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书库 江南柳 金骷髅 正文

第三章 八斗书生 寿枋三具
2022-10-07  作者:江南柳  来源:江南柳作品集  点击:

  十里山程,转瞬消逝,在一片浓荫之中,露出了凌砖乱瓦,断壁残墙,一座孤零零的门楼上,依稀看到“岳王庙”几字,残存的大殿里,此时传一阵人声:“小子!你这话要有不真不实之处,看我不活劈了你!”
  声音冷厉,如同枭叫狼嗥,说完另一个声音接道:“我话中若有半句虚言,前辈随时找我,不过那小子功力不弱,恐怕……”
  诸葛玉只觉这声音非常熟悉,颇似早上所遇的惜花公子,只是分明见他策马往来路而去,此时又怎会走到前面来呢?
  他正觉不解,大殿中又是一声嘿嘿怪笑:“有老夫在,你还怕什么?三合之内,管叫那小子俯首贴耳,乖乖地把绿玉韦陀献上!”
  话声一落,大殿内现出个两目深陷形消骨立的矮老头,他当门而立,手中提着一条金灿烂的钢链,狞视着诸葛玉,蓦地发出一声狂笑。
  别看这骨瘦如柴的矮老头,内力竟然惊人,这一声长笑,震得大殿上碎瓦木屑,簌簌下落。
  就在这烟飞尘落之际,小老头肩头一晃,耳听索啷啷钢链暴响,如同怪蟒翻身般向诸葛玉卷来。
  诸葛玉心中有气,双肩一沉,快如星火般拍出三掌。
  小老头见状暗暗冷笑,刚待……
  突然,波翻浪舞,劲气如潮,自己那仗以成名的九环链,竟被人一掌震飞三尺,?啷一响,倒卷而回。
  小老头心下大骇,两目怒视有倾,陡然拔起身形,两手分握金链三尺之处,叮叮??,如同金鼓齐鸣,刹那间攻出五招。
  链影嘶风,黄光映日,如同漫漫流沙,滚滚洪涛,较之七鸟神翁的追魂索犹有过之。
  前两招虽然凌厉,诸葛玉并不在意,第三招一出,顿时脸上变色,招式一变,反九门绝户掌第九式三招脱手飞出。
  眼见人影晃动,三次起落,倏然而分。
  小老头左肋之下,外衣已被诸葛玉指风划开,二三两条肋骨之间,鲜血汩汩流出,面露惊怒之色道:“小杂种!你到底是何人门下!”
  诸葛玉眼他出招与九门绝户掌中第六招一模一样,已知是师门重仇,不料以三招相克的武学,竟未能将他制于死地,心下也觉一凛,见问微微冷笑:“招魂幡新主大驾亲临,你不自求一死,还等待什么?”
  右手一扬,只听刺耳锐啸,那震慑武林的追魂夺命招魂幡,剥笃一声,钉入大殿正门之上。
  这老儿正是金河三凶之一的人屠马坤,当年冷月坪上,三凶丧其二,只剩下马坤只身逃回,此时一见独指飞魔的信物,竟在这无名少年手中出现,顿时心胆皆寒,倏然变色道:“招魂幡!你……难道你不是枫林二老,赤面神龙陈振坤的门人?”
  诸葛玉冷漠一笑:“小生出道日浅,无怪前辈不识,但这幅招魂幡你总该知道啊!”
  人屠马坤身形微退两步,额角上渗出一丝冷汗……
  渐渐地,他眼中畏惧的光芒消逝了,代之而来的,是无比的愤怒,无穷的怨毒……
  诸葛玉暗提真气,掌化天魔指起手式“长天留恨”,两目凝神,严加戒备。
  二人四目相对,一言不发,空气中显出一片严肃。
  突然,人屠马坤暴喝声中双臂猛抖,运足全身功力,风吼雷动,连攻九招。
  诸葛玉十指颤动,天魔指嘶嘶崩弹,动气乱射……
  他使到第二式“恨海残天”,一见未能将对方收拾下,顿时冷哼一声,一转而为第四式“刀山花放”……
  人屠马坤功力与七鸟神翁仅在伯仲之间,第三式“天网罗魂”足可致其死命,现在诸葛玉竟使出第四招“刀山花放”,你想他如何还有生路?
  只听惨号一声,胸腹之间一连中了九指,血水箭射,倒地而亡。
  诸葛玉一招得手,快若飘风般穿入大殿。
  谁知断壁垣中,仅剩下几座泥塑木雕的菩萨,那将自己诱来此间之人,却已影踪不见。
  他知道追已无及,只好黯然走出大殿,伸手取下殿门上的招魂幡放入怀中。
  就在此时,突见人影一闪……
  猛抬头,只见陈姑娘卓立在瓦砾之中,满面俱是凄怨之色。
  诸葛玉心知行藏已露,忙道:“贞姊不要误会,请听小弟解释!”
  陈婉贞玉容黯淡,恨声说道:“我不要听,你这人面兽心的骗子,我恨你,恨你……”
  随着这声声凄楚的呼唤,陈婉贞愈走愈远,袅娜的背影,终于消失在茂林深处。
  又是夕阳衔山的时候了,阵阵归鸦,在苍茫暮色中飞来。岳王庙断垣残壁下,只有诸葛玉悄然默立,梦幻般的温馨过去了,只留下无边的落莫,凄凉……

×      ×      ×

  月落星沉,四野无声——
  冲着曦微的晨光,诸葛玉仆仆风尘,扬鞭就道。
  这条静寂的山道,正是通往“百草峡”必经之路,十日之限,实在太短了,万一到不能求得“续断生肌灵玉脂”……
  想到此地,他似乎看到悬崖下的怪客,那张冷漠的面容,正望着他发出失望的狞笑……
  他也看到了神情木然的赤焰残掌,静静地躺在石地上,洞壁中伸出数把锋利的尖刀,刀尖指向他的咽喉……
  咯嚓一声,刀尖猝然落下,赤焰残掌颈项里冒出几股鲜血,布满风霜的面容,发出一阵痛苦的痉挛,两眼紧盯着自己,愤怒的火焰夺眶而出……
  他深深地倒抽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擦试一下眼睛……
  嗯!这不是事实!
  可是,假若十天之内,自己不能求来“续断生肌灵玉脂”,又怎能敢保那怪人失望之余,不会使出这种毒辣手段呢?
  对于贞姊姊的误会,他心中急于解释,可是,眼前之事实在是刻不容缓啊!
  于是,他心下一狠,催马疾行……
  马行如飞,耳畔风吼云飘,中午时分,已经到达泰顺,只要再行十里,就是百草峡的入口。
  忽然,山路转折处飘出一条人影。那身材举止,非常熟悉……
  这是谁?
  他尚未想出端倪,那人影猝然一转头……
  他虽然没有看出那人表情如何,可是那人转头之后,一见自己远远驰来,顿时双肩一震,复又飘入山间茂林之中,那情形就像山中樵子,猝遇虎狼一般!
  诸葛玉心中沉吟,暗忖:
  “此人一见自己,便即抽身而去,看情形分明是熟人无疑!”
  “可是,他为何对自己畏若蛇蝎呢?难道他与我有何过结?
  “然而,自己出道未久,此间更是第一次莅临,这仇家从何而来?”
  他几经思量,直至马临那人出现之处,仍旧未能想出半点端倪。眺望群山默默,林木苍苍,心知那人业已去远,只好重振丝缰,仍旧向百草峡而去。
  “百草峡”入口之处,乃是一座宽仅尺余的岩缝,苍苔密布,蔓草铺地。似乎已久绝人迹。
  诸葛玉略一踟躇,便即抛鞍下马,缓缓向石缝中走去。
  初进之时,感到一片黝黑,及至行约数十丈,突见一线天光,隐隐约约由头顶泻入,两侧石壁上杂生着十多种奇形怪状的菌藻,在幽暗的天光下,散出阵阵清香。
  诸葛玉乃天下第一博学之士八斗书生之子,虽则年幼,见闻却甚广博,一眼之下,就知这十多种“赤藻”“朱菌”俱是难得一见之药物,睹物知人,不由对这位冷面华陀暗暗心折。
  如此又行数十丈,突觉鼻端透入一股浓郁幽香,原来此处已到岩缝尽头,一株“黄桃”当道而植,树上红花灼灼,却又结实累累。
  诸葛玉心中奇怪,细视其花大如碗盏,娇艳迎人,那累累桃实,色作金黄,光泽可爱,清香飘溢,令人馋吻大动。
  诸葛玉凝视半响,仍旧未能看出这株花实并茂的黄桃,究是何物。暗思天地之大,万物繁衍,凭个人数十年生命实在难究其极。
  思量中已绕过那株桃树,百草峡全部映入眼帘。
  四壁插天,飞鸟难下,壁上地下,杂生着数不清的野草繁花,枝枝罕见,茎茎珍奇,一茎一叶,俱是百年难得一见之物,诸葛玉衷心敬佩,暗忖:“峡中珍草,洋洋大观,究其品类,何止百数,这冷面华陀堪称宇内第一名医,只是其名曰冷面,性格怪异可知,只不知此次求药,是否能够如愿?”
  他正待迈步前行,一瞬间却又心中诧异,暗道:“百草峡宽仅百丈,深不逾里,杂树繁花,一目了然,怎地却不见半间茅舍,一角楼台,这位冷面华陀究竟住在何处呢?”
  “也罢!只要我找遍此峡,还怕找不到主人吗?”
  想罢,沿着花间唯一的白石小径,大步前行。
  两旁奇花异草,娇媚撩人,阵阵花香,似乎在暗示你攀折。
  诸葛玉几次伸手,俱都中途缩回,暗忖:“峡中花草,俱是珍物,无端攀折,不但失礼,抑且有伤天和!”
  可是,那香味四溢的无名异果,却更叫人馋涎欲滴,一入此间,鲜有不为口福之欲而大快朵颐者。所幸诸葛玉以礼自持,乃能无动于衷地大步前行。
  石径萦回,似乎没有尽处。诸葛玉身形飘逸,行约顿饭时光,自觉凡是峡中花畦苗圃俱已行遍,这才发现峭壁下露出一椽茅舍。
  屋前一株翠叶黄花的小树,丫叉上挂着一只金丝作圈,白玉为骨的鸟笼,笼中关着一只锦毛翠羽,朱睛墨足的异鸟,正在引颈剔翎,婉转高鸣。
  他目注笼中异鸟,心中却在暗暗思量:“这茅屋距离山峡出口的岩缝,顶多半里途程,为不修一条直路?难道让来客绕峡一周,其中还另有深意不成了”
  思量未已,茅屋中突然传来一阵人声:“柔桃媚李,迷神乱性,小小年纪竟能不为所动,委实难能可贵!”
  声音虽然冷若冰霜,但颇含赞许之意,诸葛玉心中暗忖:“原来这峡口黄桃,竟是天地间至淫的‘柔桃’,只不知那‘媚李’又在何处?怪道谷内无人守护,原来谷中花木,俱都隐蕴危机。”
  他心中思量,情不自禁地庄容说道:“诸葛玉冒昧入峡,由事相求!”
  屋中又传来一阵冷冰冰地声音:“难道你不懂老夫的规矩?”
  “在下出道未久,还请前辈指教!”
  “十年之前,老夫曾经说过,无论何人,只要不损峡中一草一叶到达我这茅舍之前,则我所练的三百五十九种灵药,就可听他任求一种!”
  诸葛玉闻言暗称侥幸,亏得自己以礼相待,未曾攀折峡中花木,不然岂不枉走一趟?
  其实他那里知道,若不是当年巧服“金线血兰”已至万毒不浸的地步,就是那峡口“柔桃”,恐怕也无法绕过。
  再说他闻言之后,心中暗道:“这位老人家既然已练成三百五十九种灵药,为何不再练一种,凑成周天大衍之数呢!”
  心中思量,口内却恭谨地说道:“在下此来,想请前辈赏赐一瓶……”
  那“续断生肌灵玉脂”七字尚未出口,突闻一声刺耳怪啸,一条尺来长的墨绿小蛇,直向檐前笼中异鸟射到。
  蛇身虽小,但却快捷无伦,宛若星丸跳掷,霎眼之际,已缠上那悬挂鸟笼的丫叉,巨吻猛张,直向笼中探去。
  济弱扶贫,人之常情,眼见那珍罕异鸟,转眼就要身遭蛇吻,诸葛玉岂能袖手旁观,食指轻弹,一缕锐风,脱手而出。
  劈啪一声,蛇头顿成齑粉,树上黄花,被指风震得簌簌下落。
  诸葛玉不知满腔热望,已被这一指断送,兀自继续说道:“想请前辈赏赐一瓶……”
  一言未毕,蓦闻一声冷哼:“住口,老夫三年心血,断送在你一指之下,难道还有所求么?”
  诸葛玉神情一愕,辩道:“在下并无冒犯之处,前辈何出此言?”
  “老夫立志研配‘凤血龙筋散’,以应周天大衍之数,怎奈‘萤凤’已得,‘箭龙’难求,三年之前,在本山左侧绝涧之中,费尽心力,方才擒得一条‘箭龙’,又因年岁不足,不堪应用,乃将它带回此间,日以‘赤藻’‘朱菌’饲喂,眼看……哼!却不料被你一指击毙……”
  诸葛玉心中愧疚,但仍辩驳道:“此事虽怪在下不察,但先前我若袖手旁观,恐怕笼中‘萤凤’,此时已遭蛇吻,还不是……”
  “那乃是老夫求之不得之事,亏你还有理辩驳!”
  诸葛玉不由愧悔交集,默立檐前,怔怔出神。
  屋中又传来冷酷的话声:“你还不走!难道真要我下令逐客么?”
  诸葛玉天生傲骨,闻言剑眉一扬,返身大步而去。
  可是他刚刚走出三步,却又眉头一皱,停下身来。
  要知他幼随父母修习文事,虽然年轻,却甚博学,就在返身离去之时,陡然心念一转,暗道:“尝闻古之勇士,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我今日有求于人,岂能如此任性?”
  这样一想,那心头怒火,霍然消失,连忙转过身来,满怀诚敬地说道:“在下一时失手,遗误前辈大事,不知可有图功赎罪之道?”
  茅中沉寂半晌,这才传来一阵冷意澈骨地声音:“老夫隐迹荒山,无求于人,无争于世,你还是趁早走吧!”
  诸葛玉心知此人冷傲怪诞,求药之事十九无望,满腔懊丧之情,溢于眉宇。
  不过他天生颖悟,智慧绝伦,懊丧之情未已,心中又升起一线灵光,顿时星目放光,扬声说道:“前辈穷毕生精力,配成三百五十九种济世灵药,虽说医术通玄,但距先天大衍之数尚差一着,若与华扁相较,终觉逊色多多,难列神医之林。”
  人各有志,志向所之,虽则斧钺加身,亦必全力以赴。这位冷面华陀,虽说无求于人,无争于世,但一心一意却想配成三百六十种灵药,好与那古之神医扁鹊华陀一较短长。
  诸葛玉寥寥数语,正说中他心坎隐事,果然声音一落,茅屋中迫不及待地传来一阵人声:“小娃娃如此说法,难道你能到山左绝涧之中,为我……”
  冷面华陀果然一生无求于人,虽则意兴冲动,心中事脱口而出,但及至说到“为我”二字,顿时住口不言。
  诸葛玉知他心意,虽说自己对捕捉“箭龙”之事,一无把握,但此乃为最后机缘,岂肯轻易错过,闻言微微笑道:“只要前辈赏赐一瓶‘续断生肌灵玉脂’,在下就亲下绝涧,为前辈捕捉一条‘箭龙’,以补先前之错。”
  冷面华陀心情一定,似乎又恢复与生俱来的冷性,只听他毫无感情地说道:“难道你想要挟老夫?”
  “在下不敢!”
  “哼,你把‘箭龙’捉来再说!”
  诸葛玉知道多言无益,微应一声,沿着白石小径,飘飘而去。
  他心在“箭龙”,是以对周遭似锦繁花,更加漠然视之。转瞬已至山峡出口之处。
  就在此时,突闻一声熟悉的马嘶。
  诸葛玉心中一动,陡地拔起身形,箭也般疾,射向那岩缝之中。
  他身手之快捷轻灵,简直是武林中百年难见之奇葩,穿出这百十丈岩缝之后,猝见一条人影,向山右一闪而没。
  那人身形衣着,仿佛就是来时路上所遇之人,诸葛玉心中又是一动,暗道:“此人对自己尾追不舍,不知是何用心?此时若非急事在身,非得追上他问个仔细不可!”

×      ×      ×

  骄阳西斜,时交未末申初,诸葛玉飘身上马,沿着山坡小道,向左而去。
  羊肠山径,险像丛生,坐马虽是千中挑一的驹,在此嵯峨乱石之间,也觉不良于行,诸葛玉干脆弃马登程,行约盏茶时光,隐闻流水之声。
  然而,极目四望,仅见一排葱郁行树,枝柯虬结,密叶如云,却不见冷面华陀口中的绝涧究在何处。
  咳!真傻!何不攀上树梢,看个仔细。
  身形一动,飘身而起,接连三纵,径向树梢上落去。
  眼看双足搭上梢头,突然之间,梢头柔枝无风自起,如同怪蛇一般,径向足踝上缠来。
  当年落魂池畔,诸葛玉曾经亲见一名武林人物陷身在一片蔓草之间,往事如在目前,心中如何不惊,半空中猛提真气,双掌一沉,就向脚下劈去。
  匆忙之中,掌劲用到九成,如同霹雳惊天,只闻轰然暴响,顿时枝叶纷飞,密不见天的树梢,被扫开一处径丈方圆的巨孔。
  躬身沉肩,两足微拳,身如陨星一般向孔中落下。
  他此时身距地面,顶多不逾五丈,当下目注树梢,凝神戒备,两足半伸,径找地面……
  突然……
  双足一闪,两耳生风,一身似无根浮萍,飘飘荡荡凌空而下,但觉光线一暗,寒气袭人,沙河流水之声,径由足下传来。
  骇然俯视,原来足下竟是一条深不可测的绝涧,就这一瞬之间,业已下落数十丈。……
  但见涧水湍急,峭壁飞升,水中嶙峋怪石,如同奔腾怒马,朝向自己迎来。
  当此生死之交,无不神魂惊颤,莫知所措。但诸葛玉异禀奇资,与一般武林高手委实大异奇趣。他此时虽慌不乱,就在身形触地的瞬息之际,灵光电转,思出了一线逃生之机。
  这原来绝涧虽然深逾百丈,但宽仅三丈左右,诸葛玉正由中间坠下,距离两壁约莫一丈五六,虽说壁上苔藓密布,滑不留手,但凭他那绝世功力,只要两手触壁,就能……
  时间飞逝,那容他仔细思量,急切间神归紫府,气贯灵枢,轰然一声,右掌闪电劈出。
  耳闻山回谷应,历久不绝,右壁碎袭,洒下了满天石雨。
  而诸葛玉就借这一震一弹之力,半空中向左横一丈四五,左掌微抬,向壁间丛草苔藓闪电抓来……
  要知他下落之势奇快无比,耳闻咯咯连响,一连折断七茎嫩草……
  武功练到极致,一发之微,能系千钧,是以他折断七株小草之后,已将那闪星旋般下落之势缓住!……
  半空中身形一弓,发出龙吟风般一声长啸,那旷古凌今的“飞龙九转”身法,业已借势展开……
  风扬落花,絮飞雪舞,如同出岫白云,悠然而下。
  涧水滔滔,奇寒澈骨,由繁枝密叶中透下的微弱天光,照射在左侧峭壁上,反射出一线灰濛濛的色彩。
  这条绝涧之中,想必寸草不生吧?
  啊!不!幽暗的壁角,湍急的水滨,长满了陆地上看不到的异草,片片巨叶大如盘盖。也许是阳光欠缺,虽然枝叶丰茂,但却如白雪晶莹,毫无绿意,就连几株修竹都好似白玉雕成。
  这奇绝景物,委实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可是,这上不见天,下不见地的急水绝涧之中,那儿有“箭龙”的影子?
  于是,他踏着那滑不留足的乱石,向涧水上流逐寸搜寻……
  时间渐渐地过去,左壁上那点点微弱的光辉,不知不觉地移到右侧,这证明太阳已经扭转一百八十度的方向……
  现在,右壁上的阳光也消失了……
  涧底一片墨黑,偶尔抬头,可从顶上扶疏绿叶中,看到三五点闪灼星光……
  是午夜了,涧底透出一阵阵奇寒……
  诸葛玉有点灰心,也感到疲倦,他在一块干燥地岩石上坐下,默运“天魔宝录”中的内功心法,练气调元,理血归经……
  不世心法,岂同凡响,一经打坐,顿感灵台明净,气机活跃,真元之力,弥充于雷府九宫之间,不但寒意全消,抑且耳目倍加灵活……
  午夜绝涧,万籁俱寂,只有滔滔流水,不舍昼夜……
  然而在这震耳洪涛之中,突然传来疏落声响……
  这声音,淅沥萧飒,像打在残荷上的秋雨……
  怪!浓叶蔽天,雨声何来?
  他悚然睁开双目。啊!湍急的涧水中,万头钻动,蜿蜒游走……
  那是鱼?
  不,那是蛇!那是各式的毒蛇!
  惊骇之余,他想起一件奇事,那也是童稚之年,听老父所说的:
  “山泽之中,群蛇杂交,千次以上,而生‘箭龙’,色呈墨绿,眼若朱砂,秉天地间百毒之气,息于寒潭绝涧之中,常于明月之夜四出游走,蛇群前拥后护,俨若王侯……”
  他心中一阵紧张,睁大了两目,在蛇群中仔细搜寻……
  可是,他失望了!在涧水中间游走的蛇群虽众,但却没有一条与“箭龙”相似。
  虽道“箭龙”就只冷面华陀所捉的一条?
  他懊丧地仰望一下天色,树梢中的星光在向他霎眼……
  啊!对,月明之后,箭龙才出,今日是四月初五……
  一想到四月初五,他心头陡然一震,想到岩下怪人十日之约,至四月十二日辰巳之交已届满,岂能等到月明之时?

相关热词搜索:金骷髅

下一章:第四章 水中捞月 稀世重宝

上一章:第二章 生死由命 黑夜闯鬼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