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游南荒忽遇侠隐
2025-07-11 作者:白羽 来源:白羽作品集 点击:
一时饭好肉熟,士钧把肉饭端在堂上,黄振坐在驼叟旁边相陪,王铁肩当然不能和师父同坐一处,便由士钧陪同在他那房内。黄士钧住的这间房中,却也很是精雅,所有一切桌椅床榻,都是伐山间林木制成,不加雕磨,自有一种天然幽趣,觉得清雅绝伦,不类凡境。士钧把王铁肩陪到他这房里,忙道:“王兄少候,待我先给后面女客把肉饭送去。”返身走出,工夫不大,从后回来,兴匆匆地又跑到厨下,托了一盘虎肉,两大碗米饭,笑着走进。王铁肩忙抢着迎上前接过盘碗,放在了桌上,见那大盘虎肉热气腾腾,此时又放了些酱油五香佐料,香气较初烧时尤觉浓厚。但见一块块虎肉,五花五层,望着十分肥嫩,不过有肴无酒,却是一件美中不足。黄士钧又含笑道:“王兄且慢用饭,恰巧头几日我在山外沽了几瓶酒,待我取来。”王铁肩一听,正惬心怀,这些日正感有些酒瘾难熬,不由心花怒放。士钧两步并作一步,复又走了出去,没多时,一手拿了酒瓶,一手又托了满满一大盘腌腊肉,走了进来。南方城乡中等人户,差不多家家入冬,都备造大宗腊肉,以为餐客之需。腌腊肉造后,便一片一片储置房外檐下,任凭灰尘上落,望去尘垢落满,肉色成黑灰色。若食时取下将尘垢略略涤去,便入蒸笼蒸透后,取出切成薄块,食之肥美异常,另有一种风味。王铁肩和士钧两人推杯换盏,饮了一时,士钧忙起身到堂上去看爹爹陪了驼叟把餐用罢,忙把盘碗家具撤下,重又返回房内,二次又陪王铁肩饮了起来。士钧酒量甚豪,和王铁肩左一杯右一杯,直饮到灯阑酒尽,月色已从东岭转过山后,二人方才罢盏,胡乱地把饭用过,王铁肩同士钧把残肴剩馔收拾着撤下。见师父和黄振尚对坐堂上谈论闲话,当晚驼叟和黄振宿在一处,彼此识荆,谈来却很是投契,大有相见恨晚之慨。王铁肩自然宿在士钧房内,他两个也很说得来,三姊妹就在明燕房内。
一宿晚景过,到在了次日清晨,玉娥、四姑、玉英姊妹三个在明燕房中梳洗齐毕,走出堂前拜谢黄家父子三个夜来款待之情,便要同驼叟、王铁肩起身奔往玉清观。驼叟见爱女玉娥的神色,恨不得立时到了玉清观,见了金哥,心下方才安定,便忙向玉娥说道:“昨夜间我听你这位黄伯父言说,从此往玉清观的路径,在头两年有一道偏桥可通,后来这道偏桥不晓何时被人移去,从此玉清观即算与外间隔离,就是从外面入山到那里的,那股正路上的竹绞溜索,也被人断了去。看来显然是浮罗子所为,不欲外人到他那里。可是听说另有一股捷径可通,浮罗子出入即是走这股捷径,但是此处重山叠岭,绵亘千里,山中道路密如棋盘,纵横交叉,怎知晓哪股路是去玉清观的捷径。若贸然行去,再迷失了途径,便不易寻觅人户了。而且这山深所在猛兽窟穴处处皆是,况且你黄伯父又说,这山深处,地僻多瘴,若受了毒瘴,非同玩耍,性命相关,自然要加以谨慎,万不可贸然起程。依你黄伯父说,莫如先命他这位令郎伴同王铁肩探一探去玉清观的这条捷径,一俟探明,再为前去,岂不比较稳妥?我想也唯有这样,如此却偏劳你黄伯父这位令郎了。”玉娥听爹爹驼叟说了这番言语,却也不便再坚持己见,忙向士钧作谢,福了两福。士钧也还礼不迭,这时玉英进前插口说道:“夜来我们这位明燕姊姊也是这样说法,怎奈我玉娥姊姊怀念爱子心切,哪肯听从,看来还是不可贸然起行的。”明燕忙走向前一扯玉娥的手笑道:“玉娥姊姊还是依了夜来小妹的言语了吧,足证小妹之言非虚。”说罢,仍把玉娥、四姑、玉英姊妹三个扯着向后面走去,边走边说道:“我们姊妹四个回头吃罢早餐,到后面山上,观望一时,趁便猎些飞禽野兽,留待晚餐享用,倒也有趣得很。”她姊妹四个一路说笑着,转进后面房中去了。
黄士钧、王铁肩吃过了早饭,二人联袂走出,去探玉清观那股捷径。王铁肩同士钧走出篱门外,见四外山间,苍松翠柏,蔽岫连云,房后山巅流下那道清溪,白石磷磷,落花沉涧,山鸟上下飞翔,景致与昨晚月下所见,却又不同。士钧走出篱门,引了王铁肩绕房后行去。到在他们居住的这片茅舍后面,士钧停住了脚步,转首向王铁肩道:“王兄我们去探往玉清观那股捷径,山中道途险恶,况又不是一两里的路程,还是寻个代步吧。”说罢,未待王铁肩答言,很清脆地向了后山打了一声呼哨,回音荡耳,好似满山皆鸣,王铁肩不由怔住。黄士钧刚刚哨罢,就听山里一阵狂风,一阵虎啸,随着从山里杂树怪石深处转出二三十只大虫,迎面直向他两人身前跑来,一个一个圆睁铜铃般两眼,都是雄壮非常。王铁肩见了,不由心下大吃一惊,忽想起是士钧幼时捕的乳虎饲养起来的,惊神方定。一转眼间,群虎已到切近,摇头摆尾,围拢着士钧齐蹲卧地上,仰了虎首,张望着士钧不住地吮嘴咂舌,表示十分亲热。士钧伸手在前面蹲卧那两只猛虎的额上,轻轻拍了两下,又一扬手,朝了其余那群虎一挥。那群虎立转身躯,齐又转向山里奔去,只余那两只猛虎一丝不动,仍旧蹲卧在那里,静待士钧分遣。
士钧忙向王铁肩道:“王兄你看这两虎不是我两人很好的代步吗?”说罢,在两虎背上一拍,立时两虎站起,竖起周身斑斓色短毛,来回抖了抖,看去愈显雄壮肥大。士钧当时把两虎抚摩一阵,又引王铁肩到虎前,教虎嗅了一嗅,无形中是给人虎介绍。然后两手一按头前那只虎背,翻身跨了上去。王铁肩看了哪肯示弱,不顾许多,也翻身跨上这一只虎的虎背上面,顺了山路,飞奔下去。只觉耳畔风声呼呼,没多时转下一道斜形山坡,绕过一个山口,忽听水声聒耳,但望这一长流横现眼前,两面悬崖对峙,中间江流如一线。看江心乱石槎丫,水不能经过,涌而立,搏面拂,盘洄而破碎,波浪相激,犹如惊雷。人行此处,对面语声不闻。
士钧、王铁肩跨的那两虎,到在江边,便直向江中渡了下去。却把王铁肩吓得惊慌失色,再看士钧跨的那只虎,早跳下江去,那虎却也灵便非常,爪寻江中乱石,三窜两窜,没有多时,早到在了那旁。王铁肩跨的这只虎随在了士钧那虎后,也扑下江去,到在江中一拱一伏,把个王铁肩颠簸得摇摇欲坠,吓得他心胆俱碎,两腿紧紧夹住虎腹,两手紧扯住虎项上的短毛,哪敢放半点松。好容易到在江的那旁,方把心中悬的那块石头放下。只看路径越来越阴,那两只虎负了士钧、王铁肩两个穿山越涧,行了好久,一路上幽壑深林,山势愈来愈深,山光被日色映得一片赤色,望去山红草绿,碧树丹崖,烂若绘绚,奇险幽秀,可称是二者兼备。
王铁肩跨在虎背上,忽然失惊向黄士钧喊着说道:“黄兄我们跨着虎,像这样瞎猫撞鼠地向前胡乱地飞奔,哪就恰巧被我们寻到去玉清观那股捷径了呢?”士钧一听,忙地跳下虎背,笑道:“我们去玉清观的方向不曾弄错,王兄你辨一辨日影,你看方向不错的吧,我们这不是直向北行着了吗?”王铁肩这时也从虎背跳下忙道:“我们都是不曾到过玉清观,黄兄你看这山里去西北的歧路四下交叉,方向虽不错,可是准晓得我们走的这路也是不错的吗?”士钧听了王铁肩这话,觉得也甚是有理,一看前边一座山峰高出半天,便忙道:“王兄我们到山巅张望张望,恰巧或者也许能望见那玉清观。”说着,便即步行奔向前面那高峰跑去,那两只虎便也随在他俩身后。
山径虽是奇险,所幸尚不觉十分难行,一时到在峰上最高之处。只看四外都是层峰叠峦,髻簇拳立,棕榈松菁,夹岩森列,峰辔中腰,白云相隔,哪里张看得清。白云忽开处,一看下为大壑,哪有半个玉清观的影子,至是士钧却也两眉紧皱起来,方知去玉清观那股捷径,决不似心中所想的那样易寻,十有八九今天恐难以寻到。士钧肚内这样暗思,便和王铁肩彼此一商量,反正已到在此处,索性发一狠,仍到峰下,还本着那条方向走,给他个要错就错到底。即使寻找不着玉清观,好在我们有这两个代步,就是天晚也无甚紧要。两人便走下这座高峰,跨上了虎,一直向西北那股山道飞驰而去。经过两三个山峰忽瞥眼前竹林密菁,隐约约听竹丛里面,有人说笑声音。从丛隙之处,定睛向林密间看去,见有两个盘髻道童,坐在林内一方石上,相对谈笑。士钧、王铁肩见了,心中不觉大喜,暗想在这深山所在,别无观院,这两道童,定是玉清观浮罗子门下的,今天总算不虚此行。想到这里,不由大喜过望,忙不迭地从虎背跳下来,两步并作一步,朝竹林内那两道童所坐之处走去。那两个道童正坐在那里闲嗑牙,一转首忽看士钧、王铁肩两人一前一后走来,身后还跟随了两只斑斓猛虎,立时两个道童把话锋停住,心中惊疑,呆呆向士钧、王铁肩两人打量过去。
王铁肩急忙抢向前开口问道:“两位道兄,是玉清观浮罗子那里的吧?”那两个道童听王铁肩这样向他问着,却不回答王铁肩这话,反向他两个问道:“你们两位是从哪里来的?”黄士钧接口答道:“我们是从流青谷而来。”原来士钧所居之处,地名唤作流青谷。那两个道童听士钧说罢,便忙说道:“你们是流青谷金沙掌黄老英雄那里的吧?”王铁肩在旁听了,自忖这金沙掌三字名色,定是士钧之父黄老者的外号,当时便忙地答道:“我们正是黄老英雄那里来的,但不知两位小道兄是否玉清观浮罗子的门下?”那两个道童,中有一个年纪稍小的,将要答言,那个年纪大些的道童,忙朝他一使眼色,回转首来向王铁肩两个道:“你们先莫要问我俩是不是玉清观的,我先问你们从流青谷到此何事。”王铁肩答道:“我们到此要往玉清观,看看浮罗道人新近收的一个弟子,不用说两位小兄必是那里的。”那一个年纪稍大的道童听王铁肩说罢,两眼向上转了两转,便直认不讳地说道:“我俩正是玉清观浮罗子门下的,我叫丹林,他叫青皓,二位不是要去我们玉清观吗,请暂在此少待一时。”说到这里,抬手向竹林外一个山环指去。接续前言道:“我们师兄弟两个今日出观来,系是砍取些枯树枝,回去烧水煮饭,我们已砍下来两大束枯树枝,现放在山环那旁,待我们取来,引你们二位一同到我们观里去。”便同了青皓,师兄弟两个,离了这片竹丛,一溜烟向竹外那山环跑了去。
士钧、王铁肩只好在他师兄弟两个坐的这面石上坐了下去,敬候他俩转来,好叫他俩引路到玉清观去。士钧、王铁肩心下很是欢喜,暗忖今天误打误撞,居然遇见浮罗子这俩徒儿,总算还是不虚此行。这时那两只虎看他俩坐下,便也卧在了一旁。士钧、王铁肩看那丹林、青皓早已转了山环那旁,心想没一时,他师兄弟两个便要走了来的。不料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师兄弟两个走来。士钧、王铁肩不由有些心疑起来,想他俩都是十五六的孩童,定是贪玩心胜,或者许是在山环那旁玩耍起来了。士钧、王铁肩想到此处,便忙站起,想到竹丛外山环旁,去寻他师兄弟两个,谁知过去一望,但见有许多股交叉山路,看这许多股山路,尽皆鸟径崎岖,竹林夹道,望去阴暗异常,内中不见一丝日光,不晓那丹林他师兄弟两个转入哪股路中去了。在这山间,地下皆石,又毫无些微足迹可寻,士钧、王铁肩至此,方知受他师兄弟两个的骗了。深悔信了他俩言语,不曾跟定他们身后,以致功亏一篑,白白跑出来一日,怎好回去复命。依了王铁肩便要给他个误打误撞,向正中一股路中寻去。士钧忙拦道:“王兄你看,日色早已偏西,这里山路错综,哪就恰巧被我们寻着他们玉清观的路径,莫若记定此处,明日我们天一明即起身到此,再为探寻。反正料定此处,距他们玉清观必已不远。”
王铁肩哪肯甘心地就这样返去,听士钧说罢,便道:“我们管他对与不对,就循这股路再寻一时,我们再转向回道。”士钧只得依从了他,两人便忙又跨上了虎背,那两只虎迈动爪,如飞朝正中一股道中奔去。道旁夹满了的竹林,遮蔽天日,越走越黑暗,好容易转出这竹丛夹满的山路,当前一峰直立云岩,一道涧水环绕于其下,水色澄清见底。士钧、王铁肩跨的两虎连跑带窜的已大半日,早已口中干燥起来,便直奔涧旁饮了一气涧水,驮着士钧、王铁肩两个,又顺山路向前跑去。峰回峡错,眼前又有四五股交叉道路,一看斜阳西去,林鸟催归。
士钧道:“王兄我们还是明天再来吧。”王铁肩看这情势,今天是不易寻到,只可把头点了点,两人当时便走向回道。他们不知不觉间已走出百余里,及至回到了流青谷天色早已大黑。驼叟父女等人,满心希冀着他两人去了一日,准可探明去玉清观那股捷径。谁知他两个回来,说了往寻的情形,驼叟父女等人,都不由得面现难色,也很是追悔他俩不随后跟定浮罗子那两个徒儿,致失之交臂,尤其是玉娥看他俩空去了一日,口里说不出,心中却暗自焦急。士钧、王铁肩跨在虎背,往返跑了二百上下里的路程,肚中已早饥饿,士钧看驼叟等人同爹爹早已把饭用过,他俩忙胡乱地吃罢了饭,便去安歇。
当晚无话,次日天将一发晓,他俩裹了些干粮,仍旧跨了虎,顺了昨日道路,又往寻玉清观去了。王铁肩原想今日定可把玉清观寻着,谁知到了那个山环之处,左转右绕,岔路似较昨日尤多,指不胜屈。黄士钧、王铁肩却又空空跑了一整日。其实在昨日遇见丹林、青皓坐的那片竹林所在,正当玉清观的山后,不过尚隔一道偏桥,山路各处交叉,他俩哪里寻找得到。这日整整走了一天冤枉路,虽有两虎代步,可是颠簸得却也很是疲乏了。好在他俩都是练武功的,若是换个平凡的人,恐早就骨软筋酥得难以支撑。
两人很不高兴,返回流青谷,斜月西偏,已是更鼓三漏。二人回到了家下,姊姊明燕迎面黄士钧道:“你可曾遇见刘伯父和爹爹了吗?”士钧突闻此言,忙问道:“伯父和爹爹哪里去了,这时怎么还未回来,我们哪里遇见了呢?”明燕道:“他们老哥俩儿吃罢早餐,说是游山去,直去了这时,还不见转来。”士钧听了,不由得诧异起来,虽晓得爹爹和驼叟都是本领非常,在山中若遇上猛兽,却也足以应付得了,心中虽作是想,但是终觉难以放怀。王铁肩一旁听了,也是和士钧一样甚是放心不下。王铁肩当时忙把仍未寻着玉清观向师妹玉娥说知,拟定明日再三次前往探寻。便随了士钧跑到厨下,寻了些食物,胡乱吃下,也忘了疲乏,匆忙忙随同士钧走出,借了月色,转向山中寻驼叟去了。
王铁肩随士钧走出来,便跟在士钧身后,转入门外那座山中,看山容色暗,峭壁排天,纵跃攀缘,山路陡峻难行,况且又在这月色之下。走到山的险处,俯首下望,深壑万仞,不觉股懔,耳旁又时时听到虎啸猿啼之声,士钧、王铁肩两个足音交应,愈显景色凄凉可怖,山岩间的树木也笼罩了一层浓黑颜色。两人行到山最高处,看月色朦胧众岭间,嶙石皆云,景象却又与山下迥不相同。士钧、王铁肩转过两三座山头,哪里看见驼叟、黄振一些踪影,两人见无法寻找,便要捷转,忽地就听山间一簇树林里,一声长鸣,声音十分尖锐刺耳,随着上面一阵风声,起自那簇林木间,枝叶纷纷下落。士钧、王铁肩仰首定睛望去,见是一头丈余长巨鸟飞向半天,两翅把下面遮蔽着,一阵昏暗,那巨鸟两爪大小,犹虎爪也似,形貌十分凶恶,展动两翅来回飞绕,引颈下视,像是寻攫食物。若在往日,黄士钧早和这头巨大怪鸟厮斗起来,就是王铁肩也是不能把它白白放过。但是今天他两个日间寻了一日的玉清观,未得歇息,却又跑到这山中来,体质就是再健壮,功夫就是再有根底,却也觉得十分疲乏。当时忽瞥见这头巨鸟,都抱定多事不如少事的心意,士钧一扯王铁肩忙说道:“王兄你我赶紧寻个隐避的地方,权且闪躲一时,不要被这怪东西觑见。”说着看近前有块岩石,形状上凸下凹,底面恰好能容两人,士钧、王铁肩两个忙大踏步,跑到这岩石下,悄悄向天空望去。就看那巨鸟,只是围了这山近来回飞绕,仔细望去,看这巨鸟首大似斗,隐约约见周身浓黑色羽毛,形状像是鸟生着翅的猛虎一般。这巨鸟一边飞着,一边啼叫,猛然这巨鸟灯也似一只鸟目,朝了士钧、王铁肩躲闪的这岩石下扫射过来。士钧急忙说道:“仔细些,我们大约被这怪东西看见了。”话未说罢,看这巨鸟一敛双翅从上向下,疾似闪电望了岩石下面扑来,士钧、王铁肩抽出随身器刃,准备和这巨鸟搏斗。这巨鸟已然扑下来,士钧、王铁肩将要纵了出去,见这巨鸟扑向这岩石另一旁,方晓这巨鸟目标却不在此。这巨鸟将将扑下,忽听下面吱吱乱叫,紧跟着地下一种微细沙沙声音,士钧、王铁肩悄悄探首,向了这巨鸟扑落之处观望了去,不由立时大吃一惊,见是一条油光亮亮乌鳞大蟒,足有缸口粗细,一半盘在这岩旁一株树干根下,露出这一半,望去就有丈余长。料这条巨蟒全身足有两三丈长短,吞吐着口中红信,身依树干,同这巨鸟拼斗起来。
这巨鸟伸长鸟头,左右旋绕,朝这条大蟒喙去,这条大蟒红信一吞一吐,嘴里不住吱吱怪啸,也一伸一缩去咬那巨鸟,各不相让地恶斗起来。鸟喙住蟒,叫声吱吱不歇,蟒咬住鸟,羽毛纷纷下落。斗了好久,巨鸟大蟒都负了重创,它们仍不肯松放。最后这巨鸟见操胜券,便发出凶威,一声怪鸣,直朝蟒首喙了下去,那蟒此时也是凶焰外露,这巨鸟将将扑到蟒首跟前,只听这巨鸟又怪叫了声,回旋双翅,到天空去了。这巨鸟一个猛劲扑向那蟒首,本想这一次把那蟒喙毙,哪知这蟒也凶恶异常,伸长脖头,迎了上去。两下势子均是甚疾,在它俩互相一撞之间,这巨鸟未曾喙着那蟒,却被那蟒一口把这巨鸟的一翅咬伤。这巨鸟一声怪叫,不敢再为恋战,强张双翅,飞逃去了,一眨眼,已不见踪影。那大蟒看劲敌飞去,仰颈上望,口中红信吐个不住,嘴角毒涎下流,望着越显凶恶可怖。士钧、王铁肩正张望这一条大蟒,忽觉又是一阵微细沙沙的声音,起自身后,士钧、王铁肩一回首,忽见又有一条大蟒,潜伏在他俩身背后,不晓何时从这岩石下穴中钻出来的。看这条蟒和石旁树干根下盘踞的那条蟒不相上下,一伸一屈的,蠕蠕向前行着,距了士钧、王铁肩不过四五尺远近,这蟒好似也觑见了他两个了,停住了身躯,张着盆碗似的大口,对了他俩不住地把红信一吞一吐。
黄士钧、王铁肩一看毒物当前遮后,哪敢再在此停留,忙从岩石下纵了出去。树干根下那条大蟒,一眼也看见了他俩,回过身躯,离了这个树干,身子平铺山间的草上,向了士钧、王铁肩身前而来。这时岩石下潜伏的那条蟒也已然钻了出来。士钧久居此处,晓得这山中毒蟒的厉害,莫说是被蟒咬着,就是嗅了这毒蟒口喷的毒涎气味,周身就要肿疼。士钧手扯了王铁肩,急忙道:“王兄赶快走,毒物不可力敌。”左右盘旋着,向了回道跑去,不敢走垂直的道路,恐为那两条毒蟒追上,蟒行草上,系是一条曲线。士钧、王铁肩一口气跑过了一两个山头,方不见身后那两条毒蟒追上,可是他两个早已汗流浃背了。士钧、王铁肩看没了毒蟒的踪影,这才缓了一口气,脚步稍稍慢了些。士钧向王铁肩说了这毒蟒的厉害,王铁肩不由咋舌地连说好险。及至他两个回到流青谷,天光已要发晓了,驼叟、黄振仍未返来,明燕和玉娥等人都觉有些蹊跷。那明燕姊弟心想自从隐居这山里,十余年来,爹爹从未在外留过一夜,况且这方近连一家住户也无,日间他老哥俩游山是游到哪里去了呢?想到这里,心下十分焦急,眼看着天光已然大亮了,他们几人仍坐候房中,眼巴巴盼望驼叟、黄振返来。黄士钧忽向他姊姊明燕问道:“刘伯父和爹爹游山去的时候,是步行去的,还是跨虎去的?”明燕摇着头道:“这却不晓得的。”士钧一听,忙道:“待我到后山去看一看我们那几十只虎,就晓得了。”起身走出,奔向后山跑去,晨光熹微中,山光树色,晓霞一片,看岩谷间野草幽花,含苞吐艳,一阵阵香味袭鼻,胸襟顿觉爽然。士钧来到后山,一声呼哨,岩洞中的群虎齐奔了来,士钧一看,一个却不短少,忙又回返家中。
将将转出这面后山,见王铁肩飞也似迎面跑了来,看了士钧,停住脚步,忙大声说道:“他两位老人家回转来了。”士钧听了,心下方才安然许多,自忖他两位老人家怎的游山游了一夜,边走边想,确是有些心疑莫解。走回家中,看驼叟、黄振对坐堂中,正和玉娥等姊妹几个谈话。望见士钧走来,停住了话锋,驼叟转过首来,向了士钧、王铁肩说道:“昨日你两个又空跑了一日,仍是未曾寻见玉清观吧?”士钧忙道:“我俩今日还要去寻的。”黄振忙接着向士钧说道:“你两个今日不必往寻了,我同你刘伯父,刚从玉清观转来。”士钧忙问道:“你老人家同刘伯父不是游山去了吗,怎么居然会寻到了玉清观了呢?”黄振道:“在昨日吃过早饭,原本想陪同你伯父到附近山中赏玩一时,哪知刚走出没好远,忽看迎面走来一个道童,到了近前,他虽和我不相识,他却认识你刘伯父……”
黄士钧听爹说到这里,忙一转首,问道:“这道童定是咱头天逢着的那两个,不是那个丹林,便是那个青皓。”王铁肩尚未答言,黄振便又继续地说道:“你料得一些也不错,来的这道童正是浮罗子的徒儿,名叫青皓。他说昨日遇见了你两个,回去禀知了他师父浮罗子听了,即料他新收的那金哥家中有人来了,可是他绝没想及你刘伯父也来此处。浮罗子命他这徒儿来此探望一回,恰巧遇上我同你刘伯父,当时便随了他往玉清观去。那青皓莫看他小小年纪,陆地上的功夫,却也很是了得,行走起来,很是稳快。我同你刘伯父跟定了他,上百里的路程,不消一个多时辰,便已到了。我们本想多在那里盘桓一日,因去时未容返家说知,唯恐你等放心不下,所以我们天将明,便辞了浮罗子返了回来。”
王铁肩这时又进前向师父驼叟问道:“你老人家既晓得了往玉清观那股捷径,我们明天就要从此起身前去吧?”驼叟道:“我已和你师妹说了,金哥确在那里,勿须再为前去,但浮罗子可以把他领来一见。因为从此到彼,中隔了一道偏桥,他们随时移动,就是去,此时那桥已然移开,怎能通过。”驼叟说至此处,便又转首向爱女玉娥说道:“浮罗子曾说再过年余,俟金哥功夫稍有根底,必命他返家探望一次,你这还有什么不放怀的吗?”看玉娥踌躇满怀,心想爹爹既见金哥确在玉清观浮罗子门下,倒也没有什么不放怀的。不过须得年余,母子方能相见,终觉难以释念,但是只有依了爹爹之言。果到明日,由丹林领来金哥,母子相见,悲喜交集,别来不久,金哥已似成童了。他居然安慰他母,盘桓终日,拜别慈母归山。
驼叟一行爷儿几个,因金哥母子已然相会,此行不虚,便与黄振及明燕姊弟告别,出山返回黄堡去。玉娥、四姑、玉英和明燕相处得十分火热,忽然别去,哪里肯舍,便又强为挽留的住几日。这日拜别了他们,彼此间均有些恋恋难舍,临行之际,明燕向玉娥说道:“姊姊妹妹们明岁春间千万要来敝处再盘聚几日,小妹本应俟等些时出山,到府去望看姊姊妹妹们,因外面仇家众多,甚是不便,还望姊姊妹妹们到在山外,万勿提及我们一字,请要牢记。”父子也向了驼叟师徒言说:“到外面请不要露我们一字,恐为一些仇家知晓。”彼此方才作别,黄振因山中歧路繁多,恐他们几个迷了来时之路,便命士钧随同送到山外。
这次士钧引了驼叟爷儿几个,抄走近径,不消大半日,已来到山外。士钧停住脚步,与驼叟等人话别,心下都是未免依依。驼叟一行爷儿几个来到山外,当日在店中住了一宿,便在那店内雇了三乘长程小轿,分给玉娥姊妹三个乘坐,朝发夕止,按了站口取路,向回道行去。非是一天,这日行到了一个所在,地势险僻,沿途山路,不见人烟。正行间忽看当前一峰突起,天色阴暗,云封其上,仰首不见峰巅,就看两壁山崖,并无寸草,舆夫们说道:“这儿连一个人也无,我们紧赶几步吧,天气不好,看要有山雨的。”又有一个舆夫说道:“没有好远,前面即是连山关了。”舆夫们一搭一和且走且谈,忽地一阵风起。这三乘小轿的前面轿帘,立时都被狂风掀起,眼看山雨欲来。正在这时,就听后面一阵马蹄声响,转眼间斜刺里从这三乘轿旁驰过去了三骑骏马,上乘三个短衣汉子,每人身后斜背了一口单刀,柄上系了方尺余长红绸子,一被风吹得摇摆作响。这三个汉子驰到轿前,一勒缰绳,那马便缓行起来,不住地回首向玉娥等三乘轿内张望。玉娥等三个的轿帘刚才被那阵风掀起,尚未放下,玉娥本坐在头前那乘轿里,看这三个乘马汉子,凶眉恶目,不住地转首向了轿里探望,玉娥看三个决非善辈,便忙探首出去,招喊王铁肩把轿帘放下。王铁肩此时也看出那三人丑态来,一腔怒火极力按捺着,若非随在师父驼叟跟前,早张口向他三人喝骂起来。
那三个汉子看了,说了声:“这口美肉我们还怕她飞到天上吗?”当时放马疾驰下去,不一时转过一个山弯,已不见踪迹。驼叟师徒两人及玉娥姊妹三个都看出那三个汉子不是好路道,可是那三个汉子临驰去时说的那句言语,他们却未听清,所以看他三个驰去,也未在意。所幸此时山雨只落了几点雨点,并没下起来,又向前行了三四里路,已到连山关。
这连山关地虽险要,人户倒还稠密。天光已晚,便在这里寻了店房停下,准备明晨再行赶路。在一进这家店内,忽瞥见里面厩下拴着三骑空马,仔细瞧去,正是路间所见那三个汉子乘的那三骑马,想那三个汉子定也宿在这家店里。驼叟一行爷儿几个宿的这房屋是这店的一个旁院,共是三间房,两明间一暗间,玉娥姊妹三个便是宿在这暗间中,驼叟、王铁肩师徒两个即宿在外间房内。店小二忙张罗着送来面水茶水,跟着要了饭菜。饭罢,店小二撤下家具,随又把茶水泡上,驼叟向是盘膝而卧,王铁肩行了一整日的道路,头一挨枕,便呼呼睡去。暗间中玉娥姊妹三个一倒身便也睡熟。天也就将有三鼓,驼叟盘膝坐在床上,忽然嗅到股异香传入鼻孔。驼叟忙睁开了二目,房中烟气已满,略辨气味,已知是黑道上人所用的薰香。驼叟急抬首望,有一点火亮从窗洞处放进。驼叟轻轻塞鼻走下地来,看桌上放有半杯冷茶,便手蘸冷茶,悄悄过去把那薰香的火头悄悄弄灭,窗外燃放薰香的那人,尚兀地一些不知。又沉了一时,就听窗外有人悄声说道:“这间房里宿的那病容满面的老头儿和那一个粗壮汉子,此刻想已够劲,只余下这里间那三个女的了,我们还不赶快进去,把那三个女的跨在马上带了走。”又一个人道:“这三个女的正好我们每人弄一个,我们就不必再去南江掳那店中雏儿了。”
驼叟听到这里,忙掣刀在手,从后窗纵出,转到前面,天光十分黑暗,只看三条黑影都是手擎了明亮亮器刃,正在那里撬那暗间的前窗。驼叟摆刀窜了过去,那三个听脑后有人,忙回转身躯,各亮手中刀,并不搭腔,和驼叟交起手来。他三个本领都是平庸,哪里是驼叟的对手。王铁肩这时也惊醒,听师父在房外和人厮打起来,连忙提刀跳出。那三个正战驼叟不过,见又走出一个来,哪敢久恋,就见内中有一个虚晃了一刀,跳出圈外,口中喊道:“三弟、四弟,我去拉了坐骑,头前等候你俩。”说着跑出这座旁院去了,驼叟、王铁肩听了这人口吻,方明白这三人正是日间所遇那三个骑马汉子。王铁肩忙要向说话的那汉子追去,怎奈这店旁院甚是窄狭,驼叟和那两个汉子正堵在这旁院角门内交手,无法走过。王铁肩身体笨重,窜越的功夫又不甚精巧,眼巴巴望了那汉子,拉了那三骑马,开了店门走出去了。和驼叟厮斗的那两个汉子,听他们同伴那人已拉马走出店外,便也虚晃一刀,回身跑向店外逃去,驼叟望着他俩后影笑了笑,停了腿步,看他两个逃去。王铁肩忙道:“你老人家怎的放这三恶徒逃去,怎不追赶呢?”驼叟笑道:“你想我当真和他三个交手吗?我要当真和他三脓包交手,一个也叫他们逃不脱,如果我们在此若把他三个结果了,惊动官府,不是给店家寻了麻烦吗?若是生捉住他三个,又怎样发落呢?莫若放了他,况且我又不便追,怕中了贼人调虎离山之计。”说着,回到房内,暗向玉娥姊妹三个喊了两声,不见答应。驼叟怕她三个受了薰香,便推门走进,掌灯一看,空洞洞哪有一个人影,驼叟不由大惊。驼叟忙喊叫王铁肩道:“怎么房中空洞洞的,你师妹她们姊妹三个哪里去了呢!”王铁肩一听,当时也惊慌起来。驼叟向这房里四下望了望,见后窗开了,忙向王铁肩道:“待我去看一看她们是哪里去了。”王铁肩便从窗纵了出去。猛听有人喊道:“师父老人家不要去寻了,我那两位师姊追了那三个贼人去了。迟一时,就要回来的。”驼叟听是玉英的声音,一回首看玉英立在后窗外一片空地中间,静悄悄在那里等候玉娥、四姑返来。驼叟想此处路径生疏,哪里放心得下,忙向玉英道:“你回房里去吧,待我去寻她姊妹两个。”将说到这儿,一眼瞥见两条黑影由外窜来。玉英手一指道:“这不是我两位师姊回来了吗?”转眼间那两条黑影已到近前,驼叟一看,果然是玉娥、四姑姊妹两个返了回来。
四人走回房中,王铁肩看了她姊妹两个回来,也才把心放下。驼叟回了房里,灯光下看玉娥、四姑手中的剑,剑光成红。忙问道:“那三个贼人被你两个结果了吧。”玉娥尚未开言,四姑忙答道:“我们听你老人家和那三个贼人交手,便都醒了,后来又听有个贼人说去牵马去,我们便从这后窗跳出,想警诫警诫这三个恶贼。他们这三个恶贼,我姊妹俩却不曾把他们结果,不过把他们三个的左耳削了下来,以示薄惩罢了。”
天已微明,听店中尚无一些声息,若在每日店家早已起来,不过他们店家和各房旅客们听夜来驼叟和那三个恶贼厮打声音,都吓得屁滚尿流,一颗头缩到腔子里,蒙了被子,哪敢出一些声息。直待驼叟命王铁肩喊叫店家算付店账,并催促舆夫起来上路,他们一些人等,方才大了胆子从被子里钻出,穿好衣服,开了房门,走了出来。店家明知夜来那三位乘马客人走去,在夜间哪敢出去向他三个索要店饭账,他便装糊涂,不闻不问。驼叟等人稍为梳洗,付过店饭账,便忙起身赶路。
向前行了一站,到了个所在,是个小城镇,地名仓集,依山傍水,形势尚佳。便想在此地寻个店口,用了午餐,再为起行。随即进了这店,但看冷锅清灶,店里小二无精打采坐在柜房一条板凳上打盹。这店小二忽听有人走进,便忙睁开睡眼,向了驼叟、王铁肩望了望,又看门外停有三乘小轿,知道是客来此打饭尖的,忙站起强笑地说道:“客官们请到别家去吧,我们这儿没有心思再做下去了,一两天便要关闭的。”王铁肩忙问道:“你们开设的好好店房,怎的要关闭了呢?莫非你们亏累了吗?”店小二头摇了摇道:“亏累却不曾亏累,客官们若在前几天来,我们这店还火炽炽在开设着呢。”驼叟、王铁肩听这店小二半吞吐地说到这里,忙问何故。店小二忙答道:“客官们不必问了,我们店掌柜出了意想不到的祸事,此刻我们店掌柜已进城报官去了。”
驼叟师徒两个寻根问底向他探问,他也并不隐瞒,当即答道:“我们这店掌柜的名叫刘五掌柜,年已五十余,跟前只有一个女儿,老伴却早已下世。我们这刘掌柜的父女两个,在此开设这片店房,已有五六年了。我们刘掌柜的女儿别看是店家之女,生得却也有几分姿色,年已十七岁。客官请想我们干的这营生,来往人色甚杂,不晓何时我们这刘掌柜的女儿,被歹人觑见了。忽在前日夜间四更多时,来了三个骑高马的贼徒,拍打店门,说是过客到此宿店的。我持了灯笼忙去开了店门,看那三个都是满面血迹,确实吓煞人。他三个手擎着明晃晃器刃,见我开了店门,一抬腿把我持的灯笼踢灭,闯进了店内,照直奔到我们刘掌柜的那女儿房中。我们刘掌柜的女儿从睡梦中,便被这三个贼徒掳去。我们的刘掌柜只这一个女儿,平素爱如掌上明珠般,今忽被贼徒掳了去,早已急煞,哪还有心思再开设这店,所以天将微明,便进城报知官府去了。”
驼叟听店小二说了这片言语,便料个八九,想定是在连山关店里放去的那三个恶徒干的勾当,自己不欲多事,哪知纵容了恶人,生此恶果!便又问道:“平素你们这方近山里可有歹人盘踞?”店小二道:“我们这方近并无歹人。”问道:“连山关地方可有歹人吗?”店小二头一摇说道:“这儿距连山关几十里路,那儿我却不晓了。”说至此,店小二向门外一张望,忙又道:“客官们请到别家去吧,看那不是我们店掌柜的报官已回来了吗?”驼叟、王铁肩转首看去,见走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面色苍白,满脸的泪痕,暗忖这定是店小二口中说的他们店掌柜的刘五了。不便在此久停,当时只好走出,另寻别店。
当驼叟、王铁肩师徒两个和店小二问话时,轿中的玉娥姊妹三个,也全已听清。驼叟、王铁肩离了刘五店房,舆夫们抬着三乘小轿向前行去。走了没几步,瞥见路迤北又有一家客店,门上悬的匾额,上写“连升店”三个大字。驼叟、王铁肩等人照直走进这家连升店内。舆夫们把轿放平,玉娥、四姑、玉英走下轿来。这店的小二看生意上门,忙笑嘻嘻迎将上来,当把驼叟一行引到北房里。这北房一连三间,系是两暗一明,房内倒还洁净。驼叟把玉娥姊妹三个安置在西间房中,自家同了王铁肩两个便到东间房里。店小二忙去把脸水打了来,随又把茶泡上,站在那儿,笑嘻嘻问道:“客官们要什么饭菜,请吩咐下来,我去先知会灶上。”驼叟便叫随便弄些饭菜,店小二答应着转身走出。
这里四姑忙从西间走出,向了驼叟道:“我们今天在此权且停留一日吧,明日再起身上路,你老人家看怎样?”驼叟听四姑的语气,早明白她的心意,故作不知,忙笑着说道:“天才刚刚到午刻,时光尚早,吃罢饭休息一时,怎么也得再走一站,哪能这老早即在这儿停歇下来呢?”刚说到这里,张玉英也一步从西间跑出来道:“方才那一家店里的小二所说的言语,我们姊妹三个全已听清,我玉娥姊姊和四姊姊都说,我既然知道那刘五的女儿被匪徒掳去,不能不管,我等素来抱定侠义两个字,怎样也要把刘五的女儿从匪巢里给救了回来,我们再行上路。”驼叟笑道:“我不过同你四姊姊说戏语,那匪徒掳去刘五女儿,我们不知晓便罢,既是知晓,哪能袖手旁观呢。听那店小二说那匪徒形状,定是昨日在连山关那三个恶徒无疑,看来他们的巢穴,也必在那连山关附近山内。我看在此用罢了饭,再寻回连山关,你们看怎样?”玉娥听到这儿,走出来忙道:“你老人家所说甚是,恶徒一定是窝聚在连山关附近地方。”
说话之间,店小二已把饭菜端了上来,几个人不一时饭罢。驼叟命王铁肩去知会舆夫们,说是仍要折回连山关,王铁肩走出告知了舆夫。舆夫们听了,心下很是纳罕,忙问道:“怎么又折回去呢,莫不是在那连山关店中遗下什么物件了吗?”王铁肩佯言道:“并非是在连山关店中遗下什么物件,只因那里山间有我们多年一位老友,来到此忽记忆起来,我们好在才走出一站路,故此再返回,顺便探望探望我们那位老友。”舆夫们听了王铁肩这片逛言,信以为实,忙问道:“客官们既是折返那里探望老友,可是客官们这位老友的居处,客官们可曾到过?”王铁肩头摇了摇道:“我们却不曾到过。”舆夫们忙道:“客官还是不去的吧,那连山关方近山中,除了我们来时走的那股正路,其余的山路四下交连,山路复杂极了,就是那里的老住户也摸不清那方近山的道路。况且那山谷叫作盘山谷,山势又险,谷中时有歹人出没。昨夜在连山关店中,所恃是客官们本领高强,同匪徒厮拼了大半夜,把匪徒们惊走,若不然的话,那可就难以设想了。适才那家店小二不是说他们店掌柜刘五女儿被人抢走了吗?客官们虽是一身本领,不怕歹人。但是行路在外,也得求个顺利的。就拿昨夜在连山关店里来说吧,客官们同那匪徒们相拼的当儿,我们吓得险忽儿不曾弄了一裤兜子的尿屎。直到后来,听匪徒牵了马逃去,我们几个才稍稍把心放下些。依我们说,客官们还是赶我们的路吧。就是折返连山关,恐也未必寻找得到客官们这位老友的居处。”王铁肩道:“你们莫管我们是否寻找得到,到在那里,我们步行前往,又不要你们抬了轿引路,多赏你们几串酒钱就是。”那舆夫听多赏他们几串酒钱,自是欢喜,不再多语。
王铁肩走回房去,把舆夫们口中说的山路交杂情形,说知了师父驼叟等人。彼此一商议,只可到在那儿再探寻恶徒等的巢穴,不便再在此久停,喊过了店小二,付清了饭菜等账。玉娥姊妹三个坐上轿内,舆夫们抬起了小轿,随了驼叟师徒两个,离了这家店,又向来道行去。好在相距只是三四十里路,不到一两个时辰,又已回到了连山关。依了驼叟,拟命王铁肩同玉英在店里守候,自己和玉娥、四姑前去探寻匪巢。玉英知晓师父不令她去的心意,恐遇上了恶徒,自家的武功根底甚浅,难是人家对手。但是她心中虽这么想着,可是她究是个孩子家,喜动恶静,又愿得机稍试武功,听师父不令她随同前去,粉面低垂,两手去抚弄衣角,不声不语。四姑一旁,看出她的心意来,忙代她说情道:“我们莫如都一同前去,也无甚紧要,那恶徒们都是平庸之辈,有我们这爷儿几个,彼此都可照顾得来,难道还能叫恶徒们同玉英妹妹交手吗?”驼叟一想,所说却也甚是,当把首点了点道:“一同去就一同去吧。”玉英听师父允许她随同前往,心下自是甚喜。大家束扎利落,各带了随身器刃,把店内房门锁上,佯言进山访友,吩咐店小二仔细照看门户,一行爷儿几个离了店中,向山间行去。
来到山内,绕过几个山角,环视其中,道路交叉错综,果然难走难寻。王铁肩看了,以为这山的道路,较在罗浮山同黄士钧寻玉清观所见的歧路,相差不多,越往前进,山势越险,四外岩崖间,异葩怪卉,层出杂见。一行爷儿几个因不识这山中道路,直奔这山中间一股正路行了下去,左转右绕,不敢误入别股岔路,唯恐迷失途径。没多时,绕过了一座山峰,瞥见一水奔流而来,一巨石突然砥柱中流,下汇成两道小溪,溪上架了一面板桥。渡过这面板桥,恰从这瀑布里面穿过,行在这股瀑流中间,仰首上视,阳光射耀,这道瀑布,望去犹如雨后长虹也似,洵属奇观。穿过这道瀑布,又转了一个小山嘴,看是一面广坪,秧畦垄菜,另有一种境地。从杂树丛隙处望去,露出两三户山家来,林木掩映,篱门半闭。驼叟见了,忙道:“这里山户定晓恶徒门的巢穴,待我们去探问探问。”来到一家山户篱门前,门内一阵犬吠,随着看从篱门里走出一个老婆子。这婆子走出一看,向了驼叟等人打量一匝,这才问道:“你们是寻找哪一家的?”驼叟不便开口就问她恶徒们的巢穴,恐她惧于匪势,不敢说出,便侧鼓旁击地问道:“我们并不是到这儿来寻找人家,我们是来此游山的,因不明路径,特来借问一声。”
这婆子听了,露出很惊异的神色,又望了众人一眼,忙道:“你们不是这近处的人吧?”驼叟把头点了点,这婆子又接着说道:“这却难怪的了,我们这地方名叫盘山谷,在头些年来此游山还可以,不过须有我们这本处人引导,若不然走错了路径,休想走出,活活就得给困在山里。我们这里除了我那儿子熟识这盘山谷道路,只因他爹爹在世时,常带他去各处樵柴。在这谷深处,有一座庙宇,唤作盘谷祠,近年那里窝聚了一伙歹人,常常出来,干那抢夺的勾当,你们去不得的。你们所幸到在这儿,便来探问,若再走一时,就是走不迷道路,也要遇上歹人的,那如何了得?”
驼叟得知恶徒巢穴暗喜,忙道:“我们并不惧怕歹人。你那儿子现在哪里,就烦请给我们引导道路,我们多给酒钱。”这婆子看驼叟一行人等都带着器刃,暗忖他们却都是练武功的,便忙答道:“你们既要前去,怎奈我那儿子不在家中。”玉娥进前接着问道:“你那儿子现在何处?”这婆子忙答道:“我那儿子系在镇内连升店给人家当佣工。”驼叟听她儿子不在家,忙又问道:“你可晓得这恶徒们窝聚的盘谷祠是在这盘山谷哪股路中?”这婆子把头摇了两摇道:“去盘谷祠的路径,我却不晓,不过听我那儿子说过,这盘谷祠距此只有三四里路,别看这三四里路,途中却曲折得很。”四姑一旁听罢,忙说道:“这三四里路就是再曲折,好在并不甚远,怎么也能寻到了的。”当时驼叟等人道了声谢,别了这婆子,走过这片广坪,转入眼前一座山中。
此时日色西偏,山势高峻,鸟道奇仄,不住的一缕一缕的白云,从山岩间喷出。人行到山腰处,仰见天角,云漏日光,乍明乍暗。转眼走上这座山的顶巅,向四下望了去,心想这山峰在此处为最高,在此总可隐约望见恶徒们的巢穴了。驼叟纵目望去,山峰起伏,山态难穷,空看了一时。驼叟道:“莫如我们再走下山去,以便慢慢寻觅盘谷祠的路径。”王铁肩和玉娥姊妹三个一想,也只好如此。便又齐向山下行来,看两旁都是岔路,弄得驼叟等人停了脚步,呆望着两旁岔路,却不知走入哪股岔路为对了。呆望了一时,最后还是玉娥说道:“我们爷儿几个分成两下寻觅,总可寻找得到的。”驼叟忙道:“这里路径纷杂,那如何能成,不要迷了路途,困在山里,荒山僻处,蛇尴甚多。聚在一处,比较稳当,孤行遇险,却不是耍的。”四姑忙笑道:“方才那婆子不是说祠距她那里不过三四里,这里离那婆子居处总有一二里路,照那婆子话看来,这儿距盘谷祠至多也不过还有一二里,我们爷儿几个分成两下里寻觅,并不深入,分顺岔路走个一二里路,如觉不对,再行转出,这样决迷失不了路径。”驼叟听了,一想四姑所说却也有几分见地,不便反驳,只好依了她的主张,爷儿几个一商酌,驼叟同四姑为一起,玉娥、玉英同了王铁肩为一起,分途寻找盘谷祠恶徒们的巢穴。驼叟又向玉娥等人嘱咐道:“你们如寻不到时,仍回此处会齐;若寻到时,也要回到此处,以便一同前往,万不可轻入匪穴,要紧要紧。”玉娥等三人连说:“你老人家不要多嘱,我等晓得。”玉娥等把话说罢,转进右面一股岔路中走了去。
这边玉娥、玉英、王铁肩三个走进这股岔路,看山间岩下,一簇簇野卉,含苞吐艳,徐风过处,一阵一阵花香袭鼻。所行路径虽曲折,倒还平坦,且行且寻,走了约有里许,见前面是个山坡,一眼瞥见坡上林树丛后,一人探头缩脑地向了玉娥等三个张望。玉娥等三人早已觑见,暗忖这人贼头贼脑,定是恶徒们放出的探子,看来误打误撞,这前面是恶徒们的巢穴盘谷祠了。心下这样想着,三个人一使眼色,故作不曾看见,仍旧照直向前行了去。走了没有好远,距那人也就有两三丈远近,那人抽身就要跑去。王铁肩一眼觑见,哪能叫他跑脱,忙赶到那人身前,提小鸡般把那人捉住。那人看王铁肩、玉娥、玉英各把器刃亮出,吓得爬在地下叩头如捣蒜,没口地央求道:“姑祖宗和爷爷饶命吧!”王铁肩把手中刀在他面门上晃了两晃,一声断喝道:“我且问你,你这厮可是盘谷祠恶徒的党羽?说了实话,饶了你的狗命!”那人便也直认不讳,连忙说道:“小人不过是那里一名小喽啰,实因无法谋生,才投在他们那儿。”
王铁肩等人听罢,忙道:“你要叫我们饶恕了你的狗命,快起来把我们带领到你们的巢穴。”王铁肩等的心意,是叫这小喽啰把他们带到盘谷祠,再一刀把他结果了。这小喽啰听了,忙站起来道:“小人情愿给姑祖宗及爷爷带路。”立即转身在前相引,过了这个山坡,路忽奇仄,仅容一人,蛇径鸟道,曲折难行,左右转绕,走的都是曲折途径。王铁肩、玉娥、玉英三人紧紧随了那个小喽啰。走了一时,过了数处曲折路径,眼前是一道深涧,夹涧古松老杉,大有十围,高不知有几百尺,修柯戛云,如张伞盖。面前群山,环拥林立,烟云相连,景色却又不同。王铁肩等三个自忖好个清幽之处,不想被这伙恶徒盘踞在此。想到这里,便忙向这小喽啰问道:“这儿相隔你们那盘谷祠巢穴不远吧?”那小喽啰忙抬手向了前面一簇杂树指去,说道:“过了跟前这簇树木,便望见了。”
一宿晚景过,到在了次日清晨,玉娥、四姑、玉英姊妹三个在明燕房中梳洗齐毕,走出堂前拜谢黄家父子三个夜来款待之情,便要同驼叟、王铁肩起身奔往玉清观。驼叟见爱女玉娥的神色,恨不得立时到了玉清观,见了金哥,心下方才安定,便忙向玉娥说道:“昨夜间我听你这位黄伯父言说,从此往玉清观的路径,在头两年有一道偏桥可通,后来这道偏桥不晓何时被人移去,从此玉清观即算与外间隔离,就是从外面入山到那里的,那股正路上的竹绞溜索,也被人断了去。看来显然是浮罗子所为,不欲外人到他那里。可是听说另有一股捷径可通,浮罗子出入即是走这股捷径,但是此处重山叠岭,绵亘千里,山中道路密如棋盘,纵横交叉,怎知晓哪股路是去玉清观的捷径。若贸然行去,再迷失了途径,便不易寻觅人户了。而且这山深所在猛兽窟穴处处皆是,况且你黄伯父又说,这山深处,地僻多瘴,若受了毒瘴,非同玩耍,性命相关,自然要加以谨慎,万不可贸然起程。依你黄伯父说,莫如先命他这位令郎伴同王铁肩探一探去玉清观的这条捷径,一俟探明,再为前去,岂不比较稳妥?我想也唯有这样,如此却偏劳你黄伯父这位令郎了。”玉娥听爹爹驼叟说了这番言语,却也不便再坚持己见,忙向士钧作谢,福了两福。士钧也还礼不迭,这时玉英进前插口说道:“夜来我们这位明燕姊姊也是这样说法,怎奈我玉娥姊姊怀念爱子心切,哪肯听从,看来还是不可贸然起行的。”明燕忙走向前一扯玉娥的手笑道:“玉娥姊姊还是依了夜来小妹的言语了吧,足证小妹之言非虚。”说罢,仍把玉娥、四姑、玉英姊妹三个扯着向后面走去,边走边说道:“我们姊妹四个回头吃罢早餐,到后面山上,观望一时,趁便猎些飞禽野兽,留待晚餐享用,倒也有趣得很。”她姊妹四个一路说笑着,转进后面房中去了。
黄士钧、王铁肩吃过了早饭,二人联袂走出,去探玉清观那股捷径。王铁肩同士钧走出篱门外,见四外山间,苍松翠柏,蔽岫连云,房后山巅流下那道清溪,白石磷磷,落花沉涧,山鸟上下飞翔,景致与昨晚月下所见,却又不同。士钧走出篱门,引了王铁肩绕房后行去。到在他们居住的这片茅舍后面,士钧停住了脚步,转首向王铁肩道:“王兄我们去探往玉清观那股捷径,山中道途险恶,况又不是一两里的路程,还是寻个代步吧。”说罢,未待王铁肩答言,很清脆地向了后山打了一声呼哨,回音荡耳,好似满山皆鸣,王铁肩不由怔住。黄士钧刚刚哨罢,就听山里一阵狂风,一阵虎啸,随着从山里杂树怪石深处转出二三十只大虫,迎面直向他两人身前跑来,一个一个圆睁铜铃般两眼,都是雄壮非常。王铁肩见了,不由心下大吃一惊,忽想起是士钧幼时捕的乳虎饲养起来的,惊神方定。一转眼间,群虎已到切近,摇头摆尾,围拢着士钧齐蹲卧地上,仰了虎首,张望着士钧不住地吮嘴咂舌,表示十分亲热。士钧伸手在前面蹲卧那两只猛虎的额上,轻轻拍了两下,又一扬手,朝了其余那群虎一挥。那群虎立转身躯,齐又转向山里奔去,只余那两只猛虎一丝不动,仍旧蹲卧在那里,静待士钧分遣。
士钧忙向王铁肩道:“王兄你看这两虎不是我两人很好的代步吗?”说罢,在两虎背上一拍,立时两虎站起,竖起周身斑斓色短毛,来回抖了抖,看去愈显雄壮肥大。士钧当时把两虎抚摩一阵,又引王铁肩到虎前,教虎嗅了一嗅,无形中是给人虎介绍。然后两手一按头前那只虎背,翻身跨了上去。王铁肩看了哪肯示弱,不顾许多,也翻身跨上这一只虎的虎背上面,顺了山路,飞奔下去。只觉耳畔风声呼呼,没多时转下一道斜形山坡,绕过一个山口,忽听水声聒耳,但望这一长流横现眼前,两面悬崖对峙,中间江流如一线。看江心乱石槎丫,水不能经过,涌而立,搏面拂,盘洄而破碎,波浪相激,犹如惊雷。人行此处,对面语声不闻。
士钧、王铁肩跨的那两虎,到在江边,便直向江中渡了下去。却把王铁肩吓得惊慌失色,再看士钧跨的那只虎,早跳下江去,那虎却也灵便非常,爪寻江中乱石,三窜两窜,没有多时,早到在了那旁。王铁肩跨的这只虎随在了士钧那虎后,也扑下江去,到在江中一拱一伏,把个王铁肩颠簸得摇摇欲坠,吓得他心胆俱碎,两腿紧紧夹住虎腹,两手紧扯住虎项上的短毛,哪敢放半点松。好容易到在江的那旁,方把心中悬的那块石头放下。只看路径越来越阴,那两只虎负了士钧、王铁肩两个穿山越涧,行了好久,一路上幽壑深林,山势愈来愈深,山光被日色映得一片赤色,望去山红草绿,碧树丹崖,烂若绘绚,奇险幽秀,可称是二者兼备。
王铁肩跨在虎背上,忽然失惊向黄士钧喊着说道:“黄兄我们跨着虎,像这样瞎猫撞鼠地向前胡乱地飞奔,哪就恰巧被我们寻到去玉清观那股捷径了呢?”士钧一听,忙地跳下虎背,笑道:“我们去玉清观的方向不曾弄错,王兄你辨一辨日影,你看方向不错的吧,我们这不是直向北行着了吗?”王铁肩这时也从虎背跳下忙道:“我们都是不曾到过玉清观,黄兄你看这山里去西北的歧路四下交叉,方向虽不错,可是准晓得我们走的这路也是不错的吗?”士钧听了王铁肩这话,觉得也甚是有理,一看前边一座山峰高出半天,便忙道:“王兄我们到山巅张望张望,恰巧或者也许能望见那玉清观。”说着,便即步行奔向前面那高峰跑去,那两只虎便也随在他俩身后。
山径虽是奇险,所幸尚不觉十分难行,一时到在峰上最高之处。只看四外都是层峰叠峦,髻簇拳立,棕榈松菁,夹岩森列,峰辔中腰,白云相隔,哪里张看得清。白云忽开处,一看下为大壑,哪有半个玉清观的影子,至是士钧却也两眉紧皱起来,方知去玉清观那股捷径,决不似心中所想的那样易寻,十有八九今天恐难以寻到。士钧肚内这样暗思,便和王铁肩彼此一商量,反正已到在此处,索性发一狠,仍到峰下,还本着那条方向走,给他个要错就错到底。即使寻找不着玉清观,好在我们有这两个代步,就是天晚也无甚紧要。两人便走下这座高峰,跨上了虎,一直向西北那股山道飞驰而去。经过两三个山峰忽瞥眼前竹林密菁,隐约约听竹丛里面,有人说笑声音。从丛隙之处,定睛向林密间看去,见有两个盘髻道童,坐在林内一方石上,相对谈笑。士钧、王铁肩见了,心中不觉大喜,暗想在这深山所在,别无观院,这两道童,定是玉清观浮罗子门下的,今天总算不虚此行。想到这里,不由大喜过望,忙不迭地从虎背跳下来,两步并作一步,朝竹林内那两道童所坐之处走去。那两个道童正坐在那里闲嗑牙,一转首忽看士钧、王铁肩两人一前一后走来,身后还跟随了两只斑斓猛虎,立时两个道童把话锋停住,心中惊疑,呆呆向士钧、王铁肩两人打量过去。
王铁肩急忙抢向前开口问道:“两位道兄,是玉清观浮罗子那里的吧?”那两个道童听王铁肩这样向他问着,却不回答王铁肩这话,反向他两个问道:“你们两位是从哪里来的?”黄士钧接口答道:“我们是从流青谷而来。”原来士钧所居之处,地名唤作流青谷。那两个道童听士钧说罢,便忙说道:“你们是流青谷金沙掌黄老英雄那里的吧?”王铁肩在旁听了,自忖这金沙掌三字名色,定是士钧之父黄老者的外号,当时便忙地答道:“我们正是黄老英雄那里来的,但不知两位小道兄是否玉清观浮罗子的门下?”那两个道童,中有一个年纪稍小的,将要答言,那个年纪大些的道童,忙朝他一使眼色,回转首来向王铁肩两个道:“你们先莫要问我俩是不是玉清观的,我先问你们从流青谷到此何事。”王铁肩答道:“我们到此要往玉清观,看看浮罗道人新近收的一个弟子,不用说两位小兄必是那里的。”那一个年纪稍大的道童听王铁肩说罢,两眼向上转了两转,便直认不讳地说道:“我俩正是玉清观浮罗子门下的,我叫丹林,他叫青皓,二位不是要去我们玉清观吗,请暂在此少待一时。”说到这里,抬手向竹林外一个山环指去。接续前言道:“我们师兄弟两个今日出观来,系是砍取些枯树枝,回去烧水煮饭,我们已砍下来两大束枯树枝,现放在山环那旁,待我们取来,引你们二位一同到我们观里去。”便同了青皓,师兄弟两个,离了这片竹丛,一溜烟向竹外那山环跑了去。
士钧、王铁肩只好在他师兄弟两个坐的这面石上坐了下去,敬候他俩转来,好叫他俩引路到玉清观去。士钧、王铁肩心下很是欢喜,暗忖今天误打误撞,居然遇见浮罗子这俩徒儿,总算还是不虚此行。这时那两只虎看他俩坐下,便也卧在了一旁。士钧、王铁肩看那丹林、青皓早已转了山环那旁,心想没一时,他师兄弟两个便要走了来的。不料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师兄弟两个走来。士钧、王铁肩不由有些心疑起来,想他俩都是十五六的孩童,定是贪玩心胜,或者许是在山环那旁玩耍起来了。士钧、王铁肩想到此处,便忙站起,想到竹丛外山环旁,去寻他师兄弟两个,谁知过去一望,但见有许多股交叉山路,看这许多股山路,尽皆鸟径崎岖,竹林夹道,望去阴暗异常,内中不见一丝日光,不晓那丹林他师兄弟两个转入哪股路中去了。在这山间,地下皆石,又毫无些微足迹可寻,士钧、王铁肩至此,方知受他师兄弟两个的骗了。深悔信了他俩言语,不曾跟定他们身后,以致功亏一篑,白白跑出来一日,怎好回去复命。依了王铁肩便要给他个误打误撞,向正中一股路中寻去。士钧忙拦道:“王兄你看,日色早已偏西,这里山路错综,哪就恰巧被我们寻着他们玉清观的路径,莫若记定此处,明日我们天一明即起身到此,再为探寻。反正料定此处,距他们玉清观必已不远。”
王铁肩哪肯甘心地就这样返去,听士钧说罢,便道:“我们管他对与不对,就循这股路再寻一时,我们再转向回道。”士钧只得依从了他,两人便忙又跨上了虎背,那两只虎迈动爪,如飞朝正中一股道中奔去。道旁夹满了的竹林,遮蔽天日,越走越黑暗,好容易转出这竹丛夹满的山路,当前一峰直立云岩,一道涧水环绕于其下,水色澄清见底。士钧、王铁肩跨的两虎连跑带窜的已大半日,早已口中干燥起来,便直奔涧旁饮了一气涧水,驮着士钧、王铁肩两个,又顺山路向前跑去。峰回峡错,眼前又有四五股交叉道路,一看斜阳西去,林鸟催归。
士钧道:“王兄我们还是明天再来吧。”王铁肩看这情势,今天是不易寻到,只可把头点了点,两人当时便走向回道。他们不知不觉间已走出百余里,及至回到了流青谷天色早已大黑。驼叟父女等人,满心希冀着他两人去了一日,准可探明去玉清观那股捷径。谁知他两个回来,说了往寻的情形,驼叟父女等人,都不由得面现难色,也很是追悔他俩不随后跟定浮罗子那两个徒儿,致失之交臂,尤其是玉娥看他俩空去了一日,口里说不出,心中却暗自焦急。士钧、王铁肩跨在虎背,往返跑了二百上下里的路程,肚中已早饥饿,士钧看驼叟等人同爹爹早已把饭用过,他俩忙胡乱地吃罢了饭,便去安歇。
当晚无话,次日天将一发晓,他俩裹了些干粮,仍旧跨了虎,顺了昨日道路,又往寻玉清观去了。王铁肩原想今日定可把玉清观寻着,谁知到了那个山环之处,左转右绕,岔路似较昨日尤多,指不胜屈。黄士钧、王铁肩却又空空跑了一整日。其实在昨日遇见丹林、青皓坐的那片竹林所在,正当玉清观的山后,不过尚隔一道偏桥,山路各处交叉,他俩哪里寻找得到。这日整整走了一天冤枉路,虽有两虎代步,可是颠簸得却也很是疲乏了。好在他俩都是练武功的,若是换个平凡的人,恐早就骨软筋酥得难以支撑。
两人很不高兴,返回流青谷,斜月西偏,已是更鼓三漏。二人回到了家下,姊姊明燕迎面黄士钧道:“你可曾遇见刘伯父和爹爹了吗?”士钧突闻此言,忙问道:“伯父和爹爹哪里去了,这时怎么还未回来,我们哪里遇见了呢?”明燕道:“他们老哥俩儿吃罢早餐,说是游山去,直去了这时,还不见转来。”士钧听了,不由得诧异起来,虽晓得爹爹和驼叟都是本领非常,在山中若遇上猛兽,却也足以应付得了,心中虽作是想,但是终觉难以放怀。王铁肩一旁听了,也是和士钧一样甚是放心不下。王铁肩当时忙把仍未寻着玉清观向师妹玉娥说知,拟定明日再三次前往探寻。便随了士钧跑到厨下,寻了些食物,胡乱吃下,也忘了疲乏,匆忙忙随同士钧走出,借了月色,转向山中寻驼叟去了。
王铁肩随士钧走出来,便跟在士钧身后,转入门外那座山中,看山容色暗,峭壁排天,纵跃攀缘,山路陡峻难行,况且又在这月色之下。走到山的险处,俯首下望,深壑万仞,不觉股懔,耳旁又时时听到虎啸猿啼之声,士钧、王铁肩两个足音交应,愈显景色凄凉可怖,山岩间的树木也笼罩了一层浓黑颜色。两人行到山最高处,看月色朦胧众岭间,嶙石皆云,景象却又与山下迥不相同。士钧、王铁肩转过两三座山头,哪里看见驼叟、黄振一些踪影,两人见无法寻找,便要捷转,忽地就听山间一簇树林里,一声长鸣,声音十分尖锐刺耳,随着上面一阵风声,起自那簇林木间,枝叶纷纷下落。士钧、王铁肩仰首定睛望去,见是一头丈余长巨鸟飞向半天,两翅把下面遮蔽着,一阵昏暗,那巨鸟两爪大小,犹虎爪也似,形貌十分凶恶,展动两翅来回飞绕,引颈下视,像是寻攫食物。若在往日,黄士钧早和这头巨大怪鸟厮斗起来,就是王铁肩也是不能把它白白放过。但是今天他两个日间寻了一日的玉清观,未得歇息,却又跑到这山中来,体质就是再健壮,功夫就是再有根底,却也觉得十分疲乏。当时忽瞥见这头巨鸟,都抱定多事不如少事的心意,士钧一扯王铁肩忙说道:“王兄你我赶紧寻个隐避的地方,权且闪躲一时,不要被这怪东西觑见。”说着看近前有块岩石,形状上凸下凹,底面恰好能容两人,士钧、王铁肩两个忙大踏步,跑到这岩石下,悄悄向天空望去。就看那巨鸟,只是围了这山近来回飞绕,仔细望去,看这巨鸟首大似斗,隐约约见周身浓黑色羽毛,形状像是鸟生着翅的猛虎一般。这巨鸟一边飞着,一边啼叫,猛然这巨鸟灯也似一只鸟目,朝了士钧、王铁肩躲闪的这岩石下扫射过来。士钧急忙说道:“仔细些,我们大约被这怪东西看见了。”话未说罢,看这巨鸟一敛双翅从上向下,疾似闪电望了岩石下面扑来,士钧、王铁肩抽出随身器刃,准备和这巨鸟搏斗。这巨鸟已然扑下来,士钧、王铁肩将要纵了出去,见这巨鸟扑向这岩石另一旁,方晓这巨鸟目标却不在此。这巨鸟将将扑下,忽听下面吱吱乱叫,紧跟着地下一种微细沙沙声音,士钧、王铁肩悄悄探首,向了这巨鸟扑落之处观望了去,不由立时大吃一惊,见是一条油光亮亮乌鳞大蟒,足有缸口粗细,一半盘在这岩旁一株树干根下,露出这一半,望去就有丈余长。料这条巨蟒全身足有两三丈长短,吞吐着口中红信,身依树干,同这巨鸟拼斗起来。
这巨鸟伸长鸟头,左右旋绕,朝这条大蟒喙去,这条大蟒红信一吞一吐,嘴里不住吱吱怪啸,也一伸一缩去咬那巨鸟,各不相让地恶斗起来。鸟喙住蟒,叫声吱吱不歇,蟒咬住鸟,羽毛纷纷下落。斗了好久,巨鸟大蟒都负了重创,它们仍不肯松放。最后这巨鸟见操胜券,便发出凶威,一声怪鸣,直朝蟒首喙了下去,那蟒此时也是凶焰外露,这巨鸟将将扑到蟒首跟前,只听这巨鸟又怪叫了声,回旋双翅,到天空去了。这巨鸟一个猛劲扑向那蟒首,本想这一次把那蟒喙毙,哪知这蟒也凶恶异常,伸长脖头,迎了上去。两下势子均是甚疾,在它俩互相一撞之间,这巨鸟未曾喙着那蟒,却被那蟒一口把这巨鸟的一翅咬伤。这巨鸟一声怪叫,不敢再为恋战,强张双翅,飞逃去了,一眨眼,已不见踪影。那大蟒看劲敌飞去,仰颈上望,口中红信吐个不住,嘴角毒涎下流,望着越显凶恶可怖。士钧、王铁肩正张望这一条大蟒,忽觉又是一阵微细沙沙的声音,起自身后,士钧、王铁肩一回首,忽见又有一条大蟒,潜伏在他俩身背后,不晓何时从这岩石下穴中钻出来的。看这条蟒和石旁树干根下盘踞的那条蟒不相上下,一伸一屈的,蠕蠕向前行着,距了士钧、王铁肩不过四五尺远近,这蟒好似也觑见了他两个了,停住了身躯,张着盆碗似的大口,对了他俩不住地把红信一吞一吐。
黄士钧、王铁肩一看毒物当前遮后,哪敢再在此停留,忙从岩石下纵了出去。树干根下那条大蟒,一眼也看见了他俩,回过身躯,离了这个树干,身子平铺山间的草上,向了士钧、王铁肩身前而来。这时岩石下潜伏的那条蟒也已然钻了出来。士钧久居此处,晓得这山中毒蟒的厉害,莫说是被蟒咬着,就是嗅了这毒蟒口喷的毒涎气味,周身就要肿疼。士钧手扯了王铁肩,急忙道:“王兄赶快走,毒物不可力敌。”左右盘旋着,向了回道跑去,不敢走垂直的道路,恐为那两条毒蟒追上,蟒行草上,系是一条曲线。士钧、王铁肩一口气跑过了一两个山头,方不见身后那两条毒蟒追上,可是他两个早已汗流浃背了。士钧、王铁肩看没了毒蟒的踪影,这才缓了一口气,脚步稍稍慢了些。士钧向王铁肩说了这毒蟒的厉害,王铁肩不由咋舌地连说好险。及至他两个回到流青谷,天光已要发晓了,驼叟、黄振仍未返来,明燕和玉娥等人都觉有些蹊跷。那明燕姊弟心想自从隐居这山里,十余年来,爹爹从未在外留过一夜,况且这方近连一家住户也无,日间他老哥俩游山是游到哪里去了呢?想到这里,心下十分焦急,眼看着天光已然大亮了,他们几人仍坐候房中,眼巴巴盼望驼叟、黄振返来。黄士钧忽向他姊姊明燕问道:“刘伯父和爹爹游山去的时候,是步行去的,还是跨虎去的?”明燕摇着头道:“这却不晓得的。”士钧一听,忙道:“待我到后山去看一看我们那几十只虎,就晓得了。”起身走出,奔向后山跑去,晨光熹微中,山光树色,晓霞一片,看岩谷间野草幽花,含苞吐艳,一阵阵香味袭鼻,胸襟顿觉爽然。士钧来到后山,一声呼哨,岩洞中的群虎齐奔了来,士钧一看,一个却不短少,忙又回返家中。
将将转出这面后山,见王铁肩飞也似迎面跑了来,看了士钧,停住脚步,忙大声说道:“他两位老人家回转来了。”士钧听了,心下方才安然许多,自忖他两位老人家怎的游山游了一夜,边走边想,确是有些心疑莫解。走回家中,看驼叟、黄振对坐堂中,正和玉娥等姊妹几个谈话。望见士钧走来,停住了话锋,驼叟转过首来,向了士钧、王铁肩说道:“昨日你两个又空跑了一日,仍是未曾寻见玉清观吧?”士钧忙道:“我俩今日还要去寻的。”黄振忙接着向士钧说道:“你两个今日不必往寻了,我同你刘伯父,刚从玉清观转来。”士钧忙问道:“你老人家同刘伯父不是游山去了吗,怎么居然会寻到了玉清观了呢?”黄振道:“在昨日吃过早饭,原本想陪同你伯父到附近山中赏玩一时,哪知刚走出没好远,忽看迎面走来一个道童,到了近前,他虽和我不相识,他却认识你刘伯父……”
黄士钧听爹说到这里,忙一转首,问道:“这道童定是咱头天逢着的那两个,不是那个丹林,便是那个青皓。”王铁肩尚未答言,黄振便又继续地说道:“你料得一些也不错,来的这道童正是浮罗子的徒儿,名叫青皓。他说昨日遇见了你两个,回去禀知了他师父浮罗子听了,即料他新收的那金哥家中有人来了,可是他绝没想及你刘伯父也来此处。浮罗子命他这徒儿来此探望一回,恰巧遇上我同你刘伯父,当时便随了他往玉清观去。那青皓莫看他小小年纪,陆地上的功夫,却也很是了得,行走起来,很是稳快。我同你刘伯父跟定了他,上百里的路程,不消一个多时辰,便已到了。我们本想多在那里盘桓一日,因去时未容返家说知,唯恐你等放心不下,所以我们天将明,便辞了浮罗子返了回来。”
王铁肩这时又进前向师父驼叟问道:“你老人家既晓得了往玉清观那股捷径,我们明天就要从此起身前去吧?”驼叟道:“我已和你师妹说了,金哥确在那里,勿须再为前去,但浮罗子可以把他领来一见。因为从此到彼,中隔了一道偏桥,他们随时移动,就是去,此时那桥已然移开,怎能通过。”驼叟说至此处,便又转首向爱女玉娥说道:“浮罗子曾说再过年余,俟金哥功夫稍有根底,必命他返家探望一次,你这还有什么不放怀的吗?”看玉娥踌躇满怀,心想爹爹既见金哥确在玉清观浮罗子门下,倒也没有什么不放怀的。不过须得年余,母子方能相见,终觉难以释念,但是只有依了爹爹之言。果到明日,由丹林领来金哥,母子相见,悲喜交集,别来不久,金哥已似成童了。他居然安慰他母,盘桓终日,拜别慈母归山。
驼叟一行爷儿几个,因金哥母子已然相会,此行不虚,便与黄振及明燕姊弟告别,出山返回黄堡去。玉娥、四姑、玉英和明燕相处得十分火热,忽然别去,哪里肯舍,便又强为挽留的住几日。这日拜别了他们,彼此间均有些恋恋难舍,临行之际,明燕向玉娥说道:“姊姊妹妹们明岁春间千万要来敝处再盘聚几日,小妹本应俟等些时出山,到府去望看姊姊妹妹们,因外面仇家众多,甚是不便,还望姊姊妹妹们到在山外,万勿提及我们一字,请要牢记。”父子也向了驼叟师徒言说:“到外面请不要露我们一字,恐为一些仇家知晓。”彼此方才作别,黄振因山中歧路繁多,恐他们几个迷了来时之路,便命士钧随同送到山外。
这次士钧引了驼叟爷儿几个,抄走近径,不消大半日,已来到山外。士钧停住脚步,与驼叟等人话别,心下都是未免依依。驼叟一行爷儿几个来到山外,当日在店中住了一宿,便在那店内雇了三乘长程小轿,分给玉娥姊妹三个乘坐,朝发夕止,按了站口取路,向回道行去。非是一天,这日行到了一个所在,地势险僻,沿途山路,不见人烟。正行间忽看当前一峰突起,天色阴暗,云封其上,仰首不见峰巅,就看两壁山崖,并无寸草,舆夫们说道:“这儿连一个人也无,我们紧赶几步吧,天气不好,看要有山雨的。”又有一个舆夫说道:“没有好远,前面即是连山关了。”舆夫们一搭一和且走且谈,忽地一阵风起。这三乘小轿的前面轿帘,立时都被狂风掀起,眼看山雨欲来。正在这时,就听后面一阵马蹄声响,转眼间斜刺里从这三乘轿旁驰过去了三骑骏马,上乘三个短衣汉子,每人身后斜背了一口单刀,柄上系了方尺余长红绸子,一被风吹得摇摆作响。这三个汉子驰到轿前,一勒缰绳,那马便缓行起来,不住地回首向玉娥等三乘轿内张望。玉娥等三个的轿帘刚才被那阵风掀起,尚未放下,玉娥本坐在头前那乘轿里,看这三个乘马汉子,凶眉恶目,不住地转首向了轿里探望,玉娥看三个决非善辈,便忙探首出去,招喊王铁肩把轿帘放下。王铁肩此时也看出那三人丑态来,一腔怒火极力按捺着,若非随在师父驼叟跟前,早张口向他三人喝骂起来。
那三个汉子看了,说了声:“这口美肉我们还怕她飞到天上吗?”当时放马疾驰下去,不一时转过一个山弯,已不见踪迹。驼叟师徒两人及玉娥姊妹三个都看出那三个汉子不是好路道,可是那三个汉子临驰去时说的那句言语,他们却未听清,所以看他三个驰去,也未在意。所幸此时山雨只落了几点雨点,并没下起来,又向前行了三四里路,已到连山关。
这连山关地虽险要,人户倒还稠密。天光已晚,便在这里寻了店房停下,准备明晨再行赶路。在一进这家店内,忽瞥见里面厩下拴着三骑空马,仔细瞧去,正是路间所见那三个汉子乘的那三骑马,想那三个汉子定也宿在这家店里。驼叟一行爷儿几个宿的这房屋是这店的一个旁院,共是三间房,两明间一暗间,玉娥姊妹三个便是宿在这暗间中,驼叟、王铁肩师徒两个即宿在外间房内。店小二忙张罗着送来面水茶水,跟着要了饭菜。饭罢,店小二撤下家具,随又把茶水泡上,驼叟向是盘膝而卧,王铁肩行了一整日的道路,头一挨枕,便呼呼睡去。暗间中玉娥姊妹三个一倒身便也睡熟。天也就将有三鼓,驼叟盘膝坐在床上,忽然嗅到股异香传入鼻孔。驼叟忙睁开了二目,房中烟气已满,略辨气味,已知是黑道上人所用的薰香。驼叟急抬首望,有一点火亮从窗洞处放进。驼叟轻轻塞鼻走下地来,看桌上放有半杯冷茶,便手蘸冷茶,悄悄过去把那薰香的火头悄悄弄灭,窗外燃放薰香的那人,尚兀地一些不知。又沉了一时,就听窗外有人悄声说道:“这间房里宿的那病容满面的老头儿和那一个粗壮汉子,此刻想已够劲,只余下这里间那三个女的了,我们还不赶快进去,把那三个女的跨在马上带了走。”又一个人道:“这三个女的正好我们每人弄一个,我们就不必再去南江掳那店中雏儿了。”
驼叟听到这里,忙掣刀在手,从后窗纵出,转到前面,天光十分黑暗,只看三条黑影都是手擎了明亮亮器刃,正在那里撬那暗间的前窗。驼叟摆刀窜了过去,那三个听脑后有人,忙回转身躯,各亮手中刀,并不搭腔,和驼叟交起手来。他三个本领都是平庸,哪里是驼叟的对手。王铁肩这时也惊醒,听师父在房外和人厮打起来,连忙提刀跳出。那三个正战驼叟不过,见又走出一个来,哪敢久恋,就见内中有一个虚晃了一刀,跳出圈外,口中喊道:“三弟、四弟,我去拉了坐骑,头前等候你俩。”说着跑出这座旁院去了,驼叟、王铁肩听了这人口吻,方明白这三人正是日间所遇那三个骑马汉子。王铁肩忙要向说话的那汉子追去,怎奈这店旁院甚是窄狭,驼叟和那两个汉子正堵在这旁院角门内交手,无法走过。王铁肩身体笨重,窜越的功夫又不甚精巧,眼巴巴望了那汉子,拉了那三骑马,开了店门走出去了。和驼叟厮斗的那两个汉子,听他们同伴那人已拉马走出店外,便也虚晃一刀,回身跑向店外逃去,驼叟望着他俩后影笑了笑,停了腿步,看他两个逃去。王铁肩忙道:“你老人家怎的放这三恶徒逃去,怎不追赶呢?”驼叟笑道:“你想我当真和他三个交手吗?我要当真和他三脓包交手,一个也叫他们逃不脱,如果我们在此若把他三个结果了,惊动官府,不是给店家寻了麻烦吗?若是生捉住他三个,又怎样发落呢?莫若放了他,况且我又不便追,怕中了贼人调虎离山之计。”说着,回到房内,暗向玉娥姊妹三个喊了两声,不见答应。驼叟怕她三个受了薰香,便推门走进,掌灯一看,空洞洞哪有一个人影,驼叟不由大惊。驼叟忙喊叫王铁肩道:“怎么房中空洞洞的,你师妹她们姊妹三个哪里去了呢!”王铁肩一听,当时也惊慌起来。驼叟向这房里四下望了望,见后窗开了,忙向王铁肩道:“待我去看一看她们是哪里去了。”王铁肩便从窗纵了出去。猛听有人喊道:“师父老人家不要去寻了,我那两位师姊追了那三个贼人去了。迟一时,就要回来的。”驼叟听是玉英的声音,一回首看玉英立在后窗外一片空地中间,静悄悄在那里等候玉娥、四姑返来。驼叟想此处路径生疏,哪里放心得下,忙向玉英道:“你回房里去吧,待我去寻她姊妹两个。”将说到这儿,一眼瞥见两条黑影由外窜来。玉英手一指道:“这不是我两位师姊回来了吗?”转眼间那两条黑影已到近前,驼叟一看,果然是玉娥、四姑姊妹两个返了回来。
四人走回房中,王铁肩看了她姊妹两个回来,也才把心放下。驼叟回了房里,灯光下看玉娥、四姑手中的剑,剑光成红。忙问道:“那三个贼人被你两个结果了吧。”玉娥尚未开言,四姑忙答道:“我们听你老人家和那三个贼人交手,便都醒了,后来又听有个贼人说去牵马去,我们便从这后窗跳出,想警诫警诫这三个恶贼。他们这三个恶贼,我姊妹俩却不曾把他们结果,不过把他们三个的左耳削了下来,以示薄惩罢了。”
天已微明,听店中尚无一些声息,若在每日店家早已起来,不过他们店家和各房旅客们听夜来驼叟和那三个恶贼厮打声音,都吓得屁滚尿流,一颗头缩到腔子里,蒙了被子,哪敢出一些声息。直待驼叟命王铁肩喊叫店家算付店账,并催促舆夫起来上路,他们一些人等,方才大了胆子从被子里钻出,穿好衣服,开了房门,走了出来。店家明知夜来那三位乘马客人走去,在夜间哪敢出去向他三个索要店饭账,他便装糊涂,不闻不问。驼叟等人稍为梳洗,付过店饭账,便忙起身赶路。
向前行了一站,到了个所在,是个小城镇,地名仓集,依山傍水,形势尚佳。便想在此地寻个店口,用了午餐,再为起行。随即进了这店,但看冷锅清灶,店里小二无精打采坐在柜房一条板凳上打盹。这店小二忽听有人走进,便忙睁开睡眼,向了驼叟、王铁肩望了望,又看门外停有三乘小轿,知道是客来此打饭尖的,忙站起强笑地说道:“客官们请到别家去吧,我们这儿没有心思再做下去了,一两天便要关闭的。”王铁肩忙问道:“你们开设的好好店房,怎的要关闭了呢?莫非你们亏累了吗?”店小二头摇了摇道:“亏累却不曾亏累,客官们若在前几天来,我们这店还火炽炽在开设着呢。”驼叟、王铁肩听这店小二半吞吐地说到这里,忙问何故。店小二忙答道:“客官们不必问了,我们店掌柜出了意想不到的祸事,此刻我们店掌柜已进城报官去了。”
驼叟师徒两个寻根问底向他探问,他也并不隐瞒,当即答道:“我们这店掌柜的名叫刘五掌柜,年已五十余,跟前只有一个女儿,老伴却早已下世。我们这刘掌柜的父女两个,在此开设这片店房,已有五六年了。我们刘掌柜的女儿别看是店家之女,生得却也有几分姿色,年已十七岁。客官请想我们干的这营生,来往人色甚杂,不晓何时我们这刘掌柜的女儿,被歹人觑见了。忽在前日夜间四更多时,来了三个骑高马的贼徒,拍打店门,说是过客到此宿店的。我持了灯笼忙去开了店门,看那三个都是满面血迹,确实吓煞人。他三个手擎着明晃晃器刃,见我开了店门,一抬腿把我持的灯笼踢灭,闯进了店内,照直奔到我们刘掌柜的那女儿房中。我们刘掌柜的女儿从睡梦中,便被这三个贼徒掳去。我们的刘掌柜只这一个女儿,平素爱如掌上明珠般,今忽被贼徒掳了去,早已急煞,哪还有心思再开设这店,所以天将微明,便进城报知官府去了。”
驼叟听店小二说了这片言语,便料个八九,想定是在连山关店里放去的那三个恶徒干的勾当,自己不欲多事,哪知纵容了恶人,生此恶果!便又问道:“平素你们这方近山里可有歹人盘踞?”店小二道:“我们这方近并无歹人。”问道:“连山关地方可有歹人吗?”店小二头一摇说道:“这儿距连山关几十里路,那儿我却不晓了。”说至此,店小二向门外一张望,忙又道:“客官们请到别家去吧,看那不是我们店掌柜的报官已回来了吗?”驼叟、王铁肩转首看去,见走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面色苍白,满脸的泪痕,暗忖这定是店小二口中说的他们店掌柜的刘五了。不便在此久停,当时只好走出,另寻别店。
当驼叟、王铁肩师徒两个和店小二问话时,轿中的玉娥姊妹三个,也全已听清。驼叟、王铁肩离了刘五店房,舆夫们抬着三乘小轿向前行去。走了没几步,瞥见路迤北又有一家客店,门上悬的匾额,上写“连升店”三个大字。驼叟、王铁肩等人照直走进这家连升店内。舆夫们把轿放平,玉娥、四姑、玉英走下轿来。这店的小二看生意上门,忙笑嘻嘻迎将上来,当把驼叟一行引到北房里。这北房一连三间,系是两暗一明,房内倒还洁净。驼叟把玉娥姊妹三个安置在西间房中,自家同了王铁肩两个便到东间房里。店小二忙去把脸水打了来,随又把茶泡上,站在那儿,笑嘻嘻问道:“客官们要什么饭菜,请吩咐下来,我去先知会灶上。”驼叟便叫随便弄些饭菜,店小二答应着转身走出。
这里四姑忙从西间走出,向了驼叟道:“我们今天在此权且停留一日吧,明日再起身上路,你老人家看怎样?”驼叟听四姑的语气,早明白她的心意,故作不知,忙笑着说道:“天才刚刚到午刻,时光尚早,吃罢饭休息一时,怎么也得再走一站,哪能这老早即在这儿停歇下来呢?”刚说到这里,张玉英也一步从西间跑出来道:“方才那一家店里的小二所说的言语,我们姊妹三个全已听清,我玉娥姊姊和四姊姊都说,我既然知道那刘五的女儿被匪徒掳去,不能不管,我等素来抱定侠义两个字,怎样也要把刘五的女儿从匪巢里给救了回来,我们再行上路。”驼叟笑道:“我不过同你四姊姊说戏语,那匪徒掳去刘五女儿,我们不知晓便罢,既是知晓,哪能袖手旁观呢。听那店小二说那匪徒形状,定是昨日在连山关那三个恶徒无疑,看来他们的巢穴,也必在那连山关附近山内。我看在此用罢了饭,再寻回连山关,你们看怎样?”玉娥听到这儿,走出来忙道:“你老人家所说甚是,恶徒一定是窝聚在连山关附近地方。”
说话之间,店小二已把饭菜端了上来,几个人不一时饭罢。驼叟命王铁肩去知会舆夫们,说是仍要折回连山关,王铁肩走出告知了舆夫。舆夫们听了,心下很是纳罕,忙问道:“怎么又折回去呢,莫不是在那连山关店中遗下什么物件了吗?”王铁肩佯言道:“并非是在连山关店中遗下什么物件,只因那里山间有我们多年一位老友,来到此忽记忆起来,我们好在才走出一站路,故此再返回,顺便探望探望我们那位老友。”舆夫们听了王铁肩这片逛言,信以为实,忙问道:“客官们既是折返那里探望老友,可是客官们这位老友的居处,客官们可曾到过?”王铁肩头摇了摇道:“我们却不曾到过。”舆夫们忙道:“客官还是不去的吧,那连山关方近山中,除了我们来时走的那股正路,其余的山路四下交连,山路复杂极了,就是那里的老住户也摸不清那方近山的道路。况且那山谷叫作盘山谷,山势又险,谷中时有歹人出没。昨夜在连山关店中,所恃是客官们本领高强,同匪徒厮拼了大半夜,把匪徒们惊走,若不然的话,那可就难以设想了。适才那家店小二不是说他们店掌柜刘五女儿被人抢走了吗?客官们虽是一身本领,不怕歹人。但是行路在外,也得求个顺利的。就拿昨夜在连山关店里来说吧,客官们同那匪徒们相拼的当儿,我们吓得险忽儿不曾弄了一裤兜子的尿屎。直到后来,听匪徒牵了马逃去,我们几个才稍稍把心放下些。依我们说,客官们还是赶我们的路吧。就是折返连山关,恐也未必寻找得到客官们这位老友的居处。”王铁肩道:“你们莫管我们是否寻找得到,到在那里,我们步行前往,又不要你们抬了轿引路,多赏你们几串酒钱就是。”那舆夫听多赏他们几串酒钱,自是欢喜,不再多语。
王铁肩走回房去,把舆夫们口中说的山路交杂情形,说知了师父驼叟等人。彼此一商议,只可到在那儿再探寻恶徒等的巢穴,不便再在此久停,喊过了店小二,付清了饭菜等账。玉娥姊妹三个坐上轿内,舆夫们抬起了小轿,随了驼叟师徒两个,离了这家店,又向来道行去。好在相距只是三四十里路,不到一两个时辰,又已回到了连山关。依了驼叟,拟命王铁肩同玉英在店里守候,自己和玉娥、四姑前去探寻匪巢。玉英知晓师父不令她去的心意,恐遇上了恶徒,自家的武功根底甚浅,难是人家对手。但是她心中虽这么想着,可是她究是个孩子家,喜动恶静,又愿得机稍试武功,听师父不令她随同前去,粉面低垂,两手去抚弄衣角,不声不语。四姑一旁,看出她的心意来,忙代她说情道:“我们莫如都一同前去,也无甚紧要,那恶徒们都是平庸之辈,有我们这爷儿几个,彼此都可照顾得来,难道还能叫恶徒们同玉英妹妹交手吗?”驼叟一想,所说却也甚是,当把首点了点道:“一同去就一同去吧。”玉英听师父允许她随同前往,心下自是甚喜。大家束扎利落,各带了随身器刃,把店内房门锁上,佯言进山访友,吩咐店小二仔细照看门户,一行爷儿几个离了店中,向山间行去。
来到山内,绕过几个山角,环视其中,道路交叉错综,果然难走难寻。王铁肩看了,以为这山的道路,较在罗浮山同黄士钧寻玉清观所见的歧路,相差不多,越往前进,山势越险,四外岩崖间,异葩怪卉,层出杂见。一行爷儿几个因不识这山中道路,直奔这山中间一股正路行了下去,左转右绕,不敢误入别股岔路,唯恐迷失途径。没多时,绕过了一座山峰,瞥见一水奔流而来,一巨石突然砥柱中流,下汇成两道小溪,溪上架了一面板桥。渡过这面板桥,恰从这瀑布里面穿过,行在这股瀑流中间,仰首上视,阳光射耀,这道瀑布,望去犹如雨后长虹也似,洵属奇观。穿过这道瀑布,又转了一个小山嘴,看是一面广坪,秧畦垄菜,另有一种境地。从杂树丛隙处望去,露出两三户山家来,林木掩映,篱门半闭。驼叟见了,忙道:“这里山户定晓恶徒门的巢穴,待我们去探问探问。”来到一家山户篱门前,门内一阵犬吠,随着看从篱门里走出一个老婆子。这婆子走出一看,向了驼叟等人打量一匝,这才问道:“你们是寻找哪一家的?”驼叟不便开口就问她恶徒们的巢穴,恐她惧于匪势,不敢说出,便侧鼓旁击地问道:“我们并不是到这儿来寻找人家,我们是来此游山的,因不明路径,特来借问一声。”
这婆子听了,露出很惊异的神色,又望了众人一眼,忙道:“你们不是这近处的人吧?”驼叟把头点了点,这婆子又接着说道:“这却难怪的了,我们这地方名叫盘山谷,在头些年来此游山还可以,不过须有我们这本处人引导,若不然走错了路径,休想走出,活活就得给困在山里。我们这里除了我那儿子熟识这盘山谷道路,只因他爹爹在世时,常带他去各处樵柴。在这谷深处,有一座庙宇,唤作盘谷祠,近年那里窝聚了一伙歹人,常常出来,干那抢夺的勾当,你们去不得的。你们所幸到在这儿,便来探问,若再走一时,就是走不迷道路,也要遇上歹人的,那如何了得?”
驼叟得知恶徒巢穴暗喜,忙道:“我们并不惧怕歹人。你那儿子现在哪里,就烦请给我们引导道路,我们多给酒钱。”这婆子看驼叟一行人等都带着器刃,暗忖他们却都是练武功的,便忙答道:“你们既要前去,怎奈我那儿子不在家中。”玉娥进前接着问道:“你那儿子现在何处?”这婆子忙答道:“我那儿子系在镇内连升店给人家当佣工。”驼叟听她儿子不在家,忙又问道:“你可晓得这恶徒们窝聚的盘谷祠是在这盘山谷哪股路中?”这婆子把头摇了两摇道:“去盘谷祠的路径,我却不晓,不过听我那儿子说过,这盘谷祠距此只有三四里路,别看这三四里路,途中却曲折得很。”四姑一旁听罢,忙说道:“这三四里路就是再曲折,好在并不甚远,怎么也能寻到了的。”当时驼叟等人道了声谢,别了这婆子,走过这片广坪,转入眼前一座山中。
此时日色西偏,山势高峻,鸟道奇仄,不住的一缕一缕的白云,从山岩间喷出。人行到山腰处,仰见天角,云漏日光,乍明乍暗。转眼走上这座山的顶巅,向四下望了去,心想这山峰在此处为最高,在此总可隐约望见恶徒们的巢穴了。驼叟纵目望去,山峰起伏,山态难穷,空看了一时。驼叟道:“莫如我们再走下山去,以便慢慢寻觅盘谷祠的路径。”王铁肩和玉娥姊妹三个一想,也只好如此。便又齐向山下行来,看两旁都是岔路,弄得驼叟等人停了脚步,呆望着两旁岔路,却不知走入哪股岔路为对了。呆望了一时,最后还是玉娥说道:“我们爷儿几个分成两下寻觅,总可寻找得到的。”驼叟忙道:“这里路径纷杂,那如何能成,不要迷了路途,困在山里,荒山僻处,蛇尴甚多。聚在一处,比较稳当,孤行遇险,却不是耍的。”四姑忙笑道:“方才那婆子不是说祠距她那里不过三四里,这里离那婆子居处总有一二里路,照那婆子话看来,这儿距盘谷祠至多也不过还有一二里,我们爷儿几个分成两下里寻觅,并不深入,分顺岔路走个一二里路,如觉不对,再行转出,这样决迷失不了路径。”驼叟听了,一想四姑所说却也有几分见地,不便反驳,只好依了她的主张,爷儿几个一商酌,驼叟同四姑为一起,玉娥、玉英同了王铁肩为一起,分途寻找盘谷祠恶徒们的巢穴。驼叟又向玉娥等人嘱咐道:“你们如寻不到时,仍回此处会齐;若寻到时,也要回到此处,以便一同前往,万不可轻入匪穴,要紧要紧。”玉娥等三人连说:“你老人家不要多嘱,我等晓得。”玉娥等把话说罢,转进右面一股岔路中走了去。
这边玉娥、玉英、王铁肩三个走进这股岔路,看山间岩下,一簇簇野卉,含苞吐艳,徐风过处,一阵一阵花香袭鼻。所行路径虽曲折,倒还平坦,且行且寻,走了约有里许,见前面是个山坡,一眼瞥见坡上林树丛后,一人探头缩脑地向了玉娥等三个张望。玉娥等三人早已觑见,暗忖这人贼头贼脑,定是恶徒们放出的探子,看来误打误撞,这前面是恶徒们的巢穴盘谷祠了。心下这样想着,三个人一使眼色,故作不曾看见,仍旧照直向前行了去。走了没有好远,距那人也就有两三丈远近,那人抽身就要跑去。王铁肩一眼觑见,哪能叫他跑脱,忙赶到那人身前,提小鸡般把那人捉住。那人看王铁肩、玉娥、玉英各把器刃亮出,吓得爬在地下叩头如捣蒜,没口地央求道:“姑祖宗和爷爷饶命吧!”王铁肩把手中刀在他面门上晃了两晃,一声断喝道:“我且问你,你这厮可是盘谷祠恶徒的党羽?说了实话,饶了你的狗命!”那人便也直认不讳,连忙说道:“小人不过是那里一名小喽啰,实因无法谋生,才投在他们那儿。”
王铁肩等人听罢,忙道:“你要叫我们饶恕了你的狗命,快起来把我们带领到你们的巢穴。”王铁肩等的心意,是叫这小喽啰把他们带到盘谷祠,再一刀把他结果了。这小喽啰听了,忙站起来道:“小人情愿给姑祖宗及爷爷带路。”立即转身在前相引,过了这个山坡,路忽奇仄,仅容一人,蛇径鸟道,曲折难行,左右转绕,走的都是曲折途径。王铁肩、玉娥、玉英三人紧紧随了那个小喽啰。走了一时,过了数处曲折路径,眼前是一道深涧,夹涧古松老杉,大有十围,高不知有几百尺,修柯戛云,如张伞盖。面前群山,环拥林立,烟云相连,景色却又不同。王铁肩等三个自忖好个清幽之处,不想被这伙恶徒盘踞在此。想到这里,便忙向这小喽啰问道:“这儿相隔你们那盘谷祠巢穴不远吧?”那小喽啰忙抬手向了前面一簇杂树指去,说道:“过了跟前这簇树木,便望见了。”
相关热词搜索:侠隐传技
下一章:第八章 蹈陷坑英雄落网
上一章:第六章 循渡口仗剑除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