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怪龙岭高僧赐宝
2025-07-11 作者:白羽 来源:白羽作品集 点击:
楚廷志虽看着他们三个人逃走,有意要追,自己又害怕,如若追赶,野狐岭地势危险,倘若再有别的意外,这个事可就不好办了,只可回头。这时汪春正派人将姚玉、邹雷捆绑着推推拥拥,官兵各擎刀枪威吓,就见汪春站在他二人面前,指手画脚,因为离着远,又兼着人多声音众,所以听不清说的什么。自己只得倒提着画杆方天戟,向人群而来。临到切近,就见这两个人横眉立目,楚廷志向前叫道:“汪大哥你先别问这两个人,那逃走了的,咱们还是追,还是搜查呢。”
汪春听楚廷志之言,遂说道:“楚贤弟,你先别忙。你只顾与贼人动手,你还没看见呢,焦二弟的徒弟好几个带伤,这一干人还真是厉害,错非你我弟兄赶到,这个囚车非让他们抢了去不可。兄弟你先别忙,官兵还有好几十名受伤的,咱们此时先办理这个善后的事情。”楚廷志听了汪春之言,遂说道:“大哥,你打算怎么办呢?”汪春说道:“要依着我的办法,拿住这两个贼人也不用问,这个时候也没工夫问他们,把他们捆好了。咱们后头不是有两辆大车吗?把两个贼人放在车上,请张祺、何辉带着二十名官兵,到前面村庄找村长,跟他们要人预备绳杠管箩,把受伤的官兵,搭在屯内将养,然后再请治外科的先生治伤。我回头派刘华奔东南追赶逃走的三匪,随后缀着他们,可千万别抓,倒看他们窝巢在哪里,让他回来报信,咱们再设法。因为野狐岭这个地方危险,倘若要有贼人前来劫抢,那可就不好办啦。我想带着五十名快手,所有的官军与两名班头,押着囚车早离开这个险地。咱们赶到叶县再跟县里头挂号,教本县里头预备刑具,派官人预备大车,协同保护囚车,再押解郑州。张、何二位,让他们在后头慢慢地办理,咱们是先走的为是。”
汪春将话说完,冲着张、何二位说道:“你们看着怎么样?”何辉、张祺二人在旁边早就听明白啦,又见汪春调度有方,只得在旁答道:“汪老既然如此分派,咱们就那么办。你老到郑州,千万等候着我们,这事求您千万别把我们哥儿俩忘了。”汪春跟着说道:“哪里能够呢,咱们在郑州会齐就是了。”汪春等人把主意商定,遂吩咐官军,将拿住的姚玉、邹雷按倒,四马攒蹄式捆好,搭在车上。焦通海命受伤的三个徒弟解德山、郑英桥、时元等人,在伤口上敷好了金创铁扇散,教他们在车上看守那两个被擒的贼人,把兵刃预备在手下。然后教徒弟矮脚鬼解德海携带着兵刃,带着官兵在那左右树林里面,搜查搜查,有无贼人的余党。解德海答应一声便带着官兵搜查去了。
焦通海然后吩咐官军,将那地上所抛弃的兵刃俱都拾起,放在后面大车之上,一面教官军整队,一面与汪春商议就此起身。正在这个工夫,就见解德海带着官军,后面牵着四骑马,来到面前。解德海向焦通海说道:“弟子奉命搜查,并无贼踪。只有四匹马,上面俱系着小包袱,大概必是贼人遗弃下的,听师父的谕下。”汪春在旁,跟着说道:“你看那包裹里面可有公函书信吗。”解德海随即说道:“弟子已经查验过了,里面只有随身的衣服与散碎的银两,并无别的东西。”汪春闻听了点头说道:“那倒无关紧要,把马匹系在车后。”汪春看事俱都办完,又看了看张祺、何辉带了二十名官军,往道旁搀扶受伤的官军,并有当场丧命的。那受伤官兵,周身血迹模糊,哼咳之声,惨不忍闻,遂回头看见自己徒弟三只手刘华在那旁站立。汪春向刘华点手,刘华一见,赶紧走至近前,说道:“老师有何事分派?”汪春向刘华说道:“刚才我交派的话,大概你也听见啦,没有别的,你辛苦这一趟吧。三个贼人向东南逃下去了,你在后面跟踪涉迹,看准贼人的巢窝,不可打草惊蛇,探准贼人扎足的所在,直奔郑州报告,我们在郑州听你的回信,你可要小心留神。”刘华说道:“老师差遣,弟子谨遵师命。”刘华将话说完,汪春看着他奔了东南,追赶三个贼人去了。
汪春这种调遣,真是老谋深算。汪春站在那里洋洋得意,只顾他在这里心满意足,他哪里知道在囚车之内的主仆二人,刚才李殿元在囚车之内,看见李进带着四位小英雄,如生龙活虎一般,只杀得焦通海的徒弟三个带伤,只剩下焦通海与解德海师生二人,难以迎敌,堪可落败。若要战败焦通海,五位小英雄必当砸毁囚车,救我主仆二人早脱禦纰。李殿元看至此处,顿觉心中一喜,不啻重睹天日。不料汪春、楚廷志带领官军赶到,将五位小英雄包围,那俩英雄当场被获。这一来不要紧,叹坏囚车内披枷带锁的、恢复前明设立宏缘会的首领李殿元,见二位小英雄被获遭擒,想二位小英雄不能救我,反倒被擒,被押到郑州,也难以有命,事不能成,怎奈天不遂人愿。幸而李进同那二位小英雄,得脱虎口。救自己的那几位少年英雄,我连姓字也不晓得,这二位小英雄也随我身入樊笼。自己想到这里愁肠万转,心若刀割,正在思想之际,猛听得前面喊叫,抬头一看,就见两旁众官军刀枪齐摆,众差役面目狰狞,一齐呐喊“起差”二个字,不知不觉囚车往前行走。李殿元在囚车内往道旁一看,鲜血满地,那受伤的官军倒卧道旁,呻吟呼唤;并有那断头折臂的死尸,横倒竖卧,惨不忍睹。不提李殿元囚车向前行走。
再说那逃走的三位小英雄,奉师命前来打劫囚车,事未成反而折了两条膀臂,难见恩师,含羞带愧,悲愤交集,恨苍天不称人愿。那位小英雄孙启华,领着年幼的师弟陈宝光,与那不怕死的年幼师弟李进,杀开血路,脱离了重围,落荒而走。一面走,一面回头望着,幸好后面官军未能追赶。弟兄们不敢顺着大道脱逃,只得顺着小路穿林越岭,向东南而走。此时正值秋景,又兼着愁云密布,凄风冷雨,三位小英雄在仇杀恶战之际,只累得遍体生津,哪里顾得了冷雨寒风。今脱重围,又行在山僻之处,满腹愁肠;孙启华怎禁得这一种冷雨凄风,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看,在李进面上发现出一种悲惨形容。
孙启华看了,不由得心中一阵难过,只得壮着精神说道:“二位贤弟,你我弟兄虽然事已如此,总算是我孙启华一时的痴愚,误中了贼人的奸计。邹雷、姚玉二位师兄,又被擒获,今总算画虎不成。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受恩师之重托,怎奈你我寡不敌众,又将奈何。”孙启华说到此处,止住了脚步,转身复又说道:“有负恩师重任,实难与恩师见面。本欲横剑自刎,奈因二位贤弟将何以归,今愚兄转留无用之身,令恩师伤心。我打算与二位贤弟相商,你我将兵刃暂为解下,寻山中小路找一个栖身之所,再问明道路,不知二位贤弟意下如何。”
李进未及答言,就见陈宝光站在对面冷笑,向孙启华说道:“师兄何出此言,自古及今,成败难定,虽然你我弟兄一时失算,误中贼人奸计,未劫成囚车,反倒折了你我的膀臂。总算你我弟兄逃出贼人的罗网,大丈夫既有三寸气在,何以为忧。就按师兄您所说的话,我们急忙寻找栖身之所,再作商议,何必做此为难之态。师兄您难道忘了,事到临头须放胆。再者说今日之事,你我弟兄未能得手,若要得手,焉有这群鼠辈的性命。这总算是不该事成,胜者何荣,败者何辱。咱们行在深山,就是说话也得留神,倘若后面有人跟下来,把咱们这话听了去,岂不是反为不美。师兄难道说就忘啦,君子防未然,依我之见,咱们就往下寻路,找相当的所在投宿,明天再起程。虽然有这么点小雨,似乎你我这条汉子也不要紧,何必您发出这种悲惨之词,叫小弟听着不入耳,咱们可是走哇。”说着话,陈宝光把刀鞘由身上解下来,将刀插入鞘内。
孙启华听陈宝光说的这些话,复又把精神壮了起来,说道:“贤弟之言甚是,为兄一时痴愚,反不如你。”一面说着话,一面将剑匣由身背后解下来,将宝剑插入鞘内,悬于胁下。遂顺着山道,直奔了正南的山岭。
众人穿过山岭,孙启华止住脚步,向东面一看,一片黑暗的松林,在正南重叠的乱山。扭头往西观看,远山在目,山坡下一条小道,直奔了正西的山道。孙启华在前,陈宝光、李进随在后面,此时李进早就把匕首尖刀藏在衣襟底下。孙启华顺着山坡下来,来在小道,回头向陈宝光说道:“此地愚兄实在道路不熟,你们弟兄俩哪一位认识这条道路?”陈宝光看着孙启华摇头,将要开言,李进在旁边说道:“少镖头您要问这条道,我可是实在没走过,您看东面树木丛杂,恐怕没有大道。此时天可又不早啦,又赶上阴天,天更黑得早,倘若再迷了路途,咱们可就不好办啦。若是依着小人之见,咱们还是往正西走的对,不怕多绕几里,那倒没什么,只要找着相当的住处,再打听道路,咱们可就不怕啦。我记得由南阳到宜昌,是斜着一直奔正南,走山路,总得绕道,没有一直的道路。”孙启华听了李进之言,说道:“那么咱们还是往正西走的对。”陈宝光在旁答道:“兄长,事已至此,咱们就奔正西,何必犹豫呢?”孙启华闻听只得点头,先往四外望了望,看看是否有人暗中跟着,这才领头迈开大步,顺着小道,向正西走下来了。走了约在二里之遥,这个天就渐渐地黑了。看了看天,雨却停住了,满天的黑云已散,看前面一片松林,这三人穿过松林。
这时天已经黑啦,到掌灯的时分了。在东闪出一轮的明月,照耀得满天浮云乱走,星月之光,被浮云所遮,行隐行现。往四外观看,山岚瘴气,遍满山坡,一阵阵西北风,吹得身上遍体发凉。孙启华一面看着山谷中凄凉的秋景,一面急忙赶路。三人行走,借着蒙蒙的月色,一看正西有一座矮山坡,远远看着山坡上隐隐好像有民房一般,孙启华遂向李进说道:“李老弟你看,那山坡上可有民房,现在天色已晚,不如你我到那里暂为投宿,就便问路,贤弟你想如何?”此时李进身上衣服本来单薄,又兼着夜间清冷,再加上拼杀了半日,早就身体劳顿不堪,恨不能寻找一个下榻所在,遂接着说道:“既是这样也倒好,莫若咱们到那里看看。”三人议定,便顺着小路奔了山坡而来。
临到山坡之下,就见上面有一条小路。顺着小道,来到坡上一看,前面有几棵古柏,直入云霄。此时正是月明如画,借着月色一看,前面的房间,并不是住宅,乃是一座失修的古庙。孙启华等来在山门之下,举目一看,当中的山门,两边的角门,有口无门,四外矮墙破乱不堪;里面东西配殿已然坍塌,当中正殿也是破坏不齐,并没有门窗,看这个样式,恐怕没有主持的僧人。弟兄们看着这冷落的庙宇,孙启华向陈宝光说道:“贤弟,咱们既来到此处,咱们就到里面看看,里面若有主持的僧人更好,若没有僧人,咱们就在这大殿栖身,也免得露宿,可不知这个庙叫什么名字。”说着仰面往山门上一看,上面有一块匾,字迹模糊,细看才看出,上面写的是敕建白骨寺。孙启华看罢,迈步进了山门,李进、陈宝光相随在后。正当中的甬路,两旁边的丹墀,里面卧着断碣残砖。孙启华顺着甬路来在大殿廊下,往里一看,上面神像模糊,看不甚真。回头再看,见师弟带着李进站在身后,又见阶前流萤弱草,星光乱飞,不由迈步进殿,顺着神橱向后面观看。原来是一座穿堂的大殿,随着转过神橱,就见里面东配殿,俱已坍塌。正中的大殿,殿前的月台,就见月台之上,一片火光,细一看,原来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跪在台前,面向正南。那孩子的前面有一个炭炉,上面坐着水壶,这个孩童半爬半跪,在那里吹火,又见大殿之内,隐隐的灯光。
孙启华看见庙内有人,心中暗喜,为的好在这里投宿。遂迈步上了月台,再一细看这个孩童,长得是真好看,看着面目就仿佛很熟,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可是一时想不起来。就见这个孩子身量不高,约有七八岁,身上穿着蓝布裤褂,足下小洒鞋白袜。
往脸上看,圆脸膛,头上梳着团天杵的小辫,扎着青头绳,前发齐眉,后发盖颈,白净面皮,两道浓眉,一双俊目,鼻如玉柱,唇似涂珠,牙排碎玉,大耳有轮,借月色看得分外真切。刚要跟这孩子说话,似乎这孩子知道外面来人,站起身形,回头一看,高声说道:“你们几个人是做什么的,因何深夜来到我们庙院?”孙启华将要答言,就听大殿之内有念佛的声音,举目细看,孙启华暗吃一惊,就见由大殿之内走出一个和尚。这个和尚长相古怪,大身材,身穿灰色的僧衣,外罩昆卢褂(昆卢褂就是和尚穿的大坎肩,错非有道行的和尚,不能穿此昆卢褂)。腰中系着黄绒绳,灯笼穗飘摆,蓝中衣,白高筒袜子过膝盖,足蹬开口僧鞋,手拿着拂尘,乃是十八节罗汉竹,上面相衬树棕;往脸上看,黑漆漆的一张面孔,光头顶未戴僧帽。头上亮中透光,前面头发已然脱落,只剩两道白鬓,一双蚕眉,寿毫多长。深目高鼻,唇似丹砂,颏下白胡须,新刮的日子不久。耳垂肩,就是瘦得难看。伸出手来,似乎鹰爪一般。胳膊上耷拉着皱皮,约有一寸多长。
孙启华一看,原来是一位怪僧。孙启华见和尚走出大殿,合掌问心说道:“哪里来的檀越,姓字名谁,因何深夜到此,请道其详。”孙启华赶紧抱拳,口中说道:“这位禅师若问,我等乃行路之人越过宿头,误至贵庙,打算在这庙内,借宿一宵,明日早行,不知禅师可肯慈悲方便。”和尚闻听,口念南无阿弥陀佛道:“檀越说的哪里话来,此庙也非是小僧的主持,小僧也是行脚的僧人,原是行无定所,只因此处幽僻,庙内清雅,此处又无主持,因此带着小徒在此权住,暂为栖身。如若不嫌殿内污秽,请到里面暂为休息。”孙启华弟兄三人一齐抱拳说道:“长老方便,我们可就要打搅了。”和尚回头对那孩童说道:“徒儿赶快烧水,预备供客。”遂转身说道:“三位请,待小僧头前带路。”说着话和尚迈步进殿。孙启华弟兄三人相随来到大殿,就见迎面的佛橱上面的神像,并无五供,只有一个香炉。在佛前铺些蒿草,上面放着两个蒲团,靠着佛橱放着一个大黄包袱,在包袱外面放着一口戒刀。在东面两边有一块青石,在青石上点着一盏油灯,旁边架着火石火镰,虽有这盏半明半暗的油灯,也很黑暗。和尚伸手相让,请众位屈尊,在蒿草上休息,休怪老僧不恭,实在是庙内清苦,休要见怪。孙启华说道:“禅师哪里话来,请坐谈话。”孙启华一面说着,三人一齐坐在蒿草之上。此时和尚在一首相陪,孙启华抱拳说道:“请问高僧怎么称呼?”
和尚含笑答道:“小僧上悟下通,乃陕西人氏。皆因带着弟子,游行至此,小僧观看此地山清水秀,庙内清雅,就在此打坐,就便传授徒弟两手笨拳。不料今日三位檀越深夜到此,小僧款待不恭,未领教三位贵姓高名,家乡何处?”孙启华见和尚问他们的姓名,自己一想,我们做的事,深山幽僻之处,焉能知道呢,何必隐瞒名姓,就是说出真名实姓,也没有什么妨碍,孙启华想到此处,遂说道:“在下名叫孙启华。”又用手往下首一指,说道:“这位叫陈宝光,他是我的师弟,我们是河南泗水县的人。”又一指李进道:“此人姓李,单字名进,乃南阳府的人,与我们弟兄都是莫逆之交,因为一同贸易,贪赶路程,越过镇店,想不到与禅师有缘相会。多蒙禅师收留,我们在此打搅了,还有一事,要与禅师相商。”和尚闻听说道:“什么事,阁下当面请讲,小僧愿闻。”孙启华说道:“只因我们赶路所走的俱是山场,并未经过村镇,因此无处打尖,整整饿了一天,老禅师这庙内若有吃食,今日暂与我们充饥,明日我们临行时,必然有份人心。不知禅师意下如何?”和尚闻听,遂说道:“三位檀越,沿路既未打尖,我们庙里可没有什么好的,只有些馒头,还是冷的,外面有烧的开水,还有几块咸菜,恐怕你们几位吃不下去。如若肯用,那倒现成。”
孙启华闻听将要答言,旁边李进早就饥肠乱鸣,遂在旁边答言,说道:“禅师既有馒头,就能充饥,倒是很好很好。”和尚听李进说话透急,明知他们三人是饿啦,遂笑道:“这位檀越您稍候一候,待小僧取来大家一用。”说话间站起身形,迈步转至神像的后面,一伸手取过一个白布口袋,放在众人面前,遂说道:“众位既未用饭,你们几位包涵着吃吧。”说着话又从神像后面取出一碟子咸菜,也放在众人面前,还向外面叫道:“绍先,你看那个水烧开了没有,把它提来。”那孩童回答,声若铜钟,说道:“水才烧开。”随着声音,就见这个孩童,手提着水壶,从外面走进来,将水壶放在众人的面前。又从佛柜之内,拿出四个黄沙碗来,孩童用揩布,把碗擦干,然后斟了四碗水,先递与孙启华每人一碗。这时和尚坐在孙启华的对面,这个孩童站在一旁,垂手站立。和尚就见孙启华把白布袋的绳扣解开,由里面将馒头取出,看这馒头每个重有半斤,随手先递与李进,然后又取出两个。陈宝光随手拿来就吃,孙启华看着他二人,心中暗想,要在镖局内,这个干馒头他们绝对不吃,看起来是饥不择食,渴不择饮,到了今日这个时候,白水就馒头也行啦。孙启华看着他们,自己不由得把馒头放在口内,用嘴一嚼,分外得香。借着半明半暗的油灯,一看馒头里面就仿佛有树叶似的,嚼到嘴里,越嚼越香,还透着有点甜味,遂回头向和尚带笑说道:“这位禅师,这个馒头里面有什么材料,怎么这么香甜好吃呢。”和尚带笑说道:“众位檀越有所不知,这种馒头平常许多人吃不着,这是老僧在天不亮的时候,提着篮子出庙,在后山采得百花的花蕊,百草的草尖,带着露水把它采来的,用刀将它切碎,加上少许的白糖,用面将它掺在一处,再用干面将它揣在一处,搁上少许的白碱,然后团成馒头,用锅蒸好,无论搁放多少日期,它也不干,此名叫作如意百草糕。人要终日吃用,可以健脾养胃,生津化痰,还能强壮筋骨,又能耐饥,所以我们出家人,应当吃这个才好。你们众位吃着觉得怎样呢?”听老和尚所说,点着头心中暗想:我们弟兄奉命打劫囚车,舍生忘死争杀半日,冒雨突风,不顾性命杀出重围,逃至万山幽僻的僧寺,讨和尚一顿馒头充饥。想起来名利二字,何如老僧这么清闲潇洒。孙启华手拿着馒头正自发怔,猛听得旁边有人说道:“檀越你吃老僧这个馒头怎样呢?”孙启华抬头一看,见和尚与他说话。这才猛然想起,刚才与和尚说话之时,自己一时忘神,遂赶紧着说道:“这个馒头实在是可吃,总算我们与老师父有缘,讨得您这百草糕。”孙启华说着话,就见这位老僧,目光炯炯,双眸似电,不由得心中一动。看这个和尚,神色也是江湖上的高人,孙启华看着,双手一揖道:“我看禅师仪表非俗,定然是得道的名僧。刚才我看包袱上有戒刀一口,我想禅师一定通达武术,一定是世外的高人。小人有缘在此相会,何妨禅师明言,我等可以请教请教。皆因我等也练过几手笨拳,方敢大胆直问。”和尚听孙启华之言,合掌含笑道:“阁下既问,实不敢相欺,老僧原是出家少林,拜玄同长老为师,习学少林的拳脚。因小僧年老气衰,何敢再言武术二字。今错非檀越相问,小僧实不敢言及于此。请问三位受过哪位明师的指教呢?”孙启华见和尚一问,不由得心中踌躇不决,蓦然一怔,就听和尚说道:“此处幽僻,我看三位必有要事在怀,老僧早就看出来了,皆因不敢贸然动问,今说至此,方敢动问。就是阁下明言,也没有什么妨碍。”孙启华看和尚说话诚实,遂将馒头放在蒲团之上,双手抱拳说道:“适才听禅师之言,我等所学的武术,也是少林西派,与禅师同宗。我之恩师他在华阴开设永胜镖局,论起来为弟子不当言讲师名,今日承禅师动问,不可不说。我的恩师他姓余双名公明,江湖人称龙舌剑镇西方。”和尚听孙启华说话至此,遂舒左臂,用手扶着孙启华的肩头,上下细看,跟着说道:“汝之师祖莫非少林僧上悟下空(这上下二字原是和尚的称呼,若问和尚的名字,应当请问师父传贵上下,所以著者才用上下二字)。孙启华仰面看着和尚,遂说道:“禅师何以知之?”和尚闻听鼓掌大笑,遂说道:“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老僧名叫悟通,江湖人称诨号铁臂禅师,汝之师祖悟空禅师,乃是我之师弟。你等休要见怪,此乃是门户的关系,并非是老僧攀大,你们休要多想。”孙启华、陈宝光、李进,一齐站起身形,遂向和尚说道:“我当是何人,原来是师祖。弟子等多有冲撞,望老人家宽恕我等。”说罢随即下拜。此时和尚早就站起身来,将身一闪,合掌当胸,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说道:“你等先坐下,有话再谈。”孙启华请老和尚先落座,然后大家才敢落座,孙启华遂向禅师问道:“师祖不在少林,因何在此?”和尚遂向孙启华说道:“我在头三年前,行在河南陆安府汤成县,我遇见一个人。论起来也是我的师侄,原是南派的人,后来也受少林的教训,此人根底很好。
“此人名叫潘景林,江湖人称赛李广。并有家传的一条五钩神飞枪,在步下一口金背砍山刀,若论此人能为俱都不弱,就是此人命运乖蹇。家中虽有些个余资,又遭了一场回禄,家业荡然,我遇见了他,便把我让在他的家中。我看他家道艰难,我才问他,因何落到这般景况,自己打算欲谋什么生理。他曾对我言,因朋友介绍,如今在华阴县永胜镖局,镇西方余公明手下,充当一名镖师,现在请假回家。只因余公明待他很好,由柜上支与他纹银五十两,外赠与他路费十五两;命他将银两放到家中,赶紧返回镖局子,皆因镖局内人少不敷。只因老僧很爱惜他,所以他沽酒款待。吃酒之际,我看他妻子徐氏娘子,怀抱幼子,五官相貌甚好,我才一问此子生辰八字,那潘景林对我说明,我才细细地占算,此子命大福洪。我在饮酒之际夸奖此子,潘景林对我说道:‘此子将才三岁,他若长成,再过几年我又是一番的为难。’我那时就问他,因何为难呢?他说皆因家中无人,此子难得教育,我又不在家。终归如何。那时也兼带我有些酒意,我与潘景林言说,此子若到七岁,我将他带至少林,传授他技艺,你还有什么不放心吗?那时潘景林离席与我叩首,向我说道:‘你老人家既然成全您这师孙,就是如同成全我潘景林一般。’我伸手把他搀起,他又将他的妻子唤至面前,当面说明。倘若潘景林不在家中,此子若到七岁,如师叔到此,命他妻子将此子交付于我,我将此子带回少林,传授他文武技艺,并让他妻子放心,绝无舛错。他妻子当面许可,这才与他分别告辞。我自己觉着倒很后悔,如若将此子带至少林学艺,岂不让他母子分离。我若不领此子,一来有误此子的前程,此子必当荒芜废学。再者出家人不说诳语,我岂能食去前言。无奈这才由上半年到潘景林的家中,将此子带走。那徐氏娘子,倒很满意,并无难辞,将子交我带回少林。我又想少林人多,我若偏袒传授此子,恐庙内人多物议,我这才想起,才来到了此处。此山名叫怪龙岭,庙名白骨寺。这座庙宇年久失修,行人绝迹,这庙中正好传授武艺。”说着话遂用手一指那孩童道:“潘景林之子就是他,他名叫潘绍先,今年才十岁,这也是我自找其累。”遂叫道:“绍先你过来,你见过这三位师兄。”这孩童转身来至三人面前,和尚悟通禅师遂与孙启华、陈宝光、李进三人引见。孙启华见绍先过来行礼,伸手相搀,各通名姓。彼此大家见礼已毕,然后和尚让座。
大家归座后,和尚吩咐叫绍先过来每人各献白水碗,此时孙启华等已经知道和尚前后的来历,一面喝水,就听悟通禅师问道:“你们弟兄三人,据老僧看面带仓皇之色,身上又有血迹,你们一来的时候,老僧早就看得明白,并未敢问,皆因不知你们的来历。今既叙起不是外人,但不知你们因何到此,只管实说,老僧可以与你们划策。”孙启华见悟通禅师这一问,遂长叹了一声说道:“我们弟兄是奉师命前来搭救李殿元,在野狐岭劫抢囚车,弟兄五人与官兵动手,一场鏖战,邹雷、姚玉被擒。”遂又将镖局子在乱柴沟镖银被劫,永胜倒闭,直到如今弟兄三人如何逃走,误入白骨寺,前后始末,从头到尾,细说一遍,“不想在此,巧遇师祖,方敢明言,还万望师祖指引道路,我等赶奔宜昌……”
只见悟通禅师向孙启华一挥说道:“慢着,你往外听。”说着话和尚用手往大殿外面一指。孙启华随手向外面一看,侧耳闻听。只听得大殿的外面,秋风飒飒,只见殿外明月在天,浮云远退,冷潇潇毫无声响,唯有那风急吹动的声音,充满了耳鼓。孙启华看罢,荒山古寺,远望无涯,唯有秋景在目,遂低声向和尚说道:“师祖,外面只有秋风吹树,并没有别的声音。”和尚微笑说道:“弟子锻炼耳音,所以练武术所学的,就是一个灵字。练成武术,人体与天体相合,得天地钟灵之秀气,取日月之精华,练得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不怕你我坐在屋中,外面有风吹草动,应当知晓。何况外面有偌大的动作,你尚自不觉,怎称得起武术家,待老僧变幻一个法术与你来看。”说着话站起身形,一转身向外一躬,脚下碾劲,顺着门口往外一纵,纵到门外一挺身,直蹿到大殿的房檐下,用手向上一点。就见房屋上一物坠落,扑咚的一声,见老和尚随声而下,用手轻轻地提起,一转身纵至殿内,用手提着一物放在孙启华等面前。
孙启华借残灯细看,吓得目瞪口呆。今见地下放着一人,僵卧不动,细看此人身量不高,身穿蓝布裤褂,蓝布巾罩头,背后勒着一口短刀。不但孙启华看着发愕,就是陈宝光、李进也看着咋舌。孙启华吃惊问道:“师祖如何知晓外面有人?此人是谁,师祖倒要指示明白。”和尚一听孙启华之言,哑然而笑。遂说道:“方才你我正谈话之际,我就听见有人顺着大殿东面墙垛往上爬的声音。我就并未理他,谁想他竟敢斗胆蹿上大殿,顺着瓦楞爬在前,偷听你我谈话。他以为你我不知,其实我早就知晓。就是我往外纵身的时候,这个小辈打算要跑,被我一伸手,用的是点穴法,把他点落于地。今把他放在面前,你们把他捆上,我把他唤醒,问问他因何来此窃听。”
孙启华闻言,向李进说道:“你过去把他捆上。”李进答应一声,站起身来先把他脊背上的短刀撤下来,然后解他身上的绒绳,就势把他捆好,用手往起一扶他。李进捆人的这个时候,孙启华向悟通禅师说道:“师祖,这个事容易明了,不问可知是我们弟兄劫抢囚车未成,反倒失去两条膀臂。我弟兄三人闯重围,逃走的时候,必是他们,命这人追踪跟下,不问可知,大概此人还是他们得力之人,请师祖将他唤醒,我把他问个明白,好做防范之计。”和尚闻言说道:“也可以。”遂说着话,在这个人胸膛用手一拍,就见这个人哎哟一声,缓过气来,孙启华向前将身形一凑,借着灯光往脸上观看,这个人长得其貌不扬,尖嘴猴腮。孙启华含笑说道:“朋友,今日你被获遭擒,你姓字名谁?你奉何人差遣?大概李殿元遭难,所有的事你必尽知。你要说了实话,我们必当酌情放你,如若不说实话,你自己想一想,我们能饶你不饶你。你如若不肯实说,我们也有法子制你,你何必还让我们费事呢?朋友你说吧!”被擒的人抬头看了看,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叹了口气说道:“得啦,什么话也别说,我是错翻了眼皮啦。皆因我没看起这个和尚,没想到如今反被拿住。你要问我。我姓刘单名华,李殿元的事,也由我身上所起。”说着话就把自己的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原来刘华是奉他的老师铁算盘汪春所派,暗地跟踪,追赶下来。若论起这小子的武艺,可没有多大。头一样儿就是黑夜之间,拨门撬户,偷盗窃取,再者就是白昼行窃。若论黑白两道,总算他说得出。若论踩探点什么事,也可数一数二。今奉师父之命,追赶孙启华他们三人。在刘华追的时候,可就看不见孙启华他们的踪迹啦。这小子他并不追赶,顺着道上的足迹,他先把脚印认准,看着这个脚印,一直向东南而去。他这才沿道进了山路,他可就看不见足印啦。皆因地下都是山石,越过这段矮岭,爬在岭上,往正南都是乱石,正东是树林,唯有往西是股小道。刘华这小子,也真难为他,冒着风雨,此时虽然雨停,可是秋风的寒冷,也真够这小子一受的。他想逃走的人绝不能奔往东南,一定是奔正西啦。刘华遂顺着山道向西面来,一面矮着身形向四外留神。猛见前面一片树林,只因孤身一人心中胆怯,将身往地下一爬,顺着树林往里看。恰巧正看见孙启华弟兄三人在林内谈话。事情真巧,若是孙启华他们三人不在树林中谈话,一直奔了怪龙岭白骨寺,这小子还是找不着。所以他爬在地下,看见树林内站着三人,他算着定是逃走的那三个人,原因是,四外荒山,并没有行人在此经过,他才暗暗地在后面追下来了。直跟到怪龙岭白骨寺,看着他们三个人进了庙,他并未敢走山门。顺着东面坍塌的破墙,隐在大殿东面墙垛之下。皆因看见和尚把孙启华三人让进大殿之内,他就在墙垛旁边蹲着,听不见大殿里面说些什么。
刘华这小子,一着急他才想起,不如顺着墙垛犄角向上爬。要按着绿林中窃盗调侃说,这个名叫作盘角子。他以为没有人听见,他才顺着前檐的瓦楞,爬在大殿正当中,对着门口用了一个夜叉探海的架势。两手扶瓦檐,探身形向大殿内观看。和尚与孙启华所说的话,可把人吓了一跳。他这才知道抢囚车的这些人,原来是华阴县永胜镖局镇西方龙舌剑余公明手下的爪牙。他还打算往下听;正赶上孙启华将话说完,和尚用手向外一指,叫孙启华注意外面的动作。刘华一见这风头不顺,打算要逃跑,他没想到和尚这么快,在刚一抬身的时候,和尚伸手一指就点在他的气穴之上,连哼也没哼出来,就随和尚的手掉下来了,虽然被点住,心里头可明白,就跟岔了气的一般,浑身不能动转,嘴内说不出话来,就是缓不过气来。和尚用手在他胸膛上一拍,他这才缓过这口气来。
刘华将气一顺,可就让人给捆上了。今被孙启华一问,自己一想,若是不说也是不行。无奈,只得把奉汪春之命,跟踪涉迹,追赶下来的情由,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孙启华听了,复又问道:“朋友你既然是铁算盘汪春的徒弟,你又说李殿元的事,从你身上所起,莫若你也说说李殿元的前后详情,我们明白明白,反正你也是得说。”刘华被孙启华问得急迫,又一想刚才一时的失言,说出李殿元的事情,此时不说也还不过口来。又一想反正是活不了,遂向孙启华说道:“此事虽由我身所起,所做之事,与我无干,刚才您曾说过,我若说了实话,您必放我逃走,可是这么着,君子须言而有信。”孙启华接着叫道:“刘华你放心,我一定放你就是啦,你赶紧着说吧。”
刘华也就不能不说啦,遂把自己无非是夜间窃取偷盗,后来皆因案情太多,才拜铁算盘汪春为师的情形说了一遍。“因为他在南阳府知府杜尊德衙内,教习武术,我是借着他的势力,做白道儿的买卖。白道儿就是白昼掏兜窃取,那李殿元遭事之先,有一天我在西大街,想要几个钱做份买卖。我看见一个行人走道慌张,一身的尘垢,看他像个行远路的人,腰中沉重,我可就缀下来啦。可巧他要购买食物,见他从腰中掏钱,我顺手由他腰中掏出一个纸包。我以为是钱钞,我找了个僻静所在,将纸包打开,却是一封书信。信封的上面,有交付李殿元的字样。我知道李殿元是本地的乡绅,我这才把书信拆开。我一看这封信有关系,我又不敢让别人看,我就把这封信拿到衙门里头,面见汪春。正赶上人称抱头狮子的焦通海与我师父正一处闲谈。我师父问我有什么事,我就把这封书信交给汪春啦。我师父与焦通海一看,我才知道李殿元是宏缘会的首领。这个工夫,少爷杜新带着书童李进……”刘华刚说到书童李进,他见李进在那边坐着,脸上随即带出一种不敢说的样子。李进在旁答道:“刘华,你只管说你的,我不怪你。再者这个事情都是我亲眼看见,你可就是说实话,往后还怎么样,你说。”刘华遂又说道:“因为少爷一到把式房,看见了那封书信,后来少爷腰疼,都是这位李爷伺候。少爷要入厕走动,这位李爷可就随着少爷上茅厕去了,焦通海与我师父汪春商议好了,焦通海这才拿着书信,奔了里面书房回禀知府。所回禀的事情,我可就不知道啦。后来知府把李殿元骗到府衙,升堂审讯。那时节知府杜尊德随着暗派焦通海,捉拿李殿元,暗中押往郑州。在野狐岭擒获了你们的二位英雄,我师父命我追踪涉迹,跟下你们三位爷台来的。实望跟到庙内,探听虚实,不料被擒,小子一片实言,既然被获遭擒,众位爷台,格外施恩,宽释我这条性命。”
孙启华听完,遂冷笑一声说道:“刘华,我倒有心放你,不过怕你回去告诉汪春对我们不利。简直地说你不死我实在不放心。”刘华一听准知道活不了啦,遂说道:“唉,我就知道活不了啦,可别让我零碎着受。”孙启华答应说道:“你放心吧,刀钝不了。”回头向和尚说道:“师祖,我把他提到庙后,结果他的性命,您看如何。”和尚闻听,口念阿弥陀佛说道:“此人是万不可留,非是老僧不慈,事到如今只得将他杀了,何必你前往。”遂叫道:“李进,若没有此人,你家主人李殿元岂能遭受这场灾祸,他就是你主仆的仇人,你还不与你家主人报仇雪恨。”
李进闻听,不由双眉倒竖,二目圆睁,牙咬得咯吱吱的乱响,厉声说道:“师祖之言,确是有理。”说着站起身形,将刘华一手提起,出了大殿,放在甬道的当中,回手拔出匕首尖刀。此时众人俱到,要观看李进怎样雪仇,就见李进把匕首尖刀往口中一含,让刘华双腿着地,倒剪着二臂,如同跪着的一般。
李进右手把刀举起,用手一点刘华,口中说道:“我主仆与你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尔白昼窃取,巧得宏缘会的公函,你不应该将公函献于贼官杜尊德,致害得我主仆家败人亡。你也无非落一个害人的名目,也没有多大的好处。今可称得起是未曾害人先害己,你害我主仆,我今天也叫你尝尝我的匕首。”李进说到此处,钢牙咬定,把脚一顿,声色俱厉,手擎匕首,厉声说道:“我恨你有二目能以窥窃,窃我宏缘会的公函,我今天先挖你的眼睛。”说着话手起刀落,此时刘华被绑,不得动转。正在心惊胆怯之际,就见李进恶狠狠手擎匕首尖刀,光闪闪向面部刺来,一阵发晕。他这一晕不要紧,李进可就得了手啦,左手揪住他的发髻,右手匕首刀扎在刘华右目之内,疼得刘华哎哟一声,李进用手向外一挖,把个泪淋淋的眼珠儿挖将出来,又用刀尖挑着,向自己口中一送,咬得咯吱咯吱乱响。随着抽刀又将左眼珠挖出放在口内,一边嚼着眼珠顺着口角流血,面目改色,余怒未消。此时的刘华,身形乱颤,两个血淋淋的红洞,看着实在是难看,此时李进用刀尖指着他的胸膛说道:“我把你这依赖官府陷害好人的恶贼,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红的是黑的。”话音未了,匕首刀早就刺入刘华的心窝,刘华只一喘气,李进腕子一用力,用刀顺着胸膛一划,来了一个大开膛,里面肠肚迸出。遂将刀向口内一含,用两手的二指,扣住他的左右两肋,用力向左右一分,只听嘭的一声,将刘华左右的肋骨撕开。用刀尖照准里面的人心,向外一挑,伸左手用布捻着把刘华的赤心捏住,右手刀割断里面的心管,将心取出来。
和尚在旁边,口念阿弥陀佛。和尚因为什么念佛呢?皆因看见李进年幼心狠,和尚遂向李进说道:“如今你已拿住仇人,将他挖目摘心,难道说还有什么不出气的吗?”李进听了和尚之言,将匕首刀在死尸的身上擦了擦,插入鞘内带在腰间,然后向和尚双膝跪倒,口中说道:“错非禅师将贼人拿获,弟子何能报仇雪恨,此皆是禅师所赐,弟子这里参拜。”和尚向李进说道:“你且起来。若按江湖绿林的规矩,大英雄杀人灭迹,我命绍先帮着你将贼人的死尸搭在后面掩埋,我等在大殿之内等候。”和尚把潘绍先叫过来,又告诉他一遍,和尚悟通这才带着孙启华、陈宝光回到大殿。
众人来在大殿之内,和尚又把青石上的油灯剔了一剔,然后就座。和尚用手一指说道:“你看刘华前来送死,非是出家人妄开杀戒,此人是万不能放。今将他结果性命,总算是大快人心,总算由贼人口中问出李殿元前后被害的情由。若不拿住此人,他在后面跟随,终归也是你们的祸根。这么一来倒是剪草除根,以绝后患。”孙启华说道:“师祖,错非你老在此,我们弟兄必为刘华暗算。这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报应循环,他是自投罗网,也难怪李进的心狠。他是报仇的情切……”这里和尚正要答话,此时李进、潘绍先由外面进来。李进向前说道:“奉禅师的法谕,将死尸掩埋,殿前的血迹打扫干净,我带着潘绍先回来的时候,走到山沟,借着山泉,我二人就便洗了脸。您看看脸上都没有血迹了吧。”和尚一听,笑向李进说道:“你没看看,你们三个人衣服上的血迹,谁的身上也不少。就这个样儿走在街市之上,岂不令人生疑。应当把衣服脱下来,都得用水洗一洗,不然你们也是走不开。”说罢,和尚叫潘绍先把开水给每人斟上一碗,跟着大家把百草糕的馒头拿起来,众人饱餐一顿,吃喝已毕,和尚命潘绍先在神橱后面取出一个瓦盆,叫潘绍先他们轮流把衣服洗净,到了半夜之后,衣服晒干了,让他们穿戴齐整,和尚向孙启华道:“皆因此山幽僻,我才在这庙内栖身,为的是传习潘绍先的武术,皆因你们到此,又杀了刘华,此处庙内不洁净,我们也不能在此久住。我带潘绍先别寻山场栖身,你们意欲何往呢?”
孙启华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先投奔宜昌康家村。”孙启华遂又把乱柴沟失去镖银,接着李进的书信,奉师命在野狐岭搭救李殿元,事毕在康家村相会,所有与师父相定的计划,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和尚听了此话,遂说道:“你既有前定之约,那么到了康家村,想什么主意呢?”孙启华闻听说道:“师祖有所不知,我们弟兄五人原定的计划,如若将囚车劫下,救了李殿元老先生,无非是先到康家村,不料囚车未能劫成,反中了贼人的奸计,我两个师兄邹雷、姚玉被获遭擒,当时虽不至有性命之忧,必然和李先生一同押往郑州,我们此次到康家村,可就不能说逃灾避祸啦。见着我的恩师,赶紧商议妙策,还得奔往郑州,搭救他们出虎穴,然后再想主意,恢复宏缘会,扩充势力,大家努力,保全我们的汉族。”
和尚闻听孙启华的言辞,口中说道:“壮哉血性的男儿。”复又说道:“你们若是由怪龙岭起身,可认识道路吗?”孙启华说道:“弟子等并未走过这条道路。”和尚说道:“此处属方山县管辖,你们若是由此向西南,是奔南阳的大道,这条道你们是万不能走,由南阳奔襄阳,过江城奔宜昌,可是一条最近的道路,你们不如奔东南,可是尽是山道。奔泌阳县经过确山,直奔信阳州,由崇石山直入湖北,由湖北汉阳乘江船转到宜昌,这么走可是避免不少的是非,你们三人可有盘费吗?”
孙启华闻言,皱眉说道:“只因我们劫车之时,贴身的衣服包裹路费,现在都已丢失,只因我等战败弃马逃走,哪里来的路费呢。”和尚一听说道:“那倒不要紧,我与你们找两块布,把兵刃包好,我再给你们点路费。孙启华,我还有一件事,尚且未能问你,你师父余公明,所传你们的武术,都是什么功夫呢?”孙启华遂不慌不忙,就把师父所教的各种的拳脚,各样的兵刃,与蹿高纵矮小巧之能,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又把师父亲传青龙剑术一百单八招,从头至尾说与和尚。
悟通禅师听着点头,遂说道:“老僧我本当见着你们隔辈人,应当传授你们本领的秘诀,如今我有一事,当与你等说明,你们到了康家村,与你那恩师余公明相见之后,必得设法到郑州搭救那被囚的李殿元与你那两个师兄,他们必是锁铐加身,项带铁链。你们怎样的搭救呢?”孙启华听到此处,不由得双眉紧皱,口中说道:“师祖,有何高见,弟子愿闻。”
和尚闻听点头笑道:“我有一口得力的宝刀,就是尺寸太短,待我取来与你观看。”和尚说着话,站起身来,由神橱旁边,将那包袱上的戒刀拿下来,放于地下,仍然将包袱包好,老禅师又将小黄包裹拿到孙启华的面前,孙启华一看,里面原来是一口匕首,长约一尺二寸,约有三寸的刀把,龙头的吞口,刀形若龙尾。真金的饰检,绿鲨鱼皮的刀鞘,杏黄带子勒的刀把,相衬两个皮疙疸。就见和尚将刀拿起叫道:“孙启华你来看。”孙启华赶紧双手将刀接在手内,一看上面有崩簧,右手握住刀把,左手按住刀鞘,顺手捏崩簧,哧的一声将刀击出来,留神一看。这口刀冷嗖嗖光闪闪,夺人二目,绕眼光芒,电光灼灼冷气侵人。用刀鞘往刀面上一敲,当啷啷的声音,正如钟磬之声,真可称得起龙吟虎啸,稀世之珍,爱不释手。孙启华遂叫道:“师祖,此刀真乃宝器。”和尚一听,微然笑道:“老僧留此无用,情愿相赐与你。”孙启华赶紧答道:“此宝乃祖师心头之爱,弟子岂敢撞夺。”和尚哈哈大笑地说道:“你见利思义真不愧侠义的门徒,此宝刀难为稀世之珍,究属杀人利器,出家人最戒的是杀盗淫妄酒。杀为第一戒,要此凶器何用。古人云,宝刀宝剑赠予烈士,孺子正在少年得意之秋,与民族争先之际,堪佩此宝,故而割爱相赠。”孙启华说道:“请师祖赐教。”
和尚笑道:“提起此刀年限太古,此刀乃出自大禹时所造,禹王愁做孟劳刀。只因禹王治水擒水兽之时,内有一只毒猿,被禹王所擒,用宝链锁住青猿,押在扬州天心井中,唯此链经万年不朽,宝刀宝剑不能断之,因而静坐沉思,此链无宝器可降,愁思终夜,猛然间想起制造大夏龙雀刀所余下的良质,就质铸了孟劳刀一口。此刀小巧玲珑,可惜就是尺寸太短。此刀可能剪金削银,切铁断玉,吹发可过,迎风断草。此刀在战国之时,落于季孙氏之手,后来此刀落于少林,汝师祖将刀赐我,随身佩之已久,我未曾用此刀杀过生命,无非是护身而已,今见汝天生英俊,真可称良材良器,我将此刀赐汝,宝而藏之,不可轻视此宝,日后遇急难之时,可以做护身之用,平时不可妄用,尔可要牢记心头。”孙启华闻听此言,紧转身形,将此刀双手呈与和尚,随即撩衣拜倒,口中说道:“多蒙师祖赏赐宝刀,弟子不敢言谢。”说罢向上叩头,遂说道:“弟子大礼参拜了。”悟通双手接刀,身形向旁一闪,口中说道:“尔且免礼。”孙启华站起身来。和尚将刀双手与孙启华,孙启华用手接了过来随身带好。此时大殿以外星月满天,风清月朗,估量着这天快亮啦,和尚一看,东方堪可发晓,又见孙启华、陈宝光、李进三人饱餐已毕,遂吩咐潘绍先将馒头仍然收在布袋之内,水碗撤去。复又向孙启华说道:“天气不早,非是老僧不款留你等,此处也不是你等久居之所,老僧现有散碎白银数两,可以作为川资,你们还是依着老僧之计,抛却南阳绕走武汉奔宜昌,等到天亮再登程不晚。”此时悟通由佛柜内取出零碎纹银一包交与孙启华,和尚又与他们找了两块包布,命他们将兵刃包好。此时天就亮啦,大殿之内的残灯黯淡,和尚遂向孙启华等说道:“天可不早啦。待老僧相送尔等出庙,指引你们的道路,休误途程。老僧在此怪龙岭恐不能久住;咱们是后会有期,你们要沿路保重就是了。”孙启华三人听了悟通之言,险些落下泪来。孙启华所想的是落难脱逃,身临荒山,饥腹无宿,今天遇师祖,蒙师祖这一番款待,得其饱暖。顾念同门,并赐宝刀,恩深义重,黎明忽然分别,孙启华三人脸上现出一种不舍的情况来。老和尚合掌当胸,口念阿弥陀佛,遂说道:“你们随我来。”说着话出了大殿,孙启华等三人只得后面相随。出离了大殿,就见天色大亮,斜月西沉,东方曙色已升。孙启华三人出了山门,那潘绍先也在后面相送,和尚在前,绕走古柏苍松。顺着山坡的小道,度了怪龙岭,往前行走数步,前面树林,和尚率领众人穿林而过。和尚站在树林之外,用手向正南一指,叫道:“孙启华、陈宝光、李进。”三人立在和尚面前,一齐答言说道:“师祖有何话讲。”悟通禅师手指着正南说道:“由此向南转东,离此不到五里之遥,前面有一段山沟。过了这段山沟,便是大道,直奔汉阳。你们沿路之上千万谨慎小心,你们所做的事,你们自己还不明白吗。”孙启华闻听,唯唯称是,口中说道:“勿劳师祖远送,弟子等就此拜别了。”说罢,三人一齐跪倒叩头。和尚将身往旁边一闪,口中说道:“你等免礼登程去吧。”三人一听,站起身来,退身告别,转身向正南,顺着小道走下来了。孙启华走出数步,回头观看,见和尚仍然站在树林之外合掌目送,看意思也是恋恋不舍。孙启华不敢回头再看,直奔正南。和尚自领潘绍先回庙去了。
汪春听楚廷志之言,遂说道:“楚贤弟,你先别忙。你只顾与贼人动手,你还没看见呢,焦二弟的徒弟好几个带伤,这一干人还真是厉害,错非你我弟兄赶到,这个囚车非让他们抢了去不可。兄弟你先别忙,官兵还有好几十名受伤的,咱们此时先办理这个善后的事情。”楚廷志听了汪春之言,遂说道:“大哥,你打算怎么办呢?”汪春说道:“要依着我的办法,拿住这两个贼人也不用问,这个时候也没工夫问他们,把他们捆好了。咱们后头不是有两辆大车吗?把两个贼人放在车上,请张祺、何辉带着二十名官兵,到前面村庄找村长,跟他们要人预备绳杠管箩,把受伤的官兵,搭在屯内将养,然后再请治外科的先生治伤。我回头派刘华奔东南追赶逃走的三匪,随后缀着他们,可千万别抓,倒看他们窝巢在哪里,让他回来报信,咱们再设法。因为野狐岭这个地方危险,倘若要有贼人前来劫抢,那可就不好办啦。我想带着五十名快手,所有的官军与两名班头,押着囚车早离开这个险地。咱们赶到叶县再跟县里头挂号,教本县里头预备刑具,派官人预备大车,协同保护囚车,再押解郑州。张、何二位,让他们在后头慢慢地办理,咱们是先走的为是。”
汪春将话说完,冲着张、何二位说道:“你们看着怎么样?”何辉、张祺二人在旁边早就听明白啦,又见汪春调度有方,只得在旁答道:“汪老既然如此分派,咱们就那么办。你老到郑州,千万等候着我们,这事求您千万别把我们哥儿俩忘了。”汪春跟着说道:“哪里能够呢,咱们在郑州会齐就是了。”汪春等人把主意商定,遂吩咐官军,将拿住的姚玉、邹雷按倒,四马攒蹄式捆好,搭在车上。焦通海命受伤的三个徒弟解德山、郑英桥、时元等人,在伤口上敷好了金创铁扇散,教他们在车上看守那两个被擒的贼人,把兵刃预备在手下。然后教徒弟矮脚鬼解德海携带着兵刃,带着官兵在那左右树林里面,搜查搜查,有无贼人的余党。解德海答应一声便带着官兵搜查去了。
焦通海然后吩咐官军,将那地上所抛弃的兵刃俱都拾起,放在后面大车之上,一面教官军整队,一面与汪春商议就此起身。正在这个工夫,就见解德海带着官军,后面牵着四骑马,来到面前。解德海向焦通海说道:“弟子奉命搜查,并无贼踪。只有四匹马,上面俱系着小包袱,大概必是贼人遗弃下的,听师父的谕下。”汪春在旁,跟着说道:“你看那包裹里面可有公函书信吗。”解德海随即说道:“弟子已经查验过了,里面只有随身的衣服与散碎的银两,并无别的东西。”汪春闻听了点头说道:“那倒无关紧要,把马匹系在车后。”汪春看事俱都办完,又看了看张祺、何辉带了二十名官军,往道旁搀扶受伤的官军,并有当场丧命的。那受伤官兵,周身血迹模糊,哼咳之声,惨不忍闻,遂回头看见自己徒弟三只手刘华在那旁站立。汪春向刘华点手,刘华一见,赶紧走至近前,说道:“老师有何事分派?”汪春向刘华说道:“刚才我交派的话,大概你也听见啦,没有别的,你辛苦这一趟吧。三个贼人向东南逃下去了,你在后面跟踪涉迹,看准贼人的巢窝,不可打草惊蛇,探准贼人扎足的所在,直奔郑州报告,我们在郑州听你的回信,你可要小心留神。”刘华说道:“老师差遣,弟子谨遵师命。”刘华将话说完,汪春看着他奔了东南,追赶三个贼人去了。
汪春这种调遣,真是老谋深算。汪春站在那里洋洋得意,只顾他在这里心满意足,他哪里知道在囚车之内的主仆二人,刚才李殿元在囚车之内,看见李进带着四位小英雄,如生龙活虎一般,只杀得焦通海的徒弟三个带伤,只剩下焦通海与解德海师生二人,难以迎敌,堪可落败。若要战败焦通海,五位小英雄必当砸毁囚车,救我主仆二人早脱禦纰。李殿元看至此处,顿觉心中一喜,不啻重睹天日。不料汪春、楚廷志带领官军赶到,将五位小英雄包围,那俩英雄当场被获。这一来不要紧,叹坏囚车内披枷带锁的、恢复前明设立宏缘会的首领李殿元,见二位小英雄被获遭擒,想二位小英雄不能救我,反倒被擒,被押到郑州,也难以有命,事不能成,怎奈天不遂人愿。幸而李进同那二位小英雄,得脱虎口。救自己的那几位少年英雄,我连姓字也不晓得,这二位小英雄也随我身入樊笼。自己想到这里愁肠万转,心若刀割,正在思想之际,猛听得前面喊叫,抬头一看,就见两旁众官军刀枪齐摆,众差役面目狰狞,一齐呐喊“起差”二个字,不知不觉囚车往前行走。李殿元在囚车内往道旁一看,鲜血满地,那受伤的官军倒卧道旁,呻吟呼唤;并有那断头折臂的死尸,横倒竖卧,惨不忍睹。不提李殿元囚车向前行走。
再说那逃走的三位小英雄,奉师命前来打劫囚车,事未成反而折了两条膀臂,难见恩师,含羞带愧,悲愤交集,恨苍天不称人愿。那位小英雄孙启华,领着年幼的师弟陈宝光,与那不怕死的年幼师弟李进,杀开血路,脱离了重围,落荒而走。一面走,一面回头望着,幸好后面官军未能追赶。弟兄们不敢顺着大道脱逃,只得顺着小路穿林越岭,向东南而走。此时正值秋景,又兼着愁云密布,凄风冷雨,三位小英雄在仇杀恶战之际,只累得遍体生津,哪里顾得了冷雨寒风。今脱重围,又行在山僻之处,满腹愁肠;孙启华怎禁得这一种冷雨凄风,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看,在李进面上发现出一种悲惨形容。
孙启华看了,不由得心中一阵难过,只得壮着精神说道:“二位贤弟,你我弟兄虽然事已如此,总算是我孙启华一时的痴愚,误中了贼人的奸计。邹雷、姚玉二位师兄,又被擒获,今总算画虎不成。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受恩师之重托,怎奈你我寡不敌众,又将奈何。”孙启华说到此处,止住了脚步,转身复又说道:“有负恩师重任,实难与恩师见面。本欲横剑自刎,奈因二位贤弟将何以归,今愚兄转留无用之身,令恩师伤心。我打算与二位贤弟相商,你我将兵刃暂为解下,寻山中小路找一个栖身之所,再问明道路,不知二位贤弟意下如何。”
李进未及答言,就见陈宝光站在对面冷笑,向孙启华说道:“师兄何出此言,自古及今,成败难定,虽然你我弟兄一时失算,误中贼人奸计,未劫成囚车,反倒折了你我的膀臂。总算你我弟兄逃出贼人的罗网,大丈夫既有三寸气在,何以为忧。就按师兄您所说的话,我们急忙寻找栖身之所,再作商议,何必做此为难之态。师兄您难道忘了,事到临头须放胆。再者说今日之事,你我弟兄未能得手,若要得手,焉有这群鼠辈的性命。这总算是不该事成,胜者何荣,败者何辱。咱们行在深山,就是说话也得留神,倘若后面有人跟下来,把咱们这话听了去,岂不是反为不美。师兄难道说就忘啦,君子防未然,依我之见,咱们就往下寻路,找相当的所在投宿,明天再起程。虽然有这么点小雨,似乎你我这条汉子也不要紧,何必您发出这种悲惨之词,叫小弟听着不入耳,咱们可是走哇。”说着话,陈宝光把刀鞘由身上解下来,将刀插入鞘内。
孙启华听陈宝光说的这些话,复又把精神壮了起来,说道:“贤弟之言甚是,为兄一时痴愚,反不如你。”一面说着话,一面将剑匣由身背后解下来,将宝剑插入鞘内,悬于胁下。遂顺着山道,直奔了正南的山岭。
众人穿过山岭,孙启华止住脚步,向东面一看,一片黑暗的松林,在正南重叠的乱山。扭头往西观看,远山在目,山坡下一条小道,直奔了正西的山道。孙启华在前,陈宝光、李进随在后面,此时李进早就把匕首尖刀藏在衣襟底下。孙启华顺着山坡下来,来在小道,回头向陈宝光说道:“此地愚兄实在道路不熟,你们弟兄俩哪一位认识这条道路?”陈宝光看着孙启华摇头,将要开言,李进在旁边说道:“少镖头您要问这条道,我可是实在没走过,您看东面树木丛杂,恐怕没有大道。此时天可又不早啦,又赶上阴天,天更黑得早,倘若再迷了路途,咱们可就不好办啦。若是依着小人之见,咱们还是往正西走的对,不怕多绕几里,那倒没什么,只要找着相当的住处,再打听道路,咱们可就不怕啦。我记得由南阳到宜昌,是斜着一直奔正南,走山路,总得绕道,没有一直的道路。”孙启华听了李进之言,说道:“那么咱们还是往正西走的对。”陈宝光在旁答道:“兄长,事已至此,咱们就奔正西,何必犹豫呢?”孙启华闻听只得点头,先往四外望了望,看看是否有人暗中跟着,这才领头迈开大步,顺着小道,向正西走下来了。走了约在二里之遥,这个天就渐渐地黑了。看了看天,雨却停住了,满天的黑云已散,看前面一片松林,这三人穿过松林。
这时天已经黑啦,到掌灯的时分了。在东闪出一轮的明月,照耀得满天浮云乱走,星月之光,被浮云所遮,行隐行现。往四外观看,山岚瘴气,遍满山坡,一阵阵西北风,吹得身上遍体发凉。孙启华一面看着山谷中凄凉的秋景,一面急忙赶路。三人行走,借着蒙蒙的月色,一看正西有一座矮山坡,远远看着山坡上隐隐好像有民房一般,孙启华遂向李进说道:“李老弟你看,那山坡上可有民房,现在天色已晚,不如你我到那里暂为投宿,就便问路,贤弟你想如何?”此时李进身上衣服本来单薄,又兼着夜间清冷,再加上拼杀了半日,早就身体劳顿不堪,恨不能寻找一个下榻所在,遂接着说道:“既是这样也倒好,莫若咱们到那里看看。”三人议定,便顺着小路奔了山坡而来。
临到山坡之下,就见上面有一条小路。顺着小道,来到坡上一看,前面有几棵古柏,直入云霄。此时正是月明如画,借着月色一看,前面的房间,并不是住宅,乃是一座失修的古庙。孙启华等来在山门之下,举目一看,当中的山门,两边的角门,有口无门,四外矮墙破乱不堪;里面东西配殿已然坍塌,当中正殿也是破坏不齐,并没有门窗,看这个样式,恐怕没有主持的僧人。弟兄们看着这冷落的庙宇,孙启华向陈宝光说道:“贤弟,咱们既来到此处,咱们就到里面看看,里面若有主持的僧人更好,若没有僧人,咱们就在这大殿栖身,也免得露宿,可不知这个庙叫什么名字。”说着仰面往山门上一看,上面有一块匾,字迹模糊,细看才看出,上面写的是敕建白骨寺。孙启华看罢,迈步进了山门,李进、陈宝光相随在后。正当中的甬路,两旁边的丹墀,里面卧着断碣残砖。孙启华顺着甬路来在大殿廊下,往里一看,上面神像模糊,看不甚真。回头再看,见师弟带着李进站在身后,又见阶前流萤弱草,星光乱飞,不由迈步进殿,顺着神橱向后面观看。原来是一座穿堂的大殿,随着转过神橱,就见里面东配殿,俱已坍塌。正中的大殿,殿前的月台,就见月台之上,一片火光,细一看,原来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跪在台前,面向正南。那孩子的前面有一个炭炉,上面坐着水壶,这个孩童半爬半跪,在那里吹火,又见大殿之内,隐隐的灯光。
孙启华看见庙内有人,心中暗喜,为的好在这里投宿。遂迈步上了月台,再一细看这个孩童,长得是真好看,看着面目就仿佛很熟,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可是一时想不起来。就见这个孩子身量不高,约有七八岁,身上穿着蓝布裤褂,足下小洒鞋白袜。
往脸上看,圆脸膛,头上梳着团天杵的小辫,扎着青头绳,前发齐眉,后发盖颈,白净面皮,两道浓眉,一双俊目,鼻如玉柱,唇似涂珠,牙排碎玉,大耳有轮,借月色看得分外真切。刚要跟这孩子说话,似乎这孩子知道外面来人,站起身形,回头一看,高声说道:“你们几个人是做什么的,因何深夜来到我们庙院?”孙启华将要答言,就听大殿之内有念佛的声音,举目细看,孙启华暗吃一惊,就见由大殿之内走出一个和尚。这个和尚长相古怪,大身材,身穿灰色的僧衣,外罩昆卢褂(昆卢褂就是和尚穿的大坎肩,错非有道行的和尚,不能穿此昆卢褂)。腰中系着黄绒绳,灯笼穗飘摆,蓝中衣,白高筒袜子过膝盖,足蹬开口僧鞋,手拿着拂尘,乃是十八节罗汉竹,上面相衬树棕;往脸上看,黑漆漆的一张面孔,光头顶未戴僧帽。头上亮中透光,前面头发已然脱落,只剩两道白鬓,一双蚕眉,寿毫多长。深目高鼻,唇似丹砂,颏下白胡须,新刮的日子不久。耳垂肩,就是瘦得难看。伸出手来,似乎鹰爪一般。胳膊上耷拉着皱皮,约有一寸多长。
孙启华一看,原来是一位怪僧。孙启华见和尚走出大殿,合掌问心说道:“哪里来的檀越,姓字名谁,因何深夜到此,请道其详。”孙启华赶紧抱拳,口中说道:“这位禅师若问,我等乃行路之人越过宿头,误至贵庙,打算在这庙内,借宿一宵,明日早行,不知禅师可肯慈悲方便。”和尚闻听,口念南无阿弥陀佛道:“檀越说的哪里话来,此庙也非是小僧的主持,小僧也是行脚的僧人,原是行无定所,只因此处幽僻,庙内清雅,此处又无主持,因此带着小徒在此权住,暂为栖身。如若不嫌殿内污秽,请到里面暂为休息。”孙启华弟兄三人一齐抱拳说道:“长老方便,我们可就要打搅了。”和尚回头对那孩童说道:“徒儿赶快烧水,预备供客。”遂转身说道:“三位请,待小僧头前带路。”说着话和尚迈步进殿。孙启华弟兄三人相随来到大殿,就见迎面的佛橱上面的神像,并无五供,只有一个香炉。在佛前铺些蒿草,上面放着两个蒲团,靠着佛橱放着一个大黄包袱,在包袱外面放着一口戒刀。在东面两边有一块青石,在青石上点着一盏油灯,旁边架着火石火镰,虽有这盏半明半暗的油灯,也很黑暗。和尚伸手相让,请众位屈尊,在蒿草上休息,休怪老僧不恭,实在是庙内清苦,休要见怪。孙启华说道:“禅师哪里话来,请坐谈话。”孙启华一面说着,三人一齐坐在蒿草之上。此时和尚在一首相陪,孙启华抱拳说道:“请问高僧怎么称呼?”
和尚含笑答道:“小僧上悟下通,乃陕西人氏。皆因带着弟子,游行至此,小僧观看此地山清水秀,庙内清雅,就在此打坐,就便传授徒弟两手笨拳。不料今日三位檀越深夜到此,小僧款待不恭,未领教三位贵姓高名,家乡何处?”孙启华见和尚问他们的姓名,自己一想,我们做的事,深山幽僻之处,焉能知道呢,何必隐瞒名姓,就是说出真名实姓,也没有什么妨碍,孙启华想到此处,遂说道:“在下名叫孙启华。”又用手往下首一指,说道:“这位叫陈宝光,他是我的师弟,我们是河南泗水县的人。”又一指李进道:“此人姓李,单字名进,乃南阳府的人,与我们弟兄都是莫逆之交,因为一同贸易,贪赶路程,越过镇店,想不到与禅师有缘相会。多蒙禅师收留,我们在此打搅了,还有一事,要与禅师相商。”和尚闻听说道:“什么事,阁下当面请讲,小僧愿闻。”孙启华说道:“只因我们赶路所走的俱是山场,并未经过村镇,因此无处打尖,整整饿了一天,老禅师这庙内若有吃食,今日暂与我们充饥,明日我们临行时,必然有份人心。不知禅师意下如何?”和尚闻听,遂说道:“三位檀越,沿路既未打尖,我们庙里可没有什么好的,只有些馒头,还是冷的,外面有烧的开水,还有几块咸菜,恐怕你们几位吃不下去。如若肯用,那倒现成。”
孙启华闻听将要答言,旁边李进早就饥肠乱鸣,遂在旁边答言,说道:“禅师既有馒头,就能充饥,倒是很好很好。”和尚听李进说话透急,明知他们三人是饿啦,遂笑道:“这位檀越您稍候一候,待小僧取来大家一用。”说话间站起身形,迈步转至神像的后面,一伸手取过一个白布口袋,放在众人面前,遂说道:“众位既未用饭,你们几位包涵着吃吧。”说着话又从神像后面取出一碟子咸菜,也放在众人面前,还向外面叫道:“绍先,你看那个水烧开了没有,把它提来。”那孩童回答,声若铜钟,说道:“水才烧开。”随着声音,就见这个孩童,手提着水壶,从外面走进来,将水壶放在众人的面前。又从佛柜之内,拿出四个黄沙碗来,孩童用揩布,把碗擦干,然后斟了四碗水,先递与孙启华每人一碗。这时和尚坐在孙启华的对面,这个孩童站在一旁,垂手站立。和尚就见孙启华把白布袋的绳扣解开,由里面将馒头取出,看这馒头每个重有半斤,随手先递与李进,然后又取出两个。陈宝光随手拿来就吃,孙启华看着他二人,心中暗想,要在镖局内,这个干馒头他们绝对不吃,看起来是饥不择食,渴不择饮,到了今日这个时候,白水就馒头也行啦。孙启华看着他们,自己不由得把馒头放在口内,用嘴一嚼,分外得香。借着半明半暗的油灯,一看馒头里面就仿佛有树叶似的,嚼到嘴里,越嚼越香,还透着有点甜味,遂回头向和尚带笑说道:“这位禅师,这个馒头里面有什么材料,怎么这么香甜好吃呢。”和尚带笑说道:“众位檀越有所不知,这种馒头平常许多人吃不着,这是老僧在天不亮的时候,提着篮子出庙,在后山采得百花的花蕊,百草的草尖,带着露水把它采来的,用刀将它切碎,加上少许的白糖,用面将它掺在一处,再用干面将它揣在一处,搁上少许的白碱,然后团成馒头,用锅蒸好,无论搁放多少日期,它也不干,此名叫作如意百草糕。人要终日吃用,可以健脾养胃,生津化痰,还能强壮筋骨,又能耐饥,所以我们出家人,应当吃这个才好。你们众位吃着觉得怎样呢?”听老和尚所说,点着头心中暗想:我们弟兄奉命打劫囚车,舍生忘死争杀半日,冒雨突风,不顾性命杀出重围,逃至万山幽僻的僧寺,讨和尚一顿馒头充饥。想起来名利二字,何如老僧这么清闲潇洒。孙启华手拿着馒头正自发怔,猛听得旁边有人说道:“檀越你吃老僧这个馒头怎样呢?”孙启华抬头一看,见和尚与他说话。这才猛然想起,刚才与和尚说话之时,自己一时忘神,遂赶紧着说道:“这个馒头实在是可吃,总算我们与老师父有缘,讨得您这百草糕。”孙启华说着话,就见这位老僧,目光炯炯,双眸似电,不由得心中一动。看这个和尚,神色也是江湖上的高人,孙启华看着,双手一揖道:“我看禅师仪表非俗,定然是得道的名僧。刚才我看包袱上有戒刀一口,我想禅师一定通达武术,一定是世外的高人。小人有缘在此相会,何妨禅师明言,我等可以请教请教。皆因我等也练过几手笨拳,方敢大胆直问。”和尚听孙启华之言,合掌含笑道:“阁下既问,实不敢相欺,老僧原是出家少林,拜玄同长老为师,习学少林的拳脚。因小僧年老气衰,何敢再言武术二字。今错非檀越相问,小僧实不敢言及于此。请问三位受过哪位明师的指教呢?”孙启华见和尚一问,不由得心中踌躇不决,蓦然一怔,就听和尚说道:“此处幽僻,我看三位必有要事在怀,老僧早就看出来了,皆因不敢贸然动问,今说至此,方敢动问。就是阁下明言,也没有什么妨碍。”孙启华看和尚说话诚实,遂将馒头放在蒲团之上,双手抱拳说道:“适才听禅师之言,我等所学的武术,也是少林西派,与禅师同宗。我之恩师他在华阴开设永胜镖局,论起来为弟子不当言讲师名,今日承禅师动问,不可不说。我的恩师他姓余双名公明,江湖人称龙舌剑镇西方。”和尚听孙启华说话至此,遂舒左臂,用手扶着孙启华的肩头,上下细看,跟着说道:“汝之师祖莫非少林僧上悟下空(这上下二字原是和尚的称呼,若问和尚的名字,应当请问师父传贵上下,所以著者才用上下二字)。孙启华仰面看着和尚,遂说道:“禅师何以知之?”和尚闻听鼓掌大笑,遂说道:“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老僧名叫悟通,江湖人称诨号铁臂禅师,汝之师祖悟空禅师,乃是我之师弟。你等休要见怪,此乃是门户的关系,并非是老僧攀大,你们休要多想。”孙启华、陈宝光、李进,一齐站起身形,遂向和尚说道:“我当是何人,原来是师祖。弟子等多有冲撞,望老人家宽恕我等。”说罢随即下拜。此时和尚早就站起身来,将身一闪,合掌当胸,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说道:“你等先坐下,有话再谈。”孙启华请老和尚先落座,然后大家才敢落座,孙启华遂向禅师问道:“师祖不在少林,因何在此?”和尚遂向孙启华说道:“我在头三年前,行在河南陆安府汤成县,我遇见一个人。论起来也是我的师侄,原是南派的人,后来也受少林的教训,此人根底很好。
“此人名叫潘景林,江湖人称赛李广。并有家传的一条五钩神飞枪,在步下一口金背砍山刀,若论此人能为俱都不弱,就是此人命运乖蹇。家中虽有些个余资,又遭了一场回禄,家业荡然,我遇见了他,便把我让在他的家中。我看他家道艰难,我才问他,因何落到这般景况,自己打算欲谋什么生理。他曾对我言,因朋友介绍,如今在华阴县永胜镖局,镇西方余公明手下,充当一名镖师,现在请假回家。只因余公明待他很好,由柜上支与他纹银五十两,外赠与他路费十五两;命他将银两放到家中,赶紧返回镖局子,皆因镖局内人少不敷。只因老僧很爱惜他,所以他沽酒款待。吃酒之际,我看他妻子徐氏娘子,怀抱幼子,五官相貌甚好,我才一问此子生辰八字,那潘景林对我说明,我才细细地占算,此子命大福洪。我在饮酒之际夸奖此子,潘景林对我说道:‘此子将才三岁,他若长成,再过几年我又是一番的为难。’我那时就问他,因何为难呢?他说皆因家中无人,此子难得教育,我又不在家。终归如何。那时也兼带我有些酒意,我与潘景林言说,此子若到七岁,我将他带至少林,传授他技艺,你还有什么不放心吗?那时潘景林离席与我叩首,向我说道:‘你老人家既然成全您这师孙,就是如同成全我潘景林一般。’我伸手把他搀起,他又将他的妻子唤至面前,当面说明。倘若潘景林不在家中,此子若到七岁,如师叔到此,命他妻子将此子交付于我,我将此子带回少林,传授他文武技艺,并让他妻子放心,绝无舛错。他妻子当面许可,这才与他分别告辞。我自己觉着倒很后悔,如若将此子带至少林学艺,岂不让他母子分离。我若不领此子,一来有误此子的前程,此子必当荒芜废学。再者出家人不说诳语,我岂能食去前言。无奈这才由上半年到潘景林的家中,将此子带走。那徐氏娘子,倒很满意,并无难辞,将子交我带回少林。我又想少林人多,我若偏袒传授此子,恐庙内人多物议,我这才想起,才来到了此处。此山名叫怪龙岭,庙名白骨寺。这座庙宇年久失修,行人绝迹,这庙中正好传授武艺。”说着话遂用手一指那孩童道:“潘景林之子就是他,他名叫潘绍先,今年才十岁,这也是我自找其累。”遂叫道:“绍先你过来,你见过这三位师兄。”这孩童转身来至三人面前,和尚悟通禅师遂与孙启华、陈宝光、李进三人引见。孙启华见绍先过来行礼,伸手相搀,各通名姓。彼此大家见礼已毕,然后和尚让座。
大家归座后,和尚吩咐叫绍先过来每人各献白水碗,此时孙启华等已经知道和尚前后的来历,一面喝水,就听悟通禅师问道:“你们弟兄三人,据老僧看面带仓皇之色,身上又有血迹,你们一来的时候,老僧早就看得明白,并未敢问,皆因不知你们的来历。今既叙起不是外人,但不知你们因何到此,只管实说,老僧可以与你们划策。”孙启华见悟通禅师这一问,遂长叹了一声说道:“我们弟兄是奉师命前来搭救李殿元,在野狐岭劫抢囚车,弟兄五人与官兵动手,一场鏖战,邹雷、姚玉被擒。”遂又将镖局子在乱柴沟镖银被劫,永胜倒闭,直到如今弟兄三人如何逃走,误入白骨寺,前后始末,从头到尾,细说一遍,“不想在此,巧遇师祖,方敢明言,还万望师祖指引道路,我等赶奔宜昌……”
只见悟通禅师向孙启华一挥说道:“慢着,你往外听。”说着话和尚用手往大殿外面一指。孙启华随手向外面一看,侧耳闻听。只听得大殿的外面,秋风飒飒,只见殿外明月在天,浮云远退,冷潇潇毫无声响,唯有那风急吹动的声音,充满了耳鼓。孙启华看罢,荒山古寺,远望无涯,唯有秋景在目,遂低声向和尚说道:“师祖,外面只有秋风吹树,并没有别的声音。”和尚微笑说道:“弟子锻炼耳音,所以练武术所学的,就是一个灵字。练成武术,人体与天体相合,得天地钟灵之秀气,取日月之精华,练得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不怕你我坐在屋中,外面有风吹草动,应当知晓。何况外面有偌大的动作,你尚自不觉,怎称得起武术家,待老僧变幻一个法术与你来看。”说着话站起身形,一转身向外一躬,脚下碾劲,顺着门口往外一纵,纵到门外一挺身,直蹿到大殿的房檐下,用手向上一点。就见房屋上一物坠落,扑咚的一声,见老和尚随声而下,用手轻轻地提起,一转身纵至殿内,用手提着一物放在孙启华等面前。
孙启华借残灯细看,吓得目瞪口呆。今见地下放着一人,僵卧不动,细看此人身量不高,身穿蓝布裤褂,蓝布巾罩头,背后勒着一口短刀。不但孙启华看着发愕,就是陈宝光、李进也看着咋舌。孙启华吃惊问道:“师祖如何知晓外面有人?此人是谁,师祖倒要指示明白。”和尚一听孙启华之言,哑然而笑。遂说道:“方才你我正谈话之际,我就听见有人顺着大殿东面墙垛往上爬的声音。我就并未理他,谁想他竟敢斗胆蹿上大殿,顺着瓦楞爬在前,偷听你我谈话。他以为你我不知,其实我早就知晓。就是我往外纵身的时候,这个小辈打算要跑,被我一伸手,用的是点穴法,把他点落于地。今把他放在面前,你们把他捆上,我把他唤醒,问问他因何来此窃听。”
孙启华闻言,向李进说道:“你过去把他捆上。”李进答应一声,站起身来先把他脊背上的短刀撤下来,然后解他身上的绒绳,就势把他捆好,用手往起一扶他。李进捆人的这个时候,孙启华向悟通禅师说道:“师祖,这个事容易明了,不问可知是我们弟兄劫抢囚车未成,反倒失去两条膀臂。我弟兄三人闯重围,逃走的时候,必是他们,命这人追踪跟下,不问可知,大概此人还是他们得力之人,请师祖将他唤醒,我把他问个明白,好做防范之计。”和尚闻言说道:“也可以。”遂说着话,在这个人胸膛用手一拍,就见这个人哎哟一声,缓过气来,孙启华向前将身形一凑,借着灯光往脸上观看,这个人长得其貌不扬,尖嘴猴腮。孙启华含笑说道:“朋友,今日你被获遭擒,你姓字名谁?你奉何人差遣?大概李殿元遭难,所有的事你必尽知。你要说了实话,我们必当酌情放你,如若不说实话,你自己想一想,我们能饶你不饶你。你如若不肯实说,我们也有法子制你,你何必还让我们费事呢?朋友你说吧!”被擒的人抬头看了看,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叹了口气说道:“得啦,什么话也别说,我是错翻了眼皮啦。皆因我没看起这个和尚,没想到如今反被拿住。你要问我。我姓刘单名华,李殿元的事,也由我身上所起。”说着话就把自己的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原来刘华是奉他的老师铁算盘汪春所派,暗地跟踪,追赶下来。若论起这小子的武艺,可没有多大。头一样儿就是黑夜之间,拨门撬户,偷盗窃取,再者就是白昼行窃。若论黑白两道,总算他说得出。若论踩探点什么事,也可数一数二。今奉师父之命,追赶孙启华他们三人。在刘华追的时候,可就看不见孙启华他们的踪迹啦。这小子他并不追赶,顺着道上的足迹,他先把脚印认准,看着这个脚印,一直向东南而去。他这才沿道进了山路,他可就看不见足印啦。皆因地下都是山石,越过这段矮岭,爬在岭上,往正南都是乱石,正东是树林,唯有往西是股小道。刘华这小子,也真难为他,冒着风雨,此时虽然雨停,可是秋风的寒冷,也真够这小子一受的。他想逃走的人绝不能奔往东南,一定是奔正西啦。刘华遂顺着山道向西面来,一面矮着身形向四外留神。猛见前面一片树林,只因孤身一人心中胆怯,将身往地下一爬,顺着树林往里看。恰巧正看见孙启华弟兄三人在林内谈话。事情真巧,若是孙启华他们三人不在树林中谈话,一直奔了怪龙岭白骨寺,这小子还是找不着。所以他爬在地下,看见树林内站着三人,他算着定是逃走的那三个人,原因是,四外荒山,并没有行人在此经过,他才暗暗地在后面追下来了。直跟到怪龙岭白骨寺,看着他们三个人进了庙,他并未敢走山门。顺着东面坍塌的破墙,隐在大殿东面墙垛之下。皆因看见和尚把孙启华三人让进大殿之内,他就在墙垛旁边蹲着,听不见大殿里面说些什么。
刘华这小子,一着急他才想起,不如顺着墙垛犄角向上爬。要按着绿林中窃盗调侃说,这个名叫作盘角子。他以为没有人听见,他才顺着前檐的瓦楞,爬在大殿正当中,对着门口用了一个夜叉探海的架势。两手扶瓦檐,探身形向大殿内观看。和尚与孙启华所说的话,可把人吓了一跳。他这才知道抢囚车的这些人,原来是华阴县永胜镖局镇西方龙舌剑余公明手下的爪牙。他还打算往下听;正赶上孙启华将话说完,和尚用手向外一指,叫孙启华注意外面的动作。刘华一见这风头不顺,打算要逃跑,他没想到和尚这么快,在刚一抬身的时候,和尚伸手一指就点在他的气穴之上,连哼也没哼出来,就随和尚的手掉下来了,虽然被点住,心里头可明白,就跟岔了气的一般,浑身不能动转,嘴内说不出话来,就是缓不过气来。和尚用手在他胸膛上一拍,他这才缓过这口气来。
刘华将气一顺,可就让人给捆上了。今被孙启华一问,自己一想,若是不说也是不行。无奈,只得把奉汪春之命,跟踪涉迹,追赶下来的情由,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孙启华听了,复又问道:“朋友你既然是铁算盘汪春的徒弟,你又说李殿元的事,从你身上所起,莫若你也说说李殿元的前后详情,我们明白明白,反正你也是得说。”刘华被孙启华问得急迫,又一想刚才一时的失言,说出李殿元的事情,此时不说也还不过口来。又一想反正是活不了,遂向孙启华说道:“此事虽由我身所起,所做之事,与我无干,刚才您曾说过,我若说了实话,您必放我逃走,可是这么着,君子须言而有信。”孙启华接着叫道:“刘华你放心,我一定放你就是啦,你赶紧着说吧。”
刘华也就不能不说啦,遂把自己无非是夜间窃取偷盗,后来皆因案情太多,才拜铁算盘汪春为师的情形说了一遍。“因为他在南阳府知府杜尊德衙内,教习武术,我是借着他的势力,做白道儿的买卖。白道儿就是白昼掏兜窃取,那李殿元遭事之先,有一天我在西大街,想要几个钱做份买卖。我看见一个行人走道慌张,一身的尘垢,看他像个行远路的人,腰中沉重,我可就缀下来啦。可巧他要购买食物,见他从腰中掏钱,我顺手由他腰中掏出一个纸包。我以为是钱钞,我找了个僻静所在,将纸包打开,却是一封书信。信封的上面,有交付李殿元的字样。我知道李殿元是本地的乡绅,我这才把书信拆开。我一看这封信有关系,我又不敢让别人看,我就把这封信拿到衙门里头,面见汪春。正赶上人称抱头狮子的焦通海与我师父正一处闲谈。我师父问我有什么事,我就把这封书信交给汪春啦。我师父与焦通海一看,我才知道李殿元是宏缘会的首领。这个工夫,少爷杜新带着书童李进……”刘华刚说到书童李进,他见李进在那边坐着,脸上随即带出一种不敢说的样子。李进在旁答道:“刘华,你只管说你的,我不怪你。再者这个事情都是我亲眼看见,你可就是说实话,往后还怎么样,你说。”刘华遂又说道:“因为少爷一到把式房,看见了那封书信,后来少爷腰疼,都是这位李爷伺候。少爷要入厕走动,这位李爷可就随着少爷上茅厕去了,焦通海与我师父汪春商议好了,焦通海这才拿着书信,奔了里面书房回禀知府。所回禀的事情,我可就不知道啦。后来知府把李殿元骗到府衙,升堂审讯。那时节知府杜尊德随着暗派焦通海,捉拿李殿元,暗中押往郑州。在野狐岭擒获了你们的二位英雄,我师父命我追踪涉迹,跟下你们三位爷台来的。实望跟到庙内,探听虚实,不料被擒,小子一片实言,既然被获遭擒,众位爷台,格外施恩,宽释我这条性命。”
孙启华听完,遂冷笑一声说道:“刘华,我倒有心放你,不过怕你回去告诉汪春对我们不利。简直地说你不死我实在不放心。”刘华一听准知道活不了啦,遂说道:“唉,我就知道活不了啦,可别让我零碎着受。”孙启华答应说道:“你放心吧,刀钝不了。”回头向和尚说道:“师祖,我把他提到庙后,结果他的性命,您看如何。”和尚闻听,口念阿弥陀佛说道:“此人是万不可留,非是老僧不慈,事到如今只得将他杀了,何必你前往。”遂叫道:“李进,若没有此人,你家主人李殿元岂能遭受这场灾祸,他就是你主仆的仇人,你还不与你家主人报仇雪恨。”
李进闻听,不由双眉倒竖,二目圆睁,牙咬得咯吱吱的乱响,厉声说道:“师祖之言,确是有理。”说着站起身形,将刘华一手提起,出了大殿,放在甬道的当中,回手拔出匕首尖刀。此时众人俱到,要观看李进怎样雪仇,就见李进把匕首尖刀往口中一含,让刘华双腿着地,倒剪着二臂,如同跪着的一般。
李进右手把刀举起,用手一点刘华,口中说道:“我主仆与你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尔白昼窃取,巧得宏缘会的公函,你不应该将公函献于贼官杜尊德,致害得我主仆家败人亡。你也无非落一个害人的名目,也没有多大的好处。今可称得起是未曾害人先害己,你害我主仆,我今天也叫你尝尝我的匕首。”李进说到此处,钢牙咬定,把脚一顿,声色俱厉,手擎匕首,厉声说道:“我恨你有二目能以窥窃,窃我宏缘会的公函,我今天先挖你的眼睛。”说着话手起刀落,此时刘华被绑,不得动转。正在心惊胆怯之际,就见李进恶狠狠手擎匕首尖刀,光闪闪向面部刺来,一阵发晕。他这一晕不要紧,李进可就得了手啦,左手揪住他的发髻,右手匕首刀扎在刘华右目之内,疼得刘华哎哟一声,李进用手向外一挖,把个泪淋淋的眼珠儿挖将出来,又用刀尖挑着,向自己口中一送,咬得咯吱咯吱乱响。随着抽刀又将左眼珠挖出放在口内,一边嚼着眼珠顺着口角流血,面目改色,余怒未消。此时的刘华,身形乱颤,两个血淋淋的红洞,看着实在是难看,此时李进用刀尖指着他的胸膛说道:“我把你这依赖官府陷害好人的恶贼,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红的是黑的。”话音未了,匕首刀早就刺入刘华的心窝,刘华只一喘气,李进腕子一用力,用刀顺着胸膛一划,来了一个大开膛,里面肠肚迸出。遂将刀向口内一含,用两手的二指,扣住他的左右两肋,用力向左右一分,只听嘭的一声,将刘华左右的肋骨撕开。用刀尖照准里面的人心,向外一挑,伸左手用布捻着把刘华的赤心捏住,右手刀割断里面的心管,将心取出来。
和尚在旁边,口念阿弥陀佛。和尚因为什么念佛呢?皆因看见李进年幼心狠,和尚遂向李进说道:“如今你已拿住仇人,将他挖目摘心,难道说还有什么不出气的吗?”李进听了和尚之言,将匕首刀在死尸的身上擦了擦,插入鞘内带在腰间,然后向和尚双膝跪倒,口中说道:“错非禅师将贼人拿获,弟子何能报仇雪恨,此皆是禅师所赐,弟子这里参拜。”和尚向李进说道:“你且起来。若按江湖绿林的规矩,大英雄杀人灭迹,我命绍先帮着你将贼人的死尸搭在后面掩埋,我等在大殿之内等候。”和尚把潘绍先叫过来,又告诉他一遍,和尚悟通这才带着孙启华、陈宝光回到大殿。
众人来在大殿之内,和尚又把青石上的油灯剔了一剔,然后就座。和尚用手一指说道:“你看刘华前来送死,非是出家人妄开杀戒,此人是万不能放。今将他结果性命,总算是大快人心,总算由贼人口中问出李殿元前后被害的情由。若不拿住此人,他在后面跟随,终归也是你们的祸根。这么一来倒是剪草除根,以绝后患。”孙启华说道:“师祖,错非你老在此,我们弟兄必为刘华暗算。这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报应循环,他是自投罗网,也难怪李进的心狠。他是报仇的情切……”这里和尚正要答话,此时李进、潘绍先由外面进来。李进向前说道:“奉禅师的法谕,将死尸掩埋,殿前的血迹打扫干净,我带着潘绍先回来的时候,走到山沟,借着山泉,我二人就便洗了脸。您看看脸上都没有血迹了吧。”和尚一听,笑向李进说道:“你没看看,你们三个人衣服上的血迹,谁的身上也不少。就这个样儿走在街市之上,岂不令人生疑。应当把衣服脱下来,都得用水洗一洗,不然你们也是走不开。”说罢,和尚叫潘绍先把开水给每人斟上一碗,跟着大家把百草糕的馒头拿起来,众人饱餐一顿,吃喝已毕,和尚命潘绍先在神橱后面取出一个瓦盆,叫潘绍先他们轮流把衣服洗净,到了半夜之后,衣服晒干了,让他们穿戴齐整,和尚向孙启华道:“皆因此山幽僻,我才在这庙内栖身,为的是传习潘绍先的武术,皆因你们到此,又杀了刘华,此处庙内不洁净,我们也不能在此久住。我带潘绍先别寻山场栖身,你们意欲何往呢?”
孙启华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先投奔宜昌康家村。”孙启华遂又把乱柴沟失去镖银,接着李进的书信,奉师命在野狐岭搭救李殿元,事毕在康家村相会,所有与师父相定的计划,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和尚听了此话,遂说道:“你既有前定之约,那么到了康家村,想什么主意呢?”孙启华闻听说道:“师祖有所不知,我们弟兄五人原定的计划,如若将囚车劫下,救了李殿元老先生,无非是先到康家村,不料囚车未能劫成,反中了贼人的奸计,我两个师兄邹雷、姚玉被获遭擒,当时虽不至有性命之忧,必然和李先生一同押往郑州,我们此次到康家村,可就不能说逃灾避祸啦。见着我的恩师,赶紧商议妙策,还得奔往郑州,搭救他们出虎穴,然后再想主意,恢复宏缘会,扩充势力,大家努力,保全我们的汉族。”
和尚闻听孙启华的言辞,口中说道:“壮哉血性的男儿。”复又说道:“你们若是由怪龙岭起身,可认识道路吗?”孙启华说道:“弟子等并未走过这条道路。”和尚说道:“此处属方山县管辖,你们若是由此向西南,是奔南阳的大道,这条道你们是万不能走,由南阳奔襄阳,过江城奔宜昌,可是一条最近的道路,你们不如奔东南,可是尽是山道。奔泌阳县经过确山,直奔信阳州,由崇石山直入湖北,由湖北汉阳乘江船转到宜昌,这么走可是避免不少的是非,你们三人可有盘费吗?”
孙启华闻言,皱眉说道:“只因我们劫车之时,贴身的衣服包裹路费,现在都已丢失,只因我等战败弃马逃走,哪里来的路费呢。”和尚一听说道:“那倒不要紧,我与你们找两块布,把兵刃包好,我再给你们点路费。孙启华,我还有一件事,尚且未能问你,你师父余公明,所传你们的武术,都是什么功夫呢?”孙启华遂不慌不忙,就把师父所教的各种的拳脚,各样的兵刃,与蹿高纵矮小巧之能,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又把师父亲传青龙剑术一百单八招,从头至尾说与和尚。
悟通禅师听着点头,遂说道:“老僧我本当见着你们隔辈人,应当传授你们本领的秘诀,如今我有一事,当与你等说明,你们到了康家村,与你那恩师余公明相见之后,必得设法到郑州搭救那被囚的李殿元与你那两个师兄,他们必是锁铐加身,项带铁链。你们怎样的搭救呢?”孙启华听到此处,不由得双眉紧皱,口中说道:“师祖,有何高见,弟子愿闻。”
和尚闻听点头笑道:“我有一口得力的宝刀,就是尺寸太短,待我取来与你观看。”和尚说着话,站起身来,由神橱旁边,将那包袱上的戒刀拿下来,放于地下,仍然将包袱包好,老禅师又将小黄包裹拿到孙启华的面前,孙启华一看,里面原来是一口匕首,长约一尺二寸,约有三寸的刀把,龙头的吞口,刀形若龙尾。真金的饰检,绿鲨鱼皮的刀鞘,杏黄带子勒的刀把,相衬两个皮疙疸。就见和尚将刀拿起叫道:“孙启华你来看。”孙启华赶紧双手将刀接在手内,一看上面有崩簧,右手握住刀把,左手按住刀鞘,顺手捏崩簧,哧的一声将刀击出来,留神一看。这口刀冷嗖嗖光闪闪,夺人二目,绕眼光芒,电光灼灼冷气侵人。用刀鞘往刀面上一敲,当啷啷的声音,正如钟磬之声,真可称得起龙吟虎啸,稀世之珍,爱不释手。孙启华遂叫道:“师祖,此刀真乃宝器。”和尚一听,微然笑道:“老僧留此无用,情愿相赐与你。”孙启华赶紧答道:“此宝乃祖师心头之爱,弟子岂敢撞夺。”和尚哈哈大笑地说道:“你见利思义真不愧侠义的门徒,此宝刀难为稀世之珍,究属杀人利器,出家人最戒的是杀盗淫妄酒。杀为第一戒,要此凶器何用。古人云,宝刀宝剑赠予烈士,孺子正在少年得意之秋,与民族争先之际,堪佩此宝,故而割爱相赠。”孙启华说道:“请师祖赐教。”
和尚笑道:“提起此刀年限太古,此刀乃出自大禹时所造,禹王愁做孟劳刀。只因禹王治水擒水兽之时,内有一只毒猿,被禹王所擒,用宝链锁住青猿,押在扬州天心井中,唯此链经万年不朽,宝刀宝剑不能断之,因而静坐沉思,此链无宝器可降,愁思终夜,猛然间想起制造大夏龙雀刀所余下的良质,就质铸了孟劳刀一口。此刀小巧玲珑,可惜就是尺寸太短。此刀可能剪金削银,切铁断玉,吹发可过,迎风断草。此刀在战国之时,落于季孙氏之手,后来此刀落于少林,汝师祖将刀赐我,随身佩之已久,我未曾用此刀杀过生命,无非是护身而已,今见汝天生英俊,真可称良材良器,我将此刀赐汝,宝而藏之,不可轻视此宝,日后遇急难之时,可以做护身之用,平时不可妄用,尔可要牢记心头。”孙启华闻听此言,紧转身形,将此刀双手呈与和尚,随即撩衣拜倒,口中说道:“多蒙师祖赏赐宝刀,弟子不敢言谢。”说罢向上叩头,遂说道:“弟子大礼参拜了。”悟通双手接刀,身形向旁一闪,口中说道:“尔且免礼。”孙启华站起身来。和尚将刀双手与孙启华,孙启华用手接了过来随身带好。此时大殿以外星月满天,风清月朗,估量着这天快亮啦,和尚一看,东方堪可发晓,又见孙启华、陈宝光、李进三人饱餐已毕,遂吩咐潘绍先将馒头仍然收在布袋之内,水碗撤去。复又向孙启华说道:“天气不早,非是老僧不款留你等,此处也不是你等久居之所,老僧现有散碎白银数两,可以作为川资,你们还是依着老僧之计,抛却南阳绕走武汉奔宜昌,等到天亮再登程不晚。”此时悟通由佛柜内取出零碎纹银一包交与孙启华,和尚又与他们找了两块包布,命他们将兵刃包好。此时天就亮啦,大殿之内的残灯黯淡,和尚遂向孙启华等说道:“天可不早啦。待老僧相送尔等出庙,指引你们的道路,休误途程。老僧在此怪龙岭恐不能久住;咱们是后会有期,你们要沿路保重就是了。”孙启华三人听了悟通之言,险些落下泪来。孙启华所想的是落难脱逃,身临荒山,饥腹无宿,今天遇师祖,蒙师祖这一番款待,得其饱暖。顾念同门,并赐宝刀,恩深义重,黎明忽然分别,孙启华三人脸上现出一种不舍的情况来。老和尚合掌当胸,口念阿弥陀佛,遂说道:“你们随我来。”说着话出了大殿,孙启华等三人只得后面相随。出离了大殿,就见天色大亮,斜月西沉,东方曙色已升。孙启华三人出了山门,那潘绍先也在后面相送,和尚在前,绕走古柏苍松。顺着山坡的小道,度了怪龙岭,往前行走数步,前面树林,和尚率领众人穿林而过。和尚站在树林之外,用手向正南一指,叫道:“孙启华、陈宝光、李进。”三人立在和尚面前,一齐答言说道:“师祖有何话讲。”悟通禅师手指着正南说道:“由此向南转东,离此不到五里之遥,前面有一段山沟。过了这段山沟,便是大道,直奔汉阳。你们沿路之上千万谨慎小心,你们所做的事,你们自己还不明白吗。”孙启华闻听,唯唯称是,口中说道:“勿劳师祖远送,弟子等就此拜别了。”说罢,三人一齐跪倒叩头。和尚将身往旁边一闪,口中说道:“你等免礼登程去吧。”三人一听,站起身来,退身告别,转身向正南,顺着小道走下来了。孙启华走出数步,回头观看,见和尚仍然站在树林之外合掌目送,看意思也是恋恋不舍。孙启华不敢回头再看,直奔正南。和尚自领潘绍先回庙去了。
相关热词搜索:龙舌剑
下一章:第七章 青阳镇奇人示警
上一章:第五章 群雄败走