,风尘漂泊一载有余的梅姑娘,依然似去年那般的美丽。
大珠山、小珠山依旧青青,春风袅袅,还是惹人爱,引人思,勾人愁,莺声似谁的娇嗔笑语,燕影又似那位侠女的快掠疾飞。附近平坦的沙滩,硬砖的岩石,激荡的浪花,广漠无涯的海水,远处如美人螺发一般的岛屿,在在都能使叶允雄凄然落泪,他现在已经变成另一个人了。
春风渐暖,海棠花落,遍山满村的落英如同惨死的娇娆女人一般,越发使得叶允雄的心里难过,他就催着梅姑娘跟他离开这里。一天,又雇好了车,就由白石村又动身西去。沿途春景盎然,走到济南又遇着连绵的阴雨,叶允雄对之,益发愁眉不展,多亏有梅姑娘在旁温情安慰着他,他的心才稍稍地宽解。但是在由济南北上这一条路上,叶允雄想起这正是去岁鲁海娥身背着花鼓,北上寻夫之途,他更不由得伤悲起来。叶允雄天天跟梅姑娘叙说鲁海娥的生情侠义,她的模样,她与自己当初的误会,及她为自己所受的种种艰苦等等,有时说得梅姑娘也不住地伤心落泪。
又十余日,就到了京都,京都繁盛依然。叶允雄骑着马在街上随着车走,就有不少人招呼他,第一个就是赛子龙徐杰,向他拱手,说道:“久违!”叶允雄也拱手,想起来去岁自己在京师时银枪无敌的威风,不由又有些振奋。
车到了东安门,一看谢慰臣的府门依然煊赫。梅姑娘坐的这辆本来是个跑长趟子的破车,两个车轮都已沾了很多的黄土,来到门前,那门洞里坐着的几个仆人全都很诧异,都心说:怎么?这又是谁送老妈儿来了吧?因为那时贵族人家所用的仆妇,都是外县来的。随着车辆就来了一匹马,马上的人虽然衣服不新,风尘满面,但是仆人们却都认识,这就是那位相别已将一载,他们小公爷的好友叶悟尘。当下齐都迎接出来,请着安,问说:“叶大爷!您是由哪儿来呀?”
叶允雄含笑点头,下了马,立时有仆人将马接过去。前边的车也打开了车帘,梅姑娘由车上下来,众仆人却齐都不禁地发怔,因为他们看见叶太太变了,不是去年打着花鼓找来的那位了,而是一位模样也很美,但不是那么风流的少妇。仆人也都不敢冒然称呼什么,只往里边让叶允雄,叶允雄便问说:“你们大爷现在家吗?”仆人说:“没有,上西城梁老爷家里下棋去啦!您先请到书房里歇会儿,我们叫人骑着快马请我们大爷去,管保待不了半点钟,我们大爷就得来。”于是前呼后拥地就将叶允雄夫妇请到了里边书房之中,梅姑娘车上带着的一些行李,当然早就有人给拿进来了。
叶允雄向四壁看了看,又不禁想起来去年在此居住之时的情景,鲁海娥的娇嗔、薄怒,以及一切的音容笑貌都宛在目前,他不禁心中又撩起了一阵儿难过,但因怕梅姑娘忧心,就没有表露出来。里屋有床,梅姑娘就坐在上面歇息。她本来是个生长于海滨乡村中的女子,虽然在去岁因为多逢灾难,在会仙庄高家住过,也在山阳县严家住过,但是那都不过是乡村中的富户,哪里比得这公爵府中的一切豪华?因此她就有些惊讶了。梅姑娘一边发呆,一边看着她的丈夫,叶允雄却在一把椅子上坐着,闷闷地不语。
待了一会儿,就听窗外足音恐然,有人没进来就大笑着,说:“兄弟!你来了?真好!真好!”叶允雄起身相迎。谢慰臣已进了屋,他满面红光,精神比去年更为畅旺,见了叶允雄就亲切地拉手,说:“你要不来,再待一个月,我可真要往襄阳找你去了!”
叶允雄听人一说到了襄阳,他的心里又仿佛被针刺了一下,他就微微地笑着,又叫梅姑娘过来见谢大哥。谢慰臣只向梅姑娘深深地还礼,并不细看梅姑娘的容貌,因为他已经听那找他去的仆人说了,所以并不惊诧,只是代叶允雄有些忧愁。看了看叶允雄的脸色,他就嗟叹了一声,说:“光阴真如白驹过隙,你自去年新秋时走后,如今又半年多了,可是我看你的精神较前更好……”
叶允雄却惨笑,说:“大哥你不要说了,你应当说我精神颓唐,面目枯焦,那倒许是实话。因为我们自分别后,我到楚中遇到了一些猪狗不如的小人,而……”他愤慨地说出了高家兄弟,及楚云娘、孟三彪、鲁大绅、屠永庆与自己作对,恶计侵害的种种详情,连梅姑娘被他们抢走,及卖在娼寮的事情全都说了,又说到海娥如何帮助自己和她怎样因伤惨逝,说到了末后,他就不由得语音凄惨,泪落纷纷。
谢慰臣也不禁紧拢着眉,因为他只想是叶允雄又跟鲁海娥反了目,夫妇二人为了什么小事,或者就是为梅姑娘与叶允雄破镜重圆之事,又分离了,自己还想着派人将那位太太请了回来,给他们再撮合撮合。如今一听,原来去年的那位娇娆女侠已然香消玉殒,他也不由得发了呆,结果也长叹了一声,顿足说:“真真是想不到!”但是,事既如此,谢慰臣只好就安慰叶允雄。
同时,去年被鲁海娥所救的那吕月姑,现在深处宅中,不常外出,但是日益健康艳丽,已然做了他的金屋里的宠姬了。他原是想将月姑唤出来,见一见梅姑娘,但是听说了海娥之事,他却又不敢再提月姑,唯恐由自己的得意,又引起来叶允雄的伤心。他只是向叶允雄劝慰着,并说:“兄弟!自你走后,虽然没有人再来找寻我,但是我已没有什么朋友了,而且稍微差一点儿的朋友我也不敢结交。现在跟我常来往的老朋友,除了韩三少之外,只有在西城住的一位梁二爷,我们常在一块儿下下棋。今天我们摆了一盘棋,我输了许多子儿,正在着急,人就找了我去,说是你们夫妇来了,我这一喜非同小可,就赶紧回来了。现在我听完了你的话,我也很替你难过,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徒悲无益,何况你这里还有一位贤慧的夫人。这位夫人为你的事也很受过些苦,你为了人家,也得把事情想开展点儿,也应当精神点!快乐点!”
叶允雄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就说到自己此次来京,一来是为看望谢慰臣,二来也是想在此长住,不打算再走了,那么就请谢慰臣给他找一个教拳的,或是什么闲散的事做,以便维持生活。谢慰臣听了这话,却正色说:“兄弟,你这话说得可是太外道了!咱们两人是八拜之交,而且共过患难。你也知道,我也不是没钱的人,不是没房子叫你们住的人,就是叫盟兄养活一辈子,也不算就辱没了你叶某的名声!你这回想要走我还不放你走哩,还说什么别的话?”叶允雄也笑了笑。谢慰臣就又点上他的烟袋吸着,高兴地笑着说出了为叶允雄夫妇将来生活的种种计划,叶允雄一一首肯,并拱手致谢。谢慰臣就站起身来,说:“你们夫妇先歇息歇息吧!我先到里院去一趟。”说着便走出了屋,并暗中嘱咐仆人预备酒筵。
从此,叶允雄夫妇二人就在谢府书房中居住,由里院派来两个仆妇专伺候他们。叶允雄就天天与谢慰臣盘桓,他也学会了下围棋,两人几乎每天要摆一盘棋,他心中的忧思也因此渐渐解开了。
住过一个月之后,叶允雄便觉得在此不便,因为谢慰臣虽是一个大闲人,可是他的父亲却是朝中的一位显贵,终日上朝下朝,亲友们往来不断。叶允雄夫妇毕竟是外人,而且又是在山村生活惯了的,居此颇多拘束。谢慰臣也看出来了,便把在城内的属于他们的许多处房产,都告诉了叶允雄,叫叶允雄随便挑选。叶允雄却挑了一处房屋少的,就搬了过去。谢府的两个仆妇照旧拨过去,在那边做事,在这边领工钱,一切家具、饮食、费用,当然都是由谢慰臣供给。
叶允雄虽觉得交情过得着,可是究竟这样仰仗于人,也未免有些自惭,便叫谢慰臣给他找了个事情做,是在一个王府内教拳,也不必每天去。那王府不过是为了谢慰臣的情面,而且需要这么一个会拳脚的人,以防万一有什么事,其实叶允雄仍同没有事一样,每天闲散。梅姑娘现在虽然生活优适了,但她还不忘在山村居住时的勤俭朴素的习惯,每天她的操作比两个仆妇还要忙,所以虽然夫妇恩爱,但叶允雄却殊少乐趣。
一日,他与谢慰臣一同策马郊游,到西山游玩了些时,归来时经过了一个小镇,于夕阳绿柳之下,又看见了那在豆腐坊中已作了新妇的,当年他遣去的丫鬟秦绛云。他策马疾疾走过去,谢慰臣骑着马追随着他,还不住地跟他开玩笑,叶允雄却生发无限感慨,心中非常不快,从此他也不常至郊外了。
他住的是一条很僻静的胡同,很窄小的房子,出入他也是粗布的衣裳,与人绝不再争强斗胜。谢慰臣虽又送给他一杆银尖、红缨、白蜡杆子的长枪,但他从不使用,放置在壁角,如一条直挺挺的死蛇。
转瞬又过了一年,梅姑娘已生了个女孩,家庭之乐,顿又增多。叶允雄闲居日久,也就惯了,他把江湖之事不再忆起,鲁海娥的旧事,不过偶然触想起来,难过一阵儿,但也为时甚暂,不再耿耿于怀。
但此时因为赛子龙徐杰来拜访过他两次,他也回拜了一次,二人的交情渐深,叶允雄也就常见见几个镖行中的人。他与这些人交结是有用意的,因为高家兄弟虽然十人之中已有八九死亡或负伤,可是他仍恐有人来找到京师图报旧日之仇。同时在京师他也结过不少的冤家,不能不防备。跟镖行中的人常往还,不但能听到点儿关于南北江湖豪杰的行踪及意图,并且若遇着人往汉中去,或往山东去的人,他还可以托人带去一封信,问慰山阳县严家或是白石村黄家。他每日的生活就是如此地过着,熟识的人都呼他为叶二爷,少数人知道他名叫叶悟尘,就私下称他为“银枪叶”,但绝无人知叶允雄及叶英才之名。
此时闻得山东苏北一带,出了一名侠女,名叫张大秀,随着她的丈夫某人保镖为生,威名颇为不小。而在襄阳附近闹了两年多的大盗孟三彪,后来闻听也被官方捉获,正了法了。叶允雄对于这些事,表面上似是不注意,其实他的心里却感想万端,由此益发厌倦了江湖,安分闲居,不再踏江湖一步。
几十年之后,叶允雄已老,而为人愈是恭谨和蔼,有人道他的枪法更精。梅姑娘又生了两个男孩,长到十岁时,叶允雄就送他们去学买卖,绝不令他们学武。但是他的屋角总是竖着一杆枪,枪之外尚有一根短棍,那是他护家保身的兵器。至于刀,他绝不使用,而且不忍目睹,因为他曾将长枪譬作银蛇,而刀则譬为凤翅,于今银蛇依然,而彩凤之翅早折,那绝代的美人,盖世的侠女,早已与落花同尽,败叶齐埋了。
(全书完,感谢古龙武侠论坛“chen820414”录校)
这时邻舍的人忽闻了哭声,还以为姜家出了什么事,姜家只有两口人,要是再死上一个,不是糟心吗?所以就有几个人来到这里探头。他们向屋里一探头,可把叶允雄吓了一跳,他还以为又是襄阳城里的那些人找到这里来了呢!他就立时止住了悲声。瞪起泪眼一看,见进屋来的三个男子和两个妇人,都悄声跟他谈话,问是怎么一回事,他才知道这都是这里的近邻,才放了心,便赶紧擦擦眼泪,和蔼地,并且打躬,要求这几位邻居帮忙。
这几位邻居为姜家着想,也不愿意死尸永远停在这里,所以都答应给叶允雄帮忙,一个人并且说:“我们那里有一块空地,风水还顶好,可以借给叶爷用。”叶允雄连连拱手,说:“这可好极了!”他先拿出银钱来分赠众人,众人都喜不自胜,连说:“叶爷太客气了!您一个外来的人走到这儿遭了事,太太病故了,我们当地的人帮忙是应该的,哪敢还接您的钱呢?”
叶允雄见众人都很诚恳,他就索性把自己的来历,大概地说了出来。这几个人听了更都惊讶不止,并有个壮年汉子愤愤地说:“高家那几个弟兄,不但是襄阳府的恶霸,他们简直是湖北一省的魔王!还有那孟三彪,他来到襄阳不久,就做的坏事多极了,幸亏有你大爷替一方除了害。可是你的太太死得未免太惨,难道咱们就这样便宜了他们吗?”叶允雄长叹了一声,别无话说,只说:“求诸位快些进城代我妻办来衣衾棺椁,并求诸位进城时不要对人说我在这里。”
几位热心的邻居都拿着银钱各回各家,取了雨伞往城里去了。当然,有叶允雄的托付,他们在棺材铺、寿衣铺里,不敢道出叶允雄现在何处,及鲁海娥身死之事。同时聚杰镖店里的那些人,因高家弟兄已十有九伤,所以也都没有能力再往各处寻找叶允雄了。
叶允雄这时两眼只呆呆地看着窗纸,泪水如窗外的秋雨,好像没法让它停住。头是绝不敢回的,身后那具凄艳的死尸,他如何敢去看呢?他想到造物无情,弄人太甚,譬如自己若早晓得梅姑娘是在严老奶奶之处,若知道严老奶奶就是海娥之母,那自己何必又来到襄阳,更何必到会仙庄去那一回?想起来真不禁地惆恨。又想起自己当年未娶梅姑娘之时,初见海娥之后,心中曾有过一阵儿犹豫,觉得两美难并,两爱难兼,其后又发愁她们不能相容。如今,海娥倒是对梅姑娘谅解了,但她又惨死,今后只有梅姑娘一人伴随自己了!自然她也有海娥之美及贤德,然而,自己要再走江湖,再遇仇家,恐已再无那样有力的亲近的人相助了!他越想越心窄,而窗外的雨又急流。
待了许久,那几位邻人才回来,并有人抬来了棺材,当下就又来了几位邻居家的妇人,来帮助给死尸换衣服。男人都躲了出去,叶允雄也掩着面哭泣着走出屋,站在檐下,发呆地听着雨流。又少时,屋里的妇人说:“装裹好了。”男人们才将门打开,棺材抬进屋,将鲁海娥的尸身装在棺内。叶允雄欲见海娥最后一面,他就随进屋内,见海娥身穿缎子的衣裙,直挺挺躺在棺内。那些助办丧事的邻妇把她的头发梳得油光,脸上且擦了些脂粉,容颜如生,竟似在梁山泊里新婚时那般的艳丽。
叶允雄对着死尸自然又痛泣了一番。本来因为风雨太大,是不能安葬的,但因为房主姜姓夫妇不愿死人跟棺材久停在他的家里,直恳求邻居们帮忙安葬,所以便于大雨之下,将棺材盖好钉好,又抬到院中。叶允雄也不忍多看这口凄凉的棺木,就也叫人赶紧给抬出去。在离着这里三里地远,一个有高高的白杨树的地方,打了很深的坑,可怜的粉鳞小蛟龙鲁海娥,就一棺附身放进去了。然后众邻人一齐下手,锄镐齐动,掀起来泥土、雨水、青草和娇艳的野花,齐往坑里去填。少时坑就填平了,大家依然继续动手,便在平地上垒起了一座高高的坟堆,雨水顺着坟头依然不住地向下流,似流着眼泪。天地溟蒙,雨水汪洋如海一般,叶允雄的脸上全湿,已经辨不出是雨是泪。他又连连向帮忙的人拱手称谢,几个帮忙的人全都笑着说:“不客气!”就都走了。
叶允雄可仍然站在这里发呆,良久眼前一阵儿昏黑,他几乎摔倒,幸亏扶住了旁边的一棵杨树。他垂着头又悲泣了半天,才渐渐将眼睛睁开,将坟又看了两眼。回身走了几步,将坟的周围,在雨烟弥漫下仔细地辨识了一番,他这才慢慢地跋涉着雨水,走回到姜书生那里。他结了姜书生谢银,姜书生还执意不收,勉强了半天方才收下。姜家夫妇还要留他在此歇息几天,叶允雄却惨然地摇头,就解下了湿淋淋的马,湿淋淋的骑上,随身只有一口钢刀,就别了姜书生离开了这里,在大雨倾盆之下顺着大路走去。
叶允雄也不辨方向,不知时候,直到天黑了,方才找市镇投宿。他本来伤未愈,加以劳顿、刺激、悲痛,已病得不成人样。在这店里一连住了七八日,大雨也整整下了三天。及至他的精神休养过来,心中的痛楚渐渐强压下去,背上的伤也快好了。
天已大晴,这一日他就算清了店账,离了店房,骑马又往北奔回了鲁海娥的坟边,于秋阳枯树之畔,徘徊泣泗了一会儿,便决然离去。寻着了向西去的大路,他催马紧走,又行了几日,就来到了山阳县庙前村严老员外之家。
此时,严老奶奶正急盼着她的女儿,这多日不见叶允雄回来,她已然忧虑得快病了。梅姑娘见叶允雄回来了,便欢欢喜喜地要出去迎接鲁海娥,她以为叶允雄是把海娥带了来了,谁想叶允雄什么也没带来,带来的只是他的两行悲泪、一片伤心,还有简直不敢向严老奶奶说的……鲁海娥的死耗。但这么重大的事情如何瞒得住呢?所以终于被那位老人家知道了,她哭啼加病,一连半个月未能起床。
又过了些日,严老奶奶借村后庙中的地方,请了僧人给她女儿超度了一番。从此,这位老奶奶就永远身体不适,时常地哭泣,卧床的时候多,起床的时候少。梅姑娘越发离不开了,总要不离左右地伺候着她的干祖母,叶允雄因此缘故就也不能离开这里。他住在外面,一天很少与梅姑娘见面。不过左奎倒是常来,在一起与他谈论武艺,及述说金眼张德、铁臂韩宁他们生平的逸闻琐事,并由他的口中知晓那鲁大绅与屠永庆,还有高家的什么人,都已因伤死在襄阳了。
叶允雄倒是放了心,因为冤家均已除去,并且身体渐泰,背伤已痊愈。只是他仍难忘鲁海娥:雪花降落如海娥的衣裳,梅花开放如海娥的娇颊,但江湖噩梦皆消散,人间难觅小蛟龙,逝去的恩情飘去的梦……他的心真因此而伤透了!
快到旧历年了,严老奶奶因病体屡次反复,她越想女儿的一生越是可怜,病势也就越来越重,竟于腊月二十四日那天,奄然长逝。严老奶奶临死时嘱咐将她埋在这里,将海娥也移到这里来,并要叫写一个她的亡夫张德的牌位。于是就先依照严老员外长嫂的身份,设祭开吊,梅姑娘身穿重孝,泣不成声。叶允雄带着左奎和几个人往襄阳,将海娥的棺材起出,运了回来,于万众欢腾的新年之中,他们却凄凉地下了葬。
葬后,那丁四爷也来了。他和严老员外都主张叫叶允雄在此长住,丁四爷并劝叶允雄不要再在江湖上去乱走。叶允雄对这一点倒是满口答应了,而且坚决地表示自己绝不再与人寻仇作对。但是他想送梅姑娘回到娘家去看一看,而且他要往北京去访访旧友,丁四爷和严老员外就也没有怎么拦阻他。
到了灯节,村子里的人正预备着晚间看龙灯,叶允雄却简直不忍得听人家提说到“龙”,他就雇好了一辆车,他仍然骑着马,别了这里的一切人,他们夫妇就走了。由陕南到山东沿海,这是一条数千里的长途,需换车十多次,投宿歇息的次数简直计算不清。沿途叶允雄是处处谨慎小心,无论对待什么人总是温和低蔼。
走了一个多月,方才回到了白石村。原来李大爷爷已于本年死了,黄老婆婆倒还健在,黄小三的渔业也很发达。邻居们都来看梅姑娘,并且带着些怀疑问慰叶允雄。早先,叶允雄教他们念过书的那些学生,一年不见,就像都已长得很高了,也都来看老师。黄铁头挑得顶好的鱼送来,并到镇上沽来酒,给叶允雄接风,并说:“水灵山岛由着咱们跑啦!那鲁家的爸爸、女儿都不知哪儿去啦!”叶允雄听了,又不禁黯然。
除了那曾经鞭打过他的那李小八,是总躲避着叶允雄,不敢照面,其余,全村的人莫不把他们当作贵客、故人,是给地方增光的一对夫妇。梅姑娘就在这儿住着,不觉又到了阳春天气,村中山里的海棠又都开了,风尘漂泊一载有余的梅姑娘,依然似去年那般的美丽。
大珠山、小珠山依旧青青,春风袅袅,还是惹人爱,引人思,勾人愁,莺声似谁的娇嗔笑语,燕影又似那位侠女的快掠疾飞。附近平坦的沙滩,硬砖的岩石,激荡的浪花,广漠无涯的海水,远处如美人螺发一般的岛屿,在在都能使叶允雄凄然落泪,他现在已经变成另一个人了。
春风渐暖,海棠花落,遍山满村的落英如同惨死的娇娆女人一般,越发使得叶允雄的心里难过,他就催着梅姑娘跟他离开这里。一天,又雇好了车,就由白石村又动身西去。沿途春景盎然,走到济南又遇着连绵的阴雨,叶允雄对之,益发愁眉不展,多亏有梅姑娘在旁温情安慰着他,他的心才稍稍地宽解。但是在由济南北上这一条路上,叶允雄想起这正是去岁鲁海娥身背着花鼓,北上寻夫之途,他更不由得伤悲起来。叶允雄天天跟梅姑娘叙说鲁海娥的生情侠义,她的模样,她与自己当初的误会,及她为自己所受的种种艰苦等等,有时说得梅姑娘也不住地伤心落泪。
又十余日,就到了京都,京都繁盛依然。叶允雄骑着马在街上随着车走,就有不少人招呼他,第一个就是赛子龙徐杰,向他拱手,说道:“久违!”叶允雄也拱手,想起来去岁自己在京师时银枪无敌的威风,不由又有些振奋。
车到了东安门,一看谢慰臣的府门依然煊赫。梅姑娘坐的这辆本来是个跑长趟子的破车,两个车轮都已沾了很多的黄土,来到门前,那门洞里坐着的几个仆人全都很诧异,都心说:怎么?这又是谁送老妈儿来了吧?因为那时贵族人家所用的仆妇,都是外县来的。随着车辆就来了一匹马,马上的人虽然衣服不新,风尘满面,但是仆人们却都认识,这就是那位相别已将一载,他们小公爷的好友叶悟尘。当下齐都迎接出来,请着安,问说:“叶大爷!您是由哪儿来呀?”
叶允雄含笑点头,下了马,立时有仆人将马接过去。前边的车也打开了车帘,梅姑娘由车上下来,众仆人却齐都不禁地发怔,因为他们看见叶太太变了,不是去年打着花鼓找来的那位了,而是一位模样也很美,但不是那么风流的少妇。仆人也都不敢冒然称呼什么,只往里边让叶允雄,叶允雄便问说:“你们大爷现在家吗?”仆人说:“没有,上西城梁老爷家里下棋去啦!您先请到书房里歇会儿,我们叫人骑着快马请我们大爷去,管保待不了半点钟,我们大爷就得来。”于是前呼后拥地就将叶允雄夫妇请到了里边书房之中,梅姑娘车上带着的一些行李,当然早就有人给拿进来了。
叶允雄向四壁看了看,又不禁想起来去年在此居住之时的情景,鲁海娥的娇嗔、薄怒,以及一切的音容笑貌都宛在目前,他不禁心中又撩起了一阵儿难过,但因怕梅姑娘忧心,就没有表露出来。里屋有床,梅姑娘就坐在上面歇息。她本来是个生长于海滨乡村中的女子,虽然在去岁因为多逢灾难,在会仙庄高家住过,也在山阳县严家住过,但是那都不过是乡村中的富户,哪里比得这公爵府中的一切豪华?因此她就有些惊讶了。梅姑娘一边发呆,一边看着她的丈夫,叶允雄却在一把椅子上坐着,闷闷地不语。
待了一会儿,就听窗外足音恐然,有人没进来就大笑着,说:“兄弟!你来了?真好!真好!”叶允雄起身相迎。谢慰臣已进了屋,他满面红光,精神比去年更为畅旺,见了叶允雄就亲切地拉手,说:“你要不来,再待一个月,我可真要往襄阳找你去了!”
叶允雄听人一说到了襄阳,他的心里又仿佛被针刺了一下,他就微微地笑着,又叫梅姑娘过来见谢大哥。谢慰臣只向梅姑娘深深地还礼,并不细看梅姑娘的容貌,因为他已经听那找他去的仆人说了,所以并不惊诧,只是代叶允雄有些忧愁。看了看叶允雄的脸色,他就嗟叹了一声,说:“光阴真如白驹过隙,你自去年新秋时走后,如今又半年多了,可是我看你的精神较前更好……”
叶允雄却惨笑,说:“大哥你不要说了,你应当说我精神颓唐,面目枯焦,那倒许是实话。因为我们自分别后,我到楚中遇到了一些猪狗不如的小人,而……”他愤慨地说出了高家兄弟,及楚云娘、孟三彪、鲁大绅、屠永庆与自己作对,恶计侵害的种种详情,连梅姑娘被他们抢走,及卖在娼寮的事情全都说了,又说到海娥如何帮助自己和她怎样因伤惨逝,说到了末后,他就不由得语音凄惨,泪落纷纷。
谢慰臣也不禁紧拢着眉,因为他只想是叶允雄又跟鲁海娥反了目,夫妇二人为了什么小事,或者就是为梅姑娘与叶允雄破镜重圆之事,又分离了,自己还想着派人将那位太太请了回来,给他们再撮合撮合。如今一听,原来去年的那位娇娆女侠已然香消玉殒,他也不由得发了呆,结果也长叹了一声,顿足说:“真真是想不到!”但是,事既如此,谢慰臣只好就安慰叶允雄。
同时,去年被鲁海娥所救的那吕月姑,现在深处宅中,不常外出,但是日益健康艳丽,已然做了他的金屋里的宠姬了。他原是想将月姑唤出来,见一见梅姑娘,但是听说了海娥之事,他却又不敢再提月姑,唯恐由自己的得意,又引起来叶允雄的伤心。他只是向叶允雄劝慰着,并说:“兄弟!自你走后,虽然没有人再来找寻我,但是我已没有什么朋友了,而且稍微差一点儿的朋友我也不敢结交。现在跟我常来往的老朋友,除了韩三少之外,只有在西城住的一位梁二爷,我们常在一块儿下下棋。今天我们摆了一盘棋,我输了许多子儿,正在着急,人就找了我去,说是你们夫妇来了,我这一喜非同小可,就赶紧回来了。现在我听完了你的话,我也很替你难过,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徒悲无益,何况你这里还有一位贤慧的夫人。这位夫人为你的事也很受过些苦,你为了人家,也得把事情想开展点儿,也应当精神点!快乐点!”
叶允雄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就说到自己此次来京,一来是为看望谢慰臣,二来也是想在此长住,不打算再走了,那么就请谢慰臣给他找一个教拳的,或是什么闲散的事做,以便维持生活。谢慰臣听了这话,却正色说:“兄弟,你这话说得可是太外道了!咱们两人是八拜之交,而且共过患难。你也知道,我也不是没钱的人,不是没房子叫你们住的人,就是叫盟兄养活一辈子,也不算就辱没了你叶某的名声!你这回想要走我还不放你走哩,还说什么别的话?”叶允雄也笑了笑。谢慰臣就又点上他的烟袋吸着,高兴地笑着说出了为叶允雄夫妇将来生活的种种计划,叶允雄一一首肯,并拱手致谢。谢慰臣就站起身来,说:“你们夫妇先歇息歇息吧!我先到里院去一趟。”说着便走出了屋,并暗中嘱咐仆人预备酒筵。
从此,叶允雄夫妇二人就在谢府书房中居住,由里院派来两个仆妇专伺候他们。叶允雄就天天与谢慰臣盘桓,他也学会了下围棋,两人几乎每天要摆一盘棋,他心中的忧思也因此渐渐解开了。
住过一个月之后,叶允雄便觉得在此不便,因为谢慰臣虽是一个大闲人,可是他的父亲却是朝中的一位显贵,终日上朝下朝,亲友们往来不断。叶允雄夫妇毕竟是外人,而且又是在山村生活惯了的,居此颇多拘束。谢慰臣也看出来了,便把在城内的属于他们的许多处房产,都告诉了叶允雄,叫叶允雄随便挑选。叶允雄却挑了一处房屋少的,就搬了过去。谢府的两个仆妇照旧拨过去,在那边做事,在这边领工钱,一切家具、饮食、费用,当然都是由谢慰臣供给。
叶允雄虽觉得交情过得着,可是究竟这样仰仗于人,也未免有些自惭,便叫谢慰臣给他找了个事情做,是在一个王府内教拳,也不必每天去。那王府不过是为了谢慰臣的情面,而且需要这么一个会拳脚的人,以防万一有什么事,其实叶允雄仍同没有事一样,每天闲散。梅姑娘现在虽然生活优适了,但她还不忘在山村居住时的勤俭朴素的习惯,每天她的操作比两个仆妇还要忙,所以虽然夫妇恩爱,但叶允雄却殊少乐趣。
一日,他与谢慰臣一同策马郊游,到西山游玩了些时,归来时经过了一个小镇,于夕阳绿柳之下,又看见了那在豆腐坊中已作了新妇的,当年他遣去的丫鬟秦绛云。他策马疾疾走过去,谢慰臣骑着马追随着他,还不住地跟他开玩笑,叶允雄却生发无限感慨,心中非常不快,从此他也不常至郊外了。
他住的是一条很僻静的胡同,很窄小的房子,出入他也是粗布的衣裳,与人绝不再争强斗胜。谢慰臣虽又送给他一杆银尖、红缨、白蜡杆子的长枪,但他从不使用,放置在壁角,如一条直挺挺的死蛇。
转瞬又过了一年,梅姑娘已生了个女孩,家庭之乐,顿又增多。叶允雄闲居日久,也就惯了,他把江湖之事不再忆起,鲁海娥的旧事,不过偶然触想起来,难过一阵儿,但也为时甚暂,不再耿耿于怀。
但此时因为赛子龙徐杰来拜访过他两次,他也回拜了一次,二人的交情渐深,叶允雄也就常见见几个镖行中的人。他与这些人交结是有用意的,因为高家兄弟虽然十人之中已有八九死亡或负伤,可是他仍恐有人来找到京师图报旧日之仇。同时在京师他也结过不少的冤家,不能不防备。跟镖行中的人常往还,不但能听到点儿关于南北江湖豪杰的行踪及意图,并且若遇着人往汉中去,或往山东去的人,他还可以托人带去一封信,问慰山阳县严家或是白石村黄家。他每日的生活就是如此地过着,熟识的人都呼他为叶二爷,少数人知道他名叫叶悟尘,就私下称他为“银枪叶”,但绝无人知叶允雄及叶英才之名。
此时闻得山东苏北一带,出了一名侠女,名叫张大秀,随着她的丈夫某人保镖为生,威名颇为不小。而在襄阳附近闹了两年多的大盗孟三彪,后来闻听也被官方捉获,正了法了。叶允雄对于这些事,表面上似是不注意,其实他的心里却感想万端,由此益发厌倦了江湖,安分闲居,不再踏江湖一步。
几十年之后,叶允雄已老,而为人愈是恭谨和蔼,有人道他的枪法更精。梅姑娘又生了两个男孩,长到十岁时,叶允雄就送他们去学买卖,绝不令他们学武。但是他的屋角总是竖着一杆枪,枪之外尚有一根短棍,那是他护家保身的兵器。至于刀,他绝不使用,而且不忍目睹,因为他曾将长枪譬作银蛇,而刀则譬为凤翅,于今银蛇依然,而彩凤之翅早折,那绝代的美人,盖世的侠女,早已与落花同尽,败叶齐埋了。
(全书完,感谢古龙武侠论坛“chen820414”录校)
相关热词搜索:彩凤银蛇传
下一章:最后一页
上一章:第十三回 刀光剑影旅店兴殴 侠骨柔肠娇娥抱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