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玉屏峰顶飘血雨
2025-05-20 作者:牛不也 来源:牛不也作品集 点击:
十年前,武林后辈中名声最大的是“铁面客”袁方伯的两个弟子北门天宇和南宫柳。
武林中人哄传,北门天宇和南宫柳的功夫早已胜过他们的师父多多。.
又有人揣测:这对师兄弟,比较起来,到底是哪个更强一些?
辈份高的武林名宿,皆说北门天宇的“龙虎神掌”、“霹雳剑法”无敌于天下。
那些青春年少的武林后进,都推崇南宫柳的“潇洒拳”、“凌云步”和“无忧剑法”为人间第一。
比较起来,南宫柳理应更受少年人崇拜些。
十年前的南宫柳,曾在中岳嵩山举行的比武大会上力挫天下九派四十八帮门派参赛的少年弟子,一举夺得“中岳一柱”的称号。名声响彻天地之间。
十年前的南宫柳,年方弱冠,人品俊雅,又兼生于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是少女心中最完美的偶像。
但这个偶像却舍去一切尊荣,割断了与家庭、亲人、朋友、同门师兄的关系,和仇人之女仇素贞比翼齐飞,不知所踪。
在世人看来,南宫柳实是个万恶不赦的罪人。武林中讲究恩仇分明,一饭之恩,舍生以报不为过;而杀师之仇,也像雪山冰峰永世不能化解。但南宫柳却将仇人之女纳为妻室,不是罪大恶极的叛徒贼子又是什么?
那年北门天宇独自一人下山之后,曾有领袖武林的少林“智空上人”纠合峨嵋“彩衣双凤”、青城“有为真人”、“终南四老”、“四明狂客”、“括苍居士”、“西岳三鹤”、“崆峒金鸡”等前辈名宿向北门天宇逼问他师弟的下落,意欲“为武林除害”。但北门天宇始终不发一言。只因“铁面客”袁方伯生前曾大有恩惠于武林,群侠才放过了北门天宇。
十年中,再也没人知道南宫柳和仇素贞的下落,这两个叛徒,似乎已从世上消失了。
如果真的消失也罢了。
谁知有人发现了南宫柳的踪迹。先是在大翮山东面一个乡村酒肆的粉墙上出现一首诗,墨迹犹新,书法的特点酷似南宫柳的手笔。又有采药人在大翮山白云深处,见到一对夫妇在山石上对弈,他们身边,有个蹦蹦跳跳的垂髫小儿。
消息便在江湖上以风的速度传开来,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能够杀死十年前的“中岳一柱”,足以在武林中扬名立万,受万众尊敬。
能够取得切金断铁的“软玉剑”,足以傲视天下。
能够获得仇冷的武功秘笈《小小真经》,便可练出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独步江湖。
能够得到仇冷遗下的金银财宝的十分之一,一世吃穿不愁。
更有心地龌龊的人,想着能一睹“鹰女”仇素贞的绝世姿容,进而攫为己有……
名声、绝顶武功、宝剑、财富、美色,以及对这些东西为他人所有而产生的深深的妒忌,像毒焰一样燎烤着那些尚武好斗的人们的心,使他们像饿狼一样奔向大翮山……
大翮山的三十六峰,在沉沉暮霭中像三十六座沉寂的塔影,映衬在星斗满天的黛青色天幕上。
在大翮山的最高峰“玉屏峰”上,有一块四方形的巨青石。巨青石的四边,有如刀砍斧削,直上直下,光溜溜的连条石缝也没有。
这巨石,名曰“天台”,除了鸟类,别的动物只能望顶却步。
现在,这天台上,站着六个人,躺着四具尸体。弥漫着一股令人欲呕的血腥气。
四个穿着褐色长袍的人,占住了天台的四个边。这四人身材高瘦,面色黝黑。每人手中都执一竿招魂幡。幡上的白布在夜风中飘荡,发出“噗噗”之声,令人毛骨悚然。
中间两人,一男一女背靠背站着。男的手执一柄碧光四射的短剑,黑衣黑裤,足登芒鞋,作寻常樵夫打扮。女的用蓝布包头,似一乡野村妇,双手握一对紫金鹰爪。月光斜斜地照在她洁白如玉的脸颊上,将她苗条柔韧的身材抹上一层银晖。
一个褐袍人发话了:“你们跑不了啦!看在‘铁面客’和北门天宇的面子上,我们‘阴山四神’愿意网开一面,指条生路给你们——只要你们交出《小小真经》和软玉剑,如何?”
他的声音像冰一样冷,似乎发过来无数钢针,刺得人肌肤一紧。
南宫柳与仇素贞对看一眼,两人拥在一起。
仇素贞紧紧抱着丈夫,在他耳边软声说:“柳郎,都是我累了你。”
南宫柳说:“不,是我累了你。你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那一刻吗?”
仇素贞深深地点头。
十年前,南宫柳跟师兄北门天宇上山来,在黑松林深处的石屋里,见到一个素衣姑娘伏在一具石棺上痛哭不已。姑娘身边还有两只比人还高大的兀鹰站着,一左一右如守卫神一般。
或许她深深地将自己包裹在悲哀里,根本不知道身边来了两个陌生的青年男子。
而在她右边的兀鹰,拿锐利的目光扫了他们一眼,抖动了一下翅膀,似乎是向它的同伴打招呼。姑娘左边的兀鹰就伸出白色的尖喙,衔起了石桌上的一封信。
石屋里光线虽不明亮,但北门天宇和南宫柳是何等人物,一眼就看清了封面上的字:
铁面客门下弟子亲拆
仇冷谨封
石棺、少女、兀鹰、信封,这一切实在令人生疑。南宫柳却待伸手去接,北门天宇长袖一翻,已将信卷了过来。左手拔下头上的银簪,轻轻一划,银簪上贯注了真气,利如剑锋,剖开了封口。
南宫柳不得不佩服师兄心细如发。“九头兀鹰”仇冷是天下第一大魔头,诡计多端,又是使毒的祖师爷,倘若信封上下了毒,肉手一沾,焉有命在?
剖开封口的银簪色白如故。这信上显然没下过毒。
北门天宇读着信,脸上的神情一变再变,先是惊诧,接着现出欣慰,后来陷入沉思,最后轻叹一口气,眉头微蹙,神色茫然。
南宫柳心中升起一层层疑云。
师兄一言不发把信递给了他。
信是七天前写的。仇冷说,他自知马上要死了。人之将死,方知万事皆空,回顾平生往事,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只有一事耿耿于怀,就是十年前失手打伤“铁面客”袁方伯。他知道袁方伯的弟子必会上山来寻仇,本该耐心等待以了结这段宿怨,只奈催命无常性急不过,他身不由己,只好失信了。另外有一事拜托,就是他的女儿素贞需要照拂,想来是不会遭到拒绝的。至于《小小真经》和一些珠宝权作礼物相赠……
信上的口吻充满戏谑,哪里是个将死的人的心声。南宫柳怎么也不能相信。这时,那姑娘已停止哭泣,低头站起来,仍不看他们,转身往屋深处走去,只听“轧轧”连响,石壁上出现一个方形的门洞,姑娘一走进去,石壁复又合拢了。与此同时,石棺的棺盖也慢慢向一旁移开去。棺中升起一团白雾。
北门和南宫虽已是武林中的一流人物,久经大敌,却也从未见过这般诡异的景象,只觉石室中阴风丝丝,十分恐怖,惊得心都不敢跳了,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团白雾。
白雾渐渐散去,棺中的东西也显现出来。只见一个极小极小的人垂目坐在珠宝堆中间。他秃顶的中央有一尖耸的黑瘤,双手端着一个黑乎乎的包擎在胸前。面色安详,肌肤丰盈,很像一个五岁稚童。
北门和南宫曾听师父讲过,《小小真经》是邪派中最高深的武功,共分九层,每练一层,人就缩小一些,倘练到第九层后,人就小如满月的婴儿,千百年来,除了第一代开山祖师以外,尚无人能练到第六层的。眼见这仇冷已将身子缩到三尺,怕已进入了第七层,也许正在这当几,走火入魔,一命归阴了。
想这曾横行海内,无人可制的大魔头也逃不过一死,两人不禁叹息不已。
北门天宇上前一步,从仇冷手中取了那包物事,仔细一看,是个油浸膏炼的牛皮包,解开来看,《小小真经》四个古朴的篆体字,赫然在目。
这时,仇冷的尸身无声无息地倒了下去。
北门天宇将秘笈包好,向仇冷的尸首行了个礼,说:“仇老前辈既已化作一缕幽魂,什么恩怨也就不解自散。老前辈所托之事,晚辈们万难从命,否则,晚辈们的师父在地下不得安宁。金银珠宝,晚辈们不敢取一分一毫,这本秘笈只恐被心术不正之徒得了去害己害人,故晚辈暂保管一时,待令爱一有后人,自当壁还。皇天在上,后土在下,北门天宇倘偷睹秘笈一眼,必死于乱剑之下。”说罢,又是一揖。
石壁上的门又在“轧轧”声中移开了。
北门和南宫陡觉眼前红光一闪,只见从门洞里转出一个绝代佳人来。
这个红衣女郎,云发如雾,娇艳似花,纤腰一握,临风如柳,一双明亮的眼睛,灿若晨星,真似月中嫦娥下凡尘。
南宫柳猛觉心头狂跳,脑子发晕,一双眼睛一胰不䀹地看着这丽人,竟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仇素贞超凡脱俗的姿容,也使北门天宇心头一震,但他很快就醒悟过来,别转脸,低声地说:“师弟,我们走!”
南宫柳哪里还听得到师兄的声音,他已被那双清澈无比的眼睛融化了。
“师弟!我们走!”北门天宇提高了声音,他转过了身子。他不敢看这个女郎,他知道,自己若是再看一眼,也会像师弟一样痴迷的。
南宫柳的灵魂已经投入那两汪深潭中,人世间的一切,他都不闻不问。
“师弟!我们走!”北门天宇这声喝,用上了五成内功,将墙上的一块风化的石皮震了下来,掉在地下打得粉碎。
但那四目交投的一对男女,却浑然不觉。
于是,北门天宇长叹一声,袍袖一振,身子如一缕轻烟,飘出石屋,飘向山下……
十年中,隐居深山,与麋鹿为友,与猿猴嬉戏,饥餐野果,渴饮山泉,自由自在。
“虎儿……”妻子的声音有些颤抖。她想到了她的儿子。
南宫柳的心像被尖锥刺了一下。自己去死不要紧,只是九岁的虎儿将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
“你们还要商量多久?”褐袍人等得不耐烦,厉声喝问。
“不要紧的。北门师兄一定会来的。”南宫柳只能用这样的话来安慰妻子,但他自己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尽管他曾与师兄情同手足,可他跟仇素贞隐居荒山之后整整十年,未与师兄通过音讯,这份情,还存在吗?
“把剑掷过来!!”四个褐袍人同声喝道。声如闷雷,四山响应,轰轰不绝,显示了他们精深的内功。
南宫柳与仇素贞对视一眼,生死关头,彼此心意相通。几乎在同一瞬间,两个人影拔地而起,一个夭矫如龙,一个敏捷似鹰。软玉剑的剑芒光华四射,紫金爪化作千百条电蛇,将整个天台照耀得如同白昼。
这一片亮光凌空泼泻下来,发出“嗤嗤”的声音。“阴山四神”久经大敌,在武林中垂名四十余年,焉能不知这招“玉石俱焚”的厉害。天台方圆不过三丈,无处可躲,没奈何,四杆招魂幡齐舞,交叉重叠,企图合四人毕生功力,架住这一剑双爪的凌厉势道。
这片光华被挡住了,似乎一片云托起一片霞光。
但也仅仅挡住了片刻时间。
这片刻时间,在急斗的双方却是无限之长。
一点声音也没有。天、地、山、木叶、流水,全沉寂了。
渐渐地,有一丝极细极微的绿光,刺破了灰白的幡影。像针穿布帛似地。
这“光针”渐粗渐长。而那“阴山四神”渐渐弯腰,下蹲,萎缩在地。“噼噼啪啪”炒豆般的爆响,从他们的骨节之间发出来。这是在极强大的压力下,老年人脆弱的骨头碎裂的声音。
终于,血的喷泉在天台顶上喷涌了。血雨将那一片光华扑灭。六个灵魂也就在这纷飞的血雨中离开了各自的躯体。
想得到的,终于得到了他们所不要的东西;死亡。
武林中人哄传,北门天宇和南宫柳的功夫早已胜过他们的师父多多。.
又有人揣测:这对师兄弟,比较起来,到底是哪个更强一些?
辈份高的武林名宿,皆说北门天宇的“龙虎神掌”、“霹雳剑法”无敌于天下。
那些青春年少的武林后进,都推崇南宫柳的“潇洒拳”、“凌云步”和“无忧剑法”为人间第一。
比较起来,南宫柳理应更受少年人崇拜些。
十年前的南宫柳,曾在中岳嵩山举行的比武大会上力挫天下九派四十八帮门派参赛的少年弟子,一举夺得“中岳一柱”的称号。名声响彻天地之间。
十年前的南宫柳,年方弱冠,人品俊雅,又兼生于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是少女心中最完美的偶像。
但这个偶像却舍去一切尊荣,割断了与家庭、亲人、朋友、同门师兄的关系,和仇人之女仇素贞比翼齐飞,不知所踪。
在世人看来,南宫柳实是个万恶不赦的罪人。武林中讲究恩仇分明,一饭之恩,舍生以报不为过;而杀师之仇,也像雪山冰峰永世不能化解。但南宫柳却将仇人之女纳为妻室,不是罪大恶极的叛徒贼子又是什么?
那年北门天宇独自一人下山之后,曾有领袖武林的少林“智空上人”纠合峨嵋“彩衣双凤”、青城“有为真人”、“终南四老”、“四明狂客”、“括苍居士”、“西岳三鹤”、“崆峒金鸡”等前辈名宿向北门天宇逼问他师弟的下落,意欲“为武林除害”。但北门天宇始终不发一言。只因“铁面客”袁方伯生前曾大有恩惠于武林,群侠才放过了北门天宇。
十年中,再也没人知道南宫柳和仇素贞的下落,这两个叛徒,似乎已从世上消失了。
如果真的消失也罢了。
谁知有人发现了南宫柳的踪迹。先是在大翮山东面一个乡村酒肆的粉墙上出现一首诗,墨迹犹新,书法的特点酷似南宫柳的手笔。又有采药人在大翮山白云深处,见到一对夫妇在山石上对弈,他们身边,有个蹦蹦跳跳的垂髫小儿。
消息便在江湖上以风的速度传开来,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能够杀死十年前的“中岳一柱”,足以在武林中扬名立万,受万众尊敬。
能够取得切金断铁的“软玉剑”,足以傲视天下。
能够获得仇冷的武功秘笈《小小真经》,便可练出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独步江湖。
能够得到仇冷遗下的金银财宝的十分之一,一世吃穿不愁。
更有心地龌龊的人,想着能一睹“鹰女”仇素贞的绝世姿容,进而攫为己有……
名声、绝顶武功、宝剑、财富、美色,以及对这些东西为他人所有而产生的深深的妒忌,像毒焰一样燎烤着那些尚武好斗的人们的心,使他们像饿狼一样奔向大翮山……
大翮山的三十六峰,在沉沉暮霭中像三十六座沉寂的塔影,映衬在星斗满天的黛青色天幕上。
在大翮山的最高峰“玉屏峰”上,有一块四方形的巨青石。巨青石的四边,有如刀砍斧削,直上直下,光溜溜的连条石缝也没有。
这巨石,名曰“天台”,除了鸟类,别的动物只能望顶却步。
现在,这天台上,站着六个人,躺着四具尸体。弥漫着一股令人欲呕的血腥气。
四个穿着褐色长袍的人,占住了天台的四个边。这四人身材高瘦,面色黝黑。每人手中都执一竿招魂幡。幡上的白布在夜风中飘荡,发出“噗噗”之声,令人毛骨悚然。
中间两人,一男一女背靠背站着。男的手执一柄碧光四射的短剑,黑衣黑裤,足登芒鞋,作寻常樵夫打扮。女的用蓝布包头,似一乡野村妇,双手握一对紫金鹰爪。月光斜斜地照在她洁白如玉的脸颊上,将她苗条柔韧的身材抹上一层银晖。
一个褐袍人发话了:“你们跑不了啦!看在‘铁面客’和北门天宇的面子上,我们‘阴山四神’愿意网开一面,指条生路给你们——只要你们交出《小小真经》和软玉剑,如何?”
他的声音像冰一样冷,似乎发过来无数钢针,刺得人肌肤一紧。
南宫柳与仇素贞对看一眼,两人拥在一起。
仇素贞紧紧抱着丈夫,在他耳边软声说:“柳郎,都是我累了你。”
南宫柳说:“不,是我累了你。你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那一刻吗?”
仇素贞深深地点头。
十年前,南宫柳跟师兄北门天宇上山来,在黑松林深处的石屋里,见到一个素衣姑娘伏在一具石棺上痛哭不已。姑娘身边还有两只比人还高大的兀鹰站着,一左一右如守卫神一般。
或许她深深地将自己包裹在悲哀里,根本不知道身边来了两个陌生的青年男子。
而在她右边的兀鹰,拿锐利的目光扫了他们一眼,抖动了一下翅膀,似乎是向它的同伴打招呼。姑娘左边的兀鹰就伸出白色的尖喙,衔起了石桌上的一封信。
石屋里光线虽不明亮,但北门天宇和南宫柳是何等人物,一眼就看清了封面上的字:
铁面客门下弟子亲拆
仇冷谨封
石棺、少女、兀鹰、信封,这一切实在令人生疑。南宫柳却待伸手去接,北门天宇长袖一翻,已将信卷了过来。左手拔下头上的银簪,轻轻一划,银簪上贯注了真气,利如剑锋,剖开了封口。
南宫柳不得不佩服师兄心细如发。“九头兀鹰”仇冷是天下第一大魔头,诡计多端,又是使毒的祖师爷,倘若信封上下了毒,肉手一沾,焉有命在?
剖开封口的银簪色白如故。这信上显然没下过毒。
北门天宇读着信,脸上的神情一变再变,先是惊诧,接着现出欣慰,后来陷入沉思,最后轻叹一口气,眉头微蹙,神色茫然。
南宫柳心中升起一层层疑云。
师兄一言不发把信递给了他。
信是七天前写的。仇冷说,他自知马上要死了。人之将死,方知万事皆空,回顾平生往事,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只有一事耿耿于怀,就是十年前失手打伤“铁面客”袁方伯。他知道袁方伯的弟子必会上山来寻仇,本该耐心等待以了结这段宿怨,只奈催命无常性急不过,他身不由己,只好失信了。另外有一事拜托,就是他的女儿素贞需要照拂,想来是不会遭到拒绝的。至于《小小真经》和一些珠宝权作礼物相赠……
信上的口吻充满戏谑,哪里是个将死的人的心声。南宫柳怎么也不能相信。这时,那姑娘已停止哭泣,低头站起来,仍不看他们,转身往屋深处走去,只听“轧轧”连响,石壁上出现一个方形的门洞,姑娘一走进去,石壁复又合拢了。与此同时,石棺的棺盖也慢慢向一旁移开去。棺中升起一团白雾。
北门和南宫虽已是武林中的一流人物,久经大敌,却也从未见过这般诡异的景象,只觉石室中阴风丝丝,十分恐怖,惊得心都不敢跳了,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团白雾。
白雾渐渐散去,棺中的东西也显现出来。只见一个极小极小的人垂目坐在珠宝堆中间。他秃顶的中央有一尖耸的黑瘤,双手端着一个黑乎乎的包擎在胸前。面色安详,肌肤丰盈,很像一个五岁稚童。
北门和南宫曾听师父讲过,《小小真经》是邪派中最高深的武功,共分九层,每练一层,人就缩小一些,倘练到第九层后,人就小如满月的婴儿,千百年来,除了第一代开山祖师以外,尚无人能练到第六层的。眼见这仇冷已将身子缩到三尺,怕已进入了第七层,也许正在这当几,走火入魔,一命归阴了。
想这曾横行海内,无人可制的大魔头也逃不过一死,两人不禁叹息不已。
北门天宇上前一步,从仇冷手中取了那包物事,仔细一看,是个油浸膏炼的牛皮包,解开来看,《小小真经》四个古朴的篆体字,赫然在目。
这时,仇冷的尸身无声无息地倒了下去。
北门天宇将秘笈包好,向仇冷的尸首行了个礼,说:“仇老前辈既已化作一缕幽魂,什么恩怨也就不解自散。老前辈所托之事,晚辈们万难从命,否则,晚辈们的师父在地下不得安宁。金银珠宝,晚辈们不敢取一分一毫,这本秘笈只恐被心术不正之徒得了去害己害人,故晚辈暂保管一时,待令爱一有后人,自当壁还。皇天在上,后土在下,北门天宇倘偷睹秘笈一眼,必死于乱剑之下。”说罢,又是一揖。
石壁上的门又在“轧轧”声中移开了。
北门和南宫陡觉眼前红光一闪,只见从门洞里转出一个绝代佳人来。
这个红衣女郎,云发如雾,娇艳似花,纤腰一握,临风如柳,一双明亮的眼睛,灿若晨星,真似月中嫦娥下凡尘。
南宫柳猛觉心头狂跳,脑子发晕,一双眼睛一胰不䀹地看着这丽人,竟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仇素贞超凡脱俗的姿容,也使北门天宇心头一震,但他很快就醒悟过来,别转脸,低声地说:“师弟,我们走!”
南宫柳哪里还听得到师兄的声音,他已被那双清澈无比的眼睛融化了。
“师弟!我们走!”北门天宇提高了声音,他转过了身子。他不敢看这个女郎,他知道,自己若是再看一眼,也会像师弟一样痴迷的。
南宫柳的灵魂已经投入那两汪深潭中,人世间的一切,他都不闻不问。
“师弟!我们走!”北门天宇这声喝,用上了五成内功,将墙上的一块风化的石皮震了下来,掉在地下打得粉碎。
但那四目交投的一对男女,却浑然不觉。
于是,北门天宇长叹一声,袍袖一振,身子如一缕轻烟,飘出石屋,飘向山下……
十年中,隐居深山,与麋鹿为友,与猿猴嬉戏,饥餐野果,渴饮山泉,自由自在。
“虎儿……”妻子的声音有些颤抖。她想到了她的儿子。
南宫柳的心像被尖锥刺了一下。自己去死不要紧,只是九岁的虎儿将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
“你们还要商量多久?”褐袍人等得不耐烦,厉声喝问。
“不要紧的。北门师兄一定会来的。”南宫柳只能用这样的话来安慰妻子,但他自己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尽管他曾与师兄情同手足,可他跟仇素贞隐居荒山之后整整十年,未与师兄通过音讯,这份情,还存在吗?
“把剑掷过来!!”四个褐袍人同声喝道。声如闷雷,四山响应,轰轰不绝,显示了他们精深的内功。
南宫柳与仇素贞对视一眼,生死关头,彼此心意相通。几乎在同一瞬间,两个人影拔地而起,一个夭矫如龙,一个敏捷似鹰。软玉剑的剑芒光华四射,紫金爪化作千百条电蛇,将整个天台照耀得如同白昼。
这一片亮光凌空泼泻下来,发出“嗤嗤”的声音。“阴山四神”久经大敌,在武林中垂名四十余年,焉能不知这招“玉石俱焚”的厉害。天台方圆不过三丈,无处可躲,没奈何,四杆招魂幡齐舞,交叉重叠,企图合四人毕生功力,架住这一剑双爪的凌厉势道。
这片光华被挡住了,似乎一片云托起一片霞光。
但也仅仅挡住了片刻时间。
这片刻时间,在急斗的双方却是无限之长。
一点声音也没有。天、地、山、木叶、流水,全沉寂了。
渐渐地,有一丝极细极微的绿光,刺破了灰白的幡影。像针穿布帛似地。
这“光针”渐粗渐长。而那“阴山四神”渐渐弯腰,下蹲,萎缩在地。“噼噼啪啪”炒豆般的爆响,从他们的骨节之间发出来。这是在极强大的压力下,老年人脆弱的骨头碎裂的声音。
终于,血的喷泉在天台顶上喷涌了。血雨将那一片光华扑灭。六个灵魂也就在这纷飞的血雨中离开了各自的躯体。
想得到的,终于得到了他们所不要的东西;死亡。
相关热词搜索:一剑三花
下一章:第三回 千里空收侠侣骨
上一章:第一回 群雄拔剑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