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一点飞鸿下绝地
2025-05-20 作者:牛不也 来源:牛不也作品集 点击:
第一个冲出林子的自然是“五湖一鹤”孔羽生。
自从南宫柳那黄毛红眉的丑儿子骑一头大鹰飞走之后,更激起他得到《小小真经》的欲望;同时又担心碰到天下无敌的北门天宇。多个帮手多一份胆,崔小莺和“孔雀夫人”巫飞飞也握手言和,两伙人合作一伙,孔羽生有四个美貌女子日日陪伴,也就乐不思蜀,盘桓于大国山中数月,四处寻找南宫虎。
哪知没找到南宫虎,他的徒弟于云遮却遇到了避难于此的陈老头。于是结伴追踪而来,到底在神女峰追上了这条五年前陈家庄的漏网之鱼。
“五湖一鹤”轻功高妙,又欲在巫飞飞面前逞能显本事,远远一见陈老头的身影,便双足一顿,拔起身子,半空里一个翻身,轻飘飘地落在附近的树梢上。那树枝往下一沉又一起,借着树枝的这股弹力,他如箭一般向前飞去,几个起落,便来到白髯老人的面前。
见这老人双目怒睁,长髯飘拂,手中握一支黑沉沉的八尺钢叉,威风凛凛,孔羽生也不禁心头一凛,笑嘻嘻地说:“陈老爷子风采胜昔,羽生不胜仰慕。只要老爷子肯将陈牧野的丫头交出来,羽生感激不尽,”
白髯老人将钢叉一摆:“孔羽生,亏你也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怎么不打听打听,我陈某人可是贪生怕死,卖友求荣之辈?”
孔羽生依然笑容满面,说:“‘铁臂钢叉’的侠胆义肝,羽生不才,也早已如雷灌耳,心仪已久。只是汝之‘陈’非彼之‘陈’,何苦为他人殉葬呢?”
老人掀髯哈哈大笑:“大丈夫一诺千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陈牧野予我以活命之恩!闲话少说,看叉!”
他一招“卞庄刺虎”,钢叉平端,缓缓刺去。这一招看似平平无奇,却是老人平生得意之作,下刺“气海”、“膻中”,上挑敌手双目,力沉势猛,虚虚实实,极难抵挡。
但孔羽生何等身手,他一头跟老人说话,一头蓄劲待发,看见钢叉平刺过来,早将手腕一翻,抽出肋下两柄通体雪亮的银锄。他知道巫飞飞、崔小莺等已来到身后,又故意卖弄手段,双锄在钢叉尖上一点,借力凌空跃起,越过老人的头顶,银锄一挥,打算击向老人毫无防备的后心。
哪知“卞庄刺虎”一招两式,正留有极厉害的后着。想那猛虎极善腾跃,既为“卞庄刺虎”,自然留有后手。孔羽生跃起的姿势固然美妙无比,直如一只大鹤冲天而起,又有锄掘后背的杀着,可谓厉害之极。但老人钢叉一挑,雪亮的叉头挟着猛锐的风声,直刺孔羽生的足底,根本不顾自己的后心已在对手银锄的笼罩之下,完全是两败俱伤的打法。
世上任何门派的武功,尽管招式千变万化,迥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一招皆蕴含攻守皆备的变化,或攻中有守,或守中有攻。而老人此刻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攻不守,倘若孔羽生两锄挖实了,老人自然性命不保,但锐利的钢叉也必能将对方的脚掌洞穿。
孔羽生怎肯做此傻事?亏他机变极快,生生将挥出的两锄收了回来,“哨”一声与上挑的钢叉相交,同时缩腿收腹,一个倒纵跟斗,向后弹出丈余才飘然落地。但觉胸口气血翻涌,他方知白髯老人的叉势刚猛无比,惊出一身冷汗。
老人一招占先,第二招“力挑滑车”连环使出,将一柄钢叉使得虎虎生风,威力惊人。
一个是豁出性命地猛击猛打,一个却心头微生怯意,守多攻少。这一来,两个武功本相差很远的人,竟然斗了个旗鼓相当。
这时,宫虎和洪影已攀上仙人峰的古松,眼见对山爷爷和孔羽生斗得难分难解,心惊肉跳,竟忘了解开腰间的绳扣。
突见敌方红影一闪,那“花面红狐”崔小莺挥舞鸳鸯双刀,抢上来与孔羽生联手夹攻。但在爷爷拚命抵抗之下,竟也不能上前半步。
这时,那“孔雀夫人”巴看到悬架于两峰间深壑上的“绳桥”,也看到了对峰古松上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腰身一扭,翩若惊鸿似地掠出来。
老人哪肯让她过去,暴喝一声,跳过去截住巫飞飞,将一根钢叉舞得风雨不透,地上的沙石也被劲风所激,尘土飞扬。谁知巫飞飞竟把这漫天的叉影视若无物,冷笑一声,纤腰一扭,竟如鬼魅似地穿了过来……
宫虎只觉胸中热血沸腾,再也忍不住了,伸手拔出洪影腰间的短剑,奋力一挥,将洪影的绳扣斩断,大喝一声:“爷爷,我来啦!”就像脱兔似地向对山滑去。
老人一见“孔雀夫人”轻轻巧巧就闯过了自己,又听宫虎和洪影的惊叫,心头一慌,手中钢又慢了慢,被孔羽生抢进内圈,左手一锄,挖在胸口。那崔小莺瞧出便宜,刀交左手,右掌一击,正击中在他顶门。他连大叫一声都来不及,一缕忠魂便飞往冥府。
宫虎方才那一举,只是不忍看爷爷被敌人围攻,因此就奋不顾身地滑回去,想助爷爷一臂之力。至于自己的功夫是否真能给爷爷以一强援,自己这一回去是不是正好落入虎口,他连想也没想过、与爷爷、洪影相处数月,因感生情,自然而然地做出这舍生忘死的行为。
可惜,与来时一样,滑到中途长绳弧形的最低端,就再也滑不过去了。此刻,他一手持剑,一手攀援,前进一步也十分艰难,只听到洪影的哭叫:“爷爷!爷爷!”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心中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时,突觉长绳猛烈地一震,将他握绳的右手震开,身子顿时又向后滑,悬在两峰中间,上下晃荡。
他抬头一看,只见身穿墨绿衫裙的“孔雀夫人”巫飞飞,已踏上“绳桥”,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这时,西斜里太阳从云后露出来,山风强劲,巫飞飞身上的衣衫在风中翻飞,衣衫上的金丝闪闪发光,她踏在细细的长绳上,飘飘欲举,背映蓝天白云,直似从九天凌虚凭风而下的仙女。
两峰上的人都看呆了,谁也不敢发一声,唯恐些许的声响会使这“仙女”在瞬间消失。
巫飞飞脚踩长绳,面带微笑,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孔羽生们终于醒悟过来,发出一阵欢叫,在他们看来:以“孔雀夫人”的绝顶轻功,这两个孩子插翅也难逃遁。
一尺一尺,巫飞飞的身影越来越近,宫虎甚至已看清她脚上绣花鞋上绣着的彩蝶,也看清她笑容后面的残忍和狠毒。
他回头望了一眼抱着松枝惊呆了的洪影。
于是,他缓缓地举起了擎剑的左手,在一片尖锐的惊呼声中,向那根绷得紧紧,随着巫飞飞的脚步频频抖动的麻绳,用力一挥……
麻绳断了。
麻绳一断,两山的人又是一片惊呼,他们清楚地看到:巫飞飞和宫虎像两块大石头,刹那间把悬浮在深壑里的云雾撞开两个大洞。这两个大洞又在刹那间迅速地弥合拢来。
而两个坠身深壑的人,也就被雪白的云雾无声吞没了。
两山上的人都屏住呼吸,倾听来自壑底的闷响。
这一瞬间,似乎极长极长。
终于有了“蓬”的一声,似乎还夹杂“啊”的一声惨叫。
但另一具躯体的撞击声久久没有传来。
也许这深壑太深了,也许壑中的云雾太厚了,撞击声没能够传上来。
孔羽生一伙,纵然个个是杀人不眨眼的江湖豪杰女英,但目睹方才惊心动魄的一幕,也心悸不已。
洪影目睹这世上她两个最亲的人顷刻间相继死于非命,大叫一声,昏厥过去。
太阳从西边的山峰后落下去,将半个天空映得血一般的红。
山风嗖嗖地掠过深壑,深壑里云雾翻滚,白浪汹涌。
神女峰和仙人峰静静地肃立着……
宫虎短剑一挥之时,心头充满一种异样的满足。这是他最好的选择。巫飞飞一旦越过深壑,他和洪影都将束手就擒。因此,他必须斩断“绳桥”。
“绳桥”一断,影姐无虞了。
身子猛地下坠的时候,他恍惚觉得自己又骑在大鹰的背上向大地俯冲。
眼前白光一闪,接着就是一片黑暗。他闭上眼睛,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突然,他腰间一紧,似乎有条长蛇缠住了他的腰,死死往肉里勒,勒得他腰骨欲断。但直坠之势突变为横飞。
“冬!”
宫虎撞到了一块坚硬的实地。似乎也不甚疼痛,他感到了一些欣慰。
他慢慢睁开眼睛,周围是漆黑一片。渐渐地,在这片漆黑中看到有两颗并列在虚空中的碧绿。渐渐地,在这两颗碧绿之下有一小片雪白。
这是什么东西?他挣扎了一下,右手触到坚硬粗糙的石壁,左手仍握着短剑,也听到了一声声微风吹拂似的喘息。
“嘿嘿嘿嘿!”
有一阵笑声突然响起来,发出了轰轰的回声,那两颗碧绿跳荡着,那片雪白一闪即逝。
“你是鬼吗?”他乍着胆子问,
“我为什么是鬼?”
语声就在面前,粗嘎嘎的。
“那你是人吗?”他又问。
“我为什么不是人?”粗嘎的嗓音中透出一丝委屈。
“我现在什么地方?”宫虎问,他想那个人会回答:这是阴间。
“你现在我家里。”
“你家在什么地方?阴间还是阳界?”
“不是阳界……”那人回答,宫虎心头一凉,刚萌生的一点希望又熄灭了,但下一句回答使他更摸不着头脑,“也不是阴间!是阴阳交界的地方。”
那人又说:“我的家在一个洞里,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深洞里。你懂了吗?”
“难道我没有死吗?”
“哈哈哈!”那人放声大笑,笑声在洞中东扑西撞,激起雷鸣般的回声,“我不让你死,你怎么会死呢?”
宫虎的眼睛逐渐看清了周围的景物。他发现自己正坐在一个高敞的山洞里,离洞口不远。一根长带子像死蛇一样透迤在脚边。三尺开外的地方,蹲着一个人。他一头一脸焦黄色的乱毛,高耸的眉骨下有双碧绿的眼睛,一口牙齿白得耀眼,臂上青筋虬曲,看上去极像一只巨猿或者山魍。
“你到底是谁?怎么把我弄到这里来的?”
那人将焦黄的长眉一耸,不耐烦地说:“你这娃儿太啰嗦了!好吧,你还有什么问题一并提出来。”
“没有了。”
“好!我告诉你:我是大名鼎鼎的‘半阴半阳洞主’独孤一人,在这里住了五十多年啦。方才在洞口想打个瞌睡,看见你从上面掉下来,我就用这根带子……”他拾起地上的带子,手腕一抖,那长带顿时挺得笔直,嗖一声扑出洞口,“把你捞了过来,没想到你是这么个又丑陋又多嘴多舌的小娃子,嗨!”他很懊悔地把带子一摔,身子一伸,躺倒在地,双手枕在脑后,屈左腿,右腿架在左腿上,滑稽地扭动五只肉蛋似的脚趾头,表示不耐烦与宫虎啰嗦了。
宫虎是个骄傲的孩子,尽管有很多疑云在脑海中翻腾,他也忍住了不再吭声。
他爬到洞口,洞口地上的石头光滑滑的,显见得那人经常进进出出。他向下看,下面黑乎乎的,深不见底。向上看,上面白茫茫的一层云雾,遮住了蓝天、峰顶。他看对面,对面的悬崖上横生着儿丛野树,他看左右,左右皆是长满苔藓的石壁,
他想,他割断的绳头,有一半应该垂在自己这边的石壁上。他仰躺在洞口,把头伸出洞外,凝目往上看。只要找到绳头,他就有希望爬上去。但是,他只看到一片云雾。
他爬回洞中。那怪人的脚趾不再扭动,怪人已睡着了,发出一阵阵轻微的鼾声。
宫虎往洞里看,洞里也是黑乎乎的,不知有几多深。他心里起了一层恐惧。
那怪人突地翻身起来,双目炯炯,看着宫虎:“方才你问了我那么多问题,现在,该轮到我提问了。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为什么从山上掉下来?”
宫虎将经过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有关自己的身世部分,按白髯老人的嘱咐,略去不谈。
那怪人一听还有个小姑娘在仙人峰顶,笨手笨脚地爬起来,宫虎这才发现,这位“独孤一人”是个身材高大的跛子,右腿长,左腿短。他龇开雪白的牙齿笑了笑,说:“我去看看。”一拐一拐走向洞口。
宫虎正想看看这怪人靠什么出洞,赶紧跟过去。只见怪人长臂搭住洞口上方的石壁,掌心如有磁力似的,紧紧附在石壁上,庞大的身躯悬挂着。他就这样以手代脚,在那洞外几近垂直、滑不留手的苔藓上一步一步“走”了上去。马上就“走”进云雾里,踪影全无。
宫虎饶是大侠之子,“九头兀鹰”的外孙,也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功夫。真是惊得目瞪口呆。
等了许久,见那云雾翻滚起来,渐有一个黑影现出来,怪人回来了。这时,他已不再用手代足,两脚站在苔藓上,就像站在平地上一样,身躯横在陡峭的峭壁上,一手撸着毛发上的星星水珠,一手指着宫虎,有点生气地说:“你这小娃子不老实,骗人!峰顶上连个鬼也没有,哪来的小姑娘?别堵在门口,让我进来!”噗地跳进洞来,“不过,对面那座山头上倒是有个死老头。”
宫虎一听,不由流下泪来。那必是白髯老人陈爷爷。
“你哭什么?”怪人大声喝斥,“我已将他埋了。有名闻天下的‘半阴半阳洞主’独孤一人给他送葬,那是他天大的福气,你还哭!我最讨厌喜欢哭鼻子的小娃子。”
宫虎不理他,越哭越响。突觉脖颈一紧,双足离地,是怪人一手将他拎了起来。
“再哭我把你丢出洞去!”那怪人威胁着说,手臂一展,把宫虎拎出洞外,“我放手了,我放手了。”
宫虎仍然大哭不已。他当然知道,怪人如将手一松,自己就会掉下深壑,这会掉下去,再也不会有生还的希望了。但他的犟脾气一发,却是死活不顾的。
怪人叹一口气,手臂一曲,把宫虎提进洞来,轻轻一放。待宫虎站稳了,他抱拳一揖,用乞怜的口气说:“我求求你别再哭了。我怕了你还不行吗?你饶了我吧,我的心都要被你哭碎了。”他用双手捂着胸口,伛下腰去,脸上的肌肉抽搐着,显出极为痛苦的神情。看样子倒并不是装出来的。
宫虎一止住哭,怪人便直起了腰,自言自语地说:“想不到我独孤一人避世五十余年,今日竟栽在黄毛小儿手里,可叹可悲可笑可怜!”竟是十分颓丧。他凝神沉思片刻,忽又说:“我肚子饿了,你饿不饿?我们吃饭去吧。”
他一伸手,执住宫虎的手,拉着他往洞里走。
洞里黑得很,地上又高低不平。宫虎一任怪人拉着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往里走。有时听到身边的淙淙的流水声,有时听到头顶有滴答滴答的滴水声,有时额头撞在洞顶悬下的钟乳石上,有时膝盖顶住了地上长出的石笋。
这洞极深极深,曲里拐弯,越走越觉得暖风拂面。终于前面隐隐有光透过来,淡红色的。又拐了一个弯,走过一条狭狭的甬道,突然眼前一亮,来到了一个高敞的大厅。大厅两旁红烛高烧,壁上绘着奇形怪状的图画。大厅正中,屏风前面,有一张不知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透明的大圆桌,圆桌旁同样是透明的椅子,更奇异的是有一个身穿白衫,满头珠翠的年轻女郎,正坐在面向甬道的椅座上。她脸色雪白,以手支颐,柳眉微蹙,似乎正在沉思。一截手臂,肤白胜雪。
那怪人一见这年轻女子,一张丑陋的脸上堆满了笑意,碧绿的眼中也漾出年轻的光波,他大声说:“小雪,你看,我给你带了个小朋友来。”沙嘎的语声中透出一股柔情蜜意来。
怪的是那年轻女子纹丝不动,连眼皮也不抬一抬,睡着了似的。
宫虎随怪人走上前去,才发现那桌椅的脚俱与地相连,竟是从一大块水晶石上生生雕出来的。
怪人让宫虎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下,自己走到屏风后去。
宫虎觉得这大厅里暖气逼人,便将身上的豹皮袍脱了。他看看对面那个年轻女子,觉得这女子真也傲慢得可以,客人来了连个招呼也不打,莫不是既聋又哑且瞎的一尊石像?
她到底是独孤一人的什么人?女儿还是孙女?整日耽在洞里,不寂寞吗?
独孤一人笑容满面地从屏风后转了出来,手中托着一个极大的金盘。盘中三只金碗,三双银筷,三只玉杯,一只嵌满宝石的细颈大肚瓶。珠光宝气,耀人眼目。
他先将一只金碗、一双银筷、一只玉杯摆在年轻女子画前,然后才给宫虎和自己摆好碗筷。又拿起瓶子,从年轻女人起,在三只玉杯中斟满一种乌黑粘稠的液体。然后面向年轻女子,殷谨地说:“小雪,你请用一点。”
那年轻女子仍然以手支颐,不闻不问。
宫虎肚子是饿了,看看面前的金碗中,是一团鸡蛋大绿色的粉团,散发出一股怪异的气味,拿筷子夹起来咬一口,但觉淡而无味,也不知是什么做的;看怪人边吃边咂嘴,津津有味的样子,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三口两口吞下肚去,把空碗朝怪人一翻,意思是不够,要求再添。
怪人笑一笑,向年轻女人说:“小雪,你看这位小客人傻不傻?”又转向宫虎:“行了行了,这‘阴阳绿玉糕’是不能多吃的。你要是还不够,就将那杯‘阴阳黑漆羹’喝下去吧。”说了,他将自己杯中的东西一饮而尽。
宫虎见那杯中乌黑粘稠的东西,更不知是什么做的,反正主人能吃,自己也能吃,端起玉杯,刚要喝,突觉一阵劲风扑面,手中的杯子已不见了。
他心下大骇,一转眼,看到自己的杯子已到了独孤一人的手中。独孤一人说:“这东西你不能喝的。”他随手扳过大肚细颈瓶的瓶口,把杯中的所谓“阴阳黑漆羹”倒回瓶中。
宫虎进得洞来,碰到这个怪人的种种怪事,心知不能以常情度之,也就不以为意。况且,他对那杯中之物也没有兴趣。
那怪人看看年轻女子面前一动未动的食物,叹一口气,委委屈屈地说:“小雪,你一点也不用怎么行呢?看你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了。”又叹一口气,收拾起碗筷,仍拿大金盘托着,走到屏风后去。
宫虎觉得这年轻女子不吃不喝不声不响也不动,处处透出一种难以琢磨的怪异,心猜她是否正在练习什么高深的武功。他离了座,想到屏风后去看看,经过年轻女人身边时,脚下被硬物一绊。低头看,原来是踩在那女子垂在地上的长裙边上。长裙怎会坚硬如石?他心念一动,大着胆子摸了摸女子的肩,只觉触手冰凉。原来这年轻美貌而毫无生气的女子,实实在在是一尊真人大小的石像!
这一发现,使宫虎惊得心头狂跳不已。看来,这独孤一人不仅是个怪物,还是个疯子。与疯子相伴下去,如何是好?
趁着独孤一人尚未从屏风后出来。他蹑手蹑足走到烛台旁,伸手取了一支粗如儿臂的红烛,轻手轻足地离开大厅,走向那狭狭的甬道。有红烛在手,宫虎快步走出甬道。逢洞便钻,有路就行,东拐西转,忽然来到一个石窟里,只见前面有三个黑乎乎的岔洞,他竟不知哪一个洞通向出口。
正犹豫间,听到后面有人在叫:“黄毛儿,你回来!黄毛儿,你回来!”是独孤一人的声音。
宫虎慌不择路,咬咬牙,跑进中间的岔洞。跑了十多步路,只见前洞套洞,又是四五个支洞,有的向上,有的向下。后面喊声越来越近,转身回去,只有束手就擒,没有别的办法,他心一横,钻进右边第二个向下的洞。
这个洞,洞口下倾,他一脚踩了个空,“扑通”摔倒,烛火摔灭了。身子也顺着斜坡势咕噜噜滚下去。刚刚挣扎着爬起来,顾不得身上的疼痛,突觉眼前一亮,两丈外的地方,出现了独孤一人高大的身影。他手持红烛,仰起乱发蓬松的头,哈哈大笑。
笑声如雷鸣一般,震得宫虎耳膜发麻,脑袋发晕。他脚一软,就坐倒在地。
独孤一人一跛一跛,很快走过来,伸出一只蒲扇般的大手,一把像拎小鸡似地拎起宫虎,厉声说:“你在我家里,怎么还敢乱跑?”
自从南宫柳那黄毛红眉的丑儿子骑一头大鹰飞走之后,更激起他得到《小小真经》的欲望;同时又担心碰到天下无敌的北门天宇。多个帮手多一份胆,崔小莺和“孔雀夫人”巫飞飞也握手言和,两伙人合作一伙,孔羽生有四个美貌女子日日陪伴,也就乐不思蜀,盘桓于大国山中数月,四处寻找南宫虎。
哪知没找到南宫虎,他的徒弟于云遮却遇到了避难于此的陈老头。于是结伴追踪而来,到底在神女峰追上了这条五年前陈家庄的漏网之鱼。
“五湖一鹤”轻功高妙,又欲在巫飞飞面前逞能显本事,远远一见陈老头的身影,便双足一顿,拔起身子,半空里一个翻身,轻飘飘地落在附近的树梢上。那树枝往下一沉又一起,借着树枝的这股弹力,他如箭一般向前飞去,几个起落,便来到白髯老人的面前。
见这老人双目怒睁,长髯飘拂,手中握一支黑沉沉的八尺钢叉,威风凛凛,孔羽生也不禁心头一凛,笑嘻嘻地说:“陈老爷子风采胜昔,羽生不胜仰慕。只要老爷子肯将陈牧野的丫头交出来,羽生感激不尽,”
白髯老人将钢叉一摆:“孔羽生,亏你也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怎么不打听打听,我陈某人可是贪生怕死,卖友求荣之辈?”
孔羽生依然笑容满面,说:“‘铁臂钢叉’的侠胆义肝,羽生不才,也早已如雷灌耳,心仪已久。只是汝之‘陈’非彼之‘陈’,何苦为他人殉葬呢?”
老人掀髯哈哈大笑:“大丈夫一诺千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陈牧野予我以活命之恩!闲话少说,看叉!”
他一招“卞庄刺虎”,钢叉平端,缓缓刺去。这一招看似平平无奇,却是老人平生得意之作,下刺“气海”、“膻中”,上挑敌手双目,力沉势猛,虚虚实实,极难抵挡。
但孔羽生何等身手,他一头跟老人说话,一头蓄劲待发,看见钢叉平刺过来,早将手腕一翻,抽出肋下两柄通体雪亮的银锄。他知道巫飞飞、崔小莺等已来到身后,又故意卖弄手段,双锄在钢叉尖上一点,借力凌空跃起,越过老人的头顶,银锄一挥,打算击向老人毫无防备的后心。
哪知“卞庄刺虎”一招两式,正留有极厉害的后着。想那猛虎极善腾跃,既为“卞庄刺虎”,自然留有后手。孔羽生跃起的姿势固然美妙无比,直如一只大鹤冲天而起,又有锄掘后背的杀着,可谓厉害之极。但老人钢叉一挑,雪亮的叉头挟着猛锐的风声,直刺孔羽生的足底,根本不顾自己的后心已在对手银锄的笼罩之下,完全是两败俱伤的打法。
世上任何门派的武功,尽管招式千变万化,迥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一招皆蕴含攻守皆备的变化,或攻中有守,或守中有攻。而老人此刻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攻不守,倘若孔羽生两锄挖实了,老人自然性命不保,但锐利的钢叉也必能将对方的脚掌洞穿。
孔羽生怎肯做此傻事?亏他机变极快,生生将挥出的两锄收了回来,“哨”一声与上挑的钢叉相交,同时缩腿收腹,一个倒纵跟斗,向后弹出丈余才飘然落地。但觉胸口气血翻涌,他方知白髯老人的叉势刚猛无比,惊出一身冷汗。
老人一招占先,第二招“力挑滑车”连环使出,将一柄钢叉使得虎虎生风,威力惊人。
一个是豁出性命地猛击猛打,一个却心头微生怯意,守多攻少。这一来,两个武功本相差很远的人,竟然斗了个旗鼓相当。
这时,宫虎和洪影已攀上仙人峰的古松,眼见对山爷爷和孔羽生斗得难分难解,心惊肉跳,竟忘了解开腰间的绳扣。
突见敌方红影一闪,那“花面红狐”崔小莺挥舞鸳鸯双刀,抢上来与孔羽生联手夹攻。但在爷爷拚命抵抗之下,竟也不能上前半步。
这时,那“孔雀夫人”巴看到悬架于两峰间深壑上的“绳桥”,也看到了对峰古松上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腰身一扭,翩若惊鸿似地掠出来。
老人哪肯让她过去,暴喝一声,跳过去截住巫飞飞,将一根钢叉舞得风雨不透,地上的沙石也被劲风所激,尘土飞扬。谁知巫飞飞竟把这漫天的叉影视若无物,冷笑一声,纤腰一扭,竟如鬼魅似地穿了过来……
宫虎只觉胸中热血沸腾,再也忍不住了,伸手拔出洪影腰间的短剑,奋力一挥,将洪影的绳扣斩断,大喝一声:“爷爷,我来啦!”就像脱兔似地向对山滑去。
老人一见“孔雀夫人”轻轻巧巧就闯过了自己,又听宫虎和洪影的惊叫,心头一慌,手中钢又慢了慢,被孔羽生抢进内圈,左手一锄,挖在胸口。那崔小莺瞧出便宜,刀交左手,右掌一击,正击中在他顶门。他连大叫一声都来不及,一缕忠魂便飞往冥府。
宫虎方才那一举,只是不忍看爷爷被敌人围攻,因此就奋不顾身地滑回去,想助爷爷一臂之力。至于自己的功夫是否真能给爷爷以一强援,自己这一回去是不是正好落入虎口,他连想也没想过、与爷爷、洪影相处数月,因感生情,自然而然地做出这舍生忘死的行为。
可惜,与来时一样,滑到中途长绳弧形的最低端,就再也滑不过去了。此刻,他一手持剑,一手攀援,前进一步也十分艰难,只听到洪影的哭叫:“爷爷!爷爷!”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心中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时,突觉长绳猛烈地一震,将他握绳的右手震开,身子顿时又向后滑,悬在两峰中间,上下晃荡。
他抬头一看,只见身穿墨绿衫裙的“孔雀夫人”巫飞飞,已踏上“绳桥”,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这时,西斜里太阳从云后露出来,山风强劲,巫飞飞身上的衣衫在风中翻飞,衣衫上的金丝闪闪发光,她踏在细细的长绳上,飘飘欲举,背映蓝天白云,直似从九天凌虚凭风而下的仙女。
两峰上的人都看呆了,谁也不敢发一声,唯恐些许的声响会使这“仙女”在瞬间消失。
巫飞飞脚踩长绳,面带微笑,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孔羽生们终于醒悟过来,发出一阵欢叫,在他们看来:以“孔雀夫人”的绝顶轻功,这两个孩子插翅也难逃遁。
一尺一尺,巫飞飞的身影越来越近,宫虎甚至已看清她脚上绣花鞋上绣着的彩蝶,也看清她笑容后面的残忍和狠毒。
他回头望了一眼抱着松枝惊呆了的洪影。
于是,他缓缓地举起了擎剑的左手,在一片尖锐的惊呼声中,向那根绷得紧紧,随着巫飞飞的脚步频频抖动的麻绳,用力一挥……
麻绳断了。
麻绳一断,两山的人又是一片惊呼,他们清楚地看到:巫飞飞和宫虎像两块大石头,刹那间把悬浮在深壑里的云雾撞开两个大洞。这两个大洞又在刹那间迅速地弥合拢来。
而两个坠身深壑的人,也就被雪白的云雾无声吞没了。
两山上的人都屏住呼吸,倾听来自壑底的闷响。
这一瞬间,似乎极长极长。
终于有了“蓬”的一声,似乎还夹杂“啊”的一声惨叫。
但另一具躯体的撞击声久久没有传来。
也许这深壑太深了,也许壑中的云雾太厚了,撞击声没能够传上来。
孔羽生一伙,纵然个个是杀人不眨眼的江湖豪杰女英,但目睹方才惊心动魄的一幕,也心悸不已。
洪影目睹这世上她两个最亲的人顷刻间相继死于非命,大叫一声,昏厥过去。
太阳从西边的山峰后落下去,将半个天空映得血一般的红。
山风嗖嗖地掠过深壑,深壑里云雾翻滚,白浪汹涌。
神女峰和仙人峰静静地肃立着……
宫虎短剑一挥之时,心头充满一种异样的满足。这是他最好的选择。巫飞飞一旦越过深壑,他和洪影都将束手就擒。因此,他必须斩断“绳桥”。
“绳桥”一断,影姐无虞了。
身子猛地下坠的时候,他恍惚觉得自己又骑在大鹰的背上向大地俯冲。
眼前白光一闪,接着就是一片黑暗。他闭上眼睛,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突然,他腰间一紧,似乎有条长蛇缠住了他的腰,死死往肉里勒,勒得他腰骨欲断。但直坠之势突变为横飞。
“冬!”
宫虎撞到了一块坚硬的实地。似乎也不甚疼痛,他感到了一些欣慰。
他慢慢睁开眼睛,周围是漆黑一片。渐渐地,在这片漆黑中看到有两颗并列在虚空中的碧绿。渐渐地,在这两颗碧绿之下有一小片雪白。
这是什么东西?他挣扎了一下,右手触到坚硬粗糙的石壁,左手仍握着短剑,也听到了一声声微风吹拂似的喘息。
“嘿嘿嘿嘿!”
有一阵笑声突然响起来,发出了轰轰的回声,那两颗碧绿跳荡着,那片雪白一闪即逝。
“你是鬼吗?”他乍着胆子问,
“我为什么是鬼?”
语声就在面前,粗嘎嘎的。
“那你是人吗?”他又问。
“我为什么不是人?”粗嘎的嗓音中透出一丝委屈。
“我现在什么地方?”宫虎问,他想那个人会回答:这是阴间。
“你现在我家里。”
“你家在什么地方?阴间还是阳界?”
“不是阳界……”那人回答,宫虎心头一凉,刚萌生的一点希望又熄灭了,但下一句回答使他更摸不着头脑,“也不是阴间!是阴阳交界的地方。”
那人又说:“我的家在一个洞里,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深洞里。你懂了吗?”
“难道我没有死吗?”
“哈哈哈!”那人放声大笑,笑声在洞中东扑西撞,激起雷鸣般的回声,“我不让你死,你怎么会死呢?”
宫虎的眼睛逐渐看清了周围的景物。他发现自己正坐在一个高敞的山洞里,离洞口不远。一根长带子像死蛇一样透迤在脚边。三尺开外的地方,蹲着一个人。他一头一脸焦黄色的乱毛,高耸的眉骨下有双碧绿的眼睛,一口牙齿白得耀眼,臂上青筋虬曲,看上去极像一只巨猿或者山魍。
“你到底是谁?怎么把我弄到这里来的?”
那人将焦黄的长眉一耸,不耐烦地说:“你这娃儿太啰嗦了!好吧,你还有什么问题一并提出来。”
“没有了。”
“好!我告诉你:我是大名鼎鼎的‘半阴半阳洞主’独孤一人,在这里住了五十多年啦。方才在洞口想打个瞌睡,看见你从上面掉下来,我就用这根带子……”他拾起地上的带子,手腕一抖,那长带顿时挺得笔直,嗖一声扑出洞口,“把你捞了过来,没想到你是这么个又丑陋又多嘴多舌的小娃子,嗨!”他很懊悔地把带子一摔,身子一伸,躺倒在地,双手枕在脑后,屈左腿,右腿架在左腿上,滑稽地扭动五只肉蛋似的脚趾头,表示不耐烦与宫虎啰嗦了。
宫虎是个骄傲的孩子,尽管有很多疑云在脑海中翻腾,他也忍住了不再吭声。
他爬到洞口,洞口地上的石头光滑滑的,显见得那人经常进进出出。他向下看,下面黑乎乎的,深不见底。向上看,上面白茫茫的一层云雾,遮住了蓝天、峰顶。他看对面,对面的悬崖上横生着儿丛野树,他看左右,左右皆是长满苔藓的石壁,
他想,他割断的绳头,有一半应该垂在自己这边的石壁上。他仰躺在洞口,把头伸出洞外,凝目往上看。只要找到绳头,他就有希望爬上去。但是,他只看到一片云雾。
他爬回洞中。那怪人的脚趾不再扭动,怪人已睡着了,发出一阵阵轻微的鼾声。
宫虎往洞里看,洞里也是黑乎乎的,不知有几多深。他心里起了一层恐惧。
那怪人突地翻身起来,双目炯炯,看着宫虎:“方才你问了我那么多问题,现在,该轮到我提问了。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为什么从山上掉下来?”
宫虎将经过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有关自己的身世部分,按白髯老人的嘱咐,略去不谈。
那怪人一听还有个小姑娘在仙人峰顶,笨手笨脚地爬起来,宫虎这才发现,这位“独孤一人”是个身材高大的跛子,右腿长,左腿短。他龇开雪白的牙齿笑了笑,说:“我去看看。”一拐一拐走向洞口。
宫虎正想看看这怪人靠什么出洞,赶紧跟过去。只见怪人长臂搭住洞口上方的石壁,掌心如有磁力似的,紧紧附在石壁上,庞大的身躯悬挂着。他就这样以手代脚,在那洞外几近垂直、滑不留手的苔藓上一步一步“走”了上去。马上就“走”进云雾里,踪影全无。
宫虎饶是大侠之子,“九头兀鹰”的外孙,也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功夫。真是惊得目瞪口呆。
等了许久,见那云雾翻滚起来,渐有一个黑影现出来,怪人回来了。这时,他已不再用手代足,两脚站在苔藓上,就像站在平地上一样,身躯横在陡峭的峭壁上,一手撸着毛发上的星星水珠,一手指着宫虎,有点生气地说:“你这小娃子不老实,骗人!峰顶上连个鬼也没有,哪来的小姑娘?别堵在门口,让我进来!”噗地跳进洞来,“不过,对面那座山头上倒是有个死老头。”
宫虎一听,不由流下泪来。那必是白髯老人陈爷爷。
“你哭什么?”怪人大声喝斥,“我已将他埋了。有名闻天下的‘半阴半阳洞主’独孤一人给他送葬,那是他天大的福气,你还哭!我最讨厌喜欢哭鼻子的小娃子。”
宫虎不理他,越哭越响。突觉脖颈一紧,双足离地,是怪人一手将他拎了起来。
“再哭我把你丢出洞去!”那怪人威胁着说,手臂一展,把宫虎拎出洞外,“我放手了,我放手了。”
宫虎仍然大哭不已。他当然知道,怪人如将手一松,自己就会掉下深壑,这会掉下去,再也不会有生还的希望了。但他的犟脾气一发,却是死活不顾的。
怪人叹一口气,手臂一曲,把宫虎提进洞来,轻轻一放。待宫虎站稳了,他抱拳一揖,用乞怜的口气说:“我求求你别再哭了。我怕了你还不行吗?你饶了我吧,我的心都要被你哭碎了。”他用双手捂着胸口,伛下腰去,脸上的肌肉抽搐着,显出极为痛苦的神情。看样子倒并不是装出来的。
宫虎一止住哭,怪人便直起了腰,自言自语地说:“想不到我独孤一人避世五十余年,今日竟栽在黄毛小儿手里,可叹可悲可笑可怜!”竟是十分颓丧。他凝神沉思片刻,忽又说:“我肚子饿了,你饿不饿?我们吃饭去吧。”
他一伸手,执住宫虎的手,拉着他往洞里走。
洞里黑得很,地上又高低不平。宫虎一任怪人拉着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往里走。有时听到身边的淙淙的流水声,有时听到头顶有滴答滴答的滴水声,有时额头撞在洞顶悬下的钟乳石上,有时膝盖顶住了地上长出的石笋。
这洞极深极深,曲里拐弯,越走越觉得暖风拂面。终于前面隐隐有光透过来,淡红色的。又拐了一个弯,走过一条狭狭的甬道,突然眼前一亮,来到了一个高敞的大厅。大厅两旁红烛高烧,壁上绘着奇形怪状的图画。大厅正中,屏风前面,有一张不知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透明的大圆桌,圆桌旁同样是透明的椅子,更奇异的是有一个身穿白衫,满头珠翠的年轻女郎,正坐在面向甬道的椅座上。她脸色雪白,以手支颐,柳眉微蹙,似乎正在沉思。一截手臂,肤白胜雪。
那怪人一见这年轻女子,一张丑陋的脸上堆满了笑意,碧绿的眼中也漾出年轻的光波,他大声说:“小雪,你看,我给你带了个小朋友来。”沙嘎的语声中透出一股柔情蜜意来。
怪的是那年轻女子纹丝不动,连眼皮也不抬一抬,睡着了似的。
宫虎随怪人走上前去,才发现那桌椅的脚俱与地相连,竟是从一大块水晶石上生生雕出来的。
怪人让宫虎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下,自己走到屏风后去。
宫虎觉得这大厅里暖气逼人,便将身上的豹皮袍脱了。他看看对面那个年轻女子,觉得这女子真也傲慢得可以,客人来了连个招呼也不打,莫不是既聋又哑且瞎的一尊石像?
她到底是独孤一人的什么人?女儿还是孙女?整日耽在洞里,不寂寞吗?
独孤一人笑容满面地从屏风后转了出来,手中托着一个极大的金盘。盘中三只金碗,三双银筷,三只玉杯,一只嵌满宝石的细颈大肚瓶。珠光宝气,耀人眼目。
他先将一只金碗、一双银筷、一只玉杯摆在年轻女子画前,然后才给宫虎和自己摆好碗筷。又拿起瓶子,从年轻女人起,在三只玉杯中斟满一种乌黑粘稠的液体。然后面向年轻女子,殷谨地说:“小雪,你请用一点。”
那年轻女子仍然以手支颐,不闻不问。
宫虎肚子是饿了,看看面前的金碗中,是一团鸡蛋大绿色的粉团,散发出一股怪异的气味,拿筷子夹起来咬一口,但觉淡而无味,也不知是什么做的;看怪人边吃边咂嘴,津津有味的样子,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三口两口吞下肚去,把空碗朝怪人一翻,意思是不够,要求再添。
怪人笑一笑,向年轻女人说:“小雪,你看这位小客人傻不傻?”又转向宫虎:“行了行了,这‘阴阳绿玉糕’是不能多吃的。你要是还不够,就将那杯‘阴阳黑漆羹’喝下去吧。”说了,他将自己杯中的东西一饮而尽。
宫虎见那杯中乌黑粘稠的东西,更不知是什么做的,反正主人能吃,自己也能吃,端起玉杯,刚要喝,突觉一阵劲风扑面,手中的杯子已不见了。
他心下大骇,一转眼,看到自己的杯子已到了独孤一人的手中。独孤一人说:“这东西你不能喝的。”他随手扳过大肚细颈瓶的瓶口,把杯中的所谓“阴阳黑漆羹”倒回瓶中。
宫虎进得洞来,碰到这个怪人的种种怪事,心知不能以常情度之,也就不以为意。况且,他对那杯中之物也没有兴趣。
那怪人看看年轻女子面前一动未动的食物,叹一口气,委委屈屈地说:“小雪,你一点也不用怎么行呢?看你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了。”又叹一口气,收拾起碗筷,仍拿大金盘托着,走到屏风后去。
宫虎觉得这年轻女子不吃不喝不声不响也不动,处处透出一种难以琢磨的怪异,心猜她是否正在练习什么高深的武功。他离了座,想到屏风后去看看,经过年轻女人身边时,脚下被硬物一绊。低头看,原来是踩在那女子垂在地上的长裙边上。长裙怎会坚硬如石?他心念一动,大着胆子摸了摸女子的肩,只觉触手冰凉。原来这年轻美貌而毫无生气的女子,实实在在是一尊真人大小的石像!
这一发现,使宫虎惊得心头狂跳不已。看来,这独孤一人不仅是个怪物,还是个疯子。与疯子相伴下去,如何是好?
趁着独孤一人尚未从屏风后出来。他蹑手蹑足走到烛台旁,伸手取了一支粗如儿臂的红烛,轻手轻足地离开大厅,走向那狭狭的甬道。有红烛在手,宫虎快步走出甬道。逢洞便钻,有路就行,东拐西转,忽然来到一个石窟里,只见前面有三个黑乎乎的岔洞,他竟不知哪一个洞通向出口。
正犹豫间,听到后面有人在叫:“黄毛儿,你回来!黄毛儿,你回来!”是独孤一人的声音。
宫虎慌不择路,咬咬牙,跑进中间的岔洞。跑了十多步路,只见前洞套洞,又是四五个支洞,有的向上,有的向下。后面喊声越来越近,转身回去,只有束手就擒,没有别的办法,他心一横,钻进右边第二个向下的洞。
这个洞,洞口下倾,他一脚踩了个空,“扑通”摔倒,烛火摔灭了。身子也顺着斜坡势咕噜噜滚下去。刚刚挣扎着爬起来,顾不得身上的疼痛,突觉眼前一亮,两丈外的地方,出现了独孤一人高大的身影。他手持红烛,仰起乱发蓬松的头,哈哈大笑。
笑声如雷鸣一般,震得宫虎耳膜发麻,脑袋发晕。他脚一软,就坐倒在地。
独孤一人一跛一跛,很快走过来,伸出一只蒲扇般的大手,一把像拎小鸡似地拎起宫虎,厉声说:“你在我家里,怎么还敢乱跑?”
相关热词搜索:一剑三花
下一章:第七回 洞中肝胆一古剑
上一章:第五回 白云深处隐奇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